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突围与文类重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讨论鲁迅的文学,“诗力”是一个关键词。“诗力”的提出与鲁迅对清末文坛的基本判断相关,即一方面不满于把文学仅仅作为启蒙的手段,另一方面也不满于将文学视为闲书的传统观念。因此,在文化大转型的过程中,“文学”自身就成为一个需要重新审视、界定的对象。鲁迅早期关于文学的思考集中体现在留日时期的五篇文言论文中。在他看来文学之所以必要,就在于以抵抗的姿态介入人的精神生活,即“撄人心”。也就是说文学虽然与“实利”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却必须以自己的方式触及人的灵魂,这可以视为文学的“无用之用”,也使文学获得独立的内在规定性。正是在这一点上文学不但与科学,而且与历史、哲学等区别开来。以“撄人心”为基础,突出文学“刚健抗拒破坏挑战”的一面,即拜伦、雪莱等“精神界之战士”所开辟的传统,就成为鲁迅“诗力”观的核心。鲁迅以“诗力”为核心不但解决了文学在审美与功利之间的纠葛,而且从根本上重新定义了“文学”,并为自己此后的写作奠定了基调。
     对于“诗力”的追求在鲁迅后期的杂文写作当中有着最为充分的体现。鲁迅的杂文以1927年为界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与前期杂文相比较,后期杂文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更深入地介入政治领域。随着“革命文学”的兴起以及自身身份的变化,鲁迅不得不认真思考文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政治气氛的高涨虽然难免对文学写作形成一定程度的约束,但对追求“诗力”的鲁迅文学而言却是难得的机遇。所以鲁迅并不反对文学承担相应的政治内容,甚至认为介入政治是文学的题中应有之义,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介入?抵抗性的“撄人心”的杂文写作在面对政治的时候无疑成为最佳选择。也正是在与政治的对决中,鲁迅后期的杂文达到了一种新的高度。追求“诗力”的写作强调以抵抗的姿态介入人的精神生活,最终往往指向人的生存以及写作本身,成为灵魂的拷问和文体上的实验。鲁迅后期的杂文就是在与政治的对决中探测写作的各种可能和限度,所以杂文写作既是一种文化上的突围,又是一种文类上的重构。
     本文在具体文本分析的基础上力图呈现出鲁迅后期杂文在文学与现实,特别是政治的对决中获得“诗力”的探索过程。探讨鲁迅后期杂文“诗力”的生成,自然必须回到当时的历史语境,但从外部的时代语境入手却并非最佳选择。作为一种极具个人色彩的写作体式,鲁迅的个人境遇往往更值得重视。时代语境也只有与鲁迅的个人境遇,也即自己“本身上的事实”发生关联时,才可能成为具体而微的话题进入鲁迅的杂文。具体来说,参与“革命文学论争”、介入《自由谈》以及晚年(1934年后)面对疾病和死亡都对鲁迅后期的杂文写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章分以下四章展开论述:
     第一章讨论对最后十年鲁迅的思想和文学影响深远的“革命文学论争”,特别是“论争”中鲁迅对杂文的态度。“论争”对鲁迅而言正如竹内好所说是一种“终生的余业”,鲁迅参与论争既是一种姿态的选择也是一种写作的策略。所以本章希望从“革命文学论争”的立场、内容以及论争作为一种形式的角度来讨论鲁迅在论争中的杂文写作。与创造社、太阳社的“革命文学论争”为鲁迅重新审视文学与革命、政治的关系提供了绝好的机会,也为鲁迅后十年选择杂文为主要写作文类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讨论《自由谈》与鲁迅杂文写作的关系。1933年鲁迅为何介入《自由谈》?以何种方式介入《自由谈》?介入《自由谈》对其杂文写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鲁迅主动介入《自由谈》既是此前“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的延续,同时又是在商业报刊上试探杂文写作的种种可能。本章分别从《自由谈》版面的革新、《自由谈》与《大晚报》的对峙、读者与作者群的变化等因素入手考察其与鲁迅杂文写作的关联。鲁迅在既适应媒介的要求同时又借用媒介这个平台的夹缝中,逐渐发展出一套比较成熟的写作模式,而这一写作模式最终又导致鲁迅杂文写作在文体意识上的自觉。
     第三章主要讨论晚年境遇与鲁迅杂文写作的关系。鲁迅生命的最后两年几乎是在与疾病、死亡的斗争中过来,与此同时又处在各种左翼矛盾的中心地带。要理解鲁迅晚年的杂文写作必须先对其晚年的境遇有一个确切的认知。具体来说,本章希望从交游、疾病、死亡入手来分析鲁迅晚年所面临的重重困境,以及由此带来的杂文写作上的变化。总体上讲,一方面鲁迅此时在杂文中对中国的历史文化、知识分子问题,乃至生命本身均有较集中的论说;另一方面我们会发现,鲁迅的自我反省意识越来越强烈,如对之前坚持的“启蒙理想”等有着较为复杂的态度,杂文风格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出复调性特征。
     第四章通过对鲁迅早期文学思想的梳理、以及对厨川白村、苏俄文艺理论等相关翻译的分析,试图从话语形构的角度来探讨鲁迅杂文观念的形成以及后期杂文的形式问题。“诗力”不但是鲁迅后期杂文的核心命题,而且促成了在形式上“陌生化”的审美追求。
"The strength of poem" was a key word for discussing Lu 'Xun's literature. That Lu Xun proposed "the strength of poem" in literature was based on his fundamental judgment about the literary circles at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He didn't satisfied with the popular idea that time that literature was only to be considered as an instrument for enlightenment, neither did he satisfied with the traditional idea that literature was considered as light readings. Therefore, literature itself became an objective needed to be rethought and redefined in the course of the great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The focused thinking about literature by Lu Xun in his early age was embodied in his five theses written by classical Chinese during his period of studying in Japan. He thought the reason why literature was necessary for human was that literature could get involved in human's spiritual life as being a pose of resistance which could be expressed as "to stir up human". That is to say, though literature hadn't a direct connection with "actual gains", it must touch humans' soul by its own way, which could be considered as the unique "useless" function of literature and gained an independent inherent character for it, which differed literature from scienc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Based on the function of "to stir up human", emphasizing the vigorous, defying, destroying, and challenging literature which was among the literary tradition initiated by Byron and Shelley etc. became the core of Lu Xun's "the strength of poem" theory. Relying on this theory, Lu Xun not only resolved literature's entanglement between art and utility, but also redefined "literature" fundamentally, and established the keynote for his later writing.
     The pursuit for "the strength of poem" was most amply reflected in Lu Xun's essay writing (杂文写作)in his later stage. His essay writing could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two periods by1927. Compared with the essay in earlier stage, the prominent feature of the essay in later stage was that the essay got more deeply involved in the political field. Faced with the rise of the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and the change of the identity of Lu Xun himself, he had to seriously think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politics. The upsurge of the political air inevitably brought about some constraint to literature; however, it was also a rare chance for Lu Xun's literature which pursued for "the strength of poem". Hence, Lu Xun not only didn't object that literature was required to bear corresponding political content, but also thought literature ought to be involved in politics. The question was how to get involved in politics? Undoubtedly the resistant essay writing aimed to "stir up human" became the best choice in the face of politics. It was in the duel between literature and politics that Lu Xun's essay in his later stage arrived in a new altitude. The writing pursuing for "the strength of poem" emphasized being involved in humans'spiritual life with a pose of resistance, which was finally led to humans'existence and writing itself, and became a torture for the soul and a experimentation in the literary style. Lu Xun's essay in his later stage was applied to explore the various 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 of the writing in the duel between literature and politics, which meant it was a cultural breakout, as well as a reconstruction of the category of literature.
     My thesis tried to present the course of Lu Xun's essay in his later stage exploring to gain "the strength of poem" in the duel between literature and reality especially politics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oncrete text. For arguing the creation of "the strength of poem" of Lu Xun's essay in his later stage, it was natural to go back to the history context at the time. But starting from the external context of that time was not the best choice. As a writing style extremely colored by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Lu Xun's personal circumstances ought to b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ntext of the time became small but complete to be formed into his essay only when it was connected with his personal circumstances, his "own fact itself. That is to say, joining in "the debate of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getting involved in the journal "Free Talk", and facing with the disease and the death in his remaining years (after1934) were all significant to Lu Xun's essay writing in his later stage.
     The thesis wa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and discussed as follows:
     Chapter one discussed "the debate of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that profoundly influenced Lu Xun's thought and literature in his last ten years, especially his attitude to the essay during the debate. Just as Takeuchi Yoshimi said,"debate" was a kind of "sideline all his life" for Lu Xun, so his taking part in the debate was a choosing pose as well as a writing strategy. In this chapter, I tried to argue Lu Xun's essay writing during the debat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tandpoint and the content of "the debate of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and of the debate being as a form."The debate of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between Lu Xun and the Creation Society and the Sun Society supplied an excellent chance for Lu Xun to re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revolution and politics, and also established the foundation for his choosing the essay as the main literary category in his late ten years.
     Chapter two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journal "Free Talk" and Lu Xun. Why and how did Lu Xun get involved in the journal "Free Talk" in1933? And what influence had it brought to his essay writing? Lu Xun's actively getting involved in the "Free Talk" was the continuity of the social criticism and civilized criticism before that, as well as the exploring the various possibilities of the essay writing in the business newspapers and journals. In this chapter, I tri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evance between Lu Xun's essay writing and the renovation of the edition of the "Free Talk", the confrontation between the "Free Talk" and "the Great Evening Paper", and the change of the authors and the readers, etc. Lu Xun was adjust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the media while borrowing the media as an expressing platform, and gradually developed a rather ripe writing mode, which finally resulted in the consciousness of Lu Xun's essay writing in the literary style.
     Chapter three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u Xun's circumstances in his remaining years and his essay writing. Lu Xun spent his last two years almost on the struggle with the disease and the death, and at the same time he was in the middle zone of kinds of contradictions in the Left. To understand his essay writing in his later stage, a precise cognition for his circumstances in his remaining years was first required. That is to say, in this chapter, I tried to analyze the serious difficulties Lu Xun had to face in his remaining years seeing from the people around him, his disease and the upcoming death, and the corresponding change in his writing. In conclusion, on the one hand, Lu Xun focused on remarking on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intellectuals themselves, and even life itself. On the other hand, we would find that his consciousness of self-reflection was getting stronger. For example, he had a rather complex attitude to his ideal of enlightenment before, and his essay style represented a polyphonic characteristic to some extent.
