红山文化玉器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红山文化的玉器,重点是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玉器,同时包括其他地点出土的玉器、有明确地点的采集与征集玉器及后世遗址中出土的玉器。主要的收获和认识如下:
     在前人对红山文化的分期研究和本文对355件玉器类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各类型的分布地域和出土墓葬的地层早晚,进行红山文化玉器的分期与分区研究。共分为五期,第一期相当于红山文化早中期阶段,玉器的器型种类较少,只有玦、斧等;第二期相当于红山文化晚期的牛河梁下层阶段,出现了斜口筒形器、璧、连璧、不规则刃边形器、镯及圆雕小动物,在器型种类和做工方面,都体现了红山文化玉器的基本特征,是红山文化玉器风格的形成与发展阶段;第三期相当于红山文化晚期牛河梁上层积石冢阶段中N2Z1的第一层和第二层,第二期中流行的Aa和Ab型斜口筒形器、Aa型的璧在本期消失,第二期中已经出现的Ba和Bb型斜口筒形器、Ba型璧、双连璧、不规则刃边形器、镯继续流行,新出现了Ba和Bb型勾云形器、B型带齿兽面形器、双兽(鸮)首饰、兽面形器、龙凤佩等抽象造型类玉器及绿松石几何形耳坠;第四期相当于红山文化晚期牛河梁上层积石冢阶段中N2Z1的第三层,新出现的器型种类有Ca和Cb型斜口筒形器、Ab型玦形玉猪龙、Bb型玦形玉猪龙、Bc型勾云形器及大型玉凤、玉人等;第五期相当于红山文化晚期牛河梁上层积石冢阶段中N2Z1的第四层,除了以前流行的璧和镯,新出现的器型种类只有三孔梳背饰、棒锥形器等。文中分析了每期新出现与消失的玉器器型种类,还归纳了玦、斜口筒形器、璧、勾云形器等几种流行时间较长的器型的发展演变规律。把红山文化玉器分为赤峰和朝阳二区,归纳各区玉器的主要特点。在分期与分期研究之后,还通过对辽宁省文物总店收购的11件玉器的剖析,检验本文分期与分区研究成果在传世红山文化玉器鉴定中的实践意义。
     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并不是单纯的实用器,而是承载精神内容的艺术品,玉器在墓中随葬时所摆放的位置不一定能够全面反映其功能。因此,本文在研究红山文化玉器的功能时,从与祭祀相关的出土环境、出土于二次葬的玉器发生质地的次生变化以及典型玉器在墓葬中的摆放位置等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本文认为虽然红山文化与兴隆洼文化之间相隔有赵宝沟文化,但它们的原始宗教内涵是一脉相承的,只是用以表现思想观念的物质载体不同。兴隆洼文化以玉器为主要载体,而赵宝沟文化是以陶器上的刻纹来作为主要载体,红山文化继承了兴隆洼文化以玉器为思想观念载体的文化传统,因此在玉器的面貌上也有一定的继承关系。
     在红山文化以北的北部地区,除了吉林、黑龙江两省,还包括呼伦贝尔的哈克文化、通辽地区的哈民忙哈文化和南宝力皋吐类型,它们都是以内外边缘呈刃状的Aa型璧和不规则形状的刃边器为主要玉器种类,因此本文将它们划归为东北地区中的北方地区。从时间上看,刃边玉器在这一地区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出现的时间早于红山文化晚期,而消失的时间晚于红山文化晚期,因此红山文化的这类玉器是受北方地区影响的结果,而哈民忙哈文化和南宝力皋吐类型并不是受红山文化的影响。
     本文还关注了红山文化玉器与大致同时期的大汶口文化、凌家滩文化玉器的关系及对商代玉器的影响等问题。
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is paper is the Hongshan Culture jade, focusingNiuheliang unearthed jade, while including other locations where is a clear place ofgathering and collecting jade and jade unearthed in the ruins later. Conclusions are asfollows:
     On the basis of a collection of355jade type of analysis, and combined withvarious types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end positions unearthed tombs, thispaper partitions and stages Hongshan Culture jade, divides into two areas Chaoyangand Chifeng, and summarizes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district jade. Divides periodinto five phases, the first phase corresponds to the early and middle stages of theHongshan Culture, second is equivalent to the niuheliang lower stage, thirdcorresponds to the stage tomb N2Z1first and second layer, fourth corresponds toN2Z1third layer, and fifth is equivalent to N2Z1fourth layer. This paper analysiseseach issue of the new-type appearence and disappearance of species, and also sums upthe slotted, angled cylindrical devis, bi, cloud-shape hook and so the development ofseveral popular-type of evolution. It is important to indentify the distinction ofHongshan Culture handed down jade.
     Neolithic jade is not only a practical device, but carries the spiritual cotent of art,jade burial in the tomb is the location of the call may not be able to fully reflect it’sfunction. Therefore, this study Hongshan Culture jade function is associated with theworship unearthed from the environment, the secondary burial unearthed jade textureof secondary alteration and released in three areas jade burial place of the typicallocation for explored.
     There are all kinds of jade inside and outside edges are bladed A1-type bi andirregularly shaped blade edge is dominated, so this paper classifies them as thenorthern region of the northeastern region. From the time point of view, the blade edge jade has strong stability in the region, appeared early in the early HongshanCulture, disappeared late in the late Hongshan Culture, haminmangha culture andnanbaoligaotu-type was not affected by Hongshan Culture.
     This paper also referred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ongshan Culture jade andcontemporaries Dawenkou culture jade and Lingjiatan culture jade, and the impact tothe Shang dynasty jade.
引文
1郭大顺、张星德著:《东北文化与幽燕文明》第136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2赵宾福:《东北石器时代考古》第234页,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
    3滨田耕作、水野清一:《赤峰红山后》,东亚考古学会,1938年。
    4尹达:《中国新石器时代》,三联书店,1955年。
    5郭大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牛河梁红山文化坛庙冢》,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玉器精粹》第1-48页,文物出版社,1997年。
    1翁牛特旗文化馆:《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发现玉龙》,《文物》1984年第6期,第6页。
    2孙守道:《三星他拉红山文化玉龙考》,《文物》1984年第6期,第5-10页。
    3目前关于对三星他拉玉龙时代问题的主要观点,可参考本节关于红山文化研究简史中的第四阶段;本人对这一问题的看法见第二章第二节中的“C形猪龙”。
    4方殿春、刘葆华:《辽宁阜新县胡头沟红山文化玉器墓的发现》,《文物》1984年第6期,第1-5页。
    5孙守道、郭大顺:《论辽河流域的原始文明与龙的起源》,《文物》1984年第6期,第11-17转20页。
    6郭大顺、张克举:《辽宁省喀左县东山嘴红山文化建筑队群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11期,第1-11页。
    7俞伟超、严文明等:《座谈东山嘴遗址》,《文物》1984年11期,第12-21页。
    8李恭笃:《辽宁凌源县三官甸子城子山遗址试掘报告》,《考古》1986年第6期,第497-510页。
    9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1983-2003年度)》中册第414-419页,文物出版社,2012年。
    10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朝阳市文化局:《牛河梁遗址》,学苑出版社,2004年。
    1巴林右旗博物馆:《内蒙古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调查》,《考古》1987年第6期,第507-518页。
    2刘国祥:《巴林右旗那斯台玉器群试析》,《东北文物考古论集》第245-248页,科学出版社,2004年。
    3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克什克腾旗南台子遗址发掘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1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北京,1994年,第87-95页;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克什克腾旗南台子遗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2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北京,1997年,第53-77页;索秀芬、李少兵:《南台子类型分期初探》,《内蒙古文物考古》2004年第2期,第29-36页;连吉林:《试论南台子类型》,《内蒙古文物考古》2007年第1期,第29-37页。
    1王来柱:《红山文化出土玉器的新发现—田家沟红山文化墓地群的发掘与初步研究》,2012年4月北京艺术博物馆《时空穿越—红山文化出土玉器精品展学术报告会》报告;王来柱:《田家沟红山文化墓地群的发掘与研究进展》,2011年8月辽宁沈阳《辽河寻根,文明溯源—中华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王来柱:《凌源市西梁头红山文化石棺墓地的发掘与研究》,杨晶、蒋卫东执行主编:《玉魂国魄—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文集(四)》第11-23页,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
    2邓淑苹:《谈谈红山系玉器》,《故宫文物月刊》总189期(1998年12月),第70-96页。
    3翁牛特旗文化馆:《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发现玉龙》,《文物》1984年第6期,第6页;孙守道:《三星他拉红山文化玉龙考》,《文物》1984年第6期,第5-10页。
    4方殿春、刘葆华:《辽宁阜新县胡头沟红山文化玉器墓的发现》,《文物》1984年6期,第1-5页;郭大顺、张克举:《辽宁省喀左县东山嘴红山文化建筑队群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11期,第1-11页;李恭笃:《辽宁凌源县三官甸子城子山遗址试掘报告》,《考古》1986年第6期,第497-510页。此地点后来被称为“牛河梁遗址第十六地点”。
    1孙守道、郭大顺:《论辽河流域的原始文明与龙的起源》,《文物》1984年第6期,第11-17转20页。
    2孙守道:《论中国史上“玉兵时代”的提出—红山文化玉器研究札记》,《辽宁省博物馆学会论文集第一辑1949—1984年》122-126页,1985年。
    3杨建芳:《红山文化玉器—前所未知的中国史前古玉》,《中国文物世界》1985年第10期(创刊号),第58-62页;本刊资料室:《红山玉——认识古玉(二)》,《故宫文物月刊》第6卷第4期(1988年7月),第110-121页。
    4孙守道:《三星他拉红山文化玉龙考》,《文物》1984年第6期,第5-10页;郭晓辉:《红山文化玉龙考》,《北方文物》1988年第1期,第13-14页转27页。
    5李恭笃、高美璇:《红山文化玉雕艺术初析》,《史前研究》1987年第3期,第83-88页。
    6殷志强:《红山、良渚文化玉器的比较研究》,《北方文物》1988年第1期,第8-12页;饶宗颐:《红山玉器猪龙与豨韦、陈宝》,《辽海文物学刊》1989年第1期,第142-144页;马承源:《从刚卯到玉琮的探索—兼论红山文化玉器对良渚文化玉器的影响》,《辽海文物学刊》》1989年第1期,第145-164页。
