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译介之魂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尽管鲁迅文学研究的论著已经是汗牛充栋,但把鲁迅作为翻译家的研究至今仍然是鲁研界的“冰山一角”,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仍然亟待开拓,由此,鲁迅翻译文学的研究就是一个值得一作的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尤其是对于鲁迅“翻译家”的定位,学术界至今仍然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争议。本论文在归纳总结以往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力求从鲁迅翻译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入手,深入研究鲁迅翻译文学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对新世纪跨文化传播与翻译的启示和教益。
     本论文从鲁迅翻译家的主体身份出发,对其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全论文分为导言、正文七章、结语几部分进行论述。
     导言部分首先讨论了鲁迅翻译文学研究的必要性和研究价值,并从中国翻译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与本土文学创作的密切关系入手导入正文。导言强调指出中国的近现代翻译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和发展的重大影响作用,正是在翻译文学的启迪下,中国现代文学得到了极大的拓展。论文把鲁迅置于翻译主体的位置进行系统化研究,从这种新的角度出发来对鲁迅进行研究,是理解、走近鲁迅的另一条新途径。
     第一章总论翻译家鲁迅。论文从鲁迅500多万字的翻译著作、鲁迅对自己翻译家的定位、鲁迅翻译在前创作在后以及他的翻译文学的价值和影响三方面进行论述,并由此证实鲁迅的文学翻译对他的文学创作的重要启迪和影响作用,确定鲁迅的文学生涯首先是从成为翻译家开始的合理结论。论文论证鲁迅一生的文学道路是从翻译开始的,也是以翻译结束的,鲁迅的文学翻译和文学创作始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在鲁迅的文学生涯中,译介外国文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据统计数字显示,在鲁迅的一生中,他一共翻译介绍了14国200多种外国作家作品,总字数达500多万字,鲁迅的翻译作品数量与他一生中的创作数量大致相等,可见要理解鲁迅的文学创作及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就不可不研究鲁迅的文学翻译,不可不研究这两者之间存在着的密切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鲁迅的一生为翻译投入了巨大的时间和精力,他对自己的翻译看得比创作还要重要。特别是鲁迅通过他的翻译,向中国读者介绍了世界上“被侮辱压迫”民族的进步作家和作品,这是因为鲁迅希望借鉴别国的经验来唤醒中国的民众。鲁迅还就翻译的语言技术层面发表过许多自己独特的见解,尤其是他要通过“直译”的翻译方法,引进别国新的思想和表达法,“别求新声于异邦”,“复活”那些已经“失声的民族”的文学。可见鲁迅的翻译,是出自民族救亡的立场,从别国“盗取”振兴民族的“火种”来点燃新的希望,他这种崇高的翻译目的正像为人类盗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一样悲壮和伟大。鲁迅还主张通过翻译把西方鲜活的文体词汇引入,以促进和创造出中国自己的新词汇来改进中文的语言和结构,来更新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鲁迅有关翻译的论说,几乎涵盖涉及到翻译的各个重要方面,鲁迅对翻译的独到见解和深刻分析至今对我们的文学翻译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它是中国现代翻译史上一笔宝贵的财富。
     第二章论述了鲁迅的翻译文学理论。“翻译即人生。”鲁迅把他的翻译人生看作是“别求新声于异邦”的“中间物”的桥梁,故本章将鲁迅的“中间物”生命哲学作为其翻译理论依据来进行研究论述。本章首先论述了鲁迅独特的翻译理论的历史哲学基础,探求鲁迅“中间物”人生哲学思想的中国传统文化渊源,以及与西方先哲的影响关系,其中重点探讨了鲁迅对周易贵“中”思想的继承和演化,鲁迅“中间物”思想与儒家“中庸”的异同,以及鲁迅对尼采的“超人”理论的有选择的接受。此外,论文还探究了鲁迅“中间物”翻译思想形成的历史原因,对比了鲁迅“异化”翻译策略与美国当代翻译理论家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理论的异同,由此入手论说鲁迅“异化”翻译策略的非凡远见与独特价值。本章还将鲁迅以“中间物”的翻译为桥梁,在中西交流创新的边缘世界里的特殊贡献概括为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即:1)鲁迅翻译从文言文到白话文再到现代文的过渡;2)鲁迅翻译策略从“归化”翻译到“异化”翻译再到“优化”中文的过程,以及3)鲁迅从启蒙“末人”到“超人”的理想再到“世界人”的理想追求。由此论证鲁迅将生命化做“中间物”的翻译桥梁的伟大意义和重要作用,本章强调指出:鲁迅不仅将人生看作“中间物”,更是把翻译当作沟通中外文化的“中间物”,他要借“中间物”的翻译“桥梁”为国人打开走向世界、自立于民族之林的通路。正是他的“中间物”的哲学理念使得他可以理性面对东西方两种文化、不盲目陷于和偏执于其中任何一种文化。他站在两种文化“中间”的超越位置,对其进行深刻的观察反省与批判选择以全面认识整个世界的本质。正是出于“中间物”的立场,鲁迅才能够使自己的思想超越同时代的人,他不仅关注中国人的现实生存境遇与出路,而且深切关注着整个人类与生命个体的存在和发展。他把自己置于时代“中间物”的边缘与前沿位置,激扬文字,为建构中国走向世界的新文化与新文学而呐喊。
     第三章论述鲁迅从1903年到1936年33年翻译生涯的历史分期。本章按照鲁迅翻译思想和翻译方法的不同将其翻译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即:早期(1903~1908)、中期(1909~1926)、晚期(1927~1936)。鲁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翻译思想及翻译手法、翻译兴趣和关注点都有其特点与不同。鲁迅在早期的翻译活动中倡导科学救国,他的翻译介绍以科普编译、科学小说为主。这一时期他的翻译手法主要是模仿林纾的意译,译文也基本上是从古奥的文言文向浅显的文言文、乃至白话文的过渡。鲁迅中期的翻译首开先河,大力提倡直译,更多地采用白话文翻译。在翻译文本的选材上既有世界弱小民族的文学,也有苏俄小说和论文。晚期的鲁迅翻译则是以苏联文学以及文艺理论的翻译为主,在翻译手法上更加强调直译。进行这种按历史分期的鲁迅翻译文学研究,可以比较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鲁迅不同的翻译思想和实践,这将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和评价鲁迅的翻译思想的发生发展以及对其文学创作的重大影响。
     第四章进行了鲁迅翻译文学的文本分析。本章按照鲁迅翻译的三个历史分期,选择了各个时期翻译的代表作进行了翻译文本译例的几种翻译版本和语言的比较分析。对鲁迅早期翻译文本例句的对比分析采用了他翻译的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科学小说《地底旅行》,中期的翻译文本分析选择了他翻译的荷兰作家望·蔼覃的童话作品《小约翰》,以及德国尼采的《察拉图斯忒拉的序言》;晚期翻译文本例句的对比分析是从他翻译的俄国作家果戈理的长篇巨作《死魂灵》中选择的。用来对比的翻译语言为鲁迅翻译时所参照的德语、日语、英语和汉语,所选几个翻译作品的原文也一并找来作为必要的参照。通过这种对鲁迅翻译文本的比较分析,为第五章的鲁迅翻译文学分类和翻译方法艺术总结奠定了基础。通过鲁迅翻译文本的实例分析,一切对鲁迅翻译的诬蔑和偏见也就不攻自破了。
     第五章论述了鲁迅翻译的种类和方法艺术。按照“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观点,任何理论的价值都在于它解释和指导实践的程度。不同的翻译理论指导下的翻译方法自然不同。反过来说,不同的翻译方法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译者不同的翻译理念和思想。据此,本章通过对鲁迅不同历史时期的翻译方法的比较和分类,研究鲁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不同的文本、所采用的不同类型的翻译艺术手法和所具有的翻译思想理论。本章首先就鲁迅的翻译种类进行了归纳,鲁迅的翻译涉及的种类非常广泛,其中包括小说、杂文、戏剧、诗歌、童话、文艺理论等多个方面。从鲁迅1903年22岁时翻译法国作家雨果的《哀尘》开始,到1936年10月19日逝世的前三天还在翻译的俄国作家果戈理的《死魂灵》结束,在长达33年的翻译生涯中,他的译作就内容来分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1.科普编译文章、科学小说翻译;2.爱国主义启蒙类译介;3儿童文学的翻译;4.世界弱小民族文学翻译;5.英美德法作品的翻译;6.日本文学的翻译;7.苏俄文学与文艺理论的翻译等。本章对以上7个方面的鲁迅翻译进行了分别的论述,并分析了鲁迅不同类型翻译的特点和翻译方法,在此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不同时期的翻译艺术进行综合概述总结。鲁迅的翻译方法可以总结归纳为编译、意译、直译、意直结合译、音译、省略译、改译等多种方法。鲁迅翻译的生动例句证明了他的翻译并不是像有的人攻击的那样只是“死译”。进行这种不同历史时期的翻译译例分析,还可以使我们从鲁迅的翻译文本中反观鲁迅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发现和证实鲁迅翻译的艺术特点和规律,同时也证实了“翻译适应选择论”对翻译实践的价值意义。
     第六章为鲁迅翻译文学传播影响论的分析论述。本章从鲁迅翻译文学所产生的国内、国际影响以及鲁迅翻译文学的跨文化传播三方面进行了传播学理论的分析论述,以归纳总结鲁迅翻译文学的巨大影响力和伟大传播意义。本章不仅通过分析鲁迅翻译文学的影响来认识新世纪翻译文学的传播学意义,还论述了在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的二十一世纪,跨文化传播将进一步渗透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不同角度影响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而翻译作为中西文化交流与沟通的桥梁,应该是一个双向式的交流传播渠道。翻译涉及到人类生活和文化的各个方面,甚至文化传播的符号方式都被包括在翻译之中。然而长期以来,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过程中,中国主要是“拿来”的翻译传播,中国文化走出国门、“送出”的翻译传播处于缺失的尴尬状况,这与中国厚重的文明古国身份是极不相符的。在今天跨文化传播日益频繁的新时代,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是否能重新获得本应具有的崇高地位和荣耀,发挥本应具有的世界作用,翻译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而鲁迅文学的对外翻译传播有力地说明了传播的双向性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可能性,并为新世纪的跨文化交际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本章最后从鲁迅翻译文学世界传播的过去、现在、将来三个阶段分别进行了论述总结,认为在新世纪汉语走向世界的今天,鲁迅的文学创作及其精神思想必将在全世界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与此同时,鲁迅翻译文学在新世纪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借鉴意义与作用也将会被世界越来越清楚地认识。
     第七章为鲁迅翻译文学的当代启示。论文指出鲁迅精神集中体现在他的民族忧患意识上,进而指出鲁迅忧患意识的中国传统文化原点,并从对鲁迅的生命哲学“中间物”论入手探究归纳它与鲁迅翻译人生的关系,还对鲁迅“中间物”论的传统文化原点及西方影响来源进行了概括总结。由此进一步从全球视野出发,概括鲁迅作为中国译介之魂的不朽功绩,总结鲁迅翻译文学世界传播的有益经验和当代启示。鲁迅的翻译人生证明:翻译是交流沟通的桥梁;翻译是价值判断的标尺;翻译是铺路承重的沙石;翻译是创新开拓的异化。不朽的鲁迅译介之魂跨越时空,为我们新世纪的跨文化交际指明前进的方向并提供了借鉴的有益经验。本章还从“真善美”这个人类永恒的价值标准出发总结鲁迅翻译文学的不朽价值。鲁迅翻译文学的“真”表现在他对人类真理的不懈追求和对翻译作品本真直译的风格上。正是因为鲁迅对人类高贵情操和真理的执著追求,他才能独具慧眼地挑选有益国民的翻译文本,并采用本真直译的方法来传播世界先进思想文化使国人真正获益。鲁迅翻译文学的“善”表现在他至善大爱的“冷眼热泪”中。鲁迅是“以巨大的爱,为被侮辱的和被损害者‘悲哀、叫喊和战斗的艺术家'”。鲁迅用他那支本真直译的笔连接了世界与中国,书写了他一颗赤子之心的热烈、愤慨、激昂,表达了最深沉的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心。而鲁迅的直译理论和实践是有其深刻的改革创新用意的,鲁迅翻译文学的“美”就充分体现在他的创新精神和开拓勇气中。鲁迅“取今复古,别立新宗”,以“拿来主义”的胸怀和眼光,广泛吸裙沤裰型庖磺腥死嗟奈难б帐跤?他通过翻译借鉴西方小说的表现手法,并与中国小说的优秀传统相融合,在此基础上创新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现实主义小说艺术,开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模式。鲁迅的文学创作的民族性和独创性,以及他的小说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和个性化是他的创作成功地走向世界的根本原因,他的小说艺术创作是属于全人类的美不胜收的艺术瑰宝。
     结语部分归纳概括鲁迅的翻译人生。论文指出通过鲁迅翻译文学的研究,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鲁迅及其文学创作的价值。鲁译之桥是启迪中国人自立自强、走向“世界人”理想彼岸的彩虹桥。在21世纪跨文化交流的新时期,鲁迅的译介之魂和翻译人生仍然给我们以极大的鼓舞和深刻的启示。而今,对于作为“地球村”的居民和“世界人”的炎黄子孙来说,什么才是我们在21世纪真正的生命意义和目的呢?从鲁迅的翻译人生,我们可以找到一种实现中国梦乃至整个人类梦想的回答。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在于通过探讨鲁迅的翻译文学,强化鲁迅学研究的薄弱点,归纳总结鲁迅翻译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和作用,为新世纪的跨文化对话和翻译文学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经验。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为:1.在归纳总结以往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究,提出并论证“鲁迅是首先成为翻译家,后来才成为文学家的”。这一提法既不同于以往长期以来完全忽略否认鲁迅翻译文学功绩的观点,也不同于近年来“鲁迅首先是翻译家”的新提法。本论文充分肯定鲁迅翻译文学的伟大功绩和鲁迅大翻译家的新定位,但认为一些学者的“鲁迅首先是翻译家”的提法尽管是一种新颖的视角和提法,但全面的看问题,鲁迅最伟大的功绩和突出的贡献应该说还是在于他的通过翻译与借鉴西方,根植于本民族传统文化土壤中的文学创作、特别是他的小说创作上。2.以鲁迅“一切都是中间物”的生命哲学观为主线,论述鲁迅翻译的“中间物”桥梁作用,总结鲁迅从翻译起步的文学生涯的有益经验,探究鲁迅“中间物”人生哲学思想的中西文化渊源,特别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割裂的血脉联系。论文论述鲁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扬弃吸收和演化发展的集大成者,是“取今复古,别立新宗”的一代新文学的创新开拓者,论文尝试对长期以来形成的鲁迅“反传统”的简单偏激概念进行正本清源的探究。3.论文选取鲁迅在三个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翻译作品进行了汉、英、德、日几种鲁迅所使用的翻译语言文本的比较分析,由此反观鲁迅的翻译思想和总结鲁迅的翻译艺术,并得出鲁迅首先成为翻译家,后来才成为文学家的有说服力的证据。鲁迅翻译文本的对比分析在鲁迅研究领域几乎还是空白。4.论文将鲁迅的直译理论与西方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韦努蒂(Venuti)的异化翻译理论进行比较研究。这种将鲁迅的直译理论与西方翻译大家的异化翻译理论的对比分析是一种全新的分析角度。本论文还尝试用传播学理论分析鲁迅的翻译文学的影响与传播,并由此为新的起点来进一步思考在新世纪翻译文学传播所面临的新问题。
Although research works on Lu Xu have been innumerable, those on translator Lu Xun are still very few and it is in need of urgent exploration, thus it is a worthwhile subject to study. Furthermore, for the new proposition of Lu Xun as a translator, there are still many different opinions and disagreements. This thesis aims at further study on the basis of the previous Lu Xun Studies, striving to demonstrate a new proposition and explore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Lu Xun's translated literature, as well as the revelation of his literary translations to the new century.
