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画风与楚骚精神及其他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现代中国画大师齐白石曾说:“作画能令人心中痛快,百拜不起,惟八大山人一人,独绝千古”。不仅齐白石,与八大同时代的石涛、“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清末的吴昌硕以及二十世纪中国画大师无不对他推崇备至。作为中国古典绘画史上个性派绘画大师,八大山人画风不仅影响了其后的“扬州八怪”、“海上画派”,也深深沾溉了二十世纪中国画坛,甚至有论者认为他是和世界艺术史上梵高一样的伟大画家。
     与明清两代个性主义画家相比,八大山人的绘画最具悲剧意识和历史品格,他也是中国绘画史上最具象征主义风格的绘画大师。从悲剧美学着眼,本论文以早期八大山人的考据研究为研究起点,结合现代艺术创作动力理论,通过对八大的诗歌创作和绘画创作的研究与分析,着重探讨中国传统诗学精神对其绘画及其风格的内在影响。
     本文以“引论”、“创作动力论”和“文本风格论”三大板块组成全文的基本骨架和段落构成。“引论”部分简要回顾中国诗学发展史上最早的一场诗学辩论——诗骚之辩的发展历程。这场自汉至唐的诗学史公案不仅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发展时期,情、礼之间的尖锐冲突,同时也是两大文学流派和创作方式之间的艰难对话。以屈原为主体的楚骚精神、楚骚传统在这场辩论中以其深刻地反映了艺术的自由精神而形成了一个浪漫主义的抒情文学传统,抒情传统也成为中国文学独有的特色。楚骚精神的核心概念即是“发愤以抒情”,屈原、司马迁、韩愈、欧阳修、李贽、黄宗羲等为代表,形成了一个以“愤书”为特色的诗学传统。楚骚精神表现为:一是个体与社会的尖锐冲突,这是楚骚精神产生的社会性基础,也使楚骚精神由此获得悲剧的深度和史学的品格;二是审美创造者的孤独精神,这是艺术想象、艺术情感赖以发生的重要心理基础。屈骚传统不仅树立了一个中国士人立身处世的价值范式,同时它与孔儒不同,又以感性的方式影响后世,成为审美创造的动力之源。
     “创作动力论”部分从八大所处的历史与时代背景、彼时的思想及哲学观念和时代的文学三个方面透析八大绘画的精神资源及其动力基础。
     明清易祚较之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更迭其所引起的巨大历史震撼,其对整个社会及意识形态的影响都要深巨。作为朱明王室血统的八大则更具典型意义。“甲
    
