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与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变迁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球一体化”、各民族经济迅速发展、民族间文化传播与交流从未有过的频繁细密的背景下,人口较少民族发生的文化变迁广泛而深刻。本论文选择甘肃特有少数民族之一的裕固族作为人口较少民族的典型范本来探查文化变迁的表现内容和发展趋势,从文化传播这一新的视角阐释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变迁的特点、意义和问题。在推动民族经济发展,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构建民族和谐社会的大时代背景下,此项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国内外研究裕固族历史和文化的论著颇多,对裕固族文化变迁的研究也有一些,但对裕固族文化变迁过程中文化传播作用的考察与研究却寥寥无几。本研究从文化传播作用于文化变迁这一研究视角出发,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之上,经过多次、长时间的田野调查工作,结合民族学、社会学、民族志传播学等多个学科理论,并配以在田野工作期间运用影视人类学方法记录的大量裕固族社会文化影像资料,以及与上世纪80年代同类影像资料的对比研究,构建成论文的整体框架。
     论文内容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论文的第一、二章,重点介绍本项研究的进入背景。包括裕固族历史、文化背景及相关研究综述;裕固族文化变迁研究及综述;相关学科理论准备;本论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第二部分是本论文的核心,包括第三、四、五章,分别考察了外来文化进入裕固族地区的传播渠道;文化传播视角下裕固族文化变迁的表现内容;裕固族对文化传播和文化变迁的回应。论文对大量田野调查资料和影像资料进行解读、梳理后,将外来文化进入裕固族地区的传播渠道概括为媒介传播、教育传播及社会文化传播三种传播模式。对文化传播视角下的裕固族文化变迁从生计方式的变迁、民族物质文化的变迁、民族语言文化的变迁、民族宗教文化的变迁及现代婚育文化的变迁等几个方面加以表述。论文意欲论证,文化传播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大量外来文化的单向传播对裕固族传统文化起着结构性的消解和冲击作用;另一方面,文化传播对裕固族社会经济发展、文化良性变迁和构建和谐社会起着积极有益的推动作用。文化变迁同时具有不可逆性和可引导性,积极发挥其正面引导作用,减弱其消极影响,是各种文化传播媒介应有之社会功用。20世纪80年代后,裕固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生了普遍、剧烈的变化,特别是世纪之交起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实施的生态移民工程、定居工程等,使数千裕固族牧民告别游牧生涯过上定居、半定居的生活,论文以文字和影像两种方式记录了在这一巨变过程中文化传播所起到的影响与作用。论文还证明这种影响与作用并没有导致“文明的冲突”,相反,裕固族人在以开放的文化心态迎合主流文化、积极吸收以汉族文化为主的其他外来文化的同时,正逐步开始重视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与传承,树立民族文化自觉,因为各种原因,这些民族文化回应还显得微弱或存在一些问题,但毕竟已经开始。
     第三部分为理性思考和一些建议,包括第六章和第七章。思考并阐释了裕固族文化显性变迁之下的隐性内涵;指出民族文化心理“从边缘到中心”、“从趋同到求异”的发展途径;梳理了文化变迁与裕固族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从个人角度提出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传播生态建构和重构的可能性、过程及意义。论文以对裕固族接受文化传播和发生文化变迁的调查、考证和研究为基点,由此及彼,由近及远,进而对人口较少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现状、特点、传播、变迁、融合、发展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全方位构建内外部文化良性传播渠道,充分发挥文化传播的“加速器”作用,促进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和文化的快速良性发展和整个民族和谐社会的构建。
     最后是作为论文一部分的电视纪录片,用影视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裕固族社会文化生活作了记录、展现和对比,使本研究的过程、目的及结论更加直观和更具有科学性,以增强其可信程度。
With the globalization,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unparalleled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minority groups, the culture transition among minority nationalities has been wide and deep-going since 1980s. This paper takes Yugur ethnical group in Gansu Province as the unique sample to study the content and trend of culture transition and to interpret its characteristic, significance and probl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Under the general circumstance of promoting minor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protecting minority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building harmonious society, this research carries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ver the years, much has been written on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Yugur in and outside China, some on its culture transition, but little research on the role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previous research, this research starts off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on culture transition, carries out several long-term field work, and combines ethnology, sociology, ethnography of communication and other branches together. Filming anthropology is used to record the considerable social and cultural video material of Yugur. The subsequent comparative research between this and the filming materials of 80s constitute the structure of this academic paper.
     The paper consists of 3 parts:
     PartⅠ, Chapter 1 and 2, presents the background of this research and includes the following: the history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Yugur; the related research overview; the overall research of the culture transition of Yugur; the related theoretical preparation; and the research thoughts, methodology and innovative features.
     PartⅡ, Chapter 3, 4, and 5, makes up the core of the paper and studies the communication channel of foreign culture into Yugur area; the content of its culture transition; and its reactions to culture communication and transition. The paper investigates and interprets the considerable amount of field work and video-filming materials and categorizes th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of foreign culture into 3 patterns: media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cultural communi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re a range of culture transition patterns from living transition pattern to national material culture to national language culture, national religion culture to modern matrimony culture. The paper intends to argue that 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a double-edged sword. On one hand, the one-way cultural communication of foreign culture affect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of Yugur, on the other hand, such cultural communication promotes its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positive culture transition and the building of harmonious society. As the culture communication is irreversible and directive, it is suggested that various kinds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should be guided in a positive way to serve its social function. After 1980s, there have been general and drastic changes in the 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aspect throughout Yugur area, especially the immigrant project and settlement project of Sunan Yugur Autonomous County at the turn of this century. This paper records the impact and function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during this dramatic change with words as well as video-filming. It is proved that such impact and function has not caused "culture conflicts", however, the Yugur people welcome the mainstream culture with an open-minded attitude, actively absorb in the foreign cultures and gradually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exploitation, preservation and inheritance of its own traditional culture. For various reasons, their culture reactions seem to be weak and problematic, but still obvious.
     PartⅢ, Chapter 6 and 7, is the rational thinking and recommendations. It studies the implied meaning of th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manifestations on Yugur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culture psyche develops from margin to center and from following to preserving. It also looks into the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culture transition and the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uggests the possibility and meanings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mong minority groups. This paper takes the investigations into Yugur as the research basis and analy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features, communication, transition,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minority groups, and then suggests that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positiv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channel should be built to enhance its accelerating role and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and culture development of minority groups and the harmonious society.
     The last part is the television documentary which uses the research method of filming anthropology to record, display and compare the social cultural life of Yugur. It is aimed to make the process, purpose and conclusion of this research more directviewing, scientific and reliable.
引文
[1]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文化人类学派,代表人物为英国学者泰勒(1832-1917)和美国学者摩尔根(1818-1881)。
    [2]20世纪主要文化人类学派。代表人物有马林诺夫斯基(1884-1942)和拉德克利夫-布朗(1881-1955).
