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关系视角下的信访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信访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独具特色的政治制度设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信访制度在执政党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有效进行民主协商对话和直接了解民意方面发挥着其他政治制度所无法取代的作用,在妥善地疏通、化解、处理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有效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着对其他政治制度及时有效的补充作用,是新时期党和政府加强与人民群众之间联系的重要渠道。本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从党群关系的视角对我国信访制度的产生、发展进行了纵向的历史考察,特别是在对改革开放以来信访制度的现状、成因及其对党群关系的影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信访制度,改善和密切党群关系的对策建议。
     序言部分,简要概述论文的选题意义,梳理和总结了既有的研究成果,并介绍了论文结构、研究方法及论文的创新点和难点。
     第一章,主要搭建了论文的理论分析框架:阐释了信访及信访制度的含义,分析了执政党密切与群众关系的基本要求是了解民意、表达民意并实现民意,实现这一要求的途径有很多,信访制度在众多途径中发挥着特殊重要的作用。信访制度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其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保证群众的“输入”即表达民意和保证党委政府的“输出”即实现民意,由此也可以看出,信访制度实质上就是执政党密切与人民群众之间联系的重要制度设计。
     第二章,主要对信访制度进行系统的历史分析:从党群关系的视角系统考察了信访制度的发展过程。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已经具备“信访”工作的雏形,通过接收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增进了与群众之间的感情。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到“文革”发生前,信访制度逐步形成并初步发展,在动员群众、了解群众情绪和愿望以及维护群众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革”时期的信访制度发生了扭曲和停滞,在密切党群关系方面的作用微乎其微。拨乱反正时期,信访制度迅速恢复与发展,在平反冤假错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密切党群关系的主要渠道。
     第三章,重点对信访制度的现状进行分析:从党群关系角度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信访制度的现状,尤其是阐释了信访制度面临的大量问题与严峻挑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以及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特别是由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长期积累的人民内部矛盾大量地通过信访渠道反映出来,一度引发“信访洪峰”。面对这些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曾经非常有效的信访制度表现捉襟见肘。一方面,信访制度仍作为“社会安全阀”、“矛盾调解器”在维护群众权益密切党群关系方面发挥着一定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信访制度却遭遇了制度危机,各种弊端不断显现,甚至成为引发党群、干群矛盾的导火索。
     第四章,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对信访制度陷入危机的原因进行分析:第一,社会转型期往往是社会矛盾的多发期和集中爆发期,民情民意表达和实现、社会矛盾的疏通和化解成为执政党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由于我国目前民情民意表达渠道狭窄和信访制度的定位不够准确,使得大量矛盾通过信访渠道反映出来,信访制度承载了过多的社会责任。第二,信访制度自身存在诸多不足与缺陷,使得它在化解和处理转型期社会矛盾的过程中陷入困境。第三,信访制度缺乏有效的制度支撑。
     第五章,根据对信访制度面临新情况、新问题与新挑战的原因分析,提出了改革完善信访制度的对策:第一,明确信访制度改革的目的,即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第二,明确信访制度改革的方向,即法制化与规范化。第三,设计信访制度改革的步骤与方案,主要包括:从源头上减少矛盾,减少信访事项的发生;信访制度自身的改革与完善;信访制度与相关制度的有效衔接,等等。
     结束语部分,简要阐述了中国法治化进程中信访制度在改善党群关系中的发展前景。依法治国是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必然发展趋势,可以预测,随着中国法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信访制度的政治功能和法律功能都将会有不同程度的弱化。但是,可以肯定地说,信访制度在密切党群关系方面仍有生存的空间,当然,必须对其加以规范,明确其地位、功能、作用的范围和方式。
The system of Letters and Visits is a unique political system designed by CPC. It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democratic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t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for the ruling Party to strengthen the Party-people tie, make democratic consultation and dialogue with the masses more effectively, and helping understanding the public opinions more directly. At the same time, it plays an effectively and timely complementary role for other political istitutions to relieve, manage and resolve the contradictions among the people properly, and to safeguard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masses effectively. It is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to strengthen the links between the masse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uses the methods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o give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history on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 of Letters and Visi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hancing governance capability of the Party, consolidating and extending the Party’s ruling base and Party-people tie. Especially the author gives the countermeasures to perfect the system of Letters and Visits to improve the Party-people relationship,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this system, previous development, as well as its impact on Party-people relationship.
     In preface, the author expounds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thesis, and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research achievements, then presents the structure, method, innovations and difficulties of this paper.
     In the first chapter,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is formed: the author explains the meaning of Letters and Visits and its system, then concludes that understanding, expressing and realizing the public opinion are 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enhancing the affinity between the ruling Party and the masses. There are many ways to meet this requirement, in which the system of Letters and Visits plays a significant part. As a politic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essential function of the system of Letters and Visits is to guarantee the input of people and output of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which is delivery and realization of the public opinion. All in all, the system of Letters and Visits at heart is an important systematic design for forging closer tie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people.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author gives an analysis on the history of the system of Letters and Visits: making a systematic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 of Letters and Visi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arty-people relationship. During the revolutionary war, there was the embryonic form of this system. By receiving letters and visit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people was enhanced. From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o the“Cultural Revolution”, the system of Letters and Visits gradually formed and developed, an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mobilizing the people and safeguarding their rights and interests. Then in the days of“Cultural Revolution”, the system was distorted and came to a standstill, as a result, it made little contribution to the party-people relationship then. After the“Cultural Revolution”, the system of Letters and Visits got renewed and developed, and played an inreplaceable role in redressing individual injustices, settling historical problems, being a main channel to a closer party-people relationship.
