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浙东民间文化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鲁迅被称为“民族魂”,其思想性格、个性气质、文化特性,有极其复杂的形成原因和过程,但它们深深植根于故乡文化的土壤之中是无疑的。着眼于鲁迅与故乡文化的联系,可以看到,其故乡绍兴(古称会稽),在久远的历史变迁中,固有文化的封闭状态曾经被打破,其文化内涵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并存的。在这种多元文化内涵中,构成鲁迅与故乡文化联系的核心与纽带是就是浙东民间文化。鲁迅与浙东民间文化有深刻的联系,浙东民间文化是他感悟、认同并追寻远古越文化传统的现实基础,他与故乡文化的联系,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将浙东民间文化置于鲁迅与故乡文化联系的核心位置,即肯定了地缘是构成鲁迅背景文化的重要因素。从大的范围来看,这是一次试图在文化和文学之间、文化和鲁迅之间搭建联系和桥梁的努力,是从文化的范畴去寻找文学之所以如此、鲁迅之所以如此的依据。从“民间”的角度对鲁迅进行考察,是以“贴”的方式走近鲁迅,接近真实的鲁迅。即从精神层面关注鲁迅转向以生存体验的角度来研究鲁迅,这种研究以新理性来代替原来的理性,将鲁迅研究由神圣到民间、从集体性到个体性进一步深化。因此,本论文是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和源远流长的越文化中,追寻和接近真实的鲁迅,从思想文化的传承性、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多样性、民风民俗的地域特殊性、思想家文学家的理论原创性等多维视角,阐明鲁迅的人格风范、个性心理、精神气质、创作实践等是如何受浙东民间文化的丰富滋养和深刻影响的,在本研究领域里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从一定程度上将鲁迅研究推向了更细化和深化。
     论文共有绪论、主体部分的四章和结语六个部分。
     绪论部分简析了“浙东”、“民间文化”等概念,解释了为何要把鲁迅置于浙东民间文化这个背景中去剖析和研究,交代了论文选题的其他相关情况、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为“鲁迅的浙东民间文化背景”。影响一个作家成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他头顶上的那一方天空尤为重要,因此本章主要是理清影响鲁迅的浙东民间文化环境,包括独特的地理、特殊的历史文化传统、不一样的家族、乡风民性等,展示其生存环境的复杂格局,揭示了构成鲁迅复杂、深厚、多样的浙东民间文化背景,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述打下基础。
     第二章为“鲁迅的民间文化立场”。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民间文化。因此,很多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等都把眼光投向了民间文化,用不同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将世界各国的民间文化进行比较研究,追溯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凸显现实中的民族特征,由此探寻各个民族的不同文化性格和共同共通的人类本质。鲁迅就是这很多有识之士中的一个。虽然鲁迅并没有对民间文化进行专门的学术研究,但是通过对其言论和写作的研究和考察,本章归纳出鲁迅的民间文化观有亲民性、现实功利性和文化选择性的特征。
     第三章为“鲁迅人格中的浙东民间性”。成就鲁迅伟大人格有多种复杂的思想和文化资源,本章从浙东民间文化这个角度,截取浙东民间文化来关注、甚至锁定浙东民间文化来深入研究鲁迅的人格和它的深刻联系。因为鲁迅在浙东大地上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他的心理气质和人格个性中最基本的面貌特质的形成,都和浙东民间文化的蕴育有莫大的关系。浙东民间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加上现实生活的融会,构成了独特的浙东民间文化氛围。浙东民间的文化思想精髓,通过文化的传承和民间的积淀,或直接作用、或间接投射在鲁迅身上,产生了很大作用。也就是说,鲁迅人格中有一定的浙东民间性,追问探索鲁迅的精神特质、人格个性成育过程,不难发现,正是植根和生长在浙东民间文化土壤中的个性心理气质,成为其中较为活跃的导向性因素,积极地发挥了选择和扬弃的作用。
     第四章为“鲁迅言说里的的浙东民间色彩”。在分析了鲁迅背后的浙东民间文化环境,鲁迅独特的民间文化观以及人格中的浙东民间性后,本章考察出考察鲁迅言说的精神内容和审美本质,离不开浙东民间文化背景和浙东民间文艺的影响,鲁迅言说的重要根基之一就是浙东民间文化,鲁迅没有抛弃这个传统,相反从这里面获得充分的养料,从而成功地完成了创造性转化,使其创作呈现出永恒无穷的深刻魅力。
     结语部分主要是在总结前几章的基础上,提出关于“鲁迅与浙东民间文化”这个论题,笔者还有一些未竟的、延续性的思考:一是乡土文学是新文学的一个重要支流,那么浙东民间文化是如何参与了新文学的生成及构造过程,以及它在鲁迅那里的审美呈现方式的重要意义是什么;如何定位鲁迅与浙东民间文化以及新文学之间的关系;浙东民间文化和新文学又是怎样互动,即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二是鲁迅和当下的浙东民间文化的关系是怎样的。鲁迅是一个世界文化伟人,是-个从浙东民间大地走出去的世界文化伟人,已经成为一个有多重意义的文化符号和文化传统,他和以后的浙东民间文化的关系又是怎样的。
Lu Xun was known as the'national soul', and its ideological character, personality, cultural identity, the causes are extremely complex and the process, but they are deeply rooted in the soil of native culture is no doubt.Focus on the hometown of Lu Xun and cultural ties, you can see, the hometown of Shaoxing, in ancient times known Huaiji, changes in the long history,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closed state has been broken, its cultural meaning is not single but multiple co-exist. In this multi-cultural content, the hometown of Lu Xun and cultural ties constitute the core and bonds is that eastern Zhejiang folk culture. Lu Xun and the Ancient folk culture has deep ties, eastern Zhejiang folk culture is his perception, identity and the pursuit of ancient cultural traditions of the more realistic basis for cultural ties with his homeland, but also built on this foundation.Lu Xun will be placed in eastern Zhejiang folk culture and cultural ties with the core of home, be sure to constitute a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of Lu Xun. From the large scale, this is the first attempt between culture and literature, culture, and to build links and bridges between Lu Xun; efforts. Cultural aspects from the literature to find the reason why Lu Xun is so based on. From the civil; to inspect the view of Lu Xun, is thestick, approach approached Lu, close to the real Lu Xun.Attention from the spiritual experience of Lu Xun; shift to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urvival of Lu Xun, such a study with a new reason to replace the original reason, the Lu Xun from the sacred to the people, from the collective to the individual nature of further deepened.Therefore, this paper is in the background of Chinese culture and long history of more culture, pursue and close to the real Lu Xun, from the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social history of the tortuous development of the diversity of geographical specificity of local customs and traditions, thinkers, writers such as the theory of original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 to clarify Lu Xun;spersonality style, individual psychological, spiritual qualities, such as creative practice is how the rich folk culture by the eastern Zhejiang nourish and profound impact in this field, there are som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 From a certain extent, into a more detailed study of Lu Xun and deepened.
