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学渔樵母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诗学渔樵母题研究意在解蔽和构建——解除关于渔樵母题单一象征的成见,呈现其复杂而富于张力的意蕴结构,阐发贯注其中的关于和平、自由、安宁的人生理想和文化精神,构建中国诗学母题理论和研究范式。
     中西诗学母题观念的错位造成的理论与研究实践之间的悬隔,凸显出母题观念中西会通的必要性。以普遍的人生情境为共通内核,借鉴西方母题理论的结构模式,充实以中国传统诗学内涵,不失为二者会通的可能性路径。通过母题观念的中西会通,为中国诗学母题研究提供理论根据和结构模式。
     文学史的梳理描述了渔樵母题,从先秦至近代,在语典和主题意蕴方面的衍生轨迹和趋势,揭示出渔樵母题在不同阶段、不同文体中的表现特征。史的描述有助于清理出渔樵母题中有关思想命题、典型意象和经典接受等方面的材料线索。就思想命题而言,材与不材涉及人生价值取舍的问题,有情无情关系文化立场的抉择,青山青史属于历史评价标准的问题。三个命题皆关涉传统文化基本观念,渔樵母题文学作品对这些命题作出了富有启示意义的应答。典型意象属于渔樵母题的物象符号,代表了士人思想生命的三个维度。严陵钓台对应人格理想,桃源指向社会理想,津渡象征着精神追求。三者都属于士人心灵世界中典型情结的反映,而意象则属于这种情结的对象化产物。就后世影响而言,《江雪》和《西塞》算得上渔樵母题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对其影响研究表明,经典的影响和后世对经典的接受历史,同时也是其意蕴不断丰富和意义世界不断扩张的过程。经典文本的影响研究有助于发见文学传统通变的形式和古今相通的具体路径。以上分析侧重于思想内涵研究,而渔樵母题的旅行和迁移一章较多的关注其形态变化。从文学到绘画、音乐以及民间工艺的艺术旅行中,渔樵母题发挥了沟通大传统与小传统、雅文化与俗文化的作用,由此见出传统文化于分层中的统一性;在从关中到江湘到吴越的地理迁移过程中,渔樵母题与中国文化重心的东移南迁趋势适相吻合,从而见出母题对于传统文化保持相当稳定状态的重要性。
     中国诗学渔樵母题研究不惟抉发蕴涵其中的人文精神和和文化意味,而且见出其对于建立中国诗学母题理论和研究范式的启示意义——以语词和意象为诗学母题理论的下位概念,以语典和主题意蕴为具体母题形态的研究路径,以思想命题、典型意象、经典作品和母题“旅行”作为具体母题研究的结构板块。
My research of the fisher woodcutter motif in Chinese poetics is revealing and constructive——it is to eliminate the prejudice of assuming this motif as a single symbol;to present the intensive and complicated implication structure; to explain the life ideals and cultural spirits it contains:peace, freedom and tranquility; and to construct the motif theory and research paradigm 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 poetics.
     Because of the disloc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otif concepts has caused the isolation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research, the necessity of reconciling the two concept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poetics is self-evident. And I think it could be realized through these methods as below:first, set the universal life scenario as the common context; second, use the structure model of western motif research for reference; third, enrich it with Chinese classical poetics. And through the reconciliation between the two partie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structure model of motif research in Chinese poetics is warranted.
     In the part of literary history, through describing the developing track and trend of the fisher woodcutter motif in language quotation and motif implication, from pre-chin period to modern ages, I revealed the express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motif in different phases and different literary styles. The historical tracing is helpful in clearing the clues of materials regarding ideological topics, typical images, and the reception of classical texts. As for the ideological topics, becoming a talent or not is related to the life value choice, being sensitive or not leads to the cultural position choice, and the Green Hills and Annals of history is a ques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historical evaluation. These three topics are all regarding about the traditional basic cultural concepts, which have been well responded by the literary works with fisher woodcutter motif. As for the typical images, they represent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the ideological life of the gentry group. The Yanling fishing platform image corresponds the personality ideal, the Taoyuan (the Land of Peach Blossoms) image points to the social ideal, and the ferry image symbolizes the spiritual pursuit. And all these three reflect the typical complex in intellectual minds, while images are the outcome of this complex. As far as the subsequent influence is concerned, the River Snow and the Western Frontier Fortress could be counted as the classics of the literary works with fisher woodcutter motif. To the classics, there is isomorphism and simultaneity among its historical reception, its continuous meaning enrichment, and the expanding of its meaning world. The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classic texts redounds to discover the forms of inheriting and creative view of literary tradition, and the concrete connection between ancient and modern ages. So, the aforesaid analysis emphasizes particularly on ideological connotation research, while the chapter of Travel and Migration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this motif. During the travel in literature, music and folk handicrafts, the fisher and woodcutter motif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ommunicating between the major and minor traditions, the refined and vulgar culture, from which we can see the unity in the layered tradition culture; in the meantime, during the migration from Jiang-Xiang area to Wu-Yue area, the fisher woodcutter motif just tally with the trend of eastward and southward movement of Chinese cultural core, from which we can see the importance of motif in maintaining the stability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meaning of the study on Chinese poetic fisher woodcutter motif is not merely revealing the implicative humanistic spirits and cultural meaning, but also the enlighten value of constructing Chinese poetic fisher woodcutter motif theory and its research paradigm. To sum up, there're three dimension of it. First, phraseology and image, which are the sub-concepts of poetic motif theory. Second, language quotation and motif implication, which are the research routes of the concrete motif forms. Third, ideological topics, typical images, classic works and the travel motif, which are the plate structure of this research.
