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西安城市水系与人居环境营建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水系作为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支撑,是影响城市空间布局的重要因素,也是维系自然生态和良好人居环境的核心要素。西安城市所处的地域生态环境良好,山环水绕,水系发达,是城市选址和发展的最佳自然地理位置之一。从周代的丰镐京、秦咸阳至西汉长安、隋唐长安,再经五代宋元时期直至明清西安府城,水系对西安城址的抉择以及空间布局均起有决定性的作用。对于明清西安府城而言,作为西北地区的社会经济、军事重镇,水系对其城市的影响不仅反映在城址的沿袭变迁上,而且与其人居环境的营建戚戚相关。因此,本文以明清时期西安府城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以水系与人居环境的关系为切入点,通过历史时期水系与城市人居环境变迁历程的分析,揭示西安河流水系主要涵养区秦岭的生态环境保护之于西安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条件进一步探寻明清时期西安城市在城址沿袭上与渭河进退两宜的关系,及其在城址嬗变上沿水系逐水而拓展的态势。同时系统的梳理了明清西安府城人居环境的居住生活、生产防御和生态景观与水系的关系,总结明清时期基于水系的西安城市人居环境营建智慧,并对当代西安城市的人居环境营建提出建议性的策略,以实现人居环境与水系的协调发展。
     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国内外人居环境、历史水系和西安城市历史研究现状和研究动态进行评述,提出相应的研究方法,点明论文的探新与研究框架;
     第二部分:为第二章明清西安城市水系与人居环境营建的背景,首先在分析西安城市发育的地理条件和水环境的基础之上,详述了明代以前各历史时期西安城水变迁的历史轨迹和发展演进历程,并结合明清西安城市建设的社会经济基础条件和明清西安水系营建的环境本底,探究明清西安城水互动的城址沿袭与嬗变;
     第三部分:包括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从明清西安城市水系与居住生活、生产防御和生态景观三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明清西安城市人居环境与水系之间的关系。其中第三章论述了明清时期西安府城居住空间、商贸文教空间和行政衙署空间与水系的互动演进关系;第四章从农业灌溉、军事防御和防灾体系等城市赖以生存的层面研究水系之于明清西安城市人居环境的作用;第五章从水系的景观生态职能对明清西安城市水系景观网络各组成部分加以分析,并通过园林绿化、水体廊道和河渠网络系统梳理城市人居环境与水系景观相融相生的空间格局。
     第四部分:为第六章明清西安城市水系保护与再利用的当代反思。在前述章节论述的基础上对明清时期西安人居环境营建的经验和智慧进行理论总结,与此同时比较剖析其他城市基于水系进行人居环境营建的相关案例,并结合当代西安城市水系与人居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水系的当代西安城市人居环境营建策略和建议,以资规划借鉴与建设实践的参考。
As the material support for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the canal system is animportant natural factor which restricts and affects the space layout of the city, also an coreelement which maintain the natural ecology and good human settlements. Xi 'an, which has agoo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urrounded with mountains and river, has developed canalsystem, is one of the best natural geographical position for urban location and development.From Fengjing and Haojing in the Zhou Dynasty, Xianyang in the Qin Dynasty, to Chang 'anin the Xihan, Sui and Tang Dynasties, then Xi 'an from the Five Dynasties, the Song and YuanDynasties to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canal system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the citysite selection and spatial layout of Xi 'an. To Xi 'an, which is the social, economical andmilitary town in the northwest region, effects on the canal system to city are not only reflectedon the changes of city site, but also rel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human settlements.Therefore, the thesis takes Xi'an’s human settlements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s theobjects of study, takes the relationship of canal system and human settlements as thebreakthrough point, through analyzing the changing process of canal system and urban humansettlements during the historical periods, reveals the deep-seated motivation that theimportance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n Qinling Mountain which is the mainconservation area of Xi'an’s river and canal system. On this basis, combined with socialeconom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urther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Xi'an andWei River on the city following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trend that city expandsalong the river on the city chang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Xi'an’s livinglife, production defense, ecological landscape of human settlements and the canal system in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s systematically combed, the construction wisdom of Xi'an’surban human settlements which based on the canal system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ssummarized, the proposed strategy about Xi'an’s urban human settlements is put forward, inorder to realiz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settlements and the canal system.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Part one: the first chapter is introduction.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are introduced,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 related concepts are defined, the human settlementsand the historical canal system at home and abroad, urban historical research status andresearch level of Xi 'an are reviewed, the corresponding research methods are put forward, the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framework of the thesis are illuminated.
     Part two: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Xi'an’s urban canalsystem and human settlements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First, on the basis of theanalysis about Xi'an’s urban development of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and river environment,the historical track a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Xi'an’s urban river changes in differenthistorical periods before the Ming Dynasty are amplified. Then, combined with the socialeconomic foundation conditions of Xi'an’s urban construction and the environmentalbackground of Xi'an’s urban canal system construction, inheritance and evolution of cityabout Xi'an’s city-canal interaction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re explored.
     Part three: including the third chapter, the fourth chapter and the fifth chapter.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Xi'an’s urban human settlements and canal system in the Ming and QingDynasties is intensive studied, mainly from three aspec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Xi'an’surban human settlements and living life, production defense, ecological landscape. The thirdchapter discusses the interactive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Xi'an’s living space,commercial and cultural space, administrative space and the canal system. The fourth chapterstudies the function of the canal system to Xi'an’s urban human settlements from three levelrelated to the survival of city,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military defense, and disaster preventionsystem. The fifth chapter analyzes each component part of landscape network of Xi'an’s urbancanal system, and combed the integrated spatial pattern of urban human settlements and canalsystem landscape through the landscape, the canal corridor, and the canal network.
     Part four: the sixth chapter is the contemporary reflection of Xi'an’s urban canal systemprotection and reuse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On the basis of discusses above thechapters, the experience and wisdom about Xi'an’s human settlements construction in the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re theoretical summarized.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relatedcases of other cities about human settlements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canal system, andcombined with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Xi'an’s urban canal system and human settlements inthe contemporary, the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of Xi'an’s urban human settlements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canal system are put forward to provide reference.
