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句的形成、发展及因由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名词句是完全由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合而成的一种特殊句型,体现了汉语自身的特色。本文在时修先贤对汉语名词句研究的基础上和广泛收集六朝时汉语名词句语料的前提下,对之做计量分析,进而对之加以具体描写和比较,从而说明名词句的特点,揭示其形成原因。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1)引言,(2)名词句的界定及性质,(3)魏晋六朝时名词句的特点,(4)名词句形成的原因,(5)名词句的发展,(6)名词句的语用特点,(7)结束语。其中重点是第(3)至第(5)部分。
     名词句属名词性非主谓句,在综合前人的分类标准的基础上,可将名词句分为三大类,即半句是名词句类,名词并置类,整句是一个名词句类。名词句的表达内容非常丰富,常常一句之中能指称多方面的内容。它能用来描写,叙述,抒情和说明。它的形成既与汉语和汉字的独特性这些语言内在因素密切相关,也离不开汉民族思维特点和外来文化、创作心理和接受心理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通过综合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名词句作为一种独特的句型,属名词性非主谓句,它有着较显著的特征,体现了汉语自身的特色;它的形成不是偶然的,而是汉语自身和其他因素综合作用的必然产物,我们有必要将它同把字句、被字句一样单独对待。
Pattern noun is special sentential form .It is completely composed by nounor noun phrase. It embodies Chinese characteristic. This dissertation givesconcrete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of basing on others' study and first handlanguage materials. Thus we can learn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cause offormation. It is made of seven parts: (Ⅰ) Introduction; (Ⅱ) define pattern nounand its nature ; (Ⅲ) noun sentence's characteristic of the six Dynasty ; (Ⅳ)cause of formation; (Ⅴ) development of noun sentence (Ⅵ) pragmatics'characteristics of noun sentence; (Ⅶ) Conclusion. The dissertation puts itsstress on the part fromⅢtoⅤ.
     Pattern noun belongs to the noun's non-subject-predicatesentences. We can divide it for three categories basing on others' standard.Pattern noun can convey abundant content. It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narrate,express, illustrate. Not only its formation doesn't depart from some internalfactors, such as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Chinese character, but also someexternal factors.
     The dissertation reaches conclusions as follows: As special sentential form,Pattern noun belongs to the noun's non-subject-predicate sentences. Itsformation isn't occasional. It is inevitable outcom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other factors result in its formation. We should devote much attention to it.Weshould take it as other sentence, such as Pattern Ba、Pattern Bei.
引文
[1] 闻一多《唐诗简论》,159页,中华书局,2003.6。
    [2] 参见王志清《盛唐山水诗派的语言策略》,《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7卷,第2期,2004年。
    [3] 郑卓睿《“名词优势”的诗学审美价值》,《广东教育学院学报》,第20卷,第6期,2000.12。
    [4]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1942。
    [5] 张志公《现代汉语》(下),291 293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
    [1] 参见陈昌来著的《现代汉语句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1。
    [2] 参见张公瑾、丁石庆《文化语言学教程》,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7。
    [3] 参见张斌《现代汉语语法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1。
    [1] 林裕文《词汇 语法 修辞》,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3。
    [2] 郭焰坤《列锦辞格的产生与发展》,《修辞学习》,2003年第5期。
    [1] 参见黄卉《“对偶”与古诗结构》,《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卷,第3期,2002年9月。
    [1] 张斌《现代汉语语法十讲》,324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1,
    [1] 郜林涛《试析古典诗歌模糊语言的构成》,《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9卷,第4期,2002年12月。
    [2] 邓程《试论对偶对古代诗歌语言的解放——兼与伍铁平先生商榷》,《河南社会科学》,第11卷,第1期,2003年1月。
    [3] 许建章《古代韵文中名词句的构成及修辞美质探析》,《临沂师范学院学报》,第25卷,第4期,2003年8月。
    [4] 侯友兰《近体诗中的名词句》,《绍兴师专文理学院学报》,1995.3。
    [1] 张炼强《旧体诗中的独语句》,《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1998年。
    [1] 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11。
    [2] 朱德熙《语法讲义》 商务印书馆,2004。
