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形式的变迁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重点考察德国近代文化哲学家齐美尔(Georg Simmel,1858~1918)的社会美学思想,并试图从中引申出一条思考当代社会审美现象的特殊途径。
     齐美尔提出的“社会美学”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美学范畴,在当代东西方美学研究中基本处于半休眠状态。按照齐美尔的定义,“社会”并不是指人类活动的整体形态(如马克思和韦伯所认定的那样),而是单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形式。“社会交往”与“社会交往形式”的差别在于:前者包含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而后者仅强调形式意义。譬如商人与顾客的社会交往,通常涉及商品种类、顾客类型以及买卖方式(如批发、零售、现金付款、赊账)等经验性内容;而从社会交往形式来看,商人与顾客的关系只有一种形态,即交换(exchange)。或者说,交换乃商人与顾客之间惟一的社会交往形式;一旦脱离这一形式,则商人与顾客相应的社会身份必然发生变化(当然,并非只有“商人/顾客”这种社交组合才体现交换关系)。因此,社会交往形式乃是剔除了社会交往的经验内容之后留存下来的纯粹形式(齐美尔的社会学理论因而也被称为“纯粹社会学”),齐美尔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社会”这一概念的。因此,“社会美学”的恰切内涵乃是“社会交往形式的美学”(aesthetics of social forms)。
     “社会美学”是齐美尔社会学理论的精魂。他再三否认自己是社会学家,而希望学界把他当作哲学家,源于他执著、深厚的美学情怀。“社会美学”思想的孕育和阐发,既显示了齐美尔的个人敏锐,也折射出时代的某种精神趋向。在他看来,传统宗教想像和艺术形式的衰落,给西方造成了普遍的心灵虚空;寻求新的灵魂寄托物必然成为现代人的共同选择。紧随涂尔干之后,齐美尔更为清晰地看到:日益活跃的社会生活开始侵入现代人的灵魂空间并成长为新的精神中心。拜金拜物、追逐时尚、纵身爱欲最为典型地暴露了现代人深重的精神危机:外在的丰富总是难以逃脱内在贫乏的追赶。
     但是,齐美尔对现代人日常心灵的关注既不是道德主义的,也不是实用主义的,而是审美主义的。此处的“审美主义”可从两个层面来看:一是他的整个理论构思都散发着审美主义的精神气质:拒绝价值夷平,拒绝理性化和同质化,是他的基本立场(在这方面,尼采对他的影响极为深刻);二是他的形式分析法本质上是一种美学方法:它剔除了社交形式“辖制”之下的道德化和经验性内容,仅存“形式”维度(齐美尔申明乃是受康德“美在形式”观念的影响)。如在探讨社交形式中的爱欲时,他重点剖析了现代卖淫活动中的两性关系,但几乎不涉及妓女的道德价值问题和社会大众的情感态度。就此而言,齐美尔又不乏自然科学家的严谨、客观和冷静。
     毋庸讳言,一切社会活动都体现一定的社交形式,不分轻重、主次的笼统分析只会损害“社会美学”的前瞻性构想。针对现代人的主要精神病症,并对应于拜金拜物、追逐时尚、纵身爱欲,齐美尔主要对三种社交形式的具体文本展开了细致的经验分析,即体现普遍人际关系的货币、展示阶层(群体)关系的时尚以及演绎性别关系的爱欲。通过考察三者的形式变迁,齐美尔试图以一种颇为个性化的方式为现代性把脉。
     齐美尔认为:货币本质上是一种社交关系的体现,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货币所呈现的社交关系——严格说是社交形式颇有差异。远古时期,货币是以神灵祭品的形式出现的,主要体现着人与神灵之间的交换关系。此种交换与现代交易中的等价意识绝缘,并以“时间延搁”(指完成交换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为表现形式。及至前现代和现代社会,由于货币在实物形态和功能上发生变化,它所体现的社交形式也变得光怪陆离,且与现代的“文化逻辑”(丹尼尔·贝尔语)颇有相通之处。
     与货币一样,时尚、爱欲都是社交形式的典型经验文本。齐美尔运用形式方法,条分缕析,虽偶有偏激之语和“印象主义哲学家”(卢卡奇对齐美尔的评价)的随意散漫,但深刻揭示了货币、时尚、爱欲所演绎的现代社交形式的基本特征,从一个崭新的角度诊断了“时代的精神状况”(雅斯贝尔斯语)。
     在三份经验分析的基础上,齐美尔进一步从理论上概括现代社交形式的精神特质和审美功能,并引入经康德、席勒之手改造过的游戏说,把社交形式的美学品格与游戏的无功利性结合起来,赋予现代社交形式以更丰富、更深厚的文化底蕴——使之成为继踵宗教、艺术之后的又一心灵拯救之途。但齐美尔也深切看到:任何社交形式都带有某种社会修辞功能,它使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缺乏足够的自省意识,将外在的丰富代替内在的充实,忽视生命的本质乃在于“额外生命和多于生命”(齐美尔语)。
     围绕社会美学这一中心线,论文最后梳理了齐美尔与舍勒、曼海姆、海德格尔和吉登斯四人的思想联系。虽然众多思想家在思考当代社会生活与个人生命意义之关系时,观点颇为歧异,但都充分意识到了社交形式对当代心灵的特殊影响。遗憾的是,此种影响的性质和意义至今尚未得到全面清理——齐美尔只不过是打开了一扇窗而已。事实上,社会美学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并不局限于齐美尔的时代,当代思想家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一再称誉齐美尔为“时代诊断者”,或许不是没有深意的吧!
This dissertaion focuses on the thoughts of social aesthetics advanced by Georg Simmel (1858~1918), a modern cultural philosopher from Germany. It attempts to stretch a special way of pondering aesthetic phenomena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The social aesthetics advanced by Georg Simmel is an aesthetic cagegory with particular implication, which is in a state of semi-dormancy in the aesthetic study of both the East and the West. According to Georg Simmel,“society”does not mean the overall forms of activities of human beings (as Karl Marx and Max Weber have identified), but merely refers to the forms of social interaction among people. The difference between“social interaction”and“forms of social interaction”is that the former contains rich content of social life, while the latter only emphasizes the meaning of forms. For example, the social interaction between merchants and customers usually relates to experiential content like merchandise types, customer types, trade manners (such as wholesale, retail, cash payment, credit), and so on. B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rms of social interaction, there is only one form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merchants and customers form-exchange. In other words, the exchange is the unique form of social interaction between them. Their correspondent social status must change once their relationship deviates from this form. (Of course,“merchants/customers”is not the only social combination to reflect exchange relationship.) Therefore, the forms of social interaction refer to pure forms excludding the experiential content of social interaction. (Thus Simmel’s sociological theory is also called“pure sociology”.) In this sense, Simmel adopted the concept of“society”. So the exact implication of social aesthetics is“aesthetics of forms of social interaction”(aesthetics of social forms).
     “Social aesthetics”is the spirit of Simmel’s sociological theory. Due to his inflexible and profound feelings towards aesthetics, he kept denying that he was a sociologist and hoped to be regarded as a philosopher in academic circles. The gestation and elucidation of Simmel’s“social aesthetics”thouthts not only reflected his of wit, but also represented the mental tendency of the time.From his point of view, the decline of forms of traditional religious imagination and forms of arts led to the universal vacuity of mind in western countries. As a result, to search for a new anchorage of spirit would become the common choice of people in modern times. Following Durkheim, Simmel had a clear understanding that the increasingly active social life began to invade the spiritual space of modern people and become the new center of spirit. The grave spiritual crisis of modern people-external abundance always cannot escape the chase of internal poorness in people’s mind,was revealed from three typical aspects: Money worship and fetishism, fashion-chasing, and wallowing in Eros.
     However, Simmel’s concern on people’s everyday soul is neither based on moralism nor pragmatism, but aestheticism, which could be analyzed from two levels: for one thing, the overall conception of his theory is filled with spiritual temperament of aestheticism and his basic position is to refuse value averaged, retionalization and homogenization. (In this regard, Nietzsche had a great impact on him.)For another,the pattern analysis he adopted is essentially a aesthetic method,which excludes the moralized and expeiential conten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forms and only keeps the only dimension-forms.(Simmel affirmed that this method was affected by Kant’s idea that“beauty lies in form”). For example, while discussing the eros, one form of social interaction, Simmel focused on the gender relations in activities of prostitution in modern times. He did not refer to the moral value problem of prostitutes and the emotional attitudes of the public towards the prostitutes. In this sense, Simmel is as precise, objective, and calm as scientists.
     Needless to say, all social activities must present certain social forms. Thus the general analysis without distinguishing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could damage the forward-looking vision of social aesthetics. Aiming at curing the main mental diseases of modern people, Simmel did meticulous experiential analysis of the concrete texts of three social forms, corresponding to money worship and fetishism, fashion-chasing, wallowing in Eros. They were money reflecting the common relations among people, fashion presenting the relations among class (group) and Eros showing gender relations. Through exploring the changes of the three forms, Simmel attempted to feel the pulse of modernity in an individual way.
     Simmel believes that money is essentially a reflection of social relations. But the social relations, strictly speaking social forms presented by money are quite different at various historical stages. In ancient times, money was divine sacrifices to deities, presenting the exchange relations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deities. Such exchange had nothing to do with the equivalent consciousness of modern transactions, of which the presentation form was“time delay”(it takes long time to finish the exchange). In pre-modern and modern society, due to the physical and functional changes of money, the social forms presented have become bizarre, which are similar to the modern“cultural logic”(by Daniel Bell)
     Like money, both fashion and Eros are typical experiential text of social forms. Simmel adopted formal methods to anatomize. Although there was occasional extreme remarks and the random of“impressionist philosopher”(remarks on Simmel by Georg Lukacs), Simmel revealed the basic features of modern social forms presented by money, fashion and Eros, diagnosing the“mental state of the time”(by Jaspers) from a new perspectiv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hree texts, Simmel further generalized the spiritual characteristics and aesthetic function of modern social forms in modern times from theoretical point of view. He also introduced the Game Theory improved by Kant and Schiller and combined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forms with the non-utilitarian nature game. Thus he endowed the modern social forms with richer and more profound cultural connotation-making it another a salvation of mind, following religions and arts. Meanwhile, Simmel deeply realized that any social form has certain rhetorical function, allowing individual to live in society without sufficient self-awareness and replace the inernal enrichment by external abundance. Thus the essence of life“additional life and more than life”, was ignored (by Simmel).
     Concentrating on the main clue-social aesthetics, this dissertation finally explores th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Simmel and four other thinkers respectively,who are Max Scheler, Karl Mannheim, Martin Heidegger and Antony Giddens. Even though many ideologists hold different opinion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emporary social life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individual life, they all realize the special influence of social forms on the mind of modern times. Unfortunately, the nature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kind of influence has not been fully envisaged, Simmel just opened a window. As a matter of fact, the directive significance of social aesthetics to reality is not confined to the time of Simmel. No wonder Jürgen Habermas keeps naming Simmel“the diagnostician of the time”.
引文
①齐美尔曾颇为自省地自我评价说:“我的本性与其说是建构性的,不如说是发现小路的那种(先驱性的)。”见北川东子:《齐美尔:生存形式》(1997),赵玉婷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25页。
    ②Lewis A.Coser, Masters of Sociological Thought(2nd edition),New York etc.: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Inc., 1977, p.199.
    ③Jürgen Habermas, Georg Simmel on Philosophy and Culture, Mathieu Deflem(trans.),Critical Inquiry,1996(Spring),p.408.
    ①本·海默尔(Ben Highmore):《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2002),王志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34页。
    ②学界习惯上把1915~1940年间由芝加哥大学的部分教师和学生所从事的、带有某些共同倾向的一系列研究称为“芝加哥学派”,该名称最早出现在1930年。参看阿兰·库隆(Alain Coulon):《芝加哥学派》(1994),郑文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页。
    ③参看阿兰·库隆(Alain Coulon):《芝加哥学派》,郑文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④《货币哲学》英译本由弗里斯比和博特莫尔(Tom Bottomore)从德文第二版(1907)移译(London & Bost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Ltd.,1978),1990年再版。其最早的外文译本是波兰文译本(1904),其它如日文(1981)、意大利文(1984)和法文(1987)译本则出现较晚。2002年陈戎女等人合作完成的中文译本由华夏出版社出版。1999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曾将《货币哲学》列入“西学基本经典”(Western Classcics)出版计划,并以英文第二版(1990)为依据出版过英文本。
    ⑤英语学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译介过《货币哲学》的部分章节,如《交换》(exchange)。见David Frisby, Bibliographical Note on Simmel’s Works in Translation, Theory, Culture & Society, 1991, Vol.8, pp.235~241.
    ⑥两种评价均见:David Frisby,Sociological impressionism: a reassessment of Georg Simmel’s social theory(2nd edition),London:Routledge, 1992.第一种评价还可见:Deena Weinstein and Michael A.Weinstein, Georg Simmel: Sociological Flaneur Bricoleur, Theory, Culture & Society, 1991,Vol.8. pp.151~160.第二种评价系由弗里斯比在卢卡奇认为齐美尔乃“印象主义哲学家”(philosopher ofimpressionsim)的基础上作出的。
    ①R.M.Lech, Georg Simmel and Avant-Garde Sociology: The Birth of Modernity, 1880~1920, New York: Humanity Books, 2000, p.121.
    ②Deena Weinstein, Michael A.Weinstein, Postmodern(ized) Simmel, Routledge, 1993,p.20.
    ③[日]初见基:《卢卡奇:物象化》(1998),范景武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4页。初见基认为齐美尔和卢卡奇都是这种类型的思想家,我个人认为齐美尔更为典型。
    ④这套计划出版24卷的《全集》从1989年推出第1卷,至2008年3月已全部出齐(最后一卷为《书信集》第二册)。此前,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也曾出版过一套齐美尔的作品集,共14卷。
    ⑤见И·С·科恩主编:《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资产阶级社会学史》,梁逸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第212页。
    ⑥David Frisby (ed.), Georg Simmel: Critical Assessments, Vol.2,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p.198.
    ①齐美尔:《货币哲学》(“前言”,1900),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②博特莫尔(Tom Bottomore):《马克思:社会学家还是马克思主义者》,载苏国勋、刘小枫主编:《社会理论的开端和终结》,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第4页。
    ③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新版序言》(1967),见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张西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该译本将“眼镜”(spectacles)写成“眼睛”(eyes),可能是误植。该段英文原文为:……through spectacles tinged by Simmel and Max Weber. See David Frisby, Georg Simmel, New York: Routledge, 2002, p.145.
    ④国内学界持同样观点的也不乏其人,可参看张亮:《走出思想史阴影的齐美尔》,见《社会》,2003年第4期。
    ⑤Judith Marcus and Zoltán Tar(ed. and trans.), Georg Lukács: Selected Correspondence, 1902-1920, New York: Columbia UP, 1986.p.14.
    ⑥[日]初见基:《卢卡奇:物象化》,范景武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99页。
    ⑦初见基认为卢卡奇在研读马克思的著作以前,“物化论思想就已经具有雏形了”,而思想来源就是齐美尔和韦伯等人。见初见基:《卢卡奇:物象化》(1998),范景武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12~313页。这与卢卡奇承认是通过齐美尔和韦伯才认识马克思的表述是完全一致的。
    ⑧据北川东子查考,日本学者小尾范治早在1914年就在[日]《哲学动态》(第325号)发表了《齐美尔氏的〈神的人格性〉》一文,在齐美尔生前就已瞩目于他。见北川东子:《齐美尔:生存形式》,赵玉婷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20页。《神的人格性》现在通译为《上帝的位格》(Die Pers?nlichkeit Gottes)。
    ①R.M.Lech, Georg Simmel and Avant-Garde Sociology: The Birth of Modernity, 1880~1920, New York: Humanity Books, 2000, pp.13~14.雷克在这里所说的“审美社会学”(sociology of aesthetics)与我们要探讨的“社会美学”(sociological aesthetics)是截然不同的。后文将细加剖析。
    ②Murray S.Davis,“Georg Simmel and the Aesthetics of Social Reality”, Social Forces, Vol.51, No.1, 1968, p.328.
    ①Jukka Gronow, Preface to The sociology of tast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7, p.9.
    ②格罗瑙:《趣味社会学》(1997),向建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05页。
    ③Eduardo de la Fuente, On the Promise of a Sociological Aesthetics: From Georg Simmel to Michel Maffesoli,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Social Theory, No.15, 2007, p.100.
