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内好的鲁迅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素有“竹内鲁迅”之称的竹内好的鲁迅研究,是日本鲁迅研究界的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战后日本所有的鲁迅研究者都曾或多或少地受到过“竹内鲁迅”的影响。在中国,虽然“竹内鲁迅”也一直为我国学界所关注,但却缺少全面研究“竹内鲁迅”的专门著作,本论文试图对竹内好的鲁迅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解读与阐释,以弥补国内学界这方面的研究空白。
     论文在“绪论”中对竹内好的《鲁迅》出现之前的战前“日本鲁迅研究”做了历史钩沉,并对“竹内鲁迅”的用语何时在中国的出现、传播以及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做了缜密考证与梳理。
     第一章以简要的描述性文字,勾勒了竹内好的成长历程与研究经历,尤其是较为详细地译介了1934年竹内好的东京大学本科毕业论文《郁达夫研究》的内容,同时对战前竹内好所处的时代以及与同时代人如武田泰淳等人的诸多关系做了深入探讨。
     第二章全面解读竹内好战前最重要的研究性著作《鲁迅》,对其框架、内容及其独特的方法与内涵做了深入剖析。其中主要对“竹内鲁迅”的核心词汇“回心”、“挣扎”与“赎罪”做了深入探讨;并尝试着借助伊藤虎丸对竹内好的阐释来对鲁迅的“回心之轴”做出新的阐发:即从留学日本“弃医从文”到五四时期踏上文坛,开始真正“文学的自觉”的这一漫长而沉默的历史时期内,鲁迅经历了“主体性意识”获得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弃医从文”时期幻想“振臂一呼”的浪漫主义英雄出现的“被一种思想所占有的阶段”,到《狂人日记》时期踏上五四文坛的第二阶段,鲁迅已经“把自己从业已‘委身’其中的新思想和新价值观当中再次重新拉出来”,真正抵达了“个人精神自由”的阶段,完成了他作为启蒙文学家的真正的觉醒。
     第三章专门探讨竹内好对鲁迅作品的评价,这是国内“竹内鲁迅”研究的盲点。本章凭藉自译过来的竹内好战后撰写的其他几本研究鲁迅的重要专著(结集为《竹内好鲁迅研究译文集》),对竹内好的鲁迅作品批评做了深入探究,指出“竹内好与鲁迅的相遇,其实最主要的就是与鲁迅作品的相遇”;剖析了竹内好战前、战后对鲁迅作品的褒贬变化乃至于一生致力于鲁迅作品在日本的翻译、与宣传工作的独特价值与意义。
     “终章”对竹内好“凭藉鲁迅”而对日本的战争、日本文化和日本人的“奴隶”心态进行的反思加以探讨,借以发微“竹内鲁迅”的特殊内涵以及对我国学界的有益启示。
The overall framework of this project—Takeuti Yosimi’s Lu Xun Studies is presented here as: Introduction:“Takeuti Yosimi’s Lu Xun Studies”-- An Unsurpassable Peak, Chapter I : Takeuti Yosimi and His Times, Chapter II Interpretations of Lu Xun, Chapter III: Comments and Explanations of Lu Xun’s Works, Conclusion: Historical Reflections through Lu Xun. The more specific 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 is as follows.
     I. In Introduction, the author of this dissertation makes a historical review of the pre-war“Lu Xun studies in Japan”before the publication of Takeuti Yosimi’s Lu Xun. Many historical materials are translated directly from Japanese. In addition to the materials obtained by the author during his visit in Japan, some are those valuable materials in the period of“the Manchurian Puppet Regime”that are preserved in the cities of Northeast China such as Sheng Yang, Chang Chun and so on. Such historical review is insufficiently concerned about in the domestic academic circle. At the same time, the author also makes meticulous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emergence, the dissemination of the terms, and the history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of“Takeuti Yosimi’s Lu Xun Studies”.
     II. In view of the insufficient introduction of Takeuti Yosimi in the domestic academic circle, Chapter I provides a descriptive outline of Takeuti Yosimi’s growing and research experiences. Here, special attention is given to the comparatively detailed introduction and translation of Takeuti Yosimi’s graduation thesis in 1934 in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A Study on Yu Dafu. At the same time, the pre-war period Takeuti Yosimi lived in and his relations with his contemporaries, such as Takeda Taisyun, are explored in depth. Such reviews and introductions are the first detailed explorations of Takeuti Yosimi’s life and research experiences in the Chinese academic circle.
     III. Chapter II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interpretation of Takeuti Yosimi’s most important pre-war research work Lu Xun. Its framework, contents and its special approaches and connotations are thoroughly analyzed.
     Firstly, the author investigates the influence of Li Changzhi’s Lu Xun Criticism on Takeuti Yosimi’s Lu Xun through comparative study, and also points out that the unique approaches in Takeuti Yosimi’s Lu Xun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that in Li Changzhi’s work. With the affirmation of the significance of originality in Li Changzhi’s Lu Xun Criticism, Takeuti Yosimi’s learning from Li Changzhi and his innovations are probed into.
     Secondly, the author provides evidence-based explanations to the questions raised in Lu Xun. For example, as for“the legendization of biography”on the story about Lu Xun’s“abandonment of medicine for literature”, a new interpretation is made on the Takeuti Yosimi’s doubt at that time, in combination of the new discoveries of the post-war Lu Xun studies. As for the matter of“the estrangement between the Zhou brothers”, a suitable explanation is also provided by using the latest research findings as a source of reference. At the same time, a new cognitive approach is put forward on Lu Xun’s grandfather’s involvement in“the case of bribery i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pointing out the fundamental reason for the“absence”of grandfather in Lu Xun’s works.
     Thirdly, a thorough discussion is made on the core words of“Takeuti Yosimi’s Lu Xun Studies”—“Conversion”,“struggle”and“atonement”, trying to make a new elucidation of Lu Xun’s“Axis of Conversion”with the aid of Itou Toramaro’s interpretation on Takeuti Yosimi. Namely, Lu Xun experienced two phases of obtaining“the consciousness of subjectivity”in the long and silent historical period from his“abandonment of medicine for literature”when studying in Japan to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when he stepped on the literary stage to start the real“self-consciousness of literature”. The first phase was“the phase when Lu Xun was controlled by a kind of thought”in the period of his“abandonment of medicine for literature”. During this period, he dreamed of the emergence of Romantic heroes to“raise the arms and call for action”. In the second phase when he stepped on the literary stage and published A Madman’s Diary, Lu Xun“extricated himself from the new thought and new concept of values which he had already committed to”, arrived the stage of“the spiritual freedom of individual”and achieved his awakening as a scholar of enlightenment in real sense.
     IV. Chapter III is dedicated to the discussion of Takeuti Yosimi’s evaluations on Lu Xun’s works. Such discussion is the blind spot of the researches on“Takeuti Yosimi’s Lu Xun Studies”in China. In this chapter, the author explores in depth Takeuti Yosimi’s comments on Lu Xun’s works by using as a source of reference the translated versions of several important monographs on Lu Xun studies written by Takeuti Yosimi in post-was period, pointing out that“Takeuti Yosimi’s meeting with Lu Xun was, in fact, his meeting with Lu Xun’s works”. A thorough inquiry is made into the changes of Takeuti Yosimi’s appraisements for Lu Xun’s works in pre-war and post-war periods, as well as the uniqu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his lifelong devotion to the transl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Lu Xun’s works in Japan.
     The uppermost contribution of this chapter is the indication of“the three dimensions”of Takeuti Yosimi’s attitude when he criticized and interpreted Lu Xun’s works. The first is the individual dimension, namely interpreting Lu Xun’s works through his own life experiences, holding to his true feelings of reading and paying respect to other people’s rights of perceiving Lu Xun’s works based on their own life experiences. The second one is the aggregative dimension. For Takeuti Yosimi, this dimension is, in fact, the issue of the“modernization”of Japan and Japanese. Takeuti Yosimi regarded this issue as the essence of“the question of Lu Xun”, or the essence of Lu Xun’s significance to Japan. The third dimension is Lu Xun. It includes the true features of Lu Xun’s works and the true features of Lu Xun and therefore involves the times and environment Lu Xun lived in. In Takeuti Yosimi’s opinion, the neglect of the individual dimension would result in“understanding the contents of works merely from rational point of view”, and“wouldn’t be of any help in terms of creation”. The overlook of the aggregative dimension would“degrade appreciation into cursory reading of the works, taking the interest as the standard”. Ignoring the dimension of Lu Xun would lead to“following detours in the process of appreciation, and returning without accomplishing anything”. Takeuti Yosimi was on constatnt alert for the three kinds of dangers and his criticism and interpretation of Lu Xun’s works were made on the basis of the dynamic equilibrium of the three dimensions.
     V. On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es of the previous chapters, Conclusion discusses Takeuti Yosimi’s reflections on Japanese war, Japanese culture and Japanese“slave”mentality“through Lu Xun”, in order to reveal the special connotations of“Takeuti Yosimi’s Lu Xun Studies”and provide instructive inspirations to the Chinese academic circle. For instance, in Section III: The Reflection on Japanese Culture, the author explores Takeuti Yosimi’s ways of thinking in his reflection on the Japanese culture through Lu Xun, by using the materials about his introspection on Japanese culture in Takeuti Yosimi’s works of Lu Xun studies, focusing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confrontation between the spirit of Lu Xun and the Japanese culture in Takeuti Yosimi’s works. The author also investigates how Takeuti Yosimi transformed Lu Xun’s spirit and wisdom into his own strength in the tense and complicated movement against the US-Japan Mutual Security Treaty and listens to Takeuti Yosimi’s expression of heart in translating and introducing Lu Xun’s works with all his strength, that is, his determination of fighting against the inertia of Japanese culture through Lu Xun.
     In the author’s opinion, it may be more suitable to change the title of this dissertation into“The Outline of the Research on‘Takeuti Yosimi’s Lu Xun Studies’”The reason is that some questions on“Takeuti Yosimi’s Lu Xun Studies”are only roughly discussed and need to be thoroughly elaborated on and clarified,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time, length of dissertation and the author’s scholarly attainments. There is room for further discussion in theoretical depth. For example, the result of the research is an attempt and only scratches the surface of some of the important questions, such as Takeuti Yosimi’s historical reflections on the aggressive war launched by Japan and Japanese slavish culture. Some questions still need to be explored in depth. This is an important topic worthy of being supplemented or discussed separately in the future.
引文
1丸山升:《鲁迅·革命·历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第339页。
    2张梦阳:《鲁迅研究学术史概述》,《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I》,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10月版,第2页。
    
