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故事考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进程中非常重要的时期,发生其间的历史事件、活动其中的英雄人物,时人已开始关注,宋人以至今人一直保持关注热情。各个时代各个阶层的人们谈论甚至解释隋唐历史事件、议论品评人物,表现于史传、笔记、小说、说唱文学、戏曲等各种文体中,由此产生隋唐故事。隋唐故事有历史基础但不是完全照搬历史,相关作品数量越来越多,影响大,明清时期已引起人们注意,出现种种研究性文字。迄今为止,明显的遗憾是整体性研究不足,局限在单篇作品研究、就某一隋唐人物故事加以梳理与研究、对(某一个时期)某一种文学类型中的隋唐故事进行整理与研究。
     整体不等于是所有作家作品的简单叠加,应该包含构成整体的各部分之间的种种有机联系。只有在整体研究基础上,才能发现单篇作品在整体演进中具有的意义、做出的贡献,客观评价其地位;才能发现作品间借鉴与拓新的情况,有助于客观呈现说唱文学戏曲小说间交叉互动关系;才能理清隋唐故事演变发展的脉络,发现其中规律性的东西;才能发现进而解释一些有趣且富有理论色彩的问题:隋唐故事早于“水浒”故事,几与“三国”故事同时产生,隋唐系列产生二十多部小说,作品数量超越“水浒”、“三国”系列,但隋唐系列小说竟未有一部能跻身“名著”,其原因为何?隋唐系列小说中不少是抄袭模仿、辑补连缀之作,其被一写再写、一续再续,盛行一时的原因是什么?诸如此类。
     有鉴于此,本文从整体上把握隋唐故事。所谓“隋唐故事”,指有关隋唐时期历史事件和人物传闻的故事,明清时期,一系列与此相关的通俗长篇小说则统称“隋唐系列小说”,它们堪称隋唐故事的标志性作品,因此本文以隋唐系列小说为切入点,对隋唐故事进行资料长编式的整理与研究。题材方面,“隋唐故事”关键在“隋唐”,就本文的研究而言,集中在隋末到唐代中期,隋朝开国故事、有关晚唐时期历史事件、人物传闻的故事,基本不在研究范围内。“隋唐故事”的载体包括史传、笔记、说唱文学、戏曲、小说。时间方面,作品问世的上限在唐代前期,隋唐故事开始出现作品,下限在清末民初。研究范围涵盖作品生成研究;流变和传播研究;作品内容、艺术、人物研究,包括比较研究。
     唐宋人笔记《隋唐嘉话》、《酉阳杂俎》、《逸史》、《唐语林》、《东京梦华录》记载隋唐逸闻轶事,一方面保存了不少宝贵的隋唐历史掌故,是说唱文学、小说、戏曲乃至史传中相关故事的最初源头,另一方面也记录了一些比较荒诞离奇的事情,促使隋唐故事向虚构化传奇化发展。一些叙事技巧在这些笔记中已比较成熟,尉迟恭、秦琼、单雄信等人的英雄形象已初步树立起来,被隋唐系列小说所继承并发扬,主要表现在不仅表现出他们作为英雄的共性,对个性也有所刻画。
     晚唐宋初,出现文言小说《隋遗录》、《海山记》、《开河记》、《迷楼记》,合起来正好完整的描绘了隋炀帝一生,既客观揭示出隋炀帝荒淫残暴导致身死国灭的史实与教训,又增添许多于史无证的细节,审视人物内心,描写人物情感,避免人物形象的概念化。后世文艺作品叙述的隋炀帝故事,塑造的隋炀帝形象,表达的思想情感态度,基本没有超出它们的范围。
     唐宋时期,也产生一系列记录隋唐历史的史著。就隋唐故事的生成与发展而言,《隋史》、两《唐书》的意义首先在于:记录了较完整详细的隋唐历史事件与人物事迹,提供解释历史的切入点,为隋唐系列说唱、戏曲、小说作品创作提供了基础资料;《资治通鉴》含《隋纪》八卷,《唐纪》八十一卷,它的意义首先在于:年经事纬的时空安排,为隋唐系列小说创作提供了可资仿效的结构框架;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客观叙述,为隋唐系列小说创作提供了可资取鉴的叙事模式;《资治通鉴目录》提纲挈领的概括历史,《资治通鉴纲目》分纲立目记事,一定程度上启发了小说分节立目的外在体式。
     说唱文学中的隋唐故事可追溯到中晚唐,《韩擒虎话本》、《唐太宗入冥记》代表早期的作品。《韩擒虎话本》对史实进行了较多艺术加工,即割弃人物的一些经历,选择重要的最能凸显人物的事迹;用移花接木的方法,把众多人物事迹并入一人事迹中;增添不少民间传说,塑造了一个世所罕见的智勇双全的少年将军形象,堪称白话类英雄传奇之祖,在创作故事与塑造英雄方面给予隋唐系列小说乃至后世英雄传奇小说深刻影响,《说唐全传》写韩擒虎有相通处。《唐太宗入冥记》首次颠覆唐太宗贤君明主的形象,深刻影响了隋唐系列小说创作,不仅故事情节被《隋唐演义》第六十八回沿袭,而且隋唐系列小说有所刻画与揭露唐太宗的阴暗面。宋元明时期,隋唐故事在说唱文学领域继续发展。宋元话本《隋炀帝逸游召谴》初步整合《隋遗录》等文言小说的内容,在具体情节顺序上,《隋炀帝艳史》与《隋炀帝逸游召谴》十分接近。元话本《薛仁贵征辽事略》更进一步表现出说唱文学超越历史的艺术创造思维。它有机结合据史、移花接木、变形、杜撰几种方法,创造出全新的薛仁贵征东故事,在创作方法上给予《隋史遗文》、《说唐全传》等一系列演义历史,越演越远离历史的小说以示范与启发。明成化词话《薛仁贵跨海征辽故事》是薛仁贵故事的进一步发展,许多新撰的情节为《说唐后传》所因袭。明末清初说书艺人柳敬亭是说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隋唐故事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隋唐”成为南北说书的重要书目,形成各自不同的师徒传承谱系,其鼻祖都可以推至柳敬亭。清代至民初的说唱文学领域,隋唐故事持续发展,南方评话系统与北方评书系统中均形成稳定的隋唐书目与传承体系;鼓词系统中也蕴含丰富的隋唐故事。这一方面得益于前代说唱文学与戏曲,尤其得益于隋唐系列小说的积累与刺激;另一方面,相关评话评书鼓词作品在继承的基础上也有合理扬弃与拓新,使隋唐故事能够保持鲜活生命力,促进隋唐故事不断丰富与发展。
     隋唐故事也是元明杂剧的重要题材。一方面薛仁贵故事、隋炀帝故事获得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形成比较完整的尉迟恭故事,尉迟恭英勇忠直的个性基本体现出来,隋唐系列小说叙述的尉迟恭故事,塑造的尉迟恭形象,基本没有超出杂剧的范围,惟情节详略差异;瓦岗英雄故事也渐趋成熟,形成相对稳定的故事体系,隋唐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已大多出场且粗具性格,隋唐系列小说叙述相关故事,塑造相关人物,未超出杂剧定下的基调。隋唐题材的明清传奇作品,从内容上来说,兴趣基本在争战攻伐、英雄事迹上,亦有所渗入男女情事,夹杂怪力乱神的内容。时间上,不少作品创作的具体年代不详,它们与一些隋唐小说在情节内容上明显具有相似相近处,但因袭关系一时难以确定;比较明显的,有部分关于薛仁贵故事的传奇作品产生于《说唐后传》前,是《说唐后传》创作材料的来源之一;也有传奇作品产生于一些隋唐小说之后,明显吸收了隋唐小说的一些情节。京剧与地方戏中蕴含庞大的隋唐剧目,它们富于民间趣味与精神;它们与前代及同时代的戏曲、说唱文学作品,尤其是隋唐系列小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客观呈现出戏曲与说唱文学,戏曲与小说互动之频繁。
     明代中晚期至清代,隋唐系列小说堪称隋唐故事的大成之作。它们的产生盛行,既得益于史学与文学传统、自身题材优势,也离不开读者群的形成与壮大以及读者阅读兴趣的激励、一批小说作家的加工写定。它们大致经历了从历史演义到英雄传奇再到武侠小说的演变发展过程,其间儿女、神魔故事杂糅渗透,只不过不成为主要矛盾,不决定小说的类型。《绿牡丹》不仅是隋唐系列小说演变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作品:它是唯一一部武侠小说,而且在武侠小说史上也有重要地位,它把关注点从“江山”转向“江湖”,武侠小说第一次创新自此初露端倪;它以武林正邪斗争和男女侠情故事构成主要内容,这种写法是民国以来武侠小说主要写法,《绿牡丹》开其先河,也提供很多演变经验。隋唐系列小说演变发展的过程同时是隋唐故事丰富发展、各人物形象渐趋立体丰满的过程,是下层趣味不断渗透发展的过程,即忠君观念渐趋淡化,强调“义”;封建贞节观念有所减弱,女性地位有一定提高;英雄人物逐步从道德模型转变成较真实的人。在故事人物的身上,既有民族文化心理的投射,也有时代话语的体现。秦琼单雄信形象的演变,代表忠义、侠义精神孕育发展但最终走向幻灭的历程,离不开明清易代的背景。喜剧英雄程咬金身上,寄托着市民阶层发迹变泰的理想、反映他们追求现世生活以及圆融迂回的处世态度。女将形象越来越多的出现在隋唐系列小说中,她们情欲觉醒,反抗精神加强,与独特的文化与时代背景有关,即明季多奇女子;商品经济繁荣,女性地位提高;市民理想寄托;侠女求偶母题的影响。她们身上也留有男性视角的印记,表现在对女将外貌描写的玩赏态度、忽视女将心理历程与昭示“女为男用”的心理上。在对女将爱情婚姻的描写中,也渗透着大汉族主义的思想。隋唐系列小说终究未有一部能够跻身“名著”行列,原因大概在于战线太长,结构松散;中心人物不一,人物个性不足;各个故事群着眼点各不相同,作品主旨不统一,内涵欠深刻;归根到底缺少一个伟大的加工写定者。
     在历时性的整理与研究中,在对各具体作品条分缕析基础上再把握探讨整体的过程中,基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唐代至明成化年间,通过笔记、史传的记载,经由文言小说、说唱文学、杂剧传奇的加工咏唱,已经形成四大故事体系——隋炀帝故事、薛仁贵故事、尉迟恭故事、瓦岗英雄故事,显示出隋唐故事由分散到整合,又多线发展的趋势。英雄人物越来越受到关注,他们的故事越来越摆脱史籍束缚而形成独立体系。明代中晚期至清代以来,隋唐系列小说的发展基本未打破这种格局与趋势,基本形成以李世民、隋炀帝、秦家将、罗家将、薛家将为中心的五个故事群。此时期,隋唐故事在戏曲说唱文学中获得持续发展。它们的兴趣基本仍在战争兴废、英雄业绩上,其间儿女、神怪杂糅,与隋唐系列小说乃至隋唐故事长期发展的趋势一致;隋炀帝、李世民、秦琼、罗成、程咬金、薛仁贵、薛丁山等人物依旧占据故事的中心,形象也基本未脱长久以来隋唐故事定下的基调,但经历更加丰富,形象更立体丰满;表现出更浓重的世俗化情趣与情感,也融入地方风情以及时代精神,兼顾了戏曲说唱文学表演的特性,更多的考虑了观众审美与接受。它们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改写自小说。二、戏曲、说唱文学独立创造隋唐故事。三、戏曲与说唱文学间相互改写。四、戏曲间的相互借鉴。五、说唱文学间的相互借鉴。
     隋唐故事持久流传,持续演变与发展,其间伴随着叙事艺术的发展,各种题材的杂糅渗透,各种文体的交叉互动,民族文化心理的积淀与时代话语的彰显。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Chinese history in which historical events and heroes actively staying therein were concerned by persons of the both dynasties as well as such close attention have been continued and maintained by people of the Song Dynasty and even today. People in different eras and different stratums have been discussing and even explaining historical events and commenting on figures in the two dynasties by various narratives such as biographical novels, notes, classical novels, talking & singing literatures, traditional operas, etc. so stories of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are produced. These stories don’t absolutely copy the history but have certain historical foundations. More and more outputs and their great significance have got attentions of people since the Qing Dynasty and various study literatures turn up. So far, obvious regret is lack of holistic studies but limited to study on a single works, carding and study on stories of a certain figure as well as arrangement and study on stories in a certain literary genres (in a certain period).
     Holistic is not equal to simple superposition of all works from all authors but shall include various organic links betwee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holistic. No other than on a basis of holistic study, significance of a single works in holistic evolution and its contributions can be found in order to objectively evaluate its standing; emulations and innovations therein can be found in order to objectively present crossing and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s between talking & singing literature, novel and traditional opera; clear line of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tories in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can be sorted out in order to find some regularities therein; and some issues of interests and abundant theories can be found and further explained: stories of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arose earlier than“Heroes of the Marshes”and almost happened at the same time as“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also, the Sui and Tang series produced over twenty novels, in number which is greater than“Heroes of the Marshes”and“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but why neither of these novels can rank among“Classic Novels”? Many the Sui and Tang series novels are copied, series complemented and even rewritten again and again, what’s reason for their prevalence? And the like.
     In this case, this article grasps stories of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as a whole. Said“stories of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means stories in relation to historical events and figure rumor. Since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 series of popular saga novels related to the said“stories of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have been collectively called“Sui and Tang series novels”, which can be rated as masterpiece among all stories of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takes the Sui and Tang series novels as breakthrough points to conduct lengthy compilation type collection and study on the stories of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As far as subject-matter area is concerned, it focuses on the period from the last years of the Sui Dynasty to the middle term of the Tang Dynasty with the fabulous age of the Sui Dynasty and the late Tang Dynasty excluded. For literary style, stories of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focus on stories so their corresponding narrative styles shall including biographical novel, notes, talking & singing literature, traditional opera and novels. For time concerned, stories of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come in literary works from the fabulous age of the Tang Dynasty to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Researches in this article covered work generation studies, rheological and communication studies as well as content, art and figure studies, including comparative study.
     Notes from people of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had recorded anecdotes of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such as Suitangjiahua, Youyangzazu, Yishi, Tangyulin and Dongjingmenghualu, which didn’t only preserve a great deal of valuable historical anecdotes in that age to be the first source of stories in talking & singing literatures, novels, operas and even biographical novels but also recorded some fantastic and uncanny things to promote stories of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to grow towards fiction and romance. In these notes, some narrative skills were mature and hero figures e.g. Yuchi Gong, Qin Qiong and Shan Xiongxin were initially built which were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by the Sui and Tang series novels, not only presenting universality as a hero but also portraying individuality.
     In the late Ta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Song Dynasty, Suiyilu, Haishanji, Milouji and Kaiheji came forth, which were collectively a whole lifetime of Emperor Yang of the Sui Dynasty, not only revealing the historical facts and lessons that his death and empire annihilation were lead by his incontinence and atrocity but also adding a lot of details without historical evidences, scanning innermost being and describing emotions to avoid conceptualization of the figure. Stories of Emperor Yang circulated, image created and ideas, emotions and attitudes represented after ages were not beyond their expectations.
     A series of historical records in relation to the history of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also appeared in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For the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tories of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significances of the Tang History and the Sui History firstly lied in: completely and specifically recording historical events of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and stories of figures therein, providing breakthrough points for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and offering basic materials for the production of talking & singing literatures, operas and novels; significances of General Mirror for the Aid of Government including Sui Records (eight volumes) and Tang Records (eighty-one volumes) firstly lied in: spatio-temporal arrangement offers frameworks imitated as example for creation of Sui and Tang series novels; objective third-person narration at an omniscient point of view provided recommendable narrative style for creation of Sui and Tang series novels; Contents of General Mirror for the Aid of Government summarized the history in skeleton form and Outlines of General Mirror for the Aid of Government inspired, to a certain extent, outer style of segmentation and entry selection of novels.
     Stories of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in talking and singing literatures might be traced back to the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 Hanqinhu Story-telling Script and TangTaizong’s Adventure in the Hell were the early typical works. Many artistic forgings and foundries of historical facts were taken into Hanqinhu Story-telling Script, i.e. abandoning some experiences of the figure but selecting important deeds which can best represent the figure’s character; merging deeds of multiple figures into a specific figure in a method of conversion; adding a plenty of folklores and building an image of an outstanding young general of both intelligence and courageousness, which could be rated as the ancestor of sagas in vernacular language and played an significant role in Sui and Tang series novels and even sagas after ages for creating stories and building heroes. Complete Biography of Sui & Tang was similar with Han qinhu. TangTaizong’s Adventure in the Hell was the first to subvert the judicious emperor image of Tang Taizong, which ha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creation of Sui and Tang series novels. Its plots were followed by Sui & Tang Heroes, Round 68; and the Sui and Tang series novels portrayed and revealed dark sides of Tang Taizong. In the Song, Yuan and Ming dynasties, stories of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obtain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alking & singing literature field. Script of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Emperor Yang Cruised and Been Fulminated preliminarily integrated content of novels in classical Chinese, and its specific plot sequence was close to Romantic Experience Of Emperor Yang. Script of the Yuan Dynasty– the Sketch of Xue Rengui Crusading against the Liao Kingdom further represented artistic creative ability and imagination that talking & singing literature superior to history. Its organic combination with historical evidence, conversion, transformation and fiction, brand new stories on Xue Rengui crusading against the east was produced which set an demonstration and inspiration for a series of historical novels e.g. Suishiyiwen and Complete Biography of Sui & Tang that is far superior to the historical facts. Talking & singing script in Chenghua of the Ming Dynasty– Story on Xue Rengui Transoceanic Crusading against the Liao Kingdom was a further development of stories of Xue Rengui and its newly-composed plot was followed by Shuotanghouzhuan. Liu Jingting, a storyteller lived in the end of Ming Dynasty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Qing Dynasty was a milestone like figure in the history of storytelling and stories of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were his typical works.“Sui and Tang”had become key bibliography of both the south and north storytelling systems and formed various mentoring transmission pedigree of which the originator can be traced back to Liu Jingting. From the Qing Dynasty to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stable bibliography and transmission system of the stories of Sui and Tang dynasties in both south storytelling system (in a local dialect) and north storytelling system had been formed, and drum-beating lyrics system also involved in abundant stories of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Stories of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were also important materials of the Yuan Zaju. On one hand, stories of Xue Rengui and Emperor Yang had obtain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on the other hand, stories of Yuchi Gong had been completely formed whose valorous and righteous characters were presented. Stories of Yuchi Gong narrated and his figure built in Sui and Tang series novels were not beyond the range of Yuan Zaju, having a difference on details only. Stories of heroes in WaGangZhai gradually became mature, a relatively stable story system was formed, most of key figures in Sui and Tang series novels appeared and their characters were roughly visualized. Stories and figures in these stories were not beyond the keynote specified by the Yuan Zaju. Chuanqi Dramas, Peking operas and local operas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mplicated enormous plays of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The Sui and Tang series novels were rated as masterpiece of stories of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from the middle and late Ming Dynasty to the Qing Dynasty. Their generation and prevalence were not only benefit from historiography and literature traditions as well as their own material advantages but also can not survive without formation and grandness of readership, reader’s encouragement of reading interest as well as processing and formulation of novelists. They mainly experienced a course of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from historical novel to saga and further to Kung Fu novel with a multi-university of love and genies therein, which neither became principal contradiction nor decided novel style. Green Peony didn’t only play a special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ui and Tang series novels– it was a unique Kung Fu novel but also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 of Kung Fu novel– it turned to “the battling field of honor”from“imperial power”,so the first creation of Kung Fu novel had revealed its importance for the first time since then on; and its key content consisted of battle between heroes and villains as well as chivalry love. This was the key method to compose Kung Fu novels since the Republic of China among which Green Peony had become a pioneer and also provided many experiences.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ui and Tang series novels was not only a course that stories of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grew richer and all figure images gradually tended towards consolidation and enrichment but also a course that private interest was continuously penetrated and developed i.e. the concept of loyal to the throne gradually tended towards dilution but focused on“righteousness”; feudalistic chastity value was weakened and the status of women was improved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heroes were gradually turned realistic from moral models. Figures in stories were not only the projection of cultural psychology of a nation but also embodiment of time words. Evolution of images such as Qin Qiong and Shan Xiongxin represented a course from gestation to development of loyalism and chivalrous and final disillusion, which can’t survive without the background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Cheng Yaojin, a comic hero reposed burgher’s dreams to be rich and successful and reflected their attitude of pursuing mortal existence as well as tact and devious approach to life. More and more woman generals appeared in Sui and Tang series novels, awakening of their sexual passion and reinforcement of spirit of resistance are related to unique culture and era background, i.e. more legendary women in the Ming Dynasty; commodity economy was prosperous and the status of women was improved; spiritual sustenance of burgher’s dreams; and influences of woman heroes on courtship. Impressions on breakthrough men’s visual angle could also be found by a toy attitude for portraying appearance of woman generals, neglecting their psychological course or declaring“women used by men only”. Description on love and marriage of woman general was also penetrated with Han Chauvinism. Neither of Sui and Tang series novels was ranked into“classic novels”approximately due to long battlefront and loose construction; different souls or inadequate individuality;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s of all story clusters, incompliance of major ideals of all literatures and insufficient profound connotation; and, in the final analysis, lack of a great author for processing and formulation.
     During diachronic collections and studies and during holistic discussion on a basis of a careful and detailed analysis on specific literatures, such conclusion was achieved: from Tang Dynasty to Chenghua of the Ming Dynasty, there had formed four series Stories of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stories of Emperor Yang, stories of Xue Rengui, stories of Yu Chigong and stories of heroes in WaGangZhai, presenting a trend of continuous enrichment from dispersion to system. The evolution of the Sui and Tang series novels did not break the trend. Since the age from the late Ming Dynasty to the Qing Dynasty, in addition to Sui and Tang series novels, stories of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had obtain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raditional operas and talking & singing literatures. In this period, traditional operas and talking & singing literatures still mainly focused on after-war prosperity and desert as well as heroic deeds with a multi-university of love and genies herein, which were in compliance with Sui and Tang series novels and even the trend of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stories of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figures like Emperor Yang, Li Shimin, Qin Qiong, Luo Cheng, Cheng Yaojin, Xue Rengui and Xue Dingshan still occupied the story center and their images were not beyond the keynote specified for a long time but their experiences became richer and their images became solider and more plentiful; stronger secularized interests and emotions with local customs and time spirits blended in give consideration to both features of traditional operas as well as talking & singing literatures and audience’s sensitivity to beauty and acceptance. Their generation could be mainly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circumstances: (1) adaptation from a novel; (2) traditional operas and talking & singing literatures independently produce stories of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3) mutual adaption between traditional opera and talking & singing literature; (4) mutual emulation between traditional operas; (5) mutual emulation between talking & singing literatures.
     Stories of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persistently hand down, evolve and develop since the Tang Dynast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arrative art accompanied, the multi-university of various materials, crossing and interaction of various styles, sedimentary deposits of a nation’s cultural psychology as well as the manifestation of time words.
引文
①[宋]罗烨:《醉翁谈录》甲集卷一《小说引子》,《新编醉翁谈录》二种,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第2页。
    ②[宋]吴自牧:《梦粱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第196页。
    ③赵万里编注:《薛仁贵征辽事略》,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第1页。
    ④[宋]罗烨:《醉翁谈录》甲集卷一《小说开辟》,《新编醉翁谈录》二种,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第4页。
    
