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民本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民本思想作为中国传统社会长期存在的政治思想基础,是中国优秀政治文化传统中最为基本的和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一笔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它具有了超越时代的普遍意义,不仅为开明的统治者所用,也成为人类进步的经久不衰的精神支柱。明清时期,传统民本思想发展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同时,它的局限性和消极面也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越来越不能适应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时,伴随着社会的整体发展变化趋势,它必然受到挑战,并开始发生嬗变,所谓的“新民本”思想应运而生。它在特定历史阶段中客观上发挥了积极的社会作用,成为近代民主思想传入的中介和桥梁,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为迎接新的时代准备了某些思想条件。所以,选择明清民本思想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本文的研究角度,是把富民作为解开明清民本思想发展变化的“一把钥匙”,将中国古代“富民社会”和“富民”阶层的研究与明清民本思想的研究结合起来,从而赋予了这项研究新的价值。本文的主要内容是:第一部分是围绕着“重民”、“养民”、“富民”、“教民”等方面,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历史作了总体的考察。第二部分是引出本文所要讨论的核心内容,指出明清时期,社会的整体发展变化带动了“新民本”思想的产生。第三部分是关于明清重民思想的考察。第四部分是关于明清养民思想的考察。第五部分是关于明清富民思想的考察。第六部分是关于明清教民思想的考察。第七部分是对明清民本思想做一个总体的分析和评价。这七个部分具体的研究目的都在说明一个观点: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中的精华部分仍然存在,但它们很多时候已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成为统治者的政治实际。相反,它发生嬗变的部分——“新民本”思想更能反映当时的实际状况,并且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还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它所带来的“清新”之风为近代西方民主观念的传入和为世人所接受早早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本土的思想资源和历史脉络。而在其中,富民阶层功不可没,他们充满了实践精神,积极参与到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独立去寻求新思想、新认识的真切表达,使传统纯理论意义上的民本观念受到冲击,引发了民本思想的嬗变,他们确实是中国从传统社会迈向近代社会的内在“动力层”。
     本文所讨论的明清“新民本”思想,它“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虽是以传统的“民本”为旗帜,着力探讨重民、养民、富民、教民等民本的基本内容,但它是对传统民本思想创造性地继承、发展、超越和嬗变,已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出现了一些有重大突破的核心命题,如公天下论、平等论、限君论、“以民治民”论;“治生为要”论、“以民养民”论;崇私论、义利并重论、工商皆本论、保富论;“以民教民”论、从重教化到重知识等,是与传统民本思想不同甚至相反的观念意识、主张。二是“民”的含义的“新”。在传统民本思想中,“民”被当作一个抽象的、整体的概念,是相对于君主来说的,是一个最宽泛的概念,没有具体的所指;而在“新民本”思想这里,“民”的内涵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民”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中有了自己的权利和利益要求;“民”也有了具体的所指,他们就是处于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特定历史群体——富民阶层。富民阶层之所以成为明清民本思想嬗变的社会基础,这是因为他们在明清社会发展和转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主角。他们进而谋求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力图让其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这集中表现在他们对自身社会价值的估量以及充分表达出自己的政治主张、价值取向和各种利益要求。而富民力量的壮大和活跃这一事实,也引发了知识阶层的相应思考,从而产生了要求重视富民要求和利益的政治呼声。明清新民本思想也就顺势而动,它是富民在思想领域内释放力量和发挥作用的集中反映,是富民话语权取得的结果,是富民在各方面发挥作用后“自我意识”的日益觉醒。
People-oriented thought, as the foundations for the long-existing political philosoph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ety,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essential and important parts of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and tradition as well as a precious historical heritage and spiritual wealth for Chinese people. It is also of epoch-making significance because it's not only the ideological system adopted by the wise rulers but also the spiritual elements that have always driven human progress. But, as the thought system developed to its peak by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ts limitations and negative effects became more and more obvious. And, it became more and more difficult to meet the changes of the whole societ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trends, it's inevitable for this thought to be challenged and begin to change. Thus, in this context appeared what is known as "New- people-oriented thought". Objectively, the new thought has played positive roles in the particular historic period because it served as the intermediary and bridge for the spreading of modern democratic ideas to China, took the traditional people-oriented thought to a higher level and set the stage for the new era. So, the study of people-oriented thought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s of great academic value.
     The overall persp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view the rich class as a key to the development of people-oriented thought system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By combing the research on "the rich society" and "the rich class" of ancient China with the study of the thought, this dissertation provides some value to further work. The discussion is composed of seven parts and mainly focuses on the primary them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eople-oriented thought system ---respecting people, supporting people, enriching people and educating people;it also puts empha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the social developments and changes in this period which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new thought. Finally the study makes a general analysis and comment on the thought system. The argument is that,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period, it is the newly emerging thought that reflected the real situation of the day and exerted positive effects on China's history. Also, the "freshness" of this new thought paved the way for bringing in modern western democratic ideas. While the traditional one, for the most part, was a mere formality although its essence still existed at that time. Meanwhile, it is worth noting the great contribution of the rich class in this process, who were full of practice and threw themselves into various social activities to seek for new ideas, giving a blow to the traditional people-oriented thought and inducing its changes. Therefore, they were really the internal dynamics of the evolution of China from a traditional society to a modern one.
     What's different about the "New- people-oriented thought" discussed in the paper lies in two aspects:first, although the paper explores the basic themes of the thought such as respecting, supporting, enriching and educating people under the banner of traditional people-oriented thought, it emphasizes the new thought has been evolving from the traditional one through inheriting, developing and transcending and has been given new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This period also saw a theoretical breakthrough in the thought, with some new important ideas being held forth. Second, in this new thought system the term "people' has got new connotations. Originally, "people'in the traditional thought was used as an abstract and general concept, relative to rulers. It had the broadest notion and didn't refer to any specific person in the society. While, in the new thought system, there had been some radical changes in the meaning of "people". They became the subject of country rather than the object in the past and began to assert their own rights in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social life;at the same time, the term "people" was used with reference to some specific persons, that is, the rich class living in particular times. The rich class were the social foundation for the changes of people-oriented thought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just because they had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ransitions of this period and had been at the center of various aspects of society. They wanted to establish their own values and tried to make them the mainstream of the society. Therefore, they further made attempts to measure their true value to the society, to set forth their political views, values and to assert themselves. With their growth and their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social activities, they were brought to the attention of the intelligentsia, who truly began to think the positions of the rich class carefully and then called on the government to take their political needs and rights seriously. Such was the situation in response to which the new thought arose. So, in some ways, New-people-oriented thought reflected the ideological trends and the positions of the rich class. It means not only the gaining of discourse power by the rich class but also the awakening of their self-consciousness about their roles in Ming and Qing societies.
引文
①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第2页,东方出版社,1996年。
    ②金耀基:《中国民本思想史》,第6页,法律出版社,2008年。
    ③参见范天宇:《民本主义传统回望》,载《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6期。
    ①金耀基:《中国民本思想史》,第8-9页,法律出版社,2008年。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499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
    ①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第165页,商务印书馆,1972年。
    ②参见万明:《明史研究七十年之回眸与再认识》,载《学术月刊》,2006年第10期。
    ③参见仲伟民:《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研究的学术史回顾与反思》,载《学术界》,2003年第4期。
    ④吴承明:《市场·近代化·经济史论》,第9—10页,云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
    ① [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2002年。[日]沟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中华书局,2005年。
    ②参见万明:《明史研究七十年之回眸与再认识》,载《学术月刊》,2006年第10期。
    ③ [美]孔复礼:《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和它的敌人》,第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④[美]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第27、69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⑤参见仲伟民:《学术界对前近代中国研究的分歧——以彭慕兰、黄宗智的观点为中心》,载《河北学刊》,2004年第2期。
    ①参见周宁:《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清理文化资源》,载《文艺报》,2003年8月19日。
    ②参见林金树:《明代政治史研究的思考》,载《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7年第6期。
    ①胡成:《“资本主义萌芽”与本土化研究的思考》,载《史学理论研究》,1999年第2期。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编:《明史研究论丛》第1辑,第29页,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
    ③傅衣凌:《明清社会变迁论》,人民出版社,1989年。
    ④参见傅衣凌:《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3期。
    ⑤参见吴承明:《现代化与中国十六、十七世纪的现代化因素》,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4期。
    ⑥参见吴承明:《从传统经济到现代经济的转变》,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1期。
    ⑦参见万明:《晚明史研究七十年之回眸与再认识》,载《学术月刊》,2006年第10期。
    ⑧章开沅:《章开沅学术论著选》,第19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⑨王日根:《明清民间社会的秩序》,第523页,岳麓书社,2003年。
    ⑩万明:《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第29页,商务印书馆,2005年。
    11高翔:《近代的初曙——18世纪中国观念变迁与社会发展》,第583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①[日]沟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第45页,中华书局,2005年。
    ②陈宝良:《明代社会生活史》,第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③参见陈宝良:《“晚明社会与文化变迁研究”笔谈:新名词与新生活——晚明社会生活的“活力”与“多样性”》,载《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第1期。
    ④万明:《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第27页,商务印书馆,2005年。
    ⑤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1卷)》,第3页,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
    ①参见马敏:《研究述评: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载《历史研究》,1996年第3期。
    ②参见楠升:《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转型——“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3期。
    ③参见张显清:《晚明社会的时代特点》,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6期。
    ①万明:《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第568页,商务印书馆,2005年。
    ②葛荣晋:《中国实学文化导论》,第355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
    ③参见冯天瑜、谢贵安:《解构专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第2、9、10页,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④参见冯天瑜、谢贵安:《解构专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第2页,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①参见冯天瑜、谢贵安:《解构专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第25页,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②林文勋:《中国古代“富民”阶层研究》,第3、12、13页,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①参见胡波:《20世纪中国民本思想研究述评》,载《学术月刊》,2001年第5期。
    ②陈胜粦:《民本主义论纲》,见《林则徐与鸦片战争论稿》(增订本),第587、588页,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年。
    ③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第481-49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④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第2页,东方出版社,1996年。
    ⑤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修订本,第350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①张分田:《中国帝王观念——社会普遍意识中的“尊君—罪君”文化范式》,第442、444-445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②金耀基:《中国民本思想史》,第11-17页,法律出版社,2008年。
    ③韦政通:《中国的智慧》,第31-32页,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
    ④朱义禄、张劲:《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潮研究》,第14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
    ⑤冯天瑜:《近世民主的民族文化渊源》,载《人文论衡》,第277-278页,武汉出版社,1997年。
    ⑥邓小军:《儒家思想与民主思想的逻辑结合》,第276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
    ⑦ 田广清:《和谐论——儒家文明与当代社会》,第257-265页,中国华侨出版社,1998年。
    ⑧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与社会整合》,第208-218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⑨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第60页,时报出版公司,1978年。
    ①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第865、87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②柳诒徵:《中国文化史》,第203页,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
    ③胡适:《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第52页,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
    ④冯天瑜:《近世民主的民族文化渊源》,载《人文论衡》,第278、279页,武汉出版社,1997年。
    ⑤俞荣根:《民权:从民本到民主的接转——兼论儒家法文化的现代化》,载《学习与探索》,1999年第1期。
    ⑥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第5页,东方出版社,1996年。
    ⑦金耀基:《中国民本思想史》,第8页,法律出版社,2008年。
    ⑧陈胜粦:《民本主义论纲》,见《林则徐与鸦片战争论稿》(增订本),第596-597页,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年。
    ⑨龚书铎:《中国近代文化探索》(增订本),第221、229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①韩喜凯:《民惟邦本丛书——民本·概论篇》,第5-6页,齐鲁书社,2000年。
    ①参见吴承明等:《“传统经济的再评价”笔谈》,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1期。
    ②参见魏金玉:《高峰、发展与落后:清代前期封建经济发展的特点与水平》,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2期。
    ③参见吴量恺:《论清代乾隆时期农业经济关系的演变和发展》,见《清史论丛》第一辑,中华书局,1979年。
    ④参见方行:《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与资本主义萌芽》,载《历史研究》,1981年第4期;《论清代前期农民商品生产的发展》,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1期。
    ⑤参见林枫:《明代中后期商业发展水平的再认识》,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4期。
    ⑥参见夏维中:《明代中后期苏州地区商业的发展及其评价》,见《明史研究第5辑——纪念李洵先生75诞辰专辑》,黄山书社,1997年。
    ⑦李伯重:《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1250—1850》,三联出版社,2003年。
    ①参见赵毅等:《“16—17世纪中国社会结构问题笔谈”》,载《东北师大学报》,1999年第1期。
    ②参见王翔:《论明清江南社会的结构性变迁》,载《江海学刊》,1994年第3期。
    ③高翔:《近代的初曙:18世纪中国观念变迁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④参见吴承明:《传统经济·市场经济·现代化》,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2期;吴承明:《中国的现代化:市场与社会》,第30—50页,三联书店,2001年。高翔:《论清前期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趋势》,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许苏民:《“内发原生”模式: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实为明万历九年》,载《河北学刊》,2003年第2期;许苏民:《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亟待实现三大突破》,载《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①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第865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②朱日耀:《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第29、449、450页,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
