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古诗歌批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动态考察明代中古诗歌批评的演进趋势,全文采取历史演进与主要问题揭示相结合的方式,选取明代中古诗歌批评不同时期的主导现象进行翔实分析,力求通过史实层面与问题层面的细致梳理,突出其主要理论意义。本文认为视角的冲突或互补构成了明代中古诗歌批评发展的内在矛盾,并引起了观念的相应变迁,从而推动批评的演进。故围绕着诗史观、审美倾向及话语体系的差异,可将明代中古诗歌批评的发展标界出三次明显的转折,也是批评向多角度、多层面掘进的表现:第一次表现为由明初重性理向前七子重感情的审美转换。明前期中古诗歌批评以传统的世变观与重尚理道的理学视角为主,推崇“治世之音”与淳和雅正之美,以陶诗为最高典范。前七子虽对明前期崇复古思潮有所继承,但他们追求情志慷慨、气格浑沦的创作精神,更强调对汉魏诗歌强烈抒情传统的体认,不仅对汉魏诗歌的美学精神作了重新阐述,并建立了以汉魏为典范的古诗创作观及批评观。第二次为前七子与六朝派在古体取向上的宗汉魏与尚六朝之分。主要体现为古体审美风格选择上的差异,七子派尚浑朴、重气格与六朝派尚绮丽、重风神,均各截取了古体传统的某一历史时期作为师法范型,两者的对立既将各自的理论引向深入,又揭示了中古诗歌审美风貌的多层性,也一定程度反映了接受主体的文学地域差异。第三次主要为重辨体的形式批评、重性情的主体批评及重意境的神韵批评这三种不同批评话语间的并出。辨体批评是七子派中古诗论中最活跃的部分。这种以“宗汉魏”为法则,祖绍《诗品》,将传统风格学、源流学及品鉴论予以整合的形式批评体系,把中古诗歌艺术形式批评推向了极至。性灵思潮影响下的竟陵派致力于对中古诗人心灵世界的体会,表现出颠覆《选》诗传统、崇尚偏奇的独特诗史观和审美个性,神韵说则倾心于对中古诗歌韵外之致的感悟,它们均建立了各自完整的批评体系。诸说立足点不同,从不同角度透示出中古诗歌包蕴的不同美学特征,开拓了中古诗歌批评由表及里的多维视角,使明代中古诗歌批评获得了某种意义上的自足与完善。
The article investigated the historical courses of the criticism of Ming Dynasty on thepoetry of Han, Wei and Six Dynasties, expounded upon their main innovation of theoryand meanings, and the characteristic and achievement of the arrangement of poeticdocuments emphatically. The article also strived for presenting their developing maintendency clearly and illustrated its scholarly values and meanings. Combining with thebig background of philosophic thoughts and literary trends of Ming Dynasty and bytaking the way of Combining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the announcement of main problem,the whole article carried out concrete and true investigation and summary on thecharacteristic of context, esthetic orientation and poetic conceptions of the criticism of thepoetry of Han, Wei and Six Dynasties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Ming Dynasty. The articlethought that by investigating into the poetic historical standpoint and esthetic orientationand critical utterance and the logical relations between them we could find that thecriticism of Ming Dynasty on the poetry of Han, Wei and Six Dynasties presented threeobvious key points, which was also the manifestation of poetic criticism penetrating intoseveral perspectives and many levels.
     The first manifestation was the emotional esthetic turn from the Neo-Confucianism inthe early years of Ming Dynasty to Pre-QiZi. In the early years of Ming Dynasty, thecriticism of the poetry of Han, Wei and Six Dynasties applied the theory of literarychanging with the era and the visual angle of Neo-Confucianism mainly and praised thebeauty of insipidness and the poems of Tao Yuanming. Different from them, Pre-QiZichased lofty style and emphasized the learning toward the poetic tradition of Han, Wei ofexpressing strong emotions. They made new explanation on the esthetic minds of Han,Wei poetry and established the conceptions creation and criticism which took the poetryof Han, Wei as models.
     The second manifestation was the confliction between Pre-QiZi and the School of SixDynasties around learning the poetry of Han, Wei and Six Dynasties, which was stirredmainly by their differences in esthetic tastes. The School of Pre-Qizi admired loftinessand vigorousness while the School of Six Dynasties admired gorgeousness and exquisition. The disputes of them not only promulgated the profundity the poetry of Han,Wei and Six Dynasties, but also reflected the differences of literary regions of receptor tosome extent.
     The third manifestation is the coexistence of three different critical utterances, that was:the criticism of distinguish forms、the subject criticism and the Shenyun criticism wasthe most active part in the School of QiZi's criticism about the poetry of Han, Wei and SixDynasties. The critical system of poetic form inherited Shih-p'in and combined traditionalStylistics, Crenologie and the judgment theory together and took the poetry of Han, Weias the standard pushed the criticisms of artistic form of the poetry of Han, Wei and SixDynasties to the farthest point. The School of Jingling's criticism the poetry of Han, Weiand Six Dynastie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Xingling trend devoted itself to theunderstanding of poets' inner world and showed the specific personality of overturningthe poetic tradition of Wen hsuan and admiring strangeness. The theory of Shenyundevoted itself to the comprehension of the charming the poetry of Six Dynasties. From thedifferent perspectives, they all promulgated the 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the poetry of Han,Wei and Six Dynasties deeply and developed many trends about the poetic criticisms of it.Furthermore, the confliction and the change including the mixing each time made thepoetic researches on the poetry of Han, Wei and Six Dynasties in Ming Dynasty achieveperfection on some meanings. It echoed with different kinds arranging researches onpoetic documents of Han, Wei and Six Dynasties and pushed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poetic criticisms of the poetry of Han, Wei and Six Dynasties all-round.
