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营回族乡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改善民生的大事情。在我国城市化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类既不同于农民也不同于城镇居民的特殊群体——失地农民。和拥有相似社会资本的就业人群相比较,失地农民就业竞争力更低,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对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研究,将有利于对失地农民就业现状和就业趋势进行总结和分析,进而对城市化进程中所出现的失地农民就业难问题的解决有所助益,并将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工作提供对策支持。而对于民族区域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专题研究,不仅能为学界及相关部门了解该类区域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提供参考个案,也能为当地政府制定有针对性的促进就业策略提供对策依据及参考意见。
     常营回族乡是北京市近郊区的民族乡,其地域和发展状况极具特殊性和典型性,它不是完全城市化的民族乡,也区别于远离城区的其他民族乡,而是属于被城市扩展逐渐吸收的民族聚居区,这就为研究处于城市边缘的民族聚居区的失地农民就业现状提供了资源。本文主要以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资料为依据,在对常营回族乡失地农民的就业分布、现状、满意度及就业需求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常营回族乡失地农民就业难存在的具体原因,并就如何促进城市化进程中当地少数民族失地农民的就业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Our government has been to promote employment in the first place i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romoting employment is a big deal for improving people's life.In the process of our country's urbanization, a new special group which is neither the farmer with land nor is the citizen in the city has been formed--landless peasants.Compare to other groups with the similar social capital,the landless peasants lack of competitive strength,so it is harder for them to find jobs. Research on the problems of hunting jobs of landless peasants will help us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tendency in the job hunting process of the landless peasants,then we can improve and solve the job hunting problem which have emerged in the rural urbanization,provide measure support for building a new countryside.Among them,the study of rural areas urbanization in nationality area is even more important.Only after research on the job hunting situation of landless on nationality area,then We can evaluate the situation and form useful suggestions for the policy of promoting getting jobs.
     As the township of nationality in Beijing's suburd area,ChangYing township of nationality has the representative district position and development.It is different from township of nationality fully urbanization,also from other the townships of nationality which far away from the town.It belongs to the nationality area town gradually absorb the expansion of urbanization,So it provides resources in the study of the hunting jobs of the landless peasants by nationality area urbanization process.The essay investigated the job hunting situation,the level of job satisfaction and requirement of landless peasants of the Minzu Jiayuan community in ChangYing township of nationality by questionaire and deep interview,describ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job getting of local landless peasants,then analyze the reason why hard for them to get a job and why they are not satisfied.Futhermore provide the solution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promoting job getting of the landless peasants in nationality area.
引文
1人口普查数据显示56个民族在北京聚齐[N].新华网.2011年05月30日HTTP://news.xinhuanet.com/2011-05/30/c 121475239.html
    2洪睿.被征地农民生计问题研究[J].经济论坛.2009年10月.P61-P62
    3国家统计局.2009年11月27日.http://www.stats.gov.cn/was40/gjtjj_detail.jsp?searchword=%B3%C7%CA%D0%C9%E7%BB%E1%BE%AD% BC%C3%B7%A2%D5%B9&channelid=6697&record=5
    4中国网2011-02-14.http://www.china.com.cn/economic/txt/2011-02/14/content_21913120_2.htm
    5王信川.2030年我国城市化率将达65%.2010年09月21日[N].中国经济网.http://finance.ce.cn/rolling/201009/21/t20100921_16244238.shtml
    6民进中央:失地农民数量迅速扩大2020年将超1亿[N].2009年03月14日.来源:中国青年报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0903/14/t20090314-18496058.shtml.
    7王英姿.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年09月.P35-P38.
    8常永才,吴键,吴祠珍.少数民族文化与职业心理:美国研究综述[J].思想战线.2008年第01期.P105.
    9陆飞杰.对城郊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的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城市问题.2006年第03期.P51-P54.
    10朱京燕,王尤贵.北京郊区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1月.P64.
    11徐忠红.建立湖南省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01期.
    12雷寰.北京市郊区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06月.
    13孙绪民.我国失地农民保护问题研究[J].理论探讨.2006年05月.P21.
    14李培林.中国就业面临的挑战和选择[J].中国人口科学.2000年05月.P1-P7.
    15李世平,江美丽,孙寒冰.失地农民贫困现状缘于中国农民权利贫困[J].农村经济,2006年01月.
    16徐君.现代远程教育:失地农民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J].远程教育杂.2005年02月.P44-P46.
    17许方丽.对失地农民生存和发展问题的思考[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1月.
    18武玲娟.城市化进程中“政府主导型”的失地农民就业安置模式[J].山东省农业干部管理学院.2006年02月.P34.
    19陆飞杰.对城郊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的思考[J].城市问题.2006年03月.
    20马弛,张荣,彭霞.城市化与失地农民就业[J].华东经济管理.2005年01月.P72-P74.
    21魏有玲,王青娟.青海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1月.P27.
    22葛红岩,吕彦儒.城市化与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思考[J].农业经济.2006年05月.
    23沈志兰.南汇区失地农民就业状况和对策建议[J].上海农村经济.2006年01月.P42.
