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史学考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北朝史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学术发展与裂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以资料奇缺等种种缘故,常被治史学史者忽略。本文试图对北朝史学作一相对全面的鸟瞰。上篇从北朝时期的史学撰述活动考述入手,在了解众多佚史的基础上,观察其发展轨迹及阶段性特征。下篇将北朝史学置于学术与政治关系背景中考察,以揭示此期史学的特质及其在古代史学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意义。
     本文认为,北朝史学起步早、发展慢,主要原因是受到政治严格的控制和摧残。虽然北朝史学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与南朝史学相比略有逊色,但表现出独特的视角和卓识。另外,北朝史学与现实政治关系密切,此期强大的君主集权势力对史学进行全方位的控制,使北朝史学无论意识形态还是史学机构都处于当局政府的严格监管之下,因此形成官方史学与私家史学双线发展而官方史学占据主导地位的特点。北朝官、私史学都取得巨大成就,但总体来说,官方史学的形势不断加强,而私家史学日趋式微。
     北朝史学在君主集权下的发展特征直接影响到隋唐史学生态的形成。隋文帝开皇十三年诏令禁绝民间私撰国史和臧否人物,唐贞观年间更建立起完备的官方史学系统和基本体制,这些都不同程度地继承了北朝史学的特质。在魏晋私家撰史风气兴盛和隋唐官方史学开始占据史学生态强势地位之间,北朝史学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渡。
As an important of the academically to the Weijin and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the Northern Dynasty Historiography is in the neglected due to lack of material. This paper tries to make a relative to the historiography of Northern Dynasty thorough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will be divided into two plates. First, author will textual research comprehensively and expound comprehensively about the historical writing during Northern Dynasty.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lost historical records, this paper will inductive features of Northern history’s development path and phases. And in the second part of the article, through the perspective of academic and political relations, will revea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rthern Dynasty historiography, and the status and significance in ancient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study, we will realize that, Northern Dynasty history started early, developed slowly, as the main reason was subject to political strict control and destruction. Compared with the Southern Dynasty, Northern Dynasty history development level was little inferior. But the northern historiography still had its unique perspective and ideas. In addition, the northern historiography and realistic politics closely, the period of royal forces of history, carry on the omni-directional control northern historiography whatever ideology or institution, thus forming official historiography and private historiography common development and the official historical was leading status. The official and private history all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but overall, the official history development in the form of strengthening, and private history declined gradually.
     In many ways the northern history gave enormous influence on the historiography during Sui and Tang Dynasties. From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era, Chinese ancient history had made a gread change. The transition just right was from the northern tradition. Thu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in the middle of Weijin and Suitang Dynasties-the private historical prosperity and the official historical occupy dominant position of historical ecology, northern historiography was a necessary transition.
引文
①张立文先生在论述中国学术史演进的阶段时,把魏晋南北朝作为中国学术的会通期。见张氏为其主编《中国学术通史》所作的《总序》。张立文主编、向世陵著:《中国学术通史·魏晋南北朝卷·总序》,第19页,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版。
    ②如王志刚:《十六国北朝史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博士论文;娄权鑫:《北朝史官考》,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唐如明:《邓渊<国记>与北魏国史修撰》,兰州大学2008年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等等。
    ①唐代史家李延寿撰《北史》,第一次将隋代纳入北朝范畴。笔者对此曾有论述,参拙文《李延寿纳隋代于北朝考》,载《东陆学林》第十九辑,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版。
    ①李正奋:《补后魏书艺文志》,民国间抄本,见徐蜀编《魏晋南北朝正史订补文献汇编》第三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
    ②朱祖延:《北魏佚书考》,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③杨翼骧:《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第一册),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④韩杰:《十六国史撰修考说》,载云南大学历史系编:《史学论丛》第八辑,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⑤韩杰:《北魏时期“十六国史”的撰述》,载《史学史研究》1989年第3期。
    ⑥韩杰:《北魏时期“十六国史”撰述的史学成就》,载《思想战线》1993年第4期。
    ⑦韩杰:《元魏史撰修考说》,载《思想战线》1999年第2期。
    ⑧唐如明:《邓渊<国记>与北魏国史修撰》,2008年兰州大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⑨王志刚:《北朝民族史撰述的发展》,载《史学史研究》2007年第1期。
    ⑩闫祥云、马成军:《拓跋鲜卑史学自觉与北朝史学编纂》,载《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11柳维本:《隋唐以前中国史官建置与沿革略述》,载《辽宁师大学报》1992年第6期。
    12王志刚:《十六国北朝的史官制度与史学发展》,载《史学史研究》2008年第1期。
    ①王志刚:《民族文化认同与北朝史官制度的发展》,载《史学集刊》2009年第3期。
    ②娄权鑫:《北朝史官考》,2006年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献学专业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③牛润珍:《北齐史馆考辨》,载《南开学报》1995年第4期。
    ④王志刚:《北齐与设馆修史的出现》,载《河北学刊》2009年第3期。
    ⑤李传印:《北朝谱学与北朝政治》,载《史学月刊》2003年第4期。
    ⑥高贤栋:《北朝宗族谱牒述论》,载《北方论丛》2007年第5期。
    ⑦李传印:《北朝谱学与北朝政治》,载《史学月刊》2003年第4期。
    ⑧谷霁光:《崔浩“国史”之狱与北朝门阀》,见《谷霁光史学文集》(第四卷),江西人民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⑨陈寅恪:《崔浩与寇谦之》,见《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
    ⑩周一良:《崔浩国史之狱》,见《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11张德寿:《拓跋鲜卑统治者的心态与崔浩国史之狱》,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①李传印:《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撰述与现实政治》,载《南都学坛》2004年第1期。
    ②单锦珩:《崔浩死因探微——兼与张孟伦先生商榷》,载《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
    ③曹道衡:《论崔浩的历史地位及其死因》,载《阴山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1期。
    ④高照明:《从国史之狱看北魏时期民族融合中的文化传统》,载《扬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⑤田余庆:《<代歌>、<代记>和北魏国史——国史之狱的史学史考察》,载《历史研究》2001年第1期。
    ⑥目前学术界对魏收和《魏书》的研究仍偏重于其人其书的辩诬上,但随着以民族史撰述及专门史角度考察的出现,此项研究视角已渐渐转移到社会史的层面。同时对《洛阳伽蓝记》的研究视角日渐扩大,方法不断更新。至于郦道元及《水经注》的研究已形成郦学,近现代郦学研究的全面综述,可参考徐中原《20世纪以来<水经注>研究综述》(载《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及王萌《近十年来<水经注>研究综述》(载《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月第30卷)。与《魏书》、《水经注》和《洛阳伽蓝记》的研究蔚为大国相比,崔浩与《十六国春秋》的研究十分薄弱。这表明即使在有限的北朝史籍研究中,也存在畸轻畸重的局面。
    ⑦胡宝国:《汉唐间史学的发展》,第199、234页,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①李传印:《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与政治的关系》,第290页,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②罗秉英:《要重视“佚史”领域的开拓和研究》,载《光明日报·史学》1984年2月5日。
    ③罗秉英:《要重视“佚史”领域的开拓和研究》。
    ①参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自序》,第1—6页,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简明史学史》,第31—3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②参万绳楠:《魏晋南北朝史论稿》,第359页,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③参周一良:《略论南朝北朝史学之异同》,见周氏著《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从目前众多史学史专著及论文中,亦可得到北朝史学不如南朝史学的印象。
    ④张国刚、乔治忠等著:《中国学术史》,第208页,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
    ①[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②[唐]杜佑撰:《通典》,中华书局影印本,1984年版。
    ③[唐]李延寿撰:《北史》,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案《魏书》卷一百四《自序》与《北齐书》卷三七《魏收传》相似,皆已残,多以《北史·魏收传》补全。下文涉及此三篇内容相同者,则依《北史》,不另注明。
    ④[北齐]魏收撰:《魏书》卷六七《崔鸿传》、卷三八《王遵业传》、卷一百四《自序》,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
    
