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知识分子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1937年到1942年为中心,探讨延安理论知识分子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地位与作用。本文所研究的理论知识分子是指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聚集在延安的以构建与诠释中共意识形态为主要职能的文化人。这一选题研究的价值主要在于:一是它的学术价值。学界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研究中,主要把视角锁定在政治领袖身上,而对知识分子关注甚少。把知识分子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研究,可以扩宽研究的视域,丰富中国共产党思想史研究的内容。二是它的理论价值。考量中国知识分子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是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把知识分子的作用放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进行个案考量,从而对知识分子能否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独立发挥作用有一个客观的认知。三是它的现实价值。延安时期开拓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还在继续,延安知识分子参与和揭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对今天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仍有借鉴意义。
     本文的基本设定:知识分子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发挥着其它阶层和集团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而他们作用的发挥又因领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术层面,他们主要通过自身的专业学识,因而起着主导作用;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治层面,他们的作用主要通过政治领袖的认可才能得以实现,因而起着“辅导”的作用。
     论文由导论、正文五章和结束语组成。
     导论部分,先是从多个方面对论文的研究对象作了界定;然后,阐明这一选题的意义及研究的思路;评述本课题的研究现状;介绍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在研究方法上,总体上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具体研究中坚持人物个案研究与群体研究相结合,适当运用比较研究法,并借鉴其它学科特别是心理学的一些研究方法。
     第一章,是延安知识分子的聚集及人物谱系。延安知识分子的聚集是本文研究得以展开的基础。本章主要探讨延安知识分子奔赴延安的概况、缘由及途径并对其内部结构展开分析。年龄、专业知识结构、政治背景、经历、阅历、个性各异的这批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的历史背景下集结于延安,传统的血缘、地缘关系已不足以凝聚他们,由于他们大多具有入世精神和革命激情,因而容易在抗日和革命的旗帜下合作。通过研究试图对延安知识分子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备的主体素质有所展示。
     第二章,是延安知识分子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轨迹。本文认为,从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到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提出,虽然经历了长期的认识过程,但有其逻辑的必然性和历史的合理性。本章主要立足这一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点:马克思主义的传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提出,来研究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表明知识分子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种自觉的选择,这种选择付诸实践后又强化了他们的主体意识。
     第三章,是延安知识分子探索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以研究中国问题为主,而中国历史是一切中国问题的源头。这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为实践中强化历史研究提供了直接契机。本章主要考察延安知识分子探索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并对其取得的成果进行评析,从史学领域展现知识分子如何主导马克思主义学术层面的中国化。
     第四章,是延安知识分子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本章主要从哲学领域扩展马克思主义学术层面的中国化。延安知识分子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作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不了解他们每个人高度个性化的哲学创造和理论贡献,就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程,从而也不可能真正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规律。
     第五章,是延安知识分子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这是从政治层面探讨知识分子如何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政治层面最主要的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这一成果的取得自然离不开毛泽东的主观努力,但历史表明它也凝聚了知识分子的智慧。本章主要立足知识分子群体与领袖的理论互动来论述延安知识分子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形态——“毛泽东思想”构建中的作用。这是基于这样一个认识:在意识形态的创建中知识分子的作用是政治家不可替代的。
     通过以上各章,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知识分子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而他们的作用的发挥与自身的素质密切相关。第二,知识分子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把知识分子的优点和不足都带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因此,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也是双重的,当优点充分发挥时,就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反之则延缓甚至阻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第三,知识分子较为普遍地介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知识分子“士志于道”传统的现代诠释。借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知识分子走向了政治的中心,但也使得现代知识分子再次向传统回归。
This dissertation discusses the position and role of Yan’an theoretical intellectuals in the localiz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by focusing on the period from 1937 to 1942. The theoretical intellectuals studied in this dissertation refer to those who congregated in Yan’an from the end of the 1930s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1940s to treat the establishment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ideology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s their main duty.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firstly lies in the academic value. Scholars usually focus on the political leader but pay little attention to the intellectuals in the related research of the localiz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To research both the intellectuals and the localiz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can enlarge the academic vision and enrich the research of history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hought. Secondly, it lies in the theoretical value. The role of the Chinese intellectuals in the Chinese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issu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the intellectuals in the localiz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with case studies can help us recognize whether the intellectuals can play an independent role in the Chinese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Thirdly, it lies in the practical value. The localiz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still continued in the Yan’an period and that Yan’an intellectuals were engaged in the localiz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is still valuable to us today. We can learn how to treat the intellectuals today by researching the“experience and feeling”of the individual and the group when the intellectuals dealt with their relation with the Chinese revolution.
     The preliminary hypothesis of the dissertation is that the unique role played by the intellectuals in the localiz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can’t be replaced by other classes and groups. Their roles vary from field to field. In the dimension of academy of the localiz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they play a leading part by utilizing thei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n the dimension of politics of the localiz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only by being recognized by the political leader can they play their part, thus they play an“auxiliary”part.
     The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the introduction, the main body of five chapters and the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firstly defines the object of study from various aspects, and then elaborate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dissertation and the research approach, and comments on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s. The methodologies of the dissertation are as follows: generally, adhering to unity of history and logic, conclusion from history and integration of history and theory. Specifically, the case study of individuals is integrated with that of groups and comparative study is properly used and some methodologies in other disciplines especially methodologies in psychology are used too.
     Chapter one researches the congregation of Yan’an intellectuals and the figure genealogy. To study the congregation of Yan’an intellectuals is the basis of the dissertation. This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general situations, reasons and the ways of their going to Yan’an and analyzes its inner structure. These intellectuals, with different age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political background, experience and characters, congregate in Yan’a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disaster of national subjugation. The traditional kinship and geological relationship are not enough to unite them. Because most of them are enthusiastic about participating into politics and passionate about revolution, they can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with the same aim of Chinese revolution and resistance against the Japanese invasion. This dissertation intends to probe into the main qualities possessed by Yan’an intellectuals in the localiz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Chapter two studie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iz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with the Yan’an intellectuals’efforts. This dissertation holds that though it is a long cognitive way from the introduction of Marxism into China to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theory of localiz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in the Yan’an period, it is logically inevitable and historically reasonable. This chapter, by focusing on the key points in the process: the introduc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the utilization of Marxism,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theory of localiz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researches the intellectuals’exploration of the localiz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It holds that to contribute to the localiz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is the intellectuals’conscious choice and it enhances their own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after it is put into practice.
     Chapter three studies Yan’an intellectuals’exploring the localization of Marxist history. To study the localiz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should focus on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issues, while Chinese history is the source of all Chinese issues. Thus, the localiz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provides a chance for us to lay emphasis on history research in practice. This chapter mainly investigate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Yan’an intellectuals in the localiz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and makes a commentary on their achievements, and demonstrates how the intellectuals play a leading role in the dimension of academy of the localiz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ography.
     Chapter four studies Yan’an intellectuals’exploration of the localization of Marxist philosophy in China. This chapter mainly researches the localiz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in the dimension of academ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ilosophy. Yan’an intellectuals have made unique contributions to the localization of Marxist philosophy in China under special historical circumstances. Without understanding their highly personalized philosophical innovation and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s, we can’t truly understand the course of the localization of Marxist philosophy in China, thus, we can’t unveil the rule of the localization of Marxist philosophy in China.
     Chapter five studies Yan’an intellectuals and the formation of Mao Zedong Thought. This chapter discusses the intellectuals’contributions to the localiz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in the dimension of politics. During the Yan’an period, the noteworthy fruit of the localiz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in the dimension of politics is the formation of Mao Zedong Thought. This achievement naturally is closely related to Mao Zedong’s subjective efforts, but history shows that it is also the fruit of Yan’an intellectuals’wisdom. This chapter,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etical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intellectuals and the leader, discusses the role of the Yan’an intellectuals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heoretical achievement of the localiz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Mao Zedong Thought. This is based on such a viewpoint: the role of the intellectuals cannot be replaced by the politicians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ideology.
     Based on the above chapters, this dissertation draw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Firstly, the position and role of the intellectuals in the localiz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cannot be replaced. That they play their rol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ir own qualities. Secondly, when the intellectuals devote themselves to the localiz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they bring both their merits and defects into the localiz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Therefore, their influences on the localiz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are dual. When they make full use of their advantages, they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m and vice, versa. Thirdly, that the intellectuals are engaged in the localiz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universally is their conscious choice. To make such a choice is the call of the era and it also embodies the Chinese tradition—“intellectuals should participate in politics”. With the aid of the localiz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the intellectuals become the core of politics; meanwhile, it also drives them back to tradition.
引文
① 耿化敏:《试论延安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党史研究与教学》2006 年第 4 期。
    ① 刘悦清:《延安知识分子群体的特征及其历史地位》,《中共党史研究》1995 年第 5 期。
    ② 朱鸿召:《延安文人》,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 页。
    ③ 意识形态是由信仰、理念、思想理论等一套文化符号所组成的观念体系,这一体系的构建与诠释非知识分子莫属。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99 页。
    ⑤ 意大利思想家葛兰西把知识分子区分为有机的知识分子与传统的知识分子:前者是指作为一定的社会政治体制或社会利益集团有机的组成部分,为该体制或利益集团作意识形态辩护的知识分子,而后者是指游离在体制之外、不属于任何阶级或集团的文人、学者、艺术家等。(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39 页;[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419 页。)
    ⑥ 关于“党派圣哲” 参看[波兰]弗·兹纳涅茨基《知识人的社会角色》,译林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95 页的有关论述。
    ⑦ 石仲泉:《胡乔木研究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思路》,《百年潮》2001 年第 6 期。
    ⑧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48 页。
    ⑨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48 页。
    ① 李学:《怎样了解<中央关于吸收知识份子的决定>中的几个问题》,《共产党人》第 1 集第 8 期,1940 年 7 月 20日。
    ② 本文以文化人来注解知识分子主要基于下述考虑:一则在抗战前后,“文化人”成为社会上常用的话语。“文化人”即“文化工作者”这一概念的出现,标志着中国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许多人文知识分子以“普通人”、“人民一分子”、“工作者”的身份,独立自主地走向社会实践,跟劳动群众相结合。从抗日战争前夕以来,许多年间,大量文章纷纷使用了“文化人”这一带有褒义的概念,表明它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参见陈明远:《文化人的经济生活》 ,文汇出版社 2005 版,第 3-4 页。)张闻天在《发展文化运动》(1940 年 9 月 10 日)中还提出了“共产党员文化人”这一概念。二则当时的一些知识分子就自称或喜欢别人称其为文化人。三则从当时中共对文化人的认识来看,所谓文化人是“在社会上有相当地位、相当声望、能有一艺之长”,“其作品在对内对外常常有很大的影响” 。(中央宣传部、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关于各抗日根据地文化人与文化团体的指示》,《共产党人》第 2 集第12 期,1940 年 10 月 20 日。)这与本文所界定的延安知识分子的内涵有一定的吻合。
    ③ 这一概念的使用只是为了研究的方便,而对其内涵与外延本文不作深究。
    ④ 朱鸿召:《延安文人》,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4 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612 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373 页。
     ① 有研究者在探讨延安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历程时,以 1942 年延安整风为界划分为“自由言说”阶段和“整风改造”阶段。(耿化敏:《试论延安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党史研究与教学》2006 年第 4 期。);有研究者把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延安整风为界分成两段:前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运动,后称之为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前者偏重于倡导学习和应用马克思主义,后者偏重于解决如何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前者为后者奠定了思想基础,后者是前者“合乎逻辑的发展,是中国化运动内容的深化和规模的扩大”。(左瑞芳 左玉河:《抗战初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运动》,《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 年第 5 期。)
    ① [英]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商务印书馆 1997 年版,第 302 页。
    ② 石仲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何备受关注》,《北京日报》2007 年 5 月 28 日,第 18 版。
    ③ 政治层面的中国化主要的着眼点是解决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属政治领域或政治学范畴。这个工作主要由革命家、政治家做,由党中央领导集体做。学术层面的中国化是指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学科的中国化,其任务就是建立具有中国特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与政治层面的中国化相比,学术层面的中国化是属于更深层次的基础理论的中国化,其成果具有较大的稳定性。作为政治层面的中国化,主要考虑的是管用不管用,能否解决革命和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无须更多地去考虑学科的体系、结构和内容(这并不是说这方面的理论没有体系,或不必有体系),而作为学术层面的中国化则必须考虑学科体系、结构和内容的科学性、完整性的问题。(许全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治层面和学术层面区分》,《理论前沿》2003 年第 18 期。)
    ① 许全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文化背景》,《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8 年第 2 期。
    ② 侯且岸:《认知学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方法论思考》,《新视野》2007 年第 5 期。
    ③ 郭德宏:《近十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述评》,《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 年第 4 期。
    ④ 李君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若干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 年第 1 期。
    ⑤ 许全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治层面和学术层面区分》,《理论前沿》2003 年第 18 期。
    