    ①[元]王恽:《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卷七十六,《四部丛刊初编》第二二七册,上海书店,1989,第12页。
    ②[宋]无名氏:《张协状元》,王季思:《全元戏曲》卷九,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第24页。
    ③[宋]无名氏:《张协状元》,王季思:《全元戏曲》卷九,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第71页。
    ④[元]郑廷玉:《宋上皇御断金凤钗》,王季思:《全元戏曲》卷四,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第10页。
    ⑤[元]无名氏:《十探子打闹延安府》,王季思:《全元戏曲》卷七,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第62页。
    ⑥[元]高明:《琵琶记》,王季思:《全元戏曲》卷十,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第162页。
    ⑦[元]无名氏:《汉钟离度脱蓝采和》,王季思:《全元戏曲》卷七,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第118页。
    ①[明]诸圣邻:《大唐秦王词话》,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唐秦王本传叙”。
    ①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第51页。
    ①[清]无名氏:《说唐后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第497页。
    ②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第51页。
    ③陈大康:《明代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第2页。
    
    ①《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78年12月第1版,1983年1月第2版,1993年5月北京第141次印刷,第1236页。
    ②《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78年12月第1版,1983年1月第2版,1993年5月北京第141次印刷,第1235页。
    ①梁章鉅:《浪迹续谈》卷六,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第140页。
    ②黄人:《小说小话》,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第142页。
    ①齐裕焜:《隋唐演义系列小说》,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内容简介”。
    ①陈大康:《明代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第7-10页。
    ①[明]袁于令:《秦家将演义》,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
    ①[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山东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选注,袁世硕等修订《杜甫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第237页。
    ②[宋]王谠:《唐语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第272页。
    ③[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七十一《列传第二十一·魏征传》,1975,中华书局,第2554页。
    ④[唐]魏征等:《隋书》卷四《帝纪第四·炀帝下》,中华书局,1973,第95-96页。
    