引文
1 粗略统计,史传涉及《梁书》、《南史》、《周书》、《陈书》、《隋书》。别集涉及的作者有:卢照邻、陈子昂、王勃、杨炯、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苏轼、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朱熹、叶适、刘克庄、郝经、袁桷、杨维帧、戴良等人。诗话类涉及《诗式》、《潜溪诗眼》、《彦周诗话》、《石林诗话》、《王直方诗话》、《蔡宽夫诗话》、《岁寒堂诗话》、《沧浪诗话》、《风月堂诗话》、《诗谱》等。
    2 王士祯《带经堂诗话》卷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1 李因笃《汉诗评》卷二,续修四库全书本。
    2 周德维集校《全明诗话》(齐鲁书社2005年版)。孙小力《明代诗学书目汇考》(《中国诗学》第九辑,2004年)。朱易安(《中国诗学史·明代卷》,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
    3 刘跃进《中古文学文献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1 如查清华《明代唐诗接受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孙春青《明代唐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1 据陈广宏《竟陵派研究》附录二《竟陵派研究有关著述目录汇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 陈伯海《从唐诗学到唐诗学史》,《唐诗学史稿》导言,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 陈绎曾《诗谱》,《历代诗话续编》本。
    3 胡大雷《中古诗人抒情方式的演变·绪言》,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页。
    1 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 方孝孺《续文粹序》,《逊志斋集》。
    2 重溯古体传统,是明代复古诗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凝结为“古体宗汉魏”这一标志性理念。后人多将该现象作为“常识”来接受。较少作业进一步的追究。本文以为,此一现象,若置于宋元以来古衰律盛的相关背景下来考察,或能对深层认识“古体宗汉魏”的诗史意义,有所助益。
    3 杨慎《升庵诗西》卷七《胡唐论诗》云:“弘治间,文明中天,古学焕日:艺苑则李怀麓、张沧洲为赤帜,而和之者多失于流易,……至李、何二子一出,变而学杜,壮乎伟矣。”(历代诗话续编本)李东阳学唐重“婉转流丽”、“贵淡不贵浓”,何景明《王右丞诗集序》:“窃谓右丞他诗甚长,独古作不逮。盖汉魏后而风雅浑厚之气罕有存者,右丞以清宛峭拔之才,一起而绰然名世,宜乎就速而未之深造也。”(《大复集》卷三四)实借批评王维“古作”无浑厚之气,间接批评茶陵派失于过分追求流丽平易。
    1 郭奎《望云集》,四库全书本。
    2 方回《文选颜鲍谢诗评》评颜延年《和谢监灵运》语,四库全书本。
    3 方回《桐江集》卷一,宛委别藏本。
    4 方回《桐江续集》,四库全书本。
    1 当然,也应看到,宋元时期汉魏传统至少在观念上尚未完全退出人们的视野。如北宋范温对建安诗歌即甚推重,誉为“最近古者”,称“老杜、李太白、韩退之早年皆学建安,晚乃各自变成一家耳。”但他已注意到进入宋代,人们已渐渐不再热衷于时论建安传统,“东坡称蔡琰诗笔势似建安诸子。前辈皆留意于此,近来学者遂不讲尔。”(《潜溪诗眼》,郭绍虞《宋诗话辑佚》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仅从这一资料,亦可探出宋代“古体”不振之消息。
    2 欧阳玄《圭斋文集》卷八,四部丛刊本。
    3 吴澄《吴文正公集》卷一二,四库全书本。
    1 解缙《文毅集》卷十五,四库全书本。
    2 胡应麟《诗薮·续编》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3 王夫之《明诗评选》卷一,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
    4 徐泰《诗谈》,四库存目丛书影学海类编本
    5 阿景明《海叟集序》,《大复集》卷三四,四库全书本。
    6 王夫之《明诗评选》卷一,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
    1 宋濂《元故奉训大夫江西等处儒学抛举杨君基志铭有序》中对这场乐府创作风潮有生动的描述:“元之中世,有文章巨公起诸浙河之问,曰‘铁崖君’,……吴越诸生多归之,殆犹山之宗岱,河之走海,如是者四十余年乃终。”(《宋学士文集》卷六)
    2 许学夷《诗源辩体·后集纂要》卷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3 许学夷《诗源辩体·后集纂要》卷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4 许学夷《诗源辩体·后集纂要》卷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1 杨荣《文敏集》卷二四,四库全书本。
    2 林俊《白斋诗集序》,《见素集》卷五,四库全书本
    3 《明史》卷二八二《儒林传序》。
    4 《明文海》卷二二八。
    5 穆克宏《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述略》:“宋元明三代选学渐衰,至清代而昌明。”(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83 页)刘跃进《中古文学文献学》亦认为宋代以后至清代“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关于《文选》的注释考据没有做出多少成绩。”(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4页)不过,宋元之际,方回作于晚年的《文选颜鲍谢诗评》在评注考辨方面仍多有可取处。书中除推赏李善注外,对李注引典、释义、审音、辨字未妥之处,亦有辨析厘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八十六著录此书,称其评诗“多中理解”,认为注释“小小舛误,亦所不免,要不害其大体。统观全集,究较《瀛奎律髓》为胜。”
    1 张以宁《翠屏集》卷二《送鲁伯理归省序》,四库全书本。
    1 梁寅《石门集》卷二,四库全书本。
    2 刘肃《密庵稿·文稿》庚卷,四部丛刊本
    1 杨士奇《沧海遗珠序》,《东里续集》卷十四,四库全书本。
    2 王祎《跋宋戴二君诗》,《王忠文公集》卷七,四库全书本。
    1 宋濂《文宪集》卷二十八,四厍全书本。
    2 王祎《王忠文公集》卷四,四库全书本。
    1 王祎《王忠文公集》卷二,四库全书本。
    2 王祎《王忠文公集》卷七,四库全书本。
    1 林弼《林登州集》卷十三《熊太古诗集序》,四库全书本。
    2 王行《半轩集》卷八,四库全书本。
    1 阿乔新《椒邱文集》卷九,四库全书本。
    2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十三,四库全书本。
    1 倪谦《倪文僖集》卷十,四库全书本。
    2 林俊《见素集》卷七,四库全书本。
    3 桑悦《思玄集》卷五,四库全书本。
    1 桑悦《又跋唐诗品汇》,《四玄集》卷几,四库全书本。
    2 朱熹《朱文公文集》,四部丛刊本。
    3 理学之尊古卑律也同样反映于明初唐诗观中。如苏平仲《古诗选店序》:“奈何律诗出而声律对偶章句拘拘之 甚也?诗之所以为诗者尽废矣。故后世之诗不失古意惟有古诗,而今于唐诗亦惟选古律,以下则置之。”(《苏平仲文集》卷五,四库全书本)认为唐诗只有五、七言古诗尚有“风雅骚些之遗韵”,对“拘拘于”声律、对偶的近体采取否定态度。
    1 王祎《王忠文公集》卷四,四库全书本。
    2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十三,四库全书本。
    3 钱仲联主编《历代别集序跋综录》第889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 苏轼范温《潜溪诗眼》,郭绍虞《宋诗话辑佚》,中华书局1980年,第372页。
    2 钱钟书《谈艺录》(补订本)称“渊明文名,至宋而极”,该书第二四条“陶渊明诗显晦”,对陶诗在宋代地位的上升有详细论述。中华书局1987年重印本。
    3 林弼《跋童中州和陶诗后》,《林登州集》卷二三,四库全书。
    4 朱熹《答谢成之》,《朱文公文集》卷五八。
    5 方孝孺《逊志斋集》,四部丛刊本。
    1 朱易安《明代的诗学文献》中提到:“诗格诗法类著作十分丰富,反映了明代初期诗坛的兴趣所在。延至弘治时期,诗格诗法一类文献依然涌现。”《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年第三期。
    2 张以宁《送曾伯理归省序》,《翠屏集》卷二,四库全书本。
    1 徐泰《诗谈》,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学海类编》本。
    2 高棅《唐诗品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影印本。
    3 林鸿《鸣盛集》,四库全书本。
    4 解缙《文毅集》卷十五,四库全书本。
    1 杨慎《升庵诗话》卷五十二,历代诗话续编本。
    2 冯复京《说诗补遗》卷一,《全明诗话》本。
    3 《文章辨体序说 文体明辨序说》校点前言称这类诗学著作:“主要的是在指示各体文学的‘准则’。”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1 朱易安《中国诗学史·明代卷》第238页论及《诗学梯航》体例特点,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
    2 关于“法”的义界,从蒋寅之说,参《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第123页,中华书局2003年版。