    
    ① 徐松林:《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求实》2006 年第 8 期。
    ② 梁树发:《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的若干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 年第 6 期。
     ① 张静如:《论加强中共党史人物群体研究》,《湖湘论坛》2006 年第 4 期。
    
    ① 汪云生:《试论 20 世纪 30 年代知识分子走向延安》,《学术界》2005 年第 4 期。
    ② 朱鸿召:《延安文人》,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4 页。
    ③ 石岩:《圣地洪流:知识分子在延安》,《南方周末》2005 年 9 月 1 日,第 22 版。
    ④ 艾思奇:《抗战中的陕甘宁边区文化运动》,《中国文化》第 1 卷第 2 期,第 22 页。
    ⑤ 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51 页。
    
    ① 谢泳:《没有安排好的道路》,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46 页。
    ② 许纪霖:《最后的士大夫, 最后的豪杰》,《二十一世纪》(香港), 2004 年 4 月号。
    ③ 赵俪生:《篱槿堂自叙》,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 年,第 66 页。
    ④ [美]斯图尔特·施拉姆:《毛泽东》,红旗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174 页。
    ⑤ 石岩:《圣地洪流:知识分子在延安》,《南方周末》2005 年 9 月 1 日第 22 版。
    ⑥ 吴介民主编:《延安马列学院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35 页。
    ⑦ 吴介民主编:《延安马列学院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22--23 页。
    ⑧ 吴介民主编:《延安马列学院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257 页。
    
    
    ① 塞奇:《正确的党史从哪里来》,《二十一世纪》(香港), 1992 年 8 月号。
    ②《毛泽东文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92 页。
    ③ 石岩:《圣地洪流:知识分子在延安》,《南方周末》2005 年 9 月 1 日第 22 版。
    ④《毛泽东文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425 页。
    ⑤ 范文澜:《从烦恼到快乐》,《中国青年》第 3 卷第 2 期,1940 年 12 月 5 日。
    ⑥ 李锐:《我的社会主义思想史》,《炎黄春秋》2007 年第 2 期。
    ⑦ 史景迁:《天安门: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79 页。
    ① 参见刘家栋:《陈云在延安》,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30 页。
    ② 中央宣传部、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关于各抗日根据地文化人与文化团体的指示》,《共产党人》第 12 期,1940年 10 月 20 日。
    ③ 徐懋庸:《徐懋庸回忆录》,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121 页。
    ④ 成仿吾:《我与干之》,载《何干之文集》第 2 卷之序,北京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 页。
    
    
    ① 弩秋:《陕甘宁边区新文化运动的现状》,《新华日报》1941 年 1 月 7 日,第 4 版。
    ②《毛泽东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619 页。
    ③ 艾思奇:《抗战中的陕甘宁边区文化运动》,《中国文化》第 1 卷第 2 期,1940 年 4 月 15 日。
    ④ 萧克:《朱毛红军侧记》,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29 页。
     ① 艾克恩编:《延安文艺运动纪盛》,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29—30 页。
    ② 表中资料来源:延安时期的报刊和杂志,《中共党史人物传》,《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1—10 辑),《中国当代 社会科学家》,大量当时人的回忆录、传记,《延安文人》等专著。
     ① 参见冯建辉:《命运与使命:中国知识分子问题世纪回眸》,华文出版社 2006 版,第 94—120 页。
    
    ① 陈晓农编篡:《陈伯达最后口述回忆》,星克尔出版有限公司 2006 年版,第 52 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470 页。
    ③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833 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818 页。
     ① 陈晓农编篡:《陈伯达最后口述回忆》,星克尔出版有限公司 2006 年版,第 4 页。
    
    ① 李魁庆:《柯柏年的革命之路》,汕头大学校报, 2005 年 9 月 20 日,第 4 版。
    ② 参看刘超:《延安文化生态与“新杂文”运动》,北京大学硕士论文,2006 年。
    ③ 许纪霖:《最后的士大夫,最后的豪杰》,《二十一世纪》(香港), 2004 年 4 月号。
     ① 韦君宜:《思痛录》,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6 页;丁东 高增德 智效民 谢泳:《“一二·九”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书屋》2003 年第 12 期。
     ① 孙国林:《抗日战争中的延安文艺》,《文史春秋》,2006 年第 2 期。
    
