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述结式的不对称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述结式是现代汉语句法系统中颇具特色的结构形式。前人对此结构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借鉴了语言类型学研究中不对称理论、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化观点,结合结构主义形式分布的研究方法,探讨了现代汉语述结式中存在的不对称现象,分析了这些不对称现象在语义、功能上的差异、寻找认知上的动因。全文主要的论述有五章,外加结语,共六个部分。
     第一章是绪论部分。这一章首先介绍了本文选题的缘起及题旨。同时,完成了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指出了不对称的研究方法在述结式研究中的意义和价值。最后,阐释了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具体研究方法等内容。在传统语法观中,语言内部是一个均质的系统。在此基础上抽象概括的语法系统也是一个整齐、对称的规则系统。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对称是人们认知框架中的一种理想状态,不对称在人类语言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第二章讨论了动词作补语时.述结式中存在的不对称现象。本章首先重申了不对称是人类语言的本质特征。由于语言线性序列的形式特点,述结式在次序象似动因和独立象似动因的作用下,表现出概念结构的不对称。其次,我们以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汉语水平考试部1992年制定的《汉语水平词汇等级与汉字等级大纲》甲级词汇中136个单音节动词为例,讨论了动词充当补语时,述结式中存在的不对称现象。①动词在述结式中补语位置上的分布不对称。我们找到了固定充当述语的动词、倾向于充当补语的动词和能够出现在述语和补语位置上的A、B、C三组动词。A组动词只出现在述语位置,B组动词只出现在补语位置。我们通过动词的过程结构类型,描写了不对称分布的动词的语义差异。A组动词一般只出现在述结式的述语位置,动作性强,有强动作持续过程。B组动词一般只出现在补语位置,动作性减弱,动作持续过程弱且短暂。B组动词在句子中丧失主要动词的功能,作补语的语法位置固定,语义虚化。C组动词可以出现在述语位置,也可以以引申意义出现在补语位置。C组动词在某些义项上还保持着具体的动作意义,作补语的语法位置还不固定。②动词语义类型分布不对称,形成的述结式结构类型不对称。在由两个动作动词构成的述结式中,只有“自主动词+非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非自主动词”类型结构,没有“自主动词+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自主动词”类型结构。根据非自主动词在句法和语义特征上的特点,我们尝试解析了非自主动词比自主动词更优先出现在补语位置上的的成因。
     第三章首先根据现代范畴理论,我们认为述结式是一个复杂的语法范畴,范畴具有多样的补语语义指向。范畴中包括了两类三种语义结构关系。在主宾同现的述结式中,补语有优先指向宾语的倾向。其次,不同语义指向的述结式分布频率的不对称。我们发现在述结式的分布频率中存在着一个从高到低的顺序,即受事——施事——工具、旁及、对象等语义角色。结合语义角色与句法成分的配位原则,我们认为,补语语义指向受事的情况就是述结式中动词及其最自然的结果的匹配。以此解释了朱德熙先生(1982)关于述结式中存在动词及其最自然结果的论断。述结式语义指向与结构分布频率之间的联系形成的这个排列顺序,在认知上具有一定的解释力,有利于我们对在外汉语教学中安排相关语法项目的顺
Verb-resultative construction is a special kind of construction in Chinese. There are already a lot of researches on it. With the help of asymmetry and mark theory in typology, and the categorization theory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combining the method of distribution in structuralism,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symmetric phenomena of the Chinese VR-constructions, and its motivations on cognition.
    Chapter 1 is an introduction about why we choose the asymmetry phenomena in VR-constructions as the research topic. In this chapter, we talk about the meaning and the value about asymmetry in the VR-constructions studies. Finally, we state the theory basis of this paper. In the opinion of the traditional grammar, the language is a homogenous system. Aabstracting and generalizing from the homogenous language system, the grammar system is also parallel and symmetric. But more and more researches have verified that symmetry is the ideal model of cognitive in the human brains. But asymmetry is the universal in the human languages.
