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中文新诗发展史研究(1938-2008)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澳门地方虽小,却是世界上东西方文化交汇融合最悠久的地方,由于历史缘故而一直有着特殊的文化地位,“诗城”之誉更是为人所熟知,但现有澳门中文新诗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研究上个世纪80年代,相对而言,其它历史时段的研究则显得较为零落,事实上,从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澳门中文新诗已见端倪,各个时期均是环环相扣。而本文是国内首篇以澳门中文新诗整体发展史作为研究课题的论文,一方面会藉着对一手史料、报章刊物的“发掘”和“梳理”从纵向上加强澳门文学史料的研究基础,另一方面,在横向上亦透过与内地及港台等地区的比对突显澳门中文新诗在华文文学的区域性特殊意义,并务求在纵横向相结合下全面理清由1938年截止于2008年关涉本论题的情况。
     全文共设五章,其中一至二章以论述澳门中文新诗的文化发展背景,包括中国文化、葡国文化的历史传承、本土文学形象及澳门中文新诗起源等为中心,第三至五章以论述澳门中文新诗的发展历程,包括30~50年代的澳门中文新诗在《新园地》等早期澳门文艺刊物内的类别及呈现风格;60~70年代澳门中文新诗的内地化与香港化倾向;80年代中文新诗的多元化发展,并从文化背景、社会经济分析作切入点,论述移民诗人及本土诗人所面临的困境;90年代澳门中文新诗进入成熟期,透过新诗社团、评论的丰富等变化来反映澳门新诗的发展变异,并结合新生代诗人创作来剖析中文新诗如何过渡到新世纪;21世纪澳门诗坛涌现了不少新秀,变化不断,而网络创作的盛行更为澳门中文新诗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最后一部份为“结语”属于澳门中文新诗研究中的专论部份,会着力讨论澳门中文新诗发展的是非得失、澳门新诗未来的发展方向等。
     而本研究所论述有关1938~2008年澳门中文新诗之发展历史全景视野的结论是:澳门早期的中文新诗可溯源到30年代,是透过内地“植入”过来,理论和受到其它外来的文化冲击较少,而最早一批来到澳门的诗人一般都是受到战火或政治的困扰,他们都倾向于从民族抗争的角度来表现新诗。50年代以后现实及爱国主义渐渐主导了发表空间,除了《红豆》及于香港发表作品之外,澳门诗坛倾向政治抒情,并以光明歌颂作主题表达模式。到8、90年代澳门形象逐步确立,现代主义抬头并出现后现代主义倾向,本土与外来诗人同时呈现出黑色意识,而形式的尝试不断更令澳门诗坛呈现无限的生机,进入新世纪澳门新生代诗人逐渐成熟并走出前辈诗人的创作影子,他们的新型艺术探索更把澳门中文新诗带到新的境界。
Macao, though tiny in size, possesses a long-standing history of the encounters between the East and West cultures. Such historical background, contributing for its unique cultural status, has earned Macao with a prestigious identity of the "City of Poetry". However, most of the researches on the modern poetry were focused on the works in 1980's, as opposed to sporadic ones on the works of other periods. As a matter of fact, modern Chinese poetry in Macao came to reveal its value since 1930's and its interwoven relationship is obvious among the works of each period. The present thesis, being the first of the kind in China, is intended to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modern poetry in Macao from 1938 till 2008, in both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contexts. On one hand, the thesis serves to consolidate the foundation by "digging into" the literature as well as articles in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while, on the other hand, to highlight its regional significance in Chinese literature by comparison with the cases in mainland China, Hong Kong and Taiwan.
     The thesis is composed of five chapters. In the first two chapters, an introductory account is given of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modern poetry in Macao, involving Chinese as well as Portuguese cultural heritage, local cultural features and the source of modern poetry. The last three chapters attempt to analyze the poetic development of each period. The first period, between 1930's and 1950's, is represented by those modern poems written in a variety of forms and styles, published in certain periodicals like . During the period between 1960's and 1970's, the composing style was under great influence of mainland China and Hong Kong. In 1980's multi-faceted growth of the modern poetry can be discovered and the present thesis is intended to examine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the immigrant as well as local poets, in cultural and socio-economic perspectives. Modern poems in Macao attained its maturity during the period of 1990's, when the transformation can be reflected by numerous newly established poetic societies and prolific criticism. The emergence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odern poets marked the transition towards the 21st century, whereas the popularity of online creation shed light on infinite opportunities. The last part is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right and wrong as well as the gain and loss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 evolution of modern poetry, and also suggests to which direction it will develop in the future.
     The research on the analysis of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poems in Macao comes down to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 The modern poetry, dating back as early as 1930's, was "transplanted" from mainland China, with least impact from foreign cultural theories. Due to the fact that most of the poets were immigrants who had undergone an era of wars and political conflicts, they composed poetic works for the sake of national struggles. After 1950's, realism and patriotism played a leading role in the writing of modern poems. Apart from the works released in Hong Kong and magazines like "Hong Dao", poems composed largely with themes in praise of glorification served for political interests. With the emerging of modernism succeeded by post-modernism between 1980's and 1990's, the vision of Macao became more and more distinctive in the poems, in which both the local and immigrant poets expressed a strong sense of pessimism. Consistent trials of different writing styles even triggered limitless vitality in their works. 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 the poets of new generation, freed from the shadow of the predecessors, are steadily approaching its ripeness. Their eagerness in quest of artistic originality is driving the field of modern poems to a higher level than ever.
引文
3 该论文为澳门大学硕士论文,仍在修改当中,故《论澳门新生代诗人作品》一名只为暂定。
    4 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4月,第409页
    5 廖子馨:《“澳门文学主流”异议》见于 李观鼎编:《澳门文学评论选》上编 澳门基金会出版,1998年10月,第118页
    6 刘登翰主编:《澳门文学概观》鹭江出版社出版,1998年10月,第116-117页
    7 母土性--正如澳门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份一样,澳门文学也是中国文学不可分割的特殊组成部份。见于江少川:《台港澳文学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4月,第250页
    8 刘登翰:《从‘悖论'谈及澳门文学》见于《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第136页
    9 流星子:《诗的汇合与思考——记香港〈诗双月刊〉与澳门“五月诗社”诗人座谈会》见于 庄文永:《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澳门文学评论集》澳门五月出版社出版,1994年6月,第106页
    10 吴志良:《从澳门看文化发展战略》见于 吴志良着:《东西交汇看澳门》澳门基金会出版,1996年8月,第21页
    11 谷崎汤次郎这里所特指的是贾梅士的叙事诗问题。见于黄启臣、邓开颂:《中外学者论澳门历史》澳门基金会出版,1995年1月,第322页
    12 庄文永:《澳门文化透视》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8年10月,第59页
    13 庄文永:《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澳门文学评论集》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4年6月,第28页
    14 同上,第29页
    15 林玉凤:《南方周末》,1999年,12月17日
    16 陈树荣:博物馆学生研究员课程发言稿
    17 黄雁鸿:《澳门新诗与大陆诗风的承传关系及其特色》复旦大学硕士论文,第3页
    18“鸡尾酒”和“拼盘文化”,原文如下--“不妨将澳门这一文化生态比喻为“鸡尾酒”文化 现象。从表面上看,澳门文化的多元性如鸡尾酒一样五彩斑斓;但深入分析,各种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又如鸡尾酒一般层次分明,并不互相混和或化合。换一种比喻说,也可以称澳门文化是一种拼盘文化。”见于 刘登翰:《澳门文学概观》鹭江出版社出版,1998年10月,第15页
    19 饶芃子:《澳门文化两题》见于《中国比较文学》,1998年第3期,第74页
    20 葡人将此称之为“帕图雅”
    21 意即“滴”
    22 意即“你叫什么”
    23 意即“阿妹”
    24 若泽.山度士.弗雷拉(1919年-1993年),又称阿德(Ad(?)),生于澳门。父亲为欧洲葡萄牙人,母亲为澳门土生葡人。他是澳门最后一位以澳门土语进行创作的土生葡人作家,其作品有诗歌、散文、话剧剧本、及小型歌剧剧本等,共创作了18本着作作,并自编自导自演过多出澳门土语语剧和小型歌剧、以及用澳门土语创作了多种电台节目。
    25 即《葡国魂》
    26 古万年、戴敏丽着:《澳门及其人口演变五百年(一五零零年至二零零零年)人口、社会及经济 探讨》中1555至1996年基督徒及葡籍人口一表中整理。统计暨普查司出版,1998年12月,第94页
    27《香山县志--海防篇》,潘思渠奏。见于 郑天祥、黄就顺等:《澳门人口》澳门基金会出版,第63页
    28 1910及2007年澳门统计暨普查局统计资料
    29 周萍:《澳门文学:不同见解中的思考》见于《华文文学》2002年3月(总第50期),第68页
    30 利高素:《广东话与普通话之间:葡人不参与选择》见于 程祥徽主编:《澳门语言论集--过渡期语言发展路向国际学术研讨会》澳门社会科学学会出版,1992年4月,第116页
    31 该诗主要是1986年黄沫介绍《留美学生季刊》的文章之中,才开始被学界所注意。
    32《香山县志》(民国版)卷六《海防》
    33《粤闽巡视纪略》引自《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卷二 台湾商务印书馆复印本,第20页
    34《康熙起居注》第二册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整理出版,第1202页
    35 江少川:《台港澳文学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4月,第251页
    36 安娜.玛里亚.阿马罗着,金国平译:《大地之子--澳门土生葡人研究》澳门文化司署出版,1993年,第3页
    37 汪春、谭美玲编:《澳门土生文学作品选》澳门大学出版中心出版,2001年,第14页
    38 陈少华:《记忆、祝祷与象征--关于澳门“土生文学”的几点认识》见于《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第134页
    39 李安乐:《知道我是谁》1983年 见于 刘登翰:《澳门文学概观》鹭江出版社出版,1998年10月,第355-356页
    40 马若龙:《祖母的镜子》见于《澳门现代诗刊》第4期 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3年6月,第43-44页
    41 马若龙:《大三巴遗址》(此诗应该没有公开发表)见于 黄晓峰:《马若龙,瞇起那一副缪斯的眼神--〈一天中的四季〉印象》一文,《澳门现代诗刊》第4期 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3年6月,第84页
    42 古远清:《澳门新诗批评发展概貌》,见于《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23卷 第3期,2006年5月,第42页
    43 李淑仪:《16—20世纪澳门葡语文学的探索与研究》暨南大学博士论文
    44 陶里:《追踪澳门现代诗》见于《香港文学》1991年8月,第4页
    45 这种优势一般来自葡人在澳门的悠久居住历史,其次我们不能忽视的是葡人留居澳门是得到清政府的大力支持,因为在清政府眼中,在各种夷人里头要数葡萄牙人最为恭顺、最不具有威胁性。
    46 周文彬:《论澳门文学的兼容性》见于《澳门文学研讨集--澳门文学的历史、现状与发展》 澳门日报出版社出版,1998年11月,第556页
    47 韩牧:《澳门新诗的前路》见于《澳门文学论集》澳门日报出版社出版,1988年3月,第113页
    48 李鹏翥:《澳门文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见于《濠江文谭》澳门日报出版社出版,1994年12月,第5页
    49 李德昭:《中国文学在澳门之发展概况--附中国文学在澳门之发展概况表》见于《澳门文学论集》澳门日报出版社出版,1988年3月,第15页
    50 由于缺乏研究资料,故笔者暂将此列入为虚设的澳门文学环节。
    51 整理自李德昭《中国文学在澳门之发展概况--附中国文学在澳门之发展概况表》一文,见于《澳门文学论集》澳门日报出版社出版,1988年3月,第19-23页
    52 郑炜明:《澳门文学:1591-1999》见于 吴志良、金国平等编:《澳门史新编》第四册 澳门基金会出版,2008年11月,第1163页
    53 抗战胜利后这批文人雅士不少已移居香港。
    54 饶芃子:《从澳门文化看澳门文学》见于《学术研究》第7期,2001年,第39页
    55 李德昭:《中国文学在澳门之发展概况--附中国文学在澳门之发展概况表》见于《澳门文学论集》澳门日报出版社出版,1988年3月,第15页
    56 庄文永:《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澳门文学评论集》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4年6月,第3-4页
    57 余成教:《石园诗话》见于 郭绍虞编:《清诗话续编》下册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83年12月,第1750页
    58 王韬:《鸦片战争之前澳门文学的文化内涵》见于《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2年第2期,第56页
    59 庄文永:《澳门文化透视》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8年10月,第59页
    60 客观原因是澳门港衰落了,无论是在经济、土地或政治等层面亦然。这些昔日的文化过客或去香港、台湾,或重返内地、或出国;诚如黄晓峰所说的:“澳门街出了不多的天才或人才,这些聪明仔不是在自己浪费自己的生命就是被人耗费掉生命”,这从侧面亦可看出澳门发展空间的局限性。
    61 侣伦:《向水屋笔语》三联书店出版,1985年,第3页
    62 这里所指的失败不是指诗人的技巧或世界观等一般的取决因素,它们依然可以是成功的中国文学,但这里特指的是作者及作品未能转化为关切澳门,思考澳门或改造澳门的层面。
    63 流星子:《诗的汇合与思考——记香港〈诗双月刊〉与澳门“五月诗社”诗人座谈会》见于 庄文永:《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澳门文学评论集》澳门五月出版社出版,1994年6月,第106页
    64 费勇:《澳门当代汉语诗歌发展过程的本土性与当代性》见于 饶芃子、费勇:《本土以外--论边缘的现代汉语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1998年12月,第124页
    65 丘峰、汪义生:《澳门文学简史》香港人民出版社出版,2007年2月,第114页
    66 原文为:“茅盾来到澳门时,就说了一句令人刺激的话‘澳门没有文化'其实,20世纪30年代的澳门还是有‘文化'的……只不过,这时的澳门文化还只是无根的通俗文化,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还隔着山隔着水,文化的‘无根'是澳门这块特殊土地所培植的无花果”(注:往后陈博士运用了不同的现代例子证明澳门的文化的无根)。陈小明:《无根的欲望焦虑与重新开门--澳门文学的一个侧面》见于《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第45页。
    67 古远清:《发展中的“岛形文化”--澳门文学的走向及其特征》见于《文艺报》1999年12月16日
    68 陶里:《〈澳门笔汇〉二三事》见于 陶里:《莲峰撷翠》澳门日报出版社出版,1999年5月,第42页
    69 施建伟、汪义生:《拨开迷雾窥真景——过渡期的澳门文学初探》见于《上饶师专学报》1998年4月,第12页
    70 余英时的“中国知识分子边缘化”是指中国知识分子被挤出文学舞台的过程,由主角到配角,到单纯的创作者,到反面形象的一种流变。见于 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边缘化》转引自《二十一世纪》1991年第6期,第15-25页
    71 李欧梵:《香港文化的“边缘性”初探》见于《今天》1995年春季号,第80页
    72 古远清:《澳门文学:昨天 今天 明天》见于《光明日报》1999年12月9日
    73 缘源:《澳门文学现状窥探》见于《澳门日报.镜海》1992年1月22、29日,2月12、19日及3月4日;又见于《澳门笔汇》第5期,1992年9月,第135至153页
    74 李观鼎:《澳门诗坛的喜讯——读“如—诗社”作品专辑》见于 李观鼎编:《澳门文学评论选》下编 澳门期金会出版,1998年10月,第92页
    75 原文为:艺术家之间,在“朝见口晚见面”的自然条件约制之下,大家一团和气。见于陶里:《追踪澳门现代诗》转引自 陶里等着:《水湄文语》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1999年12月,第11页
