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吸纳与组织嵌入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政党与社会关系的视角下,中国的执政党与社会呈现出“政党统合”的关系形态。这一关系形态是由中国现代化的历史逻辑和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政治逻辑共同形成。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逻辑来看,中国需要一支可以凝聚和统合社会的组织化力量主导和推动现代化进程,从而保证现代化进程的有序展开。一般认为,具有现代性的政党组织是充当这种组织化力量的最佳选择。从执政合法性的逻辑来看,任何政党都需要从社会汲取执政资源以维系和巩固执政地位,这就要求执政党必须按照现代政治规则对分化的甚至分裂的社会进行必要的统合,从而实现对社会的有效治理。在“政党统合”形态里,执政党构建了一套以党为中心的组织结构,包括执政党自身的组织体系及外围组织体系。依靠组织的力量,执政党通过吸纳和嵌入两种基本的路径和方式统合社会。其中吸纳侧重于政党自下而上对社会力量的笼络和征募,将社会精英群体吸收到党的组织体系或执政体系;嵌入则侧重执政党的组织网络自上而下向社会空间的渗透和覆盖。通过吸纳和嵌入社会,使社会紧密围绕在执政党周边,从而保证党对社会的有效领导。
     本文基于“政党统合”的分析框架,以中国共产党与私营企业的关系作为考察对象,对中国的政党与社会关系展开论述。放权式改革后,社会拥有了一定的“自由流动资源”和“自由活动空间”。在此基础上,以私营企业为代表的新兴社会力量快速成长,时至今日,私营企业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方面,私营企业的成长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动力和资源,另一方面,私营企业的壮大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社会结构,打破了既有的权力利益格局,对政党国家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在社会发生根本性改变的事实下,如何将私营企业纳入政党国家的控制范围以内,发挥其建设性功能,抑制和防止其潜藏的反对性政治能量,是执政党在新的历史和社会条件下面对的战略性和策略性命题。
     从中国共产党的实践来看,对于作为新兴经济社会精英代表的私营企业主,执政党采取政治吸纳的策略有选择性地将一批具有较大经济社会影响力的私营企业主纳入自己的组织体系和执政体系,使其成为政党国家的有机组成部分,而非体制外的反对者。具体而言,一是中国共产党开放组织体系吸纳私营企业主中的优秀分子加入党组织,二是通过政治安排的方式把私营企业主安排进人大、政协甚至政府部门等机构。
     在吸纳私营企业主的同时,执政党通过组织嵌入的方式将党的组织网络向私营企业进行渗透和延伸,在社会自组织没有成型之前党组织率先占领了政治真空地带,从而保证执政党的领导地位在私营企业中拥有坚实的组织基础。从现代政党政治的逻辑来看,政党回归社会是政党扩大社会基础,争取社会支持的应有之意,从中国执政党的领导逻辑来看,党组织嵌入私营企业也是保证党在新兴社会领域领导优势的必然选择。但在社会成长成为不可逆的事实下,党组织嵌入私营企业的方式需要作出必要调适,与国有企事业单位中建立党组织的背景和方式不同,党组织嵌入私营企业时受到外在组织环境的影响,在结构上转变为一个“无权力依托组织”,与此相应的是,在功能上,党组织的功能也不得不从政治功能转化为社会功能,即政治领导核心功能转化为社会服务和关怀功能。因此,对于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只有“回归社会”,转化组织功能,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社会的有效支持。
In the Party-Society's perspective, there has apper the realitionship about "party leadership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party and society of China. This relationship depends on the historical logic of modernization and political logic of party's legitimacy. In this relationship, the CCP builds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centre of itself, include CCP's own and Peripheral organization system.and the CCP integrate socity by means of absorption and embeddedness depend on organizational networks. The absorption is that CCP co-optate the elites from socity to ruling system and CCP's organization system, the embeddedness is that CCP's primary organizations permeate and cover to society. By absorbing and embedded in society, make the society around in the CCP closely around, so as to realize the effective leadership to society.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party leadership and cooperation" as analysis framework to the CCP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ivate enterprise as the inspection object, to discuss party and society of China. After the decentralization type reform, to a certain extent, society has "free flow of resources" and "free space". On this basis, on private enterprise,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emerging social force rapid growth, today, the private enterprise has become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indispensable part of. On one hand, the private enterprise of the growth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rovides power and resourc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private enterprise radically changed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structure, break the existing power benefit pattern, party-state's structure have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In the society of the ultimate change of circumstances, how will the private enterprise into the party-state within the scope of control, restrain and prevent private enterprise hidden against sexual energy, that is the CCPmust face the strategic and strategic proposition in the new historical and social conditions.
     From the CCP practice, we can see the CCP to absorb selectively a batch of larger economic social influence the private entrepreneurs take possession of new economic and social elite into its organization system and the ruling system. In particular, The CCP open organization system absorbs the private entrepreneurs owners'outstanding join the party organization, and through the political arrangements of the way the private entrepreneurs owners'scheduled in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the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and even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t all levels, try to them become the organic component of party-state, and the favorer of the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the CCP also be the party's organization network through the organization embedded way to penetrate and extension of the private enterprise, the party organization takes the lead in occupied the political vacuum before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not have grow up,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 CCP have organization foundation at private enterprise.
     From the logic of party leadership and cooperation, the party organization embeddeds the private enterprise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keep CCP leaders advantage, however, the party organization in private enterprise has been influenced of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in fact, on the structure to become a "no power based on organization" accordingly, the party organization's political function had to into social function, that is the core of leadership political function transform for the social service and care function. Under the precondition of the logic of party leadership and cooperation don't change, the CCP's primary party organization structure adjustment, the transformation basic-level party organizational function, this is an adaptive change of the CCP at social growth has nearly become irreversible fact.
引文
① David L. Wank,"Civil Society in Communist China? Private Business and Political Alliance,1989", in John A. Hall eds., Civil Society:Theory, History, Comparison,Polity Press,1995.
    ②[德]托马斯·海贝勒:《作为战略群体的企业家——中国私营企业家的社会与政治功能研究》,吴志成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
    ①康晓光:《再论“行政吸纳政治”——90年代中国大陆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研究》,载《二十一世纪》网络版,二○○二年八月号。
    ② An Chen."Capitalist Development. Entrepreneurial Class, and Democratization in China",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Vol.117,No.3,(2002).
    ③ Bruce J.Dickson,Red Capitalists in China:the Party, Private Entrepreneurs, and Prospect for Political Chan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④ Jie Chen, Bruce J.Dicson,Allies of the state:China's private entrepreneurs and democratic chan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0.
    ①Kellee S.Tsai,"Capitalists without a class:Political Diversity among Private Entrepreneurs in China".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No.9.(2005).
    ②Kellee S.Tsai.Capitalism without Democracy:The Private Sector in Contemporary Chin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7.
    ③边燕杰、丘海雄:《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④孙立平:《对市场转型实践过程的分析》,载周晓虹:《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05页。
    ⑤[德]托马斯·海贝勒:《作为战略群体的企业家——中国私营企业家的社会与政治功能研究》,吴志成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⑥陈家喜:《改革时期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影响》,重庆出版集团2007年版。
    ①刘倩:《统合主义与中国研究:文献综述》,载《学海》2009年第4期。
    ① Jean C. Oi, "Fiscal Reform and the Economic Foundations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in China",World Politics. Vol.45,No.1 (Oct 1992).
    ② Jean C. Oi, "Evolution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in Andrew Walder ed.. Zouping in Transition:The Process of Reform in Rural North Chin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8.
    ③ Margaret M.Pearson,China's New Business Elite:The Political Consequence of Economic Refor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7.
    ④ Margaret M.Pearson,"The Janus face of Business Associations in China:Socialist Corporatism in Foreign Enterprises",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No.31,(January 1994).
    ①Chin-Chuan Lee. Zhou He and Yu Huang. "Party Market Corporatism. Clientelism and Media in Shanghai". The Harvar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ss/Politics,12 (3),(Summer 2007).
    ② M.Blecher. "Developmental State, Entrepreneurial State: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Socialist Reform in Xinji Municipality and Guanghan County", in Gordon White.ed.. The Road to Crisis:The Chinese State in the Era of Economic Reform. London:MacMillan.1991.
    ③ J. Duckett, The Entrepreneurial State in China:Real Estate and Commerce Departments in the Reform Era in Tianjin. New York:Routledge,1998.
    ④ David L. Wank,"The Institutional Process of Market Clientelism:Guanxi and Private Business in a South China City",The China Ouarterly,No.147.(Sep 1996).
    ① David L.Wank, "Private Business. Bureaucracy and Political Alliance in a Chinese City",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No.33.(Jan 1995).