    Chapter 2 is a research on asymmetric phenomena where verbs used as the complement in the Chinese VR-constructions. Taking the 136 monosyllabic verbs of the first level from the 《汉语水平 等级与汉字等级大纲》 as the examples, we find some asymmetry in structure. ① The distrubution of the verb in the VR-structure are asymmetric. "A" groupe of verbs tend to be the predicators in the VR-construction, "B" groupe tend to be the complements, and "C" groupe can appear in both positions.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process structure of the verb, we clarified their semantic features. We find that "B"groupe of verbs has lost most characters of the prototypical verb. Their syntax positions as complements are fixed. But the position of "C" groupe verbs is still unfixed. (2) The type of structure according to the verbs of different type of semantics are asymmetric. There are only “自主动词+ 非自主动词” and "非自主动词+非自主动词" ,but not “自主动词+自主动词” 、 "非自主动词+自主动词 ". We find that this phenomenon is formed by the special chareters in syntax and semantics of the "非自主动词".
    Chapter 3 is a discussion on asymmetric phenomena where the adjectives used as the complement in the VR-constructions. Firstly, we hold that the VR-constructions with the adjective complement are a complex category, which consists of three types of sematic syntactic strucures. The members of the category have varied semantic referrings. The semantics of the complements in the VR-constructions tend to refer to the objectives of the VR-constructions. Secondly, according to the varied semantic referring of the complements, there is the distribution order of the constructions, from the high frequency to the low, that is, Patient—Agent—Instrumental\Oblique and other semantic roles. With the matching rule of the semantic roles and the structure roles, we hold that when the complements referring to the Patient, it is the conventional result of the verb. Our teaching planning could get the benefits from this order. Thirdly, there is an obvious asymmetry in the verb-copy structure among the VR-structures. There are analogy from the prototypical construction to the edge members, depending on the help of the world knowledge and syntactic context. The
引文
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教学研究所编1986《现代汉语频率词典》,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教学研究所编1992《现代汉语补语研究资料》,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毕凤云1999述补短语的自由和粘着问题,《新疆大学学报》第1期
    布龙菲尔德1980《语言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陈军2002试析“厉害”做补语的特点,《汉语学习》第1期
    陈国亭2001语法规则的类推机制与类推失灵的逻辑阐释,《外语学刊》第3期
    陈宁萍1987现代汉语名词类的扩大——现代汉语动词和名词分界线的考察,《中国语文》第5期
    陈平1994试论汉语中三种句子成分与语义成分的配位原则,《中国语文》第3期
    陈平1988论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三元结构,《中国语文》第6期
    陈信春1981关于动词形容词充当的“补语”同宾语并见于动词之后的结构关系,《重庆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又见《现代汉语补语研究瓷料》
    程琪龙、王宗炎1998兼语一般句式和把字句式的语义特征,《语文研究》第1期
    程美珍主编1997《汉语病句辨析九百例》,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
    程湘清2003《汉语史专书复音词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大河内康宪主编1993《日木近、现代汉语研究论文选》,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戴浩一2002概念结构与非自主性语法。《当代语言学》第1期
    戴浩一著叶蜚声译1990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上),《国外语言学》第4期
    戴浩一著叶蜚声译1991 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下),《国外语言学》第1期
    邓守信1985 汉语动词的时间结构,北京:《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
    邓守信1991汉语使成式的语义,《国外语言学》第3期