     Paper consists of six parts:introduction, four chapters of the main part and conclusion.
     Brief introduction explained concepts:the East Zhejiang,folk culture, Then explained why the East Zhejiang Lu placed in popular culture to the background analysis and research, explained the situation and other relevant topics of the basic ideas and research methods.
     The first chapter is "Lu Xun's background is eastern Zhejiang folk culture". Factors affect the growth of a writer are many, but his head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at one sky, so this chapter is a sort of folk cultural environment in eastern Zhejiang Lu Xun: including the unique geography, speci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radition, not the same family, village style Collected in Shanghai Museum, showing the complex pattern of their living environment, revealing the complex composition of Lu Xun, deep and diverse background in eastern Zhejiang folk culture,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further discussed below.
     The second chapter is "Lu Xun position on popular culture". Every country in the world, every nation has folk culture.Therefore, many thinkers, philosophers, writers and so their eyes toward the folk culture, a different research perspective and research methods to the world a comparative study of folk culture, tracing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highlighting the the reality of national identity, which explore the character of each nation; different cultures, and shared a common human nature. Lu Xun was a lot of insight in this one. Although Lu Xun was not a special folk culture of academic research, but through their speech and writing of research and study, this chapter concludes with Lu Xun; People First concept of folk culture, reality and culture of selective utilitarian features.
     The third chapter is "Personality in the eastern Zhejiang Lu Folk". Lu Xun,great achievements in a variety of complex ideas of personality and cultural resources, this chapter from this point of eastern Zhejiang folk culture, folk culture to focus on the interception of eastern Zhejiang, eastern Zhejiang and even lock-depth study of folk culture to Lu Xun; character and its deep connection.Because the land of Lu Xun in eastern Zhejiang spent his childhood and youth, his psychological personality temperament and personality traits in the face of the most basic form, both of eastern Zhejiang folk culture are closely related breeds. Eastern Zhejiang folk culture has a profound historical accumulation, coupled with real-life mix, constitute a unique folk culture in eastern Zhejiang. Spirit and essence of folk culture of eastern Zhejiang, through cultural heritage and folk heritage, or directly or indirectly, projected on Lu Xun who had a big role.In other words, Lu Xun; character has some people of eastern Zhejiang, asked to explore the spirit of Lu Xun. character, personality personality into the education process, not difficult to find, it is rooted in folk culture and growth of the soil in the eastern Zhejiang individual psychological temperament, as One of the more active-oriented factors,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selection and discard.
     The fourth chapter is "Lu said in the statement of the eastern Zhejiang folk color".Behind the analysis of Lu Xun, folk cultural environment in eastern Zhejiang, Lu Xun,s unique concept of folk culture and personality of the civil society of eastern Zhejiang, the chapter examines the study of Lu Xun The Spirit of the content and aesthetic nature, is inseparable from civi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eastern Zhejiang folklore of eastern Zhejiang, Lu Xun.,s speech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s of eastern Zhejiang folk culture, Lu Xun did not abandon this tradition, on the contrary adequate nourishment from the inside, thus successfully completed th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it presents a timeless creation infinitely deep charm.