     Chapter four discussed the formation of Lu Xun's idea of the essay and the problem on the form of his essay in his later st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figuration by clearing up Lu Xun's literary thought in his early age and analyzing his translation for the literary theory from Kuriyagawa Hakuson and the Soviet Union."The strength of poem" not only became the core proposition of his essay in his later stage, but also caused the aesthetic pursuit for defamiliarization in the literary style.
引文
1傅斯年:《随感录》(四),《新潮》第1卷第5号,1919年5月。
    2孙伏园:《读热风》,《京报副刊》,1925年11月18日。
    3冯文炳:《从牙齿念到胡须》,《京报副刊》,1925年12月14日。
    4黎锦明:《论体裁描写与中国新文艺》,《文学周报》第5卷第2期,1927年8月。
    5徐丹甫(梁实秋):《时事新报·书报春秋》,1927年6月5日。
    6谭正璧:《中国文学进化史》,上海光明书局,1929年。
    7李素伯:《小品文研究》,新中国书局,1932年。
    8孙席珍:《现代中国散文选》,北平人文书店,1935年。
    9李长之:《鲁迅批判》,北京出版社,2003年。
    10巴人:《论鲁迅的杂文》,远东书店,远东出版社,1940年。
    11田仲济:《鲁迅的杂文观》,《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12李广田:《鲁迅的杂文》,《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上)。
    13朱自清:《鲁迅先生的杂感》,《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上)。
    14方璧(茅盾):《鲁迅论》,《小说月报》第18卷第11期,1927年11月。
    15冯雪峰:《讽刺文学与社会改革》,《萌芽月刊》第1卷第5期,1930年5月。
    16何凝(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鲁迅杂感选集》,青光书店,1933年7月。
    17西滢:《闲话》,《现代评论》第3卷第71期,1926年4月。
    18林希隽:《杂文和杂文家》,《现代》第5卷第5期,1934年9月。
    19苏雪林:《论鲁迅的杂感文》,《文艺》第4卷第3期,1937年3月。
    20冯雪峰:《谈谈杂文》,《文汇报》1950年6月30日。
    21唐弢:《鲁迅杂文的艺术特征》,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7年。
    22王瑶:《论鲁迅作品与中国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23刘再复:《论鲁迅杂感文学中的‘社会相’类型形象》,《文学评论》1981年第5期。
    24郭预衡:《鲁迅杂文——一代史诗》,《鲁迅研究》第2辑,1981年2月。
    25王献永:《论鲁迅杂文的艺术构思》,《鲁迅研究》第3辑,1984年6月。
    26周作人:《鲁迅的青年时代》,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0页。
    27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73页。
    28周作人:《论文章之意义暨其使命因及中国近时论文之失》,《周作人文类编·本色》,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2页。
    29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鲁迅全集》第3卷,第437页。
    30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4卷,第525页。
    31鲁迅:《七论“文人相轻”——两伤》,《鲁迅全集》第6卷,第419页。
    32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70页。
    33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58页。
    34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84页。
    35木山英雄:《“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24页。
    36鲁迅:《杂感》,《鲁迅全集》第3卷,第53页。
    37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第440页。
    38周作人:《鲁迅的故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45页。
    39竹内好这里借用了林语堂的说法。林语堂在《鲁迅》一文中总结鲁迅的处世法为:“如果他觉得不大容易过下去的时候,他觉得不能不装死或经过一种蛰伏的时期以安息他的心灵的时候,那么他便这样做”。并认为鲁迅至1928年共经历了三回的“蛰伏”,其中第一次就是在北京“一心抄他的汉碑,玩他的古董”。《鲁迅》,《北新》第3卷第1期,1929年1月1日。
    40竹内好:《近代的超克》,三联书店,2005年,第46页。
    41鲁迅:《藤野先生》,《鲁迅全集》第2卷,第317页。
    42竹内好:《近代的超克》,第58页。
    43竹内好:《近代的超克》,第69页。
    44鲁迅:《鲁迅译著书目》,《鲁迅全集》第4卷,第188页。
    45竹内好:《近代的超克》,第80页。
    46钱理群:《与鲁迅相遇》,三联书店,2003年,第98页。
    47竹内好的《鲁迅》在40年代出版后在日本的鲁迅研究界有相当大的影响,也可以看做日本文坛和思想界关于“文学与政治”论争的一部分。丸山升基于此提出另外一种关于鲁迅的解读,挑战竹内好的鲁迅模式,这就是1965年出版的《鲁迅——其文学与革命》。随后竹内芳郎又对以上两人同时发难,并引发一场论争。关于此段纠葛,参见赵京华的《作为民族自我反省和思想抵抗的鲁迅像》,收入《周氏兄弟与日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
    48丸山升:《鲁迅·革命·历史——丸山升现代中国文学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7页。
    49鲁迅:《两地书八》,《鲁迅全集》第11卷,第31页。
    50丸山升:《鲁迅·革命·历史——丸山升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30页。
    51按照本文已有的解读,三人关于鲁迅沉默期的界定可以简化为:竹内好1912-1918,丸山升1913-1918.钱理群1908-1918。
    52高远东:《现代如何“拿来”——鲁迅的思想与文学论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66页。
    53周作人:《鲁迅的青年时代》,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4页。
    54鲁迅:《致蒋抑卮》,《鲁迅全集》第11卷,第329页。
    55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第439页。
    56鲁迅:《<域外小说集>序言》,《鲁迅全集》第10卷,168页。
    57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70页。
    58同上,第85页。
    60鲁迅:《厦门通信三》,《鲁迅全集》第3卷,第413页。
    61鲁迅:《答有恒先生》,《鲁迅全集》第3卷,第473页。
    62鲁迅:《致李秉中》,《鲁迅全集》第11卷,第527页。
    63鲁迅:《厦门通信》,《鲁迅全集》第3卷,第388页。
    64鲁迅:《厦门通信二》,《鲁迅全集》第3卷,第392页。
    65鲁迅:《在钟楼上》,《鲁迅全集》第4卷,第32页。
    66鲁迅:《两地书四一》,《鲁迅全集》第11卷,第119页
    67鲁迅:《两地书六六》,《鲁迅全集》第11卷,第188页
    68鲁迅:《<坟>题记》,《鲁迅全集》第1卷,第4页。
    69鲁迅:《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第1卷,299页。
    70鲁迅:《颇恶声论》,《鲁迅全集》第8卷,第26页。
    71鲁迅:《致李秉中》,《鲁迅全集》第11卷,453页。
    72鲁迅:《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第1卷,300页。
    73鲁迅:《怎么写》,《鲁迅全集》第4卷,第19页。
    74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4年,第60页。
    75鲁迅:《略谈香港》,《鲁迅全集》第3卷,第451页。
    76鲁迅:《<自选集>自序》,《鲁迅全集》第4卷,第468页。
    77朱晓进:《政治文化与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页,第3页。
    79鲁迅:《320423致台静农》,《鲁迅全集》第12卷,第300页。
    80鲁迅:《两地书七一》,《鲁迅全集》第11卷,第199页。
    81鲁迅:《两地书五三》,《鲁迅全集》第11卷,第152页。
    82鲁迅:《忽然想到三》,《鲁迅全集》第3卷,第16页。
    83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第440页。
    84周作人:《论文章之意义暨其使命因及中国近时论文之失》,《周作人文类编·本色》,第7页。
    85同上,第10页。
    86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74页。
    87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46页。
    88同上,第52页。
    89同上,第55页。
    90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65页。
    91鲁迅:《导师》,《鲁迅全集》第3卷,第58页。
    92鲁迅:《怎么写》,《鲁迅全集》第4卷,第21页。
    93鲁迅:《在钟楼上》,《鲁迅全集》第4卷,第30页。
    94鲁迅:《出了象牙之塔·后记》,《鲁迅全集》第10卷,第266页。
    95鲁迅:《文艺与政治的歧途》,《鲁迅全集》第7卷,第115,116,119,121页。
    96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73页。
    97木山英雄:《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25页。
    98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75页。
    99鲁迅:《祝中俄文字之交》,《鲁迅全集》第4卷,第473页。
    100周作人:《鲁迅的青年时代》,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75页。
    101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4卷,第526页。
    102周作人:《鲁迅的故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55页。
    103张静庐:《中国现代出版史料》甲编,第10,8,11页。
    104鲁迅:《致胡适》,《鲁迅全集》第11卷,第387页。
    105鲁迅:《致陈濬》,《鲁迅全集》第12卷,第143页。
    106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全集》第3卷,第538页。
    107鲁迅:《致韦素园》,《鲁迅全集》第12卷,第16页。
    108鲁迅:《通信》,《鲁迅全集》第3卷,第465页。
    109木山英雄:《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第122页。
    110鲁迅:《黄花节的杂感》,《鲁迅全集》第3卷,第428页。
    111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鲁迅全集》第3卷,第437页。
    112参看丸山升在《“革命文学论战”中的鲁迅》的说法,《鲁迅·革命·历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13张广海:《论鲁迅对托洛茨基文艺理论的接受》,《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9年第4期。
    114鲁迅:《怎么写》,《鲁迅全集》第4卷,第20页。
    115鲁迅:《文艺与政治的歧途》,《鲁迅全集》第7卷,第120页。
    116鲁迅:《鲁迅译著书目》,《鲁迅全集》第4卷,第188页。
    117鲁迅:《农夫译者附记》,《鲁迅全集》第10卷,第509页。
    118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鲁迅全集》第4卷,第212页。
    119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页。
    120参见金观涛、刘青峰对“革命”一词做的观念史分析和相关统计,《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中篇第十节“革命观念在中国的起源和演变”,法律出版社,2009年。
    121鲁迅:《小杂感》,《鲁迅全集》,第556页。
    122鲁迅:《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鲁迅全集》,第7卷,第306页。
    123鲁迅:《在上海的鲁迅启事》,《鲁迅全集》第4卷,第76页。
    124鲁迅:《阿Q正传的成因》,《鲁迅全集》第3卷,第395页。
    125鲁迅:《我还不能“带住”》,《鲁迅全集》第3卷,第260页。
    126鲁迅:《通信》,《鲁迅全集》第3卷,第469页。
    127鲁迅:《“公理”之所在》,《鲁迅全集》第3卷,第515页。
    128鲁迅:《关于知识阶级》,《鲁迅全集》第8卷,第227页。
    129青野季吉:《关于知识阶级》,《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第567页。
    130鲁迅:《致萧军、萧红》,《鲁迅全集》,第13卷,第287页。
