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佛教的新形式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近代中国佛教的复兴,演绎出了持续一个世纪之久的“人间佛教”运动。海峡两岸佛教在“人间佛教”的旗帜下,把关注社会,融入世事,切入现实,贴近百姓生活作为当今佛教发展的主轴。大陆佛教最近三十年来,都市化进程的加快,都市中佛教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正是观察到这种现象,我称之为“都市佛教”,并以其作为本文研究的对象。
     本文的主体内容共分六章:第一章“当代中国的人间佛教的研究”,对当代人间佛教所指向的对象及其内容作了初步的概括,并通过对其起源和在海峡两岸的不同发展现状也作了简要的考察,目的是突出人间佛教本身的特点及作用;第二章“人间佛教发展的新形式——都市佛教的出现”,通过分析人间佛教在当代的发展,提出其所面对的问题,并根据现实的情况提出“都市佛教”概念,目的是为化解当前人间佛教的困境提供一个可能的选项。同时对近年来都市佛教的研究现状和取得的成果作一概要性介绍;第三章“都市佛教及其特点”,提出“都市佛教”的概念以对当前都市佛教的现状作初步的界定,分析其与相关概念间的几组关系,着重考察了都市佛教的组织活动方式及都市佛教的特点;第四章“都市佛教的地位与功用”,考察分析了都市佛教在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中的地位,考察其对社会所具有的多种作用,目的是通过三、四两章的考察分析,使我们对都市佛教能有个全面的把握;第五章“从适应到批判——都市佛教的超越性价值”着重对都市佛教的不共世特征进行考察,分析它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如何处理与社会各个方面的关系,如何应对社会的现代发展,保持其批判性和超越性的特征;第六章“从信持到发展——都市佛教的未来”,侧重对都市佛教未来发展的要求和方向进行分析,对保证都市佛教未来发展方向所应注重的内容作了粗浅的说明,强调都市佛教未来发展中必须注重的内容。
     通过对“都市佛教”的考察分析,我们认为,作为人间佛教发展的新形式或新阶段,“都市佛教”还处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但它对中国佛教发展的影响已开始显现,并且随着我们城市化的进展,它的地位和作用将会更加突出,值得我们持续观察和深入研究。
Lasting for about 100 years after the Buddhism renaissance in China, Buddhism in both sides of the strait are oriented by Humanistic Buddhism. In the recent 30 years, urbanization in mainland China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More and more areas are urbanized, and the influence of Buddhism in these areas get more and more powerful.Buddhism with such role in mainland China, which I called "Metropolitan Buddhism", has been taken as the topic analysed in my dissertation.
     The main body of my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6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Humanistic Buddhism studying in modern China", in which I trace the footprints of Humanistic Buddhism in both sides of the strait, highlight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what it focus on;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appearance of Metropolitan Buddhism as a new form of Humanistic Buddhism in modern China", I derive the conception of "Metropolitan Buddhism" after I analyse the problems Humanistic Buddhism faced. Which I think could resolve part of these problems. Then, I give an outline of the situation of Metropolitan Buddhism studying in the recent 10 years in mainland China. In the third chapter "Metropolitan Buddhism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I make a tentative definition of the concept of "Metropolitan Buddhism", analyse its relationship between several concepts, and give an investigation on its activities styles and characteristics. In the fourth chapter "The Role and its functions of Metropolitan Buddhism", I give an investigation on its role in politic, economy and culture, analyse its functions to the society. The fifth chapter "The transcendence and holy values of "Metropolitan Buddhism", deals mainly with the transcendence and holy values of "Metropolitan Buddhism". Which tells us in order to conserve its transcendence and holy value, how the "Metropolitan Buddhism" deals with the society in different aspects. In the sixth chapter "The future of Metropolitan Buddhism", I give my opinion what we should focus on to keep "Metropolitan Buddhism" develop in the right direction based on my analysis.
     After giving analysis and investigation on "Metropolitan Buddhism" in my dissertation, I think, as the new form of Humanistic Buddhism, Metropolitan Buddhism is still in its developing procedure, many of its characteristics are flexible. But, it will definitely play more important roles in modern Chinese Buddhism with the urbanization policy of our government taken in practice. It worth being studied in the coming future.