引文
[1]张富春,城市与水环境[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
    [2]仇保兴,我国城市水系遭遇六把刀,中国减灾[J],2005(9)
    [3](汉)司马相如,《上林赋》
    [4]朱士光,吴宏岐,古都西安·西安的历史变迁与发展[M],西安出版社,2003
    [5]彭静,廖文根,骆辉煌,城市水系建设的环境重塑,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J],2003(4)
    [6]贺为才,徽州城市村镇水系营建与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6
    [7]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M],2001
    [8]吴良镛,关于人居环境科学,城市发展研究[J],1996(1)
    [9]吴良镛,应积极创建人居环境学科,中国科学院院刊[J],2006(6)
    [10]吕维娟,一位外国学者眼中的中国城市化,城市规划[J],2006(10)
    [11]黄江,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人居环境自然观的文化解读,新视觉艺术[J],2011(2)
    [12]吴良镛,中国传统人居环境理念对当代城市设计的启发,世界建筑[J],2000(1)
    [13]傅熹年,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设计方法研究(上下)[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4]董鉴泓,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特征,城市规划学刊[J],2009(6)
    [15]汪德华,中国山水文化与城市规划[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16]刘承恩,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的设计探讨,规划师[J],2005(2)
    [17]王金岩,生命理性与多维生成——中国古代空间范式下规划体系隐性框架探源,规划师[J],2010(8)
    [18]谭其骧,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M],科学出版社,1982
    [19]华林甫,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学,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J],2001(3)
    [20]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第三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1]吴庆洲,中国古城防洪研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2]吴庆洲,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3]吴庆洲,中国军事建筑艺术(上下)[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24]贺为才,徽州村镇水系与营建技艺研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5]万谦,江陵城池与荆州城市御灾防卫体系研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6]马正林,中国历史城市地理[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27]邹卓君,杨建军,城市形态演变与城市水系动态关系探讨,规划师[J],2003(2)
    [28]李裕宏,水和北京——城市水系变迁[M],方志出版社,2004
    [29]黄盛璋,吴汝祚,关中农田水利的历史发展及其成就,农业遗产研究集刊(第2册)[M],中华书局,1958
    [30]黄盛璋,西安城市发展中的给水问题以及今后水源的利用,地理学报[J],1958(4)
    [31]黄盛璋,历史上的渭河水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1958(2)
    [32]史念海,论西安周围诸河流量的变化,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1992(3)
    [33]史念海,环绕长安的河流及有关的渠道,中国历史地理论丛[J],1996(1)
    [34]史念海,唐长安城的池沼与园林,中国历史地理论丛[J],1996(增刊)
    [35]吕卓民,西安城南潏交二水的历史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J],1990(2)
    [36]马正林,渭河水运和关中漕渠,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1983(4)
    [37]郭声波,隋唐长安的水利,唐史论丛(第四辑)[J],1988
    [38]藤田胜久,汉唐长安の都市水利,《中国水利史研究》(第22集)[J],1992
    [39]马正林,丰镐—长安—西安[M],陕西人民出版社,1978
    [40]武伯纶,西安历史述略[M],陕西人民出版社,1979
    [41]史念海,西安历史地图集[M],西安地图出版社,1996
    [42]吴宏岐,党安荣,明代西安秦王府城的若干问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J],1999(3)
    [43]吴宏岐,史红帅,关于清代西安城内满城和南城的若干问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J],2000(3)
    [44]史红帅,关于明清西安城内教育设施的发展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J],2000(4)
    [45]吴宏岐,史红帅,关于明清西安龙首、通济二渠的几个问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J],2000(1)
    [46]薛平拴,五代宋元时期古都长安商业的兴衰演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J],2004(1)
    [47]吴宏岐,抗战时期的西京筹备委员会及其对西安城市建设的贡献,中国历史地理论丛[J],2001(4)
    [48]郭文毅,吴宏岐,抗战时期陪都西京3种规划方案的比较研究,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2002(5)
    [49]阎希娟,吴宏岐,民国时期西安新市区的发展,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2(5)
    [50]足立喜六,长安史迹考[M],商务印书馆,1935
    [1](东汉)班固,《两都赋》,《文选》(上册)卷一
    [2](唐)王维,《终南山》
    [3](唐)唐太宗,《望终南山》
    [4]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编,西安市地理志[M],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
    [5](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三《陕西二》
    [6]朱士光,吴宏岐,古都西安·西安的历史变迁与发展[M],西安出版社,2003
    [7]《诗大雅文王有声》,《十三经注疏》,世界书局,1935
    [8](宋)王应麟,《诗考:诗地理考》卷四《镐京》,中华书局,2011
    [9]《十三经注疏》,世界书局,1935
    [10]《二十四史》,百衲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76
    [11]卢连成,西周丰镐两京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J],1988(3)
    [12](东汉)辛氏,《三秦记》
    [13]《史记秦始皇本纪》
    [14]《三辅黄图》
    [15](唐)杜牧,《阿房宫赋》
    [16]《史记项羽本纪》
    [17](北宋)宋敏求,《长安志》卷十三,毕沅校注,台北成文出版社
    [18](清)嘉庆修《长安县志·山川志下》卷十四
    [19]刘庆柱,《谈秦兰池宫地理位置等问题》几点质疑,人文杂志[J],1981(2)
    [20]考古研究所山西调查发掘队,丰镐一带考古调查简报,考古通讯创刊号[J],1955
    [21]马世之,关于西周都城遗址的探索,中州学刊[J],1987(5)
    [22]史念海,中国古都和文化[M],中华书局,1998
    [23]桑广书,秦末以来秦都咸阳地貌演变,地理科学[J],2005(6)
    [24]樊志民,秦农业历史研究[M],三秦出版社,1997
    [25]王学理,咸阳帝都记,三秦出版社,1999
    [26]《史记·商君列传》
    [27]雷冬霞,马光,都邑发展与水环境——从西安水环境的历史变迁看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基础.华中建筑[J],2003(1)
    [28]《汉书》卷二十九《沟血志》
    [29]史念海,环绕长安的河流及有关渠道,《中国历史地理论丛》[J],1996(1)
    [30]《旧唐书》卷二十《昭宗纪》