    [3]产生于20世纪初,作为研究象征的学派则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由英国和美国的学者创立.许多著名学者都曾从事过象征的研究,如英国学者普里查德、利奇、道格拉斯、特纳、尼达姆、科恩和美国学者格尔茨等。
    [4]引自杨建新先生2006年2月21日在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所作《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几点认识》讲座时的听讲笔记。
    [1][美]哈维兰著;《当代人类学》,王铭铭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77页.
    [2]参照《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7年版,第31-34页,60-81页.
    ①马林诺夫斯基:《江村经济一中国农民的生活》序。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5页.
    0林顿(1893一1953),美国人类学者,主张从个体考察文化,并把个体与文化一起研究.[1]转引自童思正:《人类与文化》,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第291-292页. [2]拉策尔(1844-1904)。德国学者,传播论学派的基基人,其提出的“传播主义”与早期进化论学派针锋相对. [3]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理论,以英国学者里弗斯代表的极端传播论派,认为世界上的各种文明都源于古埃及,所以这一派的理论有时被称为“泛埃及论”. [4]德国人类学者格雷布纳提出,指一群具有相同文化特征的社会集团。
    [5]美国人类学者威斯勒提出,指具有共同文化特质的人们分布的区域. [6][美]哈里斯著:《文化人类学》,李培茱等译。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12页。 [7][美]本尼迪克著:《文化模式》,何锡章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87页。 [8][英]怀特著:《文化的科学》,沈原等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页.
    [1][美]施拉姆等著:‘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20页.
    [2][美]柯克·约翰逊:‘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对印度两村庄的民族志调查》,展明辉、张金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郭建斌:《独乡电视--现代传媒与少数民族日常生活》,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李春霞:《电视与彝民生活》,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2]Hymes:《Introduction:Toward Ethnographies of Communication》,《American Anthropologists》,1964,6,part 2.转引自蔡骐,常燕荣:《文化与传播-论民族志传播学的理论与方法》,《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年第2期.
    [3]20世纪6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派克提出的“局内人和局外人”不同视角的人类学描写方式由此理论出发创立了主位/客位的描写理论.
    [1][美]克利福德·吉尔兹著:《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张家瑄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导读一,第2页。
    [2][美]克利福德·吉尔兹著:《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张家瑄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导读一,第19页。
    [3]李建东:《阐释学简论》,《河南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5期。
    [4]陈本益:《论赫施的现代形式的传统阐释学观点》,《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1]参见费孝通著《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2]参见林耀华先生著《金翼》,庄孔韶,林宗成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义序的宗族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3]参见王铭铭著《社区的历程-溪村汉人家庭的个案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郑杭生主编:《民族社会学概论》,中田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0-61页。
    [5]邻近的酒泉市的一个镇,当地裕固族群众买蔬菜、猪肉和其他生活用品,给摩托车加油,收发信件、报刊等都需要去那里,距离贺家墩12公里。
    [1]国家民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扶贫办:《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2005年5月,第1页。
    [1]钟进文主编;《中国裕固族研究集成》,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2]钟进文:《近百年来的国外裕固族研究》,《中国裕固族研究集成》,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662页.
    [1]李光毅:《近10年(1995-2005)裕固族研究综述》,《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2]铁穆尔:《裕固民族尧熬尔千年史》,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3]高自厚、贺红梅著:《裕固族通史》,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钟进文:《中国裕固族研究集成》,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5]高启安:《安定卫的残破与部众迁徙觅踪--兼论安定卫与裕固族形成的关系》,《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6]李安辉:《试析蒙元政策对元末明初新生民族形成的促进作用》,《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7]程利英:《明西北边疆政策与关西七卫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4。
    [8]李天雪:《论裕固族形成过程中的潜民族阶段》,《青海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
    [1]高启安:《<肃镇华夷志>文献价值初探》,《敦煌学辑刊》,2005年第2期。
    [2]胡小鹏:《元明敦煌与裕固族的历史关系》,《敦煌研究》,1999年第4期.
    [3]胡小鹛:《试揭“尧呼儿来自西至哈至”之谜》,《民族研究》,1999年第1期。
    [4]钟进文:《裕固语地名“西至哈至”考释》,《西北史地》,1997年第2期.
    [5]高自厚、贺红梅:《明代阿真部今日北滩乡--裕固族社会历史调查之四》,《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
    [6]高自厚、贺红梅:《八字墩与五个山--裕固族社会历史调查之五》,《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7]高启安:《肃州南山的“哈刺秃”--以裕固族研究为中心》,《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第1期.
    [8]高自厚:《明代中后期的撒里畏兀儿》,《西北民族研究》,1999年第1期.
    [1]王玉祥:《浅说明朝的关外卫》,《甘肃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2]钱伯泉:《明朝撒里畏兀儿诸卫的设置及其迁徙》,《西域研究》,2002年第1期.
    [3]杨建新:《西北少数民族史》,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388-384页.
    [4]李树辉:《Saribujbur考源》,《裕固族研究论文续集》(上),兰州大学传版社,2002年版,第204页.
    [5]李树辉:《龟兹回鹘的历史发展》(上、下),《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6]钱伯泉:《龟兹回鹘国与裕固族族源问题研究》,《甘肃民族研究》,1985年第2期。
    [7]钱伯泉:《明朝撒里畏兀儿诸卫的设置及其迁徙》,《西域研究》,2002年第1期。
    [1]杨富学:《也谈SARBA的名与义》,《敦煌学辑刊》,1997年第1期.
    [2]武文:《尧乎尔文学对裕固族历史的口承与补正》,《民族文学研究》,1997年第4期.
    [3]高自厚:《论裕固族源流的两大支系》,《西北民族研究》,1995年第1期.
    [4]张晓东:《十年来国内裕固族研究综述》,《社科纵横》,2006年第3期.
    [5]热依拉·达吾提:《裕固族史诗(尧熬尔来自西至哈至)研究》,新疆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6]杨建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576页.
    [7]薛文波:《裕固族历史初探》(上、下),《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81年第2期、第3期。
    [8]吴永明:《裕固族族源初探》,《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
    [1]高启安:《裕固族研究的几点思考》,《兰州商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2]汤开建:《解开“黄头回纥”及“草头鞑靼”之谜》,《青海社会科学》,1984年第4期。
    [3]岑仲勉:《明初曲先阿端安定罕东四卫考》,《金陵学报》1936年第6卷第2号.
    [4]钟进文:《中国裕固族研究集成》,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5]钱伯泉:《黄头回纥的源流、居地和名义考-兼谈裕固族的族源》,《裕固族研究论文续集》(上),第262页.
    [6]杨建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577页。
    [1]王日尉:《维吾尔(缠回)民族名称演变考》,《裕固族研究论文续集》(上),2000年版,第294页.
    [2]佐口透著,吴永明译:《撒里畏吾尔族源考》,《民族译丛》,1979年第4期.
