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文学论稿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左传》不仅是一部史学著作,而且是一部文学著作。春秋时期,在人本主义和艺术觉醒思潮的推动之下,春秋文学也开始自觉,并微波泛起,渐成浪涛之势。《左传》作者左丘明生活于春秋末期,受此文学自觉风气的熏染,加之其灵府之文学聪慧天性,在叙写春秋史时,实录之外而饰以文笔,将一部史学著作写得妙趣横生、滋味无穷,具有浓郁的文学性。
     学者对《左传》之文学性的关注远迟于对其史学性的关注,直到唐代刘知几才发显《左传》的文学价值,并对《左传》的叙事艺术作出高度评价。此后,陈骙《文则》、吴闿生《左传微》、冯李骅《左绣》、章学诚《文史通义》、刘熙载《艺概·文概》等也从不同方面对《左传》之文学性进行阐述。今人在此基础上,开始对《左传》之文学性进行全面研究,呈风起云涌之势。在古人今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汲取营养,试图补苴罅漏,光大《左传》之文学价值,写成《<左传>文学论稿》,以呈方家斧正。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左传》的文学性进行论述。
     绪论部分主要描述近三十年来学者对《左传》之文学性的研究状况,指呈其成功及不足之处,为本文研究预设方向和铺设道路。
     第一章为“春秋时期人的觉醒和文的觉醒”,分三节论述。
     第一节论述了春秋时期人的觉醒。春秋霸主如齐桓公、秦穆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庐,越王勾践等崇尚德义,重用贤才,体恤下民,成就霸业;士大夫民本思想尤为浓厚,认为“夫民,神之主也”,重人事而轻鬼神,反对人牲,反对殉葬,管仲、季梁、史嚚、师旷、司马子鱼、臧武仲、孔子等是其代表。
     第二节论述了在人的觉醒的背景下艺术渐次觉醒。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由庄重肃穆转向轻脱活泼,铜器铭文由崇高肃毅转向体势疏朗,春秋前中期的青铜器工艺品莲鹤方壶“象征着一个新的精神、一个自由解放的时代”(宗白华语)。鲁隐公“矢鱼于棠”,鲁庄公“丹桓公之楹,刻其桷”,并“如齐观社”。晋平公“说新声”。如此等等,均可作为春秋时期艺术觉醒的明证。
     第三节论述在人的觉醒和艺术觉醒的催动之下,文学也开始觉醒。为了确立“春秋文学自觉说”,就必须回应“魏晋文学自觉说”和“汉代文学自觉说”。日本铃木虎雄提出“魏晋文学自觉说”,后由鲁迅、李泽厚、袁行霈等先生的提倡,大有风靡天下之势,后来在龚克昌、张少康、詹福瑞、李炳海、赵敏俐等先生的商榷之下,“汉代文学自觉说”取代了“魏晋文学自觉说”。然而“汉代文学自觉说”亦有其偏颇之处,因为她忽视鲜活灵动的先秦文学。《周易·系辞下》曰:“夫易,……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礼记·少仪》曰:“言语之美,穆穆皇皇。”《左传·成公十四年》:“故君子曰:《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汗,惩恶而劝善。”《襄公二十五年》引孔子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由此可见,早在“六经”的写作中,就已经有了审美意识的追求,这其中尤以《诗经》的写作最为明显。《诗经》大小雅的创作,整齐的四言句式,严格的押韵规则,词语的雕琢绘饰,章法的细密安排,风格的典雅庄重,已经达到了高度的艺术性。春秋士大夫赋诗言志,论谏的深美,外交辞令的温婉华丽,刘知几《史通》称《左传》“或腴辞润简牍,或美句入咏歌”,冯李骅《左绣》称其“近《庄》《列》诡谲之风,启战国纵横之习”,章学诚《文史通义》称“左丘明,古文之祖也”,刘熙载《艺概·文概》称其“板者活之,枯者腴之”,章炳麟称其“深美”,钱钟书称其“有意为文”,均可证明《左传》的文学自觉。
     第二章为《左传》之文心,分五节进行论述。
     第一节论述《左传》的叙事艺术,主要结合西方叙事学理论来关注《左传》的叙事艺术,论述了《左传》的二元对立的叙事艺术、“核心”与“卫星”的叙事艺术、全知与限知的叙事艺术和契约型叙事模式,目的在于昭示,中国的叙事艺术早就暗合了西方叙事理论,西方叙事理论家所推崇的叙事技巧在中国叙事的历史长河中并非什么新浪花。
     第二节论述《左传》之写人艺术,主要从遗形取神、在历史事件动态发展中刻画人物形象、以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和夸张的写人艺术等方面阐述《左传》写人技巧,并指示出其写人艺术手法对后世文学的深刻影响。
     第三节论述《左传》的论谏及行人辞令,主要从“论”之深美、“谏”之亢直、外交辞令之婉切等方面论述《左传》论谏及行人辞令的特色。
     第四节从“立意”和“辞章”两大方面论述了《左传》义法对韩愈古文的影响,其“一义贯之”、“虚实相间”、“插笔”和“反对”的笔法对韩愈古文的影响尤为深刻,从而彰显《左传》义法与韩愈古文义法之间的薪火相传关系。
     第五节将《左传》与《尚书》、《诗经》联系起来,探讨其比喻发展演变的轨迹及先秦时期比喻义例的形成。
     第三章在春秋文学自觉的前提下,具体论证了《左传》与《诗经》密切关系。《诗经》在春秋时期广为流布,为当时家弦户诵之书,各国公卿大夫士赋诗言志,或引诗析理,或解诗达意,《诗》的流行鼓荡着春秋儒雅的风流韵致。《左传》正是依据《诗经》的礼乐文化标准展开春秋风云画卷:写情图貌,辨言析理,惩恶劝善,案断折狱。《诗经》成为左氏写《左传》的灵心妙手的源泉,是左氏灵魂跳荡的舞台。
     第一节论述《左传》赋诗习俗的渊源及其文学意义,第二节论述《左传》引诗析理的案断功用,第三节论述《左传》解诗及其对后世解诗的影响,从而发显《左传》之诗心。
     第四章论述《左传》之战心,第一节论述了《左传》之崇霸尚战、以礼宣战、以德助战及儒家别派的战争思想,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左传》的军事思想与《孙子兵法》的相通和不同之处,指出他们在慎战悯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上兵伐谋其下攻城、兵者诡道、激水漂石、半济而击、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等方面的相通性,并指出《孙子兵法》有较多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而《左传》则多唯心主义思想,左氏之军事思想多温厚重义,孙武之军事思想多诡诈重利,从而显示二者的不同之处。第三节主要从详写战前谋划、略写战争过程及左氏写正面战场多用谐趣笔致、使战斗饶有趣味、淡化读者对血腥厮杀的恐惧等方面论述《左传》之战争描写艺术及其对《三国演义》《水浒传》之影响。
     第五章论述《左传》之鬼心,第一节探讨《左传》鬼神思想的渊源,第二节论述了《左传》鬼神描写的思想及文学意义,从让别人信鬼神自己却信人事、梦的描写及梦幻笔法、占卜灾异的预言功用及预叙笔法等方面阐述《左传》鬼神描写的思想及文学意义。第三节对历来争议颇盛的“左氏浮夸”进行辨正,认为“浮”符合韩愈的“气盛言宜”的文学观念,“夸”是《左传》在借神说教,符合韩愈的正统儒家思想。