    ①《魏书》卷四三《房景先传》。
    ②《魏书》卷三八《王慧龙传附王遵业传》。
    ①[唐]令狐德棻等撰:《周书》,中华书局标点本,1971年版。
    ②以下但简称《隋志》。本文所据《隋书》为中华书局标点本,1973年版。
    ③以下但简称《旧唐志》,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年版。又下文称引《新唐书》卷五八《艺文志二·史部》简称《新唐志》,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年版。《旧唐志》与《新唐志》合称《两唐志》,俱不另注。
    ①韩杰:《元魏史撰修考说》,载《思想战线》1999年第2期。
    ②《北史》卷三四《段承根传》同。
    ③《魏书》卷三五《崔浩传》。
    ④《魏书》卷四八《高允传》。
    ⑤韩杰:《元魏史撰修考说》,载《思想战线》1999年第2期。
    ⑥韩杰:《元魏史撰修考说》,载《思想战线》1999年第2期。
    ①[唐]李百药撰:《北齐书》,中华书局标点本,1972年版。
    ②《魏书》卷三五《崔浩传》。
    ③《魏书》卷三五《崔浩传》。
    ④《北史》卷二一《崔宏传附崔浩传》。又见[宋]司马光编:《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五“元嘉二十七年”,中华书局标点本,1956年版。
    ⑤《北史》卷二一《崔宏传附崔浩传》。
    ⑥《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五“元嘉二十七年”。又《北史》卷二一《崔宏传附崔浩传》云:“浩书国事备而不典,而石铭显在衢路,北人咸悉忿毒,相与构浩于帝。”
    ⑦《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五“元嘉二十七年”。
    ⑧《魏书》卷三五《崔浩传》。
    ⑨陈寅恪:《崔浩与寇谦之》,见《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
    ⑩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崔浩国史之狱》,中华书局,1985年版。11田余庆:《<代歌>、<代记>和北魏国史——国史之狱的史学史考察》,载《历史研究》2001年第1期。12《魏书》卷五《高宗纪》。
    ①田余庆:《<代歌>、<代记>和北魏国史——国史之狱的史学史考察》。
    ②《魏书》卷七下《高祖纪下》。同书卷六二《李彪传》:“自成帝以来至于太和,崔浩、高允著述国书,编年序录,为春秋之体,遗落时事,三无一存。彪与秘书令高祐始奏从迁固之体,创为纪传表志之目焉。”
    ③《魏书》卷六七《崔光传》。
    ④韩杰:《元魏史撰修考说》,载《思想战线》1999年第2期。
    ⑤《魏书》卷六七《崔光传》。
    ⑥《魏书》卷六二《李彪传》。
    ⑦《魏书》卷六二《李彪传》。
    ⑧《魏书》卷六七《崔光传附崔鸿传》:“光撰魏史,徒有卷目,初未考正,阙略尤多。每云此史会非我世所成,但须记录时事,以待后人。”
    ①《魏书》卷二《太祖纪》、卷二四《崔玄伯传》、卷一〇八之四《礼志四》。
    ②《魏书》卷三五《崔浩传》,《北史》本传同。
    ③朱祖延《北魏佚书考》辑得佚文一条,考云:“此书《魏书》本传未载,各史志亦未著录。佚文见录于《初学记》、《白帖》、《岁华纪丽》、《太平御览》、《宾退录》诸书者,文字略同。”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④《新唐志》著录,撰人作崔皓。征诸史籍无崔皓其人,殆即崔浩,“浩”、“皓”音同形似而致误也。
    ⑤《魏书》卷五五《游明根传附游肇传》。《新唐志》有《婚冠仪》四卷,不著撰人,列于崔皓(浩)《婚仪祭仪》之前,疑即游肇之书。
    ①韩显宗生年史乘无载,但知其卒于太和二十三年(499)。据出土墓志,显宗享年三十九岁,则其当生于献文帝天安元年(466)。《魏故著作郎韩君墓志》,见赵超《汉魏晋南北朝墓志汇编》,第39页,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②《魏故著作郎韩君墓志》,见赵超《汉魏晋南北朝墓志汇编》,第39页。
    ③韩杰:《十六国史撰修考说》,载云南大学历史系编《史学论丛》第八辑,第119页,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①朱希祖:《十六国旧史考》,载《制言》第十三期。
    ②程千帆:《史通笺记》,第241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③韩杰:《北窗脞语六则·范亨及其<燕书>》,载云南大学历史系编《史学论丛》第五辑,第300页,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④韩杰:《北窗脞语六则·姚和都事辑考》,载云南大学历史系编《史学论丛》第五辑,第299页。
    ⑤韩杰:《崔鸿籍贯考》,载《史学月刊》1989年第1期;《北窗脞语六则·崔鸿生卒年》,载云南大学历史系编《史学论丛》第五辑,第303—304页。
    ①韩杰:《北魏时期‘十六国史’的撰述》,载《史学史研究》1989年第3期。
    ②《魏书》卷六七《崔鸿传》。本传载有鸿所撰表原文,可作《十六国春秋》叙录看。
    ③刘知几:《史通》卷七《探賾》、卷十二《古今正史》。
    ④邱久荣认为“大约亡佚于南宋之时”(《<十六国春秋>之亡佚及其辑本》,载《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6期),陈长琦、周群则提出本书至明中期仍然存在(《<十六国春秋>散佚考略》,载《学术研究》2005年第7期)。
    ⑤王树民:《中国史学史纲要》,第82页,中华书局,1997年版。
    ⑥任怀国:《试论崔鸿的史学贡献——兼论<十六国春秋>的价值》,载《潍坊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⑦关于《纂录》系《十六国春秋》约本的考证,见汤球《十六国春秋纂录校本叙》。
    ⑧瞿林东:《论魏晋隋唐间的少数民族史学(上)》,载《河北学刊》2008年第3期。
    