引文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组选编《比较文学研究资料》,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日]中村元《比较思想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薛虞畿《春秋别典》(上海古籍四库本),386册。
    陈献章《陈白沙集》(上海古籍四库本),1246册。
    杨万里《诚斋易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刘大绅《春晖轩心痕残稿》,方宝川编《太古学派遗书》第二辑第七册,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1998年。
    苏轼《东坡全集》(上海古籍四库本),1108册。
    陈继儒《读书镜》,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吴言《大朴不雕》,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毛丽娅著《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版。
    苏轼撰、许伟东注释《东坡题跋》,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
    [日]青木正儿、吉川幸次郎等《对中国文化的乡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马克·里拉著《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英]阿兰·R.H.贝克《地理学与历史学:跨越楚河汉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汪藻《浮溪集》(上海古籍四库本),1128册。
    朱同《覆瓿集》(上海古籍四库本),1227册。
    张宁《方洲集》(上海古籍四库本),1247册。
    杜牧《樊川诗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申屠丹荣编《富春江名胜诗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
    毛滂《东堂集》(上海古籍四库本),1123册。
    陆时雍《古诗镜》(上海古籍四库本),1141册。
    滕安上《东庵集》(上海古籍四库本),1199册。
    高启《大全集》(上海古籍四库本),1230册。
    《古诗纪》(上海古籍四库本),1379册。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等编《古琴曲集:正谱本》,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年。
    仇兆鳌编注《杜诗详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钱钟书著《管锥编》(全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王士兴著、吕景琳点校《广志绎》,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龚定庵全集类编》,北京:中国书店,1991年。
    于风选注《古代题画诗分类选编》,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1991年。
    钱穆著《国学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李学勤主编《二十六史》,海口:海南出版社,1999年。
    《二十五别史》,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
    吴小如著《古典诗词札丛》,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
    王国维《观堂集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蒋寅著《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钱穆《古史地理论丛》,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
    顾颉刚编著《古史辩》(五),海口:海南出版社,2005年。
    顾随著《顾随论学精要》,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
    陈文忠:《古典诗歌接收史研究刍议》,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德]歌德著、朱光潜译《歌德谈话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
    [德]莫芝宜佳《<管锥编>与杜甫新解》,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陆佃解《鹖冠子》(上海古籍四库本),848册。
    刘克庄《后村集》(上海古籍四库本),1180册。
    边贡《华泉集》(上海古籍四库本),1264册。
    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黄宗羲《黄宗羲期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
    胡适《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韩愈著《韩昌黎全集》,北京:中国书店,1991年。
    张尧国主编《浣水流韵——诸暨历代诗词作品选》,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
    常裕《河汾道统:河东学派考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嵇康《嵇中散集》(上海古籍四库本),1063册。
    郭钰《静思集》(上海古籍四库本),1219册。
    查慎行《敬业堂诗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洪弃生《寄鹤斋诗集》,台北: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93年。
    钱仲联编著《近代诗抄》,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
    魏启鹏著《简帛文献<五行>笺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魏裔介著、魏连科点校《兼济堂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林俐、王海燕著《价值观与语言运用》,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7年。
    连横《剑花室诗集》,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十辑,文海出版社。
    [美]保罗·蒂利希著、尹大贻译《基督教思想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
    薛蕙《考功集》(上海古籍四库本),1272册。
    许南英著《窥园留草》(台湾先贤诗文集丛刊》)龙文出版社,1962年。
    周昌忠《科学思维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孔子家语》,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刘道醇《历代名画补遗》(上海古籍四库本),812册。
    朱鹤龄《李义山诗集注》(上海古籍四库本),1082册。
    李纲《梁溪集》(上海古籍四库本),1126册。
    王旭《兰轩集》(上海古籍四库本),1202册。
    刘彦昺《刘彦昺集》(上海古籍四库本),1229册。
    王翰《梁园寓稿》(上海古籍四库本),1233册。
    陆游《陆游集》(全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编《历史地理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 年。
    蒋敦雄、舒萱选注《历代垂钓诗选》,长沙:岳麓书社,1992年。
    周光培编《历代笔记小说集成》,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柳宗元《柳宗元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杨世明校注《刘长卿集编年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杨箫选注《历朝田园渔樵诗》,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俄]维谢洛夫斯基著、刘宁译《历史诗学》,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
    葛剑雄、华林甫《历史地理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辛德勇《历史的空间与空间的历史:中国历史地理与地理学史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陈子谦:《论钱钟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申永荷主编《灵性:意象与感应》,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
    尚永亮、洪迎华编选《柳宗元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
    骆正军《柳宗元思想新探》,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
    侯仁之《历史地理学的视野》,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英]Colling Wood,R. G.《历史的观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刘宰《漫塘集》(上海古籍四库本),1170册。
    吴伟业《梅村集》(上海古籍四库本),1312册。
    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张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李延寿撰《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冯梦龙编著《明清民歌时调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朱彝尊《明诗综》,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高友工《美典:中国文学研究论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廿二史札记》(四部备要本),463册。
    何加林《凝视的空间:浅识山水画境界的契机》,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年。
    杨慧林、黄晋凯著《欧洲中世纪文学》,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
    《平准学刊》第五辑下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3月。
    朱良志《扁舟一叶:理学与中国画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加]诺思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
    袁桷《清容居士集》(上海古籍四库本),1203册。
    叶顒《樵云独唱》(上海古籍四库本),1219册。
    虞集《清江诗集》(上海古籍四库本),1228册。
    荀悦撰《前汉纪》卷十,《四部丛刊》初编史部,17册。
    陈瑚《确庵文稿》(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184册。
    隋树森编《全元散曲》,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