引文
①《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52页,中华书局1981年版。
    ①高瑞泉:“近代思潮与社会变迁—简论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根源”,《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第6期。
    ②“庙产兴学”指清朝末年僧人的还俗、征用寺庙产业兴办学堂的风潮。清末民初之际,由于佛教本身内部 的腐败堕落,加上部分知识分子及政府官员对佛教缺乏了解、土豪劣绅等野心份子觊觎庙产,乃藉兴学之名,行吞并寺产之实,造成寺庙财产被损毁、侵占,僧尼被勒令还俗等迫害佛教的风潮。“庙产兴学”风波曾在清末民初几经反复。参http://baike.baidu.com/view/14996.htm。
    ①王雷泉:“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法音》,1996年第2期。
    ①“人间佛教”有以“思潮”或“思想”名之者,这里以“运动”名之,实乃因其在整个过程中有去旧立新、革弊除暗的实践含义在内,本文将在此两种意义上同时使用,即它既是一种“思潮”或“思想”,同时也是一场实实在在的运动。“人间佛教”的发端,肇始于中国近代的一系列自强图新活动在思想上的表现,即如二十世纪初的佛教复兴思潮亦属此例。其直接的效果即是加剧了佛教革新运动的进行。参见李利安:“佛教的超人间性与人间佛教”,载《哲学研究》2005年第7期。
    ②邓子美:《二十世纪中国佛教智慧的结晶》,《法音》1998年第7期。关于人间佛教在台湾传承的情况,除可参阅台湾本土学人蓝吉富、杨惠南、江灿腾、游祥洲诸先生的作品外,大陆李尚全所著《当代中国汉传佛教信仰方式的变迁》(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版)亦直接把当代台湾佛教的发展看成是大陆“江浙佛教”的延续,具有一定代表性。
    ③觉醒:“人间佛教的基本内涵及其在当代社会的实践”,载觉醒著《佛法在世间》,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①太虚:“我的佛教改进运动略史”,载黄夏年主编《太虚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版,第415页。
    ②陈星桥:“略论‘人间佛教’(一)”《法音》1997年第9期。关于“人间佛教”提出的背景,亦可参见蒋九愚,胡丽娜:“近代人间佛教兴起原因探析”,载《池州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③“没收所有寺产,是集聚二十年代初期的反宗教运动、二十年代后期的反迷信运动,以及整个二十年代的马克思主义运动的结果”。见霍姆斯·维慈著,王雷泉等译:《中国佛教的复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第21页。
    ①见释悲寂“太虚大师与佛教‘三大革命’”,载释怡藏、温金玉主编《潮音永辉一纪念太虚大师示寂60周年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11月版。另可参见霍姆斯·维慈著,王雷泉等译《中国佛教的复兴》的相关章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②太虚:“对于中国佛教革命僧的训辞”,见印顺文教基金会所制《太虚大师全书》电子书“第九编制议”之4“救治”,2008年2月版。关于此《训辞》的相关说明,亦可见太虚“我的佛学改进运动略史”,载黄夏年主编《太虚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版,第421页。
    ③太虚:“人生佛学的说明”,载黄夏年主编《太虚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版,第228页。
    ①太虚:“对于中国佛教革命僧的训辞”,见印顺文教基金会所制《太虚大师全书》电子书“第九编制议”之4“救治”,2008年2月版。
    ②印顺导师著《人间佛教论集》,台湾正闻出版社,2007年5月版,第102-105页。
    ③李霞:“从‘六祖革命’到‘人间佛教’:中国佛教人文精神的建立”。《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04期。
    ①太虚:“人生的佛教”,载黄夏年主编《太虚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版,第248页。
    ②王丽心:“人生佛教、人间佛教、人间净土”,载释怡藏、温金玉主编《潮音永辉一纪念太虚大师示寂60周年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11月版。文中对太虚大师人生佛教的次第有明确而简要的归纳总结。
    ③太虚:“我的佛教改进运动略史”,载黄夏年主编《太虚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版,第419页。
    ④对他个人一生倾尽全力的佛教革新运动,太虚大师最终仍是以“我的佛教革命失败史”来作归结。由于“偶然的关系,我与许多种的革命人物思想接近了,遂于佛教燃起了革命热情”,为着创立“适合时代需要的新佛教”,进行过一系的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在其有限的个人生命中,基本都以失败告终。为此,他作了比较中肯的自我总结,认为“我的失败,固然也由于反对方面障碍力的深广,而本身的弱点,大抵因为我理论有余而实行不足,启导虽巧而统率无能,故遇到实行便统率不住了。……我失败弱点的由来,出于个人的性情气质固多,而由境遇使然亦非少”。希望“后起的人应知我的弱点及弱点的由来而自矫自勉,勿徒盼望我而苛责我,则我对于佛教的理论和启导,或犹不失其相当作用,以我的失败为来者的成功之母”。《太虚大师全书》(电子书),印顺文教基金会2008年2月版,第十九编文丛之2“史传”。
    ①江灿腾《台湾近代佛教的变革与反思——去殖民化与台湾佛教主体性确立的新探索》,东大图书公司,2003年10月版,“自序”第2页。
    ②同上,第4页。
    ③张文彪:“台湾佛教历史评述”,《东南学术》2003年第6期。
    ④参见吴敏霞:“论台湾佛教的渊源”和“日据时期台湾佛教略论”,分别刊载于《佛学研究》2005年本及2008年第4期《人文杂志》。
    ⑤真华法师在“敬悼当代‘说法第一’的道源长老”一文中曾说:“多年前我曾约略统计:从民国三十八年以后,由大陆各地陆续来台的长老、法师,总共不过七十人左右。”http://zhihai.heshang.net/Article/wzzz/fswz/200503/5434_3.html。
    ①张文彪:台湾佛教历史评述,《东南学术》2003年第6期。
    ②即如看似“人间味”不是太浓的中台禅寺,惟觉长老也倡导“佛法五化运动”,提倡佛法要“学术化、科学化、教育化、艺术化、生活化”,将佛法全面融入现代社会,与“人间佛教”贴进生活的主旨相符。引见
