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理论”在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中的应用述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表演理论是由美国民俗学派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出的重要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后,逐渐受到了民俗学者的重视,并在本世纪初掀起了在民间文学研究中的应用热潮,诸如杨利慧、巴莫曲布嫫、孟慧英、董晓萍、万建中等众多学者都对该理论进行了译介、借鉴和应用。在我国民间文学研究的发展历程中,学者对表演理论的应用涉及到了民间文学特征的动态阐释、田野作业的反思、民俗事象个案研究等多个方面。表演理论与“口头程式理论”、“民族志诗学”等共同构筑了民俗学科对口头语言艺术研究的新视点,使研究的方向出现了由对书面的文学性研究转向对民俗事象动态研究的结合,以及对表演过程中的文本进行阐释;学术重点由对群体性创造的观念转向对民间叙述者的关注等。但是正当众多学者接受表演理论并对其进行应用时,我们也需要对当前的应用状况进行审视:我国学者是如何将这一西方理论与中国民间文学作品结合起来展开研究的?学者们对表演理论的应用是否正确无误?结合表演理论的应用来看,我国民间文学研究在理论建设上又是如何的呢?因此笔者通过对表演理论的概述、表演理论在我国民间文学研究中的应用分析,探讨表演理论对我国民间文学研究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总结出以下四点:一、表演理论启发了我国学者对研究范式转换的思考,在我国民间文学研究新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二、表演理论是对中国民间文学理论框架的建构,而不是片段的、关键词式的破碎应用;三、表演理论在中国的发展是对整个民间文学理论的丰富,而不是依靠表演理论解决所有的问题;四、我国民间文学存在状态的复杂性决定了与表演理论的结合及应用。
Performance Theory has been put forward by American folklore between sixtieth and seventieth in twenty century. Since 1980s it has been introduced into China by some scholars, gradually absorbing the attention of some folk literature scholars, and it turn to boom in the research of folk literature in the early time of 21 century. The theory is been referred and applied by many scholars, such as Yang Lihui,Bamo Qubumo,Meng Huiying,Dong Xiaoping, Wan Jianzhong.During the process of Chinese folk literatur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involv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lk literature's dynamic interpretation, fieldwork reflection, case study of folklore and so on. Performance Theory and "Oral Formulaic Theory", "ethnopoetics" etc build a new viewpoint of verbal arts research in the study of folk literature, turning the direction from the literary research of written folklore to the dynamics of the combination in folklore,as well as the interpretation of text in performing procession; academic focus on creating concept by group also turns to the attention of the folk narrators and so on.While many scholars accept Performance Theory and begin to apply it, we should think about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status:As a western theory, how Chinese scholars apply it into the research of folk literature? Will scholars make some mistak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Performance Theory? Combin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Performance Theory, how does scholars build our own theory of folk literature? Through making the summary of Performance Theory,the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in Performance Theory, the research of its effects in china, sum up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first, Performance Theory inspired research of scholars on paradigm shift in the folk literature, which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the new process;Second, Performance Theory constructs the whole Chinese folk research, rather than some fragments, or crushing applications; Third, Performance Theory enrich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Chinese theory, rather than relying on it to solve all problems; Fourth, the combina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Performance Theory have its roots in the complex state of Chinese folk literature.
引文
①孟慧英:《西方民俗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9月,287页。
    ①[美]理查德·鲍曼著,杨利慧、安德明译:《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12页。
    ②同上,2页。
    ①[美]理查德·鲍曼著,杨利慧、安德明译:《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18页。