     This thesis starts from the translator identity of Lu Xun to make an in-depth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The thesis consists of seven chapters plus an introduction and a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and value of the research on Lu Xun's translated literature. The thesis ushers in the main part from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nslated literature and the native literary creation in China. The thesis particularly emphasizes the great influence of China's modern translated literature upo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ts own modern literary creation: it was because of the enlightenment of translated literature that the native modern literature of China gained the opportunity for immense development. The thesis gives a systematic analysis to translator Lu Xun, and this perspective of research of Lu Xun is a new approach to understand him.
     The first chapter is a general discussion of translator Lu Xun. It explores the fact that Lu Xun's literary career began from translation. There are three aspects for the demonstration: his translated works of more than 5 million words, his self-definition as a translator and the value and influence of his translated literature. The thesis argues that the literary career of Lu Xun both begins and ends with translation, and there is alway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s translations and creations. The transla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literature occupies a prominent position in the literary career of Lu Xun. Statistics show that Lu Xun's translations involved more than 200 foreign writers' works from 14 different countries with total words of more than 5 million and the amount of his translated works is approximately equal to that of his creations. Therefore, it is impossible to study Lu Xun's literary creation and its influence upon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without studying his translated literature and the interrelation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Lu Xun devoted enormous time and energy into translation and he considered his translations much more important than his creations. In particular, Lu Xun introduced those writers from "the oppressed and humiliated nations" and their works with the intention of using their experiences for reference to awaken the Chinese people. Lu Xun put forward his unique insight in respect of language techniques, especially his efforts to use literal translation as the main method of translation to introduce into China the new ideas and expressions of foreign countries and to revive the literature of those "silenced nations". It is obviously seen that the intention of Lu Xun's translation is to save his nation and the people of his country, and to "steal" from other countries the "fire" and lighten the new hope of prosperity for his own nation. His intention of translation is noble-minded and shares the equal greatness with the fire-stealing Prometheus. In addition, through the translations he introduces the fresh and lively style and vocabulary of western languages. Lu Xun attempts to produce some new words and improve the linguistic structure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even to renewal the thinking pattern of the Chinese people. Lu Xun's ideas on translation cover almost all aspects of translation and his unique insight and in-depth analyses of translation are precious treasures in the history of translation of modern China which can still guide our literary translations today.
     Chapter Two discusses Lu Xun's theory of translated literature. To Lu Xun, "translation is life", He took his translation as the bridge of intermediate to "seek new voices from foreign countries", and therefore, this thesis takes the philosophical concept of "intermediate" as the basis of his translation theory. This chapter traces the origi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concept of "intermediate" from Zhou Yi, which forms the basis of Lu Xun's unique translation theory. This chapter also discusses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the concept of "intermediate" and the classical concepts of Confucius, as well as western philosophy, especially Lu Xun's partial acceptance of Nietzsche's theory of superman. In addition, this chapter explores into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upon which the concept of "intermediate" developed, and makes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foreignizing translation technique of Lu Xun and the foreignizing translation theory of Venuti, the modern American translation theorist, to demonstrate the extraordinary foresight and unique value of Lu Xun's technique of translation. This Chapter also expounds the bridging function of "intermediate" as an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in the transitive period in three aspects: 1) The transition of the language of Lu Xun from ancient Chinese to plain literary Chinese and then to modern Chinese; 2) The evolving process of Lu Xun's translation techniques from "domestication" to "foreignization" and then to "optimization"of Chinese ; 3) The aspiration of enlightening the "last men" to become the "supermen" and then to the "universal men". Through the above analyses, the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that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at Lu Xun devoted his whole life to build the "intermediate" bridge of translation. The thesis lays its emphasis upon the argument that Lu Xun not only took his life as an "intermediate", but also took translation as an "intermediate" to bridge the gap of misunderstanding between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western cultures, and his intention was to use such "intermediate" to open a door to the world and find a way to the nation's prosperity. It is due to his philosophical concept of "intermediate" that he can treat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rationally, without the prejudice of blindly advocating any one of them. Standing in the middle of the two cultures yet above them both, Lu Xun could observe and meditate and criticize the faults of them to understand profoundly the essence of the whole universe. Lu Xun was not only concerned about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the Chinese people, but also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as a whole. It is because of his stance of "intermediate" that his thought could surpass his contemporaries. Lu Xun put himself as the "intermediate" at the foreland of times, writing passionately and shouting out for the birth of new culture and literature for his nation.
     Chapter Three discusses the historical phases of Lu Xun's translation career from 1903 to 1936.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s in his concepts and methods of translation, it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the early stage (1903-1908), the middle stage (1909-1926) and the final stage (1927-1936). His interest and focuses of attention, as well as his concepts and methods of translations vary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The early stage of Lu Xun's translations focused on the concept of saving the nation through science, so the translated works in this period were mainly scientific essays and science-fictions. The art of translation in this period was largely an imitation of that of Lin Shu and the translation language was apparently a transition process from the ancient Chinese to plain modern Chinese. Lu Xun advocated the method of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made more use of colloquial Chinese in the medium stage of his translation career. Literature of the oppressed nations and a large number of novels and treatise of Russia are also included in this stage. The final stage of Lu Xun's translation laid more emphasis upon the method of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the translation mainly for the literature of Russia and the literary theories. The comparison of Lu Xun's translation among different stages indicates his different concepts and activities of translation in each period which would be of great help to the proper understanding and evaluation of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u Xun's concepts of translation as well as their vital importance to his literary creations.
     Chapter Four offers textual analyses of Lu Xun's translated literature. According to the three stages of Lu Xun's translations, this chapter chooses representative translated works in each stage and makes textual analyses among different versions and different languages of translation. This chapter chooses Journey to the Center of the Earth as the sample text in his early stage of translation, Little Johannes and Thus Spake Zarathustra the medium stage, and Dead Souls the final stage. The languages used for comparison include German, Japanese, English and Chinese which were the referencial languages used by Lu Xun for his translations. The original texts of these chosen works are also used as references. These analyses pave the road for the discussion of the classification and techniques of Lu Xun's translated literature in the next chapter. Through the textual analyses, all kinds of slanders and bias against Lu Xun's translations will collapse themselves.
     Chapter Five expounds the classification and techniques of Lu Xun's translations. According to the idea of " Translation as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the value of any type of theory lies in the extent to which it can explain and guide practice. Different theories of translation produce different methods of translation; similarly, different methods of translation can reflect the different concepts and ideas of the translator. Thus, this chapter gives a comparison among the translated works of Lu Xun in different periods to demonstrate that Lu Xun used different methods of translation to carry out translation activities of different types and exhibited different concepts and theories of translation as the time and texts were different. This chapter first makes a summary of the categories of Lu Xun's translations. Lu Xun's translations covers extensive genres, including novels, essays, plays, poems, fairy tales and literary theories. From the translation of Victor Hugo's Origine de Fantine in 1903 when Lu Xun was 22 to the translation of Gogol's Dead Souls three days before his death in 1936, Lu Xun's translated work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e following categories: 1. Popular science essays and science- fictions; 2. Works of Patriotism; 3.Children's literature; 4.Literature of the oppressed nations; 5.Works of the writers from America,England, Germany, and France; 6.Japanese literature; 7.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theories of Russia . This chapter first gives analyses to each category to make clear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t methods of translation, then makes a comparative textual analysis of the representative translated works of Lu Xun in each period. A summary of the art of translation in different periods is made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es, such as the techniques of adaptation, free translation, literal translation, combination of free and literal translation, transliteration, ellipsis and transformation etc.. The analyses here give evident examples of Lu Xun's translations and make a good counterattack against those who accused Lu Xun's translations as only "dead translations". Such analyses also offer us chances to examine the ideas and theories of Lu Xun's translations, to confirm the artistic features and rules of it through his texts of translations. In addition, these analyses serve as proofs of the value of the idea "Translation as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to translation activities.
     Chapter Six is a discussion of the influence of Lu Xun's translated literature. By analyzing the internal and international influences as well as the functions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of Lu Xun's translated liter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on theory, this chapter summarizes its immense influence and communicative significance and further explores the communicative significance of translated literature in the new century. This chapter indicates that as the whole world enters into the 21st century which features in globalizatio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will penetrate into all fields of human life thus influencing our modes of thinking and behavior from different aspects. Translation as the bridge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peoples, should be a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ve channel. It touches upon every aspect of human life and culture, and even the symbols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re involved in the activities of translation. However, in the long period of the cultural communic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ours was primarily the "import" of translation communication, and the "export" of translation communication was in an embarrassing situation of rarity which did not match the identity of China as an ancient nation with brilliant civilization. In this new age whe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frequent, whether or not the Chinese culture can resume its eminent status and glory and exert its worldwide effect, depends to a great extent upon translation activities. The translations of Lu Xun's literature provides beneficial experiences for the new-age'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offers a proof to the bidirectional nature of communication and the possibility of Chinese culture's worldwide spread. After analyzing the worldwide spread of Lu Xun's translated literature in the past and at present, this chapter foretells the future, and concludes that as Chinese language is spreading and accepted all around the world, so will Lu Xun's literary creation and his spirit and ideas. Meanwhile, the referential significance and effect of Lu Xun's translated literature in new-age'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will be identified more and more clearly by the whole world.
