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的出版平台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主要以数据统计的方法,对晚清民国时期的文学出版情况进行大致摸底,并以这些统计数据为基础,对中国现代文学出版情况进行扼要描述与分析,目的是为今后的中国现代文学出版研究和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提供一些基本数据和宏观视野上的参考,同时也试图揭示出文学出版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之间的深刻联系。
     考虑到目前学术界有不少人对文学出版研究的意义尚心存疑虑,本文第一章选取了四个事关中国现代文学史全局的角度,对文学出版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转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探讨。比如在清末民初新小说的兴起过程中,学术界历来强调梁启超的理论倡导抑或他发动的“小说界革命”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实际上,如果没有现代出版业的兴起,梁氏的“小说界革命”极有可能就像此前傅兰雅的新小说竞赛一样欣然而起、黯然落幕。事实上,清末民初中国文学之所以会成功实现由古典文学向现代文学的基本转型,一个关键原因就在于中国文学出版模式在此出现了千年之变——从此结束了手工印刷的时代,进入了铅字排版机械化印刷文化时代。铅字排版机械化大大降低了文本制作与传播的成本,使文学出版资源由王公贵族手中转移到平民手中,中国文学亦从此真正结束了贵族文学时代,进入平民文学时代,整个文学活动机制也由此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化。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两大突出现象,即频频发生“意气之争”和文学社团林立,很大程度上就和中国现代作家对文学出版资源和生计资源的激烈争夺有关。而中国现代文学的空间分布格局极不均衡,也主要是由现代文学出版资源在地域分布上的极不均衡所导致的。比如说,上海之所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个重要原因即在于其时我国70%以上的文学出版资源聚集在上海;在中国各省市作家中,江苏和浙江籍作家在人数和文学史地位上占绝对优势,一方面是因为江浙自古多文人,另一方面也和江浙籍人士在上海出版界占据绝对优势密切相关。1949年以后出现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转型,主要原因也正在于文学出版模式的转型——由市场经济出版模式向计划经济出版模式转型,其中,通过对出版体制的国有化改造,国家成功控制了文学出版资源以及文学作品的生产和传播途径,从而实现了对文学发展方向的强有力控制。
     本文第二章至第四章即主要对晚清民国时期我国的文学期刊、文学书籍出版情况和各主要出版机构的文学出版情况进行具体的统计和分析。其中,第二章讨论文学期刊出版情况,主要包括文学期刊出版的总体规模、发展阶段、平均存活时间、办刊形式和地域分布情况等等;第三、四章讨论文学书籍出版情况,其中第三章主要讨论文学书籍出版的总体规模、变化趋势和地域分布情况,第四章主要讨论从事文学书籍出版的出版机构数量和一些主要出版机构的文学书籍出版情况、现代作家人数和主要作家的出书数量和排名情况、以及翻译文学书籍的译源国分布情况等等。这三章的统计数据将会证明,中国现代文学的出版平台是一个向上海和江浙作家严重倾斜的平台。这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和空间分布格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其一,在晚清民国时期我国的文学出版格局中,上海确实占据着显赫地位。这样的文学出版资源分布格局,使得上海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格局中占有显赫的地位,以至于一部上海现代文学史,几乎就相当于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抗战爆发前就更是如此;同时,上海特有的城市文化性格,对中国现代文学基本特质的生成等等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二,从作家角度来说,在晚清民国时期我国文学出版资源的占有上,江浙作家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因为在其时上海的出版业,由江浙籍人士创办和主持的约占75%以上,尤其是规模较大的出版机构,创办人和主要经营人基本上都是江浙人,具体到文学出版方面,据笔者统计,在晚清民国时期我国出版100种以上文学书籍的18家出版机构中,有14家均由江浙人士创办或主持,如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开明书店、北新书局等等。其时我国文学出版业总体规模较小,且有鲜明的同人化特征,故人际关系在文学出版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而那时候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活动中,地缘因素又是最重要的凝合因素之一。具体到文学刊物和出版机构的稿源选择上,圈内稿和推荐稿一般都占主要优势,这就使得在地域空间分布上本来就极不均匀的中国现代文学出版平台,更加向以江浙籍人士为主的优势作家群倾斜。江浙作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地位显赫,很大程度上就与此相关。比如据笔者对国内目前最具权威性的两种现代文学史著作,即钱理群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和范伯群著《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的统计,书中重点介绍的204位作家(二书合计)中,江浙籍作家共有92人,占总数的45%,若加上7位上海籍作家,则江、浙、沪籍作家约占现代作家人数50%,三地作家就占据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半壁江山。中国现代文学也因此带上了鲜明的江浙特色与海派风格。另据笔者对晚清民国时期华东、华北、东北、中南、西南和西北地区所拥有的文学出版资源量、以及上述两种文学史著作中204位作家籍贯的统计,发现这六大地区拥有的文学出版资源总量和重要作家人数刚好成正比,其排名情况和所占比重几乎完全一致。非但如此,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作者在描述现代文学创作情况时,对作家对象的选取及其对多数作家的叙述篇幅,也基本上和其时各作家所出的文学书籍种数成正比。这一现象,显然不应以纯粹的巧合来解释,而在很大程度上正反映了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和文学史书写中某种规律性的东西——简言之,谁掌控了文学出版资源,谁就在现代文学活动中就拥有更大的发言权,并在文学史发展中占主导地位。
This thesis makes a general investigation of the publishing situations of the literature works in late Qing Dynasty and Republic of China by the use of the statistical data analysis method, and then this thesis,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data, makes a description and an analysis of the publishing situations of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works, hoping to provide those people who study the publication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works and the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history with some basic data and macro point of view .
