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地理丛考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在历史地理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理论指导下,采用多种研究方法,从多个角度,对秦汉时期的郡、国、县、道等行政建置和政区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针对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如《汉书·地理志》义例、秦三十六郡之具体郡目,以及西魏国、犍为郡等若干郡、国、县、道的建置问题进行探讨,并旁及相关边界及交通问题。
     首先是从整体上来看秦汉时期的郡国建置,其次是关于具体郡国建置演变的考证。按照研究对象的重要性,以及时间先后和郡县层级来排列,依次是《汉书·地理志》义例、楚汉之际的西魏国、西汉长沙国、犍为郡、朱卢县、武都县以及西汉初年关中地区侯国分布等问题的研究:
     一、班固撰写《汉书·地理志》,其所据原始资料著录之秦郡数目远不止三十六个,然其泥于三十六之数,遂删减了若干郡目,以自圆其说。司马彪撰写《后汉书·郡国志》,亦知秦郡总数不止三十六,其进黔中、鄣郡,去南海,增秦郡目至三十七,正反映了司马彪的无奈。
     二、楚汉之际,由项羽分封之西魏国,其疆域仅包括河东、上党两郡,而不包括太原郡和河内郡。当时,太原郡属于代国,河内郡属于殷国。河内郡虽然曾经属于西魏国,但是为时甚短,仅维持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独立为殷国。西魏国拥有的城邑应为三十二个,而非以往研究所认为的五十二个
     三、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将黔中郡分为黔中、长沙两郡。二十六年(前221年),两郡分别改名作洞庭、苍梧。汉元年(前206年),两郡合为一郡,名曰长沙,属于临江国。汉五年(前202年),临江国灭,北部的南郡归属汉廷,南部的长沙郡立为长沙国,后分为长沙、武陵、桂阳三郡。同年,淮南国之庐江郡南部地区分立为豫章郡,而豫章郡在建立之后,先是划入长沙国,旋即回归淮南国。
     四、《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犍为郡始置年代,是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其说为后世所遵从,而荀悦《汉纪》据《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系其事于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然两说皆误,应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订正为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
     五、《汉书》记载朱崖、儋耳两郡的置废本甚清晰,但至迟从五代宋朝以来,一些典籍关于此事的记载却已模糊不清,甚至与事实多相抵牾。迄至明清时期,诸多方志递相沿用以往成说,层层相因,以致以讹传讹。近代以来,关于该问题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但多重证据显示,西汉合浦郡之朱卢县不在今海南岛上,其后东汉之朱崖县也不在海南岛上。
     六、武都道一地在西汉初年就出现了,而“武兴”作为地名首次出现是三国时期。西汉武都郡武都县(道)位于今甘肃省西和县西南,而武兴位于今陕西省略阳县,两地相去数十公里,不可等同。
     七、明清以来,研究西汉侯国者多以为三辅不置侯国,而西汉初年的史实反映其时关中地区有一定数量的侯国存在。汉六年(前201年),刘邦趁册封侯国,将大部分侯国迁至关东,此后,关中地区鲜有侯国存在。
     下篇是关于边界、交通、民族及其他内容的研究,依次为战国末年的“东故徼”、秦汉时期北部边界、秦汉时期西南边界、五尺道、王翦南征、“越骑”、“常从”等问题:
     一、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藏秦简有“东故徼”一语,经考订,其为战国末年秦楚两国的一段边界,位于安陆、沙羡、州陵一线,该线以东为楚国,以西为秦之南郡;秦朝时期,为南郡与衡山郡之界线;在西汉初年则为汉廷直辖地区与王国区域的界线,直至南郡、衡山分置江夏郡,这条“东故徼”方才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二、秦朝末年,中原纷扰,匈奴南下与秦界于“故塞”,所谓“故塞”,即是战国时期修筑的秦昭襄王长城、赵武灵王长城和燕长城。汉兴之后,依然与匈奴以“故塞”为界,虽然匈奴屡屡进犯,但由于汉军的顽强抵抗和匈奴民族习性使然,西汉仍能保持这条边界,直到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此边界才开始向外拓展。辽东一地较为特殊,其地退守“故塞”并非是秦末,而是汉初,退守原因亦不同于其他各处。
     三、战国时期,秦灭蜀,遂有蜀国故地,其后秦在蜀故地基础上不断向外扩张,尤其是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更是大规模开通西南夷。秦灭后,西汉建立,由于国力疲敝,汉初放弃了相当一部分秦之新开地,重新收缩至“蜀故徼”,直到汉武帝初年,始复通西南夷,突破了这条边界。而以白马氐所建之武都郡,并非是由陇西分出,而主要是分广汉郡所置。
     四、五尺道是秦统一六国之后在西南地区开通的一条道路,因路宽五尺而得名,连接当时的蜀地和西南夷地区,这是学界的通识,但一些文章不认同这种说法。通过释读“秦灭”和“秦灭之”,进而确定五尺道开通时间,从而在时间上区分这两条道路;继之,考察石牛道和五尺道的分布地域、路线走向,以从空间上辨别两者的异同;最后,指出根据路宽判断道路性质的不合理性。
     五、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王翦南征百越;三十三年(前214年),尉屠睢平定南越,设立岭南三郡。这是两次完全不同的战役,而《淮南子·人间训》中的记载应为后者,与王翦南征无涉。
     六、两汉时期,军队编制中有“越骑校尉”一职,如淳以为系以归附之越人充任,但是《汉书·王莽传》的记载明确显示“越骑”之兵源来自关中(关西)地区,与所谓“南越”、“东越”之越人了无关系,又荀悦《汉纪》“越骑校尉掌馹骑马”亦显示“越骑校尉”与所谓越人没有必然联系,其记载不宜轻易否定。
     七、“常从”一词屡现于《史记》、《汉书》,而诸此书注疏家均无解,一些学者以之为“职事名称”,并推测其很可能就是参乘,但《史》、《汉》等诸多例证均证明“常从”只是史学家笔下的一句习语,而非官职名称。
This paper is under the guidance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and other related theories,using a variety of methods,from the point of view,studies on the prefectures and countyies' administrative system and administrative region in Qin and Han Dynasties.Be aimed at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law of 、which one is included of Qin prefectures,and Xiweiguo、Qianzhong prefecture and some problems of the prefectures and countyies'administrative system, and also the relevant boundary and traffic problems.
     At first, studying the Qin and Han Dynasty's administrative system from the overall perspective.The second is about the research of specific prefecture's evolution, according to the time order and county level arrangement, followed by the law of 、XiWei country through the ChuHan time、ChangSha country of XiHan、QianWei prefecture、ZhuLu county and WuDu county and related problems、 The place of "Wududao"、"Houguo"which in GuanZhong region:
     1、One is for the the law of , Ban Gu wrote , which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original data description of Qin prefectures is far more than thirty-six,but he is rigidly adhere to the number of thirty-six, then cut some prefectures, in order to prove this point of view. Sima Biao wrote , also knows Qin prefecture's total more than thirty-six, adding QianZhong and ZhangJun,deducting NanHai, increased the total to thirty-seven, is a reflection of Sima Biao's frustration.
     2、During the ChuHan period, the territory of XiWeiGuo only includes Hedong commandery and Shangdang commandery,and not included Taiyuan commandery or Henei commandery.At the time, Taiyuan commandery belongs to DaiGuo, Henei commandery belongs to YinGuo. Although Henei commandery once belongs to XiWeiGuo,maintain less than a month,then split from XiWeiGuo,and set up as YinGuo. There are thirty_two towns in XiWeiGuo,not fifty_two.
     3、In the twenty-fifth year of Qinshihuang, Qianzhong Commandery divided into Qianzhong and Changsha Commandery. In the twenty-sixth year, Qianzhong renamed as Dongting, and Changsha renamed as Cangwu. In the first year of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Dongting and Cangwu merged into Changsha Commandery, belongs to Linjiang vassal state. In the fifth year, Linjiang vassal state perished,Nanjun Commandery belongs to the central government of Western Han Dynasty, and Changsha Commandery becomed Changsha vassal state, and then divided into Changsha、Wuling and Guiyang Commandery. In the meantime, the southern region of Lujiang Commandery in Huainan vassal state established Yuzhang Commandery.In the first, Yuzhang Commandery delimited to Changsha vassal state,and then returned back to Huainan vassal state.
     4、According to ,Qianwei prefecture was set up in HanWuDi JianYuan sixth year(B.C.135), and this statement was acceptted widely,but according to XunYue's (HanJi),the time is YuanGuang fifth year(B.C.130), however, the two statements is both wrong,the time should be revised in YuanGuang third year(B.C.132).
     5、It is clearly that the establishment and abandon of Zhuya、Daner in "Han Shu" recordings,but from Wudai and Song, the records already blurred, and even some discords with the facts. Up to the Ming and Qing period, a lot of gazetteers accepted wrong arguments, therefore passed mistakes on and on. In modern times, the discussion on the issue has not stopped. This paper argues that Zhu Lu Hsien is not located in Hainan Island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from five aspects, followed by the Eastern Han Dynasty's Zhuya Hsien is not in Hainan Island too. In addition, the paper also against ,discussed with Mr. Li Bo.
     6、The place of "Wududao" is appeared in the early Han Dynasty,but the appearance of the place named "Wuxing" is in SanGuo times. The Wudu Hsien of Wudu Commandery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should be in the southwestern of the Xihe County, Gansu Province,and Wuxing is in Lueyang County,Shaanxi Province.The distance between Wudu and Wuxing is dozens kilometers,they are not the same place.
     7、From Ming and Qing dynasty,lots of people think that there is not "Houguo" in "Sanfu" region,but historical records indicate that there are some "Houguo" in "Sanfu" region.In Han6th year,LiuBang seized the opportunity of set up the "Houguo",took up lots of them into GuanDong region,and from now on,no "Houguo" in GuanZhong region.
     Next is the research on boundary, traffic, ethnic and other content, followed by "DongGuJiao" in the end of the Warring States、The Boundaries of Northern Frontier in the Late Years of the Qin Dynasty and the Early Years of the Former Han Dynasty、the changes of Qin and Han's southwestern boundary、 WuchiRoad、"YueJi"、"ChangCong"、etc.:
     1、Through the textual research,the word of "the past boundary in eastern" in Qin Bamboo Slips belongs to Hunan University is a boundary between Qin and Chu, is located in the line of Anlu, Sha Xian, Zhou Ling,East of this line is Chu,and West is NanJun prefecture of Qin. In Qin's period,it is the boundary of NanJun prefecture and Heng Shan prefecture.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Western Han Dynasty,it is between the area directly unde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the regional area of the Kingdom.The boundary withdraw from the stage of history until JiangXia prefecture set up.
     2、In the Late Years of the Qin Dynasty,the boundary of the Hsiung-nu Empire and Qin Empire is "GuSai". The "GuSai" is the Greatwall which built by Qin、Zhao、Yan governments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Although the Hsiung-nu invaded frequently, the Han's army resisted stubbornly, the boundary was always existed until BC127. The area of LiaoDong is specially, they back to the "GuSai" was in the early years of Han Dynasty, and the reason of retreat is different from others.
     3、During Warring States period, Qin state abolished Shu state, and occupied the territory of Shu, then Qin expanded, especially after unified China,Qin expanded large-scalely. It Offensive the minorities in southwestern of China. After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established, due to the national strength is weak,it gave up a considerable part of Qin's new opened, went back to the old boundary named "ShuGuJiao". Until the early years of Emperor Wudi, Offensived the minorities in Southwestern again, break through the border.Wudu commandery is not separated from Longxi, it is divided from Guanghan commandery.
     4、It is well known that Wuchi Road was built during Qin Dynasty in Southern West of China, connecting with ShuDi and XiNanYi, and was named by the width. But the article of (On Wuchi Road Being Namely Shiniu Road) doesn't think so. At first, this paper explains "QinMie" and " QinMieZhi", and defines the time of Wuchi Road building, points out the differences by building time; And then, searching for where they are, points out the differences by location; At last, points out the irrationality of defining the road by width.
     5、In Qin Shihuang twenty-fifth year(B.C.222), Wang Jian attacked BaiYue; In thirty-third year(B.C.214), Wei TuSui pacified South Yue, set up three prefectures beyond NanLing mountain. This is the two completely different battles, and the records of (Huainanzi-Renjianxun) should be the latter,it is not business with Wang Jian.
     6、The Han Dynasty military establishment had a post named "YueJi XiaoWei",as RuChun said,"The Yue People Become a cavalry",but the records of (Hanshu·Wang Mang Zhuan) clearly shows more manpower resources of "YueJi" from Guanzhong (GuanXi) area,it is not business with "NanYue"or"DongYue",and the records of (HanJi) also shows
     That "YueJi Xiao Wei" are not necessarily linked with Yue people, the record should not be denied.
     7、The word of "ChangCong" is repeated in (ShiJi) and (HanShu),but there were no solution from all the annotators.Some scholars consider it as "a name of a post",and infer it "CanCheng",but so mang evidences have proved the "ChangCong" is a phrase rather than a official name.