    [31]李昭淑,徐象平,李继瓒,西安水环境的历史变迁及治理对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J],2000(3)
    [32](清)屠寄,《蒙兀儿史记》卷七十六《安西王忙哥剌传》
    [33]《明史》卷四十二地理三
    [34]《清史稿》卷六十三志三十八
    [35]《明史》卷九十一《兵三》
    [36]张萍,城市经济发展与景观变迁—以明清陕西三原为例,中国社会历史评论[J],2006(01)
    [37]薛平栓,陕西历史人口地理[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38]史红帅,吴宏岐,西北重镇西安[M],西安出版社,2007
    [39](清)嘉庆《长安县志》卷二十五《循吏传·关从义传》
    [40]民国《续修陕西通志稿》卷八十六《人物十三》
    [41]数据摘自《历代人口规模—宋元明清时期》,西安人口网http://www.baidu.com/link?url=jG5YGJqjJ4zBBpC8yDF8xDh8vibi4V2kCmITr9EOPxqwNo2LV7AldNZU1TP9zmG_3IiTAVWswoBxQ9xsAq
    [42]曹树基,清代北方城市人口研究—兼与施坚雅商榷,中国人口科学[J],2001(4)
    [43](明)张瀚,《松窗梦语》卷四《商贾纪》
    [44]《续文献通考》卷二《田赋》
    [45]张萍,明清陕西商业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
    [46](清)康熙《咸宁县志》卷一《星典》
    [47]杨思植,杜甫亭,西安地区河流及水系的历史变迁,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1985(3)
    [48]《明史》卷六十八《河渠六·直省水利》
    [49](清)雍正《陕西通志》卷三十九《水利一》
    [50](清)嘉庆《咸宁县志》卷十《地理志》
    [51](民国)《续咸宁长安县志》卷四《地理志》
    [52]张景沸,景慧川编著,西安城墙史话[M],陕西旅游出版社,1987
    [53](清)嘉庆《松江府志》卷十三
    [54](清)光绪《宁海县志》卷三
    [55](清)嘉庆《咸宁县志》卷二《建置》
    [56](清)乾隆《西安府志》卷九《建置志》
    [57]《明史》卷三百零九《李自成传》
    [58](民国)《续修陕西省通志稿》卷八《城池》
    [59](清)乾隆《西安府志》卷九《建置志》
    [60]张永禄,西安古城墙[M],西安出版社,2007
    [61]史念海,唐长安城的池沼与园林.中国历史地理论丛[J],1999(增刊)
    [62]俞茂宏,西安古城墙和钟鼓楼:历史、艺术和科学[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63]《明太祖实录》卷八十七
    [64]史红帅,明清时期西安城市地理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65]《明太祖实录》卷五十一《洪武三年夏四月己未朔》
    [66]《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十七《洪武十一年三月癸酉朔》
    [67]《隋书》
    [68](清)雍正《高陵县志》卷四《祥异》
    [69]《明太祖实录》卷五十四
    [70]西安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西安市志》第二卷《城市基础设施》[M],西安出版社,2000
    [71](清)雍正《陕西通志》卷十五《公署》
    [72](民国)傅增湘《秦游日录》
    [1]柴彦威,城市空间[M],科学出版社,2000
    [2](北宋)宋敏求,《长安志》卷七
    [3]明皇明祖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M],齐鲁书社,1996
    [4](明)嘉靖《陕西通志》卷五《藩封》
    [5]史红帅,明清时期西安城市地理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6]刘凤云,明清城市的坊巷与社区——兼论传统文化在城市空间的折射,中国人民大学学报[J],2001(2)
    [7](清)嘉庆《咸宁县志》
    [8](清)嘉庆《长安县志》
    [9]余澍畴,秦陇回务纪略[M],神州国光社,1953
    [10]孟航,城市居住格局的历史变迁与和谐社会构建——以西安城市居住格局的历史变迁为例,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2(02)
    [11]陕西清理财政局编辑,《陕西全省财政说明书·岁入部·厘金》,清宣统元年排印本
    [12]西安市地名委员会、西安市民政局编,《陕西省西安市地名志》(内部资料),1986
    [13]张萍,明清陕西商业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14]郭敬仪,《旧社会西安东关商业掠影》,《陕西文史资料》第16辑[J],1984
    [15]明太祖宝训卷一
    [16]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重修西安府学文庙记》
    [17](明)《寰宇通志》卷九十二《西安府上·公廨》
    [18]《明宪宗实录》卷十二
    [19](清)康熙《长安县志》卷一
    [20]西安市水利志编撰委员会.西安市水利志[M],陕西省人民出版社,1999
    [21](清)毕沅,《关中胜迹图志》卷三《大川》
    [22]《明太祖实录》卷二百四十四
    [23](明)项忠,《新开通济渠记》
    [24]西安市水利志编纂委员会,西安市水利志[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25](明)王恕,《修龙首通济二渠碑记》
    [26](清)唐晏纂,刘承干校,《庚子西行记事》,《中国野史集成》编委会、四川大学图书馆编《中国野史集成》第四十七册[M],巴蜀书社,1993
    [27](民国)《续修陕西通志稿》卷一百九十八《风俗四》
    [28](清)伍铨萃,北游日记,台湾学生书局,1966
    [29]宗跃光,刘英姿,武鹏,南京中心市区居住用地水系可达性分析,西南交通大学学报[J],2009(12)
    [30]西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西安市志》第二卷《城市基础设施》[M],西安出版社,2000
    [31]陈道龙,戴冰,论婺源古建筑的风水选址,艺术百家[J],2007(1)
    [32]居阅时,明清都城北京城建筑象征的文化解释,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3(4)
    [33](明)陈梦和,阳宅集成[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
    [34](明)王君荣,阳宅十书[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1]左宗棠,左宗棠全集[M],书牍卷二十一,岳麓书社,1996年
    [2]李清凌,西北古代农田水利开发的三个高峰,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7(5)
    [3][明]嘉靖《陕西通志》卷三十八《政事二·水利》
    [4][清]嘉庆《咸宁县志》卷十《地理》
    [5]民国《续修陕西通志稿》卷五十七
    [6]李令福,关中水利开发与环境[M],人民出版社,2004年
    [7]张永禄,明清西安词典[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8]王桐龄,陕西旅行记[M],文化学社,1924年
    [9]民国《续陕西通志稿》卷六十一《水利五·附水利》
    [10]李凤岐,樊志民,陕西古代农业科技[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11][清]咸丰《同州府志》
    [12]《明太祖实录》卷八十七
    [13]史红帅,明清时期西安城市地理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14]《明太祖实录》卷五十一《洪武三年夏四月己未朔》
    [15]《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十七《洪武十一年三月癸酉朔》
    [16][清]康熙《陕西通志》卷三十二《艺文·制词》
    [17]中村圭尔,辛德勇,中国古代城市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
    [18]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19][清]雍正《陕西通志》
    [20]吴庆洲,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21][明]项忠,《新开通济渠记》
    [22]《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一十九
    [23][清]龙文彬,《明会要》卷七十二《方域二·亲王府》
    [24]《明太祖实录》卷六十
    [25]民国《咸宁长安两县续志》卷五《地理考下》
    [26]张景沸,景慧川,西安城墙史话[M],陕西旅游出版社,1987年
    [27]《武备志·守器》
    [28][清]嘉庆《咸宁县志·地理志》卷十
    [29][清]雍正《陕西通志》
    [30]周俊玲,明西安城墙瓮城防御体系,丝绸之路[J],1998(5):22
    [31]《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三