    131鲁迅:《“醉眼”中的朦胧》,《鲁迅全集》第4卷,第62页。
    132鲁迅:《文坛的掌故》,《鲁迅全集》第4卷,第123页。
    133鲁迅:《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1卷,第225页。
    134鲁迅:《流氓的变迁》,《鲁迅全集》第4卷,第160页。
    135鲁迅:《上海文艺界之一瞥》,《鲁迅全集》第4卷,第299页。
    136鲁迅:《上海文艺界之一瞥》,《鲁迅全集》第4卷,第305页。
    137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鲁迅全集》第4卷,第242页。
    138鲁迅:《革命文学》,《鲁迅全集》第3卷,第568页。
    139鲁迅:《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第1卷,第301页。
    140鲁迅:《卢梭与胃口》,《鲁迅全集》第3卷,第578页。
    141鲁迅:《文学的阶级性》,《鲁迅全集》第4卷,128页。
    142仿吾:《完成我们的文学革命》,《洪水》半月刊第3卷第25期,1927年1月16日。
    143冯乃超:《艺术与社会生活》,《文化批判》创刊号,1928年1月15日。
    144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文学革命》,《创造月刊》第1卷第9期,1928年2月1日。
    145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第2号,1928年2月15日。
    146钱杏邨:《死去了的阿Q时代》,《太阳月刊》第3号,1928年3月1日。
    147杜荃(郭沫若):《文艺战上的封建余孽——批评鲁迅的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1928年8月10日《创造月刊》第2卷第1期。
    148鲁迅:《这个与那个》,《鲁迅全集》第3卷,第153页。
    149鲁迅:《“醉眼”中的朦胧》,《鲁迅全集》第4卷,第66页。
    150鲁迅:《叶永蓁作小小十年小引》,《鲁迅全集》第4卷,151页。
    151鲁迅:《非革命的急进革命论者》,《鲁迅全集》第4卷,232页。
    152鲁迅:《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鲁迅全集》第4卷,第113页。
    153鲁迅:《在钟楼上》,《鲁迅全集》第4卷,第36页。
    154鲁迅:《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鲁迅全集》第4卷,378页。
    155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第2号,1928年2月15日。
    156李初梨:《自然生长性与目的意识性》,《思想》月刊第2期,1928年9月15日。
    157张宁:《无数人们与无穷远方:鲁迅与左翼》,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7页。
    158麦克昂(郭沫若):《英雄树》,《创造月刊》第1卷第8期,1928年1月1日。
    159成仿吾:《祝词》,《文化批判》创刊号,1928年1月15日。
    160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鲁迅全集》第4卷,第239页。
    161鲁迅:《<竖琴>译后“附记”》,《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第9卷,第460页。
    162鲁迅:《杂感》,《鲁迅全集》第3卷,第52页。
    163钱杏邮:《中国新兴文学中的几个具体的问题》,1930年1月10日《拓荒者》创刊号。
    164芦田肇:《钱杏邨的“新写实主义”》,收入王风、白井重范编《左翼文学的时代——日本“中国三十年代文学研究会”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165鲁迅:《太平歌诀》,《鲁迅全集》第3卷,105页。
    166鲁迅:《非革命的急进革命论者》,《鲁迅全集》第4卷,231页。
    167鲁迅:《关于知识阶级》,《鲁迅全集》第8卷,第229页。
    168竹内好:《近代的超克》,第4页。
    169胡适:《三侠五义序》,《胡适文集》第4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69页。
    170鲁迅参与的论争和关于鲁迅的论争,历来是鲁迅研究和言说中的一大热点。在论争的资料整理方面,陈 漱渝用功甚勤,先后编有《一个都不宽恕——鲁迅和他的论敌》,《鲁迅论争集》,《谁挑战鲁迅——新时期关于鲁迅的论争》;另外傅光明编《论战中的鲁迅》、高旭东编《世纪末的鲁迅论争》等均可参考。
    171钱杏邨:《死去了的阿Q时代》,《太阳月刊》3月号,1928年3月1日。
    172鲁迅:《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鲁迅全集》第4卷,第112页。
    173鲁迅:《忆刘半农君》,《鲁迅全集》第6卷,第73页。
    174鲁迅:《“中国文坛的悲观”》,《鲁迅全集》第5卷,第263页。
    175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鲁迅全集》第6卷,第566页。
    176梁启超:《辩论术之实习与学理序》,《饮冰室合集》第4册,第36卷,中华书局,1989年。
    1777鲁迅:《“中国文坛的悲观”》,《鲁迅全集》第5卷,264页。
    178鲁迅:《帮忙文学与帮闲文学》,《鲁迅全集》第7卷,第405页。
    179鲁迅:《七论“文人相轻”——两伤》,《鲁迅全集》第6卷,第419页。
    180鲁迅:《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鲁迅全集》第4卷,第466页。
    181鲁迅:《通讯(复吕蕴儒)》,《鲁迅全集》第7卷,第282页。
    182迈克尔·毕利希:《论辩与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9页。
    183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序言》,《鲁迅全集》第6卷,第225页。
    184鲁迅:《文人无文》,《鲁迅全集》第5卷,第90页。
    185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鲁迅全集》第4卷,第214页。
    186吴泰昌整理,《阿英忆左联》,《新文学史料》1980年第1期。
    187冯夏熊整理,《冯雪峰谈“左联”》,《新文学史料》1980年第1期。
    188鲁迅:《280606致章廷谦》,《鲁迅全集》第12卷,第120页。
    189鲁迅:《病后杂谈》,《鲁迅全集》第6卷,第177页。
    190鲁迅:《病后杂谈之余》,《鲁迅全集》第6卷,第197页。
    191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全集》第3卷,第535页。
    192钱理群:《心灵的探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3页。
    193鲁迅:《习惯与改革》,《鲁迅全集》第4卷,第228页。
    194人文主义与人道主义在新文化时期是两个相互对立的命题,但英文表述却都是"Humanism",为了对两者做出区别,汪晖采用了“时间性的人文主义”和“空间性的人文主义”两个概念,分别对应五四时期的人道主义和人文主义。参见汪晖的《中国的人文话语》,收入《死火重温》,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195爱德华·W·萨义德:《人文主义与民主批评》,第31页。
    196麦克昂(郭沫若):《英雄树》,1928年1月1日《创造月刊》第1卷第8期。
    197成仿吾:《全部的批判之必要——如何才能转换方向的考察》,1928年3月1日《创造月刊》第1卷第10期。
    198何大白:《革命文学的战野》,1928年6月15日《畸形》半月刊第2号。
    199鲁迅:《<壁下译丛>小引》,《鲁迅全集》第10卷,第306页。
    200普力汉诺夫:《论艺术》,《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第11卷,第241页,人民出版社。
    201普力汉诺夫:《车勒芮绥夫斯基的文学观》,《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第12卷,第98页
    202李何林编:《中国文艺论战》,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1页。
    203斋藤敏康:《福本主义对李初梨的影响——创造社“革命文学”理论的发展》,《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年第3期。
    204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首先将修辞术的范围限定在“或然式证明”,同时将修辞定义为“一种能在任何一个问题上找出可能的说服方式的功能”,参见《修辞学》第22、24页,三联书店,1991年。
    205刘亚猛:《西方修辞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第34页。
    206康德:《逻辑学讲义》,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5页。
    207金兆梓:《实用国文修辞学》,中华书局,1932年再版,第4页。
    208鲁迅:《两地书十》,《鲁迅全集》第11卷,第41页。
    209鲁迅:《两地书十二》》,《鲁迅全集》第11卷,第47页。
    210西滢:《闲话》,《现代评论》第3卷第53期,1925年12月12日。
    211鲁迅:《这样的战士》,《鲁迅全集》第2卷,第219页。
    212木山英雄:《<野草>主题构建的逻辑及其方法》,《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第66页。
    213钱理群:《与鲁迅相遇》,三联书店,2003年,第298页。
    214胡适:《胡适书信集》上册,耿云志、欧阳哲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23页。
    215王晓明:《一份杂志和一个“社团”》,《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第193页。
    216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出版,1955年,第247页。
    217唐弢:《影印本申报·自由谈序》,刘纳编选《唐弢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第223页。
    218胡道静:《新闻史上的新时代》,《上海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528,530页。
    219《本报六十周年纪念年宣言》,《申报》1931年9月1日第12版。
    221马荫良:《报纸革新要抓“头”和“尾”——回忆一九三一年申报的改革》,《新闻记者》,1987年第1期。
    222胡道静:《上海的日报》,《上海历史研究》,第20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223袁殊:《学校新闻讲话》,湖风书局,1932年。
    224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出版,1955年,第212页。
    225张若谷:《三十年来报纸副刊的演变》,《异国情调》,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6年。
    126《申报六十周年革新计划宜言》,《申报月刊》,1932年11月30日。
    227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出版,1955年,第6页。
    228戈公振:《中国报学史》,第113页。
    229包天笑:《辛亥革命前后的上海新闻界》,杨光辉等编《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新华出版社,1986年,第153页。
    230胡道静:《上海的日报》,《上海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98页。
    231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第321页。
    232胡适:《十七年的回顾》,欧阳哲生主编《胡适文集》第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14页。
    233雷缙:《申报馆过去之现状》,张静庐辑注《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丁编,中华书局出版,1959年,第7页。
    234《日报界之大活动》,《时报》,1905年2月8日。
    235陈冷:《申报二万号纪念感言》,《申报二万号特刊》,1928年11月19日。
    236陶行知:《胡适捉鬼》,《申报·自由谈》,1931年9月3日。
    237黎烈文:《幕前致辞》,《申报·自由谈》,1932年12月1日。
    238黎烈文:《黎烈文启事》,《时事新报》,1933年7月7日。
    239《投稿简章》,《申报·自由谈》,1932年12月2日。
    240叶圣陶:《今天天气好呵!》,《申报·自由谈》,1932年12月1日。
    241傅东华:《谈难》,《申报·自由谈》,1932年12月29日。
    242泽:《说话的艺术》,《申报·自由谈》,1933年1月10日。
    243顾凤城:《我们所要求的文学》,《申报·自由谈》,1932年12月25日。
    244鲁迅:《伪自由书·前记》,《鲁迅全集》第5卷,第4页。
    245沈刚甫:《“看”和“逃”》,《申报·自由谈》,1932年12月31日。
    246周木斋:《骂人与自骂》,《涛声》第2卷第4期,1933年1月21日。
    247唐弢:《影印本申报自由谈序》,《唐弢文论选》,第224页。
    248李欧梵:《“批评空间”的开创——从申报“自由谈”谈起》,《现代性的追求》,第21页,三联书店,2000年。
    249参见陈平原,《晚清:报刊研究的视野及策略》,《文学的周边》,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
    250《时报发刊例》,《时报》,1904年6月12日。
    251《论说》,《申报》1905年2月7日。
    252范伯群:《名编周瘦鹃的标新立异精神》,《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4月。
    253周瘦鹃:《笔墨生涯鳞爪》,《周瘦鹃文集》第4卷,文汇出版社,2011年,第310页。
    254(加)马歇尔·麦克卢汉:《人的延伸——媒介通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44页.