     In the third chapter, the author gives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ie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people,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status quo of the system of Letters and Visits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up, especially the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in this area.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up, following the profound changes in our economic system, there have been great changes and adjustments in social structure, the pattern of interests and people’s ideas. Contradictions formed before mostly emerged through the channel of Letters and Visits. Under such circumstances, the system of Letters and Visits, once being effective, ran short of ways in dealing with the situation. On the one hand, the system of Letters and Visits still acts as a“safety valve in society”or“contradictions mediation device”which makes some contributions to ensure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and maintain a closer party-people relationship. On the other hand, the system of Letters and Visits suffers an institutional crisis, undergoes various defects, and even becomes a cause of contradictions in party-people and cadre-people relations.
     In the fourth chapter,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causation why the system of Letters and Visits falls into crisis from both the macro and the micro level: first,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e contradictions among the people break out in greater density and intensity. The expressing and realizing of the people’s opinion and the solving of the social contradictions become major questions which the ruling Party has to face. Because of the lack of effective means to resolve contradictions and the inappropri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system of Letters and Visits, lots of conflicts goes into this channel, so the system of Letters and Visits carries just too much social responsibility. Second, the system itself has deficiencies and shortcomings. Third, the system lacks effective institutional underpinnings.
     In the fifth chapter, the author gives countermeasures in this part, according to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system of Letters and Visits and its causations. Three aspects included: first, to make clear the purpose of the reform of the system of Letters and Visits is to safeguard legal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thus further intensifying the Party-people relationship in order to further consolidate the ruling bases of the Party. Second, to make clear the direction of the reform of the system of Letters and Visits is rule of law and standardization. Third, to design the approaches and scheme of the reform of the system of Letters and Visits, things must be done to reduce contradictions at root, minimize the occurrence of letter-writing and visiting, reform the system itself, and integrate Letters and Visits with other related institutions, etc.
     In the conclusion part, the author sets forth the prospects for improving the party-people relationship based on rule of law. The function of civil relief of the system of Letters and Visits may be weakened under the continuous process of rule of law in China. However, it is sure that there is still room to form a closer party-people tie by improving and reforming the system of Letters and Visits with a focus on making clear the regulations and restrictions of its status, functions, operational scope and approach.
引文
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信访条例》的规定,集体上访是指上访人数超过5人的上访活动。非正常上访主要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信访过程中,不按法定程序、不到指定地点或者不以法定方式反映诉求、提出建议或意见的上访活动。
    ②王学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信访工作》,《求是》2007年第17期。
    ③王永前、黄海燕:《国家信访局局长:80%上访有道理》,《半月谈》2003年第22期。
    ④曾业松主编:《关键时期,关键问题》,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第190页。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信访条例》,2005年1月5日国务院第76次常委会议通过。
    ②国家信访局主办:《人民信访》,2008年第12期,第9-21页。
    ①应星:《作为特殊行政救济的信访救济》,《法学研究》,2004年第3期。
    ②应星:《作为特殊行政救济的信访救济》,《法学研究》,2004年第3期。
    ③肖萍:《信访制度的功能定位研究》,《政法论丛》,2006年第6期。
    ④唐皇凤:《回归政治缓冲:当代中国信访制度功能变迁的理性审视》,《武汉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⑤湛中乐、苏宇:《论我国信访制度的功能定位》,《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年第2期。
    ⑥林喆:《信访制度的功能、属性及其发展趋势》,《中共中央党蠶Пā罚?009年第1期。
    ⑦王长江:《民主和法治建构下的信访定位》,《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年第1期。
    ⑧吕尚敏:《目前我国信访制度的功能定位与制度完善》,《行政与法》,2005年第12期。
    ①李宏勃著:《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民信访》,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8-231页。
    ②别红暄:《当代中国信访制度的功能》,《公共管理》,2006年第7期。
    ③中办信访局、国办信访局编著:《信访学概论》,华夏出版社1991年版,第18页。
    ④於济建:《信访工作的本质定位及现阶段特点思考》,《社会转型期山东省信访形势分析》,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0页。
    ⑤梁川主编、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信访分会编著:《信访学概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第43-47页。
    ⑥陈晋胜:《和谐社会构建视野下的中国信访制度分析》,《法学论坛》,2007年第3期。
    ①于建嵘:《中国信访制度批判》,《中国改革》,2005年第2期。
    ②周永坤:《信访潮与中国纠纷解决机制的路径选择》,《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③胡星斗、任华:《就废除信访制度致全国人大、国务院的建议书》,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④张耀杰:《〈信访条例〉可以休矣》,中国选举与治理网,http://www.chinaelections.org/。
    ⑤陈柏峰:《缠讼、信访与新中国法律传统》,《中外法学》,2004年第2期。
    ⑥李俊:《我国信访制度的成本收益分析》,《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⑦赵凌:《信访改革引发争议》,《南方周末》2004年11月18日。
    ⑧李新华:《新阶段中国信访制度创新的问题与改革取向》,“燕南评论”2004年12月5日。
    ①于建嵘:《中国信访制度批判》,《中国改革》2005年第2期。
    ②赵凌:《信访改革引发争议》,《南方周末》2004年11月18日。
    ③赵凌:《信访改革引发争议》,《南方周末》2004年11月18日。
    ④于建嵘:《对信访制度改革争论的反思》,《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第5期。
    ⑤应星:《作为特殊行政救济的信访救济》,《法学研究》,2004年第3期。
    ⑥张敏,戴娟:《困惑与出路:转型期法院涉诉信访制度的理性探究》,《法律适用》2009年第6期。
    ①赵凌:《信访改革引发争议》,《南方周末》2004年11月18日。
    ②陈继清:《我国信访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措施》,《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6期。
    ③周梅燕:《中国信访的制度困境及出路》,载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④董鑫:《从信访的权利性质看其制度定位》,《理论学刊》,2006年第6期。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信访条例》,2005年1月5日国务院第76次常委会议通过。
    ①李慕洁编著:《应用信访学》,华龄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
    