    76 姜涛:《‘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5月,第30页
    77 梁启超:《〈晚清两大家诗钞〉题辞》见于《饮冰室合集》第15册 中华书局出版,1936年4月,第79页
    78 即使是有精神需要普遍性地亦会认为先从散文、小说等入手,新诗则排在其后。
    79 陶里:《应该理解现代诗》见于 陶里:《莲峰撷翠》澳门日报出版社出版,1999年5月,第183页
    80 郑炜明:《写在“澳门文学座谈会”之前》见于《澳门文学论集》澳门文化学会出版,1988年3月,第201页
    81 郑炜明在《80年代至90年代初的澳门华文文学》一文中再次为“澳门文学”下定义,内容主要分为两点:一.澳门人的任何作品;所谓澳门人的作品是指土生土长并长期居留澳门的作者及作品,或拥有澳门份证明文件的作者的作品(以其取得该身份证明文件后所创作的作品为准),更准确地说,是以在澳门生活期间所写的作品为准;或二.任何人所创作的内容与澳门有关或者是以澳门为主题的作品。见于李观鼎编:《澳门文学评论选》上编 澳门基金会出版,1998年10月,第146页
    82 李观鼎:《论澳门现代文学批评》作家出版社出版,2002年12月,第14页
    83 原文如下--
    (一)凡是有澳门籍的人士创作的文学作品。
    (二)非澳门的作家生活在澳门、并创作反映澳门生活的作品。
    (三)有澳门永久居留证件而在他地发展的文学作家,以及有他地国籍或居留证而非澳门出生的作家创作的反映澳门社会生活的作品,不论采取何种方式方法,只要在文学作品中描绘了澳门人民的生活环境,反映了澳门人民的思想感情,这些作品都应该属于澳门近代文学。见于谢飘云:《澳门近代文学的几点思考》转引自 彭海玲编:《中国近代文学与海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澳门近代文学学会出版,1999年8月,第79-80页
    84 杨匡汉:《山麓分手,又在高峰汇聚》见于《时空的共享》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1998年7月,第390-391页
    85 于坚的《澳门是一阵凉爽的风》是于2006年的《Rc文化杂志》秋季号上发表的。
    86《高原怀想曲》原创作于1958年。
    87 原文为澳门处于中国领土的边缘。16世纪中叶以后,葡萄牙管治澳门,使这个地区的政治和文化也远离于中原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居于一种边缘地位。所以边缘性也成了澳门文化的特征之一。见于 饶芃子:《从澳门文化看澳门文学》转引自《学术研究》第7期,2001年,第39页
    88 刘登翰:《澳门文学概观》鹭江出版社出版,1998年8月,第100页
    89 黄雁鸿:《澳门新诗与大陆诗风的承传关系及其特色》复旦大学硕士论文,第3页
    90 李德昭:《中国文学在澳门之发展概况--附中国文学在澳门之发展概况表》见于《澳门文学论集》澳门日报出版社出版,1988年3月,第15页
    91 莲峰陶社内成员包括有汪兆镛、吴道镕、汪兆铨、钱二南等诗人,以隐逸田园不仕民国新朝为宗旨。
    100 阮温凌:《“走向火线”的青春史诗——论著名澳门老诗人梁披云的〈新诗一帙〉》见于《华侨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第57-62页。
    101 丘峰、汪义生:《澳门文学简史》香港人民出版社出版,2007年2月,第69页
    102 庄文永:《澳门文化透视》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8年10月,第6页
    103 张炯编:《中华文学通史》第八卷中《澳门的当代诗歌》章节 见于《澳门现代诗刊》第16期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9年6月,第115页
    104 计红芳:《澳门现代文学各文体观念的演变》见于《常熟高专学报》第3期,2004年5月,第67页
    105 刘登翰:《澳门文学概观》鹭江出版社出版,1998年8月,第118页
    106 谢常青:《澳门新诗澳门的花--澳门新诗浅探》见于《澳门现代诗刊》第4期 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2年8月,第99页
    107 王剑丛:《澳门文学发展的独特足迹--兼与香港文学比较谈》见于《澳门文学研讨集--澳门文学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澳门日报出版社出版,1998年11月,第567页
    108 据叶辉考证,香港的新诗1924年在《小说星月刊》上已出现。见于叶辉:《新诗地图私绘本》天地图书公司出版,2005年10月,第242页
    109 郑炜明:《“五四”至七十年代中期澳门文学概述》见于《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第139页。另见郑炜明《澳门新诗史略》一文,亦持同一意见,故不作转录。
    110 陈辽:《新诗·现代诗·新现代诗--论澳门新诗的发展轨迹》见于 廖子馨编:《千禧澳门文学研讨集》澳门日报出版社出版,2002年12月,第98-99页
    111 浮冰:《你们的路--为庆祝“五四”青年节而作》见于《庆祝“五四”青年节暨学联成立周年纪念特刊》澳门学联出版,1951年,第44页
    112 郑炜明:《“五四”至七十年代中期澳门文学概述》见于《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第138页
    113 晨星:《告诉你,姑娘》见于《学联报》,1950年5月20日
    114 由郑炜明编之《澳门新诗选》内整理 澳门基金会出版,1996年8月
    115《愉快》--凌晨早起\完毕了服侍形骸的事,\手拿着书,口唱着诗,\独自走往海滨去,饱尝自然间的滋味
    116《澳门通报》创办于1913年,据林玉凤小姐所撰的《澳门新闻出版四百年》一文所述,该报于20年代结束(见于吴志良、金国平等编:《澳门史新编》第四册澳门基金会出版,2008年11月,第1234页),笔者亦只能查找到两份,只见刊登了小说,未发现新诗的刊载。
    117《濠镜晚报》创办于1913年,发行量甚少,笔者只能见其中一份,内里只刊登了小说,未发现新诗的刊载。
    118《澳门时报》创办于1916年,1941年停刊,但笔者只能在坊间查找到2、30年代不同年份的十数份,均未发现新诗的刊载。
    119 最早在澳门报章上看到近似于新诗的,是打油诗一类,一般都置于小说结尾部份,其内部有总结及提引下回的作用,类似明清章回小说的形式,多以吸引读者为目的。
    120 王剑丛:《澳门文学发展的独特足迹——兼与香港文学比较》见于《世界华文文学论坛》1998年第2期,第34页
    121 原文是,历代及本世纪初澳门文学纯粹是“澳门之中国文学”,这些文学纯属是寄居澳门的落泊文人的“风花雪月”之作,抗战时期的文学才有“澳门意识”,真正抒发澳门人的感情。见于 庄文永:《八十年代澳门华文文学概论》一文 转引自《澳门文学研讨集--澳门文学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澳门日报出版社,1998年11月,第491页
    122 刘羡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澳门教育》,见于《澳门中华教育会成立七十五周年会庆教育征文选》澳门教育出版社出版,1996年9月,第7页
    123 此为当年澳门四界救灾理事会及工联所提之方针。见于 陈大白:《天明斋文集》澳门历史学会出版,1995年8月,第147页
    124 刘登翰:《香港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99年4月,第77页
    125 据郑炜明考证当年鲁衡居住在澳。见于《“五四”至七十年代中期澳门文学概述》《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第138页
    126 郑炜明:《澳门文学:1591~1999》见于 吴志良、金国平等编:《澳门史新编》第四册 澳门基金会出版,2008年11月,第1171及1169页 有可能为编辑人员所作。
    130 陈业东:《抗日时期澳门诗坛一瞥》见于《澳门文学研讨集--澳门文学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澳门日报出版社出版1998年11月,第195页
    131 值得注意的是文学上根本就没有绝对的“纯诗”概念,正如康德所言:“先天的知识未杂有经验的事物在内,则名为纯粹”(康德着、蓝公武译:《纯粹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出版,1960年3月,第30页),而现实中语言一经运用就没有所谓“纯”与“不纯”的问题,正如现实环境中不存在纯的物质一样,但这里我们所指的“纯诗”概念,并不是绝对性的,反而是相对性的,一种针对表现政治、实践革命现实主义诗学而言。
    132 黄永健:《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1月,第80页
    133 田汉、宗白华、郭沫若:《三叶集》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1920年,第133页
    134 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88年1月,第219-220页
    135 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88年1月,第47页
    136 这里要补充说明的是也有一些地方文化底子是较弱的,但在经济上却较为发达,有时亦有出现“纯诗诗学”占优的情况,但这些例子不多,而澳门由于在明清前都是荒外之地,受学术文化熏陶较少,即使是后来有一些文人雅士来澳,但属过客性质居多,无法形成稳定发展的文化传承,所以形成了文化气氛薄弱的情况。由于这些客观原因令到澳门对“纯诗诗学”的认同较少,相对来说“革命现实主义诗学”由于具有一定的功能和实用性,故最能符合到澳门地区的需要。
    137 茅盾:《向新阶段迈进》见于《茅盾文艺杂论集》上册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81年6月,第577页
    138 德亢:《春底风光》《澳门培正中学佚名文集》约出版于1939、1940年间,第108页 转引自郑炜明编:《澳门新诗选》澳门基金会出版,1996年8月,第5页
    139 梁宗岱:《论长诗小诗》见于《诗与真二集》商务印书馆出版1936年,第112-133页
    140 龙泉明:《中国现代诗学历史发展论》见于《文学评论》2002年第1期,第60页
    141 艾青:《论抗战以来的中国新诗》见于《文艺阵地》第6卷第4期,1942年4月
    142 朱自清:《爱国诗》见于朱自清:《新诗杂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12月,第38页
    143 这里成仿吾特指小诗,反对似是而非的文字为诗。成仿吾:《诗之防御战》见于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上册花城出版社出版,1985年12月,第81页
    144 原文为——早期的诗浸透在古典诗里然后又走出来的,所以比较强调境界,而现在我们就很少去提炼自己的精神,追求境界了。见于郑敏:《思维.文化.诗学》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4年8月,第209页
    145 朱自清:《抗战与诗》见于《朱自清全集》第2册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1988年8月,第346页
    146 严辰:《关于诗歌大众化》见于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上册 花城出版社出版,1985年12月,第406页
    147 《中国诗人协会抗战宣言》见于《救亡日报》1937年8月30日
    148 任钧:《站在国防诗歌的旗下》见于刘继业:《新诗的大众化和纯诗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4月,第55页
    149 刘登翰:《澳门文学概观》鹭江出版社出版,1998年10月,第103页
    150 周可:《掠过澳门现代诗地平线——浅说澳门现代诗的发展及其情感特征》见于《台港文学选刊》1994年第11期,第59页
    151 《改版告读者》见于《新园地》周刊新一号,1955年9月10日
    152 陈大白:《八载艰苦奋斗的〈新园地〉——记一群致力爱国进步事业的新闻工作者》见于《天明斋文集》澳门历史学会出版,1995年8月,第174-175页
    153 李鹏翥:《澳门文学的过去、现在及将来》见于《澳门文学论集》,澳门日报出版社出版,1988年3月,第169页
    154 资料来自陈大白访问稿。
    155 石干:《中国巨人》见于《新园地》双周刊,1950年4月6日
    156 孙静轩:《谈谈抒情诗的问题》见于《草地》1956年第6期转引自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4月,第67页
    157 陈大白:《八载艰苦奋斗的〈新园地〉——记一群致力爱国进步事业的新闻工作者》见于陈大白:《天明斋文集》澳门历史学会出版,1995年8月,第174页
    158 现今已更名为《澳门学生》
    159 《一年来的总结——宣教部工作报告》见于《庆祝“五四”青年节暨学联成立周年纪念特刊》澳门学联出版,1951年,第5页
    160 由于1950年5月至1956年3月间有两个月的期刊缺了,若忽略此两月期刊则总数为61首,若补上推断应该为60首至70首作品之间。
    161 晨星:《年轻人的诗》见于《澳门学联》1953年6月8日
    162 方水:《我们需要的诗——试评似霜君的“夜思”》见于《澳门学联》1954年2月16日
    163 这里所指的是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传统,而非五四时期学生运动传统。因为在五四以后学生抗争运动,《澳门学联》半月刊亦不时会有所提及的,而单是新诗方面就有《五四小唱》、《你们的路——为庆祝“五四”青年节而作》、《永远奋进》等作品。
    164 茅盾:《论初期白话诗》见于《文学》第8卷1号,1937年1月1日
    165 何其芳:《〈夜歌和白天的歌〉初版后记》见于《何其芳文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82年10月,第254页
    166 冯至:《漫谈新诗的努力方向》《文艺报》1958年5月11日见于谢冕:《论中国新诗》转引自《文学评论》,2002年第3期,第108页
    167 浮冰:《永远向太阳——澳门学联成立两周年纪念》见于《澳门学联》1952年5月4日
    168 莘莘:《我愿做》见于《澳门学联》1953年6月8日
    169 申:《劳动者》见于《澳门学联》1951年3月4日
    170 原稿部份缺失无法看清作者:《悼已死的失业火柴工友——林女》见于《澳门学联》1952年6月4日
    171 黑格尔着、朱光潜译:《美学》第三卷下册商务印书馆出版,1981年7月,第68页
    172 杨匡汉编:《扬子江与阿里山的对话——海峡两岸文学比较》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95年12月,第31页
    173 洪长泰着、董晓萍译:《到民间去——1918~1937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1993年7月,第85页
    174 龙泉明:《中国现代诗学历史发展论》见于《文学评论》2002年第1期,第60页
    175 李瑛这些诗人在这些时期前后亦曾迷失于政治与艺术的狭缝间,亦无法很好地解决“如何着重正面描写”、“注意新兴阶级的生活宣扬”、“将自身的思想感情与新兴阶级融合”、“艺术性地表现新生活而非概念图解生活”等各种问题,但相对于其它狂飙的新诗,笔者认为李瑛这方向的作品在把握上还是比较可取的,起码还见到真情实感和一些艺术影子在其诗作内。
    176 刘登翰:《澳门文学概观》鹭江出版社出版,1998年10月,第119页及123页
    177 袁水拍:《冬天.冬天》见于杨四平《20世纪中国新诗主流》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年12月,第174页
    178 袁水拍:《官僚架子滚开》见于《人民日报》1957年5月10日
    179 袁水拍:《正义的严惩》见于《澳门日报.新园地》1958年9月10日
    180 向碧:《把‘响尾蛇'拦腰斩断》见于《澳门日报.新园地》1958年10月5日
    181 严以阵:《警告纸老虎》见于《澳门日报.新园地》1958年9月11日
    182 田间:《拟一个诗人的志愿书》见于 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上册花城出版社出版,1985年12月,第414-415页
    183 孟辛:《论两个诗人及诗的精神和形式》见于《文艺阵地》第4卷第10期,1940年3月,第32页
    184 凌钝:《澳门离岸文学:代序》见于《澳门离岸文学拾遗》上册澳门基金会出版,1995年5月,第1页
    185 丘峰、汪义生:《澳门文学简史》香港人民出版社出版,2007年2月,第70页
    186 卞之琳:《对于新诗发展问题的几点看法》见于卞之琳:《人与诗:忆旧说新》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年4月,第271页
    187 紫:《欢迎你们——用六亿颗心》见于《澳门日报.新园地》,1958年10月31日
    188 何华:《迎接国庆》见于《澳门日报.新园地》,1958年9月30日
    189 见于《澳门现代诗刊》第7期 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4年12月,第1-42页
    190 林玉凤:《澳门现代诗刊编后语》见于《澳门现代诗刊》第7期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4年12月,第89页
    191 80年代诗人仍笔耕不辍地创作了《忙》等诗作。
    192 程逸:《诗人华铃》载《香港信报》1982年7月5日转引自《澳门现代诗刊》第7期,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4年12月,第38页
    193 郑炜明:《‘五四'至七十年代中期澳门文学概述》见于《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第139页
    194 钦鸿:《“时代的号角”——澳门诗人华铃其人其事》见于《澳门现代诗刊》第4期,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2年8月,第36页
    195 李健吾:《华铃诗人论》《星岛日报.星座》1938年见于《澳门现代诗刊》第7期,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4年12月,第34页
    196 杨匡汉:《中国新诗学》人民出版社出版,2005年2月,第244页
    197 萧三:《论诗歌的民俗形式》见于《文艺战线》第1卷第5号,1939年11月
    198 爱德华.W.萨义德着、单德兴译:《知识分子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2年4月,第56页
    199 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序言》见于刘若端编:《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84年,第22页
    200 列宁:《列宁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出版,1963年7月,第150页
    201 钱理群、温儒敏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1998年7月,第122页
    202 王荣:《中国现代叙事诗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3月,第66页
    203 臧棣:《现代性与新诗的评价》见于陈超编:《最新先锋诗论选》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年5月,第440页
    204 卞之琳:《新诗和西方诗》见于卞之琳:《人与诗:忆旧说新》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 年4月,第332页
    205 吴文祺:《我为文学奋斗的经过》见于郑振铎、傅东华编:《我与文学》生活书店出版,1934年,第250-254页
    206 王宗法:《澳门文学的独特性》见于《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第149页
    207 谢冕:《理想的召唤》见于《中华读书报》1995年5月3日
    208 王瑶:《中国诗歌发展讲话》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2008年1月,第155页
    209 罗贝尔.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1987年8月,第36-37页
    210 见于《澳门日报.新园地》1958年9月20日
    211 见于《澳门日报.新园地》1958年10月11日
    212 马一浮:《赞人民公社化》见于《澳门日报.新园地》11月20日
    213 汉仪:《我们信心百倍》见于《澳门日报.新园地》1958年12月15日
    214 谢冕:《诗美的嬗替——新诗潮的一个侧影》见于《文艺研究》1985年5月,第19页
    215 慧光:《我的心灵不再感到空虚无依》见于《澳门日报.新园地》1958年8月24日
    216 谢冕:《浪漫星云》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1999年9月,第45页
    217 顾凤城:《文学与时代》见于《泰东》第一卷第七期,1928年3月
    218 原文为穆木天1933年2月在《新诗歌》第一期内的发刊诗。见于任钧:《关于中国诗歌会》转引自 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上编花城出版社出版,1985年12月,第464页
    219 何其芳:《关于现代格律诗》,见于何其芳:《关于写诗和读诗》作家出版社出版,1956年11月,第56-57页
    220 卞之琳:《谈诗歌的格律问题》见于吴思敬:《二十世纪新诗理论的几个焦点问题》转引自《文学评论》,2002年第6期,第115-116页
    221 林庚的半逗律应是指每个新诗诗行的半中腰位置都应具有一个近于逗的作用存在,而在《问路集》的自序中即对此有所说明“就是将诗行划分为相对平衡的上下两个半段,从而在半行上 形成一个类似‘逗'的节奏点……让这个节奏点保持在稳定的典型位置上,如果它或上或下,或高或低,那么这种诗行的典型性就还不够鲜明”见于林庚:《问路集.自序》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1984年,第3页。
    222 陈铁英:《鸡蛋的故事》见于《澳门日报.新园地》1958年10月6日