    ①关于《汉后书》的内容性质和体例,可参考韩杰《华峤<汉后书>三议》,载《思想战线》1988年第6期。
    ②《魏书》卷八八《良吏·宋世景传》。《北史》卷二六本传同。
    ③《魏书》卷八五《文苑·裴伯茂传》,《北史》卷三八本传同。
    ④朱祖延:《北魏佚书考》,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4页。
    ①《帝王世纪》,皇甫谧(215—282)撰。本书记述历代帝王世系、年代及事迹,上起三皇,下至汉魏,所载多《史记》、《汉书》所不备者。已佚,今有徐宗元《帝王世纪辑存》十卷。
    ②《魏故侍中太保特进使持节都督雍华岐三州诸军事大将军雍州刺史安丰王谥曰文宣元王墓志铭》。按《魏书》本传不载延明年岁,墓志云:“以梁中大通二年三月十日薨于建康,春秋卌七。”推知其生于太和六年(482)。见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289页。
    ③如辛志贤:《郦道元籍贯考辩》,载《史学史研究》1979年第2期;赵永复:《郦道元生年考》,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1期;张鹏飞:《郦道元生年考》,载《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1期,《郦道元年谱考略》,载《湖北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刘荣庆:《郦道元遇难地小考》,载《人文杂志》1982年第4期;陈桥驿:《郦道元生平考》,载《地理学报》1988年第3期;李凭:《郦道元的生平与学术成就》,载《文献》1994年第4期;王畅:《郦道元“酷吏”辩》,载《甘肃社会科学》1987年第6期;谭家健:《郦道元思想初探》,载《辽宁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2期;陈桥驿:《郦道元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等。
    ④主要成果有陈桥驿:《论<水经注>的版本》、《<水经注>版本余论》,见陈所氏著《<水经注>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陈桥驿:《<水经注>版本和校勘的研究》,载《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刘跃进:《中古文学文献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陈桥驿:《<水经注>校释》,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等等。
    ⑤葛蓬天:《<水经注>注中注之证明》,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年第3期。
    ①陈东林:《郦道元<水经注>的编辑体例及特色》,载《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②孙钦善:《论<水经注>的历史地理考证成就》,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年第3期。
    ③华林甫:《论郦道元<水经注>的地名学贡献》,载《地理研究》1998年第6期。
    ④贺双非:《浅论<水经注>的历史价值与深远影响》,载《高等函授学报》2003年第1期。
    ⑤[南朝梁]沈约撰:《宋书》,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
    ⑥[晋]陈寿撰:《三国志》,中华书局标点本,1959年版。
    
