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山东士族与文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过去研究者大多注重六朝士族研究,对唐代士族研究较为薄弱。本文以唐代山东士族为研究对象,研究他们的家族特点、思想、婚姻,并着重探讨他们与唐代文学的关系。唐代山东士族文学家众多,文学创作极富特色,对唐代文学发展有重要影响。
     论文第一章概述我国士族的形成以及中古山东士族的发展简史,辨析郡望与籍贯的概念、唐代山东士族和唐代山东的概念。第二章研究唐代山东士族的家族特点,辨析唐代山东士族与关中士族的异同,提出唐代山东士族是文化士族的意义,认为陇西李氏属于山东士族而不是关中士族,分析“牛李党争”中“用兵”和“销兵”之争的深刻内涵。第三章着重探讨山东士族在初盛唐的窘况以及他们在中唐的复兴,并分析其复兴与衰落的原因,考察唐代四次官方谱牒的修撰,指出《元和姓纂》的修撰与山东士族的复兴有关。第四章探讨山东士族的复兴与科举制的关系,认为唐代山东士族在失去政治、经济特权后借助科举全面复兴,其复兴原因与他们掌握了知贡举权有关,与私学的兴起有关。第五章研究唐代山东士族的婚姻,分析山东士族“不乐国姻”的原因及其对唐代女性观与婚姻观的影响。第六章探讨唐代山东士族的思想,分析其家学在唐代的转变,分别探讨他们在“三教合一”和“三武灭佛”中的作用。第七章分析唐代山东士族重视文学的原因,认为唐代统治阶级对文学的重视以及科举取士是山东士族家学向文学转变的重要原因。第八章研究唐代山东士族的文学创作,探讨出自山东士族的文学家与唐代文学流变的关系以及山东士族在唐代文坛地位的升降。第九章研究山东士族与中唐文学复古之风的关系,认为唐代古文运动与山东士族密切相关,古文运动宗旨与山东士族门风近似,古文运动与唐代科举取士有密切关系。第十章探讨唐代山东士族与唐代小说的关系,认为唐代传奇小说的繁荣与科举行卷无关,山东士族致力于笔记小说的创作,他们在传奇小说与笔记小说中的形象迥异。
In the past, the majority of scholar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research of literati clans in the Six Dynasties, the research of literati clans in the Tang Dynasty is a little weak.This dissertation takes Shandong literati clans in the Tang Dynasty as research object,studies their family characteristics,thought and marriage, mainly discusses the relation between literature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them.There are many writers in Shandong literati clans in the Tang Dynasty.Their works are so characteristic that they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in the Tang Dynasty greatly.
     In this dissertation, Chapter I outlines the formation of Chinese literati clans, s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Shandong literati clans in Middle Ages,discriminates original place and family history concept from native place concept,differentiates the concept of Shandong literati clans in the Tang Dynasty from the concept of Shandong in the Tang Dynasty.ChapterⅡresearches the family characteristics of Shandong literati clans in the Tang Dynasty, discriminates the s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Shandong literati clans and Guanzhong literati clans in the Tang Dynasty, points out the significance of Shandong literati clans in the Tang Dynasty as cultural clans,holds such a view that Longxi Li belongs to Shandong literati clans but Guanzhong literati clans,analyzes the profound implication of argument on resorting to arms or not in the Niu-Li factional strife.ChapterⅢemphatically discusses the difficult situation of Shandong literati clans in the early and flourishing years of the Tang Dynasty,analyzes the reason of their revival and decline,inspects four compilations of official genealogical tree,points out the compilation of Yuan He Xing Zuan is related to the revival of Shandong literati clans. ChapterⅣdiscusse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revival of Shandong literati clans and imperial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system,thinks the comprehensive revival of Shandong literati clans after losing politics and economic privilege with the aid of the imperial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is related with their right to manage the examination as officials and the prosperity of private eduacation. ChapterⅤstudies the marriage of Shandong literati clans,analyzes the reason why they are not willing to marry with imperial family and the influence on the female and marital view in the Tang Danasty. ChapterⅥresearches the thought of Shandong literati clans,analyz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ir family academic in the Tang Dynasty, discusses their functions in gathering the Confucianism, Buddhism, Daoism to one and in exterminating Buddhism by three emperors separately. ChapterⅦanalyzes the reasons why Shandong literati clans value literature,come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Tang Dynasty ruling class's emphasis on literature and imperial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system is the important reasons of Shandong literati clans' transformation from family academic to literature. ChapterⅧstudies the literature creation of Shandong literati clans,discusse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writers in Shandong literati clans and the changes of literature in the Tang Dynasty,concerns on the fluctuation of their status in the literary world of Tang Dynasty.ChapterⅨstudies the relation between Shandong literati clans and the tendency towards recovering the classic style of literature in the middle Tang Dynasty,thinks the Ancient Literature Movement is related with Shandong literati clans closely, its object is similar to the family traditions of Shandong literati clans, and it is related to imperial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system in the Tang Dynasty closely. The last chapter studies the relation between Shandong literati clans and the novels in the Tang Dynasty,thinks the prosperity of legendary novels in the Tang Dynasty has nothing to do with Xing Juan.Shandong literati clans devote to writing literary sketches,in which their images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that of legendary novels.
引文
1 (美)鲁丝·本尼迪克特著,何锡章等译:《文化模式》,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页。
    1 参见张广达《近年西方学者对中国中世纪世家大族的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1984年第12期。
    2 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3 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4 马彪译,中华书局2002年版。
    5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四版,第290页。
    6 (清)顾炎武《顾亭林涛文集》卷五,中华书局1983年第2版,第101页。
    7 (宋)赵明诚撰,金文明校证《金石录校证》,上海书画出版社1985年版,第458页。
    8 《新唐书》卷七一上《宰相世系表》。
    9 吴学昭《吴宓与陈寅恪》,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0页。
    10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303页。
    1 三联书店,1980年版。
    2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3 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4 华文出版社,1997年版。
    5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 中华书局2002年版。
    7 中华书局2006年版。
    8 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版。
    9 戴伟华《唐方镇文职僚佐考》,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10 孙琴安《唐诗与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胡可先《政治兴变与唐诗演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王汝涛《唐代小说与唐代政治》,岳麓书社2005年版。
    11 李德辉《唐代交通与文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2 《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李浩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 (明)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新1版,第174页。
    2 (明)李东阳《麓堂诗话》,见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377页。
    1 (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七“士何事”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2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2年版,第297页。
    3 《汉书》卷九○《酷吏传》。
    4 《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
    1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2页。
    2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6—197页。
    3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第33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 于迎春《秦汉士史》,北京大学出版社,第438页。
    5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5页。
    6 何启民《鼎食之家——世家大族》,第72—73页,收入《中国文化新论·社会篇·吾土吾民》,(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2年版。按:宋代以后,亦有士人家族称士族者,但其家族历史的“久远光彩”远不能与中古时期相比。士族概念在宋以后发生了变化。
    7 陈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89页。
    8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69页。
    1 左思《咏史》诗:“金张藉旧业,七业珥汉貂”,即指此事。
    2 《汉书》卷七三《韦贤传》载邹鲁所流传的谚语“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即指韦贤家族。
    3 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61页。
    4 桓温虽位极人臣,不为文化士族所重,以“兵”称之。《世说新语·方正》载:“王文度为桓公长史时,桓为儿求王女,王许咨蓝田。既还,蓝田爱念文度,虽长大犹抱著膝上。文度因言桓求己女膝。蓝田大怒,排文度下膝曰:‘恶见,文度已复痴,畏桓温面?兵,那可嫁女与之!’文度还报云:‘下官家中先得婚处。’桓公曰:‘吾知矣,此尊府君不肯耳。’后桓女遂嫁文度儿。”另据《晋书》卷七九《谢奕传》载:“(谢奕)与桓温善。温辟为安西司马,犹推布衣好。在温坐,岸帻笑咏,无异常曰。桓温曰:‘我方外司马。’弈每因酒,无复朝廷礼,常逼温饮,温走入南康主门避之。主曰:‘君若无狂司马,我何由得相见!’弈遂携酒就听事,引温一兵帅共饮,曰:‘失一老兵,得一老兵,亦何所在。’”太原王氏和陈郡谢氏皆出自高门,他们虽为桓温下属,但鄙视桓温出身。
    5 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十《殷周制度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版,第241页。
    6 《隋唐史》,河北教育出版社,第119—120页。
    7 《新唐书》卷一九九《儒学中》,第5679页。
    8 《鼎食之家——世家大族》,收入《中国文化新论·社会篇·吾土吾民》,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2年版,第71页。
    1 岑仲勉《唐史馀渖》,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29页。
    2 赞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74页。
    3 孙星衍《校补元和姓纂辑本序》,载《元和姓纂(附四校记)》,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4页。
    4 (宋)郑樵撰,王树民点校《通志二十略》,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2页。
    5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66页。
    6 毛汉光《从士族籍贯迁移看唐代士族之中央化》,见氏著《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329页)荥阳郑氏地望本在河南,不在统计范围之内。
    1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第376页。
