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捆贷款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一国城市化的加速阶段,地方政府的融资难题必然与之相伴。自1994年中国分税制改革以来,采取何种融资方式来解决资金缺口难题就一直是中国地方政府反复考虑的核心问题。在诸种选择中,“打捆贷款”曾经备受地方政府青睐。不过,作为一种创新性融资方式,打捆贷款自始至终就备受争议,学界、实业界、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之间的观点迥异。迄今为止的争议大多聚焦于打捆贷款的特点、进程和背景,对其制度演进的逻辑以及风险性分析的论述较少,针对其历史合理性的系统化诠释更是少之又少。
     本文采用制度历史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在分析打捆贷款产生的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对打捆贷款产生的风险进行了深入地剖析。本文试图借助制度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在回顾、梳理打捆贷款产生、发展和叫停的历史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合理性,客观评价该模式的可取性和可改变性。对打捆贷款的风险进行分析是本文的另一个视角,依据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本文对打捆贷款的风险进行了定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本文还设专章对中国以及其他部分国家中作为打捆贷款的基础性融资平台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本文由此认为,作为一种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特殊的融资方式,打捆贷款在推进我国城市化、推进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丰富金融创新路径等方面均有积极作用。最后本文就如何规范打捆贷款发展、防范打捆贷款的风险和推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创新提出了一些对策性意见。
     全文包括绪论、主体四章和结论及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
     1.给出了一个关于打捆贷款的制度经济学分析框架。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与制度变迁的理论来看,中国1994年财政分税制改革、金融体系变革后国家开发银行的政策定位以及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等方面都成为打捆贷款产生的制度基础。打捆贷款的产生是顺应当时我国经济发展需求的一种必然要求。而打捆贷款的叫停同样与21世纪初中国宏观形势和监管政策的转变有着密切的联系。
     2.明确肯定了打捆贷款的积极作用。政策性金融正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存在于正在发展中的中国经济,成为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共同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结合点,打捆贷款也正是兼具政策性与金融性双重特征的,具有资本市场融资、城投债、信托产品等其他政府融资平台融资方式不具备的优势。在存在与发展的数年内,打捆贷款支持地方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进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不可磨灭的。
     3.对打捆贷款的风险进行了定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策略。与地方政府关系密切的打捆贷款融资模式在微观领域信用风险较为突出,除了具有一般贷款借款人所具有的经营和财务风险、道德风险、政策和法律风险之外,还包括一些地方政府信用缺失的制度性风险以及地方财政风险等方面的特有风险。在宏观领域,打捆贷款产生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也值得我们警惕。
     4.对作为打捆贷款基础性运作平台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作用和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和评价。由于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设立的门槛和条件没有统一的规定和要求,运行缺乏有效的规范和约束,所以融资平台的发展出现了良莠不齐的现象,存在的问题也日趋突出。地方政府债务的非公开化,也为商业银行准确评估地方政府财力,测算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企业的还款能力造成了很大的障碍。然而,作为破解地方政府融资瓶颈的一个手段和打捆贷款的重要载体,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建立和发展的积极意义是不容置疑的,解决当前问题的关键在于通过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统计制度,增加地方财政的透明度,进一步规范政府融资平台的发展。
     5.对打捆贷款的合理策略不是叫停而是规范和引导。打捆贷款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在满足地方政府融资需求、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构建市场信用体系、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能因为打捆贷款产生的风险而全面否定其存在的意义。立足中国当前的发展阶段,对打捆贷款的规范和引导,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将其全面禁止似乎更为重要。
In the urbanization accelerated stage, one country inevitably faces the problem of local government’s financing. From the fiscal tax-sharing system reform in 1994, which financing style is proper for dealing with the difficulty of capital gap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for local government to consider. In the kinds of financing styles of local government used in China,“Chinese bundling loans”is once time a very popular financing style. However, as an innovated financing type,“Chinese bundling loans”has been in the dispute discussion, researchers, local government and regulators have different views about it. Until now, the dispute mainly focused on the characters, process and background of“China bundling loans”, there is few research on the institutional process and risk management, and monographs about the historical rational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ositive significance of“Chinese bundling loans”and researches the various risks of it by using institutional,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 The paper tries to review the history of appearance, development and prohibition of“Chinese bundling loans”with institutional theory and method, and analyzes the existence rationality, objectively evaluates its advantage and variability. Discussing the risk of“Chinese bundling loans”is another view of the paper. Based on the theory and methods of risk management the paper estimates the risk and supply the manage suggestions. This paper also has one chapter to analyze and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about the local government financing platform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Therefore, this paper considers that as a financial innovation in the specific history period,“Chinese bundling loans”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not only on promoting the country's urbanization process and building market credit system, but also on enriching financial creation paths. In the end, the paper supplies some suggestion on how to standardize the development of“Chinese bundling loans”, keep away its risk and promot local government platform’s creation.