    ①弗里斯比:《现代性的碎片》(1985),卢晖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5页。
    ②这是弗里斯比借用自维泽(Leopold von Wiese)在否定意义上的评语。见弗里斯比:《现代性的碎片》,卢晖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01页。
    ③本·海默尔:《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2002),王志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70页。
    ④山崎正和将“不在乎功利或义务的人际关系称之为‘社交’”,与齐美尔的“社交形式”基本相通。见山崎正和:《社交的人》(“为《社交的人》中文版作序”),周保雄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第1页。
    ①山崎正和:《社交的人》(“为《社交的人》中文版作序”),周保雄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第5页。
    ②柏拉图相信“人是理性的(logos)动物”(由亚里士多德继承并在《政治学》[1253a11]中提出);亚里士多德提出“人天生是一种政治的(politikon)动物”(《政治学》1253a2);马克思则认为人在本质属性上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6页)。
    ③普罗克拉斯蒂(Procrustes,本意为“拉长者”、“暴虐者”)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强盗。他设置了两张铁床,一长一短,并强迫旅客躺在与其身材不相称的床上,然后砍掉他们的腿或拉长他们的身体,极为残暴。卡西尔用此比喻试图说明:任何关于人的定义,“当它们不是依据我们关于人的经验并被这种经验所确证时,都不过是空洞的思辨而已。”见卡西尔:《人论》(1944),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19页。
    ④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34~35页。
    ①弗里斯比:《现代性的碎片》(1985),卢晖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73页。
    ①齐美尔:《历史哲学问题》(The Problems of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1892),陈志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206页。
    ②“意识阈限”是齐美尔的历史哲学和美学思想的重要概念之一,“这种阈限位于对存在的兴趣和对内容意义的兴趣的交叉点上,对内容意义的兴趣有其特有的阈限。”“意识阈限”或许可以简单理解为“兴趣和意义的范围、限度”,引不起“兴趣”或“意义”不够重大的客体,虽然“可能已经达到知觉或观察的阈限”,但它们往往还不足以“跨过美学理论的阈限”。参看齐美尔:《历史哲学问题》,陈志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98~207页。“意识阈限”论显然是从康德先验哲学引申出来的产物。
    ③布洛赫和阿多诺的评价均见于北川东子:《齐美尔:生存形式》,赵玉婷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3页。
    ④克拉考尔的评价见于David Frisby, Fragments of Modernti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85, p.38.
    ⑤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贺麟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第197页。
    ⑥本·海默尔:《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王志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61页。
    ①Jürgen Habermas, Georg Simmel on Philosophy and Culture, Mathieu Deflem(trans.),Critical Inquiry,1996(Spring),p.405.
    ②齐美尔:《哲学的主要问题》(“引言”,1910),钱敏汝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4页。
    ③见于北川东子:《齐美尔:生存形式》,赵玉婷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3页。
    ④美国社会学家阿瑟·伯格(Arthur Asa Berger,1933~)在他的学术荒诞小说《涂尔干死了》(Durkheim is Dead,2003)一书中以齐美尔的口吻说:“我想创办一所研究日常生活的研究所……这对我的事业……和理论比较重要。”见《涂尔干死了》,曹雷雨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3页。虽是小说笔法,但大体能反映齐美尔的思想倾向。
    ⑤卡尔·约尔(Karl Joel)“时代哲学家”说法暗含着仅属于那个时代的意思,即“过渡性”;而陈戎女认为“时代哲学家”也包含站在时代高度的意味。参看陈戎女:《齐美尔与现代性》,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28页注①。在我的理解中,齐美尔不仅仅属于他那个时代,他也是超越时代的。
    ⑥Jürgen Habermas, Georg Simmel on Philosophy and Culture, Mathieu Deflem(trans.),Critical Inquiry,1996(Spring),p.405.
    ⑦D.P.约翰逊:《社会学理论》,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第317页。
    ①齐美尔:《哲学的主要问题》(“引言”),钱敏汝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4页。
    ①孔德的《实证哲学教程》(Cours de Philosophie Positive)共6卷,分别于1830、1835、1838、1839、1841和1842年出版。“社会学”概念是在第4卷(1839)中提出的。
    ②K.H.Wolff (ed.), Essays in Sociology, Philosophy and Aesthetics. New York: Harper Torchbooks, 1959, p.311.
    ③涂尔干:《社会学与哲学》,梁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98页。
    ④齐美尔:《历史哲学问题》(1894),陈志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97页。
    ⑤齐美尔:《社会学的问题》,见《社会学》,林荣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2~3页。
    ①齐美尔:《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林荣远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2页。
    ②齐美尔:《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林荣远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页。
    ③马丁·布伯:《我与你》(Ich und Du,1923),陈维纲译,上海:三联书店,1986年,第156页。
    ④曼海姆:《文化社会学论集》(1954),艾彦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1页。
    ①柏拉图的“理念”和亚里士多德的“形式”在希腊文中是同一个词:Eidos,二者虽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但实质上是相通的。”见邓晓芒:《西方美学史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0页注①。另可参看安纳-露西·诺顿主编:《哈金森思想辞典》(The Hutchinson Dictionary of Idea,1994),傅志强主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81页“形式”词条。
    ②可参看赵宪章:《西方形式美学——关于形式的美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齐美尔于1908年出版的《社会学》副标题为“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可作对照。
    ③Otthein Rammstedt,“On Simmel’s Aesthetics:Argumentation in the Journal Jugend,1897-1906”, Theory, Culture & Society, Vol8,No3,1991,pp.125~144.
    ④本·海默尔(Ben Highmore):《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2002),王志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68页。
    ⑤多德:《社会理论与现代性》(1999),陶传进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47页。
    ⑥佩特:《文艺复兴:艺术与诗的研究》(“序言”,1873),张岩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①此处关于美学阶段的历史划分,可参看栾栋:《感性学发微》,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②Alan Scott and Helmut Staubmann,“Editor’s introduction”,to Rembrandt: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art, by Georg Simmel,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2005.
    ③比如布迪厄认为:“文学作品分析的目的在于两个对等结构之间的联系,作品的结构和文学场,即与斗争场域分不开的力量场的结构。”见布迪厄:《实践理性》(1994),谭立德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第51页。
    ④齐美尔:《社会美学》,见《桥与门》,涯鸿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221页。
    ⑤齐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87页。
    ⑥布迪厄:《实践理性》(1994),谭立德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第39~50页。
    ①齐美尔:《康德》,见于弗里斯比:《现代生活的审美》,崔华等译,载张一兵等主编:《社会理论论丛》(第1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78页。
    ②康德:《判断力批判》(1790),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6页。
    ③Arthur Salz,“A Note From a Student of Simmel’s”,in Kurt H.Wolff(ed.),Georg Simmel,1858~1918,a Collection of Essays,Columbus:The Ohio State UP, 1959, p.236.
    ④布迪厄:《实践理性》,谭立德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第48页。
    ⑤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306页。
    ⑥本·海默尔(Ben Highmore):《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王志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69页。
    
    ①齐美尔:《社会学的范围》,载《桥与门》,涯鸿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240页。
    ②齐美尔:《社会美学》,载《桥与门》,涯鸿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218~219页。
    ③齐美尔:《社会美学》,载《桥与门》,涯鸿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220页。
    ①齐美尔:《社会美学》,载《桥与门》,涯鸿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217~218页。
    ②齐美尔:《基督教与艺术》,载《桥与门》,涯鸿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141页。
    ③Eduardo de la Fuente: On the promise of sociological aesthetics:from Georg Simmel to Michael Maffesoli,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Social Theory, No.15,(2007)pp.91~110.
    ①见于弗里斯比:《论齐美尔的〈货币哲学〉》,载苏国勋、刘小枫主编:《社会理论的开端和终结》,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第289页。
    ②齐美尔:《大城市与精神生活》(1903),载《桥与门》(1957),涯鸿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279页。
    ③齐美尔:《社会学的范围》,载《桥与门》,涯鸿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244页。
    ④齐美尔:《社会学的范围》,载《桥与门》,涯鸿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247页。
    ⑤David Frisby, Georg Simmel:First Sociologist of Modernity, Theory, Culture & Society, 1985,Vol.2,p.49.另见弗里斯比:《现代性的碎片》,卢晖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54页。
    ①齐美尔:《大城市与精神生活》(1903),载《桥与门》(1957),涯鸿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262~278页。
    ②Ferdinand T?nnies and Friedrich Paulsen, Briefwechsel,1876~1908,Kiel, Ferdinand Hirt,1961,p.290.
    ③贝尔:《现代性与现代主义的矛盾之解决》,王治河译,见《国外社会学》,1991年第2期。
    ④卡林内斯库提出了两种现代性即启蒙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的概念,前者主张人类进步论,宣扬科学理性和实用主义,是“资产阶级的现代性”;后者则崇尚非理性主义、无政府主义乃至自我流放,是一种浪漫的、激进的“反资产阶级态度”。见《现代性的五副面孔》(Five Faces of Modernity, 1987),顾爱彬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48页。
    ⑤本·海默尔(Ben Highmore):《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2002),王志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74页。
    ⑥叶中强:《从想像到现场》,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第36页。在齐美尔《大城市与精神生活》这篇名文的影响下,沃思也写下了《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一文,关注城市人的生活心理。可参看L.Wirth,“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 in R.Sennett(ed.),Classic Essays on the Culture of Cities,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 1969.译文见孙逊、杨剑龙主编:《阅读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2~18页。
    ⑦此处当然是就“美学”——拉丁文Aesthetica的本义即感性学、感觉学而言。美学(Aesthetica)一词是鲍姆加登(A.G. Baumgarten,1714~1762)在希腊语“aesthesis”(即“感性”)一词的基础上改造而成。
    ①格罗瑙:《趣味社会学》(“前言”,1997),向建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②David Frisby,Sociological impressionism: a reassessment of Georg Simmel’s social theory(2nd edition),London:Routledge, 1992, p.135~136.
    ③指柏林市中心莱比锡大街(Leipzigerstrasse)和腓特烈大街(Friederichstrasse)形成的十字路口(Corner)。见北川东子:《齐美尔:生存形式》,赵玉婷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2页。
    ④科瑟:《社会学思想名家》(1971),石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213页。
    ①齐美尔:《哲学文化》(Philosophische Kultur,1911),from David Frisby, Fragments of Modernti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85, p.46.
    ②见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307页。
    ③David Frisby, Fragments of Modernity: Theories of Modernity in the Work of Simmel, Kracarer and Benjami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85, p.6.
    ④齐美尔:《现代文化的冲突》,王志敏译,见刘小枫编:《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上海: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244页。
    ①参看齐美尔:《桥与门》,载《桥与门》(1957),涯鸿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3~5页。
    ②齐美尔:《1870年以来德国生活与思想的趋向》(1902),李放春译,载《宗教社会学》(附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92~193页。
    ③在传统宗教衰落之后,把精神拯救(salvation)的希望寄托在社会关系的变革(主要指由无产阶级推动的社会主义运动)上,这是当时思想界的一种潮流。年轻的哲学家们“被一种末世论的希望所打动,期待着超然的上帝能派来一个新的使者,他们在一个由兄弟之谊(brotherhood)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社会秩序中看到了拯救的依据”。见玛丽安妮·韦伯(韦伯夫人):《马克斯·韦伯传》(Max Weber: A Biography,1926),阎克文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30页;又见Judith Marcus and Zoltán Tar(ed. & trans.), Georg Lukács: Selected Correspondence, 1902-1920, New York: Columbia UP, 1986.p.16.只不过齐美尔不是从社会和政治解放的角度,而是从美学的角度来理解和看待这些关系。
    ①齐美尔:《关于招魂术的一点看法》,载《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151页。
    ②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1991),邵迎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55~256页。
    ③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1991),邵迎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84~286页。
    ④见齐美尔:《货币哲学》(“译者导言”,陈戎女),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①Donald N. Levine,“Introduction”,to Georg Simmel:On individuality and Social Form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1, p.56.
    ②见科瑟:《社会学思想名家》(1971),石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219页。
    ③关于这一点,最突出的当属韦伯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全书正文与注释几乎各占一半。参看同名中译本,于晓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有些中译本偷工减料,基本上删除了原作中的注释部分,因此难窥该著原貌。
    ④“随笔”在拉丁文和英文中都有“尝试”之意。日本学者初见基(1957~)即强调这层意义。德国现代哲学中有一个可以称之为“随笔思想”的流派,最初就是由齐美尔、前期卢卡奇、本雅明和阿多诺等人倡导的。但只有齐美尔(或许还应包括本雅明)才真正把“随笔”视为哲学的方法,把它带到“经验的场所”。参看初见基:《卢卡奇:物象化》(1998),范景武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06页;北川东子:《齐美尔:生存形式》,赵玉婷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69~170页。
    ⑤北川东子:《齐美尔:生存形式》,赵玉婷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4页。
    ⑥参看弗里斯比:《现代性的碎片》(1985),卢晖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79~81页。
    ⑦David Frisby (ed.), Georg Simmel: Critical Assessments, Vol.1,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p.79.
    ①苏国勋:《齐美尔》,见袁澍涓主编:《现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上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526~527页。
    ②有学者认为:韦伯自己并不排斥类比和隐喻方法,他的“铁笼”(iron cage)论就是现代社会学理论中最著名的隐喻之一。见成伯清:《走出现代性》,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78~79页。
    ③科瑟:《社会学思想名家》,石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201~239页。齐美尔曾以几何学来类比他的形式社会学,但并没有直接把后者称为“社会几何学”,后来者只是在比喻意义上采用这一说法。
    ④不过齐美尔自己也曾辨析说:“几何学确实可以绝对地将纯粹形式从它们的物质现实性中抽离出来”,但“社会学家却不能作出相应的假设,因为将真正纯粹的社会交往从复杂的总体现象中抽离出来,并不能通过逻辑的手段来实行”。见D.Levine(ed.), Georg Simmel on Individuality and Social Form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1,pp.30~31.齐美尔之所以坚持把社交形式作为一种独立的对象抽离出来,仍然是出于一种方法论的考虑。
    ①弗里斯比:《现代性的碎片》(1985),卢晖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80页。
    ②涂尔干:《社会学与哲学》,梁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页。
    ③见于弗里斯比:《论齐美尔的〈货币哲学〉》,载苏国勋、刘小枫主编:《社会理论的开端和终结》,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第291~292页。
    ④Donald N. Levine,“Introduction”,to Georg Simmel, on individuality and Social Form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1.p.56.
    ①北川东子:《齐美尔:生存形式》,赵玉婷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9页。
    ②David Frisby (ed.), Georg Simmel: Critical Assessments, Vol.1,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p.79.
    ③瑞泽尔:《社会学理论》(上册),马康庄等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9年,第314页。
    ④Georg Simmel, Essays on Sociology, Philosophy and Aesthetics, The Ohio State UP, 1959, p.326.
    ⑤见于弗里斯比:《论齐美尔的〈货币哲学〉》,载苏国勋、刘小枫主编:《社会理论的开端和终结》,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第289~290页。
    ⑥齐美尔:《历史哲学问题》,陈志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97页。
    ①见于北川东子:《齐美尔:生存形式》,赵玉婷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70页。
    ②弗里斯比:《现代生活的审美》,崔华等译,见张一兵等主编:《社会理论论丛》(第1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79页。
    ③Bryan S.Green, Literature methods and sociological theory, case studies of Simmel and Weber,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8, p.83.
    ④Bryan S.Green, Literature methods and sociological theory, case studies of Simmel and Weber,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8, p.28.
    ①鲍曼(Zygmunt Bauman)认为:“齐美尔在他的时代也许是最多产的社会学家,作品的印刷量最大,而且拥有的读者也最多”。见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1991),邵迎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81页。
    ②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邵迎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81~282页。引文略有改动。
    ③Bryan S.Green, Literatue methods and sociological theory, case studies of Simmel and Weber,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8, p.83.
    ④卢卡奇:《卢卡奇忆齐美尔》,见《向齐美尔致谢书》(Buch des Dankes an Georg Simmel,1958);见于陈戎女:《齐美尔与现代性》,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27页。
    ⑤齐美尔:《冒险》,载《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210页。
    ①北川东子:《齐美尔:生存形式》,赵玉婷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3页。
    ②北川东子:《齐美尔:生存形式》,赵玉婷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4页。该著作对齐美尔幼年生活环境的描述,与林荣远先生在为齐美尔作品的中译本所写的“译者导言”部分所作的描述有较大出入。经与其它文献对照,在此采用北川东子的说法。
    ③科瑟:《社会学思想名家》(1971),石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214页。
    ④见北川东子:《齐美尔:生存形式》,赵玉婷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4页。
    ⑤北川东子:《齐美尔:生存形式》,赵玉婷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8页。
    ⑥正如科瑟所看到的,韦伯“从不像齐美尔那样扮演旁观者的角色”。见科瑟:《社会学思想名家》,石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280页。
    ⑦Fláneur[又译“浪荡子”]本是波德莱尔形容现代艺术家的词汇;瓦尔特·本雅明曾用来评价波德莱尔本人;弗里斯比又借以描绘齐美尔的学术形象。见波德莱尔:《1846年的沙龙》,郭宏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21页;David Frisby, Fragments of Modernity: Theories of Modernity in the Work of Simmel, Kracarer and Benjami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85, p.65.
    ⑧北川东子:《齐美尔:生存形式》,赵玉婷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4页。
    ⑨北川东子在柏林自由大学由兰德曼指导的博士论文[Die Geschichtsphilosophie Georg Simmels]就是研究齐美尔的历史哲学的。参看北川东子:《齐美尔:生存形式》,赵玉婷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92~217页。
    ①该论文德文名称为:Das Wesen der Materie nach Kants physischer Monadologie;英文名为:The Nature of Matter according to Kant’s Physical Monadology.
    ②据韦伯介绍,当时德国大学中的编外讲师除了学生的听课费之外,“并无薪水可拿。”见韦伯:《学术与政治》(1919年演讲),冯克利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17页。
    ③有人认为齐美尔之所以不被认可,是由于他“最具犹太质”的一点在于“对社会学的投入:将社会视作取代了国家和教会的、人类群体的主要形成动因”,换句话说,他们将“犹太质”与“社会化”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这种看法不太妥当,因为当时从事社会学研究的还有滕尼斯、桑巴特和韦伯等人,他们并未受到与齐美尔类似的待遇——关键还在于齐美尔是犹太人,而且写作风格独异。正如鲍曼所说的:齐美尔的“社会学如此顽强地顶撞着当时的标准社会学著作,如此地不同,如此地(他们感到)异己,如此地具有犹太性”。以上引文具体可参看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1991),邵迎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54~281页。
    ④见科瑟:《社会学思想名家》,石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217页注③。
    ⑤韦伯:《学术与政治》(1919年演讲),冯克利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20页。
    ⑥Max Weber, Georg Simmel as Sociologist, from David Frisby (ed.), Georg Simmel: Critical Assessments, Vol.1,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p.78.
