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配股东忠实义务之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现代公司法中,董事对公司和股东承担忠实义务之原则已经确立,但支配股东是否对公司或其他股东负有忠实义务,却是一个问题。根据传统公司法理论,股东在原则上除了出资义务之外无须承担任何附加义务,而且股份作为股东的私有资产,即使股东在行使表决权时只顾自身利益,也不能认为其违反法律。正因为如此,对支配股东来说,一旦其利益与公司及小股东利益发生冲突,他们就会本着追求自身利益的目的,不正当地滥用其支配权,欺压或限制小股东的合法权益,这些不是个别现象,而且愈演愈烈,如果没有对支配股东行为进行限制、将会对公司的正常经营活动产生不良影响。
    究竟如何限制支配股东滥用支配权已经成为现代公司法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法律问题。为了解决这种问题, 美国和德国等西方国家对支配股东科以忠实义务来保护公司或小股东的利益。其主要根据在于,支配股东处于能够对公司和其他股东的利益行使支配性影响力的地位,并利用其影响力去侵害公司和小股东的利益,因此应根据权责一致原则受到公司法的拘束。
    支配股东的忠实义务是指,支配股东在行使其权利时,除了考虑自己利益之外,还要必须考虑公司和其他股东利益的义务。它要求支配股东不得滥用其在公司中的优越地位而谋利,并在与公司和小股东利益发生冲突时,必须最大限度地兼顾他们的利益。否则就违反了其应有的忠实义务。
    因为支配股东滥用支配权的行为一般不暴露出来,被公司法人实体所遮盖,并且公司法所限制的主要对象为董事或监事等一些公司业务执行者,所以很难有效地限制不担任公司职务而实质上行使影响力的支配股东。因此,很有必要确认能够限制在公司背后操纵公司重大事务但回避责任的支配股东的法律责任。
    本文将着重探求防范支配股东滥用支配权的对策,忠实义务的含义和内容、理论根据、其违反的具体表现和方式及其必要性。引入支配股东的忠实义务,将不仅有助于解决公司内部所发生的矛盾和利益冲突,而且有利于公司制度的有序发展。
In modern corporation law, the principle that company directors assume a fiduciary duty towards the company and the shareholders is already established, on the other hand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have no such fiduciary duty towards the company or the others shareholders, thus raising a problem. According to traditional theories of corporation law, the shareholders don't bear any responsibility apart from providing funds, also are the shares considered the shareholders' private property; even if the shareholders only bear in mind personal profit when exercising their voting power, it cannot be seen as a violation of the law. Because it is so,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if a conflict of interest occurs between them and the company and its minority shareholders, in line with their tendency of favoring their own gain, they unjustly abuse of their controlling power to oppress or limit the minority shareholders' legal rights. This is no exceptional phenomenon; also is it growing in intensity. If no further actions are taken to restrain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companies' normal business activity could be heavily influenced.
    How to limit th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abuse of power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s modern corporation law has been given to solve. In order to do so, the United States and Germany as well as other western countries impose to th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the fiduciary duty to protect the company and the minority shareholders' interest. The main reason for this is that th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are in a position to exercise their controlling influence onto the company and the other minority shareholders and making use of this influence to encroach on the company and the minority shareholders' interest, justifying they should be restrained by corporation law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equal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The fiduciary duty of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is about considering the company and the minority shareholders interest too, not just their own. The duty requires that th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do not abuse of their superior position in pursuing their own interest and that they consider with self-restraint their profit in case of conflicts
    
    with the company and the minority shareholders, otherwise infringing the duty itself.
    Because the abuse of controlling power by th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is usually not visible, being covered up by the corporate entity, and also because the main actors concerned by corporate law are the directors, supervisors and other company managers, it is therefore hard to restrain efficiently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who don't assume any function in the company but who in substance exercise great influence on it. This is why it is primordial to acknowledge a new legal countermeasure that would be able to constrain th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who pull the strings behind the scene while avoiding all responsibilities.