     In conclusion, some of the major conclusion is based on the previous chapters, presented on "Lu Xun and the Ancient folk culture" thesis, the author there are some unfinished, the continuity of thought:First, local literature is an important tributary of the new literature, So how popular culture in East Zhejiang involved in the generation of new literature and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its aesthetic presentation of Lu Xun, where the importance of that; how to position the Lu Xun and the Ancient folk cultur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ew literature; eastern Zhejiang folk culture and how is the interaction of new literature, that of mutual penetration of mutual interaction. Second, the eastern Zhejiang Lu Xun and the pres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lk culture is like. Lu Xun was a great world culture, is a private land from the eastern Zhejiang go great world culture, has become a cultural symbol has multiple meanings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he and the futur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astern Zhejiang folk culture is like.
引文
①李学勤、徐吉军主编:《长江文化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法]斯达尔夫人:《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46—151页。
    ②[法]丹纳:《艺术哲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223—225页。
    ③郭绍虞、罗根泽:(中国历代文论选》(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573页。
    ①详见刘士林:《西洲在何处——江南文化中的诗性叙事》,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209页。
    ①详见刘士林:《在江南发现诗性文化》,《中国教育报》,2006年1月12日。
    ①陈方竞:《鲁迅与浙东文化》,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版。
    《近百位专家学者聚首阳江,研讨“鲁迅与民俗文化”》,《阳江日报》,2005年11月21日。
    ①详见张鸣:《乡土心路八十年》,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第10页。
    ②张鸣:《乡土心路八十年》,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第18--20页。
    王凤贤、丁国顺《浙东学派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页。
    ②《杲堂文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412页。
    ③赵哗:《吴越春秋》卷六,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85页。
    ①曹聚仁:《我与我的世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8页。
    ②《(浙江潮)发刊词》,《浙江潮》1902年第1期。
    ③《浙风》,《浙江潮》1903年第4期。
    ④徐梵澄:《星花旧影——对鲁迅先生的一些回忆》,《鲁迅研究资料》第11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56页,
    ①《越绝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卷八,第58页。
    ②《汉书·地理志》(第八·下),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667页。
    ③《越绝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卷十一,第79-80页。
    ①《史记·货殖列传》
    ①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05页。
    ①周建人:《鲁迅故家的败落·六 四世同堂》,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1-62页。
    刘再复著:《鲁迅传》,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年1月版,第16页。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8-299页。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8-299页。
    ①周作人:《谈龙集·地方与文艺》,《周作人文类编》卷三,钟叔河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81页。
    ①鲁迅:《嵇康集·难自然好学论》,《鲁迅辑录古籍丛编》卷四,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6页。
    ②鲁迅:《嵇康集附录·嵇康集考》,《鲁迅辑录古籍丛编》卷四,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4页。
    鲁迅:《嵇康集·与山巨源绝交书》,《鲁迅辑录古籍丛编》卷四,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9页。
    ④章学诚:《上钱辛楣宫詹书》,《章学诚遗书》卷二十九,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332页。
    ⑤周作人:《雨天的书·自序二》,《周作人文类编》卷九,钟叔河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534页。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续编》,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6页。
    ①梁治平《法意与人情》,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175页。
    ①冯雪峰:《回忆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3页。
    ②吴小美、赵学勇主编:《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③冯雪峰:《回忆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3页。
    ①张玉书(清)编撰:《康熙字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895页。
    ①章太炎:《革命之道德》,米维铮、姜亮夫编注《章太炎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03-312页。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7页。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2页。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页。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6页。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6页。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6页。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7页。
    ⑤鲁迅:《鲁迅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⑥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38页。
    ①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香港集成图书公司1963年,第1页。
    ②《光明日报》1986年1月17日。
    ③庄锡昌、顾晓鸣等:《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页。
    ①周作人:《中国民歌的价值》,《歌谣》周刊第一卷6号,1923年1月21日。
    ②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中华书局,1998年出版,第155页。
    ③王光东等著,《20世纪中国文学与民间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①陈思和著,《陈思和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社1997年版,第207、208页。
    ②王光东等著,《20世纪中国文学与民间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9页。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9页。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9页。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9页。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2页。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页。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页。