    http://www.china.com.cn/culture/guoxue/2010-09/09/content_20897573_2.htm。
    ③张文彪:“现代台湾佛教发展的几个问题”,《台湾研究》2002年第1期。在台湾几个研究当代人间佛教的学者中,也有这种倾向。对台湾当代佛教发展的表面兴盛现状,也有许多人提出了他们的隐忧,此将在后文论及。
    ①这可以从此一阶段佛教研究的论文数量中窥见一斑。“据王雷泉先生主编的《中国大陆宗教文章索引》一书统计,从1949年到1966年的17年间,大陆共发表佛学文章为1003篇,……。平均每年发表58.1篇。……1967年到1974年间整个中国大陆没有发表过一篇宗教文章。1974年发表佛学文章一篇。1977年以后,佛学文章渐次增多,到1992年时,中国大陆全年共发表佛学文章达1125篇,一年发表的文章数量,超过了前17年的总和”。见黄夏年:“百年佛学刊物回顾”,http://www.guoxue.com/discord/hxl/bnfxkw.htm.另可参见黄夏年“当前中国大陆佛学研究的难点与对策”(载《五台山研究》1998年02期)及陈兵“佛学研究方法论”(载《法音》1999年第3期)。
    ①见陈兵、尹力、罗同兵、王永会编著河北省佛学院教材系列丛书《人间佛教》,河北省佛教协会,2000年5月版。另见王永会:“‘文革’前中国大陆的佛教人间化”,http://www.enweiculture.com/Culture/dsptext.asp?lmdm=01000601040105&file=20019300100060104010024.htm。
    ②赵朴初在报告中对当代中国“人间佛教”的内容及三个优良传统明确无误的作了表达,即“中国佛教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在当今的时代,中国佛教向何处去?什么是需要我们发扬的中国佛教优良传统?这是我们要认真思考和正确解决的两个重大问题。对于前一个问题,我认为在我们信奉的教义中应提倡人间佛教思想。它的基本内容包括五戒、十善、四摄、六度等自利利他的广大行愿。”“我认为我们社会主义中国的佛教徒,对于自己信奉的佛教,应当提倡人间佛教思想,以利于我们担当新的历史时期的人间使命”。“应发扬中国佛教农禅并重的优良传统,以利于我们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应发扬中国佛教注重学术研究的传统,以利于我们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应发扬中国佛教国际友好交流的传统,以利于我们积极参加增进同各国人民友好、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维护世界和平的事业。”见《法音》1983年第6期。
    ③见陈兵、尹力、罗同兵、王永会编著河北省佛学院教材系列丛书《人间佛教》,河北省佛教协会,2000年5月版。
    ①王永会:“八十年代以来的人间佛教”,《宗教学研究》,2000年第2期。 向21世纪的中国佛教”,载《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第2期;邓子美:“论人间佛教的现代品格”,载《中国禅学》第1辑。
    ①据纪华传考证,作为概念,“都市佛教”一词最早由日本学者塚本善隆提出的。见纪华传:“都市佛教与大乘菩萨精神”,载觉醒主编《都市中的佛教》,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2月版。本人最早于2000年底在“都市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内涵初探”一文中提出的。该文载于中国佛教协会、上海市佛教协会主办《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研讨会(论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11月版。塚本善隆估计是在《南瀛佛教》刊行之时即日本殖民台湾之际提出的,从所处时代及讨论的内容上看,两个“都市佛教”的概念应该有明显的不同。概念中他只是把佛教看成是在都市中存在的一种类型,是与平民佛教与山林佛教相区别的一种类型。在大陆的学者中,也有提都市佛教自佛教或大乘佛教产生之时就已经有了,这类都市佛教与当今都市佛教的含义应该还是有质的区别的。我们所认为的都市佛教应该是社会现代化之后才形成的。
    ②印顺:“成佛之道”,见《妙云集》中编之五。
    ①“众所周知,佛陀出身于贵族,属于刹帝利种姓,他本人就是一个城市居民。虽然佛陀修行创教时是在人烟稀少的山林河边,但在创教之后,他的宣教中心仍然是以城市为主。因为城市不管在信众还是政治、经济,乃至文化方面,都占有天然的优势”,“都市决定了印度佛教的发展。从《长阿含经》里的记载来看,佛陀也与城市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他虽然住在城郊,但是与城市里的各种人物和各种活动紧密相连。城市政治经济和城市文化,为佛陀创教和弘法提供了有利的支持,这一点在印度佛教史上尤为重要,值得我们强调和深入研究”。参见黄夏年“佛陀与都市佛教”,载觉醒主编《都市中的佛教》,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2月版。
    ②张伟然:“都市佛教的当代转型”,《佛教文化》,2008年05期。
    ③邓子美:“当代人间佛教的走向——由宗教与社会互动角度审视”,载(台湾)《玄奘佛学研究》第二期,2005年1月。
    ④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2008年我国城镇人口达60667万人,比2007年增加1288万人,乡村人口为72135万人,比2007年减少615万人”,“全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5.68%,比2007年提 高了0.74个百分点”。(参见http://news.ifeng.com/mainland/200902/0215_17_1012455.shtml)。从来自《国际统计年鉴2002》中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在1990年城市人口的比重是26.4%,到2000年为36.2%,比1990升10个百分点。特别是从1990年到2000年,城市人口比重一下从30.9%跃升为36.2%,反映当年城镇化的速度,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随后的每年,平均基本以1%的速度增加。城市的扩张给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带来巨大的压力,对宗教也同样。以上海佛教为例,2000年时只有64所寺院,到2009年,寺院总数已经超过100个,对外开放的宗教场所也已经约90个,十年的时间增加近50%。(参见杨奇庆“‘在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载觉醒主编《都市中的佛教》,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2月版)。在台湾,于二十世纪中后叶就完成了城市化的过程。根据统计数据,1960年时台湾只有11座城市,到1987年城市的数量达到28座,到2002年底,台湾39座城市的人口已有1870万,其比重已经占台湾总人口2252万的83%。结合台湾政府“解严”政策前后的情况来比较,我们看到,其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代,也正是台湾佛教发展最快速的时期。由此可以认为,佛教的发展与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基本也是保持相同的趋势的。
