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元成帝时期奏疏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治国理念的转变使儒生政治在汉元帝朝成为了现实,随着儒生地位的提高,儒学对社会的影响渗透到社会每个角落。所以本文以汉元成帝时期(公元前48—前8年)奏疏为研究对象,来探究儒学如何影响奏疏。文章主体部分为三章:
     第一章探讨了汉元成帝时期奏疏产生的时代背景。汉元成帝时期,社会走向了衰落:经济衰退、帝权旁落、官吏贪残不法。这种政治现实使奢侈风俗愈演愈烈。另外汉元、成帝实行儒生政治制度,提高了儒生的政治地位。本文认为以上这些转变的现实是元成帝时期奏疏发生变化的外部条件。
     第二章探讨了汉元成帝时期奏疏的内容特点和文化渊源。第一节论述了汉元成帝时期奏疏重教化、尚礼制的现象与儒家政治文化理想的关系。通过对儒家政治文化理想的分析,认识到儒家政治的特点是:以教化、礼制作为施政手段,以社会道德文化秩序的完善作为政治的终极目标。由此,指出汉元成帝时期奏疏“德化”、“礼制”主题正是儒家政治文化理想在文章中的演绎。第二节对汉元成帝时期奏疏言灾异的现象进行了剖析。文章在对汉元帝以前天人感应思想梳理中,认识到: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体系的构建促成了儒学阴阳化,即他把儒家思想融入到阴阳灾异、祥瑞等现象的言说之中。最后指出奏疏言灾异是儒生在帝王专制历史条件下谋求话语权的一种策略。
     第三章论述了汉元成帝时期奏疏的风格特点。在汉元成帝时期奏疏与西汉前期奏疏风格的比较分析中,发现汉元帝以前奏疏“以气为主”的特点较为突出,自元帝时起奏疏“以理为主”的特点更为突出。认为汉元成帝时期奏疏以儒家义理的阐释为主,行文具有醇厚的特点。最后文章探讨了这种风格转变的原因。
Conceptional chang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tate affairs contribute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onfucianist politics during Emperor Yuan's reign in Western Han dynasty.Confucianism became influential throughout almost every hole and comer of the society with the Confucian scholars rising in social and political ranks.This in turn results in the exploration of this thesis based on the Confucian influence by way of Memorials to the Thrones during Emperor Yuan and Emperor Cheng periods(from 48 B.C.to 8 B.C.).And the body of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Chapter one is concerned about the background of Emperor Yuan's reign,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declinations in economy,bureaucracy,endangered empery and the monopolization of powers by the relatives on the side of the Empress.This political reality exacerbated the prevailing extravagant vogue.In addition,the governmental implementation of Confucianist administration improved the political status of the Confucian Scholars.The thesis tends to consider that all the above mentioned were the outside factors which had resulted in the changes in thematic concern of the memorials of the time.
     Chapter two discusses the origi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emes of the memorials of the period.The first section centers o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subject-oriented emphasis both on rituality and moralization as a literary trend and the Confucian ideal,political and cultural.And the analysis of this ideal will throw light on the features of the Confucianist politics,that is,moralization and rituality are only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to realize the ultimate goals of the perfection of social ethics and culture.Therefore,the themes are only the deduction of the Confucianism embodied in politics and culture.The second section analyzes the headstream of the memorials focused on contemporary natural catastrophes and anomalies. The pectination of Dong Zhongshu's doctrine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eaven and man draws forth the conclusion that Dong's thought i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Pre-Qin period Heaven and man concepts,Yin and Yang theory,auspices and evil prefigurement;and Yin-Yang,auspices and catastrophes are only employed to blazon forth the Confucianism—or his doctrine of Heaven and man had already blended with the Confucian idealistic system of politics and culture.Hereon the thesis goes further into the investigation of why these are so much argued in memorials—it's just a strategic deterrent to the absolute monarch under the given historical situations.In this way the catastrophes and anomalies prevailing the memorials are closely paralleled with the blending of theory of Yin-Yang with Dong's doctrine.
     Chapter three comes to the styl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Yuan-Cheng memorials in comparison with those of former time of Western Han Dynasty.The findings are that memorials before Emperor Yuan are evidently characterized by the authors' aspiration in contrast to argument by authors of and after the reign of Emperor Yuan;the memorials to Emperors Yuan and Cheng are generally pure and mellow with the elucidation of Confucianism.The thesis concludes in a discussion of the stylistic changeover of memorials on the whole.