    ③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第583页,三联书店,1955年。
    ④侯外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史》,人民出版社,1956年。
    ⑤曹德本:《宋元明清政治思想研究》,第三章“民本思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
    ⑥曹德本:《宋元明清政治思想研究》,第90页,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
    ⑦参见唐凯麟:《中国明清时期伦理思潮的早期启蒙性质论纲》,载《道德与文明》,2000年第2期。
    ⑧参见谢贵安:《试论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载《江汉论坛》,2003年第10期。
    ⑨参见沈善洪:《黄宗羲的真实价值》,载《浙江学刊》,2005年第4期。
    ⑩参见秦晖:《从黄宗羲到谭嗣同:民本思想到民主思想的一脉相承》,载《浙江学刊》,2005年第4期。
    11参见李存山:《从民本走向民主的开端》,载《浙江学刊》,2005年第4期。
    ①参见吴光:《“以力行为工夫”:黄宗羲新民本思想的哲学基础》,载《浙江学刊》,2005年第4期。
    ②参见赵园:《原君·原臣——明清之际士人关于君主、君臣的论述》,载《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第2期。
    ③参见陈清:《论明儒的重民观》,载《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第3期。
    ④参见程志华:《儒学民本思想的终极视域——卢梭与黄宗羲的“对话”》,载《哲学研究》,2004年第2期。
    ⑤参见谢贵安:《试论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载《江汉论坛》,2003年第10期。
    ⑥参见吴松/黄海涛:《明清实学经济伦理的近代性嬗变》,载《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①冯天瑜、谢贵安:《解构专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②参见胡波:《20世纪中国民本思想研究述评》,载《学术月刊》,2001年第5期。
    ①参见李亚彬:《对我国古代德治的分析》,载《哲学研究》,2002年第4期。
    ②韩愈:《韩昌黎文集》卷1《原道》。
    ③《吕氏春秋·恃君》。
    ④《春秋繁露·五行相胜》。
    ①参见张分田著:《中国帝王观念——社会普遍意识中的“尊君—罪君”文化范式》,第437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②参见张分田著:《中国帝王观念——社会普遍意识中的“尊君—罪君”文化范式》,第453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③《荀子·儒效》。
    ①林尹注译:《周礼今注今译》,第99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年。
    ②《诗·周南·关睢序》。
    ①《淮南子·泰族训》。
    ①林文勋:《中国古代“富民”阶层研究》,第6、12、13页,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②林文勋:《中国古代“富民”阶层研究》,第10页,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③冯天瑜、谢贵安:《解构专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第61-94页,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④林文勋:《中国古代“富民”阶层研究》,第10页,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⑤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①参见韩喜凯主编:《民本·概论篇》,齐鲁书社,2000年。
    ②《古文尚书·夏书·五子之歌》。
    ③《春秋谷梁传·桓公十四年》。
    ①《汉书》卷85《谷永杜邺传》。
    ②《左传·襄公十四年》。
    ③《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④《论语·阳货》。
    ⑤《论语·尧曰》。
    ⑥《尚书·召诰》。
    ①《尚书·盘庚》。
    ②《尚书·泰誓》。
    ③《尚书·泰誓上》。
    ④《尚书·皋陶谟》。
    ⑤《尚书·梓材》。
    ⑥《尚书·多方》。
    ⑦《尚书·康诰》。
    ⑧《尚书·泰誓》。
    ⑨《尚书·多士》。
    ⑩参见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先秦卷》,第21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11《尚书·泰誓》。
    12《春秋谷梁传·桓公十四年》。
    13《礼记·缁衣》。
    ①《论语·尧曰》。
    ②《礼记·大学》。
    ③《论语·为政》。
    ④《孟子·尽心下》。
    ⑤《孟子·尽心上》。
    ⑥《孟子·梁惠王上》。
    ⑦《荀子·大略》。
    ⑧《荀子·王制》。
    ①《慎子·威德》。
    ②《商君书·修权》。
    ③《管子·霸言》。
    ④《管子·霸业》。
    ⑤《管子·形势》。
    ⑥《淮南子·主术训》。
    ⑦《淮南子·泰族训》。
    ⑧陆贾:《新语·至德》。
    ①《汉书》卷56《董仲舒传》。
    ②刘向:《新序·善谋下》。
    ③刘向:《新序·杂事二》。
    ④刘向:《新序·杂事五》。
    ⑤刘向:《说苑》卷7《政理》。
    ⑥王符:《潜天论·本政》。
    ⑦荀悦:《申鉴·杂言上》。
    ⑧《三国志》卷61《潘浚陆凯传》。
    ⑨贾谊:《新书·大政》。
    ①贾谊:《新书·大政》。
    ②《旧唐书》卷98《李吉甫传》。
    ③杜佑:《通典》卷18《选举六》。
    ④《全唐文》卷478,郑余庆《祭杜佑太保文》。
    ⑤杜佑:《通典》卷171《州郡典序》。
    ⑥陆贽:《陆宣公集》卷12《奉天论前所答未实行状》。
    ⑦包拯:《包拯集》卷7《请罢天下科率》。
    ⑧石介:《宋文鉴》卷102《策》
    ⑨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3《进五规状·惜时》。
    ⑩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94《后周纪五》。
    ①张载:《张载集·经学理窟·诗书》。
    ②张载:《张载集·张子语录》。
    ③苏轼:《苏轼文集》卷25《上神宗皇帝书》。
    ④程颐:《河南程氏文集》卷5《上仁宗皇帝书》。
    ⑤程颢、程颐:《二程集》卷25《伊川先生语十一》。
    ⑥程颐:《河南程氏文集》卷5《上仁宗皇帝书》。
    ⑦程颐:《周易程氏传》卷1《履》。
    ⑧程颐:《河南程氏经说·诗解·皇矣》。
    ⑨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8《伊川先生语四》。
    ⑩程颐:《河南程氏文集》卷1《上殿劄子》。
    11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9《伊川先生语五》。
    12陆九渊:《陆九渊集》卷5《与徐子宜书》。
    ①陆九渊:《陆九渊集》卷19《荆国王文公祠堂记》。
    ②朱熹:《四书集注·中庸章句》。
    ③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
    ④朱熹:《朱文公文集》卷13《延和奏札二》。
    ⑤朱熹:《朱文公文集》卷11《戊申封事》。
    ⑥朱熹:《朱文公文集》卷25《答张敬夫》。
    ⑦朱熹:《朱文公文集》卷11《庚子应诏封事》。
    ⑧朱熹:《朱文公文集》卷11《戊申封事》。
    ⑨李觏:《李觏集》卷18《安民策第一》。
    ⑩陈傅良:《止斋集》卷20《吏部员外郎初对札子》。
    ①叶适:《水心别集》卷2《进卷·国本上》。
    ②叶适:《水心别集》卷2《民事中》。
    ③唐仲友:《悦斋文钞》卷7《汉论》。
    ④邓牧:《伯牙琴·君道》。
    ①《战国策·齐策四》。
    ②《汉书》卷51《贾邹枚路传》。
    ③参见龚书铎、杨共乐:《中国历史上王朝兴衰的几点启示》,载《党建研究》,2001年第5期。
    ④《汉书》卷23《刑法志》。
    ⑤《唐太宗文集·备北寇诏》。
    ⑥吴兢:《贞观政要》卷8《务农》
    ⑦参见郑学檬:《贞观之治和盛唐的人文精神》,载《唐研究》卷10。
    ⑧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92《唐纪八》。
    ①吴兢:《贞观政要》卷1《君道第一》。
    ②吴兢:《贞观政要》卷1《政体第二》。
    ③吴兢:《贞观政要》卷4《论教戒太子诸王第十一》。
    ④吴兢:《贞观政要》卷6《慎言语第二十二》。
    ⑤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⑥《史记》卷97《郦生陆贾传》。
    ⑦《汉书》卷24《食货志》。
    ①《尚书·大禹谟》。
    ②《尚书·无逸》
    ③《管子·轻重甲》。
    ④《尚书·无逸》。
    ⑤《孟子·梁惠王下》。
    ⑥《周礼·地官·大司徒》。
    ①《礼记·礼运》。
    ②《论语·公冶长》。
    ③《论语·学而》。
    ④《论语·公冶长》。
    ⑤《论语·壅也》。
    ⑥《孟子·滕文公上》。
    ⑦《孟子·梁惠王上》。
    ①《荀子·富国》。
    ②《荀子·礼论》。
    ③《荀子·富国》。
    ④《荀子·富国》
    ⑤《管子·枢言》。
    ⑥《管子·轻重法》。
    ⑦《管子·五辅》。
    ⑧《管子·五辅》。
    ⑨《管子·入国》。
    ⑩《管子·四时》、《管子·牧民》、《管子·小问》、《管子·乘马数》。
    ①《史记》卷112《平津侯主父传》。
    ②《汉书》卷64《徐乐传》。
    ③贾谊:《新书·礼》。
    ④贾谊:《新书·修政语》。
    ⑤王充:《论衡·治期篇》。
    ⑥《汉书》卷24《食货志》。
    ⑦晁错:《论贵粟疏》。
    ⑧桓宽:《盐铁论》卷1《力耕第二》。
    ⑨桓宽:《盐铁论》卷5《未通第十五》。
    ①刘向:《新序·杂事二》。
    ②《后汉书》卷54《杨震传》。
    ③荀悦:《申鉴·政体》。
    ④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6《唐纪四十二》。
    ⑤《新唐书》卷149《刘晏传》。
    ⑥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6《唐纪四十二》。
    ⑦杜佑:《通典·序》。
    ⑧杜佑:《通典》卷12《食货十二·后论》。
    ⑨陆贽:《陆宣公集》卷22《均节赋税恤百姓第四条》。
    ⑩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卷1《谢自然诗》。
    11 白居易:《白香山集》卷47《策林三·议井田阡陌》。
    12吴兢:《贞观政要》卷1《君道第一》。
    ①吴兢:《贞观政要》卷8《务农三十》。
    ② [唐]武则天:《臣轨》《利人章·五六》,转引自《老人言丛书》之二:《为政恒言》,第96-97页,章言、李成甲注译,三秦出版社,1998年。
    ③范仲淹:《范文正公集·政府奏议》卷上《答手诏条陈十事》。
    ④范仲淹:《范文正公集·别集》卷3《稼穑惟宝赋》。
    ⑤范仲淹:《范文正公集》卷1《四民诗》。
    ⑥范仲淹:《范文正公集·政府奏议》卷上《答手诏条陈十事》。
    ⑦李觏:《李觏集》卷27《上富舍人书》。
    ⑧李觏:《李觏集》卷16《富国策·第二》。
    ⑨李觏:《李觏集》卷6《周礼致太平论·国用第三》。
    ⑩李觏:《李觏集》卷19《平土书》。
    11李觏:《李觏集》卷16《富国策第二》。
    ①张载:《张载集·西铭》。
    ②杨仲良:《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68《青苗法上》。
    ③程颢、程颐:《河南程氏经说》卷2。
    ④程颢、程颐:《河南程氏粹言》卷1《论政篇》。
    ⑤程颢、程颐:《河南程氏文集》卷5《上仁宗皇帝书》。
    ⑥程颢、程颐:《河南程氏文集》卷5《为家君应诏上英宗皇帝书》。
    ⑦程颢、程颐:《河南程氏文集》卷5《代吕公著应诏上神宗皇帝书》。
    ⑧朱熹:《朱文公文集》卷43《答陈明仲》。
    ⑨朱熹:《朱文公文集》卷99《劝农文》。
    ⑩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梁惠王章句上》。
    11朱熹:《朱文公文集》卷99《劝农文》。
    ①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梁惠王章句上》。
    ②叶适:《水心文集》卷10《东嘉开河记》。
    ③叶适:《习学记言序目》卷7《毛诗·国风豳》。
    ④马端临:《文献通考·自序》。
    ⑤马端临:《文献通考》卷180《经藉考八》。
    ⑥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1《明道先生语一》。
    ⑦朱熹:《四书集注·论语集注·颜渊》。
    ⑧《国语·周语上》。
    ⑨《国语·周语下》。
    ⑩《淮南子·齐治训》。
    ①《论语·里仁》。
    ②《论语·泰伯第八》。
    ③《孔子家语·贤君第十三》。
    ④《论语·子路》。
    ⑤《论语·颜渊》
    ⑥《论语·尧曰》。
    ⑦《说苑·政理》。
    ①《孟子·告子上》。
    ②《孟子·万章上》。
    ③《孟子·梁惠王上》
    ④《孟子·梁惠王上》
    ⑤《孟子·告子上》。
    ⑥《孟子·尽心上》。
    ⑦《孟子·告子下》。
    ⑧《荀子·礼论》。
    ①《荀子·荣辱》。
    ②《荀子·大略》。
    ③《荀子·荣辱》。
    ④《荀子·大略》。
    ⑤《苟子·王制》。
    ⑥《荀子·富国》。
    ⑦《荀子·哀公》。
    ⑧《荀子·富国》。
    ⑨《商君书·算地》。
    ⑩《商君书·赏刑》。
    11《管子·形势解》。
    ①《管子·禁藏》。
    ②《管子·五辅》。
    ③《管子·五辅》。
    ④《管子·小向》。
    ⑤《管子·治国》。
    ⑥《全晋文》卷48《傅玄·傅子安民》。
    ⑦贾谊:《新书·修政语》。
    ⑧贾谊:《论积贮疏》。
    ⑨贾谊:《新书·大政》。
    ⑩贾谊:《新书·修政语》。
    ①《史记》卷129《货殖列传》。
    ②桓宽:《盐铁论》卷1《禁耕第五》。
    ③《汉书》卷24《食货志》。
    ④桓宽:《盐铁论》卷2《非鞅第七》。
    ⑤桓宽:《盐铁论》卷1《禁耕第五》。
    ⑥桓宽:《盐铁论》卷5《贫富第十七》。
    ⑦桓宽:《盐铁论》卷2《刺权第九》。
    ①刘向:《新序·杂事四》。
    ②刘向:《新序·杂事五》。
    ③刘向:《说苑·君道》。
    ④刘向:《新序·杂事二》。
    ⑤刘向:《新序·刺奢》。
    ⑥桓宽:《盐铁论》卷6《授时第三十五》。
    ⑦王充:《论衡·治期》。
    ⑧王符:《潜夫论》卷4《爱日》。
    ⑨王符:《潜夫论》卷1《务本》。
    ⑩杜佑:《通典》卷185《边防典·序》。
    ①陆贽:《陆宣公集》卷24《唐陆宣公庙记》。
    ②[唐]武则天:《臣轨》《利人章·五七》,转引自《老人言丛书》之二:《为政恒言》,第100页,章言、李成甲注译,三秦出版社,1998年。
    ③ [唐]武则天:《臣轨》《利人章·五七》,转引自《老人言丛书》之二:《为政恒言》,第97页,章言、李成甲注译,三秦出版社,1998年。
    ④[唐]武则天:《臣轨》《利人章·五九》,转引自《老人言丛书》之二:《为政恒言》,第99-100页,章言、李成甲注译,三秦出版社,1998年。
    ⑤ [唐]武则天:《臣轨》《利人章·五八》,转引自《老人言丛书》之二:《为政恒言》,第98页,章言、李成甲注译,三秦出版社,1998年。
    ⑥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8《伊川先生语四》。
    ⑦朱熹:《朱文公文集》卷24《与延平李先生书》。
    ⑧朱熹:《四书集注·论语集注·里仁》。
    ⑨朱熹:《朱文公文集》卷76《送张仲隆序》。
    ⑩朱熹:《朱子语类》卷36《论语十八》。
    11李觏:《李觏集》卷29《原文》。
    ①陈亮:《陈亮集》卷12《四弊》。
    ②陈亮:《陈亮集》卷23《伊洛正源书序》。
    ③叶适:《水心别集》卷3《官法下》。
    ④叶适:《习学记言序目》卷27《魏志》。
    ⑤叶适:《水心别集》卷3《士学上》。
    ⑥李觏:《李觏集》卷18《安民策第一》。
    ⑦李觏:《李觏集》卷18《安民策第一》。
    ⑧李觏:《李觏集》卷19《平土书》。
    ⑨李觏:《李觏集》卷6《周礼致太平论·国用第三》。
    ⑩王安石:《临川集》卷39《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11张载:《张载集·正蒙·有司》。
    12程颢、程颐:《河南程氏文集》卷5《为家君应诏上英宗皇帝书》。
    13朱熹:《朱文公文集》卷16《奏推广御笔指挥二事状》。
    14陆贽:《陆宣公集》卷12《奉天论当今所切务状》。
    ①参见陈国灿:《南宋浙东事功学派学术思想渊源探析》,载《孔子研究》,1998年第2期。
    ②陈亮:《陈亮集》卷4《问答下·上孝宗皇帝第一书》。
    ③叶适:《水心别集》卷2《民事下》。
    ④朱熹:《四书集注·论语集注·子路》。
    ⑤王符:《潜夫论》卷8《德化》。
    ⑥《礼记·周官》。
    ⑦《论语·八佾》。
    ①《周礼·大司徒》。
    ②《礼记·王制》。
    ③《礼记·王制》。
    ④《史记·周鲁公世家》。
    ⑤《论语·先进》。
    ⑥《论语·为政》。
    ⑦《论语·卫灵公》
    ⑧《论语·子路》。
    ⑨《论语·尧曰》。
    ⑩《论语·宪问》。
    11《论语·为政》。
    12《孔子家语·论礼第二十七》。
    13《礼记·冠义》。
    ①《论语·为政》。
    ②《论语·颜渊》。
    ③《论语·子路》。
    ④《说苑·政本》。
    ⑤《孟子·尽心上》。
    ⑥《孟子·公孙丑上》。
    ⑦《孟子·离娄下》。
    ①《孟子·告子下》。
    ②《孟子·梁惠王上》。
    ③《孟子·滕文公上》。
    ④《孟子·滕文公上》。
    ⑤《孟子·公孙丑上》。
    ⑥《孟子·告子下》。
    ⑦《孟子·离娄上》
    ⑧转引自周桂钿:《孔子、董仲舒、司马迁三人论富评议》,载《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⑨《孟子·梁惠王上》。
    ⑩《荀子·成相》。
    ①《荀子·大略》。
    ②《管子·兵法》。
    ③《管子·形势》。
    ④《管子·牧民篇》。
    ⑤贾谊:《新书·修正语》。
    ⑥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
    ⑦《汉书》卷48《贾谊传》。
    ⑧贾谊:《新书·大政》。
    ⑨董仲舒:《春秋繁露·立元神》。
    ①《汉书》卷56《董仲舒传》。
    ②《汉书》卷56《董仲舒传》。
    ③董仲舒:《春秋繁露·对策三》。
    ④董仲舒:《春秋繁露·保位权》。
    ⑤《汉书》卷56《董仲舒传》。
    ⑥王符:《潜夫论》卷1《务本》
    ⑦王充:《论衡·非韩》。
    ⑧傅玄:《傅子·贵教》。
    ⑨杜佑:《通典·序》。
    ①司马光:《资治通鉴》卷68《汉纪六十》。
    ②李觏:《李觏集》卷13《教道第一》。
    ③李觏:《李觏集》卷28《答黄著作书》。
    ④陆九渊:《陆九渊集》卷22《杂著》。
    ⑤朱熹:《四书集注·论语集注·学而》。
    ⑥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滕文公》。
    ⑦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92《唐纪八》。
    ①《六韬·文韬·国务》。
    ②《尚书·康诰》。
    ③《孟子·梁惠王上》。
    ④《汉书》卷48《贾谊传》。
    ⑤杨希闵:《熙丰知遇录》。
    ⑥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卷67《三不欺》。
    ⑦朱熹:《四书集注·论语集注·为政》。
    ⑧朱熹:《朱子语类》卷23《论语五》。
    ①《战国策·齐策四》。
    ②《荀子·大略》。
    ③《孟子·尽心下》。
    ④《孟子·梁惠王下》。
    ⑤《孟子·万章下》。
    ①参见陈文、谢振才、黄卫平:《“民本”与“人本”论析》,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②参见刘泽华:《中国思想与社会互动研究笔谈——传统政治思维的阴阳组合结构》,载《南开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5期。
    ③《管子·权修第三》。
    ①《管子·法法第十六》。
    ②《荀子·王制》。
    ③《论语·里仁》。
    ①《论语·阳货》。
    ②《荀子·君道》
    ③《论语·学而》。
    ④《论语·阳货》。
    ⑤参见刘汶:《新民本——邓小平政治哲学的灵魂》,载《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1期。
    ①参见冯天瑜、谢贵安:《解构专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第53-59页,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①参见葛荣晋:《明清之际“实心实学”的价值观》,载《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
    ②参见[日]溝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第261页,中华书局,2005年。
    ③参见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22-23页,天津古藉出版社,2003年。
    ①《明太祖实录》卷19。
    ②《明太祖实录》卷80。
    ③《明太祖集》卷6。
    ④《明太祖实录》卷40。
    ⑤《明朝小史》卷1。
    ⑥《明太宗实录》卷83。
    ⑦章梫:《康熙政要》卷1《论君道》。
    ①杨士奇等:《历代名臣奏议》卷108《仁民》
    ②张居正:《陈六事疏》,见《明经世文编》卷324。
    ③程敏政:《篁墩文集》卷3《青宫直讲·尚书》。
    ④刘宗周:《刘子全书》卷30《论语学案》。
    ⑤王夫之:《周易外传》卷2。
    ⑥王夫之:《诗广传》卷3《小雅》。
    ⑦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卷8。
    ①王夫之:《尚书引义》卷1。
    ②唐甄:《潜书·卿牧》。
    ③唐甄:《潜书·厚本》。
    ④唐甄:《潜书·明鉴》。
    ⑤张居正:《陈六事疏》,见《明经世文编》卷324。
    ⑥《明太祖宝训》卷3《勤民》。
    ①余继登:《典故纪闻》卷5。
    ②唐甄:《潜书·卿牧》。
    ③戴震:《戴震全书》卷6《孟子字义疏证·理》。
    ④王韬:《韬园文录外编》卷1《重民》
    ⑤张居正:《陈六事疏》,见《明经世文编》卷324。
    ⑥《明太祖宝训》卷6《谕群臣》。
    ⑦《明太祖实录》卷161。
    ⑧《明太祖文集》卷4《各处知府诰》。
    ⑨《明太宗实录》卷61。
    ①《明太祖宝训》卷3《任官》。
    ②《明宣宗实录》卷37《御制帝训序》。
    ③《明宣宗实录》卷63。
    ④《明太祖实录》卷219。
    ⑤《大诰续编·民拿下乡官吏第十八》。
    ⑥《大诰·耆民奏有司善恶第四十五》。
    ⑦《明太祖宝训》卷6《谕群臣》。
    ⑧ 吕坤:《吏治·一》,转引自《老人言丛书》之二:《为政恒言》,第236页,章言、李成甲注译,三秦出版社,1998年。
    ① 吕坤:《吏治·四》,转引自《老人言丛书》之二:《为政恒言》,第240-241页,章言、李成甲注译,三秦出版社,1998年。
    ② 吕坤:《吏治·一》,转引自《老人言丛书》之二:《为政恒言》,第236页,章言、李成甲注译,三秦出版社,1998年。
    ③ 吕坤:《吏治·四》,转引自《老人言丛书》之二:《为政恒言》,第240-241页,章言、李成甲注译,三秦出版社,1998年。
    ①薛瑄:《丛政录·八六》,转引自《老人言丛书》之二:《为政恒言》,第228页,章言、李成甲注译,三秦出版社,1998年。
    ②薛瑄:《丛政录·一六》,转引自《老人言丛书》之二:《为政恒言》,第202页,章言、李成甲注译,三秦出版社,1998年。
    ③薛瑄:《丛政录·九四》,转引自《老人言丛书》之二:《为政恒言》,第232页,章言、李成甲注译,三秦出版社,1998年。
    ④许乃普:《宦海指南·序》。
    ⑤李容:《司牧宝鉴·真公论属》。
    ⑥郑端:《为官须知》。
    ①陈宏谋:《五种遗规·从政遗规》卷上。
    ②汪辉祖:《学治续说·须为百姓惜力》,转引自《老人言丛书》之二:《为政恒言》,第325页,章言、李成甲注译,三秦出版社,1998年。
    ③包世臣:《包世臣全集·管情三义》,《保绪以诗赠行弆之木笥未审也十八日抵吴门启笥见诗感其训佽深厚依韵寄答》。
    ④林浚:《传奉敕谕查勘内田地疏》,见《明经世文编》卷88《林贞隶公集三》。
    ⑤薛应旗:《方山纪述》卷3。
    ⑥王夫之:《读通鉴论》卷8。
    ⑦王夫之:《读通鉴论》卷19。
    ①唐甄:《潜书·富民》。
    ②唐甄:《潜书·棍政》。
    ③唐甄:《潜书·富民》。
    ④(清)佚名:《康雍乾间文字之狱·曾静、吕留良之狱》。
    ①参见[日]沟口雄三:《中国的思想》第6章《中国的“公”》(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②参见张星久:《帝制中国的两种基本“公”“私”观及其制度表现——一个从制度回溯观念的尝试》,载《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6期。
    ③马端临:《文献通考》卷54《职官考八》;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对策》;《太平御览》卷76《皇王部》。
    ①吕坤:《呻吟语》卷5《治道》。
    ②陈龙正:《几亭外书》卷1。
    ③傅山:《霜红龛集》卷32《读子一·老》。
    ④李贽:《焚书》卷1《答耿中丞》。
    ⑤李塨:《平书订》卷2《颜李遗书》。
    ⑥ 吕留良:《四书讲义》卷29。
    ⑦黄道周:《黄漳浦集》卷12《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论》。
    ⑧参见高翔:《论清前期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趋势》,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⑨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法》。
    ①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法》。
    ②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
    ③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④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
    ⑤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⑥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
    ⑦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①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法》。
    ②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③王夫之:《读通鉴论》卷11。
    ④王夫之:《宋论》卷4。
    ⑤王夫之:《读通鉴论》卷17。
    ⑥王夫之: 《读通鉴论》卷14。
    ①王夫之:《读通鉴论》卷末《叙论一》。
    ②王夫之:《读通鉴论》卷11。
    ③王夫之:《读通鉴论》卷1。
    ④王夫之:《黄书·原极》。
    ⑤王夫之:《读通鉴论》卷14。
    ⑥王夫之:《读通鉴论》卷27。
    ⑦王夫之:《读通鉴论》卷3。
    ⑧王夫之:《黄书·宰制》。
    ①参见张星久:《帝制中国的两种基本“公”“私”观及其制度表现——一个从制度回溯观念的尝试》,载《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6期。
    ②《墨子·尚同》。
    ③归有光:《震川先生别集》卷2《隆庆元年浙江程策四道》。
    ④参见王培华:《明中期以来江南学者的“是非”之论》,载《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2期。
    ⑤顾宪成:《顾端文公遗书三十七卷附年谱四卷》。
    ①顾宪成:《顾端文公遗书》卷6《自反录》。
    ②参见王培华:《明中期以来江南学者的“是非”之论》,载《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2期。
    ③刘宗周:《刘子全书》卷25《王者以天下为家》。
    ④黄宗羲:《子刘子行状》。
    ⑤刘宗周:《刘子全书》卷25《王者以天下为家》。
    ①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
    ②顾炎武:《日知录》第19《直言》。
    ③王艮:《王心斋先生遗集》卷《勉仁方书壁示诸生》。
    ④参见闵乐晓:《左派王学与儒学的近代转型》,载《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2期。
    ⑤罗汝芳:《孝经宗旨》。
    ①蒋平陛:《东林始末》,第314页,北京古藉出版社,2002年。
    ②顾宪成:《以俟录·序》。
    ③《东林书院志》卷5《东林论学语上》。
    ④顾宪成:《泾皋藏稿》卷8。
    ⑤高攀龙:《高子遗书》卷8。
    ⑥高攀龙:《高子遗书》卷8。
    ⑦顾宪成:《泾皋藏稿》卷8。