    ⑦E.Baumgarten, Max Weber:Werk und Person,见于弗里斯比:《论齐美尔的〈货币哲学〉》,载苏国勋、刘小枫主编:《社会理论的开端和终结》,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第283页。
    ⑧语出但丁《神曲》第三章,原为写在地狱入口的铭文:Lasciate ogni speranza,voi ch’entrate!意为“进入这里(指地狱)的人,放弃一切希望!”见韦伯:《学术与政治》(1919年演讲),冯克利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23页。
    ①关于德国当时强烈的反犹主义倾向,可参看约翰·洛尔(John C.G.R?hl):《皇帝和他的宫廷》(1994)第八章“威廉二世皇帝与德国的反犹太主义”,杨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②具体可参看卢卡奇:《理性的毁灭》(1954),王玖兴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
    ③科瑟认为这200多篇文章是在他生前发表的,还有许多文章在他身故后才面世,因此确切数字已难查清。参看科瑟:《社会学思想名家》,石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218页。也有资料认为齐美尔共写有265篇文章、31本专著,但未指实。见陈建运等:《现代西方社会学》,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01页。
    ④北川东子:《齐美尔:生存形式》,赵玉婷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5页。
    ⑤David Frisby (ed.), Georg Simmel: Critical Assessments, Vol.1,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pp.79~80.
    ①陈戎女:《齐美尔与现代性》,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24页。
    ②Arthur Salz,“A Note From a Student of Simmel’s”,in Kurt H.Wolff(ed.),Georg Simmel,1858~1918,a Collection of Essays, Columbus:the Ohio State UP, 1959, p.235.
    ③See David Frisby (ed.), Georg Simmel: Critical Assessments, Vol.2,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p.26. Bryan S.Green, Literatue methods and sociological theory, case studies of Simmel and Weber,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8, p.86.
    ④Theodor Tagger,“Georg Simmel”, Die Zukunft, 1914(89), pp.52~56, from David Frisby (ed.), Georg Simmel: Critical Assessments, Vol.2,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p.26.
    ⑤科瑟:《社会学思想名家》,石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233页。
    ⑥David Frisby (ed.), Georg Simmel: Critical Assessments, Vol.2,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p.27. See also Lewis A.Coser, Masters of Sociological Thought(2nd edition),New York etc.: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Inc., 1977, p.213.
    ①与齐美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韦伯,他的“几乎所有著作都出现在学术性刊物上,而不是易为广大读者得到的书籍上”。见科瑟:《社会学思想名家》,石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282页。
    ②科瑟:《社会学思想名家》,石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237页。
    ③David Frisby (ed.), Georg Simmel: Critical Assessments, Vol.2,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p.28.
    ④齐美尔离开柏林之际,有读者在《现代》(Die Gegenwart)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没有齐美尔的柏林》,为他的离去表示惋惜和愤慨。文章写道:柏林“将失去一个最大的精神力量——一个真正非凡的学者,一整打全职教授也不能替代的学者”。见狄特迈尔·雅兹宾塞克(Dietmar Jazbinsek):《大都市和齐美尔的精神生活:论一种不相容的历史》,郭子林等译,载孙逊、杨剑龙主编:《阅读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49页。
    ①贡布里希:《游戏的高度严肃性》(The high seriousness of play,1973),杨思梁等译,见赫伊津哈:《游戏的人》(附录),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第275页。
    
    ①Georg Simmel,The philosophy of money, Beijing: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 1999, p.82.
    ②克罗弗德:《金钱传》(1994),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4页。
    ③齐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09页。
    ④齐美尔:《社会美学》,载《桥与门》,涯鸿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221页。
    ⑤齐美尔:《货币哲学》(“前言”),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引述次序略有调整。
    ⑥Georg Simmel,The philosophy of money, Beijing: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 1999, p.55.
    ①齐美尔曾在《货币哲学》(“前言”,1900)中申明:“本书的这项研究没有只字片语是国民经济学式的。”见齐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虽然《货币哲学》的经济学色彩确实不太浓厚,但仍有不少学者从经济学角度加以解读。
    ②含糊其辞的说法是:该书在方法上是形而上学的,内容上是经济学的,论述人际关系的大框架是社会学的。其实这种定位仍然有很多疏漏。参看David Frisby (ed.), Georg Simmel:Critical Assessments,Vol.1,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p.152.
    ③Bryan S.Green. Literatue methods and sociological theory, case studies of Simmel and Weber,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8, p.117.
    ④R.Goldscheid,《1899~1904社会学出版物年评》,见于弗里斯比:《论齐美尔的〈货币哲学〉》,载苏国勋、刘小枫主编:《社会理论的开端和终结》,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第295页。
    ⑤Max Weber,“Georg Simmel as sociologist”, see David Frisby (ed.), Georg Simmel:Critical Assessments,Vol.1,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p.79.
    ⑥齐美尔对实证知识的轻视与他的认识论有关。他认为实证知识最多只能到达距离真理“倒数第二”的位置上。见齐美尔:《货币哲学》(一),于沛沛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31页。
    ①齐美尔:《社会学》,林荣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9~20页。
    ②其实这也是新康德主义(Neo-Kantianism)的共同思考方式。齐美尔通常被认为是“新康德主义者”,与他的这种思考方式是分不开的。
    ③齐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31页。
    ④齐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34页。
    ①Peter A.Lawrence,“Review of The Philosophy of Money”, see David Frisby (ed.), Georg Simmel: Critical Assessments,Vol.2,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p.262.
    ②克拉考尔:《齐美尔:阐释我们时代精神生活的贡献》(打印稿),可能写于1919年。见于弗里斯比:《现代性的碎片》,卢晖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55页。
    ③克罗弗德:《金钱传》(1994),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1页。
    ④克罗弗德:《金钱传》,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1页。
    ⑤参看马塞尔·莫斯:《礼物:古式社会中交换的形式与理由》(1925),汲喆(zhé)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30页。
    ①其实也有学者注意到了齐美尔与莫斯的理论关联,具体可参看Christian Papilloud, Three Conditions of Human Relations: Marcel Mauss and Georg Simmel, Philosophy and Social Criticism, V.30,No4(2004)pp.431~444.
    ②莫里斯·古德利尔:《礼物之谜》(1996),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6页。
    ③克罗弗德:《金钱传》(1994),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1页。古德利尔对人神关系的看法稍有不同,他认为人们敬奉神灵不是出于交换目的,而是人们觉得自己欠神的“债”,“欠那些精灵和看不见的神秘力量的债务永远也不会取消,甚至不会达到‘平衡’。”见古德利尔:《礼物之谜》,王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71页。实际上,“债”的意识仍然是一种交换意识,它与人向神“赠礼”并要求“回赠”的意识相比,差别仅在于哪一方是先行给予者。
    ④见于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223页。
    ⑤克罗弗德:《金钱传》,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7页。
    ①马塞尔·莫斯:《礼物:古式社会中交换的形式与理由》(1925),汲喆译,上?荷虾H嗣癯霭?社,2005年,第68页。
    ②英国心理学家弗恩海姆(Adrian Furham)等人认为:货币“的确是先用于非商业支付,以后才用于商业活动”。见弗恩海姆、阿盖尔(Michael Argyle):《金钱心理学》(1998),李丙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第27页。
    ③马塞尔·莫斯:《礼物:古式社会中交换的形式与理由》,汲喆译,上?荷虾H嗣癯霭嫔纾?005年,第46~59页。
    ④当代社会思想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在某种程度上推进了对原始交换的意义认识。他认为:交换的“时间间隔”(即延搁)增强了交换的象征意义,而“象征建构工作客观上倾向于掩盖实践的客观事实”,即尽量掩饰和“回避交换的本质”。见布迪厄:《实践理性》(1994),谭立德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第160~163页。
    ⑤克罗弗德:《金钱传》,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0页。
    ⑥money源自拉丁语monēa,monēa是朱诺的别称,指的是古罗马造朱诺钱币的寺庙(epithet of Juno, temple of Juno of Rome where money was coined)。
    ⑦英国心理学家弗恩海姆(Adrian Furham)等人认为:“与金钱的获取和使用相关的神话、神秘性和仪式规定了金钱的神圣特性。”见弗恩海姆、阿盖尔(Michael Argyle):《金钱心理学》(1998),李丙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第54页。
    ①克罗弗德:《金钱传》,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2页。
    ②据英国《每日电讯报》(The Daily Telegraph)2008年10月8日消息:欧洲央行发行了一套印有妓女形象的新版欧元样钞(但不能流通),目的在于警示妇女不要轻易投身色情业,以打击欧盟国家近年来日益猖獗的色情活动。虽然此举本意是警示妇女不要为“钱”卖身,但实际上却暗合了一条文化发展的隐秘线索:从神圣的“钱”与神圣的“妓女”到世俗的“钱”与世俗的“妓女”。看来,“金钱”和“妓女”之间总是有着割不断的联系,且呈现出相同的精神趋向。具体可结合本章和第四章来理解这一文化线索。
    ③克罗弗德:《金钱传》,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1页。
    ④马塞尔·莫斯:《礼物:古式社会中交换的形式与理由》(1925),汲喆(zhé)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0页。
    ①马塞尔·莫斯:《礼物:古式社会中交换的形式与理由》,汲喆译,上?荷虾H嗣癯霭嫔纾?005年,第40~41页。
    ②莫里斯·古德利尔:《礼物之谜》(1996),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30页。
    ③莫里斯·古德利尔:《礼物之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93页。
    ④萨林斯:《石器时代经济》(1972),见于C.A.格雷戈里(C.A.Gregory):《礼物与商品》(1982),杜杉杉等译,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9页。
    ⑤齐美尔对陌生人的商业性质有过明确的论断:“在整个经济史上,每个地方的陌生人都是作为贸易商出现的,或者是贸易商作为陌生人出现。”见齐美尔:《陌生人》(The Stranger,1908),载齐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111页。齐美尔提出这一结论比萨林斯早了60多年。
    ⑥在社会关系亲密者中间排斥等价交换的现象即便在当今时代也是较为普遍的,它是对人类交换源于非等价形式的一种反映。如费孝通先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考察中国农民生活时在江村(江苏吴江县开弦弓村)所看到的:“社会关系越亲密,对等(即等价——引者注)的交换也越少。”见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1939年英文首版),戴可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05页。
    ①克罗弗德:《金钱传》(1994),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6页。
    ②韦瑟福德:《金钱简史》,杨月荪译,台北:商业周刊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第23页。
    ③参看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第11~17章“万物有灵观”,连树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④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328页。
    ①韦瑟福德:《金钱简史》,杨月荪译,台北:商业周刊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第19页。
    ①约尔:《时间哲学》(Eine Zeitphilosophie),见弗里斯比:《论齐美尔的〈货币哲学〉》,载苏国勋、刘小枫主编:《社会理论的开端和终结》,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第290页。
    ②齐美尔:《货币哲学》(一),于沛沛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1页。
    ③齐美尔:《货币哲学》(一),于沛沛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5~31页。
    ④齐美尔:《货币哲学》(一),于沛沛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5页。
    ⑤图加林诺夫:《马克思主义中的价值论》(“序言”,1968),齐友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①涂尔干:《社会学与哲学》,梁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02页。
    ②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连树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17页。
    ①赵兰坪:《货币学》,南京:正中书局,1936年,第2页。
    ②席林:《天主教经济伦理学》(1933),顾仁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6页。
    ③原文为拉丁文:Merito dictum negotium, quia negat otium, quod malum est neque quaerit veram quietem quae est Deus.据唐逸先生注解,此处玩弄了语义游戏。见齐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66页。
    ①阿奎那:《神学大全》;见于雅克·勒高夫:《钱袋与永生——中世纪的经济与宗教》,周嫄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7页。
    ②英文版《圣经》原文为:“Indeed, it is easier for a camel to go through the eye of a needle than for someone who is rich to enter the kingdom of God.”即“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此处在语义上作了适当调整。
    ③布迪厄:《实践理性》(1994),谭立德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第170页。
    ④齐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360页。
    ⑤舍勒认为现代性的首要问题是人的体验结构的转型问题。他把这种转型主要归因于作为人际关系形式之一的“怨恨”(resentment),虽与齐美尔归咎于货币颇为不同,但二者隐约相通(具体可参看本文第七章第一节“货币在现代怨恨中的作用”)。舍勒认为:“现代的体验结构之转型概而言之是工商精神战胜并取代了神学-形而上学的精神气质。”参看舍勒:《价值的颠覆》(1913~1917),罗悌伦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①斯温杰伍德:《社会学思想简史》,陈玮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年,第162页。
    ②英国社会学家尼格尔·多德(Nigel Dodd)在齐美尔思想的基础上明确认为:“成熟的货币经济——而不是资本主义——是现代社会的特色。”见多德:《社会理论与现代性》(Social Theoory and Moderntiy,1999),陶传进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31页。
    ③蒙塔纳里:《货币论》(1683年),见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二版,第547页注①。
    ①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连树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97~211页。
    ②见于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201页。
    ③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415页。
    ④齐美尔:《货币在两性关系中的作用》(1898),载《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林荣远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98页。
    ⑤休斯(H.S.Hughes)认为:“齐美尔对现代生活的描述和解释被斯宾格勒用来说明其关于‘西方的没落’的论点。”见Hughes,H.S. Oswald Spengler: A Critical Estimate, New York: Scribner, 1952.见于罗兰·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1992),梁光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19页。
    ⑥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The Decline of the West,下册,1922),齐世荣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742~743页。
    ①舍勒:《资本主义的未来》,罗悌伦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15页。
    ②齐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88页。
    ③Georg Simmel,The philosophy of money, Beijing: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 1999, p.279.
    ④齐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208页。
    ⑤北川东子:《齐美尔:生存形式》,赵玉婷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00页。
    ⑥北川东子:《齐美尔:生存形式》,赵玉婷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99页。
    ①见于弗里斯比:《论齐美尔的〈货币哲学〉》,载苏国勋、刘小枫主编:《社会理论的开端和终结》,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第296页。
    ②齐美尔:《大城市与精神生活》(1903),见《桥与门》(1957),涯鸿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265~266页。
    ③齐美尔:《货币在两性关系中的作用》(1898),载《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林荣远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87页。
    ④刘小枫:《刺猬的温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62页。
    ①韦伯:《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康乐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0~37页。
    ②特纳(Bryan S.Turner)认为:韦伯的“合理化”与马克思的“异化”这两个“孪生兄弟般的观念”是互相“契合”的。参看特纳:《探讨马克斯·韦伯》,李康译,见韦伯:《学术与政治》(附录五),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189页。
    ③齐美尔:《货币哲学》(一),于沛沛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09页。
    ④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93页。
    ①见于弗里斯比:《论齐美尔的〈货币哲学〉》,载苏国勋、刘小枫主编:《社会理论的开端和终结》,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第293页。
    ②齐美尔:《现代文化中的金钱》(1896),载刘小枫编:《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6页。
    ①齐美尔在论述金钱带来形式上的自由时曾说:“钱在口袋里,我们是自由的。”见《现代文化中的金钱》,载刘小枫编:《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7页。
    ②卢卡奇:《理性的毁灭》(1954),王玖兴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03页。
    ③这个问题与中国当代文艺学界曾热烈讨论的“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在逻辑上颇为相似:针对审美化现象,一方面是学理性的探讨,如“审美化”是什么?另一方面则是道德批判式的质问,即所谓“谁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关于后者可参看赵勇:《谁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怎样做“文化研究”?》,载《河北学刊》,2004年第5期。虽然这两个问题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也是相对独立的。
    ④齐美尔:《现代文化中的金钱》,载刘小枫编:《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1页。
    ⑤法国近代思想家贡斯当(Benjamin Constant,1767~1830)曾一再强调:“个人自由是真正的现代自由”,“个人的独立是现代人的第一需要。”见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1813~1819),阎克文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8~41页。贡斯当论述的主要是政治自由,与齐美尔所说的“金钱自由”有质的差异。
    ①齐美尔:《货币与现代生活风格》,载刘小枫编:《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20~21页。
    ②当然我们也可以借此批评齐美尔缺乏历史意识和阶级意识,这或许也是卢卡奇执意要写一部《历史和阶级意识》(1923),突出强调“阶级意识”对“历史”的改造作用并有意无意地影射齐美尔的原因吧。具体可参看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张西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同时可参看王伟光等同名译本,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
    ③齐美尔:《大城市与精神生活》(1903),载《桥与门》(1957),涯鸿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278页。
    ④齐美尔:《大城市与精神生活》,载《桥与门》,涯鸿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278页。
    ⑤省力原则是齐美尔早年提出的一条社会组织原则。都市人心理特征的形成与追求“省力”有本质上的关系,虽然齐美尔在《大城市与精神生活》(1903)一文中没有使用“省力”这个概念,但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参看齐美尔:《分化和省力的原则》(1890),载《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林荣远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⑥齐美尔:《大城市与精神生活》,载《桥与门》(1957),涯鸿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267页。
    ①齐美尔:《大城市与精神生活》,载《桥与门》,涯鸿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260页。
    ②乐极生厌(Blasiertheit)源于法语blasé,意为因过分享乐而导致的厌倦、厌世、厌腻、冷漠和麻木不仁的态度。Blasiertheit在刘小枫为齐美尔编选的文集《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中译为“麻木不仁”;见该选本,顾仁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而在《桥与门》(涯鸿等译)中又被译为“傲慢”,陈戎女认为不妥。经综合比较,本文采用陈氏的译法。见陈戎女:《齐美尔与现代性》,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89页注①及《货币哲学》(陈氏译本)第185页注①。
    ③齐美尔:《大城市与精神生活》,载《桥与门》,涯鸿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265页。
    ④Bryan S. Turner,“Simmel, Rationalisation and the Sociology of Money”, see Georg Simmel: Critical Assessments, 1994, Vol.2, p.276.