Zuo Zhuan is not only a history book,but also a literary work. The hobbies of literary think Zuo Zhuan's literary value is higher than the value of history. In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under the impetus of thought of the humanistic and artistic awakening, the literary in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began conscious. Zuo Qiuming,the writer of Zuo Zhuan,living in the late Spring and Autumn, affected by this common practice, together with its spiritual nature of the government's intelligence, wrote history with rich literary merit to make Zuo Zhuan be rich literary.
     Scholars concerning about the Zuo Zhuan's literature is far later than its history. Only to Tang Dynasty,Liu Zhiji began to concern Zuo Zhuan's literary value and made a high degree arts evaluation. Since then, Chen Kui's WenZe,Wu Kaisheng's Zuo ZhuanWei, Feng Li Hua's ZuoXiu, Zhang Xuecheng's Literature and History TongYi,Liu Xizai's Arts Generosity,etc, described the literature of Zuo Zhuan from different aspects. On this basis, modern scholars started to conduct a compreh ensive study of the literature of Zuo Zhuan, showing surging trend. Basis on the study of the ancient and modern scholars, we learn nutrition, trying to everbright Zuo Zhuan's literary value and write the draft on Zuo Zhuan's literature. In this paper, we carry out a discussion of literature of Zuo Zhuan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In the introduction,we descrip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Zuo Zhuan's literature by the major scholars of the last three decades.
     The first chapter was the literature and people's awakening in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we discussed it in three sections.
     SectionⅠdiscussed the awakening of people in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SectionⅡdiscussed the art gradually awakening under the awakening of the human context.The bronze shape and decoration turned from the stately and solemn light to off and lively, and the bronze inscriptions turned from the lofty and Su Yi to shift-body potential Graceful ease.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before the mid the Bronze Craft Crane side pot lotus symbolized a new spirit, a freedom and liberation of the era (said Zong Baihua). Lu Zhuanggong watched the fish at Tang and carved the Ting of HuanGong and watched the play in Qi states and Jin Pinggong loved the new sound,and so on,which can be used as evidence of the awakening of the art in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SectionⅢdiscussed the awakening of literature in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In order to establish a "Spring and Autumn Literature conscious saying",we must respond" WeiJin literary conscious saying " and "literature in Han Period conscious saying ".Suzuki Tiger hung "Wei Jin literature conscious saying" at first,and then advocated by Lu Xun, Li Zehou and Yuan Xingpei such as and turned to the trend to sweep the world.Later under refuted by in Gong Kechang, Zhang Shaokang, Zhan Furui, Li Binghai and Zhao Minli, etc "Han literature conscious saying" replaced "WeiJin literary conscious saying ".However,literature in "Han conscious saying" had its bias, because she ignored the live Smart of Pre-Qin Period literature. Zhou Yi said that the subject of Zhou Yi was far,the word was pageantry,the spoken language was tortuous and accurate and the thing was extensive buried. Moreover,Li Ji,Chun Qiu, Zuo Zuan,Shi Jing,Shi Tong,Zuo Xiu and Wen Shi Tong Yi,etc,all certified "Spring and Autumn Literature conscious saying".