     In the first chapter, the writer, considering that many people in academic world have doubts about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publication, probes into the significant roles of literature publication for the birth and the growth of the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and for the literature transformation from four aspects which are related to the whole situation of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history on the basis of the statistical data attained by the author of this thesis. For example, the academic world has been thinking highly of the decisive role of the theory advocated by Liang Qi-chao or of the "revolution in the circle of novel" initiated by him in the rising of antinovel in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Actually, without the rising of modern publishing industry, the Liang's "revolution in the circle of novel" might have been the same as the Fu Lan-ya's antinovel contest, beginning well and ending up with nothing. In fact, one of the key reasons why Chinese classic literature could be successfully transformed into modern literature in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lies in the great change of the publishing pattern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at is the manual printing took the place of the type composition and mechanized printing, which enormously reduced the cost of the production and spread of texts. Therefore common people had access to the literature publishing resources which used to be monopolized by the upper class, and Chinese literature entered common people's era. The whole literature system had a historical change. The two major issues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which are the "conflicts caused by the bias of friendship" and the countless literature societies, have much to do with Chinese modern writers' fierce fights for their living and the literature publishing resources. What is more, the unbalance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unbalance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publishing resources. For example, one important reason that Shanghai took a significant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was that Shanghai owned 70% of the publishing resources; and why most of the Chinese writers were from the provinces of Zhejiang and Jiangsu and took an absolutely important position in Chinese literature history, was, on one hand, these two provinces had given birth to many a man of letters since ancient times, and on the other, was that most of those writers were overwhehningly influential in shanghai publishing field.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after 1949 i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literature publishing pattern—from the market economy pattern to the planned economy pattern. In other words, through the nationalized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shing system, the government of our country successfully controlled the literature publishing resources and the production and spreading approaches of literature works, thus realized the powerful control of the literature development.
     Chapters two to four conduct a detailed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f the published journals, books and the main publishing institutions in late Qing Dynasty and Republic of China. Chapter two deals with the issues of journal publication, such as general scale, development stages, average survival time, publication forms,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s. Chapter three to four deal with the issues of book publication, such as general scale, development stages,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s, the number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publishing institutions which were involved in the publication of literature books, the number of writers, number of the published books by famous writers, the distributions of the countries where translated books came from, and so on.
     This thesis mainly focuses on the general scal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literature publishing resources, trying to get a general knowledge of the publishing situations of the literature works in late Qing Dynasty and Republic of China and to reveal how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history were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distribution and control of the literature publishing resources. In a word, the rule between literature publishing and literature history is that he who controls the literature publishing resources will have the right to speak in literature circles and take the leading role in literature history.
引文
