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全球化对人权的影响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人权作为人本主义思想在法学中的体现是人类永恒的追求,而这种价值目标更多地是作为一种对现实生活和社会秩序的判断标准而言的。当前全球化趋势所产生的人与人之间以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日趋不平等使得人权所追求的平等地享有并维续的基本权利日益困难和不可能。我国法学界研究人权全球化的论者虽然看到了全球化对人权的积极方面的影响,却没有充分地意识到它对人权的更为要害的消极方面的影响。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受那种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两分观的影响和对当前全球化所依凭的不平等的世界结构的不意识。
This thesis is a combing-out of and reflection on the present study upon human rights’globalization in our country’s circle of science of law and then puts forward a questioning at an angle of whether the tendency of globalization truly advances the realization of human rights.As we know,globalization has been becoming a fact and on-going tendency, and it has also been a background and paradigm of studies in many subjects. The scholars who study human rights in our country’s circle of science of law also are influenced by it. Taking the recent years’study situation as a cut-in point ,based on further and more comprehensive study’s achievement from other subject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thesis sets forth and demonstrates the relation between globalization and human rights.Regard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globalization and human rights,the scholars in our country’s circle of science of law either regard it as the same as the relation between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human rights or merely largely set eyes on the globalization’s positive influence on human rights,or even optimistically consider that globalization in human rights as one part will be globalized with other parts automatically.Instead,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put forward and demonstrate that the globalization tendency as a whole cannot make the human society approximate the inherent value and ultimate end they pursue,and instead, it will only make the social order and social structure growingly deviate from the values and end that human rights inherently contains.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seven parts altogether, its structural arrangement is as follow:
     The first part is an introduction.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globalization and human rights.Human rights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value and end inherently contained in human rights are the constant theme and ultimate end of value in sciences of humanities and society,especially in science of law.Human rights is theoretically rooted in the humanism. On the other hand ,at present globalization has been becoming an unavoidable background of times and factual tendency.What this thesis will discuss is not about the globalization and human rights themselves but only about the influence of the present globalization on human rights.Its aim is to expose and analyze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the present globalization on human society and human living.
     Chapter one is about the situation of study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 analysis on it.This chapter combs the situation of study of human rights’globalization and the globalization in our country’s circle of law science and gives introduction of and comments on the concepts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 different viewpoints of it.The author points out,the scholars either regard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uman rights as the globalization of human rights,or largely pay attention to the advancing and positive influence of the globalization on human rights;regarding the globalization,it is either mostly optimistically accepted as the obiective fact,or completely rejected or dealt with through resolution in policy by the scholars in our country’s circle of law science.Then,the ahthor points out,as well as the viewpoint that the globalization is regarded as factual reality and inevitable law as in natural science,there is another viewpoint.The latter notices that the globalization is only an deliberately-designed and pursued result.
     Chapter two is on the theoretical root of human rights’values,the challenges it confronts and a pair of its characters.In this chapter,the following themes are discussed:promotion and realization of human rights ought to be the ultimate end and endless pursuit for human society,the contemporary challenges and criticisms on human rights,the two characteristics in human rights----individual’s automomy and its dependence.The author thinks that although human rights are challenged and criticized from different theories and practice,these are not full excuses for being abandoned by human.It always is an ultimate end that human being pursue.It is theoretically rooted in humanism,that is,making everyone equally enjoy basic rights and freedom. Of course, the equal protection and relief for everyone around the world is its inherent and indivisible part.We must clearly know,there is a difficult problem in human rights:it emphasizes human’s freedom and self-government while the human cannot realize it without the dependence on others and the power outside himself.It is the latter that provides protection and relief for the human of human rights.In addition,this chapter discusses the inher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rights and its development in practice,which as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to discuss the globalization’s effects on human rights in the next chapter.
     Chapter three is about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ssociation of human rights with globalization.The chapter includes:the inherent and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rights and globalization,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uman rights and the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uman rights and globalization of it. This is a foundation of the next topic, the globalization’s effects on human rights.
     Chapter four is about the effects of the globalization on human rights.In this chapter the effects of the globalization on human rights are divided two sides,positive and negative.Although two sides,the focus is upon the negative side.It is because,in the author’s view,the positive influence is surficial,and the real and essential influence is only negative.The thesis emphasize two mutually related and different aspects:the globalization results in growing inequality among wolrdwide individuals;the globalization brings about growing gap of the capabilities of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in different countries.The two aspects demonstrate how the globalization deviates from the value and end of human rights.
     Chapter five is to expose the origin of the globalization’s negative influence on human rights and the reason why the scholars in our country’s circle of law science neglect the negative effects.The author holds that this at least originates from two aspects:(1) the excessive effects of the notion that human rights is divided into positive and negative ones results in the ignorance of the human rights’dependence on the public power and authority.(2)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lobalization and the global framework and the inequality among them are neglected. As for the former, the notion of human rights’duali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at of liberty’s duality.Their essential point,however,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 individual and the others,autonomy and government from the public power,liberty and the public authority.The author insists that the realization of all rights depends on the protection and relief provided from the public power and thus all rights are positive rights .As for the latter aspect,what the author focuses on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lobalization and the global structure ,the both are deliberately-designed and pursued result,the inequal global structure resuls in the growing gap among the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the individual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The last part is a brief conclusion.(1) the nuclear viewpoint in this thesis is reiterated:the present globalization virtually makes our globe growingly deviate from the ultimate value and end that human being is always pursuing.As for this,the globalization of human rights is meaningless.(2)the theme discussed in the thesis is limited once more.The thesis merely exposes and demonstrates the viewpoint above.As for how to resolve the question ,that is a complicated and heavy task and needs long-standing efforts of lots of persons.Because of the limited space and the author’s capability,the thesis does not emphasize this issue.It may be the author’s further research of this problem.
引文
① Richard.L.Gale,Natural Law and Natural Rights,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vol.20, No.4(Jun,1960),p521.
    ① 参见[埃]萨米尔·阿明:《资本主义的危机》,彭姝祎、贾瑞坤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8 页;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商务印书馆 2006 年版,第 43-45 页;[德]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莫茜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5 年版,汉译本序,第 3 页。
    ② 薛晓源:“全球化时代,我们何为?”(总序),载《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② 卢埃林在其“一种现实主义法理学——下一步”中对法律的定义进行了类似的批判。参见 Karl N.Llewellyn,A Realistic Jurisprudence—The Next Step,Columbia Law Review, Vol.30, No.4. (Apr.,1930), pp.432-433.