    ①齐美尔:《大城市与精神生活》,载《桥与门》,涯鸿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267页。
    ②“客观文化”和“主观文化”是齐美尔文化哲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在内涵上前者接近于器物和制度文化,后者接近于尚未外化的人类精神、个人灵魂等。后文(第五章)将详细阐述。
    ③齐美尔:《大城市与精神生活》,载《桥与门》,涯鸿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277~278页。
    ④齐美尔:《大城市与精神生活》,载《时尚的哲学》(此处译为《大都会与精神生活》),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187页。
    ⑤W. Welsch,《审美思维》(1990),见于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307页。
    ①正如保尔·蒂利希(Paul Tillich,一译田立克,1886~1965)所说,从克尔凯郭尔开始,整个存在主义哲学基本上是“一场工业社会里长达一百多年的反对人的非人化的叛变运动”。见保尔·蒂利希:《基督教义与马克思主义中的人》,1953年;见于弗罗姆:《马克思论人》,陈世夫等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86~187页。
    ②海德格尔:《尼采》(上卷,1961),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388页。
    ③Georg Simmel,The philosophy of money, Beijing: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 1999, p.390.
    ④齐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310~313页。
    ⑤齐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232页。
    ⑥齐美尔在另一个地方更为明确地表示:“财产”和“坚定”(指生命的内在本性)是我们生命的“两个尽管经常发生冲突、却又相互补充的财富”。见齐美尔:《生命直观——先验论四章》,刁承俊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2页。
    ①在德语中,“本已之物”(das Eigene)加上后缀-tum即成为“财产”(Eigentum)。见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1944),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59页译注。
    ②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59~160页。引述次序略有调整。
    ③弗罗姆(又译弗洛姆):《占有还是生存》,关山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第12~32页。
    ④弗罗姆:《占有还是生存》,关山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第33页。
    ①齐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73页。这是齐美尔引用亚里士多德的话。
    ②齐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310页。
    ③Georg Simmel,The philosophy of money, Beijing: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 1999, p.391.
    ④齐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205页。
    ①鲍曼:《流动的现代性》(“前言——论轻灵和流动”),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3~4页。
    ②鲍曼:《流动的现代性》(“前言——论轻灵和流动”),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14页。
    ③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173页。
    ④波德莱尔:《1846年的沙龙》,郭宏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24页。
    ⑤David Frisby, Fragments of Modernity: Theories of Modernity in the Work of Simmel, Kracarer and Benjami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85, p.61.
    ⑥英国保守党领袖,曾两任英国首相(1868、1874~1880);此外他还是一个小说家,著有政治小说《女巫》(Sybil)等。
    
    ①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248页。
    ②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50页。
    ③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89页。
    ④齐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66页。
    ①在《欧也妮·葛朗台》(Eugénie Grandet,1833)中有一个极富意味的细节:老葛朗台临死前对女儿欧也妮交代的最后一句话是:“Take care of it all.You will render me an account yonder!”(见英文版)意思是“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这句话原本出自《圣经·新约》的〈希伯来书〉4章13节:“……to whom we must render an account.”(见英文版)意为所有人都必须“向上帝(God,即句中的“whom”)交账!”巴尔扎克(Honore de Balzac,1799~1850)小说中的许多描写实际上都暗示了近代以来金钱(葛朗台即为金钱的化身)再度神圣化的过程。
    ②布罗代尔:《资本主义的动力》,杨起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103页。
    ③左拉:《金钱》(L’ARGENT)(第2版),金满成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315页。以下出自该小说的引文只随文标注页码。
    ④翻译家柳鸣九认为:“左拉使得文学中对金钱的理解有了某种新意。”见《金钱》(“前言”,柳鸣九),金满成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①齐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66页。
    ②[唐]张固:《悠闲鼓吹》,见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下册),丁如明等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454页。“公遂止不问,子弟承间侦之”十一字原缺,系据[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二百四十三《治生(贪附)》增补,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③[曹魏]杜恕:《体论》,见[宋]李昉等编:《太平御览》卷八三六《钱下》,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3743页。
     ①参看张杰:《天圆地方的困惑》,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3年。中西方对金钱与对宗教的态度差异似乎是一致的,限于题域,此处不再展开。
    ①齐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74页。
    ②齐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54页。
    ③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1976),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132页。
    ④Fashion的现代用法中即包含“形成,造,作,把……塑造成”等及物动词的含义,如:to fashion the clay into bricks(把泥土制成砖头)。
    ⑤康德:《实用人类学》(1798),邓晓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56页。一般认为此处的时髦(Mode)与我们所探讨的时尚(fashion)基本同义。
    ①齐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72页。
    ②康德:《实用人类学》,邓晓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57页。
    ③见刘清平:《时尚美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14页。
    ④齐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76页。
    ⑤其实所有的时尚都与身体有关:衣着、发型、生活方式等无一不是通过身体来展示。但原始时尚的肉身性是直接表现在个人肉体存在上的,与衣着、发型等外在因素相比,它更贴近“肉体”本身。
    ①乔治·维加雷诺(Georges Vigarello):《从古老的游戏到体育表演》(2002),乔咪加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0页。
    ②参看赵庆伟:《中国社会时尚流变》,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该书将“胡服骑射”这一实质性的文化变革视为一种时尚行为颇有不妥,但其揭示的精神趋向是基本正确的。
    ③乔治·维加雷诺:《从古老的游戏到体育表演》(2002),乔咪加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1页。
    ④此段落中的引文均见乔治·维加雷诺:《从古老的游戏到体育表演》,乔咪加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2~25页。
    ⑤齐美尔:《社会学》,林荣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541页。
    ①齐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72~74页。
    ②齐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76页。
    ③http://zh.wikipedia.org/,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2008年10月4日下载。
    ④Jürgen Habermas, Georg Simmel on Philosophy and Culture, Mathieu Deflem(trans.),CriticalInquiry,1996(Spring),p.408.
    ①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1976),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129页。
    ②齐美尔:《时尚》(1911),见David Frisby, Fragments of Modernity: Theories of Modernity in the Work of Simmel, Kracarer and Benjami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85, p.99.
    ③齐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77页。
    ④尤卡·格罗瑙:《趣味社会学》(1997),向建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21页。
    ①波德里亚即认为:时尚是“现代性”的“象征标志”。见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1976),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130页。
    ②托马斯·古德尔等:《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成素梅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0页。
    ③David Frisby, Fragments of Modernity: Theories of Modernity in the Work of Simmel, Kracarer and Benjami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85, p.87.
    ④Bryan S. Turner,“Simmel, Rationalisation and the Sociology of Money”,参看Georg Simmel: Critical Assessments, 1994, Vol.2, p.288.
    ①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83页。
    ②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82~83页。
    ③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1976),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125、130页。
    ④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30、126页。
    ⑤此处的“炫”字参考和借鉴了刘清平的著作:《时尚美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⑥参看凡勃伦:《有闲阶级论》(1899),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
    ①弗里斯比:《现代性的碎片》,卢晖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340页。
    ②本雅明:《波德莱尔》,见于弗里斯比:《现代性的碎片》,卢晖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340页。
    ③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季广茂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第39页。
    ①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季广茂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第45页。
    ②见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76页。
    ③布罗代尔:《资本主义的动力》,杨起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103页。
    ④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季广茂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第59页注①。
    ①齐美尔:《卖弄风情的心理学》(1909),载刘小枫编:《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168页。
    ②有学者认为:阶级、民族和性别冲突是人类社会的三种主要冲突形式,其中性别冲突产生最早、波及最广、隐蔽最深、消亡最慢。参看孙绍先:《英雄之死与美人迟暮》,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8页。
    ③齐美尔:《性别问题中的相对和绝对》(1911),载刘小枫编:《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177页。
    ④齐美尔:《性别问题中的相对和绝对》,载刘小枫编:《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180页。
    ⑤齐美尔:《女性文化》(1902),载刘小枫编:《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153页。
    ①齐美尔:《女性文化》(1902),载刘小枫编:《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141页。
    ②见刘小枫:《编者导言:齐美尔论现代人与宗教》,载《现代人与宗教》,曹卫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③齐美尔:《柏拉图式的爱欲与现代的爱欲》(Eros, Platonic and Modern,1923),王志敏等译,载刘小枫主编:《现代性中的审美精神》,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435页。
    ①齐美尔:《柏拉图式的爱欲与现代的爱欲》,王志敏等译,载刘小枫主编:《现代性中的审美精神》,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441~443页。
    ②有学者认为:“柏拉图式的爱欲”被理解为仅仅是“精神之恋”,男女的“嘴唇从来不会碰在一起,双手总是拥抱着一无所有的空间”,源于《圣经·新约》的解说;柏拉图的本意并非如此。参看瓦西列夫:《情爱论》(1982),赵永穆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4页。
    ③古希腊男性相爱之风盛行,他们之间的平等之爱多转化为“爱者”(erastes,一般30岁出头)对“被爱者”(eromenos,通常在12~18岁之间)的爱护和教育。这也是古希腊“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年长者“以仁慈、了解、温暖及纯粹的爱对待少男,它的唯一目的——据苏格拉底说,是为了培养少男道德上的完美”。具体可参看蕾伊·唐娜希尔:《人类性爱史话》,(台)李意马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第42页。另见Nikolaos A.Vrissimtzis, Love,sex and marriage in Acient Greece,Greece,1997,p.73.
    ④齐美尔:《柏拉图式的爱欲与现代的爱欲》,王志敏等译,载刘小枫主编:《现代性中的审美精神》,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441页。
    ⑤Robert Flacelière,Love in Ancient Greece, Macfadden-Bartell Book,1964, p.116.
    ①齐美尔:《柏拉图式的爱欲与现代的爱欲》(1923),王志敏等译,载刘小枫主编:《现代性中的审美精神》,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443页。
    ②齐美尔:《柏拉图式的爱欲与现代的爱欲》,王志敏等译,载刘小枫主编:《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上海: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270页。
    ③Pat Easterling,“Friendship and Greeks”, in Roy Porter and Sylvana Tomaselli, The dialects of Friendship, London: Routledge, 1989, p.11.
    ④古希腊有所谓“爱(φιλετυ)智(σοφου)”之说,本意为人与万物(一切存在者)合而为一、和谐一致;后来发展为拉丁语的philo-(喜爱)和sophia(智慧),即作为一种思想和知识体系的“哲学”,与原初“爱智”的涵义相去甚远。参看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从“爱智”到“哲学”的转变,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变换,更是一个从情感体验向概念演绎逐步蜕变的过程。
    ①瓦西列夫:《情爱论》(1982),赵永穆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6页。
    ②齐美尔:《爱情琐谈》,载刘小枫编:《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22页。
    ③瓦西列夫:《情爱论》,赵永穆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3页。
    ④齐美尔:《柏拉图式的爱欲与现代的爱欲》(1923),王志敏等译,载刘小枫主编:《现代性中的审美精神》,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442页。
    ⑤齐美尔:《卖弄风情的心理学》(Psychologie der Koketterie,1909),载刘小枫编:《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157页。
    ⑥齐美尔:《柏拉图式的爱欲与现代的爱欲》,王志敏等译,载刘小枫主编:《现代性中的审美精神》,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442页。
    ⑦齐美尔:《柏拉图式的爱欲与现代的爱欲》(1923),王志敏等译,载刘小枫主编:《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上海: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270页。
    ①陈戎女:《齐美尔与现代性》,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145页。
    ②弗洛姆(Erich Fromm):《爱的艺术》(The Art of Loving,1956),康革尔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40页。
    ③齐美尔:《柏拉图式的爱欲与现代的爱欲》,王志敏等译,载刘小枫主编:《现代性中的审美精神》,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442页。
    ④齐美尔:《柏拉图式的爱欲与现代的爱欲》,王志敏等译,载刘小枫主编:《现代性中的审美精神》,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439页。
    ⑤卡斯塔-洛札兹(Fabienne Casta-Rosaz):《调情的历史》(2000),林长杰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25页。
    ⑥柯林斯认为:齐美尔对“调情”的深入分析“暗示着他肯定对此有所体验——就如他对婚外情和爱情秘密具有的渊博知识所标志出他在这些方面的体验一样”。参看柯林斯等:《发现社会之旅》(1972,1998年第6版),李霞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60页。柯林斯显然了解齐美尔的爱情经历。具体可参看第七章第三节。
    ①韦伯的妻子玛丽安妮·韦伯(Mary Anna Weber,1870~1945)曾提到:韦伯当年几乎“不能接受”这种新出现的“调情”乐趣,“尽管它能提供一种即使最平庸的交谈也能提供的内在魅力”。参看玛丽安妮·韦伯:《马克斯·韦伯传》(Max Weber: A Biography, 1926),阎克文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26页。无论韦伯接受与否,“调情”作为时代的某种征兆,确实来临了。
    ②有学者发现:在中世纪作为宗教规诫的反面形式出现的爱情艺术(诗歌、绘画、工艺品)中,男女之间的“调情”游戏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虽然性爱的最终目标是性占有,但在中世纪的爱情艺术中,它却很少成为焦点,因为像死亡一样,它是根本不受欢迎的。”毋宁说,中世纪的观众“对于性交的讽喻感兴趣,而对性交的现实不感兴趣”。参看迈克尔·卡米尔(Michael Camille):《中世纪爱的艺术》(The Medieval Art of Love, 1998),刘日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3~129页。这里所说的“调情”与齐美尔所谓的“调情”是非常接近的,但它只是(作为社会生活的某种先兆)出现在艺术形式中,而不是现实生活中。
    ③齐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239页。
    ④齐美尔:《柏拉图式的爱欲与现代的爱欲》(1923),王志敏等译,载刘小枫主编:《现代性中的审美精神》,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438页。
    ①齐美尔:《卖弄风情的心理学》(1909),载刘小枫编:《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164页。
    ②陈戎女:《齐美尔与现代性》,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145页。
    ③卡斯塔-洛札兹:《调情的历史》,林长杰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31~38页。引述次序略有调整,个别字词稍有改动。
    ④齐美尔:《卖弄风情的心理学》,载刘小枫编:《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164页。
    ⑤齐美尔:《卖弄风情的心理学》,载刘小枫编:《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168页。
    ①齐美尔:《卖弄风情的心理学》(1909),载刘小枫编:《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169页。
    ②齐美尔:《交际社会学》(1910),载《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23页。
    ③齐美尔:《卖弄风情的心理学》,载刘小枫编:《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160页。
    ④齐美尔:《卖弄风情的心理学》,载刘小枫编:《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165~166页。
    ①齐美尔:《货币在性别关系中的作用》(1898),载刘小枫编:《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81页。
    ②齐美尔:《货币在性别关系中的作用》,载刘小枫编:《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172页。
    ③京特·罗特:《玛丽安妮·韦伯及其圈子》,见玛丽安妮·韦伯(韦伯夫人):《马克斯·韦伯传》(“导读”),阎克文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④齐美尔:《货币在性别关系中的作用》,载刘小枫编:《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191页。
    ⑤卡斯塔-洛札兹(Fabienne Casta-Rosaz):《调情的历史》(2000),林长杰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21页。
    ⑥Ralph M.Leck, Georg Simmel and Avant-Garde Sociology: The Birth of Modernity, 1880~1920, New York: Humanity Books, 2000, p.136.
