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资源整合模式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区域资源整合模式。论文主要运用实证分析、比较分析、历史分析、系统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基础上对资源整合模式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期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欠发达地区资源整合模式优化及资源配置效率提升、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提出具有实践价值的建议与对策。首先,论文阐述了研究的背景与目的,界定了研究范围,对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经济学区域经济及资源配置理论进行了述评。在构建了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后,对资源、资源整合模式与资源配置效率的概念进行了释义,概括了区域资源整合模式的类型,剖析了其内在特征,并从经济与非经济因素等多个视角探讨了我国区域资源整合模式的形成机理,研究了资源整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了我国资源配置效率。然后,论文概述了我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现状、问题及趋势,指出我国区域资源整合模式选择中存在的内隐偏好、误区及问题。最后,在对国内外典型区域资源整合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资源整合模式的区域经济效应,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整合模式的构建路径。
Karl Marx pointed out:“Labor and land are original element of forming wealth”. Friedrich Engels thought:“The headspring of wealth is labor and natural”. Paul Samuelson stressed:“Economics researches how a society to use scare resources to produce valuable materials and service, and then to divide them among different people”.The state of Marx and Engels shows the basic function of resources in creating wealth and developing economy, while Samuelson points out the importance of allocating of scarce resources in economics research. With the worsening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orldwide, sharpening of conflict between resources consuming and regeneration, just under such circumstances, based on the differences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makes a research on resources integration model deeply and systemically in order to put forward practical value suggestions and policies, which refer to optimized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resources-based city, optimizing resources integration model and promoting resource allocating efficiency of underdeveloped area, building resources saving and environment friendly society.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which states the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background for choosing this subject and also set forth the purpose of research. Meantime it confirms the research scope, and pointes out the research method like demonstrative, comparative, historical and systematical analysis, and builds the structure of paper.
     The second chapter is comment of theory, in which Marxism Regional Economic and Resources Integration Theory and Western Economic Regional Economic and Resources Integration Theory are introduced briefly and mainly in order to construct the theoretical base. Firstly, it sorts out Marx’s productivity layout theory, city economic theor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ory, and states comprehensively adjusting mechanism theory of Marxism resources allocating, resources allocation realization formality theory and resources allocation macro adjusting theory. It also analyzes mechanism of exerting function of applying capital organic structure theory and capital recycle movement theory to resources allocation. Then from those two aspects, balance increasing and unbalance increasing, it narrates P.N Rosenstein-Rodan’s theory of big-push, R. Nurkse’s balance increasing theory, Harvey Leeibenstein’s theory of critical minimum effect, R.R Nelson’s Low level Equilibrium Trap, Francois Perroux growth poles theory, Gunnar Myrdal’s cumulative causation model theory, Albert. O. Hirschman’s unbalance economy increasing theory, Verrnon’s regional economy trapped process, and then irritates critically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market and plan as main realizing form in resources allocation from two western economics doctrine, economic liberalism and State Intervention doctrine. It also deeply analyzes theory of market failure and government failure in resources allocation.
     In the third chapter, it defines resources, resources integration model and efficiency of resources collocation, generalizes the type of regional resources integration model, and analyzes those eight different internal features. The eight types includes natural resources dominant, social resources dominant, linearity, recycle, open, close, policy test, and knowledge creative type. From different angles of view, such as resources, government rule, structure inertia, and value concept and so on, it probes forming mechanism for our resources integration model, and then researches the influence of resources integration to reg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specifically analyzes allocation efficiency for our natural resources, human resources, capital resources and potential resources.