    ②孙立平:《权利失衡、两极社会与合作主义宪政体制》,载《战略与管理》2004年第1期。
    ③[美]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1994年,第2页。
    ④张厚义、刘平:《私企参政》,载《中国经济》2003年11月号;董明:《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状况评 析》,载《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1期;董明:《政治格局中的私营企业主阶层》,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华正学:《当前我国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模式、特点及其效绩分析》,载《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①朱光磊、杨立武:《中国私营企业卞政治参与的形式、意义和限度》,载《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5期。
    ②拿京梁:《从超经济强制到关系性合意——对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过程的一种分析》,载《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1期;赵丽江:《中国私营企业家的政治参与》,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董明:《政治格局中的私营企业主阶层》,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陈光金:《中国私营企业主的形成机制、地位认同和政治参与》,载《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③张厚义、刘平:《私企参政》,载《中国经济》2003年11月号。
    ④董明:《政治格局中的私营企业主阶层》,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
    ⑤敖带芽:《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董明:《政治格局中的私营企业主阶层》,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
    ①对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考察,在方法论上有必要将党的因素考虑进去,而不能简单地照搬西方社会科学中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分析框架。这方面的代表性观点可参见林尚立:《执政的逻辑:政党、国家与社会》,载刘建军、陈超群主编《执政的逻辑:政党、国家与社会》(复旦政治学评论第3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林尚立:《两种社会建构:中国共产党与非政府组织》,载《中国非营利评论》2007年第1卷;林尚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林尚立:《政党、政党制度与现代国家——对中国政党制度的理论反思》,载陈明明主编:《共和国制度成长的政治基础》(复旦政治学评论第七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景跃进亦在《党、国家与社会:三者重维度的关系——从基层实践看中国政治的特点》(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一文中,讨论了中国语境下“国家与社会关系”和“党政关系”两对范畴之间的紧密联系:杨光斌也认为,在中国的制度环境中,用“党和国家与社会”更能准确表达国家与社会关系,详见杨光斌:《中国政府与政治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②[美]戴维·E.阿普特:《现代化的政治》,陈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37页。
    ③林尚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i版,第157页。
    ①[意] G.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王明进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3页。
    ②林尚立:《政党、政党制度与现代国家——对中国政党制度的理论反思》,载陈明明主编:《共和国制度成长的政治基础》(复旦政治学评论第七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页。
    ③王沪宁主编:《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46页。
    ①[意]G.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王明进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56页。
    ②[意]G.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王明进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58页。
    ③郭亚丁:《社会生态与政党的功能作用》,载《政治学研究》2005第1期。
    ① Ernest Barker.Reflections on Governm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42.p.39.
    ⑤[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20页。
    ⑥[法]莫坐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杨祖功、王大东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93页。
    ⑦[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在科全书》,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62页。
    ⑧[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0页。
    ⑨ Sigmund Neumann, Modern Political Parties,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5,p.404.
    ①[德]罗伯特·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仟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② Seymour Martin Lipset and Stein Rokkan,Party System and Voter Alignments.New York:Free Press.1967.p.50.
    ① Russell Dalton,Paul Beck and Scott Flanagan,"Electoral Change in Advanced Industrial Democracies", in Russell Dalton,Scott Flanagan and Paul Beck,eds.. ElectoralChange in Advanced Industrial Democracies: Realignment and Dealignment,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4.p.8.
    ②[法]让·布隆代尔、[意]毛里齐奥·科塔:《政党政府的性质——一种比较性的欧洲视角》,曾淼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5页。
    ③Maurice Duverger. Political Parties:Their Organization and Activity in the Modern State,London:Methuen & Co.Ltd.,1969,pp.62-78.
    ④Sigmund Neuman,Modern Political Parties:Approaches to Comparative Politics.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6. pp.400-405.
    ⑤Otto Kirchheime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European Party Systems", in Joseph LaPalombara and Myron Weiner (eds),Political Parties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Princeton N. 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6, pp.177-200.
    ⑥William E.Wright, "Comparative Party Models:Rational Efficient and Party Democracy", in William E.Wright(ed.),A Comparative Study of Party Organization,Ohio:Merril,1971, pp.17-54.
    ⑦J.Blondel, Political Parties:A Genuine Case for Discontent, London:Wildwood House,1978, pp.262-267.
    ⑧ Angelo Panebianco, Political Parties:Organization and Power,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① J. Hopkin and Caterina Paolucci, "The Business Firm Model of Party Organization:Cases from Spain and Italy"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Vol.35,No.3 (1999), pp.307-339.
    ② R.Gunther and L. Diamond, "Species of Political Parties:a New Typology", Party Politics, No.2(2003), pp.167-199.
    ①Richard S. Katz and Peter Mair, "Changing Models of Party Organization and Party Democracy:the Emergence of the Cartel Party". Party Politics,Vol.1. No.1 (1995), p.9.
    资料来源:Richard S. Katz and Peter Mair, "Changing Models of Party Organization and Party Democracy the Emergence of the Cartel Party", Party Politics, Vol.1, No.1 (1995), p.11.
    ① Angelo Panebianco, Political Parties:Organization and Power, New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p.264.
    ① Richard S. Katz and Peter Mair. "Changing Models of Party Organization and Party Democracy:the Emergence of the Cartel Party", Party Politics, Vol.1, No.1 (1995). p.5.
    ①张小劲:《关于政党组织嬗变问题的研究:综述与评价》,载《欧洲》2002年第4期。
    ②胡伟、孙伯强:《政党模式的理论建构:以西方为背景的考察》,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5期。
    ③从目前国内学界的研究成果来看,corporatism译为“法团主义”的文献最多,最早讨论统合主义理论的成果出现在社会学领域中。早期引介的一篇重要文献是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张静发表在《社会学研究》上的《“合作主义”理论的中心问题》一文。在文中,张静对法团主义的基本理论及其在中国研究中的运用作了较为详细的梳理。随后在张静编著的《法团主义》(该著初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一书中,对法团产义的引介和阐释更为全面和系统。事实上,国内对corporatism的译法受到译者本人知识背景和价值偏好的明显影响。在西方国家与社会二元分离的结构中,corporatism是沟通国家与公民社会关系的中介协调模式,国此corporatism译为法轩主义较为恰当。而在中国政党国家的政治形态中,国家与社会并未完全分离,公民社会也未完全发育,因此,以corporatism分析中国现实就更多的体现为“统合主义”即主要表现为国家的控制、整合与协商合作。由于政党与国家的逻辑和结构是高度契合的,所以,在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又具体演化为政党与社会关系,即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关系。因此,采用“统合主义”的译法更能体现中国政党国家的政党、国家与社会关系形态。为研究所需,本文在转述他人观点时一律采用“统合主义”的表述。
    ①Leo Panitch. "Recent Theorizations of Corporatism:Reflections on a Growth Industry".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Vol.31, No.2(1980),p.159.
    ②[美]霍华德·威亚尔达:《非西方发展理论:地区模式与全球趋势》,董正华、昝涛、郑振清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③ Philippe C. Schmitter, "Still the Century of Corporatism?", Review of Politics,Vol.36, No.1(1974).p.85.
    ④张静:《法轩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页。
    ⑤ Philippe C. Schmitter, "Still the Century of Corporatism?", Review of Politics,Vol.36,No.1(1974),p.87.
    ⑥张静:《法团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⑦张静:《法团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页。
    ①张静:《法团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①张静:《法团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3.84页。
    ②Philippe C. Schmitter, "Still the Century of Corporatism?". Review of Politics.Vol.36, No.1(1974).