    唐圭璋主编《全宋词》,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丁福保编《清诗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王夫之等撰《清诗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文化部文艺研究院音乐所、北京古琴研究会编《琴曲集成》,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叶恭绰编《全清词钞》,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郭绍虞编选《清诗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郭绍虞编著《清诗话续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沈德潜编《清诗别裁集》(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张璋、黄畲编《全唐五代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钱仲联编、钱学增选注《清诗精华录》,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
    章培恒主编《全明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傅璇宗主编《全宋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高喜田、寇琪编《全宋词作者词调索引》,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钱钟书《七缀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徐世昌辑《清诗汇》,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年。
    许红霞《全宋诗1-72册作者索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郎瑛《七修类稿》,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蒋克谦《琴书大全》,北京:中国书店,2007年。
    洪迈《容斋随笔》(上海古籍四库本),851册。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尚书大传》(上海古籍四库本),68册。
    任昉《述异记》(上海古籍),1047册。
    赵孟頫《松雪斋集》(上海古籍四库本),1196册。
    汪由敦《松泉集》(上海古籍四库本),1328册。
    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朱光潜著《诗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84年。
    王士禛《诗文四种》,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
    程千帆主编《诗问四种》,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
    释赞宁《宋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阮阅编著、周本淳校点《诗话总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陈植锷著《诗歌意象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俞晓群著《数术探秘》,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
    四库全书研究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整理本),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冯应榴辑注《苏轼诗集合注》(全三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黄庭坚著,任渊、史容、史季温注《山谷诗集注》(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严云受著《诗词意象的魅力》,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王为群、尔雅《诗学与艺术问题》,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年。
    吴其贞《书画记》(二册),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
    胡晓明《诗与文化心灵》,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霍建波著《宋前隐逸诗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厉鄂《宋诗纪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黎志敏《诗学构建:形式与意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
    徐晓力《山水画的文化解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
    [法]雅克·勒布尔、皮埃尔·[法]诺拉编,郝名玮译《史学研究的新问题新方法新对象》,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年。
    [美]戴维·利明、埃德温·贝尔德著,李培茱、何其敏、金泽译《神话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美]汤普森《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
    陶渊明《陶渊明集》(上海古籍四库本),1063册。
    陶安《陶学士集》(上海古籍四库本),1225册。
    黄佐《泰泉集》(上海古籍四库本),1273册。
    辛文房撰《唐才子传》,北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
    计有功撰《唐诗纪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
    李防等撰《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辛文房撰、傅璇宗编《唐才子传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谢长松著《天人象:阴阳五行学说史导论》,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9年。
    [日]松浦友久《唐诗语汇意象论》,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台湾诗抄》(《台湾历史文献丛刊》),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97年。
    《台湾诗钞》(《台湾历史文献丛刊》),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97年。
    《唐宋注疏十三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童书业《童书业说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吴企明著《题画绝句的写作与欣赏》,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
    唐圭璋校点《唐宋人选唐宋词》,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何自然、陈新仁编著《当代语用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
    陆籽叙著《题画诗》,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
    唐光荣著《唐代类书与文学》,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8年。
    李浩《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连雅堂编著《台湾诗乘》,《台湾先贤诗文集丛刊》第七集辑,龙文出版社。
    赵晔撰《吴越春秋》,《四部丛刊》初编史部,51册。
    范成大《吴郡志》(上海古籍四库本),485册。
    《渭南文集》(上海古籍四库本),1163册。
    揭傒斯《文安集》(上海古籍四库本),1208册。
    徐有贞《武功集》(上海古籍四库本),1245册。
    王元化《文心雕龙创造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王明校注《无能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释普济著《五灯会元》,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刘衍文、刘永翔著《文学的艺术》,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年。
    王通著《文中子中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王士原编《五代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
    徐世昌辑《晚晴簃诗汇》(《诗歌总集丛刊》),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
    闻一多著《闻一多文集》,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7年。
    姚承续《吴趋访古录》,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王瑶《王瑶全集》(全八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吴中杰著《文艺学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陈庆元《文学:地域的关照》,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
    钱穆著《晚学盲言》,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王平著《意生象外——艺术学探索》,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
    胡晓明《万川之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严善錞著《文人与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王乾坤《文学的承诺》,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胡有青著《文艺学论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周雨著《文人画的审美品格》,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钱中文著《文学原理——发展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杨春时著《文学理论新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陈文忠著《文学美学与接收史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
    [美]勒内·韦勒克、[美]奥斯汀·沃伦著《文学原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俄]瓦·叶·哈利泽夫:《文学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徐火勃《徐氏笔精》(上海古籍四库本),856册。
    黄拔荆主编《厦门诗词》第九期,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
    马臻《霞外诗集》(上海古籍四库本),1204册。
    郑真《荥阳外史集》(上海古籍四库本),1234。
    孙蕡《西庵集》(上海古籍四库本)1231册。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蒋承勇《西方文学“人”的母题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朱迪光《信仰·母题·叙事:中国古典小说新探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美]迪尼,刘介民主编《现代中西比较文学研究》(二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程大昌《雍録》(上海古籍四库本),587册。
    杨公远《野趣有声画》(上海古籍四库本),1193册。