    ①顾炎武:《日知录》卷13《正始》。
    ②参见陈寒鸣:《论明代中后叶的平民儒学》,载《河北学刊》,1993年第1期;《王艮、何心隐世俗化的儒学政治思想》,载《晋阳学刊》,1995年第3期;《(颜钧集>与明代中后叶的平民儒学》,载《中州学刊》,1997年第3期等论文。
    ③陈来:《中国近世思想史》,第126页,商务印书馆,2003年。
    ①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卷7《重修山阴县学记》。
    ②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卷26《续编一·大学问》。
    ③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卷2《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
    ④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卷26《续编一·大学问》。
    ⑤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卷2《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
    ⑥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卷26《续编一·大学问》。
    ⑦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卷3《传习录下》。
    ⑧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卷2《传习录中·答聂文蔚二》。
    ①参见杨菊芹:《李顒与清初山林儒学》,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8年第2期。
    ②李顒:《二曲集》卷22《观感录自序》。
    ①《孟子·告子下》。
    ②《孟子·滕文公上》。
    ③《荀子·性恶》。
    ④周敦颐:《通书·圣学第二十》。
    ⑤参见刘宗贤:《试论王阳明心学的圣凡平等观》,载《哲学研究》,1999年第11期。
    ⑥参见刘宗贤:《试论王阳明心学的圣凡平等观》,载《哲学研究》,1999年第11期。
    ⑦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卷3《传习录下》
    ⑧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卷2《传习录中·答聂文蔚》。
    ⑨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卷2《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
    ⑩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卷3《传习录下》。
    ①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卷8《书魏师孟卷》。
    ②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卷3《传习录下》。
    ③王畿:《龙溪王先生全集》卷6《致知议辨》。
    ④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2《浙中王门学案二》。
    ①王畿:《龙溪王先生全集》卷7《书太平九龙会藉》。
    ②王艮:《王心斋先生遗集》卷2《答朱思斋明府》。
    ③王艮:《王心斋先生遗集》卷1《语录》。
    ④李贽:《焚书》卷3《罗近溪先生告文》。
    ⑤陈来:《宋明理学》,第321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
    ⑥参见陈寒鸣:《论明代中后叶的平民儒学》,载《河北学刊》,1993年第5期。
    ⑦李贽:《焚书》卷1《答周西岩》。
    ⑧李贽:《焚书》卷1《复京中友朋》。
    ①李贽:《焚书》卷1《答耿司寇》。
    ②李赘:《续焚书》卷2《三教归儒说》。
    ③李贽:《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
    ④参见葛荣晋:《明清之际“实心实学”的价值观》,载《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
    ⑤李贽:《李氏文集》卷18《明灯道古录》卷上
    ⑥李贽:《焚书》卷1《复京中友朋》。
    ⑦陶爽龄:《小柴桑喃喃录》卷上。
    ⑧徐渭:《徐文长三集》卷17《论中·三》。
    ①刘宗周:《刘子全书》卷13《证人会约·约言》。
    ②唐甄:《潛书·居心》。
    ③唐甄:《潛书·格定》。
    ④王艮:《王心斋先生遗集》卷1《答问补遗》。
    ⑤黄宗羲:《明儒学案》卷32《泰州学案》。
    ⑥王艮:《王心斋先生遗集》卷1《答问补遗》。
    ⑦王艮:《王心斋先生遗集》卷1《语录》。
    ①何心隐:《何心隐集》卷2《仁义》。
    ②何心隐:《何心隐集》卷2《论友》。
    ③李贽:《焚书》卷3《何心隐论》。
    ④何心隐:《何心隐集》卷3《邓自斋说》。
    ⑤何心隐:《何心隐集》卷3《与艾冷溪书》。
    ⑥何心隐:《何心隐集》卷2《宗旨》。
    ⑦何心隐:《何心隐集》卷2《论中》。
    ⑧参见陈寒鸣:《王艮、何心隐世俗化的儒学政治思想》,载《晋阳学刊》,1995年第3期。
    ①李贽:《李氏丛书·老子解·下篇》。
    ②李贽:《李氏文集》卷18《明灯道古录》卷上。
    ③李贽:《李氏文集》卷19《明灯道古录》卷下。
    ④李贽:《李氏丛书·老子解·下篇》。
    ⑤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法》。
    ①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
    ②顾大韶:《放言一》,见《明文海》卷99。
    ③ 吕留良:《四书讲义》卷6。
    ④ 吕留良:《四书讲义》卷39。
    ⑤吕留良:《吕晚村先生四书讲义》卷6。
    ⑥吕留良:《四书讲义》卷37。
    ⑦唐甄:《潛书·守贱》。
    ⑧唐甄:《潛书·明鉴》。
    ①唐甄:《潜书·抑尊》。
    ②唐甄:《潛书·去奴》。
    ③参见李长莉:《梁启超论新民德与国民生计》,载《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3期。
    ④林文勋:《唐宋时期财富力量的崛起与社会变革》,第284-285页,见《云南大学建校八十周年史学论文选》,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①汪道昆:《太函集》卷55《诰赠奉直大夫户部员外郎程公暨赠宜人阂氏合葬募志铭》。
    ②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卷25《外集七·节庵方公墓表》。
    ③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卷1《传习录上》。
    ④黄宗羲:《明儒学案》卷32《泰州学案》。
    ⑤何心隐:《何心隐集》卷3《答作主》。
    ①何心隐:《何心隐集》卷3《修聚和堂上永丰大尹凌海楼书》。
    ②何心隐:《何心隐集》卷3《答作主》。
    ③颜元:《存学编》卷4。
    ④李塨:《平书订》卷1《分民》。
    ①沈垚:《落帆落文集》卷24《费席山先生七十双寿序》。
    ②毛奇龄:《西河文集·碑记九·都转运盐司使李公赐御书记》。
    ③《商君书·君臣篇》。
    ④《商君书·修权篇》。
    ⑤《管子·任法》。
    ⑥《韩非子·内储说下》。
    ⑦《韩非子·人主》。
    ⑧杨涟:《杨忠烈公文集》卷1《止内批屡降疏》。
    ⑨赵南星:《赵忠毅公文集》卷12《复陈侍御整颓纲疏》。
    ①参见刘泽华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隋唐宋元明清卷》,第30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②参见黄毅:《论中国古代限制君权的思想》,载《中国法学》,1996年第5期。
    ①《抱朴子·诘鲍篇》。
    ②《明史》卷232《李三才传》。
    ③颜钧:《颜山农先生遗集》卷6《耕樵问答》。
    ④刘宗周:《刘子全书》卷25《策》。
    ①谢济世:《谢梅庄先生遗集》卷1《论开言路疏》。
    ②丘溶:《大学衍义补》卷13《总论固本之道》。
    ③傅山:《傅山全书》第二册,第971页,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④李贽:《李氏文集》卷18《明灯道古录》卷上。
    ⑤王立道:《具茨文集》附《遗稿》。
    ⑥王立道:《具茨文集》卷8《廉远堂高》。
    ⑦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①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
    ②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③参见杨国强:《儒学的衍变和清代士风》,载《史林》,1995年第1期。
    ④王夫之:《宋论》卷1。
    ⑤唐甄:《潜书·鲜君》。
    ⑥唐甄:《潜书·远谏》。
    ⑦唐甄:《潜书·明监》
    ⑧唐甄:《潜书·善施》。
    ①唐甄:《潜书·抑尊》
    ②唐甄:《潜书·尚治》。
    ③唐甄:《潜书·去奴》。
    ④唐甄:《潜书·抑尊》。
    ⑤唐甄:《潜书·室语》。
    ⑥唐甄:《潜书·任相》。
    ⑦唐甄:《潜书·鲜君》。
    ⑧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①参见俞荣根:《黄宗羲的“治法”思想再研究》,载《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②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③参见俞荣根:《黄宗羲的“治法”思想再研究》,载《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①丘溶:《大学衍义补》卷5《定职官之品》。
    ②丘溶:《大学衍义补》卷19《分民之牧》。
    ③丘溶:《大学衍义补》卷6《敬大臣之礼》。
    ④傅山:《杂著录·圣人为恶篇》。
    ⑤张岱:《四书遇孟子丘民章》,第562页,浙江古藉出版社,1985年。
    ⑥顾允成:《顾端文公集》卷20《先弟季时述》。
    ⑦徐如珂:《徐念阳公集》卷3《无欲然后可与言王佐》。
    ⑧《明史》卷258《傅朝佑传》。
    ⑨陈龙正:《几亭外书》卷1《随时问学·齐治平》。
    ⑩刘宗周:《刘子全书》卷15《面恩陈谢预矢责难之义以致君尧舜疏》。
    ①《明史》卷119《史孟麟传》。
    ②《明史》卷240《刘一燝传》。
    ③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①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罢相》。
    ②王夫之:《读通鉴论》卷26。
    ③王夫之:《读通鉴论》卷28。
    ④王夫之:《读通鉴论》卷13。
    ①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
    ②顾炎武:《日知录》卷9《守令》。
    ①顾炎武:《日知录》卷6《爱百姓故刑罚中》。
    ②顾炎武:《日知录》卷9《守令》。
    ③顾炎武:《日知录》卷9《守令》。
    ④王夫之:《诗广传》卷3。
    ⑤顾炎武:《亭林文集》卷1《郡县论一》。
    ⑥顾炎武:《日知录》卷12《人聚》。
    ①顾炎武:《日知录》卷8《乡亭之职》。
    ②顾炎武:《日知录》卷6《爱百姓故刑罚中》。
    ③顾炎武:《日知录》卷8《乡亭之职》。
    ④王夫之:《读通鉴论》卷16。
    ⑤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方镇》。
    ①李塨:《平书订》卷2《分土第二》。
    ②崔迈:《尚友堂文集》卷上《封建论》。
    ③杜万华:《马克思法哲学与法律社会学理论研究》,第249页,法律出版社,2003年。
    ①参见陈剩勇:《明代浙江:乡村社会、农家生活和社会教化》,载《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②参见王日根:《明清基层社会管理组织系统论纲》,载《清史研究》,1997年第2期。
    ③参见王日根:《明清时期社会管理中官民的“自域”与“共域”》,载《文史哲》,2006年第4期。
    ④参见胡兴东:《元明清时期基层社会组织和社会控制研究》,载《光明观察》,2005年1月21日。
    ⑤参见胡兴东:《元明清时期基层社会组织和社会控制研究》,载《光明观察》,2005年1月21日。
    ①王鏊:《王文恪公集》卷36《吴中赋税书与巡抚李司空》。
    ②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46《山西二·风俗》。
    ③关于粮长的研究,首推梁方仲《明代粮长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④余继登:《典故纪闻》卷5。
    ⑤《明太祖实录》卷49。
    ⑥《明太祖实录》卷26。
    ⑦吕毖:《明朝小史》卷6。
    ⑧《明太祖实录》卷210。
    ⑨《明太祖实录》卷252。
    ①方孝孺:《逊志斋集》卷22《故中顺大夫福建布政司左参议郑公墓表》。
    ②吴宽:《匏翁家藏集》卷51《跋桃源雅集记》
    ③《明太祖实录》卷64。
    ④《明太祖实录》卷101。
    ⑤《明太祖实录》卷252。
    ⑥《明太祖实录》卷49。
    ⑦《明宣宗实录》卷27。
    ⑧刘基:《诚意伯文集》卷4。
    ⑨《大诰续编·民擅官称第六十九》。
    ⑩梁方仲:《粮长制度》,第40-4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①《明太祖实录》卷68。
    ②《大诰·设立粮长第六十五》
    ③《大诰续编·水灾不及赈济第八六》。
    ④《明太祖实录》卷135。
    ⑤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13《史九》。
    ①《大诰·开谕粮长第六十二》; 《大诰续编·粮长妄奏水灾第四十六》;《大诰续编·议让纳粮第七十八》。参见梁方仲:《粮长制度》,第42-43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②梁方仲:《粮长制度》,第43、46、47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③《明太祖实录》卷102。
    ④《明太祖实录》卷101。
    ⑤《明太祖实录》卷179。
    ⑥《明太祖实录》卷252。
    ⑦《明史》卷71《选举志三》;吴宽:《匏翁家藏集》75《施孝生墓表》
    ①《明会典》卷29《户部十六·征收》;《明史》卷78《食货志二》
    ②《明史》卷296《郑濂传》
    ③《明太祖实录》卷135。
    ④方孝孺:《逊志斋集》22《福建左参议郑公墓表》
    ⑤《明史》卷151《严震直传》。
    ⑥《明太祖实录》卷204。
    ⑦梁方仲:《粮长制度》,第4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⑧参见张和平:《粮长之役与明中前期社会风气的崇俭黜奢》,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3期。
    ⑨《明世宗实录》卷504。
    ⑩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中》。
    11(嘉靖)《江阴县志》卷5《食货志第四上·徭役》。
    12《皇明诏令》卷20《宽恤诏》。
    ①《吴县志》卷49《田赋六·签点粮长》,康熙《苏州府志》;转引自《梁方仲经济史论文集集遗》,第138—139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
    ②《明会要》卷51《民政二》。
    ③顾宪成:《泾皋藏稿》卷10。
    ④王士性:《广志绎》卷2《两都》。
    ⑤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13《史九》。
    ⑥《明宣宗实录》卷74。
    ⑦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22《苏松》。
    ①《汉书》卷99《高帝纪第一》。
    ②赵秀玲:《中国乡里里制度》,第9-10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
    ③《殿阁词林记》卷21《荐举·耆俊》,转引自周荣:《明清社会保障制度与两湖基层社会》,第66页,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④《大诰续编·耆宿第八》。
    ⑤张卤:《皇明制书》卷9《教民榜文》。
    ⑥顾炎武:《日知录集释》,附一:《日知录之余》卷4《老人》。
    ⑦《大诰·耆民奏有司善恶第四十五》。
    ⑧《明史》卷77《食货一·户口》。
    ① 《大诰续编·明孝第七》。
    ②刘淇:《里甲论》,见贺长龄等编:《清朝经世文编》卷74《兵政五》。
    ③何乔远:《闽书》第1册,第961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转引自汪毅夫:《明清乡约制度与闽台乡土社会》,载《台湾研究集刊(厦门)》,2001年第3期。
    ④蔡献臣:《清白堂稿》卷17,第13页,福建省图书馆藏本,转引自汪毅夫:《明清乡约制度与闽台乡土社会》,载《台湾研究集刊(厦门)》,2001年第3期。
    ⑤转引自戴炎辉:《清代台湾之乡治》,第168页,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79年。
    ⑥ 参见胡兴东:《元明清时期基层社会组织和社会控制研究》,载《光明观察》,2005年1月21日。
    ⑦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99《广东三》
    ①张卤:《皇明制书》卷9《教民榜文》第二条。
    ②刘淇:《里甲论》,见贺长龄、魏源编《清朝经世文编》卷74《兵政五》。
    ③张卤:《皇明制书》卷9《教民榜文》第十二条、第六条。
    ④《明太宗实录》卷33。
    ①张卤:《皇明制书》卷9《教民榜文》第二十四条。
    ②章潢:《图书编》卷92,参见张建民:《湖北通史·明清卷》,第29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③(万历)《明会典》卷20《黄册》。
    ④熊鸣岐:《昭代王章》卷4《老人里甲合理词讼》。
    ⑤参见胡兴东:《元明清时期基层社会组织和社会控制研究》,载《光明观察》,2005年1月21日。
    ⑥《明宣宗实录》卷28。
    ①刘淇:《里甲论》,见贺长龄、魏源编《清朝经世文编》卷74《兵政五》。
    ② 吕坤:《实政录》卷5《乡甲约》。
    ③海瑞:《海瑞集》上册,第149-150页,中华书局,1981年。
    ④海瑞:《海瑞集》上册,第150页,中华书局,1981年。
    ⑤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卷8《乡亭之职》。
    ⑥《明宣宗实录》卷4。
    ⑦《明宣宗实录》卷35。
    ⑧ 吕坤:《实政录》卷5《乡甲约》。
    ⑨参见金仙憓:《从祁门县“谢氏诉讼”看明代中期徽州的诉讼处理和里老》,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 社版》,2005年第4期。
    ①参见秦晖:《传统中华帝国的乡村基层控制:汉唐间的乡村组织》,载黄宗智主编: 《中国乡村研究》第一辑,第1—3页,商务印书馆,2003年。
    ②陈宏谋:《寄扬仆园景素书》,见《皇朝经世文编》卷58《礼政》。
    ②张海珊:《聚民论》,见《皇朝经世文编》卷58《礼政》。
    ③参见萧放:《明清家族共同体组织民俗论》,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6期。
    ④参见常建华:《明代徽州的宗族乡约化》,载《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3期。
    ⑤(民国)《龙岩县志》卷29《杂录》。
    ①常建华:《明代宗族研究》,第30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②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第3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③郑振满:《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第242-257页,湖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
    ④参见陈柯云:《明清徽州宗族对乡村统治的加强》,载《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3期。
    ⑤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册,第1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①转引自王日根:《明清时期社会管理中官民的“自域”与“共域”》,载《文史哲》,2006年第4期。
    ②冯桂芬:《显志堂集》卷11《复宗法议》
    ③(乾隆)《上杭县志》卷9。
    ④转引自张侃:《从宗族到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基层政权建设——以1929-1934年的闽西赣南为中心的考察》,载《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02年第5期。
    ⑤钱杭、谢维扬:《传统与转型江西泰和农村宗族形态》,第116页,上海社会科学院,1995年。
    ①以上史料转引自陈柯云:《明清徽州宗族对乡村统治的加强》,载《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3期。
    ②《瑞金县志·风俗》,转引自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论》,第34页,人民出版社,1989年。
    ③参见陈柯云:《略论明清徽州的乡约》,载《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4期。
    ④以上史料转引自陈柯云:《明清徽州宗族对乡村统治的加强》,载《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3期。
    ⑤费成康:《中国的家法族规(附录)》,上海社会科学院,1998年。
    ①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编,第31页,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年。
    ②参见胡兴东:《元明清时期基层社会组织和社会控制研究》,载《光明观察》,2005年1月21日。
    ③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9《史五》。
    ④《清宣宗实录》卷181。
    ⑤《咸丰户部则例》卷3《保甲》。
    ⑥冯桂芬:《显志堂稿》卷10《复宗法议》。
    ⑦苏耀昌:《华南丝区:地方历史变迁与世界体系理论》,见《中国古代地主阶级研究论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
    ⑧《歙事闲谭·春帆纪程》,转引自王日根:《明清基层社会管理组织系统论纲》,载《清史研究》,1997年第2期。
    ⑨李燕光:《清代的政治制度》,见《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257页,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①陈宏谋:《谕议每族各设族正》,见徐栋《保甲书辑要》卷3《广存》。
    ②参见王先明、尤永斌:《略论晚清乡村社会教化体系的历史变迁》,载《史学月刊》,1999年第3期
    ③参见张中秋:《乡约的诸属性及其文化原理认识》,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5期。
    ④参见张明新:《乡规民约存在形态刍论》,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2004年第5期。
    ⑤参见卞利:《明清时期徽州的乡约简论》,载《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⑥参见汪毅夫:《试论明清时期的闽台乡约》,载《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1期。
    ⑦参见曹国庆:《明代乡约推行的特点》,载《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第1期。
    ⑧参见张中秋:《乡约的诸属性及其文化原理认识》,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5期。
    ⑨参见陈柯云:《略论明清徽州的乡约》,载《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4期。
    ①参见王日根:《论明清乡约属性与职能的变迁》,载《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2期。
    ②参见陈柯云:《略论明清徽州的乡约》,载《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4期。
    ③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卷17《南赣乡约》。
    ①陆世仪:《论治邑》,见徐栋《保甲书辑要》卷3《广存》。
    ②黄六鸿:《福惠全书》卷25《教养部》。
    ③徐栋:《保甲书》卷1《定例》。
    ④王凤生:《约正劝惩条约》,见徐栋:《保甲书》卷2《成例下》。
    ⑤徐栋:《牧令书》卷17《刑名上》。
    ①参见曹国庆:《明代乡约推行的特点》,载《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第1期。
    ② 吕坤《实政录》卷5《乡甲约》。
    ③参见汪毅夫:《明清乡约制度与闽台乡土社会》,载《台湾研究集刊(厦门)》,2001年第3期。
    ④黄佐:《泰泉乡礼》卷2《乡约》。
    ⑤参见曹国庆:《明代乡约推行的特点》,载《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第1期。
    ⑥参见张中秋:《乡约的诸属性及其文化原理认识》,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5期。
    ①参见王日根:《明清基层社会管理组织系统论纲》,载《清史研究》,1997年第2期。
    ②参见王日根:《中国传统政治文明中的官民相得》,载《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①唐甄:《潜书·考功》。
    ②丘溶:《大学衍义补·臣浚谨序》。
    ③李贽:《焚书》卷3《兵食论》。
    ④戴震:《孟子字义疏证》下。
    ⑤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卷8。
    ⑥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卷4。
    ⑦王夫之:《诗广传》卷2。
    ⑧顾炎武:《亭林文集》卷2。
    ⑨林则徐:《林则徐奏稿》上《江苏阴雨连绵田稻欠收情况》。
    ⑩王直:《抑庵文集》卷5《赠李知府赴任诗序》。
    ①唐甄:《潜书·有归》。
    ②林金树:《中国古代思想史·明清卷》,第205页,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③《尚书·大禹谟》。
    ④《皇明宝训·明太祖宝训》卷2《圣学》。
    ⑤《明太祖文集》卷1《免应天太平镇江宁国广德五府秋粮诏》。
    ⑥《明太祖实录》卷12。
    ①《明太祖实录》卷22。
    ②《明太祖实录》卷41。
    ③《明太祖实录》卷208。
    ④《大诰续编·科敛驴匹第五十六》。
    ⑤《皇明宝训·明太祖宝训》卷3《任官》。
    ⑥《皇明宝训·明太祖宝训》卷3《求言》。
    ⑦《明太祖实录》卷176。
    ⑧《明太祖实录》卷130。
    ⑨《明太祖实录》卷92。
    ①《明太宗实录》卷26。
    ②《明太宗实录》卷83、84。
    ③《明太宗实录》卷114。
    ④张居正:《张文忠公全集》卷1《奏疏一·陈六事疏》。
    ⑤张居正:《张文忠公全集》卷1《奏疏九·请罢织造内臣对》。
    ⑥张居正:《张文忠公全集》卷1《奏疏十一·请蠲积逋以安民生疏》。
    ⑦谈迁:《国榷》卷71。
    ⑧《清史稿》卷8《圣祖本纪三》。
    ①刘基:《诚意伯文集》卷13《田家》。
    ②薛瑄:《丛政录·三七》,转引自《老人言丛书》之二:《为政恒言》,第210页,章言、李成甲注译,三秦出版社,1998年。
    ③李贽:《藏书》卷68《外臣传》。
    ④方孝孺:《逊志斋集》卷3《深虑论七》。
    ⑤方孝孺:《逊志斋集》卷3《君职》。
    ⑥方孝孺:《逊志斋集》卷3《民政》。
    ⑦方孝孺:《逊志斋集》卷2《深虑论二》。
    ⑧方孝孺:《逊志斋集》卷3《君职》。
    ① 吕柟:《泾野子内篇》卷10《鹫峰东所语》。
    ②丘溶:《大学衍义补》卷1《总论朝廷之政》。
    ③邱溶.《大学衍义补》卷24《经制之义》。
    ④邱溶:《大学衍义补》卷13《总论固本之道》。
    ⑤丘溶:《大学衍义补》卷1《总论朝廷之政》。
    ①参见孙文学:《论邱溶“立政养民”财政思想》,载《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第7期。
    ②邱溶:《大学衍义补》卷13《总论固本之道》。
    ③邱溶:《大学衍义补》卷13《蕃民之生》
    ④丘溶:《大学衍义补》卷14《制民之产》。
    ①刘宗周:《刘子全书》卷17《徵臣恭承大对一时未展愚衷谨补牍以祈圣鉴疏》
    ②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
    ③黄宗羲:《孟子师说》卷4。
    ④黄宗羲:《破邪论·赋税》。
    ⑤王夫之:《读通鉴论》卷21《高宗六》
    ⑥唐甄:《潜书·考功》。
    ⑦唐甄:《潜书·明鉴》。
    ⑧唐甄:《潜书·考功》。
    ①唐甄:《潜书·达政》。
    ②汪志伊:《议海口情形疏》,见贺长龄《清经世文编》卷85《兵政十六·海防下》。
    ③汪志伊:《荒政辑要附论六条》,见贺长龄《清经世文编》卷41《户政十六·荒政一》。
    ④丘溶:《大学衍义补》卷15《重民之事》。
    ⑤丘溶:《大学衍义补》卷1《总论朝廷之政》。
    ①丘潜:《大学衍义补》卷14《制民之产》。
