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末以来印华文学中的异族叙事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对异族“他者”的叙述,实际反映了主体自身的诉求和思索。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随着印尼华人本土化程度的加深,“原住民”成为其族性建构的重要参照系。本文尝试对该时期印华文学中的异族(原住民)叙事进行分析,在剖析这种文学想象的特点之同时亦欲呈现印尼华族在特定时期的成长变迁。
     一方面,种族政治依然给予华人族群极大的压力,作为一个受歧视的少数民族,华人的本土性和族群性有着内在的紧张,另一方面,随着工商社会的进程,作为聚居都市的经商民族,华人更集中的感受到传统与现代的张力。前一纬度中,异族作为象征本土的符号体系,异族叙事成为缓减政治压力的文学诉求,后一纬度中,异族作为华人都市处境的参照物,异族叙事成为华人对“传统与过去”的诗意沉思方式。前一种话语中,隐藏着华人对异族的偏见和自我的优越感,同时,也使文学因负荷了太多政治压力而枯涩;后一种话语中,则一定程度上强调了华人对异族的肯定和对自身的质疑,也表现出较为可贵的对话意识和开放度。
     从这两类异族叙事中,我们可以领悟到,印尼华族在本土化与现代化的双重蜕变中自我建构的强烈意志和复杂心态。
From the narrative of 'the other' we can always realize the feeling and desire of the subject. In the ethnic group-construction process of Indonesian Chinese, "Indonesian aborigines" are more important since the end of the 1970's. I will analyze the narrative of 'the other' (aborigines) in Indonesian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which we can find the status of Indonesian Chinese at that time.
    On one hand, because the stress from racial politics still exists, as a minority, Indonesian Chinese are puzzled about their ethnic characteristic and indigenous characteristic. On the other hand, in the course of urbanization, as businessmen in the city, they are also troubled with the conflict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zation. So when 'the other' becomes a symbol of Indonesia, the narrative is a literary action to relieve the stress from politics. And when 'the other' becomes a mirror of their urban condition, it is a poetic imagination of "tradition and past". In the first discourse, we can find that Indonesian Chinese have prejudice against aborigines and have superior complex. At the same time, their literary creation is confined as it has been burdened with so much politics pressure. On the other hand, in the second discourse, in some extent they underscore themselves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aborigines and their tendency to self-questioning. And they reveal their open mind and willingness for dialog
    ue.
    From the two kinds of narrative, we can feel that Indonesia Chinese 's strong volition of self- construction and complicated mentality during the double spallation of modern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引文
[1] 如没有特别说明,文中提到的七十年代末均指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2] 李君哲在《印尼华文文学沧桑》一文中指出,这段时期,因为朔风凛冽寒气彻骨的政治气候,迫使华文作家如虫鸟类那样隐藏起来进入冬眠状态,期待阳光明媚和风吹拂的春天到来,源自菲律宾《世界日报》,1998年1月30日。
    [3] 如印华作家严唯真认为,1976年-1986年,是印华华文文学的醒悟活动时期;印华作家袁霓认为七十年代后期,1978年开始,一些作家如冯世才、白放情、苏艺(沙里红)等重作冯妇;印华作家莎萍认为,八十年代初开始,政府对华文的禁令其实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上均参考《第一届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与华文文学研讨会论文集》未正式出版。此外,张君哲在《印尼华文文学沧桑》一文中对此也持类似观点。