    ①〔美〕道格拉斯·C.诺思著:《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格致出版社2008年10月版,第3页。
    ②〔日〕青目昌彦著:《比较制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28页。
    
    ①卢现祥著:《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版,第29页。
    ②参见胡中才著:《古代“信访”史话》,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
    
    ①赵家祥、李清昆、李士坤主编:《历史唯物主义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1页。
    ②肖雪慧:《新伦理文化良性运行的条件》,《江海学刊》,1995年第2期。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2页。
    ①高新民:《论构建良性互动的党群关系》,《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第4期。
    ②〔意〕G·萨托利著:《政党与政党体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56页。
    ③〔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35页。
    ④参见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8页。
    ⑤〔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第6版),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24页。
    ⑥〔美〕艾伦·C·艾萨克:《政治学:范围与方法》,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29页。
    
    ①〔意〕G·萨托利著:《政党与政党体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42页。
    ②对于信访究竟是不是公民政治参与,学界是有争议的。如北京大学的王浦劬教授认为信访是政治接触的
    ①〔意〕G·萨托利著:《政党与政党体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85页。
    ②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2页。
    ③陈振明:《政治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4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3页。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960页。
    ②《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960页。
    ①〔美〕道格拉斯·C.诺思著:《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格致出版社2008年10月版,第138页。
    ②笔者在第二、三章对信访制度进行考察主要侧重的是信访制度的正式规则层面,而不包括信访制度的非正式约束。这主要是基于两方面考虑:第一,信访制度的非正式约束贯穿于信访制度产生发展过程,相对来讲比较稳定;第二,本文主要是从党群关系角度对信访制度进行考察,信访制度的正式规则层面更能体现党和政府的设计意愿。
    ③《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4页。
    