    
    3大正9年(1920年)10月《支那学》第1卷第2号,第43页。
    4大正9年(1920年)11月《支那学》第1卷第3号,第43~44页。
    7参见清水安三《北京清谭——中国体验》,日本教育出版株式会社1975年6月版,第121~122页。
    8清水安三:《北京清谭——中国体验》,日本教育出版株式会社1975年6月版,第92页。
    9参见拙译《日本的鲁迅研究》,丸山升:《鲁迅·革命·历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第324页。
    
    10拙译《日本的鲁迅研究》,丸山升:《鲁迅·革命·历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第326页。
    11参见刘柏青:《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运动所受日本无产阶级文艺运动的影响》,《文学评论》1981年第6期。
    12铃江言一:《中国无产阶级运动史》,1929年11月满铁调查资料第109编。1953年9月改题为《中国解放斗争史》,石崎书店出版。
    13参见芦田肇:《钱杏邨的“新写实主义”——与藏原惟人的“无产阶级现实主义”有关问题之考察》,《日本学者研究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选粹》,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年7月版。
    
    14山上正义:《谈鲁迅》(李芒译,无副标题),《鲁迅研究资料2》,文物出版社1977年11月,第181页。
    15林守仁:《关于鲁迅及其作品》(戈宝权译),《鲁迅研究资料2》,文物出版社1977年11月,第192页。
    16转译自《座谈会·佐藤春夫と中国》,丸山昇、祖父江昭二、伊藤虎丸编《近代文学における中国と日本》,汲古書院1986年12月,第601~602页。
    17佐藤春夫作、韦特孚译《月光与少年》,《鲁迅先生纪念集》(第二辑),上海书店复印1979年12月版,第31~32页。
    18张杰:《鲁迅:域外的接近与接受》,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版,第364页。
    
    19拙译《日本的鲁迅研究》,丸山升:《鲁迅·革命·历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第355页。
    20山田敬三:《鲁迅世界》,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1月版,第283页。
    21刘柏青:《鲁迅与日本文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85年12月版,第214页。
    22武田泰淳:《鲁迅·创元文库版解说》,竹内好:《鲁迅》,未来社1961年5月版,第204页。
    23丸山升:《寄语<日本学者中国文学研究译丛>》,《日本学者中国文学研究译丛》(第二辑),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年9月版,第2页。
    
    24《难忘的老师》,《竹内好全集》第13卷,筑摩书房1981年9月版,第7页。
    25《难忘的老师》,《竹内好全集》第13卷,筑摩书房1981年9月版,第7页。
    26《与堀田善卫的对话<我不再谈论中国>》,转译自《近代日本文学大事典》(讲谈社1977年12月)第2卷,第319页。
    27参见王向远《日本有“反战文学”吗?》,《外国文学评论》1999年1期。
    28 1931年日记《竹内好全集》未收,参见《年谱》1931年部分,《竹内好全集》第17卷,筑摩书房1982年9月版,第289页。
    29《年谱》1931年部分,《竹内好全集》第17卷,筑摩书房1982年9月版,第289页。
    
    30竹内好:《日记(上)》,《竹内好全集》第15卷,筑摩书房1981年10月。
    31竹内好:《日记(上)》,《竹内好全集》第15卷,筑摩书房1981年10月版,第28~29页。
    32《孙文观的问题点》,《竹内好全集》第5卷,筑摩书房1981年3月版,第25页。
     33丸山升:《鲁迅·革命·历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322页。
     34孙歌:《竹内好的悖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版,第17页。
    
    
    35《竹内好全集》第17卷,筑摩书房1982年9月版,第115~117页。
    36《竹内好全集》第17卷,筑摩书房1982年9月版,第128页。
    37《竹内好全集》第17卷,筑摩书房1982年9月版,第137页。
    