     Chapter Seven is a discussion of the contemporary revelation of Lu Xun's translated literature. It summarizes the contemporary revelation and monumental value of Lu Xun's translated literature. The center of Lu Xun's spirits lies in his consciousness of suffering for his nation, and this consciousness derives from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From the summar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u Xun's career of translation and the theory of "intermediate", his life philosophy, the chapter generalizes the origin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is theory and the western influence upon it. From a global view, this chapter also generalizes the immortal achievements of Lu Xun as the soul of translation in China, the beneficial experiences of the worldwide spread of his translated literature and its contemporary revelation. Lu Xun's career of translation demonstrates that translation is the bridge of communication, the criterion of value, the sand and stone that pave the roads and bear the weight, and the changes for innovation and pioneering. The immortal translation spirit of Lu Xun goes beyond space and time, offering invaluable experiences and indicating the way to progress. This chapter then summarizes the value of Lu Xun's translated literature by the eternal standards of human beings: truthfulness, goodness and beauty. The truthfulness of Lu Xun's translation lies in his persistent pursuit of truth and his literal translation style. It is his pursuit of nobility and truth that guides him to choose those texts which are beneficial to the Chinese people. The goodness of Lu Xun's translation lies in his generous kindness and deep sympathy for the poor. Lu Xun is a writer "with his boundless love for the weak and poor, shouts and fights for the suppressed and insulted ". He connected China and the world with his pen and his literal translation, expressed his indignation, enthusiasm and his profound sympathy for the mass of laborers. The beauty of Lu Xun's translation lies in his spirit of innovation and courage of pioneering. He "learnt from the contemporary and maintained the excellence of the ancient thus created the new model". Lu Xun learnt from all kinds of achievements in literature and art, ancient and modern, home and abroad with a unique generosity and foresight. Particularly, he used the techniques of western novels as reference and combined them with the traditions of Chinese classic novels and thus developed and established a new mode for contemporary novel in China. Nationality and originality are the fundamental elements for the success of Lu Xun's literary creation, and the typicality and individuality of his characters explain the reasons why his creation could become known worldwide. Lu Xun's creations on novels are invaluable treasures that belong to human beings as a whole.
     The Conclusion sums up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Lu Xun's translated literature. Lu Xun's translation is the bridge leading to the Chinese people's dream of becoming the self-reliant "universal men". In this new era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spirit and life of Lu Xun's translations is still inspiring and giving us profound revelation. Today, to our Chinese people who are becoming "universal men", what are the real meanings and purposes of our life? From Lu Xun's translation life, we can find a way to realize our Chinese dream and further more the dream of the entire human race.
     The intention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make up for the weak points in the study on Lu Xun, to generalize the influence of Lu Xun's translated literature upon the modern literature in China and to get some beneficial references and experi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ed literature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he new age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Lu Xun's translated literature.
     The originalities of this thesis lie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1. On the base of the previous study go on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this dissertation puts forward and proves the idea"Lu Xun became a translator first, and then became a writer".This idea is neither in agreenment with the old viewpoint of denying of Lu Xun's achievement in translation nor in agreenment with the extreme new idea that "Lu Xun is above all a translator". This dissertation fully affirms the great achievements of Lu Xun's translation and recognizes Lu Xun as a great translator. But to take an all-sided observation,Lu Xun's greatest achievement and contribution lie in his literature creation ,especially his short novels which are the fruits of his combination of the western new enlightenment and the anci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2. Starting from his philosophical concept of "intermediate" to analyze the function of the "intermediate" bridge of Lu Xun's translation, and to study translator Lu Xun. 3 Selecting representative translated works of Lu Xun in his different stages of translation to give textual analyses, using those languages that Lu Xun made use of, such as Chinese, English, German and Japanese. Based on those textual analyses, Lu Xun's translation ideas and techniques are generalized. This kind of comparative textual analyses has seldom been done before. 4. Conducting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ranslation theories of Lu Xun with Venuti's. It is a new perspective to make such comparisons. This dissertation also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and the spread of Lu Xun's translated literature ,using communication theory, and making it a new starting point for the further study in the field of the communications of translated literature in this new age.
引文
[1]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世界从新生到衰落》,《雪莱抒情诗选》,查良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75页。
    [2]陈淑渝:《准挑战鲁迅——新时期关于鲁迅的争论》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 2002年,第530页。
    [3]彭定安:《鲁迅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5月版,第229页。
    [4]孙郁:《鲁迅首先是位翻译家:从没想过“永垂不朽”》,《中华网新闻》,2006-12-05答记者问。
    [1]季羡林 许钧:《翻译之为用大矣哉》,《文化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许钧等著,译林出版社,2001年4月版,第1页。
    [2]谢天振《译介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第3页。
    [3]王向远:《翻译文学导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页。
    [1]崔峰:《开拓鲁迅翻译研究的新视野——评王友贵新著<翻译家鲁迅>》《中国比较文学》 2006年第1期166页。
    [2]见谢天振、查明建主编:《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年,第82页。但这个统计数字中的诗歌翻译数字没有包括鲁迅在《红星佚史》里的诗歌翻译约20首。
    [1]鲁迅:《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302页。
    [1]彭定安:《鲁迅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5月版,第230页。
    [2]孙郁:《鲁迅首先是位翻译家:从没想过“永垂不朽”》,《中华网新闻》 2006-12-05答记肯问。
    [1]鲁迅:《再论重译》,《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卷,第534页。
    [2]关于鲁迅外语情况的叙说详见本论文第5章。
    [3]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18页。
    [1]钱理群:《与鲁迅相遇》北京:三联书店 2003年版,第6页。
    [1]钱理群:《与鲁迅相遇》北京:三联书店 2003年,第11页。
    [1]鲁迅:《致赖少麒》,《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卷,第493页。
    [1]Ivor Armstrong Richards:Translation is "the most complex type of event yet produced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cosmos"(1953)见赵彦春著《A Reductionist Approach to Translatology》,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2]孙郁:《鲁迅首先是位翻译家:从没想过“永垂不朽”》,《中华网新闻》,2006年12月5日。
    [3]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页。
    [1]谢天振,查明建《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第6页。
    [2]黄万华:《中国现当代文学》第一卷,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73页。
    [1]张梦阳:《中国鲁迅学通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2]孙郁:《鲁迅首先是位翻译家:从没想过“永垂不朽”》,《中华网新闻》,2006年12月5日。
    [3]罗荪等编:《鲁迅译著系年目录》,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
    [1]根据周作人日记:鲁迅在1901年曾在《海上文社日报》上发表“惜花四律”旧体诗。(见上海文艺出版社《鲁迅著译系年目录》,1981年版,第2页。但未见《鲁迅全集》的收录。)鲁迅与他人合编的《中国矿产志》发表于1906年阴历4月11日。(周围伟《鲁迅著译版本研究编目》第63页。)
    [2]1958年的《鲁迅译文集》10卷本数字统计为351万1千字,但有很多遗漏和误统计,如鲁迅早期的若干编译作品被作为创作收入了《鲁迅全集》。
    [1]孙郁:《鲁迅首先是位翻译家:从没想过“永垂不朽”》,《中华网新闻》,2006年12月5日。
    [2]鲁迅:《关于翻译》,《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卷,第568页。
    [3]鲁迅:《通信 270925致台静农》,《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卷,第73页。
    [4]张松如:《鲁迅访问记》1932年11月28日,1933年6月《文艺月报》创刊号。
    [5]孙郁:《译介之魂》,《中国图书评论》 2006年第4期,第18页。
    [1]孙郁:《译介之魂》,《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第4期,第15页。
    [2]孙郁:《译介之魂》,《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第4期,第15页。
    [3]这部分的详细论述见本论文第六章。
    [4]孙郁:《译介之魂》,《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第4期,第15页。
    [1]鲁迅:《“题未定”草》,《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卷,第.364页。
    [1]鲁迅:《域外小说集·序》,《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10卷,第176页。
    [2]鲁迅:《一个青年的梦译者序》,《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10卷,第210页。
    [1]鲁迅:《<夏娃日记>小引》,《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4卷,第341页。
    [1]孙郁:《译介之魂》,《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第4期,第18页。
    [1]鲁迅:《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302页。
    [2]廖诗忠:《回归经典——鲁迅与先秦文化的深层关系》,上海,三联书店 2005年版,第11页。
    [1]鲁迅:《拿来主义》,《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6卷,第40页。
    [2]鲁迅:《拿来主义》,《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6卷,第40页。
    [3]鲁迅:《关于翻译的通信》,《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卷,第391页。
    [1]鲁迅:《“题未定”草》,《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卷,第364页。
    [2]鲁迅:《域外小说集·序》,《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卷,第178页。
    [1]鲁迅:《非有复译不可》,《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6卷,第284页。
    [2]鲁迅:《非有复译不可》,《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6卷,第285页。
    [3]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1]陆水昌:《俄汉文学翻译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2]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3页。
    [3]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页。
    [1]谢天振,查明建:《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9页。
    [2]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见谢天振,查明建主编《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1页。
    [3]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见谢天振,查明建主编《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0-31页。
    [4]严复:《甲辰出都呈同里诸公》,《严复集》第2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65页。
    [5]周作人:《关于十九篇 小引》,《周作人自编文选 苦茶随笔》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152页。
    [1]鲁迅:《域外小说集》,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1页。
    [2]陆水昌:《俄汉文学翻译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3]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卷,第526页。
    [4]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卷,第525页。
    [1]孙郁:《译介之魂》,《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第4期,第14页。
    [1]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卷,第525页。
    [2]孙郁:《译介之魂》,《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第4期,第13页。
    [1]例如毛泽东曾说过:“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见《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版,43页。
    [2]王乾坤:《鲁迅的生命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7月版,第2、8页。
    [1]鲁迅:《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302页。
    [2]王乾坤:《从“中间物”说到新儒家》,《鲁迅研究月刊》,1995年第11期,第5页。
    [3]王乾坤:《鲁迅的生命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7月版,第46页。
    [1]鲁迅:《黄花节的杂感》,《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卷,第428页。
    [1]鲁迅:《反“漫淡”》,《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卷,第484页。
    [2]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上海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6页。
    [3]梁漱溟:《人心与人生》,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2页。
    [1]王乾坤:《从“中间物”说到新儒家》,《鲁迅研究月刊》,1995年第11期,第9页。
    [2]鲁迅.:《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8卷,第198页.
    [3]鲁迅:《书信 250411致赵其文》,《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卷,第477页。
    [4]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上海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6页。
    [5]秦磊编著:《大众白话易经》,《系词传》三秦出版社,1990年10月版,第334页。
    [1]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202页。
    [2]鲁迅:《流氓的变迁》,《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卷,第159页。
    [3]鲁迅:《<出关>的“关”》,《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卷,第539页。
    [4]钱理群:《与鲁迅相遇》,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7页。
    [5]见王乾坤《由中间寻找无限》,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6、111页。
    [1]孙伏园:《鲁迅先生逝世五周年杂感二则“托尼学说、魏晋文章”》,《鲁迅先生二三事——前期弟子忆鲁迅》,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75-76页。
    [2]鲁迅:《文化偏执论》,《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57页。
    [3]张梦阳:《鲁迅与中外文化比较研究史概述》,《鲁迅与中外文化比较研究》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1986年版。第21页。
    [1]鲁迅:《灯下漫笔》,《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1卷,第225页。
    [2]鲁迅:《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300页。
    [1]鲁迅:《答有恒先生》,《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卷,第477页。
    [2]鲁迅:《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301页。
    [1]钱理群在《鲁迅:远行以后(之四)》中说:在““悄然兴起'的‘国学风'里,民族主义者,还有‘新儒学'、‘新国学'的大师们,鼓吹新的中国中心论,自然以鲁迅为断裂传统的罪魁祸首。”《文艺争鸣》,2002年第4期,第4页。
    [2]秦磊编著:《大众白话易经》,《系词传》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第309页。
    [1]秦磊编著:《大众白话易经》,《说卦传》,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第358页。
    [2]秦磊编著:《大众白话易经》,《系词传》,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第350页。
    [1]秦磊编著:《大众白话易经》,《系词传》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第89页。
    [1]程昌明译注:《论语》,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9年版,第64页。
    [2]子思(战国):《中庸》,梁海明译注,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86页。
    [3]刘坤生:《老子解读·第二十五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31,134页。
    [4]刘坤生:《老子解读·第三十七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88页。
    [1]程昌明译注:《论语.阳货》,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9年版,第193页。
    [2]子思(战国):《中庸》,梁海明译注,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92页。
    [3]子思(战国):《中庸》,梁海明译注,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88页。
    [4]子思(战国):《中庸》,梁海明译注,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98页。
    [5]程昌明译注:《论语·尧曰》,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9年版,第218页。
    [6]程昌明译注:《论语·尧曰》,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9年版,第217页。
    [1]程昌明译注:《论语》,太服,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9年版,第77页。
    [2]程昌明译注:《论语·述而篇》,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9年版,第73页。
    [3]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序言》,鲁迅译,《鲁迅译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12月版,第10卷,第445页。
    [4]鲁迅:《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302页。
    [1]尼采:《查拉斯图拉如是说·序言》,杨震译,九州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9页。
    [2]鲁迅:《<野草>题辞》,《.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卷,第163页。
    [3]鲁迅:《<野草>题辞》,《.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卷,第163页。
    [4]鲁迅:《文化偏执论》,《.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53页。
    [5]鲁迅:《文化偏执论》,《.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55页。
    [6]鲁迅:《文化偏执论》,《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56页。
    [1]鲁迅:《琐记》,《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卷,第306页。
    [2]周作人:《鲁迅的年轻时代》,《周作人自编文选》,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130页。
    [3]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103页。
    [4]尼采:《查拉斯图拉如是说·文化之邦》,杨震译,九州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234-237页。
    [1]鲁迅:《文化偏执论》,《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54页。
    [2]鲁迅:《文化偏执论》,《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55页。
    [3]鲁迅:《文化偏执论》,《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50页。
    [4]鲁迅:《文化偏执论》,《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58页。
    [1]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71页。
    [2]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437页。
    [3]鲁迅:《琐记》,《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卷,第303页。
    [4]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7月版,第203页。
    [5]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438页。
    [1]鲁迅:《文化偏执论》,《.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58页。
    [2]尼采:《快乐的知识》,黄明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0页。
    [3]尼采:《快乐的知识》,黄明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3页。
    [4]尼采:《查拉斯图拉如是说·教士》,杨震译,九州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173页。
    [5]鲁迅:《破恶声论》,《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卷,第31页。
    [6]鲁迅:《文化偏执论》,《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56页。
    [1]仲伟合,方开瑞:《翻译就是征服——尼采的翻译哲学》,《中国翻译》,2001年,第1期,第22页。
    [2]尼采:《快乐的知识》,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80页。
    [1]李何林主编:《鲁迅年谱》4卷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87页。
    [2]鲁迅:《书信260409致章廷谦》,《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卷,第524页。信中“五十人案”的注释:“指三一八惨案后,段祺瑞政府秘密制定的通缉鲁迅在内的五十人名单(参见《而已集 大衍发微》)。
    [3]鲁迅:《书信250518致许广平》,《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卷,第491页。
    [4]鲁迅:《书信250518致许广平》,《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卷,第491页。
    [5]鲁迅:《<故事新编>序言》,《.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卷,第354页。
    [6]鲁迅:《<故事新编>序言》,《.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卷,第354页。
    [1]鲁迅:《奔月》,《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卷,第371页。
    [2]鲁迅:《忽然想到》,《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卷,第94页。
    [3]鲁迅:《奔月》,《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卷,第375页。
    [4]鲁迅:《奔月》,《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卷,第380页。
    [1]鲁迅:《<自选集>自序》,《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卷,第469页。
    [2]鲁迅:《野草 希望》,《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卷,第181页。
    [3]鲁迅:《北京通信》,《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2005年版,第3卷,第54页。
    [1]鲁迅:《通信 341206致萧军、萧红》,《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卷,第278页。
    [2]鲁迅:《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302页。
    [1]鲁迅:《书信 340506致杨霁云》,《.鲁迅全集》,北京文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卷,第93页。
    [1]鲁迅:《“题未定”草(一至三)》,《.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卷,第365页。
    [2]鲁迅:《关于翻译的通信》,《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卷,第391页。
    [3]鲁迅:《“题未定”草(一至三)》,《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卷,第364页。
    [1]Venuti,lawrence.TheTranslator's Invisiblility.AHistoryofTranslation.,Shanghai Forr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P 148.(On the one hand,foreignizing translation enacts an ethnocentric appropriation of the foreign text by enlisting it in a domestic cultural political agenda,like dissidence;on the other hand,it is precisely this dissident stance that enables foreignizing translation to signal the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difference of the foreign text and perform a work of cultural restoration,admitting the ethnodeviant and potentially revising domestic literary canons.)