    ①刘旭、聂玉春主编:《信访工作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2页。
    ②刁杰成编著:《人民信访史略》,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23页。
    ①刁杰成编著:《人民信访史略》,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25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8页。
    
    ①祝灵君著:《一致与冲突——政党与群众关系的再思考》,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9页。
    ②刁杰成编著:《人民信访史略》,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23、123页。
    ③刁杰成编著:《人民信访史略》,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80页。
    
    ①刁杰成编著:《人民信访史略》,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39页。
    ②刁杰成编著:《人民信访史略》,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10页。
    ③刁杰成编著:《人民信访史略》,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5页。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265页。
    ②《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6页。
    ③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辑:《中央人民政府法令汇编1951》,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16页。
    ①如《人民日报》1951年11月4日对平原县人民法院的批评、1952年12月14日对海南某些机关的批评、1953年1月20日对北京市部分机关的批评、1956年8月23日对“郑殿章事件”的批评,等等。
    ②〔德〕柯武刚、史漫飞著,韩朝华译:《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477页。
    ③《把处理人民来信工作向前推进一步》,《人民日报》1953年11月2日,第一版。
    ④应星:《作为特殊行政救济的信访救济》,《法学研究》,2004年第3期。
    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信访局编:《中国信访写真》,中国工人出版社1998年版,第8页。
    ②孙亚明:《实现现代化必须以法治国》,《法治与人治问题讨论集》,群众出版社1980年版,第12页。
    ③朱力宇:《论新中国立法体制的沿革》,《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年第12期。
    ①浦兴祖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84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72页。
    ③《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五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306-307页。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158页。
    ②刁杰成编著:《人民信访史略》,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212-213页。
    
    ①刁杰成编著:《人民信访史略》,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216页。
    ②金国华、汤啸天主编:《信访制度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51页。
    ①梁治平编:《法治在中国:制度、话语与实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0页。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157页。
    ②刁杰成编著:《人民信访史略》,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229页。
    ①刘旭、聂玉春主编:《信访工作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5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4-145页。
    
    ①《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会通告》,《人民日报》1979年3月25日第一版。
    ②史维芬:《信访工作第一书问世始末》,《人民信访》2008年第10期。
    ①谢春涛主编:《改变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重大决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8页。
    ①刁杰成编著:《人民信访史略》,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258页。
    ②刁杰成编著:《人民信访史略》,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255页。
    ③应星:《作为特殊行政救济的信访救济》,《法学研究》,2004年第3期。
    ④刁杰成编著:《人民信访史略》,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261页。
    ⑤应星:《作为特殊行政救济的信访救济》,《法学研究》,2004年第3期。
    ①“党群关系三个新特点”参照衣芳等著:《人民群众主体论——群众观、党群关系、群众工作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35-237页。
    ①上海市委市府信访办公室选编:《第五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材料》,第9页。转引自金国华、汤啸天主编:《信访制度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07页。
    ②周永康:《在信访条例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转引自《中国法治发展报告5 200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319页。
    ①周梅燕:《中国信访的制度困境及出路》,载“中国选举与治理网”,http://www.chinaelections.org/。
    ②王贵清:《试述人大涉法涉诉类信访问题的成因及对策》,上海人大网。
    ③《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孙怀山谈信访工作改进:切忌掩盖矛盾》,中国政协新闻网,2009年4月1日。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82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03页。
    ⑥李景鹏:《当代中国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与政治发展》,《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
    ①国家信访局:《关于城镇房屋拆迁信访问题的调研报告》,《人民信访》2009年第2期。
    ①朝格图:《湖北某县“民办教师法制培训班”调查》,《南方周末》2009年2月25日。
    ②孙立平著:《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3、281、283页。
    ①国家信访局:《人民信访》2008年第12期。
    