    ①[南朝梁]顾野王撰:《原本玉篇残卷》卷九,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版。
    ②“壹”盖“台”字之误,当从《隋书》作“台”。邪马台,公元2~3世纪日本弥生时代后期的倭人国家(YAMATO)。
    ①据《魏故使持节侍中假黄鉞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师领司徒公彭城武宣王墓志铭》,见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54页。
    ①案《史通》此处误,当是元晖,浦起龙已详辨之。
    ②内藤湖南以为《科录》“是类书的体例”,即“大部头类书体史书”,“可以说是后世的《册府元龟》一类将历史用类书体例予以编纂的开端”。可备一说。参内藤湖南氏著、马彪译:《中国史学史》,第12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③《两唐志》杂史类著录诸葛忱(耽)《帝录》十卷,元顺《帝录》盖与此同一性质,故归入杂史类。
    ④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见《二十五史补编》第四册,开明书店,1936年版。
    ⑤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见《二十五史补编》第四册,开明书店,1936年版。
    
    ①《魏书》卷十九中《景穆十二王传中·任城王会传附元顺传》。
    ②《魏书》卷八四《平恒传》云:“太和十年,以恒为秘书令,而恒固请为郎,未授而卒,时年七十六。”
    
    ①《魏书》卷十九中《景穆十二王传中·任城王云传附子澄传》。
    ②朱祖延:《北魏佚书考》,第71页。
    ①程树德:《九朝律考》卷五《后魏律考下》,第387页,中华书局,2003年版。
    ②以上据《魏书》卷一百一十一《刑罚志》。
    
    ①程树德:《九朝律考》卷五《后魏律考下》,第344—346页。
    ②朱祖延:《北魏佚书考》,第120页
    ①朱祖延:《北魏佚书考》,第118页。
    ②李正奋编:《补后魏书艺文志》,第713页。
    ③李正奋编:《补后魏书艺文志》,第712页。
    ④朱祖延:《北魏佚书考》,第108页。
    ⑤整理之后实为二十条。
    ①[西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十《三王世家》云:“御史奏舆地图。”《索隐》:“谓地为‘舆’者,天地有覆载之德,故谓天为‘盖’,谓地为‘舆’,故地图称舆地图。疑自古有此名,非始汉也。”第2110页,中华书局标点本,1959年版。
    ②朱祖延:《北魏佚书考》,第118页。
    ③杨衒之撰、杨勇校笺:《洛阳伽蓝记校笺》卷五云:“惠生《行记》,事多不尽录。”中华书局,2006年版。
    ④参杨勇之说,见《洛阳伽蓝记校笺》,第244页。
    
    ①[宋]郑樵:《通志》卷二五《氏族略第一》之《氏族序》,第439页,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版。
    ②唐元明:《魏晋南北朝目录学研究》,第117页,巴蜀书社,2009年版。
    ①《魏书》卷七下《高祖纪下》。《北史》卷三《魏本纪第三》、《资治通鉴》卷一四〇同。殷雪征《北朝的官私藏书与目录编纂》(载《山东图书馆季刊》1995年第2期)以为在太和十九年四月,误。
    ②唐元明:《魏晋南北朝目录学研究》,第118页。
    ③唐元明:《魏晋南北朝目录学研究》,第119页。
    ④《魏书》本传云张彝神龟二年卒,时年五十九。
    ①《北史》卷四十三《张彝传》。
    ①刘知几:《史通》卷十八《杂说下》。
    ②刘知几:《史通》卷十八《杂说下》。
    ③对于一些经历北魏到东魏北齐的史家,如温子升等,按照其著作撰成的时间,本节只对完成于东魏北齐者进行考述。
    ④《北齐书》卷二四《陈元康传》:“固成因进食,置刀于盘下而杀世宗。元康以身扞蔽,被刺伤重,至夜而终,时年四十三。”征诸《北史》卷六《齐本纪上》,世宗文襄帝遇刺卒于武定七年(549)八月辛卯。以此推之,则元康生于北魏正始四年(507)。
    ⑤杜佑:《通典》卷二十一《职官三》。
    ①刘隆有认为《黄初传天录》、《皇帝实录》都是实录体史书(见《实录究竟起源于何时》,载《兰州学刊》1984年第2期),盖未细审刘知几之意。
    ②杨勇说见《洛阳伽蓝记校笺》,第44页。
    ①《魏书》卷一百四《自序》。
    ②《北齐书》卷三七《魏收传》。
    ③白寿彝主编、瞿林东著:《中国史学史》第三卷《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第11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④庞天佑:《论魏收的门阀士族思想》,载《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⑤马艳辉:《论<魏书>史论的特点及价值》,载《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第4期。
    ①瞿林东:《论魏晋隋唐间的少数民族史学(下)》,载《河北学刊》2008年第4期。
    ②参瞿林东:《说<魏书>非“秽史”》,载《江汉论坛》1985年第5期。
    ③张莉:《<魏书>“秽史”说必须推翻》,载《运城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④《魏书》卷十二《孝静纪》、卷四七《卢玄传附卢元明传》、卷八四《文苑·李业兴传》、卷一百四《自序》。
    ⑤[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卷七十《地理类三》,上册,第619页,中华书局影印本,1965年版。
    ①侯娟颖:《<洛阳伽蓝记>创作背景及动机浅论》,载《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②李晓明:《<洛阳伽蓝记>的特点》,载《史学史研究》1994年第3期。
    ③《四库全书总目》卷七十。
    ④李晓明:《<洛阳伽蓝记>的特点》,载《史学史研究》1994年第3期。案“倚轻倚重”当作“畸轻畸重”。
    ⑤参看侯外庐:《中国古代思想通史》,第361页,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黄公渚:《<洛阳伽蓝记>的现实意义》,载《文史哲》1956年第11期。范祥雍:《<洛阳伽蓝记>校注·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唐燮军:《<洛阳伽蓝记>三题》,载《史学史研究》2005年第1期。范子烨:《论杨衒之及其<洛阳伽蓝记>的创作主旨》,载《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
    ⑥罗根泽:《<洛阳伽蓝记>试论》,载《光明日报》1960年1月31日。
    ⑦曹道衡:《关于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的几个问题》,载《文学遗产》2001年第3期。
    ⑧《梁书》卷四九《吴均传》,《南史》卷七二本传同。
    ⑨朱祖延:《北魏佚书考》,第126页。
    