    ①冯雪峰:《鲁迅论》,《雪峰文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7--8页。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35页。
    ③毛泽东:《论鲁迅》,李宗英、张梦阳编:《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21页。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页。
    ⑤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19页。
    ⑥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页。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4页。
    ②《越绝书》,卷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8页。
    ③《汉书·地理志》(第八·下),第1667页。
    ④《越绝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卷八,第79—80页。
    ①许钦文:《[鲁迅日记]中的我》,《鲁迅回忆录(专著)》下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293页。
    ②周作人:《周作人日记·辛丑年四月十九日》上册,《周作人日记》,大象出版社1996年版,第232页。
    ③周作人:《周作人日记·壬寅(1902)年十月廿四》上册,《周作人日记》,大象出版社1996年版,第359页。
    ④徐梵澄:《星花旧影——对鲁迅先生的一些回忆》,《鲁迅回忆录(散篇)》下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317页。
    ⑤鲁迅:《嵇康集·与山巨源绝交书》,《鲁迅辑录古籍丛编》卷四,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9页。
    ⑥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10页。
    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82页。
    ⑧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67页。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85页。
    ②《史记·伍子胥列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620页。
    ③胡风:《鲁迅先生》,《鲁迅回忆录(散篇)》下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346页。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82-483页。
    ①冯雪峰:《回忆鲁迅》,《鲁迅回忆录(专著)》中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571页。
    ②增田涉:《鲁迅的印象》,《鲁迅回忆录(专著)》下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337-1338页。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6—317页。
    ⑤马尔库塞:《审美之维》,三联书店1989年,第34页。
    ⑥鲁迅:《鲁迅全集》第1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页。
    ⑦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⑧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⑨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①林语堂:《悼鲁迅》,《宇宙风》第32期,1937年1月1日。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92页。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92页。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9页。
    ⑤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9页。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2页。
    ①[汉]袁康、吴平辑录,《越绝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92、93页。
    ②王充:《沦衡·谴告篇》,《诸子集成》卷七,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43页。
    ①周建人:《鲁迅故家的败落·十九祖父的自挽》,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90页。
    ②周介孚:《恒训》,《鲁迅研究资料》第9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版,第21页。
    ③周作人:《夜读抄·(花镜〉》,《周作人文类编》卷四,钟叔河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9页。
    ④引自鲁迅藏书《花镜》批语。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9—340页。
    ②曹靖华:《智慧花开烂如锦》,《鲁迅回忆录(散篇)》中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925页。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3-224页。
    ④用作人:《苦竹杂记·谈油炸鬼》,《周作人文类编》卷九,钟叔河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424页。
    ⑤曹靖华:《智慧花开烂如锦》,《鲁迅回忆录(嫠(散篇))中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928页。
    ⑥增田涉:《鲁迅的印象》,《鲁迅回忆录(专著)》下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387页。
    ①增田涉:《鲁迅的印象》,《鲁迅回忆录(专著)》下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352页。
    ②蔡元培:《(鲁迅先生全集〉序》,《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上册,李宗英、张梦阳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25页。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14页。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45、547页。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第184页。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06页。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9页。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5页。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83—484页。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94页。
    ④钱理群:《心灵的探寻》,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04—205页。
    鲁迅:《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0页。
    ②E·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3月第1版,第62页。
    ③雅克·德里达:《省略/循回》,《书写与差异》,张宁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9月第1版,第527页。
    ④雅克·德里达:《省略/循回》,《书写与差异》,张宁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9月第1版,第527页。
    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6页。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5页。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7页。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91页。
    ⑤周作人:《论文章之意义暨其使命因及中国近时论文之失》,《周作人文类编》,钟叔河编,卷三,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0页。
    ⑥周作人:《谈龙集·地方与文艺》,《周作人文类编》,钟叔河编,卷三,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80、81页。
    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6页。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9页。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1页。
    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2页。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3—224页。
    ①俞芳:《我记忆中的鲁迅先生》,《鲁迅回忆录(专著)》下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492页。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5页。
    ①周作人:《谈龙集·谈目连戏》,《周作人文类编》,钟叔河编,卷六,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636页。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2页。