[1]杨扬:《商务印书馆:民间出版业的兴衰》,第2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以上均引自《闻一多书信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1]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第77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据连燕堂、裴效维考证,林纾译完并出版的小说共181部,每部字数均在20万字以上。
    [3]孙少文:《大众媒体打造的神话——论张恨水的报人生活与报纸化文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4]参见李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第807—808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5]陆费逵:《六十年来中国之出版业与印刷业》,张静庐辑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补编,第6册,第279—280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1]详见本文第一章。
    [2]详见本文第一章。
    [1]参见袁进:《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第276—288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第258—267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参见范伯群:《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第421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范伯群:《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法]罗贝尔·埃斯卡皮尔:《文学社会学》,于沛选编,第1—2页,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分别参见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袁进:《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范伯群:《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历史的研究著作出现。
    [1]朱自清:《新诗》,朱乔森编:《朱自清全集》4卷,第208年,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详见本文第二章和第四章。
    [1]详见本文第二、三章。
    [1]参见《1949—1999年全国图书出版统计》,宋原放主编:《中国出版史料(现代部分)》第三卷下册,第523—525页,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数据来源:笔者根据伍杰主编:《中文期刊大词典》统计所得。伍杰主编:《中文期刊大词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不过,和晚清民国时期略有不同的是,中国当代文学期刊一般生存时间比较长,尤其是1980年代以后。故仅从创刊数量来看,和当时实际拥有的文学期刊数会有较大差距,这是值得注意的。但表中已大致能反映出当代文学期刊创刊数量和文学繁荣度之间的关系。 显然是意味着作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起点问题上,文学史观已经有了明确的改变。
    [1]康有为:《〈日本书目志〉识语》,转引自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第76页、第5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日]中野美代子:《从小说看中国人的思考样式》,第104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1]蠡勺居士:《〈昕夕闲谈〉小序》,《瀛寰琐纪》第三卷,上海:申报馆,1873年。
    [2]语出1900年12月28日傅兰雅所做的题为“中国的文学”(The Literature of China)的演讲,该演讲稿发表于University Chronicle 4号(1901)。本文转引自[美]韩南:《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第155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转引自[美]韩南:《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第158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美]韩南:《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第151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美]韩南:《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第162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叶再生:《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第一卷,第523-527页,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
    [2]转引自[美]韩南:《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第160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新小说报社:《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新民丛报》,1902年7月15日。新小说报社为梁启超负责,此文当出自梁启超之手。转引自范伯群主编:《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下卷,第528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任公:《译印政治小说序》,《清议报》第一册,1898年。转引自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第4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傅兰雅为清末来华的著名英国传教士。1861年7月被英国圣公会派到香港,先后在香港圣保罗书院、京师同文馆、上海英华书院、广方言馆执教。1866年,兼任《上海新报》编辑。1868年,应江南制造局之聘,任翻译馆译员。他一人为该馆译书77种,占全馆的三分之一。为了表彰他的业绩,清政府授予他三品官衔,还授予三等第一宝星。1876—1892年,他个人集资、编辑、创办了我国第一个科普期刊《格致汇编》月刊,达7年之久。1885年又创办了我国第一家科技书店格致书室,主要销售中外学者的科学技术译著,各地有近40处分销处。1879年,他兼任益智书会总编辑期间,还编纂了30种教科书。他毕生翻译了126种书籍,译书之多,学科领域之广,是中外学者中的第一人,人们誉之为西学传播大师。1893年去美国定居,继续为江南制造局翻译了14种书,还几次重访中国。
    [3]《申报》自不用说,众所周知;上海《万国公报》创刊于1874年,刚创办时发行量不大,但1876年已有1800份,到1903年则高达54000份。参见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上册,第29页,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4]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第357页,香港:大华出版社1971年版。
    [1]赖光临:《新闻史》,第23页,台湾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版。
    [2]数据来源:笔者据叶再生著《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第二卷第6-15页之“历年报刊创刊数(1833-1937)”、“历年期刊创刊数增补(1815-1911)”统计所得。参见叶再生:《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第二卷,第6-15页,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
    [3]袁进:《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第13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海上漱石生(孙玉声):《〈新闻报〉三十年之回顾》,《〈新闻报〉三十年纪念集》,第5页,上海:《新闻报》社,1923年。
    [2]汪家熔:《近代出版人的文化追求》,第244页,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论宦途挤挤》,《申报》,1892年2月13日。
    [2]《大公报》1903年9月20日。
    [3]《论考试贫员》,《申报》,1892年2月26日。
    [1]《论考试贫员》,《申报》,1892年2月26日。
    [2]朱寿朋:《光绪朝续东华录》卷5,总第5488页,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3]吴趼人:《新笑林广记》,《新小说》,1903年第10号。
    [1]朱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第594、619、653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朱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第736—742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其中,1921年前留日学生总人数为笔者根据是书第736、742页表格统计而来。