     ChapterⅡdiscussed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Zuo Zhuan and Shi Jing under the premise of "Spring and Autumn Literature self-conscious".
     SectionⅠdiscussesed the origin and significance of Zuo Zhuan's writing-poetry customary.SectionⅡdiscussese the function of the conlusion when Zuo Zhuan cited the case of poetry and analysed the reason. SectionⅢdiscussed how Zuo Zhuan resolved Shi Jing and its impact on future generations influence, thus made explicit Zuo Zhuan's poems'heart.
     ChapterⅢwas Wen Xin of Zuo Zhuan.We divided into five sessions to discuss.
     SectionⅠdiscussed the artistic quality of narrative in Zuo Zhuan.We discussed the binary opposition of narrative art, "core" and "satellite" narrative art, omniscient and limited narrative art and contractual narrative mode.Our purpose was to show that Chinese narrative art accorded the narrative theorists advocated by the Western early.The narrative art of Western wasn't sina flowers in the long history of Chinese narrative.SectionⅡdiscussed the art of the describing characters ofZuoZhuan. SectionⅢdiscussed the argument and remonstrance and the word of diplomats.We mainly discussed the deep and beautiful quality of the argument and remonstrance.We also expounded the euphemism of the the word of diplomats. Section IV discussed the impact of morality theorem of Zuo Zhuan on Han Yu's Gu Wen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conception" and "rhetoric",the" a consistent meaning","actual situation and white", "insert pen" and "obvers symmetry " of Zuo Zhuan had deep influrence on Han Yu's Gu Wen.So we could show the relations of France and Passing on the Torch between morality theorem of Zuo Zhuan and Han Yu's Gu Wen. Section V investigated the discipline of the metaphor among Zuo Zhuan and Shang Shu and Shi Jing.
     The fourth chapter disicussed Zuo Zhuan's war mind. The first section discussed the thinking which were the advocating war,the morality which helps the war, the announcement of war with propriety and the other school of the confucianisim.The second section discussed the same and the distinctive between Zuo Zhuan and Sun Zi Bing Fa about their military thought. They were careful of the war and took pity on the life of people. They knew theirselves and others and weren't tired through many wars.They upheld the plan and opposed attacking the city recklessly.They loved to use the trick to defeat the enemy.They advocated to defeat the enemy fast.They thought that they would attack the enemy when they crossed the river at half.Those were their same.Zuo Zhuan had more the thought of idealism.Sun Zi Bing Fa had more the thought of materialism.Zuo Zhuan paid attension to humanity.Sun Zi Bing Fa attached importance to benefit.Those were their distinctive. Zuo Zhuan essentially wrote the set of pre-war planning and had a little writing course of the war. When he wrote the positive war place,he always wrote it with the amuseing skill to make the war interesting and to dilute people's horror to the war.Those were the arts of Zuo Shi's description of the war.
     Chapter V discussed Zuo Zhuan's ghost heart. SectionⅠdiscussed the ideological origins of spirits of Zuo Zhuan. SectionⅡdiscusses the thought and literary significance of Zuo Zhuan's thought of the spirits.Zuo Shi let others believe the gost but he himself believed human affairs.He wrote the dreams with fantasy calligraphy.He idescribed the penomenoof divilation and catastrophist with fantasy manner.We importantly discussed the thought of Tin and Yang and Five Elements of Zuo Zhuan. SectionⅢdisputed the thought of Zuo Shi's "Floating and Exaggeration".We thought that the Floating accorded the thought of Han Yu's momentum and word's suitableness.The Exaggeration was the showing that Han Yu preached with the spirits.Those consistented with Han Yu's Confucianism.
引文
①章学诚《文史通义》,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72页。
    ②冯李骅、陆浩《左绣》,文海出版社印行,第1-3页。
    ③同上第12-13页。
    ①沈玉成、刘宁《春秋左传学史稿》,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②何新文《左传人物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③载于《文史知识》,2000年第10期。
    ④载于《湖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⑤载于《河师大学报》,1984年第2期。
    ⑥载于《阜阳师院学报》,1988年第4期。
    ①载于《济南大学学报》,1994年第4卷第2期。
    ②载于《成都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
    ③傅修延《先秦叙述学研究》,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
    ④潘万木《左传叙事模式生成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①王靖宇《<左传>与中国传统小说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②王靖宇《中国早期叙事文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③载于《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夏之卷。
    ④载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总52期。
    ⑤载于《山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⑥载于《江西社科》,2007年11期。
    ⑦载于《济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①载于《人文杂志》,2005年第3期。
    ②载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③载于《扬州的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④载于《海淀走读的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①载于《青海师大学报》,1987年第2期。