    ②孟慧英:《西方民俗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9月,289页。
    ①[美]理查德·鲍曼著,杨利慧、安德明译:《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7页。
    ②孟慧英:《西方民俗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9月,441页。
    ③[美]理查德·鲍曼著,杨利慧、安德明译:《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41页。
    ④同上,42页。
    ⑤同上,47页。
    ⑥同上,49页。
    ①[美]理查德·鲍曼著,杨利慧、安德明译:《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51页。
    ②尹虎彬:《在古代经典与口头传统之间——20世纪史诗学述评》,《民间文学研究》,2002年第3期。
    ①尹虎彬:《二十世纪口传文学研究的十个误区》,《文化研究》,2005年第4期。
    ②尹虎彬:《口头诗学与民族志》,《民俗研究》,2002年第2期。
    ③同上
    ①尹虎彬:《史诗观念与史诗研究范式转移》,《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①孙正国:《叙事学方法:一段历程,一种拓展——关于20世纪民间故事叙事研究的回顾与思考》,《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②程蔷、董乃斌:《民间叙事论纲》(上),《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①程蔷、董乃斌:《民间叙事论纲》(上),《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②彭兆荣:《仪式叙事的原型结构——以瑶族“还盘王愿”仪式为例》,《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9期。
    ③彭兆荣:《论身体作为仪式文本的叙事——以瑶族“还盘王愿”仪式为例》,《民族文学研究》,2010年第2期。
    ①杨利慧:《民族志诗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②同上。
    ③同上。
    ④巴莫曲布嫫、朝戈金:《民族志诗学》,《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6期。
    ①叶舒宪:《玄鸟原型的图像学探源——六论“四重证据法”的知识考古范式》,《民族艺术》,2009年第3期。
    ②同上。
    ③高有鹏:《中国民间文学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8,5页。
    ①高有鹏:《中国民间文学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8,11页。
    ②杨利慧:《表演理论与民间叙事研究》,《民俗研究》,2004年第1期。
    ①尹虎彬:《史诗观念与史诗研究范式转移》,《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②罗斯玛丽·列维·朱姆沃尔特著,尹虎彬译:《口头传承研究方法纵谈》,《民族文学研究》,2000年增刊。
    ③周福岩:《民间故事研究的方法论》,《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第3期。
    ①巴莫曲布嫫:《叙事语境与演述场域——以诺苏彝族的口头论辩和史诗传统为例》,《文学评论》,2004年第1期。
    ①巴莫曲布嫫:《叙事语境与演述场域——以诺苏彝族的口头论辩和史诗传统为例》,《文学评论》,2004年第1期。
    ②同上。
    ③同上。
    ④同上。
    ⑤同上。
    ①巴莫曲布嫫:《叙事语境与演述场域——以诺苏彝族的口头论辩和史诗传统为例》,《文学评论》,2004年第1期。
    ②同上。
    ③巴莫曲布嫫:《“民间叙事传统格式化”之批评(中)——以彝族史诗<勒俄特依>的“文本迻录”为例》,《文化研究》,2003年第4期。
    ①巴莫曲布嫫:《叙事语境与演述场域——以诺苏彝族的口头论辩和史诗传统为例》,《文学评论》,2004年第1期。
    ②尹虎彬:《口头传统史诗的内涵和特征》,《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③李玉平:《口头文学视野中的文类理论》,《民族文学研究》,2010年第1期。
    ①杨利慧:《从神话的文本溯源研究到综合研究》,《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2期。
    ②同上。
    ③同上。
    ①杨利慧:《从神话的文本溯源研究到综合研究》,《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2期。
    ②杨利慧:《神话一定是“神圣的叙事”吗?——对神话界定的反思》,《民族文学研究》,2006年第3期。
    ③杨利慧:《神话的重建——以<九歌>、<风帝国>和<哪吒传奇>为例》,《文化研究》,2006年第4期。
    ④廖明君、杨利慧:《朝向神话研究的新视点》,《学术访谈》,2005年第1期。
    ⑤孟慧英:《西方民俗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9,57页。
    ⑥同上,57页。
    ①杨利慧:《女娲溯源——女娲信仰起源地的再推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6页。
    ①杨利慧:《从神话的文本溯源研究到综合研究》,《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2期。
    ①尹虎彬:《史诗观念与史诗研究范式转移》,《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②朝戈金:《朝向21世纪的中国史诗学》,《国际博物馆》(全球中文版),2010年第1期。
    ③段宝林:《中国民间文学概要》(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6页。
    ④同上,17页。
    ①杨利慧:《神话的重建——以<九歌>、<风帝国>和<哪吒传奇>为例》,《文化研究》,2006年第4期。
    ②“田野作业与研究方法座谈会”纪要,《民间文学论坛》,1985年第5期,第6页,引自施爱东:《告别田野》,《民俗研究》,2003年第1期。
    ③施爱东:《告别田野》,《民俗研究》,2003年第1期。
    ①周福岩:《表演理论与民间故事研究》,《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②同上。
    ③同上。
    ④董晓萍:《田野民俗志》,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72页。
    ①刘晓春:《从“民俗”到“语境中的民俗”——中国民俗学研究的范式转换》,《民俗研究》,2009年2月。
    ①高丙中:《生活世界:民俗学的领域和学科位置》,《社会科学战线》,1992年第3期。
    ②[美]理查德·鲍曼著,杨利慧、安德明译:《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215页。
    ①施爱东:《告别田野》,《民俗研究》,2003年第1期。
    ②陈建宪:《走向田野回归文本——中国神话学理论建设反思之一》,《民俗研究》,2003年第4期。
    ①陈建宪:《走向田野回归文本——中国神话学理论建设反思之一》,《民俗研究》,2003年第4期。
    ②刘晓春:《从“民俗”到“语境中的民俗”——中国民俗学研究的范式转换》,《民俗研究》,2009年2月。
    [1]费孝通.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37,(2):4—12.