引文
① 杨树达:《越缦堂读史札记序二》,此据(清)李慈铭:《越缦堂读史札记全编(上)》,(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第5页。
    ① 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16《辨考·秦四十郡辨》,此据(清)钱大听撰、吕友仁校点:《潜研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253页。
    ②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南龙山里耶战国——秦代古城一号井发掘简报》,《文物》2003年第1期,第4—35页;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龙山县里耶战国秦汉城址及秦代简牍》,《考古》2003年第7期,第15—19页。
    ③ 陈松长:《岳麓书院藏秦简中的郡名考略》,《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5—10页。
    ④ 连云港市博物馆等编:《尹湾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荆州博物馆:《湖北荆州纪南松柏汉墓发掘报告》,《文物》2008年第4期,第24—-32页。
    ⑤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之《二年律令·秩律》,(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
    ① 《汉书》卷28上下《地理志上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523—1671页。
    ② 《后汉书》志第19—志第23《郡国一、二、三、四、五》,(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385—3534页。
    ③ 《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39-240页。
    ④ 《晋书》卷14《地理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406页;欧阳忞:《舆地广记》卷1“秦四十郡”条,(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卷1“秦四十郡”条,此据《四库全书》第312册,第16—17页;方回:《古今考》卷4“泗川监平、泗川守壮”条,此据《四库全书》第853册,第164—166页;《资治通鉴》卷7秦始皇帝二十六年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236页;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1《历代州域形势一·秦》,(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37--40页。
    ① 陈芳绩:《历代地理沿革表》卷首目录,卷4,新文丰出版公司,1984年,《丛书集成新编》第91册,第300-301页,第334页。
    ② 金榜:《礼笺》卷1《汉水源附汉地理志分置郡国考》,此据《续修四库全书》第109册,第23--27页;洪亮吉:《卷施阁文甲集》卷10《与钱少詹论地理书一》,此据《洪亮吉集》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208-209页;赵绍祖:《读书偶记》卷8“秦郡”条,此据《续修四库全书》第1161册,第98页;胡承珙:《求是堂文集》卷1《三十六郡考》,此据《续修四库全书》第1500册,第226--227页;刘师培:《左盒集》卷5《秦四十郡考》,此据《刘师培全集》第3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第5960页。
    ③全祖望:《汉书地理志稽疑》卷1《秦三十六郡名》,此据《全祖望集汇校集注(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483--2490页。
    ④ 王国维:《观堂集林》卷第12《史林四·秦郡考》,(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38--343页;钱穆:《秦三十六郡考》、《秦三十六郡考补》,此据氏著《古史地理论丛》,(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第205-222页;谭其骧:《秦郡新考》,此据氏著《长水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11页。
    ⑤ 钱大听:《潜研堂文集》卷35《书三·答谈阶平书·再与谈阶平书》,此据钱大昕撰、吕友仁校点:《潜研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630632页。
    ⑥ (东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12卷《第六篇注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83页。
    ⑦ 戴震:《水地记初稿》之1《记郡·秦四十郡》,此据《戴震全书》第4册,(合肥)黄山书社,1995年,第 97-101页;姚鼐:《惜抱轩文集》卷6《复谈孝廉书》,此据《惜抱轩诗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96-97页;毛岳生:《秦三十六郡说》,此据谭其骧主编《清人文集地理类汇编》第1册,(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8—81页;黄廷鉴:《秦三十六郡考》,此据谭其骧主编《清人文集地理类汇编》第1册,(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82—83页;朱偰:《秦三十六郡考》,《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第2卷,第19期,1926年7月14日:李聘之:《秦三十六郡汇考》,《再建》旬刊,第1卷第6期,1940年3月;权少文:《秦郡沿革考辑》,《西北问题论丛》(一),1941年12月;周桓:《秦郡考序》、《清代以来学者对于秦郡之争论与考订》、《秦郡问题之检讨》、《秦郡建置之沿革》,《天津益世报史地周刊》第53、97、98、104(上下)、105期,1947年8月5日、1948年7月12日、1948年7月20日、1948年8月31日、1948年9月7日;曾昭璇:《秦郡考》,《岭南学报》第7卷第2期,1947年7月;关全今:《读曾昭璇先生秦郡考书后》,《读书通讯》第146期,1947年;曹尔琴:《论秦郡及其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年第4期;严宾:《秦三十六郡考》,《学术研究》1991年第6期;李守清:《秦郡新考辨证》,《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2卷第4期,2002年7月。
    ① 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上)(下)》,《文史》2006年第1辑、第2辑,第21-65页,第77--105页。
    ②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① 王国维:《观堂集林》卷第12《史林四·秦郡考》,(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38--343页。
    ② 谭其骧:《秦郡新考》,此据氏著《长水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11页。
    ③ 周振鹤:《汉郡再考附:秦一代郡数为四十八说》,此据氏著《学腊一十九》,(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71—72页。
    ④ 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上)(下)》,《文史》2006年第1辑、第2辑,第21--65页,第77--105页。
    ⑤ 刘文淇:《楚汉诸侯疆域志》,此据《史记两汉书三史补编·壹》,(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第123—134页。
    ⑥ 周振鹤:《楚汉诸侯疆域新志》,此据氏著《周振鹤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6-46页。
    ① 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6《汉书一·高帝纪》,(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年,第71页;姚鼐:《项羽王九郡考》,此据谭其骧主编《清人文集地理类汇编》第1册,(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94--495页;汪之昌:《项羽王梁楚九郡考》,此据谭其骧主编《清人文集地理类汇编》第1册,(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500—501页
    ② 《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39—1640页。
    ③ 金榜:《礼笺》卷1《汉水源附汉地理志分置郡国考》,此据《续修四库全书》第109册,第23--27贞;赵绍祖:《读书偶记》卷8“汉郡”条,此据《续修四库全书》第1161册,第98--100页;全祖望:《汉书地理志稽疑》,此据《史记两汉书三史补编·叁》,(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第68-69页;钱大听:《廿二史考异》卷7《汉书二·地理志下》,(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年,第107—108页:王国维:《观堂集林》卷第12《史林四·汉郡考上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43—352页;周振鹤:《汉郡再考》,此据氏著《学腊一十九》,(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55—71页。
    ④ 王国维:《观堂集林》卷第12《史林四·汉郡考上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43—352页。
    ⑤ 周振鹤:《汉郡再考》,此据氏著《学腊一十九》,(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55--71页。
    ① 《史记》卷17《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802页。
    ② 齐召南说见《汉书补注》卷14《诸侯王表第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58页;钱大听:《廿二史考异》卷2《史记二·汉兴以来诸侯年表》,(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年,第12页;王国维:《观堂集林》卷第12《史林四·汉郡考上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43—352页。
    ③ 谭其骧:《西汉地里杂考》,此据氏著《长水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96--97页。
    ④ 周振鹤:《(二年律令·秩律>的历史地理意义》,《学术月刊》2003年第1期,第45--49页。
    ⑤ 辛德勇:《张家山汉简所示汉初西北隅边境解析——附论秦昭襄王长城北端走向与九原云中两郡战略地位》,《历史研究》2006年第1期,第15--33页。
    ⑥ 《汉书》卷51《枚乘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363页。
    ⑦ 王国维:《观堂集林》卷第12《史林四·汉郡考上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43--352页;谭其骧:《西汉地里杂考》,此据氏著《长水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97页。
    ⑧ 辛德勇:《张家山汉简所示汉初西北隅边境解析——附论秦昭襄王长城北端走向与九原云中两郡战略地位》,《历史研究》2006年第1期,第15—33页。
    ⑨ 全祖望:《汉书地理志稽疑》卷1《秦三十六郡名》,此据《全祖望集汇校集注(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483--2490页;王国维:《观堂集林》卷第12《史林四·秦郡考》,(石家庄)河北教育出 版社,2001年,第338—343页;钱穆:《秦三十六郡考》、《秦三十六郡考补》,此据氏著《古史地理论丛》,(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第205—222页;谭其骧:《秦郡新考》,此据氏著《长水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11页。
    ① 史念海:《论秦九原郡始置的年代》,《河山集》7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76—384页。
    ② 《史记》卷57《周勃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070页。
    ③ 《汉书》卷1下《高帝纪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70页。
    ④ 周振鹤:《秦汉象郡新考》,此据氏著《学腊一十九》,(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9—54页。
    ⑤ 周振鹤:《秦汉象郡新考》,此据氏著《学腊一十九》,(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9—54页。
    ⑥ 《史记》卷114《东越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79页。
    ① 《晋书》卷14《地理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406页;欧阳忞:《舆地广记》卷1“秦四十郡”条,(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卷1“秦四十郡”条,此据《四库全书》第312册,第16-17页;方回:《古今考》卷4“泗川监平、泗川守壮”条,此据《四库全书》第853册,第164-166页;全祖望:《汉书地理志稽疑》卷1《秦三十六郡名》,此据《全祖望集汇校集注(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483-2490页;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上)(下)》,《文史》2006年第1辑、第2辑,第21-65页,第77-105页。
    ②王国维:《观堂集林》卷第12《史林四·秦郡考》,(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38--343页;钱穆:《秦三十六郡考》、《秦三十六郡考补》,此据氏著《古史地理论丛》,(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第205--222页;谭其骧:《秦郡新考》,此据氏著《长水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11页。
    ③ 项国茂:《秦“闽中郡”小议》,《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1980年第1期,第72--73页;李祖弼:《闽中疆域考》,《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1期,第55-63页;蒋炳钊:《对闽中郡治及冶都冶县地望的一些看法》,《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3期,第6168页。
    ④ 赵炳清:《楚、秦黔中郡略论——兼论屈原之卒年》,《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第3期,第107--115页;瑞洁:《楚黔中腹地在酉水流域》,《求索》1980年第1期,第97-98页;贺刚:《战国黔中三论》,《湖南考古辑刊》1994年,第207--217页。
    ⑤ 石泉:《古代荆楚地理新探·续集》之《古巫、巴、黔中故址新探》,(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3--31页;周宏伟:《楚秦黔中郡新考》,《九州学林》2005年春季3卷1期,第99-115页。
    ⑥ (东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卷3《蜀志》,(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第194页。
    ⑦ (东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卷1《巴志》,(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第83页。
    ① 徐中舒:《论巴蜀文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66页。
    ② 周宏伟:《传世文献中没有记载过洞庭郡吗?》,《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3期,第83--84页:陈伟:《秦苍梧、洞庭二郡刍论》,《历史研究》2003年第5期,第168—172页;王焕林:《里耶秦简释地》,《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3期,第137—142页:赵炳清:《秦洞庭郡略论》,《江汉考古》2005年第2期,74-81页;钟炜:《楚秦黔中郡与洞庭郡关系初探》,《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第442--445页;周振鹤:《秦代洞庭、苍梧两郡悬想》,《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第63—67页;徐少华、李海勇:《从出土文献析楚秦洞庭、黔中、苍梧诸郡县的建置与地望》,《考古》2005年第11期,第63—70页;钟炜,晏昌贵:《楚秦洞庭苍梧及源流演变》,《江汉考古》2008年第2期,第92—100页。
    ③ 陈松长:《岳麓书院藏秦简中的郡名考略》,《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5—10页。
    ④ 陈伟:《“江胡”与“州陵”——岳麓书院藏秦简中的两个地名初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0年第1期,第116—119页;陈松长:《岳麓书院藏秦简中的郡名考略》,《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第5—10页。
    ① 《汉书》卷6《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77页。
    ② 《汉书》卷6《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89页。
    ③ 《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13、1614页。
    ④ 《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12页。
    ⑤ 《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14页。
    ⑥ 张维华、陈梦家和周振鹤等人均对河西四郡的政区沿革进行过研究,关于四郡的始置年代,除张掖郡置于汉武帝元鼎六年之外,其余三郡,各家主张皆不相同。张维华:《汉河西四郡的建置年代考疑》,此据氏著《汉史论集》,济南,齐鲁书社,1980年,309--328页;陈梦家:《河西四郡的设置年代》,此据氏著《汉简缀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79—190页;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下篇第3章第2节《河西四郡沿革》,第157—168页。
    ⑦ 史念海:《秦县考》,《禹贡》第7卷第6、7合期,1937年。
    ⑧ 马非百:《秦集史》,(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⑨ 后晓荣:《秦陇西郡置县考》,《秦俑博物馆开馆三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秦俑学第七届年会论文集》,第152—156页;《秦广阳郡置县考》,《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第37--40页;《秦代燕地五郡置县考》,《古代文明》2009年第2期,第71--77页;《秦薛郡置县考》,《中国历史文物》2007年第5期,第84--88页;《秦河东郡置县考》,《晋阳学刊》2008年第4期,第26--30页。
    ⑩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11 上述著作见《史记两汉书三史补编》之第1、2、3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
    ① 钱大听:《廿二史考异》,(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年。
    ② 王先谦:《汉书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③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④ 顾炎武撰、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年;钱坫:《新斠注地理志集释》,此据《史记两汉书三史补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梁玉绳:《史记志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⑤ 王恢:《汉王国与侯国之演变》,(台北)“国立编译馆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84年。
    ⑥ 马孟龙:《西汉侯国地理》,2011年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学位论文,第13页。
    ⑦ 马孟龙:《西汉侯国地理》,2011年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学位论文。
    ① 钱大听:《潜研堂文集》卷16《辨考·秦三十六郡考》,此据(清)钱大昕撰、吕友仁校点:《潜研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260页。
    ② 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16《辨考·秦三十六郡考》,此据(清)钱大昕撰、吕友仁校点:《潜研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259页。
    ③ 《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53页。
    ④ 当代学者周振鹤、辛德勇等主张秦郡曾多至四十八个,见周振鹤:《汉郡再考》附《秦一代郡数为四十八说》,此据氏著《学腊一十九》,(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71—72页;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上)(下)》,《文史》2006年第1、2辑,第21—65页,第77—105页。
    ① 王国维:《观堂集林》卷第12《史林四·汉郡考上》,(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43页。
    ② 《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39-1640页。
    ① 《史记》卷116《西南夷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94--2997页。
    ② 《史记》卷111《卫将军骠骑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23页。
    ③ 《史记》卷113《南越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77页;《汉书》卷6《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88页。
    ④ 《汉书》卷6《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94页。
    ⑤ 《汉书》卷6《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77、189页。
    ⑥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上篇第7章第3节《文景武三朝之代国(含西河郡)》,(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74页。
    ⑦ 同上,第135—136页。
    ⑧ 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卷38《湘水注》,此据《杨守敬集》第4册,(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288页。
    ⑨ 《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14页。
    ⑩ 张维华、陈梦家和周振鹤等人均对河西四郡的政区沿革进行过研究,关于四郡的始置年代,除张掖郡置于汉武帝元鼎六年之外,其余三郡,各家主张皆不相同。张维华:《汉河西四郡的建置年代考疑》,此据氏著《汉史论集》,(济南)齐鲁书社,1980年,309—328页;陈梦家:《河西四郡的设置年代》,此据氏著《汉简缀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79—190页;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下篇第3章第2节《河西四郡沿革》,(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57—168页。
    11 《汉书》卷6《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77页。
    12 《汉书》卷6《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89页。
    13 《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13、1614页。
    14 《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12页。
    15 《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14页。
    ① 《史记》卷116《西南夷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97页。
    ② (东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卷2《汉中志》,(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第155页。
    ③ 《后汉书》卷86《南蛮西南夷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859页。
    ④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下篇第2章第3节《犍为、群牁两郡沿革》,(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43页。
    ⑤ 《汉书》卷28上《地理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599页。
    ⑥ 《史记》卷116《西南夷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94页。
    ⑦ (东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卷3《蜀志》,(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第218页。
    ⑧ (东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卷3《蜀志》,(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第270页。