    ②载于《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7期。
    ③分别载于《镇江师专学报》,1997年第1期和第2期。
    ④载于《史学月刊》,1999年第4期。
    ⑤载于《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①载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②载于《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③载于《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④《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5期。
    ⑤《北方论丛》,1999年第4期。
    ⑥《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①《文学遗产》,2003年第2期。
    ②《湖北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③《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④《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⑤《文学评论》,2008年第4期。
    ①《江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3期。
    ③《中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④《湖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⑤参看何新文“新时期《左传》写人艺术的总结探索”,《左传人物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4至182页。
    ①《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3期。
    ②《西南师院学报》,1983年第3期。
    ①《延安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②《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11期。
    ③《安徽大学学报》,1983年第4期。
    ④《文学评论丛刊》第18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⑤《南京大学学报》,1983年第4期。
    ⑥《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
    ⑦《唐都学刊》,1990年第3期。
    ⑧《盐城师专学报》,1995年第2期。
    ⑨《史学史研究》,1996年第1期。
    ⑩《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①孙绿怡《<左传>与中国古典小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②《中州学刊》,2004年第1期。
    ③《天府新论》,2008年第1期。
    ④《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①《武汉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②《贵州文史丛刊》。
    ③文史哲出版社,1987
    ④文史哲出版社,1982
    ⑤文史哲出版社,1988
    ⑥高雄:丽文文化事业公司,1994
    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⑧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1977(2)
    ①New York:Clo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9
    ②R.C.Egan在《亚洲研究杂志》1990年2月号的书评中的赞语
    ③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1992(2)
    ④以上观点因袭了罗军凤先生的发表在《文学前沿》的《走出疑古时代的<左传>学研究——近三十年来<左传>研究评述》,因为这些海外的文章我们无从得到,不敢妄言,故从罗先生的观点。
    ①童书业《春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50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22-823页。鲁成公五年,梁山崩,晋侯以传召伯宗,询问应对之策。伯宗遇见了绛地拉重车的人,向绛之重人咨询祭祀梁山崩的仪式。绛之重人说:“山崩川竭,君为之不举、降服、乘缦、徹乐、出次、祝币,史辞以礼焉。”伯宗见他很有学问,便想举荐他,被他拒绝了。伯宗礼遇一个出苦力的人,足见《左传》人本思想的突出。而《谷梁传》和《韩诗外传》在记载此事时,加有伯宗鞭打重人的情节,显示了两汉士大夫的尊卑等级观念,他们的民本思想反较春秋落后。
    ③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1983年版,第30页。
    ④《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三卷第526页。
    ①朱彬《礼记训纂》,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792页。
    ②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41页。
    ①徐元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501-502页。
    ②见《史记·周本纪》,中华书局1982年版。又可参见《诗经·大雅·大明》,方玉润《诗经原始》,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77页。
    ③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14-115页。
    ④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一卷第81页。
    ⑤参见何新文《<左传>人物论稿》第45页。
    ①参见周生春《吴越春秋辑校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60-161页。
    ②徐元诰《国语集解》第219-223页。
    ①《国语集解》第241页。
    ①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见张国光选注《金圣叹诗文评选》,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55页。
    ②吴闿生《左传微》,黄山书社1995年版,百兆麟点注本,卷七第642页。金圣叹与吴闿生之言转引自何新文《<左传>人物论稿》第48-49页之内容。
    ③《郭沫若全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历史编第一卷第152页。
    ④朱熹《四书章句·论语集注·颜渊》,齐鲁书社1992年版,第125页。
    ①顾伟列《中国文化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6页。
    ②《四书章句·孟子集注》第6页。
    ③朱彬《礼记训纂》第134页。
    ④李泽厚《美学三书·美的历程·魏晋风度》第80页。
    ⑤《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全集》第三卷第528页。
    ⑥《三国志·魏书》裴注引《魏略》、《魏末传》及《魏氏春秋》,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92-293页。
    ⑦见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610-614页。
    ①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38页。
    ②万绳楠整理陈寅恪之《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黄山书社1987年版,第60页。
    ①《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605-606页。
    ②李泽厚《美学三书·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41-42页。
    ③郭沫若《青铜时代·彝器形象学试探》,转引自李泽厚《美的历程》第41页。
    ④参见《美学三书》第41页。
    ⑤郭沫若《青铜时代·彝器形象学试探》,转引自《美的历程》第41-42页。
    ①《美的历程》第42页。
    ②参见《美的历程》第38页。
    ③见《郭沫若全集·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历史编第七卷第377页。
    ④同上第八卷第283页。
    ⑤参见《美学三书·美的历程》第39页。
    ⑥《郭沫若全集·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历史编第七卷第573-574页。
    ⑦《郭沫若全集·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历史编第八卷第451页。
    ①引自何新文《<左转>人物论稿》第51页。
    ②同上第52页。
    ①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七册第1753页。
    ②《礼记训纂》第560页。
    ①《国语集解》第426页。
    ①引自何新文先生之《<左传>人物论稿》第52-53页。
    ②《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三卷第526页。
    ③李泽厚《美学三书·美的历程》第87-89页。
    ①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二卷第3-4页。