    [1]Venuti,lawrence.The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Shanghai Forr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P20(...a domesticating method,an ethnocentric reduction of the foreign text to target-language cultural values,bringing the author back home,and a foreignizing method,an ethnodeviant pressure on those values to register the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difference of the foreign text,sending the reader abroad.)
    [2]Lawrence Venuti,The Translator's l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Shanghai Forr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P.42(The point is rather to elaborate the theoretical,critical,and textual means by which translation can be studied and practiced as a locus of difference,instead of the homogeneity that widely characterizes it today.)
    [1]Lawrence Venuti,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Shanghai Forr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P.22.(Communication here is initiated and controlled by the target-language culture,it is in fact an interested interpretation,and therefore it seems less an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than an appropriation of a foreign text for domestic purposes.)
    [1]Venuti,Lawrence.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23-24.
    [1]孙郁:《译介之魂》,《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第4期,第16页。
    [1]《淮南子 本经训》卷8,《原典宝库》,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网络版,web@guoxue.com
    [1]章太炎:《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章太炎全集:第4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第337-338页。
    [2]钱玄同:《钱玄同文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版,第1卷,第163页。
    [3]钱玄同:《汉字革命》,国语月刊·汉字改革号,1923年第1期,第1页。
    [4]倪海曙,《中国拼音文字运动史(简编)》,上海,时代书报出版社,1948年版,92页。
    [5]倪海曙,《中国拼音文字运动史(简编)》,上海:时代书报出版社,1948年版,第92页。
    [1]倪海曙,《中国拼音文字运动史(简编)》,上海,时代书报出版社,1948年版,第92页。
    [2]倪海曙:《中国拼音文字运动史(简编)》,上海,时代书报出版社,1948年版,第97页。
    [3]瞿秋白:《瞿秋白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657页。
    [4]瞿秋白:《瞿秋白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657、690页。
    [5]倪海曙:《中国语文的新生》,北京:时代出版社,1949版,第119页。
    [6]倪海曙:《中国语文的新生》,北京:时代出版社,1949年版,第271页。
    [1]倪海曙:《中国拼音文字运动史(简编)》,上海,时代书报出版社,1948年版,第98-99页。
    [2]吴玉章:《文字改革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78年12月第1版,第58页
    [3]王宁:《二十世纪汉字问题的争论与跨世纪的汉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1期,第161页。
    [1]鲁迅:《关于新文字》,《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卷,第165页。
    [2]鲁迅:《汉字和拉丁化》,《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卷,第585页。
    [3]周建人:《我为什么赞成文字改革》,《语文建设》,1984年2期,中国学术期刊电子版。
    [4]鲁迅:《关于新文字》,《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卷,第166页。
    [5]鲁迅:《关于翻译的通信》,《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卷,第380页。
    [1]鲁迅:《关于翻译的通信》,《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卷,第381页。
    [2]鲁迅:《关于翻译的通信》,《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卷,第391页。
    [3]鲁迅:《关于翻译的通信》,《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卷,第392页。
    [4]鲁迅:《关于翻译的通信》,《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卷,第392页。
    [1]鲁迅:《“题未定”草》,《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卷,第364页。
    [2]鲁迅:《关于翻译的通信》,《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卷,第392页。
    [3]鲁迅:《玩笑只当它玩笑(上)》,《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卷,第548页。
    [4]鲁迅:《玩笑只当它玩笑(上)》,《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卷,第550页。
    [5]鲁迅:《“题未定”草》,《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卷,第365页。
    [1]鲁迅:《<文艺与批评>译者附记》,《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卷,第328页。
    [2]梁实秋:《梁实秋文集》,鹭江出版社 2002年版,第1卷,第349页。
    [1]鲁迅:《文学的阶级性》,《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卷,第128页。
    [1]鲁迅:《几条“顺”翻译》,《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卷,第350页。
    [2]米哈伊尔·巴赫金:《陀斯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顾亚铃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第343页。
    [1]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卷,第578页。
    [1]鲁迅:《由聋而哑》,《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卷,第295页。
    [2]鲁迅:《阿Q正传》,《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513页。
    [3]鲁迅:《阿Q正传》,《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517页。
    [1]许广平:《关于鲁迅的生活》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第29页。
    [2]鲁迅:《文化偏执论》,《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53页。
    [3]尼采:《查拉图斯忒拉的序言》,鲁迅译:《鲁迅译文集》第10卷,第443页。
    [4]尼采:《查拉图斯忒拉的序言》,鲁迅译:《鲁迅译文集》第10卷,第443页。
    [1]尼采:《查拉图斯忒拉的序言》,鲁迅译:《鲁迅译文集》第10卷,第445页。
    [2]鲁迅:《文化偏执论》,《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58页。
    [1]鲁迅:《文化偏执论》,《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53页。
    [2]鲁迅译:《察拉图斯忒拉的序言》,《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10卷,第445页。
    [3]鲁迅:《未有天才之前》,《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175页。
    [4]鲁迅:《热风 随感录四十二》,《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342页。
    [1]鲁迅:《文化偏执论》,《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57页。
    [2]鲁迅:《淡淡的血痕中》,《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卷,第227页。
    [3]鲁迅:《热风 随感录四十一》,《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341页。
    [4]鲁迅:《热风 随感录三十六》,《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323页。
    [1]鲁迅:《华盖集忽然想到》,《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卷,第102页。
    [2]鲁迅:《热风 随感录四十一》,《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341页。
    [3]鲁迅:《热风 随感录四十一》,《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341页。
    [1]本人核实整理的《鲁迅译文目录》见本论文附录部分。
    [1]林志浩:《鲁迅传》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年版,第33页。
    [2]此篇为后来的新发现,未曾被收入1958年版的《鲁迅译文集》。
    [3]鲁迅:《<哀尘>译作附记》,《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卷,第480页。
    [4]鲁迅:《说铂》,《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卷,第21页。
    [5]鲁迅:《热风随感录五十九“圣武”》,《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373页。
    [1]鲁迅:《书信 340515 致杨霁云》,《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卷,第99页。
    [2]鲁迅:《月界旅行》,《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卷,第51页。
    [3]孙郁:《译介之魂》,《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第4期,第14页。
    [4]鲁迅译:《月界旅行·辨言》,《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卷,第4页。
    [1]许寿装:《亡友鲁迅印象记》,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7月版,第16页。
    [2]周作人:《鲁迅的青年时代》,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73页。
    [3]周作人:《鲁迅的青年时代》,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74页。
    [1]林纾:《鬼山狼侠传序》,《林纾文选》,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第38页。
    [2]止庵主编:《红星轶史》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3]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74页。
    [1]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75页。
    [2]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70页。
    [3]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74页。
    [4]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74页。
    [5]止庵主编:《红星佚史》序言,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4页。
    [6]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73-74页。
    [1]周作人:《鲁迅的青年时代》,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74-75页。
    [2]鲁迅:《“题未定”草》,《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卷,第365页。
    [3]周作人:《鲁迅的青年时代》,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74-75页。
    [1]关于《域外小说集》的翻译目标和内容部分参见本论文第一章。
    [2]鲁迅:《<域外小说集>序言》,《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卷,第168页。
    [1]孙郁:《鲁迅与周作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58页。
    [2]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卷,第525页。
    [3]鲁迅:《域外小说集序》,《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卷,第176页。
    [4]鲁迅:《书信 320116 致增田涉》,《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卷,第196页。
    [1]鲁迅:《<域外小说集>序言》,《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卷,第168页。
    [2]武者小路实笃[日]:《与支那未知的友人》,《鲁迅译文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页。
    [1]鲁迅《一个青年的梦·译者序》,《鲁迅译文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21页。
    [2]鲁迅:《一个青年的梦译者序》,《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卷,第210页。
    [1]李何林主编:《鲁迅年谱》,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83年版,第3卷,第196页。
    [1]鲁迅:《英译本<短篇小说选集>自序》,《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卷,第412页。
    [2]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卷,第241页。
    [3]鲁迅:《书信 300327 致章廷谦》,《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卷,第227页。
    [1]鲁迅:《二心集 关于翻译的通讯》,《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卷,第391页。
    [2]鲁迅:《二心集 关于翻译的通讯》,《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卷,第391页。
    [3]鲁迅:《<文艺与批评>译者附记》,《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卷,第329页。
    [4]鲁迅:《为翻译辩护》,《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卷,第275页。
    [5]鲁迅:《“题未定”草》,《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卷,第363页。
    [1]鲁迅:《“题未定”草》,《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卷,第364页。
    [2]鲁迅:《“题未定”草》,《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卷,第364页。
    [3]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卷,第525页。
    [1]鲁迅:《书信 351029 致萧军》,北京,《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卷,第571页。
    [2]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66页
    [3]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66页。
    [1]鲁迅:《再论重译》,《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卷,第534页。
    [2]鲁迅:《致赖少麒》,《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卷,第493页。
    [1]Verne,Jules,Voyage au Centre de la Terre.http://www.jules-verne.co.uk/french-voyage-au-centre-de-la-terre
    [2]Verne,Jules.Journey to the Center of the Earth.(translated by Robert Baldick.) Harmondsworth:Penguin Books Ltd,1965.P.50-51
    [3]Verne,Jules.Reise Zum Mittlepunkt der Erder,Roman.Diogens Verlag AG Zurich,1971,P73-74
    [1]#12
    [2]鲁迅:《地底旅行》,《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一卷第103-104页。
    [3]儒尔·凡尔纳:《地心游记》,陈伟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39-40页。
    [1]鲁迅:《地底旅行》,《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1卷第103-104页。
    [2]Verne,Jules.Journey to the Center of the Earth.(translated by Robert Baldick.) Harmondsworth:Penguin Books Ltd,1965.P.197
    [1]Verne,Jules.Reise Zum Mittlepunkt der Erder,Roman.Diogens Verlag AG Zurich,1971,P.301
    [1]#12.