    ②林浚:《传奉敕谕查勘内田地疏》,见《明经世文编》卷88《林贞隶公集三》。
    ③王艮:《王心斋先生遗集》卷2《王道论》。
    ④王艮:《王心斋先生遗集》卷3《年谱·五十六岁》。
    ⑤王艮:《王心斋先生遗集》卷2《王道论》。
    ⑥唐甄:《潜书·宗孟》。
    ⑦《明孝宗实录》卷28。
    ⑧《光绪朝东华录》,第1401页,中华书局,1958年。
    ⑨《明太祖实录》卷193。
    ⑩《明太祖实录》卷236。
    ①《明英宗实录》卷239《景泰附录》卷57。
    ②《明宪宗实录》卷52。
    ③《明宪宗实录》卷71。
    ④《明宪宗实录》卷204。
    ⑤《明世宗实录》卷5。
    ⑥《明世宗实录》卷82。
    ⑦《明史纪事本末》卷2《平定东南》。
    ⑧《明太祖实录》卷6。
    ⑨《明太祖实录》卷21。
    ⑩《明太祖实录》卷22。
    11《明太祖实录》卷12。
    12余继登:《典故纪闻》卷4。
    13《皇明宝训·明世宗宝训》卷7《重农桑》。
    ①《明太祖实录》卷235。
    ②《明太祖实录》卷255。
    ③《明太祖实录》卷1。
    ④顾炎武:《日知录之余》卷4,引《太祖实录》。
    ⑤《明太祖实录》卷232。
    ⑥《明太祖实录》卷243。
    ⑦余继登:《典故纪闻》卷3。
    ⑧《明太祖实录》卷106。
    ⑨龙文彬:《明会要》卷53《食货一·劝农桑》。
    ①《明史纪事本末》卷14《开国规模》。
    ②《明史》卷78《食货志二》。
    ③孟昭信:《康熙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④《世宗宪皇帝圣训》卷25。
    ⑤(乾隆帝)《御制诗集》三集卷95。
    ⑥《山西通志》卷186《陈愚见以广聪疏》。
    ⑦《明宣宗实录》卷95。
    ①《世宗宪皇帝殊批谕旨》卷201下。
    ②严如熤:《汉南续修府志》卷27《艺文》。
    ③丘溶:《大学衍义补》卷22《贡赋之常》。
    ④王夫之:《读通鉴论》卷8。
    ⑤王夫之:《读通鉴论》卷19。
    ⑥王夫之:《噩梦》。
    ①《明太祖实录》卷29。
    ②《明太祖实录》卷19。
    ③王守仁:《乞宽免钱未之疏》,见《明臣奏议》卷116。
    ④《清圣祖实录》卷244。
    ⑤赵禄祥:《治乱警鉴》第4册,第833—844页,北京出版社,2002年。
    ⑥《清圣祖实录》卷87。
    ①《清圣祖实录》卷104。
    ②《清圣祖实录》卷223。
    ③《清圣祖实录》卷139。
    ④《清圣祖实录》卷21。
    ⑤参见何平:《论康熙时代的赋各减免》,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①《清史稿》卷15《高宗本纪》。
    ②《清圣祖实录》卷244。
    ③《清世宗实录》卷67。
    ④《清高宗实录》卷68。
    ⑤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32《歙县风土论》。
    ①郑板桥:《郑板桥集·潍县竹枝词》。
    ②王兆云:《白醉璅言》卷下《生计徒劳》。
    ③《越绝书》卷4《计倪内经第五》。
    ④沈垚:《落帆楼文集》卷9《与许海樵》。
    ⑤参见王世光:《清儒治生观念刍议》,载《求索》2002年第5期。
    ⑥《史记》卷129《货殖列传》。
    ①贾思勰:《齐民要术·序》。
    ②许衡:《许鲁斋集》卷6《国学事迹》。
    ③袁黄:《训儿俗语》第五《修业》。
    ④顾炎武:《日知录》卷3《民之质矣日用饮食》。
    ①王艮:《王心斋先生遗集》卷1《语录》。
    ②李贽:《焚书》卷1《答邓石阳书》。
    ③李贽:《李氏文集》卷18《明灯道古录》卷上。
    ④李贽:《焚书》卷1《答邓明府》。
    ①李贽:《四书评·大学》。
    ②李贽:《李氏文集》卷18《明灯道古录》卷上。
    ③李贽:《焚书》卷3《论政篇》。
    ④刘志琴:《晚明史论》,第229页,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
    ⑤本部分内容参考赵靖主编:《中国经济思想通史》,第449—-51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⑥《史记》卷129《货殖列传》。
    ⑦《汉书》卷24《食货志上》。
    ①陈耆卿:《嘉定赤城志》卷37《风土·重本业》,见巫宝三主编: 《中国经济思想史资料选辑(宋、金、元部分)》,第308-30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②《明太祖实录》卷177。
    ③《大明会典》卷9《吏部八·授职到任须知》。
    ④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卷2《传习录中》。
    ⑤张师载:《课子随笔节抄》卷2《何氏家规》。
    ⑥冯应京《月令广义》卷2《岁令二·授时》引《客商规略》中语。
    ⑦赵南星:《赵忠毅公文集》卷4《寿仰西雷翁七十序》。
    ⑧赵南星:《赵忠毅公文集》卷4《贺李汝立应科举序》。
    ⑨王夫之:《四书训义》卷3。
    ⑩王夫之:《读通鉴论》卷22。
    ①(康熙)《会稽县志》卷7《风俗志》。
    ②《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990《绍兴府风俗考》。
    ③转引自赵靖、石世奇:《中国经济思想通史》第四卷,第50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④《新安璜上程氏宗谱》卷首《家禁第十》,转引自李琳琦:《传统文化与徽商心理变迁》,载《学术月刊》,1999年第10期。
    ⑤歙县《许氏世谱·西皋许公行状》,转引自李琳琦:《传统文化与徽商心理变迁》,载《学术月刊》,1999年第10期。
    ⑥姚舜牧:《药言》。
    ①庞尚鹏:《庞氏家训》。
    ②陈绍闻:《中国古代经济文献》,第27-2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①张履祥:《杨园先生全集》卷19《赁耕末议》
    ②张英:《张氏家集·恒产琐言》
    ③《清世宗实录》卷57。
    ①《左传·宣公十二年》。
    ①《论语·子张》。
    ②《论语·里仁》。
    ③李开先:《闲居集》卷7《太子少保礼部尚书谥文敏渭崖霍公墓志铭》。
    ④李开先:《闲居集》卷10《荆川唐都御史传》。
    ⑤颜元:《颜元集·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教及门》。
    ⑥黄省曾:《贫士传·后序》。
    ⑦参见刘晓东:《晚明士人生计与士风》,载《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1期。
    ⑧冯梦龙:《喻世明言》卷18《杨八老越国奇逢》。
    ⑨戴名世:《戴名世集·种杉说序》。
    ⑩钱谦益:《牧斋初学集》卷82《为卓去病募饭书》。
    11唐甄:《潜书·食难》
    12李开先:《闲居集》卷7《库生李松石合葬墓志铭》。
    13E.弗洛姆:《健全的社会》,第22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
    14李维桢:《大泌山房集》卷106《乡祭酒王公墓表》。
    15吴宽:《匏翁家藏集》卷8《戴母庄氏墓志铭》。
    ①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卷32《补录·传习录拾遗》。
    ②魏礼:《魏季子文集》卷7《邱氏分关序》。
    ③《清史稿》卷480《张履祥传》。
    ④陈确:《陈确集》卷5《学者以治生为本论》。
    ⑤全祖望:《鲒埼亭集》外编卷8《先仲父博士府君权厝志》
    ⑥李兆洛:《养一斋文集》卷17《凤台保甲议》
    ⑦黄清宪:《半弓居文集》卷1《赠顾生序》
    ⑧唐甄:《潜书·养重》。
    ⑨陈康祺:《郎潜纪闻四笔》卷3《周永年治生三变》
    ①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18《治生》。
    ②参见徐永斌:《明清时期江南文人治生及其“变异”现象》,载《江海学刊》,2010年第4期。
    ③参见刘晓东:《晚明士人生计与士风》,载《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1期。
    ④袁采:《袁氏世范》卷中《处己》。
    ①谭元春:《谭友夏合集》卷72《三十四舅氏墓志铭》。
    ②龚炜:《巢林笔谈》卷5《士贫难为工》。
    ③龚炜:《巢林笔谈》卷4《舌耕笔畦更苦》。
    ④王有光:《吴下谚联》卷2《穷不读书富不教学》。
    ⑤沈垚:《落帆楼文集》卷24《费席山先生七十双寿序》。
    ⑥汪辉祖:《佐治药言·俭用》。
    ⑦李开先:《闲居集》卷8《淑媛弭氏墓志铭》。
    ⑧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乙集《沈倥侗愚》。
    ⑨(咸丰)《南浔镇志》卷12。
    ⑩钟惺:《隐秀轩文》宿集《白云先生传》。
    ①参见刘晓东:《论明代士人的“异业治生”》,载《史学月刊》,2007年第8期。
    ②林希元:《林次崖先生文集》卷2《王政附言疏》。
    ③《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食货典》卷101《荒政·论本邑禁籴食粮书》。
    ④(万历)《歙志·货殖》,见张海鹏等:《明清徽商资料选编》,第37页,黄山书社,1985年。
    ⑤李晋德:《客商一览醒迷·商贾醒迷》,见杨正泰:《天下水陆路程·天下路程图引·客商一览醒迷校注》,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⑥冯应京:《月令广义》卷2《岁令二·授时》
    ①卢文诏:《抱经堂文集》卷34《赠奉直大夫焕文吉公墓志铭》。
    ②章学诚:《章学诚遗书》卷16《敕赠文林郎获鹿县知县周俯君墓志铭》。
    ③(康熙)《紫堤村小志》卷中,沈白:《汪颖侯四十寿序》。
    ④归有光:《震川先生文集》卷31《白庵程翁八人寿序》。
    ⑤李象鹃:《棣怀堂随笔》卷2《上谷存牍》。
    ⑥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37。
    ⑦唐顺之:《唐荆川文集》卷15《程少君行状》。
    ⑧许承尧:《歙事闲谈》册18《歙风俗礼教考》。
    ⑨焦竑:《国朝献征录》卷57《大司马总督陕西三边魏确庵学墓志铭》。
    ⑩《雍正殊批谕旨》第47册,“刘于义雍正二年九月九日”条。
    11张瀚:《松窗梦语》卷4《百工纪》。
    12林漙:《西山樵唱·朝俗十三首》。
    13李梦阳:《空洞先生文集》卷44《明故王文显墓志铭》。
    ①《汪氏统宗谱》卷168、卷116,转引自李琳琦:《传统文化与徽商心理变迁》,载《学术月刊》,1999年第10期。
    ②沈垚:《落帆落文集》卷24《费席山先生七十双寿序》。
    ③李光缙:《景璧集》卷3《寓西兄伯寿序》。
    ④汪道昆:《太函集》卷52《海阳处士金仲翁配戴氏合葬墓志铭》。
    ⑤婺源《三田李氏统宗谱·环田明处士松峰李公行状》,见张海鹏等:《明清徽商资料选编》,第470-471页,黄山书社,1985年。
    ⑥《汪氏统宗谱》卷42《行状》。
    ①汪道昆:《太函集》卷17《黄公七十寿序》。
    ②归有光:《震川先生文集》卷13《白庵程翁八十寿序》。
    ③归有光:《震川先生文集》卷19《詹仰之墓志铭》。
    ④《明文海》卷451《肯翰林院编修止菴张先生墓碑》。
    ⑤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续稿》卷105《封文林郎句容令怀悔丁翁墓志铭》。
    ⑥(康熙)《休宁县志》卷6。
    ⑦梁其姿:《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第32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①《孔子家语》卷2《致思第八》。
    ②叶适:《水心别集》卷2《民事下》。
    ③司马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41《乞罢条例司常平使疏》。
    ①林文勋:《宋代富民与灾荒救济》,载《思想战线》,2004年第6期。
    ②梁其姿著:《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第42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③陈宏谋:《寄罗文思书》,《培远堂偶存稿·手札节要》卷中。
    ④赵延恺:《复厦斡园先生充沂曹济赈灾书》,见《皇朝经世文续编》卷43《户政十八·荒政三》。
    ⑤ 吕坤:《吕新吾先生文集》卷1《忧危疏》,见《明经世文编》卷415。
    ⑥李雯:《蓼斋集》卷43《策三·赋役》。
    ①《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676《苏州府部汇考八》。
    ②田畯:《陈粤西矿厂疏》,见《清朝经世文编》卷52。
    ③(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810《刑部·刑律斗殴》。
    ④何瑭:《何柏斋先生文集·均徭私议》,见《明经世文编》卷144。
    ⑤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41《山东》。
    ⑥王士性:《广志绎》卷3《山西》。
    ⑦沈垚:《落帆落文集》卷7《谢府君家传》。
    ⑧吕坤:《去伪斋集》卷1《忧危疏》。
    ①李雯:《蓼斋集》卷43《策三·赋役》。
    ②《明史》卷221《丁宾传》。
    ③顾炎武:《日知录》卷6《庶民安故时用足》。
    ④唐甄:《潜书·富民》。
    ⑤唐甄:《潜书·善施》。
    ⑥谢阶树:《约书》卷11《制治》,卷8《保富》。
    ①谢阶树:《约书》卷8《保富》。
    ②《明太祖实录》卷73。
    ③丘浚:《大学衍义补》卷13《蕃民之生》。
    ④李乐:《续见闻杂记》卷8《第九十七则》。
    ⑤《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676《苏州府部》。
    ⑥徐贞明:《西北水利议》,《农政全书》卷12《水利》。
    ⑦(天启)《平湖县志》卷16《人物·尚义》
    ⑧刘衡: 《读律心得》,转引自郭成伟:《官箴书点评与官箴文化研究》,第263页,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
    ①祁彪佳:《祁彪佳集》卷5《救荒全书小序》。
    ②丘浚:《大学衍义补》卷16《恤民之患》。
    ③丘浚:《大学衍义补》卷106《详听断之法》。
    ④顾起元:《客坐赘语》卷5《三宜恤》,王元简语。
    ⑤张履祥:《杨园先生全集》卷19《赁耕末议》
    ⑥王夫之:《读通鉴论》卷2《汉高帝》。
    ⑦王夫之:《黄书·大政第六》。
    ①林希元:《林次崖文集一·荒政丛言疏》,见《明经世文编》卷162。
    ②参见刘亚中:《汪志伊<荒政辑要>所见之荒政思想》,载《中国农史》,2006年第4期。
    ③归有光:《三吴水利录》卷3《周文英书》。
    ④参见刘亚中:《汪志伊<荒政辑要>所见之荒政思想》,载《中国农史》,2006年第4期。
    ⑤范仲淹:《范文正公集》卷5《义庄规条》。
    ⑥于镒:《于氏中说》,转引自王日根:《明清基层社会管理组织系统论纲》,载《清史研究》,1997年第2期。
    ⑦顾炎武:《日知录》卷8《庶民安故财用足》。
    ①方苞:《方望溪先生文集》卷14《仁和汤氏义田记》。
    ②《义门陈氏家乘》卷3《礼俗志·推广家法十五条》,转引自周荣:《中国传统社会晚期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探》,载《人文论丛》,2003年卷。
    ③湖南《平江叶氏族谱》卷首《家训五条》,转引自周荣:《中国传统社会晚期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探》载《人文论丛》,2003年卷。
    ④万历《休宁范氏族谱·谱祠·统宗祠规·宗族当睦》,转引自陈瑞:《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的内部救济》载《中国农史》,2007年第1期。
    ⑤冯桂芬:《校邠庐抗议》下篇《复宗法议》。
    ⑥(康熙)《建安县志》卷39《人物四》。
    ⑦建阳《重修黄文甫公族谱·凡例》,转引自王日根:《明清基层社会管理组织系统论纲》,载《清史研究》,1997年第2期。
    ⑧(光绪)《重修长汀县志》卷24《义行》。
    ①长沙《瞿氏家乘》,转引自王日根:《明清基层社会管理组织系统论纲》,载《清史研究》,1997年第2期。
    ②(光绪)《绵竹乡土志·耆旧》,转引自王日根:《明清基层社会管理组织系统论纲》,载《清史研究》,1997年第2期。
    ③《明太祖实录》卷73。
    ④《明太祖实录》卷236。
    ⑤《大诰三编·陆和仲胡党第八》。
    ⑥《皇明诏令》卷2《正礼仪风俗诏》
    ⑦《清高宗实录》卷314。
    ⑧《清史稿》卷339《王亶望传》。
    ①《清仁宗实录》卷91。
    ②《清宣宗实录》卷7。
    ③(崇祯)《嘉兴县志》卷20《丝纶》。
    ①(乾隆)《英山县志》卷17《义行》。
    ②《明英宗实录》卷289。
    ③(崇祯)《松江府志》卷13《荒政》。
    ④《明宪宗实录》卷28。
    ⑤《明史》卷78《食货志二》。
    ⑥(乾隆)《清朝通志》卷88《食货略八》。
    ⑦杨景仁:《筹济编》卷10《劝输》。
    ⑧(康熙)《南海县志》卷13《人物列传下·义行》。
    ⑨(康熙)《永康县志》卷13《义民序》。
    ⑩黄中坚:《蓄斋集》卷1《限田论》。
    11汪志伊:《稼门诗钞》卷2《保富箴》。
    ①杨景仁:《筹济编》卷10《劝输》。
    ②金声:《金太史集》卷4《与歙令君书》。
    ③归有光:《震川先生文集》卷13《东庄孙君七十寿序》。
    ④方苞:《方望溪先生文集》卷11《余君墓志铭》。
    ⑤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100《广东四》。
    ⑥张燮:《东西洋考》卷7《饷税考》。
    ⑦《明太祖实录》卷49。
    ⑧李贽:《藏书》卷17《富国名臣总论》。
    ⑨邱濬:《大学衍义补》卷25《制国用·市籴之令》。
    ①《史记》卷129《货殖列传》。
    ②丘濬:《大学衍义补》卷20《生财有大道》。
    ③丘濬:《大学衍义补》卷26《铜楮之币上》。
    ④张居正:《张太岳集》卷32《答宣府总督范溪》。
    ⑤李贽:《李氏文集》卷18《明灯道古录卷上》。
    ⑥李贽:《焚书》卷1《答邓明府》。
    ⑦李贽:《焚书》卷1《答耿中丞》。
    ⑧唐甄:《潜书·七十》。
    ⑨唐甄:《潜书·格定》。
    ①唐甄:《潜书·六善》。
    ②《明太祖实录》卷253。
    ③《明太祖实录》卷46。
    ④《明太祖实录》卷177。
    ⑤《明太祖实录》卷177。
    ⑥《明太祖实录》卷250。
    ①《明太祖实录》卷164。
    ②《明宪宗实录》卷203。
    ③《清圣祖实录》卷22。
    ④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卷8《拟连珠六十八首》。
    ⑤方孝孺:《逊志斋集》卷14《送陈达庄序》。
    ⑥方孝孺:《逊志斋集》卷4《读汉盐铁论》。
    ⑦方孝孺:《逊志斋集》卷1《杂诫》。
    ①王叔英:《资治策疏》,见《明经世文编》卷12《王翰林奏疏》。
    ②吕坤:《呻吟语》卷5《治道》。
    ③丘濬:《大学衍义补》卷14《制民之产》。
    ④丘濬:《大学衍义补》卷28《山泽之利上》。
    ⑤丘濬:《大学衍义补》卷25《市籴之令》。
    ⑥海瑞:《四书讲义·生财有大道节》,《海瑞集》下册,第493页,中华书局,1962年。
    ⑦张居正:《张太岳集》卷15《论时政疏》。
    ⑧张居正:《张太岳集》卷36《陈六事疏》。
    ⑨徐光启:《复太史焦座师》,《徐光启集》上册,第454页,中华书局,1963年。
    ⑩徐光启:《拟上安边御虏疏》,《徐光启集》上册,第237页,中华书局,1963年。
    11《明史》卷255《刘宗周传》。
    12王夫之:《尚书引义》卷4。
    ①顾炎武:《亭林文集》卷1《钱粮论》。
    ②顾炎武:《亭林文集》卷12《人聚》。
    ③唐甄:《潜书·存言》。
    ④唐甄:《潜书·考功》。
    ⑤唐甄:《潜书·厚本》。
    ⑥唐甄:《潜书·富民》。
    ⑦唐甄:《潜书·富民》。
    ⑧唐甄:《潜书·存言》。
    ①唐甄:《潜书·匪更》。
    ②唐甄:《潜书·厚本》。
    ③李塨:《<平书>订》卷7。
    ④钱泳:《履园丛话》丛话4《水学·水利条》。
    ⑤万斯大:《周官辨非·天官》。
    ⑥魏源:《默觚下·治篇五》, 《魏源集》上册,第48页,中华书局,1976年。
    ⑦吴铤:《因时论九·论财用》,见《皇朝经世文续编》卷29《户政一·理财上》。
    ⑧吴铤:《因时论十八·税敛》,见《皇朝经世文四编》卷18《户政·税则》。
    ⑨包世臣:《安吴四种》卷26《答族子孟开书》。
    ⑩包世臣:《安吴四种》卷7《说储上篇前序》。
    11《几亭全书》卷13《学言详记·政事上》,转引自沟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中译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82页。
    ①《明太祖实录》卷16。
    ②《明太祖实录》卷135。
    ③《明太祖实录》卷176。
    ④《明太祖实录》卷145。
    ⑤《明太祖实录》卷177。
    ⑥《明太祖实录》卷196。
    ⑦《大诰续编·常熟县官乱政第四十九》。
    ⑧《清高宗实录》卷242。
    ⑨刘定之:《刘文安公全集》四集《刘文安公十科策略·户科》。
    ①丘濬:《大学衍义补》卷20《总论理财之道上》。
    ②丘濬:《大学衍义补》卷24《经制之义下》。
    ③丘濬:《大学衍义补》卷20《总论理财之道上》。
    ④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2《<大学论>下》。
    ⑤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17《读<大学>》。
    ⑥吕坤:《去伪斋集》卷1《忧危疏》。
    ⑦海瑞:《四书讲义》,《海瑞集》下册,第493页,中华书局,1962年。
    ⑧李贽:《四书评·大学》。
    ①林浚:《传奉敕谕查勘内田地疏》,见《明经世文编》卷88《林贞隶公集三》。
    ②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卷12《财用》。
    ③吕坤:《去伪斋集》卷1《忧危疏》。
    ④丘濬:《大学衍义补》卷25《市籴之令》。
    ⑤《明世宗实录》卷23。
    ⑥丘濬:《大学衍义补》卷22《贡赋之常》。
    ⑦丘濬:《大学衍义补》卷20《总论理财之道上》。
    ①参见史志宏:《明及清前期保守主义的海外贸易政策形成的原因及历史后果》,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4期。
    ①傅筑夫:《中国古代经济史概论》,第32-3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②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卷3《语录三》。
    ③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卷6《文录三》。
    ④何心隐:《何心隐集》卷1《原学原讲》。
    ⑤李贽:《焚书》卷32《德业儒臣后论》。
    ①李贽:《焚书》卷1《答邓明府书》。
    ②李贽:《李氏文集》卷18《明灯道古录上》。
    ③李贽:《焚书》卷5《贾谊》。
    ④李贽:《焚书》卷5《朋友篇》。
    ⑤李贽:《续焚书》卷2《论交难》。
    ⑥李贽:《焚书》增补一《答周二鲁》。
    ⑦李贽:《李氏文集》卷18《明灯道古录上》。
    ⑧李贽:《李氏文集》卷19《明灯道古录下》。
    ⑨黄宗羲:《明儒学案》卷32《泰州学案》。
    ①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②黄宗羲:《孟子师说》卷4。
    ③顾炎武:《亭林文集》卷1《郡县论》。
    ④顾炎武:《日知录》卷《言利之臣》。
    ⑤王夫之:《读四书大全》卷4。
    ①王夫之:《四书训义》卷24。
    ②王夫之:《读通鉴论》卷19。
    ③王夫之:《四书训义》卷38。
    ④王夫之:《读通鉴论》卷8。
    ⑤王夫之:《读通鉴论》卷5。
    ⑥唐甄:《潜书·七十》。
    ⑦唐甄:《潜书·善游》。
    ①唐甄:《潜书·更币》。
    ②唐甄:《潜书·善施》。
    ③唐甄:《潜书·富民》。
    ④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卷下《理》。
    ⑤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卷下《才》。
    ①袁枚:《小仓山房文集》卷22《清说》。
    ②曹一士:《四焉斋文集》卷2《策·吴中风俗》。
    ③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18《义利》。
    ④赵靖:《中国经济思想通史》第4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①《论语·里仁》。
    ②《论语·子罕》。
    ③《论语·里仁》。
    ④《论语·宪问》。
    ⑤《论语·述而》。
    ⑥《论语·尧曰》。
    ⑦《论语·子路》。
    ⑧《孟子·告子下》。
    ⑨《孟子·告子上》。
    ⑩《孟子·离娄下》。
    ①《荀子·荣辱》。
    ②《荀子·大略》。
    ③《汉书》卷56《董仲舒传》。
    ④董仲舒:《春秋繁露·玉英》。
    ⑤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①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1《明道先生语一》。
    ②朱熹:《四书集注·孟子·滕文公上》。
    ③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22《伊川先生语八》。
    ④程颢、程颐:《河南程氏粹言》卷1《论政篇》。
    ⑤朱熹:《朱子语类》卷18《大学五》。
    ⑥朱熹:《朱子语类》卷12《学六》。
    ⑦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24《伊川先生语十》。
    ⑧司马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39。
    ⑨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9《伊川先生语五》。
    ⑩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8《伊川先生语四》。
    11朱熹:《朱子语类》卷27《论语九》。
    12朱熹:《朱文公文集》卷75《送张仲隆序》。
    13朱熹:《朱子语类》卷51《孟子一》。
    ①叶适:《习学记言》卷27《魏志》。
    ②丘濬:《大学衍义补》卷31《制国用》。
    ③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④王夫之:《四书训义》卷3。
    ⑤王夫之:《尚书引义》卷2《禹贡》。
    ⑥王夫之:《周易外传》卷1。
    ①王夫之:《四书训义》卷8。
    ②颜元:《四书正误》卷1《大学》。
    ③戴震:《孟子字义疏证·权》。
    ④章太炎:《章太炎全集》卷4《释戴》。
    ⑤郑棠:《道山集》卷2《道山杂言》。
    ⑥田艺蘅:《留青日札》卷7《玉笑零音》。
    ①李华:《明清以来北京工商会馆碑刻选编》,第16页,文物出版社,1980年。
    ②李梦阳:《空洞先生文集》卷59《贾论》。
    ③康海:《康对山集》卷38《扶风耆宾樊翁墓铭》。
    ④(光绪)《婺源县志》卷33,转引自张燕华、周晓光:《论道光中叶以后上海在徽茶贸易中的地位》,载《历史档案》,1997年第1期。
    ⑤张海鹏等:《明清徽商资料选编》,第1355条,黄山书社,1985年。
    ⑥李梦阳:《空洞先生文集》卷45《明故王文显墓志铭》。
    ① 以上史料转引自张明富:《论明清商人文化的特点》,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①王符:《潜夫论》卷1《务本》。
    ②《管子·五辅篇》。
    ③《管子·治国》。
    ④《荀子·大略》
    ⑤《荀子·富国》。
    ①《商鞅·商君书》。
    ②《史记》卷68《商君列传》。
    ③《韩非子·奸动弑臣》。
    ④《韩非子·五蠹》。
    ⑤《汉书》卷24《食货志》。
    ⑥桓宽:《盐铁论·力耕》。
    ①桓宽:《盐铁论·通有》。
    ②桓宽:《盐铁论·本议》。
    ③范仲淹:《范文正公集·政府奏议》卷上《答手诏条陈十事》。
    ④恽敬:《大云山房文稿·初集》。
    ①丘濬:《大学衍义补》卷25《市籴之令》。
    ②丘濬:《大学衍义补》卷26《铜楮之币上》。
    ③张居正:《张文忠公全集》文集8《赠水部周汉浦榷竣还朝序》。
    ④张翰:《松窗梦语》卷4《百工纪》。
    ①汪道昆:《太函集》卷65《虞部陈使君榷政碑》。
    ②王阳明:《王文成公全集》卷25《节庵方公墓表》。
    ③李贽:《焚书》卷2《又与焦弱侯》。
    ④李贽:《李氏文集》卷18《明灯道古录上》。
    ⑤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①王夫之:《宋论》卷2。
    ②王夫之:《读通鉴论》卷27。
    ③唐甄:《潜书·善施》。
    ④唐甄:《潜书·养重》。
    ⑤唐甄:《潜书·格定》。
    ①沈垚:《落帆楼文集》卷24《费席山先生七十双寿序》。
    ②王源:《平书订·财用下》。
    ③王源:《平书订》卷11。
    ④《清朝文献通考》卷60《市籴五》。
    ⑤包世臣:《中衢一勺》卷7《说储上篇序》。
    ⑥包世臣:《安吴四种》卷26《庚辰杂著二》。
    ⑦包世臣:《齐民四术·目录叙》。
    ⑧包世臣:《中衢一勺》卷7《说储上篇序》。
    ①龚自珍:《龚自珍全集》卷1《乙丙之际塾议第十六》。
    ②魏源:《海国图志》卷61《外大西洋、弥利坚国》。
    ③《明穆宗实录》卷44。
    ④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13《史九》。
    ①万明:《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第21页,商务印书馆,2005年。
    ②于慎行:《谷山笔尘》卷4《相鉴》。
    ③高晋:《奏请海疆禾棉兼种疏》,见《皇清贡议》卷61。
    ④黄印:《锡金识小录》卷1《田土之利》。
    ⑤《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230《充州府部·风俗考》
    ⑥郑昌淦:《明清农村商品经济》,第103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⑦(同治)《临湘县志》卷4,转引自江太新:《三农与市场——以明清经济发展为例》,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4期。
    ⑧陈懋仁:《泉南杂志》卷上。