    
    ①[清]梁章钜撰、王释非、许振轩点校:《称谓录》,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②张世方、包小金:《汉语堂表亲属称谓的历时兴替》,载《修辞学习》2007年第6期。
    ③《魏书·自序》与《北齐书·魏收传》原残,今本系从《北史·魏收传》补,故同。
     ①[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中华书局,1992版。
    ①《隋书》卷六《礼仪志一》。
    ②《北史》卷五六《魏收传》、《隋书》卷五八《魏澹传》。
    ③本节所考,包括南朝人士入北朝后的历史著作。这些史籍成于北方社会环境之下,应归属于西魏北周史学的范畴。
    ①《周书》卷四二《刘璠传》:“天和三年卒,时年五十九。”
    ①参李浩:《苏绰文体改革新说》,载《文史哲》1999年第4期。
    ①案“圆”通“圜”。郑雨化《常用通假字选释》云:“两字的本音均为yuán,义相通(通圆形之义)。古书中多以‘圜’作‘圆’。”第140页,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②《周书》卷二四《萧世怡传》。
    ③《周书》卷二四《萧大圜传》。
    ④《周书》卷二四《萧大圜传》。
    ①王记录:《北朝史学与北朝政治》,载《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1期。
    
    ①王记录:《北朝史学与北朝政治》,载《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1期。
    ②周一良:《略论南北朝史学之异同》,见周氏著《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第432页。
    ①刘知几《史通》卷四《序例》篇云:“魏收作例,全取蔚宗。”周一良先生虽不同意此极端说法,但以为“更观《魏书》传志标目及纪传之次序,亦多合乎范氏,知伯起尝取则于蔚宗也”。周氏说见《魏收之史学》,载《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第283页。
    ②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魏收袭用南朝史书》,第385页。
    ①胡宝国:《汉唐间史学的发展·南北史学异同》,第193页,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②王盛恩:《宋代官方史学研究》,第1页,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另外岳纯之认为“官方史学就是政府组织的史学活动”,简明但不全面,见《唐代官方史学研究》前言,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5月。
    ①王盛恩:《宋代官方史学研究》,第2页。
    ②《魏书》卷二九《奚斤传》。
    ③《魏书》卷十四《神元平文诸帝子孙·元丕传》。
    ④史学政策一词由王盛恩先生提出,具体定义参看其著《宋代官方史学研究》,第39页。
    ⑤《魏书》卷一百九《乐志五》。
    ⑥《魏书》卷二四《邓渊传》。
    ①《魏书》卷二《太祖纪》。
    ②《魏书》卷二《太祖纪》。
    ③《魏书》卷二《太祖纪》。
    ④田余庆:《<代歌>、<代记>和北魏国史——国史之狱的史学史考察》,载《历史研究》2001年第1期。
    ⑤有关《代记》内容的考说,见田余庆《<代歌>、<代记>和北魏国史——国史之狱的史学史考察》。
    ①田余庆:《<代歌>、<代记>和北魏国史——国史之狱的史学史考察》。
    ②《魏书》卷三五《崔浩传》。
    
    ①《魏书》卷三五《崔浩传》。
    ②《魏书》卷四上《世祖纪上》。
    ③《魏书》卷三五《崔浩传》。
    ④《魏书》卷三五《崔浩传》。
    ⑤《魏书》卷三五《崔浩传》。
    ⑥《北史》卷二一《崔浩传》。
    
    ①参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崔浩国史之狱》。
    ②《魏书》卷六十《韩麒麟传附子显宗传》。
    ①《魏书》卷六十《韩麒麟传附子显宗传》。
    ②《魏书》卷七十九《成淹传》。
    ③刘知几:《史通》卷十一《史官建置》。《魏书》卷八一《山伟传》作綦儁、山伟。
    ④《魏书》卷八一《山伟传》
    
    ①《北齐书》卷四《文宣纪》,《北史》卷七《齐本纪中》同。
    ②《魏书》卷一百四《自序》,《北齐书》卷三七《魏收传》。
    ③《北齐书》卷三七《魏收传》。
    