    ② [美]罗伯特??O?基欧汉、约瑟夫?S?奈:《全球化世界的治理》,王勇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3年版,第 1 页。
    ③ 如有论者就认为全球化是被人们近乎滥用的概念,并无实在意义。参见[英]阿兰?鲁格曼:《全球化的终结》,常志宵、沈群红、熊义志译,三联书店 2001 年版,序言部分第 3 页。
    ① 张文显:“在首届全国法学理论博士生论坛上的致辞”,http://dzl.legaltheory.com.cn/.info.isp?id=7640;张文显:“法律与全球化问题探讨”,载《学习与探索》2006 年第 1 期,第 40 页。
    ① 参见邓正来:“全球化时代与中国法学——‘主体性中国’的建构理路”,载《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 1 期,第 42 页。
    ② 沈宗灵:“评‘法律全球化’理论”,载《人民日报》1999 年 12 月 11 日第 6 版。
    ③ 参见邓正来:“全球化时代与中国法学——‘主体性中国’的建构理路”,载《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 1 期,第 42 页。
    ④ 张文显:“在首届全国法学理论博士生论坛上的致辞”,http://dzl.legaltheory.com.cn/.info.isp?id=7640;张文显:“法律与全球化问题探讨”,载《学习与探索》2006 年第 1 期,第 40 页。
    ① [德]考夫曼:《法律哲学》,刘幸义等译,法律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9 页。
    ② [德]考夫曼:《法律哲学》,刘幸义等译,法律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42-43 页。
    ③ 邓正来:“根据中国的理想图景”,载《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商务印书馆 2006 年版,自序,第9-15 页。
    ④ 对于这种自然科学的“范式”引入社会科学的批判,参见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商务印书馆 2006 年版,第 43 页。
    ⑤ 参见张文显、于宁:“当代中国法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从阶级斗争范式到权利本位范式的转换”,http://www.legaltheory.com.cn/info.asp?id=230;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第 367-408 页。
    ① 张文显、邓正来、朱景文等:“‘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法学学术研讨会’发言摘要”,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 年第 2 期,第 141-142 页;张文显:“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法治”,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 年 3 月,第 5-11 页;朱振:“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法学——访张文显教授”,载《学习与探索》2006 年第 1 期,第 261-263 页。
    ③ 邓正来:“全球化时代与中国法学——‘主体性中国’的建构理路”,载《学习与探索》2006 年第 1 期;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商务印书馆 2006 年版;邓正来:“迈向全球结构的中国法学”,载[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一卷),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代译序,等论著。
    ① 周永坤:“全球性时代的人权”,载《江苏社会科学》2002 年第 3 期,第 158-160 页。
    ① 何志鹏:“人权的全球化:概念与维度”,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 年第 4 期(总第 58 期),第 92-93 页。
    ② 何志鹏:“人权的全球化:现实与对策”,载《学习与探索》2006 年第 1 期,第 59 页。
    ③ 何志鹏:《人权国际化基本理论研究》(博士论文稿),第 23-24 页。
    ① 张文显、邓正来、朱景文等:“‘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法学学术研讨会’发言摘要”,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 年第 2 期,第 141-142 页;张文显:“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法治”,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 年 3 月,第 6-7 页;朱振:“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法学——访张文显教授”,载《学习与探索》2006 年第 1 期,第 261 页。
    ① [法]埃克托尔·吉扬·罗莫:“对全球化的若干质疑”,载吴士余主编:《全球化话语》,上海三联书店 2002 年版,第 212-213 页。
    ② 赫尔德将全球化争论之根源归纳为五个方面:定义、原因、分期、影响以及全球化的轨迹。他从而提出了全球化类型学。参见[英]戴维·赫尔德等著:《全球化大变革》,杨雪冬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年版,导论部分。
    ① [英]阿兰·鲁格曼:《全球化的终结》,常志晓、沈群红、熊义志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1 年版,第 13-14 页。
    ① 杨雪冬:“全球化的文明化和民主化(译序)”,载[英]戴维·赫尔德等著:《全球化大变革》,杨雪冬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年版,译序第 5 页。
    ② [英]贾斯廷·罗森伯格:《质疑全球化理论》,洪霞、赵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 页。
    ① 诺姆·乔姆斯基:《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3 页。转自:李其庆:“全球化背景下的新自由主义”,载李其庆主编:《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 页。
    ② 参见[英]阿兰·鲁格曼:《全球化的终结》,常志晓、沈群红、熊义志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1 年版,序言部分。
    ③ [英]阿兰·鲁格曼:《全球化的终结》,常志晓、沈群红、熊义志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1 年版,第 271-272 页。
    ① 在原文中,基欧汉使用的是全球主义而非全球化。但是由于在作者那里全球化是全球主义的组成部分,自然这种观点也适用于全球化。参见 Robert O.Keohane Joseph S. Nye,Power And Interdepengdence(3rd Edition),Peking Univesity Press 2004,P230-233。
    ② Robert O.Keohane Joseph S. Nye,Power And Interdepengdence(3rd Edition),Peking Univesity Press 2004,pp230-233。
    ① 参见[英]戴维·赫尔德等著:《全球化大变革》,杨雪冬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年版,导论部分,尤其 21-37 页。
    ① 参见[英]戴维·赫尔德等著:《全球化大变革》,杨雪冬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年版,导论部分,第 38-39 页。
    ① 2004 年 1 月 10-12 日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的“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法学会学术研讨会”基本上代表了我国法学界对全球化的看法。除了邓正来先生外,张文显、朱景文、王利明、付子堂和吴汉东等都基本上将全球化视为一种事实性背景来看待的。当然,他们并没有对全球化本身进行详细论述。参见张文显、邓正来、朱景文等:“‘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法学学术研讨会’发言摘要”,载《社会与法制发展》2004 年第 2 期,第 141-149 页。
    ② 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商务印书馆 2006 年版,自序部分;邓正来:《研究与反思:关于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思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3-4 页;邓正来:“对知识分子‘契合’关系的反思与批判”,载于《反思与批判:体制中的体制外》,法律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69-74 页。
    ③ 参见 Michel Foucault,Power /Knowledge.The Harvester Press,1980.
    ④ [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运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9 年版;包亚明主编:《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32、227 页。
    ① 朱振:“‘权力/知识’与知识分子——评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载刘小平、蔡宏伟主编:《分析与批判:学术传承的方式——评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323-325 页及注释。
    ② 诺姆·乔姆斯基:《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3 页。转自李其庆:《全球化背景下的新自由主义》,载李其庆主编:《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 2 页。
    ③ Michel Foucault,Power/Knowledge.The Harvester Press,1980,p.126.
    ④ 波兰尼通过资本主义市场体制的建立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揭示了自由市场的自律性谎言。他得出的结论是,自由市场是人之设计和刻意追求的人为建构之结果,具有公共权力的政府在其中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参见[匈]卡尔·波兰尼:《巨变:当代政治、经济的起源》,黄树民、石佳音、廖立文译,陈忠信、吴乃德校,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89 年版。
    ① 参见[德]尤尔根·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329-330页。
    ② [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李猛、李康译,邓正来校,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84-85 页注释 84。
    ③ 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出去》,商务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6 页注释②。
    ① [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 204 年版,第 16-17 页。
    ② 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于 2007 年 3 月 5 日回答记者提问时的讲话,http://www.china.com.cn/economic/txt/2007-03/07/content_7916809.htp.
    ① [美]L·亨金:《权利的时代》,信春鹰,吴玉章等译,知识出版社 1997 年,第 1 页。
    ① [美]普拉诺等编著:《政治学分析词典》,胡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187 页。
    ① 张文显:《法学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93 页。
    ① [美]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信春鹰、吴玉章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41 页。
    ② 参见哈耶克的《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自由秩序原理》等论著。
    ① 申建林:《自然法理论的演进——西方主流人权观探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第18-62 页。
    ② 申建林:《自然法理论的演进——西方主流人权观探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第23-24 页。
    ① 柏拉图认为“自然”与“认为”、“约定”之间的关系是实在与现象、原象与摹本、自主与从属、知识的对象与虚妄的意见之间的关系,因而惟有“自然”才反映事物的本性。在他那里,“自然”意指那些具体的可感知事物之后的“形式”或“理念”,这些形式或理念处于可感知事物之外却是可感知事物的起源,它是具体事物的自然天性、固有品质、创生性力量和某种圆满的东西,因而它总是普遍的、永恒不变的,而感知事物却是多样而又飘浮不定的。参见[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 1986 年版,第 7 卷;申建林:《自然法理论的演进——西方主流人权观探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35 页。
    ② [美]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盛葵阳、崔妙因译,南木校,商务印书馆 1986年版,第 217-222 页。
    ① Michael Freeman,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Human Rights,Human Rights Quarterly,Vol.16, No.3(Aug.,1994),p.491.