    [2]钟敬文.建立具有中国特点的民间文艺学[J].思想战线,1980,(5):4346.
    [3]陈勤建.现代化建设中的民俗效应[J].民俗研究,1987,总第四期:2—17.
    [4]刘守华.文化背景与故事传承——对32位民间故事讲述家的综合考察[J].民族文学研究,1988,(2):28—34.
    [5][美]洪张泰著,董晓萍译.民间文学的发现[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8,(4):245—265.
    [6]柯杨.关于深化民俗学田野作业的两点思考[J].民俗研究,1989,(2):9—10.
    [7]陈勤建.文艺民俗学漫谈[J].民俗研究,1989,(3):24—25.
    [8][苏]李福清.书本故事与口头文学的联系[J].蒙古学信息,1990,(1):37—40.
    [9]高丙中.民俗生活:民俗学的研究对象和学术取向[J].民俗研究,1991,(3):1—8.
    [10]户晓辉.尤利西斯主题:神话与叙事的分析[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4):76-83.
    [11]蒲寿章.民间口头文学琐议[J].民族论坛,1992,(1):77—81.
    [12]高丙中.生活世界:民俗学的领域和学科位置[J].社会科学战线,1992,(3):328—335.
    [13]钟敬文.民俗文化学发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5):1—13.
    [14]许钰.中国近现代口承故事概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5):14—20.
    [15]李增林、张鸿才.民间故事的交流与交流的民间故事[J].宁夏社会科学,1994,(1):77—82.
    [16]高丙中.民俗模式:民俗研究的操作单位及其属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104—110.
    [17]陶立璠.中国民俗学发展新的里程碑——中国民俗学1994年学术研讨会闭幕词[J].民俗研究,1994(4):11—13.
    [18]刘锡诚.民间故事的文化人类学考察[J].江西社会科学,1994,(4):80—84.
    [19]刘锡诚.世纪回顾:中国民俗学面临的选择[J].民俗研究,1995,(3):20—29.
    [20]陶立璠.民俗学的田野作业[J].西藏研究,1995,(3):39—40.
    [21]尹虎彬.史诗的诗学:口头程式理论研究[J].民族文学研究,1996.3:86—94.
    [22]尹虎彬.口头文学研究中的程式概念[J].民间文学论坛,1996,(3):19—30.
    [23]顾惜佳.民俗学田野作业的几点思考[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3:38—42.
    [24]董晓萍.民族志式田野作业中的学者观念——对我国现代田野作业中的8种学者著述的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6):36—43.
    [25]王继英.叙事文学发展轨迹——神话、传说、故事比较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6):31—34.
    [26]尹虎彬.口头诗歌传统与表演中的创作问题——荷马与荷马史诗研究的启示[J].海南师院学报,1997,(1):60—63.
    [27]杨利慧.伏羲女娲与兄妹婚神话的粘连与复合[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6):20—26.
    [28]钟敬文.文学研究民俗学方法[J].民族艺术,1998,(2):30—31.
    [29]李亦园.民间文学的人类学研究[J].民族艺术,1998,(3):164—176.
    [30]陶立璠.民俗意识的回归[J].西藏研究,1998,(3):30—36.
    [31]钟敬文.近年中国民俗学的发展与《民俗学概论》的编撰[J].民间文学论坛,1998,(4):3—7.
    [32]陈勤建.现实性:中国民俗学的世纪抉择[J].民俗研究,1998,(4):1—10.
    [33]刘铁梁.中国民俗学发展的几个阶段[J].民俗研究,1998,(4):81—89.
    [34]钟敬文.从事民俗学研究的反思与体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6):12—17.
    [35]刘铁梁.民俗志研究方式与问题意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6):44—48.
    [36]廖明君.口传史诗的误读——朝戈金访谈录[J].民族艺术:1999,(1):5—8.
    [37]任聘.从“民俗”到“民识”——略论民俗研究学术取向的转换[J].民俗研究,1999,(1):3—5.
    [38]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在中国的传播[J].社会科学研究,1999.1:116—121.
    [39]夏敏.文化变迁与民俗学的学术自省[J].民俗研究,1999,(2):14—18.
    [40][日]小岛璎礼著,周星译.展望比较民俗学[J].民俗研究.1999,(3):59—70.
    [41]高有鹏.面向21世纪的中国神话研究[J].社会科学版辑刊,1999,(3):144—148.
    [42]朝戈金.口传史诗的田野作业问题——南斯拉夫和蒙古史诗田野作业评述[J].民族文学研究,1999.3:39--43.
    [43]尹虎彬.口头诗学关于“歌”的概念——以《奥德赛》的多重故事结构为例[J].民族文学研究,1999.4:83—87.
