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西南“夷苗”的政治承认诉求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学界兴起了一股对中国民族政策的批评风潮。分析中国的民族识别,解构中国政府对其境内少数民族的构建在西方成为中国研究的一个知识增长点。通过梳理和分析,本文认为这些批评可以约化为这样两个观点:(1)中国的民族识别缺乏对少数民族主体性的尊重,是一个使用国家权力来“强制”建构的过程。(2)中国是一个威权国家,中国的少数民族是中国的“东方性”结合国家的威权发明和创造出来的。
     为了回应这些批评,本文对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历史环境进行了必要的梳理、总结和分析,对民国时期向政府请愿的一个具体的案例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这些工作,笔者得出以下结论:
     一、民族差异政治,即以某一种文化、世系/种族差异作为边界(这个边界不一定是清晰的)的差异政治,不仅仅存在于现代的中国,也存在于传统的中国。
     二、中国的民族问题并非仅仅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老问题,它更多的是近代民族国家建设生成的新问题。
     三、新中国的民族承认政治并非如一些西方学者所言仅仅是国家权威的产物,而是这个国家与自辛亥革命以来涌现的少数民族承认诉求之间达成的一种协商结果。尽管协商双方权力地位并不对称,但这种不对称的权力关系是动态的,并非一成不变。中国少数民族并非仅仅是消极的被构建者,他们具有能动性,会应对新的情势来构建新的自己。
     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通过对西方学界对新中国民族政策的批评和中国学界对此的回应/响应的回顾,提出了对这些批评进行研究和回应的必要性。第二章对中国近代以来的民族主义思想、边疆危机和宪政运动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由此提出:新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是导致近代中国边疆危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第三章通过对高玉柱家世和生平的研究,提出高玉柱进行民族政治承认诉求的原因:在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国家的建设过程中,西南少数民族没有在新建的民族国家政治框架中得到必要的承认和安置,导致了这些人群被“疏离”,并产生了希望得到国家政治承认的诉求愿望。第四章详述了高玉柱的整个请愿过程,并对她的请愿内容和结果进行了分析,由此得出以下结论:族属的政治化在民国既已有之,它并不是新中国仿照苏俄民族政策的产物。西南少数民族获得参政的权力也并不是消极的“被安排”、“被识别”、“被构建”,而是经由不懈诉求争取来的。第五章运用福柯的权力理论分析和呈现了在各方力量(权力)交错的环境中,对峙的各方根据各自利益的考虑,不断进行博弈的过程。通过对这个过程的研究发现:在权力的作用下,高玉柱被“规训”成了一个符合民族国家话语的“新主体”,同时,个体发挥的能动性也使得民国政府的话语在一定程度上被形塑。第六章得出了本文的结论,并就民族政治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Since 1990s, there has been a criticizing agitation among the western scholars against China's policies on ethnic minorities. It seems that analyzing China's ethnic identification and deconstructing China's policies on ethnic minorities has become a knowledge growth point. This thesis holds that the criticism can be reduced into such two viewpoints by classification and analysis as:(1) China's ethnic identification lacks respect for the ethnic minorities'subjectivity, and it is a "forced"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by use of government power; (2) China is an authoritarian state, and the ethnic minorities in China have been created and invented by the government.
     To respond to the criticism, this thesis undergoes necessary classifying, summarizing and analyzing to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environment of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of Republic of China, together with a careful study of a specific petition case. With all the work done, the author reache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Politics of difference, taking a culture, a lineage/race difference as boundary which may be inconspicuous do not only exist in contemporary China, but also did in traditional China;
     2. China's ethnic minority issue is more a new one genera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ntemporary nation-state than an old historical problem left behind;
     3.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s not a product of an authoritarian state, but a result from the continuous negotiation between the ethnic recognition petition and the state ever since the 1911 Revolution. Though the power status is asymmetry, the power relation is dynamic, not static. Instead of being constructed lethargically, China's ethnic minorities have been actively participating in the new selves' construction to cope with new state of affairs.
     This thesis consists of six chapters. Based on the reviewing of western scholars' criticism to China's ethnic politics and of China's scholars' responses, the first chapter emphasizes the significance of research on and rebut to the criticism. Studying of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reviewing of the crises in border areas lead the second chapter to proposing that the new nationalism ideology is the important reason that causes the crises in modern China. By studying her extraction and life experience, the third chapter finds the reason why Gao Yuzhu initiated the petition of ethnic recognition:the strong desire of ethnic minorities living in Southwest to be politically recognized resulted from their refusal of recognition by the Republic of China during the process of nation-state building in modern China. The fourth chapter expatiates upon the process of Gao Yuzhu's petition, and analyzes her petition and its results. Thus made is the conclusion that politicizing of ethnic identity is not the product of New China imitating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since it existed even in the modern times. Instead of being negatively arranged, recognized and constructed, people's suffrage has been striven for after continuous petitioning. The fifth chapter uses Michel Foucault's power theory to analyze the process of strategic game among different interest parties. After studying the process, this chapter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Gao Yuzhu is disciplined by the action of power as a new subject which answered to a discourse of nation-state. At the same time, the discourse of national government is shaped in some degree by Gao Yuzhu's petition.Thus comes the conclusion in the sixth chapter in which the author also proposes his thinking on ethnic politics.
引文
①参见《孙中山全集》第九卷,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版,第215-216页。
    ②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涂又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59页。
    ③参见顾颉刚:《中华民族是一个》(1939年),潘蛟编:《中国社会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百年文选》上卷,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第278-281页。
    ④费正清:《中国的世界秩序:一种初步的构想》,陶文钊编:《费正清集》,林海、符致兴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4页。
    ⑤费正清:《中国的世界秩序:一种初步的构想》,陶文钊编:《费正清集》,林海、符致兴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8页。
    ⑥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张理京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第93页。
    ⑦参见费正清:《朝贡与贸易的发展》,陶文钊编:《费正清集》,林海、符致兴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31-37页。
    ⑧参见费正清:《中国的思想与制度》,郭晓兵、王琼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第204-216页。
    ⑨参见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任菁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77-89页。
    ⑩参见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7-100页。11参见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9-47页。
    12参见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3参见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叶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4潘蛟:《“民族”的舶来及相关的争论》,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2000年,第15页。
    15参见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雷颐、罗检秋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1页。
    16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序言)》(增订本),林同奇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53页。
    17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增订本),林同奇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62页。
    18参见何伟亚:《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中文版序言)》,邓常春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页。
    19参见何伟亚:《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邓常春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9,32,34-35,126页。
    20冯客:《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杨直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页。
    21参见冯客:《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杨立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1-13页。
    22参见冯客:《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杨立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70-171页。
    23参见孙隆基:《冯客论中国人的种族主义》,《南方人物周刊》2009年第1期。
    24参见潘蛟:《“民族”的舶来及相关的争论》,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2000年,第20页。
    25雍正:《大义觉迷录》,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
    26十林恩显:《清朝在新疆的汉回隔离政策》,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20页。
    27参见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156-157页。
    28潘蛟:《“民族”的舶来及相关的争论》,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2000年,第53页。
    29参见潘蛟:《“民族”的舶来及相关的争论》,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2000年。
    30参见June Teufel Dreyer, China's Forty Millions:Minority Nationalities and National Integra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6, pp.261-276.
    31参见Dorothy J. Solinger, "Minority Nationalities in China's Yunnan Province:Assimilation, Power, and Policy in a Socialist State," World Politics, Vol.30, No.1 (October 1977), pp.1-23.
    32参见潘蛟:《解构中国少数民族:去东方学化还是再东方学化》,《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第31卷第2期,2009年。
    33参见Dru C. Gladney, Muslim Chinese:Ethnic Nationalis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ambridge, MA: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1991, PP.76.
    34 Dru C. Gladney, Muslim Chinese:Ethnic Nationalis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ambridge, MA: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1991, PP.96-97.
    35参见Dru C. Gladney, "Representing Nationality in China:Refiguring Majority/Minority Identities," The Juo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53, no.1 (February 1994), pp.92-123.
    36参见Dru C. Gladney, Dislocating China:Reflections on Muslims, Minorities, and Other Subaltern Subjects,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4, P.16-17.
    37参见Dru C. Gladney, Dislocating China:Reflections on Muslims, Minorities, and Other Subaltern Subjects,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4, P.8-9.
    38参见Dru C. Gladney, Dislocating China:Reflections on Muslims, Minorities, and Other Subaltern Subjects,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4, P.26-27.