    [3]薛文波:《西北民族史料散介》,《西北史地》,1980年第1期。
    [4]贺卫光:《论边缘文化与复合型文化-以裕固族及其文化的形成为例》,《西北民族研究》,1999年第2期.
    [5]贺卫光:《论藏文化对裕圈族及其文化形成的影响》,《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6]贺卫光:《裕固族文化形态与古籍文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贺卫光:《裕周族婚俗中的“尧达”及尧达曲格尔》,《西北民族研究》,1997年第1期。
    [1]贺卫光:《裕固族婚俗与西蒙古婚俗的比较研究》,《甘肃民族研究》,1995年第2期.
    [2]贺卫光:《裕固族婚俗中“道尔朗”的民族学透视》,《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
    [3]贺卫光:《裕固族母权遗俗初探》,《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
    [4]姚力:《裕固族帐房戴头婚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位论文,2002.
    [5]姚力:《裕固族帐房戴头婚再研究》,《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
    [6]白文信:《绚丽多彩的裕固族服饰文化》,《中国民族》,2004年第8期.
    [7]缪自锋:《裕固族文化仪式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5.
    [8]王洛建:《充满歌声的裕固族婚礼》,《丝绸之路》,1999年第4期.
    [9]田自成:《别具风采的裕固族婚礼》,《丝绸之路》,2005年第8期.
    [10]巴占龙:《裕固族文化中的狗崇拜及其先民的狼图腾》,《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
    11高启安:《裕固族解放前的婚俗》,《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2期.
    12刘秋芝:《裕固族的礼仪歌及其功能解读》,《青海民族研究》,2004年第3期。
    14贺卫光:《论藏文化对裕固族及其文化形成的影响》,《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1]郝苏民:《丝路走廊的报告--甘肃特有民族文化形态研究》,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2]贺卫光、钟福祖:《裕固族民俗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3]曹红梅:《口述档案与裕固族文化的传承》,《社科纵横》,2006年第6期.
    [4]钟进文:《中国裕固族研究集成》,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21页.
    [5]般怀明:《裕固族肤纹atd角和tpD值测定及聚类分析研究》,《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2年第6期.
    [6]陈艳炯、陈腾、赖江华、郑海波、王占海、金天博、李生斌;《甘肃裕固族9个STK基因座遗传多态性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7]阎丽娟、钟福国:《裕固族心理素质透视》,《西北史地》1998年第1期.
    [8]刘新社:《中国裕固族DNA遗传多态性》,《中国法医学杂志》,2003年第1期.
    [9]赵清:《裕固族人群基因多态性分析》,兰州大学学位论文,2007.
    [10]江波、钟福国:《“学生房”:裕固族民族教育中一种文化现象的研究》,《西北民族研究》,1995年第2期.
    11姚元寿、祁玉山:《关于推进肃南县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发展的思考》,《甘肃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
    [1]何永忠、马金铃:《结合少数民族牧区实际发展基础教育的新模式--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全民”普九”工作调研报告》,《民族教育研究》,1998年第1期。
    [2]欧阳林、王新、吴军伟、马建荣等:《对裕固族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3]巴占龙:《社区发展与裕固族学校教育的文化选择--人口较少民族乡村学校教育的民族志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4]钟进文:《中国裕固族研究集成》,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486-488页.
    [5]钟进文:《中国裕固族研究集成》,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494页。
    [6]巴占龙:《社区发展与裕固族学校教育的文化选择--入口较少民族乡村学校教育的民族志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位论文,2005,第10页。
    [7]祁恒瑁:《肃南裕固族地区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社科纵横》,2005年第1期。
    [8]蔡世宏、王延军:《肃南裕固族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及思考》,《体育健康知识画刊》,2006年第2期。
    [1]钟进文;《中国裕固族研究集成》,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665-666页。
    [1]钟进文:《中国裕固族研究集成》,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667-668页.
    [2]王远新:《通婚对裕固族自治县各民族语言使用特点的影响》,《满语研究》,1998年第1期.
    [3]王远新:《影响肃南县各民族语言使用特点的几个因素》,《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4]张晓东:《十年来国内裕固族研究综述》,《社科纵横》,2006年第3期.
    [5]钟进文:《西部裕固语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1999年.
    [6]钟进文:《西部裕固语的历史地位与使用现状》,《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7]洪苹:《影响裕固语使用特点的主要因素》,中央民族大学学位论文,1998.
    [1]陈宗振:《试释西部裕固语中关于服饰的某些词语》,《民族语文》,1998年第5期.
    [2]杜曼·叶尔江、吉合台:《西部裕周语中的藏语借词》,《民族语文》,2005年第3期.
    [3]赵杰:《西裕固语与维吾尔语之音变比较》,《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4]武文:《宇宙建构的奇妙幻想--裕固族创世神话漫议》,《民族文学研究》,1996年第1期.
    [1]杜亚雄:《裕固族西部民歌和维吾尔族南疆木卡姆比较研究》,《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2]杜亚雄:《裕固族的奶幼畜歌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3]冯岩:《东乡、保安、裕固族的早期民间文学样本及其种类初探》,《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3期.
    [4]饯民辉、贺卫光:《小流域大问题--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所引起的综合问题及思考》,《西北民族研究》,2001年第3期.
    [5]李璇等:《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生态保护研究》,中央民大学报,2005年第4期。
    [6]杨森:《论肃南裕固族社会形态的两次跨越实践》,《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7]任涵等:《肃南裕固族民俗中的养生健身行为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8]张行:《明清民族贸易对裕族经济发展的影响》,《丝绸之路》,1999年第1期.
    [8]白文宏:《裕固族伦理道德观》,《社科纵横》1999年,第2期.
    [1]陈宗振、钟进文:《裕固族民间文化中的多重宗教因素及其辨析》,《西北民族研究》,1994年第1期.
    [2]唐景福:《藏传佛教在土族和裕固族中的传播与发展》,《西北民族研究》,1996年第1期。
    [3]黄金钰:《裕固族的信仰与崇拜初探》,《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
    [4]杨富学:《回鹘宗教史上的萨满巫术》,《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第3期.
    [5]阎天灵、钟福国:《略论封建王朝治边政策对宗教传播过程的影响--以藏传佛教在肃南地区的传播为例》,《西北民族研究》,1999年第2期.
    [6]黄金钰:《裕固族的信仰与崇拜初探》,《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
    [7]杨永贤:《裕固族祭鄂博》,《丝绸之路》,1995年第4期。
    [8]汤夺先:《裕固族的宗教民俗》,《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1]阎天灵:《宗教弱化现象试探-肃南裕固族藏传佛教的调查研究》,《西北民族研究》,1996年第1期.
    [2]阎天灵:《试论藏传佛教文化区域特征形成中的文化接触因素--以肃南藏传佛教文化区为例》,《西北史地》,1999年第2期。
    [3]阎天灵、张树青:《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喇嘛教状况的比较研究》,《西北史地》,1995年第1期.