    3 周叙《诗学梯航》,转引自周维德辑校《全明诗话》,齐鲁书社2005年版。以下引自《诗学梯航》的文字,不再注出处。
    1 王夫之《古诗评选》,张国星校点,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
    2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三,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 李东阳《怀麓堂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
    4 李东阳《怀麓堂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
    5 李东阳《镜川先生诗集序》,《怀麓堂集·文前稿》卷八,四库全书本。
    1 方孝岳《中国文学批评》第218页,三联书店1986年版。
    2 张寅彭《清代诗学考述》一文提及“自唐代律体盛行后,古诗写作就产生了一个避免律调的问题。但唐宋时尚无人探索这方面可能存在的规律,惟明人留意于此。如李东阳《麓堂诗话》:‘古不可涉律,必各用其体乃合格。’后谢榛、胡应麟都曾继续。这是明人讲究格调的自然归宿。但都讲得比较含糊,尚无具体成熟的结论。据载,清初钱谦益、程孟阳、冯班、吴伟业等人已开始有了较明确的认识,至王士禛作了进一步研究后,遂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意见。”《上海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1 《升庵诗话》卷四《高棅<唐诗正声>》、及《五言律八句不对》条。清人如吴乔《围炉诗话》就引冯定远的话说“古诗之视律诗,非直声律相诡也,其筋骨气格文字作用,亦迥然不同……云古者,对近体而言也”。朱庭珍称:“五言古以神骨气味为主,语古淡。则愈高浑,火色俱纯,金丹始就,故不可染盛唐以后习径,戒其杂也。”(《筱园诗话》卷一)都极其强调古体的高贵与纯洁,仿佛一沾染律句,就卑俗不堪。尤其是对偶句,更应当是律诗所独有,古诗用了对句就“气弱”。
    2 可参见方孝岳《中国文学批评》,三联书店1986年版。
    1 许学夷《诗源辩体》卷三十五,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1 康海《对山集》卷三,四库全书本。
    1 李梦阳《空同集》卷五十,四库全书本。
    1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丙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年版。
    2 王廷相《王廷相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
    3 黄省曾《谢康乐诗集序》,《五岳山人集》卷二十五,四库全书本。
    1 王廷相《王廷相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
    2 何景明《大复集》卷三八,四库全书本。
    3 王九思《渼陂续集》卷中,四库全书本。
    4 王世贞《艺苑巵言》卷六,历代诗话续编本。
    5 徐祯卿《谈艺录》,历代诗话本。
    1 徐祯卿《与李献吉论文书》,《迪功集》卷六,四库全书本。
    2 毛先舒《诗辨坻》卷三曰:“徐昌榖《迪功集》外复有《徐迪功外集》,吴郡皇甫子安为序而刻之者。又有《徐氏别稿》五集,其名曰《鹦鹉编》《蕉桐集》《花间集》《野兴集》《自惭集》,总为五集。”“《迪功集》或云是所自选,风骨最高,体律严正。《外集》殊复炎奕。《别稿》五集中,《蕉桐》多近体,最疵。《鹦鹉》多学六朝,间杂晚唐,颇有竹枝、杨柳之韵。”(《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3 徐祯卿《迪功集》卷二,四库全书本。。
    4 王世贞《艺苑巵言》卷六,历代诗话续编本。
    1 康海《对山集》卷三,四库全书本。
    2 何景明《大复集》卷三八,四库全书本。
    1 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2 黄卓越《明永乐至嘉靖初诗文观研究》,第178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 王世贞《艺苑巵言》卷五,历代诗话续编本。
    1 徐泰《诗谈》,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学海类编本。
    1 胡应麟在批评宋元名家“六朝风流,无复染指,犹汉、魏乎”之后,随即赞云:“国初季迪(按,高启)勃兴衰运,乃有《拟古乐府》诸篇,虽格调未遒,而意象时近。”(《诗薮》内编卷二)
    2 李梦阳《与徐氏论文书》,《空同集》卷六二,四库全书本。
    1 李梦阳<章园饯会诗引》,《空同集》卷五六,四库全书本。
    2 袁震宇、刘明今《明代文学批评史》称李梦阳持“以情为本的格调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页)。这也代表七子派的共同倾向。如徐祯卿“因情立格”(《谈艺录》)。也体现于他们对诗文体性的比较中。如何景明《内篇二十九篇》云:“夫诗之道尚情而有爱,文之道尚事而有理。是故召和感情者,诗之道也……经德纬事者,文之道也”(《大复集》),等。
    1 李梦阳《空同集》卷五十一,四库全书本。
    2 康海《对山集》,四库全书本。
    1 李梦阳等人对“情”的理论表述其实是相当复杂的,本文此处因论题关系涉及有限。如李梦阳在《空同集》卷六十六《论学上篇》对“情”的论述,明显包涵两个指向:一是“情者,性之发也。”强调性与情的统一,与朱熹“以性化情”并无本质区别;一是“真者,音之发而情之源也。”似强调“情”不消融于“性”的独立性。这样看来,他对汉魏诗歌情感的体悟,实即其“情”理论在批评上的转换。但这问题仍需再深入探讨。学界近来亦关注前七子诗学与理学之关系,如黄卓越《明中后期文学思想研究》论及前七子成员与关中理学的关系等,提出一些非常有价值的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 《王廷相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
    1 《王廷相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
    2 严羽《沧浪诗活》,郭绍虞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1 胡应麟云:“汉人诗,无句可摘,无瑕可指。魏人诗,间有瑕,然尚无句也。六朝诗,较无瑕,然而有句也。”(《诗薮·内编卷二》)比前七子辨别更细。前七子基本认为浑沦是汉魏诗的共同特征,但后来的王世贞、胡应麟均对严羽之说表示怀疑,认为该特征只适合汉诗,魏诗已开“巧端”,不应包括在内。又有许学夷竭力为严羽之说进行申辩。围绕这一问题形成的争议,推动了人们对汉魏诗歌风貌的深入理解。
    2 何景明《大复集》卷三四,四库全书本。
    3 朱易安《中国诗学史·明代卷》简单提及:“《谈艺录》专论汉、魏古诗,辨别其体制源流与新变,强调诗歌以情为源,因情动人,主张因情立格,由质开文,通过追摹汉魏古诗的格调、文辞来获得情实的内质。《谈艺录》具有较完整的体系与深刻的内涵,因而有较高的理论价值。”(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
    1 王世贞《艺苑巵言》卷首,历代诗话续编本。
    2 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3 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二,上海古篇出版社1979年版。
    1 许学夷《诗源辩体》卷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2 许学夷《诗源辩体·自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3 许学夷《诗源辩体》卷三十五,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4 晚明黄庭鹄《古诗冶》将中古诗歌分为“诗人之诗”与“文人之诗”,参见附录。
    1 陈沂《拘虚诗谈》,转引自《明诗话全编》。
    1 胡缵宗《重刻文选序》,《鸟鼠山人小集》卷十二,明刻本。
    2 胡缵宗《唐雅序》,《鸟鼠山人后集》卷二。同上。
    1 胡缵宗《刻唐诗正音序》,《乌鼠山人小集》卷一二。明刻本。
    2 胡缵宗《拟乐府自序》,《鸟鼠山人小集》卷二,明刻本。
    3 胡缵宗《跋汉诗后》,《鸟鼠山人小集》卷十四,明刻本。
    1 胡缵宗《杜诗批注后序》,《鸟鼠山人小集》卷三,明刻本。
    1 胡缵宗《阮诗跋》,《鸟鼠山人小集》卷十四,明刻本。
    1 廖可斌《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中列有“六朝初唐派与中唐派”一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黄卓越所著《明永乐至嘉靖初诗文观研究》,在第三、第四章中亦涉及到六朝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孙学堂所著《崇古理念的淡退》,中列“六朝中唐派的艺术追求”一节(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63页)。查清华《明代唐诗接受史》一书,中有“六朝派的宗唐观”一节,主要考察杨慎的唐诗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综合他们的意见,“六朝派”,顾名思义,指师法六朝诗歌一派。权宜之计,本文姑沿用此称。不过对这一派的具体情况,他们尚未详论。而此派与本文关系甚切,故需详述之。
    2 孙矿《姚江孙月峰先生全集》卷九,明刻本。