    ① [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一卷),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144 页。
    ② Lehre von dem richtigen Rechte(1902)116,转自[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一卷),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45 页注释 47。
    ① [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一卷),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146-147 页。
    ② 在柯勒看来,文明被界定为人之能力的最完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Moderne Rechtsporbleme(2ed 1913)1.转自 Pound,Jurisprudence(VolumeIII),pp.5-6.
    ③ Kohler,Moderne Rechtsprobleme (2ed 1913)1;ld.Lehrbuch der Rechtsphilosophie(2ed.1917)1-13.转自 Pound,Jusprudence,VIII,P.5.
    ① [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一卷),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69 页。
    ② [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一卷),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169-170 页。
    ③ [美]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邓正来译,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222-223 页。
    ① [美]吉尔兹:“地方性知识:事实与法律的比较透视”,邓正来译,载梁治平主编:《法律的文化解释》,三联书店 1998 年版,第 125 页。
    ① 通常认为,1500 年的地理大发现是人类真正走向开放时代的开端。 如[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董书慧、王昶、徐正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九章。
    ① “雷格瑞”是巴厘岛上的一个居民,吉尔兹以他的遭遇为例阐述其理论。[美]吉尔兹:“地方性知识:事实与法律的比较透视”,邓正来译,载梁治平编《法律的文化解释》,三联书店 1998 年版,第 73-171 页。
    ① [美]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人权》,朱伟一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93 页。
    ① 王太庆:“小序”,载[美]戴维·埃伦费尔德:《人道主义的僭妄》,李云龙译,张妮妮校,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8 年版,第 2 页。
    ① 如孙正聿将文艺复兴的思想归入“人本主义”思想,杜宴林将此归入“人文主义”思想而何志鹏则更倾向于使用“人道主义”概念。分别参见孙正聿:《哲学通论》(下),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7年版,第 456 页;杜宴林:《法律的人文主义解释》(博士论文稿),第 14 页;何志鹏:《人权国际化基本理论研究》(博士论文稿),第 154-155 页。
    ② 关于对西方人本主义传统的梳理,可参见[英]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董乐山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 年版;[意]加林:《意大利人文主义》,李玉成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 年版;杜宴林:《法律的人文主义解释》,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5 年版。
    ① 王太庆:《小序》,载[美]戴维·埃伦菲尔德:《人道主义的僭妄》,李云龙译,张妮妮校,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8 年版,“小序”第 3 页。
    ② [美]戴维·埃伦菲尔德:《人道主义的僭妄》,李云龙译,张妮妮校,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8 年版。
    ③ 尤以哈耶克为代表。参见[英]费里德里希·冯·哈耶克的《自由秩序原理》、《通向奴役之路》、《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等论著。
    ④ 《尚书·五子之歌》,转自夏勇:《中国民权哲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年版,第 1 页。
    ⑤ 申建林:《自然法理论的演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4 页。
    ① 张文显、邓正来、朱景文等:“‘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法学学术研讨会’发言摘要”,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 年第 2 期,第 142-143 页。
    ① 诸多经济学家试图用经济学的“理性人”观来分析法律制度,具有代表性的如波斯纳的《法律的经济分析》。我国的经济学界张维迎、陈彩虹等人也曾认为法律的首要功能是发挥其激励作用。张维迎就认为,“法律的首要功能是保证效率,也就是说,如何使社会的蛋糕变大(或使社会成本最小)。衡量一个法律是否合理的首要标准是效率标准,而不是分配标准”。“分配原则应当在效率原则之下”。参见张维迎:《作为激励机制的法律——评<侵权损害赔偿的经济分析>》,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 年第 2 期,第 155 页。张维迎等人的这种法律功能观受到了法学界的强烈批判,可参见黄文艺:“外部性·正当性·有效性”,载邓正来主编:《中国书评》(第一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43-45 页。
    ② [美]弗洛姆:《健全的社会》,蒋重跃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8 年版,第 370 页。
    ③ 转自杜宴林:《法律人文主义解释》(博士论文稿),第 17 页。
    ①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 1981 年版,第 363 页。
    ① 参见夏勇:《人权概念起源——权利的历史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7-40 页。
    ② [美]科斯塔斯·杜兹纳:《人权的终结》,郭春发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62 页。
    ① 申建林:《西方自然法理论的演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7-8 页。
    ① 参见[美]科斯塔斯·杜兹纳:《人权的终结》,郭春发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224 页;何志鹏:《人权国际化基本理论研究》(博士论文稿),第 154 页。
    ② [美]科斯塔斯·杜兹纳:《人权的终结》,郭春发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62 页。
    ③ 有学者初步考证考证认为,在我国最先进行这种划分是由文正邦在《有关权利问题的法哲学思考》一文中提出的,之后李步云对此作了更为明确地划分和阐述。可参见罗玉中等著:《人权与法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2 页。这种三分法在我国得到了相当多的认同。如张文显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97 页;杨成铭主编:《人权法学》,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70-75 页。当然也有学者主张四分法,即除此之外还有习惯性权利,如参见张文显:《法哲学基本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313-314 页。
    
    ① [美]L·亨金:《权利的时代》,信春鹰 吴玉章 李林译,信春鹰校,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第3 页。
    ② [美]L·亨金:《权利的时代》,信春鹰 吴玉章 李林译,信春鹰校,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第3 页。
    ③ [美]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人权》,朱伟一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3 页。
    ② [英]伯克:《法国大革命反思录》,何兆武、许振洲、彭刚译,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 年版,第125 页。
    
    ① 转自 Burns H·Weston,Human Rights,Human Rights Quarterly,Vol.6,No.3.(Aug.,1984)p.261.
    ② Burns H·Weston,Human Rights,Human Rights Quarterly,Vol.6,No.3.(Aug.,1984)p.257.
    ③ [美]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伦理理论研究》,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88-89 页。
    ① [英]A·J·M 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夏勇、张志铭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1-12 页。
    ② [美]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伦理理论研究》,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87-89 页。
    ③ [美]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人权》,朱伟一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82 页。
    ④ [美]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人权》,朱伟一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5-116页。
    ① 韩水法:“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概论(汉译本序)”,载《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5年版汉译本序,第 19-22 页。
    ② 参见哈耶克的《自由秩序原理》、《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等论著。
    ③ 参见夏勇:《人权概念起源——权利的历史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申建林:《自然法理论的演进——西方主流人权观探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
    ① 参见邓正来:“哈耶克方法论个人主义的研究”,载[英]F·A·冯·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邓正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 年版,第 11-20 页。
    ② Allen E.Buchanan,Assessing the Communitarian Critique of Liberalism,Ethics, Vol.99, No.4, (Jul.,1989),p.882.
    ① [美]科斯塔斯·杜兹纳:《人权的终结》,郭春发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年版,第 1 页。
    ② [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以及最后的人》,黄胜强、许铭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版。
    ③ [美]科斯塔斯·杜兹纳:《人权的终结》,郭春发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年版,第 1 页。
    ④ [美]科斯塔斯·杜兹纳:《人权的终结》,郭春发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年版,第 1 页。
    ① [美]科斯塔斯·杜兹纳:《人权的终结》,郭春发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年版,第 408 页。
    ② 参见[美]科斯塔斯·杜兹纳:《人权的终结》,郭春发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71-176页。
    ③ [美]科斯塔斯·杜兹纳:《人权的终结》,郭春发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年版,第 311 页。
    ④ [美]科斯塔斯·杜兹纳:《人权的终结》,郭春发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年版,第 339 页。
    ① [美]科斯塔斯·杜兹纳:《人权的终结》,郭春发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年版,第401-402 页。
    ① Michael Freeman,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Human Rights,Human Rights Quarterly,Vol.16, No.3 (Aug.,1994),p.495.