    [4]杨森、连珩:《浅析民族宗教意识-肃南裕固族部分群众宗教观念的调查》,《科学、经济、社会》,1999年第3期.
    [5]蒲文成:《历史进程中的藏传佛教》,青海社会科学,1995年第6期.
    [6]唐景福:《甘南、肃南地区藏传佛教的现状调查》,《西北民族研究》,1999年第2期.
    [7]张晓东:《十年来国内裕固族研究综述》,《社科纵横》,2006年第3期.
    [8]鲜鹏:《甘肃少数民族人口生活质量研究》,《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9]钟进文:《裕固人悄然回首从传统中求发展》,《中国民族》,2004年第2期。
    [10]钟方雷、樊胜岳:《河西走廊祁连山区牧户经济行为分析-以肃南县为例》,《人文地理》,2005年第5期。
    [1]李洁、付鹏:《人口现代化视角下的裕固族人口历史与现状分析》,《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2]付鹏、冯霞:《建国以来裕固族人口的数量变动及其地理分布变迁(1949-2000年)》,《西北人口》,2007年第3期.
    [3]高启安:《裕固族研究的几点思考》,《兰州商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4]李光毅:《近10年(1995-2005)裕同族研究综述》,《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5]张晓东:《十年来国内裕固族研究综述》,《社科纵横》,2006年第3期.
    [1][美]克莱德·M·伍兹,何端福译;《文化变迁》,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页。
    [2]艾比布拉·卡德尔:《生态环境与罗布人生活方式的变迁--尉犁县喀尔曲尕乡个案为例》,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第11页。
    [3]石奕龙:《试论文化变迁的根本原因:马恩的表述》,《文化理论与族群研究》,黄山书社2004年版,第65页.
    [1]马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西北民族研究》,1999年第2期。
    [1]张利洁、高永久:《民族间文化传播方式初探》,《青海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2][美]Edward Hall.The Silent Languge[M].New York:AnchoPrcss/Doublcday.1959,转引自常燕荣:《论跨文化传播的三种模式》,《湖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1][美]Robert L.Nwankwo.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critical Review[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Speech,1979,(65):324-346,转引自常燕荣:《论跨文化传播的三种模式》,《湖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2][美]Edward Hall.The Silent Language[M].NewYork:AnchoPress/Doubleday.1959,转引自常燕荣:《论跨文化传播的三种模式》,《湖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1]梅琼林:《传播学与文化人类学的交叉研究及其价值》,《中州学刊》,2006年第5期。
    [2]林耀华:《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1页.
    [3]宋蜀华:《民族学理论与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6页.
    [4]孟慧英:《文化圈学说与文化中心论》,《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第1期.
    [1]梅琼林:《传播学与文化人类学的交叉研究及其价值》,《中州学刊》,2006年第5期.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58页。
    [1]朱成全:《对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争论的科学哲学的思考》,《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2]陈其斌:《东乡社会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3]冯学红:《民族学田野调查的几个问题》,《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1]费孝通:《江村经济》,《费孝通文集》(第二卷),群言出版社,1999年版,第224页.
    [2]刘海涛:《论人类学田野调查中的矛盾关系》,《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3]王学艳:《我国少数民族文献研究的现状与展望》,东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6,第2页.
    [4]杨艳:《比较社会学的四种研究方式》,《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6年第3期.
    [1]郑杭生:《民族社会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页
    [1]郭建斌:《民族志方法:一种值得提倡的传播学研究方法》,《新闻大学》,2003年夏季号。
    [1]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明花区志编委会:《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明花区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
    [2]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肃南裕周族自治县志》,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78页.
    [1]付鹏、冯霞:《建国以来裕固族人口的数量变动及其地理分布变迁(1949-2000年)》,《西北人口》,2007年第3期。
    [1]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志》,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78页。
    [1]《魏书》卷103《高车传》。
    [2]《隋书》卷84《铁勒传》。
    [3]《新唐书》卷217《回鹘传》(上)。
    [4]杨建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376页.
    [4]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志》,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80页。
    [1]《新唐书》卷217《回鹘传》(下)。
    [2]《资治通鉴》卷246,《唐纪》62。
    [3]《新唐书》卷217《回鹘传》(下)。
    [4]冯家异、程溯洛、穆广文:《维吾尔族史料简编(上)》,民族出版社,1981年版,第41页.
    [1]《新唐书》卷216《吐蕃传》(下)。
    [2]杨建新:《西北少数民族史》,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399页、576页。
    [1]杨建新:《西北少数民族史》,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395页.
    [2]《元史》卷121《速不台传》.
    [1]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明太祖实录(卷90),台湾据国立北平图书馆红格本影印。
    [2]杨建新:《西北少数民族史》,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578-579页.
    [3]杨建新:《西北少数民族史》,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579页。
    [1]裕固族简史编写组:《裕固族简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4页.
    [2]姚力:《裕固族帐房戴头婚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论文,2001年,第30页.
    [3]高自厚:《撒里畏兀儿东迁和裕固族的形成》,《西北民族研究》,1986年第1期。
    [4]裕固族简史编写组:《裕固族简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5页。
    [1]《明史》卷329,《西域传》(一),哈密卫。
    [2]《明史》卷330,《西域传》(二),沙洲卫.
    [1]《明史》卷330,《西域传》(二),沙洲卫.
    [2]《明史》卷330,《西域传》(二),曲先卫.
    [1]《清圣祖实录》卷176.
    [2]《平定朔漠方略》卷30。
    [1]汤夺先:《裕固族的宗教民俗》,《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2]钟进文:《裕固族宗教的历史演变》,《西北民族研究》,1991年第1期.
    [1]董晓波:《裕固族民族语言使用现状的人类学调查研究--以红石窝、韭菜沟、喇嘛湾三乡为例》,《科学·经济·社会》,2006年第4期。
    [2]裕固族简史编写组:《裕固族简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0页.
    [1]汤夺先:《裕固族的宗教民俗》,《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2]贺卫光、钟福祖:《裕固族民俗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39页。
    [1]调查时很多群众对政府出面组织“祭鄂博”仪式都觉得很高兴,认为政府的行为有助于裕固族传统文化的保存.
    [1]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志》,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91页.