    7俞伟超、严文明等:《座谈东山嘴遗址》,《文物》1984年第11期,第12-21页;殷志强:《也谈东山嘴红山文化祭祀遗址》,《北方文物》1986年第3期,第16-18转32页;卜工:《牛河梁祭祀遗址及其相关问题》,《辽海文物学刊》1987年第2期,第103-110页。
    8苏秉琦:《中华文明的新曙光》,《东南文化》1988年第5期,第1-7页。
    9苏秉琦:《辽西古文化古城古国——兼谈当前田野考古工作的重点或大课题》,《文物》1986年第8期,第41-44页;苏秉琦:《重建中国古史的远古时代》,《史学史研究》1991年第3期,第1-9页;苏秉琦:《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考古》1991年第12期,第1109-1118页。
    1张锡英:《红山文化原始宗教探源—原始宗教考古研究之二》,《辽海文物学刊》1993年第1期,第49-57页;郭大顺:《红山文化的“唯玉为葬”与辽河文明起源特征再认识》,《文物》1997年第8期,第20-26页。
    2刘淑娟:《红山文化玉器类型探究》,《辽海文物学刊》》1995年第1期,第21-34页;周晓晶:《东北新石器时代玉器初探》,1997年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吕军:《红山文化玉器研究》,吉林大学考古系编:《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系建系十周年纪念文集》第44-83页,知识出版社,1998年。
    3邓淑苹:《谈谈红山系玉器》,《故宫文物月刊》总189期(1998年12月,16卷9期),第70-96页。
    4郭大顺:《“红山玉”的多文化分析》,杨伯达主编:《传世古玉辨伪与鉴考》第93-100页,紫禁城出版社,1998年;孙守道:《中国史前东北玉文化试论》,邓聪编:《东亚玉器》第102-119页,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1998年;郭大顺:《红山文化玉器特征及其社会文化意义再认识》,邓聪编:《东亚玉器》第140-147页,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1998年。
    5孙守道:《红山文化玉器鉴定与研究的几个问题》,杨伯达主编:《传世古玉辨伪与鉴考》第101-113页,紫禁城出版社,1998年。
    690年代关于勾云形器的研究文章最多,可参见周晓晶:《红山文化勾云形器研究回顾及新探》,《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第6卷第1期),第58-64页。
    7林巳奈夫:《红山文化出土的所谓马蹄形玉箍》,《中国文物报》1990年5月10日;杨美莉:《夙荷前规方传景祚——新石器时代北方系环形玉器系列之四:圆角方壁与马蹄筒形器》,《故宫文物月刊》总129期(1993年12月),第46-55页。
    8英A·霍玺Angus Forsyth著、杨建军译:《中国的五件玉人像—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器雕刻形式发展的研究》,《辽海文物学刊》1996年2期,181-185转44页;尤仁德:《红山文化玉凤和玉人》,《故宫文物月刊》总156期(1996年3月),第28-37页;孙守道:《红山文化玉祖神考》,《中国文物世界》总第159期(1998年11月),第22-46页。
    9郭大顺:《猪龙和熊龙》,《鉴赏家》1996年夏季号,第81-83页;孙守道:《红山文化玉熊神考》,《中国文物世界》总140期(1997年4月),第78-93页。
    10许青松:《红山文化玉三孔器为史前巫具考》,《中国文物报》1997年11月30日,第3版;尤仁德:《红山文化玉三孔器探研》,《故宫文物月刊》总180期(1998年3月),第84-99页。
    11闻广:《中国古玉的研究》,《科技考古论丛》编辑组编:《科技考古论丛——全国第二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39-44页,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年;闻广:《中国古玉研究的新进展》,《中国宝玉石》1991年4期,第32—34页;闻广:《中国古玉地质考古学研究的续进展》,《故宫学术季刊》11卷1期(1993年4月),第9-30页;闻广:《全世界最早的真玉器——古玉丛谈(一)》,《故宫文物月刊》总123期(1993年7月,11卷3期),第114-121页;闻广:《古玉的受沁——古玉丛谈(六)》,《故宫文物月刊》总132期(1994年),第92-101页;闻广:《中国大陆史前古玉若干特征》,邓聪主编:《东亚玉器·II》第217-221页,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1998年;钱宪和:《古玉之矿物学研究》,邓聪主编:《东亚玉器·II》第222-235页,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1998年。
    12吴棠海:《认识古玉——古代玉器的制作与形制》,(台北)“中华”自然文化学会,1994年。
    13郭大顺:《玉器的起源与渔猎文化》,《北方文物》1996年第4期,第14-21页。
    14刘国祥:《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存的文化性质与年代探讨》,《中国文物报》1999年3月24日;刘国祥:《聚宝山遗址出土玉器年代分析》,《中国文物报》1999年12月8日。
    1费孝通主编:《玉魂国魄——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文集(一)》,燕山出版社,2002年。
    2杨伯达主编:《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三编》(上、下册),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
    3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编:《红山文化研究——2004年红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06年。
    4郭大顺:《玉与陶——中国史前玉文化研究提出的新课题》,杨伯达主编:《出土玉器鉴定与研究》第91-99页,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勿日汗、李惠子:《考古专家提议建立“红山学”》,《中国文物报》2006年8月16日,第2版。
    5安志敏:《红山玉器的剖析—考古学上的论证与质疑》,钱宪和客座主编:《海峡两岸古玉学会议论文专辑
    (Ⅰ)》第157-162页,台湾大学理学院地质科学系,2001年;安志敏:《红山玉器的质疑和论证》,《考古》2004年第2期,第79-85页。
    6牛河梁考古工作站:《红山文化玉器的时代与意义毋庸置疑—就牛河梁的考古发现答安志敏先生》,《中国文物报》2004年5月21日,第7版。
    7敖汉旗博物馆:《敖汉旗南台地赵宝沟遗址调查》,《内蒙古文物考古》1991年1期,第2-10页。
    8郭大顺:《也谈红山系玉器》,《故宫文物月刊》总309期(2008年12月),第4-15页。
    9邓淑苹:《“红山系玉器”研究的再思》,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红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321-346页,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年。
    10朱乃诚:《三星他拉玉龙的年代》,《中国文物报》2008年2月1日,第7版;朱乃诚:《红山文化兽面玦形玉饰研究》,《考古学报》2008年1期,第15-38页。
    11刘国祥、王苹:《红山文化C形玉龙的发现经过及出土地点考察》,刘国祥、陈启贤主编:《玉文化论丛4红山玉文化专号》第69-75页,众志美术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1于锦绣:《玉与灵物崇拜——中国玉文化的原始宗教学研究》,杨伯达主编:《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三编》266-307页,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
    2会后出版的论文集为杨伯达主编:《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三编》(上、下册),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
    3会后出版的论文集为杨伯达主编:《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四编》(上、下册),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
    4杨伯达:《巫玉之光——中国史前玉文化论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5郭大顺:《红山文化“玉巫人”的发现与“萨满式文明”的有关问题》,《文物》2008年10期,第80-87转96页;杨伯达:《关于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墓葬出土玉器的解读——东北古夷玉巫教探析》,《故宫博物院院刊》2012年第5期(总163期),第52-72页。
    6李新伟:《中国史前玉器反映的宇宙观——兼论中国东部史前复杂社会的上层交流网》,《东南文化》2004年第3期,第66-72页;李新伟:《红山文化玉器与原始宇宙观》,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编:《红山文化研究——2004年红山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344-358页,文物出版社,2006年。
    7朱延平:《辽西区新石器时代玉器的若干问题》,费孝通主编:《玉魂国魄—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文集(一)》第149—153页,燕山出版社,2002年。
    8周晓晶:《吉黑地区新石器时代玉器探究》,《北方文物》2000年第4期,第1-6页;刘国祥:《黑龙江史前玉器研究》,《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2000年第1期,第72-86页转96页;刘国祥:《黑龙江尚志亚布力遗存试析》,《中国文物报》2000年1月12日;周晓晶:《倭肯哈达玉器及相关问题探析》,《出土玉器鉴定与研究》1-9页,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刘国祥:《吉林史前玉器试探》,《北方文物》2001年第4期,第6-16页。
    1邓淑苹《试论红山系玉器》,许倬云、张忠培主编:《新世纪的考古学—文化、区位、生态的多元互动》第353-418页,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
    1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1983-2003年度)》(上、中、下三册),文物出版社,2012年。
    2于建设主编:《红山玉器》,远方出版社,2004年;邵国田主编:《敖汉旗文物精华》,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4年;石阳主编:《文物载千秋——巴林右旗博物馆文物精品荟萃》,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2年。
    3中华玉文化中心等编:《玉魂国魄——红山文化玉器精品展》,浙江古籍出版社,2009年;北京艺术博物馆编:《时空穿越—红山文化出土玉器精品展》,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北京,2012年。
    4费孝通主编:《玉魂国魄—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文集(一)》,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编:《红山文化研究——2004年红山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06年;杨晶、蒋卫东执行主编:《玉魂国魄——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文集(四)》,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刘国祥、陈启贤主编:《玉文化论丛4红山玉文化专号》,众志美术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杨晶、蒋卫东执行主编:《玉魂国魄——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文集(五)》,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
    5郭大顺、洪殿旭主编:《红山文化玉器鉴赏》,文物出版社,2010年。
    1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着:《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1983-2003年度)》(上、中、下三册),文物出版社,2012年。据笔者对报告中发表玉器的统计,墓葬出土玉器147件(报告中将N16M13出土的一件带齿兽面形器的二个残角计为2件,本文计为1件),地层中出土玉器30件,遗址中采集玉器18件,总计195件。
    2王来柱:《凌源市西梁头红山文化石棺墓地的发掘与研究》,杨晶、蒋卫东执行主编《玉魂国魄—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文集(四)》第11-23页,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王来柱:《田家沟红山文化墓地群的发掘与研究进展》,2011年8月辽宁沈阳《辽河寻根,文明溯源—中华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王来柱:《红山文化出土玉器的新发现—田家沟红山文化墓地群的发掘与初步研究》,2012年4月北京艺术博物馆《时空穿越—红山文化出土玉器精品展学术报告会》。
    3王来柱:《建平县东山岗红山文化积石冢》,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辽宁考古年报——铁朝高速公路特刊2006》第10-16页,内部资料,2007年5月。
    4方殿春、刘葆华:《辽宁阜新县胡头沟红山文化玉器墓的发现》,《文物》1984年6期,第1-5页。