    [2]鲁迅:《地底旅行》,《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1卷,第128页。
    [1]儒尔·凡尔纳:《地心游记》,陈伟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163-164页。
    [1]Verne,Jules.Journey to the Center of the Earth.(translated by Robert Baldick.) Harmondswonh:Penguin Books Ltd,1965.P.253
    [1]Verne,Jules.Reise Zum Mittlepunkt der Erder,Roman.Diogens Verlag AG Zurich,1971,P.388.
    [1]#12
    [1]鲁迅:《地底旅行》,《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1卷,第145页。
    [1]儒尔·凡尔纳:《地心游记》,陈伟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11-212页。
    [2]鲁迅:《书信 340506 致杨霁云》,《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13卷,第93页。
    [3]鲁迅:《书信 340515 致杨霁云》,《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13卷第99页。
    [4]关于鲁迅意译手法的特点总结参阅本论文第五章。
    [1]鲁迅:《<小约翰>引言》,《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12月版,第4卷,第4页。
    [1]鲁迅:《<小约翰>引言》,《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12月版,第4卷,第5页。
    [2]新译为:弗雷德里克·凡·伊登。
    [1]鲁迅:《鲁迅译文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12月版,第5页。
    [2]鲁迅:《书信 270925 致台静农》,《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12卷,第73页。
    [3]鲁迅:《“人话”》,《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5卷,第79页。
    [1]鲁迅:《<小约翰>引言》,《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12月版,第4卷,第5页。
    [2]鲁迅:《<小约翰>》,《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12月版,第4卷,第37页。
    [1]鲁迅:《小约翰》,《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12月版,第4卷,第60页。
    [2]鲁迅:《小约翰》,《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12月版,第4卷,第113-116页。
    [3]鲁迅:《<小约翰>引言》,《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12月版,第4卷,第5页。
    [1]Frederik Van Eeden,De kleine Johannes,from http://manybooks.net.P.24
    [2]Eeden,Van,Frederik.Little Johannes.(translated by Clara Bell.) London:W.Heinemann,1895.P.74.
    [3]Frederik van Eeden,Der kleine Johannes,Deutsche Ubersetzung aus dem Hollandischen yon Anna Fles,Halle a.d.S.Druk und Berlag yon Otto Hendel,1892,p.42(Anna Fles译本为鲁迅翻译所参照的德文译本。)
    [4]鲁迅:《小约翰》,《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12月版,第4卷,第64页。
    [1]《小约翰》,胡剑虹译,[荷兰]弗雷德里克·凡·伊登著,华夏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71页。
    [1]Eeden,Van,Frederik.Little Johannes.(translated by Clara Bell.) London:W.Heinemann,1895.R8.
    [2]Frederik van Eeden,Der kleine Johannes,Deutsche Ubersetzung aus dem Hollandischen yon Anna Fles,Halle a.d.S.Druk und Berlag yon Otto Hendel,1892,p.5.
    [3]鲁迅:《小约翰》《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12月版,第4卷,第23页。
    [1]胡剑虹译:《小约翰》[荷兰]弗雷德里克·凡·伊登著,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1]Eeden,Van,Frederik.Little Johannes.(translated by Clara Bell.) London:W.Heinemann,1895.P.194
    [2]Frederik van Eeden,Der kleine Johannes,Deutsche Ubersetzung aus dem Hollandischen von Anna Fles,Halle a.d.S.Druk und Berlag von Otto Hendel,1892,p.110
    [3]鲁迅:《小约翰》,《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12月版,第4卷,第140页。
    [4]《小约翰》,胡剑虹译,[荷兰]弗雷德里克··凡·伊登著,华夏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187页。
    [1]Eeden,Van,Frederik.Little Johannes.(translated by Clara Bell.) London:W.Heinemann,1895.P.217.
    [2]Frederik van Eeden,Der kleine Johannes,Deutsche Ubersetzung aus dem Hollandischen yon Anna Fles,Halle a.d.S.Druk und Berlag yon Otto Hendel,1892,p.124
    [3]鲁迅译:《小约翰》,《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12月版,第4卷,第156页。
    [1]胡剑虹译:《小约翰》[荷兰]弗雷德里克·凡·伊登著,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205页。
    [2]Eeden,Van,Frederik.Little Johannes.(translated by Clara Bell.) London:W.Heinemann,1895.P.218.
    [1]Frederik van Eeden,Der kleine Johannes,Deutsche Ubersetzung aus dem Hollandischen von Anna Fles,Halle a.d.S.Druk und Berlag yon Otto Hendel,1892,p.125
    [2]鲁迅译:《小约翰》,《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12月版,第4卷,第156页。
    [3]胡剑虹译:《小约翰》[荷兰]弗雷德里克·凡·伊登著,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206页。
    [1]鲁迅:《<小约翰>引言》,《鲁迅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第285-286页。
    [2]鲁迅:《动植物译名小记》,《鲁迅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第292页。
    [1]鲁迅:《动植物译名小记》,《鲁迅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第293页。
    [2]鲁迅:《动植物译名小记》,《鲁迅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第294页。
    [1]Eeden,Van,Frederik.Little Johannes.(translated by Clara Bell.) London:W.Heinemann,1895.P.4.
    [2]Frederik van Eeden,Der kleine Johannes,Deutsche Ubersetzung aus dem Hollandischen yon Anna Fles,Halle a.d.S.Druk und Berlag yon Otto Hendel,1892,p.2
    [1]鲁迅译:《小约翰》,《鲁迅译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12月版,第4卷,第21页。
    [2]胡剑虹译:《小约翰》[荷兰]弗雷德里克·凡·伊登著,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5-6页。
    [1]Eeden,Van,Frederik.Little Johannes.(translated by Clara Bell.) London:W.Heinemann,1895.P.11.
    [2]Frederik van Eeden,Der kleine Johannes,Deutsche Ubersetzung aus dem Hollandischen yon Anna Fles,Halle a.d.S.Druk und Berlag yon Otto Hendel,1892,p.6
    [3]鲁迅译:《小约翰》,《鲁迅译文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12月版,第25页。
    [4]胡剑虹译:《小约翰》,[荷兰]弗雷德里克·凡·伊登著,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页。
    [1]Eeden,Van,Frederik.Little Johannes.(translated by Clara Bell.) London:W.Heinemann,1895.P.21.
    [2]Frederik van Eeden,Der kleine Johannes,Deutsche Ubersetzung aus dem Hollandischen von Anna Fles,Halle a.d.S.Druk und Berlag yon Otto Hendel,1892,p.12
    [3]鲁迅译:《小约翰》,《鲁迅译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12月版,第4卷,第31页。
    [1]胡剑虹译:《小约翰》[荷兰]弗雷德里克·凡·伊登著,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24页。
    [1]Eeden,Van,Frederik.Little Johannes.(translated by Clara Bell.) London:W.Heinemann,1895.P.29.
    [2]Frederik van Eeden,Der kleine Johannes,Deutsche Ubersetzung aus dem Hollandischen von Anna Fles,Halle a.d.S.Druk und Berlag von Otto Hendel,1892,p.17
    [1]鲁迅译:《小约翰》,《鲁迅译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12月版,第4卷,第36页。
    [2]胡剑虹译:《小约翰》[荷兰]弗雷德里克·凡·伊登著,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30页。
    [1]鲁迅译:《<小约翰>引言》,《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12月版,第4卷,第6页。
    [1]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许寿裳回忆鲁迅全编》,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55页。
    [1]鲁迅:《<死魂灵百图>小引》,《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卷,第460页。
    [2]鲁迅.《<死魂灵>第二部第一章译者附记》,《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卷,第453页。
    [3]鲁迅.:《书信 350517 致胡风》,《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卷,第458页。
    [1]鲁迅.:《书信 350522 致黄源》,《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卷,第463页。
    [2]鲁迅.:《“题未定”草》,《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卷,第363页。
    [3]鲁迅.:《“题未定”草》,《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卷,第363页。
    [4]鲁迅.:《书信 350628 致胡风》,《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卷,第490页。
    [5]鲁迅.:《书信 360405 致王冶秋》,《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卷,第69页。
    [6]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许寿裳回忆鲁迅全编》,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56页。
    [1]鲁迅.:《书信 341204 致孟十还》,《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卷,第273页。
    [2]鲁迅.:《书信 350323 致曹靖华》,《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卷,第418页。
    [3]许广平:《鲁迅的写作与生活》,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7月版,第281页。
    [1]鲁迅.:《书信 351020 致孟十还》,《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卷,第565页。
    [2]鲁迅.:《<死魂灵>第二部第二章译者附记》,《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卷,第455页。
    [3]Nikolaus Gogol,Die todten seelen,Aus dem russischen ubertragen von PhilippLobenstein.1809-1852[monograph].Leipzig:Philipp Reclamjun.P.63.
    [1]Gogol,Nikolai.Dead Souls.(Translated by Bernard Guilbert Guemey.)New York:The Modern Library,1936.P.87
    [2]#12
    [3]鲁迅译:《死魂灵》,《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9卷,第102页。
    [4]郑海凌译:《死魂灵》[俄]果戈理著,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60页。
    [1]Nikolaus Gogol,Die todten seelen,Aus dem russischen ubertragen yon PhilippLobenstein.1809-1852[monograph].Leipzig:Philipp Reclam jun.P.92.
    [2]Gogol,Nikolai.Dead Souls.(Translated by Bernard Guilbert Guerney.)New York:The Modern Library,1936.P.126
    [1]#12
    [2]鲁迅译:《死魂灵》,《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9卷,第141页。
    [3]郑海凌译:《死魂灵》[俄]果戈理著,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91页。
    [1]Nikolaus Gogol,Die todten seelen,Aus dem russischen ubertragen von PhilippLobenstein.1809-1852[monograph].Leipzig:Philipp Reclam jun.P.96.
    [2]Gogol,Nikolai.Dead Souls.(Translated by Bernard Guilbert Guemey.)New York:The Modern Library,1936.P.131
    [3]#12
    [1]鲁迅译:《死魂灵》,《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9卷,第145页。
    [2]郑海凌译:《死魂灵》[俄]果戈理著,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95页。
    [3]Nikolaus Gogol,Die todten seelen,Aus dem russischen ubertragen von PhilippLobenstein.1809-1852[monograph].Leipzig:Philipp Reclam jun.P.214.
    [1]Gogol,Nikolai.Dead Souls.(Translated by Bernard Guilbert Guerney.)New York:The Modern Library,1936Volume 2,book one.P.11
    [2]#12
    [3]鲁迅译:《死魂灵》,《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9卷,第293页。
    [4]郑海凌译:《死魂灵》[俄]果戈理著,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04页。
    [1]Nikolaus Gogol,Die todten seelen,Aus dem russischen ubertragen yon PhilippLobenstein.1809-1852[monograph].Leipzig:Philipp Reclam jun.P.8.
    [2]Gogol,Nikolai.Dead Souls.(Translated by Bernard Guilbert Guerney.)New York:The Modern Library,1936Volume 2,Book 2,.P.82
    [1]鲁迅译:《死魂灵》,《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9卷,第400页。
    [2]郑海凌译:《死魂灵》[俄]果戈理著,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53页。
    [3]郑海凌译:《死魂灵》[俄]果戈理著.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53页。
    [1]Nikolaus Gogol,Die todten seelen,Aus dem russischen ubertragen von PhilippLobenstein.1809-1852[monograph].Leipzig:Philipp Reclam jun.P.47.