    ③张静:《法团产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9.120页。
    ④颜文京:《调整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第三种模式——试论组合主义》,载《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2期。
    ①转引自颜文京:《调整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第三种模式——试论组合主义》,载《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2期。
    ②高奇琦:《国外政党与公民社会的关系——以欧美和东亚为例》,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第74页。
    ③林尚立:《政党、政党制度与现代国家——对中国政党制度的理论反思》,载陈明明主编:《共和国制度成长的政治基础》(复旦政治学评论第七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页。
    ④张静:《法团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页。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第351页。
    ②[美]杰克·戈德斯通:《国家、政党与社会运动》,章延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ⅩⅩⅢ页。
    ③张静:《法轩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
    ④参见[加]查尔斯·泰勒:《吁求市民社会》,载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①高奇琦:《国外政党与公民社会的关系——以欧美和东亚为例》,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第76-77页。
    ②刘建军:《中国政治发展的动力机制与修复机制——对中国共产党90年历史进程的政治总结》,载《学习论坛》2011年第8期。
    ③国家与社会关系方面的研究一般以“市民社会”为核心问题展开,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其中以邓正来等学者为代表,可详见邓正来、J·C.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邓正来:《国家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邓正来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中国视角》,格致出版社2011年版:张静:《国家与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等。
    ④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8页。
    ①“军绅政权”是陈志让提出的概念,其中的“军”也指涉团防和土匪等地方军事势力,“绅”是受传统教育、有功名的人,有些担任过政府公职,有些则拥有田产地产,这两者的结合就称为“军绅政权”。详情可参见陈志让:《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②邹谠对全能政治的解释可谓经典。他从国家与社会关系角度概括出全能政治的特征:“政治权力可以侵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和个人生活的诸多方面,在原则上它不受法律、思想、道德(包括宗教)的限制。在实际上,国家侵入社会领域和个人生活的程度或多或少,控制的程度或强或弱。”详见[美]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2000年版,第222-223页。此外,关于全能政治或全能国家鞭辟入里的论述还可参见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萧功秦:《中国大转型》,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李强:《现代中国国家制度构建与法律统一性》,载梁治平:《国家、市场、社会:当代中国的法律与发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金观涛、刘青峰:《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等。
    ③[美]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2000年版,第228-229页。
    ④陈明明:《党治国家的理由、形态与限度——关于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一个讨论》,载陈明明主编:《共和国制度成长的政治基础》(复旦政治学评论第七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⑤刘建军:《中国政治发展的动力机制与修复机制——对中国共产党90年历史进程的政治总结》,载《学习论坛》2011年第8期。
    ⑥[美]戴维·E.阿普特:《现代化的政治》,陈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41页。
    ⑦[意]G.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王明进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74页。
    ①罗兴佐:《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述评》,载《学术界》2006年第4期。
    ②林尚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0.81页。
    ③刘建军:《中国政治发展的动力机制与修复机制——对中国共产党90年历史进程的政治总结》,载《学习论坛》2011年第8期。
    ① Bruce J.Dickson. Red Capitalists in China:the Party, Private Entrepreneurs, and Prospect for Political Chan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①林尚立:《中国政党制度与国家建设》,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年第9期。
    ②[以]S·N.艾森斯塔德:《传统、变革与现代性——对中国经验的反思》,载谢立中、孙立下编:《二十世纪西方现代化理论文选》,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1090页。
    ③[美]鲁恂·W.派伊:《政治发展面面观》,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2页。
    ④萧功秦:《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挫折与历史后果》,载《学术月刊》1995年第4期。
    ⑤[美]塞缪尔·P.亨延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29-130 页。
    ①林尚立:《政党、政党制度与现代国家——对中国政党制度的理论反思》,载陈明明主编:《共和国制度成长的政治基础》(复旦政治学评论第七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0贞。
    ②[以]S·N.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张旅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9、165页。
    ③徐勇:《内核—边层:可控的放权式改革——对中国改革的政治学解读》,载《开放时代》2003年第1期,第106页。
    ④林尚立:《政党、政党制度与现代国家——对中国政党制度的理论反思》,载陈明明主编:《共和国制度成长的政治基础》(复旦政治学评论第七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1页。
    ⑤[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9页。
    ①[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页。
    ②[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41页。
    ③[美]戴维·E.阿普特:《现代化的政治》,陈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38页。
    ④[美]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1994年版,第3.4页。
    ⑤林尚立:《领导与执政:党、国家与社会关系转型的政治学分析》,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1年第6期。
    ①[德]哈贝马斯:《现代国家中的合法性问题》,载《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64页。
    ②罗峰:《嵌入、整合与政党权威的重塑:对中国执政党、国家和社会关系的考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③桑玉成:《利益分化的政治时代》,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④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75页。
    ⑤徐湘林:《以政治稳定为基础的中国渐进政治改革》,载《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5期。
    ①转引自甘阳:《走向“政治民族”》,载《读书》2003年第4期。
    ②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2页。
    ③罗峰:《嵌入、整合与政党权威的重塑:对中国执政党、国家和社会关系的考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④林尚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2页。
    ⑤[美]塞缪尔·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汪晓寿等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37页。
    ⑥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3页。
    ①林尚立:《领导与执政:党、国家与社会关系转型的政治学分析》,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1年第6期。
    ②[美]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2000年版,第239页。
    ③林尚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6、206页。
    ④《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47-148页。
    ①林尚立:《领导与执政:党、国家与社会关系转型的政治学分析》,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1年第6期。
    ②[美]沈大伟:《中国共产党:收缩与调适》,吕增奎、王新颖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第192页。
    ③郭亚丁:《中西政党组织结构比较分析》,载《理论学刊》2004第7期。
    ①《人民日报》第1版,2011年6月25日。
    ①郭亚丁:《中西政党组织结构比较分析》,载《理论学刊》2004第7期。
    ②林尚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5页。
    ①目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由34个单位组成,即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卞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无党派民主人士,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文化艺术界,科学技术界,社会科学界,经济界,农业界,教育界,体育界,新闻出版界,医药卫生界,对外友好界,社会福利界,少数民族界,宗教界,特邀香港人士,特邀澳门人士,特别邀请人士等,由此足见人民政协的广泛性。
    ②胡筱秀:《现代国家建设视野中的人民政协制度功能变迁》,载《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9期。
    ①[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32页。
    ②金耀基:《行政吸纳政治:香港的政治模式》,载《中国政治与文化》,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1997年版,第21.45页。
    ③参见储建国:《从行政吸纳到政治吸纳——再论“一党立宪”》,http://www.aisixiang.com/data/9717.html.
    ④“分类控制”是康晓光研究中国政府管理社会组织时提出的一个分析性概念。康晓光认为政府建立分类控制体制的根本目的有两个:一是维护既得利益,即防范社会组织挑战自己的政治权威;二是“为我所用”即尽可能发挥社会组织提供公共物品的功能。详见康晓光、韩恒:《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① David S.G.Goodman. "New Economic Elites".in Robert Benewick and Paul Wingrove eds.,China in the 1990s, MacMillan Press Lcd.,1995.pp.132-144.
    ②Margaret M. Pearson. China's New Business Elite:The Political Consequence of Economic Refor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7.p.37.pp.140-141.
    ③ Bruce J. Dickson,Red Capitalists in China:the party, private Entrepreneurs, and Prospect for Political Chan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P.9.
    ①景跃进:《转型、吸纳和渗透——挑战环境下执政党组织技术的嬗变及其问题》,载《中国非营利评论》2011年第1期。
    ①[英]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3页。
    ②[美]马克·格兰诺维特:《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罗家德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③Peter B. Evans. Embedded Autonom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5.
    ①景跃进:《转型、吸纳和渗透——挑战环境下执政党组织技术的嬗变及其问题》,载《中国非营利评论》2011年第1期。
    ②景跃进:《转型、吸纳和渗透——挑战环境下执政党组织技术的嬗变及其问题》,载《中国非营利评论》2011年第1期。
    ①革命后社会是王沪宁针对新中国建立后到改革开放前中国政治社会状态的一个分析性概念,他认为,革命后社会的发展一般会经历巩固、改造、建设、整肃和改革时期,到了改革时期革命后社会状态就开始发生根本性转变。详见王沪宁:《革命后社会政治发展的比较分析》,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4期。
    ②王沪宁:《革命后社会政治发展的比较分析》,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4期。
    ③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0页。
    ④桂勇、吕大乐、邹旻:《私有产权的社会基础:历史的启示——以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例》,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3期。
    ①郑维伟:《规训民族资本家:“五反”运动再考察》,载《二十一世纪》2011年2月号。
    ②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2页。
    ③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3页。
    ①《论联合政府》有两个版本,一个是《解放日报》公开发表的版本: 另一个是建国之后1953年出版《毛泽东选集》第三卷收入该文时经过删改的版本。
    ②1953年版《毛泽东选集》第三卷,把“广大”两字改为“必要”。
    ③1953年版《毛泽东选集》第三卷,把“获得广大发展的便利”改为“在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范围内获得发展的便利”。
    ④《毛泽东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22-323页。
    ①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52-53页。
    ②毛泽东:《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06页。
    ①周立群,谢思余主编:《中国经济改革30年·民营经济卷》,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页。
    ②马立诚:《大突破一新中国私营经济风云录》,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5年版,第20-21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1.1432页。
    ④姜华宣等:《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纪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53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2页。
    ②《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③《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17页。
    ④孙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90年代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3页。
    ①孙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90年代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4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64页。
    ③于光远:《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9页。
    ①郑维伟:《规训民族资本家:“五反”运动再考察》,载《二十一世纪》2011年2月号。
    ②《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89页。
    ③廖盖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青年出版社1955年版。
    ①马立诚:《大突破—新中国私营经济风云录》,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5年版,第58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③保育钧:《呼唤理解:关于中国民营经济的是非曲直》,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①《陈云文选》(1949.1956),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48页。
    ②马立诚:《大突破—新中国私营经济风云录》,中华上商联合出版社2005年版,第61页。
    ③马立诚:《大突破—新中国私营经济风云录》,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5年版,第62页。
    ④柳随年,吴群敢主编:《“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国民经济(1966.1976)》,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4页。
    ①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等编:《中国手工业合作化和城镇集体工业的发展》第2卷,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年版,第455页。
    ②赵德馨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67.1984)》,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32页。
    ①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等编:《中国手工业合作化和城镇集体工业的发展》第2卷,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年版,第470页。
    ②诸暨经验即指该县对合作商店的改造形式。农村合作商店,一般采取所有制上升,人员亦工亦农,走“五·七指示”的道路。城关和大集镇的合作商店,大部分为国营商业和供销社代购代销代营,少数上升为国营商店,少部分继续保留。对合作商店人员,经过清理阶级队伍,把漏划的资本家划出来,把一小撮阶级敌人清出去,对属于劳动人民的小商小贩实行团结教育的政策。
    ③马齐彬等编:《中国共产党执政四十年(1949.1989)》,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版,第330页。
    ①赵德馨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专题大事记(1967.1984)》,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22页。
    ②张厚义等编:《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1978.199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92页。
    ③《当代中国商业》编辑组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大事记(1958.1978)》,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年版,第677页。
    ④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等编:《中国手工业合作化和城镇集体工业的发展》第2卷,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年版,第473页。
    ①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等编:《中国手工业合作化和城镇集体工业的发展》第2卷,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年版,第508页。
    ②张厚义等编:《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1978-199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92页。
    ③张厚义等编:《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1978-199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92页。
    ④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64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9.10页。
    ①路风:《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载《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
    ②[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94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96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17页。
    ①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749页。
    ②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全国农村人民公社发展概况(资料)》,1958年11月21日。转引自罗平汉:《农村人民公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1页。
    ③罗平汉:《农村人民公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9页。
    ①[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93.194页。
    ②[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67页。
    ③[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21页。
    ④路风:《中国单位体制的起源和形成》,载中国社科院社会研究所编:《中国社会学(第2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1页。
    ①路风:《中国单位体制的起源和形成》,载中国社利院社会研究所编:《中国社会学(第2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8页。
    ②路风:《中国单位体制的起源和形成》,载中国社科院社会研究所编:《中国社会学(第2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2页。
    ③李汉林、李路路:《资源与交换——中国单位组织中的依赖性结构》,载《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
    ④路风:《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载《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
    ①路风:《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载《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
    ②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8页。
    ③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7页。
    ④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4页。
    ⑤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社会结构转型课题组:《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和隐患》,载《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5期。
    ⑥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4页。
    ①桑玉成:《利益分化的政治时代》,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59页。
    ②关于“放权式改革”,徐勇有明晰的阐释,他认为,中国的改革并非普遍认为的分权式改革,而应是一种放权式改革,只是在放权过程中产生了分权的后果。放权式改革意味着是改革的程度、速度和范围都是放权主体可以随时调控的,从而避免改革可能出现的激烈震荡。详见徐勇:《内核—边层:可控的放权式改革——对中国改革的政治学解读》,载《开放时代》2003年第1期。
    ③[以]S·N.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张旅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25页。
    ④徐勇:《内核—边层:可控的放权式改革——对中国改革的政治学解读》,载《开放时代》2003年第1期。
    ①李路路:《转型社会中的私营企业主:社会来源及企业发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页。
    ②林毅夫:《集体化与中国1959—1961年的农业危机》,载《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6页。
    ③徐勇:《内核—边层:可控的放权式改革——对中国改革的政治学解读》,载《开放时代》2003年第1期。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7页。
    ①罗平汉:《农村人民公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13页。
    ①刘小萌:《中国知青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03页。
    ②《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11页。
    ②张厚义等主编:《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1978.199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93页。
    ③张厚义等主编:《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1978.199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93页。
    ①张厚义等主编:《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1978-199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93页。
    ②张厚义等主编:《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1978-199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93页。
    ①李伟民:《国家、社会与私营企业的再生崛起》,载《广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1.152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57页。
    ④《新快报》第26版,2009.9.24。
    ①Rona_Tas, A, "The First Shall Be Last? Entrepreneurship and Communist Cadre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Socialism".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100, No.1 (1994), pp.40-69.