    ②龚克昌《论汉赋》,《文史哲》1981年第1期。
    ③龚克昌《汉赋—文学自觉时代的起点》,《文史哲》1988年第5期。
    ④张少康《论文学的独立和自觉非魏晋始》,《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⑤詹福瑞《文士、经生的文士化与文学的自觉》,《河北学刊》1998年第4期。
    ⑥詹福瑞《从汉代人对屈原的批评看汉代文学自觉》,《文艺理论研究》2000年第5期。
    ⑦李炳海《黄钟大吕之音—古代辞赋的文本阐释》,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6页。
    ⑧以上材料转引自赵敏俐先生的《“魏晋文学自觉说”反思》,刊登于《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①李泽厚《美学三书》第88页。
    ①李泽厚《美学三书》第80页。
    ②引自赵敏俐先生《“魏晋文学自觉说”反思》。
    ①以上观点和部分材料引自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6-28页。
    ①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第29页。
    ②参见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376页。
    ③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69页。
    ①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907页。
    ②见萧统《文选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③见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一册第340页。
    ④同上第二册第98页。
    ①同上第四册第302页。
    ②鲁迅《坟》,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54-55页。
    ③见《鲁迅全集》第三卷第539页。
    ①鲁迅《三闲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65页。
    ①参见褚斌杰、谭家健主编《先秦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0页。
    ①王岳川《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69-170页。
    ①同上第172页。
    ①转引自赵敏俐先生的《“魏晋文学自觉说”反思》。
    ②王水照编《历代文话》第六册第5455页。
    ①刘知几《史通》,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85页。
    ②同上第50页。
    ③同上第132页。
    ④同上151页。
    ⑤同上第121页。
    ⑥章学诚《文史通义》,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33页。
    ①同上第68-69页。
    ②同上第81页。
    ③同上第272页。
    ④同上第292页。
    ⑤冯李骅、陆浩《左绣》第1-3页。
    ⑥同上第12-13页。
    ①同上第264-265页。
    ②钱钟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一册第216页。
    ③徐复观说:“(周人)忧患意识,乃人类精神开始直接对事物发生责任感的表现,也即是精神上开始有了人的自觉的表现。……周初所提出的敬的观念,则是主动的,有反省的,因而是内发的心理状态。这正是自觉的心理状态,与被动的警戒心理有很大的分别。……到了《诗经》时代末期之所谓礼,乃是原始的‘礼’,再加上抽象的‘彝’的观念的总和,而成为人文精神最显著的表征。……春秋时代是以礼为中心的人文世纪。”(见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29页)
    ①见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中华书局1966年版,第404页。
    ②此节内容参用拙作《“春秋文学自觉论”——兼与赵敏俐先生<“汉代文学自觉说”反思>商榷》,载于《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2期。
    ①《管锥编》第一册第164页。
    ①以上诸位学者的论文引文出处见前面绪论部分的注释。
    ①参见罗钢《叙事学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8页。
    ②李一忻《周易入门》,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第417页。
    ③同上第468页。
    ①《左绣》第328页。
    ②方苞《左传义法》,广文书局1977年1月初版,第42页。
    ①《左绣》刊行时间为康熙庚子年,即1720年,方苞生于1668年,卒于1749年。《左绣》行于世,方苞年方53岁;《左传义法》是方苞口授、王兆符传述,当在方苞晚年无力动笔时所为,可知《左绣》早于《左传义法》。
    ②《左绣》第749-751页。
    ③张寅德编《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55页。
    ①引自罗钢《叙事学导论》第95-96页。
    ②刘熙载《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42页。
    ③林纾《春觉斋论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22页。
    ①林纾《左传撷华》,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十年三月初版,第3页。
    ②《左绣》第252页。
    ③引自罗钢《叙事学导论》第83-85页。
    ①《左绣》第465页之孙执升语。
    ②见张高评《左传之文学价值》,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10月版,第201-209页。
    ①见张高评《左传之文学价值》第205页。
    ①参见张高评《左传之文学价值》第205页。
    ②《左绣》第2042页。
    ①王水照编《历代文话》,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二册第1127页。
    ②见罗钢《叙事学导论》第163页。
    ①以上材料及部分观点引自朱占青《论<左传>的客观叙事特征》,载于《天中学刊》2004年第19卷第4期。
    ①见何新文《左传人物论稿》第297页。
    ②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107页。
    ①《管锥编》第一册第164-166页。
    ①傅修延《先秦叙事研究》第219页。
    ②见孙绿怡《<左传>与中国古典小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34页。
    ①见蒋孔阳《美学新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95-405页。
    ①范晔《后汉书》卷六十一《周举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023页。
    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7页。
    ③以上关于对郑庄公正反评论参见何新文《左传人物论稿》第242-253页。
    ①何新文《左传人物论稿》第257页。
    ②参见罗钢《叙事学导论》第125页。
    ①参见罗钢《叙事学导论》第119-130页。罗先生于此详细地分析了《定婚店》的契约型叙事模式,可为唐传奇叙事模式的典型代表。
    ①《致徐懋庸》载《鲁迅书信集》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第465页。
    ①转引自何新文先生《左传人物论稿》第90页。
    ①《左绣》第60页。
    ①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第738页。
    ①《且介亭杂文二集·漫谈漫画》,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15页。
    ①《左绣》第265页。
    ①《水浒传》第四十三回,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93页。
    ①《左绣》第1843页。
    ①《韩非子》,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9-31页。
    ②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第202页。
    ③陈骙《文则》第37页。
    ①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巴蜀书社1987年版,第665页。
    ②《战国策新校注》第258页。
    ①《贾谊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68、190、199页。
    ①《朱自清古典文学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643页。
    ①张高评《<左传>文章义法撢微》,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10月初版。
    ②《墨子·非命中》曰:“凡出言谈,由文学之为道也,则不可不先立义法。”墨子首倡义法,但未作阐释;《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云:“(孔子)兴于鲁而次《春秋》,……约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义法。”但《史记》所说义法相当于仪法,与方苞用以指古文的不同;王慎中《曾南丰文粹序》上说:“士之才庶可以有言矣,而病于法之难入,困于义之难精。”王慎中析言义法,没有凸显其奥义。
    ③刘季高校点《方苞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58-59页。