    38《竹内好全集》第17卷,筑摩书房1982年9月版,第145页。
    39郁达夫:《奇零集》,开明书店1928年3月第4版,第4~36页。
    40郁达夫:《奇零集·农民文艺的提倡》开明书店1928年3月版,第17页。
    41郁达夫:《奇零集·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的文学》,开明书店1928年3月版,第41页。
    45丸山升:《鲁迅·革命·历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341页。
    46“满铁”全称为“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系据1906年6月7日日本天皇142号敕令设立的,实际是日俄战争后日本夺取中东铁路权而在中国大连设立本部的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经济大本营。
    47松枝茂夫(1905~1995),中国文学研究专家。东大支那文学科毕业,1939年为九州帝大专任讲师,1941年为副教授,后经东大副教授并于1952年任东京都立大学教授。退休后为私立早稻田大学教授。翻译过《红楼梦》、曾朴的《孽海花》及鲁迅、周作人、郭沫若、沈从文等人的作品。
    48《日本近代文学大事典》第四卷《事项》卷,日本近代文学馆编,讲谈社1977年11月版,第284页。
    49《再论“鲁迅与终末论”——“竹内鲁迅”与日本1930年代思想的现实意义》伊藤虎丸著、李冬木译,《鲁迅研究月刊》2003年2月。
    
    53丸山昇、祖父江昭二、伊藤虎丸编《近代文学における中国と日本》,汲古書院1986年12月,第442页。
    54参见《竹内好的悖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版,第19~23页。
    55竹内好:《<中国文学>的废刊与我》,孙歌编《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版,第174页。
    56《北京通信》,《竹内好全集》第15卷,筑摩书房1981年12月版,第107~110页。
    57周作人:《知堂回想录》,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636页。
    58孙歌:《竹内好的悖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版,第24页。
    59《中国文学月报》57号,1939年12月;《竹内好全集》第14卷,筑摩书房1981年12月版,第125~126页。
    60竹内好:《<中国文学>的废刊与我》,孙歌编《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版,第172页。
    61《中国文学月报》終刊號,昭和十八年(1943)三月,生活社发行。
    62竹内好:《<中国文学>的废刊与我》,孙歌编《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版,第170~171页。
    63孙歌:《竹内好的悖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版,第42~43页。
    64竹内好:《<中国文学>的废刊与我》,孙歌编《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版,第172~173页。
    65竹内好:《<中国文学>的废刊与我》,孙歌编《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版,第174~176页。
    66丸山升:《鲁迅·革命·历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343页。
    67《鲁迅入门·致读者》,《竹内好全集》第2卷,筑摩书房1981年1月版,第4页。
    68竹内好:《何谓近代——以日本与中国为例》,孙歌编《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版,第204页。
    69钱理群:《与鲁迅相遇》,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8月版,第5页。
    70竹内好《鲁迅》,未来社1961年5月版,第76页。
    71丸山升:《鲁迅·革命·历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343页。
    72李长之:《鲁迅批判》,北京出版社2003年1月,第1、46页。
    73李长之:《鲁迅批判》,北京出版社2003年1月,第46~48页
    74纪维周:《李长之为〈鲁迅批判〉遭一辈子罪》,《世纪》2004年4月号。
    75张梦阳:《鲁迅研究学术史概述》,《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第1卷。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10月版,第25页。
    76温儒敏:《李长之的〈鲁迅批判〉及其传记批评》,《鲁迅研究月刊》,1993年4期。
    77李长之:《鲁迅批判》,北京出版社2003年1月,第46、136页。
    78温儒敏:《李长之的〈鲁迅批判〉及其传记批评》,《鲁迅研究月刊》,1993年4期。
    79竹内好著、李心峰译《鲁迅》,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157页。
    
    80竹内好著、李心峰译《鲁迅》,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8页。
    81竹内好著、李心峰译《鲁迅》,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9页。
    82李长之:《鲁迅批判》,北京出版社2003年1月,第2页。
    83竹内好:《支那与中国》,《中国文学》第64号,1940年8月。
    84竹内好著、李心峰译《鲁迅》,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4~6页。
    85竹内好著、李心峰译《鲁迅》,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38~39页。
    86竹内好著、李心峰译《鲁迅》,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39~40页。
    87参见伊藤虎丸《鲁迅与日本人——亚洲的近代与‘个’的思想》。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
    
    88竹内好著、李心峰译《鲁迅》,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1~2页。
    89竹内好著、李心峰译《鲁迅》,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111页。
    90《华盖集续编·我还不能“带住”》,《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44页。
    91高长虹:《走到出版界——鲁迅梦为皇太子》,李富根、刘洪主编《恩怨录·鲁迅和他的论敌文选》上卷,今日中国出版社1996年11月版,第333页。
    92杜荃(郭沫若):《文艺战线上的封建余孽》,《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二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6月版,第126页。
    93参见李富根、刘洪主编《恩怨录·鲁迅和他的论敌文选》下卷,今日中国出版社1996年11月版,第966、988、1033页。
    94王富仁:《<恩怨录·鲁迅和他的论敌文选>序二》,同上,第7页。
    95竹内好著、李心峰译《鲁迅》,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6页。
    
    96《且介亭杂文末编·死》,《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611~612页。
    97竹内好著、李心峰译《鲁迅》,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111~112页。
    98竹内好:《鲁迅》,未来社1961年5月版,第11页。
    
    99竹内好著、李心峰译《鲁迅》,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110页。
    100竹内好著、李心峰译《鲁迅》,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10页。
    101《<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19页。
    102竹内好著、李心峰译《鲁迅》,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137页。
    103《而已集·革命时代的文学——四月八日在黄埔军官学校讲》,《鲁迅全集》第3卷,第423页。孙传芳军队的主力1926年冬在江西南昌、九江一带被北伐军击溃。
    104竹内好著、李心峰译《鲁迅》,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141页。
    105竹内好著、李心峰译《鲁迅》,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34页。
    106竹内好著、李心峰译《鲁迅》,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28页。
    107竹内好著、李心峰译《鲁迅》,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14页。
    108《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69年1月版,第658页。
    
    109汪晖:《无地彷徨——“五四”及其回声》,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10月版,第251页。
    110竹内好著、李心峰译《鲁迅》,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38~39页。
    111竹内好著、李心峰译《鲁迅》,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17、19页。
    112竹内好著、李心峰译《鲁迅》,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17页。
    
    113许寿裳:《挚友的怀念》,河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第155页。
    114知堂:《关于鲁迅之二》,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编《鲁迅先生纪念集》上海书店1979年复印版。
    
    115《鲁迅的印象》增田涉著钟敬文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5月版,第30页。
    116竹内好著、李心峰译《鲁迅》,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41~42页。
    117参见段国超:《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研究资料21》,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161~193页。
    118《集外集·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2页。
    119竹内好:《鲁迅》,未来社1961年5月版,第65页。
    120见《日本学者中国文学研究译丛》第3辑,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3月版,第17页。同期还载有新岛淳良的文章《关于鲁迅的“幻灯事件”》。另有王锡荣《鲁迅生平疑案·鲁迅为什么弃医从文》(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12月)可作参考。
    121竹内好著、李心峰译《鲁迅》,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59页。
    122竹内好《鲁迅》,未来社1961年5月版,第71页。
    123竹内好著、李心峰译《鲁迅》,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43~44页。
    124转引自孙郁:《鲁迅与周作人》,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版,第153~154页。
    125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第61页。
    126《书信·271107致章廷谦》,《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92页。
    127《书信·351221致母亲》,《鲁迅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73页。
    128参见汪向东:《没结没完的“兄弟失和”》,《中华读书报》2008年11月26日3版。
    129孙郁:《鲁迅与周作人》,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版,第167~168页。
    130竹内好著、李心峰译《鲁迅》,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46页。
    131竹内好著、李心峰译《鲁迅》,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46页。
    132《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版,第45页。
    133伊藤虎丸:《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中日近现代比较文学初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2版,第61页“补注·二”。
    134《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版,第212~213页。
    135《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版,第46页。
    136《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版,第110页。
    137吴晓东:《竹内好与伊藤虎丸对鲁迅<狂人日记>的解读》,《鲁迅研究月刊》2002年2期。
    