    ①《隋炀帝艳史凡例》,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第136页。
    ②[宋]曾公亮:《进唐书表》,[宋]欧阳修等:《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第6472页。
    ③[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卷八十四《列传第九·李密传》,中华书局,1975,第3678页。
    ④[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五十三《列传第三·李密传》,中华书局,1975,第2211页。
    ⑤[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卷八十四《列传第九·李密传》,中华书局,1975,第3680页。
    ⑥[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卷八十四《列传第九·李密传》,中华书局,1975,第3680页。
    ①[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卷八十四《列传第九·李密传》,中华书局,1975,第3684页。
    ②[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卷八十四《列传第九·李密传》,中华书局,1975,第3682页。
    ③[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卷八十四《列传第九·李密传》,中华书局,1975,第3684页。
    ④[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卷八十四《列传第九·李密传》,中华书局,1975,第3682页。
    ⑤[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卷八十四《列传第九·李密传》,中华书局,1975,第3685页。
    ⑥[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劄记校证》,中华书局,1984,第342页。
    ⑦谢宝成:《两部〈唐书〉的取材与思想》,李斌城主编:《唐代文化》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第1196页。
    ①[明]袁于令:《隋史遗文》,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第315-316页。
    ②[唐]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第4页。
    ③[唐]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第1页。
    ①[唐]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第2-3页。
    ②[唐]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第3-4页。
    ③[唐]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第4页。
    ④[唐]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第4页。
    ⑤[唐]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第4页。
    ⑥[唐]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第4页。
    ⑦[唐]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第4页。
    ⑧[唐]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第4页。
    ⑨[清]纪昀:《四库总目提要》,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第1291页。
    ⑩[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五十七《列传第七·裴寂传》,中华书局,1975,第2286页。
    ①[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一《本纪第一·高祖》,中华书局,1975,第2-3页。
    ②[清]褚人获:《隋唐演义》,岳麓书社,2005年6月第2版,2006年4月第11次印刷,第296页。
    ③参见屈小强:《从李渊父子的活动辨〈大唐创业起居注〉和新旧〈唐书〉》,《贵州文史丛刊》,1990,第4期,第15-23页。
    ①[唐]刘知几:《史通》卷二《文体第二》,岳麓书社,1993,第8页。
    ②[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著:《资治通鉴》一百八十一卷《隋纪三》,古籍出版社,1956,第5639页。
    ①嘉靖三十二年(1533)杨氏清江堂刊本正文卷首题“新刊参采史鉴唐书志传通俗演义”。
    ②余氏三台馆刊本卷首题“新刊按鉴演义全像唐国志传”。
    ③[宋]司马光原著,朱熹编撰:《资治通鉴纲目》,长征出版社,1996,第3926页。
    ④[元]脱脱等撰:《宋史》卷三八九《袁枢传》,中华书局,1977,第11935页。
    ①[宋]司马光:《进资治通鉴表》,《司马温公文集》,中华书局,1985,第14页。
    ②[宋]司马光:《进资治通鉴表》,《司马温公文集》,中华书局,1985,第15页。
    ③参见纪德君:《中国历史小说的艺术流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第105页。
    ④徐岱:《小说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第255页。
    ①[明]熊大木:《唐书志传通俗演义》,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第5页。
    ②[明]熊大木:《唐书志传通俗演义》,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第33页。
    ③参见纪德君:《从历史演义看古代小说章回体式的形成原因及成熟过程》,《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第3期,第14-17页。
    ④[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目录》,《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三一一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761页。
    ⑤[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目录》,《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三一一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761页。
    ①[宋]司马光原著,朱熹编撰:《资治通鉴纲目》,长征出版社,1996,第3924页。
    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目录》,《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三一一册),台湾商务印书馆,第762页。
    ③[宋]司马光原著,朱熹编撰:《资治通鉴纲目》,长征出版社,1996,第3926页。
    ④[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目录》,《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三一一册),台湾商务印书馆,第762页。
    ⑤[宋]司马光原著,朱熹编撰:《资治通鉴纲目》,长征出版社,1996,第3929页。
    ⑥[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目录》,《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三一一册),台湾商务印书馆,第763页。
    ⑦[宋]司马光原著,朱熹编撰:《资治通鉴纲目》,长征出版社,1996,第3930页。
    ⑧[宋]司马光原著,朱熹编撰:《资治通鉴纲目》,长征出版社,1996,第3932页。
    ⑨[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目录》,《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三一一册),台湾商务印书馆,第761页。
    ⑩[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目录》,《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三一一册),台湾商务印书馆,第760-761页。11 [宋]司马光原著,朱熹编撰:《资治通鉴纲目》,长征出版社,1996,第3934页。12 [宋]司马光原著,朱熹编撰:《资治通鉴纲目》,长征出版社,1996,第3935页。13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目录》,《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三一一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761-762页。14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目录》,《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三一一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765-766页。15 [宋]司马光原著,朱熹编撰:《资治通鉴纲目》,长征出版社,1996,第3936页。16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目录》,《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三一一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766页。17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目录》,《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三一一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763页。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目录》,《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三一一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763页。
    ②[宋]司马光原著,朱熹编撰:《资治通鉴纲目》,长征出版社,1996,第3938页。
    ③[宋]司马光原著,朱熹编撰:《资治通鉴纲目》,长征出版社,1996,第3939页。
    ①[唐]刘餗:《隋唐嘉话》,中华书局,1979,第13页。
    ②[唐]段成式:《酉阳杂俎》,中华书局,1981,第114页。
    ③[唐]段成式:《酉阳杂俎》,中华书局,1981,第114页。
    
    ①[宋]李昉:《太平广记》卷一四六,中华书局,1961,第1048页。
    ②[宋]孟元老原著,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注》,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70页。
    ③[唐]刘餗:《隋唐嘉话》,中华书局,1979,第10页。
    ④[唐]刘餗:《隋唐嘉话》,中华书局,1979,第10页。
    ⑤[唐]刘餗:《隋唐嘉话》,中华书局,1979,第10页。
    
    ①[唐]刘餗:《隋唐嘉话》,中华书局,1979,第10页。
    ②[唐]刘餗:《隋唐嘉话》,中华书局,1979,第10页。
    ③[唐]刘餗:《隋唐嘉话》,中华书局,1979,第10页。
    ④[唐]刘餗:《隋唐嘉话》,中华书局,1979,第13页。
    ⑤[唐]刘餗:《隋唐嘉话》,中华书局,1979,第9页。
    ⑥鲁迅:《唐宋传奇集》卷末《稗边小缀》,齐鲁书社,1997,第242-243页。
    
    ①《迷楼记》,李时人编校,何满子审定:《全唐五代小说》,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第1888页。
    ②[明]齐东野人:《隋炀帝艳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第164页。
    ③[明]齐东野人:《隋炀帝艳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第165页。
    ④[明]齐东野人:《隋炀帝艳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第166页。
    ⑤[明]齐东野人:《隋炀帝艳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第167页。
    ①《隋遗录》,李时人编校,何满子审定:《全唐五代小说》,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第1867页。
    ②《隋遗录》,李时人编校,何满子审定:《全唐五代小说》,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第1868页。
    ③《海山记》,李时人编校,何满子审定:《全唐五代小说》,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第1879页。
    ④《迷楼记》,李时人编校,何满子审定:《全唐五代小说》,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第1885页。
    ⑤《海山记》,李时人编校,何满子审定:《全唐五代小说》,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第1882页。
    ⑥《迷楼记》,李时人编校,何满子审定:《全唐五代小说》,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第1889页。
    ①《韩擒虎话本》,王重民校录:《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196页。
    ②《韩擒虎话本》,王重民校录:《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206页。
    ③《韩擒虎话本》,王重民校录:《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197页。
    
    ①[清]鸳湖渔叟:《说唐全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94页。
    ②[唐]魏征等:《隋书》卷五十二《列传第十七·韩擒虎传》,中华书局,1973,第1339页。
    ③[唐]魏征等:《隋书》卷五十二《列传第十七·贺若弼传》,中华书局,1973,第1345-1346页。
    ④[唐]魏征等:《隋书》卷五十一《列传第十六·长孙晟传》,中华书局,1973,第1330页。
    ①参见李骞:《敦煌变文话本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第220-221页。
    ②[明]袁于令:《隋史遗闻序》,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第138页。
    ③《韩擒虎话本》,王重民校录:《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第201-202页。
    
    ①[清]鸳湖渔叟:《说唐全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158页。
    ②[清]无名氏:《说唐后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第24-25页。
    ①《韩擒虎话本》,王重民校录:《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204页。
    ②[明]熊大木:《唐书志传通俗演义》,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第523页。
    ③[清]鸳湖渔叟:《说唐全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49页。
    ④王国维:《敦煌发见唐朝之通俗诗及通俗小说》,姚淦铭,王燕主编:《王国维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第23页。
    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第71页;
    ②萧登福:《敦煌写卷〈唐太宗入冥记〉之撰写年代及其影响》,《中国敦煌学百年文库》卷五《文学卷》,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第277页。
    ③陈毓罴:《〈大唐太宗入冥记〉校补》,《’93中国古代小说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开明出版社,1996,第133页;
    ④卞孝萱:《〈唐太宗入冥记〉与“玄武门之变”》,《敦煌学辑刊》,2000,第2期,第2页;
    ⑤程毅中:《唐代小说史话》,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第94页;
    ⑥张鸿勋:《敦煌讲唱文学作品选注》,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第340—341页。
    ⑦《唐太宗入冥记》,王重民校录:《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第211页。
    ⑧《唐太宗入冥记》,王重民校录:《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第213页。
    ⑨《唐太宗入冥记》,王重民校录:《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第213页。
    ⑩《唐太宗入冥记》,王重民校录:《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第214页。11《唐太宗入冥记》,王重民校录:《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第214页。
    ①[宋]李昉等:《太平广记》(第三册),中华书局,1961,第1050-1051页。
    ②《唐太宗入冥记》,王重民校录:《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第209页。
    ③《唐太宗入冥记》,王重民校录:《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第210页。
    ④《唐太宗入冥记》,王重民校录:《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第210页。
    ⑤《唐太宗入冥记》,王重民校录:《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第210-211页。
    ⑥《唐太宗入冥记》,王重民校录:《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第213页。
    ⑦《唐太宗入冥记》,王重民校录:《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第210-211页。
    
    ①《唐太宗入冥记》,王重民校录:《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第209页。
    ②《唐太宗入冥记》,王重民校录:《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第211页。
    ③《唐太宗入冥记》,王重民校录:《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第213页。
    ④卞孝萱:《〈唐太宗入冥记〉与“玄武门之变”》,《敦煌学辑刊》,2000,第2期,第4页。
    ⑤《唐太宗入冥记》,王重民校录:《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第211页。
    ⑥转引自姚淦铭、王燕主编:《王国维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第423页。
    ①[清]褚人获:《隋唐演义》,岳麓书社,2005年6月第2版,2006年4月第11次印刷,第460页。
    ②[明]熊大木:《唐书志传通俗演义》,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第202-205页。
    ③[明]罗贯中:《隋唐志传通俗演义》,群众出版社,1997,第157页。
    ①[清]无名氏:《说唐后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第368-370页。
    ②[清]无名氏:《说唐后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第228页。
    
    
    ①[明]袁于令:《隋史遗文》,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第396-397页。
    ②《薛仁贵跨海征辽故事》,朱一玄校点:《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第89页。
    ③[明]罗贯中:《隋唐志传通俗演义》,群众出版社,1997,第385页。
    ④[清]鸳湖渔叟:《说唐全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358页。
    ⑤[清]鸳湖渔叟:《说唐全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386-387页。
    ①《海山记》,李时人编校,何满子审定:《全唐五代小说》,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第1874-1875页。
    ②“+”表示紧紧承接上文。
    ③《迷楼记》,李时人编校,何满子审定:《全唐五代小说》,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第1885-1886页。
    ④《海山记》,李时人编校,何满子审定:《全唐五代小说》,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第1875页。
    ⑤《海山记》,李时人编校,何满子审定:《全唐五代小说》,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第1876-1878页。
    ⑥《海山记》,李时人编校,何满子审定:《全唐五代小说》,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第1880页。
    ⑦《开河记》,李时人编校,何满子审定:《全唐五代小说》,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第1890-1891页。
    ⑧《开河记》,李时人编校,何满子审定:《全唐五代小说》,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第1897页。
    ⑨《隋遗录》,李时人编校,何满子审定:《全唐五代小说》,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第1863页。
    ⑩《隋遗录》,李时人编校,何满子审定:《全唐五代小说》,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第1864页。11《开河记》,李时人编校,何满子审定:《全唐五代小说》,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第1897-1898页。12《隋遗录》,李时人编校,何满子审定:《全唐五代小说》,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第1864-1865页。13《隋遗录》,李时人编校,何满子审定:《全唐五代小说》,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第1868-1869页。14《隋遗录》,李时人编校,何满子审定:《全唐五代小说》,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第1865-1867页。15《海山记》,李时人编校,何满子审定:《全唐五代小说》,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第1879页。16《海山记》,李时人编校,何满子审定:《全唐五代小说》,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第1881页。17《迷楼记》,李时人编校,何满子审定:《全唐五代小说》,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第1889页。18《海山记》,李时人编校,何满子审定:《全唐五代小说》,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第1881-1883页。19《隋遗录》,李时人编校,何满子审定:《全唐五代小说》,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第1869页。20《海山记》,李时人编校,何满子审定:《全唐五代小说》,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第1883-1884页。
    ①《迷楼记》,李时人编校,何满子审定:《全唐五代小说》,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第1889页。
    ②[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第362页。
    ③陈汝衡在《宋代说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第62页,引述赵万里对此书成书年代的证明观点:“据此推断,知非南宋时或元初不可矣。”之后,他也认为把此话本“作为南宋时代的产物,是不会错的。”
    ②[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一一一《列传第三十六·薛仁贵传》,中华书局,1975,第4139页。
    