     This paper includes introduction, four subject contents chapters,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s. The main contributions of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ing five aspects:
     Firstly, this paper sets an institutional economic analysis framework about“Chinese bundling loan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bout the institution and institution change, the tax-sharing system reform ,China Development Bank’s political positioning after China’s financial system reform, China’s macro-control policies’adjustment after Southeast Asia financial risk in 1998 are all the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 of appearance of“Chinese bundling loans”. The appearance is an inevitable demand to conform to China economic development. Also, the prohibition of“Chinese bundling loans”is corresponding with the change of China macro situation and supervision policy in the early 21st century.
     Secondly, the paper definitely affirms the positive significance of“Chinese bundling loans”. As an important combination of government regulation and market mechanism, policy finance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in developing China economic. Because of its policy and financial characters,“Chinese bundling loans”has many advantages which other financing tools such as the capital market financing, city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bond, trust tools and etc. do not have. The importance of“Chinese bundling loans”on promoting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indelible.
     Thirdly, the paper estimates the risk of“Chinese bundling loans”and supplies the management suggestions. Because of close relation with local government,“Chinese bundling loans”has prominent credit risk in micro filed, and has specific risk as institutional risk caused by government credit and local fiscal risk except the general risk as business and financial risk, moral risk, policy and legal risks and etc. In macro filed, the local debts caused by“Chinese bundling loans”also should be noted.
     Furthermore,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function and problems of local government financing platform objectively. For there are no unified standards of establishment, lacking effective norms and constraints, China local government financing platform’s development appears many problems. Materials about local government’s total financing liability scale can not be fully grasp, this also caused great difficulties for commercial banks to accurate evaluation of local governments, and forecast the local government financing platform’s real reimbursement ability. However, as a important means to break government financing bottleneck, and a carrier of“Chinese bundling loans”, it is no doubt that local government financing platform’s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have lots of positive meaning. The key to solve current problems should be improving the local government debt statistics system, increasing the local fiscal transparency; and further standardizing government financing platform development.
     At last, the paper indicates that the reasonable strategy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of“Chinese bundling loan”is standardizing and inducting not prohibiting.“Chinese bundling loans”as a kind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it plays a tremendous role in meeting local government financing needs, promoting the country's urbanization process and building market credit system, promoting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o we cannot comprehensively negate the meaning of its existence. Based on China's current development stage, it seems more important that standardizing and inducting“Chinese bundling loans”to play a bigger role than prohibiting it.
引文
①王元京、高振华、何寅子:《地方政府融资面临的挑战与模式再造》,《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第4期,第53页。
    ①[美]弗兰克·J·法博兹、莫德·休亨瑞编:《欧洲结构金融产品手册》,王松奇、高广春、史文胜译,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①李勇:《我国政府融资平台的规范与思考》,《行政管理改革》,2010年第11期,第40-45页。
    ②冉学东:《叫停打捆贷款重在规范政府行为》,《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5月22日。
    ③姜彬:《从制度演进的角度考察地方财政融资与担保》,《生产力研究》,2008年第12期,第37-39页。
    ①万炜漪:《转轨时期我国地方政府或有债务问题研究——以浙江省为例》,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26页。
    ②徐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背景下的银政合作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4-15页。
    ③曹红辉等著:《中国的金融问题》,研究出版社2009年版,第304页。
