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如何被赋予社会意义(1919-1928)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自杀如何被赋予社会意义,这是一个饶有兴味却甚少研究的社会学问题。
     本文取样集中于中国1919-1928年爱国运动。这是一个异常激动的时期,整个社会弥漫着愤怒的情绪,一些爱国者愤而自杀。他们企图以自杀警醒同胞,促使国人团结御侮、一致对外、坚持抗争。他们将献身行为赋予比生命更有价值的意义。近代中国媒体恰在此时出现,大规模介入并放大自杀行为的社会意义,赋予其崇高的社会价值。同时,组织者为动员民众,纷纷为自杀者举行追悼会,彰显为国尽忠的传统观念和现代意义上的爱国主义精神,追悼会成了有效动员民众的场所。自杀者个人渴望社会承认其为国捐躯、警醒同胞等公共性价值,追悼会各个环节也是接受并放大这一公共性价值。各种追悼仪式使其为国捐躯的“烈士”定位获得仪式上的肯定。人们虽不赞成自杀,却大多肯定自杀的道德价值与社会价值。媒体报道、追悼会、抚恤公葬成为社会动员,促使抗议运动深入发展层层递进的连环环节。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为什么五四运动等能发展为大规模的群众性爱国主义运动,甚至取得胜利。
     自杀行为多在事后被赋予并放大社会意义,具有建构的特征。自杀是一种特殊的抗议策略与报国方式;传媒提振社会动员;追悼会突出自杀者为“烈士”义举,学者评论言说文明走向、人生悲剧与社会改造。通过这四个环节,自杀社会意义的建构得以完成。
     本文通过这四个环节,揭示上述建构过程,切入社会学、历史学的结合部,填补一二空白,对历史社会学这一新兴学科或能有所助益,有所推动。
How is suicide action endowed with social meaning?This is a fairly interesting but rarely-studied sociological question.
     Here we take our examples mostly from Chinese patriotic movements in 1919-1928.lt was an age when the whole socity were aroused by an indignant emotion. Some patriotics took their own lives wrathfully, trying to alert their compatriots and spur a shared feeling of solidification,resistance,and struggle. They held that their self-sacrifice were more praiseworthy than lives. Coincedently, modern China media appered. They reported these suicide actions zealously,strengthened and magnified their social meaning, endued them with lofty social values. In order to mobilise the people, solemn memorial meetings were always held. By honorring the traditional idea of fedelity and the modern patriotism,the memorial meetings bore the function of mobilisation. The patriotics themselves longed that the society would acknowledge their actions'public values of "sacrificing for motherland" and alerting compatriots, whereras the memorial meetings accepted and magnified these values. Different kinds of mourning rites affirmed their reputation of "martyrs". Although the practice of taking one'own life was not encouraged,the moral and social values of the suicides were accepted. Media reports,memorial meetings,the comfort and compensation to the bereaved family, and public funerals became a successive series in social mobilization and in driving the remonstrative movement further more. This explains from one side of the problem why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could develop into an extensive patriotic movement with a mass character and even triumphed.
     The process that suicide actions were endowed with social significance which was greatly magnified b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construction. Suicide action was a special protesting strategy and way of dedicating themselves to motherland;the media shouldered the responsibility of social mobilization actively; the memorial meetings honorred the suicides as "martyrs";the scholars'comment expressed their opinions about the future of human civilization, the tragedy of human being,and social reform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se four stages,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suicide actions was realized.
     The paper devotes to open out the above-mentioned construction process by these four stages. As the question lies in somewhere between the subjects of history and sociology, we do hope our research would make some contribution to the new branch of learning,sociological history
引文
[1](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著,冯韵文译:《自杀论》,第9-12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图表依据李大钊:《青年厌世自杀问题》,《李大钊文集》(3),第11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何兆雄:《自杀与人生》,第120页,广州:广州出版社,1996。
    [3]参见《市社会局发表八月份自杀统计平均隔,6小时半有1人自杀,成为亟待解决之社会问题》,《民国日报》1928年9月18日第3张第2版,后来报道中有更正,8月自杀总数为237件,应是3.1小时有1人自杀。《社会局编制九月份自杀统计》,《民国日报》1928年10月18日第3张第2版;《社会局发表十 月份自杀统计,被救增加,自杀减少》,《申报》1928年11月29日第15版;《本埠自杀事件渐见减少,社会局发表十一月份自杀统计》,《民国日报》1928年12月16日第3张第2版。
    [1]《上海特别市户口分类统计简表》,《申报》1928年11月1日第13版
    [2]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第55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3]陈天华于1905年12月8日在日本蹈海。杨笃生于1911年8月6日在利物浦投海。
    [4]参见《青年厌世自杀问题》,《李大钊文集》,下卷,第15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5]“所谓社会运动(social movement),就是有许多个体参加的、高度组织化的、寻求或反对特定社会变革的制度外政治行为,”与集体行动、革命不同。(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第2-3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919-1928年发生的五四运动等爱国运动符合社会运动的性质,应是社会运动的一个类型。这些爱国运动,以对外抗争,反对外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为其主要特征。这其间根据政府对外的态度有所转移,有时以反对卖国、腐败的政府为主要目标,但这实际上是为对外抗争服务的(参见陈廷湘:《1920年前后两次争国权运动的异样形态及形成原因》,《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2期)。
    [1]这一时期对自杀的讨论具有典型性,一是讨论自杀的文章多,二是参与者社会名流学者多,三是这种讨论探讨自杀社会原因的多。在当代社会的自杀报道中很少见。参见赵振宇、张强:《媒体“自杀报道”的观察与思考》,《新闻记者》2004年第7期。
    [2]潘公展:《市社会局致函各报请郑重刊载 舆论界对死者勿遮下同情文字》,《民国日报》1928年8月11日第4张第4版“闲话”版。
    [3]《社会局致函公安局和法院,禁止排演自杀新剧》,《民国日报》1928年8月18日第4张第2版。
    [4]《“死不得的快回去”防止投水自杀的标语》,《民国日报》1928年11月16日第3张第1版。
    [5]《劝人勿自杀文》,《申报》1928年11月21日第16版
    [1]谢泳:《1949—1976年间中国知识分子及其它阶层的自杀问题》,http://go2.163.com/gliz/yrwc/index.htm。
    [2]答旦:《中国自杀研究五十年》,《医学与社会》2001年第4期。
    [3](法)米诺瓦著,李佶等译:《自杀的历史》,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
    [4]本文主要依据《民国日报》报道的自杀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另参考《申报》、北京《晨报》、天津《大公报》、湖南《大公报》的报道及《新青年》、《新潮》、《新学生》等刊物。爱国运动是指1919年5、6月的五四运动;1922年的抗议华盛顿会议(太平洋会议)运动、香港海员大罢工;1923年抗议日军制造的“长沙惨案”运动;1925年的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1928年抗议日军残杀中国人的“济南惨案”运动。
    [1]石涵泽:《自杀问题》,上海华通书局,1930。
    [2]张振之:《目前中国社会的病态》,上海民智书局,1929。
    [3]梁振贤:《自杀统计之研究》,《统计月报》,1929年1期,《自杀统计论》,广州大学法科学院,1933。
    [4]麟伯:《中国四大城市自杀比问题》,《清华周报》1932年第38期。
    [5]吴虞公:《席上珍惨史:女书记自杀案》,上海:中国第一书局,1922。
    [6]《自杀与奋斗:大众生活的呼声》(出版社不祥),1937。
    [7]均收入《民国丛书》第五编(20),上海书店,1984。
    [8]陈碧云:《妇女自杀问题之检讨》,《东方杂志》1936年第33期。
    [9]陆东野:《关于防止自杀恶风之商榷》,《社会半月刊》,1935年第1期。
    [10]《社会局警告自杀》《申报》1929年5月18日,《创组自杀救济组织》《申报》1930年1月5日。《社会局局长发表自杀的意见》,《申报》1935年6月9日。
    11 茅盾(原署名玄):《“自杀”与“被杀”》,《申报·自由谈》1932年12月27日。
    [1]王合群:《二三十年代上海自杀问题的社会透视》,《史学月刊》2001年第6期。
    [2]乔素玲:《痛苦诀别:1920年代广州市民自杀透视》,《广东史志》2002年第3期。
    [3]齐卫平:《五四时期中国社会转型与自杀现象》,《民国春秋》1998年第3期。
    [4]张光芒:《民初文化界的自杀风潮》,《粤海风》2000年第4期。
    [5]何楠:《20世纪30年代前期中国城市自杀问题剖析》,吉林大学2005硕士研究生论文。
    [6]Roxane Witke:Mao Tse-tung,Women and Suicide in the May Fourth Era The China Quarterly,No.31.(Jui.-Sep.,1967),pp.128-147.