    ⑨何乔远:《闽书》卷38《风俗志》。
    ⑩屈大均:《广东新语》卷27《草语》。
    11黄省曾:《吴风录》。
    12郭起元:《论闽省务本节用书》,见《清朝经世文编》卷36。
    13(天启)《赣州府志》卷3。
    ①郭柏苍:《闽产录异》卷1《货属》
    ②陈炽:《续富国策》卷1《种竹造纸说》
    ③《雍正朱批谕旨》47册,雍正二年五月十二日朱批。
    ④徐继畲:《松龛先生全集·奏疏上》。
    ⑤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37。
    ⑥屈大均:《广东新语》卷14《食语》。
    ⑦屈大均:《广东新语》卷9《事语》。
    ⑧何良俊:《四友斋丛说摘抄》。
    ①《商君书·说民》。
    ②《论语·季氏》。
    ③《管子·揆度》。
    ④《管子·国蓄》。
    ⑤桓宽:《盐铁论·轻重十四》。
    ⑥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8《事志》。
    ⑦《汉书》卷99《王莽传》。
    ⑧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31。
    ⑨《魏书》卷53《李孝伯传附李安世传》。
    ①王安石:《临川集》卷5《酬王詹叔奉使江南访茶利害》。
    ②《明史》卷77《食货志》。
    ③吴宽:《匏翁家藏集》卷58《莫处士传》。
    ④谈迁:《国榷》卷8。
    ⑤参见秦晖:《中国经济史上的怪圈:“抑兼并”与“不抑兼并”》,载《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4期。
    ⑥杨仲良:《皇朝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13。
    ⑦沈括:《梦溪笔谈》卷25《杂志二》。
    ⑧查继佐:《罪惟录》卷17《毅宗烈皇帝纪》。
    ⑨查继佐:《罪惟录》卷31《李自成传》。
    ⑩《韩非子·显学》。
    11《史记》卷129《货殖列传》。
    ①参见林文勋、谷更有著:《唐宋乡村社会力量与基层控制》,第112、121页,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②方孝孺:《逊志斋集》卷11《与友人论井田书》。
    ③吕坤:《去伪斋集·知足说自警》。
    ④吕坤:《去伪斋集·反挽歌》。
    ⑤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杂论史事》。
    ⑥余英时:《现代儒学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⑦丘濬:《大学衍义补》卷25《市籴之令》。
    ⑧丘濬:《大学衍义补》卷20《总论理财之道上》。
    ①丘溶:《大学衍义补》卷25《市籴之令》。
    ②李贽:《李氏文集》卷18《道古录卷上》。
    ③李贽:《李氏文集》卷19《道古录卷下》。
    ④李雯:《蓼斋集》卷43《策三·赋役》。
    ⑤王夫之:《庄子解》卷6《大宗师》。
    ⑥王夫之:《读通鉴论》卷5《哀帝》。
    ⑦王夫之:《读通鉴论》卷3《武帝》。
    ⑧王夫之:《噩梦》。
    ⑨王夫之:《读通鉴论》卷5《哀帝》。
    ⑩黄中坚:《蓄斋集》卷1《限田论》。
    11袁枚:《书王荆公文集后》,见《皇朝经世文编》卷11《治体五·治法上》。
    ①谢阶树:《约书》卷1《辨惑》。
    ②谢阶树:《约书》卷8《保富》。
    ③谢阶树:《约书》卷11《制治》。
    ④雍正皇帝:《大义觉迷录·奉旨问讯曾静口供十三条》之四《社会出现贫富差别的原因是否可以归咎于君王呢?》,第66页,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1年。
    ⑤丘濬:《大学衍义补》卷13《蕃民之生》。
    ⑥《明神宗实录》卷491。
    ⑦唐甄:《潜书·存言》。
    ⑧唐甄:《潜书·考功》。
    ⑨黄中坚:《畜斋集》卷1《限田论》。
    ①魏源:《古微堂内集》卷2《治篇十四》。
    ②王韬:《弢园文录外编》卷1《重民》。
    ③《明经世文编》卷398《徐尚宝集》卷1《西北水利议》。
    ④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14《江南·应天府》。
    ①钱士升:《定人心消乱萌疏》,载(光绪)《重修嘉善县志》卷31《奏疏》。
    ②张潮:《昭代丛书》卷12《日录杂说》。
    ③(嘉靖)《固始志》卷9《杂述志·义输》。
    ④唐甄:《潜书·富民》。
    ⑤黄中坚:《蓄斋集》卷5《恤农》。
    ①魏源:《古微堂内集》卷3《治篇十四》。
    ②李豫亨:《推篷寤语》卷8《毗闾阎之政》。(法式善又转引自《推篷寤语》,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24,子部34,杂家类存目1,册24,161—162页。)
    ③顾炎武:《日知录》卷10《苏松二府田赋之重》。
    ④王士性:《广志绎》卷2《两都》。
    ⑤林希元:《林次崖先生文集》卷1。
    ⑥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田制一》。
    ⑦顾炎武:《日知录》卷10《苏松二府田赋之重》。
    ⑧顾炎武:《日知录》卷10《苏松二府田赋之重》。
    ⑨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13《史九》。
    ⑩方凤:《改亭存稿》卷5《杂著》。
    11庞尚鹏:《百可亭摘稿》卷1《均粮役以除民害疏》。
    ①李雯:《蓼斋集》卷43《策三,赋役》。
    ②陈龙正:《几亭外书》卷4《乡邦利弊考》。
    ③丘濬:《大学衍义补》卷22《贡赋之常》。
    ④丘濬:《大学衍义补》卷25《市籴之令》。
    ⑤唐甄:《潜书·存言》。
    ⑥丘濬:《大学衍义补》卷25《市籴之令》。
    ⑦黄绾:《明道编》卷4。
    ⑧徐如珂:《徐念阳公集》卷7《候吴县万父母》。
    ①王夫之:《宋论》卷12《光宗》。
    ②王夫之:《读通鉴论》卷19《隋文帝》。
    ③王夫之:《宋论》卷12《光宗》。
    ④王夫之:《宋论》卷12《光宗》。
    ⑤王夫之:《黄书·大正第六》。
    ⑥王夫之:《读通鉴论》卷2《惠帝》。
    ⑦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田制二》。
    ⑧ 曾廉:《蠡庵集》卷13《答杨生子玉书》。
    ⑨《明史》卷3《太祖本纪三》。
    ⑩《明太祖实录》卷101。
    ①《明太祖实录》卷252。
    ②吴宽:《匏翁家藏集》卷75《施孝先墓表》。
    ③吴宽:《匏翁家藏集》卷43《尚书严公流芳录序》。
    ④《明经世文编》卷398《徐尚宝集》卷1《西北水利议》。
    ⑤徐光启:《农政全书》卷9《垦田疏》。
    ⑥徐光启:《农政全书》卷12《徐贞明西北水利议条》注。
    ⑦李雯:《蓼斋集》卷43《策五·盐策》。
    ①王源:《平书订·财用第七下》。
    ②《大明会典》卷78《礼部三六·选补生员》。
    ③李贤:《古穰集》卷15《赠文林郎江西道监察御史郑吾墓表》。
    ④谢肇淛:《五杂俎》卷12。
    ⑤《明史》卷209《杨继盛传》。
    ⑥吴士奇:《征信录·货殖传》。
    ①李雯:《蓼斋集》卷43《策三,赋役》。
    ②唐甄:《潜书·富民》。
    ③汪辉祖:《学治续说·保富》。
    ①汪辉祖:《学治续说·保富之道》。
    ②张居正:《张太岳先生文集》卷29《答应天巡抚胡雅斋言严治为善爱》。
    ③雍正十三年《永除土工碑》,转引自冯贤亮:《明清江南的富民阶层及其社会影响》,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1期。
    ④《清圣祖实录》卷266。
    ⑤《清高宗实录》卷97。
    ①《清世宗实录》卷79。
    ②陈康祺:《郎潜纪闻二笔》卷5《老吏论各省吏治之坏》。
    ③《明世宗实录》卷457。
    ④《清朝文献续通》卷26《征榷》。
    ⑤《清朝通典》卷8《食货八》。
    ⑥《清圣宗实录》卷158。
    ⑦《明史》卷226《海瑞传》。
    ⑧海瑞:《海瑞集》上册,《兴革条例·刑属》,第117页,中华书局,1962年。
    ⑨海瑞:《海瑞集》上册,《劝赈贷告示》,第179页,中华书局,1962年。
    ⑩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13《史九》。
    ①顾起元:《客座赘语》卷5《三宜恤》。
    ②万衣:《万子迂谈》卷4《湖南救荒议》。
    ③参见朱英:《近代中国商业发展与消费习俗变迁》,载《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④《国语·周语下》
    ⑤《墨子·辞过》
    ⑥范濂:《云间据目抄》卷2《记风俗》。
    ⑦陆辑:《蒹葭堂稿》卷6《禁奢辨》。
    ①王士性:《广志绎》卷4《江南诸省》。
    ②赵翼:《檐曝杂记》卷4《广东蜑民》,中华书局,1982年,第62页。
    ③法式善:《陶庐杂录》卷5引李豫亨《推篷寤语》。
    ④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苏俗奢靡》。
    ⑤钱泳:《履园丛话》卷1《安顿穷人》。
    ①张世浣:《重修扬州府志》卷3《巡幸志三》。
    ②魏源:《古微堂内集》卷2《治篇十四》。
    ③严复:《原富》。
    ④陈祖范:《司业文集》卷2《昭文县志未刻诸小序·风俗》。
    ①(民国)《歙县志》卷1《舆地志·风俗》。
    ②陆辑:《蒹葭堂稿》卷6《禁奢辨》。
    ③魏世傚:《奢吝说》,见《皇朝经世文编》卷53《户政二十八·钱币下》。
    ①张光博:《社会学词典》,第507页,人民出版社,1989年。
    ②《孟子·滕文公》。
    ③《论语·颜渊》。
    ④陆贾:《新语·大政下》。
    ⑤《后汉书》卷43《朱穆传》
    ①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第205页,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
    ②《明史》卷50《礼志》。
    ③《明太祖实录》卷21。
    ①《明史》卷296《孝义传一》。
    ②《明太祖实录》卷255。
    ③高攀龙:《高子遗书》卷10《家训》。
    ④姚舜牧:《药言》。
    ⑤《明史》卷3《太祖本纪三》。
    ①《清圣祖实录》卷34。
    ②《圣谕广训·序》。
    ③参见陈延斌:《试论明清家训的发展及其教化实践》,载《齐鲁学刊》,2003年第1期。
    ④《明史》卷2《太祖本纪二》。
    ⑤陈鼎:《东林列传》卷2《顾宪成传》。
    ①参见陈延斌:《试论明清家训的发展及其教化实践》,载《齐鲁学刊》,2003年第1期。
    ②《清圣祖实录》卷249。
    ③《清圣祖实录》卷258。
    ④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卷1《知行录之六·批增城县改立忠孝词申》。
    ⑤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卷1《知行录之四·十家牌法告谕各府父老子弟》。
    ⑥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卷1《知行录之六·牌行南宁府延师讲礼》。
    ⑦沈垚:《落帆楼文集》卷4《风俗篇》
    ⑧顾炎武:《日知录》卷13《流品》。
    ⑨顾炎武:《亭林文集》卷4《与友人书九》。
    ⑩顾炎武:《日知录》卷9《人才》。
    11顾炎武:《日知录》卷13《廉耻》。
    ①王夫之:《读通鉴论》卷13。
    ②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卷1。
    ③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卷4。
    ④《论语·颜渊》。
    ⑤王夫之:《四书训义》卷6。
    ⑥转引自刘华政:《陈宏谋法律思想初探》,载《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①陈宏谋:《培远堂手札节存·寄四侄钟杰书》。
    ②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卷4《与杨仕德薛尚谦书》。
    ③王夫之:《四书训义》卷25。
    ④余继登:《典故纪闻》卷1。
    ⑤《明太祖实录》卷46。
    ⑥《明太祖实录》卷43。
    ①《明史》卷42《职官志二》。
    ②《明史》卷137《宋讷传》。
    ③《明史》卷69《选举志一》。
    ④《明太祖实录》卷96。
    ⑤《明太祖实录》卷213。
    ⑥吕坤:《实政录》卷3《兴复社学》。
    ⑦《明史》卷69《选举志一》。
    ①朱健:《古今冶平略》卷2。
    ②《明太祖实录》卷241。
    ③《明宪宗实录》卷212。
    ④《明神宗实录》卷205。
    ⑤《明神宗实录》卷28。
    ⑥《明神宗实录》卷57。
    ⑦《明史》卷69《选举志一》。
    ⑧全祖望:《鲒培亭集·外编》卷22《明初学校贡举事宜记》。
    ⑨《清世祖实录》卷74。
    ①《清史稿》卷5《世祖本纪二》。
    ②《清圣祖实录》卷34。
    ③《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317《礼部·学校·各省书院·各省义学》。
    ④《钦定学政全书》卷73《义学事例》。
    ⑤《清圣祖御制文集》卷17《学校论》。
    ⑥参见王先明/尤永斌:《略论晚清乡村社会教化体系的历史变迁》,载《史学月刊》,1999年第3期。
    ⑦《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323《礼部·风教·旌表节孝》。
    ⑧《明史》卷169《循吏传》。
    ⑨《明会要》卷25《学校上》。
    ①焦竑:《国朝献征录》卷92《河南一》。
    ②焦竑:《国朝献征录》卷98《四川》。
    ③《明宪宗实录》卷212。
    ④《大明会典》卷78《礼部三十七·风宪官提督》。
    ⑤全祖望:《鲒亭集外编》卷22《明初学校贡举事宜记》。
    ⑥(康熙)《保德州志》卷11《艺文》中,贾允格《社学记》。
    ⑦《清史稿》卷476《循吏一》。
    ⑧《清史稿》卷478《循吏三》。
    ⑨周勇:《知识、教化与欲望:中国十一世纪的教育话语》,见丁钢:《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3辑)》,第75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⑩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卷1《知行录之六·批立社学师耆老名呈》。
    11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卷4《顺生录之一·攻治盗贼二策疏》。
    ①杨希闵:《明王文成公守仁年谱》卷1。
    ②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卷16《仰南安赣州印行告谕》。
    ③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卷28《告庐陵父老子弟》。
    ④王杏:《新建阳明书院记》,转引自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高志刚:《论明代贵州书院对贵州区域文化的影响》。
    ⑤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卷23《何陋轩记》。
    ⑥陈宏谋:《寄孙隽书》,《培远堂手札节要》卷上。
    ⑦陈宏谋:《寄广西府书》,《培远堂手札节要》卷上。
    ⑧陈宏谋:《培远堂文集》卷2《全滇义学汇记·序》。
    ⑨陈宏谋:《培远堂文檄》卷3《通省义学规条详》。
    ①陈宏谋:《培远堂文檄》卷5《天津道任通查天河二府义学檄》。
    ②陈宏谋:《培远堂文檄》卷3《通省义学规条详》。
    ③《清史稿》卷307《陈宏谋传》。
    ④陈宏谋:《培远堂文集》卷2《全滇义学汇记·序》。
    ⑤丁日昌:《抚吴公牍》卷9《札苏藩司饬属设立社学》,转引自徐茂明:《同光之际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秩序的重建》,《江海学刊》,2003年第5期。
    ①《孝经·广要道章》。
    ②《论语·学而》。
    ③《论语·学而》。
    ④《孟子·尽心上》。
    ⑤《论语·学而》。
    ⑥《孟子·尽心上》。
    ⑦《孟子·离娄上》。
    ⑧董宝良:《陶行知教育论著选》,第395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
    ⑨参见顾明远:《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教育的影响》,载《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1期。
    ①参见陈蕴茜:《论教育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群体转型的影响》,载《江海学刊》,1996年第5期。
    ②《明太祖实录》卷77。
    ③参见王先明/尤永斌:《略论晚清乡村社会教化体系的历史变迁》,载《史学月刊》,1999年第3期。
    ①参见曹国庆《王守仁的心学思想与南赣乡约的推行》,《中国哲学史》(人大复印资料)1995年第2期;《明代乡约发展的阶段性考察》, 《江西社会科学》1993年第8期;《明代乡约推行的特点》《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春之卷等。
    ②参见王先明/尤永斌:《略论晚清乡村社会教化体系的历史变迁》,载《史学月刊》,1999年第3期。
    ③许振祎:《奏设味经书院疏》,见《皇朝经世文续编》卷65《礼政五·学校下》。
    ④《明史》卷79《食货一》。
    ⑤张廷球:《龙岩州志》卷14《艺文志》,转引自汪毅夫:《明清乡约制度与闽台乡土社会》,载《台湾研究集刊(厦门)》,2001年第3期。
    ①叶春及:《惠安政书》,转引自汪毅夫:《明清乡约制度与闽台乡土社会》,载《台湾研究集刊(厦门)》,2001年第3期。
    ②《明太祖实录》卷255。
    ③薛允升:《唐明律合编》卷26《杂犯·拆毁申明亭》。
    ④李世熊:《宁化县志》,转引自汪毅夫:《明清乡约制度与闽台乡土社会》,载《台湾研究集刊(厦门)》,2001年第3期。
    ⑤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卷13《“申明亭”条》。
    ①《明会典》卷87《工部一》。
    ②参见胡兴东: 《元明清时期基层社会组织和社会控制研究》,载《光明观察》,2005年1月21日。
    ③参见胡兴东:《元明清时期基层社会组织和社会控制研究》,载《光明观察》,2005年1月21日。
    ④ 吕大钧:《吕氏乡约乡仪》,见陈俊民辑校:《蓝田吕氏遗著辑校》,中华书局,1993年。
    ⑤黄强:《中国保甲实验新编》,第26页,转引自王先明/尤永斌:《略论晚清乡村社会教化体系的历史变迁》,载《史学月刊》,1999年第3期。
    ①《明史》卷147《解缙传》。
    ②参见叶汉明:《明代中后期岭南的地方社会与家族文化》,载《历史研究》,2000年第3期。
    ③参见王日根:《明清基层社会管理组织系统论纲》,载《清史研究》,1997年第2期。
    ④金声:《金太史集》卷6《贺定斋集序》。
    ⑤《清朝文献通考》卷21《职役二·考五O四七》。
    ⑥《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318《礼部·风教·讲约一》。
    ⑦(乾隆)《绩溪县志》卷3《学校志·乡约附》。
    ①黄强:《中国保甲实验新编》,第26页,转引自王先明/尤永斌:《略论晚清乡村社会教化体系的历史变迁》,载《史学月刊》,1999年第3期。
    ②吕坤:《实政录》卷3《查理乡甲》。
    ③王凤生:《查办保甲告示附明吕司寇卿乡甲劝谕》卷2《成规下》,转引自王日根:《论明清乡约属性与职能的变迁》,载《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2期。
    ④参见曹国庆:《王守仁的心学思想与他的乡约模式》,载《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6期。
    ⑤王阳明:《王文成全书》卷38《附录七》。
    ⑥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卷17《南赣乡约》。
    ⑦杨希闵:《明王文成守仁公年谱》卷1。
    ⑧《明史》卷195《王守仁传》。
    ⑨(嘉靖)《瑞金县志》卷1《风俗》。
    ⑩《南安府志》卷2《疆域附土俗》。
    11《赣县志》卷8《风俗》。
    ①参见曹国庆:《明代乡约推行的特点》,载《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第1期。
    ②焦竑:《国朝献征录》卷89《湖广二》。
    ③《临川县志》卷35《名宦》。
    ④《南昌府志》卷26《名宦》。
    ⑤徐扬杰:《中国家族制度史》,第309页,人民出版社,1992年。
    ⑥参见科大卫/刘志伟:《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明清华南地区宗族发展的意识形态基础》,载《历史研究》,2000年第3期。
    ⑦转引自徐茂明:《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1368—1911年)》,商务印书馆,2004年。
    ⑧冯桂芬:《复宗法议》,见《皇朝经世文续编》卷67《礼法七·宗法》。
    ⑨参见陈延斌:《试论明清家训的发展及其教化实践》,载《齐鲁学刊》,2003年第1期。
    ①参见陈柯云:《略论明清徽州的乡约》,载《中国史研究》1990年4期。
    ②转引自冯尔康:《中国宗族史》,第26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③《洞庭席氏世谱》卷12,转引自李文治、江太新:《中国宗法宗族制和族田义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④钱大听:《潜研堂文集》卷20《陆氏义庄记》。
    ⑤方苞:《甲辰示道希兄弟》,见《皇朝经世文编》卷60。
    ⑥汪道昆:《太函集》卷67《明赠承德郎南京兵部车驾司署员外郎事主事汪公暨安人郑氏合葬墓碑》。
    ⑦转引自李琳琦:《明清徽州宗族与徽州教育发展》,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5期。
    ①参见李琳琦:《明清徽州宗族与徽州教育发展》,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5期。
    ②张习孔:《家训》卷18。
    ③(民国)《黟县县志》卷14《胡在乾先生传》。
    ④(光绪)《婺源县志》卷36《质行二》。
    ⑤《绩溪·西关章氏族谱》卷36《师说》。
    ⑥(民国)《汪氏宗谱》卷1《家规》。以上史料均转引自李琳琦:《明清徽州宗族与徽州教育发展》,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5期。
    ⑦参见陈伟:《传统社会的民间组织与乡村社区的道德教化——以《泰泉乡礼》为中心的考察》,载《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⑧参见王先明/尤永斌:《略论晚清乡村社会教化体系的历史变迁》,载《史学月刊》,1999年第3期。
    ①《论语·子张》。
    ②《孟子·滕文公上》。
    ③参见李振纲:《论王阳明道学革新及其历史地位》,《中国哲学史》,1997年第3期。
    ④王艮:《王心斋全集》卷4《答徐子直》。
    ⑤王艮:《王心斋全集》卷4《王道论》。
    ⑥王艮:《王心斋全集》卷5,徐樾《王艮别传》。
    ①黄宗羲:《明儒学案》卷34《泰州学案三》。
    ②参见王日根:《明清科举制度对民营教育的促进》,载《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4期。
    ③《皇明宝训·明太祖宝训》卷6。
    ④魏骥:《南斋先生魏文靖公摘稿》卷1《六安州修庙学记》。
    ⑤王直:《抑庵文后集》卷7《送彭御史序》。
    ⑥张适:《甘白先生文集》卷2《送章教授东归序》。
    ①《世祖章皇帝圣训》卷5《兴文教》。
    ①吕坤:《实政录》卷3《兴复社学》。
    ②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参见李伯重:《八股之外:明清江南的教育及其对经济的影响》,载《清史研究》,2004年第1期。
    ③张岱:《琅嬛文集》卷1《夜航船序》。
    ①佚名(咸丰)《屠氏毗陵支谱》卷1,转引自王日根:《明清科举制度对民营教育的促进》,载《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4期。
    ②《丛书集成初编》,第64页,中华书局,1985年。
    ③李塨、王源订:《颜习斋先生年谱》卷下。
    ④李塨:《平书订》卷6。
    ⑤颜元:《颜元集下·习斋记余》卷1《泣血集序》。
    ⑥颜元:《颜元集下·习斋记余》卷1《未坠集序》。
    ①颜元:《颜元集上·存治编》卷1《学校》。
    ②参见李伟波:《颜元的实学思想与书院制度改革》,载《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③李塨纂、王源订:《颜习斋先生年谱》卷上
    ①参见章小谦/杜成宪:《中国课程概念从传统到近代的演变》,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5年第4期。
    ②梁启超著、朱维铮校注:《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第24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
    ③参见李伟波:《颜元的实学思想与书院制度改革》,载《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④《明太祖实录》卷21。
    ①参见李伯重:《有无“13、14世纪的转折”?——宋末至明初江南农业的变化》,见《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1250-1850)》,第91页,三联书店,2003年。
    ②徐光启:《徐光启集》卷2《刻同文算指序》。
    ③徐光启:《徐光启集》卷2《几何原本杂议》。
    ④《明史》卷251《徐光启传》。
    ⑤陈子龙:《农政全书·凡例》。
    ⑥张溥:《农政全书·序》。
    ①张海英:《明清社会变迁与商人意识形态——以明清商书为中心》,见复旦大学历史系编:《古代中国:传统与变革》,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②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第363-364页,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1987年。
    ③参见邹进文:《明清商业书中的治生之学》,载《北京商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①参见王杰:《明清之际:思想的冲突、批判与创新》,载《理论学刊》,2003年第3期。
    ②参见苏志宏:《论中国哲学的前近代启蒙》,载《文史哲》,2002年第1期。
    ③李之藻:《同文算指·序》。
    ④何高济等译,何兆武校:《利玛窦中国札记》上册,第181页,中华书局1983年。
    ⑤顾炎武:《亭林余集·三朝纪事阙文序》。
    ⑥参见施威/王思明:《晚明学人的科学思想及其历史意义》,载《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2期。
    ①徐光启:《历书总目表》,见《徐光启集》卷8,第374页,上海古藉出版社。
    ②参见张云台:《明末清初西方科技输入中国之管见》,载《科学学研究》,1995年第6期。
    ③孙尚扬:《基督教与明末儒学》,第31页,东方出版社,1994年。
    ④徐骥:《先文定公行述》,见《徐氏家谱》。
    ⑤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卷33,中华书局,1989年。
    ①徐光启:《历书总目表》,见《徐光启集》,第374页,上海古藉出版社,1984年。
    ②徐光启:《复太史焦座师函》,见《徐光启集》,第454页,上海古藉出版社,1984年。
    ③徐骥:《先文定公行实》,见《徐氏家谱》。
    ④邱峰:《宋应星与(天工开物)》,第35页,中华书局,1981年。
    ⑤参见姜国钧:《略论中国古代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兴衰波动》,载《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6年第2期。
    ⑥ 白莉民:《西学东渐与明清之际教育思潮》,第17页,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
    ① [美]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②参见陈橹:《论明清之际士人群体对西方科技的态度及历史影响》,载《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③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卷9,中华书局,1989年。
    ④参见张云台:《明末清初西方科技输入中国之管见》,载《科学学研究》,1995年第2期。
    ①参见刘泽华/张分田:《开展统治思想与民间社会意识互动研究》,载《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①参见唐凯麟:《中国明清时期伦理思潮的早期启蒙性质论纲》,载《道德与文明》,2002年第2期。
    ②参见谢贵安:《试论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载《江汉论坛》,2003年第10期。
    ③吕坤:《呻吟语》卷5《治道》。
    ①吕坤:《呻吟语》卷5《治道》。
    ②王日根:《明清民间社会的秩序》,第526页,岳麓书社,2003年。
    ③唐甄:《潜书·明鉴》。
    ④参见范忠信:《唐代以后中国法律思想的定型化或僵化》,载《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①《明太祖实录》卷253。
    ②唐甄:《潜书·原本》。
    ③《明太祖实录》卷177。
    ④管同:《因寄轩集初集》卷4《拟言风俗书》。
    ⑤王日根:《明清民间社会的秩序》,第532页,岳麓书社,2003年。
    ⑥陈宏谋:《寄陶孚中其愫书》,《培远堂手札节要》卷下。
    ①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②唐甄:《潜书·室语》。
    ③颜元:《四书正误》卷2《中庸》。
    ④王夫之:《黄书·大正第六》。
    ⑤参见谢贵安:《试论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载《江汉论坛》,2003年第10期。