    ①卡斯塔-洛札兹(Fabienne Casta-Rosaz):《调情的历史》,林长杰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42页。
    ②齐美尔:《卖弄风情的心理学》,载刘小枫编:《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168页。
    ③吉登斯:《社会学》(1982,2001年第4版),赵旭东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33页。
    ①齐美尔:《卖弄风情的心理学》(1909),载刘小枫编:《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168页。
    ②卡斯塔-洛札兹(Fabienne Casta-Rosaz):《调情的历史》,林长杰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72页。
    ③布里吉特·布森克普夫(Brigitte Bosenkopf):《调情的艺术》(1997),毛小红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年,第255页。
    ④布里吉特·布森克普夫:《调情的艺术》,毛小红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年,第255页。
    ⑤齐美尔:《性别问题中的相对和绝对》(1911),载刘小枫编:《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188页。
    ⑥据鲍曼交代:这种划分方法借鉴自墨西哥诗人、思想家奥克塔维奥·帕兹(Octavio Paz,1914~1998)的长篇文章《双重的困境——情爱与性爱》(1993):“在人道的激越远未来临之前,由自然点燃起性的原始之火;在其之上升腾性爱的鲜红火焰;在这火焰之上,情爱的幽幽的蓝色火苗又在轻柔地摇曳。”见鲍曼:《个体化社会》(The Individualized Society,2001),范祥涛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287页。
    ①鲍曼:《个体化社会》(2001),范祥涛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302页。
    ②鲍曼:《个体化社会》,范祥涛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302~311页。
    ③参看布里吉特·布森克普夫(Brigitte Bosenkopf):《调情:终其一生的艺术》,见《调情的艺术》,毛小红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年。
    ①C.Ц.戈罗德:《卖淫与性道德的变化》,周清波译,见《国外社会学》,1988年第5期。
    ②吉登斯:《社会学》(1982,2001年第4版),赵旭东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69页。
    ③吉登斯:《社会学》,赵旭东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69~172页。
    ④伊恩·罗伯逊(Ian Robertson):《社会学》(上册),黄育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293页。
    ⑤陈绶荪编著:《社会问题辞典》(竖排本,下册),上海:民智书局,1929年,第835页“卖淫”词条。
    ①蕾伊·唐娜希尔(Reay Tannahill,1929~2007):《人类性爱史话》,(台)李意马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第37页。该书认为人类史上的第一个职业可能是“萨满”(Shaman),即神媒、巫医;“圣职妓女”就是从“萨满”演变而来。参看该书第36页。
    ②希罗多德:《历史》(Historiae,上册),王以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100页。另据《圣经后典》记载:巴比伦的妇女们“在身上系上线绳,坐在路旁烧香,把自己当作妓女来奉献。当她们中的一个被拉去性交的时候,她还要回来嘲笑身旁的妇女,说她不够漂亮,没有被选中”。见《圣经后典》,张久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249页。
    ③原始卖淫活动的起因固然复杂,但从社会美学角度看,这些复杂的起因并不在考察之列。这里只提供弗雷泽作出的一种解释:“无论是少女也罢,已婚妇人也罢,还是专职妓女也罢,这些妇女在寺庙中放荡不羁,极力效法生育女神的淫秽行为,为的都是乞求粮食丰盈,人畜两旺。”James George Frazer,Adonis Attis Osiris.见[芬兰]E.A.韦斯特马克(Edward A.Westermarck,1862~1939):《人类婚姻史》(第1卷,1922),李彬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95~196页。
    ④参看王书奴:《中国娼妓史》(竖排本),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相比较而言,“妓”字比“娼”字出现要早得多。
    ⑤王书奴先生在《中国娼妓史》中把中国卖淫史从殷商至民国时期大致分为五个阶段:巫娼时代、奴妓时代、奴妓与家妓并行时代、官妓时代和私妓时代。参看王书奴:《中国娼妓史》(竖排本),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
    ⑥在西方,巫即theosophist,意为“通神者”;而在中国上古时期,“巫”、“舞”音同义近。许慎《说文解字》注曰:“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像人两袖舞形。”
    ⑦被学者誉为西方第一部史诗的苏美尔传说《吉尔迦美什》(Gilgamesh)中,这样的女子有时被称为女神的“爱情祭司”,有时又被称为“圣娼”或“圣妓”。见理安·艾斯勒(Riane Eisler):《神圣的欢爱》(1995),黄觉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8页。
    ①齐美尔:《论宗教社会学》(1898),载《宗教社会学》,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8页。
    ②齐美尔:《对当下与未来的卖淫活动的一些评论》,载《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129页。
    ③James George Frazer,Adonis Attis Osiris.见[芬兰]E.A.韦斯特马克:《人类婚姻史》(第1卷,1922),李彬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95页。
    ④据《麦克米伦百科全书》(The Macmillan Encyclopedia,1997)的定义,现代“卖淫”指的是“为图金钱或其他目的而进行的色情交易活动”。见艾伦·艾萨克斯(Alan Isaacs)主编:《麦克米伦百科全书》,郭建中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955页“卖淫”词条。
    ⑤罗素:《婚姻道德》(第九章),黄席群译,见于王书奴:《中国娼妓史》(竖排本),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第13页;又见罗素:《卖淫》,见《婚姻革命》,靳建国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年,第99~100页。译文与引文略有出入。
    ①希罗多德(Herodotus)认为:人们逐步使用金属货币的过程,更多地“与娼妓业而不是与一个庞大的贸易帝国的兴起有关”。见戴维·博伊尔(David Boyle):《金钱的运作》,李阳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第19页。
    ②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1813~1819),阎克文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7~33页。
    ③鲍曼:《后现代性及其缺憾》(“引言:现代与后现代的缺憾”,1997),郇建立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
    ④齐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265页。
    ①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The Civilizing Process,1976)(第1卷),王佩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278~293页。
    ①莫里斯:《人类动物园》(The human zoo,1969),周邦宪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81页。
    ①齐美尔:《货币在性别关系中的作用》(1898),载刘小枫编:《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89页。
    ②齐美尔:《家庭社会学》,载《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林荣远编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02页。
    ③齐美尔:《对当下与未来的卖淫活动的一些评论》(Some Remarks on Prostitution in the Present and in Future),载《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127页。
    ①孔德认为:人类思想先后经历过三个不同的理论阶段:神学阶段(又名虚构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又名抽象阶段)和科学阶段(又名实证阶段)。From The Positive Philosophy of Auguste Comte, Harriet Martineau (trans.), London: 1853, Vol. I, p.1.
    ②吉登斯:《社会学》,赵旭东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7页。
    ③齐美尔:《交际社会学》,载《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17~21页。
    ①齐美尔:《交际社会学》,载《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21页。
    ②齐美尔有时也直接把“社交性”等同于社交的纯粹形式,极易引起混淆。因为按照他的逻辑,“社交性”是与“社交冲动”对应的,而“社交形式”与“社会生活内容”对应,虽然两者都呈现为一种纯粹形式,但前者更强调审美意味而后者更突出方法论气质;前者在现实生活中是可以实现的,而后者只是一种“抽象”化,是不可能直接存在的。不过在齐美尔看来,“形式”方法本身就带有某种美学化的想象成分。
    ③齐美尔:《交际社会学》,载《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26~27页。
    ④卡西尔:《人文科学的逻辑》(1942),沉晖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84页。
    ①齐美尔:《文化的危机》(1917),载《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173页。
    ②齐美尔:《文化形式之变迁》,载《桥与门》(1957),涯鸿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100页。
    ③齐美尔:《我们文化之未来》,载《桥与门》,涯鸿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96页。
    ④齐美尔:《文化的危机》,载《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172~173页。
    ①载刘小枫主编:《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上海: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241页。
    ②齐美尔:《文化的危机》,载《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172~173页。
    ③载刘小枫主编:《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上海: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258页。
    ④齐美尔:《交际社会学》,载《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16页。
    ①齐美尔曾认为:现代性现象的“本质”是它根本就没有本质,这就等于承认现代文化形式(包括社交形式)的本质就是“无形式”,因为“形式”在齐美尔的社会理论中是本质的、先验的。见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2页。
    ②齐美尔:《交际社会学》,载《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20页。
    ③齐美尔:《社会学》,林荣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24页。引文中的“存在方式”在译文中作“存在的方式”,为简洁起见此处删去“的”字。
    ④齐美尔:《交际社会学》,载《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27~28页。
    ⑤齐美尔认为宗教衰落即信仰“形式”的衰落,宗教虔诚找不到表达自身的手段,就会在现代各种神秘主义活动(如招魂术)中安身;传统艺术形式的衰落则使得现代艺术冲动不得不在印象主义、自然主义、表现主义等种种“反形式”(也可谓“无形式”)的“形式”中寻求表达机会。这是现代文化的一种悲剧基调。参看齐美尔:《关于招魂术的一点看法》,载《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
    ①乔治·维加雷诺(Georges Vigarello):《从古老的游戏到体育表演》(2002),乔咪加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9~42页。
    ②乔治·维加雷诺:《从古老的游戏到体育表演》,乔咪加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2页。
    ③康德:《判断力批判》(1790),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72~177页。
    ④康德:《判断力批判》(1790),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78页。
    ①席勒:《美育书简》,徐恒醇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第90页。
    ②Jukka Gronow, The sociology of tast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7, pp.155~156.
    ③赫伊津哈:《游戏的人》(“前言”,1938),多人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
    ④赫伊津哈反复强调:“文化的游戏因素”(the play element of culture)不等于“文化中的游戏因素”(the play element in culture)。见赫伊津哈:《人:游戏者》(即《游戏的人》)(“原作者序”,1938),成穷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
    ①齐美尔:《交际社会学》(1910),载《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26页。
    ②齐美尔:《交际社会学》,载《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23页。
    ③赫伊津哈:《人:游戏者》(1938),成穷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8~13页。
    ④赫伊津哈:《游戏的人》,多人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第1~10页。
    ⑤齐美尔:《交际社会学》,载《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22~23页。
    ⑥D.Frisby,“The Aesthetics of Modern Lifes:Simmel’s Interpretation”,D.Frisby(ed.),Georg Simmel:Critical Assessments, Vol.3, London: Routledge, 1994, p.51.
    ①齐美尔对日常社交形式中蕴含的审美质素极为敏感,他曾广泛关注过饮食、旅行、冒险等活动所体现的社会美学意义。譬如他认为在现代社会,人类发展出一整套关于饮食的规则,“这套规则不是针对食物而设立的,它关心的是消耗食物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这套规则也带有游戏的性质,“一旦这种表面上的游戏消失,餐桌礼仪一切脆弱的轻松与雅致便都会随之烟消云散。”见齐美尔:《饮食社会学》(1910),载《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31~35页。
    ②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1991),邵迎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86页。
    ③赫伊津哈:《游戏的人》,多人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第215页。
    ④齐美尔:《交际社会学》,载《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24页。
    ⑤赫伊津哈:《人:游戏者》,成穷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6页。
    ⑥见赫伊津哈:《人:游戏者》,成穷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65页。
    ①赫伊津哈:《游戏的人》,多人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第215~234页。
    ②齐美尔:《交际社会学》,载《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27页。
    ③正如康德所说:“人们不妨承认伊壁鸠鲁的说法:一切快乐即使是由那些唤醒审美理念的概念引起的,都是动物性的,即都是肉体上的感觉。”见康德:《判断力批判》(1790),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81页。
    ④齐美尔:《1870年以来德国生活与思想的趋向》(1902),李放春译,载《宗教社会学》(附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23~224页。
    ①齐美尔:《交际社会学》,载《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28页。
    ②赫伊津哈:《人:游戏者》,成穷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66页。
    ③齐美尔:《冒险》,载《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204~209页。
    ④此语见于韦伯的著名演讲词《以政治为业》,见韦伯:《学术与政治》(1919年演讲),冯克利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100~115页。韦伯在该演讲中曾三次引述齐美尔的这句话。
    ⑤赫伊津哈:《人:游戏者》(即《游戏的人》,1938),成穷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63页。
    ⑥赫伊津哈:《游戏的人》,多人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第236页。
    ⑦贡布里希:《游戏的高度严肃性》(The high seriousness of play,1973),杨思梁等译,见赫伊津哈:《游戏的人》(附录),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第263页。
    ①有资料显示:赫伊津哈和贡布里希对齐美尔的理论都不陌生(可参看贡布里希:《游戏的高度严肃性》)。前者针对文化的“游戏分析法”一度被指责为“没有把民族社会主义思想和法西斯主义思想当成政治运动来批判,而只把它们看成文化的病症”(见贡布里希:《游戏的高度严肃性》,杨思梁等译,载赫伊津哈:《游戏的人》,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第278页),这与齐美尔只从文化而不从道德、政治角度分析货币、卖淫、资本主义等现象受到的批评完全一样。
    ②From Gregory W.H.Smith, Snapshots‘Sub Specie Aeterniatis’: Simmel, Goffman and Formal Sociology, Human Studies, 1989, Vol.12, p.19.
    ③Routine的本义为“程序,日常事务,例行公事”等,意指个人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中根据习俗、惯例等采取的行动(如在路上看见熟人就招手、点头、微笑等),此处译为“剧情”是基于戈夫曼把整个社交行为都视为一种演剧活动。
    ④Goffman,Erving,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New York: Doubleday, 1959, p.48.
    ①古尔德纳:《西方社会学正在到来的危机》,见于波洛玛(Margeret M.Poloma):《社会学理论》(1979),孙立平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190页。
    ②Goffman,Erving,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New York: Doubleday, 1959, p.238.
    ③波洛玛(Margeret M.Poloma):《社会学理论》(1979),孙立平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191页。
    ④齐美尔:《交际社会学》,载《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21页。
    ⑤戈夫曼:《日常接触》,徐江敏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年,第20页。
    ①波洛玛(Margeret M.Poloma):《社会学理论》(1979),孙立平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192页。
    ②David Frisby, Georg Simmel:First Sociologist of Modernity, Theory, Culture & Society, 1985,Vol.2,p.49.另见弗里斯比:《现代性的碎片》,卢晖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54页。
    ③语出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C.Wright Mills,1916~1962)。他认为“经典的社会学家(包括齐美尔——引者注)比其他社会科学家更多也更生动地表现了这一心智品质(即社会学的想象力——引者注)。”见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1959),陈强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23页注②。
    ④罗伯托:《宗教社会学史》(1997),高师宁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98页。
    ①齐美尔:《论宗教的认识论》,载《桥与门》(1957),涯鸿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109页。
    ②齐美尔:《宗教的地位问题》,载《现代人与宗教》,曹卫东等译,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7年,第54页。
    ③齐美尔:《宗教的地位问题》(1911),载《宗教社会学》,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8页。
    ④值得注意的是:齐美尔分析宗教与分析货币的方法是一致的,即新康德主义的某种变化运用:一方面是主观冲动,另一方面是客观条件,两者结合才形成稳定的文化形式(如建制宗教和实际货币);而康德主要是就先验认识能力来展开分析的。
    ⑤齐美尔:《宗教的地位问题》,载《现代人与宗教》,曹卫东等译,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7年,第46页。
    ⑥齐美尔:《论宗教的认识论》,载《桥与门》,涯鸿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111页。
    ⑦罗兰·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1992),梁光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24页。
    ⑧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渠东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55页。
    ①陈戎女:《齐美尔与现代性》,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230页。
    ②齐美尔:《叔本华与尼采》(Schopenhauer und Nietzsche),见《齐美尔全集》(Georg Simmel Gesamtausgabe)(第10卷),Frankfurt/Mainz: Suhrkamp, 1995年,第178页。
    ③齐美尔:《论宗教社会学》,载《宗教社会学》,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6页。
    ④齐美尔:《论宗教社会学》(1898),载《宗教社会学》,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3页。
    ①约翰斯通:《社会中的宗教》(1983),尹今黎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7页。
    ②齐美尔:《关于招魂术的一点看法》,载《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149页。
    ③见毛姆:《刀锋》(1944),秭佩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43页。后面的小说引文均来自该中译本,不再一一注明。
    ①齐美尔:《交际社会学》,载《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27页。
    ②齐美尔:《论宗教社会学》,载《宗教社会学》,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9~21页。
    ①齐美尔:《论宗教社会学》,载《宗教社会学》,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6、19~20页。
    ②齐美尔:《基督教与艺术》,载《桥与门》,涯鸿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141页。
    ③齐美尔:《论宗教社会学》(1898),载《宗教社会学》,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1页。
    ④齐美尔:《宗教的地位问题》(1911),载《宗教社会学》,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5页。
    ⑤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渠东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66页。
    ①Georg Simmel,“The problem of style”, Theory, Culture & Society, Vol.8, No.3, 1991, 63~72.
    ②古罗马时期的所谓“七艺”包括三艺(trivium)和四艺(quadrivium),前者指修辞学、语法学和逻辑学,后者指算术、几何、音乐和天文学。
    ③德·昆西:《风格随笔》(第四篇),见歌德等:《文学风格论》,王元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第59页。
    ④高辛勇(Karl Kao):《修辞学与文学阅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8~117页。
    ⑤据考证,公元前5世纪,西西里岛(Syracuse)的城邦独裁者被推翻,许多放逐的市民回流并要求收回以前被没收的土地牛羊。但当时他们没有地契收条作为凭据,乃聘请科拉斯(Corax,539BC~ 443BC)为他们向法庭提出诉讼,从每个案件的“可信性”(creditability)或“可能性”(probability)来“说服”法庭。因此,“可能性”(可能为真)就成为修辞的基本出发点,而“说服”则是最终目的。科拉斯及其学生提西阿斯(Tisias)就此被认为是修辞学的创立者。参看[加]高辛勇(Karl Kao):《修辞学与文学阅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①洛克:《人类理解论》,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497页。译文稍有调整。
    ②尼采:《古修辞学描述》,屠友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7页。
    ③刘小枫认为:“谈论谎言本身成了尼采文章的一大主题。”柏拉图和尼采其实都看到世界的本质是混乱(根本虚无)。面对这一绝对偶在,人如何活下去?柏拉图给出了“爱欲”的谎言,尼采给出了“沉醉”的谎言。尼采将“大义”变为“微言”,柏拉图则刚好相反。参看刘小枫:《刺猬的温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94~95页。
    ④尼采:《哲学与真理》,田立年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第106页。
    ①德·昆西:《风格随笔》(第四篇),见歌德等:《文学风格论》,王元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第43页。
    ②语言与真理的关系历来众说纷纭,主要观点有四种:语言摹仿真理(亚里士多德)、语言揭示真理(海德格尔)、语言创造真理(德里达)和语言遮蔽真理(法兰克福学派)。在亚里士多德的时代,“语言摹仿真理”的观点占据主导位置,而“摹仿”并不是“真理”本身,因此语言被认为不可避免地带有修辞的不确定性。见詹姆斯·昂特·奥奈(James Arnt Anue):《超越结构:象征与社会现实》,王顺珠译,见肯尼斯·博克等:《当代西方修辞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305~308页。
    ③德·昆西:《风格随笔》(第四篇),见歌德等:《文学风格论》,王元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第43页。
    ①伊格尔顿:《沃尔特·本雅明或走向革命的批评》(1981),郭国良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第142页。
    ②伊格尔顿:《沃尔特·本雅明或走向革命的批评》(1981),郭国良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第142页。
    ③见保罗·德曼:《盲目与洞见》(Blindness and Insight),见于詹姆斯·昂特·奥奈:《超越结构:象征与社会现实》,王顺珠译,见肯尼斯·博克等:《当代西方修辞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300页。
    ④中国古人通常把语言“修辞”称为“美言”、“美辞”、“辩言”、“华文”等,以与“信言”、“善言”、“实事”等相对。参看郑子瑜:《文学、修养、教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⑤刘勰认为:“老子疾伪,故称美言不信;而五千(指《老子》)精妙,则非弃美矣”(《文心雕龙·情采》),与尼采对柏拉图的态度颇为一致。但刘勰并没有将修辞普遍化。
    ①参看郑子瑜:《文学、修养、教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97页。
    ②日本对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形成有较大影响,高田早苗著《美辞学的方法》,坪内逍遥著《美辞论稿》,大和田建树和岛村泷太郎(即岛村抱月)分别著《美辞学》,使日本的现代修辞学盛极一时。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人陈望道即师从坪内逍遥、岛村抱月等人。
    ③中国古典修辞在口头语言中的运用也较为普遍,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辩士、说客、纵横家之流对语言修辞的运用,但整体上不如书面修辞那样受重视。
    ④齐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382页。
    ①齐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384页。
    ②齐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384~385页。
    ③“生活方式”(life-style,有时也译为“生活风格”)是当代西方社会学(尤其是美国社会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一般称为“生活方式社会学”(sociology of life style)。
    ①齐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384页。
    ②齐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382~385页。
    ③格罗瑙:《趣味社会学》(1997),向建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8~9页。
    ④格罗瑙:《趣味社会学》(“致谢”,1997),向建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⑤王一川:《修辞论美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72页。
    ①德·昆西:《风格随笔》(第四篇),见歌德等:《文学风格论》,王元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第43页。
    ①Kenneth Burke,“Rhetoric—Old and New”, in New Rhetoric, Martin Steinmann(ed.),New York: Scriber’s Sons, 1967, p.177.