    [7]刘长林等:《论五四思想家对自杀现象的研究》,《史学月刊》2003年第6期。
    [8]李建军:《中日两国青少年自杀行为比较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00年第2期。
    [9]潘世东:《论终极观视野下的屈原之死》,《十堰职业技木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10]刘云波:《陈天华蹈海原因新析》,《文史哲》2002年第5期。
    [1]陈一容:《陈天华蹈海自殉探因》《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另见刘宏章:《陈天华思想评价的若干问题》,《求是学刊》1986年第2期。杨源浚:《陈天华殉国记》,《湖南历史资料》1959年第1期。
    [2]刘艳琼:《被胡适误解的陈天华》。《读书》2001年第1期。
    [3]夏晓虹:《晚清女学中的满汉矛盾——惠兴自杀事件解读》,《二十一世纪》,香港,2000年12月号。
    [4]《孔子平议》:易白沙的文化批判精神http://www.csonline.com.cn/2003年09月09日,星辰在线。
    [5]答旦:《中国自杀问题漫议》,《医学与社会》2000年第1期。
    [6]唐德荣《“向死而生”——试论先秦时期的自杀现象》,《晋阳学刊》1997年第4期。
    [7]参见蔡仲德:《四论王国维的死因》,《中华读书报》2000/9/22。
    [1]韩德民《“奶酪”之外,还应该有点什么》,人民网(人民书城)。
    [2]黄道炫:《梁济和王国维:新世纪的解读》,《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4年10月号。
    [3]左舜生:《万竹楼随笔》,第217、219、220、228页,香港自由出版社,1957。
    [4]亓曙冬、陈同:《王国维与梁启超》,《史林》1998年第4期。
    [5]胡松涛:《在水一方,有一群清洁的灵魂》《书屋》2003年第1期。
    [6]王向清,周黄琴:《王国维紧张人生解读》,《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7]蔡苏龙《王国维死因之心因探析》,《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8]许殿才《王国维死因新证》,《安徽史学》2003年第3期。
    [9]林毓生:《论梁巨川先生的自杀》,《中国传统的创造性的转化》,第205-223页,北京:三联书店,1988。
    [10]《站立出理想主义者的姿态》2004年10月12日00:05:54,网易文化。
    11 罗志田:《对共和体制的失望:梁济之死》,《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5期。
    [1]以上概述依据张翼:《社会学自杀研究理路的演进》,《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4期。
    [2]刘启明:《青少年自杀研究方法》,《青年研究》1995年第2期。
    [3]王毅:《社会学方法的一种主张:软性实证——兼谈名著<自杀论>对社会学潜在方法的潜在启示》《云南学术探索》1995年第1期。
    [4]牛金贵,郭圣兰:《抑郁症与自杀》,《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3年第7期。
    [5]库少雄:《自杀理论研究综述》,《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10期。
    [1]何兆雄:《自杀病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
    [2]谢立中:《实证、诠释与话语:社会分析模式比较——以自杀现象为例》(上、下),《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4期。
    [3](澳)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第9页,北京:华夏出版社版,2001。
    [4]苏国勋:《社会学与社会建构论》,《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5]闫志刚:《社会建构论:社会问题理论研究的一种新视角》,《社会》2006年第1期。
    [1](澳)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第17-21页,北京:华夏出版社版,2001。
    [2]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第23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参见赵鼎新对相关问题的论述,另参考(美)西德尼·塔罗著,吴庆红译:《运动中的力量:社会运动与斗争政治》,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郭景萍:《集体行动的情感逻辑》,《河北学刊》2006年第2期。
    [4](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杨莉译:《文化的解释》,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罗红光《[美]克利福德·格尔茨综述Clifford Geertz(1926~)》《中国社会学网》[http://www.sociology.cass.cn]。
    [1]郑晓江:《论中国古代的自杀模式》,《南昌大学学报》1999年12期,郑晓江:《善死与善终——中国人的死亡观》,第113页,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2]夏中华,车竞:《修辞学:从描写到阐释的学术意义》,《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1]邵培仁:《传播学导论》,第308页,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
    [2]如五四运动中北京《晨报》受到北京政府的限制,便从5月23日-6月30日一个多月时间里,在头版头条连续刊登“本报特别启示”,以示对政府限制新闻舆论的抗议。
    [1](美)周策纵著,周子平译:《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第245-251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2](美)沃尔特·李普曼著,阎克文、江红译:《公众舆论》,第256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龚振黄编:《青岛潮》,上海泰东图书局,1919年8月10日版,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组编:《五四爱国运动》(上),第166-167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4](美)周策纵著,周子平译:《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第134页。
    [5](美)西德尼·塔罗著,吴庆红译:《运动中的力量:社会运动与斗争政治》,第149页。
    [1]又称六一惨案。1923年6月1日,日本帝国主义在长沙屠杀中国人民的事件。1923年3月26日,是日本租借我国旅顺、大连满期之日。日本却拒绝归还。因此爆发了全国性的要求“收回旅大”的反日爱国群众运动。4月5日,湖南省工团联合会等团体发起成立“湖南外交后援会”,5月14日,后援会宣布《对日经济绝交公约》细则24条,长沙各行业都设立日货调查员。检查监督公约的执行。6月1日,日本轮船武陵丸号运载日货到长沙大金码头。外交后援会的调查员前往检查,停泊在湘江中的日本军舰上的水兵,持枪上岸,开枪行凶,当场打死2人,重伤9人,轻伤数十人,造成“六一惨案”。惨案发生的当天、2日、4日,外交后援会连续召开有数万人参加的群众大会、死难烈士追悼大会,后抬尸游行,宣布罢工、罢课、罢市,敦促赵恒惕与日方交涉。赵恒惕政府6月8日派兵武力解散湖南外交后援会,并通缉郭亮等后援会负责人,镇压了这场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
    [2]《公共租界罢市后之严重形势》,《民国日报》1925年6月6日第2张第1版。
    [3]《严州人民之愤激》,《民国日报》,1925年6月8日第1张第3版。
    [4]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组编:《五四爱国运动》(上)第167页。
    [5]当场写血书的还有北大法律系三年级学生林德扬,也是咬破手指,撕下衣襟,写“还我青岛”四字,他11月自杀(详后),参见魏巍、钱小惠:《邓中夏传》,第1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1]《申报》1919年5月18日第3版。
    [2]《郭钦光事略》,《申报》1919年5月31日第11版。
    [3]《南昌女师学生程孝芬断指血书纪详》,《申报》1919年5月23日第8版。另参见《五四爱国运动》(上)第234页。
    [4]《五四爱国运动》(上)第215页。另见第217、235、270页。
    [1]1919年5月3日在北大北河沿法科第三院开会时,“刘仁静(他现在是共产党中很重要的人物),当时还不过十八岁,带了一把小刀,要在大会场上自杀。还有一位,要断指写血书的”。参见罗家伦:《蔡元培时代的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载罗久芳:《罗家伦与张维桢——我的父亲母亲》,第53页,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刘仁静要自杀,但可能没有实施。现在还没有查到有关他要自杀的报道。
    [2]《周瑞琦投水殉义》,《民国日报》1919年6月1日第2张第6版,报道的遗书在6月8日的《周瑞琦追悼会启事》中再次全文照录(遗书《晨报》5月31日全文登载,文后附有“附识周君蹈海已见各报此书系天津平民慈善协会会员在金华桥迤左拾得,交并北京大学生者”。但查当时报纸,没有找到最早的报道。
    [3](美)西德尼·塔罗著,吴庆红译:《运动中的力量:社会运动与斗争政治》,第155-156页。
    [1]《鄂学生忧愤投河记》,《申报》1919年6月22日第8版。当时的报道是2号李鸿儒被军警打成重伤,参见《武汉学生为国流血》,《民国日报》1919年6月9日第2张第6版。
    [2]《鄂学生自戕续纪》,《申报》,1919年6月23日第7版。
    [3]《武昌学生李鸿儒殉国》,《民国日报》1919年6月22日第2张第6版。
    [1]《鄂学生两人殉国李鸿儒后又有吴用霖》,《民国日报》1919年6月23日第2张第6版。
    [1]《爱国志士投江得救》《民国日报》1925年6月15日第2张第2版。
    [2]《陈奎鹿为国捐躯》,《民国日报》1925年7月9日第1张第4版。