    ④蒋万进、郭永强、才宏远:《关于有政府背景打捆贷款和政府类贷款情况的调查报告》,《中国金融年鉴2006》,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版,第607-608页。
    
    ①冉学东:《叫停打捆贷款重在规范政府行为》,《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5月22日。
    ②曹张伟:《银政合作红灯乍闪》,《经济》,2006年第7期,第62-63页。
    ①顾列铭:《聚焦“打捆贷款”》,《上海经济》,2006年第7期,第51-52页。
    ②邵伟钰:《地方债务风险预警系统》,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37-39页。
    ③戴晓枫:《叫停打捆贷款考验政府信用》,《中国乡镇企业》,2006年第7期,第32页。
    ④曹张伟:《银政合作红灯乍闪》,《经济》,2006年第7期,第62-63页。
    ⑤顾列铭:《聚焦“打捆贷款”》,《上海经济》,2006年第7期,第51-52页。
    ⑥邵伟钰:《地方债务风险预警系统》,苏州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第37-39页。
    ⑦李勇:《我国政府融资平台的规范与思考》,《行政管理改革》,2010年第11期,第40-45页。
    ⑧陈晓红、梁庆凯:《目前国家开发银行城建贷款的风险及其防范》,《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0月,第604-609页。
    ①李扬:《国家目标、政府信用、市场运作——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探讨》,《经济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第1期,第14-19页。
    ②曹红辉等著:前引书,第307页。
    ③王勇:《“一分为二”认识打捆贷款》,《上海金融报》,2009年11月20日。
    ④杨涛:《当前地方融资模式中的风险与创新》,《西部论丛》,2009年11期,第51页。
    ①孙慧、陈杨杨、范志清:《从国际经验看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展创新》,《天津大学·国际工程管理论坛》,2010年第10期,第60-62页。
    ②王元京、高振华、何寅子:《地方政府融资面临的挑战与模式再造》,《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第4期,第54页。
    ③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课题组:《我国市政债券发展问题研究(下)》,《金融发展评论》,2010年第5期,第135页。
    ①数据来源:《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另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1980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只有20%,2003年这个指标刚刚达到40%。
    ②丁伯康:《城市建设投融资战略、模式及案例分析》,中国商务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②贾康:《解决地方举债的治本之策》,《中国改革》,2009年第12期,第41页。
    ③詹向阳:《辩证看待地方融资平台发展》,《中国金融》,2010年第7期,第40页。
    ①张曙光等:《疏通传导渠道,改善金融机构——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分析》,《管理世界》,2001,第17页。
    ③[日]青木昌彦著:《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28页。
    ①[美]科斯著:《社会环境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52页。
    
    ①吴敬琏:《中国经济改革三十年历程的制度思考》,《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09月23日。
    
    ①毛泽东著:《论十大关系》,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9-10页。
    ②刘金涛著:《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科学出版社2010版,第93页。
    ①钱颖一、罗兰、许成钢:《M型和U型组织的协调性变革》,《现代企业理论与中国经济改革(上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22-131页。
    ②姚洋、杨雷:《制度供给失衡和中国财政分权的后果》,《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3期,第27-33页。
    ①贾康:《中国分税制改革思路及政策安排》,《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11月06日。
    ①王一鸣:《“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http://www.zgzw.net, 2005.10。
    ②王国刚:《城镇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心所在》,《经济研究》,2010年第12期,第3页。
    ③李军杰:《从收入类市政债券入手探索地方政府债券融资渠道》,《宏观经济管理》,2007年第5期,第33页。
    ①李扬:《国家目标、政府信用、市场运作——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探讨》,《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第1期,第18页。
    ②白钦先:《政策性金融论》,《经济学家》,1998年第3期,第81页。
    ①国家开发银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课题组著:《开发性金融论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7页。
    ①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兼论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经济研究》,1998年第1期,第3-10页。
    ①Dimitri Vitlas and Akihiko Kawaura :“Policy based finance ,financial regulation and financial secter development in Japan”, the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No. WPS 1443. 1995.
    ②贾康等著:《中国政策性金融向何处去》,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第7页。
    ①Joseph E. Stiglitz and Andrew Weiss, "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71,No.3. (Jun, 1981),pp. 393 -410.
    ②白钦先、王伟:《各国开发性政策性金融体制比较》,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①国家开发银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课题组著:《开发性金融论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4页。
    ①国家开发银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课题组著:《开发性金融论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1页。
    ①国家开发银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课题组著:《开发性金融论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9-103页。
    ②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辽宁省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专项规划》,2004年第3期。
    
    ①[美]弗兰克·H·奈特:《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安佳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35页。
    ②凌江怀:《商业银行风险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③[英]艾迪·凯德著:《银行风险管理》,王松奇等译,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①William H. Beaver,“Financial Ratios as Predictors of Failure”,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Vol.4,1966, pp.71-111.