    138竹内好著、李心峰译《鲁迅》,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61页。
    139竹内好著、李心峰译《鲁迅》,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65页。
    140竹内好著、李心峰译《鲁迅》,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65页。
     141杨联芬:《林纾与新文化》,中华读书报2000年2月21日8版。
    
    142《林纾研究资料》,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版,第193页。
    143竹内好著、李心峰译《鲁迅》,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66页。
    144竹内好:《鲁迅入门·I传记·5政治与文学》,见拙译《上海鲁迅研究·2006年秋》,第184页。
    145见《且介亭杂文末编》,《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1年版,第545页。
    146哈九增:《鲁迅对章太炎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鲁迅与严复》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6年。
    147竹内好著、李心峰译《鲁迅》,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66页。
    148竹内好:《鲁迅入门·I传记·5政治与文学》,见拙译《上海鲁迅研究·2006年秋》,第182页。
    
    149竹内好著、李心峰译《鲁迅》,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66页。
    150竹内好著、李心峰译《鲁迅》,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69~70页。
    151竹内好:《鲁迅》,未来社1961年5月版,第82~83页。
    152竹内好:《鲁迅》,李冬木译,收入孙歌主编《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版,第69页。
    153孙歌:《竹内好的悖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版,第38页。
    154孙歌:《竹内好的悖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版,第37页。
    
    155竹内好著、李心峰译《鲁迅》,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152页。
    156孙歌:《竹内好的悖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版,第58~59页。
    
    157竹内好著、李心峰译《鲁迅》,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10页。
    158《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78页。
    
    159片山智行著、李冬木译:《鲁迅〈野草〉全释》,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年7月版,第50页。
    160竹内好著、李心峰译《鲁迅》,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110~112页。
    161竹内好著、李心峰译《鲁迅》,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112~113页。
    
    162《集外集拾遗·这是这么一个意思》,《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64页。
    163竹内好著、李心峰译《鲁迅》,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117页。
    164竹内好著、李心峰译《鲁迅》,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118页。
    165竹内好著、李心峰译《鲁迅》,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130~131页。
    
    166汪晖:《<恩怨录·鲁迅和他的论敌文选>序四》上卷,今日中国出版社1996年11月版,第17页。
    167竹内好著、李心峰译《鲁迅》,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134页。
    168《而已集·革命时代的文学》,《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17页。
    169竹内好著、李心峰译《鲁迅》,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139~140页。
    
    170铃木修次著:《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赵乐生等译,海峡文艺出版社1989年4月版,第35~37页。
    171《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04页。
    
    172《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12页。
    173李新宇:《鲁迅启蒙之路再思考(上)》,《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9期。
    174李新宇:《鲁迅启蒙之路再思考(上)》,《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9期。
    175竹内好:《鲁迅入门·I传记·5政治与文学》,拙译见《上海鲁迅研究·2006年秋》,第187页。
    176《坟·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6~57页。
    177《坟·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6页。
    178艾思奇:《鲁迅先生早期对于哲学的贡献》,《鲁迅研究丛刊》第一辑,鲁迅文化书社1941年1月,转引自《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上)》P42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9月版。
    179山田敬三:《十多年来日本的鲁迅研究》,《上海鲁迅研究(6)》,1995年7月。
    180见日文版山田敬三<魯迅の世界>,大修館書店1977年5月。
    181《再论“鲁迅与终末论”——“竹内鲁迅”与日本1930年代思想的现实意义》伊藤虎丸着、李冬木译,《鲁迅研究月刊》2003年2月。
    182《再论“鲁迅与终末论”——“竹内鲁迅”与日本1930年代思想的现实意义》伊藤虎丸着、李冬木译,《鲁迅研究月刊》2003年2月。
    183伊藤虎丸著、李冬木译:《鲁迅与日本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20~122页。
    184竹内好:《鲁迅》,李冬木译,收入孙歌主编《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版,第31页。
    185竹内好:《鲁迅入门·三作品的展开》,见拙译《上海鲁迅研究·2007年秋》,第214页。
    186竹内好:《鲁迅杂记Ⅲ·<鲁迅文集>第一卷解说》,《竹内好全集》第3卷,筑摩书房1981年3月版,第421页。
    187竹内好:《鲁迅杂记Ⅱ·关于鲁迅文学的鉴赏态度》,《竹内好全集》第2卷,筑摩书房1981年1月版。
    188竹内好:《鲁迅杂记Ⅱ·鲁迅的问题性》,《竹内好全集》第2卷,筑摩书房1981年1月版,第337~339页。
    189竹内好:《鲁迅》,李冬木译,收入孙歌主编《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版,第30页。
    190竹内好:《鲁迅》,李冬木译,收入孙歌主编《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版,第12页。
    191竹内好:《鲁迅》,李冬木译,收入孙歌主编《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版,第27页。
    192竹内好:《鲁迅》,李冬木译,收入孙歌主编《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版,第46页。
    193竹内好:《鲁迅入门·一传记》,拙译见《上海鲁迅研究·2006年秋》,第189页。
    194竹内好:《鲁迅》,李冬木译,收入孙歌主编《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版,第76页。
    195竹内好:《鲁迅》,李冬木译,收入孙歌主编《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版,第6页。
    196竹内好:《鲁迅入门·三作品的展开》,拙译见《上海鲁迅研究·2007年秋》,第210页。
    197竹内好:《鲁迅入门·一传记》,拙译见《上海鲁迅研究·2006年秋》,第195页。
    198《竹内好全集》第1卷,筑摩书房1980年9月版,第234页。
    199《竹内好全集》第1卷,筑摩书房1980年9月版,第323页。
    200《竹内好全集》第2卷,筑摩书房1981年1月版,第442页。
    201《竹内好全集》第3卷,筑摩书房1981年3月版,第410页。
    202竹内好:《鲁迅入门·三作品的展开》,拙译见《上海鲁迅研究·2007年秋》,第219页。
    203竹内好:《鲁迅入门·三作品的展开》,拙译见《上海鲁迅研究·2008年春》第66页。
    204竹内好:《鲁迅入门·三作品的展开》,拙译见《上海鲁迅研究·2008年春》第69页。
    205《竹内好全集》第1卷,筑摩书房1980年9月版,第162页。
    206《竹内好全集》第1卷,筑摩书房1980年9月版,第371~372页。
    