    [1]Gogol,Nikolai.Dead Souls.(Translated by Bernard Guilbert Guemey.)New York:The Modern Library,1936.P.125
    [2]鲁迅译:《死魂灵》,《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9卷,第440页。
    [3]郑海凌译:《死魂灵》[俄]果戈理著,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83页。
    [1]周作人:《鲁迅的青年时代》,《周作人自编文选》,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6-47页。
    [2]见周作人的《鲁迅的年轻时代》第57页中对鲁迅搜集图书、翻译等情况的回忆。还有孙郁2007年6月4日在做客新浪“网上大讲堂”时谈鲁迅的知识结构时说过:鲁迅“懂日文跟德文,俄文学了几天不行,英文也很一般。但是他有的时候查找著作用英文也是非常好的,日文非常好,德文也不错,他翻译了大量小说和文学理论著作都是通过日文和德文翻译过来的。”
    [3]鲁迅在《死魂灵序言》中说,英文版本非常之坏,删减太多,可见他在翻译时是参考了英语版本并进行过对比的。
    [1]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437页。
    [2]鲁迅:《<月界旅行>辨言》,《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卷,第164页。
    [1]鲁迅:《说铂》,《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卷,第21页。
    [2]鲁迅:《<集外集>序言》,《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卷,第3页。
    [3]鲁迅:《<月界旅行>辨言》,《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卷,第164页。
    [1]鲁迅:《斯巴达之魂》,《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卷,第9页。
    [2]鲁迅:《斯巴达之魂》,《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卷,第9页。
    [3]鲁迅:《斯巴达之魂》,《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卷,第8页。
    [1]鲁迅:《斯巴达之魂》,《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卷,第15页。
    [2]鲁迅:《斯巴达之魂》,《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卷,第12页。
    [3]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84页。
    [4]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北京文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67页。
    [5]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北京文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65页。
    [1]鲁迅:《书信340522致杨霁云》,《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卷,第113页。
    [2]鲁迅:《看图识字》,《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6卷,第37页。
    [3]鲁迅:《文化偏执论》,《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58页。
    [4]鲁迅:《灯下漫笔》,《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225页。
    [5]鲁迅:《热风 随感录二十五》,《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311页。
    [6]鲁迅:《<表>译者的话》,《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卷,第437页。
    [1]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137页。
    [2]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136页。
    [3]鲁迅:《热风 随感录四十九》,《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355页。
    [4]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145页。
    [5]鲁迅:《书信 190116致许寿裳》,《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卷,第369页。
    [6]鲁迅:《书信 190116致许寿裳》,《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卷,第369页。
    [1]鲁迅:《书信 360311致杨晋豪》,《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卷,第43页。
    [2]鲁迅:《<表>译者的话》,《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卷,第436页。
    [3]鲁迅:《热风 随感录六十三“与幼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380页。
    [1]鲁迅:《<池边>译者附记》,《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卷,第220页。
    [2]鲁迅:《<爱罗先珂童话集>序》,《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卷,第214页。
    [3]鲁迅译:《<鱼的悲哀>译者附记》,《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2集,第528页。
    [4]鲁迅:《<狭的笼>译者附记》,《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卷,第217页。
    [5]鲁迅译:《狭的笼》,《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2集,第209页。
    [1]鲁迅译:《雕的心》,《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2集,第245页。
    [2]鲁迅译:《<桃色的云>序》,《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2集,第365-366页。
    [3]鲁迅译:《动植物译名小记》,《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4集,第173页。
    [4]鲁迅译:《<表>译者的话》,《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4集,第225页。
    [5]鲁迅翻译的影响详见本论文第五章。
    [1]鲁迅:《<勇敢的约翰>校后记》,《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卷,第353页。
    [2]鲁迅:《“题未定”草(一至三)》,《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卷,第367页。
    [1]鲁迅:《“题朱定”草(一至三)》,《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卷,第368页。
    [2]②鲁迅:《“题未定”草(一至三)》,《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卷,第368页。
    [3]鲁迅:《域外小说集序》,《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卷,第176页。
    [4]鲁迅:《英译奉<短篇小说选集>自序》,《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卷,第411页。
    [5]止庵主编:周氏兄弟合译文集:《现代小说译丛》第一集序言,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1]对《小约翰》的详细论述见本论文第三章。
    [2]鲁迅:《通讯(复张逢汉)》,《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卷,第131页。
    [3]这部分的详细论述见本章“科学小说”的翻译分类。
    [4]鲁迅:《书信271120致江绍原》,《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卷,第90页。
    [1]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101页。
    [2]鲁迅:《书信041008致蒋抑卮》,《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卷,第329页。
    [3]鲁迅:《<夏娃日记>小引》,《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卷.第340-341页。
    [4]鲁迅:《<萧伯纳在上海>序》,《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卷,第515页。
    [5]止庵主编:周氏兄弟合译文集《红星佚史》总序。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1月版。
    [1]此意义论述部分详见本论文第三章关于鲁迅翻译的历史分期部分。
    [2]鲁迅:《<域外小说集>[附]著者事略(二则)》,《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卷第175页。
    [3]周作人:《知常回想录·翻译小说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243页。
    [1]鲁迅:《现代小说译从<幸福>译者附记》,《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卷,第189页。
    [2]见周氏兄弟合译文集《红星佚史》总序。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1月版。
    [3]鲁迅:《域外小说集序》,《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卷,第176页。
    [4]周作人:《关于鲁迅之二》,转引自《鲁迅研究月刊》2003年10期64页张铁荣文:《鲁迅与周作人的日本文学翻译观》)
    [5]孙郁2007年6月4日做客新浪“网上大讲堂”谈鲁迅的知识结构http://www.sina.com.cn
    [1]鲁迅:《<一个青年的梦>译者序》,《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卷,第209页。
    [2]鲁迅:《<一个青年的梦>译者序二》,《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卷,第212页。
    [3]鲁迅:《<现代日本小说集>附录关于作者的说明》,《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卷,第238页。
    [1]周作人:《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周作人自编文集》(艺术与人生),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147-148页。
    [1]周作人:《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周作人自编文集》(艺术与人生),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147-148页。
    [2]鲁迅:《<壁下译丛>小引》,《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卷,第306页。
    [3]周作人:《知堂回想录》,《周作人自编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787页。
    [4]鲁迅:《二心集·关于翻译的通信》,《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卷,第392页。
    [1]周作人:《苦口甘口·谈翻译》,见《周作人自编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41页。
    [1]鲁迅:《<三闲集>序言》,《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卷,第6页。
    [2]鲁迅:《<自选集>序言》,《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4卷,468页。
    [3]鲁迅:《答杨邮人先生公开信的公开信》,《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4卷,第645页。
    [1]孙郁:《译介之魂》,《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第4期,第15页。
    [2]鲁迅:《祝中俄文字之交》,《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卷,第473页。
    [3]鲁迅:《文学的阶级性》,《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卷,128页。
    [4]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卷,第214页。
    [1]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卷,第213页。
    [2]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卷,第213页。
    [3]鲁迅:《<艺术论>译本序》,《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卷,第,270页。
    [4]鲁迅:《<文艺政策>后记》,《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卷,第470页。
    [1]鲁迅.:《“题未定”草》,《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卷,第364页。
    [2]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卷,第215页。
    [3]孙郁:《译介之魂》,《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第4期,第18页。
    [1]孙迎春主编:《译学大辞典》,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9年版,第193页。
    [1]鲁迅译:《月界旅行辨言》,《鲁迅译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卷,第4页。
    [2]Andrew Lang:The World's Desire,from:www.gutenberg.org/files,Chapter 1.
    [3]止庵主编:周氏史弟合译文集:《红星佚史》,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1]止庵主编:周氏兄弟合译文集:《红星佚史》,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1]止庵主编:周氏兄弟合译文集:《红星佚史》,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2]周作人:《翻译小说上》,《周作人自编文选 知堂回忆录》,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43页。
    [1]Andrew Lang The World's Desire,from:www.gutenberg.org/file,Chapter 3.
    [2]止庵主编:周氏兄弟合译文集:《红星佚史》,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
    [1]鲁迅译:《苦闷的象征》,《鲁迅译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3卷,第36页。
    [1]Verne,Jules.Reise Zum Mittlepunkt der Erder,Roman.Diogens Verlag AG Zurich,1971,P.73-74.
    [1]Verne,Jules.Journey to the Center of the Earth.(translated by Robert Baldick.) Harmondsworth:Penguin Books Lid,1965.P.50-51
    [2]鲁迅译:《地底旅行》,《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1卷,第103-104页。
    [2]儒勒·凡尔纳[法]著,陈伟译:《地心游记》江苏,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39-40页。
    [1]鲁迅译:《地底旅行》,《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卷,第97页
    [2]鲁迅译:《地底旅行》,《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卷,第98页。
    [3]鲁迅译:《地底旅行》,《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卷,第98页。
    [4]鲁迅译:《地底旅行》,《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卷,第109页。
    [5]孙迎春主编:《译学学大词典》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9年,第290页。
    [1]这里的音译例词来自鲁迅编译的《摩罗诗力说》里的人名音译。
    [2]Friedrich Nietzsche,Thus Spake Zarathustra,http://www.hamilton.net.au/nietzsche/zarathustra/zara001.html part one.
    [1]Friedrich Nietzsche,Thus Spake Zarathustra,translated by Thomas Common,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Chengcheng Books Ltd.1999.P.25
    [2]鲁迅译:《查拉图斯忒拉的序言》,《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0卷,第773页。
    [3]黄明嘉译:《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尼采[德]著,漓江出版社,2000年1月,第3页。
    [4]Friedrich Nietzsche,Thus Spake Zarathustra,http//www.hamilton.net.au/nietzsche/zarathustra/zara001.html.part 5
    [5]Friedrich Nietzsche,Thus Spake Zarathustra,translated by Thomas Common,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Chengcheng Books Ltd.1999.P32.
    [1]鲁迅译:《查拉图斯忒拉的序言》,《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0卷,第448页。
    [2]黄明嘉译:《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尼采[德]著,漓江出版社,2000年1月。第11页。
    [3]Friedrich Nietzsche,Thus Spake Zarathustra,http://www.hamilton.net.au/nietzsche/zarathustra/zara001.html.part 5.
    [4]Friedrich Nietzsche,Thus Spake Zarathustra,translated by Thomas Common,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Chengcheng Books Ltd.1999.P31.
    [5]鲁迅译:《查拉图斯忒拉的序言》,《鲁迅译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0卷,第447页。
    [6]黄明嘉译:《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尼采[德]著,漓江出版社,2000年1月。第10页。
    [1]Friedrich Nietzsche,Thus Spake Zarathustra,http://www.hamilton.net.au/nietzsche/zarathustra/zara001.html.part 4
    [2]Friedrich Nietzsche,Thus Spake Zarathustra,translated by Thomas Common,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Chengcheng Books Ltd.1999.P31.
    [3]《查拉图斯忒拉的序言》,鲁迅译,《鲁迅译文集》,第1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1月,第447页。
    [4]《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尼采[德]著,黄明嘉译,漓江出版社,2000年1月,第9页。
    [5]Friedrich Nietzsche,Thus Spake Zarathustra,http://www.hamilton.net.au/nietzsche/zarathustra/zara001.html.
    [6]Friedrich Nietzsche,Thus Spake Zarathustra,translated by Thomas Common,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Chengcheng Books Ltd.1999.P30.
    [1]鲁迅译:《查拉图斯忒拉的序言》,《鲁迅译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0卷,第445页。
    [2]黄明嘉译:《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尼采[德]著,漓江出版社,2000年1月。第8页。
    [1]Nikolaus Gogol,Die Todten Seelen,Aus dem Russischen ubertragen von PhilippLobenstein.1809-1852[monograph].Leipzig:Philipp Reclam jun.P.189.
    [2]Gogol,Nikolai.Dead Souls.(Translated by Bernard Guilbert Guerney.)New York:The Modern Library,1936Volume 1,.P.250。
    [3]#12.
    [1]鲁迅译:《死魂灵》,《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9卷,第262页。
    [2]郑海凌译:《死魂灵》,果戈理[俄]著,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82页。
    [1]鲁迅.:《再论重译》,《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卷,第534页。
    [2]鲁迅.:《论重译》,《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卷,第531页。
    [1]鲁迅.:《论重译》,《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卷,第532页。
    [2]孙迎春主编:《译学学大词典》,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9年,第316页。
    [3]鲁迅:《关于翻译的通信》,《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卷,第391页。
    [4]鲁迅:《<思想·山水·人物>题记》,《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卷,第300页。
    [5]鲁迅:《三闲集·无声的中国》,《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卷,第14页。
    [6]鲁迅:《<苦闷的象征>引言》,《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卷,第257页。
    [1]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卷,第202页。
    [2]梁实秋:《.论鲁迅先生的“硬译”》,《粱实秋文集》,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第1卷347、349页。
    [3]Nikolaus Gogol,Die todten seelen,Aus dem russischen ubertragen von PhilippLobenstein.1809-1852[monograph].Leipzig:Philipp Reclam jun.Buch 2,P.61.
    [4]Gogol,Nikolai.Dead Souls.(Translated by Bernard Guilbert Guerney.)New York:The Modern Library,1936.P.141
    [1]鲁迅译:《死魂灵》,《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9卷,第453页。
    [2]郑海凌译:《死魂灵》,果戈理[俄]著,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95页。
    [3]#12
    [1]Nikolaus Gogol,Die Todten Seelen,Aus dem Russischen ubertragen yon PhilippLobenstein.1809-1852[monograph].Leipzig:Philipp Reclam jun.Buch 2,P.77.
    [2]Gogol,Nikolai.Dead Souls.(Translated by Bernard Guilbert Guerney.)New York:The Modern Library,1936.P.160
    [3]鲁迅译:《死魂灵》,《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9卷,第471页。
    [4]郑海凌译:《死魂灵》果戈理[俄]著,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310页。
    [5]Eeden,Frederik van,Little Johannes,translated from the Dutch of Frederik van Eeden by Clara Bell,London:W.Heinemann,1895,P.222
    [1]鲁迅译:《小约翰》,《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4卷,第159页。
    [2]胡剑虹译:《小约翰》,弗雷德里克·凡·伊登[荷]著,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210页。
    [3]鲁迅译:《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第10卷,第284-285页。
    [4]关于直译目的的论述祥见本论文第4章。
    [1]鲁迅:《非有复译不可》,《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卷,第284页。
    [2]鲁迅:《非有复译不可》,《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卷,第284页。
    [3]北岛:《时间的玫瑰》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109页。
    [1]吕俊:《翻译学——传播学的一个特殊领域》,《外国语》,1997年第2期,第39页。
    [2]孙郁:《20世纪中国最忧患的灵魂》,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1页。
    [3]沃尔夫拉姆·威尔斯(Wolfram Wilss):"Translation is a specific form ofinterlingual communication linked to linguistic acts and decisions",(《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Problems and Methods》,Tubingen:Gunter Narr,1982.P.13.