    丁崇明2001语言演变的过程模式,《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6期
    丁崇明2004 昆明方言的特殊“V得”及其句式。第二届国际汉语方言语法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
    丁声树等1961《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北京:商务印书馆
    董淑华、范庆华1997 VA述补结构带宾语的情况考察,《东疆学刊》第3期
    董秀芳2003无标记焦点和有标记焦点的确定原则,《汉语学习》第1期
    董秀芳1998述补带宾语句式中的韵律制约,《语言研究》第1期
    杜纯梓2003对“杀”和“死”的形式标志确立与应用的追踪分析,《古汉语研究》第4期
    段益民2004《句法规约与反义形容词》,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范晓1985略论V-R,《语法研究和探索》(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范晓1984关于动补格句式的语义重心,《天津师大学报》第5期,又见《现代汉语补语研究资料》
    范晓1992 V得句的“得”后成分,《汉语学习》第6期
    方立、程工1997评语言共性论中的几种不同的观点,《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方绪军1999动作动词补足语的确定,《汉语学习》第4期
    冯胜利2002汉语动补结构来源的句法分析,《语言学论丛》第26辑,北京:商务印书馆
    符淮青1985《现代汉语词汇》,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傅爱平2003机器翻译中汉语动结式生成的过程和困难,《中国语文》第1期傅力1984某些动补格句式“后重前轻”的限制,《中国语文通讯》第1期,又见《现代汉语补语研究资料》
    高更生、王红旗等著1996《汉语教学语法》,北京:语文出版社
    高恭亿1985关于汉语和英语的结果补语,北京:《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
    古川裕2002<起点>指向和<终点>指向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解释,《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关雷、关伟2003重动句中两个动词短语之间的语义制约关系,《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杜会科学版)第3期
    关玲2003普通话“V完”式初探,《中国语文》第3期
    龚千炎1984动结式复合词机器构成的动词谓语句式,《安徽师大学报》第3期,又见《现代汉语补语研究资料》
    顾阳2001 V-V动补复合词及其使役结构的共性与特性,载沈阳、何元建、顾阳(2001)《生成语法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郭锐1993汉语动词的过程结构,《中国语文》第6期
    郭锐1995述结式配价结构与成分的整合,《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郭锐1997过程和非过程——汉语谓词性成分的两种外在时间类型,《中国语文》第3期
    郭锐2002述结式的论元结构,《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拓展(一)——21世纪首届现代汉语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
    郭锐、叶向阳2001 致使表达的类型学和汉语的致使表达,第一届肯特岗国际汉语语言学圆桌会议论文
    郭继懋王红旗2001粘合补语和组合补语表达差异的认知分析,《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郭姝慧2004《现代汉语致使句式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田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汉语水平考试部1992《汉语水平词汇等级与汉语等级大纲》,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汉语水平考试部1996《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韩景泉、刘爱英2000生成语法理论与句法象似性的一致性,《外国语》(上海)第3期
    何元建2000论元、焦点和句法结构,《现代外语》第1期
    何元建2001 动词使役结构,载沈阳、何元建、顾阳(2001)《生成语法理论与汉语语法研宄》,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何元建2004论使役句的类型学特征,《语言科学》第1期
    侯精一、徐枢、张光正、蔡文兰2001《中国语补语例解》,北京:商务印书馆
    胡炳忠1994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看汉语的结构模式,《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胡敕瑞2005动结式的早期形式及其判定标准,《中国语文》第3期
    胡建锋、郭文国2001说“V+成”式动补结构,《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第4期
    胡明扬1958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中国语文》3月号。又见《胡明扬语言学论文集》,2003,北京:商务印书馆
    胡明扬1992再论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中国语文》第5期。又见《胡明扬语言学论文集》,2003,北京:商务印书馆
    胡明扬1991句法语义范畴若干理论问题,《语言研究》第2期。又见《胡明扬语言学论文集》,2003,北京:商务印书馆
    胡明扬1993语汇研究和语法研究,《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又见《胡明扬语言学论文集》,2003,北京:商务印书馆胡明扬1994语义语法范畴,《汉语学习》第1期.又见《胡明扬语言学论文集》.2003,北京;商务印书馆
    胡明扬2000基本句式和变式。《汉语学习》第1期
    胡裕树、范晓主编1996《动词研究综述》,山西: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
    胡壮麟2003语法化研究的若干问题,《现代外语》(广州)第1期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1991《现代汉语》(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黄锦章1993行为类可能式V-R谓语句的逻辑结构与表层句法现象,《语文研究》第2期
    黄锦章2004轻动词假设和汉语句法研究,《汉语学习》第6期
    黄月圆1996把,被结构与动词重复结构的互补分布现象,《中国语文》第2期