    24付娆.失地农民利益保障问题的现实分析和政策思考[J].开发研究.2006年04月.P71-P72.
    25林惠玲.关于失地农民就业的几点建议[J].台湾农业探索.2006年04月.P45.
    26邢月梅.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探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1月.
    27惠晓峰.农民失地补偿及社会保障问题的探讨[J].农机化研究.2006年06月.P16-P17.
    28刘同昌.青岛市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对策研究[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月.第04版.
    29品常社区报.2008年09月25日.第13期8版.
    30安瑞龙.常营一村村史[M].2000年.P2
    31常营回族乡调整农民生活补助标准[N].2011年11月24日http://bjsq.qianlong.com/49944/2011/11/24/6384@7519042.htm.
    32唐梅.城市化进程中转制民族社区建设研究-“常营模式”及其实践[D].中央民族大学.2011.05.p108-109.
    33唐梅.城市化进程中转制民族社区建设研究-“常营模式”及其实践[D].中央民族大学.2011.05.p108-109.
    34唐梅.城市化进程中转制民族社区建设研究-“常营模式”及其实践[D].中央民族大学.2011.05.p96-97.
    35唐梅.城市化进程中转制民族社区建设研究-“常营模式”及其实践[D].中央民族大学.2011.05.p36.
    36彭科峰.民族家园本地户口免物业费.京华时报[N].2009年10月14日.第013版.
    37费孝通.乡土社会.北京大学出版.1998年.P70.
    38常营回族乡调整农民生活补助标[N].2011年11月24日http://bjsq.qianlong.ccm/49944/2011/11/24/6384@7519042.htm.
    39唐梅.城市化进程中转制民族社区建设研究-“常营模式”及其实践[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05月.p48.
    40唐梅.城市化进程中转制民族社区建设研究-“常营模式”及其实践[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05月.p50.
    41常营回族乡调整农民生活补助标准.2011年11月24日.[N].http://bjsq.qianlong.com/49944/2011/11/24/6384@7519042.htm.
    42唐梅.城市化进程中转制民族社区建设研究——“常营模式”及其实践[D].中央民族大学.2011.05.p51.
    [1]安瑞龙.常营一村村史[M].2000年.
    [2]2009年朝阳区年鉴[M].
    [3]2010年朝阳区年鉴[M].
    [4]北京市朝阳区统计年鉴2009[M].北京市朝阳区统计局.2009年12月
    [5]马戎.《少数民族社会发展与就业》[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10月
    [6]潘光辉.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和就业问题研究[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
    [7]史蒂文·瓦戈.社会变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2
    [8]王作安.中国城市近郊失地农民生存问题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06月.
    [9]张文彤SPSS统计分析高级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第1版
    [10]郑杭生.民族社会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07月
    [1]陈晶.京郊农村的生计变迁研究-顺义区仁和镇沙井村个案[D].中央民族大学.2009.05
    [2]古娜.常营回族乡的农村城市化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05月
    [3]黄淑瑶.从“有农”到“无农”—京郊村庄社区治理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05
    [4]李志芬.城郊农民生计的变迁与城市化-以北京西郊四季青乡为例[D].中央民族大学.2007.05
    [5]唐梅.城市化进程中转制民族社区建设研究-“常营模式”及其实践[D].中央民族大学.2011.05
    [1]高永久.城市化与民族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27-131.
    [2]洪睿.被征地农民生计问题研究经济论坛[J].2009.10
    [3]惠晓峰.农民失地补偿及社会保障问题的探讨[J].农机化研究,2006,(6).
    [4]李怀.城市拆迁的利益冲突:一个社会学解析[J].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第3期
    [5]李培林.中国就业面临的挑战和选择[J].中国人口科学,2000,05.
    [6]李世平,江美丽、孙寒冰.失地农民贫困现状缘于中国农民权利贫困[J].农村经济,2006,01.
    [7]良警宇.牛街:一个城市回族社区的变迁[J]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
    [8]刘同昌.青岛市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对策研究[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9]陆飞杰.对城郊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的思考[J].城市问题,2006,03.
    [10]陆飞杰.对城郊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的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城市问题.2006年第03期.
    [11]罗康隆.论民族生计方式与生存环境的关系[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5
    [12]马弛,张荣,彭霞.城市化与失地农民就业[J].华东经济管理,2005,(1).
    [13]苏晨光.北京市少数民族人口散杂居状况的特点[J].中国民族报.2006年07月07日.第006版
    [14]孙绪民.我国失地农民保护问题研究[J].理论探讨,2006,05.
    [15]武玲娟.城市化进程中”政府主导型”的失地农民就业安置模式[J].山东省农业干部管理学院,2006,02.
    [16]邢月梅.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探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1).
    [17]徐君.现代远程教育:失地农民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J].远程教育杂,2005,02.
    [18]徐忠红.建立湖南省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01.
    [19]许方丽.对失地农民生存和发展问题的思考[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6,01.
    [20]张彦丽,王峰.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06.1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