    ② 参见[美]杰克·唐纳利:《普遍人权的理论与实践》,王浦劬等译,中国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46-164 页。
    ③ S·K·萨克塞纳:“社会思想和实践中的人”,转自[美]杰克·唐纳利:《普遍人权的理论与实践》,王浦劬等译,中国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47 页。
    ④ 阿曼驻联合国大会第三委员会代表马基先生 1979 年 10 月 25 日讲话,转自[美]杰克·唐纳利:《普遍人权的理论与实践》,王浦劬等译,中国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52 页。
    ① M.杜卡里:“伊斯兰教中的人权”,转自[美]杰克·唐纳利:《普遍人权的理论与实践》,王浦劬等译,中国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53-54 页。
    ② [美]罗纳德·德沃金等:《认真对待人权》,朱伟一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3 页。
    ① 这是我国人权学者徐显明提出的一个较有代表性论断。参见徐显明:“法治的真谛是人权”,载《学习与探索》2001 年第 4 期,第 44-45 页。
    ② 参见[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十一章“正义的探求”部分。
    ③ [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王献平译,郑成思校,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4 页。
    ④ [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杨昌裕校,商务印书馆 1997 年版,第 97 页。
    ①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 1961 年版,第 183 页。
    ② [美]罗伯特·诺齐克:《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1年版,第 166-169 页。
    ③ [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主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450 页。
    ① 参见[美]罗伯特·诺齐克:《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 年版。
    ② 对于正义的两个原则,参见[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60 页。
    ① 需要指出的是,霍布斯和洛克时代的“社会”或“市民社会”与“政治社会”同义,是一个表示社会和国家的概念。它与那种“自然状态”相对。只是到了后来,它才表示国家控制之外的社会和经济安排、规则、制度,才有了国家与市民社会二元结构观。因此,此处的社会自然包含了具有公共权力的国家。参见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邓正来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32 页。
    ① [美]安东尼·阿巴拉斯特:《西方自由主义的兴衰》,曹海军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76 页。
    ② [美]安东尼·阿巴拉斯特:《西方自由主义的兴衰》,曹海军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33 页。
    ① [美]罗伯特·沃尔夫:《为无政府主义辩护》,毛兴贵译,甘会斌校,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2 页。
    ② H·G·法兰克福:“沃尔夫的无政府主义”,载[美]罗伯特·沃尔夫:《为无政府主义辩护》,毛兴贵译,甘会斌校,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120-121 页。
    ① H·G·法兰克福:“沃尔夫的无政府主义”,载[美]罗伯特·沃尔夫:《为无政府主义辩护》,毛兴贵译,甘会斌校,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125-131 页。
    ② [美]科斯塔斯·杜兹纳:《人权的终结》,郭春发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200-201 页。
    ③ [美]科斯塔斯·杜兹纳:《人权的终结》,郭春发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98 页。
    ① “三代人权观”由法国法学家 Karel Vasak(“Human Rights:A Thirty-Year Struggle, Courier, Nov,1977,pp29-32.)提出,参见 Burns H·Weston,Human Rights,Human Rights Quarterly,Vol.6,No.3. (Aug.,1984)pp.264-267。对于“第三代人权“的专门讨论,可参见 Paolo G·Carozza,“Subsidiarity as a Structural Principle of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Law”,The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Vol.97,No.1(Jan,2003),pp.38-79。
    ① 参见[美]罗伯特·O· 基欧汉:“国际社会中的主权”,吉林大学“全球化读书小组”译,http://dzl.legaltheory.com.cn/view.asp?infoid=12314&id=171.当然,即使在全球范围内可能存在一个类似于国内政府的实体,也绝非应是霍布斯笔下的那个“利维坦”,因为这将导致霍布斯的困境在国际层面依然存在。对此有论者提出了制度自由主义理论、全球治理理论等。对此不再展开论述。
    ① 周永坤:“全球性时代的人权”,载《江苏社会科学》2002 年第 3 期,第 160-161 页。
    ① 参见[美]L·亨金:《权利的时代》,信春鹰、吴玉章、李林译,信春鹰校,知识出版社 1997 年版,17-38 页。
    ① [法]米海依尔·戴尔玛斯-马蒂:“法的世界化——机遇与风险”,载《法学家》2000 年第 4 期。
    ② 参见张光博:“资产阶级人权的理论和实践”,载《争鸣》1981 年第 3 期;李林:“国际人权与国家主权”,载《法学》1993 年第 3 期;林华:“略论人权与法权、主权”,载《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1992 年第 2 期;刘杰:“人权国际化与国际人道主义干”,载《学术月刊》1999 年第 12 期。
    ③ 张光博:“资产阶级人权的理论和实践,载《争鸣》1981 年第 3 期。
    ④ 李林:“国际人权与国家主权”,载《法学》1993 年第 3 期。
    ⑤ 何志鹏:《人权国际化基本理论研究》(博士论文稿),第 23 页。
    ① 何志鹏:《人权国际化基本理论研究》(博士论文稿),第 160 页。
    ② 吴士余主编、梁展选编:《全球化话语》,上海三联书店 2002 年版,第 30 页。
    ③ 何志鹏:《人权国际化基本理论研究》(博士论文稿),第 22-23 页。
    ① 里斯本小组:《竞争的极限:经济全球化与人类的未来》,张世鹏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34 页,转自黄文艺:《全球结构与法律发展》,法律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9-10 页。
    ② 黄文艺:《全球结构与法律发展》,法律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9-10 页。
    ③ 黄文艺:《全球结构与法律发展》,法律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9-10 页。
    ① 文军:“全球化概念的社会学考评”,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 年第 6 期,第 55-56 页。
    ② 对于这种现代化范式的分析与批判,可参见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商务印书馆 2006 年版,第 98-107 页。
    ① 参见[英]哈耶克的《自由秩序原理》、《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等论著。
    ② 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商务印书馆 2006 年版,第二章。
    ③ 张文显、邓正来、朱景文等:“‘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法学学术研讨会’发言摘要”,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 年第 2 期,第 141-142 页;张文显:“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法治”,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 年 3 月,第 5-11 页;朱振:“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法学——访张文显教授”,载《学习与探索》2006 年第 1 期,第 261 页。
    ① 张文显:“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法治”,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 年 3 月(第 45 卷第 2期),第 6 页。
    ② 张文显:“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法治”,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 年 3 月(第 45 卷第 2期),第 9 页。
    ③ 具体表述参见周永坤:“全球性时代的人权”,载《江苏社会科学》2002 第 3 期,第 160 页。
    ②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唐日松等译,华夏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7 页。
    ③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唐日松等译,华夏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9 页。
    ④ 参见[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周洁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265-269 页。
    ① 此处的计量单位为 1990 年国际元,或吉尔瑞-开米斯元(G.K 元)它是多边购买力评价比较中将不同国家转换为统一货币或国际元的方法。此资料来自[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吴晓鹰、许宪春、叶燕春、施发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6、18 页。
    ① [美]L·亨金:《权利的时代》,信春鹰、吴玉章、李林译,信春鹰校,知识出版社 1997 年版,第23 页。
    ② 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03(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p.235.
    ③ UNDP: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1999(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p.3.
    ① UNDP: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1998(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p.30.
    ② UNDP:Human Development Report1999,p.3&38.