    This research is about countermeasures to the abuse of controlling power by th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definition and content of the fiduciary duty of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its theoretical basis, its violations concrete manifestations and patterns, as well as its overall necessity.
    To introduce the fiduciary duty of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will not only help to solve internal company problems and conflicts of interest, but will also be favorable to the progressive development of the corporate system.
引文
中文文献:
    [1] 王保树、崔勤之:《中国公司法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8年版
    [2] 王保树主编:《商事法论文集》1-5卷,法律出版社。
    [3] 刘俊海:《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权保护》,法律出版社 1998年版。
    [4] 朱慈蕴:《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研究》,法律出版社 1998年版。
    [5] 梁彗星主编:《民商法论丛》,法律出版社,各券。
    [6] 汤欣:《公司治理与上市公司收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年。
    [7] 张舫:《公司收购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 1998年版。
    [8] 梅慎实:《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运作论》,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1年版。
    [9] 陈丽洁:《公司合并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1年。
    [10] 王书江、段建平译:《日本商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0年版。
    [11] 李哲松著、吴日焕译:《韩国公司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12] 张民按:《现代英美董事法律地位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0年版。
    [13] 施天涛:《对从属公司及其少数股东利益的法律保护》,载于《比较法研究》1996年第4期,第355-366页。
    [14] 汪传才:《控制股东的诚信义务与少数股东的保护》,载于《福建政法大学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第9-13页。
    [15] 焦津洪:《论对少数股份股东的法律保护》,载于《中外法学》1995年第4期,第34-40页。
    [16] 潘云华:《论小股东的利益保护》,载于《河北法学》2000年第2期,第38-40页。
    [17] 周凯军:《论资本多数决及其限制》,载于《河北法学》2000年第1期,第90-93页。
    [18] 陈婉玲:《企业集团内部势力利用责任论》,载于《华侨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第47-53页。
    [19] 辜明安、蔡维力:《母子公司关系的法律分析》,载于《重庆大学学报》2000年第6卷第2期,第63-67页。
    [20] 袁达、陈琳:《析控股公司和被控股公司之间的关系》,载于《河北法学》1998第3期,第17-22页。
    
    
    [21] 程萍:《浅谈公司购并中目标公司小股东权益的保护》,载于《政法论丛》1999年第4期,第38-39页。
    [22] 王肃元、周江洪:《上市公司收购中股东权的保护》,载于《政法论坛》2000年第2期,第28-32页。
    [23] 郭富青:《论公司要约收购与反收购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载于《法商研究》2000年第4期,第79-88页。
    [24] 石少侠:《企业内部的权力分配与制衡》,载于《中国法学》1996年2月,第52-56页。
    [25] 冯果:《论控制股的转让》,载于《法律科学》1999年第3期,第93-99页。
    [26] 郑丽英:《关联交易的界定和规范》,载于《当代法学》1999年第6期,第59-61页。
    [27] 张民安:《董事忠实义务研究》,载于《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第5期,第86-91页。
    
    
    外文文献:
    [1] 崔基元:《商法學原論》,博英社 1999年.
    [2] 郑东润:《會社法》,法文社 2000年.
    [3] 郑灿亨:《會社法講義》,弘文社 1997年.
    [4] 金在范:《株主權? 行使? 制限》,大丘大学出版社 2000年.