    39斯蒂文·郝瑞:《论一些人类学专门术语的历史和翻译》,杨志明译,《世界民族》2001年第4期。
    40参见斯蒂文·郝瑞:《从族群到民族?—中国彝族的认同》,《田野中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中国西南彝族社区考察研究》,巴莫阿依、曲木铁西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68页。
    41斯蒂文·郝瑞:《再谈“民族”与“族群”》,《民族研究》2002年第6期。
    42参见斯蒂文·郝瑞:《族群性、地方利益与国家:中国西南的彝族社区》,《出野中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中国西南彝族社区考察研究》,巴莫阿依、曲木铁西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4页。
    43斯蒂文·郝瑞:《族群性、地方利益与国家:中国西南的彝族社区》,《田野中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中国西南彝族社区考察研究》,巴莫阿依、曲木铁西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6页。
    44参见斯蒂文·郝瑞:《彝族史学史检讨》,《田野中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中国西南彝族社区考察研究》,巴莫阿依、曲木铁西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8-59页。
    45参见斯蒂文·郝瑞:《从族群到民族?—中国彝族的认同》,《田野中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中国西南彝族社区考察研究》,巴莫阿依、曲木铁西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61-263页。
    46参见斯蒂文·郝瑞:《论一些人类学专门术语的历史和翻译》,杨志明译,《世界民族》2001年第4期。
    47斯蒂文·郝瑞:《从族群到民族?—中国彝族的认同》,《田野中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中国西南彝族社区考察研究》,巴莫阿依、曲木铁西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68页。
    48 Stevan Harrell, Cultural Encounters on China's Ethnic Frontiers(introduction), 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95, pp.6-7.
    49参见潘蛟:《解构中国少数民族:去东方学化还是再东方学化》,《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第31卷第2期,2009年。
    50以上参见李绍明:《从中国彝族的认同谈族体理论—与郝瑞(Stevan Harrell)教授商榷》,《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
    51以上参见斯蒂文·郝瑞:《再谈“民族”与“族群”—回应李绍明教授》,《民族研究》2002年第6期。
    52马海云:《回族研究的新视野:一个方法论的讨论》,《回族研究》1998年第4期。
    53 王明珂:《论西南民族的族群特质》,王铭铭编:《中国人类学评论》第7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第22页。
    54王明珂:《论西南民族的族群特质》,王铭铭编:《中国人类学评论》第7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第22-23页。
    55王明珂:《论西南民族的族群特质》,王铭铭编:《中国人类学评论》第7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第24页。
    56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21页。
    57参见朱伦:《民族共治论—对当代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事实的认识》,《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58参见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1卷第6期,2004年。
    59参见潘蛟:《解构中国少数民族:去东方学化还是再东方学化》,《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第31卷第2期,2009年。
    60潘蛟:《解构中国少数民族:去东方学化还是再东方学化》,《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第31卷第2期,2009年。
    61这方面的研究有:沙俄侵略中国西北边疆史编写组:《沙俄侵略中国西北边疆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卢明辉:《蒙古“自治运动”始末》,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7版;陈理、彭武麟、白拉都格其:《中国近代边疆民族问题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李国栋:《民国时期的民族问题与民国政府的民族政策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等。
    62参见张兆和:《梁聚五关于苗族身份认同的书写:近代中国边缘族群以汉语文表述“我族”身份认同的个案研究》,王铭铭编:《中国人类学评论》第7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第75-93页。
    63参见张兆和:《杨汉先关于黔西南苗族身份认同的书写:近代中国边缘族群以汉语文表述我族身份认同的个案研究》,《苗学研究》2010年第1期。
    64参见李列:《民族想象与学术选择—彝族研究现代学术的建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65参见娄贵品:《不远万里,为谋团结一1937年西南少数民族请愿代表在上海的活动追述》,《中国民族报》2009年11月20日,第7版。
    66参见娄贵品:《1937年西南夷苗民族请愿代表在沪活动述论一以<申报>为中心的考察》,《民国档案》2010年第2期。
    67范晔:《后汉书》三,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1897页。
    68吕思勉:《中国民族史两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94页。
    69梁聚五:《苗夷民族之由来》,《贵州民意》第五卷第一、二期合刊,1949年,第19页。
    70十伯群:《贵州苗夷研究从刊序》,吴泽霖、陈国钧等编:《贵州苗夷社会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参见序言角注。
    71参见《新夷族》1936年第1期和《新夷族》1937年第2期。
    72参见高玉柱、喻杰才:《西南沿边土司夷苗民众代表请愿意见书》,《新夷族》1936年第1期,第58-63页。
    73参见高玉柱、喻杰才、岭光电、王奋飞:《西南夷族代表第一次请愿补呈意见文》,《新夷族》1937年第2期,第77-78页。
    74 1935年11月,国民党召开了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宣言提出:“开宪治,修内政,以立民国确实巩固之基础”,“国民大会须于二十五年(1936年)以内召集之”。大会通过的《实施宪政程序暨政治制度改革案》中明确规定:“完成县省自治”,“选举各该县出席国民大会之代表”。大会同时通过了《召集国民大会及宣布宪法草案案》。参见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册,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287-313页。
    75余贻泽:《中国土司制度》,重庆:正中书局,1944年,第10页。
    76余贻泽:《中国土司制度》,重庆:正中书局,1944年,第158页。
    77参见Evelyn S. Rawski, "Reenvisioning the Qing:The Significance of the Qing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55, No.4 (November 1996), pp.829-850.
    78参见薛洪波、肖钢:《浅谈清代柳条边》,《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79参见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156-157页。
    80王国斌:《两种类型的民族,什么类型的政体?》,卜正民(Timothy Brook)、施恩德(Andre Schmid)编:《民族的构建:亚洲精英及其民族身份认同》,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第133页。
    81该表根据“辛亥革命前清帝国主要行政区划表”绘制。(参见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辛亥革命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年,第7页。)
    8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辛亥革命回忆录》一,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61年,第502页。
    83参见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辛亥革命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年,第83页。
    84参见李学智:《民元国旗之争》,《史学月刊》1998年第1期,
    85参见张永:《从“十八星旗”到“五色旗”—辛亥革命时期从汉族国家到五族共和国家的建国模式转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9卷第2期,2002年。
    86竞盒:《政体进化论(节录)》,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60年,第545--546页。
    87《孙中山全集》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版,第223页。
    88邹容:《革命军》,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60年,第670页。
    89曹亚伯:《武昌革命真史》中,上海:上海书店,1982年,第46-48页。
    90曹亚伯:《武昌革命真史》中,上海:上海书店,1982年,第48-49页。
    91 《英国蓝皮书有关辛亥革命资料选译》,胡滨译,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46-249页。
    92章炳麟:《正仇满论》,张枬、E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问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60年,第97页。
    93埃里·凯杜里:《民族主义》,张明明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1页。
    94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2页。
    95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1页。
    96雨尘子:《近代欧人之三大主义》,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问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60年,第347页。
    97高材世雄:《民族主义之教育》(有增益),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问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60年,第404-405页。
    98余一:《民族主义论(节录)》,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60年,第486-490页。
    99汉驹:《新政府之建设》,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60年,第588-590页。
    100柳亚子:《民权主义!民族主义!》,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问时论选集》第二卷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63年,第814-815页。
    101参见Brackette F. Williams, "A Class Act:Anthropology and the Race to Nation Across Ethnic Terrain,"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Vol.18 (1989), pp.429.