    [4]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18页。
    [5]吕俊:《翻译学——传播学的一个特殊领域》,《外国语》,1997年第2期,第39页。
    [1]谭载喜:《翻译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88页。
    [1]鲁迅:《<月界旅行>辨言》,《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卷,第164页。
    [2]Nida,Eugene A.and Charles 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Leiden:E.J.Brill.1969.P.51
    [3]Bell,Roger T.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Theory and Practice.London and NewYork:Longman.1991.
    [4]Wilss,Wolfram.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Problems and Methods.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P.14.(Translating is a specific form of interlingual communication linked to linguistic act and decisions)
    [1]陈平原、夏晓虹等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王友贵:《翻译家鲁迅》,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3页。
    [3]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卷,第525-526页。
    [1]孙郁:《一个童话》,转引自《小约翰》胡剑虹译,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222页。
    [1]鲁迅译:《小约翰》,《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12月版,第4卷,第20页。
    [2]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卷,第287页。
    [1]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卷,第289页。“Ade”为德语“再见”的意思。
    [2]孙郁:《鲁迅首先是位翻译家:从没想过“永垂不朽”》,《中华网新闻》,2006年12月5日。
    [3]鲁迅:《<中国新文学人系>小说二集序》,《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卷,第246页。
    [1]鲁迅:《祝中俄文字之交》,《.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卷,第473页。
    [2]果戈理:《狂人日记》,《果戈理精选集》,周启超编选,满涛译,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86页。
    [3]果戈理:《狂人日记》,《果戈理精选集》,周启超编选,满涛译,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96页。
    [4]鲁迅:《<中国新文学人系>小说二集序》,《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卷,第247页。
    [1]鲁迅:《关于<关于红笑>》,《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卷,第125页。
    [2]陈建军:《<红笑>风波》,《书屋》2005年第6期,第49页。
    [3]在鲁迅的时代译做“安特来夫”。
    [4]周作人:《鲁迅的年轻时代》,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29页。
    [5]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卷,第247页。
    [1]鲁迅译:《<黯澹的烟霭里>译者附记》,《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10卷,第201页。
    [2]安德列耶夫:《齿痛》,周作人《<齿痛>译后附记》,《新青年》第七卷第一号(1919年12月1日)。
    [3]鲁迅:《书信201214致青木正儿》,《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卷,第176页。
    [4]安德列耶夫:《默》,鲁迅译,《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卷,第169页。
    [5]鲁迅:《书信351116致萧军、萧红》,《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卷,第584页。
    [6]鲁迅:《药》,《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463-472页。
    [1]《齿痛》等翻译小说先在《新青年》上发表,后收入《点滴》一书,192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初版。1928年11月改为《空大鼓》由开明书店出版,内容也做了一些调整。见钱理群著《周作人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166页。
    [1]鲁迅:《<苦闷的象征>引言》,《.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卷,第257页。
    [2]鲁迅译:《艺术的革命与革命的艺术》,《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小版社,1958,第5卷,320页。
    [3]鲁迅:《关天小说题材的通信》,《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卷,第376页。
    [1]鲁迅:《灯下漫笔》,《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222页。
    [2]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145页。
    [3]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140页。
    [4]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137页。
    [1]鲁迅译:《<表>译者的话》,《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4卷,第225页。
    [2]鲁迅:《书信360105致曹靖华》,《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卷,第1页。
    [3]鲁迅:《<表>译者的话》,《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卷,第437页。
    [1]鲁迅:《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卷,第556页。
    [2]巴金:《怀念鲁迅先生》,《探索与回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4月,第191-192页。
    [3]巴金:载《巴金与爱罗先珂》,《鲁迅研究月刊》,1993年12期,第30页。
    [1]巴金:《<笑>前集》,《巴金序跋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92年3月版,第345页。
    [2]陈思和:《从鲁迅到巴金:新文学传统在先锋与大众之间——试论巴金在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第13页。
    [1]老舍:《鲁迅先生逝世两周年纪念》,《老舍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卷,第582页。
    [2]老舍:《鲁迅先生逝世两周年纪念》,《老舍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卷,第585页。
    [3]老舍:《鲁迅先生逝世两周年纪念》,《老舍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卷,第585页。
    [1]老舍:《文学概论讲义》,《老舍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卷,第8页。
    [2]老舍:《文学概论讲义》,《老舍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卷,第57页。
    [3]老舍:《文学概论讲义》,《老舍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卷,第118页。
    [1]鲁迅译:《苦闷的象征》,《鲁迅译文集》,1959年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3卷,9、12页。
    [2]鲁迅译:《苦闷的象征》,《鲁迅译文集》,1959年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3卷,第26页。
    [3]鲁迅译:《苦闷的象征》,《鲁迅译文集》,1959年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3卷,第30页。
    [1]马克·波期特[美]1:《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南京,2000年,第84页。
    [2]茅盾:《茅盾文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434页。
    [1]陈卫星:《西方当代传播学学术思想的回顾和展望》,《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第3页。
    [2]鲁迅:《<月界旅行>辨言》,《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卷,第164页。
    [3]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7月版,第52页。
    [4]鲁迅:《<且介亭杂文>序苦》,《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卷,第3页。
    [1]鲁迅:《怎么写》,《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卷,第20页。
    [2]鲁迅:《小品文的危机》,《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卷,第592页。
    [1]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卷,第525页。
    [2]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卷,第526页。
    [3]张梦阳:《鲁迅研究的世纪玄览》,《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136页。
    [4]鲁迅译文的发表情况详见本论文附录《鲁迅译文目录》。
    [1]鲁迅:《<伪自由书>前记》,《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卷,第4页。
    [2]鲁迅:《<且介亭杂文>序苦》,《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卷,第3页。
    [1]鲁迅:《<总退却>序》,《鲁迅伞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卷,第638页。
    [2]鲁迅:《<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小引》,《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卷,第134页。
    [3]鲁迅:《看书琐记》,《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卷,第560页。
    [4]鲁迅:《略论梅兰芳及其他》,《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卷,第610页。
    [5]鲁迅:《<毁灭>后记》,《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卷,第369页。
    [1]鲁迅:《致<近代美术史潮论>的读者诸君》,《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卷,第311页。
    [2]鲁迅:《文艺的大众化》,《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卷,第367页。
    [3]鲁迅:《门外文谈》,《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卷,第104页。
    [4]鲁迅:《门外文谈》,《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卷,第104页。
    [5]鲁迅:《玩笑只当它玩笑(上)》,《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卷,第550页。
    [6]鲁迅:《门外文谈》,《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卷,第104页。
    [7]鲁迅:《关于翻译的通信》,《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卷,第392页。
    [8]鲁迅:《关于翻译的通信》,《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卷,第391页。
    [9]鲁迅:《杂谈小品文》,《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卷,第432页。
    [1]鲁迅:《门外文谈》,《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卷,第104页。
    [2]鲁迅:《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卷,第377页。
    [3]鲁迅:《关于翻译》,《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卷,第312页。
    [4]鲁迅:《<文艺与批评>译者附记》,《鲁迅伞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卷,第328页。
    [5]鲁迅:《论睁了眼看》,《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254页。
    [6]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卷,第239页。
    [7]鲁迅:《看书琐记》,《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卷,第579页。
    [8]鲁迅:《关于<三藏取经记>等》,《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卷,第404页。
    [1]阿英:《晚清小说史》,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217页.
    [2]鲁迅:《域外小说集序》,《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卷,第176页。
    [3]胡适:《五十年米中国之文学》,《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88年版,第107页。
    [4]鲁迅:《域外小说集序》,《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卷,第178页。
    [1]鲁迅:《域外小说集序》,《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卷,第177页。
    [2]鲁迅:《域外小说集序》,《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卷.第177页。
    [3]林志浩:《鲁迅传》,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年版,第495页。
    [4]程麻:《文学价值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6页。
    [1]王亚民:《中国现当代文学在俄罗斯的传播与研究》,《新疆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第130页。
    [1]郑心伶、梁惠玲:《美国鲁迅研究与国际文化交流》,《韶关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76页。
    [1]王家平:《20世纪90年代以降西方鲁迅研究的基本走向》,《首都师范大学学报(朴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86页。
    [2]张杰:《鲁迅:域外的接近与接受》,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版,第318页。
    [1]王家平:《20世纪90年代以降西方鲁迅研究的基本走向》,《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87页。
    [1]程麻:《日本的鲁迅研究近况》,《国外社会科学》1981年9期,第32页。
    [2]张梦阳:《日本鲁迅研究概观》,《文艺研究》,2006年12期,第39页。
    [3]陈漱渝:《鲁迅与二十一世纪的对话》,鲁迅研究月刊,1999年1期,第15页。
    [4]朴宰雨:《韩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第4期,第46页。
    [1]艾格尼丝·史沫莱特:《中国的战歌》,江枫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第91页。
    [2]李宗英、张梦阳编《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2年版,第497页。
    [1]鲁迅:《<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小引》,《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卷,第134页。
    [2]鲁迅:《英译本<短篇小说选集>自序》,《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卷,第411页。
    [3]鲁迅:《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卷,第84页。
    [4]鲁迅:《论睁了眼看》,《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254页。
    [1]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卷,第527页。
    [2]鲁迅:《<故事新编>序言》,《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卷,第353页。
    [1]钱玄同:《我对于周豫才之追忆与略评》,见《钱玄同五四时期苦论集》沈永宝编,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10月第1版,第382页。
    [1]王家平:《20世纪前期欧美的鲁迅翻译和研究》,《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4期第50页。
    [2]张梦阳:《日本鲁迅研究概观》,《文艺研究》,2006年12期,第39页。
    [1]见詹姆斯·伦卡著,史安斌译《媒体与权利》译后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鲁迅译:《苦闷的象征》,《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卷,第24页。
    [2]鲁迅:《热风 随感录六十六生命的路》,《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386页。
    [3]陈漱渝:《鲁迅——“人类明灯”,国外鲁迅研究状况概述》,《瞭望》,1986年43期28页。
    [4]孙郁:《鲁迅的知识结构》,2007年6月4日新浪网《网上大课掌》答记者问。
    [1]孙郁:《20世纪中国最忧患的灵魂》,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
    [1]鲁迅:《域外小说集序》,《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卷,第176页。
    [2]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卷,第526页。
    [1]秦磊:《大众白话易经》,两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第323页。
    [2]秦磊:《大众白话易经》,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第353页。
    [1]秦磊:《大众白话易经》,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第323,349页。
    [2]程昌明译注:《论语.卫灵公》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70页。
    [1]鲁迅:《并非闲话(三)》,《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卷,第161页。
    [2]鲁迅:《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301页。
    [3]廖诗忠:《回归经典—鲁迅与先秦文化的深层关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1页。
    [1]林非:《鲁迅和中国文化》,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
    [2]刘正斌:《忧患意识——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人民网理论版2007-3-30。
    [1]乐黛云:《鲁迅研究:一种世界文化现象读书》,《读书》,1990年9期,第42页。
    [1]鲁迅:《坟·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101页。
    [2]鲁迅:《坟·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71页。
    [3]鲁迅:《域外小说集序》,《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卷,第176页。
    [1]鲁迅:《月界旅行·辨言》,《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卷,第164页。
    [1]腾守尧:《文化的边缘》,作家出版社1997年4月版,第2页。
    [1]孙郁:《周作人和他的苦雨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7月版,202页。
    [1]莎士比亚:《哈姆莱特》“For who would bear the whips and scorns of time,The oppressor's wrong,the proud man's contumely,The pangs of despised love,the law's delay,The insolence of office and the spurns.”方平选编《莎士比亚精选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版,第581页。
    [2]鲁迅:《书信430419致陈烟桥》,《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卷,第81页。
    [3]陈漱渝:《鲁迅——“人类明灯”,国外鲁迅研究状况概述》,《瞭望》,1986年43期28页。
    [4]钱理群:《与鲁迅相遇》三联书店2003年8月版,第17页。
    [1]孙郁:《鲁迅的知识结构》,2007年6月4日作客新浪“网上大讲堂”时谈话。
    [1]严美华:《让汉语走向世界》,《神州学人》,2002年07期,第7页。
    [2]鲁迅:《热风 随感录六十六·生命的路》《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386页。
    [1]休斯顿·史密斯(Huston Smith),The World's Religion,New York,Harper Collions,1991,7.