    [4] 目前,考虑到印尼国内的种族冲突以及华人自身的意愿,大多数华人学学者也用“友族或当地民族”代替“原住民”或“土著”的称号。但为了论述的方便,本文依然沿用原住民这一词语,但并无贬斥之意。
    [5] 参考黄昆章《东南亚国家的华侨华人政策之印尼部分》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广州华侨研究所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9月出版。
    [6] 参考廖建裕《现阶段的印尼华人文学》中的观点,出自新加坡《联合早报星期刊》,2001年6月10日。
    [7] 王芳在其毕业论文《把自己引向自己——从新马华文小说看新马华族的自我表达》中对此作了详细论述。她认为,与欧美等地相对孤独而独立的个体写作行为相比,东南亚华文文学的生产和消费体系较为完整和自足,它们各自所依存的华人社会的性质也有不同.由此,她认为东南亚华文文学可视为华族的自我建构方式。汕头大学2000级海外华文文学硕士论文。
    [8][9] 源自《世界诗学大辞典》乐黛云、叶朗等主编,春风文艺出版社,1993年出版,P639,P755。需要说明的是,对叙事的定义与理解纷繁,但本论文只选取了适合本文研究的两种解释。
    [10] 曹云华概述了印尼华人聚居大城市的诸多原因。一是长期以来的职业限制,使华人只能从事工商业为主的经济活动,二是殖民时代分而治之的政策,以及华人没有土地拥有权也使他们一般聚居在城市;三是独立后的1959年,政府通过法令,禁止外侨(全部都是华人)在乡村经营零售业,后来又规定居住在乡村的外侨均属非法,大批华人被驱赶到城镇。甚至外岛地区的华人农民也只好搬到城镇的周边地带。因此,印尼华人绝大多数属于大城市的居民。源自《东南亚华人文化的传承与变异——东南亚华人的文化适应》,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年5月出版,P24-25。
    [11] 温广益:《近二三十年来印度尼西亚华人政治认同的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选自洪玉华、吴文焕主编《华人:东南亚变化中的认同和关系国际会议论文集》,菲律宾华裔青年联合会,1994年版,P181。
    [12] 黄昆章指出,“加入印尼国籍后,华裔公民的身份证上被打上‘0’或其他特殊记号,
    
    即使在九十年代,雅加达当局宣布取消这一做法时,仍有不少地方政府我行我素。”这无疑是印尼的种族政治思维的体现与延续。黄的此段论述出自他的专著《风雨沧桑五十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尼华侨华人社会的变化》,香港:丹青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7月版,P346。
    [13] 哈达《致华人代表大会祝词》,转引自周南京等编的《印度尼西亚华人问题同化资料汇编》,北京大学亚太研究中心,1996年版,P377。
    [14] 转引自曹云华的《变异与保持——东南亚华人的文化适应》,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年5月版,P88。
    [15] 阿五《阿五文集》,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16] 思闻《印华短篇小说选》,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7年9月版。
    [17][18] 郑金华《金梅子短篇小说集》,曙光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19] 选自袁霓《花梦》,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7年4月版。
    [20] 高鹰《高鹰文集》,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21] 高鹰有一系列小说是刻意树立华人的美好形象的:如《傻子》中忙于社区公益事业的华人扬辉;《风雨芝加本浓河》中与原住民携手共战的英雄华大嫂;《永远微笑的人》里与人为善、乐观机智、见义勇为的尼诺伯;《心灵的呼唤》里善待下人、关心家人、同情下层人士、劳累致死的陈律师等。此篇可谓其华人形象建构工程之一。
    [22] 郑金华《金梅子短篇小说集》,曙光出版社,1998年12月版。该小说首次发表在《新加坡文艺》第62期上。
    [23] 与印华文学稍异的是,马华文学中华人能严厉自审华人对异族的歧视和偏见。如李永平的《拉子妇》、驼铃的《下女》等.
    [24] 选自阿五《阿五文集》,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12月版,P110.
    [25] 选自郑金华《金梅子短篇小说集》,曙光出版社,1998年12月版,P157。
    [26] 林万里《林万里文集》,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12月版,P16-17。
    [27] 广月《广月文集》,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28] 从汉唐开始,中国就以中原大国自称,视四周之国为蛮夷之地,东南亚诸多岛国大多接受过中国皇帝的诏封,应该说,最初前往印尼的华人,难免会有大国子民的心态;而殖民时代,由于荷兰殖民者一向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把华人、印度人等外来民族和当地民族加以区分,在人种的等级制度中,华人又高于当地民族,也无形中助长了华人的优越情绪.