    5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克什克腾旗南台子遗址发掘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第87-95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
    6邵国田主编:《敖汉文物精华》第27-29页,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4年。
    1即《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1983-2003年度)》中的标本1,辽宁省博物馆文物分类号为考5349。
    2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着:《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1983-2003年度)》(上、中、下三册),文物出版社,2012年。
    1吕学明:《牛河梁第五地点考古发掘成果汇报》,2000年1月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汇报会发言。
    1李恭笃:《辽宁凌源县三官甸子城子山遗址试掘报告》,《考古》1986年第6期,第497-510页。
    2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牛河梁第十六地点红山文化积石冢中心大墓发掘简报》,《文物》2008年第10期,第4-14页。
    3发掘者认为其时代介于下层积石冢阶段与上层积石冢阶段之间,见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1983-2003年度)》第361和第469页,文物出版社,2012年。
    4王来柱:《凌源市西梁头红山文化石棺墓地的发掘与研究》,杨晶、蒋卫东执行主编《玉魂国魄—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文集(四)》第11-23页,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
    1王来柱:《田家沟红山文化墓地群的发掘与研究进展》,2011年8月辽宁沈阳《辽河寻根,文明溯源—中华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王来柱:《红山文化出土玉器的新发现—田家沟红山文化墓地群的发掘与初步研究》,2012年4月北京艺术博物馆《时空穿越—红山文化出土玉器精品展学术报告会》。
    2王来柱:《田家沟红山文化墓地群的发掘与研究进展》,2011年8月辽宁沈阳《辽河寻根,文明溯源—中华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王来柱:《红山文化出土玉器的新发现—田家沟红山文化墓地群的发掘与初步研究》,2012年4月北京艺术博物馆《时空穿越—红山文化出土玉器精品展学术报告会》。
    3王来柱:《田家沟红山文化墓地群的发掘与研究进展》,2011年8月辽宁沈阳《辽河寻根,文明溯源—中华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王来柱:《红山文化出土玉器的新发现—田家沟红山文化墓地群的发掘与初步研究》,2012年4月北京艺术博物馆《时空穿越—红山文化出土玉器精品展学术报告会》。
    4王来柱:《建平县东岗山红山文化积石冢》,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辽宁考古年报——铁朝高速公路特刊2006》第10-16页,内部资料,2007年5月31日。
    1方殿春、刘葆华:《辽宁阜新县胡头沟红山文化玉器墓的发现》,《文物》1984年6期,第1-5页。
    2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克什克腾旗南台子遗址发掘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第87-95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克什克腾旗南台子遗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第53-77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索秀芬、李少兵:《南台子类型分期初探》,《内蒙古文物考古》2004年第2期,第29-36页;连吉林:《试论南台子类型》,《内蒙古文物考古》2007年第一期,第29-37页。
    3邵国田主编:《敖汉文物精华》第27-29页,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4年4月。
    1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着:《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1983-2003年度)》(上、中、下三册),文物出版社,2012年。
    1苏布德:《洪格力图红山文化墓葬》,《内蒙古文物考古》2000年第2期,第17-20页。
    2苏布德:《洪格力图红山文化墓葬》,《内蒙古文物考古》2000年2期,定为红山文化早期;雪莲:《洪格力图红山文化墓葬分析》,《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第25卷)第44-45页,认为是红山文化早期;袁永明:《巴林右旗洪格力图墓葬出土玉器年代的再认识》,《内蒙古文物考古》2005年2期第56-59页,认为是兴隆洼文化;刘国祥:《兴隆洼文化玉玦及相关问题研究》,认为是兴隆洼文化,见刘国祥《东北文物考古论集》第183-188页,科学出版社,2004年;于建设定为兴隆洼至红山文化,见于建设主编《红山玉器》第50页,远山出版社,2004年。
    1彭立平:《河北围场县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概貌》,《文物春秋》2005年第1期,第17-20页。
    2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阳原县姜家梁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考古》2001年第2期,第13-27页。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与墓地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96年。
    4辽宁省文物干部培训班:《辽宁北票丰下遗址1972年春发掘简报》,《考古》1976年第3期,第197-210转186页。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妇好墓》图版一六二:1、图九五:6,文物出版社,1980年。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工作队琉璃河考古工作队:《1981-1983年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4年5期图版肆(一):8;郭大顺、洪殿旭主编:《红山文化玉器鉴赏》195页图5,文物出版社,2010年。
    7李清丽、李耀华:《虢国墓地出土的红山玉器》,《中国文物报》2012年12月5日,第7版。
    8《陕西韩城梁带村西周遗址》,国家文物局编《2005中国重要考古发现》第78-84页,文物出版社,2006年;郭大顺、洪殿旭主编:《红山文化玉器鉴赏》第71页图39,文物出版社,2010年。
    9古方主编:《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4卷图版26,科学出版社,2005年;郭大顺、洪殿旭主编:《红山文化玉器鉴赏》第73页图41,文物出版社,2010年。
    10郭大顺、洪殿旭主编:《红山文化玉器鉴赏》第39页图8,文物出版社,2010年。
    1古方主编:《中国出土玉器全集》第1卷图103,科学出版社,2005年;郭大顺、洪殿旭主编:《红山文化玉器鉴赏》第200页图6,文物出版社,2010年。
    2古方主编:《中国出土玉器全集》第14卷图版25,科学出版社,2005年;郭大顺、洪殿旭主编:《红山文化玉器鉴赏》第72页图40,文物出版社,2010年。
    1串珠在此以“组”计数。
    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浙江考古精华》,文物出版社,1999年。
    2杨晶:《良渚文化玉质梳背饰及其相关问题研究》,《文物》2002年第11期,第56-64页。
    1古方主编:《中国出土玉器全集》第14卷图版25,科学出版社,2005年。
    1苏秉琦、殷玮璋:《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文物》1981年第5期,10-17页。
    2郭大顺、马沙:《以辽河流域为中心的新石器文化》,《考古学报》1985年4期,第417-443页。
    3高美璇、李恭笃:《辽宁凌源县三官甸子城子山红山文化遗存分期探索》,《考古》1986年6期,第497-510页。
    4杨虎:《关于红山文化的几个问题》,《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第216-226页,文物出版社,1989年。
    5朱延平:《辽西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纵横》,《内蒙古东部地区考古学文化研究文集》第9-14页,海洋出版社,1991年。
    6赵宾福:《赵宝沟文化的分期与源流》,《中国考古学会第八次年会论文集(1991)》,文物出版社,1996年。
    7张星德:《红山文化分期初探》,《考古》1991年8期,727-736页。
    8顾罡:《红山文化陶器分期研究》,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编《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创建四十周年暨冯汉骥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第168-189页,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赵宾福:《红山文化研究历程及相关问题再认识》,《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7卷第4期(2005年),第53-58页;陈国庆:《红山文化研究》,《华夏考古》2008年第3期,第73-80页;索秀芬、李少兵:《红山文化研究》,《考古学报》2011年第3期,第301-326页。
    9吕学明、朱达:《牛河梁红山文化墓葬分期及相关问题》,《玉魂国魄—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文集(一)》第128—134页,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
    10索秀芬、李少兵:《牛河梁遗址红山文化遗存分期初探》,《考古》2007年第10期,第52-61页。
    11赵宾福、薛振华:《以陶器为视角的红山文化发展阶段研究》,《考古学报》2012年第1期,第1-22页。
    12朱乃诚:《中国早期文明的红山模式》,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红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68-188页,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年。
    13杨晶:《关于勾云形玉器的相关问题》,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红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285-303页,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年。
    1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1983-2003年度)》(上、中、下),文物出版社,2012年。
    2张星德:《红山文化分期初探》,《考古》1991年8期,727-736页;赵宾福:《赵宝沟文化的分期与源流》,《中国考古学会第八次年会论文集(1991)》第1-12页,文物出版社,1996年;朱延平:《东北地区南部公元前三千纪初以远的新石器考古学文化编年、谱系及相关问题》,《考古学文化论集(四)》第84-95页,文物出版社,1997年。
    1据《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1983-2003年度)》中册第361页和469页:第十六地点M1、M10、M11及其上部堆积即“西侧墓葬遗存”,下压生土,并被包括M4、79M1-3、M12-15的上层积石冢Z1所叠压。虽然尚不能确定M1、M10、M11这3座墓是否为下层积石冢阶段还是上层积石冢阶段的较早遗存,但可以肯定它们要早于上层积石冢Z1中所包括的墓葬。
    2吕学明、朱达:《牛河梁红山文化墓葬分期及相关问题》,《玉魂国魄—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文集(一)》第128-34页,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
    3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1983-2003年度)》,文物出版社,2012年。
    1见《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1983-2003年度)》中册第361页和469页。
    1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克什克腾旗南台子遗址发掘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第87-95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
    1朱乃诚认为此墓晚于红山文化遗存,见朱乃诚:《中国早期文明的红山模式》,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红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68-188页,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年。
    1巴林右旗博物馆:《内蒙古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调查》,《考古》1987年第6期,第507-518页。