     In the forth chapter, it briefly introduces history, status, problems, tendency of regional economy within 30 years’open-door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like Pearl River Delta ,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Bohai Rim area , concluding regional economy effect of thre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which ar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Revitalize north-eastern Old Industrial Bases and Rise of central China, analyzing the cost we had paid for development of economy, pointing out many problems i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uch as big differences among regions, low industry accumulation, weak in cooperation and similar industrial structure, judging the direction of reg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At last, it points out mistakes and problems of choosing resources integration model that increasing speed as priority, decision oriented and countermeasure based on short-term efficiency, attracting investment as main purpose, implicit preference of using executive power to act as way of control.
     In the beginning part of the fifth chapter, resources integration models of Shanghai, Foshan, Jiexiu and Wuhai, those four cities, have been introduced briefly: analysis supporting effect of High-efficiency resources integration model of Shanghai o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discussing improving function for resources integration by Foshan executive area adjusting, studying effect of resources integration which is with outstanding features as coal resources minor cycle and heavy industry on economy development of Jiexiu and Wuhai. Then it analyzes decline, regeneration, and revolution of economy of Detroit of USA, Kitakyushu of Japanese and Germany Ruhr; concludes runaway of Detroit’s critical resources, the innovative usage of Ruhr , experiences of industry environment friendly and environment industrialized of Kitakyushu; probes the differences of typical regional resources integration models overseas and domestics. On the basis of those, it briefly introduces the regional economy effect of resources integration model, namely relatively balanced resources allocation contributes to decreasing risks, broking executive pale to flow of element, over-relying on resources comparative advantages will skate to resources trap, critical resources will decide the effect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action inertia will have influence on resources cycle.
     The sixth part is conclusion, in which solution methods or strategies are put forward concerning with the problems mentioned above. In this chapter, firstly, the policy for breaking down traditional resources integration model restrict had been put forward, namely breaking the way of improving economy by single pole push, on this basis, plan the allocation of social resour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as a whole, improve the level of developing and using potential resources, and then research on the allocation of regional resources under the view of cyclic economy, overthrow model of linearity usage of resources in industry time, push forward industry environment friendly by using nation compelling force, build profit model of environment and industry, and then improve environment industrialization. Furthermore, it states how to adjust resources integration by using lever of policy. It puts forward that according to industrial boundary layout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adjustment and breaking single and rigid standard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to guide rational development of resources dominated by government, to optimize sharing mechanism for resources and responsibility for those stakeholders as Central Enterprises, local government, residents in region and so on. At last, it puts forward solving method of resources allocation externality, intergenerational externality and developing regional economy within the environment capacity, and then make reg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to be harmonious with natural ecology environment by rational resources allocation.
     The literature shows that it is rather lack of research on regional resources allocation model. As a fresh angle of research, this paper tries to get creative study from the following six aspects systematically: (1) Through summary and conclusion and analysis of fact, briefly and systematically introducing the type of resources allocation models in each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nalyzing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their different effects on each stage of regional economic industrialization, which is with function of guiding academe to research deeply on resources allocation models.(2) From angle of resources allocation, analyzing risk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dominated by heavy industrial in our country, and from view of resources integration, probing in restrict of expansion of heavy industry and balancing optimized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3) To push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 industry, it is critical to build dynamisms which can improve environment industrialization, namely building stable and sustainable profit model of environment industry enterprise, which is the critical whether environment career will be industrialized. To improve efficiency of using natural resources and marketizing price of natural resources, it is critical to optimize sharing mechanism for resources and responsibility for those stakeholders, for example, adjusting equity distribution and