    2 瑯琊,或作琅邪或瑯邪,殊不一律。
    3 参见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336页。
    4 陈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9页。
    1 《晋书》卷四四《卢谌传》。
    2 作为汉人的冉闵诛羯人是当时胡汉民族矛盾的产物,卢谌虽委身石氏,实非所愿。
    3 《晋书》卷一百十四《王猛传》。
    4 《资治通鉴》卷一一八“义熙十三年”。
    5 (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一八“晋穆帝永和七年”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323页。
    1 清人王夫之说:“慕容、苻、姚、段氏皆依晋为名……张氏虽无固志,而称藩不改。”(《读通鉴论》卷一三“晋成帝”条,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58—359页)五胡十六国的大部分政权以晋为正朔所在。
    2 (北魏)杨街之著,杨勇校笺《洛阳伽蓝记》卷二“城东景宁寺”条,中华书局,第2006年版,第113—114页。
    3 《资治通鉴》卷一五七。
    1 《北史》卷八一《儒林传序》,第2707页。
    2 (清)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7页。
    3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71页。
    4 《资治通鉴》卷一三二。
    5 杜佑《通典》卷三,中华书局,1988年版。
    1 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黄山书社1987年版,第330页。
    2 同上书,第330页。
    3 同上书,第330页。
    4 参见田余庆先生《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版,第260页。
    1 《魏书》卷七下《高祖纪》载:“(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孝文帝汉文化修养极高,这一点连南朝史家亦无法否认(参见萧子显《南齐书·魏虏传》)。
    2 胡三省注云:“卢、崔、郑、王并李为五姓。赵郡诸李,北人谓之赵李:李灵、李顺、李孝伯群从子侄,皆赵李也。”
    1 函谷关位置在历史上曾有变迁,战国秦汉时,函谷关在崤山,元鼎三年(前114),汉武帝将函谷关向东迁徙,改置于今河南新安境内,一般称此关为新关。关中之东界遂扩至太行山,山东地域缩小,山西则增加了河南、河内二郡。东汉定都洛阳,山东、山西之界始复汉初。东汉末年,设关的地方又改在今陕西潼关县。参见时史念海《古代的关中》,见《河山集》第1集,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26页。
    2 劳干《两汉户籍与地理之关系》载《史语所集刊》第五本之第二分,1935年版,第183页。
    3 开元年间,分关内道立京幾道,分河南道立都幾道,山南道分为东、西两道,江南道分为东西两道和黔中道。
    4 一说四十七镇,方镇为军事驻防区。
    5 参见史念海《论唐代贞观十道和开元十五道》,见史著《唐代历史地理研究》,第3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1 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528页。
    2 (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九○“唐以河北为山东”条,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809—810页。
    3 《资治通鉴》卷二四四。
    4 《新唐书》卷一四八《史孝章传》。
    1 《新唐书》卷二一○《藩镇魏博传》。
    2 杜牧《樊川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44页。
    3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5页。
    4 五代后,燕云十六州又被割于契丹人。长期的多民族共居及民族融合,造成燕地汉人民族意识浅薄,没有中原以及江南汉人强烈的华夷观。金世宗说:“燕人自古忠直者鲜,辽兵至则从辽,宋人至则从宋,本朝至则从本朝,其俗诡随,有自来矣。”(《金史》卷八)
    1 杜牧《樊川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91页。
    2 翁俊雄《唐代区域经济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3页。
    3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7页。
    4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9—20页。
    5 《旧唐书》卷七五《张玄素传》。
    6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二“自负”条,《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685页。
    7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66页。
    1 《北史》卷三二《崔士谦传》。
    2 《北史》卷三二《崔孝芬传》。
    3 日人谷川道雄谈到北朝大士族累世同居的意义,他认为大士族累世同居是礼教意识的产物(见氏著《发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96—202页)。
    4 《魏书》卷四七《卢度世传》。
    5 《魏书》卷四七《卢玄传》。
    1 唐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62页。
    2 参见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239页。
    3 《资治通鉴考异》引皮光业《见闻录》。(此事又载于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06页)。按:崔慎由于唐宣宗大中初始入朝为右拾遗、员外郎,知制诰,文宗时尚未为翰林学士。此事当为慎由子崔胤杜撰,盖崔胤深恶宦官,欲重宦官之罪而诬之。然根据“通性真实”的原则,清河崔氏宗族庞大的情况当为不诬。
    1 《隋书》卷七七《李士谦传》。
    2 《隋发》卷七七《崔廓传》。
    3 《论语》卷七《子路》第十三。
    1 《北史》卷二四《崔(?)传》。
    2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一,中华书局1987年,第15页。
    3 同上书,卷三。
    4 《旧唐书》卷一四八《李藩传》。
    5 《旧唐书》卷一百《李杰传》。
    6 《新唐书》卷一二九《崔沔传》,《旧唐书》卷一八八《孝友传》页亦载此事。
    7 《新唐书》卷一六四《崔衍传》。
    1 《新唐书》卷一五○《卢迈传》。
    2 《新唐书》卷二○二《王维传》。
    3 《旧唐书》卷一二六《李揆传》。
    4 《旧唐书》卷七十《王珪传》页。
    5 《新唐书》卷一二一《崔日用传》。
    6 (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一八二引《芝田录》,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354页。
    7 《旧唐书》卷一七六《卢商传》。
    8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七,《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635页。王播寄食物于惠昭寺木兰院,庙中僧侣深恶之,将吃饭时间改在敲钟之前。
    9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七,《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635—1636页。
    1 《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上》。
    2 (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中,《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299页。
    3 《旧唐书》卷一五五《崔郾传》。
    4 孙光宪《北梦琐言》,贾二强点校,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1页。
    5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78页。
    1 (唐)吴兢撰,谢保成集校《贞观政要集校》,中华书局,2003年,第396页。
    2 《后汉书·杨震传》注引《华峤书》。
    3 《魏书》卷四七《卢义僖传》。
    1 《新唐书》卷一二六《卢怀慎传》。
    2 《新唐书》卷一六五《郑馀庆传》。
    3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六,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22页。
    4 《新唐书》卷一六五《郑馀庆传》。
    5 《旧唐书》卷一七三《郑覃传》。
    6 《旧唐书》卷一四八《李藩传》。
    1 《旧唐书》卷一四八《李藩传》。
    2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七,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13页。
    3 同上书,卷三,第284页。
    4 同上书,卷六,第574页。
    5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六,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75页。
    6 钱穆《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香港,《新亚学报》第5卷第2期,1963年版
    7 《后汉书》卷四六《邓禹传》。
    1 《新唐书》卷二○五《列女传》。
    2 由于“山东七姓”与“关中六姓”有婚姻关系,故统计中有交叉现象。如“王琳妻韦”,其婚姻既与关中士族裴氏有关又与山东士族王氏有关。另外,《列女传》所谓“闻家令姓,窈窕淑女”指的主要是衣冠之姓、士族之妻女,因此表中统计数字基本可靠。
    1 她们有几人姓氏不明,也有可能与山东旧族婚姻圈有关。
    2 《新唐书》卷二○五《列女传》。
    3 (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二七○“郑神佐女”条,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2120页。此事又见于《新唐书》卷二○五《列女传》之“郑孝女”。
    1 此事又见于《太平广记》卷二七○“卢夫人”条,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2120页。
    2 《新唐书·高俭传》:“王妃、主婿皆取当世勋贵名臣家,未尝尚山东旧族。后房玄龄、魏征、李勣复与昏,故望不减。”当关陇贵族婚姻重当朝冠冕时,出身山东的房玄龄、魏征、李勣、魏元忠、张说等人仍然坚持与山东五姓通婚。
    3 《新唐书》卷二○五《列女传》。
    1 《新唐书》卷二○五《列女传》。
    2 《旧唐书》卷一七三《李绅传》。
    3 《旧唐书》卷一六六《元稹传》。
    4 柳宗元《柳河东集》卷一三,中华书局点校本第2册,第326页。
    1 《新唐书》卷一九九《儒学中》。
    2 《南史》卷二一《王弘传子僧达附传》。
    3 《南齐书》卷四七《王融传》。
    1 见氏著《两晋南北朝士族政治之研究》第一章,毛先生后将此标准扩展到唐代,见《唐代统治阶层社会变动》(《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58页。)
    2 《旧五代史》卷九三《晋书·李专美传》。
    3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联书店1955年版,第12页。
    4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后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四版,第286页。何启民先生《南朝门第经济之研究》,罗列了南朝大量的家贫而不影响其门第的事实,他说:“门第的贫富,与他们的社会地位无关,不因贫而不成其为门第,亦不因富而地位上升…贫穷可能更有助于‘清望’的增高,与社会地位的上升”(《中古门第论集》,台湾学生书局1982年版,第183页)何先生完全否定门第的经济基础,与南朝士族的实际情况不符合。田余庆先生反对此观点,他说:“士族人物由于际遇的原因,偶有少年家贫而成年以后富者,也有此代贫而下代富者,但不会累世贫穷而犹得称为士族。正因为他们先人已具备各种条件,包括经济条件,使其家族跻身士族,所以骤遇逆境,虽可能一时贫困,但是逆境既迁,贫犹得富,与常人毕竟不同。”(《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四版,289页)田余庆先生的观点颇符合六朝士族状况。何启民先生所云士族情况与唐代山东士族情况颇为相似,唐代山东士族失去经济基础,多数宗族累世清贫,以所谓“清望”光荣独立,以家学家风获得时人尊重。
    5 《后汉书》卷一○○《郑泰传》。
    6 《宋书》卷五八《谢弘微传》。
    1 (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二○八“郑广文”条引《尚书故实》,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595页。
    2 (唐)吴兢撰,谢保成集校《贞观政要集校》,中华书局,2003年,第396页。
    3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自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版。
    4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77页。
    5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礼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6 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黄山书社,1987年版,第294页。
    7 孙星衍《校补元和姓纂辑本序》,载《元和姓纂(附四校记)》,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4页。
    1 《新唐书》卷一○六《杜正伦传》:“正伦与城南诸杜昭穆素远,求同谱,不许,衔之。诸杜所居号杜固,世传其地有壮气,故世衣冠。正伦既执政,建言凿杜固通水以利人。既凿,川流如血,阅十日止,自是南杜稍不振。”杜正伦出自襄阳房,门第较低,不及京兆城南杜氏(唐人有“城南韦杜,去天尺五”之说)。李敬玄曾经讥笑襄阳出身的杜易简(为杜甫从祖):“襄阳儿轻薄乃尔!”(《新唐书》卷二0一《杜审言附杜易简传》)
    2 (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45页。
    3 同上,第144页。
    4 《旧唐书》卷八一《李敬玄传》。
    5 《旧唐书》卷八一《李敬玄传》。
    6 《新唐书》卷一○六《李敬玄传》。
    7 《旧唐书》卷八一《李敬玄传》。
    8 《隋书》卷七六《崔儦传》。
    1 《魏书》卷四七《卢谌传》。
    2 《魏书》和《北史》中对郑道昭的书法只字未提,后人对此才一无所知。自唐太宗以后,历代统治者和书法爱好者一直推崇“二王”(瑯琊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直到清中叶,随着金石学的发展,大量古碑、墓志逐渐出土,魏碑在书法史的地位逐渐提高。郑道昭的书法作品代表了魏碑的最高水平,其著名作品《郑文公碑》被称为“魏碑第一”。
    3 《新唐书》卷一二三《卢藏用传》。
    4 《新唐书》卷二○二《王维传》。
    5 (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二○八“郑广文”条引《尚书故实》,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595页。
    1 岑仲勉《隋唐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18页。
    2 《新唐书》卷一九九《儒学传》。
    3 江左侨姓士族原籍并非南方,他们主要是中原地区的士族,随东晋司马睿乔迁南方以后,原籍并没有什么人物出现。他们自东晋至南朝,逐渐走向官僚家族,入唐后完全可视为南方士族。
    1 《新唐书》卷一九九《儒学传》。
    2 (唐)李筌《太白阴经》卷一,《人谋上》,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3 《汉书》卷二八《地理志下》。
    1 《史记》卷六八《商君传》。
    2 同上。
    3 《汉书》卷二八《地理志下》。
    4 《资治通鉴》卷五九。
    5 《晋书》卷五六《江统传》。
    6 《资治通鉴》卷一一八。
    1 战国时,山东、山西以崤山为界,六朝习惯因之。杨兆贵认为山东、山西的范围有广义、狭义之分。以狭义言,山西为关中(故秦之地),山东包括崤山以东的黄淮海一带,不包括江东地区。(见氏著《论班孟坚“山东出相”说》,《中华文史论丛》第57辑)
    2 《汉书》卷六九《赵充国传赞》。
    3 《后汉书》卷八八《虞诩传》。
    4 杨兆贵《论班孟坚“山东出相”说》,《中华文史论丛》第57辑,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70页。
    5 关中士族和南方士族的地位虽低于山东士族,但高于代北虏族。隋代萧琮(兰陵萧氏)嫁从父妹于外族人钳耳氏时,时为尚书令的杨素对萧琮说:“公帝王之族,何乃适妹钳耳氏?”(《北史》卷九三《萧琮传》)杨素对梁武帝子孙萧琮(兰陵萧氏)的“婚宦失类”很是可惜。
    6 《隋书》卷四九《牛弘传》。另外《北史》卷三八《裴矩传》载:“其年(仁寿二年)文献皇后崩,太常旧无仪注,矩与牛弘、李百药等据齐礼参定。”《通鉴》卷一七九载:“闰(十月)甲申诏杨素、苏威与吏部尚书牛弘修五礼。”皆说明隋代礼仪与北齐有关。