    223 柯辽沙:《佛山颂》见于《澳门日报.新园地》1958年10月7日
    224 李广田:《诗与朗诵诗》见于许霆:《旋转飞升的陀螺——百年中国现代诗体流变史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72页
    225 何华:《亿万双眼睛闪着泪光》见于《澳门日报.新园地》1958年11月1日
    226 蓓尔:《湾仔之行》见于《澳门日报.新园地》1958年12月19日
    227 何华:《饯别小诗》见于《澳门日报.新园地》1958年11月20日
    228 方冰:《为工人体育场歌唱》见于《澳门日报.新园地》1958年9月2日
    229 何华:《北京丝绒抵澳时》见于《澳门日报.新园地》1958年12月7日
    230 笔者由1958年8月15日《澳门日报.新园地》创刊计算至当年12月31日为止
    231 彦汪:《香港的法律》见于《澳门日报.新园地》1958年8月15日
    232 颖息:《我们抗议》见于《澳门日报.新园地》1958年8月29日
    233 Martin Heideggcr:Being and Time转引自罗贵祥:《经验与概念的矛盾——七十年代香港诗的生活化与本土性问题》见于张美君、朱耀伟编:《香港文学@文化研究》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第243页
    234 杨四平:《中国新诗理论批评史论》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2008年3月,第122页
    235 谢冕:《发刊词:为了中国新诗的建设》见于《新诗评论》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4月,第3-4页
    236 张剑桦:《澳门文学研究进程概述》见于《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第76-77页
    237 陈渭泉:《红豆之忆》见于《澳门笔汇》第三十七期澳门笔会出版,2008年12月,第22页
    238 以新诗为例,笔者只有发现1964年第3期有来自香港振华所写的《赌城打油二首》一例,至于作者是否本是香港人,还是澳门人移居香港后所创作则无法考究。
    239 东山:《恋恋难亡的〈红豆〉》见于《澳门笔汇》第7期 澳门笔会出版,1994年5月,第110-111页
    240 《红豆.发刊词》见于《红豆》第1期 红豆出版社出版,1963年5月,第1页
    241 陈渭泉:《红豆之忆》见于《澳门笔汇》第三十七期 澳门笔会出版,2008年12月,第22-23页
    242 津洪:《忆红豆》见于《澳门笔汇》第7期 澳门笔会出版,1994年5月,第117-118页
    243 学而:《虔祝“红豆”》见于《红豆》第4期 红豆出版社出版,1964年5月,第16页
    244 这里不指诗歌艺术技巧的创造,而是特指描写澳门,以澳门的生活为题。
    245 汉仪:《街童》见于《红豆》第1期 红豆出版社出版,1963年5月,第20页
    246 同上
    247 漫君:《穿珠女》见于《红豆》第2期 红豆出版社出版,1963年6月,第17页
    248 铁夫:《卖点心的小姑娘》见于《红豆》第5期 红豆出版社出版,1963年9月,第14页
    249 莎丽:《渔人》见于《红豆》第8期 红豆出版社出版,1963年12月,第23页
    250 子规:《人力车夫》见于《红豆》第6期 红豆出版社出版,1964年7月1日转引自 郑炜明编:《澳门新诗选》澳门基金会出版,1996年8月,第45页
    251 西谛:《血和泪的文学》见于《文学旬刊》第6号,1921年6月30日
    252 朱羊:《司机之歌》见于《澳门日报.新园地》,1958年9月8日
    253 奉英:《赠某护士》见于《红豆》第2期 红豆出版社出版,1964年3月
    254 未名:《我走过曲折泥泞的小路》见于《红豆》第6期,1964年7月1日转引自 郑炜明编:《澳门新诗选》澳门基金会出版,1996年8月,第47页
    255 向荣:《歌》见于《红豆》第6期 红豆出版社出版,1964年7月,第6页
    256 冠雄:《黑板》见于《红豆》第6期 红豆出版社出版,1964年7月,第6页
    257 协如:《红线》见于《红豆》第6期 红豆出版社出版,1964年7月,第6页
    258 海犁:《欢呼水稻新卫星》见于《澳门日报.新园地》1958年9月3日
    259 《海边私语》见于陈渭泉:《红豆之忆》转引自《澳门笔汇》第三十七期 澳门笔会出版,2008年12月,第24页
    260 布衣者:《随感三则——话‘衰'》见于《红豆》第6期 红豆出版社出版,1964年7月,第6页
    261 棘器:《话你最有人情味》见于《红豆》第4期 红豆出版社出版,1964年5月,第16页
    262 人役:《毕业互勉诗四首——恒心》见于《红豆》第3期 红豆出版社出版,1963年7月,第19页
    263 廖子馨:《澳门文学与报纸副刊》见于《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0年第1期,第11页
    264 汤梅笑:《澳门文化长廊佳景——〈新园地〉五十年》见于 廖子馨编:《我们——澳门日报五十年成长足迹》澳门日报出版社出版,2008年8月,第178页
    265 吕蓝:《写诗》见于《澳门日报.新园地》1969年3月 见于 郑炜明编:《澳门新诗选》澳门基金会出版,1996年8月,第53页
    266 李丹:《音乐》见于《澳门日报.新园地》1964年7月17日
    267 吴尚华:《中国当代诗歌艺术转型论》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年12月,第23-24页
    268 蕙冰:《战时诗歌的理论与实践》见于《大公报.战线》,1937年10月9日
    269 向阳:《奔腾吧!边海河》见于《澳门日报.新园地》,1964年7月28日
    270 马雅:《致一位苏联老太太》见于《澳门日报.新园地》,1969年3月24日
    271 野曼:《危楼在那里?》见于《澳门日报.新园地》,1958年9月1日
    272 李丹:《裸胸装》见于《澳门日报.新园地》,1964年7月1日
    273 威尔.杜兰特着、朱安等译:《探索的思想》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1991年5月,第120页
    274 百里:《他也是主凶》见于《澳门日报.新园地》1966年12月1日
    275 当年“一二·三”事件中主要肇事者有陆军司令施维纳、警察厅长傅基利、警察副厅长颜端尼、代理海岛行政局长晏德地等。
    276 小鹿:《“我拘留你”?!》见于《澳门日报.新园地》1966年12月2日
    277 林友:《一定要严办颜端尼》见于《澳门日报.新园地》1966年12月3日
    278 王心文:《澳葡帝国主义,你们算是什么!》见于《澳门日报.新园地》1966年12月29日
    279 谈诗哲:《中国人民是好样的!——献给爱国师生代表》见于《澳门日报.新园地》1966年12月9日
    280 永刚:《“一定要为我报仇!”——为悼念许文安而作》见于《澳门日报.新园地》1966年12月17日
    281 百里:《向红卫兵致敬——感谢红卫兵支持我们的反迫害斗争》见于《澳门日报.新园地》1966年12月28日
    282 向日华:《严办刽子手施维纳!》见于《澳门日报.新园地》1966年12月15日
    283 李丹:《我们一定胜利!——答谢敬爱的红卫兵》见于《澳门日报.新园地》1966年12月26日
    284 诚然这时期从新诗的外部结构分析,技巧与内地新诗没有什么两样,在艺术性来说是甚为缺乏的,而且主题分布亦只局限于“一二.三”事件的抗争或由此引发的民族矛盾问题,但若从“澳门人讲澳门事”的角度去研究,澳门这时期的新诗的确出现了转变,它由早期几乎单纯反射中国内地情况,变成对本土问题的关注,这对80年代的新诗起了一个内在的、朝向本土思考的推动。
    285 《香港将往何处去?》(社论)见于《中国学生周报.学坛》1967年6月22日
    286 当然这里所说的蔚然成风亦有頼于香港70年代的急速发展,在往后的篇章我们将再详细与澳门作比较分析。
    287 Lau Siu-Kai:Decolonization Without Independence and the Poverty of Political Leaders in Hong Kong,Hong Kong Institute of Asia-Pacific Studies,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1990,pp.8转引自 洛枫:《香港现代诗的殖民地主义与本土意识》见于 张美君、朱耀伟编:《香港文学@文化研究》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第228页
    288 金中子:《母亲,我回来了!》见于 黄晓峰编:《神往——澳门现代抒情诗选》花城出版社出版,1988年12月,第131页
    289 学梅:《万岁!毛主席》见于《澳门学生》1968年10月1日
    290 马家蓓:《毛主席,我们无限热爱您》见于《澳门学生》1968年3月31日
    291 坚于楠:《赞歌——献给英勇救火的人们》见于《澳门学生》1969年11月25日
    292 同类型主题,儿童写下的新诗不单在《澳门学生》月刊内会见到,《澳门日报.小园地》也有试发,如1967年1月18日,便发表了培道中学林咏诗所写的《我们心中永不落的红太阳》这便是众多例子的其中一个。
    293 红红:《儿童新诗》见于《澳门学生》1969年2月26日
    294 红楼:《不朽文献浴新生》见于《澳门学生》1977年5月23日
    295 列眉:《展翅翱翔——写于毕业典礼的晚上》见于《澳门学生》1977年7月26日
    296 颂火:《深切的怀念 巨大的鼓舞——写在毛主席逝世一周年》见于《澳门学生》1977年9月12日
    297 列眉:《想念你呵,周总理》见于《澳门学生》1977年2月3日
    298 王耀文:《太阳诗国里的风景》见于《诗探索》总第31辑,1998年9月,第98页
    299 在当代颂歌抒情话语中一种以太阳比喻毛泽东的意象替换,而第一次直接把太阳比喻成领袖的是诗人贺敬之,就在其1941年写下的《太阳在心头》诗作中。见于吴尚华:《中国当代诗歌艺术转型论》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年12月,第24-26页。而《澳门学生》中不时亦会有作品将毛主席比喻作太阳,如《永远向太阳》、《毛主席,我们无限热爱您》等即是一例。
    300 骆寒超:《论现代自由诗》见于骆寒超:《中国现代诗歌论》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1984年12月,第389页
    301 杨匡汉:《中国新诗学》人民出版社出版,2005年2月,第242页
    302 陈仲义:《中国朦胧诗人论》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1996年9月,第160页
    303 “诗”为一作者笔名。见于《澳门学生》1977年7月26日
    304 天骄:《渔民新歌》见于《澳门学生》1974年11月26日
    305 辛心:《小贩》见于《澳门学生》1974年5月31日
    306 天骄:《我不愿再睁开我的眼睛》见于《澳门学生》1974年1月10日
    307 叶维廉:《现代主义与香港现代诗的兴发》见于《第六届香港文学节研讨会论稿汇编》香港艺术发展局出版,2006年11月,第116页
    308 陶里:《诗要纯,要美——论汪浩瀚的诗》见于《澳门笔汇》第四期澳门笔会出版,1991年12月,第17页
    309 汪浩瀚:《日记簿》《文艺世纪》第137期,1968年10月,见于凌钝编:《澳门离岸文学拾遗》上册澳门基金会出版,1995年5月,第62页
    310 汪浩瀚:《读诗随想》见于 凌钝编:《澳门离岸文学拾遗》上册 澳门基金会出版,1995年5月,第201页
    311 汪浩瀚:《愤怒的黑色》见于《伴侣》半月刊,总第116期 伴侣杂志社出版,1967年10月16日
    312 汪浩瀚:《生活并不欺骗你》《海洋文艺》第一卷 第三期1974年8月,见于凌钝编:《澳门离岸文学拾遗》上册 澳门基金会出版,1995年5月,第79页
    313 懿灵:《从评论到借题发挥——试论汪浩瀚的涓涓诗情》见于《澳门现代诗刊》第二期 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1年7月,第11页
    314 汪浩瀚:《裸像》《当代文艺》第二十八期,1968年3月,见于凌钝编:《澳门离岸文学拾遗》上册 澳门基金会出版,1995年5月,第54页
    315 汪浩瀚:《月光曲》《文艺世纪》第一三八期,1968年11月 见于凌钝编:《澳门离岸文学拾遗》上册 澳门基金会出版,1995年5月,第63-64页
    316 汪浩瀚:《卫星城市恶咒曲》——“新世界交响曲”的变奏《海洋文艺》第三卷第十期,1976年见于凌钝编:《澳门离岸文学拾遗》上册 澳门基金会出版,1995年5月,第89页
    317 李观鼎:《呼唤汪浩瀚》见于李观鼎:《边鼓集》澳门基金会出版,1996年5月,第15页
    318 钱理群、温儒敏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1998年7月,第155页
    319 原文是——这首《卫星城市恶咒曲》写于1976年,这是70年代澳门诗坛不可多得的一首厚重之作。见于 丘峰、汪义生:《澳门文学简史》香港人民出版社出版,2007年2月,第87页
    320 江思扬:《向晚的感觉.跋》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2年3月,第90页
    321 由于诗人并非所有诗作都注出年份,故笔者以注出作品年份计算。
    322 江思扬:《橱窗.失业汉》(1974年11月17日)见于 江思扬:《向晚的感觉》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2年3月,第83页
    323 江思扬:《洋行文员》(1973年8月31日)见于江思扬:《向晚的感觉》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2年3月,第78页
    324 潘亚暾:《感觉的感觉——读江思扬诗集〈向晚的感觉〉》见于《澳门现代诗刊》第5期 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2年12月,第3页
    325 江思扬:《你·我》《文艺世纪》第150期,1969年11月、12月号合刊 见于 凌钝编:《澳门离岸文学拾遗》上册 澳门基金会出版,1995年5月,第51页
    326 江思扬:《你见过吗?》《文艺世纪》第118期,1967年3月号 见于 凌钝编:《澳门离岸文学拾遗》上册 澳门基金会出版,1995年5月,第50页
    327 江思扬:《船》《海洋文艺》第2卷第3期,1975年3月见于凌钝编:《澳门离岸文学拾遗》上册 澳门基金会出版,1995年5月,第52页
    328 黄晓峰:《他仍在梦里升起绿色的旗》见于 江思扬:《向晚的感觉》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2 年3月,第13页
    329 林冷雨(即江思扬):《人物速写(三题)》《海洋文艺》第2卷第3期,1975年3月 见于 郑炜明编:《澳门新诗选》澳门基金会出版,1996年8月,第93-94页
    330 陶里:《港澳“两栖”诗人韩牧》见于陶里:《从作品谈澳门作家》澳门基金会出版,1995年8月,第190页
    331 韩牧:《待放的古莲花.跋》见于 韩牧:《待放的古莲花——韩牧澳门诗选》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7年11月,第120页
    332 韩牧:《待放的古莲花——韩牧澳门诗选》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7年11月,第10页
    333 韩牧:《伶仃两岸》见于韩牧:《伶仃洋》澳门东亚大学中文学会出版,1985年1月,第26-30页
    334 吴志良:《澳门的世界世界的澳门——序〈待放的古莲花——韩牧澳门诗选〉》见于 韩牧:《待放的古莲花——韩牧澳门诗选》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7年11月,第Ⅱ页
    335 韩牧:《澳门猎古》见于《分流角》华南图书文化中心,1982年10月 转引自 郑炜明编:《澳门新诗选》澳门基金会出版,1996年8月,第308-313页
    336 韩牧:《建立“澳门文学”的形象》(“港澳作家座谈会”上的发言)见于《澳门文学论集》澳门日报出版社出版,1988年3月,第191页
    337 陈德锦:《黑沙湾印象》见于 陈德锦:《秋橘》香港青年作者协会出版,1995年9月,第7-8页
    338 陈德锦:《盛开的桃金娘》专访见于《文汇报》2007年11月12日
    339 懿灵:《流动岛·后记》诗坊出版,1990年3月,第110页
    340 廖子馨:《四位女作家的散文创作走向》见于《第五届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发表论文稿
    341 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4月,第102页
    342 微微:《校园三题.广播操》见于《澳门教育》总第90期1977年6月,第17页
    343 李丹:《我们决不放过你这凶手》见于《澳门日报.新园地》1966年12月12日
    344 连广宇:《化悲愤为力量》见于《澳门日报.新园地》1966年12月10日
    345 向日华:《严办刽子手施维纳》见于《澳门日报.新园地》1966年12月15日
    346 陈超:《试答周涛的“十三问”》见于常文昌编:《中国新时期诗歌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2006年4月,第253页
    347 叶维廉:《现代主义与中国香港现代诗的兴发——一段被遗忘了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见于《新诗评论》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7年第1辑(总第五辑),第124页
    348 微微:《旅行诗草.路上》见于《澳门教育》总第72期,1974年12月,第27页
    349 这时期澳门主要仍受香港诗风影响为多,而指台湾诗风的影响不过是指有限度的间接影响,即透过香港作为媒体的周边辐射影响。
    350 陶里:《汪浩瀚要纯要美》见于 陶里:《从作品谈澳门作家》澳门基金会出版,1995年8月,第51页
    351 原文是“有一位学术界的青年朋友……他认为‘澳门文学'这个名词不成立,他说:‘你说什么澳门文学,澳门有些什么文学?'又说‘那些作品有些什么特色?……和香港文学有什么分别?'……他的意思,澳门的文学是香港文学的一部份”见于韩牧:《为“建立‘澳门文学'的形象”再发言》转引自李观鼎编:《澳门文学评论选》上编澳门基金会出版,1998年10月,第9页
    352 施建伟、汪义生:《拨开迷雾窥真景——过渡期的澳门文学初探》见于《上饶师专学报》1998年4月,第12页
    353 李鹏翥:《澳门文学的过去、现在及将来》见于《澳门文学论集》澳门日报出版社出版,1988年3月,第171页
    354 汪浩瀚:《绿》见于《澳门日报.新园地》1969年3月11日
    355 汪浩瀚:《夜猎》《当代文艺》第42期,1969年5月 见于 凌钝编:《澳门离岸文学拾遗》上册 澳门基金会出版,1995年5月,第67页
    356 汪浩瀚:《秋逝》《当代文艺》第45期,1969年8月 见于 凌钝编:《澳门离岸文学拾遗》上册 澳门基金会出版,1995年5月,第68页12月21日
    357 刘登瀚:《香港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4月,第24-25页
    358 陈智德:《都市文学的历史视野与人文关怀——论〈我城〉》见于《明报》世纪版,2004年12月21日
    359 陈子善:《多元与多样:香港文学的独特性》见于《第六届香港文学节研讨会论稿汇编》香港艺术发展局出版,2006年11月,第170-171页
    360 这里所指的“负面产物”是人类自20世纪后进入城市文明生活,为了促进城市的商业、工业、交通、生活上的便利,而在狭小的空间里面务求发挥最大的效益,结果最后形成建筑的不人性化、与自然的疏离和考虑一项事物的价值,只取决于它能够换取多少利益,或在透过消费时换取多少快乐。
    361 古远清:《五六十年代的中国香港新诗》见于《新诗评论》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7年第1辑(总第五辑),第152页
    362 欧阳江河:《89后国内诗歌写作:本土气质、中年写作和知识分子身份》《今天》1993年第3期见于周瓒:《透过诗歌写作的潜望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2007年5月,第4页
    363 张清华:《黑夜深处的火光:六七十年代地下诗歌的启蒙主题》见于 陈思和编:《无名时代的文学批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1月,第201页
    364 雷蒙.威廉斯着、刘建基译:《关键词》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5年3月,第309页
    365 杨炼:《我的宣言》见于《福建文学》1981年1月号,第61页
    366 这里刘登翰主要是指90年代,但由于90年代前半段,尤其是91、92、93年的作品集内所收 录的主要也是80年代的作品,如《流动岛》、《下午》、《我的黄昏》、《落叶的季节》、《蹒跚》等,所以其所谈的亦可左证80年代澳门新诗发展的繁盛。见于 刘登翰主编:《澳门文学概观》鹭江出版社出版,1998年10月,第112页
    367 邓骏捷:《从结集情况看澳门新诗的发展》见于《澳门现代诗刊》第10,11期合刊 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7年7月,第111页
    368 1986年深圳召开的“第三届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研讨会论文目录”转引自 钱虹:《从依附“离岸”到包容与审美——关于20世纪台港澳文学中澳门文学的研究述评》见于《世界华文 文学论坛》2004年1月,第74页
    369 云力:《澳门文学创作丛书缘起》见于 苇鸣、刘业安、林丽萍:《双子叶》澳门东亚大学中文学会出版,1985年1月,第一页
    370 云力:《澳门文学创作丛书缘起》见于 苇鸣、刘业安、林丽萍:《双子叶》澳门东亚大学中文学会出版,1985年1月,第二页
    371 据笔者向当年《双子叶》作者之一郑炜明查询,由于《双子叶》、《大漠集》、《伶仃洋》与另外两册《澳门文学创作丛书》同期出版,而排版编辑期亦一致,故无法考订《双子叶》、《大漠集》、《伶仃洋》谁是第一本由澳门结集出版的新诗集。
    372 廖子馨:《文学版为澳门文坛浇花种树》见于《我们——澳门日报五十年成长足迹》澳门日报出版,2008年8月,第186页
    373 李观鼎:《我看〈镜海〉》见于《澳门日报.镜海》2008年9月17日
    374 这17篇论文现收录于《澳门文学论集》澳门日报出版社出版,1988年3月
    375 《语丛》的新诗评论主要集中在90年代以前,因90年代后有着《澳门现代诗刊》及《澳门笔汇》等刊物专门发表诗评,故90年代已不见新诗评论在《语丛》内出现。
    376 刘登翰主编:《澳门文学概观》鹭江出版社出版,1998年10月,第35页、邓捷捷编:《澳门华文文学研究数据目录初编》澳门基金会出版,1996年6月,第62-77页及郑炜明:《澳门中文新诗史略》见于郑炜明编:《澳门新诗选》澳门基金会出版,1996年8月,第Ⅳ页。整合而来。