    ①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崔浩与寇谦之》,三联书店,2001年版。
    ②王东:《史官文化的演进》,载《历史研究》1993年第4期。
    ③刘知几:《史通》卷十一《史官建置》。
    ④王盛恩:《宋代官方史学研究》第158页。
    ①刘知几:《史通》卷十一《史官建置》。
    ②俞鹿年《北魏职官制度考》,第268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③《魏书》卷八九《酷吏·胡泥传》载:“泥率勒禁中,不惮豪贵。殿中尚书叔孙侯头应内直而阙于一时,泥以法绳之。侯头恃宠,遂与口诤。高祖闻而嘉焉,赐泥衣服一袭。出为幽州刺史,假范阳公。”故知阳尼任秘书著作郎在孝文帝时也。
    ④俞鹿年《北魏职官制度考》引《魏书》卷六十《程骏传》为秘书著作佐郎之例,但程骏所任实是著作佐郎。俞氏又云“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职员令》未见此职”,实则《官氏志》列秘书著作佐郎为从五品上。俞氏说见《北魏职官制度考》,第87页。
    ①《魏书》卷四八《高允传》。
    ②《魏书》卷五四《游雅传》。
    ③《魏书》卷六七《崔光传》。
    ④《魏书》卷四十《陆俟传附子恭之传》。
    ⑤刘知几:《史通》卷十一《史官建置》。北魏置著作局的时间,牛润珍先生以为在和平元年(460)之后,皇兴五年(471)之前,见牛润珍著《汉至唐初史官制度的演变》,第167—168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⑥《魏书》卷三五《崔浩传》、卷四八《高允传》,《北史》卷三一《高允传》。
    ①王盛恩:《宋代官方史学研究》,第160页。
    ②《魏书》卷三三《谷浑传附谷纂传》。
    ③《魏书》卷十四《神元平文诸帝子孙》。
    ④《魏书》卷六九《裴延儁传》。
    ⑤《北齐书》卷四二《阳休之传》。
    ⑥《北齐书》卷三七《魏收传》,卷三九《祖珽传》。
    ⑦《北齐书》卷三三《萧退传》,卷三八《元文遥传》。
    ⑧《唐六典》卷十《秘书省》。
    ⑨《通典》卷二六《职官八》。
    ⑩《周书》卷三八《柳虬传》。
    ①著作下士仅见《史通》,其余诸书皆作中士。王仲荦《北周六典》卷四《春官府第九》云:“著作中士,四人,正二命。”王氏自注引《史通》径作“中士”。见王氏著《北周六典》,上册第190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②《隋书》卷五八《明克让传》。
    ③《通典》卷二一《职官三》。
    
    ①[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
    ②牛润珍:《北齐史馆考辨》,载《南开学报》1995年第4期。
    ③《北齐书》卷四四《刁柔传》云:“柔在史馆未久,逢勒成之际,志存偏党。”
    ④牛润珍:《北齐史馆考辨》,载《南开学报》1995年第4期。
    ①岳纯之:《唐代官方史学研究》,第12页。
    ②王盛恩:《宋代官方史学研究》,第96—98页。
    ③王盛恩:《宋代官方史学研究》,第97页。
    ④牛润珍:《北齐史馆考辨》,载《南开学报》1995年第4期。
    ⑤倪道善:《古代史馆述评》,载《历史教学》1988年第8期。
    
    ①王志刚:《北齐与设馆修史的出现》,载《河北学刊》2009年第2期。
    ②《宋书》卷六二《王微传》、卷六八《彭城王义康传》。《南齐书》卷四三《何昌寓传》。
    ①田余庆:《<代歌>、<代记>和北魏国史——国史之狱的史学史考察》。
    ①《魏书》卷六二《李彪传》。
    ②《魏书》卷八一《山伟传》。
    ③刘知几:《史通》卷十一《史官建置》云:“当代都之时,史臣每上奉王言,下询国俗,兼取工于翻译者,来直史曹。及洛京之末,朝议又以为国史当专任代人,不宜归之汉士。于是以谷纂、山伟更主文籍。凡经二十余年,其事阙而不载。斯盖犹秉夷礼,有互乡之风者焉。”
    ④尹达主编:《中国史学发展史》,第131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⑤《北齐书》卷三七《魏收传》。
    ⑥《北齐书》卷三七《魏收传》。
    ⑦《魏书》卷一〇九《乐志》。
    ⑧田余庆先生认为“北魏乐府晨昏演习代歌,就是为了歌颂开国之君道武帝,以及拓跋‘祖宗开基’的功业”,参《<代歌>、<代记>和北魏国史——国史之狱的史学史考察》。
    ①《魏书》卷三五《崔浩传》。
    ②《魏书》卷六二《李彪传》。
    ③《北齐书》卷四《文宣纪》,《北史》卷七《齐本纪中》同。
    ④参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崔浩国史之狱》;田余庆:《<代歌>、<代记>和北魏国史——国史之狱的史学史考察》;张碧波:《北魏王国国史案的背后——一场特殊形态的华夷文化冲突》,载《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第5期。
    ⑤《魏书》卷六七《崔光传附崔鸿传》。
    ⑥[清]赵翼撰、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卷十三《魏书多曲笔》,上册第263页,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⑦参本文上篇之考述。
    ①谢保成认为《隋书·经籍志》的作者是魏征,考证参其所著《隋唐五代史学》,第142—144页,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按《旧唐书》卷七一《魏征传》,魏征乃钜鹿曲城人,其父曾任北齐屯留令。
    ②《廿二史札记校证》卷十三《<魏书>多曲笔》,第263页。
    ③《廿二史札记校证》卷十三《尔朱荣传》,第265页。
    ④《廿二史札记校证》卷十三《<魏书>多曲笔》,第263页。
    ⑤李传印:《魏晋南北朝史学与政治的关系》,第73页,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⑥《廿二史札记校证》卷十三《<魏书>多曲笔》,第263页。
    