    ①包宗华:“关于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几个问题”,http://house.focus.cn/news/2010-03-22/885636.html。
    ②董平:“大陆近二十年关于人间佛教的研究及有关理论问题的思想”,载杭州佛学院编《吴越佛教》第二卷,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7月版。文中董平对关于“人间佛教”的性质作了概括的总结,提出“阶段说”。关于这点,同样也可参见邓子美刊于《佛学研究》1995年号的“实践人间佛教内核,转换佛学研究课题”一文认“人间佛教”为一种“形态”。
    ①“从佛教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角度来讲,是不能忽视大都市的,甚至可以说,‘佛法在世间’的现代版本就是‘佛法在都市”,见黄夏年“‘都市寺院与人间佛教’研讨会综述”,载觉醒主编《都市中的佛教》,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2月版,第12页。
    ②印顺导师《人间佛教论集》,台湾正闻出版社,2007年5月版,第202页。
    ③大陆佛教寺院的发展,由于历史的原因,多以某个宗派为主,其依持经籍、修行方式,甚至建筑的结构与风格都很相似,有千寺一面之虞。
    ①习五一:“当代中国都市佛教发展的趋势”,《中国宗教》2005年第1期。
    ②徐东来:“都市佛教与中国佛教的未来”,载《弘扬正信广结法缘——2008佛教外语交流会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3月版。此外,徐文明认为“‘佛法在世间’的现代版本就是‘佛法在都市’(见其“都市佛教的作用与意义”);邓子美、毛勤勇:“21世纪中国佛教将是都市佛教代替乡村佛教占有中心地位,带动整个佛教实现现代转型,发挥出世俗文化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见其“论都市佛教的人间性与现代性”);李向平:“自中国佛教传统观之,佛教的都市化发展,应该意味着当代中国佛教的一个新走向。两千年以来,佛教已经中国化、乡土化,今日还需补上一个都市化”(见其“佛教都市化及其现代性问题”);万里:“上海玉佛寺方丈觉醒法师首创提出‘都市佛教’这一新概念。……,这不只是提出了一个传统佛教应该怎样因应社会的时代发展的前瞻性之新课题,也代表了佛教发展的新方向”(见其“关于都市寺院与人间佛教发展的几个问题”);李建欣:“我们肯定和赞赏玉佛寺觉醒法师与上海佛教界人士提出的‘都市佛教’的概念。……‘都市概念’的提出显示了上海佛教界人士对中国佛教发展的前瞻性概括,代表了中国佛教处境化的一种努力”(见其“从佛教的处境化视域看都市佛教”)。以上所引各位作品均载于觉醒主编《都市中的佛教》,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2月版。
    ①这些研讨会包括:“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2000年),“都市寺院与人间佛教”(2002年),“真禅法师与当代佛教”(2005年),“佛教伦理与和谐社会”(2006年),“佛教与当代社会”(2006年),“佛教与现代化--纪念太虚大师圆寂60周年”(2007年),“佛教与生态文明”(2008年), “上海佛教界迎世博环保论坛”(2009年),“和谐宗教与文明城市”(2009年)等。
    ①玉佛寺的文化、慈善工作,均以太虚大师当年在玉佛寺创立《觉群周报》的宗旨为名,命名为“觉群”系列。在公开出版物方面,如今已经有《觉群》(双月刊),《觉群佛学》(年刊),《觉群佛学译丛》,《觉群丛书》,《觉群佛学博士文库》以及以每次研讨会主题为名的学术论文集。由于多年的坚持和提高,“觉群”品牌系列已经在佛教界和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②作者杨静,刊载于觉继、学愚主编之《人间佛教的理论与实践》,中华书局,2007年9月。
    ③作者李向平,刊载于方立天、学愚主编之《佛教传统与当代文化》,中华书局,2006年12月版。
    ④作者李向平、高虹,刊载于《法音》2008年第10期。
    ⑤作者张晓林,刊载于《中国宗教》2009年第10期。
    ⑥作者何子文,刊载于《商场现代化》2009年第34期。
    ⑦现在已知的主要是四川大学的邹卫和福建师范大学的张文学,他们都是以此领域的研究作为其硕士论文的内容。邹卫的论文题目是《浅论都市佛教旅游——以成都市为例》,该文是其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也是已知当代大陆将“都市佛教”作为硕士学位论文研讨内容的第一篇,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论文分为七大部分,以四川城都市作为个案,从探讨宗教与旅游的关系出发,进而以都市佛教为主线,论述都市佛教的基本理论以及都市佛教旅游开发的有关问题。张文学的论文题目是《都市佛教的现代转型》,该文是其2008年的硕士学位论文。论文分为六大部分,以福州开元寺作为个案,“通过对中国语境下的宗教‘世俗
    ①参见本文第二章第二节的相关内容。
    ②金易明:“佛教与城市文明互动性浅谈——兼释‘都市佛教’概念的内涵及其特征”,载觉醒主编《和谐宗教与文明城市》,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6月版。
    ③觉醒:“都市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内涵初探”,载中国佛教协会、上海市佛教协会主办《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研讨会(论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④比较明显的可参看释索:“都市佛教的信仰结构与活动特点”,载《觉群》第9期。刘元春在“社会城市化发展中的佛教信仰问题”(载觉醒主编《都市中的佛教》,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2月版)中再次引用我最初的界说来作为“都市佛教”的说明的。张文学在其硕士论文“都市佛教的现代转型”中,对“都市佛教”一词内容的解释也基本是引用我当时的说词。