    [44]杨利慧.历史关怀与实证研究——钟敬文民间文艺学思想研究之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6):27—33.
    [45]刘守华.世纪之交的中国民间故事学[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34—39.
    [46]周新.民间故事的叙事方式与语言策略[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1):11—13.
    [47]罗斯玛丽·列维·朱姆沃尔特,尹虎彬译.口头传承研究方法纵谈[J].民族文学研究,2000年增刊:3—17.
    [48]吕微.现代性论争中的民间文学[J].文学评论.2000,(2):124—134.
    [49]段宝林、过伟、刘琦.立体思维下的民间诗律研究[J].诗刊,2000,(6).60—61.
    [50]段宝林.民间叙事的权威问题[J].国际学术动态,2000,(6):17—22.
    [51]孙正国.叙事学方法:一段历程,一种拓展——关于20世纪民间故事叙事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6):11—14.
    [52]理查德·鲍曼,翟胜德译.对表演的设定[J].民族文学研究,2000年增刊:66—73.
    [53]程蔷.祭祀与民间行为叙事[J].民俗研究,2001,(1):45—53.
    [54]陈勤建.20世纪初中国学界民俗自觉意识的发生[J].民间文化,2001,(1):11—17.
    [55]钟年.民间故事:谁在讲谁在听?——以廪君、盐神故事为例[J].民间文化,2001,(1):89—93.
    [56]江帆.口承故事的“表演”空间分析——以辽宁讲述者为对象[J].民俗研究,2001,(2):61—71.
    [57]刘守华.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百年历程[J].华中师范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61—66.
    [58]户晓辉.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现状与理论新议学术研讨会综述[J].民族文学研究,2001.3:91.
    [59]周福岩.表演理论与民间故事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3):10—14.
    [60]周福岩.民间故事研究的方法论[J].社会科学辑刊,2001,(3):158—163.
    [61]高有鹏.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展中的民间文化思潮[J].文学评论,2001,(4):58—64.
    [62]李扬.迈向新世纪的民间叙事研究——第13届国际民间叙事研究会大会综述[J].民俗研究,2001, (4):196—199.
    [63]钟敬文.口传史诗诗学的几点思考——兼评朝戈金<口传史诗诗学>[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9:1—6.
    [64]刘守华.民间文学研究方法泛说[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1—8.
    [65]户晓辉.民间文学的学科自觉与规范化追求——读吕微<神话何为>[J].民俗研究,2002,(1):172—175.
    [66]席嘉、程志君.民间传说的文本与语境——一个文化变迁的个案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8—13.
    [67]萧放.历史民俗学与钟敬文的学术贡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33—39.
    [68]尹虎彬.口头诗学与民族志[J].民俗研究,2002,(2):19—30.
    [69]尹虎彬.在古代经典与口头传统之间——20世纪史诗学述评[J].民间文学研究,2002.3:3—9.
    [70][英]杰克·古迪著,户晓辉译.从口头到书面:故事讲述中的人类学突破[J].民间文学研究,2002.3:86—90.
    [71]刘铁梁.开拓与探索的历程——民俗学学科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76—84.
    [72]谭君强.叙事理论的发展与审美文化叙述学[J].思想战线,2002,(5):114—118.
    [73]吕微.传统经学与现代神话研究[J].文学人类学研究,2002.9:18—23.
    [74]钟敬文.重视田野作业争取更大成绩——致大会的贺信[J].民俗研究,2003,(1):6.
    [75]施爱东.告别田野[J].民俗研究,2003,(1):5—16.
    [76]祝秀丽.中国民间故事讲述活动研究史略[J].民俗研究,2003,(1):140—147.
    [77]段宝林、过伟.中国民间文学采录研究的黄金时期[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107—114.
    [78]尹树广.生活世界的现实及其价值维度[J].哲学研究,2003,(1):12—17.
    [79]董乃斌、程蔷.民间叙事论纲(上)[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3,(2):13—21.
    [80]吕微.“内在的”和“外在的”民间文学[J].文学评论,2003,(3):155—166.
    [81]廖明君、刘晓春.民俗学的当下关怀[J].学术访谈,2003.3:12—19.
    [82]陈建宪.走向田野回归文本——中国神话学理论建设反思之一[J].民俗研究,2003,(4):5—13.
    [83]李凤亮.论民间文艺的民俗文化学意义[J].思想战线,2003,(4):55—59.
    [84]董晓萍.论田野民俗志[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43—50.
    [85]巴莫曲布嫫.“民间叙事传统格式化”之批评(上)——以彝族史诗<勒俄特依>的“文本迻录”为例[J].文化研究,2003,(4):39—45.