    ④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60页。
    ①《春秋左传注》第1480页。
    ②同上第467页。
    ①马伯通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0页。
    ②同上第353页。
    ①《春秋左传注》第1136页。
    ②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38页。
    ③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二卷第134页。
    ①葛晓音《汉唐文学嬗变》,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71-179页。
    ②见刘大櫆《论文偶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4页。
    ③方苞《左传义法》,台北:广文书局印行,1977年版,第22页。
    ①《论文偶记》第8页。
    ①《方苞集》第137页。
    ①林纾《春觉斋论文》第122页。
    ①李一忻《周易入门》第448页。
    ②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之《论语·雍也》篇,齐鲁书社1992年版,第59页。
    ③参看冯广艺《汉语比喻研究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④胡厚宣《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气候变迁与殷代气候之检讨》,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811-906页。
    ①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第234页。
    ②《王国维遗书》,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年版,第七册第591页。
    ③《王国维遗书》第八册第81页。
    ④《诗经原始》第571页。
    ⑤《诗经原始》第417页。
    ⑥徐元诰《国语集解》第26-27页。
    ⑦《诗经原始》第196页。
    ①王定璋《尚书之谜》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②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第58页。
    ③参见胡厚宣《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中的《殷代婚姻家庭宗法生育制度考》一文。
    ④《诗经原始》第520页。
    ①《诗经原始》第351页。
    ②傅斯年《诗经讲义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3页。
    ③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446页。
    ④傅斯年《诗经讲义稿·中国古代文学史讲义》第150页。
    ⑤陈梦家《尚书通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45-246页。
    ⑥《尚书今古文注疏》第560页。
    ①王弼、张湛《老子、列子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42页。
    ②王先谦《荀子集注》,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0页。
    ③《史记》第238页。
    ④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1页。
    ⑤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56页。
    ①钱仲联《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80页。
    ②胡之骥《江文通集汇注》,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12页。
    ①《春秋左传注》第152页。
    ②清人徐鼎《毛诗名物图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9页。
    ③《春秋左传注》第1015页。
    ①《诗经原始》第255页。
    ②司马迁《史记》第1213页。
    ①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第394页。
    ①钱钟书《管锥编》第一册第37-39页。
    ①参见傅斯年《诗经讲义稿》第29页。
    ②《诗经讲义稿》第28页。
    ①劳孝舆《春秋诗话》,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十二月初版,第1页。
    ②杨伯峻、徐提《春秋左传词典》,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78页。
    ①刘丽文《春秋的回声——左传的文化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版,第199页。
    ②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55页。
    ③朱熹《诗集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卷一第1页。
    ④刘生良先生《春秋赋诗的文化透视》, 载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⑤见董治安《先秦文献与先秦文学》,齐鲁书社1994年版,第30页。
    ①张林川、周春健《<左传>引<诗>范围的界定》,《湖北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②冈村繁《周汉文学史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6页。
    ③刘丽文《春秋时期赋诗言志的礼学渊源及形成的机制原理》,《文学遗产》2000年第1期。
    ④《燕飨礼仪与春秋时代的赋诗风气》,《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⑤丁进《春秋赋诗的真相》,《学术月刊》2006年第3期。
    ⑥王昆吾《中国早期艺术与宗教》第250页,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
    ⑦朱彬《礼记训纂》第735页。
    ①《礼记训纂》第892-893页。
    ②见孙诒让《周礼正义·春官宗伯》第七册第1795-1813页。
    ①郑玄、贾公彦《仪礼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十三经注疏本第1021页。
    ②《仪礼正义》第1024-1025页。
    ③以上诸材料转引自毛振华先生之《<左传>赋诗习俗的渊源与流变》,《中南大学学报》第13卷第1期。
    ①朱自清《诗言志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页。
    ②夏承焘《采诗和赋诗》,中华书局1962年版,中华文史论丛第一辑第171-182页。
    ③徐正英《诗言志复议》,《中州学刊》1996年第6期。
    ④劳孝舆《春秋诗话》第2页。
    ①班固《汉书》第1755-1756页。
    ②劳孝舆《春秋诗话》第5-6页。
    ①《春秋诗话》第9页。
    ①见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99-400页。
    ②同上第368页。
    ①同上第449-450页。
    ②《春秋诗话》第25页。
    ③张中宇《<国语>、<左传>的引“诗”和(诗)的编订——兼考孔子“删诗”说》,《文学评论》2008年第4期。
    ①朱熹《诗集传序》,《朱子全书》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51页。
    ①《朱子全书》第一册第351页。
    ①见《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诗类,第84册第771页。
    ②参见傅斯年《诗经讲义稿》第29页。
    ③见《诗经讲义稿》第28页。
    ④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7页。
    ⑤方玉润《诗经原始》,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2页。
    ①朱熹《四书章句》,齐鲁书社1992年版,第177页。
    ②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38页、552页、562页。
    ③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7页。
    ④《春秋左传注》第788页。
    ①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42页。
    ②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16页。
    ①见朱熹《诗集传》,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25年版,第一卷第2页。
    ②同上之第3页。
    ①同上第6页。
    ②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806页。
    ①见《合阳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8页。
    ②见《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第13页。
    ③见《史记·周本纪》第116-117页。
    ①见《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诗类第84册第840页。
    ②分别见《春秋左传注》第461页、182页和251页。
    ③焦循《孟子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53页。
    ④见《合阳县志》第827页。
    ①郦道元《水经注》,四部丛刊本,第二册第四卷第六页。
    ②《嘉庆重修一统志》第89-90册,卷243-245.