    255鲁迅:《<花边文学>序言》,《鲁迅全集》第5卷,第438页。
    256林默(廖沫沙):《论“花边文学”》,《大晚报火炬》,1934年7月3日。
    258陈平原:《晚清:报刊研究的视野及策略》,《文学的周边》,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第103页。
    259鲁迅:《上海文艺之一瞥》,《鲁迅全集》第4卷,第298页。
    261鲁迅:《华盖集·题记》,《鲁迅全集》第3卷,第4页。
    262鲁迅:《花边文学·序言》,《鲁迅全集》第5卷,第437页。
    263鲁迅:《伪自由书·前记》,《鲁迅全集》第五卷,第3页。
    264鲁迅在1931所写的《沉渣的泛起》、《以脚报国》,都以《自由谈》中的文章为对象。
    265鲁迅:《我和语丝的始终》,《鲁迅全集》第4卷,第175页。
    266鲁迅:《伪自由书·前记》,《鲁迅全集》第5卷,第4页。
    267《编辑室》,《申报·自由谈》,1933年1月30日。
    268《编辑室启事(一)》,《申报自由谈》,1932年12月12日。
    270鲁迅:《伪自由书·后记》,《鲁迅全集》第5卷,第162页。
    271张静庐:《中国的新闻纸》。
    272曹聚仁:《上海春秋》,三联书店,2007年,第151页。
    273曾虚白:《一个外行人办报的经验谈》,《曾虚白自选集》,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第238页。
    274同上,第244页。
    275《本报正式出报预告》,《大晚报》,1932年2月12日。
    276《本报扩充篇幅启事》,《大晚报》,1932年6月27日。
    277《我们的戒条》,《大晚报·辣椒与橄榄》,1933年3月6日。
    278《编者独语》,《大晚报·火炬》,1933年8月4日。
    279《火炬征稿启事》,《大晚报·火炬》,1933年11月16日。
    280鲁迅:《不通两种》,《鲁迅全集》第5卷,第23页。
    281鲁迅:《“以夷制夷”》,《鲁迅全集》第5卷,第116页。
    282鲁迅:《伪自由书·后记》,《鲁迅全集》第5卷,第163页。
    283鲁迅:《340304致黎烈文》,《鲁迅全集》第13卷,35页。
    284唐弢:《影印本申报·自由谈序》,《唐弢文论选》,第233页。
    285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第592页。
    286(加)马歇尔·麦克卢汉:《人的延伸——媒介通论》,第245页。
    287《幕前致辞》,《申报·自由谈》,1932年12月1日。
    288《民意测验》,《申报·自由谈》,1932年12月1日。
    289《编辑室》,《申报·自由谈》,1932年12月4日。
    291《编辑室启事》,《申报·自由谈》,1932年12月19日。
    292<编辑室》,《申报·自由谈》,1933年3月15日。
    293《编辑室》,《申报·自由谈》,1933年5月6日。
    294景宋(许广平):《略谈鲁迅先生的笔名》,《申报·自由谈》,1938年10月21日。
    295徐懋庸:《不惊人集·前记》,《人间世》第6期,1934年6月20日。
    296徐懋庸:《徐懋庸回忆录》,《新文学史料》第3期,1980年8月22日。
    297唐弢:《推背集·前记》,《申报·自由谈》,1935年9月10日。
    298唐弢:《浮生自述——唐弢谈他的生平经历和文学生涯》,《新文学史料》第4期,1986年11月22日。
    299鲁迅:《330714致黎烈文》,《鲁迅全集》第12卷,第420页。
    300叶紫:《从这庞杂的文坛说到我们这刊物》,《无名文艺》创刊号,1933年2月5日。
    301王西彦:《我所认识的黎烈文》,《新文学史料》,1981年第4期。
    302刘半农:《初期白话诗稿序目》,《初期白话诗稿》,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
    303冯雪峰:《鲁迅先生计划而未完成的著作——片断回忆》,《宇宙风》半月刊第50期,1937年11月。
    304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70页。
    305卡尔·曼海姆著:徐彬译,《卡尔·曼海姆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1页。
    306唐弢:《生命册上》,《中国作家》第1卷第1期,1947年10月。
    307唐弢:《学贾》,《万象》第4年第3期,1944年9月。
    308明徐懋庸:《一个“知识界的乞丐”的自白》,《读书生活》第2卷第3期,1935年6月。
    309唐弢:《浮生自述——唐弢谈他的生平经历和文学生涯》,《新文学史料》第4期,1986年11月22日。
    310徐懋庸:《一个“知识界的乞丐”的自白》,《读书生活》第2卷第3期,1935年6月。
    311唐驶:《我与杂文》,《人物》,1983年。
    312鲁迅:《徐懋庸作<打杂集>序》,《鲁迅全集》第6卷,第300页。
    313《编辑室》,《申报·自由谈》,1933年5月25日。
    314鲁迅:《330527致黎烈文》,《鲁迅全集》第12卷,第399页。
    315鲁迅:《330504①致黎烈文》,《鲁迅全集》第12卷,第392页。
    316鲁迅:《330504②致黎烈文》,《鲁迅全集》第12卷,第393页。
    317岂凡(章克标):《谈风月》,《申报·自由谈》,1933年5月28日。
    318曹聚仁:《风》,《谈风月》,《申报·自由谈》,1933年6月1日。
    319散园:《风月救国谈》,《大晚报》,1933年6月2日。
    320鲁迅:《330607致黎烈文》,《鲁迅全集》第12卷,第402页。
    321鲁迅:《夜颂》,《鲁迅全集》第5卷,第203页。
    322《闸北天宝路翔舞台昨肇惨剧》,《申报》,1933年5月29日第十版。
    323鲁迅:《推》,《鲁迅全集》第5卷,第206页。
    324达伍(廖沫沙):《第三种人的“推”》,《申报·自由谈》,1933年7月24日。
    325鲁迅:《“推”的余谈》,《鲁迅全集》第5卷,第243页。
    326孙泱:《从“推”到“拿”》,《申报·自由谈》,1933年7月30日。
    327徐懋庸:《“揣”》,《申报·自由谈》,1933年8月8日。
    328周木斋:《拉》,《申报·自由谈》,1933年8月19日。
    329何榖天:《忆“推”》,《大晚报·火炬》,1933年8月8日。
    330?因:《拔的秘诀》,《申报·春秋》,1933年10月26日。
    331曲辰:《拉》,《申报·谈言》,1933年12月19日。
    332鲁迅:《准风月谈·前记》,《鲁迅全集》第5卷,第199页。
    333鲁迅:《花边文学·序言》,《鲁迅全集》第5卷,第437页。
    334夏志清称“作为民国成立二十年来的坏风恶习来看,鲁迅的杂文非常有娱乐性,但是因为他基本的观点不多——即使是发挥得淋漓尽致——所以他十五本杂文给人的总印象是搬弄是非、啰啰嗦嗦”(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第45页,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司马长风认为鲁迅参加左联后“写的全是‘投枪’和‘匕首’遂与纯文学的创作不大相干了”(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中卷》,第111页,香港昭明出版社)。
    335李长之:《鲁迅之杂感文》,《鲁迅批判》,北京出版社,2003年。
    336李欧梵:《“批评空间”的开创》,《现代性的追求》三联书店,2000年,第19页。
    337木山英雄:《实力与文章的关系——周氏兄弟与散文的发展》,《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8页。
    338鲁迅:《且介亭杂文·序言》,《鲁迅全集》第6卷,第3页。
    339徐懋庸:《鲁迅的杂文》,李宗英、张梦阳编,《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206页。
    340田仲济:《鲁迅的杂文观》,李宗英、张梦阳编,《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上),第627页。
    341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序言》,《鲁迅全集》第6卷,第225页。
    342鲁迅:《热风·题记》,《鲁迅全集》第1卷,第308页。
    343鲁迅:《华盖集·题记》,《鲁迅全集》第3卷,第5页。
    344鲁迅:《华盖集续编·小引》,《鲁迅全集》第3卷,第195页。
    345鲁迅:《三闲集·序言》,《鲁迅全集》第4卷,第4页。
    346鲁迅:《二心集·序言》,《鲁迅全集》第4卷,第195页。
    347鲁迅:《花边文学·序言》,《鲁迅全集》第5卷,第437页。
    348鲁迅:《准风月谈·前记》,《鲁迅全集》第5卷,第200页。
    349鲁迅:《徐懋庸作<打杂集>序》,《鲁迅全集》第6卷,第301页。
    350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后记》,《鲁迅全集》第6卷,第466页。
    351鲁迅:《伪自由书·前记》,《鲁迅全集》第5卷,第4页。
    352鲁迅:《准风月谈·后记》,《鲁迅全集》第5卷,第403页。
    353黎锦明:《论体裁描写与中国新文艺》,《文学周报》第5卷第2期,1927年8月。
    354何凝(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鲁迅杂感选集》,青光书店,1933年7月。
    355冯雪峰:《鲁迅论》,《雪峰文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13页。
    356徐懋庸:《鲁迅的杂文》,夏征农编《鲁迅研究》,上海生活书店,1937年。
    357唐弢:《鲁迅杂文的艺术特征》,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7年。
    358刘再复:《鲁迅杂文中的“社会相”类型形象》,《鲁迅论》,第217页,中信出版社,2011年。
    359唐弢:《鲁迅杂文的艺术特征》,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7年
    360刘再复:《鲁迅杂文中的“社会相”类型形象》,《鲁迅论》,中信出版社,2011年,第204页。
    361鲁迅:《二心集·序言》,《鲁迅全集》第4卷,第193,195页。
    362鲁迅:《南腔北调集·题记》,《鲁迅全集》第4卷,第427页。
    363郁达夫:《致杜衡》,《郁达夫全集》第11卷,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232页。
    364鲁迅:《准风月谈·前记》,《鲁迅全集》第5卷,第200页。
    365鲁迅:《什么是“讽刺”?——答文学社问》,《鲁迅全集》第6卷,第340页。
    366黄子平在《鲁迅的文化研究》中从全新的角度对鲁迅的杂文进行了解读。他认为鲁迅当年的“文明批评”与60年代以来的文化研究有“有惊人的相关之处”,鲁迅的身份也更像一个在文字或象征秩序里工作的“文化人”。并从文本细读入手,对鲁迅的“文化研究”做了个案分析,所选的材料则均来自鲁迅的杂文。文章收入陈平原主编《现代中国》第十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367鲁迅:《做“杂文”也不易》,《鲁迅全集》第8卷,第418页。
    368徐懋庸:《金圣叹的极微论》,《徐懋庸杂文集》,三联书店,1983年,第160页。
    369垫容(廖沫沙):《“极微论”与“观察”——答徐懋庸先生》,《中华日报·动向》,1934年5月20日。
    370鲁迅:(340602致郑振铎》,《鲁迅全集》第13卷,第134页。
    371鲁迅:《小品文的生机》,《鲁迅全集》第5卷,第488页。
    372钱理群:《鲁迅杂文的言说环境、方式与命运》,《鲁迅九讲》,第101页,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
    373鲁迅:《花边文学·序言》,《鲁迅全集》第5卷,第437页。
    374鲁迅:《340621致徐懋庸》,《鲁迅全集》第13卷,第155页。
    375鲁迅:《340712致陈铁耕》,《鲁迅全集》第13卷,第175页。
    376鲁迅:《341004致谢六逸》,《鲁迅全集》第13卷,第561页。
    377鲁迅:《360221致曹聚仁》,《鲁迅全集》第14卷,第35页。
    378许寿裳:《鲁迅和青年》,《亡友鲁迅印象记·许寿裳回忆鲁迅全编》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第128页。
    379徐懋庸:《徐懋庸回忆录》,《新文学史料》第4期,1980年11月22日。
    380唐弢:《纪念鲁迅先生》,《作家》第2期第2卷,1936年11月15日。
    381唐弢:《鲁迅和周木斋——四十多年前文坛上的一桩公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1年第3期。关于这次聚会的名单徐懋庸和唐弢的说法不一,关键在于周木斋是否与会。唐说根据自己当年的日记,较可靠,此处从之。
    382万一知:《鲁迅与太白半月刊》,《学术论坛》1981年第6期。
    383陈望道:《关于鲁迅先生的片断回忆》,《鲁迅回忆录》散篇中,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1024页。
    384唐弢认为就栏目而言,当时“《太白》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短论’和‘漫谈’,许多论争,都发表在这两个专栏里”,而所谓的“短论”与“漫谈”则都可以归入“杂文”。参见唐弢《忆太白》,收入俞子林主编《书的记忆》,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
    385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第598页,
    386黄源:《在鲁迅身边》,《在鲁迅身边》,第3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
    387鲁迅:《给文学社信》,《鲁迅全集》第4卷,第566页。
    388鲁迅:《351022致曹靖华》,《鲁迅全集》第13卷,第569页。
    389鲁迅:《360503致曹靖华》,《鲁迅全集》第14卷,第85页。
    390鲁迅:《351118致王冶秋》,《鲁迅全集》第13卷,第585页。
    391鲁迅:(350607致萧军》,《鲁迅全集》第13卷,第476页。
    392鲁迅:《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致文学月报编辑的一封信》,《鲁迅全集》第4卷,第465页。
    393参见冯夏熊整理《冯雪峰谈左联》,收入《一九二八至一九三六年的鲁迅·冯雪峰回忆鲁迅全编》,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
    394阳翰笙:《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的经过》,《左脸回忆录》,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