    ⑥参见张分田:《从民本思想看帝王观念的文化范式》,载《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1期。
    ①参见罗弋:《“多元学科视野下的中国社会史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历史学》,2003年第12期。
    ②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86年初),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45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
    ①冯天瑜、谢贵安:《解构专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第180-181页,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②俞可平:《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论要》,见马德普:《中西政治文化论丛:第一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③冯天瑜:《人文论衡》,第279页,武汉出版社,1997年。
    ①参见林甘泉:《论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及其历史价值》,载《光明日报》,2003年10月28日。
    ②[日]沟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之曲折与展开》,第237-238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①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5卷,第306页,人民出版社,1956年。
    ②谢国桢:《明末清初的学风》,第14页,人民出版社,1982年。
    ③参见谢贵安:《试论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载《江汉论坛》,2003年第10期。
    ④参见林文勋:《中国古代史的主线与体系》,载《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第2期。
    ①参见[日]溝口雄三:《中国公私概念的发展》,载《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
    ②[日]溝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第263-264页,中华书局,2005年。
    ③参见王培华:《明中期以来江南学者的“是非”之论》,载《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2期。
    ④(道光)《歙县志》卷1《舆地志·风土》。
    ⑤歙县《新馆鲍氏著存堂宗谱》卷2,转引自刘伯山:《徽州文化的基本概念及历史地位》,《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6期。
    ⑥转引自王日根:《明清科举制度对民营教育的促进》,载《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4期。
    ①汪道昆:《太函集》卷42《明故程母汪孺人行状》。
    ②沈垚:《落帆楼文集》卷24《费席山先生七十双寿序》。
    ③《明史》卷209《杨继盛传》。
    ④吴士奇:《征信录·货殖传》。
    ⑤(乾隆)《歙县志》卷13《义行》。
    ⑥《碑传集》卷50,翁方纲《翰林院编修程君晋芳墓志铭》;徐书受《翰林院编修程鱼门先生墓表》。转引自刘凤云:《江户时代的町人与明清商人之比较——兼论中日都市文化的差异》,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
    ⑦汪道昆:《太函集》卷52《海阳处士仲翁配戴氏合葬墓志铭》。
    ①汪辉祖:《学治臆说》卷上《礼士》。
    ②婺源《三田李氏宗谱·环田明处士松峰李公行状》,转引自陈立旭:《区域精神与文化传统的关系审视——当代讲求实效精神与浙东事功学关系再分析》,载《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③参见赵毅、刘晓东:《16-17世纪中国社会结构问题笔谈——传统向现代的萌动》,载《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1期。
    ④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第193页,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⑤林文勋:《中国古代“富民”阶层研究》,第112页,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①林文勋:《中国古代“富民”阶层研究》,第8-9页,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②林文勋、谷更有:《唐宋乡村社会力量与基层控制》,第5页,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③(康熙)《栖霞县志·序》,转引自郭松义:《清代的自耕农和自耕农经济》,载《清史论丛》,2009年号。
    ④李光坡:《答曾邑侯问丁米均派书》,见《清朝经世文编》卷30。
    ①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34《正俗》。
    ②顾炎武:《天下郡县利病书》卷32《江南》。
    ③沈榜:《宛署杂记》卷1《日字·宣谕》。
    ④张瀚:《松窗梦语》卷4《商贾》。
    ⑤(康熙)《西江志》卷26《风俗》。
    ①何良俊:《四友斋丛说摘抄四》,见《纪录汇编》卷177。
    ②黄印:《锡金识小录》转引《毗陵漫录》。
    ③《重修常昭合志稿》卷48《轶闻》。
    ④宋濂:《宋文宪公全集》卷46《题张如心初修谱叙后》。
    ⑤归有光:《震川先生文集》卷25《敕封文林郎许君行状》。
    ⑥《明太祖实录》卷49。
    ⑦钱士升:《定人心消乱萌疏》,载(光绪)《重修嘉善县志》卷31《奏疏》。
    ⑧沈思孝:《晋录》。
    ⑨参见赵靖主编:《中国经济思想通史》第4卷,第49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⑩谢肇淛:《五杂俎》卷4《地部》。
    11金安清:《水窗春呓》卷下《豪富二则》。
    12王夫之:《黄书·大正第六》。
    13《军机处录副》,咸丰三年十月十三日。转引自《黄启臣文集》:《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
    14薛瑄:《从政录》卷2《姚司马德政图序》。
    ①李澄:《淮鹾备要》卷7。
    ②谭嗣同:《仁学》,见《谭嗣同全集》,第40-41页,三联书店,1951年。
    ③《明世宗实录》卷545。
    ④黄省曾:《吴风录》。
    ⑤参见范金民: 《明代地域商帮的兴起》,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3期。
    ⑥参见黄敏兰:《评农战史专题中的严重失实现象》,载《史学理论研究》,1995年第4期。
    ①林文勋:《唐宋乡村社会力量与基层控制》,第5页,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②林文勋:《中国古代“富民”阶层研究》,第10页,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①参见傅衣凌:《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3期。
    ②参见高寿仙:《“晚明社会与文化变迁研究”笔谈——晚明民间力量的壮大和活跃》,载《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第1期。
    ①《明史》卷124《陈友定传》。
    ②钱士升:《定人心消乱萌疏》,载(光绪)《重修嘉善县志》卷31《奏疏》。
    ③参见王春瑜:《明代商业文化初探》,载《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4期。
    ④冯尔康:《中国宗族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⑤参见叶娟丽:《我国历史上宗族组织的政权化倾向》,载《学术论坛》,2000年第2期。
    ⑥参见曹国庆:《明代乡约推行的特点》,载《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第1期。
    ①《清史稿》卷261《蓝理传》。
    ②(嘉庆)《两淮盐法志》卷46《人物四》。
    ③方苞:《方望溪先生文集》卷10《礼部尚书赠太子太傅杨公墓志铭》。
    ④《明神宗实录》卷170。
    ⑤归有光:《三吴水利录》卷3《周文英书》。
    ⑥石成金:《官绅约》,转引自王先明:《清代社会结构中的绅士阶层的地位与角色》,载《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4期。
    ①参见王日根:《论明清乡约属性与职能的变迁》,载《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2期。
    ②梁其姿著:《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第41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③梁其姿著:《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第18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①《明宣宗实录》卷8。
    ②《古今图书集成》卷83《食贷典·荒政部汇考十六》
    ③(崇祯)《嘉兴县志》卷20《丝纶》。
    ④(乾隆)《英山县志》卷17《义行》。
    ⑤《明英宗实录》卷289。
    ⑥(崇祯)《松江府志》卷13《荒政》。
    ⑦(康熙)《永康县志》卷13《义民序》。
    ⑧(民国)《吴县志》卷52上《风俗》。
    ⑨金声:《金太史集》卷4《与歙令君书》。
    ⑩(光绪)《吉安府志》卷36《义行》
    11(同治)《新城县志》卷10《善士》
    12《明史》卷177《王兹传》。
    13《明英宗实录》卷275。
    ①(光绪)《塘栖志》卷17《冢墓·卓海幢墓表》。
    ②谢肇淛:《五杂俎》卷4《地部二》。
    ③叶向高:《苍霞续草》卷10《封文林郎兰溪知县程公墓志铭》。
    ④(民国)《德清县新志》卷8《人物·武功》。
    ⑤(同治)《安吉县志》卷12《人物·义行》。
    ⑥参见胡卫伟/刘利平:《明前期民间赈济的初步考察》,载《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5期。
    ⑦参见余新忠:《清中后期乡绅的社会救济——苏州丰豫义庄研究》,载《南开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3期。
    ⑧(同治)《福建通志》卷219《宋孝义传·莆田县》。
    ①《皇朝经世文编》卷66《礼政十三·祭礼上》。
    ②参见陈瑞:《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的内部救济》,载《中国农史》,2007年第1期。
    ③费成康:《中国的家法族规(附录)》,第289-290页,上海社会科学院,1998年。
    ④[美]道格拉斯·C·诺思著,厉以平译:《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第48页,商务印书馆,1992年。
    ①张萱:《西园闻见录》卷96《政术》。
    ②沈榜:《宛署杂记》卷1《日字·宣谕》。
    ③田艺蘅:《留青日札》卷7《玉笑零音》。
    ④李贽:《墨子批选》卷2《批非命》。
    ⑤唐甄:《潜书·隋贫》。
    ⑥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52《河南·屯田》。
    ①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14《江南·应天府》。
    ②张海鹏、张海瀛:《中国十大商帮》,黄山书社,1993年。
    ③《明太祖实录》卷58。
    ④《明太祖实录》卷68。
    ⑤《明太祖实录》卷156。
    ①《明太祖实录》卷186。
    ②《明太祖实录》卷189。
    ③赵翼:《廿二史札记》卷32《明初徙民之令》。
    ④余继登:《典故纪闻》卷18《记隆庆朝事》。
    ⑤《明史》卷77《食货志一》。
    ⑥韩雍:《襄毅文集》卷13《先考行实》。
    ⑦《宁波府志》卷24《章镒传》。
    ⑧张作霖:《金陵通传》卷14《许荣传》。
    ⑨周忱:《与行在户都诸公书》,见《皇朝经世文编》卷22。
    ⑩(万历)《顺天府志》卷3《顺天府尹谢杰题编铺行税契疏》。
    11朱健:《古今治平略》卷10《国朝盐课》。
    12《明史》卷160《金濂传》。
    ①《明神宗实录》卷491。
    ②(光绪)《重修炉桥方氏家谱》卷首下《叔高祖存斋公传》。
    ③沈垚:《落帆楼文集》卷24《费席山先生七十双寿序》。
    ④戴钧衡:《桐乡书院四议·课经学条》条,见《皇朝经世文编续编》卷65《礼政五·学校下》。
    ⑤参见刘志琴:《商人资本与晚明社会》,见《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①(歙县)《堂樾鲍氏宣忠堂支谱》卷21《中宪大夫肯园鲍公行状》,转引自《清代全史》第5卷,第236页,方志出版社,2007年。
    ②参见张海鹏、唐力行:《论徽商“贾而好儒”的特色》,载《中国史研究》,1984年第4期。
    ③戴震:《戴震集》卷11《汪氏捐立学田碑》。
    ④吴翌凤:《逊志堂杂钞》丙集。
    ⑤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41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
    ⑥ [德]马克思·韦伯:《儒教与道教(中译本)》,第143页,商务印书馆,1995年。
    ⑦参见李琳琦:《明清徽州宗族与徽州教育发展》,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5期。
    ①卞利:《明清时期徽州的乡约简论》,载《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6期。
    ②王微:《王徵遗著》,第181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③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第274页,中华书局,2006年。
    ④田文镜:《钦颁州县事宜》,见许乃普辑:《宦海指南五种》,第8页,光绪十六年(1890年)本。
    ⑤游子安:《劝化金箴:清代善书研究》,第39-40页,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
    ⑥参见张兆裕:《晚明富民的救荒》,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第5期。
    ①郑观应:《盛世危言》卷4《户政·捐纳》。
    ②谭嗣同:《仁学》,见《谭嗣同全集》,第40页,三联书店,1951年。
    ③谭嗣同:《仁学》,见《谭嗣同全集》,第39页,三联书店,1951年。
    ①梁启超:《史记货殖列传今义》,见《饮冰室合集·文集二》,中华书局,1989年。
    ②梁启超:《二十世纪之巨灵:托辣斯》,见《饮冰室合集·文集十四》,中华书局,1989年。
    ③梁启超:《杂答某报》,见《饮冰室合集·文集十八》,中华书局,1989年。
    ④康有为:《理财救国论》,见《康有为全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①冯天瑜、谢贵安:《解构专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第19-20页,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②冯天瑜、谢贵安:《解构专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第59-60、296-326页,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本文受这些研究成果的启发,并参考了其中的某些观点。
    ③参见谢贵安:《试论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载《江汉论坛》,2003年第10期。
    ①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反思》,第118页,三联书店,1987年。
    ②刘述先:《儒家思想与现代化》,第19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
    ③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思维》,第19页,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
    ④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56页,东方出版社,1996年。
    ⑤冯天瑜、谢贵安:《解构专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第316页,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⑥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35-36页,东方出版社,1996年。
    ①参见李存山:《儒家的民本与民主》,载《博览群书》,2006年12期。
    ②参见冯天瑜、周积明:《试论中国和欧洲早期启蒙文化的异同》,载《中国史研究》,1984年第2期。
    ③冯天瑜、谢贵安:《解构专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第10页,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④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69-70页,上海古藉出版社,2001年。
    ①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第865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②参见艾新强:《莫将民本当民主》,载《宁夏党校学报》,1999年第5期。
    ①参见程志华:《儒学民本思想的终极视域——卢梭与黄宗羲的“对话”》,载《哲学研究》,2004年第2期。
    ②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奄宦》。
    ③王夫之:《读通鉴论》卷21。
    ④王夫之:《读通鉴论》卷26。
    ⑤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序》。
    ⑥参见叶世昌:《中国古代没有代表“市民阶级”的启蒙思想》,载《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⑦参见谢泳:《灾难时期中的社会力量——我读(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载《文汇报》2003年5月9日。
    《尚书》,上海古藉出版社,1996年。
    《国语》,上海古藉出版社,1978年。
    孔丘:《论语》,中华书局,1980年。
    孟轲:《孟子》,中华书局,1981年。
    荀况:《荀子》,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管仲:《管子》,中华书局,1954年。
    商鞅:《商君书》,中华书局,1954年。
    左丘明:《左传》,中华书局,1980年。
    吕不韦:《吕氏春秋》,中华书局,1954年。
    《礼记》,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刘向:《战国策》,湖北辞书出版社,2007年。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
    陆贾:《新语》,中华书局,1986年。
    贾谊:《贾谊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
    贾谊:《新书》,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
    刘向著、李华年译注:《新序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
    王符:《潜天论》,中华书局,1954年。
    董仲舒:《春秋繁露》,中华书局,1976年。
    桓宽:《盐铁论》,中华书局,1954年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
    范哗:《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
    王充:《论衡》,中华书局,1974年。
    荀悦:《申鉴》,上海古藉出版社,1990年。
    《孔子家语》,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
    萧子愿:《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
    吴兢:《贞观政要》,上海古藉出版社,2006年。
    《全唐文》,上海古藉出版社,1990年。
    柳宗元:《柳宗元集》,商务印书馆,2007年。
    陆贽:《陆宣公集》,浙江古藉出版社,1988年。
    韩愈:《韩昌黎文集》,上海古藉出版社,1998年。
    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欧阳修等:《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4年。
    王漙:《唐会要》,上海古藉出版社,1991年。
    王钦若、杨亿等编:《册府元龟》,中华书局,1985年。
    徐松:《宋会要辑稿》,中华书局,1957年。
    苏轼:《苏轼文集》,岳麓书社,2000年。
    王安石:《临川集》,商务印书馆,1936年。
    朱熹:《四书集注》,岳麓书社,1985年。
    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2004年。
    叶适:《叶适集》,中华书局,1961年。
    司马光:《资治通鉴》,岳麓书社,1995年。
    陆九渊:《陆九渊集》,中华书局,1980年。
    陈亮:《陈亮集》,中华书局,1987年。
    张载:《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
    李觏:《李觏集》,中华书局,1981年。
    陈傅良:《止斋集》,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
    陈亮:《陈亮集》,中华书局,1974年。
    苏辙:《栾城集》,上海古藉出版社,2009年。
    杨仲良:《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北京图书馆,2003年。
    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
    马端临:《文献通考》,浙江古藉出版社,2007年。
    邓牧:《伯牙琴》,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1937年。
    李昉等:《太平御览》,上海古藉出版社,2008年。
    杨仲良:《皇朝通鉴长编纪事本末》,江苏古藉出版社影印,1985年。
    《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
    《古今图书集成》,上海中华书局影印,1934年。
    《四部丛刊》,商务印书馆,1936年。
    陈子龙等:《明经世文编》,中华书局,1989年。
    黄宗羲编:《明文海》,中华书局,1987年。
    胡广等:《明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
    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72年。
    李东阳等:《明会典》,中华书局,1988年。
    龙文彬:《明会要》,中华书局,1998年。
    徐继登:《典故纪闻》,中华书局,2006年。
    吴翌凤:《逊志堂杂钞·乙卯札记(外二种)》,中华书局,2006年。
    杨士奇等:《历代名臣奏议》,上海古藉出版社,1989年。
    查继佐:《罪惟录》,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
    于慎行:《谷山笔尘》,中华书局,1984年。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华书局,1988年。
    徐光启:《徐光启集》,中华书局,1963年。
    方孝孺:《逊志斋集》,宁波出版社,2000年。
    宋濂:《宋文宪公全集》,上海中华书局,1915年。
    丘溶:《大学衍义补》,京华出版社,1999年。
    吕柟:《泾野子内篇》,中华书局,1992年。
    朱健:《古今治平略》,1995年。
    谈迁:《国榷》,中华书局,2005年。
    谢肇淛:《五杂俎》,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
    王士性:《广志绎》,中华书局,1997年。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中华书局,1997年。
    张瀚:《松窗梦语》,中华书局,1985年。
    汪道昆:《太函集》,黄山书社,2004年。
    沈榜:《宛署杂记》,北京古藉出版社,1980年。
    金声:《金太史集》,海南出版社,2000年。
    归有光:《震川先生集》,上海古藉出版社,2007年。
    黄省曾:《吴风录》,商务印书馆,1938年。
    吕坤:《呻吟语》,中州古藉出版社,2006年。
    顾起元:《客坐赘语》,中华书局,1987年。
    李乐:《续见闻杂记》,上海古藉出版社,1986年。
    海瑞:《海瑞集》,中华书局,1962年。
    黄绾:《明道编》,中华书局,1959年。
    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海古藉出版社,1992年。
    王畿:《龙溪王先生全集》,齐鲁书社,2009年。
    王艮:《王心斋先生全集》,江苏古藉出版社,2001年。
    何心隐:《何心隐集》,中华书局,1960年。
    李贽:《焚书·续焚书》,岳麓书社.1990年。
    李贽:《藏书》,中华书局,1974年。
    李贽:《李氏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顾宪成:《顾端文公遗书三十七卷附年谱四卷》,齐鲁书社,1995年。
    顾宪成:《泾皋藏稿》,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高攀龙:《高子遗书》,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东林书院志整理委员会:《东林书院志》,中华书局,2004年。
    陈鼎:《东林列传》,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张居正:《张文忠公全集》,商务印书馆,1935年。
    张居正:《张太岳集》,上海古藉出版社,1984年。
    赵翼:《廿二史札记》,中华书局,2001年。
    张履祥:《杨园先生全集》,中华书局,2002年。
    冯梦龙:《喻世明言》,中华书局,2009年。
    陈确:《陈确集》,中华书局,1979年。
    袁采:《袁氏世范》,天津古藉出版社,1995年。
    《清实录》,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贺长龄等:《皇朝经世文编》,中华书局,1992年。
    盛康:《皇朝经世文编续编》,民国旧书,1915年。
    赵尔巽等:《清史稿》,中华书局,1994年。
    《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1958年。
    《雍正殊批谕旨》,北京图书馆,2008年。
    (乾隆)《清朝通志》,浙江古藉出版社,2000年。
    《清朝文献通考》,浙江古藉出版社,2000年。
    《清朝通典》,浙江古藉出版社,2000年。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复印装订本,1800年。
    雍正皇帝:《大义觉迷录》,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1年。
    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华书局,1998年。
    钱大听:《十驾斋养新录》,上海书店,1983年。
    李塨、王源:《平书订》,中华书局,1985年。
    吕留良:《吕晚村先生四书讲义》,复印装订本,1995年。
    戴名世:《戴名世集》,中华书局,2000年。
    何乔远:《闽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中华书局,1982年。
    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华书局,1985年。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年。
    顾炎武:《日知录》,岳麓书社,1994年。
    顾炎武:《日知录集释》,附一:《日知录之余》,岳麓出版社,1994年。
    顾炎武:《日知录之余》,上海古藉出版社,1996年。
    顾炎武:《亭林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
    王夫之:《读通鉴论》,中华书局,2003年。
    王夫之:《宋论》,中华书局,2003年。
    王夫之:《黄书·噩梦》,中华书局,1957年。
    王夫之:《诗广传》,中华书局,1964年。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中华书局,1975年。
    唐甄:《潜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
    沈垚:《落帆楼文集》,上海古藉出版社,2009年。
    钱谦益:《牧斋初学集》,上海古藉出版社,2009年。
    陈康祺:《郎潜纪闻四笔》,中华书局,1997年。
    陈康祺:《郎潜纪闻二笔》,中华书局,1997年。