responsibility sharing between central enterprise and local government in exploring resources, building effective coordination mechanism for shared resources of multi-administrative division, probing to build compensation mechanism, resources in-put region to resources out-put region. (5) Illustrating the mechanism that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affects resources integration, and has impact on reg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put forward that it should layout adjustment of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industrial boundary. (6) Probing the way of realization of environment intergenerational externality internalization, and mainly researching the concern standards draft for environment intergenerational externality according to the logic of analyzing and solving problems of management principle.
引文
1. [德]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1、2、3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2.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2、3、4、46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 [英]威廉·配弟:《赋税论》[M],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5. [德]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韩丽华、潘星华:《政府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厉以宁:《西方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 [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版。
    9.吴传清:《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理论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沈满洪:《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景跃军、王胜今:《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谭崇台:《发展经济学》[M],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13. [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一、二、三卷[M],1996年版。
    14.高伯文:《中国共产党区域经济思想研究》[M],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
    15.郎咸平:《整合》[M],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
    16.张孝德:《模式经济学新探——中国市场经济模式的选择与创新》[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
    17. [德]马克思·韦伯:《经济通史》[M],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18.盛世豪、郑燕伟:《浙江现象——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9.朱文辉:《走向竞合——珠三角与长三角经济发展比较》[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0.邓翔:《经济趋同理论与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实证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1.张仁寿、李红:《温州模式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22. [波兰]弗·布鲁斯:《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问题》[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23.费孝通、罗涵先:《乡镇经济比较模式》[M],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
    24.陆铭、陈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市场整合与工业集聚》[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5.陈秀山:《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26.孙红玲:《中国横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7.张琦:《区域经济发展比较研究》[M],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28.蔡宁、吴结兵:《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基于“资源—结构”观的分析》[M],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9.刘大卫:《企业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30. [美]琳达·科恩、阿莉·扬:《资源整合——超越外包新模式》[M],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31.颜士梅、王重鸣:《并购式内创业中的人力资源整合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2.张云初、王清、张羽:《企业文化资源——企业文化整合塑造》[M],海天出版社,2005年版。
    33.吴柏均、钱世超:《政府主导下的区域经济发展》[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4.杨家栋:《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探索》[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35.王建廷:《区域经济发展动力与动力机制》[M],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07年版。
    36.马文峰、杜小勇:《数字资源整合: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版。
    37.施祖麟:《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证》[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38.罗贞礼:《边缘区域经济发展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9.金锋、雷必舫等:《区域经济与政策分析》[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40.陈栋生等:《区域协调发展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41.张敦富、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42.张敦福:《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社会学分析》[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3.余映丽、李进杰:《模式中国——经济突围与制度变迁的7个样板》[M],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44.谢立新:《区域产业竞争力——泉州、温州、苏州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45.胡军等:《CEPA与“泛珠三角”发展战略》[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46.朱厚伦:《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47.王云帆:《长三角大悬念》[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8.肖南方:《珠三角大悬念》[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9.陈修颖、章旭健:《演化与重组——长江三角洲经济空间结构研究》[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0.李玲:《珠江三角洲人口迁移与劳动市场》[M],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51.刘志彪等:《长三角托起的中国制造》[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2.刘乃全:《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3.孙斌栋:《制度变迁与区域经济增长》[M],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54.张佑林:《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55.蒋年云:《区域经济的制度分析》[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56.唐晓平:《聚集都市圈:来自珠江三角洲的启示》[M],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57.王红霞:《企业集聚与城市发展的制度分析——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的路径探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8.吴晓波:《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上)》[M],中信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9. [美]高柏:《日本经济的悖论——繁荣与停滞的制度性根源》[M],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60. [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中华书局,2000年版。