    [32]周俊玲,明南京城墙与西安城墙比较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03年
    [33][清]雍正《陕西通志》
    [34]西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西安市志》卷六《科教文卫》,西安出版社,2002年;张永禄,西安古城墙[M],西安出版社,2007年
    [35]郑连第,古代城市水利[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5年
    [36]《明经世文编》卷六十一《余肃敏公文集》“地方事类”
    [37]吴庆洲,中国古城防洪研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
    [38]《新唐书》卷三十六《五行志》
    [39]《农政全书》卷一十六《水利》
    [40]吴庆洲,中国古城防洪研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
    [41]民国《续修陕西省通志稿·城池》
    [42]《明史》卷七十二《志第四十八·职官一》
    [1]民国《续修陕西通志稿》卷131《古迹一》,引贾汉复撰《放生池碑记》
    [2][明]朱诚泳,《小鸣稿》卷五《兴庆池》
    [3][明]张瀚,《松窗梦语》卷二《西游纪》
    [4]民国《西京快览》第四编《名胜古迹》
    [5]民国《咸宁长安两县续志》卷七《祠祀考》
    [6][清]刘鉴撰,《慈恩寺功行碑记》,碑存慈恩寺
    [7][明]赵崡,《访古游记·游城南》
    [8][明]张瀚:《奚囊蠹余》卷三《饮何中丞荷亭分得夏荷二字》
    [9][明]朱诚咏,《小鸣稿》卷九《瑞莲亭记》
    [10][明]赵崡,《访古游记·游城南》
    [11][明]赵崡,《访古游记·游城南》
    [12][明]朱诚泳,《小鸣稿》卷十
    [13]朱士光,吴宏岐,古都西安—西安的历史变迁与发展[M],西安出版社,2003年
    [14][清]康熙《咸宁县志》卷二《建置》
    [15]《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三
    [16][明]项忠,《新开通济渠记》,碑存西安碑林
    [17][明]项忠,《新开通济渠记》,碑存西安碑林
    [18]吴庆洲,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19]马钟颜,西安市水利志[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20]吴家骅,景观形态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21]Forman,R.T,T.and Gordon.M,Landscape Ecology[M],New York:Wiley,1986
    [22]Bai Lianli,Fractal geometry appilication in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ofpatch pattern and patch dynamics,Ecological Modeling[J],2000
    [1][清]毕沅,《关中胜迹图志》卷三《大川》
    [2][明]王恕,《修龙首通济二渠碑记》,
    [3]《明太祖实录》卷六十
    [4]民国《咸宁长安两县续志》卷五《地理考下》
    [5]郭琦,陕西通史·历史地理卷[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6]《宋史》卷六十七《五行志五》
    [7]朱士光,中国古都与中华文化关系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4(1)
    [8]罗卿平,张召,自然水域与城市空间的双向渗透——丽水市滨江景观带设计启示,新建筑[J],2004(2)
    [9]吴雁华,傅桦,北京城市水系的特点、旅游开发与保护,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2004(25)
    [10]北京规划委员会,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皇城保护规划[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11]赵宁,北京城市运河、水系演变的历史研究[D],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12]张喆,渠滔,宋都水系规划工程的生态文化意义,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版)[J],2012(7)
    [13]王玉洁,李金路,白羽,裴文洋,王作鹏,一城宋韵半城水——从水系工程探索开封古城的宋韵复兴之路,城市规划[J],2009(12)
    [14]孙建国,杨士恒,开封城市旅游水系资源系统开发初探,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01(9)
    [15]陈天昊,基于开封宋都水系工程中的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16]耿明杰,安阳市城市水系环境建设对策研究,安阳工学院学报[J],2006(10)
    [17]安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阳市“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的通知,安政办〔2011〕181号文
    [18]孟红军,城水相依映苍穹——安阳市城市水系规划与建设综述,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J],2010(9)
    [19]赵天改,关中地区湖沼的历史变迁,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01年
    [20]于东飞,乔征,西安城市整体水环境的构建研究,安徽农业科技[J],2012(07)
    [21]邢忠,陈诚,河流水系与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发展研究[J],2007(1)
    [22]史念海,河山集(七)[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23][清]严如煜,《三省山内风土杂识》
    [24][清]嘉庆《咸宁县志》卷十《地理志》
    [25]陕西省水利厅,2010年陕西省水资源公报
    [26]西安市规划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大西安总体规划·战略篇,2013年
    [27]吴庆洲,中国古代的城市水系,华中建筑[J],1991(2)
    [28]王树声,弘扬东方古都壮美秩序探寻西安现代都市格局——大西安时代都市人居环境空间秩序的初步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2011(6)
    [29]吴庆洲,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30]赵建民,恢复京城水系——北京7·21暴雨过后的思考,今日中国论坛[J],2012(8)
    [31]赵俊英,城市水环境的再创造——以城西水系规划为例,山西建筑[J],2003(10)
    [1]《管子·度地》。
    [2]《管子·乘马》。
    [3]吴庆洲,中国古城选址与建设的历史经验与借鉴,城市规划[J],2000(9)、(10);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历史经验与借鉴,中外建筑[J],1996(4)。
    [1](汉)刘安:《淮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
    [2](后晋)刘昫,张昭远,贾纬:《旧唐书·五行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五行志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4]《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
    [5](宋)司马光撰,〔元〕胡三省音注,标点资治通鉴小组校点:《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95
    [6](元)脱脱:《宋史·五行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7](元)脱脱等撰:《辽史》,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简体字版
    [8](元)脱脱等撰:《金史》,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简体字版
    [9](元)骆天骤:《类编长安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10](元)李好文:《长安志图》,台北:台北商务印书馆,1969
    [11](明)马理等撰:《陕西通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2
    [12](明)龚辉撰:《全陕政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济南:齐鲁书社,1996
    [13](明)谭希思编辑:《皇明大政纂要》,湖南:思贤书局