    ① 参看叶再生:《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第 3 卷,华文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785—798 页。
    ② 弩秋:《陕甘宁边区的新文化运动的现状》,《新华日报》1941 年 1 月 8 日,第 4 版。
    
    ①《毛泽东怎样选秘书》,《廉政瞭望》2007 年第 12 期。
    ②《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140 页。
     ① 沈漪:《怀念张如心同志》,载温济泽等主编:《延安中央研究院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年版,第 190 页。
    ①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 5 册,文集之三十九,中华书局 1989 年版,第 43—45 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469 页。
    ③ [美] 斯图尔特·施拉姆:《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载萧延中等编著:《在历史的天平上》,中国工人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7 页。
    ④ [美] 斯图尔特·施拉姆:《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载萧延中等编著:《在历史的天平上》,中国工人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6 页。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290 页。
    ② [德]李博:《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与作用:从词汇-概念角度看日本和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赵倩、王草 、 葛平竹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第 79 页。
    ① 详情参看[德]李博:《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与作用:从词汇-概念角度看日本和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赵倩 、王草 、葛平竹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② 早期译介者中,无政府主义信仰者是唯一从实践意义上来译介马克思主义的特例,但他们只是把马克思主义学说视为无政府主义的一种旁证,骨子里并不赞成马克思主义,这为后面的历史所证明。
    ③《毛泽东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470 页。
    ① 艾思奇:《五四文化运动的特点》,《中国文化》1 卷第 3 期,1940 年 5 月 25 日。
    ②《毛泽东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471 页。不过美国学者本杰明·史华兹认为毛泽东的这一提法“与其说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倒不如说非常符合他本人的实际情况”。(参见[美]本杰明·史华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载萧延中等编著:《在历史的天平上》,中国工人出版社 1997 页,第 44 页。)
    ③ [日]石川祯浩:《中国共产党成立史》,袁广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50 页。
    ④ 孙宝义等著:《毛泽东的读书人生》,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70 页。
    ⑤ [美]阿里夫·德里克:《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翁贺凯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年版,第 31-32 页。
    ⑥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编:《陈独秀文章选编》(中),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4 年版,第 95、98 页。
    ⑦ 艾思奇:《五四文化运动的特点》,《中国文化》第 1 卷第 3 期,1940 年 5 月 25 日。
    
    ① 沙健孙主编:《中国共产党通史》第 1 卷,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274 页。
    ② 课程设置还可参看[美]盛岳:《莫斯科中山大学和中国革命》,现代史料编刊社 1980 年版的相关论述。
    ①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绎局马恩室编:《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在中国的传播》,人民出版社 1983年版,第 17 页。
    ② 1936 年,毛泽东对斯诺说过:“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这三本书是《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这是用中文出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阶级斗争》,考茨基著;《社会主义史》,柯卡普著。”(见《毛泽东一九三六年同斯诺的谈话》,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39 页;毛泽东:《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21—22 页。)
    ①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绎局马恩室编:《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在中国的传播》,人民出版社 1983年版,第 272 页。
    ② [美]阿里夫·德里克:《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地起源,1919--1937》,翁贺凯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32 页。
    ③ 如张静庐编:《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译本年表,1906——1949》,《列宁著作中译年表,1920——1949》,《斯大林著作中译年表,1924——1949》(见《中国出版社史料补编》,中华书局 1957 年版,第 442—475 页。);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绎局马恩室编:《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在中国的传播》,人民出版社 1983年版;北京图书馆马列著作研究室编:《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译文综录》,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3 年版;北京图书馆编:《列宁著作在中国(1919-1992 年文献调研报告)》,书目文献出版社 1995 年版.另有资料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资料选辑)》(共 6 册,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 1985 年版、1987 年版)。但是研究者对于这些被翻译和介绍进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原著和和研究著作中,具体那些观点和理论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中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以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从这些著作吸收了些什么,似乏进一步的分析。
    ④ 马汉儒编:《哲学大众化第一人》,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7 页。
    ⑤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绎局马恩室编:《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在中国的传播》,人民出版社 1983年版,第 29 页。
    ⑥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绎局马恩室编:《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在中国的传播》,人民出版社 1983年版,第 30 页。
    ⑦ 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中共党史人物传》第 64 卷之成仿吾,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151—152 页。
    
    
    ① 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人文书店 1936 年,第 384 页。
    ② 宋一秀等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北京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248-249 页。
    
    ① 参见卢毅:《20 世纪 30 年代的“唯物辩证法热”》,《党史研究与教学》2007 年第 3 期。
    ②《何干之文集》第 2 卷,北京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10 页。
    ①《何干之文集》第 1 卷,北京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86 页。
    ②《何干之文集》第 1 卷,北京出版社 1994 年版,183 页。
    ③ 因此派主要以《新生命》杂志为阵地,不断发表研究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文章,故称之为“《新生命》派”。
    ④ 此派主要以《动力》杂志为阵地。
    
    ① 陶直夫:《中国农村社会性质与农业改造问题》,《中国农村》第 1 卷第 11 期,1935 年 8 月 20 日。
    ② 沈志远:《现阶段中国经济之基础》,《新中华》第 3 卷第 13 期,1935 年 7 月。
    ③《何干之文集》第 1 卷,北京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66、165 页。
     ①《唯物辩证法论战》,民友书局 1934 年,第 1 页。
    ① 于光远:《艾思奇与<大众哲学>》,《中华读书报》,2000 年 10 月 11 日,第 7 版。
    ②《艾思奇全书》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495 页。
    ③ 李达关于“认识”的见解参见尹继佐等主编:《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哲学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82-83 页。
    ④《艾思奇全书》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580 页。
    ⑤ 余玮:《王丹一忆谈艾思奇》,《党史文汇》2006 年第 5 期。
    
    ① 陈伯达:《思想的自由与自由的思想》(1937 年 5 月 16 日) , 认识月刊创刊号,1937 年。
    ②《艾思奇文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552 页。
    ③《何干之文集》第 2 卷,北京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24 页。
    ④ 嵇文甫:《漫谈学术中国化问题》,《理论与现实》第 1 卷第 4 期,1940 年 2 月 15 日。
    ⑤ 张素民:《新“中国化”之创造》,《复兴月刊》第 1 卷第 10 期。
    ① 原载《文化建设》月刊第 1 卷第 4 期,1935 年 1 月 16 日。
    ② 胡适:《充分世界化与全盘西化》,《大公报》,1935 年 6 月 23 日。
    ③ 嵇文甫:《漫谈学术中国化问题》,《理论与现实》第 1 卷第 4 期,1940 年 2 月 15 日。
    ④ 关于新启蒙运动及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可参看陈亚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语境:20 世纪 30—40 年代中国新启蒙运动研究》,博士论文,2005 年。
    ⑤ 陈唯实:《 通俗辩证法讲话》,上海新东方出版社 1936 年版,第 7 页。
    ⑥《张申府文集》第 1 卷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92 页。
    
    ① 陈伯达:《 思想无罪》(1937 年 7 月 15 日),《读书》1937 年第 3 期。
    ② 冯崇义:《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化思潮》,《开放时代》1998 年第 2 期。
    ③ 冯崇义:《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化思潮》,《开放时代》1998 年第 2 期。
    ④ 大多国外学者持此观点。
    
    ① 从贤:《 现阶段的文化运动 》,《解放》第 23 期,1937 年 11 月 13 日。
    ② 李初梨:《十年来新文化运动的检讨》,《解放》第 24 期,1937 年 12 月 4 日。
    ③《艾思奇文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387—388 页。
    