    [29] 东瑞主编《印华微型小说选》,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8年7月版。
    [30] 参考刘珣在《对外汉语教育学导论》中的论述。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121。
    [31] 袁霓《袁霓文集》,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32] 白羽的《繁垦区组诗》散见于袁霓主编《印度尼西亚的轰鸣》以及《翡翠带上》等诗
    
    
    [33][35][36] 选自袁霓主编《印度尼西亚的轰鸣》,印尼:印尼文学社/印华作家协会,2000年3月版,P86,P132,P81。
    [34] 法侬《黑皮肤,白面具》,转引自斯图亚特·霍尔著,陈永国译《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选自罗钢,刘象愚主编的《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版,P219。
    [37] 广月《广月文集》,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12月版,P244。
    [38] 参见居维宁著 陈希译《海外华人的种族认同》,选自陈文寿主编的《华侨华人新论》,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7年版,P91。
    [39] 斯图亚特·霍尔著,陈永国译《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选自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P222。
    [40] 转引自曹云华的《变异与保持——东南亚华人的文化适应》,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年版,P98。
    [41] 此诗选自《印度尼西亚的轰鸣》,P141。他的雅加达掌故诗还散见于《翡翠带上》等书。印尼华人为雅加达的发展付出过血与泪的代价,但在柔密欧·郑的一系列掌故诗里却没有华人的影踪,正反映了这类本土历史叙事的局限性所在。《翡翠带上》由严唯真主编,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7年版。
    [42] 选自袁霓等主编《印度尼西亚的轰鸣》,印度尼西亚:印华文学社/印华作协出版,2000年3月版,P113.
    [43] 作者达纳尔多1940年出生,是印尼当代颇有影响的小说家,该诗歌选自诗集《印度尼西亚的轰鸣》,P32。
    [44] 在印尼大学文学院院长沙巴迪佐科·达摩诺在《印度尼西亚的轰鸣》的序文中明确指出印尼文学必须用印尼文写成,印尼人用英文或华文或任何文字写出来的作品都不属于印尼文学。
    [45][46] 高鹰《高鹰文集》,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12月,P67,P21。
    [47] 吴奕琦在《印尼华文文学历史发展综述》中指出,50年代中期,我国政府与印尼政府妥善处理了有关华侨双重国籍的问题之后,中印(尼)两国的关系相当友好,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很密切,因而当时印(尼)华文学从题材、内容到创作方法上受中国大陆的影响相当大,某些方面甚至几乎可以说是跟着国内的风气跑。源自《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四期。此外,刘宏在《写在民族寓言之外——中国与印尼左翼文学运动》中也指出五十年代的印尼文学由于受中国影响,有强烈的左倾色彩。源自《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年第1期
    [48] 严唯真《印华新诗行程简述》选自《第一届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与华文文学研讨会论文集》未正式出版。
    [49] 选自《印度尼西亚的轰鸣》,印尼:印尼文学社/印华作家协会,2000年3月版,P58。
    [50] 朱大可《中国神话的识读革命》选自《聒噪的时代——在话语和信念的现场》,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P114。
    
    
    [51] 至今,五十岁以下的华人很少有人说华语,精通书面语的更少之又少。一些大陆学者认为印尼作家的作品语言十分幼稚,类似中小学生作文,可证实这种危机已经来临。
    [52] 参考朱大可的表述《逃亡与皈依》选自《聒噪的时代——在话语和信念的现场》,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P233。
    [53][54] 选自《袁霓文集》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12月版,P26,P27.