    [3]《浙学生钱启忠为国自尽》,《申报》1925年6月21日第6版。
    [4]《王烈士(宗培)殉国之电慰》,《申报》1925年7月23日第13版。
    [5]高尔松:《悼自杀烈士并告未死者》(评论),《民国日报》1925年7月15日(觉悟版)。
    [6]有一位自杀者,报道时讲了他家庭的经济状况,但没有说这是他自杀的原因。“汉壁礼路商界联合会,日前据浦东杨家渡住民报告,谓英美烟公司工人陈筱初,痛外侮日急,自行服毒身死,当由该会派代表朱耀堂、亲赴该处实地调查,是晚由寡妻陈潘氏,来会泣告,谓伊夫确系愤世自尽,遗有依婿为活之妻父潘荣华、年逾耳顺,不能再事工作,长子龙根年仅九岁,次子三根七岁,幼子雪根生才四月,女二,长十二岁,次四岁。外无戚友,内无积粮,停柩未葬云云。该会当场即捐集五十余元,俾暂作丧葬费外,昨又函工商学联合会请酌予抚恤云”。《工人陈筱初服毒身死》,《民国日报》1925年6月29日第2张第1版。由此可见当时工人生活的艰难处境,这可能也是引起自杀的原因。但媒体在报道时,没有将这作为他自杀的原因,这是很耐人寻味的。因愤激外侮而自杀,属于“不活下去式”的死,具有抗议的性质。
    [7]《海员韩清泉投海——因五卅惨案悲愤而起》,《申报》1925年8月24日第14版。
    [1]《甬籍被害同乡追悼会之筹备》,《申报》1925年7月1日第13版。
    [2]《刘光权烈士之荣哀》,《民国日报》1925年6月16日第2张第1版。
    [3]《女子愤世投浦获救》,《申报》1925年7月30日第15版。
    [4]《女生王秀贞愤世投江》,《民国日报》1925年6月17日第2张第1版。
    [5]《陈奎鹿为国捐躯》,《民国日报》1925年7月9日第1张第4版。
    [6]《杨叔云之尸谏》,《民国日报》1925年6月25日第2张第1版。
    [1]在1919-1928年新闻报道中,其他类型(如经济困难、家庭矛盾等)的自杀,很少有将他们照片或遗书等在报纸上,但被称为“殉国”者除外。对此,我将另文专论。
    [1]《投江烈士》,《民国日报》1925年6月9日第2张第1版。
    [1]《爱国学生蹈海》《民国日报》1925年6月10日第2张第1版
    [2]1928年5月3日日军向济南发动进攻,与中国军队发生冲突,日军在济南奸淫掳掠,屠杀中国军民5000多人,造成“济南惨案”,亦称“五三惨案”。同年10月,中日就此惨案举行谈判,1929年3月29日达成协议:由中日双方组成调查委员会,就地调查解决,南京政府负责保护在华日本人之生命财产安全;协定换文两个月后,日军撤出山东。
    [1]《国耻声中之殉国——黄侠魂投海而死,不愿闻日人暴行》,《民国日报》1928年5月7日第2张第3版。
    [1]《湘省又一殉国之女生 凌则英为六一事件自杀》,《民国日报》1923年6月23日第2张第6版。又据《又有一个为国自杀之女生平江凌则英》,《大公报》(长沙)1923年6月18日第6版,“勤学”为“勤学问”,“独病”为“称病”(见图片)。
    [1]平江凌则纯:《亡妹则英事略》,《大公报》(长沙)1923年6月22日第8版
    [1]《愤极自杀之两青年 刘光权 应银寿》,《张尔谷等致扬州同乡会函》,《申报》,1925年6月10日第14版。
    [1]《两青年自杀之续闻刘光权君尸体捞获入殓》,《申报》,1925年6月12日第16版。
    [2]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第224页
    [1]《东大学生林时磐君之自杀》,《东大学生林时磐君自杀续闻》,《申报》1925年7月21、22日第10版。
    [2]《军队中之殉国自杀者:驻湖州陆军中士宋瀛宪与其自戕何不拔刀杀贼》,《民国日报》1919年7月15日第2张第6版。
    [1]《武力钳制下之京学生》,《民国日报》1920年2月15日第1张第3版。
    [1]《胡铁投郴江而死》,《民国日报》1919年8月3日第2张第6版。
    [1]《海员罢工殉身者生荣死哀卢用有殉身励同志七千人执绋之殡仪》,《民国日报》1922年2月3日第1张第3版
    [2]《民国日报》1923年6月9日第1张第3版的《长沙风潮事件扩大》,其中的“女教员愤极自刎”(小标题)是风潮扩大的标志之一。从标题用的“愤极”一词看,表明其自杀行动具有运动激愤的特征。
    [1]《常德一兵士为国自杀》,《大公报》(长沙)1923年6月29日第6版。
    [1]《浙学生钱启忠为国自尽》,《申报》,1925年6月21日第6版。
    [1]在林德扬自杀之前,还有一位易克嶷(北京大学学生会主席,五四运动学生领袖)在什刹海投水自杀被救的事件。他的自杀是因北京大学用穆藕初“储金奖学”的资金,选送第一批毕业生公费留学。经蔡元培校长选定的这五位学生领袖段锡朋、周炳琳、罗家伦、汪敬熙、康白情的出洋(参见《实业家提倡学术之创举》,《晨报》1920年6月29日第6版),一时被学生界仿照清末光绪年间“五大臣出洋考察”的历史事件,称之为学生界的“五大臣出洋”,曾经轰动一时。这种说法是寓有讽刺意味的。在学生界中,有些同学对于他们五人接受资本家资助出国留学的做法,表示怀疑和不满。易克嶷认为,自己在五四运动中立了大功,而此次留学未被选上,“这不是明明让我丢脸吗?”投水被救起后,邓中夏对他说:“叫我看,他们这次出国留学,不过是为资本家培养工具。难道我们参加五四,打卖国贼,是为了这个么?”参见魏巍、钱小惠:《邓中夏传》,第29-3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但未见报纸报道易克嶷自杀。
    [2]志希:《是青年自杀还是社会杀青年北大学生林德扬君的自杀》,《晨报》1919年11月19日第7版(副刊)。
    [1]钧:《北大学生林德扬自杀后所闻》,《晨报》1919年11月19日第3版。
    [1]《烈士以死劝人爱国》,《民国日报》1922年1月22日第2张第8版。
    [2]《常德有两学生殉国》,《大公报》(长沙)1923年6月14日第6版。
    [1]《湘学生为长沙案殉国》,《民国日报》1923年6月21日第1张第3版,与《常德两学生殉国详情 与彭文超而三矣》,《大公报》(长沙)1923年6月16日第6版的报道大体相同,个别字有出入。
    [2]《常德学生殉国续志》,《大公报》(长沙)1923年6月17日第6版
    [1]《应银寿忧国蹈海记详》,《申报》1925年6月17日,《应银寿烈士蹈海记》,《民国日报》1925年6月17日第2张第2版基本相同,“奴视”二字《申报》作“轻视”
    [2](美)西德尼·塔罗著,吴庆红译:《运动中的力量:社会运动与斗争政治》,第162页。
    [1]《爱国志士投江得救 愤店主购日糖 吞鸦片后投江》,《民国日报》1925年6月15日第2张第2版。
    [1]《镇江学生王宗培投江自杀 遗书愤外交延宕》《申报》1925年7月22日第10版。
    [1]晓风(陈望道):《易白沙在广东蹈海自杀》,《民国日报》1921年6月20日副刊《觉悟》。这个报道被《大公报》(长沙)“易白沙自杀后所闻”1921年6月27日第6版转引时,又说“前报载白沙曾为孙中山等面招,不赴。日左寅村先生于其行囊内搜出两纸,一孙中山书,一胡汉民书。”孙中山的信:“白沙吾兄惠鉴:《帝王春秋》从历史事实唤起知识阶级,以诛锄独夫民贼,可谓严于斧钺矣。承嘱签题,当即如教。羊、石驱除山贼之后,百废未举。然废督、裁兵、禁赌,亦稍稍有向新之气象。兄能惠然来游,至所欢迓。汉民、仲甫、君武俱在此间,不患无侣。而弟甚欲得一能文者,与共昕夕,以素所怀抱主义、政策,见之文章,勒为条教,不审能助我否?即颂撰安,并盼报书。孙文 二月十八日”。
    [1]《大公报》(长沙)1921年6月21日第6版
    [1]《张溥泉电告易白沙死耗》《大公报》(长沙)1921年6月28日第6版。
    [1]《陈独秀致易培基函》,1921年6月23日,邢建榕:《陈独秀等为易白沙蹈海致易培基函》,《历史档案》1984年第3期(此函所用之信笺印有“广州全省教育委员会用笺”字样)。《易白沙投海真相再志 陈独秀致易寅村函》《大公报》(长沙)1921年7月7日第7版。
    [1]力子(邵力子):《易白沙果蹈海死矣》,1921年6月24日《民国日报》“觉悟”版。
    [1]《方声涛之姊突然自尽》,《民国日报》1923年6月15日第3张第11版。
    [2]《汪精卫痛哭方君瑛》,《民国日报》1923年6月25日第3张第10版,《大公报》(长沙)1923年6月29日第3版,题目为《汪精卫痛哭方君瑛 义若师友 情同姊弟》,内容同,“圣病难廖”作“心病难廖”。
    [1]《褚序民自杀之哀因》,民国日报》1922年4月21、26日第2张第8版。
    [1]《二区党部——哀悼自杀女同志》,《民国日报》1927年7月5日第2张第3版。
    [1]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第268页。
    [2]路鹏程:《媒体自杀新闻的内容分析:一个精神健康传播的视角》,《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年第3期。
    [1]龚振黄编:《青岛潮》,上海泰东图书馆1919年8月10日,《五四爱国运动》(上),第188-120页。据《周烈士瑞琦追悼启事》,《民国日报》1919年6月8日第2张第8版校改。
    [1]值得注意的是,陈天华([1875-1905]。于1905年12月,为抗议日本政府迫害中国进步留日学生,愤怒投海)在自杀遗书中,对于当时发起的中国8000余名留学生反对日本《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的罢课运动“且惊且惧。惊者何?惊吾同人果有此团体也。惧者何?惧不能持久也。然而日本各报,则诋为乌合之众,或嘲或讽,不可言喻。如《朝日新闻》等,则直诋为‘放纵卑劣',其轻我不余遗地矣……鄙人心痛此言,欲我同跑时时勿忘此语,力除此四字,而做此四字之反面:‘坚忍奉公,力学爱国。'恐同胞不见听而或忘之,故以身投东海,为诸君之纪念。”并说“我不自亡,人孰能亡我”、“鄙人原重自修、不重尤人”(《陈星台先生绝命书附跋》,《民报》第2号,又见周武编:《中国遗书精选》,第367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就是希望留学生要有定力,不能“放纵卑劣”,只有这样才能使团体团结,使运动持久,直至取得胜利。由于陈天华自杀有着广泛的影响,五四运动中自杀者在遗书中对自杀的话语与陈天华所说的“惧不能持久”有相似之处。从社会学角度来讲,他们都是从增强团体力量从而增强中国社会的团结性而言的。
    [1]《鄂校学生忧愤自戕三誌》,《申报》1919年6月27日。
    [2]《鄂学生自戕续纪》,《申报》1919年6月23日第7版。
    [3]《殉国之陕西留日学生》,《民国日报》1919年8月27日第2张第3版。
    [1]龚振黄编:《青岛潮》,上海泰东图书馆1919年8月10日,《五四爱国运动》(上),第342-343页。
    [2]值得注意的是,陈天华在自杀绝命书中也有相同的话语“万不可学鄙人也……鄙人以救国为前提,苟可以达救国之目的者,其行事不必与鄙人合也”,(《陈星台先生绝命书》,《民报》第2号,又见周武编:《中国遗书精选》第368页)即他们认为,这不是常态的社会行动,而是不得已、非常态的社会行动,一般人不必要采取自杀这样的过激行动。但这样的社会行动由于具有强烈的警世作用,还是应该有人担任这样的角色,承担这样的社会义务。那么,这样的角色只有他们承担了。
    [3]《五四爱国运动》(上),第343-344页。
    [1]《海员罢工殉身者生荣死哀 卢用有殉身励同志 七千人执绋之殡仪》,《民国日报》,1922年2月3日第1张第3版