    ②陈光金:《中国私营企业主的形成机制、地位认同和政治参与》,载《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①转引自陈光金:《中国私营企业主的形成机制、地位认同和政治参与》,载《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1刘。
    ②秦海霞:《关系网络的建构:私营企业主的行动逻辑——以辽宁省D市为个案》,载《社会》2006年第5期。
    ③陈光金:《中国私营企业主的形成机制、地位认同和政治参与》,载《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①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主编:《中国私营经济年鉴(2004-2006)》,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6年版,第36页。
    ②李宝梁:《从政府到市场:20年来中国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轨迹与展望》,载《天津行政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③李汉林、李路路:《资源与交换——中国单位组织中的依赖性结构》,载《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
    ①李伟民:《国家、社会与私营企业的再生崛起》,载《广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②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张国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02页:
    ③郑永年:《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当代转型》,载《风凰周刊》,2011.06-28。
    ④[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杨祖功、王大东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9页:
    ⑤James Chieh Hsiung. Ideology and Practice: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Communism,New York:Praeger Pubishers,1970, p.132.
    ⑥ Schurmann, Franz, 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1, pp.22-23.
    ①迈克尔·罗斯金:《政治科学》,林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第106页。
    ②[美]周里安:《意识形态在中国经济改革中的角色》,载《开放时代》2000年第5期。
    ③陈明明:《危机与调适性变革反思主流意识形态》,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第6期。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33页。
    ⑤[英]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孔兆政、蒋龙翔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⑥[美]沈大伟:《中国共产党:收缩与调适》,吕增奎、王新颖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第152页。
    ①[美]道格拉斯·C.诺斯:《理解经济变迁的过程》,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年第1期。
    ②陈明明:《危机与调适性变革反思主流意识形态》,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第6期。
    ③[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迁》,厉以平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61页。
    ④[美]戴维·E.阿普特:《现代化的政治》,陈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44页。
    ⑤[美]戴维·E.阿普特:《现代化的政治》,陈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44页。
    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147页。
    ⑦吴文勤:《现代化进程中的意识形态合法性困境及其化解》,载《理论视野》2011年第7期。
    ①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34页。
    ②[美]沈大伟:《中国共产党:收缩与调适》,吕增奎、王新颖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第152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1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6-217页。
    ②郭强:《转型社会中的政治发展》,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7页。
    ①黄孟复:《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200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51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72页。
    ①郭强:《转型社会中的政治发展》,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6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9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6页。
    ③《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6页。
    ④周尚文、郝宇青等:《合法性视野下的苏联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4-56页。
    ①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主编:《中国私营经济年鉴(2008-2010)》,中国工商联合出版社2011年版,第47页;或黄孟复主编:《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2009-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3页。
    ①《中华工商时报》第8版,2011.10-25。
    ②黄孟复主编:《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2009-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1页。
    ①光彩事业是私营企业响应《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所发起并实施的一项以扶贫开发为主题的社会事业。1994年4月23日,以刘永好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家联名倡议《让我们投身到扶贫的光彩事业中来》,光彩事业由此而发起。现已形成以广大非公有经济人士和民营企业家为参与主体,包括港澳台侨工商界人士共同参加,以自觉自愿、量力而行,互惠互利,义利兼顾为原则,将西部大开发作为重点,面向“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以项目投资为中心,开发资源、兴办企业、培训人才、发展贸易,并通过包括捐赠在内的多种方式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教育、卫生、文化发展的社会事业。
    ②黄孟复主编:《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2009.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4页。
    ①李伟民:《国家、社会与私营企业的再生崛起》,载《广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②David Booth,Bernardo Sorj (eds.),Military Reformism and Social Classes:Aspects of the Peruvian Experience, 1968-1980, London:MacMillan,1983.
    ①李国庆、黄平:《私营企业主的兴起:研究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视角》,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②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7页;孙立平:《总体性资本与转型期精英形成》,载《浙江学刊》2002年第3期。
    ① Elemer Hankiss.East European Alternative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转引自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86页。
    ②“总体性精英”是孙立平提出的概念,意指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批掌握文化资本、政治资本和经济资本的总体性资本的精英群体。详见孙立平:《总体性资本与转型期精英形成》,载《浙江学刊》2002年第3期。
    ①李路路:《转型社会中的私营企业主:社会来源及企业发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2-63页。
    ②李路路:《转型社会中的私营企业主:社会来源及企业发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5页。
    ①李路路:《转型社会中的私营企业主:社会来源及企业发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1.62页。
    ②李路路:《转型社会中的私营企业主:社会来源及企业发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3页。
    ③李路路:《转型社会中的私营企业主:社会来源及企业发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6-67页。
    ①陈光金:《中国私营企业主的形成机制、地位认同和政治参与》,载《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②宋时歌:《权力转换的延迟效应——对社会主义国家向市场转变过程中的精英再生与循环的一种解释》,载《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3期。
    ③康晓光:《再论“行政吸纳政治”——90年代中国大陆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研究》,载《二十一世纪》网络版,二○○二年八月号。
    ④[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29
    ①郎友兴:《政治吸纳与先富群体的政治参与——基于浙江省的调查与思考》,载《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
    ②李宝梁:《从超经济强制到关系性合意——对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过程的一种分析》,载《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1期。
    ③张静:《政治社会学及其主要研究方向》,载《社会学研究》1998第3期。
    ④李宝梁:《从超经济强制到关系性合意——对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过程的一种分析》,载《社会学研究》 2001年第1期。
    ①David S.G.Goodman. "New Economic Elites".in Robert Benewick and Paul Wingrove eds.. China in the 1990s. MacMillan Press Lcd.,1995.pp.132-144.
    ② Margaret M. Pearson.China's New Business Elite:The Political Consequence of Economic Refor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7.p.37,pp.140-141.
    ③Bruce J. Dickson,Red Capitalists in China:the party, private Entrepreneurs, and Prospect for Political Chan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P.9.
    ① Margaret M. Pezrson,China's New Business Elite:The Political Consequence of Economic Refor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7,p.37.p.141.