    ①[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八十三《列传第三十三·薛仁贵传》,中华书局,1975,第2780页。
    ②[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八十三《列传第三十三·薛仁贵传》,中华书局,1975,第2781页。
    ③[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著:《资治通鉴》卷二百《唐纪十六》,古籍出版社,1956,第6328页。
    
    ①[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一《列传第三十六·薛仁贵传》,中华书局,1975,第4142页。
    ②[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九上《列传第一百四十九上·高丽传》,中华书局,1975,第5321-5322页。
    
    ①[清]无名氏:《说唐后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第150页。
    ②[清]无名氏:《说唐后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第151页。
    ③赵万里编注:《薛仁贵征辽事略》,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第11页。
    ①赵万里编注:《薛仁贵征辽事略》,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第68页。
    ②赵万里编注:《薛仁贵征辽事略》,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第40页。
    ③赵万里编注:《薛仁贵征辽事略》,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第57页。
    ④赵万里编注:《薛仁贵征辽事略》,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第15页。
    
    ①转引自陈汝衡:《说书艺人柳敬亭》,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第43页。
    ②转引自陈汝衡:《说书艺人柳敬亭》,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第57页。
    ③[清]余怀:《板桥杂记》,青岛出版社,2002,第99页。
    ④江天:《四大名剧传抄本导读》,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第129-130页。
    ⑤江天:《四大名剧传抄本导读》,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第129页。
    ⑥转引自刘禺生:《世载堂杂忆》,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第344页。
    ①刘禺生:《世载堂杂忆》,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第344页。
    ②[清]吴伟业:《梅村家藏稿》,四库丛刊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缩印武进董氏新刊本,第229页。
    ③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下),中华书局,1980,第380页。
    ④刘禺生:《世载堂杂忆》,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第345-346页。
    ⑤汤用彬等:《旧都文物略》,华文出版社,2003,第291页。
    ⑥云游客:《江湖丛谈》,中国曲艺出版社,1988,第44-45页。
    ⑦陈荫荣、王决:《北京的评书》,《北京说唱》,1979,第二期。
    ⑧陈汝衡:《说书艺人柳敬亭》,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
    ⑨何龄修:《关于柳敬亭的生年及其他——与陈汝衡先生商榷》,《清史论丛》(第三辑),中华书局,1982,第260-275页。
    ①柳敬亭十五岁说书,王鸿兴这个年纪说书不无可能。
    ②[清王韬:《瀛壖杂志》,上?偶霭嫔纾?989,第106页。
    ③[清]钱谦益:《牧斋有学集》卷六,《四部丛刊初编·集部》,上海商务印书馆缩印康熙甲辰初刻本,第53页。
    ④[清]孔尚任:《桃花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224页。
    ⑤[清]顾开雍:《柳生歌》,[清]王夫之:《明诗评选》,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第83页。
    ⑥[清]黄宗羲:《柳敬亭传》,郑在瀛等:《传记散文英华》,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第372页。
    ⑦转引自周良:《苏州评弹旧闻钞》,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第8页。
    ①[清]董伟业:《扬州竹枝词》,潘超等:《中华竹枝词全编》,北京出版社, 2007,第154页。
    ①参见扬州曲艺志编委会:《扬州曲艺志》,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第71-74页。
    ①参见扬州曲艺志编委会:《扬州曲艺志》,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第66页。
    
    ①参见扬州曲艺志编委会:《扬州曲艺志》,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第290-291页。
    ②参见扬州曲艺志编委会:《扬州曲艺志》,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第296页。
    ③[清]无名氏:《绿牡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第39页。
    ④参见董国炎:《扬州平话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第343-344页。
    ⑤[清]无名氏:《绿牡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第70页。
    ⑥[清]无名氏:《绿牡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第70页。
    ①[清]吴伟业:《梅村家藏稿》,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缩印武进董氏新刊本,第229页。
    ②[清]李斗:《扬州画舫录》,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4,第246页。
    ③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1980年,第614页。
    ④[清]无名氏:《绿牡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第6页。
    ⑤[清]无名氏:《绿牡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第21页。
    ⑥[清]无名氏:《绿牡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第64页。
    ⑦[清]无名氏:《绿牡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第17-18页。
    ①[清]无名氏:《绿牡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第5页。
    ②参见董国炎:《扬州平话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第344-346页。
    ①参见中国曲艺志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志·江苏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志·江苏卷》,中国ISBN中心,1996,第223页。
    ①参见中国曲艺志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志·江苏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志·江苏卷》,中国ISBN中心,1996,第454页。
    ①中国曲艺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志·北京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志·北京卷》,中国ISBN中心,1999年版,第673页。
    ②中国曲艺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志·北京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志·北京卷》,中国ISBN中心,1999年版,第107-108页。
    
    ①云游客:《江湖丛谈》,中国曲艺出版社,1988,第99页。
    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和平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天津和平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1988,第169页。
    
    ①陈荫荣:《鲍福闯龙潭》,中国曲艺出版社,1988年,第51-52页。
    ②陈荫荣:《鲍福闯龙潭》,中国曲艺出版社,1988年,第51-52页。
    ③[清]无名氏:《绿牡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第173页。
    ④陈荫荣:《鲍福闯龙潭》,中国曲艺出版社,1988年,第306页。
    ①陈荫荣:《鲍福闯龙潭》,中国曲艺出版社,1988年,第306页。
    ②陈荫荣:《鲍福闯龙潭》,中国曲艺出版社,1988年,第306页。
    ③陈荫荣:《鲍福闯龙潭》,中国曲艺出版社,1988年,第306页。
    ④陈荫荣:《鲍福闯龙潭》,中国曲艺出版社,1988年,第273页。
    ⑤陈荫荣:《鲍福闯龙潭》,中国曲艺出版社,1988年,第216页。
    ①白佩玉等:《义侠萍踪》,大连出版社,1989,第45页。
    ①白佩玉等:《义侠萍踪》,大连出版社,1989,第180页。
    ②白佩玉等:《义侠萍踪》,大连出版社,1989,第259页。
    ①[唐]魏征等:《隋书》卷三十六《列传第一·宣华夫人传》,中华书局,1973,第1110页。
    ②[唐]魏征等:《隋书》卷三《帝纪第三·炀帝上》,中华书局,1973,第63-65页。
    ③[汉]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隋纪四》,中华书局,1956,第5620-5621页。
    ④王季思:《全元戏曲》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第383页。
    ⑤据邵曾祺先生考证,《单鞭夺槊》既不是尚仲贤的作品,也不是关汉卿的作品,暂时应定为佚名作者为妥。
    ①[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六十八《列传第十八·尉迟敬德传》,中华书局,1975,第2495页。[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卷八十九《列传第十四·尉迟敬德传》载为“武德二年”,中华书局,1975,第3752页。
    ②[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六十八《列传第十八·尉迟敬德传》,中华书局,1975,第2500页。
    ③[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七十八《列传第三·江夏王道宗传》,中华书局,1975,第3516页。
    ①[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六十八《列传第十八·尉迟敬德传》,中华书局,1975,第2496-2497页。类似记载还见于《隋唐嘉话》。
    ①[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六十八《列传第十八·尉迟敬德传》,中华书局,1975,第2498-2499页。
    
    ①[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六十八《列传第十八·尉迟敬德传》,中华书局,1975,第2500页。
    ②[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六十八《列传第十八·尉迟敬德传》,中华书局,1975,第2496-2497页。
    ①[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五十三《列传第三·李密传单雄信附传》,中华书局,1975,第2224页。
    ②[明]臧晋叔:《元曲选》,中华书局,1958,第1173页。
    ③[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五十五《列传第五·刘武周传》,中华书局,1975,第2253页。
    
    ①[元]高明:《琵琶记》,王季思:《全元戏曲》卷十,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第162页。
    ②[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笔记小说大观》第六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5,第734页。
    ①[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五十六《列传第六·刘季真传》,中华书局,1975,第2281-2282页。
    ②[元]无名氏:《程咬金斧劈老君堂》,王季思:《全元戏曲》卷八,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第46页。
    ①[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六十八《列传第十八·程知节传》,中华书局,1975,第2224页。
    ②[元]无名氏:《魏征改诏风云会》,王季思:《全元戏曲》卷八,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第81页。
    
    ①[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五十三《列传第三·李密传》,中华书局,1975,第2223-2224页。
    ②[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六十九《列传第十九·盛彦师传》,中华书局,1975,第2520页。
    ①[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六十八《列传第十八·程知节传》,中华书局,1975,第2503页。[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卷八十九《列传弟十四》记载有《旧唐书》略有差异,即程知节所说之言语为秦琼对程咬金之言。
    ②[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六十八《列传第十八·秦叔宝传》,中华书局,1975,第2502页。
    ①[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五十三《列传第三·李密传》,中华书局,1975,第2222-2223页。[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卷八十四《列传第九·李密传》还有“帝尝呼之弟,妻以表妹独孤氏。”的记载,中华书局,1975,第3685页。
    
    ①郭英德:《明清传奇综录》,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第100页。
    ②王季思:《全元戏曲》卷八,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第156页。
    ①[元]无名氏:《摩利支飞刀对箭》,王季思:《全元戏曲》卷六,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第858页。
    ②柳杨:《薛家将故事演变及其文化解读》,山西大学2006届硕士毕业论文,第17页。
    ①孙楷第:《戏曲小说书录解题》,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第393页。
    ①[清]董康:《曲海总目提要》,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1718-1719页。
    ②[元]无名氏:《尉迟恭单鞭夺槊》,王季思:《全元戏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第384页。
    ③齐森华等:《中国曲学大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第643页。
    ④么书仪等:《戏剧通典》,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9,第270页。
    ①参见李修生:《古本戏曲剧目提要》,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第673页。
    ①[明]袁于令:《隋史遗文》,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第22页。
    
    ①[明]袁于令:《隋史遗文》,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第219页。
    ②[明]袁于令:《隋史遗文》,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第223页。
    ③[清]李玉:《李玉戏曲集》,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401页。
    ④[清]李玉:《李玉戏曲集》,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481页。
    ①[清]李玉:《李玉戏曲集》,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484页。
    ②[清]李玉:《李玉戏曲集》,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485页。
    ③[清]李玉:《李玉戏曲集》,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485页。
    ④[明]袁于令:《隋史遗文》,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第369页。
    ⑤[明]袁于令:《隋史遗文》,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第372页。
    ①[清]鸳湖渔叟:《说唐全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126页。
    ②[清]李玉:《李玉戏曲集》,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434页。
    
    ①[清]鸳湖渔叟:《说唐全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248页。
    ②[清]鸳湖渔叟:《说唐全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50页。
    ③[清]鸳湖渔叟:《说唐全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143页。
    ①[清]董康:《曲海总目提要》,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第1448-1449页。
    ②吴晓铃:《吴晓铃集》第二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第272页。
    ①吴新雷主编:《中国昆剧大辞典》,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第114页。
    ②[清]董康:《曲海总目提要》,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第1428-1429页。
    ①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第1618页。
    ②吴晓铃:《吴晓铃集》第二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第189页。
    ③[清]董康:《曲海总目提要》,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第1918页。
    ①吴晓铃:《吴晓铃集》第二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第285页。
    