    [86]彭兆荣.神话叙事中的“历史真实”——人类学神话理论述评[J].民族研究,2003,(5):83—92.
    [87]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的方法论探索[J].思想战线,2003,(5):119—123.
    [88]董乃斌、程蔷.民间叙事论纲(下)[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3,(5):38—51.
    [89]林继富.神圣的叙事——民间传说与民间信仰互动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6):11—17.
    [90]施定.近20余年中国叙事学研究述评[J].学术研究,2003,(8):129—132.
    [91]黄华新、金立.语境与意义推导[J].哲学研究,2003年增刊:43—47.
    [92]刘守华.中国民间文艺学百年足迹[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19—24.
    [93]杰茜卡·安德森·特纳著,杨利慧译.旅游景点的文化表演之研究[J].人文讲坛,2004,(1):6—17.
    [94]王杰文.反思民俗学——关于钟敬文先生的“记录民俗学”[J].西北民族研究,2004,(1):173—180.
    [95]漆凌云.回归民间: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百年反思[J].船山学刊,2004,(1):112—116.
    [96]巴莫曲布嫫.叙事语境与演述场域——以诺苏彝族的口头论辩和史诗传统为例[J].文学评论,2004,(1):147—115.
    [97]巴莫曲布嫫.“民间叙事传统格式化”之批评(中)——以彝族史诗<勒俄特依>的“文本迄录”为例[J].文化研究,2004,(1):18—26.
    [98]巴莫曲布嫫.“民间叙事传统格式化”之批评(下)——以彝族史诗<勒俄特依>的“文本迻录”为例[J].文化研究,2004,(2):32—40.
    [99]巴莫曲布嫫.口头传统·书写传统·电子传媒——兼谈文化多样性讨论中的民俗学视界[J].广西民族研究,2004,(2):29-36.
    [100]陶立璠.信息化时代的中国民俗和民俗学[J].人文讲坛,2004.2:6—12.
    [101]陈勤建、廖海波.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在民俗学文学化中的独立发展[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4—60.
    [102]纪军.浅析民间故事讲述中的听众[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38—42.
    [103]刘锡诚.中国民间文艺学史上的流派问题(上)[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62—64.
    [104]刘锡诚.中国民间文艺学史上的流派问题(下)[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64—73.
    [105]高有鹏.论中国现代民间文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和与发展[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99—103.
    [106]韦晓娟.民间口承故事的表演性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3):85—87.
    [107]刘魁立.民间叙事机理谫论[J].民俗研究,2004,(3):51—57.
    [108]林继富.一个民间叙事传统的形成——以廪君叙事为例[J].民俗研究,2004,(3):58—71.
    [109]巴莫曲布嫫.叙事型构·文本界限·叙事界域:传统指射性的发现[J].民俗研究,2004,(3):114—132.
    [110]张福三.论民间文化传承场[J].民族艺术研究,2004.3:27—34.
    [111]万建中.寻求民间叙事[J].民族文学研究,2004.4:29—33.
    [112]刘宗迪.从书面范式到口头范式:论民间文艺学的范式转换与学科独立[J].民族文学研究,2004.4:57—64.
    [113]尹虎彬.河北民间表演宝卷与仪式语境研究[J].民族文学研究,2004.3:78—85.
    [114]江帆.民间叙事的即时性与创造性——以故事家谭振山的叙事活动为对象[J].民间文化论坛,2004,(4):21—26.
    [115]廖明君.田野研究的“五个在场”——巴莫曲布嫫访谈录[J].学术访谈,2004,(4):14—27.
    [116]秦臻.隐秘的祭祀:一个哈尼族个案的分析[J].民族艺术研究,2004,(5):60—68.
    [117]吕微.反思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学术伦理[J].民间文化论坛,2004,(5):3—8.
    [118]吕微.从“我们和他们”到“我和你”[J].民间文化论坛,2004,(5):15—20.
    [119]陈连山.中国民俗学未来发展的三个基本问题[J].民间文化论坛,2004,(6):8—12.
    [120]杨利慧.民族志诗学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9—54.
    [121]孟慧英.语境中的民俗[J].民间文化论坛,2004,(6):59—63.
    [122]朝戈金、巴莫曲布嫫.民族志诗学[J].民间文化论坛,2004(6):90—91.
    [123]万建中.民间文学本体特征的再认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1—48.
    [124]毛洪文、孙正国.近20年中国民间故事叙事性研究的探索与缺失[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 文社会科学版),2004.9:169—171.
    [125][英]杰克·古迪著,户晓辉译.口头传统中的记忆[J].民族文学研究,2005.1:133—140.
    [126]廖明君、杨利慧.朝向神话研究的新视点[J].学术访谈,2005,(1):11—21.