    申”年,他不仅连失双亲(家亲、国亲),还断送了儒子业,而被迫走上逃亡之路,
    个人与社会之间产生的巨大冲突和裂痕是楚骚精神得以产生的直接动因。其由此而来
    的幻灭感与孤独感“如巨石窒泉,如湿絮之遏火”,更加重了这种悲剧性心理体验,
    悲剧精神贯穿了他的一生。而纵观八大一生的交接,其与“易堂”人物甚得,则表明
    充满民族救亡精神经世致用的时代哲学也为八大楚骚精神的产生抹上了时代的底色,
    并起了激发和推动的作用。对楚骚传统的继承不惟八大,而是明清之际独特的遗民文
    化重要组成部分。在八大的思想深处,骚儒为体,禅释为用,尽管他的一生大部分时
    间在禅院中度过。八大楚骚精神的产生还植根于时代的文学中。时代的悲音笼罩了遗
    民诗群,八大诗风则典型地体现了楚骚诗学的怨刺精神。八大的诗歌,资源宏富。从
    他的题画诗及书法作品中,我们能清晰的发现他从陶渊明、李白、苏轼的诗歌接受中,
    遥接屈骚而来的抒情浪漫主义诗学传统,其诗风表面上呈现出“宋型诗”的特点,但
    内在的理路上仍然反映了“唐型诗”的抒情特征。
     “文本风格论”部分则从象征主义特色、笔墨上的简远、构图上的怪奇三个方面
    阐释八大画风的构成,并由此探讨儒、释、道在形成其画风中所起的不同作用。由楚
    骚而来的比兴诗学传统是形成八大隐喻和象征主义风格的主要诗学源头。八大画风的
    隐喻象征特性不同于绘画史上模式化、类型化的原型意象,而是抉发了比兴诗学的初
    始意义,其象征具有整体性、体系化的特点。八大画风的简约特性虽然与其笔墨的传
    承有天然的联系,但“不立文字,直指本心”的禅宗美学则规约着其画风的外在走向。
    而较之于禅,老庄哲学对于八大更具亲和性,尤其是道家推崇的“游”的人生态度,
    则在八大画风中以“真”和“淡”的形式深刻地表露出来。而无论是道或释也掩盖不
    住他那浓重的入世情怀。八大画风的怪奇特征不仅反映了特定时代的审美风尚,同样
    与其对庄骚而来的抒情浪漫主义艺术传统的继承不无内在关联。
     总之,中国诗学精神对绘画精神的影响,八大山人则极具典范性。“雪个精神”
    的涵义表现在一是生命的悲剧性体验对审美创造的动力作用,二是艺术的创新精神赋
    予了艺术形式的永恒意义。
Qi Baishi, the leading master of modern Chinese painting once said there had been no one except Bada Shanren whose painting made one delighted and prostrate in history. As a master and giant of personality school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ncient painting, Bada exerted a tremendous influence not only on the Eight Eccentrics of Yangzhou, Shanghai School Painting, but also on Chinese painting world of the 20th century. Many intellectuals and artists such as Shi Tao, Zheng Banqiao and Wu Changshuo showed great respect for Bada, some even match him with the greatest artist Gogh, Vincent van. Compared with the work of individualistic painter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the paintings of Bada Shanren manifested more tragic consciousness and historical quality and style. He was also a master who gave expression to symbolism style most completely in Chinese painting history. Basing on the former study and tragic aesthetics theory, this thesis has approached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traditional poetic spirit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Bada' s painting style through analysis of his poems and paintings.
    The thesis is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leading exposition, discuss on creative power and discuss on text style. In the first part, the expanding course of the earliest argument between poetry and Li Sao in Chinese poetic history is reviewed. The argument that lasted from Han Dynasty to Tang Dynasty reflected the sharp conflict between passion and feudal ethics in feudal society. It also reflect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ir creation patterns. In this argument, Chu Sao spirit and Chu Sao tradition in which Qu Yuan was regarded as the main body reflected deeply the free spirit of arts and advanced it into a lyric literary tradition of romanticism, which became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literature later. Expression under indignation was the key concept of Chu Sao spirit. As typical representatives, Qu Yuan, Sima Qian, Han Yu, Ouyang Xiu, Li Zhi, and Huang Zongyi formed a poetic inheritance school that was characterized with indignant texts. The two main points expressed in Chu Sao spirit were the sharp conflict between individual and society and the solitary spirit of the aesthetics creative persons. The sharp conflict was social foundation on which Chu Sao spirit relied for forming while the solitary spirit formed the important psychological base on which artist imagine and passion relied for appearance. Qu Sao
    
    
    
    tradition not only established a value model for Chinese to conduct themselves in society but also affected later generations in a perceptual way that was different from Confucianism and became source of aesthetic creation.
    In the second part, a penetrating analysis is made on the spiritual resource and the motive power of Bada' s paintings. It expands in the three respect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Bada lived, the sense of philosophy and the literature.
    The replace of Qing Dynasty with Ming Dynasty made a greater impact on the whole society and ideology than ever before. As a prince5 s descendant, Bada5 s feeling was a typical example. In 1644, he was forced to flee from home soon after the destruction of Ming Dynasty and the death of his father. Official career was ruined and conflict with the society was the direct reason why Chu Sao spirit appeared in his paintings. Vanishing of illusion and the sense of loneliness arising therefrom strengthened the tragic psychology that ran through his whole life. As to Bada5 s contact with people, the longstanding friendship with" Yrtang" persons made known his wish to save the nation from extinction and to be of benefit to society, which helped to strengthen Chu Sao spirit as well. Carrying forward of Chu Sao tradition also beca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unique culture of adherents of a former dynasty between Ming and Qing Dynasty. Bada spent all his life in Buddhist temple, but the Chan sect was only for use while Confucianism the noumenon in the depth of his heart. Bada5 s absorbing of Chu Sao spirit worked in concert with t
引文
《毛诗正义》 郑元笺 十三经注疏本
    《庄子集释》 郭庆藩 中华书局 1961年
    《楚辞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 马茂元选注本
    《史记》卷八十四 司马迁 中华书局本
    《楚辞》卷一《离骚序》 班固 四部全丛刊本
    《楚辞》卷一《楚辞章句序》 王逸 四部丛刊本
    《文选》卷五十二《典论论文》 曹丕 四部丛刊本
    《文心雕龙注释》卷一 范文澜 人民文学出版社
    《陶渊明集》 萧统 四部丛刊本
    《世说新语校笺》 徐震堮 中华书局本
    《王子安集》卷八 王勃 四部丛刊本
    《杨盈川集》卷三 杨炯 四部丛刊本
    《陈伯玉集》卷一 陈子昂 四部丛刊本
    《诗式》 皎然 历代诗话本
    《李太白全集》 李白 中华书局本
    《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卷十九 韩愈 四部丛刊本
    《柳河东集》卷三十一 柳宗元 上海人民出版社 排印本
    《白氏长庆集》卷四十五 白居易 中华书局本
    《欧阳文忠公文集》 欧阳修 四部丛刊本
    《宛陵先生集》 梅尧臣 四部丛刊本
    《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 苏东坡 四部丛刊本
    《豫章黄先生文集》 黄庭坚 四部丛刊本
    《朱文公全集》 朱熹 四部丛刊本
    《徐渭集》 徐渭 中华书局
    《艺苑卮言》 王世贞 历代诗话本
    《焚书》 李贽 中华书局本
    