    102参见张海鹏、李细珠:《中国近代通史:新政、立宪与辛亥革命(1901-1912)》第五卷,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19-431页。
    103参见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518-520页。
    104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李伯重、连玲玲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31页。
    105张勉励:《再观清代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介绍一篇西方研究清史问题的论文》,《清史研究》1992年第2期。
    106《孙中山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版,第2页。
    107参见彭武麟、王宇:《简论北洋政府时期的国内民族关系》,《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6卷第3期,2009年。
    108史筠:《民族事务管理制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25页。
    109史筠:《民族事务管理制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25页。
    110史筠:《民族事务管理制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30页。
    111史筠:《民族事务管理制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32页。
    112史筠:《民族事务管理制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33-135页。
    113《孙中山全集》第五卷,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版,第394页。
    114《孙中山全集》第六卷,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版,第24页。
    115随着各“非汉民族”诉求运动的兴起以及民国政府对于“民族问题”认识的进一步深入,蒋介石的民族主义思想有所变化(这方面的内容详见后文)。
    116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册,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646页。
    117转引自张双志:《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民族思想和民族政策一以蒙藏问题为中心》,《中国藏学》2003年第4期。
    118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册,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298页。
    119秦孝仪:《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卷十九·演讲,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4年,第226页。
    120蒋中正:《中国之命运》普及本320版,重庆:正中书局,1943年,第2-18页。
    121参见彭武麟:《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近代国家转型与民族关系之建构—以“五族共和”为中心》,《民族研究》2009年第3期。
    122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云南贵州辛亥革命资料》,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46页。
    123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从刊:辛亥革命》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402页。
    124周谷城:《中国社会之结构》,上海:新生命书局,1930年,第4-6页。
    125参见蒙和:《八旗筹办处始末》,孟志东编:《达斡尔族研究》第四辑,呼和浩特:内蒙古托克托县印刷厂印刷,1989年,第125页。
    126参见查尔斯·泰勒:《承认的政治》,董之林、陈燕谷译,汪晖、陈燕谷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版,第290-330页。
    127费正清、费维恺:《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刘敬坤、叶宗、曾景忠、李宝鸿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81页。
    128参见喜饶尼玛、苏发祥:《蒙藏委员会档案中的西藏事务》,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9页。
    129西藏研究编辑部:《民元藏事电稿:藏乱始末见闻记四种》,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46页。
    130朱绣:《西藏六十年大事记》,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9-30页。
    131祝启源,喜饶尼玛:《中华民国时期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的关系》,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年,第34页。
    132朱绣:《西藏六十年大事记》,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0页;韩信夫、姜克夫:《中华民国大事记》第一册,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第255页。
    133参见祝启源、喜饶尼玛:《中华民国时期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的关系》,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年,第44-51页。
    134朱绣:《西藏六十年大事记》,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6页
    135达力扎布:《蒙古史纲要》,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12页。
    136参见费正清、费维恺:《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刘敬坤、叶宗、曾景忠、李宝鸿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81页。
    137参见达力扎布:《蒙古史纲要》,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25页。
    138吕一燃:《北洋政府时期的蒙古地区历史资料》,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1页。
    139参见内蒙古社科院历史研究所:《蒙古族通史》下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293-294页。
    140内蒙古社科院历史研究所:《蒙古族通史》下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23-324页。
    141参见内蒙古社科院历史研究所:《蒙古族通史》下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35-336页。
    142参见内蒙古社科院历史研究所:《蒙古族通史》下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512-513页。
    143参见熊建军、陈少牧:《关于民国时期外蒙古独立事件的回顾与思考》,《党史研究与教学》2007年第2期。
    144参见卢明辉:《蒙古“自治运动”始末》,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7-38页。
    145参见卢明辉:《蒙古“自治运动”始末》,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61-64页
    146参见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新疆简史》第三册,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6页。
    147泛伊斯兰主义是19世纪中后期在伊斯兰国家兴起的一种政治思潮。这一思潮的根本宗旨在于“振兴伊斯兰教”,以“建立世界穆斯林共同体”。
    148以上参见杨增新:《电复叶城王知事论俄新党联络回缠情形文》,《补过斋文牍三编》卷二,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影印本,第6灭。
    149杨增新:《训令各县准部复禁止缠回延聘土人教经文》,《补过斋文牍》癸集八,台北:文海出版社,1965年,第3725页。
    150新增新:《呈明修改管理寺庙条例意见文》,《补过斋文牍续编》卷一,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影印本,第36,37页。
    151杨增新:《咨外交部请与英俄公使交涉饬驻蒲梨英俄军队遇有出卡土耳其人毋庸拦阻文》,《补过斋文牍》癸集八,台北:文海出版社,1965年,第3702-3703页。
    152参见杨增新:《电呈回缠请领护照赴土朝汗应否停发文》,《补过斋文牍》癸集八,台北:文海出版社,1965年,第3695-3696页。
    153杨增新:《电伊犁杨镇守使库车乱首买买铁力汗艾里逃入铜厂山仰饬所辖一体截缉文》,《补过斋文牍》乙集一,台北:文海出版社,1965年,第399页。
    154陈慧生、性陈超:《民国新疆史》,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99页。
    155参见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新疆简史》第三册,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95-203页。
    156参见陈慧生、陈超:《民国新疆史》,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01页。
    157刘德贺:《马虎山、麻木提在南疆变乱的经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新疆文史资料选辑》第六辑,1980年,第148页。
    158参见陈慧生、陈超:《民国新疆史》,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07-3111页;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新疆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斗争史话》,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4-47页。
    159参见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新疆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斗争史话》,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8-50页。
    160参见张朋园:《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1909-1949》,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第49-61页。
    161参见侯宜杰:《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85,278页。
    162参见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7年,第52-61页。
    163参见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7年,第68页。
    164刘小林、梁景和:《论清末地方自治思潮》,《学术论坛》1998年第2期。
    165《清实录》第60册宣统政纪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影印本,第99页。
    166参见梁景和:《清廷督导下的地方自治运动》,《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167参见张朋园:《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1909-1949》,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第77页。
    168参见茅家琦、徐梁伯、马振犊、严安林等:《中国国民党史》,厦门:鹭江出版社,2009年,第109页。
    169参见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北京: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1版,第208-228页。
    170参见张朋园:《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1909-1949》,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第111页。
    171《孙中山全集》第七卷,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版,第62页。
    172《孙中山全集》第九卷,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版,第127页。
    173参见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册,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749-764页。
    174参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269-275页。
    175参见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册,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287-313页。
    176参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277-278页。
    177档案管理局:《时代轮廓—崭新与蜕变的历程国民大会修宪档案专题选辑》,台北:档案管理局,2008年,第17页。
    178参见云南省志编撰委员会办公室:《续云南通志长编》上册,昆明: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印刷厂1985年,第1036-1052页。
    179参见永胜县志编纂委员会:《永胜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41页。
    180参见永胜县志编纂委员会:《永胜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41页。
    181参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260-268,275-288页。
    182参见Brackette F. Williams, "A Class Act:Anthropology and the Race to Nation Across Ethnic Terrain,"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Vol.18 (1989), pp.401-444;潘蛟:《解构中国少数民族:去东方学化还是再东方学化》,《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183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梁永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21页。
    184参见Paul R. Brass, Ethnicity and Nationalism:Theory and Comparison, 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s, 1991.