    2刘国祥:《巴林右旗那斯台玉器群试析》,《东北文物考古论集》第245-248页,科学出版社,2004年。
    1敖汉旗大瓜翅出土的为半成品,敖汉旗骆驼营子小东山出土的为芯料,赤峰市松山区大庙镇出土的似为残件。
    1因为目前在考古学界对红山文化分期中的中期尚未发现红山文化玉器,所以暂把它划归入第一期。
    1李文信:《依兰倭肯哈达洞穴》,《考古学报》第7册(1954年),第61-76页。
    2刘景芝、赵越:《呼伦贝尔地区哈克文化玉器》,刘国祥、于明主编:《名家论玉(三)——2010海拉尔“中国玉文化名家论坛”文集》第37-43页,科学出版社,2010年。
    3郭大顺:《红山文化》第137页,文物出版社,2005年;邓聪、刘国祥:《牛河梁遗址出土玉器技术初探》,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1983-2003年度)》第525-541页,文物出版社,2012年;邓淑苹:《“红山系玉器”研究的再思》,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红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321-346页,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年。
    1邓淑苹:《龙兮?凤兮?—由两件新公布的红山玉器谈起》,《故宫文物月刊》总114期(1992年9月),第4-11页。
    2郭大顺:《红山文化勾云形器研究—辽河文明巡礼之四》,《故宫文物月刊》总164期(1996年11月),第42-67页;郭大顺:《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再研究》,《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庆祝佟柱臣先生八十五华诞学术文集》第250-266页,文物出版社,2006年;郭大顺:《写在牛河梁遗址发掘报告出版之际》,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红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11页,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年。
    3廖泱修:《中国最早的玉凤·试论红山文化“勾云形玉佩”之正名与演变(2)》《中国文物世界》139期(1997年),第95-101页;廖泱修:《再论中国最早的玉凤——红山文化“勾云形玉佩”》,刘国祥、陈启贤主编:《玉文化论丛4红山玉文化专号》第83-97页,众志美术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4郭明:《试析红山文化的勾云形玉器》,《考古与文物》2008年第5期,第18-25页。
    5缙云:《谈红山文化饕餮纹玉佩饰》,《中国文物报》1993年4月25日,第3版。
    6尤仁德:《勾云形佩及相关器物探研》,《故宫文物月刊》143期(1995年2月),第110-121页。
    7王仁湘:《玉眼:勾云形玉佩的定式和变式》,《中国文物报》2001年7月22日,第7版。
    8黄翠梅:《红山文化的鹰形玉器与中国东北地区的猎鹰信仰》,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红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41-157页,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年;黄翠梅:《红山文化“带爪鹰面勾羽形佩”之形式发展及其余绪》,杨伯达、郭大顺、雷广臻主编《古玉今韵》第125-135页,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
    9柏岳:《对勾云形玉佩为“玉眼”说的商榷—兼谈红山文化玉器的命名问题》,《中国文物报》2001年8月
    15日,第8版。
    10邓淑苹:《红山文化勾云与带齿类玉饰的研究》,费孝通主编:《玉魂国魄——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文集(一)》第109-127页,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
    11李新伟:《中国史前玉器反映的宇宙观—兼论中国东部史前复杂社会的上层交流网》,《东南文化》2004年3期,第66-72页。
    12杨建芳:《红山文化玉雕五题》,刘国祥、陈启贤主编:《玉文化论丛4红山玉文化专号》第15-26页,众志美术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13杨晶:《关于勾云形玉器的相关问题》,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红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285-303页,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年。
    1苏秉琦:《晋文化问题——在“晋文化研究会”上的发言(要点)》,苏秉琦著:《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17-22页,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
    2苏秉琦:《辽西古文化古城古国——兼谈当前田野考古工作的重点或大课题》,《文物》1986年第8期,第41-44页;又见《辽海文物学刊》1986年第1期,第2-5转15页;苏秉琦着:《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第76-79页,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
    3高美璇、李恭笃:《辽宁凌源县三官甸子城子山红山文化遗存分期探索》,《考古》1986年6期,第497-510页。
    4李宇峰:《试论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东北地方史研究》1987年3期,71-75页;李恭笃:《辽宁原始文化区系划分与类型研究》,《辽宁大学学报》1988年2期,92-96页;杨虎:《关于红山文化的几个问题》,《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第216-226页,文物出版社,1989年。
    5赵宾福:《红山文化研究历程及相关问题再认识》,《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7卷第4期(2005年),第53-58页。
    6索秀芬、李少兵:《红山文化研究》,《考古学报》2011年第3期,第301-326页。
    1邓淑苹《试论红山系玉器》,许倬云、张忠培主编:《新世纪的考古学—文化、区位、生态的多元互动》第353-418页,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
    1程秀岩:《辽宁省文物店收藏的几件红山玉器》,《辽海文物学刊》1994年第2期,第132-133页。
    1郭大顺:《写在牛河梁遗址发掘报告出版之际》,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红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11页,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年。
    2索秀芬、李少兵:《红山文化研究》,《考古学报》2011年第3期,第301-326页。
    1邵国田主编:《敖汉文物精华》第27、28页,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4年。
    2邵国田主编:《敖汉文物精华》第27-29页,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4年。
    3郭大顺、张克举:《辽宁省喀左县东山嘴红山文化建筑队群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11期,第1-11页。
    1孙守道、郭大顺:《论辽河流域的原始文明与龙的起源》,《文物》1984年第6期,第11-17转20页。
    2索秀芬、李少兵:《红山文化研究》,《考古学报》2011年第3期,第301-326页。
    3富育光:《萨满论》第14页,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
    4孟慧英:《考古与萨满教》,《北方文物》2002年第1期,第54-59页;郭大顺:《渔猎文化与“萨满式文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红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91-101页,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年。
    5郭淑云:《原始活态文化—萨满教透视》第236、24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6富育光:《萨满论》第206-252页,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
    1郭淑云:《原始活态文化—萨满教透视》第8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2富育光:《萨满论》第256页,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
    3关于玉勾云形佩与云气的关系,龙仁德在1995年提出了“云气说”,认为各种形式的勾云形器都是红山人在对云气具体形象观察与理解的基础上,上升为理性认识所获得的抽象形式,见尤仁德:《勾云形佩及相关器物探研》,《故宫文物月刊》143期,第110-121页。
    4古方:《萨满教特点对红山文化玉器研究的一些启示》,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编:《红山文化研究——2004年红山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359-378页,文物出版社,2006年。
    5郭淑云:《原始活态文化—萨满教透视》第23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1周晓晶:《红山文化玉器的创型理念与使用功能研究》,《辽宁省博物馆馆刊第1辑》第95-108页,辽海出版社,2006年。
    2闻广:《古玉的受沁——古玉丛谈(六)》,《故宫文物月刊》总132期(1994年),第92-101页。
    1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1983-2003年度)》,文物出版社,2012年。
    1索秀芬、李少兵:《赵宝沟文化与周围考古学文化的关系》,《内蒙古文物考古》2008年第2期,第24-29页。
    2郭治中:《论白音长汗发现的女神像及其崇拜性质》,吉林大学考古系编:《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二十周年考古论文集》第29-41页,知识出版社,1993年。
    3张星德:《红山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5年第10期,第865-874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聚落遗址1992年发掘简报》,《考古》1997年第1期,第27-36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沟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2000年9期,第30-48页。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内蒙古赤峰市兴隆沟聚落遗址2002-2003年的发掘》,《考古》2004年7期,第3-8页。
    1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着:《查海——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12年。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小山遗址》,《考古》1987年第6期,第481-506页。
    3敖汉旗博物馆:《敖汉旗南台地赵宝沟文化遗址调查》,《内蒙古文物考古》1991年1期,第2-10页。
    4郭大顺、张星德著:《早期中国文明——东北文化与幽燕文明》第370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5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查海——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12年。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5年第10期,第865-874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聚落遗址1992年发掘简
    1刘晋祥:《翁牛特旗小善德沟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89年》第130-131页,文物出版社,1990年。
    2于建设主编:《红山玉器》第48、19页,远山出版社,2004年。
    3古方主编:《中国出土玉器全集第2卷》图16,科学出版社,2005年。
    4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赤峰市博物馆编著:《大南沟——后红山文化墓地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98年。认为小河沿文化为距今5000-4000年,又被称为“后红山文化”。
    5张星德:《论小河沿文化与红山文化的关系》,《辽宁省博物馆馆刊第1辑》第62-68页,辽海出版社,2006年。认为小河沿文化为距今5300-4400年。
    6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内蒙古昭乌达盟石羊石虎山新石器时代墓葬》,《考古》1963年第10期,第523-525页。
    7邵国田主编:《敖汉文物精华》第30-31页,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4年。
    8于建设主编:《红山玉器》,远方出版社,2004年。