    ③《合阳县志》第30页。
    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民国十八年上海扫叶山房石印。第六篇下,第八页。
    ①《春秋诗话》第11页。
    ①方玉润《诗经原始》第176-177页。
    ①引自黄焯《毛诗郑笺平议》,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页。
    ②《诗经原始》第103-104页。
    ①黄焯《毛诗郑笺平议》第99-102页。
    ②程俊英《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65页。
    ③方玉润《诗经原始》第307页。
    ④《诗经译注》第268页。
    ⑤《诗经原始》第306-307页。
    ①《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十三经注疏整理本第645页。
    ②同上第663页。
    ③《朱子全书》第一册第382页。
    ④可分别参看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423页及程俊英《诗经译注》第294页。
    ①徐元诰《国语集解》第110-111页。
    ②朱彬《礼记训纂》第559-563页。
    ③《墨子》,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68页。
    ④见《孟子·梁惠王下》
    ①以上二吕之论引自《诗经原始》第147-148页。
    ②引自《毛诗郑笺平议》第37页。
    ③《诗经原始》第148页。
    ④引自程俊英《诗经译注》第75页。
    ⑤《诗经译注》第75页。
    ①许慎《说文解字》,天津市古籍书店1991年版,第32页。
    ②《宋本玉篇》,北京市中国书店1983年版,第97页。
    ③《钜宋广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3页。
    ①见《春秋左传注》第744页。
    ①庄大钧《试论<左传>的崇霸尚战思想》,《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3期。
    ①见庄大钧《试论<左传>的崇霸尚战思想》。
    ②《史记》卷六十五第2162页。
    ①见曹道衡、刘跃进《先秦两汉文学史料学》,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92页。
    ②郭化若注译之《孙子兵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54页。
    ③郭化若注译《孙子兵法》第2页。以下引《孙子兵法》,不再出注。
    ①徐元诰《国语集解》第1-6页。
    ①沈尹为孙叔敖,前人已论之,杨伯峻先生不同意,认为别是一人,然依后文,楚军只有楚王与孙叔敖主持军政,非令尹孙叔敖莫属。
    ①《左绣》第55-56页。
    ②《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第64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981年版。
    ①《历代文话》第一册第324页。
    ②《历代文话》第九册第8421页。
    ①陈衍《石遗室论文》,载于《历代文话》第七册第6676-6677页。
    ①《历代文话》第6677-6678页。
    ②《左绣》第56页。
    ①北大历史系《论衡》注释小组《论衡注释》,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四册第1632页。
    ②范宁集解、杨士勋疏《春秋谷梁传注疏》(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③《柳河东集·非国语·卜》,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764页。
    ④闻一多《闻一多全集·庄子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53页。
    ①《闻一多全集·庄子编》第452-455页。
    ②朱彬《礼记训纂》第792页。
    ③《周礼正义》第五册第1296-1330页。
    ④《礼记训纂》第690-693页。
    ①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第35-42页。
    ②同上第323-328页。
    ③《尚书今古文注疏》第402-405页。
    ①冯李骅、陆浩《左绣·读左卮言》,第16-17页。
    ①《左绣》第251-252页。
    ②《左传撷华》第3-4页。
    ③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第71页。
    ①荣格著、史济才译《人及其象征》,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2页。
    ②同上第47页。
    ③同上第8页。
    ④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48-49页。
    ⑤参见《人及其象征》第4-5页。
    ①《人及其象征》第5页。
    ①黎靖德编纂之《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052页、2170页。
    ②《管锥编》第161页
    ①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一卷第75页。
    ②《国语集解》第512-516页。
    ①见《左传·昭公二十年》晏子论“和而不同”语。
    ②见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第76页。
    ①《中国思想史》第一卷第76-77页。
    ①参见薛亚军先生之《<左传>灾异预言略论》,载于《镇江师专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1期。
    ①见薛亚军《<左传>灾异预言略论》。
    ②参见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77页。
    ①参见薛亚军先生之《<左传>灾异预言略论》。
    ②阎琦《韩昌黎文集注释》,三秦出版社1984年版,第67页。
    ③李扶九、黄仁黼选编《古文笔法百篇》,岳麓书社1984年版,第271页。
    ④张撝之《唐代散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77页。
    ⑤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中编第一册第303页。
    ⑥何新文《<左传>人物论稿》第135页。
    ①冯李骅、陆浩《左绣》第1页。
    ②吴闿生《左传微》,黄山书社1995年版,第10页。
    ③朱熹《四书章句》第35页。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088页。
    ①徐元诰《国语集解》第526页。
    ①冯李骅、陆浩《左绣·读左卮言》第16-17页。
    ①王水照编《历代文话》第七册第6131页。
    [1]杜预.春秋左传集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7.
    [2]杜预注、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阮元刻《十三经注疏》本.
    [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中华书局,1981.
    [4]杨伯峻、徐提.春秋左传词典[M].中华书局1985.
    [5]高士奇.左传记事本末[M].中华书局,1979.
    [6]李一忻.周易入门[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
    [7]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M].中华书局,1986.