    [5] 金正皓:《株主? 忠實義務》, 载于《二十一世紀商事法? 展開》,法文社 1999年,第147-161页。
    [6] 林重镐:《企業? 構造調整? 少數株主? 忠實義務》,载于《二十一世紀商事法? 展開》,法文社 1999年,第163-183页。
    [7] 金建植:《少數株主? 保護? 支配株主? 誠實義務-獨逸法? ????》,载于《法学》第31卷第3﹒4号(1991年) 汉城大学,第98-124页。
    [8] Marcus Lutter;崔基元、朴痒根译:《獨逸法??? 株主? 忠實義務》,载于《法学》第38卷第1号(1997年5月) 汉城大学,第196-203页。
    [9] 宋寅方:《支配株主? 忠實義務? ?? ??》, 载于《法學硏究》第8卷第1号(1997年12月) 忠南大学法学研究所,第247-264页。
    [10] 林重镐:《株主? 忠實義務論》,载于《法學論文集》第20集(1995年12月) 中央大学法学研究所,第193-214页。
    林重镐:《株主? 忠實義務》,载于《考試硏究》第17卷第5号(1990年5月) 考试研
    
    [11] 究社,第142-156页。
    [12] 林重镐:《株主 相互間? 法律關係? 存否? ?? 序設的 檢討》,载于《The Justice》第32卷第3号(1999年9月) 韩国法学院,第88-106页。
    [13] 张德祚:《支配株主? 忠實義務》,载于《民主法學》通卷第18号(2000年8月) 民主主义法学研究会,第165-186页。
    [14] 林载镐:《異質主株結合型會社??? 資本多數決? ?? 會社支配》,载于《法學硏究》第40卷第1号(1999年12月) 釜山大学,第295-309页。
    [15] 金在范:《株主? 忠實義務? ?? 硏究 》,高丽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993年.
    [16] 李完徽:《支配株主? 忠實義務? ?? 硏究》,建国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1年.
    [17] 宋寅方:《株式會社支配權? 法的 統制? ?? 硏究 》,忠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999年.
    [18] 金孝信:《支配株主? 權限濫用? ?? 少數株主? 保護》,庆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992年.
    [19] 朴世和:《支配株主? 義務? 責任? ?? 硏究-忠實義務? 無限責任? 中心??》,延世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 朴仁出:《株主間? 利益衝突? ? 解決方案? ?? 硏究》,朝鲜大学博士学位论 1997年.
    [21] 罗承成:《株式會社 支配構造? ?? 硏究》,高丽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999年.
    [22] 郑承旭:《株式會社 支配株主? 法的 責任? ?? 硏究-事實上 理事? 法理? 中心??》,汉城大学博士论文 1998年.
    [23] 朴明绪:《支配株主? 責任? ?? 硏究》, 朝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4年.
    [24] Cohen,Fiduciary Duties of Controlling Sharehollers: A Comparative View,13 U. Pa. J. Int'l Bus.L., 1991.
    [25] Harry G.Henn & John R.Alexander,Law of Corporations,Honn books series,West Publishing Co.,1983.
    [26] Robert W.Hamilton,The Law of Corporations,West Nutshell Series,West Publishing Co.,1996.
    
    1 以股东持有的股份数为标准,持有多数股份的股东称为大股东。大股东一般处于拥有公司支配权的地位,但两者的概念不一定一致。比如,可以存在非拥有支配权的大股东,也可以存在非持有多数股份的支配股东。本文把大股东视为拥有支配权者统一使用。
    2 宋寅方:《支配株主? 忠實義務? ?? ??》,载于《法學硏究》第8卷第1号(1997年12月),忠南大学法学研究所,第249页。
    3 朴世和:《支配株主? 義務? 責任? ?? 硏究-忠實義務? 無限責任? 中心??》,延世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1-2页。