    9李恭笃:《昭乌达盟石棚山考古新发现》,《文物》1982年第3期,第31-36页。
    10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赤峰市博物馆编著:《大南沟—后红山文化墓地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98年。
    1张星德:《论小河沿文化与红山文化的关系》,《辽宁省博物馆馆刊第1辑》第62-68页,辽海出版社,2006年。
    2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赤峰市博物馆编著:《大南沟——后红山文化墓地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98年;赵宾福:《东北石器时代考古》第266、267页,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与墓地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96年。
    1邓淑苹:《“红山系玉器”研究的再思》,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红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336页,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年。
    1赵宾福:《东北新石器时代考古》第399页,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
    2徐琳:《故宫博物院藏哈克文化玉石器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2012年第1期,第67-80页。
    3刘景芝、赵越:《呼伦贝尔地区哈克文化玉器》,刘国祥、于明主编:《名家论玉(三)——2010海拉尔“中国玉文化名家论坛”文集》第37-43页,科学出版社,2010年。此外,刘景芝在2010年海拉尔会议的报告中,公布了该遗址M3中出土的1件玉坠饰,这是经考古调查出土或采集的第15件哈克文化玉器。
    1朱永刚、郑钧夫:《科尔沁沙地东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初探》,《边疆考古研究》2012年第1期,第89-108页。
    2目前关于哈民忙哈遗址的年代尚存争议,据朱永刚、郑钧夫:《科尔沁沙地东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初探》,为距今5500-5000年,见《边疆考古研究》2012年第1期,第89-108页;吉平在2012年12月15日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办的沈阳“红山文化学术研讨会”上的报告《哈民忙哈遗址》,认为距今5600-5100年;朱永刚:《哈民忙哈史前聚落遗址发掘述要与初步认识》,指出最新的C14数据为距今5800-5200年,见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红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2-17页,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年。本文采用第一种观点的数据:5500-5000年。
    3由于南宝力皋吐墓地的年代尚存争议,据朱永刚、吉平:《关于南宝力皋吐墓地文化性质的几点思考》,认为在距今4500-4000年,见《考古》2011年第11期,第67-72页;朱永刚、郑钧夫:《科尔沁沙地东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初探》,认为南宝力皋吐墓地的年代为距今5000-4000年,见《边疆考古研究》2012年第1期,第89-108页。本文采用后者的年代数据:距今5000-4000年。
    4郑钧夫:《燕山南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研究》,2012年6月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5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扎鲁特旗人民政府编著:《科尔沁文明——南宝力皋吐墓地》第18-19页陈永志、曹建恩《前言》,文物出版社,2010年。
    6朱永刚、吉平:《关于南宝力皋吐墓地文化性质的几点思考》,《考古》2011年第11期,第67-72页。
    1周晓晶:《东北新石器时代玉器初探》,1997年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又见辽宁省博物馆编:《辽宁省博物馆学术论文集第三辑(1999-2008)》第1册第128-135页,辽海出版社,2008年。
    2冯恩学:《俄国东西伯利亚与远东考古》,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年。
    3加藤晋平:《史前时期环贝加尔湖地区软玉的使用》,邓聪主编《东亚古玉·Ⅱ》第280-290页,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1998年。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编:《玉器起源探索——兴隆洼文化玉器研究及图录》,2007年。
    2孙祖初:《东北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谱系研究》,1995年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3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邹县野店》,文物出版社,1985年。
    4山东省文物管理处等:《大汶口》,文物出版社,1974年。
    5杨美莉:《试论新石器时代北方系统的环形玉器》,《故宫学术季刊》12卷1期,73-118页,1994年4月。
    6雍颖:《海岱地区出土新石器时代玉器研究》,《故宫学术季刊》17卷4期,1-53页,1999年4月。
    7赵朝洪等:《从玉器来源的考察看红山文化与大汶口文化的关系》,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编:《红山文化研究——2004年红山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456-463页,文物出版社,2006年。
    1山东省文物管理处等:《大汶口》,文物出版社,1974年;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邹县野店》,文物出版社,1985年。
    2图为《邹县野店》图版七四,3。
    3图为《大汶口》图版九六,1。
    4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凌家滩——田野考古发掘报告之一》第278页,文物出版社,2006年。
    5朱达、王来柱:《牛河梁遗址第十六地点发掘获重大成果》,《中国文物报》2003年9月5日,第1版。
    1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含山县凌家滩遗址第五次发掘的新发现》,《考古》2008年3期,第7-17页。
    2田名利:《凌家滩墓地玉器渊源探寻》,《东南文化》1999年第5期,第8-29页;田名利:《凌家滩遗存与红山文化》,《文物研究》第十五辑,黄山书社,2007年。
    3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含山县凌家滩遗址第五次发掘的新发现》,《考古》2008年3期,第7-17页。
    4邓淑苹:《解开红山文化玉箍形器之谜?》,《故宫文物月刊》总311期(2009年2月),第96-109页,又见邓淑苹著:《古玉新诠——史前玉器小品文集》第141-153页,台湾“故宫博物院”,2012年。
    5黄翠梅、郭大顺:《红山文化斜口筒形器龟壳说——凌家滩的启示》,杨晶、蒋卫东执行主编:《玉魂国魄——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文集(五)》第143-158页,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
    6李新伟:《中国史前玉器反映的宇宙观——兼论中国东部史前复杂社会的上层交流网》,《东南文化》2004年第3期,第66-72页。
    7蒋卫东:《凌家滩与红山:谁赴了谁的晚宴?》,杨晶、蒋卫东执行主编:《玉魂国魄——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文集(五)》第159-187页,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
    8蒋卫东:《斜口筒形玉器非龟壳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红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251-261页,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年。
    [1]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1983-2003年度)[R].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
    [2]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着.查海——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发掘报告[R].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
    [3]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白音长汗——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R].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4]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赤峰市博物馆编著.大南沟——后红山文化墓地发掘报告[R].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与墓地发掘报告
    [R].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6]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扎鲁特旗人民政府编着.科尔沁文明——南宝力皋吐墓地[R].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
    [7]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凌家滩——田野考古发掘报告之一[R].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8]山东省文物管理处等.大汶口[R].北京:文物出版社.1974.
    [9]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邹县野店[R].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1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妇好墓[R].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
    [1]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朝阳市文化局.牛河梁遗址[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
    [2]于建设主编.红山玉器[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
    [3]邵国田主编.敖汉旗文物精华[M].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4.
    [4]古方主编.中国出土玉器全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5]中华玉文化中心等.玉魂国魄——红山文化玉器精品展[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9.
    [6]郭大顺、洪殿旭主编.红山文化玉器鉴赏[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
    [7]石阳主编.文物载千秋——巴林右旗博物馆文物精品荟萃[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2.
    [8]北京艺术博物馆编.时空穿越—红山文化出土玉器精品展[M].北京: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2.
    [1]李文信.依兰倭肯哈达洞穴[J].考古学报,1954(7):61-76.
    [2]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内蒙古昭乌达盟石羊石虎山新石器时代墓葬[J].考古,1963(10):523-525.
    [3]辽宁省文物干部培训班.辽宁北票丰下遗址1972年春发掘简报[J].考古,1976(3)197-210转186.
    [4]黑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队.密山县新开流遗址[J].考古学报,1979(4):491-518.
    [5]李恭笃.昭乌达盟石棚山考古新发现[J].文物,1982(3):31-36.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工作队琉璃河考古工作队.1981-1983年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发掘简报[J].考古,1984(5):405-416.
    [7]翁牛特旗文化馆.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发现玉龙[J].文物,1984(6):6.
    [8]方殿春、刘葆华.辽宁阜新县胡头沟红山文化玉器墓的发现[J].文物,1984(6):1-5.