    3 谢肇淛《谢肇淛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1 郎瑛《换字诗》,《七修类稿》卷四九,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2 弘治甲子(1504)海盐举人徐泰《诗谈》称:“本朝作者莫盛东南。姑苏为最,云间、晋陵、嘉湖其次,虽曰地灵,亦气运使然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学海类编本)此“姑苏”即吴中狭义之区界。本文从罗宗强先生《弘治、嘉靖年间吴中士风的一个侧面》中有关“吴中”的义界。即以晚明张国维《吴中水利全书》中所包括的苏州(下辖长洲、吴县及太仓等)、松江(下辖华亭、上海等)、常州(下辖武进、无锡等)、镇江四府。(见《因缘集—罗宗强自选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简锦松《明代文学批评研究》有“苏州文苑”一章(台湾学生书局1989年版)、朱易安所著《中国诗学史·明代卷》有“吴中传统”一节,并谓:“日人青木正儿的《明代苏州的文苑》、吉川幸次郎的《元明诗概说》等,曾较早看到吴中文人的在野特点和吴中文化的传统与中原的区别。”(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
    3 王世贞《玄峰先生诗集序》,《弇州四部稿》卷六六,心库全书本。
    1 《弇州续稿》卷一四八《吴中往哲像赞有序》。对徐祯卿的转变,钱谦益与王世贞持论相反,更赞许早年之作,谓“沉酣六朝散华流艳文章烟句,至今令人口吻犹香。登第之后,与北地李献吉游,悔其少作,改而趋汉魏、盛唐,吴中名士颇以‘邯郸学步’之诮。然而标格清妍,摛词婉约,绝不染中原伧父槎牙奡兀之习,江左风流,故自在也。献吉讥其守而未化,蹊径存焉,斯亦善誉昌谷者舆。余取昌谷五集暨《迪功集》参互录之,使谈艺者自采择焉。”(《列朝诗集小传》丙集)钱谦益排诋七子之学,对吴中传统竭力揄扬,尤慕吴中乡贤文林、文徵明父子及唐寅、徐祯卿诸人之文采风流,谓“前辈风流,迄今犹令人慨慕”。王世贞晚年对吴中传统的态度有所改变,如自叙为文徵明作传一事曰:“余少年时不经事,意轻其诗文,虽与酬酢,而甚卤莽。年来从其次孙请,为作传,亦足称忏悔文耳。”(《艺苑巵言》卷六)
    2 朱应登《凌溪先生集》,明宝应朱氏刊本。
    3 沈德潜《说诗晬语》,清诗话本。
    1 祝允明《祝子罪知录》卷八,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万历刻本。
    2 祝允明《祝子罪知录》卷九,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万历刻本。
    3 祝允明《祝子罪知录》卷九,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万历刻本。
    4 徐献忠《长谷集》卷五,明刻本。
    5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年版。
    1 徐献忠《六朝声偶集序》,《长谷集》卷五,明刻本。
    2 泰昌元年(1620),邵一儒以徐献忠此书为蓝本,又作了删补,为《六朝声偶删补》,今存泰昌元年刻本。李维桢为之序,推许云“仲鲁(按,邵一儒)为六朝鼓吹,意殊深远,未可以孝穆玉台例视矣。”
    3 转引自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丙集。嘉靖八年(1529)秋李梦阳至京口(今江苏镇江)就医,逗留一两月。此事颇引起江左文人的关注。陆深因远行未得见面,感到遗憾。(见《俨山集》卷十八《停骖录》)黄省曾则“鼓枻往侯”。与他们不同,高邮诗人王磐对李梦阳颇不以为然。(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丙集“王西楼磐”)他们的不同反映,自然与对七子派文学复古主张的认同与否有关。亦可看出,即便李梦阳及其倡导的复古运动如日中天时,南方文人亦有不附和者。直到清初,常熟人钱谦益仍称黄省曾兄弟追随李梦阳乃“降志以从之”。(《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上)
    4 黄省曾《五岳山人集》卷三十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5 徐泰《诗谈》,四库全书存目从书影学海类编本。
    1 王世贞《五岳黄山人集序》,《弇州四部稿》卷六六,四库全书本。
    2 王世贞《艺苑巵言》卷五,历代诗话续编本。
    3 黄省曾《五岳山人集》卷二十五,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4 黄省曾《诗言龙凤集序》,《五岳山人集》卷二十五,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5 黄姬水、皇甫汸及下文提及的朱应登之子朱曰藩等人,他们的诗歌活动要延续到嘉、隆之际,与后七子同时。
    1 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卷六八,四库全书本。
    2 皇甫汸《皇甫司勋集》卷四十,四库全书本。
    3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年版。
    4 皇甫汸《皇甫司勋集》卷三六,四库全书本。
    5 明人对李梦阳评价徐祯卿“守而未化,蹊径存焉”的理解不尽相同。如顾起纶《国雅品》认为此语指拟古而痕迹甚明:“余读李、何,集中之筏蹊,有甚于徐者,岂力与志违邪?”(《历代诗话续编》)徐献忠亦云:“盖高才逸驾,不可羁勒,始有俯仰前轨、薄窥尺度者焉。予尝怪献吉序昌谷诗,以为守而未化。嗟乎!守化之说,得 无自骋其驰鹜之意耶!”(《长谷集》卷五《琏川诗集序》)皇甫涍的看法,则指徐祯卿诗歌创作习染六朝藻丽,而在后期并未完全剔除。后来钱谦益即认同这一看法,称皇甫涍“深非李子守化之言,以为知之未尽,厥有旨哉。”(《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上)
    1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年版。
    2 胡应麟《少室山房集》卷一百五,四库全书本。
    3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年版。
    4 王世贞《艺苑巵言》卷七,历代诗话续编本。
    5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之二十四《诗一》。
    1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之二十四《诗一》,续修四库全书本。
    2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之二十四《诗一》,续修四库全书本。
    3 王世贞《弇州续稿》卷五四《王起孟诗序》,四库全书本。
    1 顾璘《息园存稿文》卷一,四库全书本。
    2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年版。
    1 顾磷《文端序》,《顾华玉集》卷二,四库全书本。
    2 顾璘《文端序》,《顾华玉集》卷二,四库全书本。
    3 文徵明《甫田集》卷三十二,四库全书本。
    4 朱应登《凌溪先生集》卷七,明宝应朱氏刊本。
    5 李梦阳《章园饯会诗引》,《空同集》卷五六,四库全书本。
    6 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卷一三二《朱射陂卷》,四库全书本。
    7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年版。
    1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之二十四《诗一》。
    2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年版
    3 杨慎《文字之衰》,《升庵全集》卷五二,乾隆六十年刻本。
    4 钱谦益认为杨慎“为茶陵文正公所知,登第又出门下,诗文衣钵,实出指授。及北地哆言复古,力派茶陵,海内为之风靡。用修乃沉酣六朝,攬采晚唐,创为渊博靡丽之词,其意欲压倒李、何,为茶陵别张壁垒,不与角胜口角间也。”(《列朝诗集小传》丙集)
    5 沈德潜《说诗啐语》卷下,清诗话本。
    1 王世贞《艺苑巵言》卷六,历代诗话续编本。
    2 胡应麟《诗薮》续编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今人邬国平《杨慎的文学批评》一文亦指出“杨慎本人在诗歌创作上达到较高的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从学习六朝文学中获得了很多益处。”见《竟陵派与明代文学批评》,第16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3 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卷六七,四库全书本。
    1 胡应麟《诗薮》续编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2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丙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年版。
    3 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4 徐泰《诗谈》,四库全书存目从书影学海类编本。
    5 薛蕙《考功集》,四库全书本。
    6 蒋寅《金陵生小言》:“明人拟古风盛,诗集首必列乐府、古诗,而于古人之拟古如江淹者,更奉为祖祢,步趋而效之不已。薛蕙《考功集》卷二《杂体诗》即效江淹之作,序称“慕其殊丽,依之为二十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 考量诗史上对六朝诗的种种评价,当应联系具体诗学语境。不过,总体倾向之贬多褒少,当属不争之事实。明弘、嘉间六朝派之前,亦不乏欣赏六朝者,除为人熟知的李白、杜甫对谢脁、庾信的推重外,另如皎然、许顗的意见最值关注。《诗式》“论卢藏用<陈子昂集序>”条,对卢称“宋、齐之末,盖憔悴矣,逶迤陵颓,流靡忘返,至于徐、庾,天之将丧斯文也……道丧五百年而得陈君”颇不以为然,谓六代“作者纷纭,继在青史,如何五百年之数,独归于陈君乎?”其“齐梁诗”条:“(齐梁诗)格虽弱,气犹正,远比建安,可言体变,不可言道丧。”(齐鲁书社1986年版)许顗《彦周诗话》不满韩愈所谓“齐梁及陈隋,众作等蝉噪”之语,谓:“六朝诗人之诗,不可不熟读。如‘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锻炼至此,自唐以来,无人能及。退之云:‘齐梁及陈隋,众作等蝉噪。’此语我不敢议,亦不敢从。”(历代诗话本)这些意见,均为黄省曾、徐献忠、何良俊、杨慎等人的六朝诗学所吸收。