    [1]蔡晓舟、杨景工编:《五四》,19|9年7月,《五四爱国运动》(上),第482-483页,又见《天津将第二次罢市,流血爱国之惨史》,《民国日报》1919年6月14日第2张第6版,报道称“其中有一段流血爱国之惨史,至为悲壮”。其自杀时的细节略有不同“……连击二次,均成粉碎,幸未致命。后又欲拾大铜铅自击。旋经众人扶救进室,然己昏迷。”“各绅商无不钦佩马俊舍命救国,而爱国之思想,亦以增高矣”。“后闻马俊对于饮食丝毫不进口,诸同志痛苦哀求,不为少动,延医珍视。云系神经受伤。必须善治始免危险云”。
    [1]《罢市声中之种种》:马俊说“鄙人奔走呼号,原为救国,”但受到讥讽,“前日鄙人到贵会来,就有一位会董闯鄙人何藉,天津有无财产,知某君之意不过是讥讽的话,然鄙人尚有生命热血可流于诸君面前,以激诸君良心之发现。国势如此,惟有一死以谢同胞”,可见这是他自杀的直接起因。马俊自杀行动发生后,全场签字一致通过了继续罢市案,并表示一致行动,不达目的不罢休。《大公报》1919年6月12日第3张。
    [2]当时马俊自杀行动发生后,天津罢市的消息,全国各新闻媒体《晨报》、《申报》等及时报道,对政府形成了很大的压力,成为接受学生条件的重要契机。当时的学生领袖罗家伦说,在上海学生得到他打出的北京学生被捕的电报后,向商店老板下跪,促成了6月4日全上海的罢市,“而天静方面,因为一个南开学生马俊在商会代表的前面,用一只碗向自己脑壳一打,表示他要求的决绝,商会方面的人大为感动,也罢市了。”在北京学生与政府短兵相接,学生无可奈何的时候,忽而得到上海、天津方面的有力支援,声势大振,北京政府释放了学生,使学生运动扩大为民众运动,使内阁局部改组。可见马俊自杀行动在运动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参见罗家伦:《蔡元培时代的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载罗久芳:《罗家伦与张维桢——我的父亲母亲》,第59页。
    [1]《褚序民自杀之哀因》,《民国日报》1922年4月21、26日第2张第8版。
    [2](美)西德尼·塔罗著,吴庆红译:《运动中的力量:社会运动与斗争政治》,第150页。
    [1](美)科塞著,孙立平译:《社会冲突的功能》,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73、81页。
    [2](韩)具海根(Hagen Koo)著,梁光严、张静译:《韩国工人——阶级形成的文化与政治》(By Hagen Koo Korean Worker:The Culture and Politics of Class Formation Copyright(?) 2001 by Comell Universit),第86-88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天津实行第二次罢市》,《民国日报》,1919年6月15日第2张第6版,《天津商会又有继续罢市之布告》,《大公报》1919年6月12日。
    [1]蔡晓舟、杨景工编:《五四》,1919年7月,《五四爱国运动》(上),第483-484页,当然这之中的团结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所以学生们对运动的进程是不满意的。19日下午全体学生开会时又发生了谌志笃断指写血书的事件,血书说:谌志笃血书泣恳振作精神,化除意见。又学生作事纯本天良,不为势迫,不为利诱,谌志笃代表天津全体学生宣言。《谌志笃断指血书》,《民国日报》,1919年6月22日第2张第6版。
    [2](美)西德尼·塔罗著,吴庆红译:《运动中的力量:社会运动与斗争政治》,第6页。
    [3](美)戴维·泼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版),第610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力子:《易白沙先生遗书》,《民国日报》,1921年6月26日“觉悟”版。
    [1]《易白沙遗书补记》,《大公报》(长沙)1921年9月28日第7版。
    [1]心远:《独家专访 汪精卫后人谈“汪方绯闻”公案(2)》《多维时报》2004年3月8日。蔡德金;《同盟会女杰方君瑛为何自缢?》,《民国春秋》1996年第3期,所引遗书前一段与《多维时报》同,后一段只见《多维时报》引用。这些遗书未见到当时的报刊刊登。周武编《中国遗书精选》虽然收录了方君瑛的遗书,但没有这两段内容,从这本精选上所收的遗书看,是属于与汪精卫的恋情而被陈壁君逼死,但遗书的来源选编者没有说明。从何重光的叙述与蔡德金教授的文章看,这些遗书不可信。
    [2]汪精卫致曾伯良、曾仲鸣、方君壁等人的信:“以七姊(指方君瑛)平日之明决,遇此等事不难立断,何致为此自戕?故以七姊去岁被汽车撞伤及近来精神异状推测之,七姊自杀之原因,当为神经衰弱所致,此医生及蔡孑民(蔡元培)张溥泉(张继)诸先生所推定以为必然者也。呜呼,自元年以来,我等结合成一家庭,感情浓挚,有逾骨肉……兄昨岁不招三、七姊回国,七姊可以不死,七姊回国后在兄寓时多,兄苟善于调护,七姊亦可以不死,今则七姊竟死矣!兄非惟无以对七姊,且无以对诸弟妹,神明痛苦莫可言喻。诸弟妹以此责兄,兄固无词,即以此绝兄,兄亦无怨……”——1923年6月25日。方君壁转抄。原注:“方君瑛于1923年6月12日服毒,14日去世。汪精卫在广州得到噩耗之后,16日转道香港乘船赶往上海。此信从上海寄给方君瑛在法国的亲属”。可见,汪认为方君瑛自杀主要是神经衰弱所致。心远:《独家专访 汪精卫后人谈“汪方绯闻”公案(2)》,《多维时报》2004年3月8日。
    [1]《军队中之殉国自杀者》,《民国日报》1919年7月15日第2张第6版。
    [2]《湘学生为长沙案殉国》,《民国日报》1923年6月21日第1张第3版。
    [3]《常德学生殉国续志》,《大公报》(长沙)1923年6月17日第6版
    [1]1925年5月30日下令向上海示威群众开枪,造成死十余人、伤数十人惨案的英国巡捕房头目,又译埃弗森。
    [2]《愤极自杀之两青年 刘光权 应银寿》,《申报》,1925年6月10日第14版。
    [3]《又有愤世投江者 当典生徒周春泉》《民国日报》,1925年6月23日第2张第1版。
    [1]《陈奎鹿为国捐躯》,《民国日报》1925年7月9日第1张第4版。
    [2]《湘省又一殉国之女生凌则英为六一事件自杀》1923年6月23日第2张第6版,据《又有一个为国自杀之女生 平江凌则英》,《大公报》(长沙)1923年6月18日第6版改。
    [1]《发起追悼潘烈士 潘大受投海前之从容》《民国日报》1925年6月22日第2张第2版。
    [1]《关于忧国自杀之消息 又有潘大受投海》《申报》1925年6月21日第10版。
    [1]《浙学生钱启忠为国自尽》,《申报》1925年6月21日第6版。
    [2]《余姚烈士汪伟綋遗书》,《申报》1925年7月2日第13-14版。
    [1]鲁仲连是战国时齐人,周游列国到赵国时,正逢秦兵围赵都邯郸。魏王因惧秦而派新垣衍劝说赵王尊秦为帝。鲁仲连和他激辩,并义正词严的表示:宁愿跳海而死,也不做暴秦的臣民。典出《战国策·赵策三》“周齐鲁仲连、游于赵。时秦围赵急,魏遣新垣衍说赵,请帝秦。仲连乃见新垣衍曰:彼秦者,弃礼义、尚首功之国也。权使其上,虏使其民。彼即肆然为帝,则连有蹈东海而死耳。不忍为之民也。秦军闻之。却五十里。鲁仲连义不帝秦,宁蹈东海而死,其辞慨慷,其志激昂,义气所感。秦军为之却退。新垣衍称其为天下士。平原君且欲以千金为之寿。仲连笑而却之。为人排难解纷,不受人报。无愧为天下士矣”。“鲁连蹈海”,后比喻宁死也不受强敌屈辱的节操。
    [1]《东大学生林时磐君之自杀》,《申报》1925年7月21、22日第10版。
    [1]《镇江学生王宗培投江自杀 遗书愤外交延宕》,《申报》1925年7月22日第10版。
    [2]《王烈士殉国之电慰》,《申报》1925年7月23日第13版。
    [1]《又有愤世投江者 当典生徒周春泉》,《民国日报》1925年6月23日第2张第1版。
    [1]这种认知上的偏执是导致他们自杀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研究者认为,这类自杀者的思维方式往往表现为刻板、狭隘、僵化,他们认为世事非黑即白,非好即坏,非生即死。而看不到在两个极端之间的一系列可能性,或一种情况可能引起的多种结果。他们倾向于三种方式思考问题与观察世界,这有助于他们产生自杀的念头。一是过渡概括(overgeneralization),即以悲观的眼光看世界,满眼所见仅是悲观与否定;二是选择提取(selective abstraction),即看重生活中的消极因素,忽视或轻视生活中的积极因素:三是乱贴标签(inexact labeling),指的是给自己贴上否定性的标签,并根据这并准确的标签而不是根据实际的情形做出行动。(参见Beck,A.T.,Ruch,A.,Show,B.,&Emery,G.1979.Cognitive therapy of depression.NewYork:Guilford Press.库少雄:《自杀轨迹模式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第6期)这三种方式在当时的自杀者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
    [2]《国耻声中之殉国——黄侠魂投海而死,不愿闻日人暴行》,《民国日报》1928年5月7日第2张第3版。
    [3]刘维贤:《为日本暴行绝命书》,《民国日报》1928年6月17日“觉悟”版。这个刘维贤,是医大的学生。但具体身世生平报纸没有介绍。参见赓夔:《自杀》说“医大的学生刘维贤的自杀,也寄了一封信给报馆”,《民国日报》1928年7月6日“闲话”版。
    [1](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第197-199、205-206页。
    [2](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第202页。
    [1](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第265-266页。
    [2](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第203页。
    [1](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第184页。
    [2](美)科塞著,孙立平译:《社会冲突的功能》,第133、81页,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3]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第1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杨莉译:《文化的解释》,第138页,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1]武汉学生联合会于23日又发给武汉各团体通函,说“殉国学生轻弃昂藏,为我此次国民运动增无上之光彩”,其他各地都由学生会会同各界共同追悼,武汉各界也义不容辞。《武汉将追悼殉国学生》,《民国日报》1919年6月29日第2张第6版。