    周作人:《徐文长的故事·说明》,《周作人文类编》,钟叔河编,卷六,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720页。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0页。
    ③周作人:《谈龙集·谈目连戏》,《周作人文类编》,钟叔河编,卷六,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635页。
    ④周作人:《谈龙集·谈目连戏》,《周作人文类编》,钟叔河编,卷六,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636页。
    ⑤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0页。
    ⑥鲁迅:《鲁迅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5--266页。
    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6页。
    郁达夫:《妄评一二》,孙郁、黄乔生编《回望周作人·周氏兄弟》,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页。
    ②郁达夫:《妄评一二》,孙郁、黄乔生编《回望周作人·周氏兄弟》,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页。
    ③周作人:《儿童杂事诗·故事一》,《知堂杂诗抄》,群众出版社1999年版。第75页。
    ④周作人:《自己的园地·儿童剧》,《周作人文类编》,钟叔河编,卷五,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704页。
    ⑤周作人:《自己的园地·儿童剧》,《周作人文类编》,钟叔河编,卷五,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704页。
    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47页。
    ②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中华书局,1996年出版,第9页。
    ③(俄)别林斯基:《别林斯基选集》,第7卷,时代出版社1953年版,第68页。
    ④钟敬文:《民俗学入门·序》,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李城希:《鲁恐与中国传统文化——接受、偏离、回归》,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22页。
    ②周启明:《鲁迅的青年时代》,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出版,第12页。
    ③姜彬主编:《吴越民间信仰民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出版,第283页。
    ④姜彬主编:《吴越民间信仰民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出版,第283页。
    ⑤姜彬主编:《吴越民间信仰民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出版,第283页。
    ⑥徐建顺、辛宪主编:《命名——中国姓名文化的奥妙》,中国书店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22--23页。
    ⑦周启明:《鲁迅的青年时代》,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出版,第9页。
    ①周启明:《鲁迅的青年时代》,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出版,第12页。
    ②孙郁、黄乔生主编:《回忆鲁迅》,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23页。
    ③周启明:《鲁迅的青年时代》,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出版,第13页。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96页。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9页。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7页。
    ④鲍昌、邱文治编:《鲁迅年谱》,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页。
    ⑤张能耿:《鲁迅的青少年时代》,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6页。
    ⑥(英)大卫·帕金翰:《童年之死》,张建中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79页。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4页。
    ②《鲁迅诗集》,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7页。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7页。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2页。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2页。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2页。
    ③李景江:《鲁迅与民俗文化》,《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年第3期。
    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4页。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1页。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3页。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6页。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99页。
    ①迈克尔·莱恩:《文学作品的多重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①李欧梵:《现代中国文学中的浪漫个人主义》,《中国现代文学和玛现代性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0页。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页。
    1、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绪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2、刘守华,陈建宪主编《民间文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2版。
    3、陈建宪主编《文化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4、黄永林著《中国民间文化与新时期小说》,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
    5、林继富,王丹著《解释民俗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
    6、刘晓春《仪式与象征的秩序——一个客家村落的历史、权力与记忆》,商务印书馆,2003年3月版。
    7、高丙中著《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9月。
    8、高丙中著《中国民俗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
    9、高丙中著《民间文化与公民社会——中国现代历程的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叶涛著《中国民俗》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3月第2版。
    11、刘守华著《民间文学:魅力与价值》,大众文艺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版。
    12、段宝林主编《民间文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
    13、段宝林主编《民间文学教程》(第4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
    14、农学冠著《民间文学导论》民族出版社,2005年9月。
    15、万建中著《民间文学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
    16、汪玢玲孙世文刘哗原编著《民间文学概论》(第2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
    17、周星主编《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商务印书馆,2006年3月。
    18、方铁何星亮主编《民族文化与全球化》,民族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19、钟敬文著《钟敬文自选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20、王彦章主编《民俗传统与现代生活》,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
    21、董晓萍著《现代民俗学讲演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2、仲富兰著《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
    23、张次溪编著《天桥丛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4、顾希佳著《社会民俗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5月。
    25、叶春生主编《区域民俗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
    26、曲金良著《中国民俗文化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5年。