    ③ Branko Milanovic:True World Income Distribution,1988and1993:First Calculation Based on Household Survey Alone,转自托马斯·博格:“‘援助’全球穷人”,刘进译,载许纪霖主编《全球正义与文明对话》,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99 页。
    ④ World Bank :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2000/2001,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23;Shaohua Chen and Martin Ravallion:How Did the World’s Poorest Fare in the 1990’s?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 47(2001),283-300,at290.
    ⑤ UNDP:Human Development Report2003,p.87,9,6.
    ⑥ UNDP:Human Development Report1999,p.22.
    ⑦ FAO:The State of Food Insecurity in the World1999,www.fao.org/news/1999/img/sofi99-e.pdf,p.11.
    ⑧ www.ilo.org/public/englishi/standards/ipec/simpoc/stats/4stt.htm;ILO:A Future Without Child Labour,www.ilo.org/public/English/standards/decl/publ/reports/report3.htm,p.9,11,18.
    ① See FAO:The State of Food Insecurity in the World 1999 and UNICEF2002.
    ② See Wolf,“Doing More Harm Than Good”,Financial Times,date 2002-05-08;Wolf,“A Stepping Stone from Poverty”,Financial Times,Date2001-12-19.对于这个论断,有论者从技术层面上对统计数据进行了驳斥。参见罗伯特·亨特·韦德:“令人不安的贫困与不平等的上升:是一个弥天大谎吗”,载[英]戴维·赫尔德等著:《驯服全球化》,童新耕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年版,第 1-26 页。
    ③ [美]约翰·罗尔斯:《万民法》,张晓辉、李仁良、邵红丽、李鑫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15-116 页。
    ① [美]约翰·罗尔斯:《万民法》,张晓辉、李仁良、邵红丽、李鑫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16-117 页。
    ② 参见托马斯·博格:“‘援助’全球穷人”,刘进译,载许纪霖主编:《全球正义与文明对话》,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00-207 页。
    ① 有论者就认为由于跨国公司与其母国的劳工之间的共同利益越来越少,这导致了发达国家中普通人工作岗位的减少和国家税收的下降等负面影响。如 William Greider:One World,Ready or Not:The Manic Logic of Global Capitalism,Simon&Schuster,1997;Robert Boyer and D.Drache:” Introduction”,in States Against Markets edited by R.Boyer and D.Dracje,Routledge,1996 等,参见杨伯溆:《全球化:起源、发展和影响》,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212-223 页;[法]埃克托尔·吉扬·罗莫:“对全球化的若干质疑”,载吴士余主编、梁展选编:《全球化话语》,上海三联书店 2002 年版,第 220-225 页。
    ② [法]埃克托尔·吉扬·罗莫:“对全球化的若干质疑”,载吴士余主编、梁展选编:《全球化话语》,上海三联书店 2002 年版,第 226 页。
    ① 杨伯溆:《全球化:起源、发展和影响》,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223 页。
    ② Fortune,“The Fortune Global 500”,August 2,1999,转自[英]阿兰·鲁格曼:《全球化的终结》,常志霄、沈群红、熊义志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1 年版,第 9 页。
    ① 讨论治理的学术文献跨越公共机构经济学、国际关系学、公共行政管理学、国际政治学、国际法学等多个学科,参见格里·斯托克:“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载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33 页。
    ② [日]渡边昭夫、土山实男:“全球治理的射程”,转自王杰、张海滨、张志洲主编:《全球治理中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83 页。
    ③ 鲍勃·杰索普:“治理的兴起及其失败的风险:以经济发展为例的论述”,载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55 页。
    ① World Bank,Governance and Development(Washington D.C:World Bank1992),p.3,转自杨雪冬:《全球化:西方理论前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99 页。
    ③ “天涯成比邻——全球治理委员会的报告”,赵仲强、李正凌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5年版。
    ① [美]罗伯特·基欧汉:“全球管理与民主问责制”,载[英]戴维·赫尔德等著:《驯服全球化》,童新耕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00 页。
    ② [英]戴维·赫尔德:“从行政得到世界主义的多边主义”,载[英]戴维·赫尔德等著:《驯服全球化》,童新耕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30-131 页。
    ③ 目前对全球治理理论的批判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现实主义的批判,二是来自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学者和西方新左派学者的批判。前者如克拉斯纳、沃尔兹等人,他们集中认为全球化治理理论夸大了包括国际非政府组织在内的非国家行为体的作用,低估了国家在世界政治中的作用;后者的批评通常集中于揭露全球治理所隐含的西方意图和价值观念上,指出其消弱国家主权和各国政府在国内和国际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的危险,认为全球治理在客观上有可能成为强国和跨国公司干涉别国内政、推行霸权政策的“理论依据”。而新左派学者则一般来说同意新自由主义者关于传统的主权正在受到经济全球化的侵蚀的主张的,同时还看到了全球化不过是一种市场专制(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行为体),在各国国内和世界范围内不断制造着贫富两极分化,危及到平等和社会公正等人类基本价值这种危害。参见王杰、张海滨、张志洲主编:《全球治理中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94-96 页。
    ① Risse,”Transnational Actors and World Politics”,p.268.
    ② [英]阿兰·鲁格曼:《全球化的终结》,常志霄、沈群红、熊义志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1 年版,第 272 页。
    ① [英]阿兰·鲁格曼:《全球化的终结》,常志霄、沈群红、熊义志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1 年版,第 262-263 页。
    ② 王杰、张海滨、张志洲主编:《全球治理中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98 页。
    ① Brown et al,”Globalization,NGOs,and Multisectional Relations”,p278.
    ② [美]罗伯特·基欧汉:“全球管理与民主问责制”,载[英]戴维·赫尔德等著:《驯服全球化》,童新耕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15 页。
    ① Helly Bull,The Anarchical Society(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7).
    ① Jack Hayward,After the French Revolution:Six Critics of Democracy and Nationalism,New York:Harvester Wheatsheaf,1991,p.101.
    ②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 1980 年版,第 9 页。
    ① 转自[英]以赛亚·伯林:《自由及其背叛》,赵国新译,译林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49 页。
    ② [英]以赛亚·伯林:《自由及其背叛》,赵国新译,译林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50 页。
    ③ 李强:“贡斯当与当代自由主义”,载《自由与社群》,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 年版,第 295 页。
    ④ 李强:“贡斯当与当代自由主义”,载《自由与社群》,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 年版,第 298 页。
    ⑤ Jack Hayward,After the French Revolution:Six Critics of Democracy and Nationalism,New York:Harvester Wheatsheaf,1991,p.102.