    [127]申丹.20世纪90年代以来叙事理论的新发展[J].当代外国文学,2005,(1):47—54.
    [128]杨利慧.从神话的文本溯源研究到综合研究[J].民间文化论坛,2005,(2):9—11.
    [129]巴莫曲布嫫.克智与勒俄:口头论辩中的史诗演述(下)[J].民间文化论坛,2005,(3):15—22.
    [130]刘守华、李林悦.中国民间传说、故事研究的新进展[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7—31.
    [131]刘惠萍.在书面与口头传统之间——以敦煌本<舜于变>的口承故事性为探讨对象[J].民俗研究,2005,(3):52—72.
    [132]尹虎彬.二十世纪口传文学研究的十个误区[J].文化研究,2005,(4):83—95.
    [133]万建中.近二十年来中国故事学研究评述[J].西北民族研究,2005,(4):172—179.
    [134][芬兰]劳里·杭柯著户晓辉译.民俗过程中的文化身份和研究伦理[J].民间文化论坛,2005,(4):98—105.
    [135]申丹.叙事学研究在中国与西方[J].外国文学研究,2005,(4):110—114.
    [136]程蔷.民间叙事模式与古代戏剧[J].文学遗产,2005,(5):98—103.
    [137]林继富.传承的横固性与演述张力——一人多次讲述一个故事的传承考察[J].民间文化论坛,2005,(5):39—47.
    [138][德]傅玛瑞.中国民间文学及其记录整理的若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57—66.
    [139]刘铁梁.“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50—56.
    [140]杨利慧.仪式的合法性与神话的解构和重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6):61—68.
    [141]林继富.民间叙事传统的转变——从廪君到向王[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88—93.
    [142]施爱东.民间文学的形态研究与共时研究——以刘魁立《民间叙事的生命树》为例[J].民族文学研究,2006.1:5—12.
    [143]李红武.中国现代民间故事讲述人研究史略[J].民俗研究,2006,(1):114—127.
    [144]彭兆荣.民族志视野中“真实性”的多种样态[J].中国社会科学,2006.2:125—138.
    [145]陈溪.文化研究语境下的后经典叙事[J].世界文学评论,2006,(2):229—223.
    [146]杨利慧.从“自然语境”到“实际语境”——反思民俗学的田野作业追求[J].民俗研究,2006,(2):5—20.
    [147]杨利慧.神话一定是“神圣的叙事”吗?——对神话界定的反思[J].民族文学研究,2006,(3):81—87.
    [148]李子贤.存在形态、动态结构与多文化生态系统——神话研究的多维视点[J].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9—66.
    [149]万建中.口头交流:民间文学的演说范式[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45—48.
    [150]杨利慧.神话的重建——以<九歌>、<风帝国>和<哪吒传奇>为例[J].文化研究,2006,(4):65—71.
    [151]郭贵春.“语境”研究纲领与科学哲学的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2006,(5):28—32.
    [152]吕微.神话资源转化中的学者立场及其社会实践[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4—15.
    [153]段宝林.民间文学的立体结构[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7,(1):88—90.
    [154]刘锡诚.“20世纪中国民间文艺学”作为概念[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2—28.
    [155]吕微.从经验实证的民俗志到纯粹观念的民俗学[J].民间文化论坛,2007,(1):29—31.
    [156]巴莫曲布嫫.田野研究的时空选择与民族志书写的主体性表述[J].民间文化论坛,2007,(1):37—39.
    [157]万建中.民俗志写作的缺陷与应有的追求[J].民间文化论坛,2007,(1):47—48.
    [158]杨利慧.“民俗主义”概念的涵义、应用及其对当代中国民俗学建设的意义[J].民间文化论坛,2007,(1):50—54.
    [159]巴莫曲布嫫.民俗志表述范式的新探索——评《中国民俗文化志》北京区卷本的阶段成果[J].民间文化论坛,2007,(1):103—107.
    [160]陈军.我国文类问题的历史回顾、研究现状及展望[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2007,(1):87—92.
    [161]林继富.故事传统与个性叙事——多人一次讲述一个故事的传承考察[J].民间文学研究,2007.3: 133—140.
    [162]彭兆荣、薛敬梅.佤族司岗里叙事中“神话在场”[J].民族文学研究,2007.3:152—156.
    [163]叶舒宪、黄湘.符号经济·文化资本·文化情怀——叶舒宪访谈录[J].文化思考,2007.4:27—30.
    [164]黄泽.神话叙事基本概念的历史演进[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83—88.
    [165]黄旭涛.仪式操演构建了民间小戏的表演场域——以一次葬礼中祁太秧歌演出为个案[J].艺术探索,2007,(4):52—57.