    61.王于渐等:《重返经济舞台中心——长三角区域经济的融合转型》[M],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2.张颢瀚等:《长江三角洲一体化进程研究——发展现状、障碍与趋势》[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63.刘志彪等:《长三角经济增长的新引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4.纪晓岚:《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战略研究》[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5.浦再明:《上海发展战略引论》[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6. [美]丹尼斯·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67. [美]乔·B·史蒂文斯:《集体选择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68. [美]科斯、阿尔钦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9.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可持续发展研究组:《繁荣与代价——对改革开放
    30年中国发展的解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70.朱远:《让GDP变大的同时变轻——中国提高资源生产率对策研究》[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1.何伟等:《中国节能降耗研究报告》[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年版。
    72.王伟中等著:《发展的基础——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生态基础评价》[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73. [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商务印书馆,1976年第1版,第113页。
    74.张维达:《政治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22、324页。
    75. [德]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6.白永秀:《中国经济改革30年(资源环境卷)》,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2页。
    77.姜威:《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析》[D],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07年。
    78.刘源远:《中国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及收敛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79.朱显成:《资源效率革命研究——以辽宁老工业基地为实例》[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80.段利民:《资源诅咒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81.林坚:《试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J],《经济研究》,1987年第8期。
    82.赵学增:《?资本论?中的资源配置理论》[J],《当代经济研究》,,1994年第3期。
    83.虞崇胜、陈文新:《关于政治资源配置的理论思考》[J],《探索》,2006年第2期。
    84.屈炳祥:《论?资本论?与马克思的资源配置理论》[J],《经济评论》,1994年第4期。
    85.王元龙:《论马克思的资源配置理论》[J],《当代经济研究》,1995年第2期
    86.马丹:《论马克思资源配置理论及其指导意义》[J],《经济师》, 2007年第7期。
    87.肖启庆:《马克思?资本伦?的资源配置理论及现实意义》[J],《江汉大学学报》,1999年2月。
    88.刘赣州:《马克思的资源配置理论探析》[J],《晋阳学刊》,2003年第6期。
    89.王元培等:《试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现代西方经济学资源配置理论的作用和意义》[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90.史忠良、郭旭红:《中国资源配置理论的简要历史回顾》,[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91.范小杉、高吉喜:《基于价值分析的中国资源利用现状及演变态势》[J],《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4期。
    92.宣能啸:《我国能效问题分析》[J],《中国能源》,2004年9月。
    93.王家庭、赵亮:《中国城市的资源集约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年第4期。
    94.曾胜、黄登仕:《中国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能源效率——基于1980-2007年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8期。
    95.史丹:《中国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与节能潜力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10月。
    96.史丹等:《中国能源效率地区差异及其成因研究——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方差分解》[J],《管理世界》,2008年第2期。
    97.夏阳、胡翊竑:《中国经济增长中的资本效率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0年第3期。
    98.庞英:《转型期中国民族资本效率研究》[J],《当代财经》,2009年第4期。
    99.莫山农:《资本效率与产业结构:潜在矛盾及其解决路径》[J],《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100.雷辉:《我国资本存量测算及投资效率的研究》[J],《经济学家》,2009年第6期。
    101.刘赣州:《资本市场与资本配置效率: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第11期。
    102.裴长洪:《中国开放型经济建立的经验分析——对外开放30年的总结》[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2月。
    103.白津夫、沈家文:《新苏南开放型经济模式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第6期。
    104.马广奇:《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与西方现代产权理论的比较分析》[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1第2期。
    105.吴易风:《马克思的产权理论——纪念<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40周年》[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106.王云中:《论马克思资源配置理论的依据、内容和特点》[J],《经济评论》,2004年第1期,第33页。
    107.汤吉军、徐充:《沉淀成本、产业结构刚性与国企战略调整》[J],《长白学刊》,2004年第3期。
    108.刘新民:《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刚性反应的原因分析及对策选择》[J],《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109.全伟等:《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路径初探——以重庆市九龙坡区为例》[J],《特区经济》,2009年3月。
    110.张二震等:《金融危机下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转型问题探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9年第5期。
    111.薛惠锋:《日本、德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考察与启示》[J],《国际学术动态》,2009年第2期。
    112.陈小洁:《日本循环经济战略体系对中国的启示》[J],《蚌埠党校学报》,2008年第4期。
    113.许晓春:《日本滋贺县爱东町农业循环经济考察研究》,《经济问题》,2007年第3期。
    114.刘荣增:《知识经济时代自然资源导向型区域经济发展探讨》[J],《工业技术经济》,2002年第3期。
    115.毕军贤:《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途径分析》[J],《城市问题》,2002年第4期。
    116.杨永华:《可持续发展与马尔萨斯均衡》[J],《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117.杨艳琳:《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制度创新》[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1月.