    ⑨ 《汉书》卷28上《地理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02页。
    ①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下篇第3章第1节《朔方、五原二郡沿革》,(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55—157页。
    ② 《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19页。
    ③ 《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30页。
    ④ 《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28页。
    ① 辛德勇:《张家山汉简所示汉初西北隅边境解析——附论秦昭襄王长城北端走向与九原云中两郡战略地位》,《历史研究》2006年第1期,第15-33页。
    ② 《史记》卷111《卫将军骠骑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23页。
    ③ 《史记》卷110《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06页。
    ④ 《汉书》卷1《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70页。
    ① 《汉书》卷55《卫青霍去病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473页。
    ② 《汉书》卷94上《匈奴传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766页。
    ③ 余嘉锡:《太史公书亡篇考》,《余嘉锡论学杂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31页。
    ④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之《二年律令·秩律》,(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69-80页。
    ⑤ 周振鹤:《(二年律令·秩律)的历史地理意义》,《学术月刊》2003年第1期,45-49页。
    ⑥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之《二年律令·秩律》,(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69-80页。
    ⑦ 《史记》卷57《绛侯周勃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070页。
    ① 《汉书》卷1下《高帝纪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70页。
    ②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上篇第7章第2节《刘恒之代国》,(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73页。
    ③ 辛德勇:《张家山汉简所示汉初西北隅边境解析——附论秦昭襄王长城北端走向与九原云中两郡战略地位》,《历史研究》2006年第1期,第15--33页。
    ④ 《汉书》卷28上《地理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555页。
    ⑤ 《汉书》卷28上《地理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572页。
    ① 《汉书》卷28上《地理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592页。
    ② 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之庐江国由庐江郡、豫章郡组成,而此时的庐江郡为《汉志》丹扬郡之西南部与豫章郡之东北部,并非《汉志》之庐江郡,但是因为《汉志》庐江郡与此庐江国同名,故将庐江国之沿革系于其下,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上篇第4章第3节《庐江国(含豫章郡)》,(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8—51页。
    ③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上篇第5章《梁国沿革》,(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54—63页。
    ④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上篇第9章《齐国沿革》,(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98--118页。
    ⑤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上篇第8章第4节《河间国沿革》,(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84—87页。
    ⑥ 《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38页。
    ① 《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34页。
    ② 《汉书》卷1下《高帝纪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60--61页。
    ③ (宋)魏了翁撰、(元)方回续:《古今考》卷24“正月丙午立刘贾等同姓四王”条,此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5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435页;姚鼐:《惜抱轩文集》卷2《考三首·项羽王九郡考》,此据氏著《惜抱轩全集》,(北京)中国书店,1991年,第19--20页;刘文淇:《楚汉诸侯疆域志》卷1《项羽九郡》,此据《史记两汉书三史补编·壹》,(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第123页;钱大听:《廿二史考异》卷7《汉书二》,(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年,第104页。
    ④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上篇第2章第1节《刘贾荆国与刘濞吴国》,(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4页。
    ⑤ 姚鼐:《惜抱轩文集》卷2《考三首·项羽王九郡考》,此据氏著《惜抱轩全集》,(北京)中国书店,1991年,第19--20页;刘文淇:《楚汉诸侯疆域志》卷1《项羽九郡》,此据《史记两汉书三史补编·壹》,(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第124页;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7《汉书二》,(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年,第104--105页。
    ⑥ 《后汉书》志第22《郡国四》,(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486页。
    ① 《史记》卷129《货殖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268页。
    ② 《越绝书译注》卷2《越绝外传记吴地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9页。
    ③ 《后汉书》志第22《郡国四》,(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486页。
    ① 《越绝书译注》卷8《越绝外传记地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4-65页。
    ② 《汉书》卷28上《地理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592页;《后汉书》志第22《郡国四》,(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486页。
    ③ 《汉书》卷1下《高帝纪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60-61页。
    ④ 《史记》卷106《吴王濞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8-22页。
    ⑤ 《史记》卷106《吴王濞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8-25页。
    ⑥ 《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38页。
    ⑦ 《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38页。
    ① 《史记》卷48《陈涉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957页。
    ② 《汉书》卷1下《高帝纪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61页。
    ③ 《汉书》卷36《楚元王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922页。
    ④ 傅嘉仪编著:《新出土秦代封泥印集》,(杭州)西泠印社,2002年,第93页。
    ⑤ 《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38页。
    ⑥ 《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588页。
    ⑦ 《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36页。
    ① 《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37页。
    ② 《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38页。
    ③ 《后汉书》志23《郡国五》,(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533页;《后汉书》志19《郡国一》,(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385页。
    ① 《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28页。
    ② 《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39—240页。
    ③ 《晋书》卷14《地理上》,(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406页。
    ④ 梁玉绳:《史记志疑》卷4《秦本纪第五》,(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63—164页;洪亮吉:《卷施阁文甲集》卷10《与钱少詹论地理书一》,此据《洪亮吉集》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208--209页;姚鼐:《惜抱轩文集》卷6《复谈孝廉书》,此据《惜抱轩诗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96—97页;全祖望:《汉书地理志稽疑》卷1《秦三十六郡名》,此据《全祖望集汇校集注(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483—2490页。
    ⑤ 王国维:《观堂集林》卷第12《史林四·秦郡考》,(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38—343页。
    ⑥ 谭其骧:《秦郡新考》,原载《浙江学报》第2卷第1期,1947年12月,此据氏著《长水集上》,(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11页。
    ① 周振鹤:《汉郡再考》附《秦一代郡数为四十八说》,此据氏著《学腊一十九》,(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71--72页;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上)(下)》,《文史》2006年第1、2辑,第21--65页,第77--105页。
    ② 连云港市博物馆等编:《尹湾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77--78页。
    ③ 连云港市博物馆等编:《尹湾汉墓简牍·前言》,(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2页。
    ④ 《史记》卷53《萧相国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014页。
    ⑤ 《汉志》琅邪郡长广县下有注曰“奚养泽在西,秦地图曰剧清池”,代郡班氏下注曰“秦地图书班氏”,是可知班固撰著《汉志》时,曾参阅秦地图,《汉书》卷28上《地理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586、1622页。
    ⑥ 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上)》,《文史》2006年第1辑,第27页,第34页。
    ① 《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39-1640页。
    ① 《史记》卷90《魏豹彭越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591页。
    ② (清)全祖望:《汉书地理志稽疑》卷2《河东郡·太原郡·上党郡》,此据《二十五史补编》之《史记两汉书三史补编·叁》,(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第70页。(清)刘文淇:《楚汉诸侯疆域志》之《西魏》,此据《二十五史补编》之《史记两汉书三史补编·壹》,(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第128—129页。
    ③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附篇》第2章《楚汉诸侯疆域新志》,(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48—249页。
    ④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附篇》第1章《有关汉县沿革的几个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36页。
    ⑤ 《史记》卷90《魏豹彭越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590页。
    ⑥ 《史记》卷8《高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72页。
    ① 《史记》卷16《秦楚之际月表》,(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88页。
    ② 《史记》卷16《秦楚之际月表》,(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89页。
    ③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附篇》第2章《楚汉诸侯疆域新志》,(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49页。
    ④ 《史记》卷92《淮阴侯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613--2614页。
    ⑤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附篇》第2章《楚汉诸侯疆域新志》,(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49页。
    ⑥ 《史记》卷7《项羽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16页。
    ① 《史记》卷54《曹相国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026--2027页。
    ② 《史记》卷54《曹相国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027页。
    ③ 《史记》卷54《曹相国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027页。
    ④ (北魏)郦道元著,(清)王先谦校:《合校水经注》卷6《涑水注》,(北京)中华书局,第111页。
    ⑤ 《史记》卷54《曹相国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027页。
    ⑥ 《史记》卷54《曹相国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027页。
    ① 《史记》卷54《曹相国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027页。
    ② (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卷41《山西三》,(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4册,第1919页。
    ③ (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卷41《山西三》,(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4册,第1920页。
    ④ (清)沈钦韩撰:《汉书疏证》卷27《萧何曹参传》,此据《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266册,第767页,据清光绪二十六年浙江官书局刻本影印。案魏豹实都平阳,而非安邑。
    ⑤ (清)梁玉绳:《史记志疑》卷26《曹相国世家第二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161页。
    ⑥ 《史记》卷89《张耳陈余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582页。
    ⑦ 《汉书》卷28《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551—1552页。
    ① 《汉书》卷39《萧何曹参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016页。
    ② 《汉书》卷28《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550-1552页。
    ③ 《史记》卷7《项羽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16页。
    ④ 《史记》卷8《高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70页。
    ① 《史记》卷16《秦楚之际月表》,(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75页。
    ② 《汉书》卷1上《高帝纪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6页。
    ③ 《史记》卷7《项羽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25页。
    ④ 《史记》卷98《傅靳蒯成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710页。又《史记》卷56《陈丞相世家》记河内事有“项羽之东王彭城也,汉王还定三秦而东,殷王反楚。项羽乃以平为信武君,将魏王咎客在楚者以往,击降殷王而还。……居无何,汉王攻下殷。项王怒,将诛定殷者将吏”,可见殷国在楚、汉之间摇摆不定,陈平击降殷王当在彭城之战后。
    ① 《史记》卷92《淮阴侯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619页。
    ② 《史记》卷97《郦生陆贾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695页。
    ① 《史记》卷97《郦生陆贾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696页。
    ② (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32《后汉书四》,“城即县”条,(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年,第175页。
    ③ 《汉书》卷28《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543页。
    ④ 《后汉书》志第19《郡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403页。
    ⑤ 《汉书》卷28《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543—1544页。
    ⑥ 《后汉书》志第19《郡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403页。
    ① 《史记》卷92《淮阴侯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620页。
    ② 《史记》卷54《曹相国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027页。
    ③ 《史记》卷8《高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84页。
    ④ 《汉书》卷1下《高帝纪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61页。
    ⑤ 《汉书》卷6《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88页。
    ⑥ 《汉书》卷28《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550页。
    ① 《汉书》卷70《陈汤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017页。
    ② 《汉书》卷70《陈汤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021页。
    ③ (东汉)荀悦:《汉纪》卷23《孝元皇帝纪下》,此据《两汉纪(下)》,(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401页。
    ④ 《资治通鉴》卷29,(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947页。
    ⑤ 《资治通鉴》卷29,(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947页;《汉书·陈汤传》有“土城外有重木城”一语,胡三省当据此,《汉书》卷70《陈汤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013页。
    ⑥ 王先谦:《汉书补注》卷70《陈汤传》,(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328页。
    ①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上篇《高帝十王国地区沿革》,(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2—128页。
    ②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南龙山里耶战国——秦代古城一号井发掘简报》,《文物》2003年第1期,第4—35页;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龙山县里耶战国秦汉城址及秦代简牍》,《考古》2003年第7期,第15—19页。
    ③ 李学勤:《初读里耶秦简》,《文物》2003年第1期,第73—81页;周宏伟:《传世文献中没有记载过洞庭郡吗?》,《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3期,第83—84页;陈伟:《秦苍梧、洞庭二郡刍论》,《历史研究》2003年第5期,第168—172页;王焕林:《里耶秦简释地》,《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3期,第137—142页;赵炳清:《秦洞庭郡略论》,《江汉考古》2005年第2期,74—81页;钟炜:《楚秦黔中郡与洞庭郡关系初探》,《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第442—445页;周振鹤:《秦代洞庭、苍梧两郡悬想》,《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第63--67页;徐少华、李海勇:《从出土文献析楚秦洞庭、黔中、苍梧诸郡县的建置与地望》,《考古》2005年第11期,第63—70页;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上)(下)》,《文史》2006年第1辑、第2辑,第21—65页,第77—105页;钟炜,晏昌贵:《楚秦洞庭苍梧及源流演变》,《江汉考古》2008年第2期,第92—100页。
    ④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引论》第2节《西汉郡国建置沿革概述》,(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8页。《史记·秦楚之际月表》记吴芮徙王长沙为汉五年一月,见《史记》卷16《秦楚之际月表》,(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96页。
    ⑤ 《汉书》卷1下《高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53页。
    ①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上篇》第10章《长沙国沿革》,(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19页。
    ② 《史记》卷91《黥布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603页。
    ③ 《史记》卷118《淮南衡山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075页。
    ④ 《史记》卷118《淮南衡山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076页。
    ⑤ (北魏)郦道元著,(清)王先谦校:《合校水经注》卷37《沅水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535页。《后汉书·郡国志》记武陵郡沿革曰:“武陵郡,秦昭王置,又名黔中郡,高帝五年更名”,与《水经·沅水注》“高祖二年”不同,见《后汉书》志第22《郡国四》,(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484页。《舆地纪胜》亦曰“汉高祖五年更名武陵郡”,见(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68《荆湖北路·常德府》,(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2301--2302页。
    ⑥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上篇》第10章《长沙国沿革》,(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19页。
    ① 《史记》卷8《高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69-372页。
    ② 《史记》卷53《萧相国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014-2015页。