    [1]龚振黄编:《青岛潮》,上海泰东图书馆1919年8月10日,《五四爱国运动》,188-120页。据《周烈士瑞琦追悼启事》,《民国日报》1919年6月8日第2张第8版较改。第二天《民国日报》大主笔以“北庭欲以三十六万之巨款买通各校代表”,报道了周瑞琦、徐曰哲追悼会被迫延期的消息。《徐周二君追悼会延期》,《民国日报》1919年6月9日第2张第6版。
    [2](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著,冯韵文译:《自杀论》第218页。
    [3]均:《北大学生林德扬自杀后所闻》,《晨报》1919年11月19日第3版。
    [4]《追悼林德扬日期》,《晨报》1919年12月6日第3版。
    [5]参见《日人殴杀学生市民之真相》,《全国公愤之日人暴行》,《晨报》1919年11月27日第2-3版。
    [1]《易白沙先生追悼会启事》,《大公报》(长沙)1921年8月20日-9月8日第7等版。
    [2]《注意易白沙先生追悼会改期启事》,《大公报》(长沙)1921年9月9日-9月18日第2-8等版。
    [1]《湘学生为长沙案殉国》,《民国日报》1923年6月21日第1张第3版。《常德两学生殉国详情 与彭文超而三矣》,《大公报》(长沙)1923年6月16日第6版,文字略有不同,据此改。
    [2]《常德学生殉国续志》,《大公报》(长沙)1923年6月17日第6版。
    [3]《常德学生愤慨湘案自杀》,《民国日报》1923年6月27日第2张第8版。
    [1]《又有投水自尽者 俞守一 汪伟鋐》,《民国日报》1925年7月4日第2张第2版,《申报》6月30日第13版。
    [2]《余姚烈士汪伟綋遗书》,《申报》1925年7月2日。
    [1]《两青年自杀之续闻 刘光权君尸体捞获入殓》,《申报》1925年6月12日第14版。
    [1]《武汉追悼殉国学生讯》,《民国日报》1919年7月8日第2张第3版。
    [2](美)保罗·康纳顿著,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第49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武汉追悼殉国学生讯》,《民国日报》1919年7月8日第2张第3版。
    [1]《浙工专学校追悼钱启忠》,《申报》1925年6月22日第6版。
    [2]《刘光权昨已入殓》,《申报》1925年6月13日第10版。
    [1]《发起追悼刘光权》,《民国日报》1925年6月14日第2张第2版。
    [2]分别为《潘大受君之遗像》,《民国日报》1925年6月21日第2张第1版,《发起追悼潘烈士》,《民国日报》6月22日第2张第2版;《余姚同乡会特别会记》,《申报》6月29日第9版;《追悼潘容百筹备讯》,《申报》7月7日第15版;《潘容百烈士追悼会消息》,《申报》8月7日第15版;《潘容百追悼会期》,《申报》8月13日第15版;《刘潘两烈士追悼会消息》,《申报》8月14日第14版:《潘容百烈士追悼会纪》,《民国日报》1925年9月7日第3张第2版。
    [1]《潘容百追悼会期》,《申报》1925年8月13日第15版。
    [2]《刘潘两烈士追悼会消息》,《申报》1925年8月14日第14版。
    [1]《潘容百烈士追悼会纪》《民国日报》1925年9月7日第3张第2版。
    [2]指高邮、宝应、兴化、泰县、东台、江都、甘泉、仪征八县。
    [1]《刘光权烈士之荣哀》,《民国日报》1925年6月16日第2张第1版,这月21日、7月1的《申报》对这条启事两次发表,其中“义骸”,《申报》作“遗骸”,是否表示赋予意义的不同?
    [1]《筹备追悼刘烈士》,《民国日报》1925年6月18日第2张第2版。同日,《申报》报道题目为“追悼刘光权之进行”,内容同。
    [1]《追悼刘烈士消息》,《民国日报》1925年6月19日第2张第3版。
    [2]《关于沪惨案之昨讯 五卅死难烈士追悼大会,到会者二十万人》《申报》1925年7月1日第13版。
    [3]《刘光权追悼会之进行》,《申报》1925年7月1日第14版。
    [1]《筹备中两追悼会 顾正红追悼会今日开筹备会 刘光权烈士追悼会之筹备》,《申报》1925年7月3日第14版。
    [2]《讨论刘光权公葬问题》,《民国日报》1925年7月10日第2张第1版。
    [1]《刘烈士丧葬事务所开会纪》,《申报》1925年7月19日第13版。
    [2]《刘烈士丧葬事务所开会纪》,《申报》1925年7月19日第13版。
    [3]《刘光权丧葬事宜近讯 刘父业已来沪》,《申报》1925年7月28日第14版。
    [1]《鄂校学生忧愤自戕三誌》,《申报》1919年6月27日第7版。
    [2]毛泽东:《挽易白沙烈士联》(1921年8月),肖永义编著《毛泽东诗词对联集注》,第152页,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
    [1]《发起追悼潘烈士 潘大受投海前之从容》,《民国日报》1925年6月22日第2张第2版。
    [1]《刘光权烈士之荣哀》,《民国日报》1925年6月16日第1版。
    [2]吴子胥(?-前484)。春秋时楚国人,其父兄为楚平王所杀,他逃至吴国,助吴王筑城练兵,发奋图强,后吴王夫差听信奸小伯嚭之言,将伍相国赐死,被谮自杀。陆秀夫(1236—1279),楚州盐城(今江苏建湖县)人。曾任南宋礼部侍郎等职。坚持抵抗元兵。景炎三年(1278)初,皇帝死,陆秀夫勉励群臣,再立8岁的卫王赵昺为帝,改元祥兴,迁居崖山(今广东新会南海中),任左丞相。祥兴二年(1279),元将张弘范攻崖山,宋军大败,陆秀夫对赵爵说:“德祐皇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毅然负帝跳海。有《陆忠烈集》传世。文天祥(1236—1283),南宋右丞相。祥兴元年(1278),元军大举来攻,兵败被俘,服毒自杀未遂,在狱中写《过零丁洋》,中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后拒绝元世祖的高官显位,1283年1月9日在元大都柴市(今北京府学胡同)刑场被斩杀,死前向南方跪拜,从容就义。死后在他的衣带中发现一首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有《文山先生全集》传世。其中《过零丁洋》、《正气歌》为千古绝唱,在其就义地建有文丞相祠。
    [1]《悼挽刘光权烈士》,《民国日报》1925年6月24日第2张第2版
    [2]《武汉追悼殉国学生讯》《民国日报》1919年7月8日第2张第3版。
    [1]《武汉追悼殉国学生讯》《民国日报》1919年7月8日第2张第3版。
    [2](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著,冯韵文译:《自杀论》第355页。
    [3](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第355、295页。
    [1]《漳州追悼三烈士纪实》,《民国日报》1919年7月9日第2张第6版。
    [2]邵十五:《昨日林德扬君追悼会情形》,《晨报》1919年12月15日第3版。
    [1]追悼会参加的人少,可能与这天北京小学以上教师代表集会,因薪酬问题而罢课罢教有关,参见《学界教职员今日停止职务》,《晨报》1919年12月15日第2版
    [2]《蔡孑民先生在林德扬君追悼会之演说》,《晨报》1919年12月24日第7版(副刊)。
    [3]杨笃生(1872-1911):即杨守仁。字叔一,一字笃生。湖南长沙人。光绪戊戊进士。后留学日本。与黄兴、陈天华等编印《游学译编》,宣传反清革命。1903年参与发起拒俄义勇队,后改组为军国民教育会,并于其中组织暗杀团。1905年充出洋考察宪政五大臣随员,旋辞职赴上海组织同盟会交通机关。1907年与于右任等创办《神州日报》,任总撰述。后赴英研习英文。1911年得悉广州起义失败,忧愤交加。赴利物浦投海自杀。著有《新湖南》等。
    [1]姚桢(1887-1906):原名宏业,子剑生,号竟生,因慕朱元璋(明太祖、年号洪武)、洪秀全之为人、改名洪业。湖南益阳人。1904年留学日本,次年加入同盟会.并创设路矿学校,首创保护路矿主权。日本文部省颁所谓《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愤而归国,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被推为干事,因感怀国事,于1906年4月留绝命词千言后,投黄漓江自杀。
    [2]中国公学:清末革命党人在上海创办的学校。1905年(光绪三十年)11月发生日本当局歧视和侮辱中国留学生事件,东京八千多中国留日学生罢课抗议,东京及各地留学生因此退学返抵上海者达三千余人。为使他们能继续学业,留学生姚洪业、孙镜清等人各方筹划,筹办中国公学。清两江总督端方迫于舆论压力,月拨银一千两,并派郑孝胥为监督。校务实际由王搏沙主持。革命党人马君武、陈伯平等任教员。1906年2月正式开学,分大学班、中学班、师范速成班和理化专修班。不久,经费拮据,又发生江苏学生五十余人集体退学事件,创办人姚宏业为唤起社会人士关注,投黄浦江自尽。嗣经社会呼吁,清政府于次年拨给公地百余亩修建校舍,并由大清银行借款十万元,公学始得维待。民国成立后,历经停办、恢复,最终于三十年代被南京政府教育部“勒令逐年结束,办至原有学生毕业为止”。
    [1]《海员罢工殉身者生荣死哀卢用有殉身励同志 七千人执绋之殡仪》,《民国日报》,1922年2月3日第1张第3版。
    [2]《褚序民自杀之哀因》(续)《民国日报》1922年4月26日第2张第8版。
    [1]《刘烈士明日出殡 闸北保卫团昨通令保护》,《民国日报》1925年6月25日第2张第1版。
    [1]《刘烈士今日出殡》,《民国日报》1925年6月26日第2张第1版。
    [1]《汪烈士追悼会纪事》,《民国日报》1919年8月1日第2张第6版。
    [2]《各团体筹募刘光权烈士治丧费》,《申报》1925年8月6日第14版。
    [1]杨振基等:《“爱国亡身,何痛之有!”——记五卅烈士刘光权》,扬州市广陵区政协广陵春秋编委会:《广陵春秋》,《广陵文史资料》第一辑,第104-105页,扬州本书编委会印,1991。
    [1]《汉壁礼路商联会请恤自杀工人家属》,《申报》1925年6月29日第9版。《工人陈筱初服毒身死》,《民国日报》1925年6月29日第2张第1版也报道,但没有《申报》详细。
    [1]《易白沙饰终之典》《大公报》(长沙)1921年7月14日第7版,又见邢建榕:《陈独秀等为易白沙蹈海致易培基函》,《历史档案》1984年第3期(与《大公报》的文字略有出入)。邢建榕注:原件无年月。据胡汉民7月3日致易培基函中有“前两日已由秘书长马君武以中山总统之意上复左右”句,该函当在1921年7月3日前发出。上海市档案馆公布的四函,记载了易白沙蹈海经过,保存了孙中山表彰易白沙谕,反映了陈独秀、胡汉民、章炳麟与易白沙之情谊以及章炳麟对“新学”所持之态度。在这一时期以国家元首的身份发布公告或函件,表彰一个自杀者,就我所见,还有军阀李纯(关于他的自杀,另文专论)。
    [2]《易白沙已议决葬于广州水滨》,《大公报》(长沙)1921年7月16日第6版报道说“易白沙在广州陈村蹈海。曾由公府及省署派员搜求遗尸,久而未获。不得已由孙中山提议将白沙所留衣冠葬于临命之所,建厅树碑,永留纪念。昨胡汉民致易寅村一书,照录于后。”这封信写于7月3日,见上注。
    [1]《易白沙蹈海之真相》,《大公报》(长沙)1921年7月5日第7版报道说:“欲往北京杀贼,为张继阻止愤而自杀。易白沙蹈海一事,各报屡载其事。而白沙必死之志,因何而起,未能证明。兹得广州公府秘书厅致其兄寅村一书,追录于后。”