    ⑥ [法]邦雅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之比较”,李强译,载《自由与社群》,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 年版,第 309 页。
    ① [法]邦雅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之比较”,李强译,载《自由与社群》,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 年版,第 308 页。
    ② [法]邦雅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之比较”,李强译,载《自由与社群》,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 年版,第 319 页。
    ① [法]邦雅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之比较”,李强译,载《自由与社群》,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 年版,第 321-322 页。
    ② [法]邦雅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之比较”,李强译,载《自由与社群》,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 年版,第 324-325 页。
    ③ [英]以赛亚·伯林:“两种自由概念”,载《自由论》,胡传胜译,译林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36 页。
    ④ [英]以赛亚·伯林:“两种自由概念”,载《自由论》,胡传胜译,译林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89 页。
    ① R·H 托尼:《平等》(伦敦,1931,1938 年第 3 版),第 5 章,第 2 节,“平等与自由”,第 208页(前两版没有这句话)。转引自[英]以赛亚·伯林:《自由论》,胡传胜译,译林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92 页。
    ② [英]以赛亚·伯林:“两种自由概念”,载《自由论》,胡传胜译,译林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92 页。
    ① 韩震:“后自由主义的一种话语”,载《自由与社群》,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 年版,第 15-23 页。
    ② 俞可平:“从权利政治学到公益政治学”,载《自由与社群》,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年版,第 78 页。
    ③ 俞可平:“从权利政治学到公益政治学”,载《自由与社群》,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年版,第 86 页。关于三代人权的划分和说明,可参阅卡雷尔·瓦萨克(Karel Vasak):“人权:30 年的斗争”(Human Rights:A Thirty-Year Struggle),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信使》(Courier)杂志,1977 年 11 月号,第 29-32 页。
    ① 转自[美]列维·施特劳斯:《霍布斯的政治哲学》,申彤译,译林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22 页。
    ① [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杨昌裕校,商务印书馆 1997 年版,第 65 页。
    ② [美]列维·施特劳斯:《霍布斯的政治哲学》,申彤译,译林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22-124 页。
    ③ [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 1964 年版,第 5 页。
    ④ [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 1964 年版,第 6 页。
    ① [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 1964 年版,第 54 页。
    ② [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 1964 年版,第 15 页。
    ③ 慈继伟:《正义的两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1 年版,第 1 页。
    ④ [美]汉密尔顿、伊杰、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在汉、舒逊译,商务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264 页。
    ① 参见[美]史蒂芬·霍尔姆斯、凯斯·R·桑斯坦:《权利的成本:为什么自由依赖于税》,毕竞悦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② [美]史蒂芬·霍尔姆斯、凯斯·R·桑斯坦:《权利的成本:为什么自由依赖于税》,毕竞悦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7 页。
    ① [美]史蒂芬·霍尔姆斯、凯斯·R·桑斯坦:《权利的成本:为什么自由依赖于税》,毕竞悦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1 页。
    ① [美]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14 页。
    ② 皮亚杰总结出的两个共同特点是:第一,一个研究领域里要找出能够不向外面寻求解释说明的规律,能够建立起自己说明自己结构来;第二,实际找出来的结构要能够形式化,作为公式而作演绎法的应用。他指出的结构有三个要素:整体性、具有转换规律和法则、自身调整性。因此,“结构就是由具有整体性的若干转换规律组成的一个有自身调整性质的图式体系”。参见[瑞士]皮亚杰:《结构主义》,倪连生等译,商务印书馆 1986 年版,“译者前言”,第 2-3 页。
    ③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李猛、李康译,邓正来校,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6 页。
    ① 参见[法]涂尔干:《自杀论:社会学研究》,冯韵文译,商务印书馆 1996 年版。
    ②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李猛、李康译,邓正来校,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9 页。
    ①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李猛、李康译,邓正来校,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1 页。
    ① [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42 页。
    ② 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商务印书馆 2006 年版,第 98 页。
    ③ J.LaPalombara,Breaucracy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3,pp.38-39,转自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商务印书馆 2006 年版,第 98 页。
    ③ 参见[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通向奴役之路》,王明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版,“国际秩序展望”部分。
    ① [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邓正来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36 页。
    ② [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邓正来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98 页。
    ③ [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邓正来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208 页。
    ④ [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二、三卷),邓正来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332 页。
    ① “最弱意义的国家”(或“最小国家”)观是诺齐克的一个重要理论,这种国家也是他所提倡和赞成的国家。这种观点将国家功能严格限制在保障安全上,甚至连政府的税收权力也被视为不正当而不授予,这样就使得政府的存在成为问题,这一点也受到一些论者的批判。“最弱意义的国家”说可参见[美]罗伯特·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乌托邦》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 年版,第 35-36、61 页。
    ② [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二、三卷),邓正来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333 页。
    ③ [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二、三卷),邓正来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349-350 页。
    ① [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二、三卷),邓正来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350 页注释 13。
    ② [匈]卡尔·波兰尼:《巨变:当代政治、经济的起源》,黄树民、石佳音 廖立文译,陈忠信 吴乃德校,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89 年版,第 13 页。
    ③ 斯蒂芬·D·克莱斯勒:《结构冲突:第三世界对抗全球自由主义》,李小华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第 2-3 页。
    ① 如[美]约翰·罗尔斯:《万民法》,张晓辉、李仁良、邵红丽、李鑫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15-117 页;李舜臣:《权利及其维护——一种交易成本观点》,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第 114-115 页。
    ① 参见邓正来:“根据中国的理想图景——自序《中国法学向何处去》”,载《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商务印书馆 2006 年版,第 15-22 页。
    1 . Bertram Gross, Towards a Human Rights Century, Human Rights Quarterly,Vol.13,No.3 (Aug,1991), pp.387-395.
    2.Richard. L. Gale, Natural Law and Natural Rights,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vol.20,No.4(Jun,1960),p521.
    3.Robert O.Keohane Joseph S. Nye, Power And Interdepengdence (3rd Edition), Peking Univesity Press 2004.
    4.Karl N.Llewellyn,A Realistic Jurisprudence—The Next Step, Columbia Law Review,Vol.30,No.4.(Apr.,1930),pp.432-433.
    5.Michael Freeman,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Human Rights, Human Rights Quarterly,Vol.16,No.3, (Aug.,1994).
    6.Burns H·Weston, Human Rights, Human Rights Quarterly,Vol.6, No.3, (Aug., 1984)
    7.James W.Nickel, Are Human Rights Utopian?,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 Vol.11, No.3, (Summer,1982).
    8.Gideon Sjoberg;Elizabeth A.Gill;Norma Williams,A Sociology of Human Rights,Social Problems,Vol.48,No.1,50th Anniversary Issue,(Feb.,2001).
    9.John Humphrey,Human Rights and Authority,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Law Journal,Vol.20,No.4,(Autumn,1970).
    10.Jon Mandle,Globalization and Justice,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Vol.570,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 (Jul., 2000).
    11.Paul Krugman;Anthony J.Venables,Globalization and the Inequality ofNations,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110,No.4.(Nov.,1995).
    12.Ronald H. Chilcote, Globalization or Imperialism?, Latin American Perspectives, Vol.29,No.6,Globalization and Globalism in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Nov.,2002).
    13.David Barkin, Globalization: Love It or Leave It, Latin American Perspectives, Vol.29,No.6,Globalization and Globalism in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Nov.,2002).
    14.Douglas Kellner, Theorizing Globalization, Sociological Theory,Vol.20, No.3 (Nov.,2002).
    15.A.G..Chloros,What Is Natural Law?,The Modern Law Review, Vol.21, No.6 (Nov.,1958).
    16.Kenneth C.Randall,World Justice?,Human Rights Quarterly, Vol.14, No.2. (May,1992).
    17.Robert Wright, Will Globalization Make you Happy?, Foreign Policy, No.120. (Sep,-Oct.,2000).
    18.Allen E.Buchanan,Assessing the Communitarian Critique of Liberalism, Ethics,Vol.99,No.4,(Jul.,1989).
    19.Karel Vasak,“Human Rights:A Thirty-Year Struggle,Courier,Nov,1977。
    20.Jack Hayward, After the French Revolution:Six Critics of Democracy and Nationalism,New York:Harvester Wheatsheaf,1991.