    [3]宋原放主编:《中国出版史料(近代部分)》第三卷,第509页,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宋原放主编:《中国出版史料(近代部分)》第三卷,第510—514页,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陈明远:《文化人的经济生活》,第105页,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年版。
    [2]如包天笑就曾回忆说:“当时报纸,除小说外,别无稿酬,写稿的人,亦动于兴趣,并不索稿酬的。”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香港:大华出版社1971年版。
    [3]寅半生:《小说闲评·叙》,《游戏世界》第1期,1906年。
    [4]虽然其时赴日留学生多数为清政府官费选派,似乎是政府组织行为所致,但从留学生个人及其家长的心理角度说,就业方面的考虑,显然是报名者踊跃的主要原因之一。
    [1]陈平原在探讨清末民初新小说的繁荣原因时也曾强调说:“清末民初小说界分外活跃,创作、译作空前繁荣。学者们曾对此作出种种分析,……以上说法都颇有道理,可不该忘了新小说可以卖钱这么一个简单的事实。”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第84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鲁湘元:《稿酬怎样搅动文坛——市场经济与中国近现代文学》,第127页,北京:红旗出版社1998年版。
    [3]陈明远:《文化人的经济生活》,第37页,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年版。
    [4]如王钟麒、钟骏文等人都曾尖锐批评其时小说创作和出版界的粗制滥造和拜金主义现象。参见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第85—86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芮和师等编:《鸳鸯蝴蝶派文学资料》,第53页,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参见李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第807—808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陈明远:《文化人的经济生活》,第81页,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年版。
    [4]陆费逵:《六十年来中国之出版业与印刷业》,张静庐辑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补编,第6册,第279—280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1]参见本文第四章。
    [2]详见本章末附表。
    [3]陆费逵在谈到我国现代出版业规模之小的问题时就曾指出:“说到买稿,欧美我不知道,日本则原稿一页约五百字,最低者售二元日金,最高者五十元;即每千字四元至五百元。……我国通常稿费每千字二元至四元,五六元的很少……小书坊甚至收每千字五角至一元的书稿。”陆费逵:《六十年来中国之出版业与印刷业》,张静庐辑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补编,第6册,第281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4]因为在教育界,高等学校是留学归国人员主要就业去处,高校学生也是文学作品的主要消费群体,故以此为例。
    [5]朱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第596—606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张静庐:《在出版界二十年》,第86—87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参见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附录部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版。
    [2]新文学作家开始进军电影界是在1920年代中后期,其时,在共产党领导人指示下,一部分左翼作家如夏衍、阿英、阳翰笙、田汉、郑伯奇等,开始进入电影界,从事电影创作活动。
    [3]刘纳:《创造社与泰东图书局》前言,第1页,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闻一多书信集》,第191—192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1]刘纳:《创造社与泰东图书局》,第127—129页,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王晓明:《一份杂志和一个“社团”——重评五四文学传统》,《上海文学》1993年第4期;庄森:《飞扬跋扈为谁雄——作为文学社团的新青年社研究》,上海:东方出版中心于2006年版;咸立强:《寻找归宿的流浪者——创造社研究》,上海:东方出版中心于2006年版;等等。
    [2]刘纳:《创造社与泰东图书局》,第168页,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刘纳:《创造社与泰东图书局》,第206页,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详见本文第二章。
    [2]月刊是晚清民国时期文学期刊采用的最主要的刊型,采取这一刊型的文学期刊占总量的47.8%。参见本文第二章。
    [3]如当时在上海靠写作为生的柔石,在1928年9月13日致兄长赵平西的信中曾说:“福(按:柔石原名赵平福)近数月来之生活,每月得香港大同报之资助,月给廿圆,嘱福按月作文一二篇。惟福尚需负债十圆,以廿圆只够房租与饭食费。零用钱与购书费,还一文无着也!……因此不能不请西哥为我设法五十圆,使半年生活,可以安定。”转引自陈明远:《文化人的经济生活》,第114页,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年版。
    [4]参见本文第二章和第三章。
    [1]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第136—137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详见本文第三章。
    [2]这18家出版机构是: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生活书店、文化生活出版社、北新书局、开明书店、世界书局、光华书局、现代书局、良友图书公司、新华书店、东北书店、泰东图书局、启明书局、大东书局、启明书局、小说林社、上海杂志公司等。详见本文第三章。
    [3]朱联保:《近现代上海出版业印象记》,第13页,上海:学林出版社1993年版。
    [4]参见陈昌文:《上海近代出版业对都市人口的吸收与整合》,《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5]参见陈昌文:《上海近代出版业对都市人口的吸收与整合》,《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1]详见本文第二章。
    [2]这一点,从现代文学期刊的发行量上也可以看出,在晚清民国时期,文学期刊的发行量一般都在1000—4000份之间,超过5000份的就不太多见。
    [1]屈楚:《早期群益琐忆》,宋原放主编:《中国出版史料(现代部分)》补卷中册,第590页,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这14位作家是:周瘦鹃、舒新城、张梦麟、予且、许达年、徐卓呆、王实味、陶菊隐、钱歌川、倪锡英、李劼人、陈家麟、陈伯吹、包天笑。其中,周瘦鹃、舒新城、张梦麟、钱歌川、王实味、李劼人、陈伯吹等人曾任中华书局的馆内编辑,包天笑则受聘为该馆主编过《小说大观》季刊和《小说画报》月刊。
    [1]倪墨炎:《现代文坛灾祸录》,第195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从目前为止披露出来的相关资料来看,这是晚清民国时期查禁文艺书籍数量最多、最集中的一次。
    [2]数据来源:笔者据该名册粗略统计所得,该名册收入王煦华、朱一冰合辑:《1927—1949年禁书[刊]史料汇编》第1册,第130—188页,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版。
    [3]其中,北洋政府时期共查禁236种,含文艺书刊77种;国民政府时期(1927—1937)共查禁123种,含
    [1]刘绍棠:《荆棘路——记忆中反右派运动》,第324—326页,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2]马嘶:《百年冷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生活状况》,第354页,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
    [3]陈原:《陈原出版文集》,第20页,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5年版。
    [1]陈原:《陈原出版文集》,第24页,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5年版。
    [2]陈原:《陈原出版文集》,第20页,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5年版。