    185参见赵睿:《试析金树仁政权倒台之原因》,陈理、彭武麟、白拉都格其:《中国近代边疆民族问题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96页。
    186永胜高氏世守土司在永胜的统治历元、明、清三个王朝,1908年被彻底改士归流,作为士司在永胜的统治时间长达600余年。
    187参见永胜县志编纂委员会:《永胜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725页。
    188参见周洁波、拓野:《高玉柱逸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永胜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永胜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1989年,第56页。
    189参见寄洪:《夷族土司高玉柱女士访问记》,《妇女生活》1937年第4期,第49-50页。
    190参见林慰君:《记西南土司代表高玉柱女士与云南夷民》,《现代青年》1937年第1期,第19页。
    191参见《高玉柱和喻杰才的履历表》(抄件),中国国民党党史资料,收入国立台湾大学总图书馆特藏电子数据库,编号:特26/3.13。1940年11月。
    192参见冯云仙:《记刘曼卿和高玉柱》,《妇女月刊》1943年第2期,第28-29页。
    193冷着堂精于书法的说法在民间有流传,他有作品参见永胜前人墨迹选编辑委员会:《永胜前人墨迹选》,1996年,第49页。
    194参见永胜前人墨迹选编辑委员会:《永胜前人墨迹选》,1996年,第39页。
    195参见永胜县志编纂委员会:《永胜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726页。
    196参见周洁波、拓野:《高玉柱逸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永胜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永胜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1989年05月第1版,第56-58页。
    197参见林慰君:《记西南土司代表高玉柱女士与云南夷民》,《现代青年》1937年第1期,第19页。
    198受访者中包括高玉柱的老师—杨精品孙子的同学、永胜前文化馆馆长汤立功。汤本人称曾亲自见过高玉柱。访谈时间:2009年7月12日。
    199参见永胜县志编纂委员会:《永胜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727页。
    200参见赵厚庵、周茂川:《名师杨精品事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永胜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永胜文史资料选辑》第3辑,1991年09月第1版,第162-163页。
    201参见林慰君:《记西南土司代表高玉柱女士与云南夷民》,《现代青年》1937年第1期,第19页。
    202参见永胜前人墨迹选编辑委员会:《永胜前人墨迹选》,1996年,第51页。
    203高玉柱的父亲高长钦去世的时间史料上并无明确记载,但根据民间流传在高玉柱离家去昆明之前,高长钦已经去世。《永胜县志》记载高玉柱1932年离家之时,“得到母亲和哥嫂的同意”。由此可推知高长钦此时已经去世。参见永胜县志编纂委员会:《永胜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725页。
    204参见刘憷:《乾隆永北府志》,丽江:云南省永胜县地方志办公室翻印,1993年,第17-19页;叶如桐、刘必苏、朱庭珍:《永北直隶厅志》,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6-78页;永胜县志编纂委员会:《永胜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14页;唐兆坤:《永胜历史概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永胜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永胜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1989年,第1-3页。
    205参见永胜县志编纂委员会:《永胜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9-11页。
    206永胜县志编纂委员会:《永胜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83页。
    207参见《滇西永胜高氏历代宗谱图册》,1999年12月31日,第10页。
    208参见芮增瑞:《三迤散记》,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166页。
    209常璩:《华阳国志一》卷四·南中志,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7页。
    210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卷33·蜀书3·后主传第3,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894页。
    211司马光:《资治通鉴》卷70·魏纪二,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2216页。
    212司马光:《资治通鉴》卷70·魏纪二,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2224页。
    213参见芮增瑞:《三迤散记》,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166页。
    214常璩:《华阳国志二》卷七·刘后主志,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92-93页。
    215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卷35·蜀书5·诸葛亮传第5,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925页。
    216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卷40·蜀书10·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10,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000页。
    217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卷35·蜀书5·诸葛亮传第5,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921页。
    218房玄龄等:《晋书》卷41,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198页。
    219方国瑜:《云南史料丛刊》第5卷,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69页。
    220参见芮增瑞:《三迤散记》,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166-167页。
    221耿相新、康华:《标点本二十五史(九)辽史、金史、元史—元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第289页。
    222参见叶如桐、刘必苏、朱庭珍:《永北直隶厅志》,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19页。
    223参见叶如桐、刘必苏、朱庭珍:《永北直隶厅志》,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52页。
    224云南省历史研究所:《<清实录>有关云南史料汇编》,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642页。
    225参见陈九杉:《高映评传》,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重印,第32页。
    226参见陈九杉:《高映评传》,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重印,第33页。
    227参见曹振镛:《钦定四库全书》土官底薄卷上,第372页。
    228参见陈九杉:《高映评传》,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重印,第34-36页。
    229参见江应梁:《明代云南境内的土官与土司》,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页。
    230参见江应梁:《明代云南境内的土官与土司》,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3页。
    231余贻泽:《中国土司制度》,重庆:正中书局,1944年,第163页。
    232参见龚荫:《中国土司制度》,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150页。
    233龚荫:《中国土司制度》,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147页。
    234参见王文成:《近代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改士归流述论》,《民族研究》1993年第1期。
    235参见杨明洪:《论清代凉山彝区的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民族研究》1997年第2期。
    236参见陈怡:《评雍正时期西南地区“改土归流”的历史作用》,《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1年第2期。
    237参见刘亚朝:《民国在滇西边区的改土归流》,《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6卷第1期,1999年。
    238参见永胜县志编纂委员会:《永胜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664-665页。
    239余贻泽:《中国土司制度》,重庆:正中书局,1944年,第23页。
    240参见永胜县志编纂委员会:《永胜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664页。
    241张廷玉等:《明史》卷314·列传第202·云南土司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107页。
    242参见永胜县志编纂委员会:《永胜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668-670页。
    243叶如桐、刘必苏、朱庭珍:《永北直隶厅志》,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68页;
    244参见永胜县志编纂委员会:《永胜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662-668页。
    245参见余贻泽:《中国土司制度》,重庆:正中书局,1944年,第159页。
    246参见永胜县志编纂委员会:《永胜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94-503页。
    247参见叶如桐、刘必苏、朱庭珍:《永北直隶厅志》,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52页。
    248参见木祥:《女士司和她的后人们》,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74-90页。《滇西永胜高氏 历代宗谱图册》关于高长钦的记述中也提到了这一事件(参见《滇西永胜高氏历代宗谱图册》,1999年12
    249锡良:《锡良遗稿:奏稿》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45页。月31日,第10页。)此外,这件事在民间也有流传,据传高氏后裔之一高峰曾亲口讲述这一事件。
    250锡良:《锡良遗稿:奏稿》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61-762页。
    251云南省历史研究所:《<清实录>有关云南史料汇编》,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642页。
    252参见云南省志编撰委员会办公室:《续云南通志长编》上册,昆明: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因刷厂,1985年,第1072页。
    253参见永胜县志编纂委员会:《永胜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665页。
    254习应玄:《永北土司府忆旧》,《云南日报》2010年12月10日,第11版。
    255高玉柱、喻杰才:《西南沿边土司夷苗民众代表请愿意见书》,《新夷族》1936年第1期,第60页。
    256参见高玉柱、喻杰才:《西南夷族代表第二次请愿意见文》,《新夷族》1937年第2期,第81页。
    257 John E. Herman, "Empire in the Southwest:Early Qing Reforms to the Native Chieftain System,"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56, No.1 (February 1997), pp.47-74.
    258张廷玉等:《明史》卷310·列传第198·土司,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997页。
    259参见龚荫:《中国土司制度》,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134页。
    260参见永胜县志编纂委员会:《永胜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667页。
    261 John E. Herman, "Empire in the Southwest:Early Qing Reforms to the Native Chieftain System,"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56, No.1 (February 1997), pp.47-74.