    刘将孙《养吾斋集》(上海古籍四库本),1199册。
    尹廷高《玉井樵唱》(上海古籍四库本),1202册。
    陆深《俨山集》(上海古籍四库本),1268册。
    乾隆《御制诗集》(上海古籍四库本),1307册。
    《御选唐宋文醇》(上海古籍四库本),1447册。
    顾嗣立编《元诗选》(上海古籍四库本),1468册。
    王世懋《艺圃撷余》(上海古籍四库本),1482册。
    王士禛《渔洋诗话》(上海古籍四库本),1483册。
    《全闵诗话》(上海古籍四库本),1486册。
    欧阳询撰《艺文类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
    葛立方撰《韵语阳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董棻编《严陵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顾嗣立编《元诗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李商隐著,冯浩笺注《玉豁生诗集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杨学鹏著《阴阳五行》,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彭增安著《语用修辞文化》,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年。
    陈铭著《意与境——中国古典诗词美学三昧》,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
    徐谦芳《扬州风土记略》,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
    胡雪冈著《意象范畴的流变》,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
    邝芷人著《阴阳五行及其体系》,台湾:文津出版,2003年。
    束定芳主编《语言的认知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
    陈满铭著《意象学广论》,台北:万卷楼图书公司,2006年。
    俞平伯《俞平伯论古诗词》,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熊学亮、曲卫国主编《语用学采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日]吉野裕子著《阴阳五行与日本民俗》,上海:学林出版社,1989年。
    [德]卡尔·达尔豪斯《音乐美学观念史引论》,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
    张载《张子全书》(上海古籍四库本),697册。
    赵琦美编《赵氏铁珊瑚》(上海古籍四库本),815册。
    胡诋谲《紫山大全集》(上海古籍四库本),1196册。
    王冕《竹斋集》(上海古籍四库本),1233册。
    宗臣《宗子相集》(上海古籍四库本),1287册。
    沈季友编《檇李诗系》(上海古籍四库本),1475册。
    韩怡撰《竹书纪年辨正》(北京出版社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三辑),12册。
    《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清诗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
    郭绍虞、王文生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徐邦达编《中国绘画图录》,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
    黄永武著《中国诗学》,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2年。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
    郭绍虞编选《清诗话续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陈鹏翔主编《主题学研究论文集》,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3年。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
    沈起炜《中国历史大事年表》,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
    陈鹏翔主编《主题学研究论文集》,台北:东大图书公司印行,1983年。
    山东大学中文系古代文艺理论编写组编撰《中国古代文艺理论资料目录汇编》,济南:齐鲁书社,1983年。
    叶朗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周积寅、史金城编选《中国历代题画诗选注》,杭州:西泠印社出版,1985年。
    王大鹏《中国历代诗话选》(二册),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
    曹顺庆选编《中西比较美学文学论文集》,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
    袁行霈著《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中国美术全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
    王孝廉著《中国的神话世界》,北京:作家出版社,1991年。
    萧统编《昭明文选译注》(第四册),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
    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2年。。
    徐中玉主编《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专题资料丛刊》(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王立《中国文学主题学》,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
    中西进、王晓平著《智水仁山:中日诗歌自然意象对谈录》,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徐培均主编《中国古代诗苑精品》,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
    任叔宝主编《中国历代笔记英华》,北京:京华出版社,1998年。
    葛兆光著《中国宗教与文学论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
    吴晟著《中国意象诗探索》,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
    张伯伟著《中国诗学研究》,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年
    《中国绘画断代史》(共八册)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
    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
    徐复观著《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沈起炜编著《中国历史大事年表》,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
    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汪涌豪著《中国游侠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束定芳主编《中国语用学研究论文精选》,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
    张伯伟著《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张哲俊《中日古典悲剧的形式:三个母题与嬗变的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吴光正《中国古代小说的原型与母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吴天明著《中国神话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
    纪江红主编《中国传世山水画》,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
    邓启耀著《中国神话的思维结构》,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年。
    陈师曾著《中国绘画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周振甫著《周振甫讲<管锥编><谈艺录>》,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赵含坤编著《中国类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潘天寿著《中国绘画史》,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年。
    梅新林《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二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臧一冰《中国音乐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美]叶维廉著《中国诗学》(增订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蔡镇楚著《中国音乐诗话》,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钟鸣远编著《中国音乐圣典》,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年。
    朱谦之著《中国音乐文学史》,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
    何方彤《中国山水诗审美艺术流变》,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静、筠二禅师编撰《祖堂集》,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孟修祥《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
    王世朝主编《中国诗歌》,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
    王立《中国古代文学主题学思想研究》,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年。
    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
    杨匡汉《中华文化母题与海外华文文学》,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
    王泽龙著《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朱自清《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日]内藤湖南《中国绘画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Northrop Frye, Anatomy of Criticism. Princeton,1957.
    Haskell Block, The Concept of Influence 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Yearbook of Comparative and General Literature,1958.
    Claudio Guillen, The Aesthtics of Influence Studies in Comparative Literative. Proceedings,I,1959.
    Harry Levin, Grounds for Comparis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2.
    Rene Wellek, Austin Warren,Theory of Literature. New York,1949.