    [14](明)张学颜等撰:《万历会计录》,国立北平图书馆民国24年据万历刻本晒印本。
    [15](清)嵇璜等纂:《清朝文献通考》,浙江:浙江书局,光绪八年
    [16]《明会典》,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7]《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4
    [18]《清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6
    [19](清)托律等重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清嘉庆二十三年刻本。
    [20](宋)薛正居:《旧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99
    [21](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99
    [22](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
    [23](宋)史撰:《宋本太平寰宇记》,北京:中华书局,1999
    [24](宋)王存:《元丰九域志》,北京:中华书局,1985
    [25]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6]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台北:商务印书馆,1985
    [27]徐宏祖:《徐霞客游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全国公共图书馆古籍文献编委会编:《中国西北稀见方志续集》(l一10卷),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7年7月版
    [2](明)李贤:《大明一统志》明天顺刻本,三秦出版社,1990年2月影印
    [3](明)赵廷瑞修、马理纂:嘉靖《陕西通志》四十卷,嘉靖二十一年刻本
    [4](明)李思孝修、冯从吾等纂:万历《陕西通志》三十五卷,万历三十九年刻本
    [5](清)贾汉复修、李楷纂:康熙《陕西通志》三十二卷、首三卷,清康熙六年刻本。
    [6](清)刘龄义修、沈青崖纂:雍正《陕西通志》一百卷、首一卷,清雍正十三年刻本
    [7]甘肃省古籍文献整理编译中心:《中国西北文献丛书·西北史地文献》,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10月影印
    [8](清)王志沂纂:道光《陕西志辑要》六卷、首一卷,清道光七年朝坂谢氏赐书堂刻本
    [9]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陕西省志—农牧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1月版
    [10]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陕西省志—地理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版
    [11]陕西省地方志编篆委员会编:《陕西省志—航运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3月版
    [12](民国)杨虎城、邵力子修:民国《续修陕西通志稿》二百二十四卷首一卷
    [13]民国23年铅印本,载《中国西北文献丛书—西北史地文献》,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10月影印
    [14](清)卢坤:《秦疆治略》,清道光年间刻本
    [15](清)舒其绅修、严长明纂:乾隆《西安府志》八十卷、首一卷,清乾隆四十四年刻本
    [16]西安市地名委员会、西安市民政局编:《陕西省西安市地名志》(内部资料),1986年版
    [17]西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西安市志》,西安:西安出版社,1996
    [18]西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西安市志》,2000
    [19](清)梁禹甸纂修:康熙《长安县志》八卷,清康熙七年刻本
    [20](清)张聪贤修、董曾臣纂:嘉庆《长安县志》三十六卷,清嘉庆二十年修清刻本。清嘉庆二十四年刻本
    [21](清)黄家鼎修、陈大经、杨生芝纂:康熙《咸宁县志》八卷,清康熙七年刻本。
    [22](清)高廷法、沈琮修、陆耀通、董裕诚纂:嘉庆《咸宁县志》二十六卷、首一卷
    [23](民国)翁柽监、宋联奎纂:民国《咸宁长安两县续志》二十二卷,民国25年铅印本
    [24]长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长安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5](明)赵德纂修:弘治《咸阳县志》十卷,明弘治七年刻本
    [26](清)江山秀修、师从德等纂、张枚增补:康熙《咸阳县志》四卷,清康熙四十四年增刻顺治本
    [27](清)陈尧书纂修:道光《续修咸阳县志》一卷,清道光十六年刻本
    [28](民国)刘安国修、吴廷锡、冯光裕纂:(民国)《重修咸阳县志》八卷,民国21年铅印本
    [29](清)《咸阳县乡土志》一卷,清光绪三十三年修,稿本
    [30]咸阳市秦都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秦都区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版
    [31](明)王联芳修、武士望纂:万历《临潼县志》四卷,明万历三十六年刻本
    [32](清)赵于京纂修:康熙《临潼县志》八卷,清康熙四十年刻本
    [33](清)史传远纂修:乾隆《临潼县志》九卷、图一卷,清乾隆四十一年刻本
    [34](清)安守和修、杨彦修纂:光绪《临潼县续志》二卷,清光绪十六年刻本
    [35](清)施助修、谭磨纂:光绪《临潼县续志》四卷,清光绪二十一年刻本
    [36](明)李东纂修、李进思续修:隆庆《蓝田县志》二卷,明嘉靖八年修、隆庆五年续修刻本
    [37](清)郭显贤修、杨呈藻纂:顺治《蓝田县志》四卷、首一卷,清顺治十七年刻本
    [38](清)郭显贤原本、李元异增修、李大捷等增纂:雍正《蓝田县志》四卷、首一卷,清雍正八年增刻顺治本
    [39](清)高显修、王开沃纂、马学赐续修、王莆续纂:嘉庆《蓝田县志》十六卷,清嘉庆元年刻本
    [40](清)胡元煐修、蒋湘南纂:道光《蓝田县志》十六卷,清道光十九年修、二十二年刻本
    [41](清)吕懋勋修、袁廷俊纂:光绪《蓝田县志》十六卷,清光绪元年刻本
    [42](民国)郝兆先修:民国《续修蓝田县志》二十二卷,民国30年
    [43](清)《蓝田县乡土志》二卷,清宣统二年抄本
    [44]蓝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蓝田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
    [45](明)刘璞修、赵崡纂:万历《鄠县志》十一卷,明万历间刻本
    [46](清)康如琏修、康弘祥纂:康熙《鄠县志》十二卷、图一卷,清康熙二十一年刻本
    [47](清)鲁一佐修、周梦熊纂:雍正《鄠县重续志》五卷,清雍正十年刻本
    [48]〔清)王以诚修、孙景烈纂:乾隆《鄠县新志》六卷,清乾隆四十二年刻本
    [49](民国)强云程、赵葆真修、吴继祖纂:民国《重修鄠县志》十卷、首一卷,民国22年西安酉山书局铅印本
    [50](清)佚名编:《鄠县乡土志》三卷,清光绪末年刻本
    [51]户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户县志》,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87
    [52](清)常毓坤修、李开甲等纂:光绪《孝义厅志》十二卷、首一卷,清光绪九年刻本
    [53](明)宋廷佐纂修:嘉靖《乾州志》二卷,明嘉靖间刻本
    [54](明)杨殿元篆修:崇祯《乾州志》二卷,明崇祯六年刻本
    [55](清)拜斯呼朗纂修:雍正《重修陕西乾州志》六卷,清雍正四年刻本
    [56](清)周铭旂纂修:光绪《乾州志稿》十四卷、首一卷,清光绪十年乾阳书院刻本
    [57](清)周铭旂纂:《乾州志稿补正》一卷,清光绪十七年刻本
    [58](民国)续俭、田屏轩修、范凝续纂:民国《乾县新志》十四卷、首一卷,民国30年铅印本
    [59](民国)庞文中修、任肇新、路孝愉纂:民国《盩厔县志》八卷,民国14年西安艺林印书社铅印本
    [60](清)左一芬纂修:《盩厔县乡土志》十五卷,清末抄本
    [61]周至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周至县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3年8月版
    [62](清)胡蛟龄纂修:乾隆《兴平县志》八卷,清乾隆元年刻本
    [63](清)顾声雷修、张埙纂:乾隆《兴平县志》二十五卷,清乾隆四十四年刻本
    [64](民国)王廷硅修、张元际、冯光裕纂:(民国)《重修兴平县志》八卷,民国12年西安艺林印书局铅印本
    [65](清)张元际编:《兴平县乡土志》六卷,清光绪三十三年活字本
    [66](明)吕柟纂修:嘉靖《高陵县志》七卷,明嘉靖二十年刻本
    [67](清)丁应松修、樊景颜纂:雍正《高陵县志》十卷、序图一卷,清雍正十年刻本
    [68](清)程维雍修、白遇道纂:光绪《高陵县志》八卷,清光绪七年修、十年刻本
    [69](民国)高陵县公署编:《高陵县乡土志》,民国初年稿本