    [3]《老舍写作生涯》,第250页,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转引自马嘶:《百年冷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生活状况》,第382页,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
    [1]盛澄华:《〈法兰西杂志〉与法国现代文学》,《文艺复兴》第3卷第3期,1947年5月。
    [1]刘增人等纂著:《中国现代文学期刊出版史论》,第217页,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2]刘增人等纂著:《中国现代文学期刊出版史论》,第218页,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1]魏绍昌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史料索引集第1册,第173页,上海:上海书店1996年版。
    [1]不包括1949年间创刊的一些属于“当代文学”范畴的期刊,如《文艺报》等。
    [1]上海图书馆编:《上海图书馆馆藏近现代中文期刊总目》前言,第1页,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2]伍杰主编:《中文期刊大词典》前言,第1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数据来源:笔者据范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辞典》统计所得,上海:上海书店1993年版。
    [1]李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第596、606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范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辞典》,第511页,上海:上海书店1993年版。
    [1]陈鸣树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典(1930—1965)》,第27-28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王燕曾专门讨论过《海上奇书》之“广告先行的营销策略”。王燕:《晚清小说期刊史论》,第133—139页,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张静庐:《在出版界二十年》,第86—87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上海图书馆编:《上海图书馆馆藏近现代中文期刊总目》,第1598页,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特别启事》,《说蒙》第一期,1917年3月。转引自叶再生:《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第二卷,第198页,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
    [1]木公:《北京底杂志》,《北京新闻协会汇报》,第2号,1939年6月15日。
    [2]不厂:《关于杂志的话》,《北京新闻协会会报》,第8号,1942年7月1日。
    [1]叶再生:《概论马礼逊的中国语文字典、中国最早一家现代化出版社和中国近代出版史分期问题》,《出版史研究》第一辑,1993年10月。
    [1]这方面的研究,可参见冯并著《中国文艺副刊史》,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年版;以及凌硕为著《新闻传播与小说情调——以早期申报馆报人圈为中心》,博士论文未刊稿,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对此,刘登翰主编的《香港文学史》曾这样评价:“在香港早期的中文报纸上,王韬可以说是创办报纸副刊的第一人。这不仅为香港的报纸开了一个先河,而且为香港文学的起点奠定了一个重要的基础。”刘登翰主编:《香港文学史》,第55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3]胡适:《十七年的回顾》。
    [4]王燕:《晚清小说期刊史论》,第288页,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该刊由中西日报馆发行,胡石庵主编,内容有小说、传奇和小说史论等。
    [1]叶再生:《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第三卷,第93页,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
    [2]范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辞典》,第586页,上海:上海书店1993年版。
    [1]龙谦、胡庆嘉编著:《抗战时期桂林出版史料》,桂林:漓江出版社1999年版。
    [2]刘心皇:《沦陷区地下文学史》,台北:
    [1]高长虹:《1925,北京出版界形势指掌图》,董大中:《鲁迅与高长虹》,第392页,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姜涛:《“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第83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参见刘纳:《创造社与泰东图书局》,第88页,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刘纳在书中还谈到闻一多对《红烛》出版事宜的精心筹划,比如,为了在作品数量上显示出足够的分量,他在该诗集中编入了100余首诗,以便“以首数言,除汪静之底《蕙底风》,无有多于此者”。为了在诗集出版后引起反响,他在一时难以邀请到“有身价的”作序者的情况下,邀请好友粱实秋为之作序,他在致梁氏的信中说:“我想想我们很可怜,竟找不到一位有身价的人物替我们讲几句话,只好自己互相介绍了。”并在信中细致谈到如何把握宣传的口径和力度:“固不妨诚实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但也要避开标榜的嫌疑。这是我要请你注意的”,“讲到在《红烛》序里宣布我们的信条,我看现在可以不必。恐怕开衅以后,地势悬隔,不利行军,反以示弱。若是可能,请劳驾收回序稿或修改或取消均可。千万千万!”参见该书第85—86页。
    [1]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第43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第42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李家驹:《商务印书馆和近代知识文化的传播》,第174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2]陈树萍:《北新书局与中国现代文学》,第97-98页,博士论文,未刊稿,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据作者统计,1925-1949年间,北新书局共出版文学类书籍545种,其中包括文学理论书籍87种和民间故事书籍39种,去除这两类,得419种。
    [1]樽本照雄:《清末民初的翻译小说》,宋原放主编:《中国出版史料(近代部分)》第二卷,第90页,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樽本照雄编:《中国近代小说发表数量一览表》,宋原放主编:《中国出版史料(近代部分)》第二卷,第103—105页,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阿英:《晚晴小说史》,第180页,北京:作家出版社1955年版。
    [1]如温儒敏在给姜涛《“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一书所作的序言中说:“在研究时段上,本书框定在1919—1922、1923年之间,这一时段是新诗‘最兴旺的日子”'。姜涛:《“新诗集”与新诗的发生》,第13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朱自清:《新诗》,朱乔森编:《朱自清全集》4卷,第208年,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即1926年由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出版的《睁眼的瞎子》,侯曜著。
    [1]宗白华:《评上海的两大书局》,《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11月8日。
    [1]上海图书馆编:《中国近代现代丛书目录》,上海图书馆内部发行,1979年版。
    [2]具体名单见本文附录3。
    [1]樽本照雄:《清末民初的翻译小说》,宋原放主编:《中国出版史料(近代部分)》第二卷,第94页,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叶再生:《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第三卷,第311页,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
    [2]参见苏朝纲整理:《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出版大事记》,《重庆出版史志》,总第5期。转引自叶再生:《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第三卷,第375页,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
    [1]参见叶再生:《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第三卷,第146页,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
    [2]赵家璧:《忆桂林——战时的“出版城”》,《大公报》上海版,1947年5月18日。