    ①业露化:“浅议都市佛教”,载觉醒主编《都市中的佛教》,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2月版。
    ②宋立道:“都市佛教的现代意义”,载觉醒主编《都市中的佛教》,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2月版。
    ③黄夏年:“佛陀与都市佛教”,载觉醒主编《都市中的佛教》,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2月版。
    ④罗颢:“试论都市佛教与人间佛教之关系及开展”,载觉醒主编《都市中的佛教》,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2月版。
    ⑤邓子美、毛勤勇:“论都市佛教的人间性与现代性”,载觉醒主编《都市中的佛教》,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2月版。
    ⑥邹卫:见其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浅论都市佛教旅游——以成都市为例》第二章“都市佛教基本概念”之2.2.1“都市佛教的定义”一节。
    ⑦张文学:《都市佛教的现代转型》,论文第一章“绪论”之1.3.2“研究概念和理论”一节。
    ⑧即如想对其概念进行总结性界定的金易明先生,在他文章的通篇里也未见其有明确的界定。见金易明:“佛教与城市文明互动性浅谈——兼释‘都市佛教’概念的内涵及其特征”,载觉醒主编《和谐宗教与文明城市》,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6月版。
    ①宋立道:“都市佛教的现代意义”,载觉醒主编《都市中的佛教》,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2月版。
    ②罗颢:“试论都市佛教与人间佛教之关系及开展”,载觉醒主编《都市中的佛教》,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2月版。
    ③张文学:《都市佛教的现代转型》,论文第一章“绪论”。
    ④万里:“关于都市寺院与与人间佛教发展的几个问题”,载觉醒主编《都市中的佛教》,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2月版。
    ①业露华:“就佛教发展历史而言,早在释尊时代,都市佛教的现象就已经出现”,(见其“浅议都市佛教”);宋立道:“佛陀的传教活动从来包含了城乡两部分,佛法当然不能以城乡作分别……山林佛教与都市佛教都是佛教传统的一个部分”,(见其“都市佛教的现代意义”);徐文明:“表面看来,都市佛教似乎是一个新名词,其实古已有之”(见其“都市佛教的作用与意义”);黄夏年:“从佛教发展史来看,都市佛教应不会晚于山林佛教,两者之间应该是一种共生的关系”(见其“佛陀与都市佛教”)。以上作者各文,均载觉醒主编《都市中的佛教》,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2月版。
    ②曹曙红:“都市寺院及其人间佛教实践”,载觉醒主编《都市中的佛教》,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2月版。
    ③觉醒:“都市寺院与人间佛教践行”,载觉醒主编《都市中的佛教》,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2月版。
    ①唐中毛:“都市佛教文化功能的古今之变与当代价值”,载觉醒主编《和谐宗教与文明城市》,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6月版。
    ①参看本文第二章第一节的相关内容。
    ②宋立道:“都市佛教的现代意义”,载觉醒主编《都市中的佛教》,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2月版。
    ③“人间佛教不等于都市佛教,但在中国,两者具有相互依存关系”,见邓子美、毛勤勇“论都市佛教的人间性与现代性”,载觉醒主编《都市中的佛教》,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2月版。
    ①《太虚大师全集》第十四编“支论”之6“怎样来建设人间佛教”,印顺文教基金会,《太虚全集》电子版,2008年2月版。
    ②印顺导师:“人间佛教绪言”,载印顺导师著《人间佛教论集》,正闻出版社,2007年5月版,第104页。
    ③赵朴初《中国佛教协会三十年》报告,参见《法音》1983年第6期。
    ①2010年2月3日中国佛教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会议通过的《中国佛教协会章程》将中国佛教协会的主要工作任务规定为八个方面,其中的第三条任务表明了它与地方佛教协会、佛教组织之间的关系是“指导、支持地方佛教协会(分会)及居士团体的工作;督导寺院完善自我管理、严肃清规戒律、开展正常法务活动:引导居士正信正行,护持三宝。”
    ②根据政府规定,寺院现在是属于“民间非营利性组织”,则以它为基础的“都市佛教”自然也应该归属于此类。
    ③“太虚法师佛教革命思想的提出,却给中国佛教一个极大的历史启迪,那就是基于教理、教制、教产三大革命,建设一个佛教信仰、佛教认同、佛教利益三者统一的、自我组织起来的社会团体”。见潘德荣、张晓林编《人间佛教的都市发展模式——以上海玉佛寺为例》,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3页。这种团体,应该就是我定义中的都市佛教组织。
    ④由于现在已经进入“都市佛教”的时代,故对各地的佛教活动均以“都市佛教”来指称,而不一定非得以具体的地理位置来区分。
    ⑤“单一的寺庙并非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组织;简单的个人佛教信仰,特别是太虚大师和印顺法师曾经批评过的‘寺院家族化’的组织形式,实在难以完成人间佛教的历史使命”。见潘德荣、张晓林编《人间佛教的都市发展模式——以上海玉佛寺为例》,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4页。