    262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雷颐,罗检秋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6页。
    263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梁永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7页。
    264薛明剑:《夷族“土司“代表高玉柱女十之演讲》(原载《人报》1937年2月7日),陈文源编:《薛明剑文集续编》下册,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第960-963页。
    265参见李列:《民族想象与学术选择—彝族研究现代学术的建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76页。
    266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第951页。
    267参见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855-856页。
    268参见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
    269参见岭光电:《忆往昔—一个彝族土司的自述》,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58页。
    270岭光电:《忆往昔—一个彝族土司的自述》,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59页。
    271参见永胜县志编纂委员会:《永胜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504-509页。
    272参见周洁波、拓野:《高玉柱逸事》,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永胜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永胜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1989年5月第1版,第56页。
    273习朗属今永胜期纳镇(民国时称云山镇),距永胜县城75公里左右。
    274参见永胜县志编纂委员会:《永胜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761页。
    275据民间流传,在军阀混战时期,高衙也不时受到散兵的骚扰。在永胜期间,为避战乱,高玉柱曾两次到高家庄园习朗避难。史料上并无明确记载其到习朗的时间,从其他史料来推断,她去习朗的时间应该分别是1926年6月罗树昌以永胜为大本营反唐继尧和1929年8月张汝骥从永胜起兵反龙云期间。
    276参见永胜县志编纂委员会:《永胜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765页。
    277《高玉柱和喻杰才的履历表》(抄件),中国国民党党史资料,收入国立台湾大学总图书馆特藏电子数据库,编号:特26/3.13。1940年11月。
    278冯云仙:《记刘曼卿和高玉柱》,《妇女月刊》1943年第2期,第28-29页。
    279喻杰才(1903-1946),今纳西族,丽江人。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学校17期,后在昆认识高玉柱后,同往南京请愿。1942年被国民政府任命为边疆宣慰团副团长。同年底高玉柱病故,喻替任团长,并将高玉柱遗体送至永胜境内,1946年病故。
    280安哥拉(今天的土耳其首都安卡拉),是土耳其的一个中等城市。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土耳其战败,面 临着被瓜分的危险。部分武装以安哥拉为据点进行抗争,君士坦丁堡陷落后,安哥拉成为了土耳其事实上的首都。困守安哥拉三年后,土军取得胜利,并最终于1923年成立共和国,定都安哥拉。安哥拉于是闻名于世界。(参见云伏:《重庆—我们的安哥拉》,《统一评论周报》1937年第23期,第1版)。
    281高玉柱、喻杰才:《西南沿边土司夷苗民众代表请愿意见书》,《新夷族》1936年第1期,第61-62页。
    282高玉柱、喻杰才:《西南沿边土司夷苗民众代表请愿意见书》,《新夷族》1936年第1期,第62-63页。
    283“西南夷族文化促进会”由曲木藏尧、阿弼鲁德、岭光电、王奋飞和安腾飞于1934年5月在南京成立,旨在“以本三民主义原则,以谋改善夷族生活,促进夷族文化”(后国民党政府以其有“招摇之嫌”令停止活动)。高玉柱到南京的时候,就是住在“西南夷族文化促进会”所在地。参见张宪文、方庆秋、黄美真:《中华民国史大辞典》,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655页;贺伯烈:《夷苗概况及夷苗代表来京请愿运动》,《边事研究》第五卷第五期,1937年,第19页。
    284高玉柱、喻杰才:《西南沿边土司夷苗民众代表请愿意见书》,《新夷族》1936年第1期,第63页。
    285以上参见贺伯烈:《夷苗概况及夷苗代表来京请愿运动续》,《边事研究》第五卷第五期,1937年,第15-26页。
    286参见高玉柱、喻杰才、岭光电、王奋飞:《西南夷族代表第一次请愿补呈意见》,《新夷族》1937年第2期,第77-78页。
    287《西南夷族文化促进会宣言》,《新夷族》1936年第1期,第52页。
    288《西南夷族文化促进会简章》,《新夷族》1936年第1期,第53页。
    289参见《西南夷族文化促进会工作计划纲要》,《新夷族》1936年第1期,第54-56页。
    290参见高玉柱:《夷苗民族概况》,《新夷族》1937年第2期,第16-22页。
    291《(内政部)批西南夷苗沿边土司民众请愿代表高玉柱、喻杰才等》,《新夷族》1937年第2期,第78-79页。
    292以上参见贺伯烈:《夷苗概况及夷苗代表来京请愿运动续》,《边事研究》第五卷第五期,1937年,第15-26页。
    293参见岭光电:《忆往昔—一个彝族土司的自述》,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77页。
    294 1936年6月1日,西南两会(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西南执行部与国民政府西南政务委员会)电请国民政府及中央党部立即抗日,旋即成立军事委员会和抗日救国军,出兵湖南,从政治、军事上向蒋介石施压。
    295参见易劳逸:《毁灭的种子—战争与革命中的国民党中国(1937-1949)》,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页。
    296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第413-414页。
    297高玉柱、喻杰才:《西南夷族代表第二次请愿意见文》,《新夷族》1937年第2期,第80-81页。
    298高玉柱、喻杰才:《西南夷族代表第二次请愿意见文》,《新夷族》1937年第2期,第80-81页。
    299《批西南夷苗沿边十司民众请愿代表高玉柱、喻杰才》,《新夷族》1937年第2期,第82页。
    300高玉柱、喻杰才:《西南沿边土司夷苗民众代表请愿意见书》,《新夷族》1936年第1期,第60页
    301岭光电、王奋飞:《本会呈行政院文》,《新夷族》1937年第2期,第82-84页。
    302《新夷族》1937年第2期,第84页。
    303《新夷族》1937年第2期,第85页。
    304《新夷族》1937年第2期,第85页。
    305参见《新夷族》1937年第2期,第85-86页。
    306高玉柱、喻杰才:《西南夷族代表第二次请愿意见文》,《新夷族》1937年第2期,第80页。
    307参见李列:《民族想象与学术选择—彝族研究现代学术的建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73-378。
    308参见岭光电:《忆往昔—一个彝族土司的自述》,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309高玉柱、喻杰才:《向三中全会请愿文》。此文见于由世界军情画报社出版的《西南夷族沿边土司民众请愿代表晋京请愿》手册,年代不详,现藏于苏州大学图书馆炳麟馆特藏。
    310高玉柱、喻杰才:《向三中全会请愿文》。此文见于由《世界军情画报社》出版的《西南夷族沿边士司民众请愿代表晋京请愿》手册,年代不详,现藏于苏州大学图书馆炳麟馆特藏。311参见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425-459页。
    312《喻杰才抵沪谈请愿结果圆满》,《申报》1937年3月5日,第三张。
    313《夷族代表高玉柱等谈一年来请愿经过》,《申报》1937年7月5日,第四张。
    314田野调查中发现,高玉柱在当地并不讲少数民族语言。事实上高玉柱家所在的灵源乡,经过明清两代大量的移民后,基本上已经是以汉人群体为主,日常生活中已经不再讲少数民族语言。但不排除高玉柱会讲少数民族语言的可能性,至于她讲的是今天的彝语还是其他什么少数民族语言,则不得而知(从灵源乡与宁蒗毗邻以及她所题的字来判断,她讲的是今天宁蒗地区的彝族语言的可能比较大)。不过有一点似乎可以确定,那就是她讲的所谓“夷语”和喻杰才的语言应该是不相通的,在永胜地区,并没有纳西族的语言环境(喻杰才是今天的纳西族),而高玉柱在成年以前并没有离开过永胜。所以,对于这次高玉柱演讲、喻杰才翻译的播音,更多的可以看作是一次“表演”。315参见《西南夷苗士司代表高玉柱请愿十点》,《申报》1937年2月3日,第四张,该文章同时刊发于《申特》1937年2月3日:《高玉柱女士昨播音演讲西南夷族问题》,《申报》1937年2月4日,第四张。
    316《西南夷苗土司代表高玉柱请愿十点》,《申报》1937年2月3日,第四张。从笔者查阅到的史料看,高玉柱未曾亲自面见蒋介石和林森。
    317参见《地方协会昨欢迎边疆来沪士女》,《申报》1937年2月5日,第四张。
    318参见《中国文化建设协会欢宴高玉柱、喻杰才》,《申报》1937年2月7日,第五张。
    319参见《苗族代表高玉柱赋诗答谢各界》,《大汉公报》1937年4月7日,第五版。
    320参见《高玉柱昨来沪筹组西南苗夷调查团》,《申报》1937年3月28日,第三张。
    321《高玉柱应各大学演讲》,《申报》1937年4月7日,第二张。
    322参见《泯灭汉苗界限,谋组西南边疆协会》,《申报》1937年5月8日,第三张。
    323参见《西南边疆协进会昨开发起人会》,《申报》1937年5月16日,第四张。
    324参见《西南边疆协进会筹备会首次会》,《申报》1937年5月19日,第三张。
    325参见《西南边疆筹备会昨招待记者》,《申报》1937年5月25日,第三张。
    326参见白华山:《地方精英与上海抗战—以“一二八”事变期问的上海市民地方维持会为例》,《史林》2007年第4期。
    327参见汲明臻:《一二八事变中日军对上海文化环境的破坏》,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牢记历史振兴中华-江苏省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论文集》,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第457-464页。
    328参见茅家琦、徐梁伯、马振犊、严安林等:《中国国民党史》,厦门:鹭江出版社,2009年,第331页。
    329《高玉柱等呈报发起组织西南边疆文化经济协进会及社会部胡星伯等签呈》,《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文化(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331页。
    330在此,李中襄去掉了“民族”一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国政府对于“民族”一词的吝啬。
    331《高玉柱等呈报发起组织西南边疆文化经济协进会及社会部胡星伯等签呈》,《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文化(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335页。
    332参见张宪文、方庆秋、黄美真:《中华民国史大辞典》,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654页。
    333刘先照、张崇根:《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4页。
    334刘先照、张崇根:《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259页。
    335参见刘先照、张崇根:《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258页。
    336参见刘先照、张崇根:《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263页。
    337参见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1921.7-1949.9—前言》,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5页。
    338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1921.7-1949.9)),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595页。
    339刘先照、张崇根:《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14页。
    340参见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1921.7-1949.9-前言》,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6-8页。
    341参见金国光:《略忆参加“西南夷苗民族解放大同盟”前后》,载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贵州省大方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大方文史资料选辑》第5辑,1989年,第114-124页。
    342 1938年1月正式成立,全名为军事委员会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大量吸收知识青年人入团接受军政训练,由蒋介石任团长。
    343参见金国光:《略忆参加“西南夷苗民族解放大同盟”前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贵州省大方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大方文史资料选辑》第5辑,1989年,第116-117页。