    395丁玲:《关于左联的片断回忆》,《左脸回忆录》,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
    396绍伯:《调和——读社会月报八月号》,《大晚报·火炬》,1934年8月31日。
    398鲁迅:《答戏周刊编者信》,《鲁迅全集》第6卷,第152页。
    399鲁迅:《341218致杨霁云》,《鲁迅全集》第13卷,第301页。
    400王宏志:《思想激流下的中国命运——鲁迅与左联》,第145页,台北:风云时代出版公司,1991年。
    401徐懋庸:《徐懋庸回忆录》,《新文学史料》第4期,1980年11月22日。
    402王宏志:《思想激流下的中国命运——鲁迅与左联》,第179页。
    403鲁迅:《341103致萧军》,《鲁迅全集》第13卷,第251页。
    404鲁迅:《341105致萧军》,《鲁迅全集》第13卷,第252页。
    405鲁迅:《341112致萧军、萧红》,《鲁迅全集》第13卷,第255页。
    406鲁迅:《341217致萧军、萧红》,《鲁迅全集》第13卷,第300页。
    407萧军:《我们第一次应邀参加了鲁迅先生的宴会》,《鲁迅给萧军萧红信简注释录》,第99页,金城出版社西苑出版社,2011年。
    408王宏志:《思想激流下的中国命运——鲁迅与左联》,第238页。
    409丸山升:《由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鲁迅·革命·历史——丸山升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269页。
    410鲁迅:(341101致窦隐夫》,《鲁迅全集》第13卷,第250页。
    411田汉:《田汉致鲁迅》,1935年1月28日,周海婴编《鲁迅、许广平所藏书信选》,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170页。
    412鲁迅:《300327致章廷谦》,《鲁迅全集》第12卷,第226页。
    413鲁迅:《350207致曹靖华》,《鲁迅全集》第13卷,第375页。
    414鲁迅:《350423致萧军、萧红》,《鲁迅全集》第13卷,第445页。
    415鲁迅:《350912致胡风》,《鲁迅全集》第13卷,第543页。
    416鲁迅:《360424致何家槐》,《鲁迅全集》第14卷,第82页。
    417鲁迅:《360502致徐懋庸》,《鲁迅全集》第14卷,第84页。
    418鲁迅:《360423致曹靖华》,《鲁迅全集》第14卷,第81页。
    419鲁迅:《360503致曹靖华》,《鲁迅全集》第14卷,第85页。
    420鲁迅:《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鲁迅全集》第6卷,第553页。
    421鲁迅:《341211致萧军、萧红》,《鲁迅全集》第13卷,第288页。
    422鲁迅:《350412致萧军》,《鲁迅全集》第13卷,第438页。
    423鲁迅:《350912致胡风》,《鲁迅全集》第13卷。
    424王得后:《王宏志著鲁迅与“左联”读后》,《鲁迅教我》,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36页。
    425鲁迅:《360219致夏传经》,《鲁迅全集》第14卷,第33页。
    426朱正:《窃火者的反思》,《万象》第14卷第5期,2012年5月1日,
    427鲁迅:《3600504致王冶秋》,《鲁迅全集》第14卷,第90页。
    428鲁迅:《三月的租借》,《鲁迅全集》第6卷,第534页。
    431鲁迅:《狂人日记》,《鲁迅全集》第1卷,第444页。
    432周作人:《鲁迅的国学与西学》,《鲁迅的青年时代》,第46页。
    433鲁迅:《人之历史——德国黑格尔氏种族发生学之一元研究诠解》,《鲁迅全集》第1卷,第14页。
    434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52页。
    435周作人:《人的文学》。
    436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第439页。
    437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4卷,第526页。
    438鲁迅:《我之节烈观》,《鲁迅全集》第1卷,第127页。
    439鲁迅:《坚壁清野主义》,《鲁迅全集》第1卷,第274页。
    440鲁迅:《寡妇主义》,《鲁迅全集》第1卷,第281页。
    441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第1卷,第136页。
    442鲁迅:《说胡须》,《鲁迅全集》第1卷,第187页。
    443鲁迅:《从胡须说到牙齿》,《鲁迅全集》第1卷,第259,264页。
    444鲁迅:《360903致母亲》,《鲁迅全集》第14卷,第141页。
    445鲁迅:《250929致许钦文》,《鲁迅全集》第11卷,第514页。
    446鲁迅:《250930致致许钦文》,《鲁迅全集》第11卷,第516页。
    447鲁迅:(280530致章廷谦》,《鲁迅全集》第12卷,第118页。
    448鲁迅:《280606致章廷谦》,《鲁迅全集》第12卷,第120页。
    449周海婴:《重回上海忆童年》,《新文学史料》1981年第3期。
    450鲁迅:《320911致曹靖华》,《鲁迅全集》第12卷,第327页。
    451鲁迅:(340413致母亲》,《鲁迅全集》第13卷,第77页。
    452鲁迅:(340803致徐懋庸》,《鲁迅全集》第13卷,第192页。
    453鲁迅:(340422致姚克》,《鲁迅全集》第13卷,第82页。
    454鲁迅:(340425致母亲》,《鲁迅全集》第13卷,第86页。
    455鲁迅:(340511致王志之》,《鲁迅全集》第13卷,第97页。
    456鲁迅:《340727致罗清帧》,《鲁迅全集》第13卷,第185页。
    457鲁迅:《341209致许寿裳》,《鲁迅全集》第13卷,第282页。
    458鲁迅:《341211致曹聚仁》,《鲁迅全集》第13卷,第289页。
    459鲁迅:《341117致萧军、萧红》,《鲁迅全集》第13卷,第259页。
    460鲁迅:《341119致李霁野》,《鲁迅全集》第13卷,第263页。
    461鲁迅:《341216致杨霁云》,《鲁迅全集》第13卷,第298页。
    462鲁迅:《350121致萧军、萧红》,《鲁迅全集》第13卷,第355页。
    463鲁迅:《350325致萧军》,《鲁迅全集》第13卷,第423页。
    464鲁迅:《350514致台静农》,《鲁迅全集》第13卷,第457页。
    465茅盾:《纪念鲁迅先生》,《鲁迅回忆录》(中),第703页。
    466鲁迅:《360318致欧阳山、草明》,《鲁迅全集》第14卷,第48页。
    467鲁迅:《360326致曹白》,《鲁迅全集》第14卷,第56页。
    468鲁迅:《360532致赵家璧》,《鲁迅全集》第14卷,第101页。
    469史沫特莱:《记鲁迅》,《鲁迅回忆录》(下),第1592页。
    470上海鲁迅纪念馆编《纪念与研究》第6辑,1984年。
    471苏珊·桑塔格著,程巍译:《疾病的隐喻》,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18页。
    172许广平:《鲁迅夜记编后记》,《夜记》卷末,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7年4月。
    473许广平:《鲁迅先生的写作生活》,《许广平文集》第2卷,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06页。
    474许广平:《鲁迅先生与家庭》,《许广平文集》第2卷,第83页
    475鲁迅:(350129致萧军、萧红》,《鲁迅全集》第13卷,第365页。
    476鲁迅:《340621致徐懋庸》,《鲁迅全集》第13卷,第155页。
    477鲁迅:《350410致曹聚仁》,《鲁迅全集》第13卷,第435页。
    478鲁迅:《350729致萧军》,《鲁迅全集》第13卷,第510页。
    479鲁迅:《351203致山本初枝》,《鲁迅全集》第14卷,第378页。
    480鲁迅:《340712致陈铁耕》,《鲁迅全集》第13卷,第175页。
    481鲁迅:(341119致母亲》,《鲁迅全集》第13卷,第262页。
    482鲁迅:(350104致萧军、萧红》,《鲁迅全集》第13卷,第330页。
    483萧军:《鲁迅给萧军萧红信简注释录》,第126页。
    484丸山升:《活在二十世纪的鲁迅为二十一世纪留下的遗产》,《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12期。
    485鲁迅:《病后杂谈》,《鲁迅全集》第6卷,第175页。
    486鲁迅:《病后杂谈之余》,《鲁迅全集》第6卷,第195页。
    487鲁迅:《“题未定草”(一至三)》,《鲁迅全集》第6卷,第369页。
    488鲁迅:《“题未定草”(六至九)》,《鲁迅全集》第6卷,第445页。
    489李长之:《鲁迅创作中表现之人生观——鲁迅批判之五》,《鲁迅批判》第167页,长沙:岳麓书社,2010年。
    490竹内好:《鲁迅》,《近代的超克》,第8页。
    491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第441页。
    492李欧梵:《追求现代性(1895-1927)》,《现代性的追求》,第217页。
    493詹明信:《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三联书店,1997年,第531页。
    494鲁迅:《译了工人绥惠略夫之后》,《鲁迅全集》第10卷,第183页。
    495鲁迅:《热风·题记》,《鲁迅全集》第1卷,第307页。
    496鲁迅:《随感录三十六》,《鲁迅全集》第1卷,第323页。
    497鲁迅:《热风·题记》,《鲁迅全集》第1卷,第308页。
    498鲁迅:《伪自由书·前记》,《鲁迅全集》第5卷,第4页。
    499鲁迅:《随感录五十九“圣武”》,《鲁迅全集》第1卷,第373页。
    500鲁迅:《随感录四十九》,《鲁迅全集》第1卷,第355页。
    501鲁迅:《随感录六十六生命的路》,《鲁迅全集》第1卷,第386页。
    502鲁迅:《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第1卷,第299页。
    503钱理群:《心灵的探寻》,第149页。
    504丸尾常喜:《耻辱与恢复——<呐喊>与<野草>》,第356页。
    505鲁迅:《死》,《鲁迅全集》第6卷,第634页。
    506鲁迅:《忆韦素园君》,《鲁迅全集》第6卷,第67页。
    507鲁迅:《忆刘半农》,《鲁迅全集》第6卷,第74页。
    508鲁迅:《记念刘和珍君》,《鲁迅全集》第3卷,第290页。
    509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鲁迅全集》第4卷,第502页。
    510鲁迅:《341117致萧军、萧红》,《鲁迅全集》第13卷,第259页。
    511鲁迅:《360523致曹靖华》,《鲁迅全集》第14卷,第102页。
    512冯雪峰:《在病中和在新的政治形势下的他的情绪之二》,《一九二八至一九三六年的鲁迅·冯雪峰回忆鲁迅全编》,第159页。
    513胡风:《悲痛的告别》,《鲁迅回忆录·散篇》(中册),第543页。
    514许广平:《元旦忆感》,《许广平文集》第2卷,第149页。
    515鲁迅:《白莽作孩儿塔序》,《鲁迅全集》第6卷,第512页。
    516鲁迅:《写于深夜里》,《鲁迅全集》第6卷,第520页。
    517鲁迅:《死》,《鲁迅全集》第6卷,第634页。
    518鲁迅:《360915致王冶秋》,《鲁迅全集》第14卷,第148页。
    519鲁迅:《360925致许寿裳》,《鲁迅全集》第14卷,第154页。
    520冯雪峰将这一阶段鲁迅所写的《“这也是生活”……》、《死》、《女吊》称为“诗的散文”,并介绍说这个计划本来有十多篇,在《女吊》后还有关于“母爱”和“穷”的两篇腹稿已就,但没有来得及完成。但他又说这个计划倘能完成,“世间无疑将多一本和《朝花夕拾》同类的杰作”,这个判断显然是有问题的。不论是主题、写作方式还是态度,《朝花夕拾》均不能和《夜记》相提并论。我以为,如果要为《夜记》寻找“前因”,鲁迅1927年开写的《夜记》系列在性质上也许更为接近。参见冯雪峰《鲁迅先生计划而未完成的著作——片段回忆》,《雪峰文集》第4卷,第16页。
    521鲁迅:《死》,《鲁迅全集》第6卷,第634页。
    522梁遇春:《人死观》,《春醪集》,上海北新书局,1931年。
    523鲁迅:《“这也是生活”……》,《鲁迅全集》第6卷,第624页。
    524E·云格尔:《死论》,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第8页。
    525钱理群:《与鲁迅相遇》,第41页。
    526鲁迅:《死》,《鲁迅全集》第6卷,第635页。
    527参见池田幸子《最后一天的鲁迅》和鹿地亘《鲁迅和我》,《鲁迅回忆录·散篇》(下)。
    528冯雪峰:《鲁迅先生计划而未完成的著作——片段回忆》,《雪峰文集》第4卷,第17页。
    529鲁迅:《女吊》,《鲁迅全集》第6卷,第637页。
    530鲁迅:《无常》,《鲁迅全集》第2卷,第282页。
    531周作人:《说鬼》,《苦竹杂记》,岳麓书社,1987年。
    532王风:《鬼和与鬼有关的——鲁迅女吊讲稿》,《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第1期。
    533伊藤虎丸:《鲁迅与终末论:近代现实主义的成立》,三联书店,2008年,第344页。
    535鲁迅:《340209致郑振铎》,《鲁迅全集》第13卷,第21页。
    536鲁迅:《340621致徐懋庸》,《鲁迅全集》第13卷,第155页。
    537鲁迅:《341231致刘炜明》,《鲁迅全集》第13卷,第324页。
    538曹聚仁:《<立报>三杰》,《上海春秋》,第169页,三联书店,2007年。
    540鲁迅:《351004致谢六逸》,《鲁迅全集》第13卷,第561页。
    541鲁迅:《360317致唐弢》,《鲁迅全集》第14卷,第47页。
    542鲁迅:《小品文的危机》,《鲁迅全集》第4卷,第591页。
    543鲁迅:《内山完造作<活中国的姿态>序》,《鲁迅全集》第6卷,第276页。
    544(美)爱德华·W萨义德著:《论晚期风格——反本质的音乐和文学》,第11页。
    545转引自爱德华·W.萨义德著:《音乐的极境:萨义德音乐随笔》,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年,第335页。
    546(美)爱德华·W.萨义德著:《论晚期风格——反本质的音乐和文学》,第68页。
    547鲁迅:《病后杂谈》,《鲁迅全集》第6卷,第170页。
    548鲁迅:《十四年的“读经”》,《鲁迅全集》第3卷,第138页。
    549鲁迅:《这个与那个》,《鲁迅全集》第3卷,第148页。
    550(美)爱德华·W.萨义德著:《论晚期风格——反本质的音乐和文学》,第114页。
    551鲁迅:《“题未定”草(一至三)》,《鲁迅全集》第6卷,第367页。
    552鲁迅:《“题未定”草(六至九)》,《鲁迅全集》第6卷,第436,444,445页。
    553钱理群:《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有关传统文化的几次思想交锋——以鲁迅为中心(一)》,《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第1期。