    4 主要有;刘俊海:《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权保护》,法律出版社 1998年。汪传才:《控制股东的诚信义务与少数股东的保护》,载于《福建政法大学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张舫:《公司收购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出版。施天涛:《对从属公司及其少数股东利益的法律保护》,载于《比较法研究》1996年第4期。陈丽洁:《公司合并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1年。焦津洪:《论对少数股份股东的法律保护》,载于《中外法学》1995年第4期。
    5 Principles of Corporate Governmance:Analysis and Recommendations,Proposed Draft (3.31.1992),The American Law Institute,§1.10(a)。转引自宋寅方:《株式會社支配權? 法的 統制? ?? 硏究 》,忠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999年,第97页。
    6 李完徽:《支配株主? 忠實義務? ?? 硏究》,建国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1年,第22页。
    7 参见汤欣:《公司治理与上市公司收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年,第253-265页。
    8 金在范:《株主權? 行使? 制限》,大丘大学出版社 2000年,第347页。
    9 汤欣:《公司治理与上市公司收购》,第265页。
    10 一位日本学者森淳二郎教授将股份公司的性质分为等质股东结合型公司和异质股东结合型公司,以异质股东结合型公司为现代股份公司的基本性质,探求公司支配概念。森 淳二郎:《會社法のモデル分析と株式會社支配の特質》,载于《法政硏究》第60卷第3·4号(1995年)。
    11 林载镐:《異質主株結合型會社??? 資本多數決? ?? 會社支配》,载于《法學硏究》第40卷第1号(1999年12月) 釜山大学,第298页。
    12 同上,第298页。
    13 宋寅方:《株式會社支配權? 法的 統制? ?? 硏究》,忠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999年,第8页。
    14 多数决利用股东并不是只意味着支配股东,因为资本多数决制度除了持有多数股份的股东之外,拥有多数的表决权委托书的股东或经营者,也可以利用,但在这里将多数决利用股东作为支配股东概念使用。
    15 周凯军:《论资本多数决及其限制》,载于《河北法学》2000年第1期,第90页。
    16 严格来讲,支配股东的优越性地位是在资本多数决制度运用的领域才获得,故把支配股东的优越地位改称为基于资本多数决制度的优越地位是正确的。因为除了持有多数股份的股东之外,没有持有多数股份的股东或经营者在获得了多数股东授予的表决权委托书后,也能够享有基于资本多数决制度而产生的优越地位。
    17 R.A.Posner,Economic Analysis of Law,2d ed,1977,p.304;转引自宋寅方:《株式會社支配權? 法的 統制? ?? 硏究 》,第11页。
    18 宋寅方:《株式會社支配權? 法的 統制? ?? 硏究》,第12页。
    19 刘俊海:《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权保护》,法律出版社 1998年,第225页。
    20 Harry G.Henn & John R.Alexander,Law of Corporations,Honn books series,West Publishing Co.,1983,p613。转引自刘俊海: 同上书,第232页。
    21 陈丽洁:《公司合并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1年,第48页。
    22 焦津洪:《论对少数股份股东的法律保护》,载于《中外法学》1995年第4期,第36页。
    23 刘俊海: 同上书,第294页。
    24 英美法上,fiduciary duty(信任义务)概念一般包括忠实义务(duty of loyalty)和注意义务(duty of care)。两者概念在使用上没有明确区分,一般将两者通称为fiduciary duty,两个义务中,fiduciary duty的核心概念一般理解为duty of loyalty。参见金在范:《株主權? 行使? 制限》,第52-53页。因此,本文将fiduciary duty称为忠实义务(duty of loyalty)。
    25 在立法上,有的国家对股东赋予除出资义务之外的附随义务。参见德国股份法第55条规定。
    26 焦津洪:《论对少数股份股东的法律保护》,第36页。
    27 刘俊海:《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权保护》,第232页。
    28 详见金建植:《少數株主? 保護? 支配株主? 忠實義務-獨逸法? ????》,载于《法学》第31卷第3﹒4号(1991年) 汉城大学,第101-117页。
