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庆活动对传统民俗文化传播的影响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民俗文化的实质是为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源于民间,是一套语言和行为模式,是一套不用外界强迫而自发遵守的规范。本文运用问卷调查及访谈法,从文化传播的视角探讨由政府主导的节庆活动的举办对传统民俗文化传播的影响。文章选取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作为研究个案,通过对第十届香包节现场本地、外地观众的问卷调查,对参展方及主办方的访谈收集了研究资料。本文将民俗文化传播划分为横向扩散和纵向传承两个过程。庆阳的民俗文化以很多产品作为载体,本文选取“香包”作为它们的代表,探究香包节的举办对庆阳民俗文化产品的知名度、内涵、生产环境、工艺传承等各个方面产生的影响,并在最后得出了本文的研究结论:通过举办香包节进行庆阳民俗文化的传播,目前无论在横向传播或者纵向传承方面都出现了问题。横向扩散的乏力、纵向传承的危机迫使当地政府开始思考未来的出路。
The essence of folk culture is a kind of life culture which created, enjoyed and inherited by the general public. It is originated from folk, is a set of language and behavior patterns and is a set of spontaneous standard without using an external force to comply with. This thesis uses the methods of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transmission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government-led festival activities on the communic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folk culture. And this thesis selects Qingyang Sachet Folk Culture Festival as a study case, collected research data by questioning the local and nonlocal visitors and interviewing exhibitors and organizers in the tenth Sachet Festival. In this thesis, the communication of folk culture is divided into two processes which are lateral diffusion and vertical inheritance. There are a lot of products can represent Qingyang's folk culture. We chose the'sachet' as their representative, to explore the impact on the aspects of popularity, connotation, production environment and process inheritance of the held of Sachet Festival,and finally obtaining the research conclusion:through holding sachet festival to communicate Qingyang's folk culture still has problem both in lateral diffusion and vertical inheritance. This crisis forced the local government began to think about the wav to the future.
引文
1于桂敏、廉洁:《中华传统节庆文化探究》,《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12月,68至70页
    2李黎:《中国传统节庆文化中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1《国语·周语上》。
    2乌丙安:《中国民俗学》,292至293页
    3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02页。
    1赵杏根:《中华节日风俗全书》,黄山书社,185至187页。
    2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07页
    3赵东玉:《中国传统节庆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1赵东玉:《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的儒学化倾向》,《兰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15至18页。
    2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第五版,华夏出版社,第271页。
    1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第五版,华夏出版社,第275页。
    2周鸿铎:《文化传播学通论》,中国纺织出版社 ,19至22页。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47页。
    2周鸿铎:《文化传播学通论》,中国纺织出版社,第22、23页。
    3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第五版,华夏出版社,2889至295页。
    1马雪艳等:《对庆阳香包的历史文化研究》,《广西艺术学院学报·艺术探索》,2007年第21卷第3期。
    1马雪艳等:《对庆阳香包的历史文化研究》,《广西艺术学院学报·艺术探索》,2007年第21卷第3期。
    1杨水成:《从庆阳香包谈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经济观察》,2005年第5期,第59页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第五版,华夏出版社,第275页。
    (?)罗时进:《中国妇女生活风俗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6月,第245页。
    1赵东玉:《中国传统节庆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9页。
    [1]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第五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2]周星.国家与民俗[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3]郭文奎.庆阳史话[M].甘肃:甘肃文化出版社.2007.
    [4](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第十版).李强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十版).邱泽奇译[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6]吴予敏.传播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7]庄晓东.传播与文化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8]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9]张春秀等.民俗:在适应与变迁中传承[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10]朱增补.文化传播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
    [11](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12]李岩.传播与文化[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13]赵东玉.中国传统节庆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4](美)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丁未泽[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15]周鸿铎.文化传播学通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16]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山版社.1998.
    [17]鸟丙安.中国民俗学[M].辽辽: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
    [1]宋嵋.传统节日文化与山东节庆旅游资源开发[硕士论文].山东:山东大学.2006.
    [2]曾杰丽,罗敏.从文化产业开发的角度探析民族节庆旅游运作——以广西蚂拐节为例[社会科学家.2008(6):108-110.
    [3]陈燕.大众传播媒介对陕南民俗文化变迁的影响[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5):12-13.
    [4]曹俏萍,周叮波.端午节习俗的边缘化和我国传统节庆文化的现代化[J].广曲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7):23-25.
    [5]石玉凤,单博诚.对节庆活动文化与经济内涵的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2):6465.
    [6]谢新暎,郑立文等.基于节庆理念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研究——以宁德市上金贝村为例[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2):1-5.
    [7]谢新丽,吕群超等.基于旅游节庆开发的传统民俗文化现代化研究——以宁德市上金贝村“三月三,,赛歌会为例[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5(2):68-72.
    [8]际文君.节庆旅游与文化旅游商品开发[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4) :51-54.
    [9]张骁呜,杨晓静.节庆文化变迁分析—以狂欢节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7):56-60.
    [10]李世洋,覃柳琴.节庆文化产业的体制创新[J].广西社会科学.2003(12):65-67.
    [11]刘新利.解析西藏节庆民俗传播[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6):8992.
    [12]罗曲.历史视野里的彝族火把节[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26(10):58-63.
    [13]孔旭红,辛儒.论区域旅游节庆活动与文化产业建设[J].河北学刊.2007,27(5):243-246.
    [14]鲁芊.民俗文化产品开发与营销研究[硕士论文].四川:西南财经大学.2006.
    [15]余丹.民族节庆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互动模式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9):5-8.
    [16]李萍.四川革命老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国际传播策略——文化模因传播视角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4):90-93.
    [17]吴宽金.土家族民俗文化传播策略研究[硕士论文].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1.
    [18]薛洁,林盛明.新疆少数民族妇女在节庆民俗文化传承中的地位和作用[J].青海民族研究.2009,20(4):88-91.
    [19]李黎.中国传统节庆文化中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硕士论文].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05.
    [20]张金岭.中国节庆民俗中的狂欢文化及其旅游开发原则[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8):215-218.
    [21]赵东玉,张闰洙.中华传统节庆的文化精神[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8(2):116-118.
    [22]甘世安,魏水利.中美节庆文化的表征与内涵分析及其启示[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7(1):93-97.
    [23]马雪艳等.对庆刚香包的历史文化研究[J].广西艺术学院学报(艺术探索).2007,21(3).
    [24]于桂敏,廉洁.中华传统节庆文化探究[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12月.
    [25]赵东玉.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的儒学化倾向[J].兰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26]蔡梅良.论湖湘民间节庆文化在旅游经济活动中的作用[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9(2):150-154.
    [27]李建秋.论手机短信与中国传统节庆文化传播[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3):82-8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