    陈子展《“卜居”“渔父”是否是屈原所作》,《学术月刊》,1962年第6期。
    王德华《<卜居><渔父>:屈原精神困境的揭示和对自我与社会的双重固持》,《中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3期。
    凌云《白发渔樵江渚上——论古诗文中的渔父形象》,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徐子方《悲怨:中国古代文学之内驱》[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徐子方《悲怨:中国古代文学之内驱——一个文学史母题的发展历程描述》,《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蔡靖泉《<卜居>、<渔父>的产生与屈原的影响》,《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美]勒内·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组选编《比较文学研究资料》,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美]勒内·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同上。
    [法]J-M.伽列《<比较文学>初版序言》,同上。
    徐剑艺《参照物的崛起——当代小说中的意象性母题》,《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第2期。
    张应斌《“西塞山前”是张志和的作品吗?》,《江汉论坛》1990年第4期。
    陈宪春《船子和尚和<渔父词>》,《中国水产》,1990年第11期。
    张昌余《从中日两组渔父词看文学的传播因素——试论张志和与嵯峨天皇的<渔歌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6期。
    张顺《从元散曲中渔父形象看元代文人心态及散曲兴盛原因》,《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王立《出处之念的起因及主要意旨——“朝隐”与中国古代出处文学主题》,《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刘莉琼《从格式塔意象看古诗<江雪>的翻译》,《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毛沛定《从<渔父图>等作品中管窥吴镇之心境》,《美术大观》,2005年第6期。
    舒克斌《从柳宗元与张志和的渔父诗看儒道美学思想的异趣》,《船山学刊》,2007年第2期。
    王达《传统文化与文学意识母题》,《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阳卓君《从“一个母题三种版本”看文学的流传与变异》,《大视野》,2009年第1期。
    罗媛元《从读者接受视角解读柳宗元的<江雪>》,《贺州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宋恪震《垂钓烟波 自得其乐——张志和<渔歌子>精赏》,《美与时代》,2009年第3期。
    于晓梅、王晓春《对文学史重构的一个侧面考察——王立先生的文学主题学研究评述》,《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朱迪光《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母题”概念的引进与应用》,《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郑丽鑫《浮云万里烟波客惟有沧浪孺子知——宋代联章渔父词略论》,《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陈文忠《古典诗歌接受史研究刍议》,《文学评论》,1996年第5期。
    周北川《故事比较的艺术与趣味——评刘守华<比较故事学>》,《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3期。
    郑瑞侠《古代文学中的渔父原型及演变》,中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2期。
    陈小芒、廖文华《孤舟意象与渔樵文化》,《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王立《<管锥编>审美文化建构的途径》[J],《文学评论》,2003年第5期。
    王立《<管锥编>审美文化建构的途径——一个主题学研究的启示》,《文学评论》,2003年第5期。
    梁海《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诗文中的天台宗思想》,《中国宗教》,2004年第6期。
    李祥霆《古琴曲<欸乃>辩说》,《人民音乐》,2006年第7期。
    降大任《千古钓台咏严光》,《名作欣赏》,1999年第5期。
    纪永贵《寒江独钓钓什么——柳宗元<江雪>诗解析》,《名作欣赏》,2002年第2期。
    武影《情陶山水意羡渔樵——摭谈<西游记>诗词中的羡隐乐逸思想》,《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3期。
    张繁文《绘画史上的渔父情结》,《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王达《传统文化与文学意识母题》,《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焦贻之《浅谈桃源诗中的求仙主题》,《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吴承学《江山之助——中国古代文学地域风格论初探》,《文学评论》,1990年第2期。
    周晓云《<江雪>意高远 “飞鸟”寓禅机——论柳宗元<江雪>中的“飞鸟”禅喻》,《甘肃高师学报》,2003年第4期。
    王立、吕堃《建立文学母题分类系统的迫切必要——文学母题的重新认识与分类之一》,《辽东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跃进《江南的开发及其文学的发轫》,《文学遗产》,2007年第3期。
    王立、铁晓娜《建立文学母题分类系统的迫切必要——文学母题的重新认识与分类之二》,《辽东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吴企明《寄乐于画》,《古典文学知识》,2008年第5期。
    李德辉《客寓意识与唐代文学的漂泊母题》,《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5期。
    王元化《刘勰的譬喻说与歌德的意蕴说》,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组选编《比较文学研究资料》,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王春庭《论渔樵》,《漳州师院学报》,1998年第2期。
    班澜《论意象在诗歌建构中的作用》,《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
    王立《类书与中国传统文学中的主题类分》,《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李红霞《论唐代桃源意象的新变》,《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刘正国《论诗的两极扩位结构》,《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第5期。
    李红霞《论唐诗中的垂钓意象》,《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12期。
    黄鹤《论客家山歌的文化母题与文化意象》,《岭南文史》,2004年第1期。
    暴庆刚《论庄子自由思想之超越品格》(上),《东方论坛》,2004年第1期。
    暴庆刚《论庄子自由思想之超越品格》(下),《东方论坛》,2004年第2期。
    陈文忠《论文学意义——“意义整体”的动态生成和历史累积》,《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田耕宇《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渔父”形象》《社会科学评论》,2004年第4期。
    牛晓风《李殉的渔父词和<南乡子>组词》,《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晁成林《论唐五代的文人渔父词》,《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曹辛华《论唐宋渔父词的文化意蕴与词史意义》,《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徐克智《莫如散发弄扁舟——<楚辞·渔父>人物形象浅析》,《安徽文学》,2009年第1期。