    ③ 《史记》卷53《萧相国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015页。
    ④ 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上)》,《文史》2006年第1辑,第55页。
    ⑤ 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上)》,《文史》2006年第1辑,第52—56页。
    ① 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上)》,《文史》2006年第1辑,第54页。
    ② 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上)》,《文史》2006年第1辑,第54页。
    ③ 《汉书》卷34《吴芮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894页。
    ④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附篇》第2章《楚汉诸侯疆域新志》,(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53页。
    ⑤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附篇》第2章《楚汉诸侯疆域新志》,(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52页。
    ① 《汉书》卷1下《高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53页。
    ② 《史记》卷114《东越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79页。
    ③ 《汉书》卷1下《高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52页。
    ④ 《史记》卷7《项羽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16—317页。
    ⑤ 《史记》卷89《张耳陈余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581页。
    ⑥ 《史记》卷91《黥布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598页。
    ⑦ 《史记》卷91《黥布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607页。
    ① 《史记》卷8《高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80页。
    ② 《史记》卷8《高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80页。
    ③ 《史记》卷91《黥布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601页。
    ① 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上)》,《文史》2006年第1辑,第54页。
    ① (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114《潭州》,(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95页。
    ② 陈伟:《秦苍梧、洞庭二郡刍论》,《历史研究》2003年第5期,第172页
    ③ 陈伟:《秦苍梧、洞庭二郡刍论》,《历史研究》2003年第5期,第172页
    ④ (北魏)郦道元著,(清)王先谦校:《合校水经注》卷38《湘水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544页。
    ⑤ 《史记》卷40《楚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737页。
    ⑥ 《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34页。
    ⑦ 《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39页。
    ① 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下)》,《文史》2006年第2辑,第85—88页。
    ① 《史记》卷69《苏秦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259页。《战国策》与之略同,见《战国策》卷14《楚策一》,“苏秦为赵合纵说楚威王”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500页;又《战国策·秦策》有“秦与荆人战,大破荆,袭郢,取洞庭、五都、江南”,《战国策》卷3《秦策一》,“张仪说秦王”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01页。
    ② 周宏伟:《传世文献中没有记载过洞庭郡吗?》,《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3期,第83—84页;周振鹤:《秦代洞庭、苍梧两郡悬想》,《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第63-67页。
    ③ 《后汉书》卷86《南蛮西南夷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831页。
    ④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南龙山里耶战国——秦代古城一号井发掘简报》,《文物》2003年第1期,第34页
    ① 《史记》卷7《项羽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16页。
    ② 《史记》卷16《秦楚之际月表》,(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96页。
    ③ 《史记》卷7《项羽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20页;《史记·高祖本纪》与之同,《史记·黥布传》作“项氏立怀王为义帝,徙都长沙,乃阴令九江王布等行击之。其八月,布使将击义帝,追杀之郴县”,见《史记》卷91《黥布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599页。
    ④ 《汉书》卷28上《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594页。
    ⑤ (北魏)郦道元著,(清)王先谦校:《合校水经注》卷37《沅水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535页。
    ⑥ 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上)》,《文史》2006年第1辑,第55页。
    ⑦ 《汉书》卷28上《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594页。
    ①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上篇》第10章《长沙国沿革》,(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22页。
    ② (北魏)郦道元著,(清)王先谦校:《合校水经注》卷39《耒水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554页。其实《耒水注》中关于桂阳郡始置年代的记载,早在清代全祖望就曾拈出,近代以来,谭其骧、何介钧等亦曾引用,(清)全祖望:《汉书地理志稽疑》卷2《郡国分命讹失》,此据(清)全祖望撰,朱铸禹汇校集注:《全祖望集汇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510页;谭其骧:《马王堆汉墓出土地图所说明的几个历史地理问题》,原载《马王堆汉墓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此据氏著《长水 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46—262页;何介钧:《汉桂阳郡建置时间考》,《历史地理》第2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85—87页。
    ① 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上)》,《文史》2006年第1辑,第55页。
    ② 《史记》卷17《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803页。
    ③ (清)全祖望:《汉书地理志稽疑》卷2《郡国分命讹失》,此据(清)全祖望撰,朱铸禹汇校集注:《全祖望集汇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510页。
    ④ 《汉书》卷95《南越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849页。
    ①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上篇》第10章《长沙国沿革》,(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21页。
    ② 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下)》,《文史》2006年第2辑,第102页。
    ① (北魏)郦道元著,(清)王先谦校:《合校水经注》卷39《赣水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558—559页。杨守敬认为陈婴当作灌婴,见(清)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卷39《赣水注》,此据谢承仁主编:《杨守敬集》第4册,(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2367页。
    ② 谭其骧:《秦郡新考》,原载《浙江学报》第2卷第1期,1947年12月,此据氏著《长水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1页。
    ③ 《史记》卷8《高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69页。
    ④ 《史记》卷90《魏豹彭越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590—2591页。
    ⑤ 《史记》卷8《高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70页。
    ⑥ 《汉书》卷28下《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39页。
    ①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43页。
    ② 《史记》卷116《西南夷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93--2994页。
    ③ 《汉书》卷28上《地理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599页。
    ④ (东汉)荀悦著、张烈点校《两汉纪》上《汉纪》卷11《孝武皇帝纪二》,(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83186页。其文曰:“乃拜蒙郎中将,发巴蜀兵千余人,奉币帛见夜郎侯,喻以威德,为置长吏。旁小邑皆贪汉赠帛,以为道远汉,终不能有也,故皆且听命。司马相如亦言西南夷邛、莋可置郡……”此与《史记·西南夷列传》略同,但是缺少了“还报,乃以为犍为郡”一句。看来荀悦虽主张通西南夷是在元光五年(前130年),但是由于受《汉志》影响,他在犍为郡问题上只得模糊其辞。
    ⑤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43页。
    ① 《史记》卷116《平津侯主父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29492950页。
    ② 《史记》卷116《西南夷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29962997页。
    ③ 《史记》卷117《司马相如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3044页。
    ④ 《史记》卷117《司马相如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3044页。
    ⑤ 《史记》卷113《南越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29702971页,又见《史记》卷116《西南夷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2993页。
    ① 《史记》卷108《韩长孺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2861页。
    ② 《史记》卷116《平津侯主父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2959页。
    ③ 《史记》卷117《司马相如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3049页。
    ④ 《史记》卷117《司马相如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3046页。
    ① 《史记》卷117《司马相如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3047页。
    ① 《汉书》卷6《武帝纪》、《史记》卷113《南越列传》、《汉书》卷95《南越传》系其事于元鼎六年(前111年),《汉书》卷64《贾捐之传》、《汉书》卷28《地理志》则以为二郡置于元封元年(前110年),今遵从“元封元年”说。按“元封元年”说更可信,详见谭其骧:《自汉至唐海南岛历史政治地理——附论梁隋间高凉冼夫人功业及隋唐高凉冯氏地方势力》,《历史研究》,1988年第5期,第6、8、9、13页。
    ② 《汉书》卷9《元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83页。
    ③ 《旧唐书》卷41《地理志四》(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712页。
    ④ 杨守敬:《三国郡县表补正》,谢承仁主编《杨守敬集》第1册,(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572页。杨守敬认为“‘朱卢’在今郁林州南,后汉改为‘朱崖’。近‘志’以为在今琼州,非是。前汉已弃之。朱崖,后汉合浦之县,安得渡海隶之?”
    ⑤ 谭其骧:《自汉至唐海南岛历史政治地理——附论梁隋间高凉冼夫人功业及隋唐高凉冯氏地方势力》,《历史研究》,1988年第5期,第6、8、9、13页。
    ① 杨武泉:《西汉晚期至萧齐海南岛不在大陆版图之外——与谭其骧先生商榷》,《历史研究》,1989年第6期,第115页。
    ② 谭其骧:《再论海南岛建置沿革——答杨武泉同志驳难》,《历史研究》,1989年第6期,第116—121页。
    ③ 李勃:《西汉合浦郡之朱卢县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从》,2008年第3期,第140—147页,本文所引李勃观点皆出自此文。
    ① 本段比对之史料皆系李勃《西汉合浦郡之朱卢县考》一文所引,笔者参合原始出处无误,故不再一一注明。
    ② 谭其骧:《自汉至唐海南岛历史政治地理——附论梁隋间高凉冼夫人功业及隋唐高凉冯氏地方势力》,《历史研究》,1988年第5期,第6、8、9、13页。
    ③ 《旧唐书》卷41《地理志四》,(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712页。
    ④ 《汉书》卷64下《贾捐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830页。
    ① 《汉书》卷64下《贾捐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835页。
    ② 《史记》卷30《平准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420页。
    ③ 《汉书》卷64下《贾捐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833页。
    ④ 《汉书》卷24下《食货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141页。
    ⑤ 《汉书》卷64下《贾捐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834页。
    ⑥ 《汉书》卷64下《贾捐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835页。
    ① 《汉书》卷8《宣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42页。
    ② 《汉书》卷28下《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70页。
    ③ 《汉书》卷64下《贾捐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830页。
    ④ 《汉书》卷28下《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70页。
    ⑤ 《汉书》卷64下《贾捐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830页。
    ① 《汉书》卷64下《贾捐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830页。
    ② 《汉书》卷24上《食货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142页。
    ③ 《汉书》卷24上《食货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142页。
    ① 《汉书》卷24上《食货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142页。
    ② 《汉书》卷28下《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30页。
    ③ 《汉书》卷19《百官公卿表》,(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742页。
    ④ 《汉书》卷64下《贾捐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834页。
    ⑤ 《汉书》卷28下《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70页。
    ⑥ 《后汉书》卷86《南蛮西南夷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8352836页。
    ⑦ 《史记》卷113《南越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67页。
    ① 《史记》卷113《南越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74页。
    ① 《后汉书》卷40下《班彪传附子固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364页。
    ② 《后汉书》卷24《马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838840页。
    ③ 《后汉书》卷24《马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838840页。
    ④ 《后汉书》卷24《马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838840页。
    ⑤ 《后汉书》卷113《郡国五》,(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531页。
    ⑥ 《后汉书》卷24《马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839页。注曰:“无功、居风,二县名,并 属九真郡。居风,今爱州。”按唐时爱州,今越南清化。
    ① 《三国志》卷58《吴书·陆逊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350页。
    ② 《三国志》卷58《吴书·陆逊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350页。
    ③ 《三国志》卷60《吴书·全琮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383页。
    ④ 《三国志》卷47《吴书·吴主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145页。
    ⑤ 《三国志》卷61《吴书·陆凯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400页。
    ① 《晋书》卷15《地理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464-465页。
    ② (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一)》,《宋代地理书四种之一》卷124“琼州·州沿革”,(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62年,第656页。
    ③ (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一)》,《宋代地理书四种之一》卷124“琼州·州沿革”,(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62年,第656页。
    ④ 《乐东县发现西汉‘朱庐执刲’银印》,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自治州地方志通讯》(五指山市),1985年第2期,第64页;《海南岛出土‘朱庐执刲’》,《新华文摘》(北京),1985年第10期,第74页;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海南省近五十年文物考古工作概述》,《新中国考古五十年》,(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353页。
    ⑤ 谭其骧:《自汉至唐海南岛历史政治地理——附论梁隋间高凉冼夫人功业及隋唐高凉冯氏地方势力》,《历史研究》,1988年第5期,第6、8、9、13页。
    ① (东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九篇下·广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443页。
    ② 《汉书》卷28下《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30页。
    ③ 《史记》卷111《卫将军骠骑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29页。
    ④ 《汉书》卷28下《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588页。
    ⑤ 《汉书》卷29《沟洫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88页。
    ⑥ 《汉书》卷28下《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577页。
    ⑦ 《汉书》卷26《艺文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309页。
    ⑧ 《汉书》卷28下《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575页。
    ⑨ 《汉书》卷8《宣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40页。
    ⑩ 《汉书》卷28下《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22页。
    11 《史记》卷22《汉兴以来将相王侯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36页。
    12 《史记》卷110《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07页。
    ① 《史记》卷115《朝鲜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86页。
    ② 《汉书》卷28下《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26页。
    ③ 《史记》卷113《南越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72页。
    ④ 《后汉书》卷4《孝和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88页。
    ⑤ 《后汉书》卷86《南蛮西南夷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837页。
    ⑥ 《后汉书》卷101《天文》,(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236页。
    ① 《汉书》卷64下《贾捐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835页。
    ② 谭其骧:《自汉至唐海南岛历史政治地理——附论梁隋间高凉冼夫人功业及隋唐高凉冯氏地方势力》,《历史研究》,1988年第5期,第6、8、9、13页。
    ① 《汉书》卷3《高后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96—97页。
    ② 《汉书》卷27《五行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457页。
    ③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2册《秦·西汉·东汉时期》之“凉州刺史部”,(北京)地图出版社,1982年,第33--34图幅。
    ④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2册《秦·西汉·东汉时期》之“益州刺史部北部”,(北京)地图出版社,1982年,第29-30图幅。
    ⑤ 周宏伟:《汉初武都大地震与汉水上游的水系变迁》,《历史研究》2010年第4期,第49-70页。
    ① 《汉书》卷28下《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09页。
    ② 《后汉书》志第23《郡国五》,(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518页。
    ③ (北魏)郦道元著,(清)王先谦校:《合校水经注》卷20《漾水注》,(北京)中华书局,第308-312页。《水经·漾水注》中另有一“武兴”,位于白水(今白龙江)侧畔,今四川广元以西。但台湾本注文中并无“武”字,但有“兴”字,熊会贞认为此“武”字系后人妄加,说详《水经注疏》,(清)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卷20《漾水》,此据谢承仁主编:《杨守敬集(第三册)》,(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1271页。即使此“武兴”存在,亦去武都郡甚远,不属于本文论证范畴。
    ① (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44《姜维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066页。
    ② (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卷22《山南道三·兴州》,(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69页。
    ③ (清)洪亮吉:《十六国疆域志》卷4《前秦》,此据《二十五史补编》之《两晋南北朝十史补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第77页。