    [55] 选自《广月文集》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12月版,P209。
    [56] 如袁霓在《爱它死后的梦坠》中,都市被描述成充满欺骗和陷阱之地,主人公美好的梦想被击得粉碎。广月在《迎着朝阳的人》一文中,则以乡里人的朴实、安天乐命对城市的虚伪、狡诈、虚浮作了谴责。《爱它死后的梦坠》选自《印华短篇小说选》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7年版。《迎着朝阳的人》选自《沙漠上的绿洲》,新加坡:岛屿出版社,1995年版。
    [57] 随着工商社会的进程,华侨(人)社会本身的危机感扑面而来。印华资深作家黄东平曾用很激烈的语言抨击了这一切。他认为“包括亲情、亲情、友情、甚至爱情,连同进步还有爱国,有时也不过是一块虚假的招牌,只是在某种情势下达到某种目的新产生的虚假关系。这种对生存的绝望难免偏激,但在描述华社内部生活的华文文学中,现代生活方式对华人的改塑被渲染得触目惊心。如晓星的《跟不上时代》描绘了人们为了寻求刺激,疯狂飙车,对惨死轮下的同胞却无动于衷,显得残忍而自私。歌林的《大慈善家的父亲》里,那位大慈善家一方面到处捐献以弘扬自己的爱心,另一头却将自己的父亲弃之不顾,早早送入养老院。金梅子的《售屋记》里一向被视为华人的“祖传产业”的老屋被子女随意出售,留下老人无可奈何的一声叹息。碧玲的《吉屋出售》里子女和寡母间不但存在价值观念的差异,而且子女根本不尊重母亲,亲情的冷酷导致了老人对生命的自弃。阿五的《第三子》中一向乖巧的儿子最终被金钱纠葛所腐蚀。正是对华人都市蜕变中的严厉审视中,原住民的淳朴和善良才被凸现出来。
    [58] 袁霓《袁霓文集》,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59] 高鹰《越野路上》,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2年2月版。
    [60] 高鹰《高鹰文集》,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61][62][65] 选自《沙漠上的绿洲》,新加坡:岛屿出版社,1995年5月版。
    [63][64] 刘旭《刘旭文集》,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12月。
    [66][67] 明芳《明芳文集》,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68][69] 袁霓《老家》选自《袁霓文集》,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12月版,P18,P26。
    [70][71] 袁霓《山中一日》选自《袁霓文集》,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12月版,P52-53,P55。
    [72] 刘洪涛《<边城>耗粮栌胫泄蜗蟆罚本骸段难缆邸?002年第1期.
    [73] 明芳《种菜》选自《明芳文集》,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12月版,P88。
    
    
    [74] 明芳《收获的喜悦》选自《明芳文集》,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12月版,P42.
    [75] 黄锦树《原乡与乱离》,台北:《联合文学》第221期。
    [76] 这几篇文章均选自广月《广月文集》,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77][78] 广月《广月文集》,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12月版,P183。
    [79] 袁霓《山中一日》选自《袁霓文集》,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12月版,P51。
    [80] 广月《回乡客,幸福人》选自《广月文集》,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12月版,P182。
    [81][82] 宋元《渔村一夜》选自《沙漠上的绿洲》,新加坡:岛屿出版社,1995年5月版P100,P104。
    [83] (法)达尼埃尔-亨利-巴柔著,孟华译《形象》,选自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P168。
    [84][85] 选自《刘旭文集》,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12月版,P224-225。
    [86] 这里所谓的印尼华族的传统并不是指单一的中华文化,还包括其他的文化成分。
    [87] 转引自龙卫球《论传统》,源于“法律之维”网站,2003年6月24日。
    [88] 选自东瑞主编《印华微型小说选》,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8年7月版。
    [89][91] 选自林万里主编《印华短篇小说选》,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8年9月版。
    [90] 冯世才《安娜》选自林万里主编《印华短篇小说选》,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8年9月版,P140。
    [92] 选自《广月文集》,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93] 立锋的这三篇文章选自《立锋文集》,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94] 选自茜茜丽亚《只为一个承诺》,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8年7月版。