    [166]吴晓、邹晓玲.民间艺术展演文本的文化修辞[J].湖北社会科学,2007.11:130—132.
    [167]尹虎彬.史诗观念与史诗研究范式转移[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1):124—131.
    [168]巴莫曲布嫫.在口头传统与书写文化之间的史诗演述——基于个案研究的民族志写作[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1):74—84.
    [169]彭兆荣.人类学视野中仪式音乐的原型结构——以瑶族“还盘王愿”仪式为例[J].音乐研究,2008.1:27—34.
    [170]孟华.符号学的三重证据法及其在证据法学中的应用[J].证据科学,2008,(1):16—26.
    [171]侯姝慧.民间叙事传承动态研究之力作——评林继富教授的<民间叙事传统与故事传承>[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35—136.
    [172]吴晓.民间艺术展演文本的审美特征[J].广西社会科学,2008,(1):158—161.
    [173]吴晓.民族艺术展演空间的审美想象——湘西德夯苗寨的个案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62—64.
    [174]钟福民.论民俗表演艺术的当下语境[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89—92.
    [175]赵世瑜.文本·文类·语境与历史重构[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5—9.
    [176]王丹.民间叙事传统研究的新视角——<民间叙事传统与故事传承>述评[J].民族文学研究,2008.2:175—176.
    [177]林继富.民俗谱系解释学论纲[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45—50.
    [178]林继富.喜剧传统的地方叙事——《皮匠驸马》的语言魅力[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97—102.
    [179]林继富.20世纪中国民间故事传承人研究的批评与反思[J].文化遗产,2008,(3):66—75.
    [180]陈勤建.人类观的演进与艺术民俗学的构建[J].读书,2008.3:116—119.
    [181]高丙中.中国民俗学三十年的发展历程[J].民俗研究,2008,(3):5—19.
    [182]施爱东.故事学30年点将录[J].民俗研究,2008,(3):19—47.
    [183]陈刚、梁家胜.再回田野.对民间文学研究现状的反思[J].枣庄学院学报,2008,(3):31—33.
    [184]刘铁梁.中国民俗学思想发展的道路[J].民俗研究,2008,(4):24—39.
    [185][日]西村真志叶.学科范式转变中的“民俗志”——以<中国民俗文化志>的“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为例[J].西北民族研究,2008,(4):157—167.
    [186]许德金、王莲香.身体、身份与叙事——身体叙事学刍议[J].江西社会科学,2008.4:28—34.
    [187]丁阳华、韩雷.论民俗学中的“生活世界”[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55—60.
    [188]徐新建.口语诗学:声音和语言的符号关联——关于符号学和文学人类学的研究论纲[J].百色学院学报,2008,(5):1—5.
    [189]刘亚虎.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空间的拓展[J].百色学院学报,2008,(5):35—41.
    [190]黄永林、韩成艳.民间文学重要传承人的特征及采录技巧[J].云梦学刊,2008,(6):90—93.
    [191]彭兆荣.仪式叙事的原型结构——以瑶族“还盘王愿”仪式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9:53—58.
    [192]胡俊飞.文化研究语境下后经典叙述学的现状与走向[J].江西社会科,2008.9:47—50.
    [193]张新军.叙事学的跨学科线路[J].江西社会科学,2008.10:38—42.
    [194]林继富.国外民间故事传承人研究的批评与反思[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11:153—157.
    [195]尹虎彬.中国史诗的多元传统与史诗研究的多重维度[J].百色学院学报,2009,(1):57—62.
    [196]陈友康.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现实困境与未来出[J].河北学刊,2009,(1):105—108.
    [197]宁稼雨.关于构建中国叙事文化学的构想[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9,(1):5—8.
    [198]刘晓春.从“民俗”到“语境中的民俗”——中国民俗学研究的范式转换[J].民俗研究,2009,(2):5—35.
    [199]张青仁.身体性:民俗的基本特征[J].民俗研究,2009,(2):36—44.
    [200]陈勤建、衣晓龙.当代民间信仰研究的现状和走向思考[J].西北民族研究,2009,(2):116—123.
    [201]彭牧.民俗身体——美国民俗学的身体研究[J].民俗研究,2009,(3):16—34.
    [202]尹虎彬.口头传统史诗的内涵和特征[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9,(3):14—19.
    [203]叶舒宪.玄鸟原型的图像学探源——六论“四重证据法”的知识考古范式[J].民族艺术,2009,(3):84—93.
    [204]廖明君、叶舒宪.迎接神话学的范式转变[J].学术访谈.2009,(3):20—26.
    [205]覃琮.从“一般民俗志”到“作为研究方式的民俗志”[J].广西民族研究,2009,(3):40—46.
    [206]吴晓.娱乐景观建构与身份表意实践——湘西苗歌广场展演的人类学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47—59.