    及轶嵘2000 “想死我”和“想死你了”,《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
    金雪花2001《重动句的制约因素和典型性特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
    蒋绍愚1995内部构拟法在近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运用,《中国语文》第3期
    蒋绍愚1994《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蒋绍愚1999抽象原则和临摹原则在汉语语法史中的体现,《古汉语研究》第4期
    竟成1993补语的分类及其教学,《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柯彼德1990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语法体系急需修改的要点,《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柯彼德1999汉语凝合动词的类型和特点,《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北京大学 出版社
    柯思理2001 从普通话里跟“得”有关的几个格式探讨方言类型学,《语言研究》第2期
    孔令达1994儿童语言中的述补结构,《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黎锦熙1959《新著国语文法》(1992年版),商务印书馆
    李青1999论状语、补语对受事主语变换为受事宾语的限制,《大连大学学报》第5期
    李斌玉1999 “VA了”述补结构再考察,《山西大学学报》第3期
    李大忠1996《外国入学汉语语法偏误分析》,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李芳杰2003《汉语语义结构研究》,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
    李芳杰1992主谓补语句:《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李立成1997不表可能的“动de形”结构及“de”的性质,《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李临定1995词法、句法相配合的分析方法,《吕叔湘先生九十华诞纪念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
    李临定1985动词的动态功能和静态功能,《汉语学习》第1期
    李临定1961语法研究应该依据意义和形式结合的原则,《中国语文》第5期
    李临定1963带“得”字的补语句,《中国语文》第5期
    李临定1980动补格句式,《中国语文》第2期
    李临定1984究竟哪个“补”哪个——“动补”格关系再议,《汉语学习》第2期
    李临定1989名词短语补语句分析。《中国语文》第4期
    李临定1992从简单到复杂的分析方法一结果补语句构造分析,《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李临定1995汉语的造句方式,《中国语文》第4期
    李小荣1994对述结式带宾语功能的考察,《汉语学习》第5期
    李宇明1998形容词否定的不平行性,《汉语学习》第3期
    李佐丰2005《古代汉语语法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廖秋忠1991《语言范畴化:语言学理论中的典型》评介,《国外语言学》第4期蔺璜1998八十年代以来动结式研究综述,《山西大学学报》第2期
    刘丹青1995语义优先还是语用优先——汉语语法学体系建设断想。《语文研究》第2期
    刘丹青2003语言类型学与汉语研究,《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刘丹青1994 “唯补词”初探,《汉语学习》第3期
    刘丹青2001语法化中的更新、加强与叠加,《语言研究》第2期
    刘丹青2003《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刘焕辉1997关于语义分析问题的思考,《庆祝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建所45周年学术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
    刘坚、曹广顺、吴福祥1995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要素,《中国语文》第3期
    刘宁生1985动词的语义范畴:“动作”与“状态”,《汉语学习》第1期
    刘宁生1995汉语偏正结构的认知基础及其在语序类型学上的意义,《中国语文》第2期
    刘维群1986论重动句的特点,《南开学报》第3期,又见《现代汉语补语研究资料》
    刘月华1980可能补语用法的研究,《中国语文》第4期
    刘月华1989《汉语语法论集》,北京:现代出版社
    刘月华、潘文娱、故韦华 2001《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
    刘子瑜2002再谈唐宋处置式的来源,《语言学论丛》25辑,北京:商务印书馆
    龙涛2003也说语义语法范畴——兼议语义功能语法,《汉语学习》第3期
    卢福波1994谈汉语动词的相关性极其句法结构的制约原则,《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卢福波1996《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鲁健骥1999状态补语的语境背景及其他,《对外汉语教学思考集》,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鲁健骥1993状态补语的句法、语义、语用分析在教学中的应用,《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陆丙甫1998从语义、语用看语法形式的实质,《中国语文》第5期
    陆丙甫、陆致极译1998某些主要跟语序有关的语法普遍现象,《国外语言学》第2期
    李斌玉1999 “VA了”述补结构再考察,《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陆俭明1995《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陆俭明2004 “句式语法”理论与汉语研究,《中国语文》第5期
    陆俭明1990 “VA了”述补结构语义分析,《汉语学习》第1期
    陆俭明2000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陆俭明2001 “VA了”述补结构语义分析补议——对读者意见的回复,《汉语学习》第6期
    吕叔湘1983a语言里的不对称现象,《语文杂记》,北京: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1983b反义形容词,《语文杂记》,北京: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1980怎样学习语法,《吕叔湘语文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1986汉语句法的灵活性,《中国语文》第1期