    [3] 范开泰、张亚军《现代汉语语法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1。
    [1] 朱德熙《语法讲义》 商务印书馆,2004。
    [2] 参见张炼强《旧体诗中的独语句》,《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1998年。
    [1] 沈约(441--513)南朝梁文学家。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武康镇)人。诗风浮靡,着意雕饰,与谢眺、王融等皆注重声律,时号“永明体”。所创“四声八病”之说,在声律方面为诗歌创作做了许多规定,对五言古体诗向律诗的转变有一定影响。
    [1] 参见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11。
    [2] 参见蒋绍愚《唐诗语言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1] 这一类的分类是参照了蒋绍愚《唐诗语言研究》的第183至184页的内容:“《汉语诗律学》中说:‘只一个名词仂语便当作一句的用途’,这坐的‘一句’,指的是意义上的句子。而在上面已经说过,一句诗可以是一个意义上的句子,也可以是两个意义上的句子(紧缩句)。所以,名词语出现在诗句中有三种情况:(a)一句是就是一个名词语。(b)半句诗是名词语,半句诗是完整的句子。(c)两个半句均是名词语。”因为本论文中的语料还有来自文中的,所以我们在归类时,将“半句诗是名词语”,改称为“半句是名词句”类。本文在对材料的处理上主要依据了结构成分关系和意义联系这两点。“半句”和下文中“一句”中的“句”指原著中最初标注的句读,“名词句”中的句,是按现代汉语标准界定的“句”。朱德熙《语法讲义》:句子是前后都有停顿并且带着一定的句调表示相对完整的意义的语言形式。(商务印书馆,21页,2004年)
    [1] 段曹林《近体诗几种特殊句式的修辞理据》,《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6卷,第3期,2004.5。
    [1] 参见王力的《汉语诗律学》(增订本),153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11。
    [2] 参见郭锡良,唐作藩等编著的《古代汉语》(修订本),856页,天津教育出版社,1998年2月。
    [1] 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版,第301页。
    [2] 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版,第302页。
    [1] 刘顺《现代汉语名词的多视角研究》,学林出版社,2003.6。
    [1]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引论),商务印书馆,2000。
    [2]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引论),商务印书馆,2000。
    [3] 邢福义《语法问题思索集》,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9。
    [1] 蒋绍愚《唐诗语言研究》,185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2] 转引自张仁青 《骈文学》,第一章《中国语言述语》。
    [3] 张红运《近体诗超常句法结构的语言学论析》,《汉字文化》,第2期,2003年。
    [1] 戴昭铭 《文化语言学导论》,语文出版社,2003年10月。
    [2] 参见游汝杰《中国文化语言学引论》(修订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4月。
    [3] 申小龙《语言与文化的现代思考》,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1。
    [4] 张公瑾、丁石庆《文化语言学教程》,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7。
    [1] 钟涛《六朝骈文形式及其文化意蕴》,4144页,东方出版社,1997.6。
    [2] 邓程《试论对偶对古代诗歌语言的解放——兼与伍铁平先生商榷》,《河南社会科学》,第11卷,第1期,2003年1月。
    [3] 袁行霈、罗宗强《中国文学史》(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
    [4] 钱华、熊忠武 《中国文学初步》,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1] 冷成金《中国文学的历史与审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
    [2]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16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3。
    [3] 杜道流《现代汉语感叹句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6。
    1.闻一多,《唐诗简论》,中华书局,2003.6
    2.雷淑娟,《文学语言美学修辞》,学林出版社,2004年9月
    3.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1982
    4.张志公主编,《现代汉语》(下),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
    5.陈建民, 《现代汉语句型论》,语文出版社,1986年
    6.陈建民, 《非主谓句》,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7.邢福义,《语法问题思索集》,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9
    8.邢福义,《论定名结构充当分句》,《邢福义学术论著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
    9.陈昌来, 《现代汉语句子》(张斌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10.张斌, 《现代汉语语法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1
    11.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语文出版社,1992.3
    12.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11
    13.郭绍虞, 《汉语语法修辞新探》(下),商务印书馆,1979
    14.申小龙,《语言与文化的现代思考》,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1
    15.游汝杰,《中国文化语言学引论》(修订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4
    16.刘顺,《现代汉语名词的多视角研究》,学林出版社,2003.6
    17.张公瑾、丁石庆,《文化语言学教程》,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7
    18.林裕文,《词汇语法修辞》,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3