    
    ① 徐素华:《艾思奇、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 年第 1 期。
    ② 陈伯达:《“五卅”血案十三周年》,《解放》第 40 期,1938 年 5 月 30 日。
    ③ 陈伯达:《 我们继续历史的事业前进 》,《解放》第 43、44 期合刊,1938 年 7 月 1 日。
    ④ 陈伯达:《论文化运动中的民族传统》,《解放》第 46 期,1938 年 7 月 23 日。
    ⑤ 陈伯达:《论文化运动中的民族传统》,《解放》第 46 期,1938 年 7 月 23 日。
    ⑥ 陈伯达:《论文化运动中的民族传统》,《解放》第 46 期,1938 年 7 月 23 日。
    ⑦ 陈伯达:《论文化运动中的民族传统》,《解放》第 46 期,1938 年 7 月 23 日。
    ① 有国外学者认为,陈伯达的这些思想看来与毛泽东提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密切相关,理由:(1)毛泽东的两个主要的要求,即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以及对中国的历史遗产进行马克思主义的评估(特别是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哲学遗产),与陈伯达在 1936 年 10 月的新启蒙运动中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所提出的两大任务是一致的。(2)毛泽东在 1938 年对中国历史遗产持更为同情的态度,表明他与自己在 1937 年的立场有了明显的转变,也与陈伯达一再呼吁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国历史的积极方面采取一种更为建设性的态度相一致。(3)“中国化”这个词(毛泽东在 10 月份的报告中第一次使用)看来是源于陈伯达 1938 年 5 月 4 日的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提倡所有中国文化的中国化和地方化。简而言之,陈伯达为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践的统一起来提供了口号以及基本原理 rationale (不是基本概念,这是毛泽东自己独立阐明的),他推动毛泽东正确地评估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历史遗产采取一种更积极态度的必要性。最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概念完全与陈伯达自 1936 年以来的观点相符,在 1938 年毛泽东的建议下,陈伯达成为了党内最主要的理论解释者。所有这些因素看来将确证陈伯达在这个概念的最初表述中所起的作用。([美]雷蒙德·怀利:《毛泽东、陈伯达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36—1938)》,林育川译,《现代哲学》2006 年第 6 期。)
    ②《美国学者评陈伯达》,刘雪明编译,《福建党史月刊》1990 年第 8 期。
    ③《毛泽东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11—112 页。
    ④ 毛泽东:《论新阶段》,《解放》第 57 期,1938 年 11 月 25 日。在 1952 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 2卷中,将毛泽东讲话中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改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一些研究者不注意这一文本的变化,还以为毛泽东最初提法是“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因而带来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① 有国外学者认为,毛泽东当时所讲的“民族形式”主要指治国之道的问题,并用毛泽东 1959 年 3 月说的“有些事 情不需要任何民族形式,诸如火车、飞机和大炮,政治和艺术都应当具备民族形式”加以佐证。(参见[美]斯图尔 特·施拉姆:《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载萧延中等编著:《在历史的天平上》,中国工人出版社 1997 页,第 11—12页。)
    ②《张闻天选集》,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82 页。
    ③《张闻天选集》,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225-226 页。
    ① 王明:〈目前抗战形势与如何坚持持久战争取最后胜利〉(1938 年 10 月 20 日),载《王明言论选辑》,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637-638 页。
    ② 后来的历史表明,王明并沒有真心诚意接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1974 年,王明在莫斯科出版了《中共五十年和毛泽东的背叛》。书中有回忆他在 1941 年 9 月与毛泽东个别谈话内容。王明对毛泽东说:“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口号是错误的。这样提出问题,本身就是非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的马克思主义是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的。”(许全兴:《王明的谎言与历史的真相》,《毛泽东思想研究动态》1984 年第 3 期。)
    ③ 张申府:《论中国化》,《战时文化》第 2 卷第 2 期。
    
    
    ① 嵇文甫:《漫谈学术中国化问题》,《理论与现实》第 1 卷第 4 期,1940 年 2 月 15 日。
    ② 张君劢:《致毛泽东先生一封公开信》,《再生》第 10 期,1938 年 12 月 16 日。
    ③ 叶青:《论学术中国化》,《时代精神》创刊号,1939 年 8 月。
    
    ① 艾思奇:《论中国的特殊性》,《中国文化》创刊号,1940 年 2 月 15 日。
    ② 叶青:《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中央周刊》3 卷 3、4 期合刊,1941 年 5 月。
    ③ 艾思奇:《论中国的特殊性》,《中国文化》创刊号,1940 年 2 月 15 日。
    ④《艾思奇文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552 页。
    ⑤ 艾思奇:《论中国的特殊性》,《中国文化》创刊号,1940 年 2 月 15 日。
    
    ①《艾思奇文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480--483 页。.
    ②《艾思奇文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453--454 页。.
    ③ 和培元:《论新哲学的特性与新哲学的的中国化》,《中国文化》第 3 卷第 2、3 期合刊,1941 年 6 月 28 日。
    
    ① 杨松:《关于马列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中国文化》第 1 卷第 5 期,1940 年 7 月 25 日。
    ② 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370—372 页。
     ① 杨松:《关于马列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中国文化》第 1 卷第 5 期,1940 年 7 月 25 日。
    ① 张希贤:《延安文化探考》,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46 页。
    ② 范文澜自己是这样追述的:“我在五四前后,硬抱着几本经书、汉书、说文、文选,诵习师说,孜孜不倦,自以为 这是学述正统,文学嫡传,看不起那时的白话文、新学说,把自己抛在大时代之外。后来才知道错了!错了!剑及履及般急起直追,感谢时代不抛弃任何一个愿意前进的人,我算是跟上时代了。想起那时候耳不闻雷霆之声,目不睹泰山之形,自安于蚯蚓窍里的微吟,如何不后悔呢!”(见《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79年版,第 207 页。)
    ① 晋阳学刊编辑部编:《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 4 辑“范文澜传略”,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214 页。
    ② 戴逸:《时代需要这样的历史学家》,《近代史研究》1994 年第 1 期。
    ③《何干之文集》第 2 卷之序言,北京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 页。
    ④ [德]罗梅君:《政治与科学之间的历史编纂—30 和 40 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形成》,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第 158 页。
    ⑤ 温济泽等编:《延安中央研究院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69 页。
    ① [德]罗梅君:《政治与科学之间的历史编纂—30 和 40 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形成》,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第 158 页。
    ② 叶蠖生:《抗战以来的历史学》,《中国文化》第 3 卷第 2、3 期合刊,1941 年 8 月 20 日。
    ③《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136 页。
    ④《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163 页。
    ⑤《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150 页。
    ① 叶蠖生:《抗战以来的历史学》,《中国文化》第 3 卷第 2、3 期合刊,1941 年 8 月 20 日。
    ② 叶蠖生:《抗战以来的历史学》,《中国文化》第 3 卷第 2、3 期合刊,1941 年 8 月 20 日。
    ③ 林甘泉等编:《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1929-1979)》,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13 页。
    ④ [美]阿里夫·德里克:《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翁贺凯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年版,第 143 页。
    ⑤ 李初梨:《我对郭沫若先生的认识》,《解放日报》1941 年 11 月 18 日。
    ⑥ 尹达:《郭沫若先生与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解放日报》1945 年 3 月 13 日。
    ⑦ 洪认清:《抗战时期的延安史学》,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128 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814--815 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802 页。
    ③ 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岳麓书社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449 页。
    ④ 范文澜:《斥所谓中国文化的同一性》,《解放日报》,1943 年 7 月 10 日。
    ⑤ 这从范文澜在《中国文化》第 2 卷第 3 期上发表的《中国经学史的演变》之“总结”中可以得以佐证。
    ①《怎样写历史》,《解放》第 134 期,1941 年 8 月 31 日。
    ② 郭化若:〈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片断〉,载《毛泽东的哲学活动——回忆与评述》,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编,1985 年,第 157 页。
    ③《毛泽东文集》3 卷,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350 页。
    ④ 参见张静如等:《中共党史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64 页。
    ⑤《联共党史》把苏联共产党历史描绘成正确路线与错误路线生死搏斗的历史,尤其突出斯大林的个人作用。全书提 到斯大林、列宁的名字共有六百五十余次,介绍斯大林、列宁著作以及引用他们语录的篇幅占了全书的四分之一;共有一百页左右。(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89 页。)
    
    ① 杨松:《关于马列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中国文化》第 1 卷第 5 期,1940 年 7 月 25 日。
    ② 金雁:《斯大林时代的苏俄史学界》,《炎黄春秋》2007 年第 8 期。
    ③ 杨松:《关于马列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中国文化》第 1 卷第 5 期,1940 年 7 月 25 日。
    ① 金灿然:《中国历史学的简单回顾和展望》,《解放日报》1941 年 11 月 20-22 日。
    ② 吴玉章:《研究中国历史的意义》,《解放》第 52 期,1938 年 9 月 18 日。
    ③ [美]阿里夫·德里克:《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翁贺凯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年版,第 33 页。
    ④ [美]阿里夫·德里克:《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翁贺凯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年版,第 46 页。
    ① 金灿然:《中国历史学的简单回顾与展望》,《解放日报》1941 年 11 月 21 日。
    ② 金灿然:《中国历史学的简单回顾与展望》,《解放日报》1941 年 11 月 21 日。
    ③ 表中资料来源:金灿然:《中国历史学的简单回顾与展望》(1941 年 11 月 20-22 日连载的《解放日报》);[美]阿里夫·德里克:《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翁贺凯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
    ④ 金灿然:《中国历史学的简单回顾与展望》,《解放日报》1941 年 11 月 21 日。
    ⑤ 金灿然:《中国历史学的简单回顾与展望》,《解放日报》1941 年 11 月 22 日。
    