    ②比彻尔:《修辞情景》,顾宝桐译,见肯尼斯·博克等:《当代西方修辞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19页。
    ③吴承学:《中国古典文学风格学》,广州:花城出版社,1993年,第2页。
    ①格罗瑙:《趣味社会学》(1997),向建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06页。
    ②符·塔达基维奇:《西方美学概念史》,褚朔维译,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年,第239页。
    ③“长时段”本是布罗代尔针对历史研究提出的一种方法论概念。他认为只有通过考察较长的历史时段才能真正揭示历史的真相,“距离太近反而看不清楚。”见布罗代尔:《资本主义论丛》,顾良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第186页。同时可参看布罗代尔:《15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1卷,1967),顾良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此处借“长时段”概念以说明“生活风格”的变迁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考察不应局限于一时一地。
    ④齐美尔:《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林荣远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79页。
    ①齐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353页。
    ②齐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352页。
    ③Georg Simmel,The philosophy of money, Beijing: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 1999, p.444.
    ④齐美尔:《货币哲学》(三),于沛沛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259页。
    ①齐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95页。
    ②齐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387页。
    ③北川东子:《生存形式》,赵玉婷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04页。
    ④北川东子:《生存形式》,赵玉婷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99页。
    ⑤齐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388页。
    ⑥齐美尔:《社会学》,林荣远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338页。
    ①Georg Simmel,The philosophy of money, Beijing: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 1999, p.463.
    ②齐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419~420页。
    ③齐美尔:《货币哲学》(三),于沛沛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261页。
    ④见卢卡奇:《理性的毁灭》(1954),王玖兴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92~393页。标点符号略有改动(未改变原意)。此段译文在另一处作:“如果人们一旦放弃‘绝对真实事物’的观点,即放弃同样只是一种历史形体的观点,那他就可能想起这个似是而非的主意来:在认识连续不断的过程中,刚接受的真理立即就会被刚犯下的同样数量的错误所抵消,犹如在一列永不停靠的火车上一样,有多少‘真正的’知识从前楼梯上车,就有多少‘错觉’从后楼梯被扔下来。”见齐美尔:《生命直观:形而上学四章》(1918),刁承俊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88页。根据齐美尔的基本理路,两相对照,刁氏将“貌似荒谬而实则正确”(即“似非而是”)翻译为“似是而非”,完全颠倒了齐美尔的原意,故此采用王玖兴先生的译文。
    ①齐美尔:《货币哲学》(三),于沛沛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263页。
    ②齐美尔:《1870年以来德国生活与思想的趋向》(1902),李放春译,载《宗教社会学》(附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88页。
    ③该段落中三处引文均见齐美尔:《1870年以来德国生活与思想的趋向》,李放春译,载《宗教社会学》(附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83~185页。
    ①德·昆西:《风格随笔》(第四篇),见歌德等:《文学风格论》,王元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第45页。
    ②齐美尔:《货币哲学》(三),于沛沛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335~1337页。
    ③该段落引文均见齐美尔:《货币哲学》(三),于沛沛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341页。
    ④这里,“‘无规律性’的节奏”似乎是一种悖谬的说法,因为“节奏”本身就是某种“有规律”的变化现象。但必须注意到齐美尔所说的“无规律性”是针对自然节奏的“有规律性”而言的;现代人往往“日出不作,日落不息”,同样有可能形成一种生活“节奏”,但与自然节奏相比,这种节奏就是“无规律性”的,因为它可以不根据自然条件而随时改变,且个体间的差异很大。
    ①齐美尔:《货币哲学》(三),于沛沛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363页。
    ②齐美尔:《货币哲学》(三),于沛沛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353页。蒙塔纳里在《货币论》(1683)中描述货币特性时说:“各民族之间的联系遍及全球,几乎可以说全世界变成了一座城,其中举行着一切商品的不散的集市,每个人坐在家里就可以用货币取得别处的土地、牲畜和人的勤劳所生产的一切来供享受。真是一个奇妙的发明。”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二版,第547页注①。
    ③Georg Simmel,The philosophy of money, Beijing: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 1999, p.491.
    ④齐美尔:《货币哲学》(三),于沛沛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351页。
    ⑤自然节奏在现代生活中被削弱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启发英国思想家吉登斯提出了时空“脱域”[disembedding,又译抽离]的重要概念,深化了对现代性(modernity)的认识。具体可参看本文第七章第四节。
    ①齐美尔:《社会美学》(Soziologische ?sthetik,1896),见于弗里斯比:《现代性的碎片》(1985),卢晖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76~77页。
    ②D.N.Levine (ed.), Georg Simmel:On Individuality and Social Form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1, p.38.
    ③弗里斯比:《现代性的碎片》,卢晖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76页。
    ④理斯曼:《孤独的人群》(The Lonely Crowd,1950),王崑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7页。
    ⑤理斯曼:《孤独的人群》,王崑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6~20页。
    ①1965年马丁·布伯离世时,阿拉伯学生联盟竟派遣代表团参加他的葬礼,向这位身为犹太人而又超越了民族局限的思想家致哀。参看陈维纲:《马丁·布伯和〈我与你〉》,见马丁·布伯:《我与你》(Ich und Du,1923)(“译者前言”),陈维纲译,上海:三联书店,1986年;又见黄裕生:《布伯》,见王炜、周国平编:《当代西方著名哲学系评传》(第9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57页。
    ②卢卡奇一度认为齐美尔思想“浅薄”,因此“和他疏远了”。见杜章智编:《卢卡奇自传》,李渚青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年,第66~67页。
    ①齐美尔:《交际社会学》,载《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20~26页。
    ②Georg Simmel,“Sociability: An Example of Pure, or Formal Sociology”, in Kurt H. Wolff (ed.), The Sociology of Georg Simmel, 1950, New York: Free Press, p.94.
    ③马丁·布伯:《我与你》(Ich und Du,1923),陈维纲译,上海:三联书店,1986年,第163页。
    ④Martin Buber, I and thou,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1958, p.11.
    ⑤马丁·布伯:《人与人》,张健等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2年,第44~45页。
    ①马丁·布伯:《我与你》(Ich und Du,1923),陈维纲译,上海:三联书店,1986年,第33页。
    ②马丁·布伯:《人与人》,张健等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2年,第275页。
    ③马丁·布伯:《我与你》,陈维纲译,上海:三联书店,1986年,第132页。
    ④Martin Buber, I and thou,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1958, p.24.
    ⑤马丁·布伯:《我与你》,陈维纲译,上海:三联书店,1986年,第104~105页。
    
    ①马丁·布伯:《我与你》(“后记”,1957),陈维纲译,上海:三联书店,1986年,第160页。
    ②柯林斯等:《发现社会之旅》(1972),李霞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62页。
    ③科瑟:《社会学思想名家》,石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212页。
    ①Simmel,Georg,On Individuality and Social Forms. D.N.Levine (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1, p.13.
    ②See Gregory W.H.Smith, Snapshots‘Sub Specie Aeterniatis’: Simmel, Goffman and Formal Sociology, in David Frisby (ed.), Georg Simmel: Critical Assessments, Vol.3,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p.354.
    ③见弗里斯比:《现代性的碎片》(“导言”,1985),卢晖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刘小枫认为:本雅明的随笔风格明显受到齐美尔的影响,可是“语言大于思想,过于文人化的嘟囔中并没有什么尖锐的思想。即便就语言来说,本雅明显得夸张、繁复、兜圈子,齐美尔则典雅、节制、有质感”。见刘小枫:《金钱·性别·生活感觉》,原刊于《开放时代》(广州),2000年第5期;该文也是刘小枫为齐美尔所编文集《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的序文部分,后又收入《刺猬的温顺:讲演及其相关论文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④Gershom Schlolem, On Jews and Judaism in Crisis, New York: Schcken, 1976, p.178.
    ①阿多诺:《本雅明的〈单行道〉》,见本雅明:《单行道》(1928)附录部分,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53页。
    ②David Frisby (ed.), Georg Simmel: Critical Assessments, Vol.1,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p.78.
    ③舍勒的“怨恨”思想与尼采有密切关系。舍勒认为是“尼采使这个词成了专业术语”,他对尼采在《道德的谱系》中表达的“怨恨”观作了深入剖析,提出“怨恨——在此指对显贵生活作风的怨恨——而非尼采错误地认为的基督教道德,才是现代市民道德[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引文可分别参看舍勒:《资本主义的未来》,罗悌伦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26页;舍勒:《价值的颠覆》,罗悌伦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3页。同时可参阅尼采:《道德的谱系》,周红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
    ①齐美尔:《玫瑰:一个社会性假定》(1897),载刘小枫编:《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102页。该文又见《玫瑰——一种社会的假设》,载《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林荣远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83~187页。
    ②齐美尔:《玫瑰:一个社会性假定》,载刘小枫编:《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106页。
    ③舍勒:《价值的颠覆》,罗悌伦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12~13页。
    ①齐美尔:《玫瑰——一种社会的假设》,载《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林荣远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86页。
    ②齐美尔:《社会学》(Sozeologie,1908),林荣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200页。
    ③齐美尔:《玫瑰:一个社会性假定》,载刘小枫编:《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104页。
    ①舍勒:《价值的颠覆》(1913~1917),罗悌伦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127页。
    ②舍勒:《价值的颠覆》,罗悌伦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127~128页。
    ③舍勒:《价值的颠覆》,罗悌伦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18页。
    ①齐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84~185页。
    ②舍勒:《价值的颠覆》(1913~1917),罗悌伦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15页注②。
    ③参看C.A.格雷戈里:《礼物与商品》(1982),杜杉杉等译,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4~19页。
    ④齐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84页。
    ①舍勒:《价值的颠覆》(1913~1917),罗悌伦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8页。
    ②舍勒:《价值的颠覆》,罗悌伦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7~8页。
    ③齐美尔:《现代文化中的货币》(1896),载《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林荣远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80页。
    ④可参看齐美尔:《货币哲学》(二)第三章第一节中的“目的序列的不同长度(the Varying Length of Teleological Series)”,于沛沛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445页。
    ⑤齐美尔:《货币哲学》(二),于沛沛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459页。
    ①齐美尔:《货币哲学》(二),于沛沛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607页。
    ②货币作为人际关系的体现可参看本文第二章第二节;而“怨恨作为一种生存性的情感或心态,反映的是一种特殊样式的人之共在关系”。参看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362~363页。
    ③刘小枫认为齐美尔的嫉妒论和舍勒的怨恨社会学,“构成了关于嫉妒的社会理论的经典文献”。见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352~353页。
    ④齐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91页。
    ①Lewis A.Coser, Masters of Sociological Thought(2nd edition),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Inc., 1977, p.444.
    ②曼海姆:《文化社会学论要》,刘继同等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第107页。
    ③1918年9月28日(一说为26日)齐美尔病逝后,卢卡奇曾在纪念文章中认为齐美尔是“地道的印象主义哲学家”(philosopher of impressionism)。见Georg Lukács:Georg Simmel, David Frisby (ed.), Georg Simmel: Critical Assessments, Vol.1,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p.98.而1918年前后,曼海姆正是卢卡奇在布达佩斯(Budapest)成立的“卢卡奇小组”(Lukács Group)的重要成员。
    ④曼海姆:《文化社会学论要》,刘继同等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第111~113页。
    ⑤阿多诺所说的“同一性”指的是本体同一性。他主张以“否定的辩证法”来对抗“真理”的不变和“同一”,还原事物的复杂性和彼此间的相互联系;提出“奥斯维辛集中营证实纯粹同一性的哲学原理就是死亡。”参看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1966),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年,第362页。
    ①Lewis A.Coser, Masters of Sociological Thought(2nd edition),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Inc., 1977, p.429.
    ②曼海姆:《文化社会学论要》,刘继同等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第117~121页。
    ③Lewis A.Coser, Masters of Sociological Thought(2nd edition),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Inc., 1977, p.454.
    ④曼海姆认为:知识社会学随马克思而出现,但当时尚未与意识形态论有效地区分。见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1929),黎鸣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315页。
    ①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1929),黎鸣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309页。
    ②曼海姆:《文化社会学论集》,艾彦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2页。
    ③2006年南京大学文艺学专业的一篇博士学位论文(作者杨向荣)即题为《论齐美尔社会学美学中的“距离”概念》,该文围绕“距离”这一核心范畴多方阐发,惜乎未论及曼海姆。近期该论文以专著形式出版发行,题为《现代性与距离:文化社会学视域中的齐美尔美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④曼海姆:《文化社会学论集》,艾彦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36页。
    ⑤西方的节日多与宗教有关,故holiday(节日)一词的字面含义就是holy-day,即“神圣的日子”;而现代节日“倾向于变成只是用来休息和娱乐的纯实用的、功能性的时间”。见曼海姆:《文化社会学论集》,艾彦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38~239页。
    
    ①曼海姆:《文化社会学论集》,艾彦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21~222页。
    ②齐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387页。
    ③曼海姆:《文化社会学论集》,艾彦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52页。
    ①曼海姆认为:“一种思想状况如果与它所处的现实状况不一致,则这种思想状况就是乌托邦。”但乌托邦思想是绝对必要的,因为它是“导致现存现实变化的力量”。见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Ideology and Utopia,1929),黎鸣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96、210页。
    ②曼海姆:《文化社会学论集》,艾彦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54页。
    ③齐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46页。
    ④曼海姆承认这一结论也受启发于卢卡奇(卢卡奇在《论文学史理论》一文中谈到了“风格”的这种两重性)。参看曼海姆:《文化社会学论要》,刘继同等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第83页。
    
    ①曼海姆:《文化社会学论要》,刘继同等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第87页。
    ②参看曼海姆:《文化社会学论要》,刘继同等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第86~87页。
    ③Karl Mannheim, Ideology and Utopia,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36, p.27.
    ④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1929),黎鸣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211页。
    ①曼海姆:《文化社会学论要》,刘继同等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第87页。
    ②See Georg Simmel, Rembrandt,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art,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Alan Scott and Helmut Staubmann,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2005.