    ②刘强:《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私营企业主入党问题的四次论争》,载《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第4期。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98贞。
    ②王虎:《权威报告批露:浙江私营企业主入党高潮背后》,载《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04版,2002.11.18。
    ①《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6页。
    ②王虎:《权威报告批露:浙江私营企业主入党高潮背后》,载《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04版,2002-11-18。
    ③李路路:《转型社会中的私营企业主:社会来源及企业发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4页。
    ①陈光金:《中国私营企业主的形成机制、地位认同和政治参与》,载《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②王长江:《如何认识我国现阶段的私营企业主入党问题?》,载《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1期。
    ①详见《关于做好发展私营企业主入党工作的问答》,载《党建研究》2005年第5期。
    ②笔者在上海市Z开发区调研材料,未公开。
    ③[美]克里斯托弗·麦克纳利、特雷莎·怀特:《支持中国现行政治制度的社会源泉:私人资本所有者的“深度嵌入”》,石冀平译,载《国外理论动态》2011年第8期。
    ①张厚义、刘平青:《私企参政》,载《经济》2003年第11期。
    ②陶庆:《嬗变、缺位和弥补政治安排中私营企业卞利益表达——皖南宣城市的实证分析》,载《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6期。
    ③李宝梁:《从超经济强制到关系性合意——对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过程的一种分析》,载《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1期。
    ④详情可参见李青:《关于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政治安排的积极作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载李定、陆⑤学艺主编:《中国私营经济年鉴2000年卷》,华文出版社2000年,第252.255页:广州市委统战部:《关于在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中培育积极分子队伍的调查报告》,载《中国统一战线》1994年第1期;肖耀堂:《统战工作的一个新领域》,载《中国统一战线》1994年第10期,等。随着形势的发展,这一评价标准也日益走上操作化,根据2005年以来统战部门关于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指标,政治思想表现、参政议政倾向、生产经营实绩、企业发展潜力、诚信守法经营和履行社会责任等被作为考察的主要指标。参见张凤安:《中央今年全面推行非公经济代表人十综合评价工作》,载《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2月27日。
    ①陶庆:《嬗变、缺位和弥补政治安排中私营企业主利益表达——皖南宣城市的实证分析》,载《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6期。
    ②戴建中:《中国私营企业主:开始发出声音》,载《新闻周刊》,2003年第1期。
    ③关于“晋升锦标赛”,可参见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载《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④胡旭阳、史晋川:《民营企业的政治资源与民营企业多元化投资——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为例》,《中国工业济经》2008年第4期。
    ⑤ Solinger, Dorothy J. Urban Enterepreneurs and The State:the Merger of State and Society. in Authur Leais, Rosenbaum eds., State and Society in China:The Consequences of Reform. Boulder, Westview Press,1992.,P. 136.
    ①陈家喜:《改革时期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影响》,重庆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81.84页。
    ②《徐冠巨表示要当好党和政府与非公企业的桥梁》,http://www.hangzhou.com.cn/20020127/ca200257.htm.
    ③王信贤:《迈向公民社会?——中国大陆市场化改革与社会变迁的省思》,载谢庆奎,佟福玲主编:《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①《张宏伟没有赢得时间》,载《财经》2003年第4期。
    ②李宝梁:《从社会网的角度看私营企业主的政治观念和行为》,《当代中国研究》1998年第4期。
    ③曹正汉:《从借红帽子到建立党委——温州民营大企业的成长道路及组织结构之演变》,载张曙光、金祥荣主编:《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第五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版,第132-133页。
    ①关于工商联双重代理功能的论述详见韩福国:《民营经济制度变迁中的工商联:组织的双重代理》,经济科学出版社十2006年版。
    ②参见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官方网站“商会简介”,http://www.acfic.org.cn/gygsl/shij/.
    ③姜南扬:《论工商联的统战性、经济性与民间性》,载张厚义等编:《中国私营企来展报告(200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341.352页。
    ④参见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官方网站,http://www.acfic.org.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qggsl/index.html.
    ①《民营企业家政治身份扩张路线图》,载《凤凰周刊》2011年第32期。
    ②韩福国:《民营经济制度变迁中的工商联:组织的双重代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2页。
    ①参见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主编:《中国私营经济年鉴(2008-2010》,中国工商联合出版社2011年版。
    ②《民营企业家政治身份扩张路线图》,载《凤凰周刊》2011年第32期。
    ③《民营企业家政治身份扩张路线图》,载《凤凰周刊》2011年第32期。
    ③李路路:《社会资本与私营企业家——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特殊动力》,载《社会学研究》1995第6期。
    ④徐露辉、陈国权:《社会转型过程中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载《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6期。
    ①[匈]玛丽亚·乔纳蒂:《转型:透视匈牙利政党一国家体制》,赖海榕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② David Goodman.The New Middle Class,in Merle Goldman and Roderick MacFarquhar, The Paradox of China's Post-Mao Reform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 pp.241-261.
    ③ Jeffrey Pfeffer, Gerald Salancik. 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④李伟民:《国家、社会与私营企业的再生崛起》,载《广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⑤张建君、张志学:《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政治战略》,载《管理世界》2005年第7期。
    ⑥李宝梁:《从超经济强制到关系性合意——对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过程的一种分析》,载《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1期。
    ①郎友兴:《政治吸纳与先富群体的政治参与——基于浙江省的调查与思考》,载《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
    ②董明:《关于温州市民营企业家政治参与的调查》,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③陶东明、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14页。
    ①[美]克里斯托弗·麦克纳利、特雷莎·怀特:《支持中国现行政治制度的社会源泉:私人资本所有者的“深度嵌入”》,石冀平译,载《国外理论动态》2011年第8期。
    ②[美]克里斯托弗·麦克纳利、特雷莎·怀特:《支持中国现行政治制度的社会源泉:私人资本所有者的“深度嵌入”》,石冀平译,载《国外理论动态》2011年第8期。
    ③李宝梁:《从超经济强制到关系性合意——对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过程的一种分析》,载《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1期。
    ④《民营企业家政治身份扩张路线图》,载《凤凰周刊》2011年第32期。
    ⑤ David Goodman.The New Middle Class.in Merle Goldman and Roderick MacFarquhar, The Paradox of China's Post-Mao Reform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pp.241-261.
    ⑥《民营企业家政治身份扩张路线图》,载《凤凰周刊》2011年第32期。
    ①《民营企业家政治身份扩张路线图》,载《凤凰周刊》2011年第32期。
    ②[美]克里斯托弗·麦克纳利、特雷莎·怀特:《支持中国现行政治制度的社会源泉:私人资本所有者的“深度嵌入”》,石冀平译,载《国外理论动态》2011年第8期。
    ③李路路:《社会资本与私营企业家——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特殊动力》,载《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6期。
    ④李宝梁:《从超经济强制到关系性合意——对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过程的一种分析》,载《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1期。
    ①《义乌乡村:新富参政的尝试》,载《经济观察报》,2002年8月1日。
    ①《义乌乡村:新富参政的尝试》,载《经济观察报》,2002年8月1日。
    ②周炳泉:《“先富群体”竞选“村官”现象的调查与思考》,http://www.people.com.cn/GB/14576/28320/29243/29245/2025224.html.
    ③祝伟华:《村委会选举中私营企业主的竞选行为研究——以浙江三村为例》,浙江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6年。
    ①李路路:《转型社会中的私营企业主:社会来源及企业发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5.166页。
    ②陈剩勇、魏仲庆:《民间商会与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浙江温州民间商会的个案研究》,载《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③David L.wank,Civil soeiety in Communist China?Private business and Politieal Alliance,in John A.Hall eds.,Civil Society:Theory.History,Comparison,Polity Press,1995.
    ①《同业公会太尴尬》,载《中华工商时报》,2002.3.13。
    ①《同业公会太尴尬》,载《中华工商时报》,2002-3.13。
    ②郁建兴、黄洪华:《民间商会的自主治理及其限度》,《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5期。
    ③“陈剩勇、魏仲庆:《民间商会与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浙江温州民间商会的个案研究》,载《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④陈剩勇、魏伸庆:《民间商会与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浙江温州民间商会的个案研究》,载《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⑤ Margaret M.Pearson. The Janus face of Business Associations in China:Socialist Corporatism in Foreign Enterprises.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No.31,(1994).
    ①孙关宏、胡雨春、任军锋:《政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38页。
    ②吴晓林:《新中国阶层结构变迁与政治整合60年:过程、特征与挑战》,载《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①[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36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5-66页。
    ③《周恩来选集》上,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3贞。
    ④《陈云文选》(1926-1949),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79页。
    ⑤[美]马克·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魏晓明、冯崇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⑥徐勇:《“政党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的整合》,载《学术月刊》2007年第8期。
    ⑦[美]邹说:《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1994年版, 第4页。
    ①[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86页。
    ②[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78页。
    ③芾志凯主编:《1949—1952年中国经济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6页。
    ①[美]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1994年版,第7页。
    ②沈延生:《村政的兴哀与重建》,载《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6期。
    ③《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63页。
    ④赞珔清、麦克法夸尔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王建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72页。
    ⑤关于中国共产党组织科层化,详见[匈]玛利亚·乔纳蒂:《自我耗竭式演进:政党——国家体制的模型‘与验证》,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第19页。
    ⑥陈明明:《现代化进程中的政党集权结构和领导体制变迁》,载《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6期。
    ⑦郭亚丁:《中西政党组织结构比较分析》,载《理论学刊》2004第7期。
    ⑧《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3页。
    ①胡锦涛:《在昆明党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载《党建研究》1994年第3期。
    ②《人民日报》第1版,2011年6月25日。
    ③王邦佐、罗峰:《从一元转向多元——关于中国执政党政治整合方式的对话》,载《探索与争鸣》2003年第7期。
    ①易承志:《中国共产党基层执政社会环境的生态分析》,载《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2页。
    ③林尚立:《民间组织的政治意义:社会建构方式转型与执政逻辑调整》,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④[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83页。
    ⑤李路路:《中国的单位组织分析》,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56页。
    ①林尚立:《从基层组织中开掘党建资源》,载《探索与争鸣》2002年第7期。
    ②[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61页。
    ③[意]G.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王明进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①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在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2000年。
    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7-18页。
    ①《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610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8页。
    ③《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
    ④《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页。
    ①《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情况介绍》,http://www.gov.cn/wszb/zhibo459/content_1891691.htm.