    [1]勒系腰婚与西部裕固族帐房戴头婚在性质上相同,形式上略有不同.“系腰”就是腰带.东部裕固族称妻子为“部斯给”,意思是“没有腰带者”。就是将腰带系给了男人,从而失去了腰带.姑娘的腰带多选择勒给姑姑或舅舅的儿子,也有的并无亲属关系.勒个系腰便可名正言顺地生活在一起.参考姚力,《裕固族帐房戴头婚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论文,2001年,第6页
    [2]在近现代一些民族中,仍保留着一些奇特的婚姻制度.如我国藏族的一妻多夫制.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等等。裕固族不同于普通状态的婚姻制度是女子成年不出嫁,会有男子前来偶居或长期居住.在过去一个女子一生没有结婚,但生有多个儿女的现象并不为奇.这种婚姻在西部裕固族中被称为“帐房戴头婚”,主要内容是:当一户人家的姑娘长到奇数年龄15或17岁时,若没有人提亲或父母不想让姑娘出嫁(解放前,裕固人有独生女不出嫁的习俗),就要为姑娘举行“戴头面仪式”,另立新帐篷.多是择吉日,请喇嘛念经。并宴请来客和邻居。届时,请若干已婚妇女,当着客人的面为姑娘梳洗打扮,然后戴上头面.从此姑娘便有了社交权,遇到称心如意的男子,便可以在自己的帐篷内同居,如同夫妻组织家庭,生儿育女。不受社会非议。参考贺卫光:《裕固族婚俗与西蒙古婚俗的比较研究》,《甘肃民族研究》,1995年第2期。
    [1]贺卫光、钟福祖:《裕固族民俗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178页.
    [1]刘秋芝:《裕固族的礼仪歌及其功能解读》,《青海民族研究》,2004年第7期.
    [1]贺卫光,钟福祖:《裕固族民俗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91页。
    [2]缪自锋:《裕固族文化仪式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05年,第23页。
    [1]刘秋芝:《裕固族的礼仪歌及其功能解读》,《青海民族研究》,2004年第7期。
    [1]刘秋芝:《裕固族的礼仪歌及其功能解读》,《青海民族研究》,2004年第7期.
    [1]贺卫光、钟福祖:《裕固族民俗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136页.
    [2]白文信:《绚丽多彩的裕固族服饰文化》,《中国民族》,2004年第8期。
    [3]张听中:《裕固族服饰》,《丝绸之路》,2004年第11期.
    [4]张听中:《裕固族服饰》,《丝绸之路》,2004年第11期.
    [1]白文信:《绚丽多彩的裕固族服饰文化》,《中国民族》,2004年第8期。
    [1]董海军、易勇:《成人仪式:从生活教育到政治教育》,《思想战线》,2003年第6期。
    [2]刘秋芝:《裕固族的礼仪歌及其功能解读》,《青海民族研究》,2004年第7期.
    [1]刘秋芝:《裕固族的礼仪歌及其功能解读》,《青海民族研究》,2004年第7期。
    [2]刘秋芝:《裕固族的礼仪歌及其功能解读》,《青海民族研究》,2004年第7期。
    [1]朱卫国、杨万寿:《裕固族民间文学(故事)搜集、整理及研究综述》,《河西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1]札巴罗夫:《中亚宗教概述》,高永久译,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1页。
    [1][美]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尔著:《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武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4页。
    [1][美]梅尔文·L·德弗勒,[英]埃弗雷特·E·邓尼斯:《大众传播通论》,严建军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2页.
    [2]旷宗仁、谭英、左停:《中国乡村传播及其优化模式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8期,第20页.
    [1]马林平:《报业的困境与前景》,《新闻爱好者》,2007年第1期.
    [2]朱金平:《新媒体时代报纸的生存和发展策略》,《军事记者》,2007年第3期.
    [3]张朝阳:《90年代以来中国传媒变革研究--以“增量改革”为范式》,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第58页.
    [4]由调查时县邮政局提供的资料统计而成。
    [1]陈明明:《报纸如何应对“读者危机”》,《传媒观察》,2007年第2期。
    [2]张朝阳:《90年代以来中国传媒变革研究--以“增量改革”为范式》,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第8页。
    [1]马林平:《报业的困境与前景》,《新闻爱好者》,2007年第1期.
    [2]刘振生、吴海民:《报业“衰退期”再思考》,《新闻与写作》,2007年第1期。
    [3]马林平:《报业的困境与前景》,《新闻爱好者》,2007年第1期.
    [4]陈明明:《报纸如何应对“读者危机》,《传媒观察》,2007年第2期.
    [1]陈新民、马廷魁:《西部地区市级电视台如何突围》,《发展》,2005年第11期.
    [1]陈新民、马廷魁:《西部地区市级电视台如何突围》,《发展》,2005年第11期。
    [1]陈新民、马廷魁:《西部地区市级电视台如何突围》,《发展》,2005年第11期.
    [2]凌燕:《可见与不可见-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文化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页.
    [3]李勤;《大众传播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现代传媒》2005年第5期.
    [1]资料来源于《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电信公司2007年度工作总结汇报》,2007年10月。
    [1]资料来源于《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电信公司2007年度工作总结汇报》,2007年10月。
    [1]麦克卢汉:《媒介就是信息》,转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世界室编:《传播学简介》,人民日报出版社1983年版,第14页。
    [1]汪基德:《论教育传播模式的构建与分类》,《河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2]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志》,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299页
    [3]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志》,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300页.
    [1]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2007年10月15日发布.
    [2]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教育局:《肃南县教育事业发展十年规划》,2004年2月18日.
    [3]根据2007年11月28日对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教育局陈海君局长的访谈材料整理。
    [1]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教育局:《2007年全县教育工作汇总》,2007年11月。
    [1]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县统计局:《2006年统计年鉴》,内部资料,第175页.
    [2]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县统计局:《2006年统计年鉴》,内部资料,第176页.
    [3]根据对2007年11月28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教育局陈海君局长的访谈材料整理.
    [4]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县统计局:《2006年统计年鉴》,内部资料,第174页.
    [1]祁恒君:《肃南裕固族地区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社科纵横》,2005年第2期。
    [2]祁恒君:《肃南裕固族地区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社科纵横》,2005年第2期。
    [3]巴占龙:《社区发展与裕固族学校教育的文化选择--人口较少民族乡村学校教育的民族志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第37页。
    [1]崔晓林:《农村电影--直面生死抉择》,《时代潮》,2005年第5期。
    [2]崔晓林:《农村电影--直面生死抉择》,《时代潮》,2005年第5期.
    [3]旷宗仁、谭英,左停:《中国乡村传播及其优化模式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6第8期.
    [4]杨先顺、李爽:《人际传播对电视广告的影响》,《当代传播》,2007年第1期。
    [1]项圈雄,胡莹:《从短信传播到彩铃传播:媒介空问的再次延伸》,《新闻界》,2005年第6期.
    [2]李雪松:《博客对旧传播模式的改变》,《当代传播》,2006年第4期。
    [3]杨红雨:《大众传播时代的人际传播盛典-手机短信传播研究》,《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2页.
    [1]段京肃、罗锐:《基础传播学》,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9-103页.
    [1]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统计局编:《肃南裕固族自治县2006年统计年鉴》,2007年印刷,内部资料.
    [1][美]沃纳·塞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应用与方法》,郭镇之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349页。
    [2][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出版,第163页。
    [3]郑杭生主编:《民族社会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228页.
    [4]郑杭生主编:《民族社会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243-244页.
    [1]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四版),赵旭东、齐心、王兵、马戎、阎书昌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581页.
    [2]在明花乡中沙井村调查时牧民杨发林晚饭后买回5罐可口可乐,并这样回答作者的询问.