    554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11页。
    555(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2页。
    556鲁迅:《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第1卷,第300页。
    557鲁迅:《病后杂谈》,《鲁迅全集》第6卷,第170页。
    558鲁迅:《阿金》,《鲁迅全集》第6卷,第208、209页。
    559鲁迅:《我要骗人》,《鲁迅全集》第6卷,第506页。
    560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后记》,《鲁迅全集》第6卷,第466页。
    561鲁迅:《且介亭杂文·序言》,《鲁迅全集》第6卷,第3页。
    562“话语”在语言学理论中一般指大于句子的语言运用,本文在这个意义来使用它。福柯关于“话语”的论说自然也是笔者思考相关问题的一大背景。福柯是在“考古学”替代“思想史”的前提下使用“话语”这一概念的,意在颠覆康德以来的先验传统。在福柯这里,“话语”只有在断裂、差异等“非连续性”状态下才浮现出来;而通过所谓的话语分析,可以揭示作为一种言语方式的话语背后的“权力”关系。福柯显然赋予“话语”更具包容性和阐释力的内涵。参见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三联书店,2007年。
    563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中),安徽文艺出版社,第766页。
    564鲁迅:《人之历史》,《鲁迅全集》第1卷,第14页。
    565鲁迅:《科学史教篇》。《鲁迅全集》第1卷,第32页。
    566鲁迅:《科学史教篇》,《鲁迅全集》第1卷,35页。
    567鲁迅:《破恶声论》,《鲁迅全集》第8卷,第28页
    568董炳月将鲁迅此时建构的文明观称之为“个人主义文明观”,并详细梳理了鲁迅“个人主义文明观”与日本明治时代主流话语的关联,特别之与夏目漱石的关系。不过在“个人主义文明观”的具体内涵上着墨不多,本文希望在此基础上,以“意力”为线索对此作进一步的探讨。参见董炳月:《鲁迅留日时期的文明观——以<文化偏至论>为中心》,《鲁迅研究月刊》2012年9月。
    569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58页。
    570鲁迅:《破恶声论》,《鲁迅全集》第8卷,第30页。
    571(日)伊藤虎丸:《早期鲁迅的宗教观——“迷信”与“科学”之关系》,《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中日近现代比较文学初探》,2005年,第83页。
    572章太炎:《五无论》,《章太炎全集》第4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41页。
    573章太炎:《四惑论》,《章太炎全集》第4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54页。
    574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中),安徽文艺出版社,第768页。
    575(日)伊藤虎丸:《鲁迅早期的尼采观与明治文学》,《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中日近现代比较文学初探》,第52页。
    576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56页。
    577(日)伊藤虎丸:《鲁迅与终末论——近代现实主义的成立》,三联书店,2008年,第72页。
    578章太炎:《论式》,《国故论衡·文学七篇》,第82-85页。
    579章太炎:《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章太炎的白话文》陈平原选编、导读,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15页。
    580章太炎:《救学弊论》,《章太炎全集》第5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02页。
    581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74页。
    582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84页。
    583鲁迅:《华盖集·题记》,《鲁迅全集》第3卷,第3页。
    584鲁迅:《关于<苦闷的象征>》,《鲁迅全集》第7卷,第253页。
    585温儒敏:《鲁迅前期美学思想与厨川白村》,《北京大学学报》1981年第5期。
    586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第5卷,第301页。
    587李强:《厨川白村文艺思想研究》,昆仑出版社,2008年,第233页。
    588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第5卷,第297页。
    589鲁迅:《<苦闷的象征>引言》,《鲁迅全集》第10卷,第257页。
    590中井喜政:《厨川白村与1924年的鲁迅》,《国外中国文学研究论丛》,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第174页。
    591厨川白村:《文艺思潮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2年,第129页。
    592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第5卷,第309页。
    593厨川白村:《出了象牙之塔》,《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第6卷,第68页。
    594金子筑水:《新时代与文艺》,《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第6卷,第320页。
    595有岛武郎:《生艺术的胎》,《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第7卷,第132页。
    596武者小路实笃:《论诗》,《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第7卷,第178页。
    597李强:《厨川白村文艺思想研究》,第26页。
    598周作人:《十字街头的塔》,《周作人人类编·夜读的境界》,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42页。
    599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第5卷,第308页。
    600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第5卷,第315页。
    601厨川白村:《<出了象牙之塔>题卷端》,《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第6卷,第472页。
    602鲁迅:《<苦闷的象征>引言》,《鲁迅全集》第10卷,第256页。
    603鲁迅:《<出了象牙之塔>后记》,《鲁迅全集》第10卷,第268页。
    604厨川白村:《出了象牙之塔》,《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第6卷,第89页。
    605陈方竞认为基于“享乐主义”的“生命力的余裕”与“生的战斗”两种截然有别的生命形态,“在厨川的全部著述中并没有得到有机的统一的阐释”,但厨川之所以强调的“生命力的余裕”也是要以“诚恳而热烈”的态度去深味“自然人生的事象”,所以两者在根本上讲并不冲突。参见陈方竞《<苦闷的象征>与中国新文学关系考辨》,《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606厨川白村:《观照享乐的生活》,《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第5卷,第407页。
    607厨川白村:《描写劳动问题的文学》,《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第6卷,第16页。
    608厨川白村:《现代文学之主潮》,《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第6卷,第29页。
    609鲁迅:《<观照享乐的生活>译者附记》,《鲁迅全集》第10卷,第277页。
    610鲁迅:《<从灵向肉和从肉向灵>译者附记》,《鲁迅全集》第10卷,第278页。
    611鲁迅:《两地书一七》,《鲁迅全集》第11卷,第64页。
    612鲁迅:《华盖集·题记》,《鲁迅全集》第3卷,第3页。
    613鲁迅:《两地书八》,《鲁迅全集》第11卷,第33页。
    614鲁迅:《两地书一○》,《鲁迅全集》第11卷,第41页。
    615鲁迅:《两地书二四》,《鲁迅全集》第11卷,第81页。
    616鲁迅:《260617致李秉中》,《鲁迅全集》第11卷,第528页。
    617郁达夫:《回忆鲁迅》,《回忆鲁迅·郁达夫谈鲁迅全编》,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第24页。
    618鲁迅:《<奔流>编校后记》,《鲁迅全集》第7卷,第166页。
    619《关于对文艺的党的政策》,《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第9卷,第327页。
    620鲁迅:《<奔流>编校后记》,《鲁迅全集》第7卷,第167,173页。
    621李今:《苏共文艺政策、理论的译介及其对中国左翼文学运动的影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1期。
    622鲁迅:《文学的阶级性》,《鲁迅全集》第4卷,第128页。
    623卢那察尔斯基:《艺术论》,《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第10卷,第313页。
    624尾濑敬止:《为批评家的卢那察尔斯基》,《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第11卷,第139页。
    625鲁迅:《<艺术论>小序》,《鲁迅全集》第10卷,第326页。
    626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鲁迅全集》第4卷,第215页。
    627鲁迅:《文艺与政治的歧途》,《鲁迅全集》第7卷,第120页。
    628鲁迅:《小品文的危机》,《鲁迅全集》第4卷,第591页。
    629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29页。
    630如鲁迅:《“三十年集”编目二种》,《鲁迅全集》第8卷,第519页。
    631片山伸:《现代新兴文学的诸问题》,《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第10卷,第113页。
    632片山伸:《阶级艺术的问题》,《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第10卷,第187页。
    633青野季吉:《现代文学的十大缺陷》,《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第10卷,第208页。
    634张俊峰、陈朝辉:《鲁迅与青野季吉》,《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635卢那察尔斯基:《艺术论》,《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第10卷,第255-260页。
    636卢那察尔斯基:《今日的艺术与明日的艺术》,《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第11卷,第87页。
    637卢那察尔斯基:《关于马克斯主义文艺批评之任务的提要》,《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第11卷,第126-131页。
    638鲁迅:《怎么写——夜记之一》,《鲁迅全集》第4卷,第19页。
    639鲁迅:《在钟楼上——夜记之二》,《鲁迅全集》第4卷,第36页。
    640穆卡洛夫斯基:《作为社会事实的审美功能、规范和价值》,引自雷蒙·威廉斯《马克思主义与文学》, 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59页。
    641雷蒙·威廉斯:《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第164页。
    642鲁迅:《华盖集续编·小引》,《鲁迅全集》第3卷,第195页。
    643鲁迅:《徐懋庸作<打杂集>序》,《鲁迅全集》第6卷,第300页。
    644鲁迅:《文艺与革命》,《鲁迅全集》第4卷,第85页。
    645鲁迅:《<故事新编>序言》,《鲁迅全集》第2卷,第354页。
    646王瑶:《<故事新编>散论》,《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第60-6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陈平原在《鲁迅的<故事新编>与布莱希特的“史诗戏剧”》一文中对两者的异同做了全面分析,《陈平原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647丁扬忠:《<布莱希特论戏剧>序》,《布莱希特论戏剧》,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
    648布莱希特:《论实验戏剧》,《布莱希特论戏剧》,第63页。
    649布莱希特:《中国戏剧表演艺术中的陌生化效果》,《布莱希特论戏剧》,第194页。
    650布莱希特:《论实验戏剧》,《布莱希特论戏剧》,第61页。
    651布莱希特:《简述产生陌生化效果的表演艺术新技巧》,《布莱希特论戏剧》,第208页。
    652布莱希特:《戏剧小工具篇补遗》,《布莱希特论戏剧》,第46页。
    653布莱希特:《戏剧小工具篇》,《布莱希特论戏剧》,第21页。
    654鲁迅:《双十怀古——民国二二年看十九年秋》,《鲁迅全集》第5卷,第337页。
    655布莱希特:《简述产生陌生化效果的表演艺术新技巧》,《布莱希特论戏剧》,第211页。
    656鲁迅:《不求甚解》,《鲁迅全集》第5卷,第160页。
    657鲁迅:《两地书一二》,《鲁迅全集》第11卷,第47页。
    658鲁迅:《我还不能“带住”》,《鲁迅全集》第3卷,第260页。
    659鲁迅:《什么事‘讽刺’——答文学社问》,《鲁迅全集》第6卷,第340页。
    660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胡适文集》第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63页。