    ②罗峰:《嵌入、整合与政党权威的重塑:对中国执政党、国家和社会关系的考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页。
    ①[美]戴维·伊斯顿著:《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①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在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2000年。
    ②顾建键:《新经济组织党的工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①彭贵刚:《京、沪、渝“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机构对比研究》,载《探索》2008年第3期。
    ②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在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2000年。
    ②陈家喜:《私营企业党建的困境与方向》,载《理论探讨》2009年第1期。
    ①笔者在上海市Z开发区调研材料,未公开。
    ②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在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2000年。
    ③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中国共产党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规定》,2008年。
    ④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中国共产党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规定》,2008年:
    ①胡林辉:《私营企业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93页。
    ②邓凯:《关于吉林省私营企业党建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载《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第4期。
    ③张厚义:《中国私营企业主阶层:成长过程中的政治参与》,载汝信等编:《2008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90-302页。
    ④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在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2000
    ①黄小华:《努力扩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覆盖面》,载《中国统一战线》2010年第5期。
    ②邓锁:《开放组织的权力与合法性——对资源依赖与新制度主义组织理论的比较》,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①《中国共产党章程》。
    ②薛飞:《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特殊性分析及其制度创新》,载《探索》2002年第1期。
    ①陈家喜:《私营企业党建的困境与方向》,载《理论探讨》2009年第1期。
    ②曹正汉:《从借红帽子到建立党委——温州民营大企业的成长道路及组织结构之演变》,载张曙光、金祥荣主编:《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第五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第125-126页。
    ①曹正汉:《从借红帽子到建立党委——温州民营大企业的成长道路及组织结构之演变》,载张曙光、金祥荣主编:《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第五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第132.133页。
    ①台州市委组织部:《台州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情况汇编》,2003年6月。转引自梁雄军:《十六大营造了发展民营经济的优异政治环境》,《台州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①游龙波:《关于在私营企业主先进分子中发展党员的调晒与思考》,载《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7期。
    ②岑利:《温州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训查报告》,载《岭南学刊》2000年第3期。
    ③《关于做好发展私营企业主入党工作的问答》,载《党建研究》2005年第5期。
    ①林尚立:《基层组织:执政能力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资源》,载《理论前沿》2006年第9期。
    ②[美]华尔德:《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中国工业中的工作环境和权力结构》,龚小夏译,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1996年。
    ①林尚立:《基层组织:执政能力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资源》,载《理论前沿》2006年第9划。
    ②薛飞:《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特殊性分析及其制度创新》,载《探索》2002年第1期。
    ③摘自2011年10朋20日上海Z开发区综合党委副书记C的访谈记录。
    ① P R.Lawrence and J W.Lorsch.Organization and environment:Management differentiation and integrati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86.
    ②吕鸿江等:《组织适应性驱动因素探析》,载《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年第10期。
    ①林尚立:《从基层组织中开掘党建资源》,载《探索与争鸣》2002年第7期。
    ②周敬青、吴海红:《中外政党基层组织的功能定位》,载《上海党史与党建》2009年3月号。
    ①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在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2000年。
    ①上海市z开发区调研材料,也可参见桑玉成主编:《实践·创新·发展:浦东新区开发区党建工作之道》,东方出版中心2011年版。
    ①转引自桑玉成主编:《实践·创新·发展:浦东新区开发区党建上作之道》,东方出版中心2011年版,第139页。
    ②上海市z开发区调研材料,也可参见桑玉成主编:《实战·创新·发展:浦东新区开发区党建工作之道》,东方出版中心2011年版。
    ①周敬青、吴海红:《中外政党基层组织的功能定位》,上海党史与党建,2009年3月号。
    ①陈明明:《现代化进程中政党的集权结构和领导体制的变迁》,载《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6期。
    ②任剑涛:《政党、民族与国家——中国现代政党-国家形态的历史-理论分析》,载《学海》2010年第4期。
    ①刘建军等:《创新与修复——政治发展的中国逻辑1921.201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年版。
    ②林尚立:《政党、政党制度与现代国家——对中国政党制度的理论反思》,载陈明明主编:《共和国制度成长的政治基础》(复旦政治学评论第七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①林尚立等:《新中国政党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0页。
    《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
    《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
    《邓小平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94。
    《陈云文选》(1949.1956,1956.1985),人民出版社,1984,1986。
    《江泽民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2006。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82。
    《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中国私营经济年鉴》1978.1993卷,香港经济导报社,1994。
    《中国私营经济年鉴》1996卷,2000-2002卷,2002-2004卷,2004-2006卷,2006-2008卷,2008-2010卷,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中国私营经济年鉴》1997.1999卷,华文出版社,2000。
    黄孟复主编:《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2003,2004,2005.2006,2006-2007,2007-2008,2008-2009,2009-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张厚义等主编:《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1978.1998卷,1999卷,2001卷,2002卷,2003卷,2005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史晋川主编:《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桑玉成:《利益分化的政治时代》,学林出版社,2002。
    桑玉成:《政府角色: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为与不作为的探讨》,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2000。
    桑玉成:《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与战略》,重庆出版社,2009。
    王邦佐:《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学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王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王沪宁主编:《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林尚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林尚立:《政党政治与现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邓正来、J.C.亚历山大:《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陈明明主编:《革命后社会的政治与现代化》(复旦政治学评论第一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陈明明、何俊志主编:《中国民主的制度结构》(复旦政治学评论第六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陈明明主编:《共和国制度成长的政治基础》(复旦政治学评论第七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陶东明、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郭定平:《政党与政府》,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刘建军:《单位中国—社会调控体系重构中的个人、组织与国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刘建军、陈超群主编:《执政的逻辑:政党、国家与社会》(复旦政治学评论第3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刘建军等:《创新与修复——政治发展的中国逻辑1921.2011》,中国大白科全书出版社,2011。
    张静:《法团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郑永年:《全球化与中国国家转型》,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
    郑永年:《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
    郑永年:《改革及其敌人》,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
    郑永年:《保卫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
    郑永年:《未竟的变革》,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
    萧功秦:《中国大转型》,新星出版社,2008。
    梁治平:《国家、市场、社会:当代中国的法律与发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
    金观涛、刘青峰:《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法律出版社,2011。
    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1994。
    邹谠:《中国革命再阐释》,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2002。
    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1992。
    陈志让:《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俞可平等:《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徐湘林:《寻求渐进政治改革的理性——理论、路径与政策过程》,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
    杨雪冬:《市场发育、社会生长与现代国家构建——以县为微观分析单位》,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
    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
    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杨光斌:《制度的形式与国家的兴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周光辉:《论公共权力的合法性》,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
    罗峰:《嵌入、整合与政党权威的重塑:对中国执政党、国家和社会关系的考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祝灵君:《社会资本与政党领导——一个政党社会学研究框架的尝试》,中央编泽出版社,2010。
    何俊志、任军锋、朱德米:《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译文精选》,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高奇琦:《国外政党与公民社会的关系——以欧美和东亚为例》,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周尚文、郝宇青等:《合法性视野下的苏联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吕增奎主编:《执政的转型——海外学者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吕增奎主编:《民主的长征——海外学者论中国政治发展》,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王新颖主编:《奇迹的建构——海外学者论中国模式》,中央编译出版,2011.