    ②Altman E I ,”Financial ratios discriminate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 The Journal of Finance,Vol.7, 1968, pp.35-46.
    ③James A.Ohlson,“Financial Ratios and the Probabilistic Prediction of bankruptcy”,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Vol.18, No.1, 1980, pp.109-131.
    ④Lundy M, Cluster analysis in Credit Scoring and Credit Control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⑤Altman E I,“Corporate distress diagnosis: Comparisons using linear discriminate analysis and neural net works(the Italian experience)”, The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Vol.18,No.3,1994,pp.505-529.
    ⑥Eisenbeis R A,“Pitfalls in the application of discriminate analysis in business,finance,and economics”, Joumal of Finance, Vol.7, 1977, pp.98-124.
    ⑦Lovie, Alexander D. and Patricia Lovie,“The Flat Maximum Effect and Linear Scoring models for Prediction”, Journal of Forecasting, Vol.5, 1986, pp.159-168.
    ⑧Tam K Y, Kang M.,“Managerial applications of neural networks: the case of bank failure predictions, Management Sciences,Vol.38, No.7, 1992, pp. 926-947.
    ⑨Gentry, James A. Paul,“Funds Flow Components,Financial Rations, and Bankruptcy”,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and Accounting, Vol.6, 1987, pp.56-78.
    ①Charles. W. Clalomiris and Berry Wilson,”Bank Capital and Portfolio Management: The 1930’s”Capital Crunch”and Scrumble to Shed Risk”,NBER working Paper,No. 6649, 1998.
    ②Frydman H, Altman E I, Kao Duent I,“Introducing recursive Partitioning for finance classification: the case of Financial distress”, Journal of Finance,Vol.7, 1985 , pp.74-99.
    
    ①[英]艾迪·凯德著,《银行风险管理》,王松奇等译,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第30页。
    ②张海星,《政府或有负债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33页。
    ①平新乔:《“预算软约束”的新理论及计量检验》,《经济研究》,1998年第10期,第70页。
    ②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第34页。
    
    ①刘立峰编:《国债政策的可持续性和财政风险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②张春霖:《如何评估我国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经济研究》,2002年第2期,第66页。
    ③刘尚希编:《财政风险及其防范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页。
    ①Robert C. Merton and Zvi Bodie,“On the Management of Financial Guarantees”,Financial Management,Vol.21, No.4,1992, pp.87-109.
    ②Robert C. Merton:“An Analytic Derivation of the Cost of Deposit Insurance and Loan Guarantees: An Application of Modern Option Pricing Theory”,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vol.6,1977, pp.3-11.
    ①Hana Polackova brini,“Contingent Government Liabilities: A Hidden Risk for Fiscal Stability, the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No.WPS1989, 1998.
    ①平新乔:《道德风险与政府的或然负债》,《财贸经济》,2000年第11期,第5页。
    ①赵蕊:《关注政府融资平台新趋势》,《银行家》,2009年11期,第42-44页。
    ①何德旭:《以新型融资平台作为统一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金融时报》2009年11月17日。
    
    ①韩洁、闻喧:《中国地方债务总余额逾4万亿专家解读“债务风险”》,《半月谈》,2009年4月8日。
    ②刘永刚:《中国地方政府负债超5万亿官员称融资链条面临断裂》,《中国经济周刊》,2010年3月1日。
    ③朱宇:《地方政府负债达7.2万亿多个地方卖地还贷》,《中国证券报》,2010年3月17日。
    ①周沅帆著:《城投债——中国式市政债券》,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第258页。
    ①徐林:《将城投债券规范发展成为适合中国国情的市政债券》,《上海证券报》,2010年10月11日。
    1. [美]道格拉斯·诺斯和[美]罗伯特·托马斯著:《西方世界的兴起》,厉以平、蔡磊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
    2. [美]道格拉斯·诺斯著:《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刘守英译,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年版。
    3. [美]弗兰克·J·法博兹、莫德·休亨瑞编:《欧洲结构金融产品手册》,王松奇、高广春、史文胜译,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
    4. [美]弗兰克·H·奈特著:《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安佳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5. [美]科斯著:《社会环境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6. [美]米什金著:《货币金融学》,李扬等译,中国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7. [美]兹维·博迪和[美]罗伯特·C·莫顿著:《金融学》(《Finance》),欧阳颖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 [日]青木昌彦著:《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9. [日]青木昌彦著:《什么是制度?我们如何理解制度》,周黎安、王珊珊译,《比较制度分析》,2000年第6期。
    10. [日]细谷芳郎著:《图解地方公营企业法》,第一法规株式会社2004年版。