    [95][96] 阿五《人约黄昏后》,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8年7月版。
    [97] 佚名《印尼华人经商有道》,来源新华网,2001年9月13日。
    [98] 在他的童年时代,与山村的原住民有过共同生活的经历,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99] 选自《白放情文集》,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100] 白放情小说的人物命名很有特色,不同的名字有着不同的种族来源。如果是华人,都被命名为极富中国古典气息的名字。在我的论文《本土爱情与华族隐喻——论白放情爱情小说的叙事策略》中对此有所阐述。南京:《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3年第1期。
    [101] 《覆舟山的雾》选自《白放情文集》,P51。
    [102] 选自林万里主编《印华短篇小说选》,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7年9月版。
    [103] 此乃东瑞在解读这一小说时所持观点。但小说中反复出现的意象却是“梦幻长河”,神秘的女子、富于乡野魅力的绿色峡谷不过是这一意象的表征形式。
    [104] 在本人的论文《本土爱情与华族隐喻——论白放情小说的叙事策略在》中,对他这一特点作了探讨。南京:《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3年第1期。
    [105] 在寻觅姗蒂的过程中,曾碰到一位老妇人讲述她家女主人的经历大抵如此。但作者只是暗示这她家女主人与姗蒂外貌的相似,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始终没有肯定她就是姗蒂。
    [106] 在印尼,称爪哇为本岛,其他岛屿为外岛,外国投资的企业和工程全部集中在爪哇,爪哇成为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其他地区却比较落后。
    [107] 参见白放情的《旅途》,选自《白放情文集》,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12月版,P266。
    [108] 由于六十年代末期和七十年代,印尼华人所能借鉴的大多是台湾和香港出版的通俗读物,所以言情小说成为印华小说的主要形式,但它与消费娱乐目的毫无干系,显得纯情而炽热,表现的主题也很严肃。
    [109] 王列耀《邱茂发与新世纪印尼华文文学中的“吾国吾民”》,选自《香港文学》2002年第11期。
    
    
    1 黄东平《七洲洋外》,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6
    2 林万里《结婚季节》,新加坡:岛屿出版社1990
    3 黄东平《远离故国的人们》,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0
    4 合著《沙漠上的绿洲》,新加坡:新加坡岛屿文化社,1995
    5 刘以鬯《印尼华文文学专辑》,香港文学,1996年2月号
    6 严唯真主编《翡翠带上》,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7
    7 林万里选编《印华短篇小说选》,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7
    8 袁霓《花梦》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7
    9 阿五《人约黄昏后》,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7
    10 曾三清《挣扎》,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8
    11 郑金华《金梅子短篇小说集》,曙光出版社,1998
    12 东瑞选编《印华微型小说选》,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8
    13 高鹰选编《印华散文选》,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8
    14 立锋选编《印华诗文选》,香港:香港新绿图书社,1999
    15 碧玲《摘星梦》,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9
    16 茜茜丽亚《只为一个承诺》,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0
    17 袁霓《袁霓文集》,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12月
    18 袁霓等主编《印度尼西亚的轰鸣》,印度尼西亚:印华文学社/印华作协出版,2000年
    19 严唯真《严唯真文集》,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12月
    20 明芳《相约在山城》,印度尼西亚:印华作协出版社,2000
    21 明芳《明芳文集》,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12月
    22 曾三清《自珍集》,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0
    23 广月《广月文集》,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12月
    24 阿五《阿五文集》,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12月