    2 如孙学堂所著《崇古理念的淡退》有《南北文风融合与复古理论之发展》一节,认为在北方以李梦阳为首的青年进士在文坛上掀起复古“狂飙”之时,吴中“有许多人也受了复古思潮的影响,使南北文风走向调剂融合。……促进了文学复古理论的发展。”(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1 王九思《渼陂集》,四库全书本。
    2 胡缵宗《鸟鼠山人后集》卷二,明刊本。
    1 胡缵宗《鸟鼠山人后集》卷二,明刊本。
    2 朱应登《凌溪先生集》,明宝应朱氏刊本。
    3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二六。万历年间,浙江兰溪人胡应麟从诗人的地域分布情况,对明初以来诗坛的南北力量作比较:“国初闻人率由越产,……而诗人则出吴中”,“至弘、正间,中原、关右始盛;嘉、隆后,复自北而南矣。”(续编卷一)“当弘、正时,李、何、王三才外,如崔仲凫、康德涵、王子衡、薛君采、高子业、边廷实、孙太初,皆北人也。南中韦昌谷、继之、华玉、升之、士选辈,不能得三之一。嘉、隆间则惟李于鳞、谢茂秦、张助甫被人,而南自王、汪外,吴、徐、宗、梁不下十数人,亦再倍于北也。”(《诗薮·续编》卷二)
    1 皇甫汸《喻歙文》,《皇甫司勋集》卷五十,四库全书本。
    2 王世贞:“今中原豪杰,师尊献吉;后俊开敏,服噟何生;三吴轻隽,复为吕谷左袒。摘瑕攻类,以剽窃病李,不知李才大同苞何孕徐不掩瑜也,李之不足者,删之则精:二子所不足者,加我数年,亦未至矣。”(《艺苑巵言》卷六)
    1 何景明《与李空同论诗书》,《大复集》卷三十二,四库全书本。
    2 钱谦益对何景明之说,极为诋诃:“渊明之诗,钟嵘以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梁昭明以为跌宕昭彰、抑扬爽朗,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评之曰‘溺’,于义何居?运世迁流,风雅代变,西京不得不变为建安,太康不得不变为元嘉,康乐之兴会标举,寓目即书,内无乏思,外无遗物,正所以畅汉魏之飙流,革孙许之风尚,今必欲希风枚马,方驾曹刘,割时代为鸿沟,画晋宋为鬼国,徒抱刻舟之愚,自违舍筏之论。……弘治以后,伪缪之学,流为种智,后生面目合偭背,不知方向,皆仲默谬论为之质的也。”(《列朝诗集小传》丙集)而王世贞等人对汉魏古诗“弱于陶,谢力振之”之说,若重分析比较汉魏五古与六朝五古之“法”,遂有中古诗歌辨体论的 发展。此外,驳斥何景明之说者还见于毛先舒《诗辩坻·辨何篇》、章学诚《与汪龙庄书》等。
    1 王世贞《梅季豹居诸集序》,《弇州山人续稿》卷五五,四库全书本。
    1 徐献忠的思路与观点,非常接近于清代叶燮,颇可参照。叶氏《原诗·内篇下》云:“余之论诗,谓近代之习,大概斥近而宗远,排变而崇正,为失其中而过其实,故言非在前者必盛,在后者必衰。……吾见历来之论诗者,必曰苏、李不如《三百篇》,建安、黄初不如苏、李,六朝不如建安、黄初,唐不如六朝,……夫自《三百篇》而下,三千余年之作者,其间节节相生,如环之不断,如四时之序,衰旺相循而生物而成物,息息不停,无可或间也。吾前言踵事增华,因时递变,此之谓也。故不读‘明良’、‘击壤’之歌,不知《三百篇》之工也。不读《三百篇》,不知汉、魏诗之工也。不读汉、魏诗,不知六朝之工也。不读六朝诗,不知唐诗之工也。……夫惟前后启之,而后者承之而益之。前者创之,而后者因之而广大之。”(清诗话本)
    2 冯惟讷编《古诗纪》,四库全书本。
    1 清人吴伟业《和州守杨仲延诗序》曰:“昔者文王之化,先被江汉,而吴、楚不采于国风。江左之称诗歌者,至晋、宋、齐、梁始盛,而人犹谓南音啴缓不振。岂秣陵、姑孰之士气痹薄使然与?”(《梅村家藏稿》)
    2 《李开先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
    3 唐顺之《唐荆川文集》卷十,四库全书本。
    4 康海《对山集》卷三,四库全书本。
    6 黄省曾《五岳山人集》卷二五,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1 王廷相《王廷相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
    2 王世贞诗学思想前后出入较大。以嘉靖三十五年(1556)前后为界,此时后七子成员人多职事迁转或出使异地而离开京师。李攀龙母丧返济南,王世贞因父难归吴中,以他们两人为中心形成了南北呼应的两个复古据点。王世贞此次南归后,与吴中诗人接触较多,对“江左”诗风传统的态度也不再断然否定。
    3 王世贞《艺苑扈言》卷三,历代诗话续编本。
    4 皇甫汸《皇甫司勋集》卷三十六《陈约之集序》、《五岳黄山人集序》,卷三十八《祝子集略序》,四库全书本。
    5 王世贞《郢垩集序》,《弇州续稿》卷四一,四库全书本。
    1 王世贞《吴曰南集序》,《弇州续稿》卷五十一,四库全书本。
    2 顾璘《顾华玉集》,四库全书本。
    3 顾璘《息园存稿文》卷九,四库全书本。
    4 皇甫汸《祝氏集略序·代张中丞景贤作》,《皇甫司勋集》卷三十八,四库全书本。
    1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之二十四《诗一》。
    2 陈绎曾《诗谱》,历代诗话续编本。
    1 杨慎《升庵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以下所引不再注明出处。
    1 陈子昂《陈伯玉文集》,四部丛刊本。
    2 施补华《岘傭诗说》,清诗话本。陈子昂的“诗道”复古并没有上溯至“诗三百”时代,而是“专师汉魏”(宋濂《答章秀才论诗书》)。胡震亨《唐音癸签》:“唐初体沿六朝,陈子昂始尽革之复汉魏旧。”这些,均为切中之论。
    1 杨慎《升庵全集》卷四十七《大招》,清乾隆刻本。
    2 杨慎《升庵全集》卷二,清乾隆刻本。
    3 关于六朝诗歌的评价标准问题,罗宗强先生在《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一文中提出的思考,均很有启发意义。(《因缘集——罗宗强自选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如,他认为“魏晋南北朝的作家,我们可以把他们排除在文学工具论之外,因为他们创作,是为了抒情,为了消闲,为了娱乐。可以说,……这时的文学在社会上的地位,是扮演着一个与政教分途的独立的角色。”
    1 陈国球《唐诗的传承》第五章《唐诗选本与复古诗论》认为杨慎编选《五言律祖》主要针对唐律的“辨体工作”,只是与《唐音》、《唐诗品汇》的标准不同。(台湾学生书局1980年版)本文则从杨慎对六朝诗的研究角度立说。
    2 焦竑辑《古诗九种》,明刊本。
    3 杨慎《升庵全集》卷二,清乾隆刻本。
    1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六《诗话补遗》评语
    2 王世贞《艺苑巵言》卷首,历代诗话续编本。
    3 王世贞《艺苑巵言》卷二,历代诗话续编本。
    4 朱易安《中国诗学史·明代卷》第115页,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
    1 王世贞《钱东畲先生集序》,《弇州续稿》卷四十一,四库全书本。
    1 王世贞《袁鲁望集序,《弇州续稿》卷四0。
    2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七二《沧溟集提要》。
    1 许学夷《诗渊辨体·后集纂要》卷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2 王世贞《李于鳞先生传》,《弇州四部稿》卷八十三,四库全书本。
    3 李攀龙《古诗后十九首引》,《沧溟先生集》卷三,四库全书本。
    4 李攀龙《古乐府》,《沧溟先生集》卷一,四库全书本。
    5 许学夷《诗渊辩体·后集纂要》卷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1 关于这一现象,陈国球《唐诗的传承》、查清华《明代唐诗接受史》均已有详述,本文不赘。
    2 吴国伦《甔甀洞续稿》文部卷一四《与子得论诗》,明万历二十年刻本。
    3 吴国伦《甔甀洞续稿》文部卷八《大隐楼集序》,明万历二十年刻本。
    4 吴国伦《甔甀洞续稿》文部卷六《朱秉器方伯诗集序》,明万历二十年刻本。
    5 宗臣《报元美》,《宗子相集》卷十四,四库全书本。
    1 原诗如下:“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摘共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两晋南北朝诗·汉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
    2 许学夷《诗源辨体·后集纂要》卷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3 王世贞《明诗评后叙》。
    4 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十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5 谢榛《四溟诗话》卷三,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1 谢榛《四溟诗话》卷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2 谢榛《四溟诗话》卷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3 谢榛《四溟诗话》卷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1 贺裳《载酒园诗话》卷一,《清诗话续编》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2 谢榛《四溟诗话》卷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3 许学夷《诗源辩体·后集纂要》卷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1 谢榛《四溟诗话》卷四,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1 谢榛《四溟诗话》卷四,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1 谢榛《四溟诗话》卷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2 谢榛《四溟诗话》卷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3 谢榛《四溟诗话》卷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1 王世贞《艺苑巵言》卷五,历代诗话续编本。