    ③海德格尔于1933年7月(一说为5月)就任纳粹党(the Nazi Party)统治下的弗莱堡大学(Albert-Ludwigs-Universt?t)校长,1934年2月(一说为4月)辞职;同年3月7日写下了一篇广为传诵的短文:《我为什么住在乡下》,一方面表达他“归去来兮”的轻快心情,另一方面则形象地阐释了他的哲学思想和生活信念。关于前“一方面”,可参看张祥龙:《海德格尔传》,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30页。
    ①齐美尔:《社会学》,林荣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578页。
    ②美国社会学家柯林斯(Randall Collins)等人认为齐美尔实际上“憎恨社会”。参看柯林斯等:《发现社会之旅》(1972),李霞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62页。这种看法有点极端。其实齐美尔对“生命”与“社会生活”(作为与生命对立的“形式”之一种)的关系一直抱着矛盾的态度,既“憎恨”又喜爱;既在社会学中细致分析,又在哲学中基本排除;既在实际生活中细心体验,又在精神信念中完全否定。这种矛盾心态纠缠了他一生。
    ③费尔曼:《生命哲学》,李健鸣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106页。
    ④齐美尔:《生命直观:形而上学四章》,刁承俊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16~17页。
    ⑤费尔曼:《生命哲学》,李健鸣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108~109页。
    ①齐美尔:《生命直观:形而上学四章》(1918),刁承俊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9页。
    ②齐美尔:《生命直观:形而上学四章》,刁承俊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119页。
    ③齐美尔曾明确认为:只有那些“‘绝无仅有的’人才会完完全全死去,只有他们的死才会改变宇宙观的性质。而普通人的死却不能引起这样的改变,因为他们在某一点上失去的质又会在无数别的点上继续存在下去。”参看齐美尔:《生命直观:形而上学四章》(1918),刁承俊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110页。在这一点上,他与尼采非常接近。
    ④齐美尔影响海德格尔的途径应该是多方面的,除了齐美尔的著作(如《生命直观》)外,还有一些人事上的沟通,如齐美尔的学生伊丽莎白·布洛赫曼(Elisabeth Blochmann)曾是海德格尔妻子的同班同学,且与海德格尔有密切交往。见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Rüdiger Safranski):《来自德国的大师:海德格尔和他的时代》(1994),靳希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15页。
    ⑤齐美尔与海德格尔的思想联系,可参看Michael Grossheim, Von Georg Simmel zu Martin Heidegger: Philosophie zwischen Leben und Existenz (Abhandlungen zur Philosophie, Psychologie und Padagogik), Turtleback, 1991.限于条件,笔者暂时未能觅得该文献。
    ⑥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1927),陈嘉映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2版,第55页。
    ⑦齐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232页。
    ①见卢卡奇:《理性的毁灭》(1954),王玖兴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50页。这是齐美尔在《货币哲学》(“前言”,1900)中针对马克思主义所说的话,卢卡奇认为海德格尔与齐美尔有相同的意向。
    ②“时代诊断者”乃哈贝马斯为齐美尔的《哲学文化》(Philosophische kultur, Berlin,1983)再版时所作的跋文标题:《齐美尔作为时代诊断者》(Simmel als Zeitdiagnostiker),见该书第243~253页。译为英文后标题改为《齐美尔论哲学和文化》,具体可参阅:Jürgen Habermas, Georg Simmel On Philosophy and Culture, Mathieu Deflem(trans.),Critical Inquiry,1996(Spring),pp.403~414.除齐美尔外,哈贝马斯还用这一短语评价了多位思想家,如里德(Joachim Ritter)和福科(Michel Foucault,1926~1984)等。而这一短语极有可能来自曼海姆,他曾写过一本书,名为《我们时代的诊断》(Diagnosis of Our Time,又译为《替我们的时代把脉》)。
    ③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1985),曹卫东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165页。
    ④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1927),陈嘉映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2版,第56页。
    ⑤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第58~59页。
    ⑥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1985),曹卫东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300页。
    ⑦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2版,第58页。
    ①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1927),陈嘉映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第299页注①。参看:齐美尔:《生命直观:形而上学四章》(1918),刁承俊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②费迪南·费尔曼:《生命哲学》(Lebensphilosophie),李健鸣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165页。
    ③齐美尔对“时间”问题也有深入思考,他于1883年10月提交的教授资格论文就是关于康德的空间和时间学说的。他的“时间”论与存在主义的时间观有许多暗合之处。可参看北川东子:《齐美尔:生存形式》(1997),赵玉婷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57~158页。
    ④参看北川东子:《齐美尔:生存形式》(1997),赵玉婷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58页。
    ⑤Martin Heidegger, Existentialism from Dostoevsky to Sartre, Cleveland: The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1956, p.215.
    ⑥Martin Heidegger, Basic Writings, New York: Harper & Row Publishers, 1977, p.55.
    ⑦见卢卡奇:《理性的毁灭》(1954),王玖兴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48页。
    ⑧见卢卡奇:《理性的毁灭》,王玖兴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52页。
    ①马丁·布伯:《人与人》(1947),张健等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2年,第222页。
    ②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郜元宝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67页。
    ③可能有人认为这只不过是海德格尔对自己哲学的一种隐喻式表达,未必是写实。这种看法当然有合理的一面,但事实上,海德格尔确实喜欢住在乡下。1922年,他在位于黑森州(Hessen)南部的托特瑙堡(Todtnauberg)自筑了一所山间小屋(Huette),周围“疏疏落落地点缀着农舍”。引文部分即是对该处“乡下”生活的记述。他常年在此处沉思、写作,有时也接待学生和朋友;二战后则成为他躲避政治风雨的港湾。《存在与时间》的部分文稿也是在小屋中完成的。“这座木屋后来成为全世界海德格尔派成员的真正的圣地。”可分别参看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郜元宝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66页;阿兰·布托(Alain Boutot):《海德格尔》(1991年第2版),吕一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5页。对海德格尔的小屋生活有更详尽描述的著作可参看:比梅尔(Walter Biemel,海德格尔的弟子)《海德格尔》(1973),刘鑫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吕迪格尔(Rüdiger Safranski):《海德格尔传》(1994),靳希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④齐美尔:《大都会与精神生活》,载《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198页。
    ①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郜元宝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67页。
    ②韦伯家在一战前的海德堡(Heidelberg)、柏林乃至整个德国都是一个文化哲学沙龙的核心场所,成员主要有齐美尔、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1883~1969)、桑巴特、卢卡奇等人;载苏国勋:《韦伯》,见袁澍涓主编:《现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上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537页;斯蒂芬·格奥尔格家则是当时最为醒目的现代艺术沙龙之一,主要成员有贡多尔夫(Friedrich Grundolf)和克拉格斯(Ludwig Klages)等人;尼采心仪的莎乐美(Lou Andreas-Salome,1861~1937)也曾是这个沙龙的贵宾。斯蒂芬也是齐美尔极为推崇的现代派诗人之一,后者曾分别于1898、1901、1909年三次撰文评论他的作品,并经常参加前者举办的家庭诗歌朗诵会。参看北川东子:《齐美尔:生存形式》(1997),赵玉婷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00页;同时可参看莫光华:《词语破碎之处:格奥尔格引论》,见孙周兴等主编:《德意志思想评论》(第3卷),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③康托洛维茨(Gertrud Kantorowics)是一名诗人兼作家,“长着一头红发,有强烈的魔鬼气息”;“她追求最高雅的事情,理解最纤细的事情,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学才能。”她大约从1900年开始与齐美尔[当时他已与Gertrud Kninel(1864~1938)结婚十年]保持着长期的情人关系,并生下女儿安吉拉(Angela,1904~1944)。二战后期,康托洛维茨和安吉拉死于奥斯维辛集中营(the Auschwitz Concentration Camp),一说死于巴勒斯坦。参看北川东子:《齐美尔:生存形式》(1997),赵玉婷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66页、第192~200页。齐美尔的儿子汉斯·齐美尔(Hans Simmel,1881~1943)则死于德国慕尼黑附近的达豪(Dachau)集中营。
    ④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郜元宝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69页。
    ①科瑟:《社会学思想名家》(1971),石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213页。
    ②罗兰·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1992),梁广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18~219页。
    ③卢卡奇:《理性的毁灭》(1954),王玖兴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90~407页。
    ④齐美尔与吉登斯在个人命运上也表现出某些“有趣的”(interesting)相似性。吉登斯在剑桥大学任教28年(1969~1997,齐美尔在柏林大学任教29年),“和剑桥大学的社会圈子格格不入,像是个局外人”,而齐美尔是学院的“边缘人”(可参看第一章第四节);他的底层出身(本科毕业于英国的二流大学,父亲是铁路职员)在一个讲究世系和教育背景(基本上以牛津和剑桥大学为标杆)的社会环境中,颇似齐美尔的犹太人出身;在晋升教授过程中,吉登斯前后经历了九次失败(不过与英国的大学升迁制度也有关),与齐美尔可有一比;吉登斯的著作也曾被指为“肤浅和五花八门”,而且“他从不在一个问题上逗留足够长的时间”,而齐美尔被喻为“哲学松鼠”(可参看第一章第三节)。关于吉登斯的上述情况,具体可参看黄瑞褀(1954 ~,台湾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87~1991年跟随吉登斯攻读博士学位):《吉登斯现象》(2002),见张一兵等主编:《社会理论论丛》(第2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皮尔森(Christopher Pierson):《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前言”,1998),尹宏毅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
    ①吉登斯、克里斯多弗·皮尔森:《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尹宏毅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第42页。
    ②见汪民安:《性与民主》,参看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译者前言”),陈永国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③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1992),陈永国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①见汪民安:《性与民主》,参看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译者前言”),陈永国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②可分别参看吉登斯的重要著作《民族国家与暴力》(1985)、《现代性的后果》(1989)、《失控的世界》(1999)等。
    ①吉登斯:《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1976),田佑中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95页。
    ②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1989),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12页。
    ③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1989),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18页。
    ④齐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407页。
    ①Georg Simmel,The philosophy of money, Beijing: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 1999, p.487.
    ②齐美尔所说的“对称”(symmetry)与现代几何学中的“对称”(以一条线或一个面为轴线或轴面,图形或物体两边的各部分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含义稍有不同,而与“节奏”(rhythm)的含义很接近(英译本在两者间使用的是选择性连词:or)。齐美尔认为“对称形式是理性主义第一次力量的崭露,把我们从事物的无意义以及对事物的简单接受中解救出来”。因此,对称感也是主体的一种先验认知能力,它使对象获得意义。见齐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399页。
    ③齐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401页。
    ④齐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398页。
    ⑤前文(第二章第二节)曾分析“货币与后现代性的形式关联”,由于吉登斯不太认可“后现代性”(post-modernity)的说法,而称之为激进现代性(radical modernity)或高度现代性(high modernity),因此这里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含义是基本一致的。
    ⑥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1989),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19~22页。
    ①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19页。
    ②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1991),邵迎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99页。
    ③齐美尔:《大城市与精神生活》(1903),载《桥与门》(1957),涯鸿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267页。
    ④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1989),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24~25页。
    ①鲍曼确认“专家系统”这一概念是由吉登斯在《现代性的后果》(1989)一书中首次提出的,鲍曼对它的理论推进主要见于《现代性与矛盾性》(1991)一书。
    ②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1991),邵迎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314页。
    ③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邵迎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312页。
    ④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邵迎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311页。英国心理学家弗恩海姆(Adrian Furham)等人就认为:“心理医疗是爱的买主和卖主之间的交易。”见弗恩海姆、阿盖尔(Michael Argyle):《金钱心理学》(1998),李丙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第188页。
    ⑤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1991),邵迎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313页。
    ⑥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邵迎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307~314页。
    ①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邵迎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313页。此处标点符号略有改动。
    ②除此之外,吉登斯还确立了“纯粹关系”的其余六种特征:⑴除了关系本身,不给对方带来别的东西;⑵相互自我开放,在连续的基础上被反思地组织起来;⑶精神上的相互承诺;⑷专注于亲密关系;⑸彼此信任;⑹认可对方,同时通过对方认同自己。参看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1991),赵旭东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99~111页;也可参看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1989),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108~109页。
    ③有学者认为鲍曼与齐美尔之间有“强烈的亲和关系”,观点基本正确,只是“强烈”一词稍显过分。可参看郑莉:《鲍曼与贝克、布希亚、哈贝马斯等思想家的理论对话》(论文)第五部分“鲍曼与齐美尔的亲和性”,见谢立中等主编:《现代性、后现代性社会理论:诠释与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布希亚即波德里亚。
    ①齐美尔:《玫瑰:一个社会性假定》(1897),载刘小枫编:《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106页。
    ②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82~83页。
    ③瓦西列夫:《情爱论》(1982),赵永穆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6页。
    ①按照齐美尔的思路,与现代“卖淫”非常接近的还有另一种不乏象征性的社交新形式:“一夜情”(one-night stand)。上世纪六十到八十年代,这种关系形式在西方社会颇为流行,它以最大限度地忽略对方的人格内涵、拒绝付出感情和承担责任、维持短时间交往(交换)过程为特征,只不过交换的不再是身体与金钱,而是彼此的身体感觉。One-night stand原指巡回演出的剧团在某地“一夜的表演”,在俚语中引申为“一夜夫妻”、“一夜情”。
    ②齐美尔:《生命直观:形而上学四章》(1918),刁承俊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16~17页。
    ③Bryan S.Turner, Simmel, Rationalisation and the sociology of Money, in David Frisby (ed.), Georg Simmel: Critical Assessments, Vol.2,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p.275.
     ①皮兹瓦拉(E.Przywara):《齐美尔、胡塞尔、舍勒散论》,宋健飞译,载王岳川等编:《东西方文化评论》(第4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55~261页。
    1.[德]齐美尔:《桥与门》(随笔集),涯鸿、宇声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
    2.[德]齐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刘小枫编选),顾仁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3.[德]齐美尔:《时尚的哲学》(随笔集),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4.[德]齐美尔:《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林荣远译,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 2002;
    5.[德]齐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6.[德]齐美尔:《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林荣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7.[德]齐美尔:《生命直观》,刁承俊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
    8.[德]齐美尔:《现代人与宗教》,曹卫东译,北京:中国人大出版社,2003;
    9.[德]齐美尔:《宗教社会学》,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0.[德]齐美尔:《历史哲学问题》,陈志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11.[德]齐美尔:《哲学的主要问题》,钱敏汝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12.[德]齐美尔:《叔本华与尼采》,莫光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13.[德]马克思:《资本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14.[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5.[法]波德莱尔:《1846年的沙龙》,郭宏安译,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2;
    16.[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17.[德]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胡景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8.[匈]卢卡奇:《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9.[德]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20.[匈]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张西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21.[匈]卢卡奇:《理性的毁灭》,王玖兴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
    22.[德]舍勒:《资本主义的未来》,罗悌伦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
    23.[德]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王德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24.[德]本雅明:《经验与贫乏》,王炳钧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25.[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张旭东等译,北京:三联书店, 1989;
    26.[德]弗洛姆:《马克思论人》,陈世夫等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
    27.[德]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28.[德]弗罗姆:《占有还是生存》,关山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29.[法]布罗代尔:《资本主义论丛》,顾良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30.[德]桑巴特:《奢侈与资本主义》,王燕平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1.[德]卢克曼:《无形的宗教》,覃方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2.[德]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3.[德]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34.[德]费尔曼:《生命哲学》,李健鸣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35.[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36.[英]伊格尔顿:《文化的观念》(第2版),方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7.[英]英格丽斯:《文化》,韩启群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8.[法]瓦格纳姆:《日常生活的革命》,张新木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9.[英]海默尔:《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王志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40.[美]舒斯特曼:《生活即审美》,彭锋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1.[德]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毛怡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42.[英]弗里斯比:《现代性的碎片》,卢晖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3.[美]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4.[美]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徐大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45.[日]北川东子:《齐美尔——生存形式》,赵玉婷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
    46.[美]丹托:《艺术的终结》,欧阳英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47.[英]多德:《社会理论与现代性》,陶传进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48.[日]山崎正和:《社交的人》,周保雄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49.[美]科瑟:《社会学思想名家》,石人译,中国社科出版社,1990;
    50.[苏]科恩:《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资产阶级社会学史》,梁逸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51.[英]贝尔特:《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52.[德]霍夫曼:《现代艺术的激变》(第2版),薛华译,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
    53.[俄]弗兰克:《社会的精神基础》,王永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
    54.[英]克罗塞:《批判美学与后现代主义》,钟国仕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5.[英]布雷德伯里等编:《现代主义》,胡家峦等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2;
    56.[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7.[德]歌德等:《文学风格论》,王元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58.[芬兰]格罗瑙:《趣味社会学》,向建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9.[德]马丁·布伯:《论犹太教》,刘杰等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60.[德]尼采:《苏鲁支语录》(通译《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徐梵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61.[德]尼采:《权力意志》,张念东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62.[德]狄尔泰:《精神科学引论》,童奇志等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63.[德]狄尔泰:《体验与诗》,胡其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
    64.[德]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65.[英]鲍曼:《被围困的社会》,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66.[法]布尔迪厄:《实践理性》,谭立德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
    67.[德]滕尼斯:《新时代的精神》,林荣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8.[法]雅克·勒高夫:《钱袋与永生》,周嫄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69.[美]克罗弗德:《金钱传》,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
    70.[德]席林:《天主教经济伦理学》,顾仁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71.[美]韦瑟福德:《金钱简史》,杨月荪译,台北:商业周刊出版有限公司,1998;
    72.[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3.[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74.[法]利奥塔:《非人》,罗国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75.[法]利奥塔:《后现代状况》,岛子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
    76.[美]科塞:(又译科瑟或科泽尔)《理念人:一项社会学考察》,郭方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77.[英]库比特:《后现代神秘主义》,王志成等译,北京:中国人大出版社,2005;
    78.[法]埃尔潘:《消费社会学》,孙沛东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79.[英]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华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80.[英]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81.[法]福科:《性经验史》(增订版),佘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82.[俄]瓦西列夫:《情爱论》,赵永穆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
    83.[美]卡米尔:《中世纪爱的艺术》,刘日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4.[美]弗洛姆:《爱的艺术》,康革尔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85.[美]坦娜希尔(又译唐娜希尔,著有《人类性爱史话》):《历史中的性》,童仁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86.[德]席勒:《美育书简》,徐恒醇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87.[英]赫伊津哈:《游戏的人》,多人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
    88.[古希腊]亚里斯多德:《修辞学》,罗念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89.[德]尼采:《古修辞学描述》,屠友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90.[加]高辛勇:《修辞学与文学阅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91.[美]肯尼斯·博克等:《当代西方修辞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92.[美]大卫·宁等:《当代西方修辞学:批评模式与方法》,常昌富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93.[德]舍勒:《价值的颠覆》,罗悌伦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
    94.[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第2版),陈嘉映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
    95.[德]曼海姆:《文化社会学论集》,艾彦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96.[英]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陈永国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97.[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上、下册),王以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98.[德]康德:《实用人类学》,邓晓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99. [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上、下册),齐世荣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3;
    100. [美]卡洛尔:《西方文化的衰落》,叶安宁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
    101. [法]马尔图切利:《现代性社会学》,姜志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
    102. [德]卡西尔:《人文科学的逻辑》,沉晖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103. [美]麦克洛斯基:《社会科学的措辞》,许宝强等编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
    104. [意]罗伯托:《宗教社会学》,高师宁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05.[英]约翰·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铦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5;
    106.[法]莫斯:《礼物》,汲喆译,上?荷虾H嗣癯霭嫔纾?005;
    107.[法]古德利尔:《礼物之谜》,王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08.[法]卡斯塔-洛札兹:《调情的历史》,林长杰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
    109.[德]范迪尔门:《欧洲近代生活》,王亚平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110.[加]查尔斯·泰勒:《现代性之隐忧》,程炼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111.[美]乔纳森·特纳等:《社会学理论的兴起》(第5版),侯钧生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112.[法]让-保尔·萨特:《波德莱尔》,施康强译,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
    113.[斯洛文尼亚]齐泽克:《快感大转移》,胡大平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114.[斯洛文尼亚]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季广茂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115.[英]鲍曼:《个体化社会》,范祥涛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
    116.[美]科特金:《全球城市史》,王旭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17.[德]曼海姆:《变革时代的人与社会》,刘凝译,台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
    118.[美]瑞泽尔:《社会学理论》(上、下册),马康庄等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9.