    25 白放情《白放情文集》,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12月
    26 立锋《立锋文集》,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12月
    27 林万里《林万里文集》,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12月
    28 刘旭《刘旭文集》,厦门: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12月
    29 高鹰《高鹰文集》,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12月
    30 袁霓《男人是一幅画》,印度尼西亚:印华作协策划出版,2001
    31 高鹰《越野路上》,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2年2月
    32 印尼作协主编《远去的雁声》,印度尼西亚:印华作协出版,2002年
    33 老兵主编《虾城放歌》,印度尼西亚:虾城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
    34 莎萍主编《印华文友》,2001年第11期,2002年3月到9月 共6本
    35 莎萍《等待》,印度尼西亚:印华作协出版,2002年
    36 冯世才《秋实》,香港:获益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10月
    37 冯世才《遥寄》,香港:获益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10月
    
    
    38 晓彤《哑弦》香港:《印尼与东协》月刊社, 1996年5月
    39 《诗集选刊》张汉英、秋明月等著,香港:《印尼与东协》月刊社,1995年7月
    40 立锋《给我微笑》香港:梦萍出版社1996年版
    1 罗岗 《“文学香港”与都市文化认同》,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1期
    2 孟华《形象学研究要注重总体性与综合性》,中国比较文学,2000年第4期
    3 刘洪涛《对比较文学形象学的几点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3期
    4 刘洪涛《<边城>耗粮栌胫泄蜗蟆罚段难缆邸?002年第1期
    5 刘洪涛《沈从文小说中的苗汉族形象及其背景——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一例》,《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1期
    6 张月《观看与想像——关于形象学和异国形象》,《郑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5期
    7 饶p(?)ng@①子《海外华文文学与比较文学》,《暨南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1期
    8 饶p(?)ng@①子《海外华文文学的学科建设和方法论问题》,《文艺理论研究》,1998年第1期
    9 饶p(?)ng@①子,费勇《海外华文文学与文化认同》,《国外文学》,1997年第1期
    10 费勇《海外华文文学的中国意识》,《中国比较文学》,1996年4期
    11 温煦《想象、幻象与消费社会》,《文艺理论研究》,2002年第2期
    12 张隆溪(香港)李博婷译《异域情调之美》,《外国文学》,2002年3期
    13 王列耀《全球化背景中菲律宾华文文学的文化取向》,《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1年第3期
    14 王列耀《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的文化个性》,《暨南学报》,2001年第4期
    15 王振科《一道亮丽的文学风景——关于马华文学“新生代”作家群》,《世界华文文学论坛》,1998年第3期
    16 黄万华《原乡的追寻—从一种形象看20世纪华文文学史》,《人文杂志》,2000年第4期
    17 钱超英《自我、他者与身份焦虑——论澳大利亚新华人文学及其文化意义》,《暨南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4期。
    18 姚新勇《文化身份建构的欲求与审思》,《读书》2002年第11期
    19 姚新勇《未必纯粹自我的自我阐释权》,《读书》1997年第10期
    20 马绍玺《20世纪云南少数民族诗歌的现代转型》,《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2期
    21 马绍玺《现代商品社会中的少数民族传统互助精神》,《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第1期
    
    
    22 马绍玺《全球化语境中中国少数民族诗歌的文化认同问题》,《民族文学研究》,2001第2期
    23 刘登翰《台湾经济转型期的乡土眷恋和都市批判——黄春明小说创作一面观》,《世界华文文学论坛》1998年地第4期
    24 刘登翰《命名、依据和学科定位——关于华文文学研究的几点思考》,《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25 朱立立《都市女性的情感悲剧和生存境遇——论钟晓阳的近期作品》,《世界华文文学论坛》1995年第2期