    [2]《议建应银寿铜像》,《申报》1925年6月21日第10版。
    [3]《甬籍被害同乡追悼会之筹备》,《申报》1919年7月1日第14版。
    [1]《宁波学会》,《民国日报》1925年年7月2日第2张第2版:《追悼甬籍死难同乡筹备会议》,《申报》1925年7月4日第14版。
    [2]《昨日追悼“五卅”死难甬烈士》,《民国日报》1925年7月12日第2张第1版。
    [1]章炳麟《白沙子传》,《大公报》(长沙)1921年9月9-10日“现世思想”栏
    [2]杨振基等:《“爱国亡身,何痛之有!”——记五卅烈士刘光权》。
    [1](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杨莉译:《文化的解释》,第168页。
    [2](美)保罗·康纳顿著,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第50页。
    [3](美)西德尼·塔罗著,吴庆红译:《运动中的力量:社会运动与斗争政治》,第49页。
    [1]《湘学界追悼殉国学生》,《民国日报》1919年6月30日第2张第6版。
    [2]《山东四烈士追悼会》,《民国日报》1919年7月17日第2张第6版。
    [1](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305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日本著名的青年自杀胜地。明治三十六年,有一位京都帝国大学生叫藤村操的,因为人生不可解,起了哲学上的怀疑,就跑到那里投河了。从此日本青年遇到不可解的人生之迷时,就模仿他到此地轻生,华严泷也因此出名。参见《北京的“华严”》,《李大钊文集》(2),第256页,人民出版社,1999。
    [1]《李大钊文集》(2),第257页,人民出版社,1999。
    [2]徐志摩:《论自杀》,蒋後璁、梁实秋主编:《徐志摩全集》(3),第128-134页,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0。
    [3]林毓生:《论梁巨川先生的自杀——一个道德保守主义含混性的实例》,《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
    [1]李大钊:《原杀(暗杀与自杀)》,《厌世心与自觉心》,《李大钊文集》(1),第44-47、137-147页。
    [2]参见刘长林:《中国人生哲学的重建》第354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1927年3月16日,上海的马振华女士因被负心汉抛弃,在南码头投江自尽。《民国日报》1928年4月5日。另参见《马振华女士自杀记》,上海社会新闻社,1928年3月26日。
    [1]由于本课题主要是研究爱国运动中的自杀,所以妇女自杀等其它类型的自杀暂不论及。但由于他们在讨论中涉及到对一般自杀现象的研究,所以我们还是从他们对一般自杀现象的研究说起。
    [2]李大钊:《论自杀》,《李大钊文集》(4),第15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李大钊:《青年厌世自杀问题》,《晨报》1919年12月1日第7版“副刊”
    [4]陈独秀:《自杀论——思想变动与青年自杀》,《新青年》第7卷第2期,1920年1月1日。
    [5]宋介:《自杀》,《新社会》第5期(1919年12月11号)
    [1](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第349-350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第279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陈独秀把自杀分成知识信仰、情绪压迫和经济压迫三类。情绪压迫包括:失恋、羞惭、忏悔、名誉被污、考试落第、刑罚底痛苦、虐待底痛苦和疾病底痛苦、愤恨。经济压迫包括:饿寒所迫和债务所迫。
    [3]李大钊:《青年厌世自杀问题》,《晨报》1919年12月1日第7版“副刊”。
    [4]李大钊:《厌世心与自觉心》,《李大钊文集》(1),第142-143页。
    [1]王国维自杀的原因,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有“殉清说”、“逼债说”、“惊惧国共北伐说”、“悲观主义人生观说”等,参见蔡尚思《王国维的学问、思想及死因》,《历史研究》1985年第4期。郭汾阳
    [2]《王国维为何自杀》,《光明日报》1999年3月15日。由于学界对王国维自杀研究的较多,本文从略。
    [3](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中第288-289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4](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第301,279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李大钊:《原杀(暗杀与自杀)》,《李大钊文集》(1),第46页。
    [2]李大钊:《论自杀》,《李大钊文集》C4),第166页。
    [3]陈独秀:《对于梁巨川先生自杀之感想》,《新青年》第6卷第1期,1919年1月15日。徐志摩:《论自杀》,蒋後璁、梁实秋主编:《徐志摩全集》第3集,第128-134页,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0。
    [4]李大钊:《原杀(暗杀与自杀)》,《李大钊文集》(1),第46页。
    [5]李大钊:《青年厌世自杀问题》,《李大钊文集》(3),第117页。
    [6]陈独秀:《自杀论——思想变动与青年自杀》。第7卷第2期,1920年1月1日。
    [7]《毛泽东早期文稿》,第413页,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
    [8]志希:《是青年自杀还是社会杀青年北大学生林德扬君的自杀》,《晨报》,1919年11月19日第7版(副刊)。
    [9]《赵世炎选集》,第31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10]梦麟:《北大学生林德扬的自杀 教育上生死关头的大问题》,《晨报》1919年11月21日第7版(副刊)。
    [1]李火钊:《一个自杀的青年》《李大钊文集》(3),第94页。
    [2]李大钊:《青年厌世自杀问题》,《李大钊文集》(3),第120-121页。
    [3]陈独秀:《自杀论——思想变动与青年自杀》,《新青年》第7卷第2期,1920年1月1日。
    [4]郑振铎:《自杀》,《新社会》第5期(1919年12月11号)
    [5]陈独秀:《自杀论——思想变动与青年自杀》,《新青年》第7卷第2期,1920年1月1日。
    [1]瞿秋白:《林德扬君为什么要自杀呢?》,《晨报》1919年12月3日第7版(副刊)。
    [2]志希:《是青年自杀还是社会杀青年》,《晨报》,1919年11月19日第7版(副刊)。
    [2]正广《青年底自杀与自卫》,《民国日报》1921年6月22日“觉悟”版。
    [1]李大钊:《厌世心与自觉心》,《李大钊文集》(1),第142页。
    [2]陈独秀:《自杀论—思想变动与青年自杀》。
    [1]李大钊:《论自杀》,《李大钊文集》(4),第159页。
    [2]李大钊:《青年厌世自杀问题》,《李大钊文集》(4),第118页。
    [3]陈独秀:《自杀论—思想变动与青年自杀》。
    [1]陈独秀:《基督教与中国人》,《新青年》第7卷第3期,1920年2月1日。
    [2]秀絺:《青年苦闷中自卫的方法》,《民国日报》1921年6月26日“觉悟”版
    [3]瞿秋白:《社会运动的牺牲者》,《新社会》第8号,1920年1月11日。
    [1]陈独秀:《自杀论—思想变动与青年自杀》,《新青年》第7卷第2期,1920年1月1日。
    [2]梁漱溟:《粱漱溟——致仲甫》,《新青年》,第6卷第4号,1919年4月15日。
    [3]郑振铎:《自杀》,《新社会》第5期(1919年12月11号)
    [1]志希:《是青年自杀还是社会杀青年 北大学生林德扬君的自杀》。
    [2]梦麟:《北大学生林德扬的自杀 教育上生死关头的大问题》,《晨报》1919年11月21日第7版(副刊)
    [3]陈独秀:《自杀论—思想变动与青年自杀》,《新青年》第7卷第2期,1920年1月1日。
    [1]朱锡昌:《青年底烦闷与娱乐》,《民国日报》,1920年5月5日第4张第13版“觉悟”。
    [2](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第351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瞿秋白:《林德扬君为什么要自杀呢?》,《晨报》1919年12月3日第7版(副刊)
    [2]耿匡:《自杀》,《新社会》第5期(1919年12月11号)
    [1]李大钊:《青年厌世自杀问题》,《李大钊文集》(3),第122-123页。
    [2]《赵世炎选集》,第30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3]李大钊:《论自杀》,《李大钊文集》(4)第174页。
    [4]陶履恭(孟和):《论自杀》,《新青年》第6卷第1期,1919年1月15日。
    [5]李大钊:《青年厌世自杀问题》,《李大钊文集》(3),第117页。
    [1]李大钊:《论自杀》,《李大钊文集》(4),第173页。
    [2]宋介:《自杀》,《新社会》第5期(1919年12月11号)
    [3]梦麟:《北大学生林德扬的自杀》,《晨报》1919年11月21日第7版(副刊)
    [4]耿匡:《自杀》,《新社会》第5期(1919年12月11号)
    [1]陶履恭(孟和):《论自杀》,《新青年》,第6卷第1号,1919年1月15日。
    [2]李大钊:《青年厌世自杀问题》(3)第123页。
    [3]陈独秀:《对于梁巨川先生自杀之感想》,新青年》,第6卷第1号,1919年1月15日。
    [4]林毓生:《论梁巨川先生的自杀—一个道德保守主义含混性的实例》,《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第216页,北京:三联书店,1988。
    [1]徐志摩:《论自杀》,蒋後璁、梁实秋主编:《徐志摩全集》第3集,第128-134页,台北市:传记文学出版社,1980。
    [2]M,U:《对于易白沙蹈海的观感》,《民国日报》l921年6月29日“觉悟”版。
    [3]汉胄:《易白沙底三不要》《民国日报》1921年7月1日“觉悟”版。
    [1]瀑华:《易白沙先生自杀后底我们》(随感录)1921年7月4日“觉悟”版。
    [2]大白:《吊易》,《民国日报》1921年7月1日《觉悟》版(大白就是“刘大白”1880-1932,中国新诗人,1921年至1922年这两年中,刘大白写了许多新诗和随感,发表在《民国日报·觉悟》上,新诗署名刘大白,大白,随感暑名汉胄或靖裔。诗集有《旧梦》、《邮吻》等,曾任教育部次长)。
    [1]俍工:《白沙死了!》《民国日报》1921年10月6日“觉悟”版。