    207《竹内好全集》第1卷,筑摩书房1980年9月版,第375页。
    208《竹内好全集》第1卷,筑摩书房1980年9月版,第382~383页。
    209竹内好:《鲁迅入门·三作品的展开》,拙译见《上海鲁迅研究·2008年春》,第225页。
    210竹内好:《鲁迅入门·三作品的展开》,拙译见《上海鲁迅研究·2008年春》,第222页。
    211《鲁迅杂记Ⅲ·<鲁迅文集>第一卷解说》,《竹内好全集》第3卷,筑摩书房1981年3月版,第429页。
    212《鲁迅杂记Ⅱ·<鲁迅作品集>第三卷解说》,《竹内好全集》第2卷,筑摩书房1981年1月版,第420~436页。
    214《鲁迅杂记Ⅰ·<现代中国童话集·鲁迅>解说》,《竹内好全集》第1卷,筑摩书房1980年9月版,第353~354页。
    215《鲁迅杂记Ⅲ·日本的鲁迅翻译》,《竹内好全集》第3卷,筑摩书房1981年3月版,第366~401页。
    216《鲁迅杂记Ⅲ·日本的鲁迅翻译》,《竹内好全集》第3卷,筑摩书房1981年3月版,第387~389页。
    217《鲁迅杂记Ⅲ·关于金钱的感觉》,《竹内好全集》第3卷,筑摩书房1981年3月版,第403~406页。
    218《鲁迅杂记Ⅲ·<鲁迅文集>第一卷解说》,《竹内好全集》第3卷,筑摩书房1981年3月版,第422~424页。
    219竹内好:《鲁迅》,李冬木译,收入孙歌主编《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版,第81页。
    220《鲁迅杂记Ⅰ·<鲁迅选集>第二卷解说》,《竹内好全集》第1卷,筑摩书房1980年9月版,第370页。
    221竹内好:《鲁迅入门·三作品的展开》,拙译见《上海鲁迅研究·2007年秋》,第216页。
    
    222竹内好:《鲁迅入门·三作品的展开》,拙译见《上海鲁迅研究·2007年秋》,第215页。
    223竹内好:《鲁迅入门·三作品的展开》,拙译见《上海鲁迅研究·2007年秋》,第217页。
    224竹内好:《鲁迅》,李冬木译,收入孙歌主编《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版,第85~88页。
    225竹内好:《鲁迅入门·三作品的展开》,拙译见《上海鲁迅研究·2007年冬》,第211页。
    226《鲁迅杂记Ⅱ·<鲁迅作品集>(第一卷)解说》,《竹内好全集》第2卷,筑摩书房1981年1月版,第404页。
    227竹内好:《鲁迅入门·三作品的展开》,拙译见《上海鲁迅研究·2007年冬》,第211~212、213页。
    228竹内好:《鲁迅》,李冬木译,收入孙歌主编《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版,第87~88页。
    229竹内好:《鲁迅入门·三作品的展开》,拙译见《上海鲁迅研究·2007年冬》,第214页。
    236《鲁迅杂记Ⅱ·<鲁迅作品集>(第一卷)解说》,《竹内好全集》第2卷,筑摩书房1981年1月版,第399页。
    237《鲁迅杂记Ⅰ·<鲁迅选集>第二卷解说》,《竹内好全集》第1卷,筑摩书房1980年9月版,第370页。
    238《鲁迅杂记Ⅰ·<现代中国文学全集·鲁迅篇>后记》,《竹内好全集》第1卷,筑摩书房1980年9月版,第311页。
    239竹内好:《鲁迅入门·三作品的展开》,拙译见《上海鲁迅研究·2007年秋》,第217~218页。
    240竹内好:《鲁迅入门·三作品的展开》,译文见《上海鲁迅研究·2007年秋》,第219页。
    241竹内好:《鲁迅杂记Ⅰ·关于<狂人日记>》,拙译见《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第7期。
    242竹内好:《鲁迅入门·一传记》,拙译见《上海鲁迅研究·2007年春》,第201页。
    243《鲁迅杂记Ⅱ·历史中的鲁迅》,《竹内好全集》第2卷,筑摩书房1981年1月版,第318页。
    244竹内好:《鲁迅入门·一传记》,拙译见《上海鲁迅研究·2007年春》,第201页。
    245竹内好:《鲁迅杂记Ⅰ·关于<狂人日记>》,拙译见《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第7期。
    246竹内好:《鲁迅入门·二历史环境》,拙译见《上海鲁迅研究·2007年夏》,第175~176页。
    247竹内好:《鲁迅入门·一传记》,拙译见《上海鲁迅研究·2007年春》,第202页。
    
    248竹内好:《鲁迅入门·三作品的展开》,拙译见《上海鲁迅研究·2007年冬》,第215页。
    249竹内好:《鲁迅杂记Ⅰ·<阿Q正传>的世界性》,拙译见《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第8期。
    250竹内好:《鲁迅入门·三作品的展开》,拙译见《上海鲁迅研究·2007年冬》,第221~223页。
    251竹内好:《鲁迅》,李冬木译,收入孙歌主编《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版,《近代的超克》,第85页。
    252竹内好:《鲁迅杂记Ⅰ·<阿Q正传>的世界性》,拙译见《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第8期。
    253《鲁迅杂记Ⅱ·<鲁迅作品集>(第一卷)解说》,《竹内好全集》第2卷,筑摩书房1981年1月版,第400页。
    254《鲁迅杂记Ⅲ·阅读鲁迅》,《竹内好全集》第3卷,筑摩书房1981年3月版,第470页。
    255竹内好:《鲁迅》,李冬木译,收入孙歌主编《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版,第100~105页。
    256竹内好:《鲁迅》,李冬木译,收入孙歌主编《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版,第105页。
    
    257竹内好:《鲁迅入门·三作品的展开》,拙译见《上海鲁迅研究·2007年秋》,第213~214页。
    258竹内好:《鲁迅入门·三作品的展开》,拙译见《上海鲁迅研究·2008年春》,第217页。
    259《鲁迅杂记Ⅰ·围绕着对鲁迅的评价》,《竹内好全集》第1卷,筑摩书房1980年9月版,第269页。
    260竹内好:《鲁迅入门·三作品的展开》,拙译见《上海鲁迅研究·2008年春》,第219~220页。
    