    118.郭庆宾、柳莎丽:《资源过度使用视角中的委托代理问题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119.马亚学:《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补偿不足的现状及其成因——基于四川自然资源开发补偿的分析》[J],《理论月刊》,2009年第2期。
    120.代合治、姜鲁光:《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区域工业结构比较》[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年2月。
    121.王云霞、曹建民:《内蒙古草原过度放牧的解决途径》[J],《绿色经济》,2007年第7期。
    122.王云霞、曹建民:《内蒙古草原退化社会经济原因分析与可持续利用对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123.赵德馨:《经济的稳定发展与增长速度》[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
    124.张复明:《山西:打破“资源诅咒”》[J],《企业管理》,2009年第12期。
    125.庞英:《转型期中国民族资本效率研究》[J],《当代财经》,2009年第4期。
    126.李彬:《深圳试错式改革新取向》[J],《决策》,2005年第11期。
    127.史晋川、谢瑞平:《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与经济制度变迁》[J],《学术月刊》,2002年第5期。
    128.马春笋、张可云:《我国行政区划基本问题与走向探讨》[J],《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3期。
    129.韦智兰等:《我国产业结构趋同成因分析综述》[J],《改革与战略》,2006年第3期。
    130.李金龙、邓春生:《新中国行政区划六十年回顾与展望》[J] ,《经济地理》,2009年12月。
    131.孙小素:《中国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借鉴——基于制度的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4月。
    132.杜淑芳等:《乌海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定量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08年9月。
    133.刘占富:《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对乌海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内蒙古统计》,2008年3月。
    134.乔永峰等:《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内蒙古生态经济发展——有关乌海市发展生态城市模式选择的探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35.冯革群、陈芳:《德国鲁尔区工业地域变迁的模式与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6年9月。
    136.黄丽华、张丽兵:《德国鲁尔区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政府作用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1月。
    137.张丽兵:《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初探》[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4期。
    138.徐元明:《乡镇企业体制的创新与苏南模式的演进》[J],《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第5期。
    139.何显明:《市场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角色及其行为逻辑———基于地方政府自主性的视角》[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1期。
    140.薛刚:《地方政府公共决策中短期行为的成因分析》[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141.杨振凯:《日本九州老工业基地改造政策分析》[J],《现代日本经济》,2006年第6期。
    142.岳思羽等:《北九州生态园对我国静脉产业园建设的启示》[J],《环境科技》,2009年10月。
    143.肖鹏程:《基于产业关联分析的日本北九州产业结构调整》[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2月。
    144.徐康宁、韩剑:《中国区域经济的“资源诅咒”效应:地区差距的另一种解释》[J],《经济学家》,2005年第6期。
    145.厉无畏:《埃森:从工业重镇变身文化中心——访德国鲁尔区见闻》[J],《团结》,2006年第5期。
    146.赖叔懿:《论传统外部性理论解决环境代际外部性的失效》[J],《生态经济》,2007年6月。
    147.高广阔:《论产业环保化与环保产业化》[J],《山东经济》,2003年7月。
    148.周扬:《江浙沪猛攻“长三角制造”,产业结构趋动背后的GDP冲动》[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8月21日。
    149.袁贵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松懈不动摇,全力以赴做好201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N],中国教育报,2009年11月23日。
    150.方俊:《衰退年代的最佳管理公司》[N],《投资者报》,2009年第78期。
    151.周武:《开埠160年,我们怎样回忆历史》[N],《解放日报》,2003年11月20日。
    152.曾航:《培育新兴产业是解决危机根本之道》[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9月10日。
    153.朱力:《苏州“割地”引资将付出惨痛代价》[N],《中国产经新闻》,2006年8月15日。
    154.肖宾:《我国工业用地价格严重扭曲》[N],《京华时报》,2007年2月2日。
    155.杨春南、蔡国兆:《珠三角趋“同城”,迈向“超级城市体”》[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5月7日。
    156.章立:《底特律何以走到这等地步》[N],《学习时报》,2009年1月29日。
    157.王冀:《是工会拖累了美国汽车业吗》[N],《中国汽车报》,2005年10月17日。
    158.刘向:《从“煤钢基地”到“绿色长廊”——德国鲁尔区转型与创新之路》[N],《中国矿业报》,2005年11月22日。
    159.任剑涛:《体制破局:深圳改革与中国未来》[N],《南方周末》,2008年7月17日。
    160.刘戎:《我国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与调整》[N],《金融时报》,2002年10月14日。
    161.国家、各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历年统计公报、统计年鉴。
    162.国务院、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部相关政策文件、公报。
    ①[德]马克思:《工资、价格和利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0页。
    ②高伯文:《中国共产党区域经济思想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③参见[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页。
    ④[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90页。
    ⑤[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页。
    ①参见[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3-294页。
    ②[德]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46页。
    ③参见[德]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36页。
    ④[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277页。
    ⑤参见[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⑥[德]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46页。
    ①吴传清:《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②[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③[德]恩格斯:《德国的制宪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61页。
    ④吴易风:《西方经济学家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增长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第75页。
    ①[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8页。
    ②[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8页。
    ③[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8页。
    ④[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9页。
    ⑤[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 (1857-1858年草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4页。
    ⑥参见[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1、52页。
    ⑦[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3页。
    ⑧[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94页。
    