    [8]郭大顺、张克举.辽宁省喀左县东山嘴红山文化建筑队群发掘简报[J].文物,1984(11):1-11.
    [1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85(10):865-874.
    [11]李恭笃.辽宁凌源县三官甸子城子山遗址试掘报告[J].考古,1986(6):497-510.
    [12]巴林右旗博物馆.内蒙古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调查[J].考古,1987(6):507-518.
    [13]武威克、刘焕新、常志强.黑龙江省刀背山新石器时代遗存[J].北方文物,1987(3):2-5.
    [1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小山遗址[J].考古,1987(6):481-506.
    [15]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黑龙江尚志县亚布力新石器时代遗址清理简报[J].北方文物,1988(1):2-7.
    [16]吉林大学考古教研室.农安左家山新石器时代遗址[J].考古学报,1989(2):187-212.
    [17]敖汉旗博物馆.敖汉旗南台地赵宝沟遗址调查[J].内蒙古文物考古,1991(1):2-10.
    [18]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吉林长岭县腰井子新石器时代遗址[J].考古,1992(8):673-688.
    [19]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克什克腾旗南台子遗址发掘简报[C].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1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87-95.
    [20]佳木斯市文物管理站、饶河县文物管理所.黑龙江饶河县小南山新石器时代墓葬[J].考古,1996(2):1-8.
    [21]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克什克腾旗南台子遗址[C].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2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53-77.
    [2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聚落遗址1992年发掘简报[J].考古,1997(1):27-36.
    [23]程秀岩.辽宁省文物店收藏的几件红山玉器[J].辽海文物学刊,1994(2):132-133.
    [2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沟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J].考古,2000(9):30-48.
    [25]苏布德.洪格力图红山文化墓葬[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0(2):17-20.
    [26]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阳原县姜家梁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J].考古,2001(2):13-27.
    [27]刘国祥.巴林右旗那斯台玉器群试析[C].东北文物考古论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45-248.
    [2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内蒙古赤峰市兴隆沟聚落遗址2002-2003年的发掘[J].考古,2004(7):3-8.
    [29]彭立平.河北围场县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概貌[J].文物春秋,2005(1):17-20.
    [30]国家文物局.陕西韩城梁带村西周遗址[C].2005中国重要考古发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78-84.
    [31]王来柱.建平县东岗山红山文化积石冢[C].辽宁考古年报——铁朝高速公路特刊2006.内部资料,2007:10-16.
    [32]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含山县凌家滩遗址第五次发掘的新发现[J].考古,2008(3):7-17.
    [33]王来柱.凌源市西梁头红山文化石棺墓地的发掘与研究[C].玉魂国魄—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文集(四).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11-23.
    [34]刘景芝、赵越.呼伦贝尔地区哈克文化玉器[C].名家论玉(三)——2010海拉尔“中国玉文化名家论坛”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37-43.
    [35]王来柱.田家沟红山文化墓地群的发掘与研究进展[C].年8月沈阳辽河寻根,文明溯源—中华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2011.
    [36]刘国祥、王苹.红山文化C形玉龙的发现经过及出土地点考察[C].玉文化论丛4红山玉文化专号.台北:众志美术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1:69-75.
    [37]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科左中旗文物管理所.内蒙古科左中旗哈民忙哈新石器时代遗址2010年发掘简报[J].考古,2012(3):3-19.
    [38]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内蒙古科左中旗哈民忙哈新石器时代遗址2011年发掘简报[J].考古,2012(7):14-27.
    [39]李清丽、李耀华.虢国墓地出土的红山玉器[N].中国文物报,2012-12-5(7).
    [40]徐琳.故宫博物院藏哈克文化玉石器研究[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2(1):67-80.
    [41]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阿如娜、吉平.内蒙古通辽哈民遗址第三次发掘又获重要发现[N].中国文物报,2013-4-26(8).
    [1]孙守道.三星他拉红山文化玉龙考[J].文物,1984(6):5-10.
    [2]孙守道.论中国史上“玉兵时代”的提出—红山文化玉器研究札记[C].辽宁省博物馆学会论文集第一辑1949—1984年.沈阳:辽海出版社,1985:122-126.
    [3]杨建芳.红山文化玉器—前所未知的中国史前古玉[J].中国文物世界,1985(10):58-62.
    [4]李恭笃、高美璇.红山文化玉雕艺术初析[J].史前研究,1987(3):83-88.
    [5]本刊资料室.红山玉——认识古玉(二)[J].故宫文物月刊,总64期.1988(7):110-121.
    [6]郭晓辉.红山文化玉龙考[J].北方文物,1988(1):13-14页转27.
    [7]殷志强.红山、良渚文化玉器的比较研究[J].北方文物,1988(1):8-12.
    [8]饶宗颐.红山玉器猪龙与豨韦、陈宝[J].辽海文物学刊,1989(1):142-144.
    [9]马承源.从刚卯到玉琮的探索—兼论红山文化玉器对良渚文化玉器的影响[J].辽海文物学刊,1989(1):145-164.
    [10]林巳奈夫.红山文化出土的所谓马蹄形玉箍[N].中国文物报,1990-5-10(3)。
    [11]闻广.中国古玉的研究[C].科技考古论丛——全国第二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39—44.
    [12]闻广.中国古玉研究的新进展[J].中国宝玉石,1991(4):32-34.
    [13]邓淑苹.龙兮?凤兮?—由两件新公布的红山玉器谈起[J].故宫文物月刊,总114.1992(9):4-11.
    [14]闻广.中国古玉地质考古学研究的续进展[J].故宫学术季刊,1993(4):9-30.
    [15]闻广.全世界最早的真玉器——古玉丛谈(一)[J].故宫文物月刊,总123.1993(7):114-121.
    [16]杨美莉.夙荷前规方传景祚——新石器时代北方系环形玉器系列之四圆角方壁与马蹄筒形器[J].故宫文物月刊,总129.1993(12):46-55.
    [17]缙云.谈红山文化饕餮纹玉佩饰[N].中国文物报,1993-4-25(3).
    [18]闻广.古玉的受沁——古玉丛谈(六)[J].故宫文物月刊,总132.1994(3):92-101.
    [19]杨美莉.试论新石器时代北方系统的环形玉器[J].故宫学术季刊,1994(4):73-118.
    [20]刘淑娟.红山文化玉器类型探究[J].辽海文物学刊,1995(1):21-34.
    [21]尤仁德.勾云形佩及相关器物探研[J].故宫文物月刊,总143.1995(2):110-121.
    [22]郭大顺.红山文化勾云形器研究—辽河文明巡礼之四[J].故宫文物月刊,总164.1996(11):42-67.
    [23]郭大顺.玉器的起源与渔猎文化[J].北方文物,1996(4):14-21.
    [24]郭大顺.猪龙和熊龙[J].鉴赏家,1996(夏季号):81-83.
    [25]英A·霍玺Angus Forsyth著、杨建军译.中国的五件玉人像—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器雕刻形式发展的研究[J].辽海文物学刊,1996(2):181-185转44.
    [26]尤仁德.红山文化玉凤和玉人[J].故宫文物月刊,总156.1996(3):28-37.
    [27]廖泱修.中国最早的玉凤·试论红山文化“勾云形玉佩”之正名与演变(2)[J].中国文物世界,总139.1997(3):95-101.
    [28]孙守道.红山文化玉熊神考[J].中国文物世界,总140.1997(4):78-93.
    [29]周晓晶.东北新石器时代玉器初探[D].北京:北京大学,1997.
    [30]郭大顺.红山文化的“唯玉为葬”与辽河文明起源特征再认识[J].文物,1997(8):20-26.
    [31]许青松.红山文化玉三孔器为史前巫具考[N].中国文物报,1997-11-30(3).
    [32]尤仁德.红山文化玉三孔器探研[J].故宫文物月刊,总180.1998(3):84-99.
    [33]邓淑苹.谈谈红山系玉器[J].故宫文物月刊,总189.1998(12):70-96.
    [34]吕军.红山文化玉器研究[C].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系建系十周年纪念文集.北京:知识出版社,1998:44-83.
    [35]郭大顺.“红山玉”的多文化分析[C].传世古玉辨伪与鉴考.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8:93-100.
    [36]郭大顺.红山文化玉器特征及其社会文化意义再认识[C].东亚玉器.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1998:140-147.
    [37]孙守道.中国史前东北玉文化试论[C].东亚玉器.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1998:102-119.
    [38]孙守道.红山文化玉器鉴定与研究的几个问题[C].传世古玉辨伪与鉴考.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8:101-113.
    [39]孙守道.红山文化玉祖神考[J].中国文物世界,总159.1998(11):22-46.
    [40]杨虎、刘国祥.兴隆洼文化玉器初论[C].东亚古玉.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1998:128-139.
    [41]闻广.中国大陆史前古玉若干特征[C].东亚玉器·II第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1998:217-221.
    [42]钱宪和.古玉之矿物学研究[C].东亚玉器.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1998:222-235.
    [43]Sergei A. Komissarov.The Ancient Jade of Asia in the Light of Investigitions bythe Russian Archaeologists[C].东亚玉器.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1998:250-279.
    [44]加藤晋平.史前时期环贝加尔湖地区软玉的使用[C].东亚玉器.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1998:280-290.