    261《鲁迅杂记Ⅲ·阅读鲁迅》,《竹内好全集》第3卷,筑摩书房1981年3月版,第470~471页。
    262竹内好:《鲁迅入门·三作品的展开》,拙译见《上海鲁迅研究·2008年春》,第224~225页。
    263竹内好:《鲁迅入门·三作品的展开》,拙译见《上海鲁迅研究·2008年春》,第226页。
    264《鲁迅杂记Ⅱ·<鲁迅作品集>(第二卷)解说》,《竹内好全集》第2卷,筑摩书房1981年1月版,第415~418页。
    265《鲁迅杂记Ⅱ·<鲁迅作品集>(第二卷)解说》,《竹内好全集》第2卷,筑摩书房1981年1月版,第414页。
    266竹内好:《鲁迅》,李冬木译,收入孙歌主编《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版,第13页。
    267竹内好:《鲁迅》,李冬木译,收入孙歌主编《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版,第80~81页。
    268李冬木译,收入孙歌主编《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版,第156~157页。
    269李冬木译,收入孙歌主编《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版,第143页。
    270李冬木译,收入孙歌主编《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版,第16页。
    271李冬木译,收入孙歌主编《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版,第101页。
    272竹内好:《鲁迅入门·一传记》,拙译见《上海鲁迅研究·2007年春》,第195页。
    273竹内好:《鲁迅杂记Ⅰ·鲁迅传——为<二十世纪外国作家辞典>而作》,拙译见《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第8期。
    274竹内好:《鲁迅杂记Ⅰ·<野草>解说》,《竹内好全集》第1卷,筑摩书房1980年9月版,第319页。
    275《鲁迅杂记Ⅲ·<鲁迅文集>第二卷解说》,《竹内好全集》第3卷,筑摩书房1981年3月版,第434页。
    276竹内好:《鲁迅入门·三作品的展开》,拙译见《上海鲁迅研究·2007年秋》,第213页。
    277《鲁迅杂记Ⅱ·历史中的鲁迅——鲁迅文学入门》,《竹内好全集》第2卷,筑摩书房1981年1月版,第317页。
    278《鲁迅杂记Ⅲ·鲁迅文集>第二卷解说》,《竹内好全集》第3卷,筑摩书房1981年3月版,第439~440页。
    279竹内好:《鲁迅》,李冬木译,收入孙歌主编《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版,第50~51页。
    280竹内好《鲁迅入门·一传记》,拙译见《上海鲁迅研究·2006年夏》,第233页。
    281藤井省三著、董炳月译:《太宰治的<惜别>与竹内好的<鲁迅>》,《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6期,第56页。
    282竹内好:《鲁迅杂记Ⅰ·<藤野先生>》,拙译见《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第2期。
    283竹内好:《鲁迅入门·一传记》,拙译见《上海鲁迅研究·2006年夏》,第241~242页。
    284《鲁迅杂记Ⅱ·关于<惜别>的纪念碑的感慨》,《竹内好全集》第2卷,筑摩书房1981年1月版,第390~391页。
    285《鲁迅杂记Ⅰ·<鲁迅选集>第二卷解说》,《竹内好全集》第1卷,筑摩书房1980年9月版,第376页。
    286竹内好:《鲁迅》,李冬木译,收入孙歌主编《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版,第93页。
    287竹内好:《鲁迅入门·三作品的展开》,拙译见《上海鲁迅研究·2008年春》,第208页。
    288竹内好:《鲁迅入门·三作品的展开》,拙译见《上海鲁迅研究·2008年春》,第212页。
    289《鲁迅杂记Ⅰ·<野草>解说》,《竹内好全集》第1卷,筑摩书房1980年9月版,第324页。
    290《鲁迅杂记Ⅲ·<鲁迅文集>第二卷解说》,《竹内好全集》第3卷,筑摩书房1981年3月版,第434页。
    291竹内好:《鲁迅入门·三作品的展开》,拙译见《上海鲁迅研究·2008年春》,第209页。
    292《鲁迅杂记Ⅰ·<野草>解说》,《竹内好全集》第1卷,筑摩书房1980年9月版,第328页。
    293《鲁迅杂记Ⅰ·<鲁迅选集>第一卷解说》,《竹内好全集》第1卷,筑摩书房1980年9月版,第367页。
    294竹内好:《鲁迅》,李冬木译,收入孙歌主编《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版,第94页。
    295竹内好:《鲁迅入门·三作品的展开》,拙译见《上海鲁迅研究·2008年春》,第211页。
    296《鲁迅杂记III·<鲁迅文集>第二卷解说》,《竹内好全集》第3卷,筑摩书房1981年3月版,第435页。
    297鲁迅:《序言》,《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页。
    298竹内好:《鲁迅》,李冬木译,收入孙歌主编《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版,第80页。
    299竹内好:《鲁迅入门·三作品的展开》,拙译见《上海鲁迅研究·2007年秋》,第214页。
    300竹内好:《鲁迅》,李冬木译,收入孙歌主编《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版,第137~138页。
    301《鲁迅杂记Ⅱ·<鲁迅作品集>第三卷解说》,《竹内好全集》第2卷,筑摩书房1981年1月版,第435页。
    302《鲁迅杂记Ⅲ·鲁迅的论争态度》,《竹内好全集》第3卷,筑摩书房1981年3月版,第359~360页。
    303竹内好:《鲁迅》,李冬木译,收入孙歌主编《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版,第127页。
    304竹内好:《鲁迅》,李冬木译,收入孙歌主编《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版,第108~109页。
    305竹内好在《鲁迅》中引用的松尾芭蕉之语,原文是“生涯の道の草”,这里所用是李冬木的翻译,见孙歌主编《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版,第4页。
    306竹内好:《鲁迅入门·一传记》,拙译见《上海鲁迅研究·2007年春》,第201页。
    307《鲁迅杂记Ⅲ·鲁迅的论争态度》,《竹内好全集》第3卷,筑摩书房1981年3月版,第359页。
    308《鲁迅杂记Ⅰ·<鲁迅评论集>序言·解说》,《竹内好全集》第1卷,筑摩书房1980年9月版,第286页。
    309竹内好:《鲁迅杂记Ⅰ·<鲁迅评论集>后记》,拙译见《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第2期。
    310竹内好:《鲁迅杂记Ⅰ·鲁迅传——为<二十世纪外国作家辞典>而作》,拙译见《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第8期。
    311《鲁迅杂记Ⅲ·鲁迅的论争态度》,《竹内好全集》第3卷,筑摩书房1981年3月版,第360页。
    312竹内好:《鲁迅杂记Ⅰ·关于鲁迅之死》,拙译见《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第2期。
    313《鲁迅杂记Ⅲ·鲁迅的论争态度》,《竹内好全集》第3卷,筑摩书房1981年3月版,第366页。
    314《鲁迅杂记Ⅰ·娜拉与中国——鲁迅的妇女解放论》,《竹内好全集》第1卷,筑摩书房1980年9月版,第253~255页。
    315竹内好:《鲁迅杂记Ⅰ·鲁迅与许广平》,拙译见《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第4期。
    316竹内好:《鲁迅杂记Ⅰ·关于<狂人日记>》,拙译见《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第7期。
    317《鲁迅杂记Ⅰ·娜拉与中国——鲁迅的妇女解放论》,《竹内好全集》第1卷,筑摩书房1980年9月版,第255页。
    318《鲁迅杂记Ⅰ·娜拉与中国——鲁迅的妇女解放论》,《竹内好全集》第1卷,筑摩书房1980年9月版,第257页。
    
    319竹内好:《鲁迅入门·三作品的展开》,拙译见《上海鲁迅研究·2008年春》,第73页。
    320《鲁迅杂记Ⅰ·<鲁迅选集>第三卷解说》,《竹内好全集》第1卷,筑摩书房1980年9月版,第390页。
    321《鲁迅杂记Ⅰ·<鲁迅选集>第三卷解说》,《竹内好全集》第1卷,筑摩书房1980年9月版,第386页。
    