    黄俊亮《论<君子于役>中“日夕闺思”的母题意义》,《文教资料》,2009年9月号下旬刊。
    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引见《现代评论》第二周年增刊,1927年。
    丹·本—阿莫斯《民俗学中母题概念》,选自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组选编《比较文学研究资料》,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李德埙《梅道人<渔父>笺释》,《齐鲁艺苑》,1987年第2期。
    李晓宇《母亲与家园在中国文学的原型意象》,《青海师专学报》,1991年第2期。
    长虹《漫话唐代著名道士张志和的渔父词》,《中国道教》,1996年第1期。
    刘学金《母题辨析》,《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潘丽莉《漫谈山水画中的“渔父”意象美》,《艺术探索》,2004年第2期。
    朱迪光《民国时期的“母题”概念的引进及其应用》,《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高永《“母题”术语的翻译问题》,《当代小说》,2009年第2期。
    李霁《磻溪沧浪打鱼人——古文学中渔父形象之观照》,《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唐伟《品名曲悟新意》,《电影译介》,2008年第11期。
    张隆溪《钱钟书谈比较文学与“文学比较”》,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组选编《比较文学研究资料》,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陈海《千古是非心 一夕渔樵话——浅谈古代诗词中的“渔翁”形象》,《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王立《诠释心灵史 破译民族魂——<心灵的图景——文学意象的主题史研究>后记》,《丹东师专学报》,2001年第3期。
    《千古夕阳谁解颐》,《文景》,2008年第12期。
    赵逵夫《屈原的名、字与<渔父><卜居>的作者、作时、作地问题》,《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慎春燕《浅论中国文学中的渔父形象》,《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第2期。
    钱钟书《诗可以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组选编《比较文学研究资料》,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张隆溪《诗无达诂》,同上。
    贾晓英《试论中国古代渔隐文学及其成因》,人大复印资料,古代近代文学,1992年第4期。
    吕凯《孙登与阮籍、嵇康》,《孔子研究》,1994年第3期。
    邹逸麟《试论邺都兴起的历史地理背景及其在古都史上的地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1期。
    陈美荣《试论浙西唐诗之路》,《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蒋济永《诗词诗意意义的解释、构成与对诗词的完整把握》,《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黄永健《苏曼殊诗画的佛禅色彩》,《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洪迪《诗的母题与重写》,《诗刊》,2005年第3期。
    段新龙《<诗经>与中国文化中水的意象》,《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聂永华《<诗经>亲情诗的文化蕴含与文学母题》,《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钮绮《谁解乘舟寻范蠡 五湖烟水独忘机——论古典诗词中的渔父意象》,《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6月。
    朱健《率真简约 飘逸质朴——从明天启樵夫图盘谈十七世纪青花瓷》,《收藏界》,2006年第6期。年第1期。
    马志飞《世人那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07年第4期。
    薛玉坤《试论湖州地域文化对宋词创作的影响》,《兰州学刊》,2007年第11期。
    [韩国]赵汇万《苏轼渔父词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第1期。
    胡适《歌谣的比较研究法的一个例》,引见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主办《歌谣》周刊第46号,1924年。
    王辉斌《陶渊明与唐代文学的关系——以<桃花源诗并记>为研究的重点》,《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丰家骅《谈<三国演义>的卷首词》,《文史知识》,1995年第5期。
    李红霞《桃源意象之原始及其文化内涵》,《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王福昌《唐代的樵夫和采樵》,《农业考古》,2006年第3期。
    戴伟华《唐诗中“杜鹃”内涵辨析——以“杜鹃啼血”和“望帝春心托杜鹃”为例》,《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程宇昂《<桃花扇>中桃的文化意象与本文意象》,《唐都学刊》,2007年第3期。
    王秋雯《唐代中国诗词对日本词作发端的影响》,《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卢晓河《唐人慕道与“桃源”意象之仙化》,《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卢晓河《“桃源”意象在宋代诗文中的新变》,《陇东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邓乔彬《唐宋渔父词的文人化发展》,《文史哲》,2009年第1期。
    王立《“他者”的眼光——写在<中国古代文学主题学思想研究>前面》,《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美]玛丽·盖塞《文学与艺术》,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组选编《比较文学研究资料》,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王立《我的文学主题学研究》[J],《古典文学知识》,1997年第3期。
    陈家伦《文学研究的人类学视角》,《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蒋寅《对王维“诗中有画”的质疑》,《文学评论》,2000年第4期。
    卞孝萱《<魏晋本土文学地理研究>简评》,《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方铭《文学史与文学历史的复原——关于文学史写作原则及评价体系的思考》,《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春之卷。
    伍珺《王维与柳宗元山水诗之比较》,《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杨燕迪《我们为何聆听音乐新作?》,《读书》,2004年第8期。
    胡光华《吴镇及其“渔父”渔隐山水画研究》,《东方博物》,2006年第4期。
    郭建国《吴镇<渔父图>的空间图示》,《文艺研究》,2006年第5期。
    邱晓《王维诗歌对<桃花源记>的接受与改造》,《九江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郑辅耀《文学发展圭臬:受的方向——闻一多<文学的历史动向>解读》,《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年第7期。
    左鹏《文学地理研究中的作品分析刍议——以唐五代时期岭南的文学地理为例》,《江汉论坛》,2008年第9期。
    徐笑一《文学主题学研究的新创之作——读王立<中国古代文学主题学思想研究>》,《中国比较文学》,2009年第2期。
    [加]Northrop Frye著、高锦雪译,《文学的原型》,《中外文学》(台),6卷第10期,1978。