    ④ 《晋书》卷14《地理上》,(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435--436页。
    ① (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22“汉侯国”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249页。
    ② 《汉书》卷17《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668页;《汉书》卷18《外戚恩泽侯表》,(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708页。
    ③ 《史记》卷18《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884885页。
    ④ 《史记》卷11《孝景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42页。
    ⑤ 《史记》卷98《傅靳蒯成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708页。
    ⑥ (清)梁玉绳:《史记志疑》卷11《高祖功臣侯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09页。
    ① (清)钱坫撰、徐松集释:《新斠注地理志集释》卷2,此据《史记两汉书三史补编·贰》,(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第530页。
    ② (清)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卷25《泗水、沂水、洙水》,此据《杨守敬集》第4册,(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第1554页。
    ③《史记》卷8《高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86页。
    ④《汉书》卷28上《地理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579页。
    ⑤ 《汉书》卷28上《地理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547页。
    ⑥ 《史记》卷21《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13页。
    ⑦《史记》卷9《吕太后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96页。
    ⑧《汉书》卷28上《地理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564页。
    ⑨ 马孟龙:《西汉侯国地理》中编第2章《高祖十年侯国地理分布》,2011年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博士论文,第110页。
    ⑩ 钱穆:《汉初侯邑分布》,此据氏著《古史地理论丛》,(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第293页。
    11 王恢:《汉王国与侯国之演变》,(台北)“国立编译馆”“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84年,第205页。
    ① 《史记》卷54《曹相国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025--2028页。
    ② 《汉书》卷28上《地理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543页。
    ③ 《史记》卷57《绛侯周勃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067--2068页。
    ④ 《汉书》卷28上《地理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545页。
    ⑤ 《史记》卷57《绎侯周勃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072页。
    ① 《史记》卷93《韩信卢绾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637页。
    ② 《史记》卷95《樊郦滕灌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655—2657页。
    ③ 《史记》卷95《樊郦滕灌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655页。
    ④ 《汉书》卷8《宣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53页;《汉书》卷28上《地理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544页。
    ⑤ 《汉书》卷28上《地理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555页。
    ⑥ 《史记》卷95《樊郦滕灌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668—2671页。
    ① 《史记》卷98《傅靳蒯成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707--2708页。
    ② 《史记》卷98《傅靳蒯成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711--2712页。
    ③ 《汉书》卷28《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545、1617页。
    ④ 《史记》卷8《高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84页。
    ①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之《二年律令·秩律》,(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74页。
    ② 周振鹤:《(二年律令·秩律)的历史地理意义》,《学术月刊》2003年第1期,第45-49页:晏昌贵:《(二年律令·秩律)与汉初政区地理》,《历史地理》第21辑,第41—51页。
    ③ 蔡万进:《简牍所见西陵、西平考》,《中州学刊》2008年第5期,第195—197页,本文所引蔡氏观点除另外注出者外,皆出自是文;李炳泉亦赞成蔡万进的主张,说见李炳泉:《松柏一号墓35号木牍与西汉南郡属县》,《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0年第4期,第90—101页。
    ④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上篇第4章《淮南国沿革·衡山国(含江夏郡)》,(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7-48页。
    ⑤ 《史记》卷5《秦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13页。
    ⑥ 《史记》卷73《白起王翦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331页。
    ① 《史记》卷40《楚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735页。
    ② 《史记》卷15《六国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42页。
    ③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第4页。
    ④ 《史记》卷40《楚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735页。
    ⑤ 《史记》卷78《春申君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393页。
    ⑥ 《史记》卷40《楚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736页。
    ⑦ 《史记》卷40《楚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736页。
    ① 《荀子》之“强国”篇,(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258页。
    ① 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上)》,《文史》2006年第1期,第36负
    ② 陈松长:《岳麓书院藏秦简中的郡名考略》,《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5—10页。
    ③ 荆州博物馆:《湖北荆州纪南松柏汉墓发掘报告》,《文物》2008年第4期,第24—32页。
    ④ 刘瑞:《武帝早期的南郡政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年第1期,第29—37页;邓玮光:《简牍所见西汉前期南郡属县(侯国)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年第4期,第128一136页。
    ⑤ 松柏汉墓第35号木牍共记载有巫、秭归、夷道、夷陵、醴阳、孱陵、州陵、沙羡、安陆、宜成、临沮、显陵、江陵、襄平侯中庐、邔、便、献,共计17个县和侯国,荆州博物馆:《湖北荆州纪南松柏汉墓发掘报告》,《文物》2008年第4期,第24—32页。
    ⑥ 其实程恩洋、钱穆早已指斥其非,程恩泽日:“《策》云拔鄢、郢,东至竟陵,竟陵为今天门县,则当时秦兵所及亦仅至安陆而止,未尝越汉阳、武昌,而至黄州也”,钱穆更是明曰:“西陵,不在江夏”,说详见程恩泽:《国策地名考》卷6《楚上·西陵》,此据《续修四库全书》第42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8页;钱穆:《史记地名考》卷12《楚地名》,(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551页。
    ⑦ 《史记》卷7《项羽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16页。
    ①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博物馆:《武威汉简·王杖十简考释》,(北京)文物出版社,1964年,第140页。
    ② 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卷38《潕水注》,此据《杨守敬集》第4册,(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917页。
    ③ 《史记》卷15《六国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42页。
    ④ 《史记》卷73《白起王翦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331页。
    ⑤ 《史记》卷8《高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60页。
    ① 《史记》卷110《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8872888页。
    ② 史念海:《郦道元与其<水经注)中所记的高阙》,《河山集》7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70375页;《论秦九原郡始置的年代》,《河山集》7集,第376384页;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引论第2节《西汉郡国建置沿革概述》,(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717页;又上篇第7章《代国沿革》,第7075页;下篇第1章第3节《陇西、北地、上郡、云中郡沿革》,第137页;第3章第1节《朔方、五原二郡沿革》,第155157页;附篇第1节《十八诸侯封域》,第246页。
    ③ 辛德勇:《张家山汉简所示汉初西北隅边境解析——附论秦昭襄王长城北端的走向与九原、云中两郡的战略地位》,《历史研究》,2006年第1期,第1533页。
    ④ 朱郑勇:《西汉初期北部诸郡边界略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年第2期,第8390页。本文所引朱郑勇之观点,除特意注出外,皆来自是文。
    ① 《史记》卷110《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886页。
    ② 《史记》卷110《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8852886页。
    ③ 《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53页。
    ④ 辛德勇:《巨鹿之战地理新解》,《历史地理》第14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37140页。
    ⑤ 《史记》卷110《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890页。
    ① 《史记》卷110《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8872888页。
    ② 《史记》卷7《项羽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16页。
    ③ 《史记》卷7《项羽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16页。
    ① 《史记》卷115《朝鲜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85页。
    ② 《史记》卷110《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02页。
    ③ 《史记》卷99《刘敬叔孙通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719页。
    ④ 《史记》卷110《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894页。
    ① 《史记》卷110《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895页。
    ② 《史记》卷110《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01页。
    ③ 《史记》卷110《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879页。
    ④ 《史记》卷110《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01页。
    ⑤ 《汉书》卷49《爰盎晁错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285页。
    ⑥ 《史记》卷110《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04页。
    ① 张维华:《中国长城建置考·上编》之《秦昭襄王时之长城》,(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13--118页;史念海:《黄河中游战国及秦时诸长城遗迹的探索》,《河山集》2集,(北京)三联书社,1981年,第453--461页;史念海:《鄂尔多斯高原东部战国时期秦长城遗迹探索记》,《河山集》2集,(北京)三联书社,1981年,第471—487页:彭曦:《战国秦长城考察与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年;艾冲:《中国的万里长城》之《纵横交错的先秦长城》,(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年,第1—28页;辛德勇:《张家山汉简所示汉初西北隅边境解析——附论秦昭襄王长城北端的走向与九原、云中两郡的战略地位》,《历史研究》,2006年第1期,第27—29页;景爱:《中国长城史》第3章第3节《战国秦昭王长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44—157页。
    ② 史念海:《黄河中游战国及秦时诸长城遗迹的探索》,《河山集》2集,(北京)三联书社,1981年,第453—461页;史念海:《鄂尔多斯高原东部战国时期秦长城遗迹探索记》,《河山集》2集,(北京)三联书社,1981年,第471--487页。
    ③ 彭曦:《战国秦长城考察与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235页。
    ④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之《二年律令·秩律》,(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69—80页。
    ⑤ 辛德勇:《张家山汉简所示汉初西北隅边境解析——附论秦昭襄王长城北端的走向与九原、云中两郡的战略地位》,《历史研究》,2006年第1期,第27--29页。
    ① 景爱:《中国长城史》第3章第3节《战国秦昭王长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54页。
    ② 景爱:《中国长城史》第3章第3节《战国秦昭王长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54页。
    ③ 《史记》卷43《赵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811页。
    ④ 《史记》卷43《赵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811页。
    ⑤ 《史记》卷43《赵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811页。
    ⑥ 辛德勇:《张家山汉简所示汉初西北隅边境解析——附论秦昭襄王长城北端的走向与九原、云中两郡的战略地位》之《秦末汉初河套附近地区边界示意图》,《历史研究》,2006年第1期,第16页。
    ⑦ 《史记》卷43《赵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813页。
    ① “西河”、“河西”有时可以互换,如《史记·匈奴列传》有云“魏有河西、上郡”,后又曰“魏尽入西河及上郡于秦”,见《史记》卷l10《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885页。
    ② 《史记》卷43《赵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815页。
    ③ (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等译注:《水经注全译》卷3《河水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3页。
    ④ 《史记》卷5《秦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06页。
    ⑤ 史念海:《黄河中游战国及秦时诸长城遗迹的探索》,《河山集》2集,(北京)三联书社,1981年,第438页。
    ⑥ 《史记》卷43《赵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813页。
    ⑦ 《史记》卷5《秦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10页。
    ⑧ 至于灭中山国的时间,尚有另外两种说法:《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史记·六国年表》系之于齐湣王二十 九年和赵惠文王四年,皆为前295年;《史记·乐毅列传》曰:“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时复灭中山”,赵武灵王前325年—前299年在位。加上《史记·赵世家》、《史记·秦本纪》的记载,灭中山国时间共计有四说,分别为:赵武灵王时(前325—前299年),前299年,前296年,前295年。
    ① 《史记》卷43《赵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803页。
    ② 《史记》卷5《秦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07页。
    ③ 《史记》卷5《秦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08页。
    ④ 《史记》卷5《秦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07页。
    ① 《史记》卷43《赵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8121813页。
    ② 辛德勇:《张家山汉简所示汉初西北隅边境解析——附论秦昭襄王长城北端的走向与九原、云中两郡的战略地位》,《历史研究》,2006年第l期,第15—33页。
    ③ 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之《内蒙古自治区分册》下册,(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3年,第572、575页。
    ① 史念海:《论秦九原郡始置的年代》,《河山集》7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76—384页。
    ② 《史记》卷43《赵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811页。
    ③ 《史记》卷43《赵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812—1813页。
    ④ 盖山林、陆思贤:《内蒙古境内战国秦汉长城遗迹》,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212-224页;李逸友:《中国北方长城考述》,《内蒙古文物考古》2004年第1期,第1—51页: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之《内蒙古自治区分册》(郭素新主编)上册,(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3年,第64—65、112—l15、126-129、252—253、270—271页。
    ⑤ 《史记》卷81《廉颇蔺相如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450页。
    ⑥ 《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53页。
    ① 《史记》卷110《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887页。
    ②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之《二年律令·秩律》,(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6980页。
    ③ 《汉书》卷28下《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19--1620页。
    ④ 《史记》卷57《绛候周勃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070页。
    ① 《汉书》卷l下《高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70页。
    ②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第7章第2节《刘恒之代国》,(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73页。
    ③ 辛德勇:《张家山汉简所示汉初西北隅边境解析——附论秦昭襄王长城北端的走向与九原、云中两郡的战略地位》之《秦末汉初河套附近地区边界示意图》,《历史研究》,2006年第l期,第16页。
    ① 《汉书》卷94上《匈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754--3755页。
    ② 《史记》卷110《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895页。
    ③ 《史记》卷ll0《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889页。
    ④ 《史记》卷93《韩信卢绾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633页。
    ①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第7章第1节《刘仲、刘如意之代国》,(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72页。
    ②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第7章第1节《刘仲、刘如意之代国》,(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72页。
    ③ 《史记》卷8《高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81页。
    ④ 《史记》卷8《高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81页。
    ⑤ 《史记》卷110《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894页。
    ⑥ 《史记》卷110《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894页。
    ⑦ 《史记》卷110《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894页。
    ⑧ 《史记》卷110《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899页。
    ① 《史记》卷l10《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895页。
    ② 《史记》卷110《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04页。
    ① 《史记》卷ll0《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05页。
    ② 《史记》卷108《韩长儒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861--2862页。
    ③ 《史记》卷l0《孝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28页。
    ① 《史记》卷110《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01页。
    ② 《史记》卷110《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16页。
    ① 《史记》卷115《朝鲜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85页;说明:《秦末汉初北部边界考略》曾作为单篇文章发表于《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年第3期,文中第五部分“余论”有关于燕长城的论述,最近笔者翻检此文,发现该部分的一些认识是错误的,于是补论如下。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与辽西,皆为战国时期燕国设立,五郡北边皆筑有长城,入秦之后,将燕长城加以修葺,继续使用,只是西部上谷郡外又加修一道,其余部分变化不大。先前,笔者以为秦在辽东郡燕长城之外又加修有一道长城的观点是错误的,秦朝一统天下之后,继承了燕国的土地,除了燕长城之内诸郡外,尚包括辽东长城之外的真番、朝鲜,即真番和朝鲜在战国时期便已为燕国略取,入秦之后,成为秦之“辽东外徼”,“徼”一般理解为边界,于此或可解作边境地区,笔者先前以为“徼”即秦朝在真番、朝鲜地区修筑的长城,而秦长城更在燕长城(即“故塞”)之外,但是“徼”字并不一定就是指长城,边界有多种形式,“徼”与长城并不等同。秦时,上谷郡之西部以秦长城为界,该郡东部以及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西部仍以燕长城(即“故塞”)为界,辽东东部之燕长城外尚包括真番、朝鲜,即所谓“辽东外徼”,故真番、朝鲜外缘即秦之边界。秦末,上谷退守故塞,疆域有所收缩,而辽东并未退守,直至汉兴,方才因为地远难守,退守“故塞”。总之,在燕国故地,秦长城主要是继承燕长城,仅仅在上谷郡之外新筑有一段,其余部分基本上没有变化,入汉之后,对于燕长城也只是修葺,并没有大规模的新筑,只是东端似乎略有延长,达到了浿水沿岸。