    1.成伯清:《现代性的诊断》,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
    2.陈戎女:《齐美尔与现代性》,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3.王小章:《经典社会理论与现代性》,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刘小枫编:《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上海:知识出版社,1994;
    5.刘小枫编:《现代性中的审美精神》,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
    6.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
    7.张一兵等主编:《社会理论论丛》,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8.王岳川:《二十世纪西方哲性诗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9.王岳川等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10.王岳川等主编:《东西方文化评论》(第四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11.罗钢等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所,2000;
    12.孙逊等主编:《阅读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上海:三联书店,2007;
    14.汪民安等主编:《城市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5.叶中强:《从想像到现场——都市文化的社会生态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16.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7.靳西平等:《十九世纪德国非主流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8.杜章智编:《卢卡奇自传》,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
    19.陆梅林等编:《异化问题》(上、下),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
    20.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1.王养冲:《西方近代社会学思想的演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2.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3.谢立中等主编:《现代性、后现代性社会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4.叶世昌:《中国货币理论史》,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86;
    25.张杰:《天圆地方的困惑》,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3;
    26.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27.刘小枫等编:《中国近现代经济伦理的变迁》,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8;
    28.张雄等主编:《中国经济哲学评论·货币哲学专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9.赵庆伟:《中国社会时尚流变》,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30.潘智彪:《审美心理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31.刘清平:《时尚美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32.李银河编:《西方性学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33.戴伟:《中国婚姻性爱史话》,北京:东方出版社,1992;
    34.孙绍先:《英雄之死与美人迟暮》,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5.王书奴:《中国娼妓史》(竖排本),上海:三联书店,1988;
    36.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影印本),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37.修君等:《中国乐妓史》,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3;
    38.武舟:《中国妓女生活史》,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
    39.郑子瑜:《文学、修养、教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0.王一川:《修辞论美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1.高宣扬:《德国哲学通史》(三卷本),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42.程魏:《否定性思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 Apel, Karl-Otto. Towards a Transformation of Philosophy. trans.by Glyn Ddey and David Frisby, London, Boston and Henley: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0.
    2. Blau, Peter M. Exchange and Power in Social Life. New York: John Wiley &Sons Inc.1964.
    3. Congdon, Lee.The Young Lukács.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83.
    4. Coser, L. The Functions of Social Conflict. London: Routledge, 1956.
    5. Coser, L. Masters of Sociological Thought.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Jovanovich, 1971.
    6. Droit, Roger-Paul.(ed.), What is the meaning of mone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8.
    7. Etzkorn, K.P.(trans.)The Conflict in Modern Culture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8.
    8. Featherstone, M. 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 London: Sage, 1991.
    9. Frisby, David. Fragments of Modernity, Theories of Modernity in the work of Simmel, Kracauer and Benjami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85.
    10. Frisby, David. Simmel and since: essays on Georg Simmel’s social theory. London: Routledge, 1992.
    11. Frisby, David. Sociological impressionism: a reassessment of Georg Simmel’s social theory. London: Routledge, 1992.
    12. Frisby, David.(ed.), Georg Simmel: Critical assessments.VolumeⅠ,Ⅱ,Ⅲ(3卷本),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13. Frisby, David.and Featherstone, Mike.(ed.), Simmel on culture, selected writings. London·Thousand Oaks·New Delhi: SAGE Publications, 1997.
    14. Frisby, David.(trans.)The Philosophy of Money, by Georg Simmel. Beijing: 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 1999.
    15. Frisby, David. Georg Simmel, revised edi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2.
    16. Frisby, David. The alienated mind: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in Germany, 1918-1933. London: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New Jersey: Humanities Press, 1983.
    17. Frisby, David. Cityscapes of modernity: critical explorations. Cambridge; Malden, MA: Polity Press in association with Blackwell, 2001.
    18. Green, Bryan S. Literary Methods and Sociological Theory, Case studies of Simmel and Webber. Chicago &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8.
    19. Gronow, Jukka. The sociology of taste.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7.
    20. Kaern, Michael. Phillips, Bernard S. and Cohen, Robert S.(ed.), Georg Simmel and contemporary sociology.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0.
    21. Leck, Ralph M. Georg Simmel and Avant-Garde Sociology: The Birth of Modernity. 1880-1920, New York: Humanity Books, 2000.
    22. Levine,D.N.(ed.), On Individuality and Social Form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1.
    23. Marcus, Judith. and Tar, Zoltán.(Selected, ed.and trans.),Georg Lukács: Selected Correspondence, 1902-1920.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6.
    24. Mila,Natalia Canto.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value: Georg Simmel’s sociological relationism. Bielefeld: Transcript, 2005.
    25. Nagl-Docekal, Herta. and Klinger, Cornelia.(ed.), Continental philosophy in feminist perspective: re-reading the canon in German. Pennsylvania: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0.
    26. Oakes, Guy.(ed. & trans.), Essays on Interpretation in Social Science.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80.
    27. Oakes, Guy.(trans.), Georg Simmel: On Women, Sexuality, and Love.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4.
    28. Poggi, Gianfranco. Money and the Modern Mind, Georg Simmel’s Philosophy of Money. Berkeley, Los Angeles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29. Ray, Larry.(ed.), Formal sociology: the Sociology of Georg Simmel. USA: Edward Elgar Pub. Ltd., 1991.
    30. Ritzer, George. and Goodman, Douglas.J. Classical Sociological Theory. Fourth Edition,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4.
    31. Simmel, Georg. Conflict and the Web of Group-Affiliations.New York and London: Free Press, 1955.
    32. Simmel, Georg. Schopenhauer and Nietzsche, the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1986.
    33. Simmel, Georg. Rembrandt,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art. Alan Scott and Helmut Staubmann(trans.& ed.),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2005.
    34. Sobel, Michael E. Lifestyle and Social Structure: Concepts, Definitions, Analyses.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81.
    35. Sorokin, Pitirim. Contemporary sociological theories: through the first quarter of the 20th century.New York: Marper & Row, 1964.
    36. Spykman, Nicholas John.The social theory of Georg Simmel. with a new introduction by David Frisby, New Jersey: Transaction Publishers, 2004.
    37. Townsend, Dabney (ed.), Aesthetics, Classic Readings from the Western Tradition, Belmont: Wadsworth, 2001.
    38. Weingartner, Rudolph H.(ed.), Experience and Culture, the Philosophy of Georg Simmel. Connecticut: 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 1962.
    39. Wolff, K.H.(ed.and trans.), The Sociology of Georg Simmel. New York: Fress Press, 1950.
    40.Wolff, Kurt H.(trans.and ed.), Georg Simmel, 1858-1918, A Collection of Esssays. Columbus: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59.
    41. Wolff, K.H.(ed.), Essays in Sociology, Philosophy and Aesthetics. New York: Harper Torchbooks, 1959.
    1.Federici,Raffaele.A Kandinsky Perspective, Dissertation on the Social Aesthetics of Georg Simmel,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Sociology, V.15,No.2(July,2005)pp.277-289.
    2.Gangas, Spiros. Axiological and normative dimensions in Georg Simmel‘s philosophy and sociology: a dialectical interpretation. History of the Human Sciences, V.17,No.4(Nov. 2004)pp.17-44.
    3.Witz, Anne. The quality of manhood: masculinity and embodiment in the sociological tradition. The Sociological Review, V.51,No.3 (Aug. 2003)pp. 339-56.
    4.Bogenhold, Dieter. Social inequality and the sociology of life style: materi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V.60,No.4(Oct. 2001)pp.829-47.
    5.Shilling, Chris. Embodiment, experience and theory: in defence of the sociological tradition. The Sociological Review, V.49,No.3(Aug.2001)pp. 327-44.
    6.Sassatelli, Roberta. From value to consumption: a social-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n Simmel’s Philosophie des Geldes. Acta Sociologica, V.43,No.3(2000)pp. 207-18.
    7.Pescosolido, Bernice A.; Rubin, Beth A. The web of group affiliations revisited: social life, postmodernism, and sociolog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65, No.1(Feb. 2000)pp.52-76.
    8.Sandywell, Barry. Crisis or renewal? On using the legacy of sociological theory. Sociology, V.32, No.3(Aug.1998)pp.607-12.
    9.Blau, Judith R.; Redding, Kent.and Davis, Walter R. Spatial processes and the duality of church and faith: a Simmelian perspective on U.S. denominational growth, 1900-1930.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V.40,No.4(1997)pp.557-80.
    10. Donskis, Leonidas. Lewis Mumford: mapping the idea of the city. Journal of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V.8,No.1-2(1996)pp.49-68.
    11. Alund, Aleksandra. Alterity in modernity. Acta Sociologica,V.38,No.4(1995)pp.311-22.
    12. Aronowitz, Stanley.The Simmel revival: a challenge to American social science.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 V.35(Aug. 1994)pp.397-414.
    13. Watier, Patrick. Simmel and the image of individuality.Current Sociology, V.41 (Autumn.1993)pp.69-75.
    14. Gronow, Jukka. Taste and fashion: the social function of fashion and style. Acta Sociologica, V.36,No.2(1993)pp.89-100.
    15. Levine, Donald N. Simmel and Parsons reconsidered.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96(Mar. 1991)pp. 1097-116.
    16. Turner, Charles. Weber, Simmel and culture: a reply to Lawrence Scaff.The Sociological Review, V.37(Aug. 1989)pp.518-29.
    17. Weinstein, Deena and Weinstein, Michael A. Simmel and the dialectic of the double boundary: the case of the metropolis and mental life.Sociological Inquiry, V.59(Winter. 1989)pp.48-59.
    18. Jeter, Kris.“And baby makes three”: an ex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Georg Simmel’s“socialization of the spirit”theory.Marriage & Family Review, V.12, No.3-4(1988)pp.377-96.
    19. Scaff, Lawrence A. Weber, Simmel, and the sociology of culture.The Sociological Review, V.36(Feb. 1988)pp.1-30.
    20. Molseed, Mari J. The problem of temporality in the work of Georg Simmel.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 V.28(Fall 1987)pp.357-66.
    21. Saiedi, Nader. Simmel’s epistemic road to multidimensionality.The Social Science Journal, V.24,No.2(1987)pp.181-93.
    22. Turner, Bryan S. Simmel, rationalisation and the sociology of money.The Sociological Review, V.34(Feb. 1986)pp.93-114.
    23. Faught, Jim. Neglected affinities: Max Weber and Georg Simmel.The British Journal ofSociology, V.36(June 1985)pp.155-74.
    24. Bleicher, Josef. From Kant to Goethe: Georg Simmel on the way to Leben.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V.24,No.6(2007)pp.139-158.
    25. Laermans, Rudi. The Ambivalence of Religiosity and Religion: A Reading of Georg Simmel. Social Compass, V.53,No.4(2006)pp.479-490.
    26. Giulianotti, Richard. The Sociability of Sport: Scotland Football Supporters as Interpreted through the Sociology of Georg Simmel.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 V.40,No.3(2005)pp.289-306.
    27. Capetillo-Ponce, Jorge. Deciphering the Labyrinth: The Influence of Georg Simmel on the Sociology of Octavio Paz.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V.22,No.6(2005)pp.95-122.
    28. Cassano, Graham. Reification, Resistance, and Ironic Empiricism in Georg Simmel’s Philosophy of Money. Rethinking Marxism, V.17,No.4(2005)pp. 571-590.
    29. Regev, Yoel. Georg simmel’s philosophy of culture: chronos, Zeus, and in between. European Legacy-Towards New Paradigms, V.10,No.6(2005)pp.585-594.
    30. Gross, Matthia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s Innovative Crisis: Georg Simmel’s Reflections on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rspectives on Global Development and Technology, V.4,No.1(2005)pp.45-62.
    31. Federici, Raffaele. A Kandinsky Perspective, Dissertation on the Social Aesthetics of Georg Simmel.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Sociology-Revue Internat de Sociologie, V.15,No.2(2005)pp.277-290.
    32. Lash, Scott. Lebenssoziologie: Georg Simmel in the Information Age.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V.22,No.3(2005)pp.1-24.
    33. Gerlach, Neil; Hamilton, Sheryl N. Preserving Self in the City of the Imagination: Georg Simmel and Dark City. Canadian Review of American Studies, V.34,No.2(2004) pp.115-134.
    34. Papilloud, Christian. Three Conditions of Human Relations: Marcel Mauss and Georg Simmel. Philosophy and Social Criticism, V.30,No.4(2004)pp.431-444.
    35. Burgey, James. Georg Simmel Metropolis: Anticipating the Postmodern. Telos - New York, No.129(2004)pp.139-150.
    36. Jazbinsek, Dietmar. The metropolis and the mental life of Georg Simmel: on the history of an antipathy. Sage Urban Studies Abstracts, V.32,No.1(2004).
    37. Gross, Matthias. Sociologists of the Unexpected: Edward A. Ross and Georg Simmel on the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American Sociologist, V.34,No.4(2003) pp.40-58.
    38. Skidelsky, E. From epistemology to cultural criticism: Georg Simmel and Ernst Cassirer. History of European Ideas, V.29,No.3(2003)pp.365-382.
    39. Giacomoni, P. Georg Simmel between Goethe and Kant on“Life”and“Force”. ANALECTA HUSSERLIANA, V.74(2002)pp.51-70.
    40. On the Town with Georg Simmel: A Socio-Religious Understanding of Urban Interaction. Cross Currents, V.51,No.1(2001)p.21.
    41. Siegel, J. T. Georg Simmel Reappears:“The Aesthetic Significance of the Face”. DIACRITICS, V.29(1999)pp.100-113.
    42. Lash, Scott. Lebenssoziologie:Georg Simmel in the information age.Theory, Culture & Society, V.22,No.3(Jun. 2005)pp.1-23.
    1.王小章:《齐美尔论现代性体验》,《社会》,2003年第4期;
    2.王小章:《现代性自我如何可能:齐美尔与韦伯的比较》,《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5期;
    3.王小章:《齐美尔的现代性:现代文化形态下的心性体验》,《浙江学刊》,2005年第4期;
    4.苏亮:《走出思想史阴影的齐美尔》,《社会》,2003年第4期;
    5.[德]哈贝马斯:《现代的时代意识及其自我确证的要求》,曹卫东译,《国外社会学》,1997年第3期;
    6.[美]丹尼尔·贝尔:《现代性与现代主义的矛盾之解决》,王治河译,《国外社会学》,1991年第2期;
    7. [德]U.迪塞:《齐美尔的艺术哲学》,薛雪梅等译,《哲学译丛》,1987年第6期;
    8. [英]M.费瑟斯顿(即费瑟斯通):《格奥尔格·齐美尔专辑评介》,何义译,《国外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
    9.周来顺:《齐美尔论现代性危机及其消解》,《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第7期;
    10.刘小枫:《金钱·性别·生活感觉——纪念西美尔<货币哲学>问世一百周年》,《开放时代》,2000年第5期;该文原是刘小枫为齐美尔选编的文集《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所作的序文,后又收录于《刺猬的温顺:讲演及其相关论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11.陈戎女:《西美尔文化-现代性理论述评》,《学术研究》,2000年第2期;
    12.李银河:《齐美尔社会学思想评介》,《国外社会学》,1988年第6期;
    13.王晓渔:《西美尔:都市里的探险家》,《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第12期;
    14.欧阳彬:《社会是一件艺术品——西美尔的“社会学美学”思想探析》,《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15.杨向荣:《现代生存的越境与个体的自我救赎——西美尔论现代性体验中的“冒险”》,《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第10期;
    16.李继宏:《城乡心理和生活世界》,《人文杂志》,2003年第4期;
    17.王礼平:《西美尔与马克思宗教社会观比较》,《复旦学报》(社) ,2002年第1期;
    18.金惠敏:《两种“距离”,两种“审美现代性”——以布洛和齐美尔为例》,《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