    344参见金国光:《略忆参加“西南夷苗民族解放大同盟”前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贵州省大方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大方文史资料选辑》第5辑,1989年,第118-120页。
    345此文件和《呈拟宣慰西南土司边民办法意见》、《高玉柱和喻杰才的履历表》在同一档案中,中国国民党党史资料,收入国立台湾大学总图书馆特藏电子数据库,编号:特26/3.13。1940年11月。
    346四川大学马列教研室:《第二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名单》,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61-66页。
    347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央党务公报》,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影印从书,1939年第3期,第31页。
    348《呈拟宣慰西南土司边民办法意见》,中国国民党党史资料,收入国立台湾大学总图书馆特藏电子数据库,编号:特26/3.13。1940年11月。
    349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史料长编》第59册,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07页。这个“边宣团”虽然是以昆明行营的名义组建起来的,但根据当时的背景和龙云对“边宣团”的态度来看,这显然不是龙云的本意,而很可能是蒋介石命令的结果。
    350李伟:《难忘的记忆—抗日女将军高玉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50辑·抗战中的云南,1997年,第382页。
    351参见夏恩禄口述,龙顺干整理:《“宣慰团”到边疆活动情况的回忆》,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红河州文史资料选辑—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专辑》第5辑,1985年,第293-295页。
    352参见李伟:《难忘的记忆—抗日女将军高玉柱》,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50辑·抗战中的云南,1997年,第382页。
    353受访者:汤立功。访谈时间:2009年7月12日。
    354参见易劳逸:《毁灭的种子—战争与革命中的国民党中国(1937-1949)》,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页。
    355参见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356参见谢本书:《龙云传》,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8年,第261-271页。
    357参见谢本书:《龙云传》,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8年,第82-83页。
    358参见谢本书:《龙云传》,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8年,第85-86页。
    359易劳逸:《毁灭的种子—战争与革命中的国民党中国(1937-1949)》,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页。
    360参见谢本书:《龙云传》,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8年,第86页。
    361参见谢本书:《龙云传》,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8年,第80页。
    362参见谢本书:《龙云传》,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8年,第92页。
    363参见谢本书:《龙云传》,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8年,第111-112页。
    364易劳逸:《毁灭的种子—战争与革命中的国民党中国(1937-1949)》,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页。
    365参见谢本书:《龙云传》,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8年,第172-194页。
    366参见谢本书:《龙云传》,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8年,第199-245页。
    367参见谢本书:《龙云传》,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8年,第79页。
    368参见岭光电:《忆往昔—一个彝族土司的自述》,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92页。
    369参见永胜县志编纂委员会:《永胜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505页。
    370当时的龙云立脚未稳,加之永胜历来就是一个战略要地,龙云此举的意图不排除通过联姻,借用高氏来笼络人心的可能。此时的高氏已经不是土司,但在习朗、片角、鸡鸣山一带,仍生活着其后人和高氏赐姓的族人,这些人仍忠于高氏,其在永胜地区的影响力仍然不可小视。
    371参见永胜县志编纂委员会:《永胜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725页。
    372岭光电的回忆认为龙绳曾并没有真正入赘巧家,当时说龙绳曾和巧家有婚约是为了避免巧家的女子免遭恶霸的抢占。参见岭光电:《忆往昔一一个彝族土司的自述》,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96-197页。
    373参见谢本书:《龙云传》,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8年,第236页。
    374高玉柱、喻杰才:《西南沿边土司夷苗民众代表请愿意见书》,《新夷族》1936年第1期,第62页。
    375参见《滇省各十司否认高玉柱为代表》,《申报》1937年7月8日,第三张。
    376《滇省各土司否认高玉柱为代表》,《申报》1937年7月8口,第三张。
    377以下关于高玉柱等宣言的内容参见《西南夷族沿边土司代表对请愿事发表宣言》,《申报》1937年7月11日,第四张。
    378据冷光电回忆,1934年,木里士司项松典曾被国民党24军李章甫绑架,后来,木里曾派人到南京告状。(参见岭光电:《忆往昔——个彝族土司的自述》,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92页。)项松典被释放的时间不详。一种可能的情况是,木里人到南京时高玉柱已经在南京,并作了一些协助工作。
    379参见金国光:《略忆参加“西南夷苗民族解放大同盟”前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贵州省大方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大方文史资料选辑》第5辑,1989年,第114-124页。
    380据称这一说法出自于谭碧波之口。谭碧波,永胜人,曾在年轻时去过南京,初到南京时处境十分艰难。当时,高玉柱已经被蒋介石封为边疆宣慰团的少将团长,住在南京还没有出发。谭碧波和另外一位同乡生活极度窘迫之时,听说了有一个永胜人在南京,就去找高玉柱。高玉柱见到家乡人自然是很亲切,让他们等一等。两天后,高玉柱派人把两个人送到了工兵营,让他们去当兵,解决了这个问题。受访者:高晓庆(访问时间:2009年7月11日),简良开(访问时间:2009年7月14日)。
    381参见岭光电:《忆往昔——一个彝族土司的自述》,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03-105页。
    382彭怀恩:《中华民国政治体系》,台北:风云论坛有限公司,2003年,第350页。
    383参见台湾教育部:《中华民国建国史》第五篇·戡乱与复国,台北:国立编译馆,1991年,第485页;岭光电:《忆往昔—一个彝族土司的自述》,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06页。这里的民族成分,是根据新中国民族识别后的分类体系来界定的。
    384参见岭光电:《忆往昔—一个彝族十司的自述》,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00页。
    385参见岭光电:《忆往昔——一个彝族土司的自述》,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06页。
    386参见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8-62页。
    387参见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6页。
    388维克多·特纳:《戏剧、场景及隐喻:人类社会的象征性行为》,刘珩、石毅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271页。
    389潘齐彭:《记西南夷族代表高女士》,《边疆》1937年第6期,第69-70页。
    390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工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2版,第8页。
    391以上参见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增订本,佘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0-61页。
    392参见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增订本,佘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6页。
    393高玉柱、喻杰才:《西南夷族沿边土司民众推派代表晋京请愿呈》,《新夷族》1936年第1期,第57页。
    394露西:《西南沿边民众代表高喻两先生访问记》,《中央日报》1936年6月23日,第三张第四版。
    395林慰君:《记西南土司代表高玉柱女士与云南夷民》,《现代青年》1937年第1期,第18页。
    396参见云南省志编撰委员会办公室:《续云南通志长编》上册,昆明: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印刷厂1985年,第1072页。
    397寄洪:《夷族土司高玉柱女十访问记》,《妇女生活》1937年第4期,第49页。
    398《夷族土司高玉柱女士演讲述略》,《妇女新生活月刊》1937年第2期,第20页。
    399参见马玉华、齐逾:《国民政府对云南土司的调查》,《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第4期。
    400参见童振藻:《云南士司考略》,《新亚细亚》1936年6月,第29-54页。
    401《云南土司一览表》,《新夷族》1937年第2期,第65-71页。
    402寄洪:《夷族土司高玉柱女士访问记》,《妇女生活》1937年第4期,第47页。
    403林慰君:《记西南士司代表高玉柱女士与云南夷民》,《现代青年》1937年第1期,第19页。
    404寄洪:《夷族土司高玉柱女士访问记》,《妇女生活》1937年第4期,第49-50页。
    405潘齐彭:《记西南夷族代表高女士》,《边疆》1937年第6期,第70页。
    406寄洪:《夷族十司高玉柱女士访问记》,《妇女生活》1937年第4期,第48页。
    407北胜女史:《几个夷族妇女》,《新夷族》1936年第1期,第68页。
    408筠:《夷族土司高玉柱女士讲演述略》,《妇女新生活月刊》1936年第2期,第19页。
    409眉:《上海市妇女协进会招待高玉柱女士记》,《妇女月报》1937年第3期,第6页。
    410潘齐彭:《西南夷族问题》,《边疆半月刊》1937年第7期,第11页。
    411克内则威克:《情感的民族主义》,北塔、薛翠译,陈顺馨,戴锦华编:《妇女、民族与女性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144页。
    412参见蒋中正:《中国之命运》,重庆:正中书局,1943年普及本320版。
    413高玉柱、喻杰才:《西南沿边土司夷苗民众代表请愿意见书》,《新夷族》1936年第1期,第58-63页。
    414喻杰才:《西南夷苗民族问题的理论与事实》,《新夷族》1937年第2期,第74页。
    415安成:《西南夷族不是中国土著民族吗?》,《新夷族》1936年第1期,第1页。
    416曲木藏尧:《国难严重下之西南国防与夷族》,《新夷族》1936年第1期,第48页
    417参见安成:《西南夷族不是中国土著民族吗?》,《新夷族》1936年第1期,第1-5页。
    418高玉柱、喻杰才:《西南夷族沿边土司民众推派代表晋京请愿呈》,《新夷族》1936年第1期,第57页。
    419高玉柱、喻杰才:《西南沿边十司夷苗民众代表请愿意见书》,《新夷族》1936年第1期,第61页。
    420露西:《西南沿边民众代表高喻先生访问记》,《中央日报》1936年6月23日,第四版。
    421北胜女史:《几个夷族妇女》,《新夷族》1936年第1期,第68页。
    422高玉柱、喻杰才:《西南沿边土司夷苗民众代表请愿意见书》,《新夷族》1936年第1期,第62页。
    423参见高玉柱:《西南夷胞与西南国防》,《民族公论》1940年第3期,第12-13页;高玉柱:《动员夷苗民族与抗战前途》,《西南导报》第一卷第四期,1938年,第7-12页。
    424参见《高玉柱女士昨播音,演讲西南夷族问题》,《申报》1937年2月4日,第四张。
    425喻杰才:《西南夷苗民族问题的理论与事实》,《新夷族》1937年第2期,第74页。
    426参见高玉柱、喻杰才:《西南夷族代表第二次请愿意见文》,《新夷族》1937年第2期,第79-82页。
    427高玉柱、喻杰才:《向三中全会请愿文》。此文见于由世界军情画报社出版的《西南夷族沿边土司民众请愿代表晋京请愿》手册,年代不详,现藏于苏州大学图书馆炳麟馆特藏。