    [3]据叶再生统计,抗战时期,桂林出版的文学艺术类图书有995种,约占同时期桂林出书总数的49.8%。叶氏所据资料为胡庆嘉编《抗日战争期间桂林文化城出版图书目录》(载《广西出版志资料》第四期)。参见叶再生:《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第三卷,第206页,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
    [1]生活书店所出24种文学书籍中,含副牌书店三户图书社12种、文学出版社5种、学艺出版社3种、文林出版社2种。
    [2]叶再生:《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第三卷,第206页,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
    [1]其中,新潮社和北新书局的关系已众所周知,恕不赘言。海音文艺社成立于1926年,由张秀中、谢采江、柳风、湘灵、丁丁等人组建。该社提倡以北方乡土文学为主的“漫画式的文艺”的主张,并集资在北京沙滩23号开办海音书局。后因经济困难,海音书局停业,海音文艺社不久也就停止了活动。参见范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辞典》,第434页,
    [2]即《艺术与生活》月刊社,该刊由袁笑星等人创办于1939年10月15日,社址在北京西四北沟沿30号。参见叶再生:《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第三卷,第1129页,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
    [1]参见李家驹:《商务印书馆与近代知识文化的传播》,第158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均引自朱联保编撰:《近现代上海出版业印象记》,第140页,上海:学林出版社1993年版。
    [2]参见来新夏等著:《中国近代图书事业史》,第208、257、302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数据来源:笔者据上海图书馆编:《中国近代现代丛书目录》统计所得,上海图书馆内部发行,1979年。
    [1]姚苏凤:《霍桑探案袖珍丛刊·姚序》,第1页,上海:世界书局1946年版,转引自范伯群:《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插图本,第433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范伯群先生在该书中不无激愤地批评了以往文学界和文学史研究者对现代侦探小说的漠视和贬损,值得引起重视。参见该书第十五章,第432—433页。
    [2]如曾以广文书局名义编辑出版过小说书籍《朝鲜亡国演义》(1915年),以及张祝龄、何德荣合译的大仲马小说《国手》(1918年)等等。沈知方头脑灵活,在世界书局创办之前,曾用多种书局名义出书,包括在1921年世界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之后,还曾用其它书局名义出版“私货”。本文统计世界书局出版的文学书籍,未包括这些以其它名义出版的书籍在内。
    [3]据朱联保统计,自1921年开办至1950年春停业清理,世界书局的出版物共计有5580种。朱联保编撰:《近现代上海出版业印象记》,第142页,上海:学林出版社1993年版。
    [1]据叶再生说,开明书店自成立至建国后与中国青年出版社合并的20多年里,共出版约1500种图书。叶再生:《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第二卷,第1211页,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
    [2]后三者的文学书籍所占比例分别为:商务印书馆9.3%、中华书局8%、世界书局5%。参见上文。
    [3]王知伊:《开明书店纪事》,宋原放主编:《中国出版史料(现代部分)》第一卷上册,第302—303页,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韩南:《论第一部汉译小说》,见氏著《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第102—110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邹振环:《20世纪上海翻译出版与文化变迁》,第34、36页,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同年北新书局还出版了冯至翻译的海涅散文集《哈尔次山旅行记》。
    [1]参见熊月之、周武主编:《上海:一座现代化都市的编年史》,第387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
    [2]蔡元培、胡适、徐志摩等人与商务印书馆私交颇深,郑振铎则是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高梦旦的女婿,同时也曾是该馆编译所成员之一。商务印书馆其时出版如此多的泰戈尔著作出版,并成为泰戈尔欢迎会会场,可能还与这种私人关系有关。商务印书馆出版的9种泰戈尔著作中,由郑振铎翻译的就有3种。
    [1]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第二章,第33-58页,高原、董红钧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
    [2]杨胜伟、燕汉生编著:《法国图书出版业》,第21页,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3年版。以上数据亦引自该书,第13、15页。
    [3]杨胜伟、燕汉生编著:《法国图书出版业》,第20页,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3年版。
    [4]如1828年法国共出版图书近6000种,1889年就飞跃到15000种,至“一战”前夕更增加到25000种。参见杨胜伟、燕汉生编著:《法国图书出版业》,第15页,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3年版。
    [1]杨胜伟、燕汉生编著:《法国图书出版业》,第21页,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3年版。
    [1]杨胜伟、燕汉生编著:《法国图书出版业》,第37页,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3年版。
    [2]参见本文第一章。
    [3]杨胜伟、燕汉生编著:《法国图书出版业》,第7—8页,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3年版。
    [4]参见本文第二章。
    [1]陆费逵:《六十年来中国之出版业与印刷业》,张静庐辑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补编,第6册,第281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1]如研究者普遍认为的中国现代文学(包括20世纪中国文学)始终处于西方文学的庞大阴影中、以及“百年回首巨著稀”等等。
    《申报》《万国公报》《新闻报》
    《出版月刊》《现代出版界》《中国出版月刊》
    《读书与出版》《图书评论》《出版消息》
    《出版月报》《图书季刊》《出版通讯》
    《图书月刊》《新小说》《新民丛报》
    《小说月报》《中华小说界》《小说丛报》
    《大中华》《礼拜六》《新青年》
    《红》《浅草》《小说世界》
    《语丝》《创造季刊》《创造月刊》
    《良友》《泰东月刊》《北新》
    《红玫瑰》《新月》《中国文艺》
    《青鹤》《现代》《论语》
    《金刚钻月刊》《文学季刊》《宇宙风》
    《文化消息》《文季月刊》《文艺阵地》
    《文学月刊》《古今》《万象》
    《紫罗兰》《天地》《文艺春秋》
    《文艺复兴》《大侦探》《文潮月刊》
    《小说》
    现代文学期刊联合调查小组编:《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初稿》,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1年版。
    上海图书馆编:《中国近代现代丛书目录》,上海:上海图书馆内部发行,1979年版。
    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史料索引卷,阿英编,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6年版,上海书店1981年影印。
    上海图书馆编:《上海图书馆馆藏中文报纸目录(1862-1949)》,上海:上海图书馆内部发 行,1982年版。
    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中华书局图书目录(1912—1949)》,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唐沅等编:《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汇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民国时期档案史料汇编》,各文化分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1997年版。
    北京图书馆编:《民国时期总书目:1911—1949》(文学理论·世界文学·中国文学卷),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贾植芳、俞元桂主编:《中国现代文学总书目》,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范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辞典》,上海:上海书店1993年版。
    陈鸣树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魏绍昌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史料索引集,上海:上海书店1996年版。