引文
[1]班固《汉书》,中华书局 1962年版,卷七十五,第3156页。
    [2]班固《汉书》,中华书局 1962年版,卷二十四上,第1137页。
    [3]班固《汉书》,中华书局 1962年版,卷九十三,第3741页。
    [4]班固《汉书》,中华书局 1962年版,卷九,第283页。
    [5]桓谭《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第20页。
    [6]据《汉书·史丹传》“是时”为建昭中,即前38-前33年间(第3376页)
    [1]班固《汉书》,中华书局 1962年,卷九十二,第3726页。
    [2]葛洪《西京杂记》,四部丛刊初编子部27册,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6年,第5页。
    [3]班固《汉书》,中华书局 1962年,卷十,第330页。
    [4]班固《汉书》,中华书局 1962年,卷八十五,第3461页。
    [5]班固《汉书》,中华书局 1962年,卷九十七下,第3973页。
    [6]班固《汉书》,中华书局 1962年,卷九十八,第4019页。
    [7]班固《汉书》,中华书局 1962年,卷七十网,第3149页。
    [8]班固《汉书》,中华书局 1962年,卷七十六,第3228页。
    [1]班固《汉书》,中华书局 1962年,卷八十三,第3387页。
    [2]班固《汉书》,中华书局 1962年,卷八十一,第3346页。
    [3]班固《汉书》,中华书局 1962年,卷九十八,第4025-4028页。
    [4]班固《汉书》,中华书局 1962年,卷七十二,第3087页。
    [5]班固《汉书》,中华书局 1962年,卷七十二,第3070页。
    [6]葛洪《西京杂记》,四部丛刊初编子部27册,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6年,第2页。
    [7]班固《汉书》,中华书局 1962年,卷九十七,第3989页。
    [1]班固《汉书》,中华书局 1962年,卷九十八,第4023-4024页。
    [2](晋)王嘉撰、(梁)萧绮录《拾遗记》,中华书局 1981年,第151页。
    [3]班固《汉书》,中华书局 1962年,卷九十八,第4025页。
    [4]班固《汉书》,中华书局 1962年,卷七十二,第3070页。
    [5](汉)卫宏《汉官旧仪》,见《汉礼器制度》(及其他五种)丛书集成初编 上海商务印书馆 1960年,第12页。
    [6]班固《汉书》中华书局 1962年,卷九十九上,第4052页。
    [7](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651页。
    [8]班固《汉书》中华书局 1962年,卷七十二,第3070-3071页。
    [1]《成帝纪》初陵于建始二年—阳朔四年(前31—前21)永始元年诏(前16年)说昌陵已作五年
    [2]班固《汉书》,中华书局 1962年,卷七十,第3024页。
    [3]班固《汉书》,中华书局 1962年,卷八十五,第3462页。
    [4]桓宽《盐铁论》,诸子集成第七册,中华书局 1954年,第34页。
    [5]桓宽《盐铁论》,诸子集成第七册,中华书局 1954年,第32页。
    [6]班固《汉书》,中华书局 1962年,卷十,第324-325页。
    [7]班固《汉书》,中华书局 1962年,卷八十一,第3333-3334页。
    [8]桓宽《盐铁论》,诸子集成第七册,中华书局 1954年,第31页
    [1]班固《汉书》,中华书局 1962年,卷九,第277页。
    [2]桓谭《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年,第2页。
    [1]班固《汉书》,中华书局 1962年,卷八,第275页。
    [2]班固《汉书》,中华书局 1962年,卷八,第248页。
    [3]班固《汉书》,中华书局 1962年,卷八,第255-256页。
    [4]班固《汉书》,中华书局 1962年,卷八,第248-250页。
    [1]班固《汉书》,中华书局 1962年,卷七十一,第3039页;卷七十五第3159页,《疏》、《夏》本传,卷三十六,第1929页;《楚元王传》萧望之、周堪为元帝师,《儒林传》卷八十八,第3603页。,
    [2]班固《汉书》,中华书局 1962年,卷八十一,第3347页。
    [3]班固《汉书》,中华书局 1962年,卷八十八,第3596页。
    [4]“(武帝)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昭帝增满百人,宣帝末倍增之”。《汉书·儒林传》第3594-3596页。
    [5]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 1959年版,第103页。
    [1]班固《汉书》中华书局 1962年,卷三十,第1728页。
    [2]据《汉书·百官公卿表》,司徒的职务是敬敷五教,主人事。司徒之官名在春秋战国时代已不存住了,但从儒家的文化理念和政治实践活动看,的确与司徒有关。第721-722页。
    [1]班固《汉书》,中华书局 1962年,卷五十六,第2053页。
    [2]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中华书局 1954年,第247页。
    [3]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中华书局 1954年,第286页。
    [4]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中华书局 1954年,第275页。
    [5]陈立《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 1994年,第371页。
    [6]班固《汉书》,中华书局 1962年,卷八十一,第3334-3335页。
    [1]班固《汉书》,中华书局 1962年,卷七十二,第3070-3072页。
    [2]班固《汉书》,中华书局 1962年,卷二十二,第1030页。
    [3]班固《汉书》,中华书局 1962年,卷五十六,第2515页。
    [4]班固《汉书》,中华书局 1962年,卷二十二,第1032页。
    [5]班固《汉书》,中华书局 1962年,卷七十二,第3063页。
    [6]班固《汉书》,中华书局 1962年,卷八十一,第3334页。
    [7](清)孙希旦《礼记集解·经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257页:“夫礼禁乱之所由生,犹坊水之所自来也,……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另外《坊记》:“礼以坊德”、“礼,坊民所淫……以为民纪者也”(第1280页);《春秋繁露·天道施》:“夫礼,体情而防乱者也”(第469页):《盐铁论·错币》:“夫救伪以质,防失以礼”(第5页);这些儒家言论都认同了礼的这一社会作用。
    [1](唐)孔颖达《毛诗正义》,十二经注疏 中华书局影印本 1980,第446页。
    [2](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 中华书局影印本 1980,第1888页。
    [3]《吕氏春秋·应同》:“类故相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鼓宫而宫动,鼓角而角动。平地注水,水流湿;均薪施火,火就燥……尧为善而众善至,桀为非而众非来”第127-128页。《淮南子·泰族训》:“故天之且风,草木未动而鸟已翔矣;其且雨也,阴曀未集而鱼已噞矣。以阴阳之气相动也。故寒暑燥湿,以类相从;声响疾徐,以音相应也。……故圣人者怀天心,声然能动化天下者也。故精诚感于内,形气动于天,则景星见,黄龙下,祥凤至,醴泉出,嘉谷生,河不满溢,海不溶波……天之与人,有以相通也。故国危亡而天文变,世惑乱而虹霓现,万物有以相连, 精祲有以相荡也”第347-348页。
    [1]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卷四十九,第2293页。