    29 Audi NSU案(否定股东之间忠实义务的判例),Linotype案(肯定股东之间忠实义务的判例),Girms案(肯定小股东的忠实义务的判例);参见金正皓:《株主? 忠實義務》, 载于《二十一世紀商事法? 展開》,法文社 1999年,第151-161页。
    30 A.Huech,a.a.O.,S.19;Lutter,a.a.O.,S.108ff. 转引自林重镐:《株主? 忠實義務》,载于《考試硏究》第17卷第5号(1990年5月) 考试研究社,第144页。
    31 金在范:《株主權? 行使? 制限》,第344页。
    32 同上书,第53页。
    33 金在范:《株主? 忠實義務? ?? 硏究 》,高丽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993?,第28页。
    34 张舫:《公司收购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 1998年, 第151页。
    35 刘俊海:《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权保护》,第27页
    36 金正皓:《株主? 忠實義務》, 载于《二十一世紀商事法? 展開》,法文社 1999年,第150页。
    37 参见金在范:《株主權? 行使? 制限》,第313-319页。
    38 施天涛:《对从属公司及其少数股东利益的法律保护》,载于《比较法研究》1996年第4期,第434页。
    39 林重镐:《株主? 忠實義務論》,载于《法學論文集》第20集(1995年12月) 中央大学法学研究所,第203页。
    40 金在范:《株主權? 行使? 制限》,第54页。
    41 德国法院的ITT判决(BGHZ 65.15)确认了有限公司股东之间负有的忠实义务。其根据在于,第一,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和经济活动通过股东的影响力而可以显著被左右,因而有限责任公司的内部结构与人合公司有类似性;第二,支配股东对业务执行行使影响力而侵害其他股东利益的可能性。;案件内容参见李完徽:《支配株主? 忠實義務? ?? 硏究》,第189-193页。
    42 陈婉玲:《企业集团内部势力利用责任论》,载于《华侨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第52页。
    43 林重镐:《株主? 忠實義務》,第167页。
    44 李完徽:《支配株主? 忠實義務? ?? 硏究》,第98页。
    45 刘俊海:《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权保护》,第294页。
    46 李完徽: 同上,第99页。
    47 金建植:《少數株主? 保護? 支配株主? 忠實義務-獨逸法? ????》,第122页。
    48 李完徽: 同上,第99页。
    49 刘俊海: 同上书,第299页。
    50 Lutter,a.a.O., S.122f.;Z?llner,K?lner Komn§243 Anm.195;Schmidt,a.a.O., S.589. 转引自林重镐:《企業? 構造調整? 少數株主? 忠實義務》,载于《二十一世紀商事法? 展開》,法文社 1999年,第169页。
    51 Linotype公司(现在是股份有限公司)持有Stempel AG股份公司(以下称为子公司)的96%的股份。子公司的另外股份在证券交易所上市,并50多名小股东共同持有。Linotype公司有意吸收营业状况良好的子公司的营业。为了此目的,本来最好的是采取组织变更或吸收合并的方式,但因为合并子公司在法律上要求全体股东的同意(股份法第369条2项等),不能采取合并的方式。因此,Linotype公司采取了先解散,后在清算过程中收购子公司的营业的方式,以替代先转让营业后解散的方式。作为子公司的少数股东,原告提起解散决议无效确认或撤销之诉,主张多数股东的表决权滥用和合并规定的不当规避。尤其是,在解散之前,Linotype公司和子公司之间已多次洽商关于子公司营业的转让问题,但作为大股东的Linotype公司没有表现出以更好的条件出售子公司的努力。;BGHZ 103,184(Urt v.1.2.1988)
    52 参见金正皓:《株主? 忠實義務》,第153-157页。
    53 德国法院对Audi/NSU判决(BGH WM 1976,561)否定了股东相互之间的忠实义务。该判决认为股东之间没有任何法律关系,故大股东在出售其股份时,没有义务对其他股东提供相关信息。但该判决受到很多学者的强烈批判,而后来Linotype判决改变其态度而承认了大股东在公司解散时的忠实义务。郑东润:《會社法》,法文社 2000年,第207-208页。
    54 张舫:《公司收购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 1998年, 第150页。
    55 在美国法中,信任的法律关系存在于拥有一定权限的人和依靠他的人之间。这种法律关系在占有他人财产的关系(如受托人、财产管理人),代理或代表关系(代理人、董事、高级管理人、合伙的合伙人)以及给他人咨询的关系(律师、保护人)中被认定。;金在范:《株主? 忠實義務? ?? 硏究 》,第10页。