    吕叔湘主编1999《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
    吕文华1994《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探索》,北京:语文出版社
    吕文华1995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补语系统,《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吕文华2001 关于述补结构系统的思考——兼谈对外汉语教学的补语系统,《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马静张福元2000语言的象似性探讨,《外语教学》第1期
    马清华2003词汇语法化的动因,《汉语学习》第2期
    马清华2003汉语语法化问题的研究,《语言研究》(武汉)第2期马庆株1992《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马庆株1988a含程度补语的述补结构,《语法研究和探索》(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马庆株1988b 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中国语言学报》第三期
    马庆株1997《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序》,《汉语学习》第2期
    马庆株2000结合语义表达的语法研究,《汉语学习》第2期
    马庆株、王红旗1998关于若干语法理论问题的思考,首届汉语言学国际研讨会论文(上海)
    马希文1987与动结式动词有关的某些句式,《中国语文》第6期
    马真、陆俭明1997形容词作结果补语情况考察(一、二、三),《汉语学习》第1期、第4期、第6期
    梅立崇1994也谈补语的表述对象,《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孟琮、郑怀德2003《汉语形容词用法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盂庆海、蔡文兰编1999《汉语动词用法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缪锦安1990《汉语的语义结构和补语形式》,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瓯齐1983用助词“得”连接的补语所表达的意义,《汉语学习》第4期
    潘文国1997《汉英对比纲要》,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潘允中1980汉语动补结构的发展,《中国语文》第1期
    钱冠连2002《语言全息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秦礼君1985关于“动+宾+动t+补”的结构形式,《语言研究)第2期,又见《现代汉语补语研究资料》
    全裕慧1999 “使动”义的“动词+结果补语”结构的教与学,《汉语学习》第5期
    任小芳2002关于动词后的“到”,《广东教育学院学报》第1期
    任鹰2001主宾可换位动结式述语结构分析,《中国语文》第4期
    荣晶2000语义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
    森山美纪子1999主谓补语句的语义结构研究,《汉语学习》第1期
    邵鸿2000程度刍议,《山东教育学院学报》第2期
    邵敬敏2000《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沈力1993关丁汉语结果复台动词中参项结构的问题,《语文研究》第3期
    沈家煊1991a语用学理论(上、下),《国外语言学》第2、4期
    沈家煊1991b《类型和共性》评介,《国外语言学》第3期
    沈家煊1994 R.w.LANGACKER的认知语法,《国外语言学》第1期
    沈家煊1995 “有界”与“无界”,《中国语文》第5期
    沈家煊1997a语用、认知、言外义,《语法研究和探索》(八),北京:商务印书馆
    沈家煊1997b类型学中的标记模式,《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
    沈家煊1999《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
    沈家煊2000a认知语法的概括性,《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
    沈家煊2000b句式和配价,《中国语文》第2期
    沈家煊2001语法化学说·导读,《语法化学说》.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沈家煊2003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的类型学考察,《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沈家煊2004a再谈“有界”与“无界”,《语言学论丛》第30辑
    沈家煊2004b语法研究的目标——预测还是解释?,《中国语文》第6期
    沈家煊2004c动结式“追累”的语法和语义,《宁夏大学学报》第4期沈阳2002述补式“把”字结构中补语动词的虚化和弱化形式,《纪念王力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
    沈阳、何元建、顾阳2001《生成语法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施春宏2004动结式形成过程中配位方式的演变,《中国语文》第6期
    施春宏2003《动结式的论元结构和配位方式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石毓智2001a《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石毓智2001b现代汉语的动补结构:一个类型学的比较研究,《从语义信息到类型比较》,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石毓智2001c《语法的形式和理据》,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
    石毓智2001d《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形态句法发展的动因和机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石毓智1992同义词和反义词的区别和联系,《汉语学习》第1期
    石毓智2003古今汉语动词概念化方式的变化及其对语法的影响,《汉语学习》第4期
    石毓智1995女人、火、危险事物——范畴揭示了思维的什么奥秘评介,《国外语言学》第2期
    石毓智2004《汉语研究的类型学视野》,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
    石毓智2003《现代汉语语法系统的建立——动补结构的产生及其影响》,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史有为1994 “把墙刷得白”为什么不能说?,《汉语学习》第2期