    ①参见[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02页。
    ②[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13页。
    ③[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13页。
    ④[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93页。
    ⑤[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86、687页。
    ①[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94页。
    ②[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94页。
    ③[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67、368页。
    ④马广奇:《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与西方现代产权理论的比较分析》[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1第2期,第9页。
    ①吴易风:《马克思的产权理论——纪念<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40周年》[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66页。
    ②[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99页。
    ①王云中:《论马克思资源配置理论的依据、内容和特点》[J],《经济评论》,2004年第1期,第33页。
    ②参见[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55-156页。
    ③[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50页。
    ①参见[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92-499页。
    ②[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98页。
    ③[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87页。
    
    ①[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97页。
    ②[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99页。
    ③[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98页。
    ④[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35-236页。
    ①[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72页。
    ②[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3页。
    ③[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4页。
    ④[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41页。
    
    ①[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37页。
    ②[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83页。
    
    ①[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73页。
    ②[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79-680页。
    
    ①[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1页。
    ②[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17页。
    
    ①[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3-64页。
    ②[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17页。
    ③[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19-120页。
    
    ①参见[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18页。
    ②参见[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17-120页。
    ③[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38-439页。
    
    ①[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40-441页。
    ②参见[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41页。
    ③参见[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42-446页。
    ④[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46页。
    ①参见[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81页。
    ②参见王云中:《论马克思资源配置理论的依据、内容和特点》[J],《经济评论》,2004年第1期,第35页
    ①[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①[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版,第233页。
    ①韩丽华、潘星华:《政府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①参见厉以宁:《西方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42-160页。
    ②参见沈满洪:《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2页。
    ③[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版,第29页。
    
    ①沈满洪:《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0页。
    ②韩丽华、潘星华:《政府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5页。
    ①沈满洪:《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5页。
    ①[美]科斯、阿尔钦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②[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版,第29页。
    ③厉以宁:《西方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32页。
    ①[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版,第302、29页。
    ①参见韩丽华、潘星华:《政府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4-75页。
    
    ①[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3页。
    ②[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③沈满洪:《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①[波]弗·布鲁斯:《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问题》[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3页。
    ②参见谭崇台:《发展经济学》[M],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第44、54、65页。
    ③参见林坚:《试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J],《经济研究》,1987年第8期,第59-62页。
    ④参见张仁寿、李红:《温州模式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9页。
    
    ①张复明:《山西:打破“资源诅咒”》,《企业管理》[J],2009年第12期,第4页。
    ②山西省统计局:《山西省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③山西省统计局:《山西省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①盛世豪、郑燕伟:《“浙江现象”: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②盛世豪、郑燕伟:《“浙江现象”: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①沈满洪:《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9页。
     ①李彬:《深圳试错式改革新取向》[J],《决策》,2005年第11期,第34页。
    