    钱理群主编;《中国沦陷区文学大系》史料索引卷,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伍杰主编:《中文期刊大辞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宋原放、孙颙主编:《上海出版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日]樽本照雄编:《新编增补清末民初小说目录》,济南:齐鲁书社2002年版。
    宋宝樑:《20世纪中文著作者笔名录》,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上海图书馆编:《上海图书馆馆藏近现代中文期刊总目》,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行政院新闻局”编:《中华民国出版事业概况》,台北:“行政院新闻局”出版1989年版。
    秦绍德:《上海近代报刊史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编:《接管上海》,方晓升主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版。
    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1815—1874)》,台北:正中书局1998年版。
    周林、李明山主编:《中国版权史研究文献》,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
    金炳华主编:《上海文化界:奋战在“第二条战线”上史料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来新夏等著:《中国近代图书事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宋原放主编:《中国出版史料》,近代部分和现代部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肖东发:《中国图书出版印刷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叶再生:《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
    张静庐辑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宋应离等编:《20世纪中国著名编辑出版家研究资料汇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汪耀华选编:《民国书业经营规章》,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王旭华、朱一冰合辑:《1927—1949年禁书(刊)史料汇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版。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香港:大华出版社1971年版。
    高长虹:《走到出版界》,上海:泰东图书局1929年版,上海书店1981年影印。
    复旦大学新闻系研究室编:《邹韬奋年谱》,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汪原放:《回忆亚东图书馆》,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年版。
    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中华出版工作者协会编:《生活·读书·新知革命出版工作五十年纪念集》,北京: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1984年版。
    茅盾:《我走过的道路》,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赵家璧:《编辑忆旧》,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编:《我与开明》,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版。
    万树玉:《茅盾年谱》,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商金林编:《叶圣陶年谱》,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闻一多:《闻一多书信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陈原主编:《商务印书馆九十年——我和商务印书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郑士德主编:《新华书店五十春秋》,北京:新华书店总店1987年版。
    陈福康:《郑振铎年谱》,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
    曾虚白:《曾虚白自传》,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8年版。
    赵家璧:《文坛故旧录:编辑忆旧续集》,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
    张树年、柳和城:《张元济年谱》,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胡风:《胡风回忆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商务印书馆编:《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朱联保编撰:《近现代上海出版业印象记》,上海:学林出版社1993年版。
    张恨水:《写作生涯回忆》,北岳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新知书店战斗的历程》编辑委员会编:《新知书店战斗的历程》,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版。
    生活书店史稿编辑委员会编:《生活书店史稿》,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
    曹聚仁:《文坛五十年》,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商务印书馆一百年》,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华东新华书店简史》编写组编:《华东新华书店简史(1949—1954)》,上海:文汇出版社1998年版。
    上海鲁迅纪念馆、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赵家璧先生纪念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
    范泉:《文海硝烟》,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郑振铎:《郑振铎全集·书信》,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胡愈之:《胡愈之出版文集》,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
    上海市出版工作者协会、上海市编辑学会编:《我与上海出版》,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宋原放:《出版纵横》,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上海鲁迅纪念馆编:《吴朗西先生纪念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回忆中华书局》,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张元济日记》,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范用编:《战斗在白区:读书出版社:1934—1948》,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中华书局编辑部编:《我与中华书局》,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俞筱尧、刘彦捷编:《陆费逵与中华书局》,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马国亮:《良友忆旧——一家画报与一个时代》,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李济生编著:《巴金与文化生活出版社》,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仲秋元主编:《三联书店文献史料集》,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
    范泉:《范泉编辑手记》,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
    张静庐:《在出版界二十年》,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邵绡红:《我的爸爸邵洵美》,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
    汪原放:《亚东图书馆与陈独秀》,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
    陈福康整理:《郑振铎日记全编》,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张元济:《张元济全集·书信》,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俞子林主编:《百年书业》,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