    ①刘旭、聂玉春主编:《信访工作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9页。
    ②刘旭、聂玉春主编:《信访工作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9页。
    ①《保护人民检举揭发的权利》,《人民日报》,1988年7月20日,第一版;《再谈保护人民检举揭发的权利》;《人民日报》,1988年7月30日,第一版。
    ②《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35页。
    ①国家信访局:《新中国成立60年信访工作成就综述》,《人民信访》2009年第10期。
    ①《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006页。
    ②傅昌波:《第五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举行》,《人民日报》2001年9月30日,第一版。
    ①国家信访局:《改革开放30年我国信访工作成就综述》,《人民信访》,2008年第12期。
    ①国家信访局:《新中国成立60年信访工作成就综述》,《人民信访》2009年第10期。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959-960页。
    ①周永康:《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求是》,2010年第2期。
    ②李林等:《通过法定渠道解决纠纷机制的发展状况》,《中国法治发展报告5 200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311页。
    ①梁治平编:《法治在中国:制度、话语与实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6页。
    ②高新民:《信访、接访、下访制度的政治功能及其与政治体制的关联》,《理论视野》2009年第8期。
    ③梁治平编:《法治在中国:制度、话语与实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4页。
    ④梁治平编:《法治在中国:制度、话语与实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7页。
    ⑤梁治平编:《法治在中国:制度、话语与实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2页。
    ⑥方流芳:《民事诉讼收费考》,《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⑦陈振明:《政治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4页。
    ⑧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8页。
    ①史嵩宇:《社会利益和谐与信访制度功能的完善》,《理论学刊》2009年第2期。
    ②肖萍:《信访制度的功能定位研究》,《政法论丛》,2006年第6期。
    ③朱光磊著:《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5页。
    ①〔美〕L.科塞著:《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5页。
    ②〔美〕L.科塞著:《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33页。
    ③胡奎、姜抒:《2003年中国遭遇信访洪峰,新领导人面临非常考验》,《瞭望东方周刊》,2003年12月8日。
    ①〔俄〕弗?伊?多博林科夫、阿?伊?克拉夫琴科著:《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11页。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信访条例》,2005年1月5日国务院第76次常务会议通过。
    ②《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人民日报》2004年3月20日,第2版。
    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人民日报》2004年3月20日,第3版。
    ④国家信访局:《改革开放三十年信访工作图集》,《人民信访》2008年第12期。
    ⑤丁胜等:《非正常上访问题研究》,《唯实》,2009年第2期。
    
    ①井钦峰:《当前群众重复进京上访的成因及对策》,《人民信访》2008年第4期。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信访条例》,2005年1月5日国务院第76次常务会议通过。
    ③麻宝斌、马振清:《新时期中国社会的群体性政治参与》,《政治学研究》,2005年第2期。
    
    ①金国华、汤啸天主编:《信访制度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72页。
    ②“有权处理部门”是指对信访事项有权进行“处理”的党政机关部门,使用这个概念,主要是与负责“受
    ①于建嵘:《保障信访权是一项宪法原则》,《学习时报》2005年1月31日。
    ②赵凌:《信访改革引发争议》,《南方周末》2004年11月18日。
    ①唐皇凤:《回归政治缓冲:当代中国信访制度功能变迁的理性审视》,《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
    ②参照曾华锋:《“11·17”群体性事件基本得到控制》,《人民日报》,2008年11月21日版。
    ①钟其:《环境受损与群体性事件研究》,《法治研究》2009年第11期。
    ①〔美〕戴维·伊斯顿著:《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63-71页。
    ①吴忠民著:《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88页。
    ②胡鞍钢、王磊:《社会转型风险的衡量方法与经验研究( 1993~2004年)》,《管理世界》,2006年第6期。
    ③孙立平著:《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④蔡霞:《执政党需要思考些什么》,《同舟共进》,2008年第11期。
    ⑤符建敏:《从权利救济角度看信访》,《学习月刊》,2005年第1期。
    ①于昆著:《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党群关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2页。
    ②孙立平著:《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③强势群体主要是指一些掌握知识、资本和权力资源的人,他们是改革开放的主要受益者。
    ④孙立平著:《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①杨荣伟:《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信访机制的比较》,无锡市政府法制办公室网站。
    ②《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65页。
    ①邓聿文:《学会用群众的力量来做群众工作》,《学习时报》,2009年12月7日,第5版。
    ②金国华、汤啸天主编:《信访制度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10页。
    ③梁治平编:《法治在中国:制度、话语与实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3页。
    ④法律位阶是指每一部规范性法律文本在法律体系中的纵向等级。下位阶的法律必须服从上位阶的法律,所有的法律必须服从最高位阶的法。我国法律体系中,法律位阶从高到底依次是: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规章。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信访条例》,2005年1月5日国务院第76次常务会议通过。
    ①曾业松著:《关键时期关键问题》,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第190页。
    ①郭松民:《我国信访改革应该推行制度演进》,《环球》,2004年第23期。
    