    7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49页。
    1 《隋书》卷七六《崔儦传》,此事又见载于《北史》卷二四。
    2 《旧唐书》卷七五《韦云起传》。
    3 参见(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818页。
    4 《旧唐书》卷一七六《郑肃传》。
    5 (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859页。
    1 李光霁《简论唐代山东旧士族》,《唐史学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0页。
    2 见氏著《从士族郡望看牛李党争的分野》,《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156—160页(此文亦载于《历史研究》1999年第4期)李浩分析了牛党人物和李党人物的士族出身,并得出:牛李党争中两派主要成员的郡望分布具有极突出的地域特征,李党成员主要是山东郡姓士族,牛党成员基本上属关陇士族。
    3 《北史》卷八三《文苑传》。
    4 《北史》卷三四《胡叟传》。
    1 《旧唐书》卷一九○上《袁朗传》。
    2 《旧唐书》卷七二《李玄道传》。
    3 《新唐书》卷九五《高俭传》。
    4 《旧五代史》卷九三《晋书·李专美传》。
    1 岑仲勉《隋唐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18页。
    2 (宋)王溥《唐会要》卷八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811页。
    3 李华《唐赠太子少师崔公神道碑》,见《全唐文》卷三一八。
    4 《中古世家大族清河崔氏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99页。按:姑臧李氏为陇西李氏的重要房支,“陇西李氏定著四房:其一曰武阳,二曰姑臧,三曰燉煌,四曰丹杨。”(参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第2473页),故统计结果中陇西李氏应该是34人。
    5 《朝野佥载》载:“后魏孝文帝定四姓,陇西李氏大姓,恐不入,星夜乘鸣驼,倍程至洛。时四姓已定讫,故至今谓之驼李焉。”(张鷟《朝野佥载》卷一,赵守俨点校,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页)
    1 《魏书》卷五三《李冲传》。
    2 《资治通鉴》卷一四○。
    3 《魏书》卷四七《卢渊传》。
    4 《后汉书》卷二《明帝纪》载:“是岁(永平九年),大有年,为四姓小侯开立学校,置五经师。”李贤注引袁宏《汉纪》曰:“永平中,崇尚儒学。自皇太子、诸王侯及功臣子弟莫不受经。又为外戚樊氏、郭氏、阴氏、马氏诸子弟立学,号‘四姓小侯’,置五经师。以非列侯,故曰小侯。
    5 《魏书》卷三九《李宝传》:“(李宝)有六子:承、茂、辅、佐、公业、冲。”
    1 《隋书》卷三七《李穆传》。
    2 《新唐书》卷一五○《李揆传》。
    3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四,中华书局,1987年。
    4 (唐)《唐国史补》卷上,《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66页。
    5 《魏书》卷四下《世祖纪》第四下。
    1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66页。
    2 《旧唐书》卷五七《裴寂传》。
    3 参见杨慎《升庵集》卷五○“李姓非一”条,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4 同上。另据唐代释彦惊《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下载法琳对唐太宗之言曰:“窃以拓跋元魏,北代神君。达闍(即大野)达系,阴山贵种。”释彦惊将大野氏(即李氏,唐高祖李渊之祖父李虎为西魏“八柱国”之一,宇文泰赐姓大野氏)视为“阴山贵种”,固知唐初人知其皇室氏族冒认陇西。
    5 参见陈寅恪《李唐氏族之推测》、《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三论李唐氏族问题》,见《金明馆丛稿二编》。
    6 (唐)吴兢撰,谢保成集校《贞观政要集校》,中华书局,2003年,第396页。
    1 毛汉光《北朝东西政权之河东争夺战》,见氏著《中古政治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187页。
    2 陈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90页。
    3 参见陈寅恪著《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84页。
    4 胡如雷《唐代牛李党争研究》,载《历史研究》1979年第6期。
    5 李浩《从士族郡望看牛李党争的分野》,《历史研究》1999年第4期。
    6 王力平《地域分野难以界说党派之争——<从士族郡望看牛李党争的分野>商榷》,见《历史研究》2000年第4期。
    7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95页。
    8 胡如雷《唐代牛李党争研究》,载《历史研究》1979年第6期。
    1 《资治通鉴》卷二三七。
    2 《旧唐书》卷一四八《李吉甫传》。
    3 《旧唐书》卷一六七《李逢吉传》。
    4 《旧唐书》卷一七二《令狐楚传》。
    5 《旧唐书》卷一七二《萧俛传》。
    1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卷十八,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624—1625页。引朱注:“《唐史》:‘大历二年正月,淮安节度使李忠臣入朝。三月,汴宋节度使田神功来朝。八月,风翔等道节度使李抱玉入朝。’河北入朝事,史无明文,疑公在夔州,特传闻而未实耳。”
    2 韩愈由嫂子荥阳郑氏抚养大,成长于山东士族文化区内,本人与山东旧族交往密切。
    3 (明)王世贞《弇州四部稿读会昌一品集》卷一一二,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页。
    2 傅璇琮《李德裕年谱》,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8页。
    3 陈寅恪《论李栖筠自赵徙卫事》,《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页。
    4 (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三三五“李叔霁”条引《广异记》,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2661页。
    5 《旧唐书》卷一四三《朱滔传》,第3896页。
    1 (宋)袁枢撰《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六下,《历代纪事本末》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864页。
    2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页。
    3 傅璇琮《李德裕年谱》,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78页。
    1 《颜氏家训》卷二“风操”第六,见《颜氏家训集解》,颜之推著,王利器集解,中华书局,1993年版。
    2 《魏书》卷四七《卢玄传》。
    3 《魏书》卷三五《崔浩传》。
    4 《新唐书》卷一五七《陆贽传》。
    1 汪篯《汪篯隋唐史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139页。
    2 《旧唐书》卷六七《李勣传》。
    3 (唐)张鷟《朝野佥载》,赵守俨点校,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12页。
    4 (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上,程毅中点校,中华书局1979年版。
    5 (唐)刘餗《隋唐嘉话》,程毅中点校,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页。
    6 《通鉴考异》卷九引《太宗实录》。
    7 《新唐书》一○四《张行成传》。
    8 (唐)吴兢撰,谢保成集校《贞观政要集校》,中华书局,2003年,第396页。
    1 (唐)吴兢撰,谢保成集校《贞观政要集校》,中华书局,2003年,第396页。
    2 《资治通鉴》卷二○五。
    3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二,《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684—1685页。
    4 《新唐书》卷九九《崔浞传》。
    5 同上书,卷九九《崔湜传》。
    1 《旧唐书》卷七四《崔浞传》。
    2 这一点与汉武帝十分相似。汉高祖独任萧何,后来曹参、陈平等都能总揽机要。汉武帝猜忌大臣,频繁更换宰相,破坏了汉初以来的宰相制度,武帝时宰相多不能善终。
    3 参见李光霁《简论唐代山东旧士族》,《唐史学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5页。
    4 陈寅恪《记唐代之李武韦杨婚姻集团》,《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79页。
    1 《新唐书》卷一○九《崔义玄传》。
    2 田廷柱《关于唐代门阀士族势力消长问题的考察》,《唐史学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2页。
    3 李浩著《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24页。
    4 《新唐书》卷九五《高士廉传》。
    5 参见岑仲勉《唐史馀渖》,中华书局,2004年版。
    1 毛汉光先生根据《世系表》并参考新旧《唐书》有关列传以及《登科记考》、《唐摭言》等书籍统计,山东五姓在唐代共出宰相83人。
    2 参见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337页—347页。
    1 郑愔,《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说他出自沧州郑氏,属于荥阳郑氏东迁的一支,但新、旧《唐书》都没有为他单独立传,另据《朝野佥载》载:“唐郑倍曾骂选人为痴汉,选人曰:“仆是吴痴,汉即是公。”倍令咏痴,吴人曰:‘榆儿复榆妇,造屋兼造车。十七八九夜,还书复借书。’愔本姓鄚,改姓郑,时人号为‘鄚郑’”。(张鷟《朝野佥载》,赵守俨点校,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0页)据此则郑倍似非出自荥阳郑氏,且郑愔所为与山东旧族门风相去甚远,明显不可目之为荥阳郑氏。由于荥阳郑氏乃山东一等高门,寒族冒籍者常有之。《旧唐书》卷一六九《郑注传》“郑注,绛州翼城人,……本姓鱼,冒姓郑氏,故时号‘鱼郑’,注用事时,人目之为水族。”
    2 《旧唐书》卷二○载:朝议大夫守右散骑常侍上柱国荥阳县男郑綮。《旧唐书》一七六载:郑肃,荥阳人。祖烈,父阅,世儒家。可见他们出自荥阳郑氏。
    1 参见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337页—347页。
    2 毛汉光先生认为《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虽有杜淹,但《旧唐书》卷六六、《新唐书》卷九六杜淹本传,皆未有杜淹相太宗之事,故《世系表》可能有误。
    3 《旧唐书》卷九○《杜景俭传》作杜景俭,《新唐书》卷一一六《杜景俭传》作“杜景俭”。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七一“杜景俭”条曾考辨之,今以杜景俭是。杜景俭世系,《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失载,据《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帝本纪》:“(政圣二年)冬十月,前幽州都督狄仁杰为鸾台侍郎,司刑卿杜景俭为凤阁侍郎,并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据《故南充郡司马高府君夫人杜氏(景俭女)墓志铭并序》,景俭也出自京兆杜氏(参见王力平《中古杜氏家族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213页)。
    1 毛汉光认为杜淹未拜相,王力平认为杜景俭于武后朝拜相,以杜景俭代替杜淹,故唐代京兆杜氏拜相者仍为11人,前期5人,后期6人。
    1 参见陈寅恪先生《记唐代之李武韦杨婚姻集团》,见《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66—295页。
    2 韦曲因唐诸韦居此而得名。杜甫《奉陪郑驸马韦曲》诗:“韦曲花无赖,家家恼杀人。”诗说韦皇后被诛后,诛诸韦略尽的惨景。
    3 (宋)李昉《太平广记》卷一四三“郑蜀宾”条引《大唐新语》,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026页。
    1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六,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22页。
    2 《新唐书》卷一○九《崔琳传》。
    3 《新唐书》卷一八二《崔珙传》。
    4 《旧唐书》卷一七七《崔珙传》。
    5 (唐)趟磷《因话绿》卷二,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 《旧唐书》卷五七《裴寂传》。
    2 《旧唐书》卷一一九《崔祐甫传》。
    3 《旧唐书》卷一一九《崔祐甫传》。
    4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三,中华书局,1987年,第191页。
    1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三,中华书局,1987年,第193页。
    2 《旧唐书》卷一一九《崔祐甫传》。
    3 《氏族大全》卷四,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 《新唐书》卷一五二《李绛传》。
    5 《新唐书》卷一六五《郑珣瑜传》。
    1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一,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页。
    2 《旧唐书》卷一五《宪宗纪》。
    3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二,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48—149页。
    4 (宋)李昉《太平广记》卷一九七“唐文宗”条引《卢氏杂说》,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480页。
    5 《新唐书》卷九五《高重传》。
    6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二,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56页。
    1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四,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70页。
    2 同上书,卷一,第22页。
    3 (唐)杜佑《通典》卷一七,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06—407页。
    4 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版,第389页。
    5 《资治通鉴》卷二二二。
    1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38页。
    2 代北虏族实为汉化之胡姓贵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原北魏鲜卑集团的胡姓开始改为汉姓,俱称洛阳人。
    3 参见《新唐书》卷一○四《于志宁传》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4 (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上,《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264页。郑太穆即郑贾,《千唐志》有《唐金州刺史郑公故夫人范阳卢氏墓志铭并序》,其妻出身于范阳卢氏,且其家“孤幼二百馀口”,故郑太穆出自世家大族无疑,当出自荥阳郑氏。
    5 参见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卷二○三,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57页。
    6 参见吴廷燮《唐方镇年表》卷四,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29—630页。
    1 (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上,《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264页。
    2 按:崔慎猷当作崔慎由。崔慎由为宣宗朝宰相,出自清河崔氏,两《唐书》、《资治通鉴》、《唐会要》以及其他唐代笔记皆作崔慎由,今从之。
    3 (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五“中书蕃人事”条,孙光宪著,贾二强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97页。
    4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79页。
    5 《新唐书》卷一六二《李建传》。
    6 《旧唐书》卷一五九《卫次公传》。
    1 《新唐书》卷一六五《郑絪传》。
    2 《资治通鉴》卷二三一。