    [2]《章太炎致易培基函》,1921年7月11日,见《章太炎悼念友人易白沙的函件》,上海档案馆藏,上海档案信息网,2007年4月2日。《吊易白沙》“新会有大士,卜居近白沙。冥心契玄牝,志欲陵云霞。藩杝在名节,吐辞无奇邪。苕苕四百载,名字何相若。探古低黄农,视世如浮苴。南辕北有辔,啖此苦与荼。闻于税骆越,江门行无遮。荡荡跃弛材,齿烦流奇葩。钱刀敛衽珲,梗锄谇阿耶。兰涤岂同御,岁晏谁为华。何不登阳春,韫椟而藏诸。宾名未既实,令人长咨嗟。章炳麟”。
    [1]梦麟:《北大学生林德扬的自杀》,《晨报》1919年11月21日第7版(副刊)
    [1]李大钊:《青年厌世自杀问题》(3)第123页。
    [2]陶履恭:《论自杀》,《新青年》第6卷第1号,1919年1月15日。
    [3]默:《为爱国者进一解》,《申报》1918年5月23日第8版。
    [4]默:《鄂学生投河感言》,《申报》1919年6月22日第7版。
    [1]楚怆:《自杀不得的》。《民国日报》1920年1月22日觉悟版。叶楚怆(1887-1946)。1916年1月22日创办《民国日报》任总编辑,邵力子为经理兼编辑。五四运动后的《民国日报》代表急进的革命派,是新思想的阵地。在国共合作时期,叶楚伧接近西山会议派,是《民国日报》的右派。后任中央宣传部长,主编由其亲信陈德征接任。
    [2]栋材、力子:《“死”的问题》,《民国日报》1920年6月7日觉悟版,杜威夫人的话在反对自杀的评论中不断被引用,如猛剂:《自杀》,《民国日报》1921年4月9日觉悟版。
    [3]力子:《死气》(随感录),《民国日报》1921年11月6日觉悟版。邵力子(1882-1967),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1919年加入国民党。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五四运动时期,他主编的《民国日报》副刊《觉悟》,成为新思潮的阵营。主张国共合作,是《民国日报》左派的领袖。
    [1]灼廷:《青年的自杀》,《民国日报》1923年6月28日觉悟版(作者按:我查过李大钊所有论自杀的文章,没有这样的原话。这段话是陈独秀在《自杀论》中引述李大钊的话。
    [2]《自杀的作成》(时评)《民国日报》1925年7月9日第1张第4版。
    [1]高尔松:《悼自杀烈士并告未死者》,《民国日报》1925年7月15日“觉悟”版。
    [2]心华:《自杀也可投机沽誉吗》,《民国日报》1928年6月21日第4张第2版“闲话”版。
    [3]赓夔:《自杀》,《民国日报》1928年7月6日第5张第1版“闲话”版。
    [1]胡彦芸:《对悲观的青年谈自杀》,《民国日报》1928年7月16日第3张第1版“闲话”版。
    [1]德征:《论自杀》,《民国日报》1928年7月30日“星期评论”第2卷第13期。陈德征,字待秋,浙江浦江人,杭州之江大学理学士。早年加入南社。1926年任《民国日报》总编辑。1927后任国民党上海市党部常委兼宣传部部长,上海市教育局长等职。一次,《民国日报》发起“民意测验”“选举”中国的伟人。揭晓时,第一名竟是他陈德征,第二名才是蒋介石。1929年3月26日,上海各报登出专电,说上海特别市党部代表陈德征在国民党“三全大会”上提交了一份《严厉处置反革命分子案》,这是以胡适为首的“新月派”发起了“人权运动”的导火线。余英时在《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二十一世纪》1991年8月号总第6期)一文中指出,国民党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中下层干部大量“光棍化”、流氓化,而陈德征便是典型代表。“胡适的真正对手,还不是做了立法院长的胡汉民,而是一个名叫陈德征的人。这个人当时是上海市党部的重要角色……,写的骂人文字充满了流气,正是一个典型的都市流氓。”
    [2]陈独秀:《自杀论—思想变动与青年自杀》,《新青年》第7卷第2期,1920年1月1日。
    [1]李大钊:《论自杀》,《李大钊文集》(4),第174页。
    [1]陈独秀:《自杀论—思想变动与青年自杀》,《新青年》第7卷第2期,1920年1月1日。
    [2]《毛泽东早期文稿》,第418-439页,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
    [3]郑振铎:《自杀》,《新社会》第5期(1919年12月11号)
    [1]宋介:《自杀》,《新社会》第5期(1919年12月11号)
    [2]陈独秀:《自杀论—思想变动与青年自杀》,《新青年》第7卷第2期,1920年1月1日。
    [1]志希:《是青年自杀还是社会杀青年 北大学生林德扬君的自杀》。他后来将人生观作为自己的重要研究对象,在《新潮》上宣传新人生观,曾出版《新人生观》一书,这也与他研究过自杀问题有关。
    [2]梦麟:《北大学生林德扬的自杀 教育上生死关头的大问题》,《晨报》1919年11月21日第7版(副刊)
    [3]瞿秋白:《林德扬君为什么要自杀呢?》,《晨报》1919年12月3日第7版(副刊)
    [4]《赵世炎选集》,30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1]陈独秀:《自杀论—思想变动与青年自杀》,《新青年》第7卷第2期,1920年1月1日。
    [2]陈独秀:《我们应该怎样?(录少年中国学会会务报告)》,《新青年》第6卷第4号,1919年4月15日。
    [3]参见刘长林:《中国人生哲学的重建——陈独秀、胡适、梁漱溟人生哲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郑贤宗:《为什么要“自杀”?》《民国日报》1920年10月1日“觉悟”版;朱谦之:《朱谦之解释“自杀”的信》,10月13日“觉悟”版;郑贤宗:《“怎样去生”的一个问题》,10月18日“觉悟”版。
    [2]李大钊:《论自杀》,《李大钊文集》(4)第174-175页。
    [1]云影:《自杀问题》1928年《民国日报》1928年6月30闲话4张3版。
    [2]天任:《怎样补救青年自杀?》,《民国日报》1928年8月9日第4张第2版“闲话版”。
    [1]江嘉炎:《谈不了、行不了、禁不了的自杀》,《民国日报》1928年8月25日第4张第2版“闲话版”。
    [2]《毛泽东早期文稿》414页,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
    [3]参见吴非:《自杀与美好生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4]马克思:《珀歇论自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306页,人民出版社,1979。另参见:程代熙:《读马克思的书评<珀歇论自杀>》,《读书》,1981年第5期。
    [1](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第352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参见吴飞:《自杀作为中国问题——“理解自杀”札记之三》,《读书》,2005年第9期。
    [1](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第316-317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第318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第353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法)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第222页,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2]参见吴非:《自杀与美好生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法)乔治·米诺瓦:《自杀的历史》,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
    [1](澳)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著,冯韵文译:《自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法)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4](法)米诺瓦著,李佶、林泉喜译:《自杀的历史》[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
    [5](美)保罗·康纳顿著,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6](美)戴维·泼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7](美)卡尔·门林格尔著,冯川译:《人对抗自己:自杀心理研究》[M],南宁: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
    [8](美)科塞著,孙立平译:《社会冲突的功能》[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9](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杨莉译:《文化的解释》[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10](美)沃尔特·李普曼著,阎克文、江红译:《公众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1](美)西德尼·塔罗著,吴庆红译:《运动中的力量:社会运动与斗争政治》[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12](美)周策纵著,周子平译:《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13](瑞典)Danuta W·主编,李明素译:《自杀:一种不必要的死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14]《陈星台先生绝命书》[J],《民报》第2号。
    [15]《晨报》(北京)
    [16]《大公报》(湖南)
    [17]《大公报》(天津)
    [18]《东方杂志》
    [19]《解放与改造》
    [20]《马振华女士自杀记》[M],上海社会新闻社,1928年3月26日。
    [2l]《民国丛书》第五编(20),上海:上海书店,1994。
    [22]《民国日报》
    [23]《申报》
    [24]《新潮》[
    25]《新青年》、
    [26]《新社会》
    [27]《新学生》
    [28]《学艺》
    [29]Beck,A.T.,Ruch,A.,Show,B.,&Emery,G.Cognitive therapy of depression.NewYork:Guilford Press,1979.