    [45]刘国祥.聚宝山遗址出土玉器年代分析[N].中国文物报,1999-12-8(3).
    [46]刘国祥.大甸子玉器试探[J].考古,1999(11):56-70.
    [47]田名利.凌家滩墓地玉器渊源探寻[J].东南文化,1999(5):8-29.
    [48]雍颖.海岱地区出土新石器时代玉器研究[J].故宫学术季刊,1999(4):1-53.
    [49]周晓晶.吉黑地区新石器时代玉器探究[J].北方文物,2000(4):1-6.
    [50]刘国祥.黑龙江史前玉器研究[J].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2000(1):72-86页转96.
    [51]刘国祥.黑龙江尚志亚布力遗存试析[N].中国文物报,2000-1-12(3).
    [52]杨晶.关于大甸子墓地玉器的分析[J].文物,2000(9):69-77.
    [53]杨晶.大甸子墓地玉器及相关问题[C].中国考古学跨世纪的回顾与前瞻,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45-253.
    [54]吕军、栾兆鹏.关于红山文化勾云形类玉器研究的几个问题[J].文物春秋,2001(1):8-14页转21.
    [55]周晓晶.倭肯哈达玉器及相关问题探析[C].出土玉器鉴定与研究.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1:1-9.
    [56]刘国祥.吉林史前玉器试探[J].北方文物,2001(4):6-16.
    [57]郭大顺.玉与陶——中国史前玉文化研究提出的新课题[C].出土玉器鉴定与研究.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1:91-99.
    [58]安志敏.红山玉器的剖析—考古学上的论证与质疑[C].海峡两岸古玉学会议论文集.台北:台湾大学理学院地质科学系,2001:157-162.
    [59]刘国祥.红山文化玉器研究[C].海峡两岸古玉学会议论文集.台北:台湾大学理学院地质科学系,2001:163-178.
    [60]王仁湘.玉眼.勾云形玉佩的定式和变式[N].中国文物报,2001-7-22(7).
    [61]柏岳.对勾云形玉佩为“玉眼”说的商榷—兼谈红山文化玉器的命名问题[N].中国文物报,2001-8-15(8).
    [62]邓淑苹.由“假”到“真”的艰辛漫长路—以红山文化为例[J].故宫文物月刊,总217期.2001(4):5-24.
    [63]辛岩.查海玉器的发现及认识[C].玉魂国魄——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文集(一).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154-160.
    [64]杨晶.良渚文化玉质梳背饰及其相关问题研究[J].文物,2002(11):56-64.
    [65]邓淑苹.红山文化勾云与带齿类玉饰的研究[C].玉魂国魄——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文集(一).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109-127.
    [66]吕学明、朱达.牛河梁红山文化墓葬分期及相关问题[C].玉魂国魄—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文集(一).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128—134.
    [67]赵宾福.关于辽西史前玉器的几个问题[C].玉魂国魄—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文集(一).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135—148.
    [68]朱延平.辽西区新石器时代玉器的若干问题[C].玉魂国魄—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文集(一).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149—153.
    [69]吉向前.红山文化玉箍形器考辨[C].玉魂国魄——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文集(一).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181-192.
    [70]杨晶.史前时期的梳子[J].考古与文物,2002(5):31-39.
    [71]王炜.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玉器的比较研究[J].北方文物,2003(3):19-27.
    [72]周晓晶.红山文化玉勾云形器研究回顾及新探[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1):58-64.
    [73]安志敏.红山玉器的质疑和论证[J].考古,2004(2):79-85.
    [74]牛河梁考古工作站.红山文化玉器的时代与意义毋庸置疑—就牛河梁的考古发现答安志敏先生[N].中国文物报,2004-5-21(7).
    [75]周晓晶.红山文化勾云形器研究回顾及新探[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1):58-64.
    [76]索秀芬、郭治中.白音长汗遗址出土玉器[C].边疆考古研究第3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8.
    [77]李新伟.中国史前玉器反映的宇宙观——兼论中国东部史前复杂社会的上层交流网[J].东南文化,2004(3):66-72.
    [78]朱延平.红山文化箍形玉器探源[C].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六辑——第二届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专辑.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98-104.
    [79]刘国祥.巴林右旗那斯台玉器群试析[C].东北文物考古论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45-248.
    [80]袁永明.巴林右旗洪格力图墓葬出土玉器年代的再认识[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5(2):56-59.
    [81]唐玉萍.红山文化玉箍形器功能探析——上古巫史职的物解[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98-102.
    [82]于锦绣.玉与灵物崇拜——中国玉文化的原始宗教学研究[C].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三编.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266-307.
    [83]曹楠.神秘的红山文化玉巫人[J].收藏,2005(5):84-85.
    [84]张明华.凌家滩、牛河梁抚胸玉立人说明了什么?[N].中国文物报,2005-3-18(7).
    [85]王来柱.牛河梁遗第十六地点出土玉人玉凤及相关问题[N].中国文物报,2005-4-29(7).
    [86]袁伟.对红山文化玉三孔器的再认识[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5(1):141-147.
    [87]周晓晶.红山文化动物形和人形玉研究[C].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三编.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339-351.
    [88]邓淑苹.红山系古玉的工艺之美[J].故宫文物月刊,总270.2005(9):34-52.
    [89]郭大顺.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再研究[C].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庆祝佟柱臣先生八十五华诞学术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250-266.
    [90]江伊莉.红山文化猪龙形玉器分析[C].红山文化研究——2004年红山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290-298.
    [91]曹楠.红山文化玉巫人辨析[C].红山文化研究——2004年红山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322-328.
    [92]古方.萨满教特点对红山文化玉器研究的一些启示[C].红山文化研究——2004年红山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359-378.
    [93]邓淑萍.红山文化玉器与良渚文化玉器研究的比较与省思[C].红山文化研究——2004年红山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399-422.
    [94]李新伟.红山文化玉器与原始宇宙观[C].红山文化研究——2004年红山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344-358.
    [95]黄翠梅、叶贵玉.从红山与良渚文化玉器艺术形式与材料来源的原因关系[C].红山文化研究——2004年红山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423-443.
    [96]赵朝洪等.从玉器原料来源的考察看红山文化与大汶口文化的关系[C].红山文化研究——2004年红山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456-463.
    [97]邱晓辉.红山文化主要玉质来源探考[C].红山文化研究——2004年红山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444-447.
    [98]赵朝洪等.从玉器原料来源的考察看红山文化与大汶口文化的关系[C].红山文化研究——2004年红山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456-463.
    [99]席永杰、张国强.红山文化玉器造型艺术分析[C].如玉人生——庆祝杨伯达先生八十华诞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3-35.
    [100]张广文.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玉器中的几种线条装饰[C].如玉人生——庆祝杨伯达先生八十华诞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69-75.
    [101]邓淑苹.试论红山系玉器[C].新世纪的考古学—文化、区位、生态的多元互动.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353-418.
    [102]周晓晶.红山文化玉器的创型理念与使用功能研究[C].辽宁省博物馆馆刊第1辑.沈阳:辽海出版社,2006:95-108.
    [103]栾丰实.连璧试析[C].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四编.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7:365-380.
    [104]郭大顺.红山文化“玉巫人”的发现与“萨满式文明”的有关问题[J].文物,2008(10):80-87转96.
    [105]杨伯达.黄帝受命有云瑞,夷巫事神琢勾云[C].古玉今韵.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3-12.
    [106]黄翠梅.红山文化“带爪鹰面勾羽形佩”之形式发展及其余绪[C].古玉今韵.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125-135.
    [107]许晓东.纵使相逢未尽识.牛河梁IIZ1M21出土玉器探析[C].古玉今韵.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144-157.
    [108]周晓晶.承前启后的红山文化玉器——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21号墓玉器研究[C].古玉今韵.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158-166.
    [109]董婕、李雪梅.勾云形玉器文化内涵探讨[C].古玉今韵.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167-172.
    [110]王先胜.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内涵探讨——兼及古代纹饰的释读及其方法问题[C].古玉今韵.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173-203.
    [111]郭大顺.也谈红山系玉器[J].故宫文物月刊,总309.2008(12):4-15.
    [112]朱乃诚.三星他拉玉龙的年代[N].中国文物报,2008-2-1(7).
    [113]朱乃诚.红山文化兽面玦形玉饰研究[J].考古学报,2008(1):15-38.
    []郭大顺.红山文化“玉巫人”的发现与“萨满式文明”的有关问题[J].文物,2008(10):80-87转96.
    [114]黄翠梅、郭大顺.红山文化斜口筒形器新解[C].呼和浩特:“草原文化与现代文明——中国内蒙古第五届草原文化研讨会暨第三届红山文化国际高峰论坛”论文,2008年.
    [115]郭明.试析红山文化的勾云形玉器[J].考古与文物,2008(5):18-25.
    [116]邓淑苹.解开红山文化玉箍形器之谜?[J].故宫文物月刊,总311.2009(2):96-109.
    [117]廖泱修.试析大甸子玉器与红山及其他文化的关系[C].玉文化论丛2.台北:众志美术出版社,2009:67-110.
    [118]李伯谦.中国古代讲文明演进的两种模式——红山、良渚、仰韶大墓随葬玉器观察随想[J].文物,2009(3):47-56.