    ① 范文澜:《关于上古历史阶段的商榷》,《中国文化》,第 1 卷第 3 期,1940 年 5 月 25 日。
    ② 尹达:《关于殷商社会性质争论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中国文化》第 2 卷第 1 期,1940 年 9 月 25 日。
    ③ 徐春夏:《管窥抗战时期延安史学成果的传播机制》,《党史文苑》2005 年第 22 期。
     ① 尹达:《关于殷商史料问题———兼论殷商社会性质》,《中国文化》第 3 卷第 1 期,1941 年 6 月 20 日。
    ① 陈晓农编纂:《陈伯达最后口述回忆(修订版)》,星克尔出版有限公司 2006 年版,第 48 页。
    ②《解放》第 33 期的编者按语中提出,两教授对于中山先生学说新的见解,值得大家研究与讨论。
    ③ 艾思奇:《孙中山先生的哲学思想》,《解放》第 33 期。
    
    ① 何思敬:《论孙中山的思想的研究问题》,《中国文化》创刊号,1940 年 2 月 25 日。
    ② 叶蠖生:《抗战以来的历史学》,《中国文化》第 3 卷第 2、3 期合刊,1941 年 8 月 20 日。
    
    
    ① 范文澜:《中国经学史的演变》,《中国文化》2 卷第 3 期,1940 年 11 月 25 日。
    ②《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163 页。
    ① 详情见叶蠖生:《抗战以来的历史学》,《中国文化》第 3 卷第 2、3 期合刊,1941 年 8 月 20 日。
    ② 荣孟源:《范文澜同志在延安》,载温济泽等编:《延安中央研究院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181 页。
    ③ 朱鸿召:《范文澜:从顽童到革命历史学家》,《湖南湘声报》2002 年 11 月 28 日。
    ④ 引自蔡美彪:《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的前前后后》,《河北学刊》1999 年第 2 期。
    ① 朱鸿召:《从顽童到革命历史学家》,载《湖南湘声报》,2000 年 11 月 28 日;陈微主编:《毛泽东与文化界名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31 页。
    ② 荣孟源:《范文澜同志在延安》,载温济泽等编:《延安中央研究院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181 页。
    ③ 洪认清:《抗战时期的延安史学》,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56 页。
    ④ 朱鸿召:《延安文人》,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12 页。
    ⑤ 王学典:《“假问题”与“真学术”:中国社会形态问题讨论的一点思考》,《东岳论坛》2000 年第 4 期。
    
    ① 徐春夏:《管窥抗战时期延安史学成果的传播机制》,《党史文苑》2005 年第 22 期。
    ② 林默涵:《怀念艾思奇同志》,载《一个哲学家的道路》,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102—103 页。
    ①《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112 页。
    ② 卢国英:《智慧之路:一代哲人艾思奇》,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128 页。
    ① 参见乔舒亚·福格尔:《艾思奇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贡献》,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 1987 年版。
    ②《青年哲学家和培元溺水逝世———马列研究院特开会追悼》,《解放日报》, 1941 年 7 月 29 日,第 2 版。
    ③ 郭思敏:《对〈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的哲学研究活动〉一文的订正》,《毛泽东思想研究动态》1984 年第 4 期。
    ④《编后记》,《中国文化》第 3 卷第 2、3 期合刊,1941 年 8 月 20 日。
    ⑤ 徐素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应用、形态变化及发展前景》,《东方论坛》2002 年第 1 期。
    ① 张如心:《论创造性的学习》,《解放》第 131、132 期合刊,1941 年 7 月 7 日。
    ② 艾思奇:《抗战以来几种重要哲学思想评述》《中国文化》第 3 卷第 2、3 期合刊., 1941 年 8 月 20 日。
    
    ① 杨超:《<唯物史观>读物推荐》,《中国青年》第 2 卷第 4 期,1940 年 2 月 15 日。
    ② 杨超:《<唯物史观>读物推荐》,《中国青年》第 2 卷第 4 期,1940 年 2 月 15 日。
    ③ 所谓“新哲学”,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区别于以往的一切旧哲学。
    ① 新哲学研究会是 1936 年艾思奇、沈志远等在上海发起并组织的,这是一个研讨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实用 主义新康德主义和其他冒称马克思主义的唯心主义哲学的秘密学术性组织。1937 年“八·一三”事变后,上海沦陷,该会也随之停止活动。
    ② 关于此文起草人是谁有争论,一说是艾思奇,一说是陈伯达,具体参看卢国英:《智慧之路—一代哲人艾思奇》,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234-235 页。
    ③《新哲学会缘起》,《解放》第 53 期,1938 年 9 月 30 日。
    
    ① 江湘:《延安新哲学会举行第一届年会》,《新中华报》,1940 年 6 月 28 日,第 4 版。
    ②《陕甘宁边区新文化运动的现状》(上),《新华日报》1941 年 1 月 7 日,第 4 版。
    ③ 江湘:《延安新哲学会举行第一届年会》,《新中华报》1940 年 6 月 28 日,第 4 版。
    ④ 艾思奇:《怎样研究辩证法唯物论》,《解放》第 82 期,1939 年 8 月 30 日。
    
    ① 艾思奇:《哲学是什么》,《中国文化》第 1 卷第 6 期,1940 年 8 月 25 日。
    ② 和培元:《论新哲学的特性与新哲学的中国化》,《中国文化》第 3 卷第 2、3 期合刊,1941 年 8 月 20 日。
    
    ① 和培元:《论新哲学的特性与新哲学的中国化》,《中国文化》第 3 卷第 2、3 期合刊,1941 年 8 月 20 日。
    ② 张希贤:《延安文化探考》,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4 页。
    ① 对此,已有不少学者从考据学的角度作了详细说明,如发现毛泽东的讲授提纲第一章第一节“哲学中的两军对战”,与米丁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哲学中的两条路线”大体一致;毛泽东的讲授提纲第二章第九、十、十一节的“反映论”、“真理论”、“实践论”与米丁上述著作的第三章的第三、四、五节的“物质和意识、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客观的绝对的和相对的真理”、“社会的实践为认识的标度”等亦有共同之处。(参见胡为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现状与前景:对怎样走向“后原理”时代的一种探讨》,《哲学研究》2005 年第 1 期。)
    ② 卢国英:《智慧之路—一代哲人艾思奇》,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122 页。
    ① 张如心:《在毛泽东同志的旗帜下前进》,《解放》第 127 期,1941 年 4 月 30 日。
    ② 和培元:《论新哲学的特性与新哲学的中国化》,《中国文化》第 3 卷第 2、3 期合刊,1941 年 8 月 20 日。
    ③ 艾思奇:《抗战以来几种重要哲学思想评述》《中国文化》第 3 卷第 2、3 期合刊,1941 年 8 月 20 日。
    ④ 艾思奇此处没提讲授提纲,在学者认为,主要是因为当时没有公开发表,只是在抗大讲课时讲过,所以未加“评述”。(卢国英:《智慧之路—一代哲人艾思奇》,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323 页。)笔者不认同此说。
    ⑤ 葛兰西:《狱中札记》,纽约,1973 年版,第 403 页。
    ① 艾思奇:《抗战以来几种重要哲学思想评述》《中国文化》第 3 卷第 2、3 期合刊,1941 年 8 月 20 日。
    ② 卢国英:《智慧之路—一代哲人艾思奇》,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396 页。
    ③ 艾思奇:《共产主义者与道德》,《解放》第 51 期,1938 年 9 月 8 日。
    ④ 艾思奇:《共产主义者与道德》,《解放》第 51 期,1938 年 9 月 8 日。
    
    
    ① 陈伯达:《新道德观》,《中国文化》第 2 卷第 4 期,1940 年 12 月 25 日。
    ② 陈伯达:《新道德观》,《中国文化》第 2 卷第 4 期,1940 年 12 月 25 日。
    ③ 陈晋:《毛泽东的文化性格》,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79 页。
    ④ 艾思奇:《共产主义者与道德》,《解放》第 51 期,1938 年 9 月 8 日。
    ⑤《范文澜全集》第 7 卷,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76 页。
    ⑥ 艾思奇:《共产主义者与道德》,《解放》第 51 期,1938 年 9 月 8 日。
     ① 陈伯达:《中国古代哲学的开端》,《解放》第 62 期,1939 年 1 月 28 日。
    