    [1]参照索尔斯坦·维布伦,《夸示性消费》,罗钢,王中忱译,《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3-24页
    [2]段庆林、吴光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比较研究》,《市场与人口分析》,1999年第2期.
    [3]西段庆林、吴光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比较研究》,《市场与人口分析》,1999年第2期。
    [1]谢咏才、李红艳主编:《中国乡村传播学》,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第76页.
    [1]益希拉姆:《中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众传播与民族文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1页.
    [1]钟方雷、樊胜岳:《河西走廊祁连山区牧户经济行为分析-以肃南县为例》,《人文地理》,2005年第5期.
    [2]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志》,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125-126页。
    [1]钟方雷、樊胜岳:《河西走廊祁连山区牧户经济行为分析--以肃南县为例》,《人文地理》,2005年第5期。
    [1]窦贤:《拯救祁连冰川》,《时代潮》,2005年第1期.
    [1]樊胜岳、张卉、赵成章:《甘肃省肃南县草地过度放牧的社会经济成因分析》,《干旱区地理》,2006年第6期.
    [2]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志》,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128页。
    [1]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统计局:《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统计年鉴(2005)》,内部印刷,第18-21页
    [2]王爱民,刘宇,缪磊磊:《少数民族地区行政边界纠纷的诱因和对策探讨--以甘青农牧交错带为例》,《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2年第4期。
    [1]樊胜岳、张卉、赵成章:《甘肃省肃南县草地过度放牧的社会经济成因分析》,《干旱区地理》,2006年第6期。
    [2]徐黎丽:《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与民族关系问题》,《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第4期。
    [1]新吉乐图主编:《生态移民--来自中日两国学者对中国生态环境的考察》,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5页.
    [1]新吉乐图主编:《生态移民--来自中日两国学者对中国生态环境的考察》,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7页。
    [1]贺卫光:《中国古代游牧民族经济社会文化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前言)第8页.
    [1]甘肃肃南草原生态得到恢复,甘肃农业信息网,2006-08-15
    [2]《退牧还草-肃南着力遏制草原生态恶化趋势》,《甘肃日报》,2006年6月8日
    [1]新吉乐图主编:《生态移民--来自中日两国学者对中国生态环境的考察》,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4页.
    [1]贺卫光:《甘肃牧区牧民定居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2]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志》,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88页.
    [1]高自厚、贺红梅:《裕固族通史》,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79页.
    [2]缪自锋:《裕固族文化仪式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5年,第14页。
    [1]杜曼·叶尔江:《裕固族生活习俗变迁情况调查》,《甘肃高师学报》,2002年第3期.
    [1]高自厚、贺红梅:《裕固族通史》,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72页。
    [1]高自厚、贺红梅:《裕固族通史》,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2页.
    [1]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志》,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91页。
    [1]冯夏萍:《从综艺节目的嬗变看电视娱乐功能的开发》,《当代电视》,2007年第1期。
    [1]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宗教局:《关于上报藏传佛教寺院活佛名册的报告》,1998年8月7日.
    [2]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志》,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96-97页.
    [3]高自厚、贺红梅:《裕固族通史》,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65页。
    [1]江波:《如何对待少数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甘肃西部裕固族村落的人类学考察》,《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1]王吉春:《地方、国家与教育变迁裕固族小学教育变迁的个案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6年,第32页
    [1]贺卫光、钟福祖:《裕固族民俗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77页.
    [1]马成俊、鄂崇荣、毕艳君:《守望远逝的精神家园--对黄河上游小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研报告》,《西北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
    [1]巴占龙:《社区发展与裕固族学校教育的文化选择--人口较少民族乡村学校教育的民族志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位论文,2006年,第21页。
    [1]李忠、石文典:《文化同化与冲突下的民族认同与民族偏见》,《社会心理科学》,2007年第5-6期.
    [2]新吉乐图主编:《中国环境报告·生态移民--来自中、日两国事访学者对中国生态环境的考察》,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96页。
    [1]王希恩:《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民族研究》,2000年第6期.
    [1]杨建新:《中国少数民族通论》,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101页.
    [1]杨建新:《中国少数民族通论》,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94页。
    [1]根据2007年6月26日,中南民族大学王明珂教授在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学术讲座时的听讲笔记整理。
    [2]郑杭生主编:《民族社会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4页.
    [1]【英】布朗:《社会人类学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0页.
    [1]数字资料来源于我2007年11月在明花乡作调查时向派出所提供的统计材料。
    [2]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四版),赵旭东、齐心,王兵、马戎、阎书昌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5页。
    [1]根据1993-2005年各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相关数据整理计算得到.
    [2]指只剩下老人的家庭。
    [3]杨琰、杨小通:《甘肃裕固族人口发展研究》,《民族研究》1998年第4期.
    [4]中共肃南县委,县人民政府:《肃南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情况汇报》,2007年10月25日.
    [1]参照郑杭生主编:《民族社会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9-195页.
    [1]在村民HJL家中的访谈.参加群众有HJL、YCX(HJL妻子)、HJW.
    [1]王宪昭:《解读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民族精神》,《济南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2]【英】马凌诺斯基著,粱永佳、李绍明译:《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259页.
    [1]【美】柯克·约翰逊著,展明辉、张金玺:《电影与乡村社会变迁--对印度两村庄的民族志调查》,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1]李静:《民族心理学教程》,民族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0页。
    [1]刘宽亮:《关于文化传播规律的思考》,《运城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2]李静:《民族心理学教程》,民族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89页。
    [1]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3页.
    [2]杨成胜:《论现阶段的民族意识》,《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2]熊锡元:《“民族意识”初析》,《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第3期.
    [4]顾肇基:《民族意识的若干问题探索》,《民族研究》,1993年第4期.
    [5]梁启超:《梁任公近著》下卷,商务印书馆,民国十三年(1924年)版,第44页.
    [1]摘自人民网(www.people.com.cn),2007年07月11日14:10发布.
    [1]王希恩:《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民族研究》2000年第6期.
    [1]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统计局编:《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统计年鉴,2006年》,内部印刷,第288页。
    [1]根据笔者在2007年12月对巴九录的采访整理.
    [2]杨文炯:《互动、调适与重构》,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713页。
    [3]《国家新闻办公室就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的报告》,中国发展门户网,www.chinagate.com.cn,2007年2月27日.
    [4]费孝通:《重读<江村经济>序言》,《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5]贺卫光:《以裕固族为例论边缘文化与复合性文化》,《中国裕固族研究集成》,2002年版,第602页.
    [1]王希恩:《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民族研究》,2000年第6期。
    [1]国家民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扶贫办:《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2005年5月,第1页.
    [2]国家民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扶贫办:《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2005年5月,第1页.
    [3]表7.1中有关民族,人口数量和主要分布地区三项数据来源于:《中国民族统计年鉴(2005)》,民族出版社,2006年9月,有关语言,经济产业和宗教三项数据来源于网络及其它材料.