    21.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00/20012003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22.UNDP: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1999(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1.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2.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 1996 年版。
    3.张文显:《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4.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5.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商务印书馆 2006 年版。
    6.邓正来:《研究与反思:关于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思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7.邓正来:《反思与批判:体制中的体制外》,法律出版社 2006 年版。
    8.夏勇:《人权概念的起源——权利的历史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9.夏勇主编:《走向权利的时代》,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10.夏勇:《中国民权哲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 年版。
    11.申建林:《自然法理论的演进——西方主流人权观探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
    12.李舜臣:《权利及其维护——一种交易成本观点》,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13.程燎原、王人博:《权利及其救济》,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14.黄文艺:《全球结构与法律发展》,法律出版社 2006 年版。
    15.徐显明主编:《人权研究》(第一、二、三卷),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1、2002、2003 年版。
    16.罗玉中等著:《人权与法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17.孙正聿:《哲学通论》(下),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7 年版。
    18.张维迎:《信息、信用与法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 年版。
    19.何志鹏:《人权国际化基本理论研究》(博士论文稿)。
    20.何志鹏:《全球化经济的法律调控》,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21.杜宴林:《法律的人文主义解释》(博士论文稿)。
    22.杨伯溆:《全球化:起源、发展和影响》,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
    23.慈继伟:《正义的两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1 年版。
    24.王启富、刘金国主编:《人权问题的法理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25.齐延平:《人权与法治》,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
    26.杨成铭主编:《人权法学》,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4 年版。
    27.许纪霖主编:《全球正义与文明对话》,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
    28.刘军宁等编:《自由与社群》,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 年版。
    29.李其庆主编:《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30.吴士余主编:《全球化话语》,上海三联书店 2002 年版。
    31.李惠斌主编:《全球化与现代性批判》,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32.李惠斌主编:《全球化与公民社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33.薛晓源、陈家刚主编:《全球化与新制度主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34.薛晓源、周战超主编:《全球化与风险社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35.包亚明主编:《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
    36.王杰、张海滨、张志洲主编:《全球治理中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37.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年版。
    1.[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杨昌裕校,商务印书馆1997 年版。
    2.[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 1980 年版。
    3.[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商务印书馆 1962年版。
    4.[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 1984 年版。
    5.[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 年版。
    6.[美]列维·施特劳斯:《霍布斯的政治哲学》,申彤译,译林出版社 2001年版。
    7.[美]列维·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生活·读书·新知 2003 年版。
    8.[英]彼得·斯坦、[英]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王献平译,郑成思校,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4 年版。
    9.[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 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10.[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贺卫方、高鸿钧、张志铭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3 年版。
    11.[美]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董乐山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年版。
    12.[意]加林:《意大利人文主义》,李玉成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 年版。
    13.[英]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出版社1964 年版。
    14.[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 1961年版。
    15.[英]约翰·密尔:《论自由》,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 1982 年版。
    16.[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年版。
    17.[美]约翰·罗尔斯:《万民法》,张晓辉、李仁良、邵红丽、李鑫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
    18.[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通向奴役之路》,王明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19.[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下),邓正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 年版。
    20.[英]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二、三卷),邓正来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0 年版。
    21.[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年版。
    22.[德]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莫茜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5 年版。
    23.[德]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译,译林出版社 2004年版。
    24.[英]A·J·M·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夏勇、张志铭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5 年版。
    25.[美]杰克·唐纳利:《普遍人权的理论与实践》,王浦劬等译,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年版。
    26.[美]L·亨金:《权利的时代》,信春鹰、吴玉章、李林译,信春鹰校,知识出版社 1997 年版。
    27.[德]考夫曼:《法律哲学》,刘幸义等译,法制出版社 2004 年版。
    28.[美]科斯塔斯·杜兹纳:《人权的终结》,郭春发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年版。
    29.[美]玛丽·安·格伦顿:《权利话语——穷途末路的政治言辞》,周威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30.[美]史蒂芬·霍尔姆斯 凯斯·R·桑斯坦:《权利的成本——为什么自由依赖于税》,毕竞悦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31.[日]大沼保昭:《人权、国家与文明》,王志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 年版。
    32.[美]安东尼·阿巴拉斯特:《西方自由主义的兴衰》,曹海军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
    33.[英]约翰·格雷:《自由主义》,曹海军、刘训练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年版。
    34.[法]邦联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阎克文、刘满贯译,冯克利校,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
    35.[英]以赛亚·伯林:《自由论》,胡传胜译,译林出版社 2003 年版。
    36.[英]以赛亚·伯林:《自由及其背叛》,赵国新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 2005 年版。
    37.[美]汉密尔顿、伊杰、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在汉、舒逊译,商务印书馆 1980 年版。
    38.[英]马丁·阿尔布劳:《全球时代:超越现代性之外的国家和社会》,高湘泽、冯玲译,高湘泽校,商务印书馆 2001 年版。
    39.[美]戴维·埃伦费尔德:《人道主义的僭妄》,李云龙译,张妮妮校,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8 年版。
    40.[美]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李猛、李康译,邓正来校,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 年版。
    41.[埃]萨米尔·阿明:《资本主义的危机》,彭姝祎、贾瑞坤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年版。
    42.[埃]萨米尔·阿明:《不平等的发展》,高铦译,商务印书馆 2000 年版。
    43.[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沃勒斯坦精粹》,黄光耀、洪霞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44.[德]安德烈·冈德·弗兰克:《依附性积累与不发达》,高铦、高戈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 1999 年版。
    45.[英]巴里·巴恩斯、大卫·布鲁尔、约翰·亨利主编:《科学知识:一种社会学的分析》,邢冬梅、蔡仲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46.[美]罗伯特??O?基欧汉、约瑟夫?S?奈:《全球化世界的治理》,王勇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3 年版。
    47.[英]阿兰?鲁格曼:《全球化的终结》,常志宵等译,三联书店2001 年版。
    48.[英]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郭国良、徐建华译,商务印书馆 2004 年版。
    49.[印]卡瓦吉特·辛格:《不纯洁的全球化》,吴敏、刘寅龙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5 年版。
    50.[德]汉斯-彼得·马丁、哈拉尔特·舒曼:《全球化陷阱》,张世鹏等译,冯文光校,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 年版。
    51.[德]戴维·赫尔德、安东尼·麦克格鲁:《全球化与反全球化》,陈志刚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年版。
    52.[英]戴维·赫尔德等著:《全球化大变革》,杨雪冬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年版。
    53.[英]戴维·赫尔德等著:《驯服全球化》,童新耕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 年版。
    54.[德]赫尔穆特·施密特:《全球化与道德重建》,柴方国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年版。
    55.[美]麦克尔·哈特、[意]安东尼奥·奈格里:《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杨建国、范一亭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
    56.[法]米海依尔·戴尔玛斯-马蒂:《世界法的三个挑战》,罗结珍、郑爱青、赵海峰译,赵海峰校,法律出版社 2001 年版。
    57.[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运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9 年版。
    58.[匈]卡尔·波兰尼:《巨变:当代政治、经济的起源》,黄树民、石佳音、廖立文译,陈忠信、吴乃德校,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 年版。
    59.[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4 年版。
    60.[美]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信春鹰、吴玉章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8 年版。
    61.[美]罗纳德·德沃金等著:《认真对待人权》,朱伟一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62.[美]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下),盛葵阳、崔妙因译,南木校,商务印书馆 1986 年版。
    63.[意]尼科洛·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 1985年版。
    64.[英]韦恩·莫里森:《法理学:从古希腊到后现代》,李桂林等译,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65.[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一卷),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66.[美]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邓正来译,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2年版。
    67.[美]吉尔兹:《地方性知识:事实与法律的比较透视》,邓正来译,载梁治平主编:《法律的文化解释》,三联书店 1998 年版。
    68.[美]弗洛姆:《健全的社会》,蒋重跃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 年版。
    69.[英]伯克:《法国大革命反思录》,何兆武、许振洲、彭刚译,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版。
    70.[美]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伦理理论研究》,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 2003 年版。
    71.[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以及最后的人》,黄胜强、许铭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72.[美]罗伯特·诺齐克:《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1 年版。
    73.[美]罗伯特·沃尔夫:《为无政府主义辩护》,毛兴贵译,甘会斌校,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
    74.[英]亚当·斯密:《国富论》,唐日松等译,华夏出版社 2005 年版。
    75.[瑞士]皮亚杰:《结构主义》,倪连生等译,商务印书馆 1986 年版。
    76.[法]涂尔干:《自杀论——社会学研究》,冯韵文译,商务印书馆 1996年版。
    77.斯蒂芬·D·克莱斯勒:《结构冲突:第三世界对抗全球自由主义》,李小华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
    78.[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主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79.[美]普拉诺等编著:《政治学分析词典》,胡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 年版。
    1.张文显、于宁:“当代中国法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从阶级斗争范式到权利本位范式的转换”,http://www.legaltheory.com.cn/info.asp?id=230.