    [2]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46页。
    [3]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卷五十六,第2502页。
    [4]苏舆《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第351页。
    [1]苏舆《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 1992年,第350-351页。
    [2]“阴阳之气,在上天,亦在人……在人者亦天也”(《春秋繁露·如天之为》第463页),“天地之閒,有陰陽之氣,常漸人者,若水常漸魚也。所以異於水者,可见舆不可见耳,其澹澹也。然则人之居天地之閒,其猶焦之離水,一也。其無間若氣而淖於水。水之比於氣也,若泥之比於水也。是天地之閒,若虚而實,人常渐是澹澹之中,而以治亂之氣,舆之流通相殽也”。(《天地阴阳》第467页)
    [3]苏舆《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第360页。
    [4]苏舆《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第446-447页。
    [5]苏舆《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第466-468页。
    [1]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卷五十六,第2500-2503页。
    [2]苏舆《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第259页。
    [3]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卷八十五,第3450页。
    [4]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卷六十,第2671页。
    [1]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卷九十八,第4017页。
    [2]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卷九十八,第4020页
    [1]柳宗元《柳宗元集》,中华书局1979年,第576页。
    [2](清)邓绎《藻川堂谭艺》,王水照编《历代文话》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138页
    [3]林纾《春觉斋论文》,(王水照编《历代文话》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369页):说:“文之雄健,全在气势”,也揭示了文章雄健风格与文气的关系
    [1]金圣叹《金圣叹批才子古文》,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22页。
    [1]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卷八十,第3325页。
    [2]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卷八十一,第3343页。
    [3]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卷七十五,第3172页。
    [4]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卷八十八,第3594页。
    [5]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第46页。
    [6]张涛《列女传译注》,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51页。
    [1]《汉书·薛官传》:“(成帝)好儒雅,宣经术义浅,上亦轻之”,这则材料揭示了“经术”与“儒雅”的一致性。第3393页。
    [2]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505页。
    [3]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23页。
    [4]“情深”、“事信”、“义直”等特点可以说是“文章意雅”的概括。“意雅为上,调雅次之,声音雅次之,字句雅义次之”《絸斋论文》,王水照编《历代文话》,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885页。
    [5]焦循《孟子正义》,诸子集成第一册 中华书局1954年,第16页。
    [1](明)凌稚隆《汉书评注》上海扫叶山房印行1922年,第26册卷81。
    [2]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卷九十八,第4016页。
    [3]据《汉书·贾捐之传》:初元五年,罢珠崖郡反,贾捐之谏弃珠崖,元帝从其议。第2830-2835页
    [1]金圣叹《金圣叹批才子古文》,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14页。
    21]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卷八十一,第3366页。
    [3]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卷八十一,第3344-3351页
    [4]《全汉文·诫子歆书》:告歆无忽,若未有异德,蒙思甚厚,将何以报……“贺者在门,吊者在间”
    [5]孔颖达《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 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第271页。
    [6]凌稚隆《汉书评注》,上海扫叶山房印行1922年,第20册卷56页。
    [7]刘熙载《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1页。
    [8]凌稚隆《汉书评注》,上海扫叶山房印行1922年,第26册卷81。
    [1][4]吕思勉.秦汉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52,152
    [2]李禹阶、秦学颀.外戚与皇权[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79
    [3][5]崔瑞德 鲁唯一.剑桥中国秦汉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2年:196,183
    [6][8]李玉福.秦汉制度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184,184
    [7][12]钱穆.秦汉史[M],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210,244
    [9]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反思[M],北京:三联书社1987年:206
    [10]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29,
    [11]王启发.礼学思想体系探源[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114,
    [13]林存光.儒教中国的形成[M],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136
    [14]王子今.两汉人的生活节奏[J],见《秦汉史论丛》第五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2年:28