    377 江少川:《世纪沧桑中的澳门文学回眸》见于 江少川:《台港澳文学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4月,第245页
    378 刘登翰主编:《澳门文学概观》鹭江出版社出版,1998年10月,第125及168页
    379 庄文永:《澳门文化透视》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8年10月,第3页
    380 黄晓峰:《〈澳门现诗刊〉创刊词》见于 黄晓峰:《澳门现代艺术和现代诗论评》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1999年12月,第234-235页
    381 张炯、邓绍基等主编:《中华文学通史》华艺出版社出版,1997年 见于 刘登翰:《世界华文文学大系.澳门卷导言》转引自《澳门笔汇》第25期,2004年6月,第131页
    382 刘登翰、洪子诚:《中国当代新诗史》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4月,第410页
    383 黄晓峰:《〈澳门现诗刊〉创刊词》见于 黄晓峰:《澳门现代艺术和现代诗论评》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1999年12月,第235页
    384 苇鸣、刘业安、林丽萍:《双子叶》澳门东亚大学中文学会出版,1985年1月。
    385 云力:《大漠集》澳门东亚大学中文学会出版,1985年1月。
    386 韩牧:《伶仃洋》澳门东亚大学中文学会出版,1985年1月。
    387 陶里:《紫风书》香港华南图书文化中心出版,1987年5月。
    388 苇鸣:《黑色的沙与等待》香港华南图书文化中心出版,1988年6月。
    389 黄晓峰:《神往——澳门现代抒情诗选》花城出版社出版,1988年12月。
    390 有些评论家甚至将其追索到40年代受现代主义影响的诗人,如郑敏、辛笛、杜运燮等。
    392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澳门这时期经济繁荣主要受惠于鸦片、苦力和赌博业的发展,民间受惠甚少之余,城市基建和投入性亦比较少,可持续发展性不大,它与现代意义的城市化,一种以正常工商业为主体的发展有所区别,所以在这段时期内澳门的城市化与香港和上海是有所不同的。
    393 陈多、蔡赤萌、何德龙:《澳门纵横》新华出版社出版,1999年,第59页
    394 澳门日报编:《澳门手册一九九八》澳门日报出版社,1998年,第141页
    395 这里的相一致性只是特指工业经济带来的发展背景,并不包含政治以及文化背景。
    396 马.布雷得伯里、詹.麦克法兰主编、胡家峦等译:《现代主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1992年6月,第77页
    397 H.R.姚斯、R C霍拉勃着、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1987年9月,第32页
    398 波德里亚着、刘成富、全志钢译:《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0年10月,第56页
    399 Rosenberg,B.& White,D.M.(eds.),Mass Culture,New York:The Free Press of Glencoe 1957见于 周宪:《文化的分化与“去分化”——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一种文化分析》转引自 陈晓明编:《后现代主义》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7月,第217页
    400 在往后的篇章我们将要对这种澳门特色详加分析,但现在仅以作叙述过渡说明基本概况。
    401 邹家礼:《澳门小说的未来——一个小说作者的观察》见于李观鼎编:《澳门文学评论选》上编澳门基金会出版,1998年10月,第190页
    402 邹家礼:《澳门小说的未来——一个小说作者的观察》见于李观鼎编:《澳门文学评论选》上编澳门基金会出版,1998年10月,第189页
    403 由此我们亦可以从侧面中看出其它文体亦是在纯文学的主导下继续发展。
    404 周宪:《文化的分化与“去分化”——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一种文化分析》见于 陈晓明编:《后现代主义》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7月,第217-218页
    405 黄晓峰:《镜海妙思·代序》见于 谢小冰、冯倾城、林玉凤、郭颂阳、黄文辉着:《镜海妙思》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3年夏天(未注出版月份),第3页
    406 黄晓峰:《〈澳门现诗刊〉创刊词》见于 黄晓峰:《澳门现代艺术和现代诗论评》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1999年12月,第235页
    407 缘源:《澳门文学现状窥探》见于 李观鼎编:《澳门文学评论选》上编 澳门基金会出版,1998年10月,第110页
    408 饶芃子:《澳门文学的历史和现状》见于《中华读书报》1999年12月15日
    409 黄翊:《多语社会与语码转换》见于《澳门语言博物馆》香港海峰出版社出版,1998年7月,第13页
    410 饶芃子、费勇:《海外华文文学的命题意义》见于 饶芃子、费勇:《本土以外——论边缘的现代汉语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1998年12月,第13页
    411 王晖:《冲突.认同.变迁——全球化语境中新移民文学民族性问题探讨》见于《华文文学》2004年第4期,第58页
    412 刘登翰:《世界华文文学大系.澳门卷导言》见于《澳门笔汇》第25期 澳门笔会出版,2004年6月,第132页
    413 此外从身份上来说具身份多元性的澳门诗人着实不少,如诗人云惟利,新加坡人,曾往英国求学,后来澳于东亚大学(即现今的澳门大学)任教十多年,在澳出版了诗集《大漠集》、新诗评集《白话诗话》;还有陈颂声,广东中山人,年青时曾于澳门、香港和广州三地求学,毕业后任教于广州中山大学,1991年回居香港,后到澳门大学任教,在澳出版了诗集《星月诗踪》。
    414 流星子:《诗的汇合与思考——记香港〈诗双月刊〉与澳门“五月诗社”诗人座谈会》见于 庄文永:《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澳门文学评论集》澳门五月出版社出版,1994年6月,第104页
    415 爱德华.W.萨义德着、单德兴译:《知识分子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2年4月,第45页
    416 文革语境为一种极端化权力话语所构成,其特点在于非比即彼、黑白分明的形而上思维模式。
    417 章亚昕:《中国新诗史论》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年4月,第130-131页
    418 曾艳兵:《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9月,第1页
    419 作者所谓的两种“自我”是指重视“人”的自身心理内容,同时又重视“人”与外界的关联与差异,这里应该是指广义上的“诗情”。
    450 徐敬亚:《崛起的诗群——评我国诗歌的现代化倾向》见于 常文昌编:《中国新时期诗歌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2006年4月,第26-41页
    421 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3年10月,第252页
    422 纪弦:《现代派信条释义》见于《现代诗》,1956年2月第13期转引自 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3年10月,第422-423页
    423 李欧梵:《文学潮流(一):追求现代性(1895-1927)》见于费正清主编、章建刚等译:《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第一部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1年,第539-540页
    424 陈旭光:《中国诗学的会通——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1月,第87页
    425 谢冕:《谢冕论诗歌》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2002年4月,第96页
    426 台湾现代诗社纲领第一条。
    427 虽然不少书籍会将香港60年代定为“现代主义传播期”,而并非50年代,但由于以理论创作或思潮介绍为主的刊物,如1955的《诗朶》、1956年的《文艺新潮》及1959年的《新思潮》等刊物的创办几乎全发生在50年代,故笔者定性香港的“现代主义”发生在5、60年代。台湾方面则是以1953年创办的《现代诗》杂志及1956年成立的“现代诗社”为标志。
    428 敬文东:《中国新诗现代主义的内在逻辑和技术构成——一份诗歌研究的提纲》见于《诗歌在解构的日子里》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4月,第53页
    429 黄晓峰:《陶里〈紫风书〉的诗路情结》见于 李观鼎编:《澳门文学评论选》下编 澳门基金会出版,1998年10月,第17-18页
    430 陶里原名危亦健,法号抱一居士,广东花都市人,曾在越南西贡、柬埔寨、老挝任华文中学教师及经商。70年代中期回香港生活,后转澳门,为澳门五月诗社始创人及社长、澳门笔会理事长、《澳门现代诗刊》督印人及《澳门笔汇》主编,着有诗集《紫风书》、《蹒跚》、《冬夜的预言》等,李观鼎曾于《论陶里的现代诗论》一文中认为陶里是澳门现代诗歌的主要发言人。
    431 凌楚枫:《紫色的信——读陶里新诗集〈紫风书〉后写成》见于《语丛》澳门中国语文学会出版,1989年总第6期,第11页
    432 陶里:《让时间变成固体——现代诗新读》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9年12月,第225页
    433 陶里:《伪装了的情感符号》见于陶里:《逆声击节集》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3年(未注出版月份),第41页
    434 在西方20世纪时期已可将Modernism译作现代主义,亦同时可译作现代派。
    435 陶里:《学诗四十年》见于 陶里:《让时间变成固体——现代诗新读》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9年12月,第3页
    436 李观鼎:《论陶里的现代诗论》见于《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1年第3期,第36页
    437 郑炜明:《澳门中文新诗史略》见于 郑炜明编:《澳门新诗选》澳门基金会出版,1996年8月,第Ⅵ页。
    438 姜耕玉:《中国新诗传统现代化的艺术道路——评李瑛近年来的诗歌创作》见于《文艺研究》1994年5月,第65页
    439 吉登斯着、赵旭东等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98年5月,第16页
    440 雷蒙.威廉斯着、刘建基译:《关键词》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5年3月,第309页
    441 丹尼尔.贝尔着、赵一凡等译:《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89年5月,第30页
    442 黄晓峰:《〈澳门现诗刊〉创刊词》见于 黄晓峰:《澳门现代艺术和现代诗论评》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1999年12月,第236页
    443 陶里:《追踪澳门现代诗》见于陶里:《逆声击节集》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3年(未注出版月份),第17页
    444 谢常青:《澳门新诗澳门的花——澳门新诗浅探》见于《澳门现代诗刊》第4期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2年8月,第103页
    445 叶维廉:《现代主义与香港现代诗的兴发》见于《第六届香港文学节研讨会论稿汇编》香港 艺术发展局出版,2006年11月,第122页
    446 江洵美、吴国昌:《写作三节棍》青文书局出版,1989年9月,第53页
    447 王金城:《台湾新世代诗歌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8月,第99页
    448 Malcolm Bradbury,The Cities of Modernism,Malcolm Bradbury and James McFarlane,Modernism(Penguin Book,1976)转引自 陈少红:《香港诗人的城市观照》见于 张美君、朱耀伟编:《香港文学@文化研究》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第344页
    449 陈爱中:《中国现代新诗语言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7年10月,第191页
    450 黄文辉:《艰辛的人生,晦涩的诗——专访淘空了》见于 黄文辉、邹家礼等:《澳门作家访问录》第一册,澳门日报出版社出版,2006年4月,第十二页
    451 格罗塞着、蔡慕晖译:《艺术的起源》商务印书馆出版,1998年2月,第235页
    452 陶里:《反传统中的自我和真挚——论淘空了〈我的黄昏〉》见于 陶里:《逆声击节集》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3年(未注出版月份),第54及58页
    453 沃尔夫冈.凯塞尔着、陈铨译:《语言的艺术作品》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1984年3月,第 225页
    454 郑敏:《结构——解构视角:语言 文化 评论》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1998年11月,第85页
    455 洛夫:《诗的传承与创新》见于 洛夫:《洛夫精品》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99年9月,第5页
    456 黄晋凯等主编:《象征主义.意象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1989年10月,第135页
    457 M.H.阿伯拉姆编、曾忠禄、关于红译:《简明外国文学词典》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7年1月,第208页
    458 刘登翰、洪子诚:《中国当代新诗史》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4月,第401页
    459 马.布雷德伯里:《现代主义的城市》见于 马.布雷德伯里等编、胡家峦等译:《现代主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1992年6月,第76-83页
    460 庄文永:《澳门文化透视》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8年10月,第13页
    461 这里笔者将移民诗人和本土诗人作以下界定,“移民诗人”分为中国南移诗人和东南亚来澳两类;“澳门本土诗人”则包括了土生土长和港澳两栖两种类型。
    462 据笔者统计,其比例约为6:4。
    463 缘源:《澳门文学现状窥探》见于 李观鼎编:《澳门文学评论选》上编 澳门基金会出版,1998年10月,第110-111页
    464 舒望:《梦回情天编后记》见于 高戈:《梦回情天》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2年8月,第256页
    465 黄耀华:《高戈诗歌的文化巡礼——读〈梦回情天〉》见于《华文文学》,1995年第2期,第46页
    466 古远清:《使人“迷惘幽思”的诗篇——澳门高戈诗作赏析》见于《写作》1993年第6期,第25页
    467 饶芃子主编:《边缘的解读——澳门文学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12月,第45页
    468 陈国恩:《澳门新移民文学的语境及发展前景》见于《中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3期,第119页
    469 乔治.拉伦着、戴从容译:《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年1月,第194页
    470 在澳门文化圈生活却被认为是外地文化的局内人,作为他们移居前的居住地,渐渐被转变为局外人,但却依然被新地方(澳门)认为是局内人的矛盾。
    471 赵娟:《文化身份:历史天空下的异域之思》见于《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第三辑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12月,第164页
    472 黄晓峰:《镜海妙思(代序)》见于 舒望编:《镜海妙思》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3年夏天(未注出版月份),第8页
    473 为了说明问题,这里所指的范围除了包含了80年代外,同时亦含90年代之评论。
    474 刘红林:《浪子的悲歌——八十年代澳门新移民诗人的创作内涵》见于《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0年第1期,第27页
    475 庄文永:《澳门文化透视》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8年10月,第15页
    476 刘登翰主编:《澳门文学概观》鹭江出版社出版,1998年10月,第150页
    477 黄文辉:《艰辛的人生,晦涩的诗——专访淘空了》见于 黄文辉、邹家礼等着:《澳门作家访问录》第一册,澳门日报出版社出版,2006年4月,第十一页
    474 勃兰兑斯着、张道真译:《十九世纪文学主流.流亡文学》(第一分册)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97年10月,第201页
    479 计红芳:《香港南来作家的身份建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7年8月,第105-106页
    480 曹文轩:《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1月,第184页
    481 刘红林:《浪子的悲歌——八十年代澳门新移民诗人的创作内涵》见于《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0年第1期,第25页
    482 黄晓峰:《〈澳门现诗刊〉创刊词》见于 黄晓峰:《澳门现代艺术和现代诗论评》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235页
    483 庄文永:《澳门文化透视》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8年10月,第23页
    484 袁忠岳:《现代“游子”的梦幻——也谈新乡土诗》见于 常文昌编:《中国新时期诗歌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2006年4月,第146页
    485 玛格丽特.米德着、周晓虹、周怡译:《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7年12月,第72页
    486 黄文辉:《安那其的诗史——集体死亡序》见于 懿灵:《集体死亡》边度有书有限公司出版,2005年3月,第ⅩⅢ、ⅩⅣ页
    487 马尔库塞着、左晓斯等译:《单面人》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8年5月,第122页
    488 懿灵:《关于集体和个体的一些感想》见于 懿灵:《集体游戏》边度有书有限公司出版,2005年3月,Xi页
    489 懿灵:《90年代澳门诗坛发展勘探》见于 李观鼎编:《澳门文学评论选》上编 澳门基金会出版,第182页
    490 懿灵:《写在万圣节的谢言》见于 懿灵:《集体游戏》边度有书有限公司出版,2005年3月,第162页
    491 懿灵:《90年代澳门诗坛发展勘探》见于 李观鼎编:《澳门文学评论选》上编 澳门基金会出版,第180-181页
    492 Fong,Grace S.《Engendering the Lyric:Her Image and Voice in Song》Voices of the Song Lyric in china.pp.114.Ed.Pauline Yu.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4转引自 费正华着、杨维译《婉约之外:民国早期新诗中的性别与经典》见于《新诗评论》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第2辑,第68页
    493 黄晓峰:《跨越89的澳门诗坛前卫角色——懿灵〈流动岛〉集评》见于 李观鼎编:《澳门文学评论选》下编 澳门基金会出版,1998年10月,第57页
    494 苇鸣:《流动岛序》见于 懿灵:《流动岛》诗坊出版,1990年3月(原文未注页码)
    495 吴国昌:籍贯广东南海,1959年移居澳门,中学于粤华中学毕业,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学士,并任文社社长。第一届澳门青年文学奬诗组及散文组冠军,著作有《民主派》(青文书屋,1990年)。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二、三届立法会议员,新澳门学社首任理事长,澳门民主发展联合委员会理事,澳门立法会民主派议员。
    496 张首映:《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1999年4月,第403页
    497 臧克家:《刺向黑暗的“黑心”》见于 冯光廉编:《臧克家研究资料》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1990年9月,第240页
    498 懿灵:《流动岛·后记》诗坊出版,1990年3月,第111页
    499 笔者认为“政治诗”称谓的非文学味实在太浓,还是建议采用文学上的分类称谓较为合适些,如在风格上分,可称为战斗或歌颂诗;从传统体式上分,可称为十四行诗;在表现方式上分,可称为朗诵诗或口号诗等;从文体角度分,可称为散文诗或戏剧诗;从篇幅来分,可称为长诗或短诗。难道我们还要从题材上分什么医学诗?经济诗?或天文诗?