    ①王长江:《要素健全是社会和谐的前提》,《理论前沿》2006年第22期。
    ②李烈满著:《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8-79页。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信访条例》,2005年1月5日国务院第76次常务会议通过。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1999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
    ②胡泽君:《人民调解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6期。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1页。
    ②西摩·马丁·李普赛特著,张华青等译:《一致与冲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页。
    ③〔俄〕弗·伊·多博林科夫、阿·伊·克拉夫琴科著:《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1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3页。
    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意见》,《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959页。
    ②〔英〕J.S.密尔著,汪瑄译:《代议制政府》,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1页。
    ①金国华、汤啸天主编:《信访制度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43页。
    ②〔德〕柯武刚、史漫飞著,韩朝华译:《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464页。
    ③〔德〕柯武刚、史漫飞著,韩朝华译:《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42-144页。
    ①〔法〕莫里斯?迪韦尔热著《政治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19页。
    ②唐皇凤:《回归政治缓冲:当代中国信访制度功能变迁的理性审视》,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信访条例》,2005年1月5日国务院第76次常委会议通过。
    ①金国华、汤啸天主编:《信访制度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82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4页。
    ③《“典型群体性事件”的警号》,《瞭望新闻周刊》,2008年第36期。
    ①《“典型群体性事件”的警号》,《瞭望新闻周刊》,2008年第36期。
    ②孙立平著:《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③金国华、汤啸天主编:《信访制度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90页。
    ④《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664页。
    ⑤胡锦涛:《紧紧抓住历史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好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人民日报》2010年2月4日第1版。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4页。
    ②《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364页。
    ③吴忠民著:《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7页。
    
    ①肖勤福:《深化改革的焦点在于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学习时报》2010年1月18日第521期。
    ②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③陆学艺:《关注民生,办好教育,促进社会和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①吴辉著:《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群众工作》,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6页。
    ②吴忠民著:《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15-116页。
    ③沈宝祥主编:《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新议》,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61页。
    ①根据新华网、人民网、《新京报》、《南方周末》等媒体对厦门PX事件的报道整理。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8页。
    
    ①季正矩:《跨越腐败的陷阱:国外反腐败的经验与教训》,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②转引自:魏星河等著:《当代中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9页。
    ③王长江:《要素健全是社会和谐的前提》,《理论前沿》2006年第22期。
    ①〔意〕G·萨托利著:《政党与政党体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85-86页。
    ②孙立平著:《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③〔英〕J.S.密尔著,汪瑄译:《代议制政府》,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82页。
    ④《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963页。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国人大网http://www.npc.gov.cn/。
    
    ①谢涛:《“和谐社会”需要构建多元的利益诉求机制》,《中国社会报》2005年2月23日。
    ②陈振明:《政策科学》(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2-243页。
    ③俞子清主编:《宪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1页。
    ①于宏:《权利救济:含义与方法》,《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7期。
    ②李玉荣:《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及其基本经验》,《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1年第2期。
    ③〔美〕L.科塞著:《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37页。
    ④梁治平编:《法治在中国:制度、话语与实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5页。实用理性,
    ①余北陵:《完善我国信访制度的几点思考》,中央党校研究生毕业论文,2009年3月。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页。
    
    ①国务院《信访条例》,2005年1月5日国务院第76次常务会议通过。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2000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①王长江著:《政党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2页。
    ①周梅燕:《理性求解中国信访的制度困境》,《半月谈内部版》,2004年第7期。
    ②《信访条例》,2005年1月5日国务院第76次常务会议通过。
    ①金国华、汤啸天主编:《信访制度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11页。
    ①张示明:《信访终结机制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年第1期。
    
    ①张亚光:《当前信访工作绩效考评制度的不足及改进设想》,《人民信访》2009年第4期。
    ②《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967页。
    ①李景鹏:《政府职能与人民利益表达》,《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年6月。
    ②《群众张嘴,干部跑腿——上海市闸北区大力推行信访代理制》,《人民日报》2008年10月31日第13版。
    ③《有人办事,有人管事——山东章丘市实行“信访代理制”》,《人民日报》,2007年8月7日第9版。
    ①《信访条例》,2005年1月5日国务院第76次常务会议通过。
    