    ⑥在《阿难七梦经》中,佛陀对阿难所问七梦的回答表明了佛教要长存兴盛,就要坚持由出家人来主持佛教的组织的原则。经中以解梦的形式为大众作了说明,其中的第三、第四梦就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为何应该坚持由僧团来主持佛教。由于该经对本文的重要意义,现将原经文字全录如下:“阿难在舍卫国。有七种梦。来问于佛。一者陂池火炎滔天。二者梦日月没星宿亦没。三者梦出家比丘。转在于不净坑堑之中。在家白衣。登头而出。四者梦群猪来抵揬栴檀林怪之。五者梦头戴须弥山。不以为重。六者梦大象弃小象。七者梦师子王名华撒头上。有七毫毛。在地而死。一切禽兽。见故怖畏。后见身中虫出。然后食之。以此恶梦。来问于佛。佛时在舍卫国普会讲堂上。与波斯匿王。说法苦习灭得道。为乐见阿难忧色愁苦叵言。佛告阿难。汝于梦者。皆为当来五浊恶世。不损汝也。何为忧色。第一梦陂池火炎滔天者。当来比丘。善心转少。恶逆炽盛。共相杀害。不可称计。第二梦者日月没星宿亦没。佛泥洹后。一切声闻。随佛泥洹不在世。众生眼灭。第三梦出家比丘。转在于不净坑堑之中。在家白衣。登头出者。当来比丘怀毒嫉妒。至相杀害。道士斩头。白衣视之。谏诃不从。死入地狱。白衣精进。死生天上。第四梦者。群猪来抵揬栴檀林怪之者。当来白衣。来入塔寺。诽谤众僧。求其长短。破塔害僧。第五梦者。头戴须弥山。不以为重者。佛泥洹后。阿难当为千阿罗汉。出经之师。一句不忘。受悟亦多。不以为重。第六梦者。大象弃小象。将来邪见炽盛。坏我佛法。有德之人。皆隐不现。第七梦师子死者。佛泥洹后。一千四百七十岁。我诸弟子
    ①觉继:“人间佛教的‘人间化’与‘化人间’”,载觉继、学愚主编:《人间佛教的理论与实践》,中华书局2007年9月版,第134页。
    ②李利安“佛教的超人间性与人间佛教”,载《哲学研究》,2005年第7期;“佛教的人间性与超人间性及当代人间佛教的困境与出路”,载觉醒主编《佛教与现代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1月;“当代人间佛教所面临的核心理论问题”,载《人间佛教的当今态势与未来走向: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佛光山文教基金会出版,2009年8月。
    ③李利安:“当代人间佛教所面临的核心理论问题”,载《人间佛教的当今态势与未来走向: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佛光山文教基金会出版,2009年8月。
    ④“人间性是佛教的根,超人间性则是佛教的干。离开了根,佛教没有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离开了这个干,佛教全部理论架构和实践体系则难以支撑和运转。”见同前注。
    ①赵朴初:“中国佛教协会四十年——在中国佛教协会第六届全国代表会议上的报告”,《法音》1993年第12期。
    ②李利安:“当代人间佛教所面临的核心理论问题”,载《人间佛教的当今态势与未来走向: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佛光山文教基金会出版,2009年8月。
    ③何建明《人间佛教与现代港澳佛教》,新新出版公司,2006年8月版,“前言”第7页。
    ①邓子美、毛勤勇:“论都市佛教的人间性与现代性”,载觉醒主编《都市中的佛教》,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2月版。
    ①邓子美、毛勤勇:“论都市佛教的人间性与现代性”,载觉醒主编《都市中的佛教》,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2月版。
    ②可参阅李向平:“当代中国佛教的制度变迁--以上海A寺的研究为中心”,载方立天、学愚主编《佛教传统与当代文化》,中华书局2006。
    ①“佛教并不是一种‘传播性宗教’,而是一种‘教化性宗教’”,见陈永革:“佛教参与:论人间佛教与城市文明”,载觉醒主编《和谐宗教与文明城市》,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6月版。
    ②关于印度佛教主性寂、中国佛教主性觉的学术研究与争论,自欧阳渐的支那内学院时代起就一直存在,尤其以吕澂和熊十力两人“辩佛学根本问题”的往来论辩最具代表性。日本佛教界特别是当代日本“批判佛教”思潮通过考证也认为中国佛教与印度本土佛教旨趣相差甚远。“中国佛学的性觉说及与此相关的体用论模式体现了中国佛学关注现实人生、现世之用的人生价值取向”,因而它在入世功能上比较强调自觉与社会的适应和协调。见陈红兵“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要论——兼及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与城市文明建设”,载觉醒主编《和谐宗教与文明城市》,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6月版。
    ①陈星桥:“都市佛教的地位与作用”,载《觉群》2002年第2期。
    ①胡绍皆:“建设和谐宗教,更好地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载觉醒主编《和谐宗教与文明城市》,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6月版。
    ②《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2010年05月12日,参见http://news.sohu.com/20100512/n272061815.shtml。
    ①陈星桥:“都市佛教的地位与作用”,载《觉群》2002年第2期。
    ①李向平:“‘少林寺现象’引发的宗教社会学问题”,载《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②这里有几组数据可以反映山西五台佛教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影响情况。1998年,五台山风景区政府财政收入达到3000万元,其中上缴县财政1300万元,占到地方财政收入的37.5%。2000年,五台山风景区政府财政收入3500万元,上缴县财政1500万元,占到当年县财政总收入的30%。(见参见http://www.cnidsi.com/wenhuatiyan/shuvuan.do?opt:=showPageDetail&itemId=7f78ad7a62d0c933d2bd3310f9135 3fb&pageNo=4)。
    ①唐中毛:“都市佛教文化功能的古今之变与当代价值”,载觉醒主编《和谐宗教与文明城市》,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6月版。
    ①梁凤莲:“城市是文化的容器”,《羊城晚报》,2010年08月02日。
    ①高长江:《宗教的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版,第186页。
    ②同前注,第147、146页。
    ③Paul Tillich:Christianty and the Encounter of the World Religion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3.P.4转引自王珉著《终极关怀——蒂里希思想引论》,新华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26页。