    [70](明)连应魁修、李锦纂:嘉靖《泾阳县志》十二卷,明嘉靖二十六年刻本
    [71](清)王际有纂修:康熙《泾阳县志》清康熙九年刻本
    [72](清)屠楷纂修:雍正《泾阳县志》八卷,清雍正十年刻本
    [73](清)唐秉刚修、谭一预纂:乾隆《泾阳县后志》四卷,清乾隆十二年刻本
    [74](清)葛晨纂修:乾隆《泾阳县志》十卷,清乾隆四十三年刻本
    [75](清)胡元焕修、蒋湘南纂:道光《泾阳县志》三十卷,清道光二十二年刻本
    [76](清)刘懋官修、宋伯鲁、周斯亿纂:宣统《重修泾阳县志》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宣统三年天津华新印刷局铅印本
    [77](清)佚名编:《泾阳县乡土志》三卷,清光绪二十三年稿本
    [78](清)王介纂:《泾阳鲁桥镇志》不分卷,清道光元年刻本
    [79](民国)冯庚修、郭思锐纂:《续修泾阳县鲁桥镇城乡志》十二卷,民国12年西安精益印书馆铅印本
    [80]泾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泾阳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4月版
    [81](明)南轩纂、南师仲增订:万历《渭南县志》十六卷,明万历十八年刻、天启元年增刻本
    [82](清)尚九迁修、朱可衧纂:顺治《渭南县志》十六卷,清顺治十三年刻本
    [83](清)岳冠华纂修:雍正《渭南县志》十五卷,清雍正十年刻本
    [84](清)汪以诚纂修:乾隆《渭南志》十四卷,清乾隆四十三年刻本
    [85](清)何耿绳修、姚景衡纂:道光《重辑渭南县志》十八卷,清道光九年刻本
    [86](清)阎敬铭修、焦联甲纂:光绪《新续渭南县志》十二卷,清光绪十八年刻本
    [87]渭南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渭南县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2年11月版
    [88](明)张一英修、马檏纂:天启《同州志》十八卷,明天启五年刻本
    [89](清)张奎祥修、李之兰、张德泰纂:乾隆《同州府志》二十卷、首一卷,清乾隆六年刻本
    [90](清)闵鉴修、吴泰来纂:乾隆《同州府志》六十卷、首一卷,清乾隆四十六年刻本
    [91](清)李恩继、文廉修、蒋湘南纂:咸丰《同州府志》三十四卷、首一卷,清咸丰二年刻本
    [92](清)饶应祺修、马先登、王守恭纂:光绪《同州府续志》十六卷、首一卷,清光绪
    [1]朱士光.中国古都与中华文化关系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2]朱士光.论周秦汉唐文化对我国古代都城规划的影响.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
    [3]林文棋.我国古代城市建设中的生态思想及启示,规划师,2002(5)
    [4]吴庆洲.试论我国古城抗洪防涝的经验和成就,城市规划,1984(3)
    [5]吴庆洲.中国古代城市防洪初探.城市规划汇刊,1985(3)
    [6]吴庆洲.我国城市防洪综合体系及减灾对策.城市规划汇刊,1985(3)
    [7]吴庆洲.中国古城的选址与防御洪灾.自然科学史研究,1991(2)
    [8]吴庆洲.中国古城防洪的历史经验与借鉴.城市规划,2004(4~5)
    [9]吴庆洲.中国古城选址与建设的历史经验与借鉴(上).城市规划,2000(9)
    [10]吴庆洲.中国古城选址与建设的历史经验与借鉴(下).城市规划,2000(10)
    [11]吴庆洲.中国古代的城市水系.华中建筑,1991(2)
    [12]吴庆洲.中国古代城池防御体系的特点.第四届中国建筑史国际研讨会论文.上海,2007(6)
    [13]吴庆洲.中国古代哲学与古城规划.建筑学报,1995(8)
    [14]吴庆洲.象天法地意匠与中国古都规划.华中建筑,1996(2)
    [15]吴庆洲.中国古城选址的历史经验与借鉴.城市规划,2000(9)
    [16]吴庆洲.中国古代城池防御体系的特点.第四届中国建筑史国际研讨会论文.上海,2007(6)
    [17]杨文峰,李星敏,鲁渊平.陕西近50年来气候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陕西气象,2002(6)
    [18]王根绪,程国栋,徐中民.中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利用及其生态环境问题.自然资源学报,1999(4)
    [19]殷淑燕,黄春长.论关中盆地古代城市选址与渭河水文和河道变迁的关系.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20]张晓虹,郑召利.明清时期陕西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社会风尚的嬗递.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3)
    [21]马正林.论西安城址选择的地理基础.陕西师大学报(哲社版),1990(1)
    [22]吴宏岐.论唐末五代长安城的形制和布局特点.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2)
    [23]王亚文,曹明明.西安地区湿地的历史与现状.湿地科学,2005(2)
    [24]吴晓平.西安湿地的历史、现状及保护对策.陕西环境,2002(2)
    [25]董鸿闻,刘起鹤等.汉长安城遗址测绘研究获得的新信息.考古与文物,2001
    [26]王军.浅析古都长安水系衰竭的原因及其思考.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1
    [27]吴庆洲.唐宋明清京都排水排洪系统的研究.城市规划,1988(6)
    [28]吴庆洲.唐长安在城市防洪上的失误.自然科学史研究,1990(3)
    [29]吴庆洲.中国景观集称文化.华中建筑,1994(6)
    [30]李正最,吴雅琴.河流与城市生态系统.水电站设计,2001(4)
    [31]吴宏岐,雍际春.《水经·渭水注》若干历史水文地理问题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2)
    [32]甘枝茂,桑广书,甘锐.晚全新世渭河西安段河道变迁与土壤侵蚀.水土保持学报,2002(2)
    [33]昌森.对郑国渠淤灌“四万余顷”的新认识.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4)
    [34]朱士光,肖爱玲.古都西安的发展变迁及其与历史文化嬗变之关系.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35]李自智.秦九都八迁的路线问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2)
    [36]陕西长安户县调查与试掘简报.考古,1962(6)
    [37]杨朝霞.渭河沿流港口码头津渡的兴衰,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4)
    [38]崔玲.渭河水系廊道与古都西安城址变迁的关系研究.华中建筑,2009(2)
    [39]阎希娟.民国时期西安交通运输状况初探.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l)
    [40]李令福.龙脉、水脉和文脉——唐代曲江在都城长安的文化地位,唐都学刊2006(4)
    [41]史红帅.明清西安城市水利的发展变迁,朱士光、吴宏岐编《西北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小城镇发展论文集》,西安地图出版社,2003
    [42]林文棋.我国古代城市建设中的生态思想及启示,规划师,2002(5)
    [43]许正文.论曲江池的兴衰.唐都学刊,2002(3)
    [44]李瑞.唐长安商业空间形态分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2)
    [45]黄盛璋.西安城市发展中的给水问题以及今后水源的利用与开发.地理学报,1958(4)
    [46]张定青、曹象明、张崇.西安地区“泾渭水系”生态廊道建构理念与方法研究.中国园林,2012(6)
    [47]雷冬霞、马光.都邑发展与水环境——从西安城市水环境的历史变迁看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态基础.华中建筑,2003(1)
    [48]曹世雄.陕北农业经营制度的历史变迁以及对未来农业的设想.延安大学学报,1991(1)
    [49]钞晓鸿.明清时期陕西移民入迁与土客融合.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1)
    [50]钞晓鸿.明清时期的陕西商人资本.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l)
    [51]常青.近三百年陕西植棉述略.中国农史,1987(2)
    [52]陈良学、邹荣础.清代前期客民移垦与陕南的开发.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8(1)
    [53]陈良学、邹荣础.明代陕南屯田及移民.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8(1)
    [54]丛翰香.试述明代植棉和棉纺织业的发展.中国史研究,1980(1)
    [55]岱宗.明清西北城市的市民社会经济生活.兰州学刊,1989(1)
    [56]耿占军.清代陕西经济作物的地理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4)