    边燕杰主编:《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三联书店,2002。
    边燕杰、吴晓刚、李路路主编:《社会分层与流动——国外学者对中国研究的新进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社科文献出版社,2003。
    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孙立平:《断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李培林主编:《中国新时期阶级阶层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
    康晓光:《权力的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刘小萌:《中国知青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格致出版社,2008。
    张军、周黎安编:《为增长而竞争——中国增长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董志凯主编:《1949—1952年中国经济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罗平汉:《农村人民公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金太军:《村庄治理与权力结构》,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李路路:《转型社会中的私营企业主:社会来源及企业发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刘伟:《中国私营资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任杰,梁凌:《中国政府与私人经济》,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
    胡明希主编:《中国当代民营经济的现状和发展》,改革出版社,1992。
    王克忠:《中国现阶段民营经济探索》,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李秀潭,胡修干:《中国民营经济研究报告》,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周立群,谢思余主编:《中国经济改革30年·民营经济卷》,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马立诚:《大突破—新中国私营经济风云录》,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5。
    孙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90年代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廖盖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青年出版社,1955。
    保育钧:《呼唤理解:关于中国民营经济的是非曲直》,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2。
    柳随年,吴群敢主编:《“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国民经济(1966-1976)》,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
    晓亮等:《私营经济论——对中国现阶段私营经济的系统考察》,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韩福国:《民营经济制度变迁中的工商联:组织的双重代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桂勇:《私有产权的社会丛础——城市企业产权的政治重构(1949-1956)》,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董明:《政治格局中的私营企业主阶层》,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敖带芽:《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赵丽江:《中国私营企业家的政治参与》,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王晓燕:《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陈家喜:《改革时期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影响》,重庆出版集团,2007。
    章敬平:《权变——从官员下海到商人从政》,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李东进主编:《私营企业在中国的再生》,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王绍光:《安邦之道:国家转型的目标与途径》,三联书店,2007。
    王绍光:《分权的底限》,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
    王绍光、胡鞍钢:《中国国家能力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
    胡鞍钢、王绍光、周建明:《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增订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卢福营:《能人政治:私营企业主治村现象研究——以浙江省永康市为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黄冬娅:《转变中的工商所:1949年后国家基础权力的演变及其逻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意]G.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王明进泽,商务印书馆,2006。
    [法]让·布隆代尔、[意]毛里齐奥·科塔:《政党政府的性质——一种比较性的欧洲视角》,曾淼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法]布隆代尔、[意]科塔主编:《政党与政府:自由民主国家的政府与支持性政党关系探析》, 史志钦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美]史蒂芬·E.弗兰泽奇:《技术年代的政党》,李秀梅译,商务印书馆,2010。
    [英]艾伦·韦尔:《政党与政党制度》,谢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下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德]罗伯特·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美]杰克·戈德斯通:《国家、政党与社会运动》,章延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美]达尔:《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陈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华夏出版社,1999。
    [美]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梁向阳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美]戴维·E.阿普特:《现代化的政治》,陈尧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杨祖功、王大东译,华夏出版社,1987。
    [美]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张国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英]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孔兆政、蒋龙翔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迁》,厉以平译,商务印书馆,1992。
    [以]S·N.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张旅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美]鲁恂·w.派伊:《政治发展面面观》,任晓、王元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美]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导论》,张华青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美]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美]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美]霍华德·威亚尔达著:《非西方发展理论:地区模式与全球趋势》,董正华、昝涛、郑振清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美]迈克尔·罗斯金:《政治科学》,林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9。
    [英]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美]马克·格兰诺维特:《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罗家德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美]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王逸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美]西达·斯考切波:《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何俊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匈]玛丽亚·乔纳蒂:《转型:透视匈牙利政党—国家体制》,赖海榕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匈]玛利亚·乔纳蒂:《自我耗竭式演进:政党—国家体制的模型与验证》,李陈华、许敏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刘尊棋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
    [美]费正清:《观察中国》,傅光明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编:《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美]华尔德:《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中国工业中的工作环境和权力结构》,龚小夏译,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1996。
    [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王宪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美]齐锡生:《中国的军阀政治》,杨云若、萧延中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美]马克·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魏晓明、冯崇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美]弗里曼等:《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陶鹤山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张富强,许世芬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美]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李伯重、连玲玲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美]禹贞恩编:《发展型国家》,曹海军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
    [美]彼得·埃文斯、迪特里希·鲁施迈耶、西达·斯考克波:《找回国家》,方力维、莫宜端、黄琪轩译,三联书店,2009。
    [美]乔尔·S·米格代尔:《强社会与弱国家:第三世界的国家社会关系及国家能力》,朱海雷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美]李侃如:《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胡国成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德]托马斯·海贝勒:《作为战略群体的企业家——中国私营企业家的社会与政治功能研究》,吴志成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美]傅高义:《先行一步:改革中的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匈]雅诺什·科尔奈:《社会主义体制: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张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美]沈大伟:《中国共产党:收缩与调适》,吕增奎、王新颖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美]白苏珊:《乡村中国的权力与财富——制度变迁的政治经济学》,郎友兴、方小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
    [爱]瑞雪·墨菲:《农民工改变中国农村》,黄涛、王静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
    [美]玛丽·E.加拉格尔:《全球化与中国劳工政治》,郁建兴、肖扬东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
    吉尔·伊亚尔、伊万·塞勒尼、艾莉诺·汤斯利:《无须资本家打造资本主义——后共产主义中欧的阶级形成和精英斗争》,吕佳龄、吕鹏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潘毅:《中国女工:新兴打工者主体的形成》,任焰译,九州出版社,2011。
    [美]道格拉斯·C.诺斯:《理解经济变迁的过程》,《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年第1期。
    [美]克里斯托弗·麦克纳利、特雷莎·怀特:《支持中国现行政治制度的社会源泉:私人资本所有者的“深度嵌入”》,石冀平译,《国外理论动态》2011年第8期。
    桑玉成、刘春荣:《拓展民主的制度空间:构建一种新的基层民主发展观》,《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桑玉成:《关于党的执政能力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学习与探索》2004年第3期。
    桑玉成:《政治发展与我国政党关系的长期和谐》,《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桑玉成、陈家喜:《群体分化与政治整合》,《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储建国:《政治能量的动态均衡与政治系统的稳定性》,《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储建国:《市场经济、市民社会与民主政治》,《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储建国:《有限集权·社会自治·地方民主——温饱后阶段的政治调适》,《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储建国:《当代中国行政吸纳体系形成及其扩展与转向》,《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王沪宁:《革命后社会政治发展的比较分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4期。
    景跃进:《转型、吸纳和渗透——挑战环境下执政党组织技术的嬉变及其问题》,《中国非营利评论》2011年第1期。
    景跃进:《党、国家与社会:三者维度的关系——从基层实践看中国政治的特点》,《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2期。
    林尚立:《两种社会建构:中国共产党与非政府组织》,《中国非营利评论》2007年第1卷。
    颜文京:《调整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第三种模式——试论组合主义》,《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2期。
    徐勇:《内核—边层:可控的放权式改革——对中国改革的政治学解读》,《开放时代》2003 年第1期。
    徐勇:《“政党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的整合》,《学术月刊》2007年第8期。
    萧功秦:《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挫折与历史后果》,《学术月刊》1995年第4期。
    萧功秦:《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政治态势与前景展望》,《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5期。
    徐湘林:《以政治稳定为基础的中国渐进政治改革》,《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5期。
    刘建军:《中国政治发展的动力机制与修复机制——对中国共产党90年历史进程的政治总结》,《学习论坛》2011年第8期。
    金耀基:《行政吸纳政治:香港的政治模式》,载《中国政治与文化》,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1997。
    康晓光:《再论“行政吸纳政治”——90年代中国大陆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研究》,《二十世纪》网络版,二○○二年八月号。
    康晓光、韩恒:《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张小劲:《关于政党组织嬗变问题的研究:综述与评价》,《欧洲》2002年第4期。
    胡伟、孙伯强:《政党模式的理论建构:以西方为背景的考察》,《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5期。
    郭业丁:《社会生态与政党的功能作用》,《政治学研究》2005第1期。
    郭亚丁:《中西政党组织结构比较分析》,《理论学刊》2004第7期。
    孙立平:《总体性社会研究:对改革前中国社会结构的概要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3年总第2期。
    孙立平,李强,沈原:《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与隐患》,《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5期。
    孙立平:《总体性资本与转型期精英形成》,《浙江学刊》2002年第3期。
    孙立平:《权利失衡、两极社会与合作主义宪政体制》,《战略与管理》2004年第1期。
    李路路:《社会资本与私营企业家——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特殊动力》,《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6期。
    陈光金:《中国私营企业主的形成机制、地位认同和政治参与》,《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李宝梁:《从超经济强制到关系性合意——对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过程的一种分析》,《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1期。
    李宝梁:《从社会网的角度看私营企业主的政治观念和行为》,《当代中国研究》1998年第4期。
    李宝梁:《从政府到市场:20年来中国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轨迹与展望》,《天津行政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朱光磊等:《当代中国私营企业主阶层社会属性问题研究》,《教学与研究》1999年4期。
    朱光磊、杨立武:《中国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形式、意义和限度》,《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5期。
    李伟民:《国家、社会与私营企业的再生崛起》,《广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秦海霞:《关系网络的建构:私营企业主的行动逻辑——以辽宁省D市为个案》,《社会》2006年第5期。
    桂勇、吕大乐、邹旻:《私有产权的社会丛础:历史的启示——以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3期。
    郑维伟:《规训民族资本家:“五反”运动再考察》,《二十一世纪》2011年2月号。
    李国庆、黄平:《私营企业主的兴起:研究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视角》,《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郎友兴:《政治吸纳与先富群体的政治参与——基于浙江省的调查与思考》,《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
    刘强:《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私营企业主入党问题的四次论争》,《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第4期。
    王长江:《如何认识我国现阶段的私营企业主入党问题?》,《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1期。
    张建君、张志学:《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政治战略》,《管理世界》2005年第7期。
    陶庆:《嬗变、缺位和弥补政治安排中私营企业主利益表达——皖南宣城市的实证分析》,《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6期。
    边燕杰、丘海雄:《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周业安:《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刘倩:《统合主义与中国研究:文献综述》,《学海》2009年第4期。
    路风:《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
    路风:《中国单位体制的起源和形成》,载中国社科院社会研究所编:《中国社会学(第2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林毅夫:《集体化与中国1959—1961年的农业危机》,载《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李汉林、李路路:《资源与交换——中国单位组织中的依赖性结构》,《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
    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社会结构转型课题组:《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和隐患》,《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5期。
    陈明明:《危机与调适性变革反思主流意识形态》,《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第6期。
    吴文勤:《现代化进程中的意识形态合法性困境及其化解》,《理论视野》2011年第7期。
    周里安:《意识形态在中国经济改革中的角色》,《开放时代》2000年第5期。
    宋时歌:《权力转换的延迟效应——对社会主义国家向市场转变过程中的精英再生与循环的一种解释》,《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3期。
    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胡旭阳、史晋川:《民营企业的政治资源与民营企业多元化投资——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为例》,《中国工业济经》2008年第4期。
    曹正汉:《从借红帽子到建立党委——温州民营大企业的成长道路及组织结构之演变》,载
    张曙光、金祥荣主编:《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第五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陈剩勇、魏仲庆:《民间商会与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浙江温州民问商会的个案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郁建兴、黄洪华:《民问商会的自主治理及其限度》,《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5期。
    吴晓林:《新中国阶层结构变迁与政治整合60年:过程、特征与挑战》,《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王邦佐、罗峰:《从一元转向多元——关于中国执政党政治整合方式的对话》,《探索与争鸣》2003年第7期。
    邓锁:《开放组织的权力与合法性——对资源依赖与新制度主义组织理论的比较》,《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贺东航、谢伟民:《中国共产党与现代国家互动历程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第4期。
    任剑涛:《政党、民族与国家——中国现代政党.国家形态的历史—理论分析》,《学海》2010年第4期。
    胡筱秀:《现代国家建设视野中的人民政协制度功能变迁》,《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9期。
    Bruce J.Dickson, Red Capitalists in China:the Party, Private EntrePreneurs, and Prospect for Political Change, 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3.