    428 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抗战建国纲领》,这一纲领得到了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各方的积极响应。宋庆龄和何香凝就公开发表了《拥护抗战建国纲领,实行抗战到底》的文章,对“纲领”的提出表示了支持。中国共产党认为:“这个纲领可以作为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纲领,而愿为其完全实现而奋斗的。”当时的解放行动委员会(中国农工民主党前身)也对《抗战建国纲领》进行了肯定,认为“这是十年来中国政治上的一件大事:在历史上与十三年前改组时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具有同等的划时代意义,在现实上是跟着民族主义的抗战展开而产生的政治改革的起点”。与之相对,抗日战争时期,存在着一种可称之为“投降建国”的思潮。有学者将这种思潮称之为“事仇民族主义”(collaborationist nationalism)。这是由当时的一些对日“亲善派”提出的主张,在他们看来,“与日本‘亲善合作’只是一种手段,中国借以能够回归正确的民族身份,而国民党却使得这民族身份岌岌可危”。亲日派的这些主张遭到了国共两党和抗日军民的共同讨伐,最终随着日本在二战中的失败而销声匿迹。参见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册,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484-488页;宋庆龄:《宋庆龄选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23-226页;任弼时:《任弼时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08页;薛启亮、张磊:《中国民主党派史丛书·中国农工民主党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98页;卜正民:《中国日占区的事仇民族主义》,卜正民、施恩德编:《民族的构建:亚洲精英及其民族身份认同》,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第183-220页。
    429参见贺伯烈:《夷苗概况及夷苗代表来京请愿运动》,《边事研究》第五卷第二、三和五期,1937年第24-32,48-50,15-26页。
    430贺伯烈:《夷苗概况及夷苗代表来京请愿运动(续)》,《边事研究》第五卷第五期,1937年第26页。
    431参见贺伯烈:《夷苗概况及夷苗代表来京请愿运动(续)》,《边事研究》第五卷第五期,1937年第26页。
    432唐君毅:《赴<西南评论>社欢迎夷族代表宴会后之感想》(1936年7月),《中华人文与当今世界补编2》,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51-559页。
    433《汉夷携手—西南夷族代表团高玉柱十司,喻杰才代表莅校演讲》,《大夏周报》1937年第21期。
    434参见《高玉柱应各大学演讲》,《申报》1937年4月7日,第二张。
    435以上参见周文玖、张锦鹏:《关于“中华民族是一个”学术论辩的考察》,《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
    436《地方协会昨欢迎边疆来沪士女》,《申报》1937年2月5日,第四张。
    437《地方协会昨欢迎边疆来沪士女》,《申报》1937年2月5日,第四张。
    438参见《良友画报》1937年第125期,第15页
    439眉:《上海市妇女协进会招待高玉柱女士记》,《妇女月报》1937年第3期,第4-6页。
    440参见吴宓:《吴宓日记》第八册·1941-1942,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32,40页。
    441参见岭光电:《忆往昔—一个彝族土司的自述》,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77页。
    442参见《方部长讲论夷苗问题》,《新夷族》1937年第2期第72页。
    443参见方治:《为西南夷苗同胞进一言》,《新夷族》1937年第2期,第1-3页。
    444《新夷族》1937年第2期(插图)。
    445《新夷族》1937年第2期(插图)。
    446《新夷族》1937年第2期(插图)。
    447参见冯玉祥:《冯玉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37-439页。
    448冯玉祥:《冯玉祥日记》第五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560页。
    449参见《湘主席何健电促高玉柱速入湘》,《申报》1937年4月27日,第三张。
    450比如在1936年的时候,高玉柱就经常和杨汉先等少数民族知识精英们在贵阳六广门“白鹦巷”开会。1937年夏天,高玉柱和杨汉先等在贵阳西湖饭店召开有260余人的少数民族人员会议,诉说少数民族历来受压迫、受剥削的痛苦,号召各少数民族团结起来,共同抗日。(参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贵阳市乌当区委员会:《贵阳市乌当区文史资料选辑》第3辑,1986年,第9页。)
    451在国家面临巨大危机的时侯,相对偏远的西南民族地区成为了国家相对安定的“后方”,当时的舆论普遍对西南少数民族的处境表示了同情,并对这些地方在“抗战建国”中的可能发挥的作用寄予了厚望。
    452参见易劳逸:《毁灭的种子—战争与革命中的国民党中国(1937-1949)》,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0-12页。
    453参见易劳逸:《毁灭的种子—战争与革命中的国民党中国(1937-1949)》,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7-8页。
    454易劳逸:《毁灭的种子—战争与革命中的国民党中国(1937-1949)》,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7页。
    455蒋介石:《完成民族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战争胜利后领袖言论集》,北平:中国文化服务社北平分社,1945年,第5-11页。
    456蒋介石:《中国国民党为抗战胜利告全国同胞书》,《战争胜利后领袖言论集》,北平:中国文化服务社北平分社,1945年,第27页。
    457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增订本,佘碧平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1页
    458米歇尔·福柯:《主体和权力》,米歇尔·福柯著,汪民安编:《福柯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86页。
    459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增订本,佘碧平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7页。
    460米歇尔·福柯:《主体和权力》,米歇尔·福柯著,汪民安编:《福柯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86页。
    461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增订本,佘碧平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页。
    462参见康有为:《辨革命书》,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60年,第210-217贝。
    463参见章炳麟:《驳康有为书》,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60年,第752-764页。
    464参见梁启超:《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范忠信编:《梁启超法学文集》修订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6-68页。
    465参见张朋园:《梁启超与清季革命》,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第137-139页。
    466梁启超:《新中国建设问题》,范忠信编:《梁启超法学文集》修订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33页。
    467参见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唐晓峰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版,第165页。
    468参见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25-26页。
    469参见费孝通:《贵州少数民族情况及民族工作》,《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新编》上卷,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5页。
    470参见岭光电:《忆往昔一一个彝族土司的自述》,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471岭光电:《忆往昔—一个彝族上司的自述》,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14-115页。
    472参见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序言》,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2版,第4页。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Brass, Paul R., Ethnicity and Nationalism:Theory and Comparison, New Delhi: Sage Publications,1991.
    白华山:《地方精英与上海抗战—以“一二八”事变期间的上海市民地方维持会为例》,《史林》2007年第4期。
    卜正民、施恩德编:《民族的构建:亚洲精英及其民族身份认同》,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
    蔡东苏编:《中国思想史参考资料集》晚清至民国卷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曹亚伯:《武昌革命真史》中,上海:上海书店,1982年。
    常璩:《华阳国志二》卷七·刘后主志,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常璩:《华阳国志一》卷四·南中志,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陈慧生、陈超:《民国新疆史》,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
    陈九杉:《高萌映评传》,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陈理、彭武麟、白拉都格其:《中国近代边疆民族问题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
    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卷33,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陈顺馨、戴锦华编:《妇女、民族与女性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陈怡:《评雍正时期西南地区“改土归流”的历史作用》,《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1年第2期。
    达力扎布:《蒙古史纲要》,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Dreyer, June Teufel, China's Forty Millions:Minority Nationalities and National Integra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6.
    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增订本,佘碧平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
    米歇尔·福柯,汪民安编:《福柯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范忠信编:《梁启超法学文集》修订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
    方国瑜:《云南史料丛刊》第5卷,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
    房玄龄等:《晋书》卷41,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费孝通:《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新编》上卷,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费正清、费维恺:《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刘敬坤、叶宗敫、曾景忠、李宝鸿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张理京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
    费正清:《中国的思想与制度》,郭晓兵、王琼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
    冯客:《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杨立华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涂又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冯玉祥:《冯玉祥日记》第五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冯玉祥:《冯玉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Gladney, Dru C., "Representing Nationality in China:Refiguring Majority/Minority Identities,"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53, no.1 (February 1994), pp.92-123.