    2 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卷一百二十一,四库全书本。
    3 王世贞论及学诗之体会也较重视博通:“今宜但取《三百篇》及汉、魏、晋、宋、初盛唐名家语熟玩之,使胸次悠然有融浃处,方始命笔。……俟骨格已定,鉴裁不爽,然后取中晚唐佳者及献吉、于鳞诸公之作,以资材用。”(《弇州续稿》卷一百八十二《徐孟孺》)
    4 王世贞《王氏金虎集序》,《弇州四部稿》卷七一,四库全书本。
    5 王世贞《艺苑巵言》卷一,历代诗话续编本。
    6 屠隆《由拳集》卷十四《与王元美先生》、胡应麟《诗薮·续编》卷二。
    1 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卷六十九,四库全书本。
    2 王世贞《邹黄洲鹪鹩集序》,《弇州续稿》卷五十一,四库全书本。
    3 郑利华《王世贞研究》提出王世贞及同时代一些人提倡“性灵”可能“与来自代表其时新兴哲学思潮的阳明心学的影响有关。”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1 孙学堂所著《学古理念的淡退》有《王世贞后期文学思想转变》一章所论甚明。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2 据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丙集《李少师东阳》,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1 钱钟书《谈艺录》(修订本),中华书局1987年重印本,第4页。
    2 唐顺之《荆川文集》卷七,四库全书本。
    1 王世贞《弇州续稿》卷五五,四库全书本。
    2 谢榛《四溟诗话》卷三,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3 王世贞《弇州续稿》卷七七,四库全书本。
    1 冯班《钝吟杂录》卷五,清诗话续编本。
    1 王世懋《艺圃撷余》,历代诗话本。
    2 皇甫汸《皇甫司勋集》,四库全书本。
    3 贺贻孙《诗筏》,清诗话续编本。
    4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上。
    1 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1 明代吴讷、陶安、李东阳、胡应麟对朱熹的古体均表推重。李东阳《怀麓堂诗话》:“晦翁深于古诗,其效汉魏,至字字句句平仄高下,亦相依仿。命意托兴,盖以经史事理之吟咏,岂可后世诗家者论例哉。”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五》:“《斋居》、《感兴》虽以名理为宗,实得梓潼(按,陈子昂)格调。宋人非此,五言古亦寥寥矣。”
    2 早在南宋,张戒就对苏轼“专称渊明”表示疑义:“子瞻则又专称渊明.且曰曹、刘、鲍、谢、李、杜诸子皆不及也。夫鲍、谢不及,则有之,若子建、李、杜之诗亦何愧于渊明?即渊明之诗,妙在有味耳。而子建诗,微婉之情,洒落之韵,抑扬顿挫之气,固不可优劣论也。”(《岁寒堂诗话》卷上)苏轼推重陶诗“平淡”,反映了宋代士大夫阶层的审美趣味,代表一种陶诗观。
    1 朱易安《中国诗学史·明代卷》设《明代诗学文献的文体形态》一节,提出“以辨体为经,品评为纬的复合结构,在明代诗学的发展中不断完善,从而成为明代诗学文献的主要形态。辨体与品评的各个层次互相交错,建立了一个纵横交叉的批评模式。”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第244页。
    2 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3 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1 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1 陈良运《中国诗学批评史》第453页称:“胡应麟言‘兴象’、‘意象’,多及古体诗,大概就以此为古体高格之典型美学现象。”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张晶《论胡应麟的诗学思想》一文认为“兴象更多是品评汉诗”,《学术月刊》2000年地9期。
    1 殷璠在其编选的《河岳英灵集》中,以“兴象”为论诗的基本范畴,如批评齐梁诗歌“都无兴象,但贵轻艳”,论孟浩然诗“无论兴象,兼复故实”等。
    1 陈国球所著《唐诗的传承——明代复古诗论研究》一书有《五言古诗与“唐古”》一章(台湾学生书局1980年印行)、查清华所著《明代唐诗接受史》有《明代唐诗接受的几个争议焦点》一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均对汉唐五古之争作了详细介绍,故本文不赘。为保持学术个案的完整性,故本节在时间上有所调整,将其他时期的相关意见亦置于此处一并比照。
    1 冯复京《说诗补遗》,转引自周维德编《全明诗话》,齐鲁书社2005年版。以下所引不再注明出处。
    1 参拙作《许学夷的汉魏诗史观》,《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四期。
    2 许学夷《诗源辩体》,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以下所引不再注明出处,只注明卷数。
    1 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对此的看法是:胡应麟之说“亦自有见”,许学夷之说“亦非无理”,“大抵何者为工语,为佳句,各人看法并不一致,宽严之间自有出入。”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153页。
    1 朱承爵《存余堂诗话》,《历代诗话》本。
    2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八八《古乐府》:“当元之际,杨维桢以工为乐府倾动一时。其体务造恢奇,无复旧格,克明此论,其为维桢而发乎。考先有郭茂倩《乐府诗集》,所录止于唐宋,极为赅备。克明所录,似乎床上之床,然考李孝光刻《乐府诗集序》,……则编此集知,当未必见郭书,非相蹈袭。且郭书务穷其流,故所收颇滥。……此集务溯其源,故所重在于古题古词,而变体拟作则去取颇慎,其用意亦迥不同也。”
    1 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卷六四,四库全书本。
    2 皇甫汸《皇甫司勋集》卷四十,四库全书本。
    1 蒋寅《金陵生小言·诗史发微》论及“王世贞、李攀龙之拟古,自明代以来,学者皆非之”一段,徵引了日儒荻生徂徕的意见,其说对理解这一问题或不无启发。兹转录如下:“二公(按,王世贞、李攀龙)不顾人非笑,宁不见知于世,藉得此祸,而俟千岁之钟期者,亦犹如韩公。是其心独何邪?学问之道,本诸古也,夫立志如此,岂模拟剽窃是为乎?……习书者必模《兰亭》、《黄庭》,岂求为赝乎?学之道为尔,谓吾既得其心,吾既得其理,不必拘其似不似者,庄禅之遗也。故方其始学也,谓之剽窃模拟亦可耳,久而化之,习惯如天性,虽自外来,与我为一,故子思曰:合内外之道也。故病模拟者,不知学之道者也。”蒋认为“此过来人之切身体会,学者必知此理而后可论明人之模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 许学夷《诗源辨体·后集纂要》卷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3 沈德潜《明诗别裁》卷八,中华书局1975年影印本。
    4 朱彝尊《明诗综》卷五十一,四库全书本。
    1 赵士喆《石室诗谈》,转引自吴文治主编《明诗话全编》。
    1 李贽《焚书》,中华书局1959年版。
    1 袁宏道《丘长孺》,《袁宏道集笺校》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2 袁宏道《雪涛阁集序》,《袁宏道集笺校》卷一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1 江盈刻《雪涛诗评》,转引自吴文治主编《明诗话全编》。
    1 屠隆《论诗文》,《鸿苞》卷一七,明万历刊本。
    2 屠隆《文论》.《由拳集》,明刻本。
    3 屠隆《白榆集》卷一,明刊本。
    1 屠隆《白榆集》卷二,明刊本。
    2 钱仲联主编《历代别集序跋综录》第43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 见《六朝声偶删补》卷首,明泰昌元年刻本。
    2 左东岭《从良知到性灵——明代性灵文学思想的演变》,《南开学报》1999年第六期。
    1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钟提学惺》。
    2 钱钟书《谈艺录》“补订103页”,第425页,中华书局1987年重印本。
    3 参见 邬国平《竟陵派与明代文学批评》一书中《<诗归>成书考》一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4 《古诗归》,明万历丁已年刊本。
    1 明清间对《诗归》选目走“偏锋”的种种批评甚多。大抵不外乎毛先舒《诗辨坻》卷四所云:“欲与《文选》、《诗删》诸书相反”,意谓《诗归》颠覆了《文选》与《诗删》作为古、唐诗权威选本的尊严。
    2 据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六,中华书局1983年版。
    1 邬国平《竟陵派与明代文学批评》第11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2 《唐诗归》卷十六评王季友诗语。
    3 《再报蔡敬夫》,《隐秀轩文集》,明刻本。