    [8]孙诒让.周礼正义[M].中华书局,1987.
    [9]郑玄,贾公彦.仪礼正义[M].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
    [10]孔颖达.毛诗正义[M].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1]朱熹.诗集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2]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M].中华书局,1987.
    [13]方玉润.诗经原始[M].中华书局,1986.
    [14]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M].中华书局,1989.
    [15]黄焯.毛诗郑笺平议[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16]程俊英.诗经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7]徐元诰.国语集解[M].中华书局,2002.
    [18]郭化若注译.孙子兵法[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9]王弼、张湛.老子、列子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20]朱熹.四书章句[M].济南:齐鲁书社,1992.
    [21]墨子.墨子[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22]韩非子.韩非子[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23]焦循.孟子正义[M].中华书局,1987.
    [24]王先谦.荀子集注[M].中华书局,1988.
    [25]公羊高传、何休解诂、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M].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阮元刻《十三经注疏》本.
    [26]范宁集解、杨士勋疏.春秋谷梁传注疏[M].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阮元刻《十三经注疏》本.
    [27]刘向集录、范祥雍笺证.战国策笺证[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8]朱彬.礼记训纂[M].中华书局,1996.
    [29]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标点本,1982.
    [30]班固.汉书[M].中华书局,1962。
    [31]范晔.后汉书[M].中华书局,1965.
    [32]周生春.吴越春秋辑校汇考[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3]陈寿.三国志[M].中华书局,1959.
    [34]房玄龄.晋书[M].中华书局,1974.
    [35]李延寿.南史[M].中华书局,1975.
    [36]沈约.宋书[M].中华书局,1974.
    [37]萧子显.南齐书[M].中华书局,1972.
    [38]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M].合肥:黄山书社,1987.
    [39]贾谊.贾谊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40]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中华书局,1983.
    [41]黎靖德编纂.朱子语类[M].中华书局,1986.
    [42]朱熹.朱子全书[M].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43]北大历史系《论衡》注释小组.论衡注释[M].中华书局,1979.
    [44]赵幼文.曹植集校注[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45]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6]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47]郦道元.水经注[M].四部丛刊本.
    [48]钱仲联.鲍参军集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49]胡之骥.江文通集汇注[M].中华书局,1984.
    [50]萧统.文选[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51]刘知几.史通[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52]柳宗元.柳河东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53]马伯通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54]章学诚.文史通义[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55]冯李骅、陆浩.左绣[M].台北:文海出版社印行.
    [56]钱钟书.管锥编[M].中华书局,1986.
    [57]劳孝舆.春秋诗话[M].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十二月初版.
    [58]许慎.说文解字[M].天津市古籍书店,1991.
    [59]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民国十八年上海扫叶山房石印.
    [60]宋本玉篇[M].北京市中国书店,1983.
    [61]钜宋广韵[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62]苏轼.苏轼文集[M].中华书局,1986.
    [63]罗贯中.水浒传[M].中华书局,2005.
    [64]刘大櫆.论文偶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65]方苞.左传义法[M].广文书局1977年1月初版.
    [66]刘季高校点.方苞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67]刘熙载.艺概[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68]张国光选注.金圣叹诗文评选[M].长沙:岳麓书社,1986.
    [69]吴闿生.左传微[M].黄山书社,1995年白兆麟点注本.
    [70]清人徐鼎.毛诗名物图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71]林纾.春觉斋论文[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72]林纾.左传撷华[M].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十年三月初版.
    [73]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74]王水照编.历代文话[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75]王国维.王国维遗书[M].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
    [76]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77]鲁迅全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78]郭沫若全集[M].人民出版社,1982.
    [79]闻一多.闻一多全集[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80]李泽厚.美学三书·美的历程[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81]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2]合阳县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
    [83]童书业.春秋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84]朱自清.诗言志辨[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85]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86]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M].中华书局,1966.
    [87]胡厚宣.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88]陈梦家.尚书通论[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89]朱自清.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90]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1983.
    [91]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M].中华书局,1996.
    [92]褚斌杰、谭家健主编.先秦文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93]顾伟列.中国文化通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94]沈玉成、刘宁.春秋左传学史稿[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95]孙绿怡.<左传>与中国古典小说[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96]王定璋.尚书之谜[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
    [97]何新文.左传人物论稿[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98]傅修延.先秦叙述学研究[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
    [99]潘万木.左传叙事模式生成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00]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M].人民出版社,1957.
    [10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02]曹道衡、刘跃进.先秦两汉文学史料学[M].中华书局,2005.
    [103]王岳川.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104]罗钢.叙事学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105]张寅德编.叙述学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106]蒋孔阳.美学新论[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107]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108]刘丽文.春秋的回声——左传的文化研究[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
    [109]董治安.先秦文献与先秦文学[M].齐鲁书社,1994.
    [110]葛晓音.汉唐文学嬗变[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111]张高评.左传之文学价值[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10月版.
    [112]张高评.<左传>文章义法撢微[M]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10月初版.
    [113][美]王靖宇.中国早期叙事文研究[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114]王靖宇.<左传>与中国传统小说论集[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115][日]冈村繁.周汉文学史考[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16][奥]弗洛伊德.梦的解析[M].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
    [117][瑞]荣格著、史济才译.人及其象征[M].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
    [118]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M].商务印书馆,198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