    11. [英]艾迪·凯德著:《银行风险管理》,王松奇等译,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
    12.白钦先、王伟:《各国开发性政策性金融体制比较》,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
    13.白钦先:《政策性金融论》,《经济学家》,1998年第3期。
    14.白钦先、谭庆华著:《政策性金融功能研究——兼论中国政策性金融发展》,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年版。
    15.陈金明著:《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曹红辉等著:《中国的金融问题》,研究出版社2009年版。
    17.曹张伟:《银政合作红灯乍闪》,《经济》,2006年第7期。
    18.陈晓红、梁庆凯:《目前国家开发银行城建贷款的风险及其防范》,《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0月。
    19.戴晓枫:《叫停打捆贷款考验政府信用》,《中国乡镇企业》,2006年第7期。
    20.丁伯康:《城市建设投融资战略、模式及案例分析》,中国商务出版社2008年版。
    21.顾列铭:《聚焦“打捆贷款”》,《上海经济》,2006年第7期。
    22.国家开发银行·中国人民大学:《开发性金融论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宏观调控整顿和规范各类打捆贷款的通知》。
    24.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25.高广春:《资产证券化的结构》,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26.黄达主编:《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7.何德旭:《以新型融资平台作为统一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金融时报》2009年11月17日。
    28.胡乐明、刘刚著:《新制度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29.贾康:《中国分税制改革思路及政策安排》,《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11月06日。
    30.贾康:《解决地方举债的治本之策》,《中国改革》,2009年第12期。
    31.贾康等著:《战略机遇期中国金融创新的重大挑战:中国政策性金融向何处去》,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
    32.蒋万进、郭永强、才宏远:《关于有政府背景打捆贷款和政府类贷款情况的调查报告》,《中国金融年鉴2006》,中国金融出版社。
    33.江曙霞、罗杰、张小博、黄君慈著:《中国金融制度供给》,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版。
    34.姜彬:《从制度演进的角度考察地方财政融资与担保》,《生产力研究》,2008年第12期。
    35.李扬:《国家目标、政府信用、市场运作——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探讨》,《经济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第1期。
    36.李扬主编、王国刚、王松奇副主编:《中国金融发展报告No.2(2005)》,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37.李扬主编、王国刚、王松奇副主编:《中国金融法制(2005)》,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38.李扬主编、王国刚、王松奇副主编:《中国金融论坛(2005)》,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39.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40.李勇:《我国政府融资平台的规范与思考》,《行政管理改革》,2010年第11期。
    41.李军杰:《从收入类市政债券入手探索地方政府债券融资渠道》,《宏观经济管理》2007年第5期。
    42.李海平:《金融发展中的主体行为与体系演变》,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6月版。
    43.凌江怀:《商业银行风险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4.刘尚希编:《财政风险及其防范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45.刘金涛:《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46.刘立峰编,《国债政策的可持续性和财政风险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年版。
    47.刘明彦:《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48.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辽宁省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专项规划》,2004年第3期。
    49.冉学东:《叫停打捆贷款重在规范政府行为》,《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5月22日。
    50.平新乔:《道德风险与政府的或有负债》,《财贸经济》,2000年第11期。
    51.平新乔:《“预算软约束”的新理论及计量检验》,《经济研究》,1998年第10期。
    52.钱颖一、罗兰、许成钢:《M型和U型组织的协调性变革》,《现代企业理论与中国经济改革(上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版。
    53.邵伟钰:《地方债务风险预警系统》,苏州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54.孙慧、陈杨杨、范志清:《从国际经验看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展创新》,《天津大学·国际工程管理论坛》,2010年第10期。
    55.孙伯良:《金融创新与经济发展》,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7月版。
    56.万炜漪:《转轨时期我国地方政府或有债务问题研究——以浙江省为例》,浙江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57.王勇:《“一分为二”认识打捆贷款》,《上海金融报》,2009年11月20日。
    58.王松奇、李扬主编:《中国金融理论前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59.王松奇主编:《中国创业投资发展报告(2004)》,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
    60.王松奇主编:《中国创业投资发展报告(2005)》,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
    61.王松奇主编:《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报告(2006)》,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
    62.王松奇:《金融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
    63.王松奇:《思考金融问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4.王元京、高振华、何寅子:《地方政府融资面临的挑战与模式再造》,《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第4期。
    65.王国刚:《城镇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心所在》,《经济研究》,2010年第12期。
    66.王一鸣:《“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http://www.zgzw.net, 2005.10。