    ①[清]赵翼撰:《陔余丛考》卷七《<魏书>书法》,第139页,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
    ②李传印:《魏晋南北朝史学与政治的关系》,第290页。
    
    ①刘知几:《史通》卷十二《古今正史》。
    ②《北齐书》卷三七《魏收传》。
    ①《魏书》卷二二《孝文五王传·清河王怿传》。
    ②《魏书》卷六十《韩麒麟传附韩子熙传》。关于《显忠录》的考证参见上篇。
    ③具体考证参见上篇。
    ④《周书》卷四七《艺术·姚僧垣传附子最传》。关于《宇文宪传》的论说见上篇。
    ⑤参《魏书》卷一百一十《刑罚志》。
    ①参李传印:《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与政治的关系》,第150—156页。
    ②《魏书》卷三五《崔浩传》。
    ③《魏书》卷七七《羊深传》。
    ④参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七册,第五卷(上),第623页,社会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⑤《魏书》卷十五《昭成子孙·拓跋仪传》。
    ⑥《魏书》卷七七《辛雄传》。
    ①《魏书》卷六八《甄琛传》。
    ②《魏书》卷六六《李崇传》。《北齐书》卷三十六与《北史》卷四三《邢卲传》皆以此事出于邢卲,时在“太昌初”以后。案武泰元年(428)四月庚子河阴之变,尔朱荣沉灵太后及幼主于河。安得太昌(532)以后览邢卲之表乎·当从《魏书》。
    ③参看钱穆:《国史大纲》第四编《魏晋南北朝之部·北方汉化与北方儒统》,第279—282页,中华书局,1996年版;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第225—226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胡宝国:《汉唐间史学的发展·南北史学异同》。
    ④蒙文通:《中国史学史》,第67页,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⑤程树德:《九朝律考》卷四《南朝诸律考序》,第311页。
    ⑥参胡宝国:《汉唐间史学的发展·南北史学异同》。
    ⑦何敬群:《洛阳伽蓝记校笺序》,见杨勇《洛阳伽蓝记校笺》,书前第7页,中华书局,2006年版。
    ⑧杨衒之撰、杨勇校笺:《洛阳伽蓝记校笺》,第1页。
    ⑨参杨勇:《洛阳伽蓝记校笺·自序》,书前第11页。
    ⑩杨衒之撰、杨勇校笺:《洛阳伽蓝记校笺》,第2页。
    ①《魏书》第七册载录。
    ②胡宝国:《汉唐间史学的发展·南北史学异同》,第190页。
    ③参宋衍申主编:《中国史学史纲要》,第82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④《魏书》卷十八《太武五王传·临怀王谭传附元孚传》。
    ⑤《魏书》卷十九中《景穆十二王传中·任城王云传附子澄传》。
    ⑥参钱文忠:《陈寅恪印象》,第139页,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北齐]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唐]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唐]李延寿:《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唐]李百药:《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
    [唐]令狐德棻:《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版。
    [唐]魏徵等:《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唐]李延寿:《北史》,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
    [唐]刘知几、[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唐]杜佑:《通典》,中华书局影印本,1984年版。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北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
    [清]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见《二十五史补编》第四册,开明书店,1936年版。
    [清]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见《二十五史补编》第四册,开明书店,1936年版。
    杨衒之撰、杨勇校笺:《洛阳伽蓝记校笺》,中华书局,2006年版。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尹达主编:《中国史学发展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朱祖延:《北魏佚书考》,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
    陈桥驿:《<水经注>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杨翼骧编:《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第一册,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续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王树民:《中国史学史纲要》,中华书局,1997年版。
    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金毓黼:《中国史学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宋衍申主编:《中国史学史纲要》,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张国刚、乔治忠:《中国学术史》,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版。
    岳纯之:《唐代官方史学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胡宝国:《汉唐间史学的发展》,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李正奋:《补后魏书艺文志》,见徐蜀编《魏晋南北朝正史订补文献汇编》第三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
    张立文主编、向世陵著:《中国学术通史·魏晋南北朝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李传印:《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与政治的关系》,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白寿彝主编、瞿林东著:《中国史学史》第三卷《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蒙文通:《中国史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蒙思明:《魏晋南北朝的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日本]内藤湖南著、马彪译:《中国史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王盛恩:《宋代官方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高国抗:《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的巨大发展》,载《暨南学报》1984年第3期。
    王海燕:《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概述》,载《唐山师专学报》1998年第3期。
    瞿林东:《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史学的发展》,载《史学史研究》1991年第2期。
    李小树:《魏晋南北朝民间史学活动探论》,载《学术论坛》2000年第5期。
    李峰:《北朝史学的发展及特质》,载《晋阳学刊》2007年第3期。
    李传印:《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的经世特点》,载《史学史研究》2008年第2期。
    乔治忠、王秀丽:《十六国北朝政权的史学及其历史意义》,载《齐鲁学刊》2004年第4期。
    黎子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编纂学》,载《杭州大学学报》1981年第1期。
    柏明、李颖科:《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注》,载《西北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
    李颖科:《魏晋南北朝历史编纂学简论》,载《西北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
    韩杰:《北魏时期‘十六国史’的撰述》,载《史学史研究》1989年第3期。
    韩杰:《北魏时期‘十六国史’撰述的史学成就》,载《思想战线》1993年第4期。
    韩杰:《元魏史撰修考说》,载《思想战线》1999年第2期。
    韩杰:《十六国史撰修考说》,载云南大学历史系编《史学论丛》第八辑,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刘治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注体式》,载《固原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
    闫祥云、马成军:《拓跋鲜卑史学自觉与北朝史学编纂》,载《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王记录:《北朝史学与北朝政治》,载《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
    李传印:《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撰述与现实政治》,载《南都学坛》2004年第1期。
    王志刚:《北朝民族史撰述的发展》,载《史学史研究》2007年第1期。
    