    ①刘元春:“佛教的信仰建设与服务社会”,载《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研讨会(论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②张有才:“论当代都市佛教对城市文明建设的积极作用”,《法音》2009年第12期。
    ①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大唐西域记》,卷第二。
    ①赵朴初:《在中国佛教协会第六届全国代表会议上的报告》,1993年10月15日。
    ②“有文化,可以宣传佛教的教义;有教育,可以栽培弘法的人材;有慈善,可以得到社会上的同情;所以‘文化、教育、慈善’,是今后佛教的三个救生圈。”慈航:“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佛教徒”,《佛教人间》第4期,1948年2月。
    ①张有才:“论当代都市佛教对城市文明建设的积极作用”,《法音》2009年第12期。
    ②汪静、龙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的回顾与思考”,《新疆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①曙红:“慈善公益——上海玉佛寺的又一张入世名片”,载《觉群》2009年第3期。
    ②李向平:“功德与慈善之辩——关于佛教慈善义卖现象的讨论”,《中国民族报》,2009年2月18日。
    ③张有才:“论当代都市佛教对城市文明建设的积极作用”,《法音》2009年第12期。
    ①罗尔斯顿:《尊重生命:禅宗能帮助我们建立一门环境伦理学吗?》,初晓译,《哲学译丛》1994年第5期。
    ①王雷泉“佛教环境保护的思想资源”,参见http:www.fjdh.com/wumin/HTML/94752.html。
    ①邹卫:“浅论都市佛教旅游——以成都市为例”,四川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根据相关统计,灵隐寺2008年接待游客的数量是394.67万,2009年普陀山接待游客数是378.49万人次,少林寺每年接待的游客保持在150万人次以上,上海玉佛寺每年接待的游客人数也将近150万人次。
    ①“汉明帝永平十年(67年)佛教传来说。一般略谓:永平七年(64年),明帝夜梦金人飞行殿庭,明晨问于群臣。太史傅毅答说:西方大圣人,其名曰佛;陛下所梦恐怕就是他。帝就派遣中郎将蔡愔、秦景、博士王遵等十八人去西域,访求佛道。十年(67)蔡愔等于大月氏国遇沙门迦叶摩腾、竺法兰两人,并得佛像经卷,用白马驮着共还洛阳。帝特为建立精舍给他们居住,称做白马寺。于是摩腾共法兰在寺里译出《四十二章经》。这几乎是汉地佛教初传的普遍说法。”见黄忏华:“后汉佛教”,载中国佛教协会编《中国佛教》第一辑,东方出版中心,1980年4月版,1996年1月印。
    ②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版,第81页。
    ③这些传说,包括那些取经高僧赴西域取经的传奇故事,以及所取得的佛经所产生的灵异或神奇的故事。这类传说,在僧传中的早期高僧中多可见到。此处可见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关于朱士行取经传说作为一例。见该书第43页,中华书局1979年8月版。
    ④佛经之传入中国,起初是由于与西域通商、交往中民间自发和无意识中传入的。待中土人们接触它之后再行取经时,多是由于对其中所说道理的不圆满、不究竟而引生的。如朱士行、竺法护、法显、玄奘、义净等等。内容可参见《后汉书·西域传》、《魏书·释老志》及其后的各类《僧传》中的记录。此处可见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关于朱士行、竺法护、玄奘取经原因作为一例。见该书第34-35、183-184页,中华书局1979年8月版。
    ⑤“一般的看法,认为佛学与玄学的发展,最初是各不相干,以后发生交涉,也是佛学受了玄学的影响。但是影响总是相互的,在这个交涉过程中,玄学也会受到佛学一定的影响,这从两者的流传年代看,可以
    ①太虚有关政治议论的不稳定性,……他过于笼统,不见其细工之饰密的论证方式使他没有充分考虑到他所处理问题本身的复杂”,“关于僧伽参政,太虚不同时期的说法也有调整。1930年10月,他在四川佛教会作题为‘建设适应时代之中国佛教’的演讲中,提出佛教应随两个潮流所趋,‘改变其旧来之处世方法以图生存发达’,积极主张佛教僧众组织教团代表佛教直接参与政治。到了1946年,起初太虚还有组党之意,并批评了僧人超然物外,……甚至组织具有佛教政治组织的觉群社,而当这一举动‘多滋异议’时,他开始软化僧人参政的立场,而在《僧伽与政治》中提出‘问政而不干治’的政治原则。次年,更打出了‘佛教不要组党’的口号,表明他对于僧伽参政有了更多的顾虑”。见龚隽:“太虚佛教思想与近代社会政治关系略论”,载杭州佛教院编《吴越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10月版。与俗世政权的适应可说是佛教与社会适应的最最重要的内容。
    ②李向平:“社会化,还是世俗化?——中国当代佛教发展的社会学审视”,《学术月刊》,2007年7月号。
    ③太虚:“我的佛教革命失败史”,见《太虚大师全集·第十九编文丛》之四,印顺文教基金会编,中华佛典宝库2008年2月制作。
    ①王雷泉教授在“佛教在新时代的社会化和组织化”一文中借对台湾学者郑振煌先生关于佛教在印度灭亡的原因探讨时提出佛教在中国积弱的原因,认为“中国宋以后佛教与儒教合流一样,佛教的大量哲学精华如本休论、心性论,被儒家吸收形成为理学,而宋明理学的兴盛就意味着佛学的衰落”。这种解释差强人意,因为世界上好的理论被其他学派吸收之后仍然兴旺发达的还很多,如当代西方哲学和宗教学的理论。佛教衰落最最重要的原因我认为应该就是他在本文主题中想突出的——佛教的社会化和组织化。见觉醒主编《和谐宗教与文明城市》,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6月版。
    ②界明:“提倡‘人间佛教’思想,引导佛教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载中国佛教协会、上海市佛教协会主办《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研讨会(论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11月版。P49
    ③王雷泉:“批判与适应——试论‘人间佛教’的三个层面”,载《印顺思想——印顺导师九秩晋五寿庆论文集》,台湾正闻出版社2000年1月版。
    ①见邓子美“人间佛教理论的建构与运作”,载《法音》,1998年第7期;王雷泉“面向21世纪的中国佛教”,载《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第2期,“海峡两岸‘人间佛教’之现状、前景与瓶颈”,载《当代宗教研究》(季刊),2009年第3期;陈星桥“关于当前佛教界几个思想理论问题的反思”,载《法音》2006年02期。