    27、叶春生编著《民俗美》,海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28、王冼平主编《原生态民歌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年。
    29、郑培凯主编《口传心授与文化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献,现状与讨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0、段宝林著《中国民间文艺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9月。
    31、刘世锦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32、胡晓明著《文化的认同》,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
    33、张云鹏著《文化权自我认同与他者认同的向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34、周宪著《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35、仲富兰著《民俗传播学》,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
    36、[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
    37、[加拿大]D.保罗·谢弗著《文化引导未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8、[美]克莱德·M-伍兹著何瑞福译《文化变迁》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2月
    39、[法]爱弥尔·涂尔干著,渠东 汲喆译《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版2006年。
    40、[美]维克多·特纳(Victor Turner)著,黄剑波柳博赞译《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1、[美]怀特著,曹锦清等译《文化科学-----人和文明的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版。
    42、[美]塞缪尔·亨廷顿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年1月第3版。
    43、[德]恩斯特·卡西尔著《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
    44、[美]露丝·本妮迪克特《文化模式》,社会文献出版社,2009年1月。
    45、[美]孙隆基著《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6、《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47、杨义著,《鲁迅作品综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48、林非著,《鲁迅和中国文化》,学苑出版社,2000年版。
    49、李宗英、张梦阳编,《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50、何浩著,《价值的中间物:论鲁迅生存叙事的政治修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1、王祚庆著,《走进鲁迅世界》,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
    52、陈漱渝著,《鲁迅正传》,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53、陈伟华著,《鲁迅郭沫若研究札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54、孔庆东著,《正说鲁迅》,重庆出版社,2009年版。
    55、董大中著,《鲁迅日记箋释:一九二五年》,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版。
    56、陈漱渝注释,《鲁迅家书》,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
    57、周令飞主编,《鲁迅的艺术世界》,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58、李春晚编著,《跟鲁迅学智慧》,广东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59、赵瑜著,《小闲事:恋爱中的鲁迅》,武汉出版社,2009年版。
    60、鲁迅著,《鲁迅讲国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1、吴中杰著,《鲁迅传》,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2、张佐邦…[等]著,《神圣的解构:鲁迅研究的四维审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3、刘春勇著,《多疑鲁迅:鲁迅世界中主体生成困境之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4、孙玉石著,《走近真实的鲁迅:鲁迅思想与五四文化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5、台静农编,《关於鲁迅及著作》,未名社,1926年版。
    66、许寿裳著,《鲁迅的思想与生活》,台湾文化协进会,1947年版。
    67、钟敬文,《鲁迅在广东》,北新书局,1927年版。
    68、雪峰著,《鲁迅论及其他》,光实社,1940年版。
    69、含沙,《鲁迅印想记》,上海金汤书店,1936年版。
    70、宋云彬,《鲁迅语录》,联益出版社,1940年版。
    71、胡绳,《鲁迅的道路》,文艺出版社,1948年版。
    72、许广平等著,《鲁迅的创作方法及其他》,重庆读书出版社,1942年版。
    73、汪晖著,《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增订版》,三联书店,2008年版。
    74、(澳)谭达先著,《论中华民间文学:兼论孙中山、鲁迅传说、曲艺、中国港澳台地区及亚美、非洲作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75、曹清华著,《词语、表达与鲁迅的“思想”》, 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6、北京鲁迅博物馆编,《鲁迅手迹和藏书目录》,编者,1959年。
    77、符杰祥著,《知识与道德的纠葛:鲁迅与现代中国文学者的选择》,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版。
    78、刘仁杰主编,《从常态到异象》,吉林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
    79、刘仁杰主编,《从表象到结构》,吉林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
    80、孔庆东著,《正说鲁迅》,中国海关出版社,2007年版
    81、主编刘仁杰,《从规矩到自由》,吉林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
    82、(日)伊藤虎丸著,《鲁迅与终末论:近代现实主义的成立》,三联书店,2008年版。
    83、刘运峰,《鲁迅著作考辨》,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84、许寿裳著,《鲁迅传》,东方出版社,2009年版。
    85、张望编,《鲁迅输美衍》,束北害店,1948年版。
    86、徐妍著,《新时期以来鲁迅形象的重构》,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87、王志蔚著,《批判与重建:鲁迅的文化选择与文学姿态》,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8、石舒清著,《清水里的刀子》,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9、刘青汉著,《跨文化鲁迅论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90、张闳著,《黑暗中的声音:鲁迅《野草》的诗学与精神密码》,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91、彭小燕著,《存在主义视野下的鲁迅》,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2、张梦阳著,《鲁迅学》,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5。
    93、许寿裳著,《亡友鲁迅印象记:许寿裳回忆鲁迅全编》,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
    94、许钦文著,《在老虎尾巴的鲁迅先生:许钦文忆鲁迅全编》,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
    95、常立霓著,《鲁迅与新时期文学》,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96、鄢烈山著,《早春的感动》,河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97、陈安湖著,《鲁迅研究三十年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98、袁盛勇著,《鲁迅:从复古走向启蒙》,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99、周海婴著,《鲁迅与我七十年.新版》,文汇出版社,2006年版。
    100、金宏达辑注,《鲁迅谈中国世故》,文汇出版社,2006年版。
    101、王瑶作,《鲁迅与中国文学》,平明出版社,1952年版。
    102、冯雪峯著,《回忆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版。
    103、姚文元[著],《鲁迅:中国文化革命的巨人》,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版。
    104、林辰著,《鲁迅事迹考》,新文艺出版社,1954年版。
    105、何干之著,《鲁迅思想研究.第3版》,三联书店,1950年版。
    106、冯文炳著,《跟青年谈鲁迅》,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年版。
    107、周遐寿[著],《鲁迅的故家.第2版》,上海出版公司,1953年版。
    108、李城希著,《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接受偏离回归》,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9、许钦文著,《鲁迅先生的幼年时代》,浙江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110、王冶秋著,《辛亥革命前的鲁迅先生》,新文艺出版社,1956年版。