    [1]参照国家民委经济发展司编:《人口较少民族社区基本情况报告》,2002年10月,第430-483页.
    [2]参照国家民委经济发展司编:《人口较少民族社区基本情况报告》,2002年10月,第430-483页.
    [3]国家民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扶贫办,《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2005年5月,第3页.
    [1]国家民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扶贫办,《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2005年5月,第3页。
    [1]中国民族学会:《民族学研究(第10辑)》,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第50-51页.
    [1]杨建新:《中国少数民族通论》,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308页。
    [1]【法】福柯著、汪晖译:《什么是启蒙?》,转引自马翀炜、陈庆德着,《民族文化资本化》,2004年版,第229页。
    [1]【美】大卫·阿什德著,邵志择译:《传播生态学》,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2]邵培仁:《传播生态规律与媒介生存策略》,(新闻界》,2001年第5期.
    [1]王希恩:《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民族研究》2000年第6期。
    [2]施惟达:《民族文化的价值及其经济化》,《思想战线》,2004年第3期.
    [3]谷家荣:《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状及其前景》,《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郑乐平:《超越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论新的社会理论空间之建构》,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65页.
    [1]王希恩:《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民族研究),2000年第6期.
    [1]曾小华:《文化变迁和文化演进的一般理论》,《宁波党校学报》,2004年第2期.
    [2]张桥贵:《少数民族文化的特征与变迁》,《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第81页
    [1]张利洁,高永久:《民族之间文化传播方式初探》,《青海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1]资料来源:李菩:《传播学:理论与实务》,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月版,第46页.
    [1]刘茂松:《论家庭功能及其变迁》,《湖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1]吴琼:《民族教育与民族的教育的区别及其实现方式》,《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1]【美】约瑟夫·R·多米尼克著,蔡骐译:《大众传媒动力学:数字时代的媒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第26页
    [2]资料来源:【美】约瑟夫·R·多米尼克著,蔡骐译:《大众传媒动力学:数字时代的媒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第27页。
    [3]王希恩:《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民族研究》2000年第6期.
    [1]资料来源:【美】约瑟夫·R·多米尼克著,蔡骐译:《大众传媒动力学:数字时代的媒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第28页。
    [2]刘君:《大众传播时代的多元化传播格局--传播学视野下的手机媒体影响力分析》,《北方论丛),2007第2期.
    [1]贾银忠:《中国少数民族旅游文化参与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1]来仪:《关于保护性开发西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思考》,《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第6期。
    [2]方李莉:《费孝痛晚年思想录--文化的传统与创意》,岳麓书社,2005年版,第58页.
    [1]马艺:《“文化自觉”中的大众文化研究新视角》,《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6年第5期.
    [1]方李莉:《费孝痛晚年思想录--文化的传统与创意》,岳麓书社,2005年版,第73页。
    [1]杨建新:《中国少数民族通论》,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156页。
    [2]杨建新:《中国少数民族通论》,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167页.
    [1]林耀华:《民族学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379页.
    [2]傅谨:《<文化多样性公约>与中国国家立场》,《博览群书》,2004年第10期。
    1.《魏书》,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二十五史”,1987年版。
    2.《史记》,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二十五史”,1987年版。
    3.《五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二十五史”,1987年版。
    4.《新五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二十五史”,1987年版。
    5.《唐书》,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二十五史”,1987年版。
    6.《新唐书》,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二十五史”,1987年版。
    7.《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二十五史”,1987年版。
    8.《元史》,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二十五史”,1987年版.
    9.《明史》,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二十五史”,1987年版。
    10.《宋会要辑稿》,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6年版。
    11.《平定塑漠方略》,四库全书本。
    12.《清史稿》,中华书局标点本,1987年版。
    13.《隋唐嘉华》,中华书局,1979年版。
    14.《甘肃新通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本。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6.钟赓起:《甘州府志》,学苑出版社,2003年
    17.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版.
    18.牟钟鉴、张践著:《中国宗教通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9.王锤翰主编:《中国民族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20.赵文林、谢淑君著:《中国人口史》,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1.林惠祥著:《中国民族史》,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22.贾东海、孙振玉主编:《世界民族学史),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3.杨建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24.杨建新、马曼丽:《西北民族关系史》,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
    25.杨建新、崔明德主编:《中国民族关系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26.马学良等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民俗大辞典》,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7.高永久主编:《西北少数民族文化专题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28.陶立:《民俗学概念》,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29.吴存浩:《中国婚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0.杨国学:《河西文化与敦煌文艺概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
    31.张晓莹:《西北少数民族民俗风情观览》,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2.彭英明:《新编民族理论与民族问题教程》,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3.宋蜀华等主编:《中国民族学五十年》,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4.薛宗正编:《中国新疆古代社会生活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5.冯承均译:《马可波罗游记》,中华书局,1954年版.
    36.徐万邦、祈庆福著:《语言人类学教程》,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7.马戎主编:《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8.《甘肃少数民族》,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39.胡国兴主编:《甘肃民族源流》,甘肃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
    40.袁方主编:《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41.童恩正著:《人类与文化》,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
    42.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43.王军主编:《教育民族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44.杨志成著:《杨志成人类学民族学文集》,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45.雷振扬主编:《民族学人类学论坛》(第一辑),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46.施正一著:《广义民族学导论》,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47.满都尔图著:《满都尔图民族学文集》,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48.何星亮、欧光明主编:《民族学研究》(第十三辑),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49.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生系列教材》,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50.王铭铭主编:《西方人类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1.王铭铭主编:《中国人类学评论》(第4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版.
    52.庄孔韶主编:《人类学概论--21世纪社会科学系列教材》,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3.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54.中国民族学会:《民族学研究》(第10辑),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
    55.李亦园:《人类的视野》,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56.程裕祯著:《中国文化要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版。
    57.徐黎丽著:《论民族关系与民族关系问题》,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58.戢斗勇著:《儒家全球理论》,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9.丁石庆著:《双语族群语言文化的调适与重构--达翰尔族个案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0.李静著:《民族心理学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61.张利洁著:《东乡族: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62.周怡著:《解读社会:文化与结构的路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63.费孝通著:《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64.杨文炯著:《互动、调适与重构》,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65.贺卫光著:《中国古代游牧民族经济社会文化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6.赵郭华著:《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7.余虹著:《艺术与归家--尼采·海德格尔·福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8.于幼军等编:《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学习出版社,2007年版。
    69.《光明日报》书评周刊编:《边地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70.郑杭生主编:《民族社会学概论》,中国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1.李菩编著:《传播学:理论与实务》,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2.益西拉姆著:《中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众传播与民族文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3.段京肃、罗锐著:《基础传播学》,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74.戴元光等主编:《20世纪中国新文学与传播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5.仲富兰著:《民俗传播学》,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
    76.徐志祥编注:《广播电视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7.张国良著:《现代大众传播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78.戴元光、绍培仁、龚炜:《传播学原理与应用》,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79.郭建斌著:《独乡电视》,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80.谢咏才、李红艳主编:《中国乡村传播学》,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
    81.范玉梅著:《裕固族简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82.贺卫光编著:《裕固族文化形态与古籍文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3.田自成主编:《裕固族民族故事集》,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版.
