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文学“士不遇”主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士不遇”作为中国古代文学恒久而普遍的主题之一,肇始于先秦,彰显于两汉,贯穿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始终。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传统主题,“士不遇”历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对于西汉文学中“士不遇”主题的研究还有待深入。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对西汉文学中的“士不遇”主题作一个系统而全面的研究。
     全文主体部分共分四章。
     第一章主要对于汉武帝之前即从西汉建国至汉武帝即位之前这段历史时期内的“士不遇”主题的创作情况进行探讨。其中分析了中央士人与藩国士人的以“不遇”为主题的创作,并对于此期士人慨叹自己“不遇”的原因进行了说明。
     第二章主要论述汉武帝时期的“士不遇”主题的创作情况。论文按照创作者身份的不同进行简单的归类,结合创作者的人生行迹分别论述他们的以“士不遇”为主题的创作。在分析单篇作品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汉武帝时期“士不遇”主题的总体特征,并对其形成的原因,从社会历史文化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第三章主要探讨武帝以后即从汉昭帝即位至西汉末这一段历史时期内的“士不遇”主题的创作情况。在对以“士不遇”为主题的作品进行深入、细致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此期“士不遇”创作与前期相比所表现出的新变。对于这种新变产生的原因,论文从社会、政治、文化、社会思潮诸方面进行了分析。
     第四章主要探讨“士不遇”这一主题类型在西汉得以凸显的原因以及西汉文学中“士不遇”情感的表达方式。论文从两方面分析了“士不遇”主题凸显于西汉文坛的原因。总体上来说,身处于汉代却有着战国士人的人格理想,这种主观理想与客观历史形势的冲突是西汉士人慨叹“不遇”的根源所在。考察西汉时期以“士不遇”为主题的创作,士人表达自己的“不遇”情怀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总体上可以分为四类:1、直抒胸臆;2、借人抒怀;3、设客难己;4、寓情景物。论文在这种简单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各种表达方式的特点。
"The gentleman does not meet",as one of permanent and universal subjects of the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initiated in pre-Qin,showed in Lianghan,passed through the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throughout.As a traditional subject of the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The gentleman does not meet" always receives people's widespread attention.However,to the subject "The gentleman does not meet" in the West Han Dynasty,depth studies have to research.Basing on the fruit of the predecessor,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make a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n the subject of"The gentleman does not meet" of the West Han Dynasty literature.
     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probes into the creation of the subject of "the gentleman not to meet",before the Emperor Wu of Han,namely from the West Han's foundation to the period that before the Emperor Wu of Han haired the seat.And it has analyzed the creation of the subject which is about the central gentleman and the vassal state gentleman and has explained the reason why the gentleman signed.
     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elaborates the creation of the subject of"the gentleman not to meet" during the Emperor Wu of Han.The paper carries on the simple classif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reators' status,elaborates the creation of the creators,unifying the creators' lives.Basing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ingle work,we summarized the overal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bject of the Emperor Wu of Han,and deeply analyzed the reason from the social history culture aspect.
     The third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reation of the subject of "the gentleman not to meet",after the time when the emperor of Zhao of Han haired the seat to the end of the West Han Dynasty.On the basis of the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work about the subject of "The gentleman does not meet",it sums up the new changes during this period of the subject.To the reason which produced the new changes,this article analyzes from various aspects,such as society,polity,culture,social ideological trend.
     The fourth chapter mainly explores the reason why "the gentleman does not meet" as a subject type was highlighted in the West Hart Dynasty,as well as the emotion turn of expression.About the former,the paper analyzes from two aspects.On the whole,the gentleman persons living in the Han Dynasty while lingering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ideal of subjective with the objective Historical situation is the root why they sighed.Exploring the works of the subject of "the gentleman does not meet",the expression forms are varied.On the whole,it may divides into four kinds:1.expresses the feeling straight;2,expresses feeling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human;3,supposes guest difficult oneself;4,lodges the sentiment scenery.The paper has further analyzed each form's characteristics on the basis of the classification.