    ①姜苏莉:《我国信访听证制度研究》,《政治学研究》2006年第4期。
    ②黄新宇:《落实〈信访条例〉完善信访听证》,《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6期。
    
    ①国家信访局:《有关部门开展建立涉法涉诉救助资金试点工作》,《人民信访》2008年第1期。
    ②周和平:《“群众路线”要走向“群众标准”》,《理论界》,2002年第4期。
    ③谢俊春著:《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57页。
    ①王长江:《论提高党的依法执政能力》,《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年第9期。
    ①甄小英、李清华:《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利益需要进行制度创新》,《理论动态》2003年10月10日。
    ②《信访条例》,2005年1月5日国务院第76次常务会议通过。
    ③王宝明:《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的政策建议》,《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2期。
    ④参照上海市信访办:《信访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分工和衔接(下)》,《人民信访》2008年第2期。
    ①参照徐显明、刘瀚主编:《法治社会之形成与发展(下)》,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88-691页。
    ②李林等:《通过法定渠道解决纠纷机制的发展报告》,《中国法治发展报告5 200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337页。
    
    ①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99页。
    ②卓泽渊著:《法治国家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第45、101页。
    ①徐显明、刘瀚主编:《法治社会之形成与发展(下)》,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27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毛泽东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邓小平文选(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邓小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6]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7]《信访条例》.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意见》.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9]《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2000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1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1999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
    [1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刁杰成.人民信访史略[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
    [2]曾业松.关键时期关键问题[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
    [3]李宏勃.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民信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中办信访局、国办信访局.信访学概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1.
    [5]梁川.信访学概论[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
    [6]李慕洁.应用信访学[M].北京:华龄出版社,1991.
    [7][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
    [9]吕尚敏.目前我国信访制度的功能定位与制度完善[J].行政与法,2005(12).
    [10]别红暄.当代中国信访制度的功能[J].公共管理,2006(7).
    [11]陈晋胜.和谐社会构建视野下的中国信访制度分析[J].法学论坛,2007(3).
    [12]于建嵘.中国信访制度批判[J].中国改革,2005(2).
    [13]周永坤.信访潮与中国纠纷解决机制的路径选择[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14]陈柏峰.缠讼、信访与新中国法律传统[J].中外法学,2004(2).
    [15]李俊.我国信访制度的成本收益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5(5).
    [16]赵凌.信访改革引发争议[N].南方周末,2004-11-18.
    [17]于建嵘.对信访制度改革争论的反思[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5).
    [18]肖雪慧.新伦理文化良性运行的条件[J].江海学刊,1995(2).
    [19]张敏,戴娟.困惑与出路:转型期法院涉诉信访制度的理性探究[J].法律适用,2009(6).
    [20]陈继清.我国信访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措施[J].中国行政管理,2006(6).
    [21]董鑫.从信访的权利性质看其制度定位[J].理论学刊,2006(6).
    [22]王长江.关于“执政党意识”的思考[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8(1).
    [23]把处理人民来信工作向前推进一步[N].人民日报,1953-11-2(1).
    [24]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会通告[N].人民日报,1979-3-25(1).
    [25]史维芬.信访工作第一书问世始末[J].人民信访,2008(10).
    [26]朱力宇.论新中国立法体制的沿革[J].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12).