    
    《汤显祖集》 汤显祖 中华书局本
    《黄梨洲文集》 黄宗羲 中华书局排印本
    《顾亭林诗文集文集》 顾炎武 中华书局排印本
    《诗广传》 王夫之 中华书局本
    《历代诗话》 何文焕 中华书局 1981年
    《历代诗话续编》 丁福宝 中华书局 1983年
    《清诗话》(全二册) 王夫之等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
    《中国历代文论选》(第1—4册) 郭绍虞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年
    《楚辞评论资料选》 马茂元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5年
    《楚辞研究论文选》 马茂元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5年
    《文心雕龙讲疏》 王元化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年
    《楚辞论稿》 朱碧莲 上海三联书店 1993年
    《杨义文存楚辞诗学》 杨义 人民出版社 1998年
    《诗言志辨》 朱自清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
    《神话与诗》 闻一多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
    《七缀集》 钱钟书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年
    《中国词学批评史》 方智范、邓乔彬、周圣伟、高建中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年
    《中国诗学思想史》 萧华荣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年
    《中国诗学之精神》 胡晓明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年
    《中国历代诗学论著选》 陈良运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998年
    《元祐词坛研究》 彭国忠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
    《隐喻视野中的诗性传统》 季广茂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
    《文字禅与宋代诗学》 周裕锴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
    《中国画论类编》(上、下卷) 俞剑华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6年
    《历代论画名著汇编》 沈子丞 文物出版社 1982年
    《中国画学全史》 郑午昌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
    
    
    《中国书画全书》 卢甫圣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93年
    《中国绘画思想史》 邓乔彬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1年
    《有声画与无声诗》 邓乔彬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3年
    《中国文人画通鉴》 卢甫圣 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2年
    《中国书画》 杨仁恺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
    《名画家论》 伍蠡甫 东方出版中心 1996年
    《鬃残——明清中国画大师研究丛书》 薛锋等 吉林美术出版社 1997年
    《弘仁——明清中国画大师研究丛书》 陈传席 吉林美术出版社 1997年
    《石涛与画语录研究》 韩林德 江苏美术出版社 1989年
    《郑板桥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年
    《扬州八怪诗文集》 江苏美术出版社 1985年
    《明清文人画新潮》 林木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1年
    《论文人画》 林木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1年
    《潘天寿》 学林出版社 1996年
    《心印》 方闻 李维琨译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93年
    《文人画与南北宗论文汇编》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89年
    《朵云》(第1—56期) 上海书画出版社
    《中国绘画研究论文集》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92年
    《海派绘画研究论文集》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1年
    《西方画论辑要》 张洪昕等 江苏美术出版社 1998年
    《八大山人全集》(第1—5卷) 江西美术出版社 2000年
    《八大山人研究》(第一辑)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6年
    《八大山人研究》(第二辑)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8年
    《非哭非笑的悲剧—八大山人艺术评传》 谭天 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7年
    《八大山人—明清中国画大师研究丛书》 胡光华 吉林美术出版社 1996年
    《八大山人生平及作品系年》 萧鸿鸣 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7年
    《八大山人印款说》 萧鸿鸣 北京 燕山出版社 1998年
    
    
    《八大山人诗与画》 朱安群等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3年
    《八大山人研究及其他》 李旦 内部刊物 1998年
    《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中、下册) 冯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儒佛道与传统文化》 中华书局 1995年
    《清代学术概论》 梁启超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
    《古代文艺的文化观照》 邓乔彬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年
    《中国艺术精神》 徐复观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
    《中国美学史》(第一、二卷) 李泽厚 刘纲纪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美的历程》 李泽厚 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年
    《华夏美学》 李泽厚 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年
    《中国禅思想史》 葛兆光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年
    《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 赵园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
    《文化苦旅》 余秋雨 东方出版中心 2001年
    《兴的源起—历史积淀与诗歌艺术》 赵沛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逝去的启蒙》 朱义禄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5年
    《儒释道与晚明文学思潮》 周群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0年
    《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 北京三联书店 2001年
    《诗学史》(上下册) 法 让 贝西埃等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2年
    《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 德 姚斯等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年
    《美学》第三卷 德 黑格尔 商务印书馆 1986年
    《创造的秘密》 美 阿瑞提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年
    《艺术与视知觉》 美 鲁道夫 阿恩海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