    56 宋寅方:《株式會社支配權? 法的 統制? ?? 硏究》,第71页。
    57 Muir R.G. Duties Arising Outside of Fiduciary Relationship(1964) Aita.L.Rew p.359-360.
    58 Harry G.Henn & John R.Alexander,Law of Corporations,Honn books series,West Publishing Co.,1983,p654。转引自刘俊海:《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权保护》,第291页。
    59 罗承成:《株式會社 支配構造? ?? 硏究》,高丽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999年,第33页。
    60 宋寅方:《支配株主? 忠實義務? ?? ??》,第256页。
    61 王保树,崔勤之:《中国公司法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8年,第192页。
    62 金在范:《株主權? 行使? 制限》,第276页。
    63 林重镐:《株主? 忠實義務論》,第199页。
    64 股东大会会议的召集处所,公司法未作出统一规定。如章程有明确规定,应从其章程的规定。如章程未明定股东大会会议召集处所,通常理解为应在公司的住所地召集。王保树,崔勤之:《中国公司法原理》,第199页。
    65 比如,修改章程、加入公司的决议应需要在决议时代表股本的3/4的多数同意(股份法第179条2项、第319条2项)
    66 金在范:《株主權? 行使? 制限》,第278页。
    67 刘俊海:《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权保护》,第307页。
    68 同上书,第30页。
    69 Wiedemann,Gesellschaftsrecht Bd.I(1980),S.429ff 转引自金建植:《少數株主? 保護? 支配株主? 忠實義務-獨逸法? ????》,第105页。
    70 刘俊海: 同上书,第34页。
    71 金建植:《少數株主? 保護? 支配株主? 忠實義務-獨逸法? ????》,第105页。
    72 支配合同(Beherrschungsvertrag)是指一种企业合同,股份公司将其指挥权置于另一个企业之下的合同。(股份法第291条1项)
    73 金在范:《株主權? 行使? 制限》,第283页。
    74 潘云华:《论小股东的利益保护》,载于《河北法学》2000年第2期,第40页。
    75 刘俊海:《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权保护》,第301页。
    76 同上书,第301页。
    77 林重镐:《企業? 構造調整? 少數株主? 忠實義務》,第175页。
    78 参见金在范:《株主? 忠實義務? ?? 硏究》,第117-120页。
    79 金在范:《株主權? 行使? 制限》,大丘大学出版社 2000年,第290页。
    80 同上书,第291页。
    81 王保树,崔勤之:《中国公司法原理》,第210页。
    82 刘俊海:《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权保护》,第264页。
    83 董事对第三人的责任是与民法上的侵权行为不同而特别法既公司法规定的责任。董事在负有一般侵权行为责任的同时,亦负有公司法规定的责任。参见刘俊海:《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权保护》,第264-268页。
    84 金在范:《株主? 忠實義務? ?? 硏究 》,第120页。
    85 Central Trust Co.v.Bridges,57 Feb.753(6th Cir.1893);金在范:《株主權? 行使? 制限》,第62页。
    86 本案是主要涉及从属公司的小股东保护。S公司通过自己的从属公司控制H公司,其从属公司是H公司的大股东。H公司通过新股发行而实行了结构调整,在此交易中,小股东没有享受到任何利益。小股东诉S公司请求确认S公司处于H公司的受托人地位,并请求利用支配权而获得的财产由小股东共享。法院判定,若大股东通过行使支配权出售公司财产并且大股东获取由此而生的收益,应允许小股东对该交易收益的公正参与。Southern Pacific Co.v.Bogert,250 U.S.483(1919);金在范:《株主權? 行使? 制限》,第348-349页。
    87 陈婉玲:《企业集团内部势力利用责任论》,载于《华侨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第50页。
    88 陈婉玲:《企业集团内部势力利用责任论》,第51页。
    89 朴仁出:《株主間? 利益衝突? ? 解決方案? ?? 硏究》,朝鲜大学博士学位论 1997年,第98页。
    90 程萍:《浅谈公司购并中目标公司小股东权益的保护》,载于《政法论丛》1999年第4期,第38页。