    
    ① 陈伯达:《孔子的哲学思想》,《解放》第 69 期,1939 年 4 月 15 日。
    ②《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144 页。
     ①《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145 页。
    
    ① 陈伯达:《孔子的哲学思想》,《解放》第 69 期,1939 年 4 月 15 日。
    ② 陈伯达:《孔子的哲学思想》,《解放》第 69 期,1939 年 4 月 15 日。
    
    ① 艾思奇:《抗战以来几种重要哲学思想评述》《中国文化》第 3 卷第 2、3 期合刊,1941 年 8 月 20 日。
    ② 艾思奇:《抗战以来几种重要哲学思想评述》《中国文化》第 3 卷第 2、3 期合刊,1941 年 8 月 20 日。
    ① 艾思奇:《抗战以来几种重要哲学思想评述》《中国文化》第 3 卷第 2、3 期合刊,1941 年 8 月 20 日。
    ② 艾思奇:《孙中山先生的哲学思想》,《解放》第 33 期,1938 年 4 月 1 日。
    ③ 陈伯达:《老子的哲学思想》,《解放》第 63、64 期合刊,1939 年 2 月 16 日。
    ④ 陈伯达:《论“新哲学”问题及其他——致张申府先生的一封公开信》,《中国文化》第 1 卷第 5 期,1940 年 7 月25 日。
    ⑤ 骆晓会等:《苏联哲学与近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年第 5 期。
    
    ① 冯建辉:《延安时期理论繁荣的历史思考》,《北京党史研究》1998 年第 4 期。
    ② 杨松:《关于马列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中国文化》第 1 卷第 5 期,1940 年 7 月 25 日。
    ③《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202 页。
     ① [美]弗里德里克·韦克曼:《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载萧延中等编著:《在历史的天平上》,中国工人出版社 1997页,第 53-54 页。
    
    ① 此处借鉴了肖东波:《中国共产党理论建设史纲(1921—1949)》的相关论述。
    ②《何干之文集》第 2 卷,北京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44 页。
    ③《何干之文集》第 1 卷,北京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49 页。
    
    ①《何干之文集》第 2 卷,北京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44 页。
    ②《何干之文集》第 1 卷,北京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99 页。
    ③《何干之文集》第 1 卷,北京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99-200 页。
    ④《何干之文集》第 2 卷,北京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3 页。
    ① 陈伯达:《评陈独秀的亡国论》,《解放》第 60、61 期合刊,1939 年 1 月 15 日。
    ② 陈伯达:《评陈独秀的亡国论》,《解放》第 60、61 期合刊,1939 年 1 月 15 日。
    ③ 陈伯达:《由封建的中国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解放》第 128 期,1941 年 5 月 15 日。
    ④ 陈伯达:《由封建的中国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解放》第 128 期,1941 年 5 月 15 日。
    
    ① 陈伯达:《由封建的中国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解放》第 128 期,1941 年 5 月 15 日。
    ② 陈伯达:《由封建的中国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解放》第 128 期,1941 年 5 月 15 日。
    ③ 陈伯达:《由封建的中国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解放》第 128 期,1941 年 5 月 15 日。
    ④ 陈伯达:《由封建的中国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解放》第 128 期,1941 年 5 月 15 日。
    ⑤ 陈伯达:《由封建的中国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解放》第 128 期,1941 年 5 月 15 日。
    ⑥ 叶蠖生:《对于学习中国历史的几点意见》,《解放》第 133 期,1941 年 7 月 30 日。
     ① 王思华:《关于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中国文化》第 2 卷第 6 期,1941 年 5 月 20 日。
    
    ① 萧延中:《毛泽东在现代台湾的政治境遇》,载 http://www.tecn.cn/data/detail.php?id=12456。
    ② 参见张志清等著:《延安整风前后》,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81—91 页。
    ③ 吴介民主编:《延安马列学院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0 页。
    
    
    ① 吴介民主编:《延安马列学院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23 页。
    ② 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86 页。
    ③ 张如心:《理论与实践之统一:干部修养问题之一》,《共产党人》第 19 期,1941 年 8 月。
    ④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47 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817 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814 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820 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815-816 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816 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818 页。
    ⑥《毛泽东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815 页。
    
    
    ① 这是笔者从《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中统计出来的。
    ② 详情见《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
    ①《列宁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60 年版,第 673 页。
    ② 具体大纲见《共产党人》,1940 年第 7、8 期。
    ③ 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中共党史人物传》第 44 卷之何思敬,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201 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621 页。文下注:“第一章《中国社会》,是其他几个同志起草,经过毛泽东修改的。”
    ⑤ 参见张静如主编:《中国共产党思想史》,青岛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230 页。
    ① 叶永烈:《陈伯达传》,人民日报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34 页。
    ② 赵超构:《延安一月》,载《延安民主模式研究资料选编》课题组编:《延安民主模式研究资料选编》,西北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10 页。
    ③ 参见郭若平:《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学理探源--对“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有益成果的吸收》,《中共党史研究》2003年第 4 期。
    ① 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99 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670 页。
    ③《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160 页。
    ④ 刘益涛:《1937-1947 年毛泽东在延安》,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127 页。
    ⑤ 陈晋:《从抗日文化到延安文化》,《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 年第 1 期。
    ① 王明:《学习毛泽东》,《中国青年》,1940 年 7 月 5 日。
    ② 艾丹:《对“毛泽东思想”首创者的再思考》,《天中学刊》2007 年第 3 期。
    ③ 一是在关于中国社会经济性质方面;二是关于中国社会各阶级和阶层的相互关系,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动力和战略战术等等问题;三是关于国家政权的形式;四是关于建立新的人民的革命军队和军事战略战术的学说;五是关于中国农民土地问题;六是关于建立新式的马克思列宁的布尔塞维克共产党方面;七是中国各门学术的马列主义化方面;八是翻译和介绍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方面;九是马列主义的通俗化和大众化方面;十是西欧启蒙运动者的著作和俄国古典文学、苏联和英、法、美等国无产阶级文学的翻译和介绍方面。
    ④ 杨松:《关于马列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中国文化》第 1 卷第 5 期,1940 年 7 月 25 日。
    ⑤ 张仲实:《掌握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为纪念列宁逝世十七周年而作》,《解放》第 123 期,1941 年 1 月 16 日。
    
    ① 张仲实:《掌握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为纪念列宁逝世十七周年而作》,《解放》第 123 期,1941 年 1 月 16 日。
    ② 和培元:《论新哲学的特性与新哲学的中国化》,《中国文化》第 3 卷第 2、3 期合刊,1941 年 6 月 28 日。。
    ③ 和培元:《论新哲学的特性与新哲学的中国化》,《中国文化》第 3 卷第 2、3 期合刊,1941 年 6 月 28 日。
    
    
    ① 张如心:《论布尔什维克的教育家》,《共产党人》第 16 期,1941 年 3 月 20 日。
    ② 张如心:《学习和掌握毛泽东的理论和策略》,《解放日报》,1942 年 2 月 19 日。
    ③ 张如心:《学习和掌握毛泽东的理论和策略》,《解放日报》,1942 年 2 月 19 日。
    ④ 张如心:《论布尔什维克的教育家》,《共产党人》第 16 期,1941 年 3 月 20 日。
    ⑤ 张如心:《在毛泽东同志的旗帜下前进》,《解放》127 期,1941 年 4 月 30 日。
    ⑥ 张如心:《在毛泽东同志的旗帜下前进》,《解放》127 期,1941 年 4 月 30 日。
    ⑦ 张如心:《在毛泽东同志的旗帜下前进》,《解放》127 期,1941 年 4 月 30 日。
    
    ① 张如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干部修养问题之一》,《共产党人》第 19 期,1941 年 8 月。
    ② 张如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干部修养问题之一》,《共产党人》第 19 期,1941 年 8 月。
    ③ 张如心:《在毛泽东同志的旗帜下前进》,《解放》第 127 期,1941 年 4 月 30 日。
    ④ 张如心:《在毛泽东同志的旗帜下前进》,《解放》第 127 期,1941 年 4 月 30 日。
    ⑤ 张如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干部修养问题之一》,《共产党人》第 19 期,1941 年 8 月。
    
    
    ① 张如心:《在毛泽东同志的旗帜下前进》,《解放》127 期,1941 年 4 月 30 日。
    ② 张如心:《学习和掌握毛泽东的理论和策略》,《解放日报》,1942 年 2 月 19 日。
    ③《邓拓全集》第 2 卷,花城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61 页。
    