    322竹内好:《鲁迅入门·三作品的展开》,拙译见《上海鲁迅研究·2008年春》,第228~229页。
    323竹内好:《鲁迅入门·三作品的展开》,拙译见《上海鲁迅研究·2008年春》,第228页。
    324《鲁迅杂记Ⅰ·<鲁迅选集>第三卷解说》,《竹内好全集》第1卷,筑摩书房1980年9月版,第390页。
    325竹内好:《鲁迅入门·三作品的展开》,拙译见《上海鲁迅研究·2008年春》,第207页。
    326《鲁迅杂记Ⅰ·“横眉”诗之解》,《竹内好全集》第1卷,筑摩书房1980年9月版,第347页。
    327《鲁迅杂记Ⅰ·围绕着对鲁迅的评价》,《竹内好全集》第1卷,筑摩书房1980年9月版,第273页。
    328《鲁迅杂记Ⅰ·围绕着对鲁迅的评价》,《竹内好全集》第1卷,筑摩书房1980年9月版,第273~274页。
    329《鲁迅杂记Ⅱ·风花雪月》,《竹内好全集》第2卷,筑摩书房1981年1月版,第327页。
    330《鲁迅杂记Ⅰ·“横眉”诗之解》,《竹内好全集》第1卷,筑摩书房1980年9月版,第347~348页。
    331竹内好:《鲁迅》,李冬木译,收入孙歌编《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5年3月版,第157页。
    332竹内好:《<中国文学>的废刊与我》,孙歌译,收入孙歌编《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5年3月版,第171~172页。
    333竹内好:《鲁迅》,李冬木译,收入孙歌编《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5年3月版,第5~6页
    334竹内好:《大东亚战争与吾等的决意》,孙歌译,收入孙歌编《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5年3月版,第166~167页。
    335竹内好:《<中国文学>的废刊与我》,孙歌译,收入孙歌编《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5年3月版,第173页。
    336竹内好:《屈辱的事件》,赵京华译,收入孙歌编《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5年3月版,第228~229页。
    337竹内好:《鲁迅》,李冬木译,收入孙歌编《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5年3月版,第9页。
    338竹内好:《鲁迅》,李冬木译,收入孙歌编《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5年3月版,第9~10页。
    339竹内好:《鲁迅杂记Ⅰ·鲁迅与许广平》,拙译见《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第4期。
    340竹内好:《鲁迅杂记Ⅰ·鲁迅的言与行——为<中华六十名家言行录>而作》,拙译见《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第4期。
    341竹内好:《何谓近代——以日本与中国为例》,赵京华译,收入孙歌编《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5年3月版,第212页。
    342鲁迅:《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99页。
    343竹内好:《屈辱的事件》,赵京华译,收入孙歌编《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5年3月版,第225、226页。
    344竹内好:《鲁迅杂记Ⅰ·关于鲁迅之死》,拙译见《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第2期。
    345竹内好:《屈辱的事件》,赵京华译,收入孙歌编《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5年3月版,第226页。
    346竹内好:《鲁迅杂记Ⅰ·<鲁迅评论集>后记》,拙译见《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第2期。
    347竹内好:《何谓近代——以日本与中国为例》,赵京华译,收入孙歌编《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5年3月版,第200页。
    
    348竹内好:《鲁迅杂记Ⅰ·关于<狂人日记>》,拙译见《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第7期。
    349竹内好:《鲁迅入门·一、传记》,拙译见《上海鲁迅研究·2007年春》,第202页。
    350竹内好:《鲁迅入门·四、关于鲁迅精神》,拙译见《上海鲁迅研究·2008年春》,第232页。
    351竹内好:《鲁迅杂记Ⅰ·关于<狂人日记>》,拙译见《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第7期。
    352竹内好:《何谓近代——以日本与中国为例》,赵京华译,收入孙歌编《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5年3月版,第206~207页。
    353竹内好:《鲁迅杂记Ⅰ·鲁迅与许广平》,拙译见《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第4期。
    354竹内好:《鲁迅杂记Ⅰ·鲁迅传——为<二十世纪外国作家辞典>而作》,拙译见《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第8期。
    355鲁迅:《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513页。
    356孙歌:《竹内好的悖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版,第151页。
    357参竹内好:《为什么称为胜利?——面向第二期的方法论总括》,《竹内好全集》第9卷,筑摩书房1981年7月版,第160~165页。
    358竹内好:《作为思想家的鲁迅》,李冬木译,收入孙歌编《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5年3月版,第147~148页。
    359竹内好:《我们的宪法感觉》,赵京华译,收入孙歌编《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5年3月版,第287~289页。
    360鲁迅:《二心集·习惯与改革》,《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23~224页。
    361竹内好:《鲁迅入门·四、关于鲁迅精神》,拙译见《上海鲁迅研究·2008年春》,第232页。
    362《鲁迅杂记Ⅰ·鲁迅的祭日》,《竹内好全集》第1卷,筑摩书房1980年9月版,第275页。
    363竹内好:《何谓近代——以日本与中国为例》,赵京华译,收入孙歌编《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5年3月版,第208页。
    364竹内好:《鲁迅杂记Ⅰ·鲁迅与二叶亭》,拙译见《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第8期。
    365《鲁迅杂记Ⅱ·鲁迅的读者》,《竹内好全集》第2卷,筑摩书房1981年1月版,第333~336页。
    