    [2]季羡林 许钧:《翻译之为用大矣哉》,《文化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许钧等著,译林出版社,2001年4月版,第1页。
    [3]周兆祥:《翻译与人生》,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9页。
    [1]鲁迅:《书信350204致李桦》,《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卷,第372页。
    [1]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57页。
    [2]乐黛云:《鲁迅研究:一种世界文化现象读书》,《读书》1990年第9期,第42页。
    [3]鲁迅:《华盖集续集·学界的三魂》,《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卷,第222页。
    [4]周兆祥:《翻译与人生》,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118页。
    [1]杰里米·里夫金[美]《欧洲梦——21世纪人类发展的新梦想》,杨治宜译,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鲁迅著:《鲁迅全集》18卷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鲁迅著:《鲁迅译文集》10卷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孙用著:《鲁迅译文集校读记》,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李何林主编:《鲁迅年谱》4卷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鲁迅著:《鲁迅全集》10卷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鲁迅,周作人,周建人译:《现代小说译丛》,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鲁迅,周作人,周建人译:《域外小说集》,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鲁迅,周作人,周建人译:《红星佚史》,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鲁迅,周作人,周建人译:《现代日本小说集》,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周作人著,止庵校订:《周作人自编文选》36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刘运峰编:《鲁迅全集补遗》,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刘运峰编:《鲁迅佚文全集》,北京:群言出版社,2001年版。
    罗荪等编:《鲁迅译著系年目录》,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周国伟编著:《鲁迅著译版本研究编目》,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秦川编:《鲁迅出版系年1906—1936》,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许广平著:《鲁迅的写作和生活——许广平忆鲁迅精编》,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
    周建人著:《回忆大哥鲁迅》,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周海婴著:《鲁迅与我七十年》,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年版。
    许寿裳著:《亡友鲁迅印象记·许寿裳回忆鲁迅全编》,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
    孙郁,黄乔生主编:《周氏兄弟——回望周作人》,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孙郁著:《鲁迅与周作人》,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孙郁著:《20世纪中国最忧患的灵魂》,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年版。
    钱理群著:《与鲁迅相遇》,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钱理群著:《周作人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陈漱渝等著:《颠覆与传承——论鲁迅的当代意义》,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肖振鸣编:《鲁迅评点中外名著》,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王富仁著:《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吴海勇著:《枭声或曰花开花落两由之:鲁迅的生命哲学与决绝态度》,广州:花城出版社,2006年版年版。
    王士菁著:《鲁迅创作道路初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施建伟著:《鲁迅美学风格片谈》,河南:黄河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郜元宝著:《鲁迅六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张能耿著:《鲁迅的青少年时代》,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李何林主编:《鲁迅年谱》,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林志浩著:《鲁迅传》,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
    陆文蔚著:《鲁迅作品的修辞艺术》,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
    黄仁沛主编:《鲁迅论中外小说》,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刘焕辉著:《语言的妙用——鲁迅作品语言独特用法举隅》,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林非著:《鲁迅前期思想发展史略》,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年版。
    陈漱渝主编:《挑战鲁迅——新时期关于鲁迅的论争》,四川:四川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张杰著:《鲁迅:域外的接近与接受》,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袁盛勇著:《鲁迅:从复古走向启蒙》,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林非著:《鲁迅和中国文化》,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年版。
    一土编:《21世纪:鲁迅和我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李景彬著:《鲁迅周作人比较论》,天津:南丌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张菊香,张铁荣编著:《周作人年谱》,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汪毅夫著:《鲁迅与新思潮——论鲁迅留日时期的思想》,陕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赵瑞蕻著:《鲁迅《摩罗诗力说》,注释·今译·解说》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周问丁编著:《鲁迅著译版本研究编目》,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张铁荣著:《比较文化研究中的鲁迅》,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张学军著:《鲁迅的讽刺》,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郝永勃著:《鲁迅写照》,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
    廖诗忠著:《回归经典——鲁迅与先秦文化的深层关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张梦阳著:《中国鲁迅学通史》,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张芸著:《别求新声与异邦——鲁迅与西方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程致中著:《穿越时空的对话——鲁迅的当代意义》,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邹贤尧著:《征服时空——鲁迅影响论》,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孙昌熙等著:《鲁迅文艺思想新探》,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程光炜编:《周作人评说八十年》,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5年版。
    张梦阳著:《鲁迅与中外文化的比较研究》,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年版。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钱理群著:《与鲁迅相遇》,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刘少勤著:《盗火者的足迹和心迹——论鲁迅与翻译》,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王友贵著:《翻译家鲁迅》,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王友贵著:《翻译家周作人》,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张杰著:《鲁迅:域外的接近与接受》,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王乾坤著:《鲁迅的生命哲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魏韶华著:《“林中路”上的精神相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孟昭毅、李载道主编:《中国翻译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郭延礼著:《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王向远著:《二十世纪中国的日本翻译文学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王向远著;《翻译文学导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王秉钦著:《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谢天振、查明建主编:《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马祖毅著:《中国翻译简史》,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年版。
    许钧、袁筱一编著:《当代法国翻译理论》,天津: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刘宓庆著:《翻译与语言哲学》,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版。
    李明著:《翻译研究的社会符号学视角》,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韩子满著:《文学翻译杂合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孔慧怡著:《翻译·文学·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汪福祥,伏力著:《英美文化与英汉翻译》,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年版。
    刘宓庆著:《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年版。
    宋学智著:《翻译文学经典的影响与接受》,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王秉钦著:《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谢天振主编:《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张经浩,陈可培主编:《名家 名论 名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陆永昌著:《俄汉文学翻译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王宏印著:《文学翻译批评论稿》,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孙迎春编著:《汉英双向翻译学语林》,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张南峰著:《中西译学批评》,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马祖毅著:《中国翻译简史》,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年版。
    孙迎春主编:《译学词典与译学理论文集》,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孙艺风著:《视角 阐释 文化——文学翻译与翻译理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廖七一编著:《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江苏: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刘宓庆著:《翻译美学导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年版。
    崔永禄主编:《文学翻译佳作对比赏析》,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孙迎春主编:《2004翻译学词典与译学理论文集》,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周兆祥著:《翻译与人生》,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年版。
    范仲英编著:《实用翻译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版。
    许钧著:《译事探索与译学思考》,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版。
    谭载喜编著:《新编奈达论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年版。
    陈福康著:《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王成,秦刚主编:《日本文学翻译论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许钧等著:《文学翻译的与实践——翻译对话录》,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谢天振著:《译介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余光中著:《余光中谈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版。
    宋学智著:《翻译文学经典的影响与接受》,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刘宓庆著:《新编当代翻译理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年版。
    蔡新乐著:《翻译与汉语——解构主义视角下的译学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法语版:Verne,Jules,Voyage au Centre de la Terre http://www.jules-veme.co.uk/french-voyage-au-centre-de-la-terre
    英语版:Verne,Jules.Journey to the Center of the Earth.(translated by Robert Baldick.)Harmondsworth:Penguin Books Ltd,1965.
    德语版:Verne,Jules.Reise Zum Mittlepunkt der Erder,Roman.Diogens Verlag AG Zurich,1971
     #12
    鲁迅译:儒勒·凡尔纳著《地底旅行》,见《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一卷第97-143页。
    陈伟译:《地心游记》[法]儒勒·凡尔纳著,江苏: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荷兰语版:Frederik Van Eeden,De kleine Johannes,from http://manybooks.net
    英语版:Eeden,Van,Frederik.Little Johannes.(translated by Clara Bell.) London:W.Heinemann,1895.
    德语版:(1) Frederik van Eeden,Der kleineJohannes,Deutsche Ubersetzung aus dem Hollandischen von Anna Fles,Halle a.d.S.Druk und Berlag von Otto Hendel,1892.
    (2) Frederik van Eeden,Der kleine Johannes,deutsche Uebertragung von Else Otten.Verlegt bei Schuster &Loeffler,Berlin,1921.
    鲁迅译:《小约翰》,弗雷德里克·凡·伊登著,见《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4卷第1-168页。
    胡剑虹译:《小约翰》[荷兰]弗雷德里克·凡·伊登著,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12
    德语版:Nikolaus Gogol,Die Todten Seelen,Aus dem Russischen ubertragen von Philipp Lobenstein.1809-1852[monograph].Leipzig:Philipp Reclam jun.
    英语版:Gogol,Nikolai.Dead Souls.(Translated by Bemard Guilbert Guemey.)New York:The Modem Library,1936.
    #12
    鲁迅译:《死魂灵》,[俄]果戈理著,《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9卷。
    郑海凌译:《死魂灵》,[俄]果戈理著,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年版。
    周氏兄弟译:《红星佚史》,英国罗达哈葛德安度阑俱著,会稽周逴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Andrew Lang:,From:www.gutenberg.org/files
    德语版:from http://www.hamilton.net.au/nietzsche/zarathustra/zara001.html
    英语版:Fdedrich Nietzsche,Thus Spake Zarathustra,translated by Thomas Common,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Chengcheng Books Ltd.1999.
    鲁迅译:尼采[德]著,《查拉图斯忒拉的序言》,《鲁迅译文集》(第十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1月。
    黄明嘉译:尼采[德]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广西,漓江出版社,2000年1月。
    杨震译:尼采德]著,《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九州出版社,2007年1月版。
    孔范今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张华著:《中国现代通俗小说流变》,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郑春著:《留学背景与中国现代文学》,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黄万华著:《中国现当代文学》,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张岱年主编:《近代西学与中国文学》,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朱德发著:《五四文学新论》,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钱理群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王嘉良,金汉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郑家建著:《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起源语境》,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郭延礼著:《中国现代文学的转型》,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高旭东著:《五四文学与中国文学传统》,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董学文主编:《西方文学理论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孙迎春,刘新芳主编:《语言类核心期刊译学论文索引》,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王乾坤著:《由中间寻找无限》,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王铭铭著:《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祝勇编:《知识分子应该干什么》,北京:时事出版社,1999年版。
    滕守尧著:《文化的边缘》,江苏: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
    孙洪涛主编:《影响中国文化的20大圣贤豪杰》,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李岫著:《20世纪文学的东西方之旅》,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马永强著:《文化传播与现代中国文学》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陈卞知主编:《跨文化传播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张国良主编:《传播学原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张晶主编:《交叉与融通——文艺学的新格局》,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孙绍先主编:《文学艺术与媒介关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蒋晓丽著:《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中国近代文学》,四川: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5年版。
    周庆山著:《传播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李晓东著:《全球化与文化整合》,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胡适著:《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88年版。
    梁漱溟著:《人心与人生》,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子思(战国)著:《中庸》,梁海明译注,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程昌明译注:《论语》,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秦磊编著:《大众白话易经》,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
    庄周(战国)著:《庄子》,雷仲康译注,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刘坤生著:《老子解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钟明译注:《金刚经》,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田世基著:《老子直译》,香港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约翰·克罗·兰色姆[美]著,王腊宝,张哲译:《新批评》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美]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埃德蒙·威尔逊[美]著,黄念欣译:《阿克瑟尔的城堡——1870年至1930年的想象文学研究》,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莱昂内尔·特里林[美]著,刘佳林译:《诚与真——诺顿演讲集,1969—1970》,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斯托克斯[英]著,黄红宇,曾妮译:《媒介与文化研究方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塞伦·麦克莱[美]著,曾静平译:《传媒社会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特瑞伊格尔顿[英]著,方杰译:《文化的观念》,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伯格[美]著,姚媛译:《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马利·史耐尔 郝恩毕[英]著,李德超等译:《翻译研究:综合法》,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
    科米萨诺夫[俄]著,汪嘉斐等译:《当代翻译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
    藤井省三[日]著,陈福康编译:《鲁迅比较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果戈理[俄]著,周启超编选:《果戈理精选集》,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杰里米·里夫金[美]《欧洲梦——21世纪人类发展的新梦想》,杨治宜译,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艾格尼丝·史沫莱特:《中国的战歌》,江枫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
    Eugene A.Nid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Edwin Gentzler,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Katharina Reiss,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Potentials & Limitations,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Lisa Taylor,Andrew Willis Media Studies,Texts,Institutions and Audiences,Beijing University Press,2004
    Larry A.Samovar,Richard E.Porter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Beijing University Press,2004
    Julia T.Wood,Communication In Our Lives,Beijing University Press,2004
    Hasil Hatim,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Translation Theory and Contrastive Text Linguistics,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Bassnett,Susan and Lefevere,Andre.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Cook,Guy.Discourse and Literature.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Gentzler,Edwin.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Hatim,Basil.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Translation Theory and Contrastive Text Linguistics.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Nida,A.Eugene.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Nida,Eugene,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Nord,Christia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Reiss,Katharina.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Potentials & Limitations.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Samovar,A.Larry and Porter,E.Richard.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4.
    Snell-Hornby,Mary.Translation Studies:An Integrated Approach.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Steiner,George.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Taylor,Lisa and Willis,Andrew.Media Studies,Texts,Institutions and Audiences.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4.
    Venuti,Lawrence.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Williams,Jenny and Chesterman,Andrew.The Map:A Beginner's Guide to Doing Research in Translation Studies.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Wood T.Julia.Communication In Our Lives.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4.
    Xun,Lu.Lu Xun Selected Works.(translated by Yang Xianyi and Gladys Yang).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195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