    ① 侯甬坚:《从习惯线到法定线:我国政区界线性质的变迁》,《江汉论坛》2006年第1期,第8l—85页,此据氏著《历史地理学探索(第二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115页。
    ② 《史记》卷116《西南夷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91-2993页;《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所载与《史记》略同,只是个别字词稍有改动,如《史记》言“秦时常頞略通五尺道”,“常頞”显系人名,而《汉书》径改“常頞”为“尝破”;《汉书》首句作“南夷君长以十数”,较《史记》之“西南夷”少“西”字;《史记》中的“及汉兴,皆弃此国而开蜀故徼”也被班固改写为“及汉兴,皆弃此国而关蜀故徼”,“开”字改写做“关”字,然无论“开”,抑或“关”,于此皆可释作开启、使用。
    ① 《汉书》卷95《西南夷两粤朝鲜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839页。
    ① 《史记》卷5《秦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07页
    ② (东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卷1《巴志》,(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第32页。《史记·西南夷列传》有“会秦击夺楚巴、黔中郡”语,巴地似曾属楚,由于此问题与本文无关,此暂且不论。
    ③ 战国时期,秦蜀守张若曾略取榨地,《华阳国志》作“张若因取榨及楚江南地也”,谭其骧、周振鹤认为江即大渡河。(东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卷3《蜀志》,(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第200页。谭其骧:《秦郡界址考》,《长水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4页: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下篇第2章《西南诸郡沿革·沈黎、越嶲两郡沿革》,(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47页。
    ④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之《二年律令·秩律》,(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69—80页。
    ⑤ 《汉书》卷28上《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599页。
    ⑥ (东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卷3《蜀志》,(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第293页。
    ① 《史记》卷116《西南夷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94页。
    ② 《汉书》卷95《西南夷两粤朝鲜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839页。
    ③ (北魏)郦道元著,(清)王先谦校:《合校水经注》卷33《江水注》,(北京)中华书局,第486页。
    ④ (清)王念孙:《读书杂志》之《汉书第十一》,(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第108页。《史记·西南夷列传》作“筰”,而《读书杂志》作“筰”,不知王念孙何据。
    ① (东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卷3《蜀志》,(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第285页。
    ② 《史记》卷116《西南夷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94页。
    ③ 《史记》卷125《佞幸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192页。
    ④ 《史记》卷125《佞幸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192页。
    ⑤ 《汉书》卷28上《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598页;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2册《秦·西汉·东汉时期》,(北京)地图出版社,1982年,第29--30图幅。
    ⑥ 《史记》卷116《西南夷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91页。
    ⑦ 《汉书》卷28上《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598页。
    ⑧ 《后汉书》志23《郡国五·蜀郡属国》,(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515页。
    ⑨ 《史记》卷l17《司马相如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047页。
    ⑩ (东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卷3《蜀志》,(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第182页。
    ① (北魏)郦道元著,(清)王先谦校:《合校水经注》卷33《江水注》,(北京)中华书局,第483页。《读史方舆纪要》认为熊耳山在今四川省青神县西,见(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卷7l《四川六·青神县》,(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3355页。
    ② 《汉书》卷28上《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00页。
    ③ (北魏)郦道元著,(清)王先谦校:《合校水经注》卷36《青衣水注》,(北京)中华书局,第510页。
    ④ 《汉书》卷28上《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598页; (北魏)郦道元著, (清)王先谦校:《合校水经注》卷20《漾水注》,(北京)中华书局,第307页。
    ⑤ (北魏)郦道元著, (清)王先谦校:《合校水经注》卷36《青衣水注》,(北京)中华书局,第510页。
    ⑥ 《史记》卷129《货殖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276页。
    ⑦ 有些学者认为湔氐道当在今四川灌县附近,见罗开玉:《秦汉三国湔氐道、湔县考——兼论川西北的开发序列及其氐人诸题》,《四川师院学报》1985年第3期,第116-123页。
    ⑧ (东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卷3《蜀志》,(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第201页。
    ⑨ 晏昌贵认为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秩律》中有蚕陵,详见晏昌贵:《<二年律令·秩律>与汉初政区地理》,《历史地理》第21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151页。
    ⑩ (东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卷3《蜀志》,(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第218页;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下篇第2章《西南诸郡沿革·汶山、武都两郡沿革》,(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47-149页。
    11 《后汉书》卷86《南蛮西南夷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858页。
    ①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下篇第2章《西南诸郡沿革·汶山、武都两郡沿革》,(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48页。
    ② (唐)卢求:《成都记》,转引自(清)吴卓信《汉书地理志补注》,此据《史记两汉书三史补编·贰》,(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第333页。
    ③ 《史记·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惠帝三年(前192年),记载有“蜀湔氐反,击之”,可见时汉已有湔氐道,《史记》卷22《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22页。
    ④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下篇第2章《西南诸郡沿革·高帝巴、蜀、汉中、广汉四郡领域》,(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43页。
    ⑤ 《史记》卷116《西南夷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91页。
    ⑥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下篇第2章《西南诸郡沿革·汶山、武都两郡沿革》,(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49页。
    ⑦ 《史记》卷116《西南夷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97页;《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与此同,《汉书》卷95《西南夷两粤朝鲜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842页。
    ① (东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卷2《汉中志》,(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第155页,《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作“白马氐者,武帝元鼎六年开,分广汉西部,合以为武都”,《后汉书》卷86《南蛮西南夷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859页。
    ②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下篇第2章《西南诸郡沿革·汶山、武都两郡沿革》,(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49页。
    ③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下篇第2章《西南诸郡沿革·汶山、武都两郡沿革》,(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50、149页。
    ④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下篇第2章《西南诸郡沿革·高帝巴、蜀、汉中、广汉四郡领域》,(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43页。
    ⑤ 《汉书·高后纪》曰“二年春,……,羌道、武都道山崩”,是可知高后二年(前186年)已有羌道,《汉书》卷3《高后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96页。
    ⑥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秦·西汉·东汉时期》,,(北京)地图出版社,1982年,第17—18图幅。
    ①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下篇第2章《西南诸郡沿革·高帝巴、蜀、汉中、广汉四郡领域》,(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43页。
    ① 《史记》卷8《高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65页。
    ② 《史记》卷54《曹相国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024页。
    ③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下篇第2章《西南诸郡沿革·汶山、武都两郡沿革》,(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49页。
    ④ 《史记》卷92《淮阴侯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612页。
    ⑤ 《史记》卷57《绛候周勃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067页。
    ⑥ 《史记》卷54《曹相国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024页。
    ⑦ 《史记》卷95《樊郦滕灌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655页。
    ⑧ 《史记》卷18《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877--976页。
    ⑨ 《史记》卷95《樊郦滕灌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665页。
    ⑩ 《史记》卷53《萧相国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014页。
    ① 《史记》卷8《高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67页。
    ② 《史记》卷8《高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67页。
    ③ 《史记》卷92《淮阴侯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611页。
    ④ 周振鹤认为故道秦时属内史,项羽分封十八诸侯,属雍王章邯,后立武都郡时,方由右内史划入;《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载有须昌贞侯赵衍“汉王元年初起汉中,雍军塞陈,谒上,上计欲还,衍言从他道,道通”,《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作“汉王元年初从起汉中。雍军塞渭上,上计欲还,衍言从它道,道通”,“雍军塞陈”之“陈”当为陈仓,其地处于渭滨,即“渭上”,汉元年时,刘邦由汉中还定三秦,雍军“塞陈”以进行堵截,案,就地形险要而言,故道并不在陈仓之下,雍军塞陈仓而不守故道,似乎表明故道并不在雍国范围之内,又《史记·高祖本纪》记汉元年“汉王……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汉军在故道处,似未遇有力抵抗,而章邯军似未曾驻扎故道,因此在汉元年时,故道有可能不属雍王章邯,而是南属汉王刘邦。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下篇第2章《西南诸郡沿革·汶山、武都两郡沿革》,(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49页;《史记》卷18《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959页;《汉书》卷16《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603-604页;《史记》卷8《高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68页。
    ⑤ 《史记》卷7《项羽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12页。
    ⑥ 《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71页。
    ⑦ 汉将郦商在秦未灭时,曾“别将攻句关,定汉中”,“别定汉中及蜀,定三秦”,郦商为汉之别将,其麾下兵力应不多,鸿门宴时刘邦兵才十万,作为别将,郦商兵力不可高估,又蜀、汉中地广大,郦商不可彻底平定。 《史记》卷95《樊郦滕灌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660页;《史记》卷18《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893页。汉之平棘懿候林挚曾“斩章邯所置蜀守”,此事或在郦商入蜀汉时,或在萧何抚喻巴蜀时,后者的可能性为大,《汉书》卷16《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585页。
    ① 《史记》卷116《西南夷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97页。
    ① 《辞海》日:“五尺道,古道路名。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加强中原地区和西南地区的联系,开筑了一条由四川盆地通往云贵高原的重要道路,因道宽五尺而得名。当即汉武帝时唐蒙所修治的通西南夷道和隋、唐时代石门道的前身,北起今四川宜宾市,南抵今云南曲靖。”《辞海·地理分册(历史地理)》,(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第33页;《中国历史地图集》中的“五尺道”字样亦是连接今四川宜宾和云南曲靖,详见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秦·西汉·东汉时期》,(北京)地图出版社,1982年,第3—4页、11—12页。
    ② 冯汉镛认为五尺道由今四川宜宾通往云南姚安,并且是在原有道路基础上拓宽而成的。此说与传统说法不同,但是作者并未给出有力的证据。冯汉镛:《僰道支线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从》1997年第3期,第187—194页。
    ③ 周宏伟:《五尺道即石牛道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第4期,第119—126页。本文所引周氏观点,除另外注出外,其余皆出自是文。
    ① 《史记》卷116《西南夷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91-2993页;《后汉书》亦有此事,曰:“初,楚顷襄王时,遣将庄豪从沅水伐夜郎,军至且兰,椓船于岸而步战。既灭夜郎,因留王滇池。”见《后汉书》卷86《南蛮西南夷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845页。《后汉书》所载与《史记》、《汉书》出入颇多,《史》《汉》做庄蹻,而《后汉书》做庄豪,《史》《汉》皆曰楚威王时,而《后汉书》独谓楚顷襄王时。目前学界关于王滇者是庄蹻还是庄豪,仍存在争议,针对该事件发生的时代,也各有取舍。由于该争议与本文所论无关,故此暂置不论。
    ② 《汉书》卷95《西南夷两粤朝鲜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8373838页。
    ① (唐)杜佑:《通典》卷187《边防三·滇》,(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000页。
    ② 《史记》卷5《秦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13页。
    ③ 周宏伟:《五尺道即石牛道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第4期,第119-126页。
    ④ 周宏伟:《“滇池”本在成都平原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第45--52页
    ① 周宏伟:《五尺道即石牛道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第4期,第119—126页。
    ① 《史记》卷113《南越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67页。
    ② 《史记》卷96《张丞相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675页。
    ③ 《史记》卷56《陈丞相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058页。
    ① (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94《兽部中》引《蜀王本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第1626页。
    ② 《史记》卷15《六国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97页。
    ③ 《史记·秦本纪》有“(惠公)十三年(前387年),伐蜀,取南郑”,《史记》卷5《秦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00页;而《史记·六国年表》作“蜀取我(秦)南郑”,《史记》卷15《六国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13页。但无论是秦取南郑还是蜀取南郑,秦蜀两国曾因南郑而交兵却为不争的事实。
    ④ (东晋)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3《蜀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23页。
    ① 《水经注》引《本蜀论》:“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蜀王负力,令五丁引之成道。秦使张仪、司马错寻路灭蜀,因曰石牛道。”(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等译注:《水经注全译》卷27《沔水》,(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702页。
    ② (东晋)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3《蜀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23页。
    ③ (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等译注:《水经注全译》卷27《沔水》,(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702页。
    ④ 《华阳国志》有“尚属中郎司隶校尉杨涣孟文”,(东晋)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10上《先贤士女总论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528页。
    ① 高文:《汉碑集释》,(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89-107页。
    ② 周宏伟:《五尺道即石牛道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第4期,第119-126页。
    ③ 《史记·正义》引(唐)李泰:《括地志》,《史记》卷55《留侯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039页。
    ④ (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卷22《山南道三》,(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59页。
    ① (东晋)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3《蜀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26页。
    ② (东晋)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4《南中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30页。
    ③ 《汉书》卷28上《地理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02页。
    ④ 《史记·索隐》,《史记》卷116《西南夷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95页。
    ⑤ 《史记·正义》引(唐)李泰《括地志》,《史记》卷116《西南夷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93页。
    ① 《史记·正义》引如淳语,《史记》卷116《西南夷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93页。
    ② 《史记·索隐》,《史记》卷116《西南夷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93页。
    ③ 《史记·正义》引颜师古语,《史记》卷116《西南夷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93页。
    ① (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等译注:《水经注全译》卷33《江水》,(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832页。
    ② 《史记·平准书》:“唐蒙、司马相如开路西南夷,凿山通道千余里,以广巴蜀,巴蜀之民罢焉”,《史记》卷30《平准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4201421页;《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唐蒙已略通夜郎,因通西南夷道,发巴、蜀、广汉卒,作者数万人。治道二岁,道不成,士卒多物故,费以巨万计”,《史记》卷117《司马相如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046页;《史记·西南夷列传》:“当是时,巴蜀四郡通西南夷道,戍转相镶。数岁,道不通,士罢饿离湿死者甚众;西南夷又数反,发兵兴击,耗费无功”,《史记》卷116《西南夷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95页。
    ③ 周宏伟:《五尺道即石牛道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第4期,第121页。
    ① 《后汉书·郡国》犍为郡条下注文所引,《后汉书》卷23《郡国五》,(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510页。
    ① (东晋)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4《南中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30页。
    ② 《史记·正义》引(唐)李泰《括地志》,《史记》卷116《西南夷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93页。
    ③ 目前学界普遍认为五尺道的起点是今四川宜宾,即秦汉时期的僰道,但早期文献中并没有明确记载。自唐时起,始将西汉唐蒙所开西南夷道与五尺道联系在一起,而西南夷道的起点是焚道,于是僰道便成为了五尺道的起点,此说延续至今,为学界所接受。