    龚炜:《巢林笔谈》,中华书局,1981年。
    祁彪佳:《祁彪佳集》,中华书局,1960年。
    袁枚:《小仓山房文集》,台北:广文书局,1961年。
    戴震:《戴震集》,上海古藉出版社,1980年。
    颜元:《颜元集》,中华书局,1987年。
    傅山:《傅山全书》,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
    钱泳:《履园丛话》,中华书局,1979年。
    毛奇龄:《西河文集》,商务印书馆,1937年。
    张潮:《昭代丛书》,上海古藉出版社,1990年。
    章梫:《康熙政要》,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
    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中华书局,2006年。
    王韬:《韬园文录外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王徵:《王徵遗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谢阶树:《约书》,道光二十四年刊本。
    包世臣:《包世臣全集》,黄山书社,1991年。
    林则徐:《林则徐集》,中华书局,1965年。
    龚自珍:《龚自珍全集》,上海古藉出版社,1999年。
    魏源:《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年。
    陈炽:《陈炽集》,中华书局,1997年。
    郑观应:《郑观应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冯桂芬:《显志堂稿》,台北:文海出版社,1981年。
    严复:《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
    康有为:《康有为全集》,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89年。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天津古藉出版社,2003年。
    谭嗣同:《谭嗣同全集》,中华书局,2005年。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章学诚:《章学诚遗书》,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徐栋:《保甲书辑要》,江苏书局,1868年。
    黄强:《中国保甲实验新编》,正中书局,1935年。
    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三联书店,1955年。
    侯外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史》,人民出版社,1956年。
    候外庐:《中国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1957年。
    傅衣凌:《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人资本》,人民出版社,1956年。
    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56年。
    南开大学历史系:《清实录经济资料辑要》,中华书局,1959年。
    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时报出版公司,1978年。
    戴炎辉:《清代台湾之乡治》,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79年。
    谢国桢:《明清社会经济史料选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年。
    李华:《明清以来北京工商会馆碑刻选编》,文物出版社,1980年。
    郑天挺:《明清史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
    苏州历史博物馆:《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
    傅筑夫:《中国古代经济史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李洵:《明清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
    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
    谢国桢:《明末清初的学风》,人民出版社,1982年。
    陈绍闻:《中国古代经济文献》,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何高济等译,何兆武校:《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华书局,1983年。
    李文治:《明清时代的农业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冯天瑜:《明清文化史散论》,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4年。
    张海鹏等:《明清徽商资料选编》,黄山书社,1985年。
    汤纲、南炳文:《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许涤新等:《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一卷,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人民出版社, 1985年。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5年。
    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反思》,三联书店,1987年。
    曹德本:《宋元明清政治思想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
    朱勇:《清代宗族法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
    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1987年。
    吴晗、费孝通:《皇权与绅权》,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
    朱日耀:《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
    韦政通:《中国的智慧》,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
    李龙潜:《明清经济史》,广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
    陈鼓应等:《明清实学思潮史》,齐鲁书社,1989年。
    白莉民:《西学东渐与明清之际教育思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
    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论》,人民出版社,1989年。
    (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华书局,1989年。
    冯天瑜:《中国文化史断想》,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年。
    张鸿翼:《儒家经济伦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
    郑昌淦:《明清农村商品经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巫宝三:《中国经济思想史资料选辑(明清部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梁方仲:《梁方仲经济史论文集集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
    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冯尔康:《清人社会生活》,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
    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
    叶坦:《富国富民论——立足于宋代的考察》,北京出版社,1991年。
    游唤民:《先秦民本思想》,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思维》,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
    陈来:《宋明理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
    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容肇祖:《明代思想史》,齐鲁书社,1992年。
    刘述先:《儒家思想与现代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
    徐扬杰:《中国家族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2年。
    郑振满:《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张岂之:《中国思想史》,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
    侯外庐:《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史》,人民出版社,1993年。
    马伯煌:《中国经济政策思想史》,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
    傅衣凌等:《明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93年。
    张海鹏、张海瀛:《中国十大商帮》,黄山书社,1993年。
    高明士等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二卷,中华书局,1993年。
    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冯尔康:《中国宗族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
    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
    (日)沟口雄三:《中国的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德)马克思·韦伯:《儒教与道教(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95年。
    朱义禄:《逝去的启蒙——明末清初学者的文化心态》,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
    萧萐父等:《明清启蒙学术流变》,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
    邓小军:《儒家思想与民主思想的逻辑结合》,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
    陈德述:《儒家文化论》,巴蜀书社,1995年。
    李向军:《清代荒政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
    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
    胡适:《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
    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
    吴承明:《市场·近代化·经济史论》,云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
    (美)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
    钱杭、承载:《十七世纪江南社会生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王日根:《乡土之链:明清会馆与社会变迁》,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巫宝三:《中国经济思想史资料选辑(宋、金、元部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
    冯天瑜:《人文论衡》,武汉出版社,1997年。
    龚书铎:《中国近代文化探索》(增订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葛荣晋:《中国实学思想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陈学文:《明清时期商业书及商人书之研究》,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年。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
    何俊:《西学与晚明思想的裂变》,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美)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朱义禄、张劲:《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潮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
    余英时:《现代儒学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田广清:《和谐论——儒家文明与当代社会》,中国华侨出版社,1998年。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邓云特:《中国救荒史》,北京出版社,1998年。
    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
    常建华:《宗族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王国平、唐力行:《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史碑刻集》,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
    赵靖:《中国经济思想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赵靖:《中国经济思想史述要》(上、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九卷《中古时代·明时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游子安:《劝化金箴:清代善书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
    韩喜凯:《民惟邦本丛书》,齐鲁书社,2000年。
    中国史学会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与社会整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吴松:《中国农商关系思想史纲》,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
    高翔:《近代的初曙——18世纪中国观念变迁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李文治、江太新:《中国宗法宗族制和族田义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陶一桃:《评述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
    王莘耕等:《中国历代经济思想今鉴》,江西高校出版社,2000年。
    梁方仲:《明代粮长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古藉出版社,2001年。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余英时:《中国近世伦理与商人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
    刘泽华等:《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吴承明:《中国的现代化:市场与社会》,三联书店,2001年。
    沈定平:《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明代:调适与会通》,商务印书馆,2001年。
    (美)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梁其姿:《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2002年。
    (美)孔复礼:《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和它的敌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孟森:《明史讲义》,上海古藉出版社,2002年。
    时正新:《中国社会救助体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蒋平陛:《东林始末》,北京古藉出版社,2002年。
    冯天瑜、谢贵安:《解构专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葛荣晋:《中国实学文化导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
    陈来:《中国近世思想史》,商务印书馆,2003年。
    王日根:《明清民间社会的秩序》,岳麓书社,2003年。
    叶世昌:《古代中国经济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李伯重:《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1250—1850》,三联出版社,2003年。
    (法)魏丕信:《18世纪中国的官僚与荒政》,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张分田:《中国帝王观念——社会普遍意识中的“尊君—罪君”文化范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余英时:《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李志军:《西学东渐与明清实学》,巴蜀书社,2004年。
    唐凯麟等:《中国古代经济伦理思想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
    刘志琴:《晚明史论》,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
    谢国桢:《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上、下),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
    徐茂明:《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1368—1911)》,商务印书馆,2004年。
    林文勋:《唐宋乡村社会力量与基层控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陈桦、刘宗志:《救灾与济贫:中国封建时代的社会救助活动(1750—191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日)沟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中华书局,2005年。
    万明:《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
    龚鹏程:《晚明思潮》,商务出版社,2005年。
    万江红:《中国历代社会思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常建华:《明代宗族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韩锴:《中国民本思想》,红旗出版社,2006年。
    吴光等:《从民本走向民主——黄宗羲民本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浙江古藉出版社,2006年。
    吴光:《黄宗羲与明清思想》,上海古藉出版社,2006年。
    林金树:《中国古代思想史·明清卷》,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周荣:《明清社会保障制度与两湖基层社会》,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李洵等:《清代全史》,方志出版社,2007年。
    金耀基:《中国民本思想史》,法律出版社,2008年。
    林文勋:《中国古代“富民”阶层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张显清:《明代后期社会转型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冯尔康:《中国宗族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徐扬杰:《宋明以来的封建家族制度述论》,《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4期。
    张海鹏、唐力行:《论徽商“贾而好儒”的特色》,《中国史研究》,1984年第4期。
    邵勤:《析民本——对先秦至西汉民本思想考察》,《历史研究》,1985年第6期。
    陈寒鸣:《中国早期启蒙思潮略论》,《晋阳学刊》,1986年第3期。
    方行:《论清代前期农民商品生产的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1期。
    唐力行:《论徽商与封建宗族势力》,《历史研究》,1986年第2期。
    葛荣晋:《宋明理学与近代新学之间的桥梁——明清实学》,《文史知识》,1986年第6期。
    陈寒鸣:《明末清初文化性质与中国启蒙文化发展道路》,《晋阳学刊》,1987年第4期。
    李文治:《明代宗族制的体现形式及其基层政权作用——论封建所有制是宗法宗族制发展变化的最终根源》,《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1期。
    傅衣凌:《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3期。
    刘鄂培:《论我国古代民本思想及其特征》,《岳阳大学学报》,1990年第3期。
    冯尔康:《清代宗族制的特点》,《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3期。
    陈柯云:《略论明清徽州乡约》,《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4期。
    陈关龙:《明代荒政简论》,《中州学刊》,1990年第6期。
    王日根:《清代福建义田与乡治》,《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2期。
    张民服:《徽商与明清文化》,《郑州大学学报》,1991年第5期。
    陈寒鸣:《明末清初——中国文化近代化进程的起点》,《河北学刊》,1992年第1期。
    姜广辉、陈寒鸣:《关于明末清初启蒙思想的几个问题》,《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1期。
    吴仁安:《上海地区明清时期的望族》,《历史研究》,1992年第1期。
    叶坦:《为富人辩护思想解析》,《浙江学刊》,1992年第1期。
    陈宝良:《论晚明的平等观念》,《社会科学辑刊》,1992年第2期。
    王春瑜:《明代商业文化初探》,《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4期。
    王日根:《义田在封建社会中后期之社会功能浅析》,《社会学研究》,1992年第6期。
    陈寒鸣:《明代中后叶的平民儒学与“异端”运动》,《浙江学刊》,1993年第4期。
    陈寒鸣:《论明代中后叶的平民儒学》,《河北学刊》,1993年第5期。
    陈启智《儒家义利观新诠》,《东岳论丛》,1993年第6期。
    夏咸淳:《明代后期文士与商人的关系》,《社会科学》,1993年第7期。
    曹国庆:《明代乡约发展的阶段性考察》, 《江西社会科学》,1993年第8期。
    李向军:《试论中国古代荒政的产生与发展历程》,《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3期。
    张瑞泉:《略论清代的乡村教化》, 《史学集刊》,1994年第3期。
    范金民:《江南重赋原因的探讨》,《中国农史》,1994年第3期。
    王翔:《论明清江南社会的结构性变迁》,《江海学刊》,1994年第3期。
    唐凯麟:《关于明清伦理思潮社会性质的两个问题》,《湘潭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年第4期。
    高寿仙:《明初徽州族长的经济地位:以休宁县朱胜右为例》,《江淮论坛》,1994年第4期。
    郑利华:《士商关系嬗变:明中期社会文化形态变更的一个侧面》,《学术月刊》,1994年第6期。
    曹国庆:《王守仁的心学思想与他的乡约模式》,《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6 期。
    杨国强:《儒学的衍变和清代士风》,《史林》,1995年第1期。
    蒋文玲:《明清士商渗透现象探析》,《江海学刊》,1995年第1期。
    詹万生:《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义利之辩与当代青少年学生的义利观教育》,《吉林教育科学》,1995年第2期。
    张云台:《明末清初西方科技输入中国之管见》,《科学学研究》,1995年第2期。
    曹国庆:《王守仁的心学思想与南赣乡约的推行》, 《中国哲学史》(人大复印资料),1995年第2期。
    迟汗青:《传统民本思想源流考评》,《北方论丛》,1995年第3期。
    陈柯云:《明清徽州宗族对乡村统治的加强》,《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3期。
    陈寒鸣:《王艮、何心隐世俗化的儒学政治思想》,《晋阳学刊》,1995年第3期。
    王先明:《清代社会结构中绅士阶层的地位与角色》,《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4期。
    胡发贵:《“学者以治生为本”——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人生信念的嬗变》,《江海学刊》,1995年第5期。
    王先明:《论“民权”即“绅权”——中国政治近代化历程的一个侧影》,《社会科学研究》,1995年第6期。
    张云台:《明末清初西方科技输入中国之管见》,《科学学研究》,1995年第6期。
    姜国钧:《略论中国古代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兴衰波动》,《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6年第2期。
    吴滔:《明代苏松地区仓储制度初探》,《中国农史》,1996年第3期。
    范金民:《明清江南重赋问题述论》,《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3期。
    谢长法:《乡约及其社会教化》,《史学集刊》,1996年第3期。
    康沛林:《清代仓储制度的衰败与饥荒》,《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3期。
    马敏:《研究述评: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历史研究》,1996年第3期。
    楠升:《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转型——“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3期。
    陈永森:《民本与民主辨析》,《广东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
    叶依能:《明代荒政述论》,《中国农史》,1996年第4期。
    方同义:《刘宗周与黄宗羲政治哲学比较》,《宁波师院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4期。
    郝秉键:《明清绅士的构成》,《历史教学》,1996年5期。
    黄毅:《论中国古代限制君权的思想》,《中国法学》,1996年第5期。
    陈蕴茜:《论教育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群体转型的影响》,《江海学刊》,1996年第5期。
    刘凤云:《江户时代的町人与明清商人之比较——兼论中日都市文化的差异》,《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
    曹国庆:《明代乡约推行的特点》, 《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第1期。
    张燕华、周晓光:《论道光中叶以后上海在徽茶贸易中的地位》,《历史档案》,1997年第1期。
    吴承明:《传统经济·市场经济·现代化》, 《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2期。
    王日根:《明清基层社会管理组织系统论纲》,《清史研究》,1997年第2期。
    郝秉健:《试论绅权》,《清史研究》,1997年第2期。
    迟汗青:《关于新民本主义》,《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杨光秋:《儒家民本主义与古代士绅自治》,《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第3期。