    661朱自清:《什么是散文?》,《朱自清全集》第4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364页。
    662何凝(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鲁迅杂感选集》,青光书店,1933年7月。
    663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68页。
    《鲁迅全集》1-1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鲁迅译文集》1-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鲁迅著译编年全集》1-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周作人散文全集》1-14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鲁迅年谱》(增订本)1-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鲁迅年谱稿》(修订本),蒙树宏编,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
    《周作人年谱》,张菊香、张铁荣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
    《胡适文集》1-12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胡适日记全编》1-8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
    《胡适来往书信选》(上中下),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1-10,胡松平编,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
    《鲁迅回忆录》(上中下)散篇,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
    《鲁迅回忆录》(上中下)专著,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
    《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1913-1983,1-2卷,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
    《鲁迅生平史料汇编》(1-5辑),薛绥之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
    《鲁迅、许广平所藏书信选》,周海婴编,北京鲁迅博物馆注释,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
    《国外鲁迅研究论集》,乐黛云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
    《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上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编辑生涯忆鲁迅》,赵家璧等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吃人与礼教》,李长之、艾芜等,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冯雪峰忆鲁迅》,冯雪峰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高山仰止 社会名流忆鲁迅》,柳亚子等,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海外回响 国际友人忆鲁迅》,史沫特莱等,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红色光环下的鲁迅》,瞿秋白等,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鲁迅史料考证》,朱正、陈漱渝等,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鲁迅先生二三事 前期弟子忆鲁迅》,孙伏园、许钦文等,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如果现在他还活着后期弟子忆鲁迅》,胡风、肖军等,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年少沧桑兄弟忆鲁迅》(一),周作人、周建人等,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书里人生兄弟忆鲁迅》(二),周作人、周建人等,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永在的温情文化名人忆鲁迅》,钟敬文、林语堂等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我记忆中的鲁迅先生女性笔下的鲁迅》, 萧红、俞芳等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围剿集》,梁实秋等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和鲁迅相处的日子》,川岛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亡友鲁迅印象记·许寿裳回忆鲁迅全编》,许寿裳著,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
    《许广平文集》1-2卷,许广平著,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
    《雪峰文集》1-4卷,冯雪峰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985年。
    《一九二八至一九三六年的鲁迅·冯雪峰回忆鲁迅全编》,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
    《回忆鲁迅·郁达夫谈鲁迅全编》,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
    《胡风全集》第7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鲁迅给萧军萧红信简注释录》(手稿本),萧军著,金城出版社西苑出版社,2011年。
    《我走过的道路》(上中下),茅盾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988年。
    《徐懋庸研究资料》,王韦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
    《唐弢研究资料》,傅小北、杨幼生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
    《唐弢文论选》,唐弢著,刘纳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
    《叶紫研究资料》,叶雪芬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
    《在鲁迅身边》,黄源,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
    《“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代文学教研室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
    《“两个口号”论争资料选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代文学教研室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
    《左联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左联回忆录》编辑组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
    《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资料选编》,马良春、张大明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
    《我和我的世界》,曹聚仁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文笔散策文思》,曹聚仁著,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
    《山水思想人物》,曹聚仁著,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
    《上海春秋》,曹聚仁,三联书店,2007年。
    唐弢:《鲁迅的美学思想》,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唐弢:《鲁迅杂文的艺术特征》,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7年。
    王瑶:《鲁迅作品论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王献永:《鲁迅杂文艺术论》,上海:知识出版社,1986年。
    张梦阳:《中国鲁迅学通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
    张梦阳:《鲁迅杂文研究六十年》,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
    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王富仁:《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
    钱理群:《心灵的探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钱理群:《与鲁迅相遇》,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钱理群:《走近当代的鲁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钱理群:《鲁迅九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
    钱理群:《钱理群讲学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王得后:《两地书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
    王得后:《鲁迅教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
    王得后:《鲁迅与孔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
    朱正:《一个人的呐喊》,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年。
    朱正:《鲁迅回忆录正误》,北京:人民文学出版,2006年。
    朱正:《周氏三兄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
    朱正、邵燕祥:《重读鲁迅》,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
    朱正:《鲁迅的人脉》,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
    杨义:《杨义文存》第5卷《鲁迅作品综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袁良骏:《现代散文的劲旅》,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刘再复:《鲁迅论》,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年。
    汪晖:《反抗绝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王乾坤:《鲁迅的生命哲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
    王晓明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
    林贤治:《鲁迅的最后十年》,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
    倪墨炎:《鲁迅的社会活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孙郁:《鲁迅与周作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7年。
    高远东:《现代如何“拿来”》,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郜元宝:《鲁迅六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郜元宝:《郜元宝讲鲁迅》,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
    郜元宝:《鲁迅精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孔庆东:《正说鲁迅》,中国海关出版社,2007年。
    薛毅:《当代文化现象与历史精神传统》,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汪卫东:《鲁迅前期文本中的“个人”观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
    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三联书店,2000年。
    竹内好:《近代的超克》,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丸山升:《鲁迅·革命·历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木山英雄:《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伊藤虎丸:《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伊藤虎丸:《鲁迅与终末论》,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