    Bruce J.Dickson, Cooptation and Corporatism in China:The Logic of Party Adaptation,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Vol.115,No.4(Winter2000-2001),pp.517-540.
    BruceJ.Dickson, Dilemmas of Party adaptation:The CCP's strategies for survival, in Peter Hays Gries and Stanley Roseeds., State and society in 21st-century China:Crisis, Contention, and Legitimation, Routledge,2004.
    Bruce J.Dickson,Wealth Into Power:The Communist Party's Embrace of China's Private Sector,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Jie Chen, Bruce J.Dicson,Allies of the state:China's private entrepreneurs and democratic chan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0.
    Peter B. Evans, Embedded Autonom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5.
    An Chen, Capitalist Development, Entrepreneurial Class, and Democratization in China,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 ly,Vol.117,No.3(2002),pp.401-422.
    Andrew Walder, 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press,1986.
    Arthur Rosenbaum ed., State and Society in China:The Consequences of Reform, Westview Press,1992.
    Christopher Earle Nevitt, Private Business Associations in China:Evidence of Civil Society or Local State power? The China Journal,No.36(Jul.1996),pp.25-43.
    David S.G.Goodman,New Economic Elites,in Robert Benewiek and Paul Wingrove eds.,China in the 1990s,MacMillan Press Lcd.,1995,pp.132-144.
    David L.Wank,Private Business,Bureaucracy,and Political Alliance in a Chinese City.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No.33(Jan.,1995)pp.55-71.
    David L.Wank,Civil Society in Communist China?Private business and Political Allianee,1989,in John A.Hall ed.,Civil Society:Theory.History,Comparison,Polity Press,1995.
    David L.Wank,Bureaueratic Patronage and Private Business:Changing Networks of Power in Urban China,in Andrew GWalder eds.,The Waning of Communist State Economic Origins of Political Decline in China and Hungary,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95.
    David L.Wank,The Institutional Process of Market Clientelism:Guanxi and Private Business in a South China City,The China Quarterly,No.147(1996),pp.820-838.
    Dorothy Solinger,Urban Entrepreneurs and the State:The Merger of State and Society,in Arthur Rosenbaum,Boulder eds., State and Society in China:the Consequences of Reform, Westview Press 1992.
    Jean C.Oi,Fiscal Reform and the Economic Foundation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in China, World Politics,Vol.45,No.1 (1992),pp.99-126.
    Jean C.Oi,Communism and Clientelism:Rural Politics in China, World Politics, Vol.37,No.1(1985),pp.238-266.
    Jean C.Oi,Rural China takes off.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of economic reform,University of Califonia Press,1999.
    Jean C.Oi,Evolution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in Andrew Walder ed., Zouping in Transition: The Process of Reform in Rural North Chin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8.
    Jonathan Unger,"Bridges":Private Business,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the Rise of New Associations,The China Quarterly,No.147(1996),pp.795-819.
    Jonathan Unger,Chan Anita,Inheritors of the Boom:Private Enterprise and the Role of Local Government in a Rural South China Township, The China Journal,No.42(July1999)pp.45-74.
    Kellee S.Tsai,Capitalists without a class:Political Diversity among Private Entrepreneurs in China.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No.9(2005),pp.1130-1158.
    Kellee S.Tsai,Capitalism without Democracy:The Private Sector in Contemporary Chin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7.
    Kenneth W.Foster,Embedded Within State Agencies:Business Associations in Yantai.The China Journal,No.147(Jan 2002),pp.41-65.
    Kristen Parris,Local Initiative and National Reform:the Wenzhou Model of DeveloPment,The China Quarterly,No.134(1993),pp.242-263.
    Li Hong hin,Meng Ling sheng, ZhangJunsen,Why Do EntrePreneurs Enter Politics? Evidence from China,Economic Inquiry, Vol.44,Issue3(2006),PP.559-578.
    LiuYia-Ling,Reform from below:the Private economy and local Politics in the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of Wenzhou,the China Quarterly,Vol.130(1992),PP.293-316.
    Marc Blecher,Development State Entrepreneurial State: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Socialist Reform in Xinji Municipality and Guanghan County,in Gordon White eds.,the Chinese State in the Era of Economic Reform,M.E.Sharpe,1991.
    Margaret M.Pearson,The Janus face of Business Associations in China:Socialist Corporatism in Foreign Enterprises,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No.31(January 1994),pp.25-46.
    Margaret M.Pearson,China's New Business Elite:The Political Consequence of Economic Reform,University of Califonia Press,1997.
    Malik,Rashid,Chinese Entrepreneurs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Praeger,1997.
    Merle Goldman,Roderick MacFarquhar eds.,The Paradox of China's Post Mao Reform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
    Ole odgaard,Entrepreneurs and elite formation in rural China,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No.28(1992),pp.89-108.
    Susan Whiting,Power and Wealth in Rural China;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Susan Shirk,The Political Logic of Economic Reform in in China,University of Califonia Press, 1993.
    Tsang Eric W.K.,In Search of Legitimacy:The Private Entrepreneur in China, Entrepreneur Theory and Practice, Vol.21,No.1 (1996),pp.21-30.
    Young Susan,Wealth but not Security:Attitudes towards Private Business in China in the 1980s,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No.25(1991),pp.115-137.
    David Shambaugh, China's Communist Party:Atrophy and Adaptation, Woodrow Wilson Center Press, and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2008.
    Bruce J. Dickson, Democratization in China and Taiwan:The Adaptability of Leninist Parti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Pei Minxin,China's Trapped Transition:The Limits of Development Autocracy,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6.
    Andrew Nathan, Authoritarian Resilience, Journal of Democracy, Vol.14, No.1(2003).
    Shao-ChuanUng ed.,Changes in China:Party,state,and society Janham.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1989.
    Seymour Martin Lipset,Stein Rokkan,Party System and Voter Alignments, Free Press,1967.
    Russell Dalton,Paul Beck and Scott Flanagan, Electoral Change in Advanced Industrial Democracies, in Russell Dalton,Scott Flanagan and Paul Beck,eds., ElectoralChange in Advanced Industrial Democracies:Realignment and Dealignment,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4.
    Maurice Duverger, Political Parties:Their Organization and Activity in the Modern State, London:Methuen & Co.Ltd.,1969.
    Sigmund Neuman, Modern Political Parties:Approaches to Comparative Politic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5.
    Otto Kirchheime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European Party Systems, in Joseph
    LaPalombara and Myron Weiner eds., Political Parties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6.
    William E.Wright, Comparative Party Models:Rational Efficient and Party Democracy, in
    William E.Wright ed.,A Comparative Study of Party Organization, Merril,1971.
    J.Blondel, Political Parties:A Genuine Case for Discontent, Wildwood House,1978.
    Angelo Panebianco, Political Parties:Organization and Pow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J. Hopkin and Caterina Paolucci, The Business Firm Model of Party Organization:Cases from
    Spain and Italy,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Vol.35,No.3 (1999), pp.307-339.
    R.Gunther and L. Diamond, Species of Political Parties:a New Typology, Party Politics, No.2(2003),pp.167-199.
    Richard S. Katz and Peter Mair, Changing Models of Party Organization and Party Democracy: the Emergence of the Cartel Party, Party Politics, Vol.1, No.1(1995).
    Angelo Panebianco, Political Parties:Organization and Pow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Ernest Barker,Reflections on Governm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42.
    Chin-Chuan Lee, Zhou He and Yu Huang. Party Market Corporatism, Clientelism and Media in Shanghai, The Horvar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Press/Politics, Vol.12, No.3(2007).
    Blecher, M.,Developmental State, Entrepreneurial State: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Socialist
    Reform in Xinji Municipality and Guanghan County, in Gordon White ed., The Road to Crisis: The Chinese State in the Era of Economic Reform. MacMillan,1991.
    Jane Duckett,The Entrepreneurial State in China:Real Estate and Commerce Departments in the Reform Era in Tianjin,Routledge,1998.
    Jeffrey Pfeffer, Gerald Salancik, 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Philippe C. Schmitter, Still the Century of Corporatism?, Review of Politics, Vol.36, No.1(1974).
    Leo Panitch, Recent Theorizations of Corporatism:Reflections on a Growth Industry,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31, No.2(1980).
    Rona_Tas, The First Shall Be Last? Entrepreneurship and Communist Cadre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Socialism,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100, No.1(1994).
    David Booth,Bernardo Sorj eds., Military Reformism and Social Classes:Aspects of the Peruvian Experience,1968-1980, MacMillan,1983.
    James Chieh Hsiung, Ideology and Practice: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Communism,Praeger Pubishers,1970.
    Franz Schurmann, 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