    史有为1994 “好极了”、“好得很”之谜,《汉语学习》第6期lnquiry
    宋绍年1994汉语结果补语式的起源再探讨,《古汉语研究》第2期
    宋玉柱1996论带“得”兼语句,《现代汉语语法论集》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孙红玲2005《现代汉语重动句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孙银新1998 “得”字兼语句新论,《汉语学习》第1期
    太田辰夫1987《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陶红印2000从“吃”看动词论元结构的动态特征,《语言研究》第3期
    田兵2004《Sensc Differentiation and Description——A Cognitive Semantic Study on Polysemous Words》,北京:科学出版社
    佟慧君1986《外国汉语病句分析》,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汪国胜1998可能式“得”字句的句法不对称现象,《语言研究》第1期
    王还1991 “得”后的补语,《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王还1995《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王力1980《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
    王力1989《汉语语法史》,北京:商务印书馆
    王灿龙1999重动句补议。《中国语文》第2期
    王灿龙2000试论小句补语句,《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王红旗1995动结式的配价研究,《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红旗1996动结式述补结构的语义是什么?,《汉语学习》第1期
    王红旗1999a动趋式补语结构的配价研究,《语言研究》第1期
    王红旗1999b说说“V满”,《汉语学习》第3期
    王红旗2001a动结式述补结构在把字句和重动句中的分布,《语文研究》第1期
    王红旗2001b粘合补语和组合补语表达差异的认知分析,《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王永德2004《外国留学生习得汉语句子的比较研究》,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王占华2000 “吃食堂”的认知考察,《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望月圭子1990动补动词的形成,《日本近、现代汉语研究论文选》,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文炼1990语言单位的对立和不对称现象,《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吴福样2002汉语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C”的语法化,《中国语文》第1期
    吴福祥2003汉语伴随介词语法化的类型学研究,《中国语文》第1期
    吴为章1982单向动词及其句型,《中国语文》第5期
    吴为章1995语序重要,《中国语文》第6期
    项开喜1997汉语重动句式的功能研究,《中国语文》第4期
    谢信一著叶蜚声译1991汉语中的时间和意象(上),《国外语言学》第4期
    谢信一著叶蜚声译1992汉语中的时间和意象(中)、(下),《国外语言学》第1、3期
    辛永芬2003 论能够做结果补语的动词,《河南大学学报》第1期
    邢红兵1994含“VA”结构的句子的语义分析,《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邢志群2003汉语动词语法化的机制,《语言学论丛》28辑,北京:商务印书馆
    熊仲儒2004《现代汉语中的致使句式》,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徐丹2001 从动补结构的形成看语义对句法结构的影响,《语文研究》第2期
    徐丹2005谈“破”——汉语某些动词的类型转变,《中国语文》第4期
    徐盛桓1993 论“常规关系”——新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系列研究之六,《外国语》第6期
    徐枢1985《宾语和补语》,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徐思益1984语法结构的同意性和差别性——从动补句式说起,《语文研究》第3期
    徐通锵1998 自动和使动——汉语语义句法的两种基本句式及其历史演变,《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徐通锵1999汉语特点和语言共性的研究,《语文研究》第4期
    延俊荣2000 “挖深了”歧义成因及分化,《语文研究》第2期
    延俊荣2001 动结式V+RV带宾语的标记模式,《语文研究》第4期
    延俊荣2002 V+RV带宾语的语义框架,《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闫艳2001 古汉语动宾、动补同型异构句,《语文学刊》第1期
    叶向阳2004 “把”字句的致使性解释,《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杨德峰2003《趋向补语的认知和习得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杨平1990带“得”的述补结构的产生和发展,《古汉语研究》第1期
    杨石泉1985 结果补语与程度补语的纠葛——说补语(一),《语文研究》,又见《现代汉语补语资料研究》
    杨玉玲2005《“这”、“那”系词语的篇章用法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尹润芗1987汉语中一些表程度的方式,《世界汉语教学》创刊号
    余志鸿1984论古汉语补语的移位,《语言研究》第1期
    袁明军1998非自主动词的分类补议,《中国语文》第4期
    袁毓林2003句子的焦点结构及其对语义解释的影响,《当代语言学》第5卷
    袁毓林2002述结式的论元选择及其句法配置,《纪念王力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
    袁毓林2000述结式的结构和意义的不平衡性——从表达功能和历史来源的角度看,日本《现代中国语研究》第1期
    袁毓林2001述结式配价的控制一还原分析,,《中国语文》第5期
    岳利民2001 “S+V+R+0”句式中R的语义指向,《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第4期詹人凤1989动结式短语的表述问题,《中国语文》第2期
    詹卫东2006汉语述结式论元结构分析,北京大学汉语语言研究中心网页资料
    詹卫东译2003框架语义学,《语言学论丛》第27辑,北京:商务印书馆