    陈直:《南北朝谱牒形式的发现和索隐》,载《西北大学学报》1980年第3期。
    黎子耀:《魏晋南北朝史学的旁支——地记与谱学》,载《杭州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
    李传印:《北朝谱学与北朝政治》,载《史学月刊》2003年第4期。
    李传印:《魏晋南北朝时期谱学的时代特点》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高贤栋:《北朝宗族谱牒述论》,载《北方论丛》2007年第5期。
    
    曹道衡:《论崔浩的历史地位及其死因》,载《阴山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1期。
    何兹全:《崔浩之死》,载《文史哲》1993年第3期。
    李春祥:《拓跋焘诛杀崔浩原因再探讨》,载《通化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6期。
    田余庆:《<代歌>、<代记>和北魏国史——国史之狱的史学史考察》,载《历史研究》2001年第1期。
    张德寿:《拓跋鲜卑统治者的心态与崔浩国史之狱》,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李传印:《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撰述与现实政治》,载《南都学坛》2004年第1期。
    
    韩杰:《崔鸿籍贯考》,载《史学月刊》1989年第1期。
    邱敏:《<十六国春秋>史料来源述考》,载《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
    邱久荣:《<十六国春秋>之亡佚及其辑本》,载《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6期。
    韩杰:《北窗脞语六则》,载云南大学历史系编《史学论丛》第五辑,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王薇:《<十六国春秋>考略》,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3年第3期。
    任怀国:《试论崔鸿的史学贡献——兼论<十六国春秋>的价值》,载《潍坊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陈长琦、周群:《<十六国春秋>散佚考略》,载《学术研究》2005年第7期。
    
    瞿林东:《说<魏书>非‘秽史’》,载《江汉论坛》1985年第5期。
    向燕南:《<魏书·释老志>的史学价值》,载《史学史研究》1993年第2期。
    曲超耘:《为魏收的秽史辩诬》,载《唐都学刊》1998年第2期。
    庞天佑:《论魏收的门阀士族思想》,载《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张莉:《<魏书>在民族史撰述上的成就》,载《山西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张莉:《<魏书>‘秽史’说必须推翻》,载《运城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张莉:《<魏书>编撰性质考论》,载《晋阳学刊》2006年第1期。
    
    吉联抗:《从<洛阳伽蓝记>看北魏“伎乐之盛”》,载《人民音乐》1982年第4期。
    刘波:《<洛阳伽蓝记>的学术价值》,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3年第5期。
    范子烨:《论杨衒之及其<洛阳伽蓝记>的创作主旨》,载《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
    李靖莉:《<洛阳伽蓝记>的史料价值及不足》,载《史学月刊》1997年第1期。
    卢宁:《由<洛阳伽蓝记>看北魏的中原法化》,载《法音》1998年第12期。
    白翠琴:《一部拓跋鲜卑的别史——略论<洛阳伽蓝记>史学价值》,载《民族研究》1999年第6期。
    钟盛:《从<洛阳伽蓝记>看北魏洛的经济发展状况》,载《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1期。
    常新:《<洛阳伽蓝记>的社会文化史意义》,载《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
    侯娟颖:《<洛阳伽蓝记>创作背景及动机浅论》,载《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钟盛:《从<洛阳伽蓝记>看北魏洛阳文化的复兴——以陈庆之、杨元慎正统之争为例》,载《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王君连:《<洛阳伽蓝记>的社会现实意义分析》,载《聊城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辛志贤:《郦道元籍贯考辨》,载《史学史研究》1979年第2期。
    刘德岑:《郦道元与<水经注>》,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1期。
    葛蓬天:《<水经注>注中注之证明》,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年第3期。
    陈桥驿:《郦道元和<水经注>以及在地学史上的地位》,载《自然杂志》1990年第3期。
    孙钦善:《<水经注>的历史地理考证成就》,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年第3期。
    李凭:《郦道元的生平与学术成就》,载《文献》1994年第4期。
    华林甫:《论郦道元<水经注>的地名学贡献》,载《地理研究》1998年第6期。
    陈东林:《郦道元<水经注>的编辑体列及特色》,载《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贺双非:《浅论<水经注>的历史价值与深远影响》,载《高等函授学报》2003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