    朱良志《“象”:中国艺术论的基元》[J],《文艺研究》,1988年第6期。
    汤鸣统《谢翱生平新探》,《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6期。
    常绍温《谢翱及其<登西台恸哭记>》,《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1期。
    衣若芬《潇湘文学与图绘中的柳宗元》,《零陵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朱全庆《象:诗词创作和鉴赏寻觅的终极》,《东岳论丛》,2003年第4期。
    刘尊明《潇洒地体验人生——试论唐宋词中的“逸趣”》,《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张宝《西台恸哭 实恸故宋——<西台恸哭记>的思想内涵探微》,《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魏素花《雪山悟出人生之静寒江垂钓生命律动——浅析柳宗元<江雪>》,《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8年第6期。
    赵毅衡《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歌》,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组选编《比较文学研究资料》,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熊竹沅《“渔父家风”与宋士大夫的隐逸旨趣》,《贵州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
    蒋南华《<渔父>发微》,《云梦学刊》,1992年第1期。
    吴廷玉《易象与意象——超意表达形式及意义》[J],《学术月刊》,1992年第10期。
    汪裕雄《意象与中国文化》[J],《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5期。
    周小龙《<渔父>三题》,《江海学刊》,1996年第6期。
    欧阳光《元初遗民诗社汐社考略》,《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曹丽环《渔父·园林及其隐逸的象征》,《学术交流》,1998年第6期。
    王立《意象因袭与中国古代怀古文学主题》,《齐鲁学刊》,1999年第5期。
    马小青《一方磁州窑白地黑花民谣枕》,《文物春秋》,2000年第1期。
    崔小敬《一杆风月 无限烟霞——中国古典诗词中渔父意象探源》,《文史杂志》,2000年第1期。
    钱文华《由原型批评考察中国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母题》,《中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赵山林《渔父形象与古代文人心态》,《河北学刊》,2002第5期。
    李勇、马国彦《一首小诗的两种解读效果》,《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杨丽娟《“原型”概念新释》,《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6期。
    张京华、崔曙凤《由庄屈<渔父>篇论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渔父”意象》,《零陵学 院学报》,2004年第1期。
    张京华《由<渔父>篇论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渔父”意象》,《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田耕宇《“渔父”形象与古代文人心态剖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8期。
    王岩《元代“渔父词”隐逸思想探析》,《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李明珠《渔父形象的文化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第6期。
    陈辉《渔樵问答乐逍遥》,《音乐生活》,2007年第1期。
    赵棚鸽、邱贤《一肩挑尽千年境——用符号矩阵解析<江雪>》,《梧州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张文江《渔樵象释》,《文景》,2008年第2期,78。
    钱明锵《<渔父>沧浪地理位置之究索》,《云梦学刊》,2008年第3期。
    陈文忠《一个母题的诞生与旅行——古代登高诗境的生命进程》,《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戴晓《一幅反映晚明社会现实的风情画——天启民窑青花瓷画“渔樵问答”鉴赏》,《收藏界》,2008年第9期。
    王岩《两宋文人渔父词创作及其隐逸心态研究》,《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杨匡汉、许福吉《由意象到图像:母题的生长与演进——海外华文文学母题研究之一》,《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聂晶《<渔樵问答>的听赏》,《音响技术》,2009年第11期。
    陈耀东《张志和<渔歌子>的流传和影响》,《浙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4期。
    解晓亮《张志和与渔歌子》,《四川师院学报》,1985年第1期。
    钱钟书《中国诗与中国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组选编《比较文学研究资料》,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陈鹏翔《“主题学”是比较文学的一个范畴》,同上。
    王次熠《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人文精神》,《音乐研究》,1991年第4期。
    熊竹沅《张志和及其<渔父>词考阙——兼论“词固不可概人”》,《贵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
    柴葵珍《张志和<渔父>三辩》,《江淮论坛》,1992年第5期。
    曾思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渔父梦”》,《中国韵文学刊》,1994年第1期。
    王立《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流水意象》,《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郭杰《中国诗歌中渔父意象的发轫之作——读楚辞<渔父>》,《文史知识》,1994年第12期。
    周发祥《<中国文学主题学>推介》,《文艺研究》,1997年第6期。
    王立《中国古代黍离文学主题及其惯常意象》,《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汤君《智者与诗人的对话——<楚辞·渔父>赏析》,《古典文学知识》,1999年第2期。
    启功《中国古代诗与书、书与画、画与诗之关系例说》,《文艺研究》,1999年第3期。
    吴曣《中国文人的渔父情结》,《中国韵文学刊》,2000年第1期。
    刘尊明《中唐文人词的艺术成就与词史地位》,《北方论丛》,2000年第3期。
    王立《中国文学中的主题与母题》,《浙江学刊》,2000年第4期。
    秦安红《追寻洒脱飘逸的智者——柳宗元<江雪>、<渔翁>中的渔父意蕴浅析》,《名作欣赏》,2000年第5期。
    刘承华《中国传统音乐的“自然”母题及其文化意蕴》,《中国音乐学》,2002年第3期。
    吴有祥《子路问津:儒道思想的一次正面交锋》,《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谢谦《朱元璋笔伐严子陵》,《文史知识》,2002年第12期。
    陈林、尚党卫《庄子的实用观:无用之用》,《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刘承华《中国传统音乐的“情感”母题及其文化意蕴》,《中国音乐学》,2003年第1期。
    刘承华《中国传统音乐的“花鸟”母题及其文化意蕴》,《中国音乐学》,2003年第2期。
    曹诗图、孙天胜、田维瑞《中国文学的地理分析》,《人文地理》,2003年第3期。
    王安国《中国当代音乐作品中的吟诵调》,《音乐研究》,2004年第1期。
    冯军胜《中国岩画神灵母题意象之研究》,《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付阳华《中国画“渊明逸致”题材的渐次丰满》,《文艺研究》,2006年第9期。