    ①[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六十七《列传第十七·李靖传》,中华书局,1975,第2475页。
    ②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第1030页。
    ③[明]胡文焕:《群音类选》,中华书局,1980,第1033-1038页。
    ①[清]董康:《曲海总目提要》,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第1770-1773页。
    ①[清]董康:《曲海总目提要》,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第1922-1925页。
    ①[明]祁彪佳著,黄裳校录:《远山堂明曲品剧品校录》,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第133页。
    ①[清]董康:《曲海总目提要》,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1703页。
    ①吴晓铃:《吴晓铃集》第二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第272页。
    ②[清]董康:《曲海总目提要》,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1699-1701页。
    ①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第1648页。
    ①吴晓铃《吴晓铃集》第二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第285页。
    ①北京市戏曲编导委员会:《京剧汇编》第八十六集,北京出版社,1960,第12-13页。
    ①北京市戏曲编导委员会:《京剧汇编》第六集,北京出版社,1957,第96页。
    ①北京市戏曲编导委员会:《京剧汇编》第六集,北京出版社,1957,第78页。
    ①陶君起:《京剧剧目初探》,上海文化出版社,1957,第104页。
    ①吴藕汀著,吴小汀整理:《戏文内外》,中华书局, 2008,第141页。
    ②《戏考大全》三,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第452页。
    ③《戏考大全》三,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第453页。
    ①吴藕汀著,吴小汀整理:《戏文内外》,中华书局, 2008,第141页。
    ①《戏考大全》三,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0,第879页。
    
    ①北京市戏曲编导委员会编:《京剧汇编》第五十八集,北京出版社,1959,第19-21页。
    ②北京市戏曲编导委员会编:《京剧汇编》第九十八集,北京出版社,1962,第38页。
    ①鱼讯主编:《陕西省戏剧志·咸阳市卷》,三秦出版社,1994,第187-188页。
    ①孙楷第:《日本东京所见小说书目》,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第39页。
    ①[明]高儒:《百川书志》卷六“史部·野史”,《百川书志·古今书刻》,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第82页。
    ②[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四十一“庄岳委谈(下)”,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第249页。
    ③[明]蒋大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第58页。
    ④[明]林瀚:《隋唐两朝志传序》,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第131。
    ⑤[明]余象斗:《水浒志传评林·水浒辨》,《古本小说集成·水浒志传评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第1页。
    ⑥[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四十一“庄岳委谈(下)”,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第249页。
    ①孙楷第:《日本东京所见小说书目》,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第30页。
    ②彭知辉:《论〈隋唐志传〉对〈三国演义〉的抄袭与模仿》,《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第6期,第41-44页。
    
    ①石昌渝:《中国古代小说总目》(白话卷),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第364页。
    ②[明]东山主人:《云合奇踪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第1005页。
    
    ①[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第75页。
    ②参见纪德君:《明清历史演义小说艺术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100页。
    ③《隋炀帝艳史凡例》,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上),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第136页。
    
    ①[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第75页。
    ②参见纪德君:《明清历史演义小说艺术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100页。
    ③《隋炀帝艳史凡例》,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上),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第136页。
    ①[明]袁于令:《隋史遗文序》,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上),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第138页。
    ①[明]蒋大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上),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第58页。
    ②[明]蒋大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上),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第59页。
    ③[明]林瀚:《隋唐两朝志传序》,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上),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第131页。
    ①《隋炀帝艳史凡例》,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上),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第136页。
    ②[明]袁于令:《隋史遗文序》,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上),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第138页。
    ③[清]如莲居士:《说唐演义全传序》,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上),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第143页。
    ④[清]如莲居士:《反唐演义序》,高玉海:《古代小说续书序跋释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第219页。
    ⑤[清]竹溪山人:《粉妆楼全传序》,高玉海:《古代小说续书序跋释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第221页。
    
    ①《隋炀帝艳史凡例》,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上),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第136页。
    ②[明]陈继儒《唐书志传通俗演义序》,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上),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第133页。
    ①[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之十三,中华书局,1997,第111-112页。
    ②[明]林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七《叠居奇程客得助,三救厄海神显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440页。
    ③[明]吕坤:《去伪斋集》卷二,王国轩、王秀梅整理:《吕坤全集》,中华书局,2008,第61页。
    ④[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第九册,页76,《四部丛刊三编·史部·天下郡国利病书》,第3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商务印书馆1935年四部丛刊本。
    ①参见蔺文锐:《商业媒介与明代小说文本的大众化传播》,《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5,第2期,第83页。陈大康:《明代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第157页,也有记录《封神演义》与《列国志传》的书价。
    ②参见蔺文锐:《商业媒介与明代小说文本的大众化传播》,《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5,第2期,第84页。
    ①此据石昌渝:《中国古代小说总目》(白话卷),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第529页。江苏省社科院明清小说研究中心、江苏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中国文联出版社,1990,第519页,记录“半叶十二行,行二十七字”。
    ②陈大康:《明代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第529页。
    ③胡适:《〈三国志演义〉序》,《胡适文存二集》卷四,上海书店,1989,第219页。
    ①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鲁迅经典文存》,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第64页。
    ①[俄]普列汉诺夫著,曹葆华译:《没有地址的信》,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第53页。
    ②参见彭利芝:《说唐系列小说的产生与隋唐历史的题材优势》,《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第5期,第55页。
    
    ①孙楷第:《日本东京所见小说书目》,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第37页。
    ②参见罗陈霞:《〈唐书志传〉与〈两朝史传〉的史传倾向分析》,《盐城师专学报》,1998,第1期,第10-14页。
    ③[明]熊大木:《唐书志传通俗演义》,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第1页。
    ④[明]罗贯中:《隋唐志传通俗演义》,群众出版社,1997,第52页。
    
    ①[明]林瀚:《隋唐两朝志传序》,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上),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第132页。
    ②[清]李雨堂:《万花楼杨包狄演义叙》,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上),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第169页。
    ③[明]徐渭:《隋唐演义序》,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上),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第134页。
    
    ①[明]诸圣邻:《大唐秦王词话》,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第26页。
    ②[明]诸圣邻:《大唐秦王词话》,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第33页。
    ③[明]诸圣邻:《大唐秦王词话》,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第49页。
    ④[明]诸圣邻:《大唐秦王词话》,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第162页。
    ⑤[明]诸圣邻:《大唐秦王词话》,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第325页。
    ⑥《隋炀帝艳史凡例》,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上),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第137页。
    ⑦《隋炀帝艳史凡例》,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上),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第136页。
    ⑧《隋炀帝艳史凡例》,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上),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第137页。
    ⑨[明]齐东野人:《隋炀帝艳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第280页。
    ⑩[明]齐东野人:《隋炀帝艳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第165页。
    11 [明]齐东野人:《隋炀帝艳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第166页。
    ①[明]齐东野人:《隋炀帝艳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第286页。
    ②[明]齐东野人:《隋炀帝艳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第289页。
    ③《隋炀帝艳史凡例》,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上),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第137页。
    ④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第923页。
    ⑤李时人等:《中国古代禁毁小说漫话》,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第355-358页,指出“在小说中将园林作为人物活动的场景加以细致地描写,在《艳史》以前的小说中确实是很少的,这对明末清初的才子佳人小说乃至以后的《红楼梦》等小说无疑是有影响的。”
    ⑥齐裕焜:《明代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第331页,指出《隋炀帝艳史》“对炀帝西苑五湖、三山、十六院的风景描写,全面展现出大型宫苑的风貌,这在明末清初小说中是绝无仅有的,无疑对后来曹雪津大观园的描写有着启迪作用。”
    ⑦王慧:《从环境描写看大观园的文学根源》,《红楼梦学刊》,2005,第6辑,第309-310页,指出《红楼梦》中关于大观园的描写与《隋炀帝艳史》关于宫阙苑囿的描写多有相似之处,并且《隋炀帝艳史》对宫阙苑囿中景致先进行大概介绍,再详加透漏的叙述方式,也运用于曹雪芹对大观园布局的层层叙述中。
    ⑧陈文新:《论<隋唐演义>的基本品格及其小说史意义》,《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第4期,第463-470页,指出《红楼梦》对贾宝玉以及他在大观园中的生活的设计,与《隋唐演义》有着割不断的血缘关系,并且着重探讨了隋炀帝形象对贾宝玉的影响。
    ⑨雷勇:《<隋唐演义>与<红楼梦>》,《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第1期,第114至120页,指出《隋唐演义》无论是在人物塑造、小说结构还是写法上都对《红楼梦》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隋炀帝和贾宝玉两个人物之间有十分明显的传承关系;西苑与大观园等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⑩孙楷第:《日本东京所见小说书目》,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第184-185页。
    
    ①[明]袁于令:《隋史遗文序》,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上),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第138页。
    ②[明]袁于令:《隋史遗文》,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第1页。
    ③[明]袁于令:《隋史遗文序》,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上),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第138页。
    ④参见董国炎:《扬州平话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第303页。
    ①[清]褚人获:《隋唐演义》,岳麓书社,2005年6月第2版,2006年4月第11次印刷,第657-658页。
    ②[清]褚人获:《隋唐演义》,岳麓书社,2005年6月第2版,2006年4月第11次印刷,第404页。
    ①[明]袁于令:《隋史遗文序》,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上),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8页。
    ②郑振铎:《宋元明小说的演进》,《郑振铎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第394页。
    ③[清]如莲居士、二如亭主人:《反唐演义全传·绿牡丹》,华夏出版社,1995,第1页。
    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第205页。
    ②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第195页。
    ③转引自李梦生:《中国禁毁小说百话》,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第448页。郭豫适、刘富伟:《拓新杂糅渗透——关于嘉、道时期章回小说类型问题的思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60页有相同引文。二者均未标明出处或所依据的小说版本。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第1538页,据清道光二十七年经纶堂刊本摘录佚名的《绿牡丹全传叙》,有区别:“愿贤者览而削之,故作是传。欲谋其集,谓之曰《绿牡丹》云耶。”
    ④[清]无名氏:《绿牡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第232页。
    ⑤[清]爱莲居士:《绿牡丹全传后叙》,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第1539页。
    ⑥齐裕焜:《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敦煌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版,第209页。
    
    ①[明]袁于令:《隋史遗文》,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第3页。
    ②[清]褚人获:《隋唐演义》,岳麓书社,2005年6月第2版,2006年4月第11次印刷,第3页。
    
    ①[清]褚人获:《隋唐演义》,岳麓书社,2005年6月第2版,2006年4月第11次印刷,第349页。
    ②[清]褚人获:《隋唐演义》,岳麓书社,2005年6月第2版,2006年4月第11次印刷,第349页。
    ③[清]褚人获:《隋唐演义》,岳麓书社,2005年6月第2版,2006年4月第11次印刷,第394页。
    
    ①[清]褚人获:《隋唐演义》,岳麓书社,2005年6月第2版,2006年4月第11次印刷,第394页。
    ②[清]鸳湖渔叟:《说唐全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347-348页。
    
    ①王学泰:《“说唐”小说系列演变中所反映的游民意识》,《文学评论》,1997,第6期,第115页。
    ②齐裕焜:《从单雄信和罗成形象的演变说起》,《明清小说研究》,1993,第1期,第150页。
    
    ①[清]鸳湖渔叟:《说唐全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385页。
    ②李明军:《说唐、说宋系列小说与家族文化》对此有深刻的论述,《明清小说研究》,2000,第4期,第37-43页。
    ③[明]袁于令:《隋史遗文》,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第191页。
    ①[明]袁于令:《隋史遗文》,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第396页;[清]褚人获:《隋唐演义》,岳麓书社,2005年6月第2版,2006年4月第11次印刷,第393页有相同描写。
    ②[清]鸳湖渔叟:《说唐全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349页。
    ③[清]鸳湖渔叟:《说唐全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350页。
    ④[清]鸳湖渔叟:《说唐全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323页。
    ⑤[清]鸳湖渔叟:《说唐全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324页。
    
    ①[明]袁于令:《隋史遗文》,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第25页。
    ②[清]鸳湖渔叟:《说唐全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18-19页。
    ①[清]无名氏:《绿牡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第12页。
    ②[清]无名氏:《绿牡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第132-133页。
    ③[清]无名氏:《绿牡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第143页。
    
    ①[清]无名氏:《绿牡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第147页。
    ②[清]无名氏:《绿牡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第75页。
    ③[清]无名氏:《绿牡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第64页。
    ④[清]无名氏:《绿牡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第141页。
    
    ①[清]石玉昆:《三侠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第187页。
    ②[清]佚名:《施公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第165页。
    ③[清]无名氏:《绿牡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第173页。
    ④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第204页。
    ①[清]无名氏:《绿牡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第213页。
    
    ①[清]无名氏:《绿牡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第221页。
    ②[清]无名氏:《绿牡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第195页。
    ③[清]无名氏:《绿牡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7-8页。
    ④[清]无名氏:《绿牡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第11页。
    
    ①[清]无名氏:《绿牡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第47页。
    ②[清]无名氏:《绿牡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第76页
    ③[清]无名氏:《绿牡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第79页。
    ④[清]无名氏:《绿牡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第157-158页。
    ⑤[清]无名氏:《绿牡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第158页。
    ①[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六十八《列传第十八·秦叔宝传》,中华书局,1975,第2501页。
    ②金良年:《论语译注》,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第135页。
    ③金良年:《论语译注》,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第136页。
    ④[汉]刘向著,王鍈、王天海译注:《说苑全译》卷四《立节》,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第764页。
    