    ①《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333--334 页。
    ②《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1 年版,第 333 页。
    ①《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212 页。
    ② 在毛泽东运用的“主义”一词中,除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资本主义等通用的词语之外,只要是用“主义”做后续词的词汇,几乎没有一个是可爱的:主观主义、个人主义、机会主义、宗派主义、小团体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等等更不用说了,其余如:屠杀主义、取消主义、盲动主义、命令主义、不动主义、农村游击主义、兼顾主义、本位主义、报复主义、享乐主义、流寇主义、山头主义、绝对平均主义,等等,无一不是毛泽东批判的对象。
    ③ 雷蒙德·怀利:《毛泽东政治权威形成的历史氛围》,载萧延中主编:《从奠基者到“红太阳”》,中国工人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203 页。
     ①《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222 页。
    ① 赵超构:《延安一月》,载《延安民主模式研究资料选编》课题组编:《延安民主模式研究资料选编》,西北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07 页。
    ② 温济泽:《和艾思奇同志相处的日子》,载温济泽等编:《延安中央研究院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205 页。
    ③ 李澄:《我的老师王思华同志》,载温济泽等编:《延安中央研究院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199 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列宁选集,第 2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毛泽东选集,第 1—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 [日]竹内实.毛泽东集(十卷本) [M].东京:株式会社北望社,1970-1972.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毛泽东文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7] 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8] 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9] 张闻天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0]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11]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 10 册(1936—1938)[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
    [12]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 11 册(1939—1941)[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
    [13] 延安时事问题研究会编.抗战中的中国文化教育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
    [14] 关于马列主义中国化的问题[M]. 冀鲁豫边区文化出版社,1942.
    [15]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知识分子问题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16] 延安民主模式研究资料选编课题组.延安民主模式研究资料选编[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
    [17]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四辑)[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
    [18] 王健英.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汇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
    [19]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近现代史研究所.延安时期党的知识分子问题资料选辑[M].内部资料,1984.
    [20]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21] 周国全、郭德宏.王明年谱[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
    [22] 艾克恩.延安文艺运动纪盛[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23] 王明言论选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4] 柳湜.柳湜文集[M].北京:三联书店, 1987.
    [25] 张申府.张申府文集,第 1 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5.
    [26] 艾思奇文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7] 艾思奇文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28] 艾思奇.艾思奇全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9] 邵式平文论[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1.
    [30] 吴亮平文选[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31] 成仿吾教育文选[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
    [32] 王学文经济论文选(1925—1949)[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
    [33] 何干之.何干之文集,第 1—3 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
    [34] 周扬.周扬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5] 胡绳.胡绳全书,第 4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
    [36] 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37] 范文澜.范文澜全集,第 7—8 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38] 胡乔木.胡乔木文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2.
    [39] 胡乔木.胡乔木文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40] 陈唯实.陈唯实文选[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
    [41] 邓拓.邓拓全集,第 2 卷[M]. 广州:花城出版社,2002.
    [42]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报刊史研究室.延安文萃,上下[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4.
    [43] 姜义华.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选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
    [44] 高军.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资料选辑[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3-1986.
    [45] 高军.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资料选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
    [46] 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中国党史人物传,第 25 卷[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
    [47] 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中共党史人物传,第 44 卷[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
    [48] 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中共党史人物传,第 64 卷[M].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7.
    [49] 晋阳学刊编.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1—10 辑[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1983、1985、1987.
    [50] 余飘、李洪程.成仿吾传[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
    [51] 李国强、李希文.邵式平传[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2.
    [52] 温济泽.第一个平反的“右派”:温济泽自述[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53] 叶永烈.陈伯达传,上、下册[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9.
    [54] 黄昌勇.王实味传[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0.
    [55] 谢本书.战士学者艾思奇[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0.
    [56] 艾思奇文稿整理小组.一个哲学家的道路[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1.
    [57] 吴介民.延安马列学院回忆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
    [58]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编译局马恩室编.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在中国的传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59] 温济泽.延安中央研究院回忆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60] 张彦平.延安中央印刷厂编年纪事(1935—1948)[M].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
    [61] 潘梓年.新华日报的回忆[M].重庆:重庆人民出版社,1959.
    [62] 萧克.朱毛红军侧记[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63] 赵俪生.篱槿堂自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64] 徐懋庸.徐懋庸回忆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65] 韦君宜.思痛录[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
    [66] 牟决鸣.何其芳诗文掇英[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
    [67] 张静如.中国共产党思想史[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1.
    [68] 张静如、唐曼珍.中共党史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69] 郭德宏.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70] 郭德宏.中国共产党历程,第 2 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71] 郭德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党史研究的新进展[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
    [72] 于光远著述、韩钢诠注.“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历史命运:读史笔记[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
    [73] 李瑗.毛泽东与邓小平[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
    [74]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5]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76]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77] 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78] 许纪霖.20 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79] 许纪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下卷[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
    [80] 贺照田.颠踬的行走:二十世纪中国的知识与知识分子[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81] 冯建辉.命运与使命:中国知识分子问题世纪回眸[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6.
    [82] 朱文显.知识分子问题:从马克思到邓小平[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83] 何晓明.百年忧患:知识分子命运与中国现代化进程[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
    [84] 程伟礼等.先知的足迹: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心路历程[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
    [85] 陈明远.文化人的经济生活[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
    [86] 马嘶.1937 年中国知识界[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87] 刘晔.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88] 林贤治.关于知识分子的札记——午夜的幽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9]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90] 中国郭沫若研究会、郭沫若纪念馆.文化与抗战[M].成都:巴蜀书社,2006.
    [91] 王培元.抗战时期的延安鲁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92] 朱鸿召.延安文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1.
    [93] 魏继昆.国统区抗日知识分子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94] 郑师渠.中国共产党文化思想史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95] 裴毅然.中国知识分子的选择与探索[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96] 郑也夫.知识分子研究[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97] 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史,第 1—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96.
    [98] 尹继佐.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哲学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99] 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100] 肖东波.中国共产党理论建设史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
    [101] 陈晋.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102] 高军等.中国现代政治思想评要[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103] 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7.
    [104] 肖效钦、钟兴锦.抗日战争文化史(1937—1945)[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
    [105] 任宏、高梅.延安时期生活往事[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5.
    [106] 陈学昭.延安访问记[M].北极书店,1941.
    [107] 刘家栋.陈云在延安[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
    [108] 曲士培.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高等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09] 雷云峰.陕甘宁边区史,抗日战争时期(上)[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3.
    [110] 马汉儒.哲学大众化第一人——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111] 孙琴安,李师贞著.毛泽东与著名学者[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112] 洪认清.抗战时期的延安史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
    [113] 田亮.抗战时期史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114] 桂遵义.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
    [115] 孟庆仁.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评传[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
    [116] 卢国英.智慧之路——一代哲人艾思奇[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117] 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 6—7 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118] 盛邦和.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人文学科——史学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19] 周一平.毛泽东思想研究史稿[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20] 胡为雄.毛泽东思想研究史略[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121] 郭涤、秦益珍、和平.延安时期与毛泽东思想[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122] 阎志民.毛泽东的意识形态学说[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123] 龚育之、逢先知、石仲泉.毛泽东的读书生活[M].北京:三联书店 ,2005.