    [57]耿占军.清代陕西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唐都学刊,1992(4)
    [58]郭敬仪.旧社会西安东关商业掠影.陕西文史资料,1990(3)
    [59]李德民、周世春.论陕西近代旱荒的影响及成因.西北大学之报,1994(3)
    [60]李登弟、朱凯.史籍方志中关于陕西水旱灾情的记述.人文杂志,1982(5)
    [61]魏丽英.明清时期西北城市的“商帮”.兰州学刊,1987(2)
    [62]萧正洪.清代陕南种植业的盛衰及其原因.中国农史,1988(4)
    [63]辛德勇.长安城兴起与发展的交通基础.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2)
    [64]张萍.明代陕北蒙汉边界区军事城镇商业化.民族研究,2003(6)
    [65]张晓虹、郑召利.明清时期陕西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社会风尚的嬗递.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3)
    [66]赵安启.唐长安城选址和建设思想简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5)
    [67]史念海.论西安周围诸河流量的变化.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3)
    [68]王亚文,曹明明.西安地区湿地的历史与现状,湿地科学,2005(2)
    [69]史念海.汉唐长安城与生态环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1)
    [70]史念海.唐长安城的池沼与园林,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增刊
    [71]曹立坤,刘玉玲,甘宗胜.西安市水问题现状分析与节水对策研究.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7(6)
    [72]张学峰.西北地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对策闭,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
    [73]吴晓平.西安湿地的历史、现状及保护对策,陕西环境,2002(2)
    [74]左鹏.唐代曲江空间意义的透视,历史地理(第十九辑),2003
    [75]吴宏岐,雍际春.《水经·渭水注》若干历史水文地理问题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2)
    [76]吴宏岐.论唐末五代长安城的形制和布局特点,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2)
    [77]黄建军.陕西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威胁研究,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
    [78]刘科伟,陈宗兴.陕西省城镇发展的回顾与展望明,经济地理,1995(3)
    [79]刘科伟,尹怀庭.陕西城市化发展战略探讨,规划师,2000(3)
    [80]昌森.对郑国渠淤灌“四万余顷”的新认识,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4)
    [81]杨朝霞.渭河沿流港口码头津渡的兴衰,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4)
    [82]阎希娟.民国时期西安交通运输状况初探,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1)
    [83]李瑞.唐长安商业空间形态分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2)
    [84]于东飞,乔征.西安城市整体水环境的构建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2(07)
    [85] Todaro,M.P.(1969):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Developed Countr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59(1)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吴良镛:中国院士书系,建筑·城市·人居环境.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3]周谷城:中国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4]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5]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6]贺业矩: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论丛.北京:中国建筑主业出版社,1986
    [7]郭引强:华夏文明的核心——古代都城.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8]谢世俊:中国古代气象史稿.重庆出版社,1992
    [9]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
    [10]中国古代建筑史编写组:中国古代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11]孔颖达: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12]史念海:河山集(七).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3]史念海:中国历史地理纲要.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
    [14]史念海:唐代历史地理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5]马正林:中国城市历史地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16]马正林:丰镐—长安—西安.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78
    [17]李允鉌:华夏意匠.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82
    [18]朱士光,吴宏岐:古都西安:西安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西安:西安出版社,2003
    [19]史红帅,吴宏岐:西北重镇西安——古都西安丛书.西安:西安出版社,2007
    [20]史红帅:明清时期西安城市地理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1]陈桥驿:中国历史名城.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
    [22]吴庆洲:中国古代城市防洪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23]吴庆洲: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4]吴庆洲:中国军事建筑艺术.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25]吴庆洲:世界建筑史图集.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6]吴庆洲:中国民族建筑.第五卷.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9
    [27](美)斯皮罗科斯托夫: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8]张永禄:明清西安词典.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29]佟裕哲:陕西古代景园建筑.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30]和红星:古都西安特色城市.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1]和红星:西安於我:一个规划师眼中的西安城市变迁.7影响记忆.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
    [32]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西安地理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
    [33]朱士光:古都西安—西安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西安,西安出版社,2003
    [34]朱士光:黄土高原地区环境变迁及其治理.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9
    [35]李之勤:西北史地研究.郑州:中州出版社,1994
    [36]武伯纶:西安历史述略.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79