    500 梁文道:《常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501 苇鸣:《无心眼集》诗双月刊出版社出版,1995年4月
    502 黄修己:《从〈无心眼集〉谈到澳门文学形象》见于《学术研究》1998年第十二期,第94页
    503 江锡铨:《澳门乐府——苇鸣〈无心眼集〉印象》见于《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0年第1期,第28页
    504 羁魂:《集.眼.心.无——苇鸣诗集〈无心眼集〉序》见于 苇鸣:《无心眼集》诗双月刊出版社出版,1995年4月,第4页
    无编改内容
    505 洪子诚、刘登翰:《诗与现实关系的调整——八十年代新诗发展的一个侧面》见于 常文昌编:《中国新时期诗歌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2006年4月,第157页
    506 波德莱尔着、郭宏安译:《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87年9月,第135页
    507 黄雁鸿:《澳门新诗与大陆诗风的承传关系及其特色》上海复旦大学硕士论文 第45页
    508 纶巾情怀:《血门外无血的沉思.序》见于 羁魂:《集.眼.心.无——苇鸣诗集〈无心眼集〉序》转引自 苇鸣:《无心眼集》诗双月刊出版社出版,1995年4月,第9页
    509 费勇:《诗的“介入”》见于《澳门现代诗刊》第7期 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4年12月,第82页
    510 闻思:《读苇鸣新诗集随想》见于《文汇报》1998年10月9日
    511 黎湘萍:《从苇鸣诗读殖民的悲情》见于《澳门现代诗刊》第10,11期合刊 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7年7月,第98页
    512 黄修己:《从〈无心眼集〉谈到澳门文学形象》见于《学术研究》1998年第十二期,第93及95页
    513 羁魂:《集.眼.心.无——苇鸣诗集〈无心眼集〉序》见于 苇鸣:《无心眼集》诗双月刊出版社出版,1995年4月,第10页
    514 鲁道夫.阿恩海姆着、滕守尧译:《视觉思维》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1987年7月,第357页
    515 古远清:《苇鸣:诗歌文体的革新能手——读〈无心眼集〉》见于《澳门日报.镜海》1996年6月12日
    516 黄文辉:《苇鸣:当代诗的风格》见于 李观鼎编:《澳门文学评论选》下编 澳门基金会出版,1998年10月,第96页
    517 虽然《观()》及《挫悟雨陆》的形式很具讨论性,但在其出处《下午》诗集中,同类的作品还是十分之少。
    518 于坚:《诗歌之舌的硬与软》见于 杨克主编:《1998年中国新诗年鉴》花城出版社出版,1999年2月,第465页
    516 黄灵红:《生命的舞蹈——新生代诗歌语言批评》见于《诗探索》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0年第1~2辑,第291页
    520 姜涛:《叙述中的当代诗歌》见于《诗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1998年第二辑,第3页
    521 据诗人自述在“桌上的书和稿”和“堆变成乱葬岗”两行间原有诗人自身的照片,但后来由于编辑出版的关系,照片被删去。
    522 此诗需由右到左阅读。
    523 梯亚:《图象诗——兼理论的形式》见于《语丛》澳门中国语文学会出版,1988年总第2期,第27页
    524 周宪:《20世纪西方美学》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0年4月,第228页
    无编改内容
    525 由郑炜明之采访稿整理而来。
    526 罗青:《“录像诗学”之理论基础》见于罗青:《录像诗学》书林出版有限公司出版,1988年,第264页
    无编改内容
    无编改内容
    527 庄文永:《新一代的精神困惑——评凌纯诗集“下午”》见于 庄文永:《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澳门文学评论集》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4年6月,第82页
    528 张汝伦:《意义的探究——当代西方释义学》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1986年1月,第1-2页
    529 黄晓峰:《在凌钝诗集〈下午〉等等的字里行间》见于《澳门笔汇》第2期 澳门笔会出版,1990年10月,第69页
    530 刘则:《艺术赏析〈挫悟雨陆〉语言》见于《澳门笔汇》第10期 澳门笔会出版,1996年9月,第233页
    531 庄文永:《澳门文化与文学启思对话录》见于 庄文永:《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澳门文学评论集》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4年6月,第8页
    532 “超稳定的共同体”较为倾向于中葡文化两者的层面述说之上,而“超稳定结构”则较为倾向于澳门地区的所有文化(主体亦为中葡文化)并由此衍生的现象的稳定性层面来说。
    534 G.M.海德:《城市诗歌》见于 马.布雷得伯里、詹.麦克法兰主编、胡家峦等译:《现代主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1992年6月,第314-315页
    535 除了《活流》之外,《东大学生报》上所发的新诗亦属“外向”的类型。
    536 流星子:《落叶的季节.后记》见于流星子:《落叶的季节》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1年8月,第118页
    537 原文是历史决定了朦胧诗的批判意识和英雄主义倾向,这无疑是含有贵族气味儿的。徐敬亚:《历史将收割一切》见于 杨四平:《中国新诗理论批评史论》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2008年3月,第195页
    538 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4月,第209页
    539 西敏:《自然与自我的关系:从抒情到“反抒情”》见于 杨克编:《2002~2003中国新诗年鉴》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2004年6月,第410页
    540 整理自郑炜明之采访稿。
    541 徐艳霞:《八十年代诗歌简论》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43页
    542 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3年10月,第539页
    543 唐祈:《唐祈诗选.后记》见于 唐祈:《唐祈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90年7月,第187页
    544 谭五昌:《悲剧精神与二十世纪中国新诗》见于《中国诗学研究》第4辑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9月,第50页
    545 黄文辉:《世纪之交的缪斯——澳门新诗的回顾与前瞻》见于《澳门现代诗刊》第10,11期合刊,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9年7月,第108页
    546 陈德锦:《面对非诗的年代》见于《诗双月刊》第三卷第二期 诗双月刊出版社,1991年10月1日,第58页
    547 庄文永:《诗歌创作的思考》见于《澳门现代诗刊》第17期 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9年12月,第130-131页
    548 “澳门第一届诗人聚会”由马若龙、艾祖安、欧卓志、邓思平、黄晓峰等组织,活动以朗读诗作为主,而其内被朗读诗作的中国诗人有邓景滨、冯倾城、苇鸣、高戈、陶里、王和、齐思、庄文永、姚京明等。
    549 高戈:《梦回情天.序诗》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2年8月,第3页
    550 庄文永:《九十年代澳门新诗发展的隐忧》见于 庄文永:《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澳门文学评论集》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4年6月,第38页
    551 郑炜明:《澳门文坛到底有没有新生代》见于《澳门日报.镜海》1992年5月13日
    559 陶里:《五月诗社成立前后和诗风特点简介》见于 陶里:《莲峯撷翠》澳门日报出版社出版,1999年5月,第138页
    560 于陶里所撰的《五月诗社成立前后和诗风特点简介》中所述:“1989年5月,诗社正式成立,取名‘五月诗社',同时八月向政府注册”见于 陶里:《莲峯撷翠》澳门日报出版社出版,1999年5月,第138-139页
    561 流星子:《诗的汇合与思考——记香港〈诗双月刊〉与澳门“五月诗社”诗人座谈会》见于 庄文永:《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澳门文学评论集》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4年6月,第103页
    562 黄晓峰:《〈五月诗侣〉的痴人说梦》见于 黄晓峰:《澳门现代艺术和现代诗论评》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1999年12月,第164页
    563 陶里:《澳港粤诗人联欢节在澳门》见于《澳门现代诗刊》第10,11期合刊 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7年7月,第1页
    568 舒望:《澳门现代诗刊.编后记》见于《澳门现代诗刊》第4期 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2年8月,第123页
    569 黄晓峰:《还想噜嗦几句》见于《澳门现代诗刊》第5期 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2年12月,第112-113页
    570 以第10,11期、第12,13期、第14,15期合起来只算3本及第8期不作计算。
    571 徐晓鹤:《血的渴望——〈澳门现代诗刊〉创刊号一览》见于《澳门现代诗刊》第二期 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1年7月,第96页
    572 晨星:《年轻人的诗》见于《澳门学联》1953年6月8日
    573 方水:《我们需要的诗——试评似霜君的“夜思”》见于《澳门学联》1954年2月16日
    574 1986年深圳召开的“第三届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研讨会论文目录”转引自 钱虹:《从依附“离岸”到包容与审美——关于20世纪台港澳文学中澳门文学的研究述评》见于《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4年1月,第74页
    575 韩牧:《澳门新诗的前路——一九八六年一月五日在“澳门文学座谈会上的发言”》见于《澳门日报.镜海》1986年2月5日
    576 陈怀萱:《韩牧的诗》见于《澳门日报.新园地》1985年1月12日
    577 秦西行:《澳门有好诗》见于《华侨报.华座》1986年3月6日
    578 凌楚枫:《紫色的信——读陶里新诗集〈紫风书〉后写成》见于《语丛》1988年第1期 澳门中国语文学会出版,第11页
    579 韩牧:《澳门新诗的前路》见于 李观鼎编:《澳门文学评论选》上编 澳门基金会出版,1998年10月,第62页
    580 古远清:《欣赏新诗艺术的难得范本——读澳门云惟利的〈白话诗话〉》见于《澳门笔汇》第3期 澳门笔会出版,1991年6月,第36页
    581 古远清:《澳门新诗评发展概貌》见于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第23卷第3期,2006年5月
    582 江洵美、吴国昌:《写作三节棍》青文书局出版,1989年9月,第54页
    583 江洵美、吴国昌:《写作三节棍》青文书局出版,1989年9月,第56页
    584 江洵美、吴国昌:《写作三节棍》青文书局出版,1989年9月,第61页
    585 DAT为资料符码、SYM为象征符码、COM为评析符码、MEL为旋律符码。见于吴国昌:《澳门第三届母亲节儿童少年诗歌的符码析读》转引自《澳门现代诗刊》第二期 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1年7月,第128页
    586 戴天:《黑核子世界》见于《信报》1990年3月31日
    587 柳易冰:《这里有你的所需——苇鸣酒诗赏析》见于《华夏酒报》1991年7月2日
    588 陶里:《〈下午〉背后》见于《澳门日报.新园地》1990年7月20日
    589 冯刚毅:《读〈落叶的季节〉——兼谈流星子诗中的“情绪”》见于《澳门日报.新园地》1991年9月6-7日
    590 谢冕:《错动的时空——陶里诗集〈蹒跚〉序》见于《澳门日报.镜海》1991年10月30日
    591 舒望:《梦回情天.编后记》见于 高戈:《梦回情天》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2年8月
    592 刘月莲:《仙人掌开花的季节——记澳门“五月诗社”》见于《澳门现代诗刊》第5期 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2年12月
    593 黄文辉:《现代.汉.诗》见于 《澳门现代诗刊》第16期 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9年6月
    594 吴国昌:《澳门第三届母亲节儿童少年诗歌的符码析读》见于《澳门现代诗刊》第2期 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1年7月
    595 陶里:《言美情真理蓄的艺术——五月诗社举办青年新诗大赛优异奬简评》见于《澳门现代诗刊》第12,13期合刊 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8年8月
    596 吴国昌:《澳门诗坛开发性研究》见于《诗双月刊》第1卷第4期,1990年2月
    597 邓骏捷:《试析澳门新生代诗人的组成结构》见于《蜉蝣体》第2期 蜉蝣体编委会出版,1994年8月
    598 庄文永:《浅谈八十年代澳门诗人文化心态》见于 庄文永:《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澳门文学评论集》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4年6月
    599 李观鼎:《“狂”辨——五致少年诗人》见于《澳门日报.镜海》1994年8月10日
    600 陶里:《认识现代诗》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3年
    601 凌棱:《作诗真如琢玉》见于《华侨华.华座》1992年4月24日
    602 郑炜明:《澳门新诗史略》见于 郑炜明编:《澳门新诗选》澳门基金会出版,1996年8月
    603 陈辽:《新诗.现代诗.新现代诗——论澳门新诗的发展轨迹》见于 廖子馨编:《千禧澳门文学研讨集》澳门日报出版社出版,2002年12月
    604 陶里:《他的名字是风——诗人何达》见于 陶里:《逆声击节集》澳门五月诗社出版,
    605 冯倾城:《试论谢小冰的诗》见于《蜉蝣体》第2期 蜉蝣体编委会出版,1994年8月
    606 殷国明:《流星和站牌:追寻瞬间的伊甸园——评流星子的诗集〈落叶的季节〉》见于《澳门日报.镜海》1991年11月27日
    607 陈伟明:《她来自澳门——读懿灵诗集〈流动岛〉》见于《华侨日报》1990年6月25日
    608 钱虹:《从依附“离岸”到包容与审美——关于20世纪台港澳文学中澳门文学的研究述评》见于《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4年第1期,第76页
    609 文学形象的特点概括有1.从作家构成看,草根性和家园意识增强,作品本土色彩日浓;2.从文学运动看,本土社团、刊物、作品的发展改变了往日依赖香港园地的情况;3.从文艺思潮的发展看,作家对不同艺术的追求,初步具有流派色彩;文学创作的特点概括有1.历史感和现实感的交错;2.商业性、社会性和探索性的交汇;3.不同生代的作家抒写。
    610 “悖论”的内容包括有1.小澳门,大世界、小文学,大文化;2.澳门既是边缘,亦是中心;3.有着西方的情调,但同时又是一个传统的中国社会;4.很古老,亦很现代;5.有着现代化都市的特征,亦有一个小渔村的影子。
    611 具体包括有1.提升中华文化自身的档次;2.提高社会教育水平;3.进一步推广和提高澳门的中文水平;4.推动对内对外的文化交流;5.春天文化的保存和更新;6.促进文学艺术的发展;7.开展以“澳门学”为中心的学术研究。
    612 张剑桦:《论陶里的现代诗研究》见于 张剑桦、邓骏捷:《澳门文学研究》澳门语言学会出版,2001年7月,第32页
    613 高戈:《澳门与诗歌批评:一篇偶涉“澳门文学稗史”的随笔》见于《Rc文化杂志》澳门文化局出版,2000年春夏季号,第273页(注:高戈即黄晓峰,另此文于1999年9月30日成稿)
    614 黄晓峰:《陶里〈紫风书〉的诗路情结》见于 李观鼎编:《澳门文学评论选》下编 澳门基金会出版1998年10月,第11页
    615 黄晓峰:《从圆柱镜看诗人汪浩瀚》见于《澳门现代诗刊》第二期 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1年7月,第17页
    616 黄晓峰:《也聊聊淘空了》见于《澳门现代诗刊》第三期 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1年12月,第36页
    617 黄晓峰:《澳门现代艺术和现代诗论评.自序》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1999年12月,第2页
    618 黄晓峰:《陶里〈紫风书〉的诗路情结》见于 李观鼎编:《澳门文学评论选》下编 澳门基金会出版,1998年10月,第17-18页
    619 庄文永:《澳门文化透视》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8年10月,第3页
    620 李观鼎、张建华:《20年来澳门文学研究概述》见于“首届澳门人文社会科学大会”发言稿(论文编号74),2006年12月7日
    621 懿灵:《从大三巴到旅游塔真空的都市场景V.S.存在的都市观照——早期澳门都市诗的初探》 见于《澳门笔汇》第30期 澳门笔会出版,2005年10月,第43-44页
    622 古远清:《澳门新诗批评发展概貌》,见于《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23卷 第3期,2006年5月,第45页
    623 原文如下:“李观鼎的文学批评确实有一种‘运动着的美学'的倾向,这种‘运动'贯穿着主导、多样、鉴别、创新的全过程。而所谓主导,是指以民族文化精神、文学积累、文学传统以及真善美和谐统一的主导文艺观念。”见于 张剑桦:《论李观鼎的文学批评》转引自 张剑桦、邓骏捷着:《澳门文学研究》澳门语言学会出版,2001年7月,第72页
    624 李观鼎:《陶里追踪——读〈逆声击节集〉》见于 李观鼎编:《澳门文学评论选》下编 澳门基金会出版,1998年10月,第288页
    625 孙绍振:《民族文化本位主义和二元对立的方法论——跋李观鼎〈边鼓集〉》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1999年11月,第320页
    626 李观鼎:《边鼓集.后记》澳门基金会出版,1996年5月,第251页
    627 李观鼎、张建华:《20年来澳门文学研究概述》见于“首届澳门人文社会科学大会”发言稿(论文编号74),2006年12月7日
    628 陶里:《澳门文学的再观察》见于 华南师范大学中文专业澳门班同学会:《幽光狂慧——文学讲座结集(一)》华南师范大学中文专业澳门班同学会出版,2000年12月,第25页
    629 郑炜明:《第一届文学奬新诗组评判的话》见于《澳门笔汇》第十期(澳门文学奖专辑)澳门 笔会出版,1996年9月,第167及169页
    630 懿灵:《90年代澳门诗坛发展勘探》见于 李观鼎编:《澳门文学评论选》上编 澳门基金会出版,1998年10月,第178页
    631 懿灵:《90年代澳门诗坛发展勘探》见于 李观鼎编:《澳门文学评论选》上编 澳门基金会出版,1998年10月,第179页
    632 同上
    633 懿灵:《后现代的足迹——从新生代诗作看澳门后现代主义诗歌的实践概况》见于 李观鼎编:《澳门文学评论选》下编 澳门基金会出版,1998年10月,第113页
    634 懿灵:《后现代的足迹——从新生代诗作看澳门后现代主义诗歌的实践概况》见于 李观鼎编:《澳门文学评论选》下编 澳门基金会出版,1998年10月,第112页
    635 李观鼎:《论澳门现代诗歌批评》见于 廖子馨编:《千禧澳门文学研讨集》澳门日报出版社出版,2002年12月,第95页
    636 懿灵:《后现代的足迹——从新生代诗作看澳门后现代主义诗歌的实践概况》见于 李观鼎编:《澳门文学评论选》下编 澳门基金会出版,1998年10月,第102页
    637 姚风:《抓住生活的闪电》见于 贺绫声:《南湾湖畔的天使们》澳门日报出版社出版,2007年12月,第Ⅲ页
    638 郑炜明:《80年代至90年代初的澳门华文文学》见于 李观鼎编:《澳门文学评论选》上编 澳门基金会出版,1998年10月,第164页
    639 利用创作手法将澳门诗人分类除了上述所提外,其它的诸如有刘小新在《1980年以来的澳门华文文学掠影》中提出的分法,包括古典传统取向、现代主义取向、后现代主义取向及综合型 (以高戈为代表,认为其诗内既有古典,亦有现代及后现代风格);此外,还有云惟利提出的诗人三类,包括第一类诗人重诗的神韵、第二类诗人注重直抒性灵、第三类诗人倾心于现代主义。
    640 黄文辉:《苇鸣:当代诗的风格》见于 李观鼎编:《澳门文学评论选》下编 澳门基金会出版,1998年10月,第96页
    641 郑炜明:《80年代至90年代初的澳门华文文学》见于 李观鼎编:《澳门文学评论选》上编 澳门基金会出版,1998年10月,第162页
    642 张剑桦:《澳门文学研究进程概述》见于《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第82页
    643 缘源:《澳门文学现状窥探》见于《澳门笔汇》第5期 澳门笔会出版,1992年9月,第150页
    644 李观鼎:《澳门文学的“非生产劳动”性》见于《澳门日报.镜海》2009年1月21日
    645 王宗法:《澳门文学的独特性》见于《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第150页
    646 郑炜明:《澳门到底有没有新生代》见于《澳门日报.镜海》1992年5月13日
    647 由于朦胧诗以北京为发展中心,新生代其活动及发展区域主要集中在南方,故呈现了北方和南方新诗转向之说。
    648 《追踪澳门现代诗》1991年8月发表于《香港文学》,而《澳门新生代诗钞》则于1991年6月出版,内里的《澳门校园文学的新芽诗草》则书于1991年5月。两者都属于同期的文章。
    649 陶里:《追踪澳门现代诗》见于 陶里:《逆声击节集》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3年(未注出版月份),第22页及25页
    650 黄晓峰:《澳门校园文的新芽诗草》见于 黄晓峰、黄文辉选编:《澳门新生代诗钞》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1年6月,第1页
    651 黄晓峰、黄文辉选编:《澳门新生代诗钞》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1年6月,第1页
    652 邓骏捷:《澳门新生代诗人的组成》见于 张剑桦、邓骏捷:《澳门文学研究》澳门语言学会出版,2001年7月,第180页
    653 卢杰桦:《论澳门新生代诗人作品》澳门大学硕士论文,第1页
    654 陶里着、寂然采访:《写诗不能单凭激情》见于《澳门现代诗刊》第16期 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9年6月,第125页
    655 2001年安琪和黄礼孩为60年代出生的诗人们编了《诗歌与人》并提出了“中间代”的概念,这是一种与“他们”、“非非”不同的断代划分,而是以年龄为判定依归。
    656 郑炜明:《澳门到底有没有新生代》见于《澳门日报.镜海》1992年5月13日
    657 黄晓峰:《镜海妙思(代序)》见于 舒望选编:《镜海妙思》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3年夏天(未注出版月份),第3-4页
    658 黄文辉:《论澳门新生代作者》见于《澳门日报.镜海版》2002年6月12日
    659 庄文永:《也谈澳门的新生代》见于 庄文永:《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澳门文学评论集》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4年6月,第40页
    660 黄文辉:《世纪之交的缪斯——澳门新诗的回顾与前瞻》见于《澳门现代诗刊》第10,11期合刊 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9年7月,第108-109页
    661 郑炜明:《澳门到底有没有新生代》见于《澳门日报.镜海》1992年5月13日
    662 庄文永:《也谈澳门的新生代》见于 庄文永:《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澳门文学评论集》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4年6月,第41页
    664 陶里:《诗社八年,蓦然回首——诗人的城市感应和生命探索小议》见于《澳门现代诗刊》第9期 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6年8月,第101页
    665 黄晓峰:《镜海妙思(代序)》见于 舒望选编:《镜海妙思》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3年夏天(未注出版月份),第7页
    666 冯倾城:《试论谢小冰的诗》见于《蜉蝣体》第二期 蜉蝣体编委会出版,1994年8月,第43页
    667 舒望选编:《镜海妙思》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3年夏天(未注出版月份),第2页
    668 卢杰桦:《论澳门新生代诗人作品》澳门大学硕士论文,第49页
    669 郑炜明:《假如我爱上了你.序》见于 林玉凤:《假如我爱上了你》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7年7月,第5页
    670 黄文辉:《风的感觉——浅论林玉凤〈假如我爱上了你〉及其它》见于 黄文辉:《字里行间——澳门文学阅读记》澳门日报出版社出版,2005年12月,第14页
    671 同上
    672 陶里:《只要风有逻辑——读林玉凤〈假如我爱上了你〉》见于《澳门现代诗刊》第14,15期合刊 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8年12月,第86页
    673 陶里:《只要风有逻辑——读林玉凤〈假如我爱上了你〉》见于《澳门现代诗刊》第14,15期合刊 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8年12月,第89-90页