    111、萧红著,《回忆鲁迅先生》,三联书店,1949年版。
    112、沈伊默等著,《回忆伟大的鲁迅》,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版。
    113、川岛著,《和鲁迅相处的日子》,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114、许广平著,《关于鲁迅的生活》,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
    115、林贤治著,《鲁迅的最后1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6、辛晓征著,《国民性的缔造者:鲁迅》,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117、廖久明著,《高长虹与鲁迅及许广平》,东方出版社,2005年。
    118、朱正,邵燕祥编著,《重读鲁迅》,东方出版社,2006年。
    119、吴中杰著,《鲁迅的艺术世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120、孙伏园,孙福熙著,《孙氏兄弟谈鲁迅》,新星出版社,2006年。
    121、朱崇科著,《张力的狂欢:论鲁迅及其来者之故事新编小说中的主体介入》,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122、汪卫东著,《鲁迅前期文本中的“个人”观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123、曹聚仁著,《鲁迅评传》,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124、傅光明主编,《论战中的鲁迅》,京华出版社,2006年。
    125、景宋,巴人著,《鲁迅的创作方法及其他》,读书出版社,1941年。
    126、周建人口述,《鲁迅故家的败落》,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127、倪墨炎著,《鲁迅的社会活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28、郑欣淼著,《鲁迅与宗教文化.再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129、廖诗忠著,《回归经典:鲁迅与先秦文化的深层关系》,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130、段国超著,《鲁迅家世》,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31、张梦阳著,《中国鲁迅学通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32、姜振昌主编,《鲁迅与中国新文学的精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3、张芸著,《别求新声于异邦:鲁迅与西方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4、张梦阳著,《中国鲁迅学通史二十世纪中国一种精神文化现象的宏观描述.下卷》,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12。
    135、易竹贤著,《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6、葛涛编,《鲁迅的五大未解之谜:世纪之初的鲁迅论争》,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
    137、程致中著,《穿越时空的对话:鲁迅的当代意义》,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38、孔庆东主编,《解读鲁迅经典:伟大的二重性格.修订版》,花山文艺出版社,2005年。
    139、田刚著,《鲁迅与中国士人传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0、张鲁高著,《先驱者的痛苦:鲁迅精神论析》,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41、史志谨著,《鲁迅小说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2、谭德晶著,《鲁迅小说与国民性问题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3、朱奇志著,《龚自珍鲁迅比较研究》岳麓书社,2004年版。
    144、闫玉刚著,《改造国民性:走近鲁迅》,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
    145、王景山编著,《铁屋子里的叫声:《呐喊》心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6、王景山编著,《悲凉悲壮的心音:《野草》心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7、王景山编著,《青葱可爱的水横枝:《朝花夕拾》心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8、王景山编著,《孤独的战士:《彷徨》心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9、王景山编著,《古人复活的时候:《故事新编》心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50、李继凯著,《全人视境中的观照:鲁迅与茅盾比较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2、周作人著,《关于鲁迅》,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53、鲁迅著,《鲁迅的绍兴》,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版。
    154、黄曼君著,《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与新文学主潮》,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55、周建人,茅盾等著,《我心中的鲁迅》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56、鲁迅著,《鲁迅论中国》,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版。
    157、裘士雄,黄中海,张观达著,《鲁迅笔下的绍兴风情》,浙江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158、陈鸣树著,《鲁迅的思想和艺术》,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59、孙郁编,《被亵渎的鲁迅》,群言出版社,1994年版。
    160、刘再复,金秋鹏,汪子春[著],《鲁迅和自然科学》,科学出版社,1976年版。
    161、黄源著,《在鲁迅身边》,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162、郁达夫著,《郁达夫忆鲁迅》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
    163、曾智中著,《三人行:鲁迅与许广平、朱安》,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年版。
    164、王友琴著,《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化震动》,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165、杨义著,《鲁迅小说会心录》,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
    167、吴俊著,《鲁迅个性心理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68、王富仁著,《鲁迅前期小说与俄罗斯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69、日)丸尾常喜[著],《“人”与“鬼”的纠葛:鲁迅小说论析》,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170、闵抗生著,《地狱边沿的小花:鲁迅散文诗初探》,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71、吴中杰,高云著,《论鲁迅的小说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年版。
    172、黄侯兴著,《鲁迅历史观探索》,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73、周芾棠著,《乡土忆录:鲁迅亲友忆鲁迅》,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74、王观泉著,《鲁迅与美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版。
    175、复旦大学等《鲁迅年谱》编写组编,《鲁迅年谱》,安徽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76、戈宝权著,《鲁迅在世界文学上的地位》,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77、蔡健著,《鲁迅道路试探》,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78、杨义著,《鲁迅作品综论》,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79、周榭人著,《鲁迅自傅》,能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3。
    180、林捂堂著,《鲁迅之死》,金葡文化出版社,1986。
    181、王乾坤著,《鲁迅的生命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182、赵卓著,《鲁迅小说叙述艺术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83、陈漱渝主编,《现代贤儒:鲁迅的挚友许寿裳》,台海出版社,1998年版。
    184、孙中田著,《鲁迅小说艺术札记》,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85、王永生著,《论鲁迅的文艺批评》,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86、钱理群著,《走进当代的鲁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87、许怀中著,《鲁迅与文艺思潮流派》,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88、任宝根编著,《鲁迅故乡的名人》,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89、许钰辑,《鲁迅和民间文艺》,北京师大中文系民间文学教研室,1979年。