    19.谭永祥,《修辞新格》(增订本),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10
    20.成伟钧、唐仲扬、向宏业主编《修辞通鉴》,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6
    1.邢福义,《论定名结构充当分句》,《中国语文》,1979年第1期
    2.侯友兰,《近体诗中的名词句》,《绍兴师专文理学院学报》,1995.3
    3.张炼强,《旧体诗中的独语句》,《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
    4.许建章, 《古代韵文中名词句的构成及修辞美质探析》,《临沂师范学院学报》第25卷第4期2003.8
    5.易匠翘, 《名词句与诗歌意境的创造》,《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3期
    6.鲍鹏山,《中国古典诗歌内在结构之变迁——兼论“诗中有画”问题》,《文史哲》1997年第3期
    7.郭焰坤,《列锦辞格的产生与发展》,《修辞学习》,2003年第5期
    8.段曹林,《略论唐诗句法修辞的历史传承》,《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5卷9期,2003.9
    9.田蕾、董国岭,《诗家语:扭断语法的脖子》,《周口师专学报》,第12卷第2期,1995.6
    10.费勇,《论文学中的并置》,《广东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
    11.康锦屏,《论唐诗语言的审美特征》,《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12.周文彗,《唐诗名词性意象并置现象探析》,《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3卷,2001.4
    13.李自国,《古典诗歌审美意象的建构与重建》,《湖北教育学院学报》,第18卷第4期,2001.7
    14.宁源声,《峰断云连 辞断意属——谈古诗词曲意象组合的一种艺术》,《阅读与写作》,2002.1
    15.李军,《鲜明诗歌意象的语言手段》,《修辞学习》,2002年第6期
    17.王志清,《盛唐山水诗派的语言策略》,《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7卷第2期,2004,
    18.郑卓睿,《“名词优势”的诗学审美价值》,《广东教育学院学报》第20卷第6期,2000.12
    19.郑卓睿,《“省略”的诗学审美价值——古典诗词句法新探》,《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20.邓嗣明,《诗歌语言的审美义》,《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8—9
    21.郜林涛, 《试析古典诗歌模糊语言的构成》,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9卷第4期,2002.12)
    22.石朝辉,《从“有意味的形式”论中国古代诗歌》,《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4卷第2期,2004.6
    23.郭竞芳《论诗词的语法特点》, 《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11月第4期
    24.陶蔚南、蔡佑启,《唐宋诗的省略例说》,《阅读与写作》,1996年2期
    25.吕家乡,《汉字思维与汉语诗歌》,《岱宗学刊》,1998年第1期
    26.班澜,《诗歌语言的张力建构》,《内蒙古社会科学》,1999.1
    27.鲁峡,《文学作品语言的反逻辑现象》,《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6卷第5期
    28.王一军,《近体诗语法的个性特征与教学》,《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3卷第3期,2000.9
    29.王昱昕,《近体诗的句法特点》,《贵州文史丛刊》,2001年第1期
    30.韦秉文,《诗词曲中修辞类省略与鉴赏》,《阅读与写作》,2002.9月
    31.赵松元、罗威林,《汉语的简易精神与中国诗歌的文化特性》,《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第4期,2000.12
    32.马立鞭,《再谈诗歌语言的超语法超分析现象》,《阅读与写作》,2000年5期
    33.杨静、杨柳,《试论唐诗语序错综艺术》,《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
    34.张红运,《近体诗超常句法结构的语言学分析》,《汉字文化》,2003年第2期
    35.黄卉,《“对偶”与古诗结构》,《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卷第3期,2002.9
    36.邓程, 《试论对偶对古代诗歌语言的解放——兼与伍铁平先生商榷》,《河南社会科学》,第11卷第1期, 2003.1
    37.孙力平, 《近体诗句法变异的韵律与语用分析——以杜甫诗为例》, 《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第32卷第2期,2001.4
    38.段曹林, 《近体诗几种特殊句式的修辞理据》,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6卷第3期,2004.5
    39.王晓娜,《符号序列空间共存性与时间相继性的兼容——关于名词性并列句叙述性实现机制之探讨》, 《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40.谭永祥,《“列锦”建格的前前后后——兼与<大学修辞商榷>》,《修辞学习》,1995年第5期
    41.谭永祥,《<列锦格之我见>的我见——与张炼强先生商榷》,《修辞学习》,1999年第4期
    42.黎小瑶,《“顾名”、“列锦”辞格与古典诗词的意境》,《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9卷第4期,1998.12
    43.桑进林,《列锦例谈》,《阅读与写作》,2001.5
    44.贾君芳,《词语修辞的多维透视》,《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23卷第1期,2003.2
    45.刘红松,《试论名词的修辞功能》,《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17
    46.王晓维,《有一种修辞叫列锦》,《语文天地》,2005.7
    47.孙书杰,《析古诗词曲中的列锦》,《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第15卷第1期,2002.1月
    48.邓晓明,《汉语的特征与汉语的修辞方式》,《楚雄师范学院学报》,第19卷第1期,2004.2月
    49.万震球,《列锦,诗词曲联独有的一种修辞方法》,《修辞学习》,1996.2
    50.张建刚,《“列锦”格修辞新探》,《曲靖师专学报》,第15卷第4期,1996.4
    51.张炼强,《列锦格之我见》,《修辞学习》,1998年06期
    52.张炼强,《再谈列锦格之我见——就语法分析问题答谭永祥先生》,《修辞学习》,2000.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