    张嘉宾1984动补结构与其宾语之间的语义、语法关系,《求是学刊》第1期,又见《现代汉语补语研究资料》
    张璐2003《现代汉语“得”字补语句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张敏1997从类型学和认知语法的角度看汉语重叠现象,《国外语言学》第2期
    张敏1998《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张伯江1994汉语句法的功能透视,《汉语学习》第3期
    张伯江1997认识观的语法表现,《国外语言学》第2期
    张伯江、方梅1996《汉语功能语法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张国宪1995现代汉语的动态形容词,《中国语文》第3期
    张国宪1994语言单位的有标记和无标记现象,《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张黎1997关于语义范畴——意合语法讨论之二,《汉语学习》第4期
    张黎1996语义搭配律刍议,《汉语学习》第2期
    张旺熹1999《汉语特殊句法的语义研究》,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张旺熹2001 重动结构的远距离因果关系动因,载于《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语言学文萃·语法卷》,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张旺熹2004《汉语句法的认知结构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张豫峰2001说“得”字句的补语,《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第3期
    张豫峰2002汉语的焦点和“得”字句,《汉语学习》第3期
    赵金铭1996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三个阶段及其教学主旨,《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赵金铭1994教外国人汉语语法的一些原则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赵金铭1995 现代汉语补语位置上的“在”的“到”及其弱化形式“·de”,《中国语言学报》第七期
    赵清永2003汉语带补语的句子可分解问题研究,《语文学刊》第1期
    赵日新2001 形容词带程度补语结构的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第6期
    赵艳芳2001《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赵艳芳2000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及形成过程,《外国语》(上海)第1期
    赵艳芳2000认知语言学研究(一、二),《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5期、第6期
    赵元任1979《汉语口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
    郑怀德1987带结式动词和不带结式动词,《句型和动词》,北京:语文出版社
    志村良治1974汉语的使成复合动词形成过程之研究,《日本近、现代汉语研究论文选》,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周有斌2000浅谈形补谓语句,《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第4期
    朱德熙1956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语言研究》第1期
    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
    Adele E. Goldberg&Ray Jackendoff 2004 The English Resultative As A Family of Constructions, Language vol.80,num 3
    Anna Maria Di Sciullo 2003 Introduction: Asymmetry in grammar,《Asymmetry in Grammar》Volume 1: Syntax and semantic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Bernd Comrie 1987 Language Universals and Linguistic Typology, 沈家煊译,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Hans C. Boas 2005 Determining the productivity of resultatives: A reply to Goldberg and Jackdoff, Language vol.81,num 2
    John Haiman 1980 The Iconicity of Grammar: Isomorphism and Motivation, Language vol. 58, num 3
    John R.Taylor 2003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Third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eonard Talmy 2000 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Volume 2: Typology and process in Concept Structuring, The MIT Press
    Malka Rappaport Hovav&Beth Levin 2001 An Event Structure Zccount of English Resultatives, Language vol. 77, num 4
    Niina Zhang 2003 The asymmetry between depictives and resultatives in Chinese,《Asymmetry in Grammar》Volume 1: Syntax and semantic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Ray Jackcndoff 2002 Foudations ofLanguage:Brain,Meaning,Granmmar, Evolu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onald W. Langacker 1991 Fou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2),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Wiilam Croft 2000 Typology and Universal,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