    26 朱立立《华人学的知识视野与华文文学研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27 刘俐俐《文学中身份印痕的复杂与魅力》《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28 刘俐俐《走近人道精神的民族文学中的文化身份意识》,《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
    29 乔以钢《女性写作与文化生存》,《甘肃社会科学 2002年第1期
    30 王宁《文化身份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建构》,《甘肃社会科学》 2002年第1期
    31 王一川《断零体验、乡愁与现代中国的身份认同》,《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32 宋伟杰《身份认同的“混杂”与文化记忆缺失症——管窥金庸的小说世界》,《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33 许文荣《挪用“他者”的言说策略——从殖民话语到后殖民话语的马华文学》,华文文学,2001年第2期
    34 饶p(?)ng@①子《海外华文文学异族人物形象的文化分析》,《世界华文文学》2000年第3期
    35 吴奕琦《印尼华文文学历史发展述略》,《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36 周南京《文化融合是历史的选择——海外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变异》,《东南学术》,1994年第4期
    37 庄国土《关于华人文化的内涵及与族群认同的关系》,《南洋问题研究》,1999年第3期
    38 曹云华《东南亚华人青年如何看待华人与当地民族的关系》,《东南亚研究》,1999年第4期
    39 马戎《美国的种族与少数民族问题.》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40 伯圆长老《南洋群岛种族由来与佛教的动态》,《南洋佛教》创刊号,1969年5月
    41 张继焦《少数族群是数量上的少数,更是一个经济上的少数——对族群“歧视”关系的解释》,《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
    42 顾肃《当代自由主义对社群主义挑战的回应》,《哲学动态》,2002年第6期
    43 王希恩《民族认同发生论》,《内蒙古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
    44 梁英明《东南亚华商企业与儒家文化》,《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8年第4期
    45 梁英明《战后东南亚华人社会变迁与中国的关系》,《华侨华人历史研
    
    究》,1995年第2期
    46 梁英明《关于海外华人经济研究》,《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0年第1期
    47 梁英明《战后东南亚华人家族企业的发展》,《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7年第1期
    48 梁英明《战后东南亚华文教育发展趋势与困境》,《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6年第3期
    49 居维宁(新加坡)《关于新加坡年轻华人价值观的调查》,《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7年S1期
    50 陈秀容《近三十年印尼华人族群文化适应初探》,《人文地理》,1999年第3期
    51 许肇琳《试论二战后东南亚海外华人的观念变化》,《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6年第2期
    52 陈衍德《论当代东南亚华人文化与当地主流文化的双向互动》,《东南亚研究》,2001年第1期
    53 黄昆章《论印尼排华运动的特点和背景》八桂侨史1998年第3期
    54 (印尼)迪德吴托摩,杨启光摘译《印尼华人的多元语言和种姓特点》,《八桂侨史》1995年第1期
    55 温北炎《印尼华人逐渐融入当地主流社会》,《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8年第2期
    56 温北炎《印尼对华侨华人政策及其发展趋势》,《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6年第1期
    57 吴杰伟《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民族意识的形成、特点及其对独立运动的影响》,《民族研究》2002年第1期
    58 周大鸣《族群与族群关系》,桥网,2002年10月23日
    59 庄国土《中国与东南亚华人的微妙关系》,朋友论坛,2002年12月8日
    60 颜泉发《这是一种文化张力—解读马华南来作家作品中的异族形象》,Sarawak..com,2001年8月16日
    61 作者不详《印尼排华暴乱4周年,还有多少真相被隐瞒》,南方网,2002年5月13日
    62 傅海波《外族人》,Zykl.cdhtzx.net,时间不详
    63 作者不详《汇集自然人文风光的印度尼西亚》仙源投资网,时间不详
    64 作者不详《马来人来自何方?》网上文摘:世界民族之窗,时间不详
    65 佚名《数不清的东南亚海岛》网上文摘:世界民族之窗,时间不详
    66 曹云华《东南亚华人日常生活的本地化》,中新网,2001年7月4日
    67 (台)苏生勇《如何維護少數族群語言文化之方法的建議》,网上文摘,智邦生活館,时间不详。
    68 佚名《伊斯兰教法》,yusfu.533.net,2000年11月3日
    69 朱晓东《1930年—1950年共产党的婚姻和妇女解放法令中的策略与身体》pkujurist.home.chinaren.com,2002年7月26日