    芮和师等编:《鸳鸯蝴蝶派文学资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法]罗贝尔·埃斯卡皮尔:《文学社会学》,于沛选编,第1—2页,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英]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高原、董红钧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
    宋原放等:《中外出版史》,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3年版。
    杨圣伟、燕汉生编著:《法国图书出版业》,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3年版。
    刘登翰主编:《香港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陈原:《陈原出版文集》,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5年版。
    黄志远:《中国现代文学期刊史略》,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叶圣陶:《叶圣陶出版文集》,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6年版。
    倪墨炎:《现代文坛灾祸录》,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
    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美]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周子平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李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王余光等:《中国新图书出版业的文化贡献》,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王余光:《中国新图书出版业初探》,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鲁湘元:《稿酬怎样搅动文坛——市场经济与中国近现代文学》,北京:红旗出版社1998年版。
    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孙晶:《文化生活出版社与现代文学》,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王文英主编:《上海现代文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范伯群主编:《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周葱秀、涂明:《中国近现代文化期刊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刘纳:《创造社与泰东图书局》,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杨扬:《商务印书馆:民间出版业的兴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王建辉:《文化的商务》,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邹振环:《20世纪上海翻译出版与文化变迁》,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陶水木:《浙江商帮与上海经济的近代化研究(1840-1936)》,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冯并:《中国文艺副刊史》,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年版。
    [美]戴安娜·克兰著,《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赵国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1年版。
    [美]刘易斯·科塞:《理念人:一项社会学考察》,郭方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年版。
    [法]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年版。
    王燕:《晚清小说期刊史论》,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王本朝:《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研究》,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陈科美:《上海近代教育史(1843—1949)》,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郭旭印:《老上海的同乡团体》,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年版。
    汪家熔:《近代出版人的文化追求》,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马嘶:《百年冷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生活状况》,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
    陈平原、山口守编:《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
    [美]韩南:《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潘连贵:《上海货币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李家驹:《商务印书馆与近代知识文化的传播》,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5年版。
    陈明远:《文化人的经济生活》,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年版。
    刘增人等撰著:《中国现代文学期刊史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邱明正主编:《上海文学通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姜涛:《“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李楠:《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研究——一种综合的文化、文学考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埃弗里特·E·丹尼斯等编:《图书出版面面观》,张志强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袁进:《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张邦卫:《媒介诗学:传媒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学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孙少文:《大众媒体打造的神话——论张恨水的报人生活与报纸化文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陈树萍:《北新书局与中国现代文学》,博士论文未刊稿,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李相银:《上海沦陷时期文学期刊研究》,博士论文未刊稿,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王鹏飞:《“孤岛”时期文学期刊研究》,博士论文未刊稿,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董丽敏:《想象现代性——革新时期的〈小说月报〉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谢晓霞:《〈小说月报〉1910—1920:商业、文化与未完成的现代性》,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周其厚:《中华书局与近代文化》,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熊月之、周武主编:《上海:一座现代化都市的编年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
    范伯群:《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张涛甫:《报纸副刊与中国知识分子的现代转型——以〈晨报副刊〉为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凌硕为:《新闻传播与小说情调——以早期申报馆报人圈为中心》,博士论文未刊稿,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王京芳:《邵洵美和他的出版事业》,博士论文未刊稿,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陈敏杰:《转型时期的上海文学期刊——1927至1930年上海文学期刊研究》,博士论文未刊稿,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许纪霖等:《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1895-194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