    ④ 《太平御览》引《十道志》云:“秦惠王破滇池,始通五尺道。汉武得蜀,故使唐蒙理道于此,而破群柯,即此道也”,[宋]李防等撰:《太平御览》卷166《州郡部十二·剑南道·戎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619页。《通典》:“秦时破滇,通五尺道,汉开蜀故檄,使唐蒙发蜀卒理道,自焚道抵群柯即此。”(唐)杜佑:《通典》卷176《州郡六·南溪郡·僰道》,(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933页。《元和郡县图志》:“初,秦军破滇,通五尺道:至汉武帝建元六年,遣唐蒙发巴蜀卒通西南夷,自僰道抵牂柯,凿石开道,二千余里,通西南夷,置僰道县,属键为郡。”(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卷3l《剑南道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790页。
    ⑤ 《水经注》、《后汉书》等古籍中亦有关于豚水竹王的记载,与《华阳国志》所记当属一事,但其文中皆无“秦并蜀,通五尺道”一语,可见郦道元和范晔对《华阳国志》秦通五尺道至豚水竹王地的记载并不认同。(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等译注:《水经注全译》卷36《温水》,(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888页;《后汉书》卷86《南蛮西南夷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844页。
    ① (清)郑珍撰、赵恺编订:《巢经巢全集》卷1《牂牁十六县问答》,民国二十九年贵州省政府排印并据清刊本汇印本。
    ② 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之《弁言》,(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页。
    ① 鄂卢梭:《秦代初平南越考》,此据冯承钧译:《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第2卷第9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1—119页。
    ② 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乙帙《秦汉·秦营南方上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614—620页。
    ③ 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下)》,《文史》2006年第2期,第89—97页;《王翦南征百越战事钩沉》,此据《徐萍芳先生纪念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④ 《史记》卷73《白起王翦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341页。
    ① 《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34页。
    ② 说见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35《书三·再与谈阶平书》,此据《潜研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632页。
    ③ 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35《书三·再与谈阶平书》,此据《潜研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632页。
    ④ 钱大听:《潜研堂文集》卷35《书三·再与谈阶平书》,此据《潜研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632页。
    ⑤ 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上)》,《文史》2006年第l期,第43--44页。
    ⑥ 《淮南子》卷18《人间训》,此据何宁撰:《淮南子集释下》,(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288--1290页。
    ① 《淮南子》卷18《人间训》,此据何宁撰:《淮南子集释下》,(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288页。
    ② 《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52页。
    ③ 《史记》卷88《蒙恬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565页。
    ④ 《史记》卷110《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886页。
    ⑤ 《史记》卷88《蒙恬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569页。
    ⑥ 《史记》卷88《蒙恬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565页;《史记》卷110《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886页。
    ⑦ 《汉书》卷28《地理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13页。
    ⑧ 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下)》,《文史》2006年第2期,第90页。
    ⑨ 《史记》卷73《白起王翦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338页。
    ⑩ 《史记》卷73《白起王翦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339-2440页。
    ① 《史记》卷73《白起王翦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339--2440页。
    ② 《史记》卷73《白起王翦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339--2440页。
    ③ 《史记》卷73《白起王翦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339--2440页。
    ④ 《史记》卷40《楚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737页。
    ⑤ 《史记》卷88《蒙恬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565页。
    ⑥ 《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33--234页。
    ⑦ 《史记》卷88《蒙恬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565页。
    ⑧ 《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35页。
    ① 《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58页。
    ② 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下)》,《文史》2006年第2期,第90页
    ③ 《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53页。
    ④ 《汉书》卷64上《严助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783—2784页。
    ① 《汉书》卷64下《严安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811页。
    ②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之《奏谳书》,(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103—105页。
    ③ 辛德勇:《王翦南征百越战事钩沉》,此据《徐萍芳先生纪念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④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之《奏谳书》,(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104页。
    ⑤ 苍梧郡下或确实有一苍梧县,但此之“苍梧县”当解作苍梧郡属县的总称。
    ① 《史记》卷7《项羽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00页。
    ② 张正明著:《楚史》第10章《吴起变法与威王兴楚》,(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90页。
    ③ 《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53页。
    ④ 《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58页。
    ① 《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52页。
    ② 《汉书》卷95《两粤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852页。
    ③ 《汉书》卷1下《高帝纪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77页。
    ④ 《史记》卷118《淮南衡山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077页。
    ⑤ 《汉书》卷64上《严助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781页。
    ⑥ 《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96页。
    ⑦ 田余庆:《说张楚——关于“亡秦必楚”问题的探讨》,《历史研究》1989年第2期,此据氏著《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l—29页。
    ⑧ 陈松长:《岳麓书院藏秦简中的郡名考略》,《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5—10页。
    ① 陈松长:《岳麓书院藏秦简中的郡名考略》,《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5--10页。
    ② 关于江胡郡,学界有不同认识,陈松长认为江胡郡是秦代设置的郡,其地望在江河湖泊众多的吴楚地区,而陈伟认为江胡郡为会稽郡的前身,见陈松长:《岳麓书院藏秦简中的郡名考略》,《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5--10页;陈伟:《“江胡”与“州陵”——岳麓书院藏秦简中的两个地名初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0年第1期,第116--119页。
    ③ 《汉书》卷64上《严助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776页。
    ① 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卷30《淮水注》,此据《杨守敬集》第4册,(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835页。
    ② 《史记》卷113《南越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67页。
    ① 《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737—738页。
    ② 《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738页。
    ③ 《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738页。
    ④ 《后汉书》志第27《百官四》,(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612页。
    ⑤ 《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738页。
    ⑥ (宋)杨侃:《两汉博闻》卷3“越骑”条,此据《四库全书》第461册,第54页;(宋)钱文子:《补汉兵志》,此据《史记两汉书三史补编·壹》,(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第418-419页;(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卷90《政事》,“越骑胡骑”条,此据《四库全书》第975册,第671页。
    ⑦ (清)何焯:《义门读书记》卷16《前汉书·表志》,(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58页。
    ⑧ (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34《后汉书六》“越骑”条,(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年,第186页。
    ⑨ 熊铁基:《秦汉军事制度史》,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9—3l页。
    ⑩ 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5l-152页。
    11 高敏:《读(史记>(汉书)札记六则》,《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6—8页。
    12 王子今:《汉朝军制中的“越骑”部队》,《史学月刊》2010年第2期,第34—39页。
    ① 《史记》卷114《东越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80页。
    ② 《史记》卷22《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34页。
    ③ 《史记》卷114《东越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84页。
    ④ 《汉书》卷99下《王莽传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4190页。
    ⑤ 辛德勇:《汉武帝“广关”与西汉前期地域控制的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年第2期,第76--82页。
    ① 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第3篇《人口迁移·东南地区的人口迁移·越人内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91—192页。
    ② 《史记》卷29《河渠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410页。
    ③ 《史记》卷87《李斯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541页。
    ④ 《汉书》卷99中《王莽传中》,(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4121页。
    ⑤ 《汉书》卷99中《王莽传中》,(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4115页。
    ⑥ 《汉书》卷99中《王莽传中》,(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4115页。
    ⑦ 《汉书》卷99中《王莽传中》,(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4130页。
    ⑧ 《汉书》卷99中《王莽传中》,(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4130页。
    ⑨ 《后汉书》卷l下《光武帝纪下》,(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55页。
    ⑩ 《后汉书》卷l下《光武帝纪下》,(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66页。
    11 《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737页。
    12 (东汉)荀悦:《汉纪》卷5《孝惠皇帝纪》,此据《两汉纪》(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7l页。
    13 (东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18卷《第十篇注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468页。
    ① 《晏子春秋》卷5《内篇杂上第五》,(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76页。
    ② (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卷2《二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28年,第29页。
    ③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47《史部三·编年类·汉纪三十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288—1289页。
    ④ 《后汉书》志第27《百官四》,(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612--3613页。
    ⑤ 《后汉书》志第27《百官四》,(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612--3613页。
    ⑥ 巫蛊之祸时,戾太子刘据曾使如侯发“胡骑”,而莽通捕如侯,告“胡骑”勿反,《汉书·刘屈髦传》记之曰:“使长安囚如侯持节发长水及宣曲胡骑,皆以装会。侍郎莽通使长安,因追捕如侯,告胡人曰:‘节有诈,勿听也’”,其中“告胡人”一语表明长水、宣曲胡骑确由胡人构成,《汉书》卷66《刘屈髦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881页。
    ① 《三国志》卷6《魏书六·袁绍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89页。
    ② 《三国志》卷13《魏书十三·王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10页。
    ③ 《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737—738页。
    ④ 《汉书》卷8《宣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60页。
    ⑤ 《汉书》卷69《赵充国辛庆忌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976页。
    ① 王子今:《汉朝军制中的“越骑”部队》,《史学月刊》2010年第2期,第38页。
    ② (唐)欧阳询撰:《艺文类聚》第4l卷《乐部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第750页。
    ③ (晋)陆机:《陆士衡集》卷之6《乐府十七首·从军行》,此据《四部备要·集部》,上海中华书局据二十名家集本校刊;(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第28卷《乐府下·陆士衡乐府十七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297页。
    ④ (东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13卷《第七篇注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310页。
    ① 辛德勇:《释常从》,(台湾)《大陆杂志》93卷5期,1996年,此据氏著《历史的空间与空间的历史:中国历史地理与地理学史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68—170页。本文所引辛德勇先生观点,除另外注出外,皆出自是文。
    ② 《史记》卷95《樊郦滕灌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664--2665页。
    ③ 《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739页。
    ① 《史记》卷11l《卫将军骠骑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42页。
    ② 《史记》卷120《汲郑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114页。
    ③ 《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729页。
    ④ 《史记》卷95《樊郦滕灌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663页。
    ⑤ 《史记》卷95《樊郦滕灌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651页。
    ① 《史记》卷93《韩信卢绾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637页。
    ② 《史记》卷93《韩信卢绾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637页。
    ① 《史记》卷93《韩信卢绾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637页。
    ② 《史记》卷9《吕太后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95页。
    ③ 《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316页。
    ④ 《史记》卷8《高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43页。
    ⑤ 《史记》卷92《淮阴侯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609页。
    [1](西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西汉)焦延寿.焦氏易林[M].民国廿五年上海中华书局据士礼居校宋本校刊.
    [3](东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4](东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5](东汉)荀悦撰,张烈点校.汉纪[M].北京:中华书局,2002.
    [6](东汉)王充.论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7]袁珂.山海经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8]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9]晏子春秋[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0]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1]淮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8.
    [12]张仲清.越绝书译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3]何清谷.三辅黄图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4](西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5](西晋)陆机.陆士衡集[M]//四部备要.上海中华书局据二十名家集本校刊。
    [16](西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7](北魏)郦道元撰,陈桥驿等译注.水经注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
    [18](北魏)郦道元撰,王先谦校.合校水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9](北齐)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0](东晋)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图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1](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22](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3](梁)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4](唐)魏征.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25](唐)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6](唐)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7](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
    [28](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9](唐)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0](唐)徐坚等.初学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1](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28.
    [32](后晋)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3](宋)司马光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34](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35](宋)杨侃.两汉博闻[M]//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36](宋)钱文子.补汉兵志[M]//二十五史补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37](宋)魏了翁撰、(元)方回续.古今考[M]//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38](宋)王观国.学林[M].北京:中华书局,1998.
    [39](宋)洪适.隶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0](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M]//宋代地理书四种之一.台北:文海出版社,1962.
    [41](南宋)祝穆撰,祝洙增订,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M].北京:中华书局,2003.
    [42](南宋)欧阳态撰,李勇先、王小红校注.舆地广记[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43](南宋)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M]//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44](元)李志常、耶律楚材撰,侯仁之、于希贤审校,纪流注译.成吉思汗封赏长春真人之谜[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88.