    190、唐弢著,《鲁迅的美学思想》,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191、刘正强著,《鲁迅思想及创作散论》,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192、金宏达著,《鲁迅文化思想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193、黄展鹏著,《鲁迅怎样写文章》,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94、袁良骏著。《鲁迅思想的发展道路》,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
    195、王士菁著,《鲁迅的爱和憎》,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96、张佐邦、王基巩著《鲁迅文艺心理阐释-鲁迅的个性心理对其文学创作的深层影响》,民族出版社,2002.4。
    197、刘焕辉著,《语言的妙用:鲁迅作品语言独特用法举隅》,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98、陈东林著,《冷眼看王朔:从王朔攻金庸骂鲁迅谈起》,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199、王骏骥著,《鲁迅郭沫若与中国传统文化》,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200、王乾坤著,《回到你自己:关于鲁迅的对聊》,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
    201、高旭东著,《走向二十一世纪的鲁迅》,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
    202、郑家建,《被照亮的世界:《故事新编》诗学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03、北京鲁迅博物馆陈列部选编,《鲁迅美术形象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版。
    204、汪晖著,《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05、王晓明著,《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206、钱理群著,《心灵的探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07、董贻安主编,《.浙东文化论丛》,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版。
    208、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浙东学派与浙江精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209、吴光著,《黄宗羲与清代浙东学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10、陈方竞著,《鲁迅与浙东文化》,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年11月版。
    211、王爱松著,《当代作家的文化立场与叙事艺术》,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
    212、王光东著,《民间理念与当代情感:中国现当代文学解读》,广西师范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13、李继凯著,《秦地小说与“三秦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214、刘旭著,《底层叙述:现代性话语的裂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215、贺仲明著,《中国心像——20世纪末作家文化心态考察》,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5月版。
    216、樊星著,《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月版。
    217、王元忠著,《鲁迅的写作与民俗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6月版。
    1、《文艺的地域学研究设想》,金克木,《读书》,1985年第4期。
    2、《论茅盾小说与吴越文化》,钟桂松,《浙江学刊》,1989年第1期。
    3、《简论“江南地区”的界定》,李伯重,《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1期。
    4、《郁达夫与吴越文化》,曾华鹏,《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1年第2期。
    5、《洋泾浜文化·吴越文化·新兴文化——海派文学的文化背景研究》,吴福辉,《中州学刊》,1991年第3期。
    6、《古越精神与现代理性的审美错综》,杨义,《绍兴师专学报》,1991年第3期。
    7、《吴越文化小说的历史和未来形态》,王彪,《浙江学刊》,1991年第6期。
    8、《释江南》,周振鹤,《中华文史论丛》,1992年第49辑。
    9、《南方的怀旧情调》,陈晓明,《上海文论》,1992年第2期。
    10、《感伤的秦淮河派小说》,木弓,《上海文论》,1992年第2期。
    11、《与历史对话——新历史小说论》,王彪,《文艺评论》,1992年第4期。
    12、《叶兆言苏童异同论》,王干,《上海文学》,1992年第8期。
    13、《徽商与明清江南时期经济的发展》,瞿屯建,《东南文化》,1993年第3期。
    14、《论鲁迅的艺术趣味》,魏韶华,《东方论坛》,1994年第2期。
    15、《论戴望舒与中西诗歌文化》,李怡,《中州学刊》,1994年第5期。
    16、《建炎南渡与江南艺术精神的形成》,高小康,《文学评论》,1995年第4期。
    17、《性灵学说与地域文化》,吴兆路,《文学评论》,1995年第4期。
    18、《试论鲁迅小说中的“复仇”主题——从{孤独者)到{铸剑)》,钱理群,《鲁迅研究月刊》,1995年第10期。
    19、《“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丛书”研讨会纪要》,姚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年第2期。
    20、《论叶兆言的“夜泊秦淮”系列小说》,高松年、沈文元,《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
    21、《雅文化和名士风——俞平伯散文的文化形象》,乐齐,《学术月刊》,1999年第3期。
    22、《“名士气”:传统文人气度在“五四”的投影》,倪婷婷,《文学评论》,1999年 第6期。
    23、《乡土情结:现代都会小说走不出的围城》,周明鹃,《人文杂志》,1999年第5期。
    24、《吴越文化概述》,董楚平,《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25、《作为新文学思想资源的章太炎》,李振声,《书屋》,2001年第1期。
    26、《近代的吴越文化》,董楚平,《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27、《吴越文化的三次发展机遇》,董楚平,《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9期。
    28、《知性理论与新诗艺术方向的转变》,李媛,《清华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29、《茅盾创作:经济学视角及其意义》,王嘉良,《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年第3期。
    30、《中国文学的采莲主题研究》,俞香顺,《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31、《江南士风与狭邪小说》,侯运华,《河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32、《世纪辉煌的地域文化背景呈示——“浙江潮”文学现象研究之一》,王嘉良,《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33、《从西学普及的地域差异看江浙士绅的近代演变》,沈松平,《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7期。
    34、《从“水”透视周作人的哲学、气质与文风》,王文玲,《鲁迅研究月刊》,2002年第8期。
    35、《烈日秋霜——鲁迅与绍兴师爷》,李乔,《鲁迅研究月刊》,2002年第9期。
    36、《作家永远是通过写作在思考》,叶兆言、王尧,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2期。
    37、《近代上海成长中的“江南因素”》,马学强,《史林》,2003年第3期。
    38、《论“刹那主义”与朱自清的人生选择和文学思想》,段美乔,《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3期。
    39、《蔼然仁者辨——沈从文与汪曾祺比较》,翟业军,《文学评论》,2004年第1期。
    40、《江南文化与江南诗学笔谈》,刘士林等,《江苏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41、《启蒙语境中的乡土言说——“五四”浙东乡土作家群论》,王嘉良、傅红英,《文学评论》,2004年第1期。
    42、《“智慧之美”:卞之琳诗歌的“智性化”特征》,张洁宇,《南都学坛》,2004年第3期。
    43、《周作人与中国现代趣味主义文学思潮的形成与发展》,赵海彦,《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44、《文人话本与吴越文化》,傅承洲,《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45、《略述俞平伯的家世与前半生》,王华,《红楼梦学刊》,2005年第5期。
    46、《江南文化的美学品格》,陈望衡,《江海学刊》,2006年第1期。
    47、《江南诗性文化:内涵、方法与话语》,刘士林,《江海学刊》,2006年第1期。
    48、《现代文学中的江南情怀》,熊家良,《江海学刊》,2006年第1期。
    49、《鲁迅与民俗》,李景江,《吉林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
    50、《民俗在鲁迅小说中》,陈勤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2期。
    51、《吴越民俗与鲁迅的小说》,王献忠,《鲁迅研究月刊》1991年第1期。
    52、余敏芳:《节日民俗与宋词创作》,《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