    3 《大唐传载》,《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892页。又见《唐语林校证》卷四,第364页。
    4 《新唐书》卷一五○《李晟传》。
    5 《新唐书》卷一八七《王重荣传》。
    1 《新五代史》卷二八《豆卢革传》。
    2 (宋)王明清《挥麈录》前录卷二,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 《玉泉子》,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2 (清)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卷五《裴村记》,中华书局1983年第2版,第101页。
    3 参见《旧五代史》卷一八《李振传》。
    4 (宋)李昉等《太平广记》卷三七六“郑会”条引《广异记》,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2989页。
    1 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黄山书社1987年版,266页。
    2 《新五代史》卷五五《崔居俭传》。
    3 (宋)赵明诚撰,金文明校证《金石录校证》,上海书画出版社1985年版,第458页。
    4 (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十二“郡望”,上海书店1983年版,第268页。
    5 《新五代史》卷二八《卢程传》。
    6 《新五代史》卷二八《卢程传》。
    1 《新五代史》卷二八《卢程传》。
    2 (宋)郑樵撰,王树民点校《通志二十略》,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页。
    3 (梁)萧绎《金楼子》卷二《戒子篇五》,世界书局,民国64年版。
    4 (宋)郑樵撰,王树民点校《通志二十略》,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2页。
    1 《新唐书》卷七一上《宰相世系表》。
    2 查屏球《天宝河洛儒士与复古之风》,《中华文史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辑,第74页。
    3 《新唐书》卷一九九《柳冲传》。
    4 《旧唐书》卷七二《褚亮传附李守素传》。
    5 《新唐书》卷一○二《李守素传》。
    6 《旧唐书》卷一八九《路敬淳传》。
    1 陈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9页。
    2 《新唐书》卷九五《高俭传》。
    3 《新唐书》卷九五《高俭传》。
    1 《旧唐书》卷八二《李义府传》。
    2 (宋)王溥《唐会要》卷三六“氏族”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775页。
    3 《资治通鉴》卷二○五。
    4 《资治通鉴》卷二○五。
    5 《新唐书》卷一九九《柳冲传》。
    1 (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五六○“国史部谱牒”,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2 《旧唐书》卷一八九《柳冲传》。
    3 《新唐书》卷一九九《孔至传》。
    1 邓文宽《唐前期三次官修谱牒浅析》,《唐史学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 (宋)王溥著《唐会要》卷三六“氏族”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776页。
    3 (清)顾炎武著 (清)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二三“姓氏书”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4 (宋)林宝撰 岑仲勉校记《元和姓纂(附四校记)》,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页。
    5 《新唐书》卷九五《高士廉传》。
    1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以为宰相李吉甫命林宝,二十旬成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28页)。按:李吉甫出自赵郡李氏,宪宗元和二年杜黄裳罢相,乃擢李吉甫知平章事,故称赵公。
    2 《元和姓纂》王涯序,林宝撰 岑仲勉校记《元和姓纂(附四校记)》,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页。
    3 (宋)王溥著《唐会要》卷三六“氏族”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777页。
    4 《新唐书》卷一九九《儒学中》。
    1 参见陈寅恪先生《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篇“政治革命及党派分野”。此观点是陈先生的基本史学观点之
    2 见氏著《论李栖筠自赵徙卫事》,《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5页。
    3 史念海先生根据《两唐书》中列传人物籍贯的地理分布来推测士族的迁移,得出的结论与史实稍有出入,李肇《唐国史补》卷上载:“(山东)四姓唯郑氏不离荥阳,有冈头卢,泽底李,士门崔,家为鼎甲。太原王氏,四姓得之为美,故呼为钑镂王家,喻银质而金饰也”(《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66页)。只有荥阳郑氏留居本地,其馀多外迁。
    4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七,《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635页。
    5 《新唐书》卷一二九《卢从愿》。
    1 李栖筠孙李德裕任武宗朝宰相时对武宗说:“臣无名第,不当非进士。然臣祖(李栖筠)天宝末以仕进无他岐,勉强随计,一举登第,自后不于家置《文选》,盖恶其祖尚浮华,不根艺实。”(《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上》)
    2 《新唐书》卷一四六《李栖筠传》。
    3 《新唐书》卷一六五《郑珣瑜传》。
    4 《旧唐书》卷一六三《王质传》。
    1 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347页。
    2 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351页。
    3 (唐)杜佑《通典》卷十八,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55页。
    4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654页。
    5 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74页。
    1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85页。
    2 李浩《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中华书局,第124页。
    3 万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黄山书社,1987年版,242页。
    4 陈寅恪《记唐代李武韦杨婚姻集团》,《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79页。
    1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8页。
    2 (清)徐松撰、孟二冬补证《登科记考补证》,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版。
    3 这其中夹杂一小部分宗室李氏和琅玡王氏等非山东高门子弟。
    4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十三,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83页。
    1 这里以崔、卢、郑三姓为统计对象,忽略李姓和王姓。因为在世系不明的情况下,此三姓出自山东高门的可能性最大。李姓和王姓来源较多,李氏有李唐宗室、唐代功臣封李姓者(如李勣、李克用等)、胡人中李姓者(如李光弼为契丹人。按:胡人入华,声称上代原为汉人者,为数不少。兹举一例,中唐名相房珀(697—763)所属的河南房氏原出高车屋引氏,自称先祖房干本贯清河,晋初出使北虏,被拘未返。汉李陵出自陇西李氏,由于李陵降匈奴后娶胡女生子,李姓匈奴人自称李陵之后),他们不属于山东高门。王姓有琅琊王氏属于侨姓士族,不属于山东高门。李、王二姓在中国人口中比例极高,来自山东五姓的比例较低。
    2 根据萧源锦《状元史话》第64—71页所列宋代状元姓名统计,重庆出版社2004年修订增补版。
    3 唐代科举考试,三试都中第一的人,即府试为解头、进士试即礼部试为状头、博学宏词以及制科试为敕头,合称“三头”,相当于后代的“三元”。
    4 (宋)钱易《南部新书》卷一,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5页。
    1 《新唐书》卷一九九《儒学传》。
    1 陈郡谢氏一家,自谢安以来,文学知名者如:谢万、谢道韫、谢朗、谢韶、谢混、谢密、谢世基、谢玄、谢灵运、谢瞻、谢惠连、谢庄、谢超宗、谢胱、谢显、谢几卿、谢征、谢举等人,连绵二十馀代,自东晋至南朝,历时二百多年。南朝兰陵萧氏亦是人才辈出,如萧衍、萧统、萧纲、萧绎父子皆以文学知名。
    2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六五一,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3 《旧唐书》卷一八八《孝友传》。
    1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四“企羡”条,中华书局,1987年,第375页。
    2 《旧唐书》卷一七七《崔澹传》。
    3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第382页。
    4 (宋)钱易《南部新书》,黄寿成点校,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83页。
    1 以上统计参见毛汉光《唐代大士族的进士第》(见氏著《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337—347页)。
    1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六,中华书局,1987年,第552页。
    2 程千帆先生同意顾炎武的观点:“糊名已用之选人,而未尝用之贡举”,程先生认为礼部试终唐之世未尝糊名,只有吏部试选人曾短暂糊名(《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3页)。
    3 (宋)李昉等《太平广记》卷一八一“崔群”条引《独异志》,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346页。
    1 王凝世系不明,在其世系不明确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从婚姻和文化方面考订。王凝为清河崔彦昭外昆兄,根据山东五姓之间互通婚姻的情况,将他视为山东士族太原王氏。
    1 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247页。
    1 《新唐书》卷一六三《崔郸传》。
    2 《氏族大全》卷四,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登科记考》卷二三引《广卓异记》记载了当时的情况:“元和二年,崔邠连放二榜。大和二年,邠之弟郾连放二榜。大和九年,郾之弟郸放一榜。大中七年,郾之子瑶又放一榜。崔氏六榜,皆刻石于长乐街泰宁寺,时人谓之日榜院。瑶后为陕州长史,其词曰:‘唯尔诸父,自元和代(原注:缺字)一于尔躬,五十年间,四主文柄,上下六载,辉耀一时。充于廷臣,皆汝门生,天下以为盛。’咸通十三年(当为十四年之误),郾之子瑾又放一榜,乃命门生韦庠刻石,将饰七榜。”故当为“崔氏七榜”。
    3 《旧唐书》卷一五五《崔邠传》。
    4 (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下,《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303页。
    5 (宋)李昉《太平广记》卷一八二“崔殷梦”条引《玉泉子》,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358页。
    1 (宋)钱易《南部新书》,黄寿成点校,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71页。
    2 (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六,孙光宪著,贾二强点校,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36页。
    3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七,王谠著,周勋初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48页。
    4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四“企羡”条,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75页。
    5 参见徐松撰 孟二冬补证《登科记考补证》,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第696页。
    6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三,中华书局,1987年,第214页。
    7 (宋)李昉《太平广记》卷一八二“颜标”条引《摭言》,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358—1359页。
    8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六五一《贡举部·谬滥》,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 《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
    2 同上。
    3 《旧唐书》卷一八九《儒学传上》。
    4 《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
    1 《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制》。
    2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两监”条《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579页。
    3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进士归礼部”条,《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584页。
    4 《旧唐书》卷八八《韦嗣立传》。
    5 《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
    6 (唐)杜佑《通典》卷三三“职官”,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914—915页。
    7 《旧唐书》卷一九○中《贾至传》。
    8 《新唐书》卷二○二《郑虔传》。
    9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94页。
    1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0页。
    2 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270—1271页。
    3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乡贡”条,《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581页。
    4 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版,第46页。
    5 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版,第46页。
    1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四,中华书局,1987年,第936页。
    2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一,中华书局,1987年,第1页。
    3 《新唐书》卷二○三《崔元翰传》。
    4 《新唐书》卷五九《艺文志》载崔良佐“深州安平人,日用从子”,不知孰是。
    5 《旧唐书》卷一六三《王质传》。
    6 《新唐书》卷一九六《卢鸿传》。
    1 (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八,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16页。
    2 (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五,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6页。
    3 见氏著《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335页。但毛汉光先生将“以没落的士族”和“父祖有一代五品以上者”定为“小姓”,仍然按照六朝模式。此方法欠妥。唐代山东高门为文化士族,属于精神士族,唐代士族门第不能以政治地位而应当以文化和婚姻来确定。
    1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91—92页。
    2 《魏书》卷四七《卢玄传》。
    3 《北史》卷二四《崔(忄夌)传》。