    1 事实上,《古诗归》推誉陶诗、苏李诗、《十九首》、左思等人,这些仍属于公认的名家名篇,所以黄廷鹄《古诗冶》称,《诗归》虽“尽矫诸家以申其说”,但某些观点实来自七子派:“钟、谭自谓绝无沿袭,而其所宗,乃不离枚、马、曹、刘辈也,即有别为拈出,犹之乎偏锋已尔,若其指摘潘、陆诗,本自昌谷,六朝善反为唐,本自元美,亦非自创。”这对全面评价《古诗归》而言,亦不失公允之论。
    1 《古诗归》,明万历丁巳刊本。
    2 见方回评颜延年《秋胡行》语,《文选颜鲍谢诗评》,四库全书本。
    3 詹杭伦《方回的唐宋律诗学》一著所附“方回《文选颜鲍谢诗评》探论”一章,中华书局2002年版。
    1 这只是相对的说法,阅读李梦阳《陈思王集序》、黄声曾《嵇中散集序》等,则不难发现,传统知人论世的批评方法并未绝迹,但从整个明前中期的批评热点看,主要集中在诗歌形式风格方面。
    2 隋树森《古诗十九首集释》卷三第47页,中华书局1955年版。
    3 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4 许学夷《诗源辩体·凡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1 《唐诗归》卷十二评常建语。
    1 《唐诗归》卷十一。
    2 《石室诗谈》,转引自《明诗话全编》。
    3 《唐诗归》第十八。
    4 《囊云文集》卷二,四明丛书本。
    1 关于《诗镜》论诗的神韵特色,学界所论颇多。如陈良运《中国诗学批评史》、陈文新《明代诗学》等均有述及。查清华《明代唐诗学》、孙春青《明代唐诗学》等重点分析《唐诗镜》的特点。本文着重考察《古诗镜》以韵论诗的具体情况。
    2 《诗镜总论》,历代诗话续编本。
    1 《古诗镜》,明崇祯刻本。以下所引文字出自《古诗镜》者只注明卷数。
    1 郭绍虞《宋诗话辑佚》增订《潜溪诗眼》,第372至375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
    2 《诗镜总论》,历代诗话续编本。
    3 同上。
    1 诗文合辑类未计在内。关于明代中古诗人别集、诗集的流传情况,刘跃进《中古文学文献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与穆克宏《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述略》(中华书局1997年版)均有介绍。但还有补充的余地。本文亦只据所搜集到的资料作了些补充。
    2 《汉魏诗集序》,《大复集》卷三四。
    1 据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宋诗卷二)中华书局1983年版。
    2 今人戴明扬的《嵇康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即以黄省曾所辑为底本,以别本及诸书引载者校之。
    1 《古诗归》、《古诗镜》上文已分析,此处不再重复。
    2 《诗源辩体》卷三十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2 《诗源辩体》卷三十八,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3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1 王运熙《汉魏六朝乐府诗研究书目提要》对《乐府原》“无所根据,漫为臆说”处多有评述。(见《乐府诗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1 吴文治主编《明诗话全编》称《六朝声偶集》已佚,不知何据。
    1 何良俊提到的“六十三首“与黄省曾”略删汉魏以迄唐初作者凡六十三人“数字相同,故《古诗评》与《诗言龙凤集》似应为同一本书,但笔者查《明代书目题跋丛刊》,但均未发现著录《诗言龙凤集》者,或许当时,此书另有他名。
    1 《古诗纪》最早应在1557年以后刊行,而李攀龙编选《古今诗删》在1556年至1567年间,很可能取资于《古诗纪》。陈广宏《竟陵派研究》亦提出类似看法,参第239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 见《六朝声偶删补》卷首,明泰昌元年刻本。
    1、张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2、永珞等.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影印本
    3、余嘉锡撰.四库提要辩证.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
    4、王重民撰.中国善本书提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5、萧统编.文选.李善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6、真德秀编.文章正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刘履编撰.风雅翼.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高棅编.唐诗品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影印本
    9、刘成德.汉魏诗集.明万历间刊正德本
    10、杨慎编.五言律祖.古诗九种.明刻本
    1l、徐献忠撰.乐府原.明嘉靖四十年刻本
    12、徐献忠撰.六朝声偶集.明嘉靖徐氏文房刻本
    13、六朝诗集.明嘉靖二十二年刻本
    14、冯惟讷辑.古诗纪.明万历间吴琯校订本
    15、李攀龙编.古今诗删.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6、邵一儒编.六朝声偶补遗.明泰昌刻本
    17、梅鼎祚编.汉魏诗乘.四库存目丛书补编本
    18、臧懋循编.诗所,明万历刻本
    19、张之象辑.古诗类苑,明万历刻本
    20、钟惺 谭元春编撰.古诗归.明万历丁巳年刻本
    21、陆时雍编撰.古诗镜.明崇祯刻本
    22、黄廷鹄编.诗冶.明崇祯刻本
    23、曹学俭编.石仓十二代诗选.明崇祯刻本
    24、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四部丛刊本
    25、方回.桐江集.宛委别藏本
    26、吴莱.渊颖吴先生文集.四部丛刊本
    27、贝琼.清江文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8、张以宁.翠屏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9、宋濂.文宪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0、王袆.王忠文公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1、高启.高太史凫藻集,四部丛刊本
    32、林弼.林登州集。四部丛刊本
    33、林鸿.鸣盛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4、陈献章.陈献章集.文渊阁明万历刻本
    35、杨士奇.东罩文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6、杨士奇.东里续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7、苏伯衡.苏平仲文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8、李东阳.怀麓堂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9、罗圮.圭峰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0、陆深.俨山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1、祝允明.祝子罪知录.四库存目丛书影明万历刻本
    42、李梦阳.空同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3、何景明.大复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4、王九思.漠陂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5、郑善夫.少谷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6、林俊.见素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7、王廷相.王廷相集.王孝渔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48、康海.对山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9、崔铣.洹词.文渊阁四部全书本
    50、薛蕙.考功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1、林俊.见素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2、胡缵宗.鸟鼠山人小集.明刻本
    53、胡缵宗.鸟鼠山人后集.明刻本
    54、顾磷.顾华玉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5、朱应登.凌溪先生集.明宝应朱氏刊本
    56、黄省曾.五岳山人集.四库存目丛书影明嘉靖刻本
    57、皇甫淳.皇甫少玄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8、皇甫涝.皇甫司勋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9、杨慎.升庵全集.乾隆六十年刻本
    60、唐顺之.荆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本
    6l、王世贞.弁州四部稿.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2、王世贞.弁州续稿.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3、王世贞.读书后.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4、吴国伦.甔甀洞稿.四库存目丛书影明万历刊本