    《白虎通疏证》,陈立,中华书局1994年版。
    《春秋繁露义证》,苏舆,中华书局1992年版。
    《春秋左传注》,杨伯峻,中华书局1981年版。
    《春秋战国士人与政治》,王长华,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董仲舒评传》,王永祥,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散文卷),宁俊红,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
    《古文辞类纂》,姚鼐,岳麓书社1988年版。
    《国故论衡》,章太炎,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国史大纲》,钱穆,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汉书》,班固,中华书局1962年版。
    《汉宫旧仪》,卫宏,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
    《汉书评注》,凌稚隆,上海扫叶山房印行 民国十一年版。
    《汉文学史纲要》,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汉代学术史略》,顾颉刚,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
    《汉代学术史》,王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汉代思想史》,金春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汉代文学思想史》,许结,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汉代文人与文学观念的演进》,于迎春,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汉初士风与汉初文学》,程世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晋书》,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1974年版。
    《金圣叹批才子古文》,金圣叹,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经学历史》,皮锡瑞,中华书局1959年版。
    《经学与汉代社会》,张涛,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贾谊和西汉文学》,汪耀明,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柳宗元集》,柳宗元,中华书局1979年版。
    《礼记集解》,孙希旦,中华书局1989年版。
    《两汉思想史》,徐复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两汉思想史》,祝瑞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列女传译注》,张涛,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两汉经学与中国文学》,刘松来,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两汉文学》,卞孝萱、王琳,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两汉经学与社会》,孙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历代文话》,王水照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骈体文钞》,李兆洛,岳麓书社1992年版。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严可均辑,中华书局1987年版。
    《秦汉的方士与儒生》,顾颉刚,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秦汉士史》,于迎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秦汉历史哲学思想研究》,庞天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秦汉史》,林剑鸣,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人物志》,刘劭,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史记》,司马迁,中华书局1959年版。
    《拾遗记》,(晋)王嘉撰、(梁)萧绮录,中华书局1981年版。
    《尚书今古文注疏》,孙星衍,中华书局1986年版。
    《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阎步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散文概说》,阮忠,华中师范大学1999年版。
    《文心雕龙注》,范文澜,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文化视野中的汉代文学》,张新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新书校注》,阎振益等校注,中华书局2007年版。
    《新论》,桓谭,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西京杂记》,葛洪,四部丛刊初编子部27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先秦两汉文学批评史》,顾易生、蒋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先秦两汉文学史稿》,聂石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先秦两汉文学研究》,费振刚主编,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
    《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徐复观,上海书店2006年版。
    《西汉文章论稿》,王琳、邢培顺,齐鲁书社2006年版。
    《艺概》,刘熙载,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诸子集成》,中华书局,1954年版。
    《中国散文史》,陈柱,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六年版。
    《中国文学思想史》,青木正儿,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中国哲学史新编》,冯友兰,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中国古代思想史》,李泽厚,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散文史》,郭预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古代散文艺术史论》,熊礼汇,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古代文体概论》,褚斌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散文发展史》,张梦新,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文体形态研究》,吴承学,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