引文
[1]褚斌杰《诗经全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3页。
    [2](汉)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第1756页。后引《汉书》均出自此本。
    [3](战国)宋玉《九辩》,黄灵庚疏证《楚辞章句疏证》,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二册,第581-582页。
    [4](清)王先谦《荀子集解》,《诸子集成》,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二册,卷十八,第318-320页。
    [1]王进明《西汉“士不遇”赋透析-以贾谊、董仲舒、司马迁为研究对象》,延边大学,2006年5月。
    [2]吴奇《论“屈原话题”与前汉士人的“不遇”情结》,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4月。
    [3]林小云《两汉“士不遇”赋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4月。
    [1](汉)班固《汉书·诸侯王表》,第392-393页。
    [1](汉)桓谭《新论》,(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一册,第539页。
    [2](清)赵翼《题元遗山集》,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选注,《清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31页。
    [3](汉)班固《汉书·贾谊传》,第2265页。此节所引未注明者均出此传。
    [1](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第2492页。
    [2](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第2493页。
    [3](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第2493页。
    [1](清)刘熙载《艺概·赋概》,《续修四库全书·集部·诗文评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卷三,第512-513页。
    [2](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第2494页。
    [3]同[2]。
    [4](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第2496页。
    [1](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第2496页。
    [2](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第2500页。
    [3](汉)班固《汉书·贾谊传》,第2230页。
    [1]黄灵庚疏证《楚辞章句疏证》,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五册,第2701页。
    [2](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203页。
    [3](明)王夫之《楚辞通释》,《续修四库全书·集部·楚辞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十一卷,第272页。
    [4]有关这一问题的详细论述见龚克昌先生的《中国辞赋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90-291页。
    [5]黄灵庚疏证《楚辞章句疏证》,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五册,第2701页。
    [6]黄灵庚疏证《楚辞章句疏证》,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五册,第2715-2725页。
    [1](汉)贾谊《旱云赋》,(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一册,第208页。
    [2]《古文苑》题注,《文津阁四库全书·集部·总集类》,商务印书馆2005年影印,卷三,第512页。本论文凡引《古文苑》语均出自此本。
    [3](汉)班固《汉书·贾邹枚路传》,第2338页。
    [4](汉)班固《汉书·贾邹枚路传》,第2343页。
    [5](汉)班固《汉书·淮南王传》,第2145页。
    [6](晋)葛洪撰周天游校注《西京杂记》,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8-191页。
    [1](汉)班固《汉书·艺文志》,第1747页。
    [2]黄灵庚疏证《楚辞章句疏证》,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五册,第2649-2650页。
    [1](汉)班固《汉书·邹阳传》,第2353页。
    [2]黄灵庚疏证《楚辞章句疏证》,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五册,第2650-2676页。
    [3](汉)班固《汉书·邹阳传》,第2343页。此节所引未注明者均出自本传。
    [1](汉)班固《汉书.公孙弘卜式兄宽传》,第2634页。
    [2](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第2495页。
    [3](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传》,第2999页。
    [1](东晋)常璩撰 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成都时代出版社,2007年版,第116页。
    [1](汉)司马相如《长门赋》,(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第一册,第245页。
    [2](汉)班固《汉书·东方朔传》,第2873-2874页。
    [3](汉)班固《汉书·东方朔传》,第2841页。
    [1]黄灵庚疏证《楚辞章句疏证》,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四册,第2232-2234页。
    [2]黄灵庚疏证《楚辞章句疏证》,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四册,第2337页。
    [3](汉)班固《汉书·东方朔传》,第2863-2864页。
    [1](汉)班固《汉书·东方朔传》,第2864页。
    [1](汉)班固《汉书·东方朔传》,第2868页。
    [2](汉)班固《汉书·东方朔传》,第2872页。
    [3](汉)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第3117页。
    [4](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第2495页。此节所引有关于董仲舒部分未注明者均出自此传。
    [1]《古文苑》,卷三,第513页。
    [1](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第3293页。此节所引有关于司马迁部分未注明者均出自此序。
    [2](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第2729页。
    [3](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第3300页。
    [1](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叔齐列传》,第2124-2125页。
    [2](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第2482页。
    [3](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第2503页。
    [1](清)李晚芳《读史管见》卷二,转引自孟修祥《论司马迁“发愤著书”与对屈原人格精神的认同》,《咸宁学院学报》,第23卷第4期,2003年8月,第36-38页。
    [2](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第2876页。
    [3](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第2726页。
    [4](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第2736页。
    [1](汉)司马迁《悲士不遇赋》,(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一册,第270页。
    [1](汉)班固《汉书·东方朔传》,第2864-2865页。
    [1](汉)班固《汉书·诸侯王表》,第395页。
    [2](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二册,第638页。
    [3](汉)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第2964页。
    [1](汉)班固《汉书·佞幸列传》,第3741页。
    [2](汉)班固《汉书·扬雄传》,第3514页。
    [3](汉)班固《汉书·扬雄传》,第3515页。此节所引未注明者均出自此传。
    [1](明)李贽著《焚书》,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一卷,第184页。
    [2](汉)班固《汉书·扬雄传》,第3566页。
    [1](汉)班固《汉书·扬雄传》,第3578页。
    [2]《古文苑》,卷四,第516页.