    王风、白井重范编:《左翼文学的时代》,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张钊贻:《鲁迅:中国“温和”的尼采》,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陈方竞:《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山田敬三:《鲁迅:无意识的存在主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周海婴:《鲁迅与我七十年》,文汇出版社,2006年。
    周海婴、周令飞:《鲁迅是谁?》北京:金城出版社,2011年。
    陈丹青:《笑谈大先生》,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房向东:《鲁迅:最受诬蔑的人》(论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
    房向东:《鲁迅与他的论敌》(论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
    房向东:《孤岛过客——鲁迅在厦门的135天》(论著/湖北辞书出版社/2009年)
    陈漱渝编:《一个都不宽恕鲁迅和他的论敌》,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年。
    王宏志:《鲁迅与左联》,台北:风云时代出版公司,1991年。
    张静庐辑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第3-8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
    商金林撰著:《叶圣陶年谱长编》1、2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陈平原:《陈平原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陈平原:《文学的周边》,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
    吴福辉:《插图本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舒衡哲:《中国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
    倪伟:《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朱晓进:《政治文化与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姜振昌:《中国现代杂文史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
    姚春树:《20世纪中国杂文史》,福建教育出版社。
    郭志刚、李岫主编:《中国三十年代文学发展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
    张丽华:《现代中国“短篇小说的兴起”——以文类形构为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夏晓虹、王风等:《文学语言与文章体式——从晚清到“五四”》,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
    程凯:《国民革命与“左翼文学思潮”发生的历史考察(1925-1929)》,北京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未刊稿。
    张宁:《无数人们与无穷远方:鲁迅与左翼》,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曹清华:《中国左翼文学史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郝庆军:《诗学与政治:鲁迅晚期杂文研究》(1933-1936),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
    沈金耀:《鲁迅杂文诗学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俞子林主编:《百年书业》,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
    俞子林主编:《书的记忆》,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
    俞子林主编:《那时文坛》,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
    金兆梓:《实用国文修辞学》,中华书局,1932年再版。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
    刘亚猛:《西方修辞学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
    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刘易斯·科塞:《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年。
    朱利安·班达:《知识分子的背叛》,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雷蒙·布东:《为何知识分子不热衷自由主义》,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
    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萨义德:《人文主义与民主批评》,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贝奈戴托·克罗齐:《维科的哲学》,郑州:大象出版社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年。
    亚里士多德:《修辞学》,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
    康德:《逻辑学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
    迈克尔·毕利希:《论辩与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林·亨特:《新文化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彼得·伯克:《什么是新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罗伯特·达恩顿:《拉莫莱特之吻——有关文化史的思考》,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马歇尔·麦克卢汉:《人的延伸——媒介通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
    亨利·欧内斯特·西格里斯特:《疾病的文化史》,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
    图姆斯:《病患的意义——医生和病人不同观点的现象学探讨》,青岛出版社,2000年。
    E·云格尔:《死论》,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
    米歇尔·沃维尔:《死亡文化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萨义德:《论晚期风格》,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
    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
    卡尔·曼海姆著,徐彬译:《卡尔·曼海姆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三联书店,1997年。
    丸尾常喜:《耻辱与恢复——<呐喊>与<野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爱德华·W.萨义德:《音乐的极境:萨义德音乐随笔》,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年。
    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三联书店,2007年。
    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雷蒙·威廉斯《马克思主义与文学》,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厨川白村:《文艺思潮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2年。
    布莱希特:《布莱希特论戏剧》,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
    《国外中国文学研究论丛》,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
    周瘦鹃:《周瘦鹃文集》第4卷,上海:文汇出版社,2011年。
    曾虚白:《曾虚白自选集》,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
    刘半农:《初期白话诗稿》,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79年。
    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4年。
    郁达夫:《郁达夫全集》第11卷,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
    徐懋庸:《徐懋庸杂文集》,三联书店,1983年。
    上海鲁迅纪念馆编《纪念与研究》第6辑,1984年。
    鲁迅著,许广平编:《夜记》,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7年。
    梁遇春:《春醪集》,上海北新书局,1931年。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第4、5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章太炎:《章太炎的白话文》,陈平原选编、导读,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1年。
    李强:《厨川白村文艺思想研究》,昆仑出版社,2008年。
    朱自清:《朱自清全集》第4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
    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法律出版社,2009年。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4册,第36卷,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李何林编:《中国文艺论战》,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出版,1955年。
    胡道静:《上海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张若谷:《异国情调》,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6年。
    杨光辉等编:《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北京:新华出版社,1986年。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
    范伯群:《名编周瘦鹃的标新立异精神》,《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4月。
    徐懋庸:《徐懋庸回忆录》,《新文学史料》第3期,1980年8月22日。
    唐弢:《浮生自述——唐弢谈他的生平经历和文学生涯》,《新文学史料》第4期,1986年11月22日。
    唐弢:《生命册上》,《中国作家》第1卷第1期,1947年10月。
    唐弢:《学贾》,《万象》第4年第3期,1944年9月。
    唐弢:《我与杂文》,《人物》,1983年。
    唐弢:《纪念鲁迅先生》,《作家》第2期第2卷,1936年11月15日。
    唐弢:《鲁迅和周木斋——四十多年前文坛上的一桩公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1年第3期。
    王西彦:《我所认识的黎烈文》,《新文学史料》,1981年第4期。
    黄子平:《鲁迅的文化研究》,《现代中国》第十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万一知:《鲁迅与太白半月刊》,《学术论坛》1981年第6期。
    朱正:《窃火者的反思》,《万象》第14卷第5期,2012年5月1日,
    周海婴:《重回上海忆童年》,《新文学史料》1981年第3期。丸山升:《活在二十世纪的鲁迅为二十一世纪留下的遗产》,《鲁迅研究月刊》,2004
    年第12期。
    王风:《鬼和与鬼有关的——鲁迅女吊讲稿》,《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第1期。
    钱理群:《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有关传统文化的几次思想交锋——以鲁迅为中心》,《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第1期。
    董炳月:《鲁迅留日时期的文明观——以<文化偏至论>为中心》,《鲁迅研究月刊》2012年9月。
    温儒敏:《鲁迅前期美学思想与厨川白村》,《北京大学学报》1981年第5期。
    陈方竞:《<苦闷的象征>与中国新文学关系考辨》,《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李今:《苏共文艺政策、理论的译介及其对中国左翼文学运动的影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1期。
    张俊峰、陈朝辉:《鲁迅与青野季吉》,《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倪墨炎:《鲁迅遭段祺瑞政府“通缉”的真相探讨》,《文汇报》2007年1月14日。
    张广海:《论鲁迅对托洛茨基文艺理论的接受》,《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9年第4期。
    斋藤敏康:《福本主义对李初梨的影响——创造社“革命文学”理论的发展》,《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年第3期。
    马荫良:《报纸革新要抓“头”和“尾”——回忆一九三一年申报的改革》,《新闻记者》,1987年第1期。
    《语丝》、《莽原》、《创造月刊》、《文化批判》、《萌芽月刊》、《北斗》、《十字街头》、《文学月报》、《现代》、《涛声》、《论语》、《人间世》、《申报·自由谈》、《申报月刊》、《大晚报》、《中华日报·动向》、《太白》、《新语林》、《文学》、《芒种》、《海燕》、《夜莺》、《文学丛报》、《中流》、《作家》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