    [119]刘景芝、赵越.呼伦贝尔地区哈克文化玉器[C].名家论玉(三)——2010海拉尔“中国玉文化名家论坛”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37-43.
    [120]王来柱.凌源市西梁头红山文化石棺墓地的发掘与研究[C].玉魂国魄—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文集(四).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11-23.
    [121]杨晶.试论红山文化的玉璧、玉环[C].玉魂国魄——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文集(四).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37-57.
    [122]徐琳.玉人的启示——故宫博物院藏红山玉人像考辨[C].玉魂国魄——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文集(四).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58-74.
    [123]张敏.红山与良渚——玉器形态与原始宗教形态相互关系的再思考[C].玉魂国魄——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文集(四).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104-125.
    [124]赵晔.红山与良渚玉器的比较研究[C].玉魂国魄——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文集(四).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141-155.
    [125]徐琳.三尊“红山玉人”像解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2-2(博物版).
    [126]杨建芳.红山文化玉雕五题[C].玉文化论丛4红山玉文化专号.台北:众志美术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1:15-26.
    [127]方向明.红山文化相关玉器再读识[C].玉文化论丛4红山玉文化专号.台北:众志美术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1:27-37.
    [128]周晓晶.从牛河梁遗址M21出土玉器看红山文化玉器的北方因素[C].玉文化论丛4红山玉文化专号.台北:众志美术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1:48-60.
    [129]廖泱修.再论中国最早的玉凤——红山文化“勾云形玉佩”[C].玉文化论丛4红山玉文化专号.台北:众志美术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1:83-97.
    [130]黄翠梅、郭大顺.红山文化斜口筒形玉器龟壳说——凌家滩的启示[C].玉魂国魄——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文集(五).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143-158.
    [131]蒋卫东.凌家滩与红山.谁赴了谁的晚宴?[C].玉魂国魄——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文集(五).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159-187.
    [132]李清丽、李耀华.虢国墓地出土的红山玉器[N].中国文物报,2012-12-5(7).
    [133]杨伯达.关于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墓葬出土玉器的解读——东北古夷玉巫教探析[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2(5):52-72.
    [134]郭大顺.写在牛河梁遗址发掘报告出版之际[C].红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1-11.
    [135]郭大顺.渔猎文化与“萨满式文明”[C].红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91-101.
    [136]黄翠梅.红山文化的鹰形玉器与中国东北地区的猎鹰信仰[C].红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141-157.
    [137]黄建秋.牛河梁遗址出土红山文化斜口筒形器[C].红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238-250.
    [138]蒋卫东.斜口筒形玉器非龟壳说[C].红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251-261.
    [139]杨晶.关于勾云形玉器的相关问题[C].红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285-303.
    [140]邓淑苹.“红山系玉器”研究的再思[C].红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321-346.
    [1]苏秉琦著.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
    [2]富育光.萨满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3]郭淑云.原始活态文化—萨满教透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4]郭大顺.龙出辽河源[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5]冯恩学.俄国东西伯利亚与远东考古[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
    [6]赵宾福.东北石器时代考古[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
    [7]郭大顺、张星德.东北文化与幽燕文明[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8]郭大顺:红山文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9]张星德.红山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0]苏秉琦、殷玮璋.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J].文物,1981(5):10-17.
    [11]孙守道、郭大顺.论辽河流域的原始文明与龙的起源[J].文物,1984(6):11-17转20.
    [12]俞伟超、严文明等.座谈东山嘴遗址[J].文物,1984(11):12-21.
    [13]郭大顺、马沙.以辽河流域为中心的新石器文化[J].考古学报,1985(40:417-443.
    [14]殷志强.也谈东山嘴红山文化祭祀遗址[J].北方文物,1986(3):16-18转32.
    [15]苏秉琦.辽西古文化古城古国——兼谈当前田野考古工作的重点或大课题[J].文物,1986(8):41-44.
    [16]高美璇、李恭笃.辽宁凌源县三官甸子城子山红山文化遗存分期探索[J].考古,1986(6):497-510.
    [17]李宇峰.试论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J].东北地方史研究,1987(3):71-75.
    [18]卜工.牛河梁祭祀遗址及其相关问题[J].辽海文物学刊,1987(2):103-110.
    [19]苏秉琦.中华文明的新曙光[J].东南文化,1988(5):1-7.
    [20]李恭笃.辽宁原始文化区系划分与类型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1988(2):92-96.
    [21]杨虎.关于红山文化的几个问题[C].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216-226.
    [22]刘观民、徐光冀.夏家店下层文化彩绘纹饰[C].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227-234.
    [23]苏秉琦.重建中国古史的远古时代[J].史学史研究,1991(3):1-9.
    [24]苏秉琦.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J].考古,1991(12):1109-1118.
    [25]朱延平.辽西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纵横[C].内蒙古东部地区考古学文化研究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9-14.
    [26]张星德.红山文化分期初探[J].考古,1991(8):727-736.
    [27]张锡英.红山文化原始宗教探源—原始宗教考古研究之二[J].辽海文物学刊,1993(1):49-57.
    [28]郭治中.论白音长汗发现的女神像及其崇拜性质[C].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二十周年考古论文集.北京:知识出版社,1993:29-41.
    [29]孙祖初.东北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谱系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1995.
    [30]赵宾福.赵宝沟文化的分期与源流[C].中国考古学会第八次年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1-12.
    [31]朱延平.东北地区南部公元前三千纪初以远的新石器考古学文化编年、谱系及相关问题[C].考古学文化论集(四).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84-95.
    [32]郭大顺.北方古文化与商文化的起源[C].中国商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113-116.
    [33]郭大顺.论聚落的层次性—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的比较研究[C].良渚文化研究—纪念良渚文化发现六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61-66.
    [34]刘国祥.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存的文化性质与年代探讨[N].中国文物报,1999-3-24(3).
    [35]顾罡.红山文化陶器分期研究[C].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创建四十周年暨冯汉骥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168-189.
    [36]孟慧英.考古与萨满教[J].北方文物,2002(1):54-59.
    [37]索秀芬、李少兵.南台子类型分期初探[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4(2):29-36.
    [38]雪莲.洪格力图红山文化墓葬分析[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44-45.
    [39]赵宾福.红山文化研究历程及相关问题再认识[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53-58.
    [40]张星德.论小河沿文化与红山文化的关系[C].辽宁省博物馆馆刊第1辑.沈阳:辽海出版社,2006:62-68.
    [41]牟永抗.红山与良渚——考古学文化交流和凝聚的若干思考[C].红山文化研究——2004年红山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216-224.
    [42]索秀芬、李少兵.牛河梁遗址红山文化遗存分期初探[J].考古,2007(10):52-61.
    [43]连吉林.试论南台子类型[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7(1):29-37.
    [44]陈国庆.红山文化研究[J].华夏考古,2008(3):73-80.
    [45]索秀芬、李少兵.赵宝沟文化与周围考古学文化的关系[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8(2):24-29.
    [46]刘斌.文化的传承与演变——关于良渚文化与红山文化的思考[C].玉魂国魄——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文集(四).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126-140.
    [47]索秀芬、李少兵.红山文化研究[J].考古学报,2011(3):301-326.
    [48]王来柱.田家沟红山文化墓地群的发掘与研究进展[C].沈阳:辽宁沈阳辽河寻根,文明溯源—中华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2011.
    [49]朱永刚、吉平.关于南宝力皋吐墓地文化性质的几点思考[J].考古,2011(11):67-72.
    [50]赵宾福、薛振华.以陶器为视角的红山文化发展阶段研究[J].考古学报,2012(1):1-22.
    [51]朱永刚、郑钧夫.科尔沁沙地东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初探[C].边疆考古研究第1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89-108.
    [52]郑钧夫.燕山南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53]朱永刚、吉平.哈民忙哈史前聚落遗址的发现与认识[N].中国文物报,2012-9-28(6).
    [54]朱永刚.哈民忙哈史前聚落遗址发掘述要与初步认识[C].红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12-17.
    [55]朱乃诚.中国早期文明的红山模式[C].红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168-188.
    [56]李新伟.红山文化的位置[C].红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189-200.
    [1]邓聪主编.东亚玉器(3册)[C].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1998.
    [2]杨伯达主编.出土玉器鉴定与研究,紫禁城出版社.2001.
    [3]钱宪和主编.海峡两岸古玉学会议论文专辑(2册)[C].台湾大学理学院地质科学系.2001.
    [4]费孝通主编.玉魂国魄——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文集(一)[C].燕山出版社.2002.
    [5]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六辑——第二届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专辑[C].杭州出版社.2004.
    [6]杨伯达著.巫玉之光——中国史前玉文化论考[C].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7]杨伯达主编.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三编(2册)[C].紫禁城出版社.2005.
    [8]杨伯达主编.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四编(2册)[C].紫禁城出版社.2006.
    [9]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编.红山文化研究——2004年红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文物出版社.2006.
    [10]于明主编.如玉人生——庆祝杨伯达先生八十华诞文集[C].科学出版社.2006.
    [11]杨晶、蒋卫东执行主编.玉魂国魄—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文集(四)[C].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
    [12]刘国祥、陈启贤主编.玉文化论丛4红山玉文化专号[C].众志美术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1.
    [13]杨晶、蒋卫东执行主编.玉魂国魄——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文集(五)[C].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
    [14]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红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