    Gladney, Dru C., Dislocating China:Reflections on Muslims, Minorities, and Other Subaltern Subjects,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4.
    Gladney, Dru C., Muslim Chinese:Ethnic Nationalis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ambridge, MA: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1991.
    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龚荫:《中国土司制度》,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
    Harrell, Stevan, Cultural Encounters on China's Ethnic Frontiers (introduction), 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95, pp.6-7.
    Herman, John E., "Empire in the Southwest:Early Qing Reforms to the Native Chieftain System, "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56, No.1 (February 1997), pp. 47-74.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梁永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斯蒂文·郝瑞:《论一些人类学专门术语的历史和翻译》,杨志明译,《世界民族》2001年第4期。
    斯蒂文·郝瑞:《田野中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中国西南彝族社区考察研究》,巴莫阿依、曲木铁西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斯蒂文·郝瑞:《再谈“民族”与“族群”》,《民族研究》2002年第6期。
    何伟亚:《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邓常春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侯宜杰:《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牢记历史 振兴中华——江苏省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论文集》,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
    江应梁:《明代云南境内的土官与土司》,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58年
    蒋介石:《战争胜利后领袖言论集》,北平:中国文化服务社北平分社,1945年。
    蒋中正:《中国之命运》普及本320版,重庆:正中书局,1943年。
    埃里·凯杜里:《民族主义》,张明明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雷颐,罗检秋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增订本)》,林同奇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唐晓峰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
    李国栋:《民国时期的民族问题与民国政府的民族政策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
    李列:《民族想象与学术选择—彝族研究现代学术的建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李绍明:《从中国彝族的认同谈族体理论—与郝瑞教授商榷》,《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
    李学智:《民元国旗之争》,《史学月刊》1998年第1期。
    梁景和:《清廷督导下的地方自治运动》,《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梁聚五:《苗夷民族之由来》,《贵州民意》第五卷第一、二期合刊,1949年。
    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任菁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林恩显:《清朝在新疆的汉回隔离政策》,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年。
    岭光电:《忆往昔—一个彝族土司的自述》,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刘先照、张崇根:《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年。
    刘小林、梁景和:《论清末地方自治思潮》,《学术论坛》1998年第2期。
    刘亚朝:《民国在滇西边区的改士归流》,《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6卷第1期,1999年。
    刘糙:《乾隆永北府志》,丽江:云南省永胜县地方志办公室翻印,1993年。
    娄贵品:《1937年西南夷苗民族请愿代表在沪活动述论—以<申报>为中心的考察》,《民国档案》2010年第2期。
    卢明辉:《蒙古“自治运动”始末》,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吕思勉:《中国民族史两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马海云:《回族研究的新视野:一个方法论的讨论》,《回族研究》1998年第4期。
    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1卷第6期,2004年。
    马玉华、齐逾:《国民政府对云南土司的调查》,《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第4期。
    茅家琦、徐梁伯、马振犊、严安林等:《中国国民党史》,厦门:鹭江出版社,2009年。
    孟志东编:《达斡尔族研究》第四辑,呼和浩特:内蒙古托克托县印刷厂印刷,1989年。
    内蒙古社科院历史研究所:《蒙古族通史》下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
    潘蛟:《“民族”的舶来及相关的争论》,博十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2000年。
    潘蛟:《解构中国少数民族:去东方学化还是再东方学化》,《厂‘西民族大学学报》第31卷第2期,2009年。
    潘蛟编:《中国社会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百年文选》上卷,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
    潘先林:《民国云南彝族统治集团研究》,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彭怀恩:《中华民国政治体系》,台北:风云论坛有限公司,2003年。
    彭武麟、王宇:《简论北洋政府时期的国内民族关系》,《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6卷第3期,2009年。
    彭武麟:《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近代国家转型与民族关系之建构—以“五族共和”为中心》,《民族研究》2009年第3期。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秦孝仪:《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卷十九·演讲,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4年。
    Rawski, Evelyn S., "Reenvisioning the Qing:The Significance of the Qing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 "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55, No.4 (November 1996), pp.829-850.
    任弼时:《任弼时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册,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
    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册,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
    芮增瑞:《三迤散记》,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
    史筠:《民族事务管理制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
    Solinger, Dorothy J., "Minority Nationalities in China's Yunnan Province: Assimilation, Power, and Policy in a Socialist State, " World Politics, Vol.30, No.1 (October 1977), pp.1-23.
    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
    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叶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孙中山全集》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孙中山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孙中山全集》第五卷,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孙中山全集》第六卷,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孙中山全集》第七卷,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孙中山全集》第九卷,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四川大学马列教研室:《第二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名单》,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年。
    宋庆龄:《宋庆龄选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
    孙隆基:《冯客论中国人的种族主义》,《南方人物周刊》2009年第1期。
    陶文钊编:《费正清集》,林海、符致兴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
    Williams, Brackette F., "A Class Act:Anthropology and the Race to Nation Across Ethnic Terrain, "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Vol.18 (1989), pp.401-444.
    汪晖、陈燕谷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版。
    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李伯重,连玲玲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王铭铭编:《中国人类学评论》第7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
    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王文成:《近代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改土归流述论》,《民族研究》1993年第1期。
    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吴宓:《吴宓日记》第八册·1941-1942,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吴泽霖、陈国钧等编:《贵州苗夷社会研究》,北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
    西藏研究编辑部:《民元藏事电稿:藏乱始末见闻记四种》,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3年。
    锡良:《锡良遗稿:奏稿》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喜饶尼玛、苏发祥:《蒙藏委员会档案中的西藏事务》,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谢本书:《龙云传》,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8年。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辛亥革命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年。
    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新疆简史》第三册,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年。
    熊建军、陈少牧:《关于民国时期外蒙古独立事件的回顾与思考》,《党史研究与教学》2007年第2期。
    薛洪波、肖钢:《浅谈清代柳条边》,《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薛启亮、张磊:《中国民主党派史丛书·中国农工民主党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英国蓝皮书有关辛亥革命资料选译》,胡滨译,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杨明洪:《论清代凉山彝区的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民族研究》1997年第2期。
    叶如桐、刘必苏、朱庭珍:《永北直隶厅志》,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易劳逸:《毁灭的种子—战争与革命中的国民党中国(1937-1949)》,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雍正:《大义觉迷录》,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
    永胜前人墨迹选编辑委员会:《永胜前人墨迹选》,1996年。
    永胜县志编纂委员会:《永胜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
    余贻泽:《中国土司制度》,重庆:正中书局,1944年。
    陈文源编:《薛明剑文集续编》下册,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
    云南省历史研究所:《<清实录>有关云南史料汇编》,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云南省志编撰委员会办公室:《续云南通志长编》上册,昆明: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1985年。
    《新夷族》1936年第1期。
    《新夷族》1937年第2期。
    张海鹏、李细珠:《中国近代通史:新政、立宪与辛亥革命(1901-1912)》第五卷,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张勉励:《再观清代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介绍一篇西方研究清史问题的论文》,《清史研究》1992年第2期。
    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60年。
    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60年。
    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二卷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63年。
    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7年。
    张朋园:《梁启超与清季革命》,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
    张朋园:《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1909-1949》,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 年。
    张廷玉等:《明史》卷310·列传第198·土司,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张宪文、方庆秋、黄美真:《中华民国史大辞典》,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
    张永:《从“十八星旗”到“五色旗”—辛亥革命时期从汉族国家到五族共和国家的建国模式转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9卷第2期,2002年。
    张兆和:《杨汉先关于黔西南苗族身份认同的书写:近代中国边缘族群以汉语文表述我族身份认同的个案研究》,《苗学研究》2010年第1期。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新疆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斗争史话》,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1921.7-1949.9》,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史料长编》第59册,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云南贵州辛亥革命资料》,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
    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红河州文史资料选辑—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专辑》第5辑,1985年。
    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50辑·抗战中的云南,1997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贵阳市乌当区委员会:《贵阳市乌当区文史资料选辑》第3辑,1986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贵州省大方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大方文史资料选辑》第5辑,1989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辛亥革命回忆录》一,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61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新疆文史资料选辑》第六辑,1980年。
    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周谷城:《中国社会之结构》,上海:新生命书局,1930年。
    周文玖,张锦鹏:《关于“中华民族是一个”学术论辩的考察》,《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
    朱伦:《民族共治论—对当代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事实的认识》,《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朱绣:《西藏六十年大事记》,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祝启源、喜饶尼玛:《中华民国时期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的关系》,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