    65、谢肇涮.小草斋集续集.明刊本
    66、李贽.焚书 续焚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67、李贽.藏书 续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68、江盈科.雪涛阁集.明万历二十八年刻本
    69、屠隆.白榆集.明万历刊本
    70、屠隆.鸿苞.明万历刻本
    71、李维桢.大泌山房集.四库存目丛书影明万历刻本
    72、胡应麟.少室山房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3、钟惺.隐秀轩文集.长沙:岳麓书社1988年版
    74、谭元春.谭友夏合集.续修四库全书影明崇祯刻本
    75、钱谦益编.列朝诗集小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76、朱彝尊编.明诗综.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7、沈德潜编著.明诗别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影印本
    78、刘勰.文心雕龙.范文澜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79、钟嵘.诗品.萧华荣注释.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80、皎然.诗式校注.李壮鹰校注.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版
    81、严羽.沧浪诗话校释.郭绍虞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88、范温.潜溪诗眼.宋诗话辑佚.郭绍虞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89、张戒.岁寒堂诗话.陈应鸾校笺.成都:巴蜀书社2000年版
    90、陈绎曾.诗谱.历代诗话续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91、吴讷.文章辨体序说.于北山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92、李东阳.麓堂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93、周叙.诗学递航.周维德编全明诗话本.济南:齐鲁书社1998年版
    94、徐祯卿.谈艺录.历代诗话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95、徐泰.诗谈.四库存目丛书影学海类编本
    96、朱承爵.存余堂诗话.历代诗话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97、都穆.南濠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98、杨慎.升庵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99、杨慎.升庵诗话笺证.王仲镛笺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100、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01、郝敬.艺圃伧谈.山草堂集.明刻本
    102、谢榛.四溟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103、王世贞.艺苑卮言.历代诗话续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104、王世懋.艺圃撷余.历代诗话续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105、胡应麟.诗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年版1979年版
    106、许学夷.诗源辨体.杜维沫点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107、冯复京.说诗补遗.周维德编全明诗话本.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版
    108、陆时雍.诗镜总论.历代诗话续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109、赵世拮.石室谈诗.明诗话全编本
    110、张溥编撰.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题辞.殷孟伦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
    11l、何文焕辑.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112、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113、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114、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1959年版
    115、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116、王瑶.中古文学史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117、曹道衡.中古文学史论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118、王钟陵.中国中古诗歌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119、葛晓音.八代诗史.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20、陈庆元.中古文学论稿.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21、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
    122、王运熙.乐府诗述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123、穆克宏.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学述略.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124、刘跃进.中古文学文献学.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125、吴云.二十世纪中古文学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126、方孝岳.中国文学批评.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版
    127、郭绍虞.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128、钱钟书.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129、陈国球.唐诗的传承.台北:学生书局1980年版
    130、廖可斌.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131、萧华荣.中国诗学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32、袁震宇刘明今.明代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133、吴文治主编.明诗话全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134、周维德编.全明诗话.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版
    135、陈文新.明代诗学.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36、陈良运.中国诗学批评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37、黄卓越.永乐至嘉靖初诗文观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8、朱易安.中国诗学明代卷.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
    139、郑利华.王世贞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140、左东岭.明代诗学与心学.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
    141、吴承学 李光摩主编.晚明文学思潮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42、邬国平.竟陵派与明代文学批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143、孙学堂.复古理念的淡退.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144、黄卓越.明中后期文学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5、查清华.明代唐诗接受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146、陈广宏.竟陵派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7、方锡球.许学夷诗学思想研究.合肥:黄山书社2006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