    [37]李域铮:西安碑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38]李令福:古都西安城市布局及其地理基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9](清)毕沅:关中胜迹图志.西安:西京日报社,民国23年(1934年)
    [40]西安市地方志馆等:西安通览.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41]白尔恒等:沟洫佚闻杂录.北京:中华书局,2003
    [42]艾冲:明代陕西四镇长城.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43]陈良学:湖广移民与陕南开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
    [44]方行、经君健、魏金玉:中国经济通史(清代经济卷).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45]傅衣凌: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46]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47]耿占军:清代陕西农业地理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
    [48]史念海、张岂之:陕西通史(1-14)卷.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9]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2
    [50]郭蕴静:清代商业史.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51]韩大成:明代城市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52]黄冕堂:清史治要.济南:齐鲁书社,1990
    [53]姜守鹏:明清北方市场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54]李刚:陕西商帮史.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
    [55]李清洨:西北经济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56]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1840一1911)第l、2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
    [57]王聚保:关中八景史话.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58]唐海彬:陕西省经济地理.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
    [59]田培栋:明清时代陕西社会经济史.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0]李世华:陕西古代道路交通史.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
    [61]王开:陕西航运史.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62]王日根:乡土之链—明清会馆与社会变迁.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63]王卫平:明清时期江南城市史研究:以苏州为中心.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4]王致中、魏丽英:明清西北社会经济史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
    [65]魏永理:中国西北近代开发史.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
    [66]杨绳信:清末陕甘概况.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
    [67]政协陕西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陕西文史资料第l-23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3月版。
    [68]政协西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西安文史资料第1-14辑.内部发行
    [69]政协西安市碑林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碑林文史资料第1-10辑.内部发行
    [70]北京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城市河流生态修复手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71]汪霞:城市理水——水域空间景观规划与建设.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
    [72]阮仪三、王景慧、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73]秦浩:隋唐考古.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74]马长寿: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75]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唐长安大明宫.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
    [76]柏明:唐长安太平坊与实际寺.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
    [77]罗伯特.克里尔,(南通市土木建筑学会)钟山等译:城市空间.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
    [78]董鉴泓、阮仪三:名城文化鉴赏与保护.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3
    [79] DanielE.Williams《:Sustainable Design:Ecology,Architecture,and Planning》,2007
    [80] A·E·J·Morris:History of Urban Form:Befor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2nded,Longman Scientific&Technical,Burnt Mill,1979
    [1]赵天改:关中地区湖沼的历史变迁.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2]朱永杰:五代至元时期西安城市地理的初步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3]刘景纯:清代黄土高原地区城镇地理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4]温亚斌:隋唐长安城“八水五渠”的水系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5]唐登红:西安明护城河及其环境的保护与利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6]王军:中国古都建设与自然的变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
    [7]唐登红:西安明城护城河及其环境的保护与利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8]赵天改:关中地区湖沼的历史变迁.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9]郑炜:西安明城区城市肌理初探——西安明城区城市形态深层结构研究.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0]吕航:西安明城区建筑高度控制问题初探——西安明城区城市形态深层结构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1]冯华真:西安明城区居住建筑尺度研究——西安明城区城市形态深层结构系列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2]陈珊:西安穆斯林聚居区居住文化与生活环境保护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3]刘超:西安顺城巷区段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4]张凌:遗产、载体与记忆——西安书院门、北院门和德福巷历史街道保护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15]何哲:尺度的记忆——西安明城区保护中的尺度问题初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16]吕楠:西安城墙内侧历史地段保护规划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