    674 林玉凤:《假如我爱上了你.自序》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7年7月,第8页
    675 邹家礼:《“女诗人”又爱又恨的身份—专访林玉凤》见于 黄文辉、邹家礼等:《澳门作家访问录》第一册 澳门日报出版社出版,2006年4月,第五十页
    676 陶里:《〈镜海妙思〉的五个青年诗人》见于 陶里:《从作品谈澳门作家》澳门基金会出版,1995年8月,第220页
    677 郑炜明:《假如我爱上了你.序》见于 林玉凤:《假如我爱上了你》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7年7月,第5页
    678 懿灵:《后现代的足迹——很新生代诗作看澳门后现代主义诗歌的实践概况》见于 李观鼎编:《澳门文学评论选》下编 澳门基金会出版,1998年10月,第111-112页
    679 黄文辉:《风的感觉——浅论林玉凤〈假如我爱上了你〉及其它》见于 黄文辉:《字里行间——澳门文学阅读记》澳门日报出版社出版,2005年12月,第12页
    680 陈仲义:《体验的亲历、本真和自明——生命诗学》见于 陈超编:《最新先锋诗论选》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年5月,第37页
    681 陶里:《〈镜海妙思〉的五个青年诗人》见于 陶里:《从作品谈澳门作冢》澳门基金会出版,1995年8月,第216页
    682 舒望选编:《镜海妙思》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3年夏天(未注出版月份),第64页
    683 冯倾城:《冯倾城的诗人诗观》见于 李观鼎编:《澳门现代诗选》下册 澳门基金会出版,2007年12月,第297页
    684 黄晓峰:《镜海妙思(代序)》见于 舒望选编:《镜海妙思》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3年夏天(未注出版月份),第8-9页
    685 懿灵讨论冯倾城时主要从其是否能由现代主义过渡到现代主义阶段角度入手,原文如下:“诸如谢小冰、冯倾城,则更大程度上仍停留在现代主义的自我意识阶段,还未真正过渡至后现代主义的革命性抗争时代”虽然笔者并非讨论其是否为后现代诗人,但在“现代主义的自我意识阶段”这一特征上还是非常同意的。见于 懿灵:《后现代的足迹——从新生代诗作看澳门后现 代主义诗歌的实践概况》转引自 李观鼎:《澳门文学评论选》下编 澳门基金会出版,1998年10月,第112页
    686 由冯倾城之采访稿整理而来。
    689 王和于1992年11月出版了首本诗集《王和诗稿》,而此诗集于1994年2月再版。
    688 陶里:《齐思与王和》见于 陶里:《从作品看澳门作家》澳门基金会出版,1995年8月,第223页
    689 王和:《〈王和诗稿〉小序》见于 王和:《王和诗稿》中文学会出版,1994年2月,(没有注 明页码)
    690 王和述、寂然记:《寂然与王和在某种意义上的过招》见于《澳门现代诗刊》第17期 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9年12月,第98页
    691 王和:《〈盗墓者言〉.前言》见于 王和:《盗墓者言》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8年10月,第一页
    692 李观鼎:《寻找自己的“鹰”——〈盗墓者言〉序》见于 王和:《盗墓者言》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8年10月,第五页
    693 郑炜明:《王和诗稿.弁言》见于 王和:《王和诗稿》中文学会出版,1994年2月,(没有注明页码)
    694 “远传统、近传统及新态势”是杨匡汉在《新诗创作应对接传统》一文中对传统的分类方法,“远传统”是指古典诗歌、“近传统”是指白话诗起家、贯穿五四新文化精神、将对于民族命运的感伤与对于人类文明进化的信念结合起来的诗歌景观及价值取向、“新态势”则指80年代末至90年代开始那种由教化的时代进入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时代的新诗状态。见于《华夏诗报》2003年2月15日
    695 王和:《〈盗墓者言〉.前言》见于 王和:《盗墓者言》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8年10月,第一至二页
    696 陈超:《中国探索诗鉴赏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9年8月,241页
    697 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3年10月,第660页
    698 笔者认为王和在90年代前期和中后期的诗风的确存有不同,但不应将《王和诗稿》与《盗墓者言》视为诗人创作的分水岭,因为两集子里实在存有太多的相似,甚至是一致性。
    699 王和述、寂然记:《寂然与王和在某种意义上的过招》见于《澳门现代诗刊》第17期,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9年12月,第99页
    700 黄文辉:《双子座的诗人——专访王和》见于 黄文辉、邹家礼等:《澳门作家访问录》第一册澳门日报出版社出版,2006年4月,第一一八页
    701 陶里:《感性升华与知性介入——读王和诗集〈盗墓者言〉》见于《澳门现代诗刊》第16期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9年6月,第103页
    702 马克.布洛赫着、张和声等译:《历史学家的技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1992年6月,第36页
    703 黄文辉:《双子座的诗人——专访王和》见于 黄文辉、邹家礼等:《澳门作家访问录》第一册澳门日报出版社出版,2006年4月,第一二二页
    704 郑炜明:《〈王和诗稿〉小序》见于 王和:《王和诗稿》中文学会出版,1994年2月,(没有注明页码)
    705 王和:《从诗的“言志”特点看澳门现代诗对传统的继承》见于 庄文永主编:《澳门现代诗刊(特刊)九四澳粤新诗研讨会论文集》第8期 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5年6月,第144页
    706 同上,第145页
    707 王和:《漫谈现代诗的创作路向》见于《澳门现代诗刊》第10,11期合刊 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7年7月,第113页
    708 同上,第115页
    709 同上,第115页
    710 饶芃子:《关于诗的絮语》见于《澳门现代诗刊》第14,15期合刊 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8年12月,第98页
    711 谢小冰、冯倾城、林玉凤、郭颂阳、黄文辉着:《镜海妙思》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3年夏天(未注出版月份),第135页
    712 黄晓峰:《镜海妙思(代序)》见于 舒望选编:《镜海妙思》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3年夏天(未注出版月份),第6页
    713 同上
    714 这是陶里对郭颂阳《启示》一诗的观感评价。
    715 陶里:《〈镜海妙思〉的五个青年诗人》见于 陶里:《从作品谈澳门作家》澳门基金会出版,1995年8月,第220页
    716 陶里:《对黄昏的执着——简评淘空了〈黄昏的解答〉》见于《澳门现代诗刊》第12,13期合刊 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8年8月,第88页
    717 黄文辉:《艰辛的人生,晦涩的诗——专访淘空了》见于 黄文辉、邹家礼等:《澳门作家访问录》第一册 澳门日报出版社出版,2006年4月,第十四页
    718 冯倾城并没有就读于劳工子弟学校,亦没有受教于诗人淘空了。
    719 《把你的手给我》亦见于2001年10月的《湖畔》杂志内,但内容未见改动。
    720 黄晓峰:《澳门校园文的新芽诗草》见于 黄晓峰、黄文辉选编:《澳门新生代诗钞》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1年6月,第11页
    721 舒望选编:《镜海妙思》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3年夏天(未注出版月份),第175页
    722 同上,第17页
    723 黄晓峰:《澳门校园文的新芽诗草》见于 黄晓峰、黄文辉选编:《澳门新生代诗钞》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1年6月,第11页
    724 舒望选编:《镜海妙思》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3年夏天(未注出版月份),第175页
    725 黄文辉:《时刻如此安静》见于 贺绫声:《时刻如此安静》郑国伟(出版者),2005年4月,第10页
    726 黄建中:《诗人.愤青.良师——专访黄文辉》见于 黄文辉、邹家礼等:《澳门作家访问录》第一册 澳门日报出版社出版,2006年4月,第二一五至二一六页
    727 庄文永:《九十年代澳门新诗发展的隐忧》见于 庄文永:《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澳门文学评论集》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4年6月,第39页
    728 黄文辉:《孤独的剪影者——集体游戏序》见于 懿灵:《集体游戏》边度有书有限公司出版,2005年3月,第Xii页
    729 饶芃子:《追求“芬芳”的诗》见于 黄文辉《因此》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9年10月,第Ⅱ页
    730 梅仲明:《追求存在的终极美丽——黄文辉诗歌美感之我见》见于《澳门笔汇》第22期 澳门笔会出版,2003年7月,第89页
    731 《诗歌与身体》(对话人:桑克、杨小滨等)见于 杨克编:《中国新诗年鉴2002-2003》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2004年6月,第398页
    732 吴非:《我的主观意象宣言1、2、3号》见于 徐敬亚、孟浪等:《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1986-1988》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1988年9月,第354页
    733 这里所指的是《因此》诗集内的第二辑作品,合共25首,其中笔者所列举的《移民》、《禁欲者》、《入实验室揿紧急掣》、《历史对话》等都是属于这辑内的作品。陶里:《泥土里升起的骚动——读黄文辉诗集〈因此〉》见于《澳门现代诗刊》第17期 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9年12月,第125页
    734 饶芃子:《追求“芬芳”的诗》见于 黄文辉《因此》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9年10月,第Ⅳ至Ⅴ页
    735 叶渭渠:《谷崎润一郎的唯美艺风》见于 谷崎润一郎着、于雷等译《恶魔》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2000年8月,第3页
    736 懿灵:《后现代的足迹——从新生代诗作看澳门后现代主义诗歌的实践概况》见于 李观鼎编:《澳门文学评论选》下编 澳门基金会出版,1998年10月,第108页
    737 梯亚:《后现代现象——一个文本(解读或者误读)》见于《澳门笔汇》第2期 澳门笔会出版,1990年10月,第155页
    738 懿灵:《后现代的足迹——从新生代诗作看澳门后现代主义诗歌的实践概况》见于 李观鼎编:《澳门文学评论选》下编 澳门基金会出版,1998年10月,第110页
    739 杨小滨:《当代汉语诗歌中的后现代性》见于 陈超编:《最新先锋诗论选》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第375页
    740 于坚、谢有顺:《诗是不知道的,在路上的》见于 杨克编:《2002~2003中国新诗年鉴》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2004年6月,第436页
    741 懿灵:《后现代的足迹——从新生代诗作看澳门后现代主义诗歌的实践概况》见于 李观鼎编:《澳门文学评论选》下编 澳门基金会出版,1998年10月,第104页
    742 同上,第105页
    743 T.S.艾略特:《传统和个人才能》见于 王恩衷编译:《艾略特诗学文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1989年12月,第2页
    744 如一诗社:《如壹.序》见于 毛燕斌、凌谷等:《如壹》如一诗社出版,1997年11月(没有注明页码)
    745 李观鼎:《澳门诗坛的喜讯——读“如一诗社”作品专辑》见于 李观鼎编:《澳门文学评论选》下编 澳门基金会出版,1998年10月,第87页
    746 凌谷:《诗歌的社会性》见于凌谷博客http://lgterry.bokee.com/viewdiary
    747 骆一禾:《冲击极限——我心中的海子》见于《骆一禾诗全编》上海三联书店出版,1997年12月,第858页
    748 王家新:《知识分子写作,或曰“献给无限的少数人”》见于 陈超编:《最新先锋诗论选》河 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第252页
    749 当然这里笔者所言的“知识分子写作”是否存有于坚、韩东为代表那一派“民间写作”所批评的号召去当研究生、博士生、知识分子,又或者知识分子写作有着学院派写作毛病等,这则是另一个问题,因为我们运用这个概念是要说明地区诗坛的组成趋向,而非提出一个主义要鼓吹澳门的新生代诗人去接纳。
    750 翁光宇:《纯情绮梦 少年情怀——〈澳门新生代诗钞〉读后》见于 庄文永主编:《澳门现代诗刊(特刊)九四澳粤新诗研讨会论文集》第8期 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5年6月,第70页
    751 这种共性在五月诗社内尤见统一,相反当年早期时向外投稿再转回澳门本土发稿的王和、还有属于澳门写作学会的齐思,黑色的意识影响相对要淡薄一些。
    752 庄文永:《九十年代澳门新诗发展的隐忧》见于 庄文永:《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澳门文学评论集》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4年6月,第39页
    753 郑炜明:《澳门中文新诗史略》见于 郑炜明编:《澳门新诗选》澳门基金会出版,1996年8月,第Ⅴ页
    754 程光炜:《九十年代诗歌:叙事策略及其它》见于《大家》1997年第3期,第137页
    755 孙文波:《我理解的90年代:个人写作、叙事及其它》见于 陈超编:《最新先锋诗论选》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年5月,第206页
    756 李观鼎:《说“三”道“四”——第二届澳门文学奬参评札记》见于《澳门笔汇》第12期澳门笔会出版,1998年3月,第134页
    757 姜涛:《叙述中的当代诗歌》见于 陈超编:《最新先锋诗论选》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年5月,第114页
    758 黄灵红《生命的舞蹈——新生代诗歌语言批评》引自《诗探索》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0年第1~2辑,第291页
    759 饶芃子主编:《边缘的解读——澳门文学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12月,第43页
    760 王润华:《走出殖民地的新马后殖民诗歌》见于 陈炳良、梁秉钧、陈智德编:《现代汉诗论集》岭南大学人文学科研究中心出版,2005年6月,第200页
    761 由于“90年代澳门新诗的评论发展”、“90年代澳门诗坛的新生代”是作为90年代的澳门新诗发展一部份评述的,内里所概括的特点亦应包含在90年代澳门新诗发展的总特征内,故往下将不再累赘列出。
    762 谢冕:《丰富而又贫乏的年代》见于 陈超编:《最新先锋诗论选》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年5月,第346页
    763 郑炜明:《澳门文学:1591~1999》见于 吴志良、金国平等编:《澳门史新编》第四册,澳门基金会出版,2008年11月,第1173页
    764 熊国华:《世纪之交的澳门新诗——第三届澳门文学奬诗歌作品漫评》见于《澳门笔汇》第14期,1999年8月,第142页
    765 李观鼎:《说“三”道“四”——第二届澳门文学奬参评札记》见于《澳门笔汇》第12期 澳门笔会出版,1998年3月,第133-134页
    766 余光中:《大诗人的条件》见于 余光中:《余光中谈诗歌》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2003年10月,第44页
    767 罗兰·巴尔特着、李幼蒸译:《符号学原理——结构主义文学理论文选》三联书店出版,1988年11月,第18页
    768 孙绍振:《后新潮诗的反思》见于 杨克主编:《中国新诗年鉴1998》花城出版社出版,1999年2月,第425页
    769 值得注意的是苇鸣及懿灵两位后现代主义诗人所创作的后现主义新诗都与社会有密切的关系,主题亦与以下所列举之诗相近。
    770 懿灵:《90年代澳门诗坛发展勘探》见于 李观鼎编:《澳门文学评论选》上编 澳门基金会出版,第181页
    771 弗洛姆着、张燕译:《在幻想锁链的彼岸》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6年7月,第62页
    772 梯亚:《后现代现象——一个文本(解读或者误读)》见于《澳门笔汇》第2期 澳门笔会出版,1990年10月
    773 雷纳托.波吉奥利着、周宪译:《先锋派三论》见于《问题》2003年第二辑,第119页
    774 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见于 王岳川、尚水编译:《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1992年,第78页
    775 郑炜明:《澳门中文新诗史略》见于 郑炜明编:《澳门新诗选》澳门基金会出版,1996年8月,第Ⅵ页
    776 懿灵:《90年代澳门诗坛发展勘探》见于 李观鼎编:《澳门文学评论选》上编 澳门基金会出版,第179页
    777 同上
    778 同上,第181页
    779 同上,第181页
    780 吴尚华:《中国当代诗歌艺术转型论》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年12月,第263页
    781 郑炜明:《80年代至90年代初的澳门华文文学》见于 李观鼎编:《澳门文学评论选》上编 澳门基金会出版,1998年10月,第160页
    782 陶里:《危阑高处.跋》澳门五月诗社出版,2000年12月,第130页
    783 黄文辉:《关于诗的通信》见于《风踪》第一期 风踪诗社出版,1999年5月,第1页
    784 胡晓风:《〈湖畔〉的几点说明》见于《湖畔》第一期,1999年12月
    785 姚风:《在我们心中生长的是诗歌》见于《中西诗歌》第一期 澳门理工学院中西文化研究所出版,2002年4月,第1页
    786 官方是指由澳门理工大学中西文化研究所和广东省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合作(后来加入了澳门基金会及珠海市作家协会),民办是指诗刊实际操作由粤澳两地诗人合作完成。向卫国:《场域与现代汉诗的存在——兼谈中西诗歌》见于《中西诗歌》第八期 澳门理工学院中西文化研究所及广东省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联合出版,2005年4月,第93-94页
    787 网络无强界,在这个渐渐由网络作主导的世界中,网上文学讨论区已渐渐取代咖啡座成为诗人谈诗交流的地方,而在网上成立诗社是诗坛发展的新路向。别有天诗社成立的宗旨就是让喜爱诗的人在网络上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牧场,自由地追求诗的梦想。诗社截至2009年为止已有成员50名,其中主要包括:眉间尺、邢悦、甘草、黓雾、观云、贺绫声、陆奥雷、红雪、黛西、小风子、忧蓝、晓巢、赤井铭之、Catgen、阿孟、凝、青雨、陶汐、淡月、金鱼妹妹、丝纱罗、小曦、恺一、Pladoff、家樵、颦卿、夏原、婉君、紫百合、小悠、梦露、晓梦、烙痕、凝晞、小灵、告白、凌度宇、scardheartist、凌云、秋晨曲、踏雪无痕、沁心、冷雨、断线的风筝、翼、花冰、煞克、玮岚和日云昙。社员以发表新诗为主,但同时亦发旧体诗、散文和小说的发表区,包容不同类型的文学创作,并于2004年出版了成员作品结集《彩绘集》。
    788 韩牧:《澳门新诗的前路》见于李观鼎编:《澳门文学评论选》上编澳门期金会出版,1998年10月,第50页
    789 1999年4月16~18日,由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北京市作协、《诗探索》、《北京文学》在北京盘峰宾馆联合召开的“世纪之交:中国诗歌创作态势与理论建设研讨会”,简称“盘峰论争”。
    790 李观鼎:《论澳门现代诗歌批评》见于廖子馨编:《千禧澳门文学研讨集》澳门日报出版社出版,2002年12月,第95页
    791 新现代诗的特点有1.新现代诗兼有新诗和现代诗的优长;2.将表现现实与表现理想加以结合;三是对现实、人生的深沉思考在生、硬、奇、崛的艺术形式中予以表现。
    792 黄文辉《安那其的诗史——集体死亡序》见于懿灵:《集体死亡》边度有书有限公司出版,2005年3月,第ⅩⅢ、ⅩⅣ页
    793 黄文辉:《从非政治学角度研究懿灵的诗》见于廖子馨编:《千禧澳门文学研讨集》澳门日报出版社出版,2002年12月,第114-115页
    794 苇鸣:《题辞不要称她为才女》见于懿灵:《集体死亡》边度有书有限公司出版,2005年3月,第Ⅺ页
    795 黄文辉:《穆旦论诗》见于黄文辉:《字里行间——澳门文学阅读记》澳门日报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35页
    796 黄文辉:《穆旦论诗》见于黄文辉:《字里行间——澳门文学阅读记》澳门日报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36页
    797 卢杰桦:《论澳门新生代诗人作品》澳门大学硕士论文,第2页
    798 黄文辉:《现代诗易学难精》2006年8月24日http://manfaiw.blogspot.com
    799 懿灵:《从大三巴到旅游塔真空的都市场景V.S.存在的都市观照——早期澳门都市诗的初探》见于《澳门笔汇》第30期澳门笔会出版,2005年10月,第42页
    800 梅仲明:《诗人以梦发光——贺绫声诗作和澳门文学半日游》见于《澳门笔汇》第23期澳门笔会出版,2003年12月,第81页
    801 杨晓民:《网络环境下的诗歌写作》见于谭五昌主编:《中国新诗白皮书1999~2002》昆仑出版社出版,2004年1月,第463页
    802 小鱼儿:《中国网络诗歌的现状与未来》见于谭五昌主编:《中国新诗白皮书1999~2002》》昆仑出版社出版,2004年1月,第583页
    803 翼为笔名,原名陈恒信。
    804 杨克:《“e世代”对“80后”出生诗人的本质命名》见于杨克编:《2002~2003中国新诗年鉴》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2004年6月,第534页
    805 姜诗元:《生命体验语言意识》见于《诗歌报》1986年10月6日
    806 张清华:《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4年诗歌.序言》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2005年1月,第6页
    807 艾伦·坡着、杨烈译:《诗的原理》见于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下卷)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1979年6月,第500-501页
    808 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3年10月,第217-234页
    809 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1992年8月,第124页
    810 陶里:《教学生写诗》见于陶里:《逆声击节集》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3年(未注出版月份),第238页
    811 冯至等:《新诗的一些问题》见于程光炜:《中国当代诗歌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年12月,第7页
    812 力扬:《生气勃勃的工人诗歌创作》见于《文学评论》1958年第3期转引自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4月,第88页
    813 严力、李占刚、小鱼儿、韩博、沈鱼:《为诗歌寻找表达——“网络时代的诗歌命运”五人谈》见于《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第三辑,2006年12月,第229-230页
    814 陶里:《追踪澳门现代诗》见于陶里:《逆声击节集》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3年(未注出版月份),第28页
    815 懿灵:《世界遗民一曲自省之歌——游吟诗人卢杰桦的乐与怒》见于卢杰桦:《等火抓到水为止》澳门日报出版社,2007年12月,第I页
    816 王和述、寂然记:《寂然与王和在某种意文上的过招》见于《澳门现代诗刊》第17期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9年12月,第103-104页
    817 韩牧:《澳门新诗的前路——一九八六年一月五日在“澳门文学座谈会上的发言”》见于《澳门日报.镜海》1986年2月5日
    818 淘空了、王和、卢杰桦等诗人均为中学教师。
    819 叶添:《谈儿童诗》见于《语丛》澳门中国语言文学会出版,1988年总第2期,第23页
    820 《小白屋幼儿诗苑》季刊,发行至第32期(2000年10月)止:自第33期(2001年4月)起,改为《小白屋幼.少儿诗苑》,期数继续。
    821 舒兰:《重振诗教宏观于一念之间》见于《诗路》http://dcc.ndhu.edu.tw/poemroad/youershiyuan
    822 埃米尔.施塔格尔着:《诗学的基本概念》见于周瓒:《透过诗歌写作的潜望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2007年5月,第41页
    823 韩牧:《澳门新诗的前路——一九八六年一月五日在“澳门文学座谈会上的发言”》见于《澳 门日报.镜海》1986年2月5日
    824 国内学者王韬亦曾对此问题提出质疑:“澳门以赌城之名而闻世,但博彩业这个本应是热点的题材却受文学冷遇。”并纳归了原因:“一是澳门作家队伍中那些相当数量的过客,保持着过度的疏离感和过远的审美距离,对本澳缺乏草根性的感情和体悟;二是那些本澳作家们对博彩业采取了一种熟视无赌的姿态,甚至连冷眼旁观的思考者都不愿为之。”见于王韬:《博彩:一个不应遭文学冷遇的题材》转引自《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4年第3期,第18-20页
    825 王斑:《历史与记忆:全球现代性的质疑》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7月,第224页