    [27]国家信访局.新中国成立60年信访工作成就综述[J].人民信访,2009(10).
    [28]傅昌波.第五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举行[N].人民日报,2001-9-30 (1).
    [29]国家信访局.改革开放30年我国信访工作成就综述[J].人民信访, 2008(12).
    [30]王学军.增长知识、提高本领、创造经验[J].人民信访,2008(6).
    [31]李景鹏.当代中国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与政治发展[J].天津社会科学,1994(3).
    [32]国家信访局.关于城镇房屋拆迁信访问题的调研报告[J].人民信访,2009(2).
    [33]周永康.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J].求是,2010(2).
    [34]史嵩宇.社会利益和谐与信访制度功能的完善[J].理论学刊,2009(2).
    [35]朝格图.湖北某县“民办教师法制培训班”调查[N].南方周末,2009-2-25.
    [36]书记大接访在瓮安[J].人民信访, 2008(8).
    [37]胡奎、姜抒.2003年中国遭遇信访洪峰,新领导人面临非常考验[J].瞭望东方周刊,2003-12-8.
    [38]苏永通.“上访村”的日子[J].中国改革·农村版,2004(12).
    [39]接访“灰色产业链”追踪[J].瞭望新闻周刊,2009(47).
    [40]于建嵘.保障信访权是一项宪法原则[N].学习时报,2005-1-31.
    [41]于建嵘.对560名进京上访者的调查[J].法律与生活,2007(5).
    [42]丁胜.非正常上访问题研究[J].唯实,2009(2).
    [43]井钦峰.当前群众重复进京上访的成因及对策[J].人民信访,2008(4).
    [44]麻宝斌、马振清.新时期中国社会的群体性政治参与[J].政治学研究,2005(2).
    [45]钟其.环境受损与群体性事件研究[J].法治研究,2009(11).
    [46]高新民.信访、接访、下访制度的政治功能及其与政治体制的关联[J].理论视野,2009(8).
    [47]尹利勇.拆迁户冲击甘肃陇南市委办公楼[N].南方周末,2008-11-18.
    [48]胡鞍钢、王磊.社会转型风险的衡量方法与经验研究(1993-2004)[J].管理世界,2006(6).
    [49]符建敏.从权利救济角度看信访[J].学习月刊,2005(1).
    [50]郭松民.我国信访改革应推行制度演进[J].环球,2004(23).
    [51]汤啸天.信访制度的改革与社会稳定[J].探索与争鸣,2005(4).
    [52]邓聿文.学会用群众的力量来做群众工作[N].学习时报,2009-12-7(5).
    [53]王长江.要素健全是社会和谐的前提[J].理论前沿,2006(22).
    [54]胡泽君,人民调解工作的改革与发展[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6).
    [55]“典型群体性事件”的警号[J].瞭望新闻周刊,2008(36).
    [56]肖勤福.深化改革的焦点在于协调社会利益关系[N].学习时报,2010-1-18(521).
    [57]陆学艺.关注民生,办好教育,促进社会和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58]孙立平.利益时代的冲突与和谐[N].南方周末,2004-12-30.
    [59]谢涛.“和谐社会”需要构建多元的利益诉求机制[N].中国社会报,2005-2-23.
    [60]于宏.权利救济:含义与方法[J].法制与社会,2007(7).
    [61]李玉荣.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及其基本经验[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1(2).
    [62]周梅燕.理性求解中国信访的制度困境[J].半月谈内部版,2004(7).
    [63]张示明.信访制度终结机制研究[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1).
    [64]张亚光.当前信访工作绩效考评制度的不足及改进设想[J].人民信访,2009(4).
    [65]李景鹏.政府职能与人民利益表达[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2).
    [66]群众张嘴,干部跑腿——上海市闸北区大力推行信访代理制[N].人民日报,2008-10-31(13).
    [67]有人办事,有人管事——山东章丘市实行“信访代理制”[N].人民日报,2007-8-7(9).
    [68]姜苏莉.我国信访听证制度研究[J].政治学研究,2006(4).
    [69]黄新宇.落实《信访条例》完善信访听证[J].中国行政管理,2006(6).
    [70]国家信访局.有关部门开展建立涉法涉诉救助资金试点工作[J].人民信访,2008(1).
    [71]王长江.论提高党的依法执政能力[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9).
    [72]周和平.“群众路线”要走向“群众标准”[J].理论界,2002(4).
    [73]王宝明.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的政策建议[J].中国行政管理,2007(2).
    [74]上海市信访办.信访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分工和衔接(下)[J].人民信访,2008(2).
    [75]姜良纲.信访制度与法治建设[J].探索与争鸣.
    [76]杨寅.信访与行政复议衔接疑难问题解析[J].法学,2007(6).
    [77]芦学英.信访制度之进退[J].当代法学,2006(5).
    [78]韶华.司法的有限性与弱势群体的权利救济[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7).
    [79]李剑.制度互补与制度替代—政治参与视野下的人大与信访[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4).
    [80]陈红梅.解读信访制度[J].学术界,2005(6).
    [81]苏晓宏.信访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
    [82]孙立伟.和谐社会视角下信访制度改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83]叶笑天.平衡视阈下的当代中国信访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8.
    [84]陈炎光.公民权利救济论[D].武汉大学,2005.
    [85]宋世杰.从公民权利救济渠道看我国信访制度改革[D].中国政法大学,200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