    4 《新唐书》卷一九九《儒学中》。
    5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66页。
    1 (唐)吴兢撰,谢保成集校《贞观政要集校》,中华书局,2003年,第396页。
    2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第239—240页。
    3 《新唐书》卷九五《高俭传》。
    4 (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一八四“七姓”条引《国史异纂》,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377页。
    5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第239—240页。
    6 (唐)刘肃《大唐新语》,许德楠 李鼎霞点校,中华书局1984年版卷三,第43页。
    7 《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66页。
    8 《资治通鉴》卷二○二。
    1 (唐)刘餗《隋唐嘉话》,程毅中点校,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8页。
    2 王谠著,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四“启羡”条,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84页。按:《旧唐书》卷七三《薛元超传》载:“元超早孤,九岁袭爵汾阴男。及长,好学善属文。太宗甚重之,令尚巢刺王女和静县主,累授太子舍人,预撰《晋书》。高宗即位,擢拜给事中,时年二十六。数上书陈君臣政体及时事得失,高宗皆嘉纳之。俄转中书舍人,加弘文馆学士,兼修国史。”明载其“兼修国史”。国史多由弘文馆或文学馆学士修撰,薛元超为中书舍人,加弘文馆学士,《旧唐书》本传载他“兼修国史”当不误。且薛元超与令狐德棻、李延寿、姚思廉同传,后者皆修贞观八史的重要史学家。故《隋唐嘉话》与《唐语林》载其恨“不得修国史”当为小说家言,有误。
    3 (宋)王谠著,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七,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65页。
    4 夏炎《中古世家大族清河崔氏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99页。
    1 《隋书》卷六六《房彦谦传》。
    2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四,中华书局,1987年,第346—347页。
    3 (宋)钱易《南部新书》,黄寿成点校,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52页。
    4 《新唐书》卷一○六《李敬玄传》。
    5 《旧唐书》卷一五九《路随传》。
    6 (宋)钱易《南部新书》卷一,黄寿成点校,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1页。
    7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一,中华书局,1987年,第16页。
    8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一,中华书局,1987年,第16页。
    1 《新唐书》卷一六三《柳公绰传》。
    2 《新唐书》卷一六三《柳公绰传》。
    3 《新唐书》卷一六三《柳公绰传》。
    4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三“方正”条,中华书局,1987年,第203页。
    5 (宋)钱易《南部新书》,黄寿成点校,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50页。
    1 《旧唐书》卷一六五《柳公绰传》。
    2 《新唐书》卷一六三《柳仲郢传》。
    3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92页。按:柳公绰父子无明显党派特征。宣宗朝,柳氏因李德裕受牵连,而与牛僧孺无明显关联。陈先生将他们划入牛党的原因是他们的科举出身以及他们不属于山东五姓,颇为武断。
    4 《柳河东集》卷一三,中华书局点校本第2册,第326页。
    5 《新唐书》卷一○六《李敬玄传》。
    6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66页。
    7 (宋)钱易《南部新书》,黄寿成点校,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54页。
    1 (唐)段成式著,方南生点校《酉阳杂俎》,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8页。按:此话有双重涵义,泰山是岳父之意,又指玄宗封禅泰山之事。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玄宗东封泰山,张说趁封禅之机多给亲信加官进爵,后遭非议,次年被弹劾罢相,当指此事。
    2 白敏中是白居易堂弟,宣宗朝宰相。
    3 郑颢出自荥阳郑氏,唐武宗会昌二年(842)状元及第。
    4 《新唐书》卷一六五《郑覃传》。
    5 (唐)徐坚《初学记》卷十,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47页。崔浩认为尚公主意思就是:“公主别立帝舍,太子之女,则令列侯就第奉事之……皆不得谒见舅姑,通问而已。”(《初学记》卷十,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47页)
    6 颖川荀氏家学渊源,荀淑八子俱为名士,世称“八龙”。
    1 参见《后汉书》卷九二《荀淑传》。
    2 南朝妇女地位较高,思想较为开放,这在刘义庆《世说新语》中记载颇多,兹不一一举例。
    3 《南史》卷六三《王神念传》。
    4 传奇文《河间传》传为柳宗元所作,讲河间女子被引诱失节后沦为淫妇之事。
    5 见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50页。
    6 《资治通鉴》卷二○六。
    1 《新唐书》卷八三《诸帝公主》。
    2 同上。
    3 同上。
    4 同上。
    5 (五代)尉迟偓《中朝故事》卷上,《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785页。
    6 《资治通鉴》卷二○二。
    1 (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一八四“庄恪太子妃”条引《卢氏杂说》,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379页。
    2 《资治通鉴》卷五九。
    3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一六,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245页。
    4 《旧唐书》卷四五《舆服志》。
    5 《唐大诏令集》卷一○九。
    1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第404页。此事又见《太平广记》卷二七一。
    2 这里的卢氏未载世系,但从她的家族与狄仁杰家族通婚及其言行来看,很有可能出自范阳卢氏。
    3 《新唐书》卷一四二《魏元忠传》。
    4 《新唐书》卷八三《诸帝公主传》。
    5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67页。
    1 李华《与外孙崔氏二孩书》,见《全唐文》卷三一五。
    2 钱穆《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香港,《新亚学报》第5卷第2期,1963年版。
    3 (唐)张鷟《朝野佥载》,赵守俨点校,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1页。
    4 《新唐书》卷一五○《李晟传》。
    1 (唐)赵璘《因话录》卷三,《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850页。
    2 (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三,赵守俨点校,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7页。
    3 (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贾二强点校,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5页。
    1 (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中,《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285页。
    2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四,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76页。
    3 王力平《中古杜氏家族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76—177页。
    4 《新唐书》卷二○一《杜易简传》。
    5 《旧唐书》卷一四七《杜佑传》。
    6 (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818页。
    7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91页。
    8 杜牧《唐故岐阳公主墓志铭》,见《樊川文集》卷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24页。
    9 《新唐书》卷一六六《杜悰传》。
    10 《新唐书》卷九五《高士廉传》。
    1 (唐)吴兢撰,谢保成集校《贞观政要集校》,中华书局,2003年,第399页。
    2 《旧唐书》卷七一《魏征传》。
    3 《旧唐书》卷五一《文德皇后传》。
    4 (宋)钱易《南部新书》,黄寿成点校,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9页。
    5 《新唐书》卷八三《诸帝公主》。
    1 (宋)王谠著,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一,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页。
    2 《新唐书》卷八三《诸帝公主》。
    3 《资治通鉴》卷二三八。
    1 《新唐书》卷八三《诸帝公主》。
    2 (宋)王溥著《唐会要》卷六“杂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85页。
    3 《新唐书》卷八三《诸帝公主》。
    1 《魏书》卷三五《崔浩传》。
    2 钱穆《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新亚学报》5卷2期。
    3 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309页。
    4 《旧唐书·经籍志》著录截止于唐玄宗开元时期,开元以后典籍著录的情况成为空白。这种著录方式不符合史志目录著录的要求,不能完整地反映一代藏书的情况,故本文以《新唐书·艺文志》作为研究对象。
    5 列入表格的崔、卢、郑三家绝大多数属于山东高门。王氏与李氏来源较多,出身山东高门的比例较小,故不列入。
    1 崔令钦《教坊记》与儒学毫无关系,四库馆臣谓其“所记多开元中猥杂之事,故陈振孙讥其鄙俗”,故崔氏在唐代只有崔良佐一人留下了经学著录。
    2 《新唐书》卷一三二《刘子玄传》。
    3 查屏球《唐学与唐诗学》,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81页。
    4 引自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87页。
    5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74页。
    1 《新唐书》卷五七《艺文志》。
    2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七三。
    3 《三国志》卷一《魏书》一载曹操“求贤令”:“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像苏秦、陈平一样大节有亏的奇才都是曹操招募的对象。
    4 《旧唐书》卷一三六《卢迈传》。
    1 《旧唐书》卷一七六《郑肃传》。
    2 《旧唐书》卷一八八《李知本传》。
    3 《旧唐书》卷一八八《崔沔传》。
    4 《旧唐书》卷一一九《崔祐甫传》。
    5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第3页。
    6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8页。
    1 《隋书》卷七七《李士谦传》。
    2 李华《台州乾元国清寺碑》,《全唐文》卷三一八。
    3 《新唐书》卷二○三《李华传》。
    4 宗教信仰有家族性,如瑯琊王氏王羲之家族世代奉天师道,顾恺之家族亦信奉天师道。但同一家族信仰也有很大差异,如北魏崔浩灭佛,但其弟却是佛教徒。元代耶律楚材佞佛,其子却是全真教信徒。
    1 (宋)释赞宁《宋高僧传》,中华书局1987年,第173页。
    2 李映辉《唐代佛教地理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9页。
    3 马丁·路德为德国神学家,是天主教中的改革派,而慧能是中国佛教的改革者,故现代研究者常有此比喻。实际上,慧能生活年代远远早于马丁·路德,故精确比喻应该是马丁·路德是德国或欧洲的慧能。
    4 洪修平《中国禅学思想史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39页。
    5 洪修平《隋唐儒佛道三教关系及其学术影响》,《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1 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简编》,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242页。
    2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第152页。
    1 《南齐书》卷五三《顾欢传》。
    2 《南齐书》卷五四《顾欢传》。
    3 顾欢《夷夏论》,见《南齐书》卷五四《顾欢传》。
    1 《魏书》卷三五《崔浩传》。
    2 (唐)释道宣《广弘明集》卷十五《辩惑一》。
    3 《北史》卷八二《熊安生传》。
    4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一六,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245页。
    5 即纥豆陵氏,非汉族高门扶风平陵窦氏。
    6 (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上,程毅中点校,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页。
    7 (唐)刘肃《大唐新语》,许德楠 李鼎霞点校,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49页。此事又见于《旧唐书》和《资治通鉴》。
    8 《旧唐书》卷九七《张说传》。
    1 《旧唐书》卷九七《张说传》。
    2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第346至347页。
    3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胡雏犯崔令条”,《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本,2000年版,第164页。
    4 岑仲勉《隋唐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16页。
    5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29页。
    1 洪修平《隋唐儒佛道三教关系及其学术影响》,《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2 《旧唐书》卷一六○《韩愈传》。
    3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参见牛致功《唐代碑石与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2002年版,第299页。
    4 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7页。
    5 见李德裕撰《唐茅山燕洞宫大洞炼士彭城刘氏墓志铭并序》,陈寅恪认为刘氏为李德裕妾,岑仲勉先生认为刘氏乃德裕妻(《唐史馀渖》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91页),今从岑说。
    6 (宋)陈善《扪虱新话》卷一○《唐武宗、李德裕深信道家之说》,上海书店1990年版,据涵芬楼旧版影印。
    1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版,第259页。
    2 岑仲勉《隋唐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18页。
    3 王永平《拥抱文明——十六国北朝改革的启示》,第213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 (唐)释道宣《广弘明集》卷二七《谏周高祖沙汰僧表》。
    5 载于《新唐书·艺文志》,题苏源明传,李江注。
    1 《周书》卷六《武帝纪下》
    2 《周书》卷六《武帝纪下》。
    3 牛致功《试论唐武宗灭佛的原因》,《唐代碑石与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2002年版。第292页。
    4 《旧唐书》卷九四《李峤传》。