    余新忠:《清中后期乡绅的社会救济——苏州丰豫义庄研究》,《南开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3期。
    李琳琦:《明清徽商与儒学教育》,《华东师大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年第3期。
    吴霓:《明清南方地区家族教育考察》,《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3期。
    李振纲:《论王阳明道学革新及其历史地位》,《中国哲学史》,1997年第3期。
    陈寒鸣:《(颜钧集>与明代中后叶的平民儒学》,《中州学刊》,1997年第3期
    李启欣、马占福:《古典儒家的民本思想及其在东方国家的影响》,《广东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
    李存山:《中国的民本与民主》,《孔子研究》,1997年第4期。
    董倩:《黄宗羲思想评析》,《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4期。
    秦晖:《中国经济史上的怪圈:“抑兼并”与“不抑兼并”》,《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4期。
    陈怀仁:《略论朱元璋的民本思想》,《明史研究》,1997年第5辑。
    张志斌:《明清敬老制度述略》,《学术从刊》,1997年第5期。
    黄长义:《略论晚明经世思潮的兴起》,《江汉论坛》,1997年第6期。
    林金树:《明代政治史研究的思考》,《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7年第6期。
    罗丽馨:《十六、十七世纪的商业书》, (台湾)《中兴大学学报》,1997年第7期。
    陈国庆:《儒家义利观论纲》,《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1期。
    赵毅、张明富:《传统文化与明清商人的经营之道》,《东北师大学报》,1998年第1期。
    周绍泉:《徽州文书所见明末清初的粮长、里长和老人》,《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1期。
    谢景芳:《理论的崩溃与理想的幻灭—明代中后期的仕风与士风》,《学习与探索》,1998年第1期。
    (日)沟口雄三:《中国公私概念的发展》,载《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
    常建华:《日本八十年代以来的明清地域社会研究述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2期。
    林金树:《明朝老年政策述论》,《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2期。
    孟彭兴:《16、17世纪江南社会之丕变及文人反应》,《史林》,1998年第2期。
    陈国灿:《南宋浙东事功学派学术思想渊源探析》,《孔子研究》,1998年第2期。
    王世华:《论徽商的商业道德》,《光明日报》,1998年2月13日。
    王培华:《明中期以来江南学者的“是非”之论》,《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2期。
    段自成:《明中后期社仓探析》,《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2期。
    王泽民、祁明德:《古代商人阶级的形成及其治生之学》,《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2期。
    李琳琦:《从谱牒和商业书看明清徽州的商业教育》,《中国文化研究》,1998年第3期。
    吴承明:《现代化与中国十六、十七世纪的现代化因素》,《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4期。
    吴滔:《明清时期苏松地区的乡村救济事业》, 《中国农史》,1998年第4期。
    洪璞:《试述明清以来宗族的社会救助功能》,《安徽史学》,1998年第4期。
    吴滔:《明清时期苏松地区的乡村救济事业》,《中国农史》,1998年第4期。
    叶显恩:《儒家传统文化与徽州商人》,《安徽师大学报》,1998年第4期。
    王廷元:《论徽州商人的义利观》,《安徽师大学报》,1998年第4期。
    洪璞:《试述明清以来宗族的社会救助功能》,《安徽史学》,1998年第4期。
    吴海燕:《明清商人文化素质提高对经商活动的影响》,《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
    厉复魁、吕雅范:《中国的民本思想与民主意识》,《长白学刊》,1998年第5期。
    陈劲松:《试论民本思想与封建君主专制结合的必然性与冲突性》,《浙江师大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5期。
    马国钧:《再论民本是现代民主的初级表现形式》,《学术交流》,1998年第6期。
    李琳琦:《从谱牒和商业书看明清徽州的商业教育》,《中国文化研究》,1998年秋卷。
    卞利:《明清时期徽商对灾荒的捐助与赈济》,《光明日报》,1998年10月23日。
    赵毅、刘晓东、董铁松、于宝航:《16-17世纪中国社会结构问题笔谈》,《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1期。
    俞荣根:《民权:从民本到民主的接转——兼论儒家法文化的现代化》,《学习与探索》,1999年第1期。
    黄宣民:《明代泰州学派的平民儒学特征——王艮与泰州学派序》,《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9年第1期。
    乔凌霄、梁衍东:《明清社会的士商渗透及其影响》,《历史档案》,1999年第1期。
    何兆武:《明末清初西学之再评价》,《学术月刊》,1999年第1期。
    林金树:《明朝的养老政策》,《科学时报》(第三版),1999年2月15日。
    王泽民:《春秋民本思想述论》,《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2期。
    王卫平:《论中国古代慈善事业的思想基础》,《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胡成:《“资本主义萌芽”与本土化研究的思考》,《史学理论研究》,1999年第2期。
    王先明、尤永斌:《略论晚清乡村社会教化体系的历史变迁》, 《史学月刊》,1999年第3期。
    安云凤:《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论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4期。
    范金民:《清代徽州商帮的慈善设施——以江南为中心》,《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4期。
    艾新强:《莫将民本当民主》,《宁夏党校学报》,1999年第5期。
    张明富:《论明清商人文化的特点》,《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李琳琦:《传统文化与徽商心理变迁》,《学术月刊》,1999年第10期。
    刘宗贤:《试论王阳明心学的圣凡平等观》,《哲学研究》,1999年第11期。
    徐怀东、张茂泽:《评维新派的“民权”说——兼析西方“人权”理论在近代中国的命运》,《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1期。
    王文贵:《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及其与社会主义民主之异同》,《理论与改革》,2000年第1期。
    陈剩勇:《明代浙江:乡村社会、农家生活和社会教化》,《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邹进文:《明清商业书中的治生之学》, 《北京商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朱英:《近代中国商业发展与消费习俗变迁》,《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唐凯麟:《中国明清时期伦理思潮的早期启蒙性质论纲》,《道德与文明》,2000年第2期。
    叶娟丽:《我国历史上宗族组织的政权化倾向》,《学术论坛》,2000年第2期。
    (英)科大卫、刘志伟:《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明清华南地区宗族发展的意识形态基础》,《历史研究》,2000年第3期。
    周桂钿:《孔子、董仲舒、司马迁三人论富评议》,《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王卫平:《唐宋时期慈善事业概说》,载《史学月刊》,2000年第3期。
    叶汉明:《明代中后期岭南的地方社会与家族文化》,《历史研究》,2000年第3期。
    孙延波:《儒家“民本”经济思想及其义利观》,《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4期。
    王来金:《“民主”与“民本”概念辩证》,《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高翔:《论清前期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趋势》, 《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陈启智:《儒家经济思想及其特点》,《孔子研究》,2000年第6期。
    范忠信:《唐代以后中国法律思想的定型化或僵化》,《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刘晓东:《晚明士人生计与士风》,《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1期。
    李琳琦:《略论徽商对家乡士子科举的扶持与资助》,《历史档案》,2001年第2期。
    陈清:《论明儒的重民观》,《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第3期。
    刘晓东:《明代士人本业治生论——兼论明代士人之经济人格》,《史学集刊》,2001年第3期。
    张和平:《粮长之役与明中前期社会风气的崇俭黜奢》,《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3期。
    陈宝良:《明代生员新论》,《史学集刊》,2001年第3期。
    王日根:《近年来明清基层社会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汪毅夫:《明清乡约制度与闽台乡土社会》,《台湾研究集刊(厦门)》,2001年第3期。
    李伯重:《明清江南的出版印刷业》,《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3期。
    王日根:《明清科举制度对民营教育的促进》,《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4期。
    田毅鹏:《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勃兴》,《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4期。
    叶坦:《论道德伦理与经济利益——“义利”观念的时代演化与市场经济伦理的建构》,《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年第4期。
    胡波:《20世纪中国民本思想研究述评》,《学术月刊》,2001年第5期。
    龚书铎、杨共乐:《中国历史上王朝兴衰的几点启示》,《党建研究》,2001年第5期。
    龚汝富:《浅议中国古代社会保障体系》,《光明日报》,2001年12月4日。
    汪毅夫:《试论明清时期的闽台乡约》,《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1期。
    苏志宏:《论中国哲学的前近代启蒙》, 《文史哲》,2002年第1期。
    唐凯麟:《中国明清时期伦理思潮的早期启蒙性质论纲》,《道德与文明》,2002年第2期。
    向燕南:《(大学衍义补>的撰述特点和思想分析》,《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王日根:《中国传统政治文明中的官民相得》,《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张祥浩:《论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李亚彬:《对我国古代德治的分析》,《哲学研究》,2002年第4期。
    张明富:《“贾而好儒”并非徽商特色——以明清江浙、山西、广东商人为中心的考察》,《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4期。
    张侃:《从宗族到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基层政权建设——以1929-1934年的闽西赣南为中心的考察》,《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02年第5期。
    夏维中、崔秀红:《明代乡村地域单位的主要类型及其作用考述》,《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王世光:《清儒治生观念刍议》, 《求索》,2002年第5期。
    卞利:《明清时期徽州的乡约简论》,《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6期。
    刘伯山:《徽州文化的基本概念及历史地位》,《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6期。
    吴承明:《“传统经济的再评价”笔谈——从传统经济到现代经济的转变》,《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1期。
    李琳琦:《明清商业社会中的教育特色》,《华东师大学报》,2003年第1期。
    陈延斌:《试论明清家训的发展及其教化实践》,《齐鲁学刊》,2003年第1期。
    修朋月、宁波:《清代乡绅势力对基层社会控制的加强》,《北方论丛》,2003年第1期。
    冯贤亮:《明清江南的富民阶层及其社会影响》,《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1期。
    徐茂明:《明清以来乡绅、绅士与士绅概念辨析》,《苏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卞利:《论明中叶至清前期乡里基层组织的变迁》,《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周荣:《中国传统社会晚期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探》, 《人文论丛》,2003年卷。
    许苏民:《“内发原生”模式: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实为明万历九年》, 《河北学刊》,2003年第2期。
    王日根:《论明清乡约属性与职能的变迁》,《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2期。
    朱义禄:《论明清之际启蒙学者对“家天下”的批判》,《同济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魏金玉:《高峰、发展与落后:清代前期封建经济发展的特点与水平》,《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2期。
    衷海燕:《清代江西的乡绅、望族与地方社会——新城县中田镇的个案研究》,《清史研究》,2003年第2期。
    闵乐晓:《左派王学与儒学的近代转型》,《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2期。
    王日根:《论明清乡约属性与职能的变迁》,《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2期。
    常建华:《明代徽州的宗族乡约化》,《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3期。
    王杰:《明清之际:思想的冲突、批判与创新》,《理论学刊》,2003年第3期。
    徐茂明:《明清时期江南社会基层组织演变述论》,《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仲伟民:《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研究的学术史回顾与反思》,《学术界》,2003年第4期。
    林枫:《明代中后期商业发展水平的再认识》,《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4期。
    李琳琦:《明清徽州宗族与徽州教育发展》,《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5期。
    胡卫伟、刘利平:《明前期民间赈济的初步考察》,《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 版)》,2003年第5期。
    王君南:《基于救助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国古代社会保障体系研究论纲》,《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谢泳:《灾难时期中的社会力量——我读<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文汇报》2003年5月9日。
    陈橹:《论明清之际士人群体对西方科技的态度及历史影响》,《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徐茂明:《同光之际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秩序的重建》,《江海学刊》,2003年第5期。
    何平:《论康熙时代的赋各减免》,《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周宁:《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清理文化资源》,《文艺报》,2003年8月19日。
    谢贵安:《试论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江汉论坛》,2003年第10期。
    林甘泉:《论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及其历史价值》,《光明日报》,2003年10月28日。
    罗弋:《“多元学科视野下的中国社会史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历史学》,2003年第12期。
    李伯重:《八股之外:明清江南的教育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清史研究》,2004年第1期。
    张分田:《从民本思想看帝王观念的文化范式》,《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1期。
    高寿仙:《“晚明社会与文化变迁研究”笔谈——晚明民间力量的壮大和活跃》,载《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第1期。
    陈宝良:《“晚明社会与文化变迁研究”笔谈:新名词与新生活——晚明社会生活的“活力”与“多样性”》,《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第1期。
    顾明远:《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教育的影响》,《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1期。
    周生春、曹建钢、胡倩:《中国历史上的农本工商末思想与政府政策的嬗变》,《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2期。
    仲伟民:《学术界对前近代中国研究的分歧——以彭慕兰、黄宗智的观点为中心》,《河北学刊》,2004年第2期。
    程志华:《儒学民本思想的终极视域——卢梭与黄宗羲的“对话”》,《哲学研究》,2004年第2期。
    万斌、诸凤娟:《论民本思想对中国民主进程的影响》,《学术界》,2004年第3期。
    唐力行、徐茂明:《明清以来徽州与苏州社会保障的比较研究》,《江海学刊》2004年第3期。
    刘泽华、张分田:《开展统治思想与民间社会意识互动研究》,载《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李长莉:《梁启超论新民德与国民生计》,《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3期。
    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4年4月5日。
    史志宏:《明及清前期保守主义的海外贸易政策形成的原因及历史后果》,《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4期。
    张兆裕:《晚明富民的救荒》,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第5期。
    李伟波:《颜元的实学思想与书院制度改革》,《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张明新:《乡规民约存在形态刍论》,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2004年第5期。
    张中秋:《乡约的诸属性及其文化原理认识》,《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5期。
    林文勋:《宋代富民与灾荒救济》,《思想战线》,2004年第6期。
    范天宇:《民本主义传统回望》,《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6期。
    陈宝良:《明代的致富论——兼论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6期。
    许苏民:《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亟待实现三大突破》, 《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张扣林:《论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时代价值》,《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
    刘汶:《新民本——邓小平政治哲学的灵魂》,《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1期。
    曹德本、方妍:《中国传统义利文化研究》,《清华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商传:《明代的社会主导群体》,《东岳论丛》,2005年第1期。
    徐林:《明中后期士商交往评析》,《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叶舟:《危机时期的士绅与地方:以休宁金声为例》,《安徽史学》,2005年第1期。
    胡兴东:《元明清时期基层社会组织和社会控制研究》, 《光明观察》,2005年1月21日。
    叶坦:《中日商品经济思想比较研究——以石门心学和清初实学为中心(上)》,《河北学刊》,2005年第2期。
    叶世昌:《中国古代没有代表“市民阶级”的启蒙思想》,《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张守军:《中国历史上的保富思想》,《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赵克生:《义民旌表:明代荒政中的奖劝之法》,《史学月刊》,2005年第3期。
    沈善洪:《黄宗羲的真实价值》,《浙江学刊》,2005年第4期。
    秦晖:《从黄宗羲到谭嗣同:民本思想到民主思想的一脉相承》,《浙江学刊》,2005年第4期。
    吴光:《“以力行为工夫”:黄宗羲新民本思想的哲学基础》,《浙江学刊》,2005年第4期。
    李存山:《从民本走向民主的开端》,《浙江学刊》,2005年第4期。
    陈文、谢振才、黄卫平:《“民本”与“人本”论析》, 《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衷海燕:《乡绅、地方教育组织与公共事务——以明清江西吉安府为中心》,《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江太新:《三农与市场——以明清经济发展为例》,《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4期。
    金仙憓:《从祁门县“谢氏诉讼”看明代中期徽州的诉讼处理和里老》,《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4期。
    章小谦、杜成宪:《中国课程概念从传统到近代的演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5年第4期。
    王建军:《中国民间组织的发展及其功能》,《中国民政》,2005年第5期。
    林金树:《明代嘉、隆、万时期农村的贫富两极分化》,《江海学刊》,2005年第6期。
    张显清:《晚明社会的时代特点》,《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6期。
    萧放:《明清家族共同体组织民俗论》,《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6期。
    孙文学:《论邱溶“立政养民”财政思想》,《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第7期。
    叶坦:《中日商品经济思想比较研究——以石门心学和清初实学为中心(下)》,《河北学刊》,2005年第9期。
    黄志繁:《明代赣南的风水、科举与乡村社会的士绅化》,《史学月刊》,2005年第11期。
    王杰:《神权政治向伦理政治的转向——西周时期的敬德保民思想》,《理论前沿》,2005年第23期。
    陈立旭:《区域精神与文化传统的关系审视——当代讲求实效精神与浙东事功学关系再分析》,《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李存山:《程朱的“格君心之非”思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第1期。
    周致元:《明代徽州官府与宗族的救荒功能》,《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林文勋:《中国古代史的主线与体系》, 《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第2期。
    赵园:《原君·原臣——明清之际士人关于君主、君臣的论述》,《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第2期。
    张民服:《<呻吟语>:吕坤人生感悟及其民本思想的集中体现》,《郑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施威、王思明:《晚明学人的科学思想及其历史意义》,《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2期。
    张涛:《中国传统救灾体系刍议》,《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3月9日。
    范金民:《明代地域商帮的兴起》,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3期。
    俞荣根:《黄宗羲的“治法”思想再研究》,《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商传:《从蠲赈到减赋——明朝灾害政策转变的三个个案》,《史学集刊》,2006年第4期。
    李双华:《明中叶吴中士人心态及其文化意义》,《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王日根:《明清时期社会管理中官民的“自域”与“共域”》,《文史哲》,2006年第4期。
    刘亚中:《汪志伊<荒政辑要>所见之荒政思想》,《中国农史》,2006年第4期。
    刘泽华:《中国思想与社会互动研究笔谈——传统政治思维的阴阳组合结构》,《南开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5期。
    赵国洪:《许衡“治生说”与明清士商》,《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葛荣晋:《关于中国实学历史定位的理论思考》,《学术界》,2006年第5期。
    陈伟:《传统社会的民间组织与乡村社区的道德教化——以《泰泉乡礼》为中心的考察》,《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张星久:《帝制中国的两种基本“公”“私”观及其制度表现——一个从制度回溯观念的尝试》,《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6期。
    贺喜:《编户齐民与身份认同——明前期海南里甲制度的推行与地方社会之转变》,《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范立舟:《晚明人文精神分析》,《哲学研究》,2006年第9期。
    万明:《明史研究七十年之回眸与再认识》,《学术月刊》,2006年第10期。
    李存山:《儒家的民本与民主》,《博览群书》,2006年12期。
    吴松/黄海涛:《明清实学经济伦理的近代性嬗变》,《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葛荣晋:《明清之际“实心实学”的价值观》,《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
    陈瑞:《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的内部救济》, 《中国农史》,2007年第1期。
    刘华政:《陈宏谋法律思想初探》,《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刘晓东:《论明代士人的“异业治生”》,载《史学月刊》,2007年第8期。
    徐永斌:《明清时期江南文人治生及其“变异”现象》,载《江海学刊》,2010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