    [207]吴妍.神话叙事[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5):14—18.
    [208]梁勇.现代民间文艺学的基本现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6):116—118.
    [209]韩学谋.文化语境下的民间信仰的展演——以甘肃省会宁县为例[J].青年文学家,2009,总第19期:134.
    [210]高丙中.中国人的生活世界:民俗学的路径[J].民俗研究,2010,(1):5—16.
    [211]巴莫曲布嫫.家谱带我走近史诗演述传统[J].国际博物馆(全球中文版),2010,(1):121—134.
    [212]朝戈金.朝向21世纪的中国史诗学[J].国际博物馆(全球中文版),2010,(1):135—136.
    [213]李玉平.口头文学视野中的文类理论[J].民族文学研究,2010,(1):33—39.
    [214]陈安强.羌族的史诗传统及其演述人论证[J].民族文学研究,2010,(2):141—147.
    [215]彭兆荣.论身体作为仪式文本的叙事——以瑶族“还盘王愿”仪式为例[J].民族文学研究,2010,(2):154—161.
    [216]叶舒宪.虎食人卣与妇好圈足觥的图像叙事——殷周青铜器的神话学解读[J].民族艺术,2010,(2):99—108.
    [217]安德明.朝向民俗研究的新视野[J].民俗研究,2010,(2):16—21.
    [218]张勃.民俗学视野下历史民俗文献研究的意义[J].民俗研究,2010,(2):151—161.
    [219]江帆、陈维彪.锡伯族的活态史诗——“何钧锡伯族长篇故事”[J].西北民族研究,2010,(3):169—172.
    [220]谭君强.比较叙事学:“中国叙事学”研究之一途[J].江西社会科学,2010.3:35-40.
    [221]饶静.从文类到叙事:论“原型批评”的肯定阐释维度[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96—99.
    [222]左宁、胡鸿保.“表演”的跨学科比较——试析戈夫曼、特纳及鲍曼的表演观[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82—86.
    [223]彭兆荣.口述传统与文学叙事[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00-107.
    [224]段静.民俗学表演理论核心概念探析[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58—63.
    [225]叶舒宪.四重证据:知识的整合与立体释古[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第6卷:24—28.
    [226]傅修延.叙事学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0.6:30—30.
    [227]叶舒宪.文学人类学:探寻文化表述的多重视野[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166—171.
    [228]高荷红.第二期“IEL国际史诗学与口头传统研究讲习班”综述[J].民族文学研究,2011,(1):170—175.
    [229]鲜益.“口头诗学”理论中的史诗演述与文本流播——以彝族传统口头史诗为视角[J].理论与创新,2011.1:20—23.
    [1]段宝林.中国民间文学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2]王文宝.中国民俗学史[M].成都:巴蜀书社,1995.
    [3]王建民.中国民族学史(上卷)[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9.
    [4]王建民、张海洋、胡鸿保.中国民族学史(下卷)[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5.
    [5]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6]季羡林主编.民间文艺学及其历史——钟敬文自选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10.
    [7][美]约翰·迈尔斯·弗利著,朝戈金译.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8]高有鹏.中国民间文学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9]董晓萍.田野民俗志[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0]江帆.民间口承叙事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5.
    [11][美]阿尔伯特·贝茨·洛德著,尹虎彬译.故事的歌手[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2]陈泳超.中国民间文化的学术史观照[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9.
    [13]高有鹏.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史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10.
    [14][美]华莱士·马丁著,伍晓明译.当代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
    [15][美]丁乃通著,陈建宪、黄永林、李杨、余惠先译.中西叙事文学比较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6]刘守华、黄永林主编.民间叙事文学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
    [17]陈泳超.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现代轨辙[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8.
    [18]段宝林.中国民间文学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9]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
    [20]孟慧英.西方民俗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9.
    [21]杨利慧.女娲溯源——女娲信仰起源地的再推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2]刘亚虎.神话与诗的“演述”——南方民族叙事艺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2.
    [23]董晓萍.现代民间文艺学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4][美]理查德·鲍曼著,杨利慧,安德明译.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
    [25]谭君强.叙事学导论——从经典叙事学到后经典叙事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
    [26]刘守华、陈建宪.民间文学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
    [27]田兆元、敖其主编.民间文学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8.
    [28]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1]范文艺.旅游语境中民族民间文学生存空间的拓展和传承——以桂林阳朔“印象·刘三姐”调查为例[D].广西师范大学,2007.4.
    [2]黄龙光.民间仪式、艺术展演与民俗传承——峨山彝族花鼓舞田野调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5.
    [3]白晓霞.性别语境中的土族民间叙事研究[D].兰州大学,2009.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