    5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三,中华书局,1987年,第200页。
    6 《旧唐书》卷一四八《李吉甫传》。
    1 《旧唐书》卷一六《穆宗本纪》。
    2 (宋)李昉等《太平广记》卷一○二“赵文昌”条引《法苑珠林》,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685页。
    3 (宋)李昉等《太平广记》卷一一六“傅奕”条引《地狱苦记》,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810页。
    4 (宋)李昉等《太平广记》卷一一六“唐武宗”条引《传神录》,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812页。
    1 (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中,程毅中点校,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8页。
    1 《旧唐书》卷一九○《文苑传》。
    2 (唐)刘肃《大唐新语》卷八,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27—128页。
    3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一,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9页。
    4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三,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页。
    5 (明)胡震亨《庸音癸籖》卷二八,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6 《旧唐书》卷一三《德宗纪》。
    7 (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四“德宗皇帝”条,中华书局1960年版。
    1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二,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7—18页。
    2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78页。
    3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五,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4 《新唐书》卷一五七《陆贽传》。
    5 (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下“和戎讽”条,见《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301页。
    1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二,中华书局,1987年,第149—150页。
    2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四,中华书局,1987年,第731页。
    3 同上,卷四,第730页。
    4 见氏著《唐诗与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12页。
    1 《新唐书》卷二○七《鱼朝恩传》。
    2 《旧唐书》卷七七《阎立本传》。
    3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第363页。
    4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二《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685页。
    5 《旧唐书》卷一七六《郑肃传》。
    1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散序进士”条,《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578—1579页。
    2 (唐)沈既济《词科论并序》,见《通典》卷一五《选举三》,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57—358页。
    3 同上。
    1 (唐)沈既济《词科论并序》,见《通典》卷一五《选举三》,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57—358页。
    2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二,中华书局,1987年,第148—149页。
    3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四,中华书局,1987年,第371页。
    4 傅玄琮《唐代科举与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版,第170—171页。
    5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四,《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700页。
    1 白居易中进士于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清徐松《登科记考》卷十四认为这一年录取进士十九人,误。
    2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六,中华书局,1987年,第589页。
    3 (唐)封演撰 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校注》卷三“贡举”条,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7页。
    4 《新唐书》卷一八二《李珏传》。
    5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四,中华书局,1987年,第371页。
    6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一三,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83页。(按: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以及《旧唐书·崔仁师传》,崔浞、崔液兄弟为崔仁师孙,崔擢之子。)
    1 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0年版,第45页。
    2 毛汉光《从士族籍贯迁移看唐代士族之中央化》,见《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331—332页。
    3 毛汉光《从士族籍贯迁移看唐代士族之中央化》,《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330页。
    1 (明)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新1版,第167—168页。
    2 (明)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新1版,第174页。
    1 戴伟华《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0页。
    2 《旧唐书》卷一九○上《崔信明传》。
    3 《旧唐书》卷一九○《郑世翼传》。
    4 《新唐书》卷一二三《李峤传》。
    5 《旧唐书》卷九四《李峤传》。
    6 《唐才子传校笺》卷一,傅璇琮主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27页。
    1 (唐)孟棨《本事诗》“事感”第二,见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1页。
    2 《新唐书》卷二○一《杜审言传》。
    3 《旧唐书》卷七四《崔液传》。
    4 《新唐书》卷一一九《李乂传》。
    1 苏颋又与张说并称,时人谓“燕许大手笔”。
    2 《旧唐书》卷八八《苏颋传》。
    3 李华《杨骑曹集序》称“赵郡李崿李欣”,李华为赵郡李氏,与之同宗,当不误。
    4 傅璇琮编撰《唐人选唐诗新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7页。
    5 傅璇琮编撰《唐人选唐诗新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75页。
    6 (唐)刘肃《大唐新语》,许德楠 李鼎霞点校,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30页。
    7 (宋)李昉等《太平广记》卷二一一“王维”条引《唐画断》,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619页。
    1 《旧唐书》卷一一一《高适传》。
    2 (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新1版,第120页。
    1 余恕诚《唐诗风貌》,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2页。
    1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454页。
    2 《旧唐书》卷六二《郑善果传》。
    3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页。
    1 《资治通鉴》卷一七九。
    2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中华书局1959年版。
    3 戴伟华著《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99页。
    1 《旧唐书》卷九四《崔融传》。
    2 (宋)李昉等《太平广记》卷一九八“崔融”条引《国史纂异》,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484页。
    3 《旧唐书》本传、《新唐书·艺文志》、《全唐诗》卷六八皆载六十卷。唯《旧唐书·经籍志》称《崔融集》四十卷。
    4 周祖譔《武周时期之洛阳文学》,《厦门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
    1 傅璇琮编撰《唐人选唐诗新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82页。
    2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十,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3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郭绍虞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81页。
    4 傅璇琮编撰《唐人选唐诗新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39页。
    1 《旧唐书》卷一六三《李虞仲传》。
    2 陈书良主编《大历十才子》,岳麓书社1999年版,第9页。
    3 《旧唐书》卷一二三《李绅传》。
    1 (宋)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80页。
    2 唐代文学有初、盛、中、晚之分,大抵唐高祖武德元年以后百年间谓之初唐,玄宗开元元年后五十年谓之盛唐,代宗大历元年后八十年谓之中唐,宣宗大中元年至唐末谓之晚唐。
    3 (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六,赵守俨点校,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40页。
    4 《资治通鉴》卷一八五。
    5 《隋书》卷五八《柳辩传》。
    1 《隋书》卷一○二《虞世南传》。
    2 《隋书》卷七六《虞绰传》。
    3 《隋书》卷七六《王胄传》。
    1 《旧唐书》卷一七三《郑覃传》。
    2 《旧唐书》卷一七四《李德裕传》。
    3 《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
    4 《资治通鉴》卷二三七。
    5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中华书局1975年舨,第818页。
    6 (唐)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850页。
    7 (清)董诰编《全唐文》,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370页。
    1 《资治通鉴》卷二三七。
    2 参见吴廷燮著《唐方镇年表》,中华书局1980版,第973-982页。
    3 参见吴廷燮著《唐方镇年表》,中华书局1980版,第716-741页。
    4 参见张国刚著《唐代藩镇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00页。
    5 (清)董诰编《全唐文》,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265页。
    6 余恕诚《唐诗风貌》,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3页。
    1 《周书》卷二四《卢辩传》。
    1 《隋书》卷六六《李谔传》。
    2 《隋书》卷七六《文学传序》。
    3 西方历史常用史诗的形式记载历史,而中国历史多用散文记史,中国自古缺少史诗(西藏《丹珠尔》、《甘珠尔》之类的史诗非汉文,不在本文范围)。
    1 (唐)刘知几撰 (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92页。
    2 (唐)刘知几撰 (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23—124页。
    1 卢藏用《右拾遗陈子昂文集序》,《全唐文》卷二三八。
    2 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卷一,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10页。
    3 (明)胡应麟《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新1版,第35页。
    4 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4页。
    5 韩愈为四门博士时,作《进学解》以自嘲,“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旧唐书·韩愈传》)元和八年,韩愈擢比部郎中(官衔)、史馆修撰(实职)。制词中称他“学术精博,文力雄健,立词措意,有班、马之风”。
    1 据卞孝萱先生考证,刘禹锡为匈奴后裔,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遂“占籍洛阳”,后迁居荥阳,祖先坟墓在荥阳檀山原。刘禹锡的童年在江南嘉兴度过(《南开学报》1999年第3期)。
    1 《旧唐书》卷一六○《刘禹锡传》。
    2 《旧唐书》卷一七四《李德裕传》。
    3 《新唐书》卷一八○《李德裕传》。
    4 (明)王世贞《弇州四部稿读会昌一品集》卷一一二,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 《新唐书》卷一六五《崔群传》。
    2 《新唐书》卷一七九《王涯传》。
    3 《唐右补阙梁肃文集序》,《全唐文》卷四八○。
    4 崔元翰《右補阙翰林学士梁君墓志》,见《全唐文》卷五二三。
    5 李元宾即李观,王定保《唐摭言》说他出自陇西李氏,称之为陇西李元宾。赵超《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说他出自赵郡李氏(《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赵超著,1998年版,第228页)。其出自山东高门当不谬。
    6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七,《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641页。
    1 徐松撰 孟二冬补证《登科记考补证》,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第365页。
    2 权德舆《唐御史大夫赠司徒赞皇文献公李栖筠文集序》,见《全唐文》卷四九三。
    3 权德舆《唐御史大夫赠司徒赞皇文献公李栖筠文集序》,见《全唐文》卷四九三,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034页。
    4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78(民国67年)。按:韩愈兄韩会与崔造、张正则、卢东美为友,好谈经济之略,时人号为“四夔”。《唐国史补》卷下载:“韩会与名辈号为四夔,会为夔头,而善歌妙绝。”(《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95页)韩会与梁肃共同提倡古文,韩愈生于这样的家庭,算得上古文世家。
    5 《新唐书》卷一七六《韩愈传》。
    6 《新唐书》卷一七六《韩愈传》。
    7 韩愈给崔元翰书信《上考功崔虞部书》,见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660页。
    1 《旧唐书》卷一六○《韩愈传》。
    2 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49页。
    3 《新唐书》卷一六五《郑馀庆传》。
    4 《新唐书》卷一六五《郑馀庆传》。
    5 《旧唐书》卷一七六《郑肃传》。
    6 《新唐书》卷一七六《韩愈传》。
    7 《旧唐书》卷一六○《韩愈传》。按:李吉甫、李绛于元和六年(811)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里所谓“执政”指李吉甫和李绛。二人皆出自赵郡李氏。