    826 博尔赫斯:《阿根廷作家及其传统》见于段若川编:《作家们的作家》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95年7月,第123页
    827 苇鸣:《自我审查.小序》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1999年11月,第13页
    828 梁文道:《弱水三千 梁文道书话》上书局出版,2006年7月,第37页
    829 1999年11月12~1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诗探索》组织的“99龙脉诗会”于北京举行,但在“盘峰论争”中被划分为“知识分子写作”的代表全部拒绝到会。
    830 张五常:《论创见》见于张五常:《随意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2001年8月,第45页
    831 程光炜:《诗歌研究的“历史感”》见于《新诗评论》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7年11月,第21页
    832 谢有顺:《话语的德性.后记》海南出版社出版,2002年5月,第287页
    833 David Perkins,Is Literary History Possible?Baltimore and London:The Johns Hopkins UP,1992,p.182 见于 杨宗翰:《台湾新诗史:书写的构图》转引自《创世纪》第140、141期合刊,2004年10月,第111页
    834 由关梦南、叶辉主编的《香港文学新诗资料汇集(1922—2000)》是最值得澳门借镜的一本,该书依年代编撰作者小传共384条,依创刊年份编选刊物共141种,数据包括期刊、诗刊、周刊和报章文艺副刊,附珍贵的创刊书影、出版资料(包括出版日、期数、编辑、开度)、内容简介、作者名单和相关评论等,还整理共918本诗集、选集、评论集、得奖文集、史料集等。资料翔实,如像厘订了香港最早的一本诗集为李圣华的《和谐集》(1930年),集中最早的一首诗写于1922年等,诸如这些实是新诗史料收集的优秀例子。
    835 即林以亮。
    836 林以亮:《诗的创作与道路》见于《林以亮诗话》洪范书店出版,1976年8月,第60页
    837 中国49年以前的那些作家,他们的外语都不错。张爱玲、林语堂、胡适,他们都能够用外语写作。有些作家两种外语都没问题,比方说鲁迅。49年以后基本上你找不到一个会说外语的中国作家。所以他不能够从另外一个语言系统看自己的作品。另外他根本没办法看外文版的作品。他只能看翻译成中文以后的外国作品。所以中国作家对外国文学的理解和了解是非常差的,差得很。49年以前不少作家认为,我们学外语会丰富我们自己的写作。但是,你问一个(现在的)中国作家为什么不学外语,他会说,外语只能够破坏我的母语。我估计是这样,为什么49 年以后没有什么伟大的作家,为什么这些作家肯定比不上49年以前的作家呢,问题就在这里。见于德国之声中文网http://www.dw-world.de/dw/article/0,2144,2249278,00.html
    838 笔者认为诗始终是年青人在文学上表现的喷发口,故诗从数量上来说并不会减少,但若从“质”的角度来说,随着古典传统与西方经验借鉴的缺失,澳门新诗水平将会日见低落。
    839 新诗鉴赏准则如下:一.优秀的诗歌积淀了作者及社会复杂的审美经验,造成可供多层面及广泛的欣赏,其艺术魅力超逾时空;二.优秀的诗篇大都能深刻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本质,揭示出时代的主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三.诗内大都具备了艺术的完整性,又充满作者的个人风格特色;四.须要看它的语言是否新颖、鲜活、能否涵育新意、表达新情、要注意它的纯度、浓度、密度和张力,并需同时注意(一)语言烂熟,套语多,文字过于堆砌修饰;(二)反映不深刻,只浮于事物的初相或表象;(三)唱高调,发空论,缺乏形象和真情实感;(四)故意酝酿一种空灵的境界,完全跟现实生活节奏脱节。见于江思扬:《新诗评赏琐谈》转引自《语丛》澳门中国语文学会出版,1988年总第3期,第31页
    840 杨匡汉:《长亭更短亭》见于杨匡汉:《中国新诗学》人民出版社出版,2005年2月,第438页
    841 叶公超:《论新诗》见于陈于善编:《叶公超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出版,1998年10月,第51页
    842 中国是一个诗国、澳门是一个诗城,两者对诗(无论是新诗或旧体诗)均有着某程度的情意结,但从历史看来,诗的文学核心地位早已在宋元时期结束,若然我们还在宋诗中找到一点幻想,但当看到明清时期小说与戏剧的独占鳌头时已令我们梦碎,从种种事实看来群众的审美趣味已经变了,即使到了现当代这种情况并没有转变,朱自清就曾宣告这将是一个散文的时代,诗的位置还是核心吗?我们还能抱怨诗比不上散文、小说是一个现实困境吗?这里历史已告诉我们一个既有的答案。
    843 马歇尔.麦克卢汉着、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出版,2000年10月,第34页
    844 如2002年婆仔屋艺术空间所办的“诗\歌之间”邀请到香港与澳门新诗创作者16人(香港13人、澳门3人)参加活动,结果来者不单没有台湾相类似的活动那百多,甚至千人的盛况,而只能说是聊胜于无,面对这种现实情况,我们还期望能与历史上诗歌的盛世相比,这实在是有 点不切实际,笔者认为还是从自我心理调节出发,在错误和尝试中继续前进为宜。“诗\歌之间”数据来源于李莫愁:《婆仔屋的诗歌空间》见于《湖畔》2002年10月
    845 “Insomnia”是德州大学的多媒体诗网页,程序写作者Steve L.Wilson将David Jewell的诗,以HTML语言改写成超级链接文本,配合拍摄实景、计算机绘制、加工照片,以及音效、影片等,让一首平面的诗成为立体的多媒体诗作,其特色之处是读者并非跟从循序渐进的思考方式阅读。当网页每一个段落结束而需要翻页时,程序者已安排多重可选择的情节,这里所有的次序都不会相同,如此一来,每次阅读的经验就随着选择的不同,而一首诗也就变得变化多端了。
    1.黄晓峰编:《神往——澳门现代抒情诗选》花城出版社出版,1988年12月;
    2.黄晓峰、黄文辉编:《澳门新生代诗钞》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1年6月;
    3.江思扬:《向晚的感觉》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2年3月:
    4.钱浩程:《王和诗稿》澳门大学中文学会出版1994年2月;
    5.凌钝:《下午》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0年6月;
    6.苇鸣:《黑色的沙与等待》香港华南图书文化中心出版,1988年6月;
    7.苇鸣:《传说》莲峰书舍出版,1998年9月;
    8.苇鸣:《无心眼集》诗双月刊出版社出版,1998年4月;
    9.苇鸣:《自我审查》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1999年11月;
    10.陶里:《冬夜的预言》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88年10月;
    11.齐思:《自白》澳门写作学会出版,1994年1月;
    12.韩牧:《待放的古莲花——韩牧澳门诗选》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7年11月;
    13.黄文辉:《因此》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9年10月;
    14.韩牧:《伶仃洋》澳门东亚大学中文学会出版,1985年1月;
    15.苇鸣、刘业安、林丽萍:《双子叶》澳门东亚大学中文学会出版,1985年1月;
    16.云力:《大漠集》澳门东亚大学中文学会出版,1985年1月;
    17.陶里:《紫风书》香港华南图书文化中心出版,1987年5月;
    18.陈德锦:《秋橘》香港青年作者协会出版,1995年9月;
    19.懿灵:《流动岛》诗坊出版,1990年3月;
    20.林玉凤:《假如我爱上了你》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7年7月;
    21.林玉凤:《忘了》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11月;
    22.陶里、懿灵、凌楚枫等:《五月诗侣》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89年12月:
    23.谢小冰、冯倾城、林玉凤、郭颂阳、黄文辉著、舒望选编:《镜海妙思》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3年夏天(未注出版月份);
    24.郑炜明编:《澳门新诗选》澳门基金会出版,1996年8月;
    25.桂汉标、寂然、陶里合编:《天涯共此时——韶关澳门五月诗社诗选》中国广播出版社出版,1999年9月;
    26.高戈:《梦回情天》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2年8月;
    27.懿灵:《集体死亡》边度有书有限公司出版,2005年3月;
    28.懿灵:《集体游戏》边度有书有限公司出版,2005年3月;
    29.淘空了:《我的黄昏》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1年2月;
    30.淘空了:《黄昏的解答》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5年6月;
    31.淘空了:《黄昏的再版画》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8年11月;
    32.王和:《盗墓者言》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8年10月;
    33.李观鼎:《滴水集》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9年6月;
    34.陈颂声:《星月诗踪》澳门写作学会出版,1994年3月;
    35.苇鸣:《无心眼集》诗双月刊出版社出版,1995年4月;
    36.流星子:《落叶的季节》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1年8月;
    37.唐祈:《唐祈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90年7月;
    38.毛燕斌、凌谷等:《如壹》如一诗社出版,1997年11月;
    39.流星子:《生命剧场》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11月;
    40.陶里:《马交石》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11月;
    41.陶里:《危阑高处》澳门五月诗社出版,2000年12月;
    42.黄文辉、林玉凤、邹家礼选编:《澳门青年文学作品选》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11月;
    43.许文权、梅仲明等:《风踪合集》暨南大学红土文学社出版,2002年4月;
    44.陶里:《过澳门历史档案馆》澳门濠江中学出版,2003年5月;
    45.李观鼎编:《澳门现代诗选》上下册澳门基金会出版,2007年12月;
    46.贺绫声:《时刻如此安静》郑国伟(出版者),2005年4月;
    47.卢杰桦:《等火抓到水为止》澳门日报出版社出版,2007年12月;
    48.黄文辉:《我的爱人》澳门日报出版社出版,2007年12月;
    49.贺绫声:《南湾湖畔的天使们》澳门日报出版社出版,2007年12月;
    50.林玉凤:《诗.想》澳门日报出版社出版,2007年12月;
    51.凌谷:《新悦集》澳门日报出版社出版,2007年12月;
    52.吕志鹏、卢杰桦:《诗人笔记》澳门历史教育学会出版,2008年12月;
    1.《学联报》(《澳门学生》)1950~1978年;
    2.《澳门教育》1970~1979年;
    3.《澳门日报》1950~2000年;
    4.《华侨报》1940~1960年;1980~1990年;
    5.《市民日报》1940~1950年;
    6.《语丛》1~9期,1987~1989年,澳门中国语文学会出版;
    7.《东大学生报》1~4期,1987~1990年,东大学生报出版;
    8.《澳门现代诗刊》1~17期,1990~1999年,澳门五月诗社出版;
    9.《澳门笔汇》1~38期,1989~2009年,澳门笔会出版;
    10.《红豆》1~14期,1963~1964年,红豆出版社出版;
    11.《蜉蝣体》1~2期,1994年,蜉蝣体编委会出版;
    12.《风踪》1~4期,1999~2000年,风踪诗社出版;
    13.《活流》26~44期,1986~1991年,澳门教区青年牧民中心出版;
    14.《湖畔》1~20期,1999~2005年,湖畔季刊出版;
    15.《中西诗歌》1~27期,2002~2008年,(曾由澳门理工学院中西文化研究所、澳门基金会、广东省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珠海市作家协会)出版;
    16.《创作坊》1~59期,1991~1995年,澳门教区青年牧民中心出版;
    17.《诗世界》1995~2001年,诗世界杂志社出版;
    18.《诗探索》1998~2008年(曾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九州岛出版社)出版;
    19.《中国诗学研究》(新诗研究专辑)第4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20.《新诗评论》1~5辑,2005~2007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21.《红蓝诗草》1989年,培正中学出版;
    22.《庆祝“五四”青年节暨学联成立周年纪念特刊》1951年,澳门中华学生联合总会出版;
    1.刘登翰主编:《澳门文学概观》鹭江出版社出版,1998年10月;
    2.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4月;
    3.李观鼎编:《澳门文学评论选》上、下编澳门基金会出版,1998年10月;
    4.江少川:《台港澳文学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4月;
    5.庄文永:《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澳门文学评论集》澳门五月出版社出版,1994年6月;
    6.吴志良:《东西交汇看澳门》澳门基金会出版,1996年8月;
    7.黄启臣、邓开颂:《中外学者论澳门历史》澳门基金会出版,1995年1月;
    8.庄文永:《澳门文化透视》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8年10月;
    9.古万年、戴敏丽著:《澳门及其人口演变五百年(一五零零年至二零零零年)人 口、社会及经济探讨》统计暨普查司出版,1998年12月;
    10.陈超:《中国探索诗鉴赏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9年8月;
    11.李鹏翥:《濠江文谭》澳门日报出版社出版,1994年12月;
    12.《澳门文学论集》澳门日报出版社出版,1988年3月;
    13.饶芃子、费勇:《本土以外——论边缘的现代汉语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1998年12月;
    14.丘峰、汪义生:《澳门文学简史》香港人民出版社出版,2007年2月;
    15.陶里:《莲峰撷翠》澳门日报出版社出版,1999年5月;
    16.陶里等著:《水湄文语》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1999年12月;
    17.姜涛:《‘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5月;
    18.李观鼎:《论澳门现代文学批评》.作家出版社出版,2002年12月;
    19.彭海玲编:《中国近代文学与海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澳门近代文学学会出版,1999年8月;
    20.杨匡汉:《时空的共享》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1998年7月;
    21.叶辉:《新诗地图私绘本》天地图书公司出版,2005年10月;
    22.廖子馨编:《千禧澳门文学研讨集》澳门日报出版社出版,2002年12月;
    23.陈大白:《天明斋文集》澳门历史学会出版,1995年8月;
    24.刘登翰:《香港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99年4月;
    25.黄永健:《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1月;
    26.田汉、宗白华、郭沫若:《三叶集》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1920年5月;
    27.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88年1月;
    28.茅盾:《茅盾文艺杂论集》上册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81年6月;
    29.杨克主编:《中国新诗年鉴2002~2003》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6月;
    30.杨匡汉:《中国新诗学》人民出版社出版,2005年2月;
    31.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上册花城出版社出版,1985年12月;
    32.郑敏:《思维.文化.诗学》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4年8月;
    33.刘继业:《新诗的大众化和纯诗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4月;
    34.何其芳:《何其芳文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82年10月;
    35.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三卷商务印书馆出版,1981年7月;
    36.简政珍:《台湾现代诗美学》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04年7月;
    37.洪长泰著、董晓萍译:《到民间去——1918~1937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1993年7月;
    38.杨四平:《20世纪中国新诗主流》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年12月;
    39.凌钝:《澳门离岸文学拾遗》上、下册澳门基金会出版,1995年5月;
    40.卞之琳:《人与诗:忆旧说新》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年4月;
    41.吴开晋主编:《新时期诗潮论》济南出版社出版,1991年12月;
    42.爱德华.W.萨义德著、单德兴译:《知识分子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2年4月;
    43.林以亮:《林以亮诗话》洪范书店出版,1976年8月;
    44.钱理群、温儒敏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1998年7月;
    45.王荣:《中国现代叙事诗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3月;
    46.陈超编:《最新先锋诗论选》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年5月;
    47.王瑶:《中国诗歌发展讲话》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2008年1月;
    48.罗贝尔.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1987年8月;
    49.谢冕:《浪漫星云》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1999年9月;
    50.何其芳:《关于写诗和读诗》作家出版社出版,1956年11月;
    51.许霆:《旋转飞升的陀螺——百年中国现代诗体流变史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2月;
    52.张美君、朱耀伟编:《香港文学@文化研究》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没有注明月份);
    53.杨四平:《中国新诗理论批评史论》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2008年3月;
    54.廖子馨编:《我们——澳门日报五十年成长足迹》澳门日报出版社出版,2008年8月;
    55.吴尚华:《中国当代诗歌艺术转型论》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年12月;
    56.骆寒超:《中国现代诗歌论》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1984年12月;
    57.《第六届香港文学节研讨会论稿汇编》香港艺术发展局出版,2006年11月;
    58.李观鼎:《边鼓集》澳门基金会出版,1996年5月;
    59.陶里:《从作品谈澳门作家》澳门基金会出版,1995年8月;
    60.常文昌编:《中国新时期诗歌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2006年4月;
    61.周瓒:《透过诗歌写作的潜望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2007年5月;
    62.陈思和编:《无名时代的文学批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1月;
    63.黄晓峰:《澳门现代艺术和现代诗论评》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1999年12月;
    64.马.布雷得伯里、詹.麦克法兰主编、胡家峦等译:《现代主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1992年6月;
    65.H.R.姚斯、R C霍拉勃著、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 民出版社出版,1987年9月;
    66.波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钢译:《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0年10月;
    67.陈晓明编:《后现代主义》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7月;
    68.爱德华.W.萨义德著、单德兴译:《知识分子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2年4月;
    69.章亚昕:《中国新诗史论》 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年4月;
    70.曾艳兵:《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9月;
    71.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3年10月;
    72.陈旭光:《中国诗学的会通——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1月;
    73.谢冕:《谢冕论诗歌》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2002年4月;
    74.陶里:《让时间变成固体——现代诗新读》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9年12月;
    75.陶里:《逆声击节集》澳门五月诗社出版,1993年(未注出版月份);
    76.吉登斯著、赵旭东等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98年5月;
    77.雷蒙.威廉斯著、刘建基译:《关键词》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5年3月;
    78.丹尼尔.贝尔著、赵一凡等译:《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89年5月;
    79.王金城:《台湾新世代诗歌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8月;
    80.陈爱中:《中国现代新诗语言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7年10月;
    81.黄文辉、邹家礼等:《澳门作家访问录》第一册澳门日报出版社出版,2006年4月;
    82.沃尔夫冈.凯塞尔著、陈铨译:《语言的艺术作品》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1984年3月;
    83.郑敏:《结构——解构视角:语言文化评论》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1998年11月;
    84.黄晋凯等主编:《象征主义.意象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10月;
    85.M.H.阿伯拉姆编、曾忠禄、关于红译:《简明外国文学词典》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7年1月;
    86.马.布雷德伯里等编、胡家峦等译:《现代主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1992年6月;
    87.乔治.拉伦著、戴从容译:《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年1月;
    88.勃兰兑斯著、张道真译:《十九世纪文学主流.流亡文学》(第一分册)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97年10月;
    89.计红芳:《香港南来作家的身份建构》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7年8月;
    90.曹文轩:《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1月;
    91.玛格丽特.米德著、周晓虹、周怡译:《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7年12月;
    92.马尔库塞著、左晓斯等译:《单面人》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8年5月;