    ①[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五十三《列传第三·李密传单雄信附传》,中华书局,1975,第2224页。
    ②[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第13册,中华书局,1956,第5812页。
    ③[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仲秋纪第八·论威》,华夏出版社,2002,第87页。
    ④金良年:《论语译注》,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第24-25页。
    ①金良年:《论语译注》,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第54页。
    ②金良年:《论语译注》,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第159页。
    ③金良年:《论语译注》,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第121页。
    ④金良年:《论语译注》,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第27页。
    ⑤金良年:《论语译注》,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第26页。
    ⑥金良年:《论语译注》,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第109页。
    ⑦[明]熊大木:《唐书志传通俗演义》,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第172页。
    ⑧[明]熊大木:《唐书志传通俗演义》,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第174页。
    ①[明]熊大木:《唐书志传通俗演义》,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第90页。
    ②[明]熊大木:《唐书志传通俗演义》,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第52页。
    ③[明]熊大木:《唐书志传通俗演义》,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第251页。
    ④[明]熊大木:《唐书志传通俗演义》,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第159页。
    ⑤[明]罗贯中:《隋唐志传通俗演义》,群众出版社,1997,第182页。
    ⑥[明]罗贯中:《隋唐志传通俗演义》,群众出版社,1997,第182页。
    ⑦[明]罗贯中:《隋唐志传通俗演义》,群众出版社,1997,第312页。
    ⑧[明]诸圣邻:《大唐秦王词话》,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第193页。
    
    ①[明]诸圣邻:《大唐秦王词话》,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第34页。
    ②[明]诸圣邻:《大唐秦王词话》,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第199页。
    ③[明]袁于令:《隋史遗文》,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第326页。
    ④[明]袁于令:《隋史遗文》,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第327页。
    ⑤[明]袁于令:《隋史遗文》,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第352页。
    ⑥[明]袁于令:《隋史遗文》,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第16页。
    ⑦[明]袁于令:《隋史遗文》,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第25页。
    
    ①[明]袁于令:《隋史遗文》,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第105-106页。
    ②[明]袁于令:《隋史遗文》,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第254页。
    ③[明]袁于令:《隋史遗文》,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第258页。
    ④[明]袁于令:《隋史遗文》,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第195页。
    ⑤[明]袁于令:《隋史遗文》,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第271页。
    ⑥[明]袁于令:《隋史遗文》,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第16页。
    ⑦[明]袁于令:《隋史遗文》,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第18页。
    ⑧[明]袁于令:《隋史遗文》,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第107页。
    ⑨[明]袁于令:《隋史遗文》,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第108页。
    ⑩[明]袁于令:《隋史遗文》,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第109页。
    
    ①崔高维校点:《礼记·大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版,第224页。
    ②[明]袁于令:《隋史遗文》,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第229页。
    ③[明]袁于令:《隋史遗文》,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第229页。
    
    ①[清]褚人获:《隋唐演义》,岳麓书社,2005年6月第2版,2006年4月第11次印刷,第289页。
    ②[清]鸳湖渔叟:《说唐全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349页。
    ①石昌渝:《中国古代小说总目》(白话卷),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第363页。
    
    ①[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一〇三《列传第十五·程知节传》,中华书局,1975,第3773页。
    ②吴钢:《全唐文补遗》(第二辑),三秦出版社,1995,第203页。
    ③[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一九九《列传第一百二十四·柳冲传》,中华书局,1975,第5677页。
    
    ①[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六十八《列传第十八·程知节传》,中华书局,1975,第2503页。
    ②[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一一一《列传第三十六·苏定方传》,中华书局,1975,第4137页。
    
    
    ①王学泰:《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学苑出版社,1999,第203页。
    ②[明]袁于令:《隋史遗文》,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第16页。
    ③[明]袁于令:《隋史遗文》,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第166页。
    ④[清]鸳湖渔叟:《说唐全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121页。
    ⑤[清]鸳湖渔叟:《说唐全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158页。
    ①参见董国炎:《扬州平话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第322页。
    ②[清]鸳湖渔叟:《说唐全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131页。
    ③[清]鸳湖渔叟:《说唐全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169页。
    ④[清]鸳湖渔叟:《说唐全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340页。
    ①[清]鸳湖渔叟:《说唐全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133页。
    ②[清]鸳湖渔叟:《说唐全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430页。
    ③[清]鸳湖渔叟:《说唐全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413页。
    ④[清]鸳湖渔叟:《说唐全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418页。
    ①[清]无名氏:《说唐后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第485页。
    ②[明]张瀚:《松窗梦语》,中华书局,1985,第80页。
    ①[清]鸳湖渔叟:《说唐全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129页。
    ②[清]鸳湖渔叟:《说唐全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308页。
    ③[清]无名氏:《说唐后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第219页。
    ④[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第九册,页76,《四部丛刊三编·史部·天下郡国利病书》,第3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商务印书馆1935年四部丛刊本。
    ⑤萧萐父、许苏民:《明清启蒙学术流变》,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第39页。
    ⑥[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第九册,页76,《四部丛刊三编·史部·天下郡国利病书》,第3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商务印书馆1935年四部丛刊本。
    ①[明]熊大木:《唐书志传通俗演义》,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第13页。
    ②[明]熊大木:《唐书志传通俗演义》,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第42页。
    ③[明]熊大木:《唐书志传通俗演义》,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第167页。
    ④[明]罗贯中:《隋唐志传通俗演义》,群众出版社,1997,第347页。
    ⑤[清]褚人获:《隋唐演义》,岳麓书社,2005年6月第2版,2006年4月第11次印刷,第7页。
    ①[清]褚人获:《隋唐演义》,岳麓书社,2005年6月第2版,2006年4月第11次印刷,第7页。
    ②[清]褚人获:《隋唐演义》,岳麓书社,2005年6月第2版,2006年4月第11次印刷,第7页。
    ③[清]褚人获:《隋唐演义》,岳麓书社,2005年6月第2版,2006年4月第11次印刷,第35页。
    ④第四十九回、第五十回、第五十七回、第五十九回、第六十回、第六十一回、第六十二回、第六十三回、第六十五回、第六十七回。
    ⑤[清]褚人获:《隋唐演义》,岳麓书社,2005年6月第2版,2006年4月第11次印刷,第311页。
    ⑥[清]褚人获:《隋唐演义》,岳麓书社,2005年6月第2版,2006年4月第11次印刷,第312页。
    ⑦[清]褚人获:《隋唐演义》,岳麓书社,2005年6月第2版,2006年4月第11次印刷,第315页。
    ⑧[清]褚人获:《隋唐演义》,岳麓书社,2005年6月第2版,2006年4月第11次印刷,第364页。
    ⑨[清]褚人获:《隋唐演义》,岳麓书社,2005年6月第2版,2006年4月第11次印刷,第365页。
    ①[清]褚人获:《隋唐演义》,岳麓书社,2005年6月第2版,2006年4月第11次印刷,第370页。
    ②[清]鸳湖渔叟:《说唐全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206页。
    ③[清]鸳湖渔叟:《说唐全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320页。
    ④[清]鸳湖渔叟:《说唐全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323-324页。
    ⑤[清]鸳湖渔叟:《说唐全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329页。
    ①[清]褚人获:《隋唐演义》,岳麓书社,2005年6月第2版,2006年4月第11次印刷,第33页。
    ①[清]褚人获:《隋唐演义》,岳麓书社,2005年6月第2版,2006年4月第11次印刷,第316页。
    ②[清]褚人获:《隋唐演义》,岳麓书社,2005年6月第2版,2006年4月第11次印刷,第408页。
    ③[清]鸳湖渔叟:《说唐全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326-327页。
    ④[清]鸳湖渔叟:《说唐全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329页。
    ⑤RitaFelski著,林树明译:《女权主义小说中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题》,荒林,王红旗:《中国女性文化》,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0,第301页。
    ⑥[清]如莲居士、二如亭主人:《反唐演义全传·绿牡丹》,华夏出版社,1995,第157页。
    ①[清]无名氏:《说唐后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第93-95页。
    ②[清]如莲居士:《说唐三传》,宝文堂书店,1987,第98页。
    ③[清]鸳湖渔叟:《说唐全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331页。
    ④[清]如莲居士:《说唐三传》,宝文堂书店,1987,第147页。
    ①[清]吴伟业:《绥寇纪略》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20页。
    ②严济宽:《中国民族女英雄传记》,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三十六年,第28页。
    ③严济宽:《中国民族女英雄传记》,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三十六年,第29页。
    ④严济宽:《中国民族女英雄传记》,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三十六年,第36页。
    ⑤[明]钱士馨:《甲申传信录》卷二,上海书店,1982,第27页。
    ⑥孙静庵:《明末清初史科选刊·明遗民录》卷四八,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第364页。
    ⑦王思治:《清代人物传稿》(上编)卷三,中华书局,1986,第385-387页。
    ①《客滇述》,孔昭明:《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六辑——蜀碧、客滇述、庭闻录、明季荷兰人侵据澎湖残档合订本》,台湾大通书局,1987,第23页。
    ②[清]徐珂:《清稗类钞》第7册《战事(下)·武略》,商务印书馆,1928年第五版,第245页。
    ③[清]徐珂:《清稗类钞》第7册《战事(下)·武略》,商务印书馆,1928年第五版,第265页。
    ④乾隆《南汇县志》,转引自郑昌淦:《明清农村商品经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第138页,谓刊载这首木棉歌的,除《南汇县志》外,还有嘉庆《松江府志》、《法华乡志》、《嘉定县志》。可见这一景况具有普遍性。多数地方志认为熊涧谷所作,且系元代人。《法华乡志》谓系明代人。只有光绪《嘉定县志》编者认为方孝孺所撰。
    ⑤[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第六百九十六卷《松江府风俗考》,鼎文书局,1977,第6346页。
    ⑥乾隆《南汇县志》,转引自郑昌淦:《明清农村商品经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第138页。
    ⑦万历《嘉定县志》卷二“风俗”,转引自刘正刚,候俊云:《明清女性职业的商业化倾向》,《社会科学辑刊》,2005,第3期,第123页。
    ⑧万历《嘉定县志》卷六“物产”,转引自刘正刚,候俊云:《明清女性职业的商业化倾向》,《社会科学辑刊》,2005,第3期,第123页。
    ⑨[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第六百九十六卷《松江府风俗考》,鼎文书局,1977,第6346页。
    ⑩嘉庆《清平县志·物产志》,转引自刘正刚,候俊云:《明清女性职业的商业化倾向》,《社会科学辑刊》2005,第3期,第123页。11乾隆《陵水县志》卷一“舆地志·风俗”,转引自刘正刚,候俊云:《明清女性职业的商业化倾向》,《社会科学辑刊》2005,第3期,第125页。12 [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第一千三百九十一卷《广东黎人岐人部汇考》三,鼎文书局,1977,第12732页。
    ①[唐]杜光庭《虬髯客传》,李时人编校、何满子审定:《全唐五代小说》,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第1780页。
    
    ①[清]鸳湖渔叟:《说唐全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323-324页。
    ②[清]鸳湖渔叟:《说唐全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328页。
    ③[清]鸳湖渔叟:《说唐全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92页。
    
    ①[清]如莲居士:《说唐三传》,宝文堂书店,1987,第98页。
    ②[清]如莲居士:《说唐三传》,宝文堂书店,1987,第147页。
    ③[清]如莲居士:《说唐三传》,宝文堂书店,1987,第211页。
    ④[清]如莲居士、二如亭主人:《反唐演义全传·绿牡丹》,华夏出版社,1995,第29页。
    ①王晓骊、刘靖渊:《解语花:传统男性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第30页。
    
    ①[清]无名氏:《说唐后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第119页。
    ②[清]无名氏:《说唐后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第125页。
    ③[清]无名氏:《说唐后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第124页。
    ④[清]如莲居士:《说唐三传》,宝文堂书店,1987,第98页。
    ⑤[清]如莲居士:《说唐三传》,宝文堂书店,1987,第102页。
    ⑥[清]如莲居士:《说唐三传》,宝文堂书店,1987,第124页。
    
    ①[清]褚人获:《隋唐演义》,岳麓书社,2005年6月第2版,2006年4月第11次印刷,第23页。
    ②[清]如莲居士:《说唐三传》,宝文堂书店,1987,第222页。
    ③[清]如莲居士:《说唐三传》,宝文堂书店,1987,第149页。
    ④[清]如莲居士:《说唐三传》,宝文堂书店,1987,第149页。
    ⑤[清]如莲居士、二如亭主人:《反唐演义全传·绿牡丹》,华夏出版社,1995,第157页。
    