    8 《柳河东集》卷一三,中华书局点校本第2册,第326页。
    1 前面讲过,山东高门反对王叔文的革新,这一点成为他们在宪宗元和年间掌握政权的重要条件。柳宗元由于支持王叔文革新,成为被贬的八司马之一。
    2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62页。
    3 傅璇琮编撰《唐人选唐诗新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61页。
    4 《旧唐书·李邕传》载:“初,邕早擅才名,尤长碑颂。虽贬职在外,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观,多赍持金帛, 往求其文。前后所制,凡数百首。受纳馈遗,亦至巨万。时议以为自古鬻文获财,未有如邕者。”(《旧唐书》卷一九○《李邕传》)
    1 胡应麟《诗薮外编》卷四云:“‘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画堂’,是乐府本色语,李邕以为小儿轻薄,岂六朝诸人制作全未过目邪?唐以诗词取士,乃有此辈,可发一笑。”崔颢虽然不为李邕所重,却被杜希望奖拔。杜希望为杜牧曾祖,以边将进用。杜氏家风沦丧,故有杜希望之子杜佑晚年的“以妾为夫人”、“母丧不去官”(参见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818页)以及杜牧的诗酒风流。李邕与杜希望对崔颢不同的态度反映了他们家族家风的迥异。
    2 陈寅恪《崔浩与寇谦之》,《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54页。
    3 《旧唐书》卷一五五《崔郾传》。
    4 《新唐书》卷一六五《郑馀庆传》。
    5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74页。
    1 《新唐书》卷一四六《李栖筠传》。
    2 《新唐书》卷一四六《李栖筠传》。
    3 《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上》。
    4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00页。
    5 综观全书,在入选作家中,西汉以前(含西汉)总共只有22家,而仅晋朝就有45家;在入选作品中,屈原、宋玉、司马相如三人加起来才28篇,西晋陆机一人就有130篇,南朝谢灵运、江淹等人作品入选也相当多。
    6 《旧唐书》卷一七三《郑覃传》。
    1 《新唐书》卷一八二《李珏传》。
    2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二,中华书局,1987年,第149—150页。
    3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74页。
    1 卢藏用《唐右拾遗陈子昂文集序》,见《全唐文》卷二三八,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402页。
    1 参见《新唐书·艺文志》。
    2 (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上“古制兴”条。
    1 《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制》。
    2 见陈寅恪《政治革命及党派分野》,参见《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陈先生进而将进士浮华与山东高门礼法解释为两大阶级的门风。
    3 (清)顾炎武著 (清)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一七“糊名”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4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三“赏誉”条,中华书局,1987年,第277页。
    1 (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四《文宗皇帝》小传,中华书局,1960年版。
    2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四“企羡”条,中华书局,1987年,第370—371页。
    3 (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卢肇”条引《玉泉子》,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355页。
    1 (唐)封演撰 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校注》卷三“贡举”条,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5页。
    2 《旧唐书》卷一一九《杨绾传》。
    1 《旧唐书》卷一一九《杨绾传》。
    2 《旧唐书》卷一三九《陆贽传》。
    3 《新唐书》卷一六五《权德舆传》。
    1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四“启羡”条,中华书局,1987年,第362页。
    2 《新唐书》卷一六四《卫次公传》。
    3 (唐)韦绚《刘宾客嘉话录》,见《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806页。
    4 《旧唐书》卷一五四《许孟容传》。
    5 《新唐书》卷一六二《许孟容传》。
    6 《新唐书》卷一六二《李建传》。
    1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第13页。
    2 《新唐书》卷四八《李汉传》。
    3 (宋)钱易《南部新书》,黄寿成点校,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52页。
    4 (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贾二强点校,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9页。
    5 (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上“名儒对”条,《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260页。
    6 《旧唐书》卷一六八《高锴传》。
    1 (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一,贾二强点校,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3页。
    2 “唐登科记云:‘自元和初至大中年间,邠、郾、郸、瑶先后为礼侍,六次放榜,为崔氏六榜。”(《氏族大全》卷四,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3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第19—20页,又见(宋)钱易《南部新书》,黄寿成点校,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63页。
    4 《旧唐书》卷一五五《崔郾传》。
    1 杜牧《樊川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08—211页。
    2 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版,第228页。
    3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六“公荐”条,《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626页。
    1 吴武陵与古文大家柳宗元交厚,柳宗元谓其“才气壮健,可以兴西汉之文章”(柳宗元《与杨京兆凭书》),也是从这一点夸奖他的。
    2 《旧唐书》卷一三九《陆贽传》。
    3 (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一七“糊名”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1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八,《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本,2000年版,第1643页。
    2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四,中华书局,1987年,第374页。
    3 (宋)钱易《南部新书》癸卷,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64页。
    4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六,《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626页。《唐国史补》卷下亦载韩愈奖掖后进,参见李肇《唐国史补》,《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95页。
    5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六,《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626页。所谓“龙门”,《后汉书》卷六七《李膺传》载: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注曰:以鱼为喻也。龙门,河水所下之口,在今绛州龙门县。辛氏《三秦记》曰“河津一名龙门,水险不通,鱼鳖之属莫能上,江海大鱼薄集龙门下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也。
    1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五,《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620页。
    1 参见程毅中先生《唐代小说史》,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349页。
    1 韦绚曾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李德裕幕府巡官,又从学于夔州刺史刘禹锡。二书之成与李德裕、刘禹锡有密切关系。
    2 《新唐书》卷一六五《郑处诲传》。
    3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历史与小说没有区别,“史即文本”,否定了历史求真的可能性,否定了历史真实的客观性。他们认为历史只能表达现状,反映当代的观点与利益。意大利人克罗齐提出“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著名命题,这种理论犹如“诗无达诂”的说法,使我们在区分历史与笔记小说时更加迷惘。
    4 《旧唐书》卷五《高宗纪》。
    5 《旧唐书》卷一一《代宗纪》。
    6 《旧唐书》卷一八下《宣宗纪》。
    7 《旧唐书》卷九四《李峤传》。
    8 《旧唐书》卷一八九《刘伯庄传》。
    9 《旧唐书》卷一九○《刘允济传》。
    1 (唐)高彦休《唐阙史》,《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330—1360页。
    2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4页。
    1 (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三三四引《宣室志》,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2653页。
    2 同上书,卷五二引《宣室志》,第322页。
    3 同上书,卷三四九引《通幽录》,第2762页。
    4 同上书,卷一二一引《原化记》,第856页。
    5 同上书,卷三八五引《玄怪录》,第3068页。
    6 同上书,卷四八四引《异闻集》,第3985—3991页。
    1 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11页。
    1 《说郛》卷四四上,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2 宋人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八,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35页。
    3 鲁迅《鲁迅杂文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五本,第114页。
    4 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4页。
    5 同上书,第120页。
    6 刘开荣《唐代小说研究》商务印书馆1955年第3版,第35页。
    7 傅璇琮《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81页。
    8 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4页。
    9 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80页。
    1 程毅中《唐代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113页。
    2 (宋)钱易《南部新书》,黄寿成点校,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9页。
    3 《旧唐书》卷一八七下《忠义传》。
    4 《新唐书》卷一七七《李景让传》。
    5 《资治通鉴》卷二四八。
    1 张长弓《唐宋传奇作者暨其时代》,商务印书馆1951年版。
    1 陈寅恪先生认为元稹《莺莺传》是行卷作品(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20页)。按:元稹参加了唐德宗贞元九年(793)明经科、贞元十九年(803)博学宏词科、唐宪宗元和元年(806)“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考试,三次考试的知贡举者分别是顾少年、权德舆、崔邠。顾少年是唐代大儒;权德舆是唐代复古主义者、古文运动的健将,深谙礼法;崔邠出自“可为士族师法”的清河崔氏家族。元稹《莺莺传》写“始乱终弃”的故事,岂可用来行卷博取深谙礼法的主考官的欢心。《莺莺传》描写出自山东高门崔氏的女主人公崔莺莺不守礼法,岂能用来向同样出自崔氏的崔邠行卷。
    2 (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一七九“陈子昂”条引《独异志》,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331页。
    3 《旧唐书》卷一九○《李邕传》。
    4 (唐)封演撰 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校注》卷三“铨曹”条,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2页。
    1 另据《说郛》卷一三上“行卷”条载:“唐人举进士必行卷者,为缄轴录其所著文以献主司也。其式见《李义山集新书序》,曰:治纸工率一幅以墨为边准,用十六行式。率一行不过十一字,今俗呼解行也。言一幅解为墨边十六行也。”这里,行卷作品多指文章而非小说。
    《北齐书》,李百药撰,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
    《北史》,李延寿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北朝文学史》,周建江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北梦琐言》,孙光宪著,贾二强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北“风”与南“骚”》,陶礼天著,北京:华文出版社,1997年版
    《朝野佥载》,张鷟著,赵守俨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陈寅恪文集》,陈寅恪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演讲录》,万绳楠整理,合肥:黄山书社,1987年版
    《陈书》,姚思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
    《大唐新语》,刘肃著,许德楠、李鼎霞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道家与中国哲学》魏晋南北朝卷,孙以楷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
    《道家与中国哲学》隋唐五代卷,孙以楷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
    《登科记考补证》,徐松著,孟二冬补证,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版
    《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戴伟华著,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杜诗详注》,杜甫著,仇兆鳌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读通鉴论》,王夫之著,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
    《东晋门阀政治》,田余庆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第四版。
    《国史大纲》(修定本),岑仲勉著,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汉书》,班固著,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汤用彤著,上海:上海书店,1991年版