    93.张首映:《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1999年4月;
    94.冯光廉编:《臧克家研究资料》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1990年9月;
    95.波德莱尔著、郭宏安译:《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87年9月;
    96.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译:《视觉思维》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1987年7月;
    97.杨克主编:《1998年中国新诗年鉴》花城出版社出版,1999年2月;
    98.周宪:《20世纪西方美学》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0年4月;
    99.王家新、孙文波编:《中国诗歌九十年代备忘录》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2000年1月;
    100.盖生:《价值与焦虑: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热点反思》上海三联书店出版,2008年5月;
    101.邓骏捷:《澳门华文文学研究数据目录初稿》澳门基金会出版,1996年6月;
    102.张剑华、邓骏捷:《澳门文学研究》澳门语言学会出版,2001年7月;
    103.胡国贤:《足迹.剪影.回声——香港新诗论集》诗双月刊出版社出版,1997年11月;
    104.陈炳良、梁秉钧、陈智德编:《现代汉诗论集》岭南大学人文学科研究中心出版,2005年6月;
    105.邓程:《论新诗的出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1月;
    106.陈爱中:《中国现代新诗语言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7年10月;
    107.符马活编:《诗江湖——先锋诗歌档案》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2年6月:
    108.贺敬之:《谈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11月;
    109.谢冕:《新世纪的太阳》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1993年6月;
    110.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1999年3月;
    111.王修己:《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1997年12月;
    112.孙玉石:《中国现代诗歌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92年11月;
    113.王光明:《艰难的指向——“新诗潮”与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新诗》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1993年6月;
    114.蓝棣之:《现代诗的情感与形式》华夏出版社出版,1994年9月;
    115.王泽龙:《中国现代主义诗潮论》华中师大出版社出版,1995年10月;
    116.袁可嘉:《半世纪的脚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94年6月;
    117.杜荣根:《寻求与超越——中国新诗形式批评》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1993年8月;
    118.D.C霍埃著、兰金仁译:《批评的循环》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1987年8月;
    119.胡和平:《模糊诗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2005年8月;
    120.王光明:《文学批评的两地视野》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11月;
    121.陈太胜:《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11月;
    122.许霆:《中国现代主义诗学论稿》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2005年8月;
    123.洪子诚、孟繁华编:《当代文学关键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2月;
    124.王珂:《百年新诗诗体建设研究》上海三联书店出版,2004年9月;
    125.陆耀东:《中国新诗史(1916-1949)》第一卷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2005年6月;
    126.谭五昌编:《中国新诗白皮书1999-2002》 昆仑出版社出版,2004年1月;
    127.余光中:《余光中选集》(文学评论集)第三卷 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1999年2月;
    128.余光中:《余光中谈诗歌》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2003年10月;
    129.艾青:《诗论》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80年8月;
    130.朱自清:《新诗杂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12月;
    131.蒋寅:《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中华书局出版,2003年3月;
    132.常文昌:《中国现代诗歌理论批评史》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9月;
    133.江锡铨:《中国现实主义新诗艺术散论》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4月;
    134.徐荣衔:《二十世纪中国诗歌论》 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2000年5月;
    135.蓝棣之:《正统的与异端的》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1998年8月;
    136.王光明:《面向新诗的问题》学苑出版社出版,2002年11月;
    137.罗振亚:《20世纪中国先锋诗潮》人民出版社出版,2008年8月;
    138.曹成杰、李少君编:《九十年代以后当代汉语诗歌论丛》南方出版社出版,2006年7月;
    139.奚密著、奚密、宋炳辉译:《现代汉诗——1917年以来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三联书店出版,2008年8月;
    140.江洵美、吴国昌:《写作三节棍》青文书局出版,1989年9月;
    141.黄文辉:《字里行间——澳门文学阅读记》澳门日报出版社出版,2005年12月;
    142.华南师范大学中文专业澳门班同学会:《幽光狂慧——文学讲座结集(一)》华南师范大学中文专业澳门班同学会出版,2000年12月;
    143.龙泉明:《中国新诗的现代性》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4月;
    144.杨匡汉编:《扬子江与阿里山的对话——海峡两岸文学比较》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95年12月;
    145.徐敬亚、孟浪等:《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 1986-1988》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1988年9月;
    146.王恩衷编译:《艾略特诗学文集》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1989年12月;
    147.饶芃子主编:《边缘的解读——澳门文学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12月;
    148.王乾坤:《文学的承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5年4月;
    149.威尔.杜兰特著、朱安等译:《探索的思想》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1991年5月;
    150.格罗塞著、蔡慕晖译:《艺术的起源》商务印书馆出版,1998年2月;
    151.康德著、蓝公武译:《纯粹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出版,1960年3月;
    152.艾.阿.瑞恰慈著、杨自伍译:《文学批评原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2月;
    153.吴思敬选编:《磁场与魔方——新潮诗论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10月;
    154.程光炜:《中国当代诗歌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年12月;
    155.魏饴:《诗歌创作的艺术与智慧》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
    156.陈仲义:《中国朦胧诗人论》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1996年9月;
    157.朱先树等编:《诗歌美学辞典》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1989年9月;
    158.王斑:《历史与记忆:全球现代性的质疑》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 7月;
    159.谢有顺:《话语的德性》海南出版社出版,2002年5月;
    160.古继堂:《台湾新诗发展史》文史哲出版社出版,1989年7月;
    161.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论》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99年12月;
    162.德里达著、赵兴国等译:《文学行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1998年3月;
    163.林幸谦:《诗体的仪式》九歌出版社出版,1999年9月;
    164.Walter Benjamin,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Illuminations(New York:Schocken,1969);
    165.Michel Foucault,The History of Sexuality(New York:Vintage,1980);
    166.Homi Bhabha,The Location of Culture(London New York:Routledge,1994);
    167.Chow,Rey,Ethics after Idealism(Bloomington:university of Indiana Press,1998);
    168.John Tomlinson,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Oxford:Polity Press,1999);
    169.Edward Soja,Postmetropolis,Critical Studies of Cities and Regions(Oxford and Malden:Blackwell,2000);
    170.M.H.Abrams,Natural Supernaturalism:Tradition and Revolution in Romantic Literature(N.Y.:Norton,1971);
    1.黄雁鸿:《澳门新诗与大陆诗风的承传关系及其特色》复旦大学硕士论文;
    2.黄文辉:《穆旦诗学论》暨南大学硕士论文;
    3.卢杰桦:《论澳门新生代诗人作品》澳门大学硕士论文;
    4.李淑仪:《16—20世纪澳门葡语文学的探索与研究》暨南大学博士论文;
    5.徐艳霞:《八十年代诗新简论》四川大学石硕士学位论文;
    6.刘登翰:《从‘悖论'谈及澳门文学》见于《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7.饶芃子:《从澳门文化看澳门文学》见于《学术研究》,2001年第7期;
    8.王韬:《鸦片战争之前澳门文学的文化内涵》见于《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2年第2期;
    9.陈小明:《无根的欲望焦虑与重新开门——澳门文学的一个侧面》见于《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10.古远清:《发展中的“岛形文化”——澳门文学的走向及其特征》见于《文艺报》1999年12月16日;
    11.施建伟、汪义生:《拨开迷雾窥真景——过渡期的澳门文学初探》见于《上 饶师专学报》1998年4月;
    12.古远清:《澳门文学:昨天今天明天》见于《光明日报》1999年12月9日;
    13.缘源:《澳门文学现状窥探》见于《澳门日报.镜海》1992年1月22、29日,2月12、19日及3月4日;
    14.雨花石:《物我双会 生发变形——梁雪予新诗〈别〉的赏析》见于《澳门日报.镜海》1990年8月22日;
    16.阮温凌:《“走向火线”的青春史诗——论著名澳门老诗人梁披云的〈新诗一帙〉》见于《华侨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17.计红芳:《澳门现代文学各文体观念的演变》见于《常熟高专学报》第3期,2004年5月;
    18.《一年来的总结——宣教部工作报告》见于《庆祝“五四”青年节暨学联成立周年纪念特刊》澳门学联出版,1951年;
    19.刘羡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澳门教育》,见于《澳门中华教育会成立七十五周年会庆教育征文选》,澳门教育出版社出版,1996年9月;
    20.陈业东:《抗日时期澳门诗坛一瞥》见于《澳门文学研讨集——澳门文学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澳门日报出版社出版1998年11月;
    21.龙泉明:《中国现代诗学历史发展论》见于《文学评论》2002年第1期;
    22.艾青:《论抗战以来的中国新诗》见于《文艺阵地》第6卷第4期,1942年4月;
    23.《中国诗人协会抗战宣言》见于《救亡日报》1937年8月30日;
    24.周可:《掠过澳门现代诗地平线——浅说澳门现代诗的发展及其情感特征》见于《台港文学选刊》,1994年第11期;
    25.晨星:《年轻人的诗》见于《澳门学联》1953年6月8日;
    26.茅盾:《论初期白话诗》见于《文学》第8卷1号,1937年1月1日;
    27.谢冕:《理想的召唤》见于《中华读书报》1995年5月3日;
    28.谢冕:《诗美的嬗替——新诗潮的一个侧影》见于《文艺研究》1985年5月;
    29.顾凤城:《文学与时代》见于《泰东》第一卷第七期,1928年3月;
    30.罗贵祥:《经验与概念的矛盾——七十年代香港诗的生活化与本土性问题》见于张美君、朱耀伟编:《香港文学@文化研究》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
    31.谢冕:《发刊词:为了中国新诗的建设》见于《新诗评论》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4月;
    32.张剑桦:《澳门文学研究进程概述》见于《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33.西谛:《血和泪的文学》见于《文学旬刊》第6号,1921年6月30日;
    34.蕙冰:《战时诗歌的理论与实践》见于汉口《大公报.战线》1937年10月9日;
    35.《香港将往何处去?》(社论)见于《中国学生周报.学坛》1967年6月22日;
    36.王耀文:《太阳诗国里的风景》见于《诗探索》总第31辑,1998年9月;
    37.叶维廉:《现代主义与香港现代诗的兴发》见于《第六届香港文学节研讨会论稿汇编》香港艺术发展局出版,2006年11月;
    38.廖子馨:《四位女作家的散文创作走向》见于《第五届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发表论文稿;
    39.陈智德:《都市文学的历史视野与人文关怀——论〈我城〉》见于《明报》世纪版,2004年12月21日;
    39.张清华:《黑夜深处的火光:六七十年代地下诗歌的启蒙主题》见于陈思和编:《无名时代的文学批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1月;
    40.钱虹:《从依附“离岸”到包容与审美——关于20世纪台港澳文学中澳门文学的研究述评》见于《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4年1月;
    41.廖子馨:《文学版为澳门文坛浇花种树》见于《我们——澳门日报五十年成长足迹》,澳门日报出版,2008年8月;
    42.饶芃子:《澳门文学的历史和现状》见于《中华读书报》1999年12月15日;
    43.李欧梵:《文学潮流(一):追求现代性(1895~1927)》见于费正清主编、章建刚等译:《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第一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1年;
    44.敬文东:《中国新诗现代主义的内在逻辑和技术构成——一份诗歌研究的提纲》见于《诗歌在解构的日子里》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4月;
    45.洛夫:《诗的传承与创新》见于洛夫:《洛夫精品》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99年9月;
    46.古远清:《使人“迷惘幽思”的诗篇——澳门高戈诗作赏析》见于《写作》1993年第6期;
    47.陈国恩:《澳门新移民文学的语境及发展前景》见于《中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3期;
    48.赵娟:《文化身份:历史天空下的异域之思》见于《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第三辑,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12月;
    49.懿灵:《关于集体和个体的一些感想》见于《集体游戏》边度有书有限公司出版,2005年3月;
    50.G.M.海德:《城市诗歌》见于马.布雷得伯里、詹.麦克法兰主编、胡家峦等译:《现代主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1992年6月;
    51.古远清:《澳门新诗批评发展概貌》,见于《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23卷第3期,2006年5月;
    52.郑炜明:《澳门文坛到底有没有新生代》见于《澳门日报.镜海》1992年5月13日;
    53.吴国昌:《澳门诗坛开发性研究》见于《诗双月刊》第1卷第4期,1990年2月;
    54.李观鼎、张建华:《20年来澳门文学研究概述》见于“首届澳门人文社会科学大会”发言稿(论文编号74),2006年12月7日;
    55.谢冕:《综合互补的丰富——台港澳新诗的价值和贡献》见于《Rc文化杂志》1995年冬季号;
    56.郑敏:《世纪末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见于《文学评论》1993年第3期;
    57.郑敏:《中国诗歌的古典与现代》见于《文学评论》1995年第6期;
    58.郑敏:《语言观念必须变革——重新认识汉语的审美与诗意价值》见于《文学评论》1996年第4期;
    59.蓝棣之:《中国新诗对古典诗歌的传承》见于《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60.王业兴:《澳门文化的多元性及其传承》见于《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61.赵朕:《〈澳门离岸文学拾遗〉札记》见于《华文文学》2004年总第62期;
    62.黎湘萍:《族群、文化身份与华人文学——以台湾香港澳门文学史的撰述为例》见于《华文文学》2004年总第60期;
    63.计红芳:《相容、温和与传统——澳门的文学理论批评》见于《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6年4月;
    64.古远清:《澳门文学评论概况》见于《社会科学动态》1997年第3期;
    65.刘红林:《浪子的悲歌——八十年代澳门新移民诗人的创作内涵》见于《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0年第1期;
    66.陈丽虹:《在热闹与静寂的边缘——对澳门诗歌的艺术思考》见于《华文文学》1995年第2期;
    67.熊国华:《世纪之交的澳门新诗——第三届澳门文学奖诗歌作品漫评》见于《诗刊》1999年第11期;
    68.谢柏梁:《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澳门近期文坛一瞥》见于《文学报》1998年9月17日;
    69.王剑丛:《澳门文学发展的独特足迹——兼与香港文学比较》见于《世界华文文学论坛》1998年第2期;
    70.王树红:《中国文学树上一片叶——论澳门文学》见于《西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
    71.王宗法:《澳门文学的独特性》见于《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72.刘小新:《1980年以来的澳门华文文学掠影》见于《华侨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73.吴思敬:《二十世纪新诗理论的几个焦点问题》见于《文学评论》2002年第6期;
    74.谢冕:《论中国新诗》见于《文学评论》2002年第3期;
    75.周萍:《澳门文学:不同见解中的思考》见于《华文文学》(总第50期),2002年3月;
    76.燎原:《为自己的历史命名——关于“中间代”的随想》见于《诗歌月刊》2002年第8期;
    77.赵浔:《情感与经验——从历史的方向看“第四代诗歌”》见于《山花》2000年第12期;
    78.梦亦非:《口语诗歌:无效的静态写作》见于《诗文本》2000年7月号;
    79.安琪:《—个时代的出场——关于“70后”诗群》见于《诗选刊》2001年第7期;
    80.黄文辉:《论澳门新生代作者》见于《澳门日报.镜海版》2002年6月12日;
    81.陈超:《大众传媒“信息时代”的诗歌写作》见于《莽原》2002年第2期;
    82.西渡:《时代的弃婴与缪斯的宠儿——试论60年代出生的诗人》见于《诗林》2002年第2期;
    83.李英豪:《香港文学的面貌》见于《香港文学》1986年第13期;
    84.小鱼儿:《2001年华语网络诗歌不完全梳理》见于《星星》2002年第4期;
    85.康城:《70后诗歌回顾:2000~2001》见于《中国诗人》2002年夏之卷;
    86.剑疤:《E代诗歌:先锋精神的丧失》见于《诗选刊》2002年第4期;
    87.陈代云:《网络时代:资源共享下的诗歌写作》见于《漆》2002年8月号:
    88.程光炜:《九十年代诗歌:叙事策略及其它》见于《大家》1997年第3期;
    89.黄礼孩:《一场迟来的诗歌命名》见于《诗歌与人》2001年10月号;
    90.陈少华:《记忆、祝祷与象征——关于澳门“土生文学”的几点认识》见于《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91.饶芃子、余虹:《自然之首——中西传统诗学比较论纲》见于《文学评论》1995年第2期;
    92.李怡:《十五年来新诗研究之断想》见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年第1期;
    93.周瓒、于坚等:《当代汉语诗歌关键词》见于《南方都市报》2003年12月15 日;
    94.李莫愁:《婆仔屋的诗歌空间》见于《湖畔》2002年10月;
    95.黄修己:《自由自在 至情至诚——陈颂声〈星月诗踪〉读后》见于《澳门语言学刊》1995年第1期;
    96.黄晓峰:《澳门世纪末的文学幻想》见于《澳门写作学刊》1993年第2-3期;
    97.雷纳托.波吉奥利著、周宪译:《先锋派三论》见于《问题》2003年第二辑;
    98.姜诗元:《生命体验语言意识》见于《诗歌报》1986年10月6日;
    99.严力、李占刚、小鱼儿、韩博、沈鱼:《为诗歌寻找表达——“网络时代的诗歌命运”五人谈》见于《世界华文文学研究》2006年第三辑;
    100.孙绍振:《向艺术的败家子发出警告》见于《星星》1997年8月;
    101.郭国昌:《诗歌是生活的审美超越》见于《人民日报》2007年1月18日;
    102.李欧梵:《香港文化的“边缘性”初探》见于《今天》1995年春季号;
    103.杨克:《写作立场》见于《诗探索》2001年第3-4期;
    104.劳思:《艾青“讨论”里的光芒》见于《华侨报》1987年5月7日;
    105.劳思:《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见于《华侨报》1987年5月6日;
    106.费勇:《当代澳门汉语诗歌的本土性与当代性》见于《Rc文化杂志》1995年冬季号;
    107.高戈:《澳门与诗歌批评:一篇偶涉“澳门文学稗史”的随笔》见于《Rc文化杂志》2000年春夏季号;
    108.《关于澳门之葡文及中文诗》(复印本)何东图书馆,1994年12月10日;
    109.张清华:《“好日子就要来了么”——世纪初的诗歌观察》见于《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2期;
    110.李观鼎:《澳门文学的“非生产劳动”性》见于《澳门日报》2009年1月21日;
    111.陈灭:《重构“没有历史”的历史:评〈香港新诗选1948—1969〉》见于《信报》1998年7月11日;
    112.关杰明:《中国现代诗人的困境》见于《中国时报.人间》1992年2月28-29日;
    113.周宪:《文化的分化与“去分化”——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一种文化分析》见于陈晓明编:《后现代主义》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7月;
    114.王韬:《博彩:一个不应遭文学冷遇的题材》见于《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4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