    366《鲁迅杂记Ⅲ·<鲁迅文集>第一卷解说》,《竹内好全集》第3卷,筑摩书房1981年3月版,第423页。
    367《鲁迅杂记Ⅲ·西施与小町》,《竹内好全集》第3卷,筑摩书房1981年3月版,第357页。
    368竹内好:《鲁迅杂记Ⅰ·关于鲁迅之死》,拙译见《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第2期。
    [1]刘柏青.战后日本鲁迅研究[A].鲁迅与日本文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5年.
    [2]元明.日本的鲁迅研究史[J].鲁迅研究年刊,1981年。
    [3]程麻.超越竹内好——日本鲁迅研究之动态[J],东方丛刊,1992(1)。
    [4]彭定安.“竹内鲁迅”[A].鲁迅:在中日文化交流的坐标上[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
    [5]刘国平.“竹内鲁迅”论[J].鲁迅研究月刊,1994(10).
    [6]李春林,藏恩玉.关于“竹内鲁迅”的断想[J].鲁迅研究月刊,1995(4).
    [7]哈迎飞.论鲁迅与佛教文化的关系[J].福建学刊,1997(6).
    [8]藤井省三撰,孙歌译.竹内好[N].1998年10月28日,中华读书报.
    [9]孙歌.文学的位置——竹内好的悖论[A].学术思想评论·第4辑[C].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年.
    [10]罗岗.学术思想的“支路”[A].学术思想评论·第5辑[C].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
    [11]吴晓东.S会馆时期的鲁迅[J].北京:读书,2001(1)。
    [12]孙歌.竹内好的悖论(续篇)[A].学术思想评论·第6辑[C].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2年.
    [13]吴晓东.竹内好与伊藤虎丸对鲁迅《狂人日记》的解读——以竹内好的《鲁迅》和伊藤虎丸的《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为中心[J].鲁迅研究月刊,2002(2).
    [14]郜元宝.竹内好的鲁迅论[J].南京师大文学院学报,2002(3).
    [15]马场公彦著,陈都伟译.战后日本论坛的中国观变迁——从《世界〉杂志的相关报道中所看到的[J].开放时代,2002(5)(总161期).
    [16]伊藤虎丸著,李冬木译.再论“鲁迅与终末论”——“竹内鲁迅”与日本1930年代思想的现实意义[J].鲁迅研究月刊,2003(2).
    [17]藤井省三著,董炳月译.太宰治的《惜别》与竹内好的《鲁迅》[J].鲁迅研究月刊,2004(6).
    [18]孙歌.思考的习惯[OL].文化研究网2004年10月4日.
    [19]尾崎文昭.二十一世纪里鲁迅是否还值得继续读[OL].世纪在线中国艺术网2004年11月15日.
    [20]葛兆光.重评90年代日本中国学的新观念[OL].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1(12)总第9期.
    [21]伊藤虎丸.鲁迅的“生命”与“鬼”(上、下)[OL],http:paper. Studa.com/2003/11/6.
    [22]孙歌.在零和一百之间——《近代的超克》导读[A].学术思想评论·第12辑[C].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4年。
    [23]赵京华.文学者鲁迅与革命人鲁迅——竹内好VS丸山升[N]. 2006年1月25日9版,中华读书周报.
    [24]董炳月.《惜别》与“太宰鲁迅”——太宰治与竹内好[N]. 2006年1月25日11版,中华读书周报.
    [25]杨早.鲁迅对于日本的意义——以“竹内鲁迅”为中心[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4).
    [26]丸川哲史.日中战争的文化空间——周作人与竹内好[J].开放时代,2006(1);中国现当代文学,2006(5).
    [27]程麻.话说竹内实——友好不易理解难[J].读书,2006(2).
    [28]李冬木.“竹内鲁迅”三题[J].读书,2006(4).
    [29]旷新年.文学与政治——从竹内好对鲁迅的诠释出发[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报),2006(4).
    [30]赵京华.竹内好的鲁迅论及其民族主体性重建问题——从竹内芳郎对战后日本鲁迅研究的批评说起[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3).
    [31]刘堃.“文学者”鲁迅——竹内好的两读法[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3).
    [32]张宁.作为媒介的竹内好与中国现代传统[A];程凯.思想是如何成为自身的——解读“竹内鲁迅”的一种线索[A];铃木将久.竹内好“国民文学论”与中国人民文学的问题[A];张景兰.“幻灯事件”与“找茬事件”——竹内好的别样解读[A].“作为媒介的竹内好与鲁迅及中国文学研究”笔谈[J].河南大学学报,2006(6);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7(3).
    [33]陈洁.竹内好: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N]. 2006年6月7日5版,中华读书报.
    [34]木山英雄.也算经验——从竹内好到“鲁迅研究会”[J].鲁迅研究月刊,2006(7).
    [35]张宁.“竹内鲁迅”的中国位置[J].天涯,2006(5).
    [36]子安宣邦著,赵京华译.竹内好问题试论——“文学”之根本的政治性[J].书城,2005(10).
    [37]旷新年.文学与政治——从竹内好对鲁迅的诠释出发[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38]孙歌.学者的责任[J].读书,2006(12).
    [39]“韩国鲁迅”的鲁迅——专访韩国社会运动元老李泳禧[N]. 2006年12月14日25、26版,南方周末.
    [40]夏榆.竹内好的鲁迅[N]. 2006年12月14日25、27版,南方周末.
    [1]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2]鲁迅先生纪念集[C].上海书店复印,1979年.
    [3]平心.人民文豪鲁迅[M].北京:新文艺出版社,1956年.
    [4]増田渉著,钟敬文译.魯迅的印象[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
    [5]赵瑞蕻.鲁迅《摩罗诗力说》注释·今译·解说[J].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
    [6]北冈正子著,何乃英译.摩罗诗力说材源考[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
    [7]山田敬三著,韩贞全、武殿勋译.鲁迅世界[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1月。
    [8]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
    [9]刘柏青.鲁迅与日本文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5年.
    [10]程麻.鲁迅留学日本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11]刘中树.鲁迅的文学观[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6年.
    [12]刘柏青等主编.日本学者中国文学研究译丛·第1辑[C].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6年.
    [13]竹内好著,李心峰译.鲁迅[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
    [14]本尼迪克特.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15]伊藤虎丸,刘柏青,金训敏合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选粹[C].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年.
    [16]铃木修次著,赵乐生等译.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9年.
    [17]程麻.沟通与更新——鲁迅与日本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18]刘柏青等主编.日本学者中国文学研究译丛·第3辑[C].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
    [19]吕元明.日本文学论释——兼及中日比较文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20]吕元明.被遗忘的在华日本反战文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
    [21]片山智行著,李冬木译.鲁迅《野草》全释.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年.
    [22]彭定安主编.鲁迅:在中日文化交流的坐标上[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
    [23]汪晖.无地彷徨[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
    [24]伊藤虎丸.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25]沟口雄三著,李苏平等译.日本人视野中的中国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
    [26]李富根、刘洪主编.恩怨录·鲁迅和他的论敌文选[C].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6年.
    [27]孙郁.鲁迅与周作人[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
    [28]刘中树.《呐喊》《彷徨》艺术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
    [29]王向远.“笔部队”和侵华战争——对日本侵华文学的研究与批判[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30]伊藤虎丸著,李冬木译.鲁迅与日本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31]王富仁.中国文化的守夜人鲁迅[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32]王锡荣.鲁迅生平疑案[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
    [33]李长之.鲁迅批判[M].北京出版社,2003年.
    [34]钱理群.与鲁迅相遇[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35]郜元宝.现在的工作[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
    [36]竹内好著、孙歌等译.近代的超克[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37]孙歌.竹内好的悖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38]丸山升著,王继文译.鲁迅?革命?历史——丸山升现代中国文学论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39]太宰治著,于小植译.惜别[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40]董炳月.“国民作家”的立场——中日现代文学关系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41]周国伟.鲁迅与日本友人[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42]鲁迅译文集(1~8卷)[C].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
    [43]伊藤虎丸著,李冬木译.鲁迅与终末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44]薛毅、孙晓忠编.鲁迅与竹内好[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
    [1]竹内好全集(1~17卷)[Z],东京:筑摩書房,1980年9月~1982年9月.
    [2]中国文学研究会編.中国文学月報[J].東京:汲古書院,1936~1943年.
    [3]日本近代文学大事典(1~6卷)[Z].东京:講談社,1978年.
    [4]中国文学专门家事典[Z].东京:岩波書店,1980年.
    [5]武田泰淳.わが中国抄[M].东京:普通社,1963年.
    [6]丸山昇.魯迅:その文学と革命[M].东京:平凡社,1965年.
    [7]伊藤虎丸.魯迅と終末論[M].东京:竜溪書舍,1975年.
    [8]山田敬三.魯迅の世界[M].东京:大修館書店,1977年.
    [9]伊藤虎丸.魯迅と日本人[M].东京:朝日新聞社,1983年.
    [10]伊藤虎丸、祖父江昭二、丸山昇編.近代文学における中国と日本[C].东京:汲古書院,1986年.
    [11]本多秋五.物語戦後文学史(上中下)[M].东京:岩波書店,1992年.
    [12]鹤見俊辅.竹内好:ある方法の伝記[M].東京リブロポート,1995年.
    [13]孙歌.竹内好という問い[M].东京:岩波書店,2005年.
    [14]鹤見俊辅、加加美光行編.無根のナショナリズムを超える——竹内好を再考する[M].东京:日本評論社,2007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