    2.张文显:“法律与全球化问题探讨”,载《学习与探索》2006 年第 1 期。
    3.张文显、邓正来、朱景文等:“‘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法学学术研讨会’发言摘要”,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 年第 2 期。
    4.张文显:“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法治”,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 2 期。
    5.张文显:“在首届全国法学理论博士生论坛上的致辞”,http://dzl.legaltheory.com.cn/.info.isp?id=7640.
    6.李龙、张文显、吕世伦、公丕祥:“‘以人为本’的法哲学解读——‘以人为本’四人谈”,载《金陵法律评论》2004 年秋季卷。
    7.张文显:“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法治”,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 2 期。
    8.邓正来:“中国法律哲学当下基本使命的前提性分析——作为历史性条件的‘世界结构’”,载《法学研究》2006 年第 5 期。
    9.邓正来:“全球化时代与中国法学——‘主体性中国’的建构理路”,载《学习与探索》2006 年第 1 期。
    10.邓正来:“迈向全球结构的中国法学”,载[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一卷),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11.邓正来:“根据中国的理想图景”,载《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商务印书馆 2006 年版。
    12.邓正来:“对知识分子‘契合’关系的反思与批判”,载《反思与批判:体制中的体制外》,法律出版社 2006 年版。
    13.邓正来:“哈耶克方法论个人主义的研究”,载[英]F·A·冯·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邓正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年版。
    14.朱振:“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法学——访张文显教授”,载《学习与探索》2006 年第 1 期(总第 162 期)。
    15.周永坤:“全球化与法学思维方式的革命”,载《法学》1999 年第 11 期。
    16.周永坤:“全球性时代的人权”,载《江苏社会科学》2002 年第 3 期。
    17.周永坤:“全球性时代的人权与主权”,http://guyan.fyfz.cn/blog/guyan/index.aspx?blogid=35643.
    18.沈宗灵:“评‘法律全球化’理论”,载《人民日报》1999 年 12 月 11日第 6 版。
    19.徐显明:“法治的真谛是人权”,载《学习与探索》2001 年第 4 期。
    20.徐显明:“人权理论研究中的几个普遍性问题”,载《文史哲》1996年第 2 期。
    21.徐显明:“对人权的普遍性与人权文化之解析”,载《法学评论》1999年第 6 期。
    22.徐显明:“人权的体系与分类”,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 年第 6 期。
    23.徐显明:“人权主体界说”,载《中国法学》2001 年第 2 期。
    24.徐显明:“中国人权制度建设的五大主题”,载《文史哲》2002 年第4 期。
    25.姚建宗:“人权的历史和哲学基础”,http://www.legaltheory.com.cn/info.asp?id=736.
    26.姚建宗:“法治的人文关怀”,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 年第 3 期。
    27.姚建宗、于莹:“法治的人生态度”,载《现代法学》2000 年第 1 期。
    28.姚建宗:“权利思维的另一面”,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 年第6 期。
    29.姚建宗:“权利时代的理论景象”,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 年第5 期。
    30.黄文艺:“法律国际化与法律全球化辨析”,载《法学》2002 年第12 期。
    31.黄文艺:“全球化语境下主权和法治的关系”,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 年第 2 期。
    32.黄文艺:“全球化与世界法律发展”,载《学习与探索》2006 年第1 期。
    33.黄文艺:“全球化时代的法哲学——第 22 届 IVR 世界大会综述”,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 年第 6 期。
    34.李步云:“论个人人权与集体人权”,http://www.chinaweblaw.com/news/n32579c52.html.
    35.张光博:“资产阶级人权的理论和实践”,载《争鸣》1981 年第 3 期。
    36.李林:“国际人权与国家主权”,载《法学》1993 年第 3 期。
    37.张恒山:“论人权的道德基础”,载《法学研究》1997 年第 6 期。
    38.张恒山:“人权概念”,载《政法论丛》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4 年版。
    39.吕世伦、薄振峰:“论人权的几个对应范畴”,载《金陵法律评论》2004年春季卷。
    40.夏勇:“权利哲学的基本问题”,载《法学研究》2004 年第 4 期。
    41.夏勇:“民权与民本”,载《中国社会科学》2004 年第 5 期。
    42.信春鹰:“国际人权问题热点述评”,载《中国社会科学》1994 年第6 期。
    43.朱景文,“全球化:法理基础和社会内容”,载《法制现代化研究》(第
    六卷),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44.朱景文、程虎:“全球化与中国法制的回应”,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1 年第 4 期。
    45.汪习根、涂少彬:“人权法治全球化法理分析”,载《法律科学》2006年第 3 期。
    46.何志鹏:“人权的全球化:概念与维度”,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 4 期。
    47.何志鹏:“人权的全球化:现实与对策”,载《学习与探索》2006 年第 1 期。
    48.何志鹏:“人权全球化与联合国”,载《当代法学》2005 年第 5 期。
    49.杜宴林:“法律本体的人文主义基础论析”,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 1 期。
    50.杜宴林:“人文主义:现代法精神的革命性变革”,载《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4 期。
    51.杜宴林:“法律本体的人文主义基础论析”,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 4 期。
    52.刘红臻:“中国人权法的研究现状及其推进”,http://www.legaltheory.com.cn/info.asp?id=451.
    53.李林:“人权的普遍性与相对性:一种国际的视角”,http://www.legaltheory.com.cn/info.asp?id=451.
    54.朱振:“‘权力/知识’与知识分子——评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载刘小平、蔡宏伟主编:《分析与批判:学术传承的方式——评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55.薛晓源:“全球化时代,我们何为?(总序)”,载《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56.杨雪冬:“全球化的文明化和民主化(译序)”,载[英]戴维·赫尔德等著:《全球化大变革》,杨雪冬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年版。
    57.李其庆:“全球化背景下的新自由主义”,载《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58.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于 2007 年 3 月 5 日回答记者提问时的讲话,http://www.china.com.cn/economic/txt/2007-03/07/content_7916809.htp.
    59.王太庆:“小序”,载[美]戴维·埃伦费尔德:《人道主义的僭妄》,李云龙译,张妮妮校,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8 年版。
    60.韩水法:“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概论(汉译本序)”,载[德]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5 年版。
    61.孙世彦:“论国际人权法下国家的义务”,载《法学评论》2001 年第2 期。
    62.林华:“略论人权与法权、主权”,载《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1992年第 2 期。
    63.刘杰:“人权国际化与国际人道主义干预”,载《学术月刊》1999 年第 12 期。
    64.文军:“全球化概念的社会学考评”,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年第 6 期。
    65.刘国利、吴镝飞:“人文主义法学引论”,载《中国法学》2004 年第6 期。
    66.阮建平:“全球化进程中的主权与人权”,载《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 1 期。
    67.吴易风:“全球化的二重性”,载《当代思潮》2000 年第 6 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