    [1](汉)班固《汉书·杨恽传》,第2889页。此节所引有关于杨恽部分未注明者均出自此传。
    [1]《古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上册,第362页。
    [2](汉)班固《汉书·王褒传》,第2827-2828页。
    [1]黄灵庚疏证《楚辞章句疏证》,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四册,第2166-2216页。
    [2](宋)朱熹《楚辞辩证》,《楚辞集注》,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本,1990年,第216页。
    [3](汉)班固《汉书·刘向传》,第1950-1966页。
    [1]黄灵庚疏证《楚辞章句疏证》,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四册,第2588-2592页。
    [2](汉)刘向《说苑》,《文津阁四库全书·子部·儒家类》,商务印书馆2005年影印,第231册,卷十七,第306页。
    [3](汉)刘歆《遂初赋》,(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一册,第345页。
    [4](汉)班固《汉书·刘歆传》,第1972页。
    [1](汉)刘歆《遂初赋》,(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一册,第345页。
    [1]黄灵庚疏证《楚辞章句疏证》,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四册,第2166-2216页。
    [1](汉)班固《汉书·杨恽传》,第2896页。
    [2](汉)刘向《九叹》,黄灵庚疏证《楚辞章句疏证》,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四册,第2588-2592页。
    [3](汉)班固《汉书·扬雄传》,第3517页。下引有关于扬雄部分未注明者均出自此传。
    [4]《古文苑》,卷四,第515-516页。
    [5](汉)刘歆《遂初赋》,(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一册,第346页。
    [1](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第2500页。
    [2](汉)司马迁《悲士不遇赋》,(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一册,第271页。
    [3](汉)班固《汉书·眭弘传》,第3154页。
    [4](汉)班固《汉书·盖宽饶传》,第3247页。
    [5](汉)班固《汉书·李寻传》,第3192页。
    [6]同[5]。
    [1](汉)班固《汉书·艺文志》,第1756页。
    [2]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1页。
    [3](清)焦循撰《孟子正义》,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11页。
    [1](三国)曹植《与杨德祖书》,(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二册,第1140页。
    [2](汉)王充《论衡·效力篇》,《诸子集成》,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七册,第130页。
    [1](汉)张衡《应间赋》,《后汉书·张衡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904页。
    [2]戴望著《管子校正·霸言》,《诸子集成》,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五册,卷九,第142页。
    [3](汉)刘向集录《战国策》,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上册,第88页。
    [4]《吕氏春秋·赞能》,《诸子集成》,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六册,卷二十四,第309页。
    [5](汉)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第2345页。
    [6]《淮南子·修务训》,《诸子集成》,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七册,卷十九,第1325-1326页。
    [1](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二册,第637-638页。
    [2](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二册,第638页。
    [3](汉)班固《汉书·扬雄传》,第3570页。
    [4](汉)司马迁《史记·卫将军镖骑列传》,第2946页。
    [5](汉)桓宽《盐铁论·晁错第八》,《诸子集成》,中结书局1954年版,第七册,卷二,第9-10页。
    [6](汉)班固《汉书·贾山传》,第2330页。
    [1]《古文苑》,卷三,第513页。
    [1]《古文苑》,卷三,第513页。
    [2](汉)司马迁《悲士不遇赋》,(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71页。
    [3](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第2482页。
    [4](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第2490页。
    [1](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第2492页。
    [2](汉)司马相如《长门赋》,(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65年,第245页。
    [1]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6页。
    [2](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第3207页。
    [1](汉)司马相如《长门赋》,(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一册,第245页。
    [2](汉)班固《汉书·杨恽传》,第2896页。
    [3](汉)刘歆《遂初赋》,(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一册,第345页。
    [1]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3.
    [2][25]鲁迅.汉文学史纲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25、51.
    [3]马积高.赋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70-99.
    [4][17][18][23][24]龚克昌.中国辞赋研究[C].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288-320、319、319、416、414.
    [5]袁行霈.中国文学史(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35.
    [6]许结.汉代文学思想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125.
    [7]赵敏俐.汉代诗歌史论[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114-125.
    [8]鲍鹏山.中国古代文学通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13.
    [9][27]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208-216、223-228、314.
    [10]汪耀明.贾谊和西汉文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55-172.