    70 廖建裕《现阶段的印尼华人文学》,www.minxi.com.cn,时间不详。
    71 佚名《亚洲华侨华人》暨南大学华侨华人文献信息中心,时间不详。
    72 佚名《华文在印尼重获自由》,深圳侨报电子版,2001年5月31日
    
    
    73 佚名《印尼华人经商有道》,新华网,2001年9月13日
    74 佚名《印尼华人对传统中华文化兴趣淡薄》,联合早报电子版,2001年9月2日
    75 佚名《专家呼吁印尼政府废除歧视华裔条例》,东方网:2002年3月29日
    76 佚名《印尼西加省认同华人是原住民》,广州侨商报,2001年8月30日
    77 佚名《印尼文学重现生机》,中华读书网,2000年8月28日
    78 佚名《印度尼西亚的礼仪》,中华涉外网,2001年1月11日
    79 庞中英《印度尼西亚考察报告:转型还是混乱》,http.xiloo.com,2002年5月22日
    80 李君哲《印尼华文文学沧桑》,菲律宾:《世界日报》1998年1月30日
    81 钟天祥《印尼华裔不再是“支那”》,新加坡:《联合早报》,2002年2月23日
    1:彭城《印尼华文文学的溯源想象》,暨南大学文艺学,2003年5月
    2:吴新桐《印尼华人女作家的写作选择和叙述风格》,暨南大学文艺学,2003年5月,
    3:王芳《把自己引向自己——从新马华小说看新马华族的自我表达》汕头大学文艺学,2003年3月,
    4:施敏《东南亚华文文学与种族想象》,暨南大学文艺学,2001年5月
    5:莫嘉丽《80年代以来澳门小说的文化品格和审美指向》,暨南大学文艺学1999年9月
    6:汤重芬《论80年代新加坡华文小说及其文化价值》,暨南大学文艺学,1999年4月
    7:廖子馨《论澳门现代文学——兼与大陆、台、港女性文学比较》,暨南大学文艺学,1992年12月
    8:陈丽虹《性别与文化:双重视角——对海外华文女作家及其文本的理论透视》,暨南大学文艺学,1997年5月
    9:李秀红《澳门土生文学中呈现的理想基督教观念及其嬗变》,暨南大学文艺学,2001年12月
    10:黄莺《艰难的心路历程——当代城市女性小说的女性审美意识流变》,暨南大学文艺学,2001年5月
    11:颜泉发《分流与整合——马来西亚华文文学概念的梳理与思考》暨南大学文艺学,2002年4月
    12:吴燕《中国欲望与西方诱惑——二十世纪语言文学中中西关系的性别隐喻》暨南大学文艺学,2002年4月
    
    
    1 饶p(?)ng@①子,费勇《本土以外—论现代汉语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2月
    2 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3 扬乃乔等编译《后殖民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
    4 爱德华·W·萨义德著,王宇根译《东方主义》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10月
    5 公仲主编《世界华文文学概要》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
    6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睿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分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7 (美)弗莱德里克.詹姆逊著,陈永国等译《政治无意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8月
    8 (英)汤林森,冯建三译《文化帝国主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
    9 (美)克利副德·格尔茨,韩莉译《文化的解释》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11月
    10 周京媛《后殖民理论与文化评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1 (马来西亚)黄锦树《马华文学、内在中国、语言和文学史》,马来西亚:华社资料研究中心,1996年6月
    12 (新加坡)王庚武著,许纪霖主编《王庚武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
    13 (新加坡)王庚武著,姚楠译《东南亚与华人》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7年版。
    14 (新加坡)王庚武著,天津翻译中心译《中国与海外华人》,香港:香港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15 (香港)蔡仁龙著《印尼华侨与华人概论》香港:南岛出版社,2000年5月
    16 (印尼)晁华《印度尼西亚华侨沧桑》香港: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1990年4月
    17 曹云华《变异与保持——东南亚华人的文化适应》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年4月
    18 庄国土《世纪之交的海外华人》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
    19 周大鸣主编《中国的族群和族群关系》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年4月
    20 (香港)黄连枝《东南亚华族社会发展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