    84.王国华:《金张掖风俗》,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5.《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概况》,甘肃民族出版社,1984年版。
    86.田自成、多红斌:《裕固族风情》,以肃文化出版社,1997年版.
    87.范玉梅:《裕固族》,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
    88.钟进文:《中国裕固族研究集成》,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89.铁穆尔:《裕固民族尧熬尔千年史),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90.杨进智:《裕固族研究论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91.赞丹卓尕:《裕固族研究论文续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2.钟声:《戈壁人家:裕固族》,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93.郑筱笃、高于厚主编:《裕固族:甘肃肃南县大草滩村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4.安建军:《裕固族民间文学作品选》,民族出版社,1984年版。
    95.编辑组:《裕固族、东乡族、保安族社会历史调查》,甘肃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
    96.杨富学著:《回鹘文献与回鹘文化》,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97.张铁山著:《突厥语言文献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8.刘郁宋:《中国裕固族》,甘肃人民出版,1997年出版。
    99.贺卫光、钟福祖:《裕固族民俗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100.铁穆尔著:《星光下的乌拉金》,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101.马少青、王兰玲主编:《民间文化保护工作指南》,甘肃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办公室,2004年版.
    102.张志纯、何成才主编:《甘肃史话丛书:张掖史话》,甘肃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
    103.高自厚、贺红梅著:《裕固族通史》,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4.《祁连山北麓调查报告》,国民党蒙藏委员会,1942年版.
    105.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统计局编:《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统计年鉴(2006)》,2007年版.
    106.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明花区志编委会:《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明花区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7.[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等译:《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8.[英]韦尔斯著,冰心等译:《世界史纲》(上、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9.[日]羽田亨著,耿世民等译:《西域文明史概论》,中华书局,2005年版。
    110.[英]汤因比著,曹未风译:《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111.[芬]马达汉著,王家翼等译:《马达汉西域考察记》,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4年版。
    112.[美]摩尔根著,马巨等译:《古代社会》,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13.[日]秋道智弥、[日]市川光雄、[日]大冢柳太郎编著,范广融、尹绍亭译:《生态人类学》,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4.[法]马塞尔·毛斯著,余碧平译:《社会学与人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115.[英]鲍伊著,金泽等译:《宗教人类学》,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6.[美]哈维兰著,瞿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第十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117.[法]塞尔维埃著,王光译:《民族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18.[美]拉里·A·萨默瓦等著,闽惠泉等译:《跨文化传播》(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19.[英]诺曼·费尔克拉克著,殷晓蓉译:《话语与社会变迁》,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120.[美]约瑟夫·R·多米尼克著,蔡骐译:《大众传媒动力学:数字时代的媒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1.[英]爱德华·B在泰勒著,连树声译:《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2.[英]马凌诺斯基著,梁永佳、李绍明译:《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123.[美]克利福德.吉尔慈著,王海龙、张家碹译:《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124.[英]大卫.麦克奎恩著,赵长军等译:《理解电视》,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125.[美]大卫·阿什德著,邵志择译:《传播生态学》,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126.[美]戈夫曼著,徐红敏译:《日常接触》,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127.[美]克莱德·伍兹著:《文化变迁》,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28.[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129.[德]中冈成文著,王屏译:《哈贝马斯--交往行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30.钟进文:《裕固族宗教的历史演变》,《西北民族研究),1991年第1期.
    131.贺卫光:《浅析裕固族地区藏传佛教与萨满教的并存状况》,《甘肃民族研究》,1992年第2期。
    132.缪自锋:《裕固族文化仪式研究》,研究生学位论文,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133.贺卫光:《裕固族母权遗俗初探》,《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
    134.贺卫光:《论边缘文化与复合型文化》,《西北民族研究》,1999年第2期.
    135.姚力:《裕固族帐房戴头婚再研究》,《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
    136.杜曼·叶尔江:《裕固族生活习俗变迁情况调查》,《甘肃高师学报》,2002年第3期.
    137.江波:《如何对待少数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甘肃西部裕固族村落的人类学考察》,《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138.刘秋芝:《裕固族的礼仪歌及其功能解读》,《青海民族研究》,2004年第3期.
    139.杨森、连晰:《浅析民族宗教意识-肃南裕固族部分群众宗教观念的调查》,《科学·经济·社会》,1999年第3期。
    140.李光毅:《近10年(1995-2005)裕固族研究综述》,《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141.贾银忠:《中国少数民族旅游文化参与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142.吴思震:《中国西南边疆少数民族教育问题与发展对策》,《民族论坛》,2005年第3期。
    143.秦鸿霞:《信息交流模式述评》,《情报杂志》,2007年第11期.
    144.关世杰:《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十年回顾与反思》,《对外大传播》,2006年第2期.
    145.拉娜、宋仕平:《宗教社会学视角下的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146.谷家荣:《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状及其前景》,《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47.何志魁:《试论传统文化保存的理论依据》,《青海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148.徐萍:《传媒神态系统的构建》,《现代传播》,2001年第1期.
    149.邵培仁:《传播生态规律与媒介生存策略》,《新闻界》,2001年第5期。
    150.黄金饪:《裕固族的信仰与崇拜初探》,《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
    151.汤开建:《解开“黄头回纥”及“草头鞑靼”之谜》,《青海社会科学》,1984年第4期.
    152.钱伯泉:《龟兹回鹘国与裕固族族源问题研究》,《甘肃民族研究》,1985年第2期。
    153.薛文波:《裕固族历史初探》(上、下),《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81年第2-3期。
    154.钱伯泉:《黄头回纥研究》,《新疆历史研究》,1985年第3期.
    155.钱伯泉:《沙州回鹘研究》,《甘肃社会科学》.1989年第6期.
    156.吴永明:《裕固族族源初探》,《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
    157.谷苞:《新疆维吾尔族源新探》,《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6期。
    158.戴玉景:《甘肃裕固族体质特征初步研究》,《人类学学报》,1987年第8期.
    159.李伟、杜生一:《对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再认识》,《兰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160.陈宗振:《西部裕固语中的早期汉语借词》,《语言研究》,1985年第1期.
    161.王远新:《通婚对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各民族语言使用特点的影响》,《满语研究》1998年第1期。
    162.戴玉景:《裕固族皮纹学初步研究),《人类学学报》,1987年第8期.
    163.阎天灵:《宗教弱化现象试探-肃南裕固族藏传佛教的调查研究》,《西北民族研究》1996年第1期.
    164.本文写作过程中,还参阅了中国期刊网及互联网上关于裕固族及社会变迁的一些论文此处不再一一举例.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