    [45]大明一统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5.
    [46](明)彭大翼.山堂肆考[M]//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47](明)严衍.资治通鉴补[M]//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48]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49]大清一统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50](清)何焯.义门读书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7.
    [51](清)钱大昕撰,吕友仁校点.潜研堂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52](清)姚鼐.惜抱轩文集[M].北京:中国书店,1991.
    [53](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
    [54](清)杨守敬.三国郡县表补正[M]//谢承仁.杨守敬集.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
    [55](清)杨守敬.汉书地理志补校[M]//二十五史补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56](清)汪士铎.汉志释地略[M]//水经注图(外二种).北京:中华书局,2009.
    [57](清)刘文淇.楚汉诸侯疆域志[M]//二十五史补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58](清)沈钦韩.汉书疏证[M]//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59](清)洪亮吉.十六国疆域志[M]//二十五史补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60](清)齐召南.水道提纲[M]//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61](清)金榜.礼笺[M]//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62](清)蒋廷锡.尚书地理今释[M]//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63](清)汪士铎.汉志质疑[M]//水经注图(外二种).北京:中华书局,2009.
    [64](清)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M]//谢承仁.杨守敬集.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
    [65](清)吴卓信.汉书地理志补注[M]//二十五史补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66](清)钱坫撰,徐松集释.新斠注地理志集释[M]//二十五史补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67](清)全祖望.汉书地理志稽疑[M]//二十五史补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68](清)洪亮吉.卷施阁文甲集[M]//洪亮吉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
    [69](清)王念孙.读书杂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70](清)王先谦.庄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7.
    [71](清)全祖望撰,朱铸禹汇校集注.全祖望集汇校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72](清)郑珍撰,赵恺编订.巢经巢全集[M].民国二十九年贵州省政府排印并据清刊本汇印本.
    [73](清)王先谦.汉书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74](清)孙诒让撰,王文锦、陈玉霞点校.周礼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75](清)胡渭撰,邹逸麟整理.禹贡锥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76](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5.
    [77](清)梁玉绳.史记志疑[M].北京:中华书局,1981.
    [78](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
    [79](清)程恩泽.国策地名考[M]//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80]谭其骧主编.清人文集地理类汇编(第1册)[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81](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M].扬州: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1]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居延汉简甲编[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2]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居延汉简甲乙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高文.汉碑集释[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5.
    [5]谢桂华等.居延汉简释文合校[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6]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居延新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7]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潼县文物工作队.秦陵徭役刑徒墓[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2.
    [8]孙慰祖.古封泥集成[M].上海:上海书店,1994.
    [9]连云港市博物馆等.尹湾汉墓简牍[M].北京:中华书局,1997.
    [10]傅嘉仪.历代印陶封泥印风[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
    [11]周晓陆、路东之.秦封泥集[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
    [12]陈松长.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简牍[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2001.
    [13]傅嘉仪.新出土秦代封泥印集[M].杭州:西泠印社,2002.
    [14]徐州博物馆、南京大学历史学考古专业.徐州北洞山西汉楚王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15]刘创新.临淄新出汉封泥集[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5.
    [16]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州市考古队.随州孔家坡汉墓简读[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17]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18]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发掘报告[M].长沙:岳麓书社,2006.
    [19]彭浩、陈伟、工藤元男.二年律令与奏谳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魏洛阳故城南郊东汉刑徒墓地[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21]傅嘉仪.秦封泥汇考[M].上海:上海书店,2007.
    [22]彭浩等.二年律令与奏谳书——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出土法律文献释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3]甘肃简牍保护研究中心等.肩水金关汉简(壹)[M].上海:中西书局,2011.
    [1]劳干.居延汉简考释(释文之部)[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9.
    [2]余嘉锡.余嘉锡论学杂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3]张维华.中国长城建置考·上编[M].北京:中华书局,1979.
    [4]陈直.史记新证[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
    [5]陈直.史记新证[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
    [6]武伯伦.西安历史略述[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79.
    [7]陈梦家.汉简缀述[M].北京:中华书局,1980.
    [8]林剑鸣.秦史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9]傅筑夫.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10]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1]马非百.秦集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2]辞海·地理分册(历史地理)[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
    [13]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M].北京:地图出版社,1982.
    [14]高敏.秦汉史论集[M].郑州:中州书画出版社,1982.
    [15]柳春藩.秦汉封国食邑赐爵制[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
    [16]王恢.汉王国与侯国之演变[M].台北:“国立编译馆”“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84.
    [17]于豪亮.于豪亮学术文存[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8]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
    [19]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0]陈直.居延汉简研究[M].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
    [21]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2]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3]王开.山西古代道路交通史[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
    [24]王人聪、叶其峰.秦汉魏晋南北朝官印研究[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1990.
    [25]彭曦.战国秦长城考察与研究[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
    [26]熊铁基.秦汉军事制度史[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
    [27]陈伟.楚东国地理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
    [28]艾冲.中国的万里长城[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
    [29]王子今.秦汉交通史稿[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
    [30]冯承钧译.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31]张正明.楚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32]王文楚.古代交通地理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1996.
    [33]史念海主编.西安历史地图集[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6.
    [34]刘师培.左盒集[M]//刘师培全集.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35]王子今.秦汉区域文化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6]韩伟.远望集[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37]周振鹤.周振鹤自选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8]李晓杰.东汉政区地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39]周振鹤.学腊一十九[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40]马正林.中国城市历史地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41]王蘧常.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42]徐卫民.秦都城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3]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M].北京:三联书社,2000.
    [44]周长山.汉代城市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45]王国维.观堂集林[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46]钱穆.史记地名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47]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3.
    [48]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3.
    [49]杨宽.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0]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M].北京:中华书局,2004.
    [51]钱穆.古史地理论丛[M].北京:三联书社,2004.
    [52]张晓虹.文化区域的分异与整合——陕西历史文化地理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53]安作璋、刘德增.汉武帝大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5.
    [54]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5.
    [55]廖伯源.简牍与制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6]顾颉刚、刘起舒.尚书校释译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5.
    [57]侯仁之.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第一辑)[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58]辛德勇.历史的空间与空间的历史:中国历史地理与地理学史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9]吕思勉.秦汉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60]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61]周振鹤.汉书地理志汇释[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62]景爱.中国长城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63]王子今.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64](日)藤田胜久著,曹峰、广濑薰雄译.史记战国史料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65]周振鹤.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总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66]辛德勇.秦汉政区与边界地理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9.
    [67]阎步克.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2009.
    [68]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69]潘明娟.周秦时期关中城市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0]李晓杰.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先秦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71]徐少华.荆楚历史地理与考古探研[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72]侯甬坚.历史地理学探索(第二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1]沈玉昌.汉水河谷的地貌及其发育史[J].地理学报.1956, (4)
    [2]陈梦家.河西四郡的设置年代[M]//汉简缀述.北京:中华书局,1980.
    [3]盖山林、陆思贤.内蒙古境内战国秦汉长城遗迹[M]//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4]张维华.汉河西四郡的建置年代考疑[M]//汉史论集.济南:齐鲁书社,1980.
    [5]史念海.黄河中游战国及秦时诸长城遗迹的探索[M]//《河山集》2集.北京:三联书社,1981.
    [6]史念海.鄂尔多斯高原东部战国时期秦长城遗迹探索记[M]//《河山集》2集.北京:三联书社,1981.
    [7]何介钧.汉桂阳郡建置时间考[J].历史地理.1982, (2)
    [8]罗开玉.秦汉三国湔氐道、湔县考——兼论川西北的开发序列及其氐人诸题[J].四川师院学报.1985, (3)
    [9]乐东县发现西汉‘朱庐执刲’银印[J].自治州地方志通讯.1985, (2)
    [10]海南岛出土‘朱庐执刲’[J].新华文摘.1985,(10)
    [11]谭其骧.秦郡新考[M]//长水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12]谭其骧.马王堆汉墓出土地图所说明的几个历史地理问题[M]//长水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13]谭其骧.秦郡界址考[M]//长水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14]谭其骧.自汉至唐海南岛历史政治地理——附论梁隋间高凉冼夫人功业及隋唐高凉冯氏地方势力[J].历史研究.1988, (5)
    [15]杨武泉.西汉晚期至萧齐海南岛不在大陆版图之外——与谭其骧先生商榷[J].历史研究.1989,(6)
    [16]谭其骧.再论海南岛建置沿革——答杨武泉同志驳难[J].历史研究.1989,(6)
    [17]李学勤.《奏谳书》解说(上)[J].文物.1993,(8)
    [18]鄂卢梭.秦代初平南越考[M]//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19]曾礼.武都道初建地略考[J].西北史地.1995, (2)
    [20]王子今.西汉帝陵方位与长安地区的交通形势[J].唐都学刊.1995,(3)
    [21]辛德勇.释常从[J].大陆杂志.1996,(5)
    [22]谢桂华.尹湾汉墓简牍和西汉地方行政制度[J].文物.1997,(1)
    [23]辛德勇.论刘邦进出汉中的地理意义及其行军路线[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7,(4)
    [24]冯汉镛.焚道支线考[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 (3)
    [25]王恺.狮子山楚王陵出土印章和封泥对研究西汉楚国建制及封域的意义[J].文物.1998,(8)
    [26]韦正、李虎仁、邹厚本.江苏徐州狮子山西汉墓的发掘与收获[J].考古.1998,(8)
    [27]辛德勇.巨鹿之战地理新解[J].历史地理.1998,(14)
    [28]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海南省近五十年文物考古工作概述[M]//新中国考古五十年.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29]史念海.郦道元与其(水经注)中所记的高阙[M]//《河山集》7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0]史念海.论秦九原郡始置的年代[M]//《河山集》7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1]周振鹤.汉郡再考[M]//学腊一十九.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32]周天游、刘瑞.西安相家巷出土秦封泥简读[J].文史.2002,(3)
    [33]周晓陆、路东之、刘瑞、陈晓捷.秦封泥再读[J].考古与文物.2002,(5).
    [34]苏辉.张家山汉简之“徒涅”为《汉书·地理志》“徒经”补证[J].中国史研究.2003,(4)
    [35]周振鹤.《二年律令·秩律》的历史地理意义[J].学术月刊.2003,(1).
    [36]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南龙山里耶战国——秦代古城一号井发掘简报[J].文物.2003,(1)
    [37]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龙山县里耶战国秦汉城址及秦代简牍[J].考古.2003,(7)
    [38]李学勤.初读里耶秦简[J].文物.2003,(1)
    [39]周宏伟.传世文献中没有记载过洞庭郡吗?[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3)
    [40]陈伟.秦苍梧、洞庭二郡刍论[J].历史研究.2003,(5)
    [41]王焕林.里耶秦简释地[J].社会科学战线.2004,(3)
    [42]李逸友.中国北方长城考述[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4, (1)
    [43]田余庆.说张楚——关于“亡秦必楚”问题的探讨[M]//秦汉魏晋史探微.北京:中华书局,2004.
    [44]晏昌贵.张家山汉简释地六则[J].江汉考古.2005, (2)
    [45]周晓陆等.于京新见秦封泥中的地理内容[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46]赵炳清.秦洞庭郡略论[J].江汉考古.2005,(2)
    [47]钟炜.楚秦黔中郡与洞庭郡关系初探[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48]周振鹤.秦代洞庭、苍梧两郡悬想[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49]徐少华、李海勇.从出土文献析楚秦洞庭、黔中、苍梧诸郡县的建置与地望[J].考古.2005,(11)
    [50]周宏伟.“滇池”本在成都平原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
    [51]辛德勇.张家山汉简所示汉初西北隅边境解析——附论秦昭襄王长城北端的走向与九原、云中两郡的战略地位[J].历史研究.2006,(1)
    [52]应三玉.《史记集解》考[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2)
    [53]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下)(下)[J].文史.2006, (1、2)
    [54]晏昌贵.《二年律令·秩律》与汉初政区地理[J].历史地理.2006,(21).
    [55]侯甬坚.从习惯线到法定线:我国政区界线性质的变迁[J].江汉论坛.2006,(1)
    [56]周宏伟.五尺道即石牛道考[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 (4)
    [57]袁道阳等.公元前186年甘肃武都地震考证与发震构造探讨[J].地震学报.2007, (6)
    [58]李健超.我国又一条电气化铁路——阳安铁路[M]//汉唐两京及丝绸之路历史地理论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
    [59]李勃.西汉合浦郡之朱卢县考[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 (3)
    [60]荆州博物馆.湖北荆州纪南松柏汉墓发掘报告[J].文物.2008, (4)
    [61]朱郑勇.西汉初期北部诸郡边界略考[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2).
    [62]钟炜,晏昌贵.楚秦洞庭苍梧及源流演变[J].江汉考古.2008, (2)
    [63]蔡万进.简牍所见西陵、西平考[J].中州学刊.2008, (5)
    [64]辛德勇.汉武帝“广关”与西汉前期地域控制的变迁[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 (2)
    [65]高敏.读《史记》《汉书》札记六则[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1)
    [66]刘瑞.武帝早期的南郡政区[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1)
    [67]陈松长.岳麓书院藏秦简中的郡名考略[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68]周宏伟.汉初武都大地震与汉水上游的水系变迁[J].历史研究.2010,(4)
    [69]李炳泉.松柏一号墓35号木牍与西汉南郡属县[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0,(4)
    [70]陈伟.“江胡”与“州陵”——岳麓书院藏秦简中的两个地名初考[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0,(1)
    [71]王子今.汉朝军制中的“越骑”部队[J].史学月刊.2010, (2)
    [72]邓玮光.简牍所见西汉前期南郡属县(侯国)考[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4)
    [73]辛德勇.王翦南征百越战事钩沉[M]//徐萍芳先生纪念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74]孔祥军.肩水金关汉简所见“太常郡”初探[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2,(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