    刘承华《中国音乐美学的主体间性——中国传统音乐中人与对象的关系》,《中国音乐》,2007年第2期。
    罗莹《张志和<渔父>词在唐宋时期传播情况考述》,《船山学刊》,2007年第2期。
    刘承华《中国音乐美学的主体间性》,《中国音乐》,2007年第2期。
    王亮亮《自负与自嘲——<卜居>、<渔父>所反映出的文人心态》,《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陈婷婷《中西文学作品中的“渔夫”形象之比较》,《文教资料》,2008年8月号中旬刊。
    张延岩、刘华《中国古代十大名曲的典故渊源》,《作家杂志》,2008年第4期。
    杨玲《智者执者达者——兼论古典诗文中“渔父”意象的形成》,《社科纵横》,2008年第6期。
    杨柏龄《自由的经典象征:唐宋词中渔父系列形象的特点及其意义》,《东方丛刊》,2009年第1期。
    丁宁《自然之爱——中国山水画的空间意蕴》,《美术观察》,2009年第2期。
    徐志啸《<庄子·渔父>与<楚辞·渔父>》,《文学遗产》,2009年第4期。
    唐颐《恸哭的谢翱》,《福建文学》,2009年第6期。
    陈金枝《论元散曲中的渔樵闲话》,湖北大学2001年硕士学位论文。
    吴文治《宋代题画词论说》,河北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王岩《论文人渔父词》(中唐至元),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王炜《元代题画词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高永《母题理论深析——在比较文学主题学视域中》,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罗云芳《唐宋词中的桃源意象》,苏州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权梨舟《论宋代渔父词》,陕西师大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①雷曼说:“正是这种生活和情感的类似才使我们能懂得其他民族的诗歌。如果不是这样,我们读起外国诗歌来,就会不知所云了。”同上,55。
    ②维谢洛夫斯基:“母题是一种格式,它在社会生活的初期回答自然界到处对人提出的种种问题,或者把现实生活中一些特别鲜明的,看来重要的或者重复出现的印象固定下来。”[俄]维谢洛夫斯基:《历史诗学》,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588。
    ③[美]汤普森《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499。
    ④参见Northrop Frye著,高锦雪译《文学的原型》,《中外文学》(台),6卷第10期,1978。
    ①[加]诺思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142。
    ②瓦·叶·哈利泽夫:“人们将艺术结构之最为重要的那些成分、形式的诸种层面、那些关键性的手法称之为母题。”参见[俄]瓦·叶·哈利泽夫:《文学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53。
    ③瓦·叶·哈利泽夫“在文学中,主题——就是那些关键性词语的涵义,就是由那些关键性词语所积淀所确定下来的东西。……主题乃接近于母题。”同上。
    ④瓦·叶·哈利泽夫:“作为艺术创作之基础的主题——这是指所有成为作者的兴趣、反思与评价之对象的一切东西。B.B托马舍夫斯基将此现象称为作品之主要的题材。”同上。
    ⑤[俄]瓦·叶·哈利泽夫:《文学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329。
    ⑥王世懋《艺圃撷余》:“十九首,五言之诗经。”中国古人品诗论文常常溯其源流,以《诗经》为后世诗作的诗意、诗法之祖。在文人心目中,《诗经》具有典范和原型意味。见王世懋《艺圃撷余》(上海古籍四库本),1482-510。
    ①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2。
    ②《小雅·白华》:“樵彼桑薪,印烘于堪。维彼硕人,实劳我心”,以樵薪兴忧劳之慨。《东郊诗》中的采樵亦有此意。由此见出汉乐府与《诗经》间的近亲关系。《毛诗正义》(中),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930。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637。
    ①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1477。
    ②见[清]韩怡撰《竹书纪年辨正》(北京出版社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三辑),12-25。
    ③见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2351。
    ④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3143。
    ①见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2791。
    ②见荀悦撰《前汉纪》卷十,《四部丛刊》初编史部第17册,12。
    ③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2173。
    ①见赵哗撰《吴越春秋》,《四部丛刊》初编史部第51册,14-15。
    ①《庄子·渔父》借孔子问道于渔父的寓言故事表达修内守真以绝外求疵患之旨。
    ②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815页。
    ③同上,816页。
    ④见任昉《述异记》(上海古籍四库本),1047-620。
    ⑤见释赞宁《宋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466。
    ②详见曾瑞[南吕·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渔父》,《全元散曲》,479-480。
    ③详见曾瑞[正宫·端正好]《自序》过曲[叨叨令],《全元散曲》,506。
    ④邓玉彬[中吕·粉蝶儿]过曲[迎仙客]:“从这尧舜禹汤周灭了,汉三分,晋六朝,五代相交。都则是一话间闲谈笑。”见《全元散曲》,310。
    ⑤陈草庵[中吕·山坡羊]“江山如画”:“务桑麻,捕鱼虾,渔樵见了无别话,三国鼎分牛继马。”见《全元散曲》,148。
    ①楚老,即韦楚老,长庆进士,终于拾遗。详见宋计有功撰《唐诗纪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861。
    ②北邙山位于洛阳城北,东汉以来王公贵卿多葬于此地,民间有“生在苏杭,葬在北邙”的俗语。
    ①详见《孟子·离娄下》,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199。
    ②详见连文凤《伍相公庙丁亥被毁》,《全宋诗》第六九册,43351。
    ③详见张宁《伍子胥渡江图》,《方洲集》(上海古籍四库本)第1247册,236-237。
    ④在明人薛虞畿撰述的《春秋别典》中,演绎出伍子胥击郑、渔父之子桡歌退吴兵的一段传奇。见《春秋别典》(上海古籍四库本),386-689。
    ①参见阮阅编著、周本淳校点:《诗话总龟》(后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①参见《史记·齐太公世家第二》:“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奸周西伯。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彨,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於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於渭之阳,与语大说,曰‘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二十六史》(第一册),77左栏。
    ②汲县乃吕尚生地,后人崇奉其人而立祠庙,附会典籍记载而称境内河流为硒溪,并非吕尚垂钓遇文王处。
    ③详见钱穆《周初地理考》,《古史地理论丛》,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75。
    ④根据贾谊《吊屈原文》和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子被放逐江湘,自沉泪罗;根据《楚辞·抽思》,屈子被放逐于汉北。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