    ①董千里:《“金派”青衣花旦》,《金庸百家谈》,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第17页。
    ②[清]无名氏:《说唐后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第93页。
    
    ①[清]如莲居士:《说唐三传》,宝文堂书店,1987,第98页。
    ②[清]无名氏:《说唐后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第35页。
    ③[清]如莲居士:《说唐三传》,宝文堂书店,1987,第38页。
    ④[清]无名氏:《说唐后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第93页。
    ⑤[清]如莲居士:《说唐三传》,宝文堂书店,1987,第296页。
    ①具体可参见王学泰:《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学苑出版社,1999;万晴川:《〈说唐全传〉与天地会》,《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7,第5期,第647-654页。
    ②[明]齐东野人:《隋炀帝艳史》,中州古籍出版社,第3页。
    ③[明]罗贯中:《隋唐志传通俗演义》,群众出版社,1997,第622页。
    ①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第923页。
    ①詹奇:《小说作法纲要》,上海亚细亚书局,1931,第71页。
    ①[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页。
    ②[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664页。
    ③《钦定三国志·吴》(第11册),注引《江表记》,清光绪20年甲午影印本,第91页。
    ④胡适:《三国志演义序》,唐风、冬梅:《胡适鲁迅等解读〈三国志演义〉》,辽海出版社2002年,第6页。
    ⑤[明]诸圣邻:《大唐秦王词话》,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第173页。
    ⑥[清]鸳湖渔叟:《说唐全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2页。
    
    ①参见齐裕焜:《隋唐演义系列小说》,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第22页。
    ②[明]齐东野人:《隋炀帝艳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第332-338页。
    ③[明]齐东野人:《隋炀帝艳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第382-384页。
    ④[清]褚人获:《隋唐演义》,岳麓书社,2005年6月第2版,2006年4月第11次印刷,第167-170页。
    ⑤[清]褚人获:《隋唐演义》,岳麓书社,2005年6月第2版,2006年4月第11次印刷,第213-214页。
    ⑥[清]褚人获:《隋唐演义》,岳麓书社,2005年6月第2版,2006年4月第11次印刷,第308-311页。
    ⑦[清]褚人获:《隋唐演义》,岳麓书社,2005年6月第2版,2006年4月第11次印刷,第508页。
    
    ①刘冬:《笑煞雕龙,愧煞雕虫——三读施耐庵遗曲〈秋江送别〉》,《江海学刊》,1983,第2期,第103页。
    ②刘冬:《笑煞雕龙,愧煞雕虫——三读施耐庵遗曲〈秋江送别〉》,《江海学刊》,1983,第2期,第103-108页。
    ③[明]王圻:《稗史汇编·文史门·杂书·院本》,北京出版社,1983,第1537页。
    ④[清]顾苓:《塔影园集·跋水浒图》,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上),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第18页。
    ⑤[明]王圻:《稗史汇编·文史门·杂书·院本》,北京出版社,1983,第1537页。
    ①[清]吴伟业:《赠荆州守袁大韫玉》,[清]吴伟业著,吴翌凤注:《吴梅村诗集笺注》,世界书局,1936,第423页。
    ②[清]毛先舒:《赠袁箨庵七十序》,[明]王玉峰原著,黄明评注:《六十种曲评注·西楼记评注》附一《袁于令生平资料汇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第749页。
    ③[清]洪昇:《遥赠朱素月校书戏简袁令昭先生》,[清]洪栤著,刘辉??《洪昇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第139页。
    ④[清]沈谦:《和袁令昭先生赠朱素月》,谢伯阳、林景埏:《全清散曲(增补版)》(上册),齐鲁书社,2006,第393页。
    ⑤[清]沈谦:《和袁令昭先生赠朱素月》,谢伯阳、林景埏:《全清散曲(增补版)》(上册),齐鲁书社,2006,第393页。
    ⑥[清]董含:《三冈识略》卷七,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第143页。
    ⑦石昌渝:《中国古代小说总目》(白话卷),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第363页。
    ⑧[清]褚篆:《坚瓠九集序》,《笔记小说大观》(第15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第276页。
    ⑨于盛庭:《褚人获》,周均韬:《中国通俗小说家评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第167页。
    ⑩雷勇:《失意文人的亡国记忆——关于〈隋唐演义〉思想倾向的思考》,《明清小说研究》,2009,第1期,第298页。
    
    ①[清]褚人获:《隋唐演义序》,朱一玄编:《明清小说资料选编》(上),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第139页。
    ②彭榕:《坚瓠二集序》,《笔记小说大观》(第15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第36页。
    ①导演:李文化,编剧:谢逢松、顾乃晔,主演:德力格尔、格巴图·青格勒、王文升、陈琦、邵万林,制作公司:辽宁电影制片厂,1990年上映。
    ②导演:王元龙、陈焕文,编剧:刘振榕,主演:蒋锐、白云、司马音、文逸民、唐醒图,地区:中国香港,1949年8月16日上映。
    ③12集电视连续剧,导演:丁汝骏,主演:邢岷山,制作公司: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山东金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994年上映。
    ④42集电视连续剧,导演:胡明凯,制片人:李泗磷,执行制片人:王冰河,出品人:刘剑、宋乐群,主演:黄海冰、聂远、童蕾、林子聪、释小龙,2003年上映。
    ⑤又名《混世游侠》,导演:王文杰,出品方:曲阜孔子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济南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主演:郭冬临、颜丹晨、王馥荔、秦川,2001年上映。
    ①关德明、周中明:《子弟书丛钞》,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第232页。
    
    ①李成林、李全林:《太原府——新编传统鼓书〈响马传选段〉》,花山文艺出版社,1982,第2页。
    ②觚庵:《觚庵漫笔》,黄霖,韩同文:《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下),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第322页。
    ③老舍:《制作通俗文艺的苦痛》,《老舍曲艺文选》,中国曲艺出版社,1982,第10-11页。
    ①这个“名著”,有的是中国文学史上认定为一流的作品,例如《三国演义》等;有的则是在中国不太著名,但在国外影响颇大,被认为是一流作品的小说,例如《好逑传》等。
    ①[韩]闵宽东:《中国古典小说在韩国之传播》,学林出版社,1998,第253页。
    ①[韩]闵宽东:《中国古典小说在韩国之传播》,学林出版社,1998,第373页。
    ②[韩]闵宽东:《中国古典小说在韩国之传播》,学林出版社,1998,第375页。
    ①[韩]闵宽东:《中国古典小说在韩国之传播》,学林出版社,1998,第378页。
    ②[朝鲜]金东旭:《朝鲜文学史》,日本放送出版協会,1974,第183页。
    ③杨昭全:《中国古代小说在朝鲜之传播及影响》,《社会科学战线》,2001,第5期,第96页。
    ①[苏]阿。。。夫。。。特洛切维奇(A.F.Trotcevitch):《朝鲜国语小说中的中国小说情节》,[法]克劳婷。。。苏尔梦:《中国传统小说在亚洲》,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第60-65页。
    ①朝鲜英祖三十八年(1762)完山李氏所作的《中国历史绘模本》序文中,列举八十余种中国小说书名,其中就有《盛唐演义》,未知具体内容如何。
    ①[韩]闵宽东:《中国古典小说在韩国之传播》,学林出版社,1998,第379页。
    ②韦旭升:《中国文学在朝鲜》,花城出版社,1990,第192-193页。
    ③[朝鲜]金东旭:《中国故事与小说对朝鲜小说的影响》,[法]克劳婷。。。苏尔梦:《中国传统小说在亚洲》,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第53页。
    ④[朝鲜]金台俊:《朝鲜小说史》,学艺社,1939,第90-96页。
    ⑤[韩]闵宽东:《中国古典小说在韩国之传播》,学林出版社,1998,第425页。
    ①具体参见黄汉坤:《中国古代小说在泰国的传播与影响》,浙江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第三节之四“泰国曼谷国家图书馆藏中国古代小说之探讨”,第30页。
    ①参见黄汉坤:《中国古代小说在泰国的传播与影响》,浙江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二节“泰译本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第35-42页。
    ①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51页。
    ②具体参见黄汉坤:《中国古代小说在泰国的传播与影响》,浙江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76、79页。
    ③奎潘塔纳帕蒂(丁·苏卡央)的剧本至今尚未印刷出版,仅见手抄泰字黑折叠本或称奎册本,藏于泰国曼谷(塔瓦苏吉)国家图书馆。
    ④具体参见黄汉坤:《中国古代小说在泰国的传播与影响》,浙江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87-88页。
    ①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题“新刊参采史鉴唐书志传通俗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第42页。
    ①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题“镌杨升庵批评隋唐两朝志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第41页。
    
    ①参考严绍璗:《汉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52页。
    ②陆坚、王勇:《中国典籍在日本的流传与影响》,杭州大学出版社,1990,第125-126页。
    ③宋伯年:《中国古典文学在国外》,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第480页。
    ①颜保:《中国小说对越南文学的影响》,[法]克劳婷·苏尔梦:《中国传统小说在亚洲》中,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第208-236页。
    ①参见[越]平江:《1865~1930年南圻国语文学》,胡志明市,青年出版社,1999年,第245页。
    ②[柬]金福弟、[法]雅基艾·纳波特:《十九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对柬埔寨的影响》,[法]克劳婷·苏尔梦:《中国传统小说在亚洲》,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第250-251页。
    
    ①《东印度语言、地理、人类学杂志》,第四十五卷,1902年,第263-271页。
    ②弗里德(A.C.Vreede):《莱登大学图书馆爪哇与马都拉手稿目录》,莱登(Leiden),1892年。
    ①[法]克劳婷·苏尔梦:《马来亚华人的马来语翻译及创作初探》,[法]克劳婷·苏尔梦:《中国传统小说在亚洲》,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第328-369页。
    ①[法]克劳婷·苏尔梦:《马来亚华人的马来语翻译及创作初探》,[法]克劳婷·苏尔梦:《中国传统小说在亚洲》,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第342页。
    ②[法]克劳婷。。。苏尔梦:《汉文小说的马来文译本在印度尼西亚》,[法]克劳婷。。。苏尔梦:《中国传统小说在亚洲》,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第295-301页。
    ①[法]克劳婷·苏尔梦:《中国传统小说在亚洲》,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第422-437页。
    ②[苏]布里斯·李清福:《中国古典小说的蒙文译本——尝试性文献综述》,[法]克劳婷。。。苏尔梦:《中国传统小说在亚洲》中,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第99-129页。
    ③A.C.萨西肯在东方研究院列宁格勒分院资料馆里发现袖珍本手写蒙译汉文分类目录。这个分类目录是1864年内俄国外交部亚洲司交给前亚洲博物馆的图书馆。因此所有记录在其中的译本都不迟于十九世纪中叶。布里斯。。。李清福据实地把这个没有命名的分类目录简称为“列宁格勒分类目录”。
    ④布里斯。。。李清福认为所有中国小说的蒙文译本中,最大的困难都出现在描写唐代事件的作品中。它们至少有十五种。这些手抄本还没有人研究过,而且情况复杂,因此他编目的范围是要找到汉文原本加以鉴定的手抄本。
    ①[苏]阿·夫·特洛切维奇(A.F.Trotcevitch):《朝鲜国语小说中的中国小说情节》,[法]克劳婷·苏尔梦:《中国传统小说在亚洲》,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第60-61页。
    ②[德]马丁。。。吉姆(Gimm,Martin):《汉文小说和短篇故事的满文译本》,[法]克劳婷·苏尔梦:《中国传统小说在亚洲》,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第131-190页。
    ③后来发现的书名,正确与否尚不能保证。
    《隋唐嘉話》,(唐)刘餗,程毅中點校,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朝野佥载》,(唐)张鷟,北京:中华书局,1985版
    《酉阳杂俎》,(唐)段成式,方南生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唐语林》,(宋)王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东京梦华录注》,(宋)孟元老原著,邓之诚注,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太平广记》,(宋)李昉等编,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
    《说郛》,(明)陶宗仪纂,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6年版,据涵芬楼1927年11月影印
    