    91 控股权益的售价高于其他股份,因为控股权益不仅意味着财产权益,还代表了控股公司、指派公司管理层的权力,由此而生的溢价称为“控股溢价”(control premium)。Robert W.Hamilton, The Law of Corporations in a Nutshell, West Publishing Co., 363(191);转引自汤欣:《公司治理与上市公司收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年出版,第279页。
    92 程萍: 同上书,第38页。
    93 郭富青:《论公司要约收购与反收购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载于《法商研究》2000年第4期,第82页。
    94 通常认为支配股东的调查义务是基于支配股东对小数股东的信任关系而产生的,属于一种信托义务(即忠实义务)。冯果:《论控制股的转让》,载于《法律科学》1999年第3期,第93页。
    95 张舫:《公司收购法律制度研究》,第146页。
    96 同上书,第143页。
    97 汤欣:《公司治理与上市公司收购》,第284页。
    98 1958年Perlman v.Feldmann一案,为法院在支配股份转让运用忠实义务原理的第一判例。法官认为,“这种出售行为的结果是牺牲了公司的商誉并使导致这种牺牲的受托人获得了非正常的利益,受托人就应对这些所得说清楚来源。在市场短缺的情况下,当对公司产品的需求可以博得很大数量的各种形式的溢价时,我们认为,不允许受托人将这些溢价居为己有的法律是正当的。”;参见张舫: 同上书,第149-151页。
    99 林重镐:《株主? 忠實義務》,第152页。
    100 参见朴仁出:《株主間? 利益衝突? ? 解決方案? ?? 硏究》,第5-33页。
    101 金在范:《株主權? 行使? 制限》,第407-414页。
    102 合理标准在1984年纽约州法院所采纳后,对支配股东压迫小股东行为的定义起着重大影响。美国判例提出的股东的合理期待的内容有:在公司存在分配盈余时,可以参加利益分配或其他形式的利益分配的期待;封闭公司的股东可以参加公司经营的期待;自己所持股份可以评估为合理价值的期待;支配股东不会违反忠实义务而损害小股东的期待;所有股东可以按其持股比例参与公司的利益分配的期待等。参见李完徽:《支配株主? 忠實義務? ?? 硏究》,第25页。
    103 金在范: 同上书,第411页。
    104 参见李完徽:《支配株主? 忠實義務? ?? 硏究》,第129-131页。
    105 李高中:《论关联交易与我国公司法完善》,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1998年01期,第71页。
    106 摘自李高中:《论关联交易与我国公司法完善》,第71页。
    107 郑东润:《會社法》,法文社 2000年,第207页。
    108 李完徽:《支配株主? 忠實義務? ?? 硏究》,第291页。
    109 Singer v.Magnavox Co.,380 A.2d 969(1977);参见金在范:《株主? 忠實義務? ?? 硏究 》,第154页。
    110 Wilkes v.Springside Nursing Home,Inc.,353 N.E.2d 657(1976);参见李完徽:《支配株主? 忠實義務? ?? 硏究》,第155-158页。
    111 Weinberger v.UOP Inc.,457 A.2d 701(1983);参见李完徽: 同上,第146-148页。
    112 同上,第146-148页。
    113 参见施天涛:《对从属公司及其少数股东利益的法律保护》,第357-359页。;参见朴仁出:《株主間? 利益衝突? ? 解決方案? ?? 硏究》,第159-161页。
    114 朴仁出: 同上书,第157-158页。
    115 陈丽洁:《公司合并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1年,第42页。
    116 朴仁出:《株主間? 利益衝突? ? 解決方案? ?? 硏究》,第158页。
    117 Sinclair Oil Corp. v. Levin,280 A.2d 717(Del.1971);转引自张德祚:《支配株主? 忠實義務》,载于《民主法學》通卷第18号(2000年8月),民主主義法學硏究會,第174页。
    118 朴明绪:《支配株主? 責任? ?? 硏究》,朝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4年,第90页。
    119 王保树,崔勤之:《中国公司法原理》,第201-202页。
    120 刘俊海:《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权保护》,第304页。
    121 陈婉玲:《企业集团内部势力利用责任论》,第50页。
    122 金正皓:《株主? 忠實義務》,第157页。
    123 刘俊海:《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权保护》,第299页。
    124 王肃元、周江洪:《上市公司收购中股东权的保护》,载于《政法论坛》2000年第2期,第28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