    67.王江著:《转轨经济中商业银行制度变革与风险控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3月版。
    68.吴敬琏:《中国经济改革三十年历程的制度思考》,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09月23日。
    69.魏加宁:《对1999年我国经济政策的若干思考》,《金融研究》,1999年第3期。
    70.魏加宁、唐滔:《国外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制度综述》,《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71.徐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背景下的银政合作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72.徐进前:《金融创新》,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
    73.杨涛:《当前地方融资模式中的风险与创新》,《西部论丛》,2009年11期。
    74.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兼论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经济研究》,1998年第1期。
    75.姚洋、杨雷:《制度供给失衡和中国财政分权的后果》,《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3期。
    76.詹向阳:《辩证看待地方融资平台发展》,《中国金融》,2010年第7期。
    77.张曙光等:《疏通传导渠道,改善金融机构---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分析》,《管理世界》,2001年第2期。
    78.张海星:《政府或有负债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79.张春霖:《如何评估我国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经济研究》,2002年第2期。
    80.张杰:《制度、渐进转轨与中国金融改革》,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
    81.张杰:《中国国有金融体制变迁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82.赵蕊:《关注政府融资平台新趋势》,《银行家》,2009年第11期。
    83.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
    84.周沅帆:《城投债——中国式市政债券》,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
    1. Altman E I,”Financial ratios discriminate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 The Journal of Finance, Vol.7, 1968.
    2. Altman E I,“Corporate distress diagnosis: Comparisons using linear discriminate analysis and neural net works (the Italian experience)”, The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Vol.18, No.3, 1994.
    3. Beaver, William H“Financial Ratios as Predictors of Failure”,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Vol.4, 1966.
    4. Charles. W. Clalomiris and Berry Wilson,“Bank Capital and Portfolio Management: The 1930’s“Capital Crunch”and Scrumble to Shed Risk”, NBER working Paper, No. 6649, 1998.
    5. Dimitri Vitlas, Akihiko Kawaura:“Policy based finance, financial regulation and financial secter development in Japan”, the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No. WPS 1443, 1995.
    6. Eisenbeis R A,“Pitfalls in the application of discriminate analysis in business,finance,and economics”, Joumal of Finance, Vol.7, 1977.
    7. Frydman H, Altman E I, Kao Duent I,“Introducing recursive Partitioning for finance classification: the case of Financial distress”, Journal of Finance, Vol.7, 1985.
    8. Gentry, James A. Paul,“Funds Flow Components,Financial Rations, and Bankruptcy,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and Accounting, Vol.6, 1987.
    9. Hana Polackova brini, Contingent Government Liabilities: A Hidden Risk for Fiscal Stability, the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No.WPS1989, 1998.
    10. Joseph E. Stiglitz; Andrew Weiss:“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Vol. 71,No.3, 1981.
    11. Lovie, Alexander D. and Patricia Lovie,“The Flat Maximum Effect and Linear Scoring models for Prediction”, Journal of Forecasting, Vol.5, 1986.
    12. Lundy M,“Cluster analysis in Credit Scoring and Credit Control”,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13. James A.Ohlson,“Financial Ratios and the Probabilistic Prediction of bankruptcy”,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Vol.18, No.1, 1980.
    14. Robert C. Merton:“An Analytic Derivation of the Cost of Deposit Insurance and Loan Guarantees: An Application of Modern Option Pricing Theory”,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Vol.6, 1977.
    15. Robert C. Merton and Zvi Bodie,“On the Management of Financial Guarantees”, Financial Management, Vol.21, No.4, 1992.
    16. Tam K Y, Kang M.,“Managerial applications of neural networks: the case of bank failure predictions”, Management Sciences, Vol.38, No.7, 199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