    [124] 贾思楠.毛泽东人际交往实录(1915—1976)[M].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9.
    [125] 杨超、毕横剑.毛泽东思想史(修订本)[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126] 薛广洲.毛泽东哲学与中西哲学融合[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4.
    [127] 廖盖隆、谢春涛等.理论家笔下的毛泽东[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3.
    [128] 许全兴.毛泽东与孔夫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个案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29] 叶再生.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第 3 卷[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
    [130] 沙健孙.中国共产党通史,第 1 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
    [131] 张静庐.中国出版社史料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57.
    [132] 张希贤.延安文化探考[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133] 林甘泉.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1929-1979)[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134] 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M].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2003.
    [135] 陈晋.毛泽东的文化性格[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
    [136] 张志清等.延安整风前后[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
    [137] 党校教育史研究组.延安中央党校的审干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138] 刘益涛.1937-1947 年毛泽东在延安[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
    [139] 张光明.社会主义由西方到东方的演进[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140] 萧延中.外国学者眼中的毛泽东,第 1—4 卷[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
    [141] 沈志华.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
    [142] 陈晓农.陈伯达最后口述回忆(修订版)[M].香港:星克尔出版有限公司,2006.
    [143] 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2000.
    [144] 叶青.毛泽东批判[M].台北:帕米尔书店,1961 .
    [145] [美]萨义德.知识分子论[M].单德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
    [146] [法]雷蒙·阿隆.知识分子的鸦片[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147] [英]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 [M]. 何兆武、张文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48] [美]阿里夫·德里克.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M]. 翁贺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149] [德]罗梅君.政治与科学之间的历史编撰——30 和 40 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形成[M]. 孙立新译,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150] [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151] [波兰]弗·兹纳涅茨基.知识人的社会角色[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152] [美]斯图尔特?施拉姆.毛泽东[M].北京:红旗出版社,1987.
    [153] [美]史景迁.天安门: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154] [美]马克·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M]. 魏晓明、冯崇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55] [美]盛岳.莫斯科中山大学和中国革命[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
    [156] [德]李博.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与作用:从词汇—概念角度看日本和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M].赵倩、王草 、 葛平竹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57] [日]石川祯浩.中国共产党成立史 [M]. 袁广泉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58] [美]威莱.毛主义的出现:毛泽东、陈伯达及其对中国理论的探索(1935—1945)[M]. 斯坦福: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80.
    [159] [美]施瓦支.中国的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M].李国英等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160] 郭德宏.近十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述评[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4).
    [161] 李君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若干问题研究[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1).
    [162] 袁辉初.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2).
    [163] 李建勇.“源”与“流”: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解读[J].甘肃理论学刊,2006(2).
    [164] 杨富斌.从过程视角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1).
    [165] 雍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实际马克思主义化[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5).
    [166] 刘林元.论正确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J].江海学刊,2003(4).
    [167] 张金荣.从历史上三次中外文化交流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5).
    [168] 许全兴.警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传统文化消极因素的渗入[J].求是学刊,2004(2).
    [169] 许全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治层面和学术层面区分[J].理论前沿,2003(18).
    [170] 许全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文化背景[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8(2).
    [171] 侯且岸.认知学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方法论思考[J].新视野,2007(5).
    [172] 郑崇玲、李方祥.农民传统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绥化学院学报,2005(1).
    [173] 孙国林.抗日战争中的延安文艺[J].文史春秋,2006(2).
    [174] 汪云生.试论 20 世纪 30 年代知识分子走向延安[J].学术界,2005(4).
    [175] 耿化敏.试论延安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6(4).
    [176] 刘悦清.延安知识分子群体的特征及其历史地位[J].中共党史研究,1995(5).
    [177] 李泽华.论延安时期张如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与贡献[J].党史文苑(学术版),2007(8).
    [178] 左瑞芳 、左玉河.抗战初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运动[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5).
    [179] 张立慧.抗战时期的“中国化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J].郑州大学学报, 2006(6).
    [180] 冯崇义.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化思潮[J].开放时代,1998(2).
    [181] 欧阳军喜.论抗日战争时期的“学术中国化”运动[J].中共党史研究,2007(3).
    [182] 张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及其演变[J].理论学刊,2000(3).
    [183] 鲁振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读史中若干问题考察[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1).
    [184] 金雁.斯大林时代的苏俄史学界[J].炎黄春秋,2007(8).
    [185] 张静如.关于“中国化”[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6(5).
    [186] 欧阳小松.对艾思奇等人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若干解读[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7(6).
    [187] 于良华、徐素华.青年哲学家和培元[J].哲学动态,1985(7).
    [188] 冯建辉.延安时期理论繁荣的历史思考[J].北京党史研究,1998(4).
    [189] 徐素华.艾思奇、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1).
    [190] 徐素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应用、形态变化及发展前景[J].东方论坛,2002(1).
    [191] 刘雪明.美国学者评陈伯达[J].福建党史月刊, 1990(8).
    [192] 卢毅.20 世纪 30 年代的“唯物辩证法热” [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7(3).
    [193] 于光远.初识陈伯达[J].读书,1998(6).
    [194] 余玮.王丹一忆谈艾思奇[J].党史文汇,2006(5).
    [195] 李锐.我的社会主义思想史[J].炎黄春秋,2007(2).
    [196] 戴逸.时代需要这样的历史学家[J].近代史研究,1994(1).
    [197] 王学典. “假问题”与“真学术”:中国社会形态问题讨论的一点思考[J].东岳论坛,2000(4).
    [198] 励秋生.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哲学遗产的典范——学习毛泽东书信选集一九三九年有关书简[J].毛泽东思想研究,1984(3).
    [199] 冯崇义.论 30 年代夭折的“新启蒙运动” [J].开放时代,1999(3).
    [200] 许全兴.毛泽东论孔子“正名” [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3(1).
    [201] 高华.在革命词语的高地上[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6(8).
    [202] 徐春夏.管窥抗战时期延安史学成果的传播机制[J].党史文苑,2005(22).
    [203] 石仲泉.胡乔木研究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思路[J].百年潮,2001(6).
    [204] 陈卫平.变革·融合·制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传统文化[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3).
    [205] 徐松林.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J].求实,2006(8).
    [206] 梁树发.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6).
    [207] 包心鉴.当代全球化的大趋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视野[J].东岳论丛,2005(1).
    [208] 胡为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现状与前景[J].哲学研究,2005(1).
    [209] 郭若平.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学理探源—对“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有益成果的吸收[J].中共党史研究,2003(4).
    [210] 艾丹.对“毛泽东思想”首创者的再思考[J].天中学刊,2007(3).
    [211] 陈晋.从抗日文化到延安文化[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1).
    [212] 尹保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术定位[J].科学社会主义,2002(3).
    [213] 赵长海.延安时期的“时事问题丛书”研究[J].抗日战争研究,2005(4).
    [214] 陆信礼.试论侯外庐“学术中国化”的卓越成就[J].东方论坛,2006(1).
    [215] 冯蕙.六届六中全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9(2).
    [216] 黄延敏.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改造与提升[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6).
    [217] 黄延敏.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重视传统文化研究的原因[J].兰州学刊,2005(4).
    [218] 李伟、黄延敏.延安时期毛泽东对孔子哲学思想的研究及意义[J].探索,2005(3).
    [219] 陈其泰.范文澜与毛泽东:学术的关联和风格的共鸣[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2).
    [220] 韩凌轩.论延安中央研究院[J].文史哲,2003(3).
    [221] 侯且岸.中国共产党思想史研究四题[J].北京党史,2005(4).
    [222] 谭群玉、周兵.新哲学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J].现代哲学,2006(6).
    [223] 石岩.圣地洪流:知识分子在延安[N].南方周末,2005-9-1.
    [224] 陈亚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由来[N].学习时报,2006-10-16.
    [225] 王素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N].学习时报,2006-07-24.
    [226] 龚育之.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当代化答记者问(上、下)[N].学习时报,第279、280 期.
    [227] 石仲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何备受关注[N].北京日报,2007-5-28.
    [228] 刘超.延安文化生态与“新杂文”运动[D].北京大学硕士论文,2006.
    [229] 陈亚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语境:20 世纪 30—40 年代中国新启蒙运动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5.
    [230] 李海春.论日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D]. 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5.
    [231] 王玉平.20 世纪上半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之检视[D].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5.
    [232] 塞奇.正确的党史从哪里来[J].二十一世纪, 1992,(8 月号).
    [233] 许纪霖.最后的士大夫, 最后的豪杰[J].二十一世纪, 2004,(4 月号).
    [234] 李建勇.1938 年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背景与动机: 一个研究的综述[J].《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8,(2 月号).
    [235] 萧延中.毛泽东在现代台湾的政治境遇[EB/OL] . http://www.tecn.cn/data/detail.php?id=12456.
    [236] [日]三田刚史.留日中国学生论马列主义革命——河上肇的中国学生与《孤军》杂志[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237] [美]雷蒙德·怀利(Raymond F·Wylie)著,林育川译.毛泽东、陈伯达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36—1938) [J].现代哲学,2006,(6).
    [238] [澳]尼克·奈特著,王桂花译.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哲学家 ——艾思奇、毛泽东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J].现代哲学,2006,(3).
    [239] 《解放》(1937—1941)
    [240] 《共产党人》(1939—1941)
    [241] 《中国青年》(1939—1941)
    [242] 《中国妇女》(1939—1941)
    [243] 《中国工人》(1940—1941)
    [244] 《八路军军政杂志》(1939—1942)
    [245] 《中国文化》(1940—1941)
    [246] 《群众》(1937—1947)
    [247] 《新中华报》(1937—1941)
    [248] 《解放日报》(1941—1947)
    [249] 《新华日报》(1938—194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