    [11]冯良方.汉骚赋“悲士不遇”主题论[J].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89,(3):50-56.
    [12]尚永亮.忠奸之争与感士不遇-论屈原贾谊意识倾向及其在贬谪文化史上的模式意义[J].社会科学战线,1997,(4):90-97.
    [13]池万兴.从西汉“士不遇”赋看西汉文士的“不遇”现象[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5,(4):43-48
    [14]赵国乾.中国文学“士不遇”主题的文化审美阐释[J].云南社会科学,2004,(3):117-121.
    [15]侯立兵.汉代文人屈原情结的心理结构[J].中国文学研究,2003,(3):27-30.
    [16]张克锋.论汉代辞赋中的悲士不遇主题及士人心态[J].甘肃社会科学,2007,(1):175-178.
    [19][30][31]徐复观.两汉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一卷,168、第三卷,68、第一卷,167.
    [20]钱志熙.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M].东方出版社,1997.125.
    [21][22]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137、137.
    [26]钱钟书.管锥编(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2.306.
    [28]季镇淮.司马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69.
    [29]赵怀忠.司马迁(悲士不遇赋)二题[J].渭南师专学报,1999(3):14-15.
    [32]林小云.西汉“士不遇”赋与士人心态[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4(2):32.
    《春秋战国士人与政治》,王长华,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东汉士风与文学》,蓝旭,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赋体文学的文化阐释》,许结,中华书局,2005年。
    《赋史》,马积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汉代文人与文学观念的演进》,于迎春,东方出版社,1997年。
    《汉代文学思想史》,许结,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汉赋通论》,万光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汉代诗歌史论》,赵敏俐,吉林教育出版社,2006年。
    《汉文学史纲要》,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
    《汉初士风与汉初文学》,程世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汉书》,班固,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
    《汉代学术史略》,顾颉刚,东方出版社,2005年。
    《汉代学术史》,王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经学与汉代社会》,张涛,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贾谊和西汉文学》,汪耀明,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两汉思想史》,徐复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论语译注》,杨伯峻,中华书局,1980年。
    《两汉文学》,卞孝萱、王琳,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
    《全汉赋》,费振刚、 胡双宝、 宗明华辑校,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秦汉士史》,于迎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严可均辑,中华书局,1965年。
    《秦汉的方士与儒生》,顾颉刚,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秦汉史》,吕思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盛世悲音-汉代文人的生命感叹》,杨树增、陈桐生、王传飞,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
    《说苑探微》,许素非,太白书屋,1989年。
    《史记新论》,白寿彝,求实出版社,1981年。
    《司马迁和史记》,胡佩韦,中华书局,1962年。
    《司马迁》,季镇淮,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
    《史汉研究》,郑鹤声,商务印书馆,1933年。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李长之,三联书店,1984年。
    《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史记》,司马迁,中华书局标点本,1959年。
    《文化视野中的汉代文学》,张新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文心雕龙今译》,周振甫,中华书局,2004年。
    《西汉文学思想史》,张峰屹,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徐复观文集》,李维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先秦两汉文学研究》,费振刚,北京出版社,2003年。
    《先秦两汉文学史料学》,曹道衡、刘跃进,中华书局,2005年。
    《中国辞赋发展史》,郭维森、许结,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
    《中国古代文学通论》,鲍鹏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中国文学发展史》,刘大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张少康、刘三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中国散文史》,郭预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中国辞赋研究》,龚克昌,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
    [1]《汉骚赋“悲士不遇”主题论》,冯良方,《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89年第3期。
    [2]《忠奸之争与感士不遇-论屈原贾谊意识倾向及其在贬谪文化史上的模式意义》,尚永亮,《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4期。
    [3]《从西汉“士不遇”赋看西汉文士的“不遇”现象》,池万兴,《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
    [4]《中国文学“士不遇”主题的文化审美阐释》,赵国乾,《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5]《西汉“士不遇”赋透析-以贾谊、董仲舒、司马迁为研究对象》,王进明硕士论文,延边大学,2006年5月。
    [6]《论“屈原话题”与前汉士人的“不遇”情结》,吴奇硕士论文,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4月。
    [7]《两汉“士不遇”赋研究》,林小云硕士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4月。
    [8]《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及其历史演变》,陈子谦,《厦门大学学报》,1981年第1期。
    [9]《试论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傅昭生,《汉宁师院学报》,1983年第1期。
    [10]《司马迁“发愤著书”说浅论》,顾植、王晓枫,《山西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
    [11]《汉代“士不遇”赋研究》,孙亭玉,《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