    《韩昌黎文集校注》,韩愈著,马其昶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韩昌黎诗系年集注》韩愈著,钱仲联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寒柳堂集》,陈寅恪著,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河山集》,史念海著,北京:三联书店,1963年版
    《河山集》(第2集),史念海著,北京:三联书店,1981年版
    《河山集》(第3集),史念海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河山集》(第4集),史念海著,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河山集》(第5集),史念海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后汉书》,范晔著,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简论唐代山东旧士族》,李光霁著,《唐史学会论文集》,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剑桥中国隋唐史》,崔瑞德主编,中国社科院西方汉学课题组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晋书》,房玄龄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金明馆丛稿初编》,陈寅恪著,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金明馆丛稿二编》,陈寅恪著,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经学历史》,皮锡瑞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旧唐书》,刘昫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旧五代史》,薛居正撰,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
    《科举文体研究》,汪小洋、孔庆茂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括地志辑校》,李泰著,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兰陵萧氏与南朝文学》,曹道衡著,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历代诗话》,何文焕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历代诗话续编》,丁福保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李德裕年谱》,傅璇琮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梁书》,姚思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
    《六朝江东世族之家风家学研究》,王永平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论班孟坚“山东出相”说》,杨兆贵著,《中华文史论丛》第57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钱穆著,《新亚学报》5卷3期,1963年版
    《南齐书》,萧子显撰,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
    《南史》,李延寿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南北朝文学史》,曹道衡、沈玉成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曹道衡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南部新书》,钱易著,黄寿成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廿二史札记校证》,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秦汉士史》,于迎春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清诗话》,丁福保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清诗话续编》郭绍虞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全唐诗》,彭定求等编,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全唐文》,董诰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本
    《日知录集释》,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三国志》,陈寿著,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史记》,司马迁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陈爽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士族的挽歌》,詹福瑞、李金善著,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十驾斋养新录》,钱大昕著,上海:上海书店,1983年版
    《十七史商榷》,王鸣盛著,上海:上海书店,2005年版
    《诗地理考》,王应麟著,《丛书集成初编》本
    《诗与唐人小说》,崔际银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宋书》,沈约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宋高僧传》,赞宁著,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隋唐史》,岑仲勉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隋唐五代史》,吕思勉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隋唐五代史》,王仲荦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隋书》,魏徵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
    《隋唐士族》,田廷柱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
    《隋唐五代社会经济史论稿》,胡如雷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隋唐帝国形成史论》,(日)谷川道雄著,李济沧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隋唐嘉话》,刘觫著,程毅中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汤用彤学术论文集》,汤用彤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唐语林校证》,王谠著,周勋初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程千帆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唐诗大辞典》,周勋初主编,南京:凤凰出版社,2003年版
    《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李浩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李浩著,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唐学与唐诗学》,查屏球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唐才子传校笺》,傅璇琮主编,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唐人选唐诗新编》,傅璇琮主编,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唐代诗人丛考》,傅璇琮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唐代行卷与文学》,程千帆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唐代科举与文学》,傅璇琮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版
    《唐代小说观念与小说兴起研究》,韩云波著,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唐代墓志汇编》,周绍良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唐方镇年表》,吴廷燮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唐刺史考全编》,郁贤皓著,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唐九卿考》,郁贤皓、胡可先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寅恪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唐史馀渖》,岑仲勉著,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唐代文学史》,吴庚舜、董乃斌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唐代小说与唐代政治》,王汝涛著,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版
    《唐代铨选与文学》,王勋成著,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
    《唐诗风貌》,余恕诚著,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唐代小说史》,程毅中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唐代文学丛考》,陈尚君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唐律疏议》,长孙无忌等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唐六典》,李林甫等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唐会要》,王溥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唐诗纪事》,计有功著,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唐诗与政治》,孙琴安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唐代鼎盛时期政区与人口》,翁俊雄著,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唐后期政区与人口》,翁俊雄著,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唐代区域经济研究》,翁俊雄著,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唐代翰林学士》,毛蕾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向达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唐代碑石与文化研究》,牛致功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年版
    《唐前期三次官修谱牒浅析》,邓文宽著,《唐史学会论文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太平广记》,李昉等编,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
    《天宝河洛儒士群与复古之风》,查屏球著,《中华灾史论丛》2001年第1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301年
    《通典》,杜佑著,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通志二十略》,郑樵著,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
    《魏书》,魏收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王仲荦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魏晋隋唐婚姻形态研究》,李金河著,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版
    《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蒋福亚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五朝门第》,王伊同著,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8年版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赵超著,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新唐书》,欧阳修、宋祁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新五代史》,欧阳修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颜氏家训集解》,颜之推著,王利器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拥抱文明——十六国北朝改革的启示》,王永平著,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元和郡县图志》,李吉甫著,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元和姓纂(附四校记)》,林宝著,岑仲勉校记,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
    《贞观政要集校》,吴兢著,谢保成集校,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政治兴变与唐诗演化》,胡可先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制度史》,吕思勉著,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2年版
    《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曾大兴著,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谷川道雄著,马彪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中国婚姻史》,汪玢玲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文学概论》,袁行霈著,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0年版
    《中国小说史略》,鲁迅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主编,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
    《中国禅学思想史纲》,洪修平著,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佛教源流略讲》,吕澂著,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中国道教史》,卿希泰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佛教史》第一卷,任继愈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中国佛教史》第二卷,任继愈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中国佛教史》,任继愈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中国文学发展史》,刘大杰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唐五代卷)》,周祖譔主编,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中国中古社会史论》,毛汉光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中古政治史论》,毛汉光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中古世家大族清河崔氏研究》,夏炎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散文史》,郭预衡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中古杜氏家族的变迁》,王力平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中国文化地理》,陈正祥著,上海:三联书店,1980年版
    《中国文化史导论》(修订本),钱穆著,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著,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周书》,令狐德棻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状元史话》,萧源锦著,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年修订增补版
    《资治通鉴》,司马光著,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
    《走向盛唐》尚定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