    《全唐五代小说》,李时人编校,何满子审定,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大唐秦王词话》,(明)诸圣邻著,杜维沫校点,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中国古代珍稀本小说续(拾肆):《唐书志传通俗演义》,(明)熊大木著,董文成校点,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珍本中国古代历史演义小说丛书:《隋唐两朝史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明)罗贯中著,北京:群众出版社,1997年版
    《隋炀帝艳史》,(明)齐东野人著,张万钧、周树德校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隋史遗文》,(明)袁于令撰,萧相恺、欧阳健校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混唐后传》,杨与林整理,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隋唐演义》,(清)褚人获撰,陆青标点,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6月第2版,2006年4月第11次印刷
    《说唐全传》,(清)鸳湖渔叟校订,吴成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说唐后传》,(清)无名氏,张惠民校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说唐三传》,(清)如莲居士编次,吴文梓校点,北京:宝文堂书店1987年版
    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百部:《反唐演义全传·绿牡丹》,(清)如莲居士、二如亭主人著,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
    古本小说集成(第二辑):《瓦岗寨演义》,不题撰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十大古典公案侠义小说丛书:《绿牡丹》,(清)无名氏著,文岂几标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粉妆楼全传》,(清)竹溪山人著,林芜校点,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敦煌变文集》,王重民等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薛仁贵征辽事略》,赵万里编注,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朱一玄校点,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鲍福闯龙潭》,陈荫荣演出本,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8年版
    《义侠萍踪》,白佩玉等著,大连:大连出版社,1989年版
    《扬州评话选》,扬州评话研究小组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年版
    《扬州说书选》(传统作品),扬州评话研究组编,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1年版
    《中国近代文学大系(1840-1919)·俗文学集二》,范伯群、金名主编,上海:上海书店,1993年版
    《鼓词选》,赵景深编,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中国传统鼓词精汇》,陈新主编,北京:华艺出版社,,2004年版
    
    《元曲选》,(明)臧晋叔编,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元曲选外编》,隋树森编,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元刊杂剧三十种新校》,宁希元校点,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全元戏曲》(一、二),王季思主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
    《全元戏曲》(二——十二),王季思主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古本戏曲丛刊初集》,《古本戏曲丛刊》编委会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54年版
    《古本戏曲丛刊四集》,《古本戏曲丛刊》编委会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古本戏曲丛刊九集》,《古本戏曲丛刊》编委会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六十种曲》,(明)毛晋编,中华书局,1958年版
    《李玉戏曲集》,(清)李玉著,陈古虞、陈多、马圣贵校点,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传统剧目汇编·京剧》第二集、第四集、第五集,上海市传统剧目编辑委员会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版
    《传统剧目汇编·京剧》第二十三集,上海市传统剧目编辑委员会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1年版
    《京剧汇编》第三集、第六集、第七集、第九集、第十二集、第十四集、第二十七集,北京市戏曲编导委员会编辑,北京:北京出版社,1957年版
    《京剧汇编》第三十三集、第四十一集、第四十六集,北京市戏曲编导委员会编辑,北京:北京出版社,1958年版
    《京剧汇编》第五十集、第五十八集,北京市戏曲编导委员会编辑,北京:北京出版社,1959年版
    《京剧汇编》第八十六集,北京市戏曲编导委员会编辑,北京:北京出版社,1960年版
    《京剧汇编》第八十七集,北京市戏曲编导委员会编辑,北京:北京出版社,1961年版
    《京剧汇编》第九十一集,北京市戏曲编导委员会编辑,北京:北京出版社,1962年版
    《京剧汇编》第一百集、第一零四集,北京市戏曲研究所编辑,北京:北京出版社,1963年版
    《京剧丛刊》第一集、第五集,中国戏曲研究院编辑,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3年版
    《京剧丛刊》第二十七集,中国戏曲研究院编辑,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5年版
    《京剧丛刊》第三十八集、第三十九集、第四十三集——第四十六集、第四十八集,第四十九集,中国戏曲研究院编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戏考大全》,钝根编辑,上海:上海书店,1990年版,据中华图书馆原本影印
    《湖北地方戏曲丛刊》第一集、第五集、第七集,第十集、第十一集、第十四集,第十五集,湖北地方戏曲丛刊编辑委员会编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湖北地方戏曲丛刊》第二十四集,湖北地方戏曲丛刊编辑委员会编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山西地方戏曲汇编》第四集,山西省文化局戏剧工作研究室编,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山西地方戏曲汇编》第八集,山西省文化局戏剧工作研究室编,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甘肃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八集、第十集,甘肃省文化局编,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1964年版
    《湖北地方戏曲丛刊》第四十二集、第四十三集,湖北省戏剧工作室编印,1981年
    《湖北地方戏曲丛刊》第六十三集,湖北省戏剧工作室编印, 1983年
    《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秦腔·明清剧目专辑》第三十三集,陕西省文化局编印,1982年
    《大唐创业起居注》,(唐)温大雅撰,李季平、李锡厚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隋书》,(唐)魏征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
    《旧唐书》,(后晋)刘昫、张昭远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著,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
    《资治通鉴目录》,(宋)司马光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三一一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通鉴纪事本末》,(宋)袁枢撰,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
    《资治通鉴纲目》,(宋)朱熹撰,北京:长征出版社,1996年版
    《明史》,(清)张廷玉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清史稿》,赵尔巽、柯劭忞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
    《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孙楷第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日本东京所见小说书目》,孙楷第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伦敦所见中国小说书目提要》,柳存仁著,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年版
    《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明清小说研究中心编,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年版
    《中国古代小说总目·白话卷》,石昌渝主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曲海总目提要》,(清)董康编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庄一拂编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中国小说戏曲书目》,朱一玄等编,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
    《明清传奇综录》,郭英德编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车王府曲本提要》,郭精锐、陈伟武等编著,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中国戏曲志·天津卷》,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戏曲志·山西卷》,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戏曲志·湖南卷》,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戏曲志·河南卷》,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编辑委员会,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
    《中国戏曲志·江苏卷》,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江苏卷》编辑委员会,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2年版
    《中国戏曲志·西藏卷》,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西藏卷》编辑委员会,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戏曲志·湖北卷》,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湖北卷》编辑委员会,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戏曲志·吉林卷》,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吉林卷》编辑委员会,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3年版
    《中国戏曲志·广东卷》,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广东卷》编辑委员会,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3年版
    《中国戏曲志·安徽卷》,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安徽卷》编辑委员会,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3年版
    《中国戏曲志·河北卷》,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河北卷》编辑委员会,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3年版
    《中国戏曲志·辽宁卷》,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辽宁卷》编辑委员会,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4年版
    《中国戏曲志·黑龙江卷》,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黑龙江卷》编辑委员会,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4年版
    《中国戏曲志·山东卷》,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山东卷》编辑委员会,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4年版
    《中国戏曲志·内蒙古卷》,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内蒙古卷》编辑委员会,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4年版
    《中国戏曲志·云南卷》,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云南卷》编辑委员会,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4年版
    《中国戏曲志·四川卷》,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四川卷》编辑委员会,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5年版
    《中国戏曲志·广西卷》,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广西卷》编辑委员会,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5年版
    《中国戏曲志·新疆卷》,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新疆卷》编辑委员会,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5年版
    《中国戏曲志·甘肃卷》,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甘肃卷》编辑委员会,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5年版
    《中国戏曲志·陕西卷》,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陕西卷》编辑委员会,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5年版
    《中国戏曲志·上海卷》,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上海卷》编辑委员会,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6年版
    《中国戏曲志·宁夏卷》,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宁夏卷》编辑委员会,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6年版
    《中国戏曲志·浙江卷》,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浙江卷》编辑委员会,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7年版
    《中国戏曲志·江西卷》,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江西卷》编辑委员会,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8年版
    《中国戏曲志·青海卷》,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青海卷》编辑委员会,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8年版
    《中国戏曲志·海南卷》,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海南卷》编辑委员会,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8年版
    《中国戏曲志·贵州卷》,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贵州卷》编辑委员会,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9年版
    《中国戏曲志·北京卷》,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北京卷》编辑委员会,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9年版
    《清蒙古车王府藏子弟书》,北京市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辑校,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版
    《扬州曲艺志》,扬州曲艺志编委会编纂,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曲艺志·湖南卷》,中国曲艺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志·湖南卷》编辑委员会,北京:新华出版社,1992年版
    《中国曲艺志·河南卷》,中国曲艺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志·河南卷》编辑委员会,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5年版
    《中国曲艺志·江苏卷》,中国曲艺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志·江苏卷》编辑委员会,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6年版
    《中国曲艺志·北京卷》,中国曲艺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志·北京卷》编辑委员会,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9年版
    《中国曲艺志·河北卷》,中国曲艺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志·河北卷》编辑委员会,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0年版
    《中国曲艺志·辽宁卷》,中国曲艺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志·辽宁卷》编辑委员会,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0年版
    《中国曲艺志·内蒙古卷》,中国曲艺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志·内蒙古卷》编辑委员会,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1年版
    《中国曲艺志·安徽卷》,中国曲艺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志·安徽卷》编辑委员会,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1年版
    《中国曲艺志·山东卷》,中国曲艺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志·山东卷》编辑委员会,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2年版
    《中国曲艺志·四川卷》,中国曲艺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志·四川卷》编辑委员会,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3年版
    《中国曲艺志·黑龙江卷》,中国曲艺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志·黑龙江卷》编辑委员会,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4年版
    《中国曲艺志·吉林卷》,中国曲艺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志·吉林卷》编辑委员会,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5年版
    《中国曲艺志·福建卷》,中国曲艺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志·福建卷》编辑委员会,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6年版
    《中国曲艺志·贵州卷》,中国曲艺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志·贵州卷》编辑委员会,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6年版
    《中国鼓词总目》,李豫编著,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小说书坊录》,王清原、牟仁隆、韩锡铎编纂,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小说史料》,孔另镜编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丁锡根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明清小说资料选编》,朱一玄编,朱天吉校,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中国小说史略》,鲁迅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明代小说史》,陈大康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清代小说》,李汉秋、胡益民著,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清代小说史》,张俊著,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晚清小说史》,欧阳健著,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明清小说史》,谭邦和著,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7世纪中国通俗小说编年史》,李忠明著,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范伯群主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英雄侠义小说通史》,陈颖著,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武侠小说史》,罗立群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说书史话》,陈汝衡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中国曲艺史》,倪钟之著,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曲艺史》,蔡源莉、吴文科著,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曲艺通史》,姜昆、倪钟之主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扬州曲艺史话》,韦人、韦明铧编著,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5年版
    《中国文化史》,张维清、高毅清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侠文化史》,曹正文著,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小说理论史》,陈洪著,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王运熙等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中外文学交流史》,周发祥主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东方文学交流史》,孟昭毅,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话本小说概论》,胡士莹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明清小说探幽》,蔡国梁著,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明清小说比较研究》,李宝君主编,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白话小说:从群体流传到作家创造的社会图卷》,王定璋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齐裕焜主编,吴小如审订,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0年9
    月第1版,1990年9月第1次印刷;1999年9月第2版,1999年9月第2次印刷
    《明清章回小说流派研究》,陈文新、鲁小俊、王同舟著,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明清历史演义小说艺术论》,纪德君著,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历史小说的艺术流变》,纪德君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明清小说思潮》,董国炎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小说美学论稿》,吴士余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中国小说续书研究》,王旭川著,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元明小说发展研究——以人物描写为中心》,张勇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明清时期的小说传播》,宋莉华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明清小说创作与接受研究》,吴波,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中国叙事学》,浦安迪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文学主题学——江湖侠踪与侠文学》,王立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文学主题学——母题与心态史丛论》,王立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文学主题学——意象的主题史研究》,王立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文学主题学——悼祭文学与丧悼文化》,王立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武侠文化通论》,王立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侠的人格与世界》,汪涌豪、陈广宏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明清小说与中国文化》,吴圣昔著,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传统小说与中国文化》,张振军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王学泰著,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年版
    《古典小说戏曲丛考》,刘修业著,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
    《戏曲小说丛考》,叶德钧著,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元明小说戏曲关系》,涂秀虹,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江湖丛谈》,云游客著,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8年版
    《曲艺丛谈》,赵景深著,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2年版
    《扬州评话研究》,董国炎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中国古典小说戏曲名著在国外》,王丽娜编著,上海:学林出版社,1988年版
    《中国传统小说在亚洲》,(法)克劳婷·苏尔梦编,颜保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
    《中国古典小说在韩国之传播》,(韩)闵宽东著,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古典文学在国外》,宋柏年主编,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在苏联:小说?戏曲》,(苏)李福清,田大畏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中国文学在苏俄》,李明滨著,广州:花城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文学在法国》,钱林森著,广州:花城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文学在日本》,严绍璗著、王晓平著,广州:花城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文学在朝鲜》,韦旭升著,广州:花城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文学在英国》,张弘著,广州:花城出版社,1992年版
    《中国文学在德国》,曹卫东著,广州;花城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文学在东南亚》,饶芃子主编,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中日汉籍交流史论》,王勇主编,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汉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严绍璗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乐黛云、陈珏编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欧洲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乐黛云、陈珏、龚刚编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古代小说在泰国的传播》,(泰)黄汉坤,浙江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古代小说与娱乐文化》,樊庆彦,山东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清代说唱文学创作研究》,车振华,山东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追溯原型———元明清小说戏剧的改编传播》,李玉莲,《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明代小说与民间说唱之双向互动现象初探》,纪德君,《明清小说研究》2006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