    ①[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113页。
    ②[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251页。
    ①张维达:《政治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22、324页。
    ②大庆市统计局:《大庆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①大庆市统计局:《大庆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②汤吉军、徐充:《沉淀成本、产业结构刚性与国企战略调整》[J],《长白学刊》,2004年第3期,第72页。
    ③刘新民:《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刚性反应的原因分析及对策选择》[J],《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第25页。
    ④参见[德]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8-63页。
    
    ①[德]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3页。
    ②张佑林:《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31页。
    ③周武:《开埠160年,我们怎样回忆历史》[N],《解放日报》,2003年11月20日。
    
    ①张复明:《山西:打破“资源诅咒”》[J],《企业管理》,2009年第12期,第7页。
    
    ?数据来源:《2001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苏州统计年鉴2002》、《200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①曾航:《培育新兴产业是解决危机根本之道》[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9月10日。
    ?数据来源:《2008年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滨海新区地区生产总值(2008年12月)》。
    ①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可持续发展研究组:《繁荣与代价——对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发展的解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61-163页。
    ②参见朱远:《让GDP变大的同时变轻——中国提高资源生产率对策研究》[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7-119页。
    ①何伟等:《中国节能降耗研究报告》[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②王伟中等著:《发展的基础——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生态基础评价》[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70页。
    ①白永秀:《中国经济改革30年(资源环境卷)》,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2页。
    ①参见方俊:《衰退年代的最佳管理公司》,《投资者报》,2009年第78期。
    ②张复明:《山西:打破“资源诅咒”》[J],《企业管理》,2009年第12期,第5页。
    ①参见庞英:《转型期中国民族资本效率研究》[J],《当代财经》,2009年第4期,第30页。
    ②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网站:http://www.ndrc.gov.cn/hjbh/hjjsjyxsh/t20070117_111729.htm。
    ①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毛泽东文集》第7卷[M],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6页。
    ①赵德馨:《经济的稳定发展与增长速度》[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第2页。
    ①参见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
    ②参见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
    ③参见徐元明:《乡镇企业体制的创新与苏南模式的演进》[J],《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第5期,第47页。
    ①朱文辉:《走向竞合——珠三角与长三角经济发展比较》[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1页。
    ①参见周扬:《江浙沪猛攻“长三角制造”,产业结构趋动背后的GDP冲动》[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8月21日。
    ①张复明:《山西:打破“资源诅咒”》[J],《企业管理》,2009年第12期,第5页。
    ?数据来源:国家环保部:《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06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07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08年)》。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6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单位GDP能耗等指标公报》,《2007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单位GDP能耗等指标公报》,《2008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单位GDP能耗等指标公报》。
    ①朱力:《苏州“割地”引资将付出惨痛代价》[N],《中国产经新闻》,2006年8月15日。
    ①肖宾:《我国工业用地价格严重扭曲》[N],《京华时报》,2007年2月2日,第C06版。
    ②何显明:《市场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角色及其行为逻辑———基于地方政府自主性的视角》[N],《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1期,第26页。
    ①参见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7、48、56页。
    ①史晋川、谢瑞平:《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与经济制度变迁》[J],《学术月刊》,2002年第5期,第53页。
    ①马春笋、张可云:《我国行政区划基本问题与走向探讨》[J],《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3期,第42页。
    ①参见杨春南、蔡国兆:《珠三角趋“同城”,迈向“超级城市体”》[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5月7日,第006版。
    
    ①章立:《底特律何以走到这等地步》[N],《学习时报》,2009年1月29日,第002版。
    ②王冀:《是工会拖累了美国汽车业吗》[N],《中国汽车报》,2005年10月17日,第A11版。
    ①岳思羽等:《北九州生态园对我国静脉产业园建设的启示》[J],《环境科技》,2009年10月,第71页。
    ①刘向:《从“煤钢基地”到“绿色长廊”——德国鲁尔区转型与创新之路》[N],《中国矿业报》,2005年11月22日,第007版。
    ①徐康宁、韩剑:《中国区域经济的“资源诅咒”效应:地区差距的另一种解释》[J],《经济学家》,2005年第6期,第96页。
    ①沈满洪:《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0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