    [30]Douglas,Jack D.The Social Meaning of Suicide.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7.
    [31]Gibbs,Jack and Martin,Walter.Status Integration and Suicide:A Sociological Study,Eugene:University of Oregon Press,1964.
    [32]Roxane Witke:MaTse-tung,Women and Suicide in the May Fourth Era,The China Quarterly[J],No.31.(Jul.-Sep.,1967),pp.128-147.
    [33]Taylor S.Durkheim and the Study of Suicide.Macmillan,London,1988.
    [34]蔡德金:《同盟会女杰方君瑛为何自缢?》[J],《民国春秋》,1996年第3期。
    [35]蔡尚思《王国维的学问、思想及死因》[J],《历史研究》,1985年第4期。
    [36]蔡苏龙《王国维死因之心因探析》[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37]蔡仲德:《四论王国维的死因》[J],《中华读书报》,2000/9/22。
    [38]陈碧云:《妇女自杀问题之检讨》[J],《东方杂志》,1936年第33期。
    [39]陈建敏:《向死而生》[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1。
    [40]陈平原、王枫编:《追忆王国维》[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41]陈平原:《生生死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42]陈廷湘:《1920年前后两次争国权运动的异样形态及形成原因》[J],《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2期。
    [43]陈一容:《陈天华蹈海自殉探因》[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44]崔卫平:《不死的海子》[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
    [45]答旦:《中国自杀问题漫议》[J],《医学与社会》,2000年第1期。
    [46]郭斌:《易白沙蹈海真相》[J],《历史大观园》,1991年第8期。
    [47]郭汾阳《王国维为何自杀》[J],《光明日报》1999年3月15日。
    [48]郭景萍:《集体行动的情感逻辑》[J],《河北学刊》2006年第2期。
    [49]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50]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51]何楠:《20世纪30年代前期中国城市自杀问题剖析》[D],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5。
    [52]何兆雄:《自杀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
    [53]何兆雄:《自杀与人生》[M],广州:广州出版社,1996。
    [54]胡松涛:《在水一方,有一群清洁的灵魂》[J],《书屋》2003年第1期。
    [55]黄道炫:《梁济和王国维:新世纪的解读》[J],《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4年10月号,2004年10月31日。
    [56]蒋後璁、梁实秋主编:《徐志摩全集》[M],台北市:传记文学出版社,1980。
    [57]库少雄:《心理分析与自杀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10期。
    [58]库少雄:《行为主义与自杀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59]库少雄:《自杀轨迹模式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第6期。
    [60]库少雄:《自杀理论研究综述》[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61]李大钊:《李大钊文集》(1-5)[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2]李建军:《中日两国青少年自杀行为比较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0年第2期。
    [63]李劫《北大的标新立异和清华的抱残守阙》[J],《东方文化》1998年第1期。
    [64]李秀明,缪俊:《修辞学和历史学的对话》[J],《修辞学习》2006年第3期。
    [65]梁振贤:《自杀统计论》[M],广州大学法科学院,1933。
    [66]梁振贤:《自杀统计之研究》[J],《统计月报》,1929年1期
    [67]林毓生:《论梁巨川先生的自杀——一个道德保守主义含混性的实例》[A],《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M],北京:三联书店,1988。
    [68]麟伯:《中国四大城市自杀比问题》[J],《清华周报》1932年第38期。
    [69]刘长林、高晓峰:《新青年派对国民新价值观的言说》[A],《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5),[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70]刘长林、钱锦晶:《论五四思想家对自杀现象的研究》[J],《史学月刊》2003年第6期。
    [71]刘长林:《五四后期社会改造思潮研究状况述评》[A],《现代上海研究论丛》第3辑[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72]刘长林:《运动激愤式自杀行动社会意义的赋予——以五四运动中的自杀事件为例》[A],《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73]刘长林:《中国人生哲学的重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4]刘宏章:《陈天华思想评价的若干问题》[J],《求是学刊》1986年第2期。
    [75]刘启明:《青少年自杀研究方法》[J],《青年研究》1995年第2期。
    [76]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修订本)[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77]刘艳琼:《被胡适误解的陈天华》[J],《读书》2001年第1期。
    [78]刘玉平:《忍辱回归传统精神与恪守人格理想的生命悲歌——“文革”期间作家自杀现象的文化思考》[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79]刘云波:《陈天华蹈海原因新析》[J],《文史哲》2002年第5期。
    [80]陆东野:《关于防止自杀恶风之商榷》[J],《社会半月刊》,1935年第1期。
    [81]路鹏程:《媒体自杀新闻的内容分析:一个精神健康传播的视角》,《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年第3期
    [82]罗红光:《[美]克利福德·格尔茨综述CliffordGeertz(1926~)》,中国社会学网。
    [83]罗久芳:《罗家伦与张维桢——我的父亲母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84]罗志田:《对共和体制的失望:梁济之死》[J],《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5期。
    [85]毛泽东:《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
    [86]牛金贵,郭圣兰:《抑郁症与自杀》[J],《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3年第7期。
    [87]潘世东:《论终极观视野下的屈原之死》[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88]彭松乔:《死亡言说的尴尬——中国当代先锋诗人自杀现象探微》[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5期。
    [89]亓曙冬、陈同:《王国维与梁启超》[J],《史林》1998年第4期。
    [90]齐卫平:《五四时期中国社会转型与自杀现象》[J],《民国春秋》1998年第3期。
    [9l]乔素玲:《痛苦诀别:1920年代广州市民自杀透视》[J],《广东史志》2002年第3期。
    [92]上海档案馆藏:《章太炎悼念友人易白沙的函件》,上海档案信息网,2007年4月2日。
    [93]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五卅运动史料》[M],第1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94]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五卅运动史料》[M],第2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95]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编:《五卅运动史料》[M],第3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96]邵培仁:《传播学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
    [97]石涵泽:《自杀问题》[M],上海华通书局,1930。
    [98]苏国勋:《社会学与社会建构论》[J],《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99]遂初:《俄国人目中的青年自杀问题》[J],《东方杂志》第24卷14号。
    [100]唐德荣《“向死而生”——试论先秦时期的自杀现象》[J],《晋阳学刊》,1997年第4期。
    [101]汪家堂:自杀行为的初步分析《当代青年研究》1990年第2期
    [102]王合群:《二三十年代上海自杀问题的社会透视》[J],《史学月刊》,2001年第6期。
    [103]王向清,周黄琴:《王国维紧张人生解读》[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104]王毅:《社会学方法的一种主张:软性实证——兼谈名著<自杀论>对社会学潜在方 法的潜在启示》[J],《云南学术探索》1995年第1期。
    [105]魏巍、钱小惠:《邓中夏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106]吴飞:《自杀作为中国问题——“理解自杀”札记之三》,[J],《读书》,2005年第9期。
    [107]吴飞:《“唯一的哲学问题”——“理解自杀”札记之二》[J],《读书》,2005年第8期。
    [108]吴飞:《无言的游魂——“理解自杀”札记之一》[J],《读书》,2005年第7期。
    [109]吴非:《自杀与美好生活》[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110]吴虞公:《席上珍惨史:女书记自杀案》[M],上海:中国第一书局,1922。
    [111]夏晓虹:《晚清女学中的满汉矛盾——惠兴自杀事件解读》[J],《二十一世纪》,香港,2000年12月号。
    [112]夏中华,车竞:《修辞学:从描写到阐释的学术意义》[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113]肖美贞:《20世纪30年代北方自杀问题研究——以天津<大公报>为中心》[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114]肖永义编著:《毛泽东诗词对联集注》[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
    [115]谢立中:《实证、诠释与话语:社会分析模式比较——以自杀现象为例》(上、下),《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4期
    [116]谢泳:《1949-1976年间中国知识分子及其它阶层的自杀问题》,http://go2.163.com/gllz/yrwc/index.htm。
    [117]心远:《独家专访汪精卫后人谈“汪方绯闻”公案(2)》[J],《多维时报》[N],2004年3月8日。
    [118]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119]邢建榕:《陈独秀等为易白沙蹈海致易培基函》[J],《历史档案》,1984年第3期
    [120]许殿才:《王国维死因新证》[J],《安徽史学》2003年第3期。
    [121]闫志刚:《社会建构论:社会问题理论研究的一种新视角》[J],《社会》,2006年第1期。
    [122]扬州市广陵区政协广陵春秋编委会:《广陵春秋》[M],《广陵文史资料》第一辑,扬州本书编委会印,1991。
    [123]杨源浚:《陈天华殉国记》[J],《湖南历史资料》,1959年第1期。
    [124]易培基:《亡弟易白沙事状》[J],《国学丛刊》,1923年第8期。
    [125]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J],《二十一世纪》(总第6期),1991年8月号
    [126]翟书涛:《选择死亡:自杀现象及心理透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127]张光芒:《民初文化界的自杀风潮》[J],《粤海风》,2000年第4期。
    [128]张翼:《社会学自杀研究理路的演进》[J],《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4期。
    [129]张振之:《目前中国社会的病态》[M],上海:上海民智书局,1929。
    [130]章启群:《诗人自杀究竟有什么意义——评刘小枫先生的一个观点兼谈海子自杀事件》[J],《学术界》2003年第2期。
    [131]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32]赵世炎:《赵世炎选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133]郑清坡:《试论李大钊对民初自杀现象的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134]郑晓江:《论中国古代的自杀模式》[J],《南昌大学学报》,1999年12期,
    [135]郑晓江:《善死与善终——中国人的死亡观》[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136]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组编:《五四爱国运动》(上、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137]周武编:《中国遗书精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138]左舜生:《万竹楼随笔》[M],香港:自由出版社,195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