    ②“比如现在理论界、政界经常讨论的适应问题,适应本身就是一个多样性的统一。换言之,适应的前提就是我承认你这个东西跟我是有差异的,它是双向互动和互补的关系,单向度的适应在哲学上是不存在的。这个问题不解决,所谓的协调与适应,就只能是一边倒的同化。那么这种适应只是一个政治概念,就不是一个思想概念和文化概念了。见王雷泉、释妙华、徐玉成、何云:“忧患与思考”,《法音》,1994年10月。
    ③“道安法师根据‘一崇(后赵石勒、石虎崇佛)一废(后赵冉闵废佛)’事件,深刻总结出两个关系到中国佛教前途命运的重要结论:第一,提出‘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论,他认为,这种依傍‘国主’进行的弘扬佛法的方式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既是无奈的,也是必须的。因为在皇权专制条件下,离开了皇帝个人的支持,佛教是难以生存的。第二,他认为单纯地依靠个别‘国主’的扶持、依靠道术神通来引起人们对佛教的注意弘法方式,是十分脆弱和靠不住的。由此他提出必须采取新的弘法方式,扩大弘法对象:即‘教化之体,宜令广布’的主张。他认为,佛教要在中国发展壮大,不能只依傍‘国主’这一条路,在依 傍‘国主’的同时,还必须广布常宣,培养一个深广的社会奉法阶层。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使佛教广播弘传,源源流长。为此,道安法师对其弟子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派法汰诣扬州,……发展士大夫佛教层。他的另一著名弟子慧远法师就是依照这一师教,重点在东晋士族中发展对象,终于形成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士大夫佛教’,慧远法师也就成为南方佛教的领袖。从此,佛教开始在士大夫阶层和广大民众中进行广泛传播。……由此可见,道安法师从后赵的石勒、石虎佞佛到冉闵废佛这一个巨大的落差,提出“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是对其师佛图澄等前辈大师传教弘法方式和弘法对象的总结与质疑,是对皇权专制社会个人专制的一种批判,又是对其弟子们发出的一种无奈警告,是道安法师面对皇权专制的外部条件,苦苦探索如何弘法的呐喊与思考,其结论是极其被动的与消极的,也是万般无奈的。因此,这样的结论只能是佛教界作为皇权专制体制下弘法与生存的经验总结。同时,也为中国历史上发生的“三武一宗”灭佛事件一个最好的注脚”。徐玉成:“道安法师‘不依国主,法事难立’论应当慎用”,参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44f8440100kedx.html.20101028
    ①王雷泉:《面向21世纪的中国佛教》,《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第2期。
    ②陈星桥:“关于当前佛教界几个思想理论问题的反思”,《法音》2006年第2期。
    ③江灿腾:《台湾近代佛教的变革与反思——去殖民化与台湾佛教主体性确立的新新探索》,东大图书公司,2003年10月版,第267页。
    ①王雷泉:“批判与适应——试论‘人间佛教’的三个层面”(载《印顺思想——印顺导师九秩晋五寿庆论文集》,台湾正闻出版社2000年1月版)及“海峡两岸‘人间佛教’之现状、前景与瓶颈”(载《当代宗教研究》(季刊),2009年第3期)二文。
    ②邓子美:“当代人间佛教的走向——由宗教与社会互动角度审视”,载(台湾)《玄奘佛学研究》第二期,2005年1月。
    ①王雷泉:“海峡两岸‘人间佛教’之现状、前景与瓶颈”,《当代宗教研究》(季刊),2009年第3期。
    ②即前已述及的不离人间性的超人间性特征。具体内容可参见李利安:“佛教的人间性和超人间性”,《哲学研究》2005年第7期。
    ③王觉溟:“回归·圆成·超越——论大乘佛法与现代人生”,《普门学报》第9期,2002年5月。
    ①邓子美:当代人间佛教的走向——由宗教与社会互动角度审视 (台湾)《玄奘佛学研究》第二期,2005年1月。
    ②印顺法师《妙云集·我之宗教观》。
    ③印顺法师《妙云集·我之宗教观》。
    ①严耀中:《中国宗教与生存哲学》,学林出版社,1991年2月版,第242-249页。
    ①林梦初:“当前我国佛教的世俗化及反思”,《甘露》2009年9月。
    ②上述提到的内容,多是都市佛教在具体开展中的实践部分。对当代佛教的理论思考也有人在进行研究,如陈星桥、王雷泉、李利安等专家学者,就专门曾就当代佛教发展的理论或哲学问题作过探讨。只是相较于对佛教实践的批判,理论的研究影响力似乎不彰。
    ③班班多杰:“对宗教要作世俗性和世俗化的鉴别——以藏传佛教为例”,载觉醒主编《和谐宗教与文明城市》, 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6月版。
    ①李向平:“社会化,还是世俗化?——中国当代佛教发展的社会学审视”,《学术月刊》,2007年7月号。
    ②智宗:“忧思与反思——关于目前僧团管理的思索与建言”,http://banpiaoju.blog.hexun.com/17546552_d.html。
    ①“把道安法师的‘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论作为当前对佛教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经典语言,从政治体制、政治文明、民主法制、信仰自由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时代差别,不能同日而语。毫不客气的说,把“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论生搬硬套过来,有贬低当代社会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民主法制社会之嫌。见徐玉成:“道安法师‘不依国主,法事难立’论应当慎用”,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44f8440100kedx.html.
    ②王雷泉:“海峡两岸‘人间佛教’之现状、前景与瓶颈”,载《当代宗教研究》(季刊),2009年第3期。
    ①曹曙红:“弘扬佛教文化,服务城市文明建设”,载觉醒主编《和谐宗教与文明城市》,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6月版。
    ④刘元春“社会城市化发展中的佛教信仰问题”,载觉醒主编《都市中的佛教》,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2月版。习五一:“当代中国都市佛教发展的趋势”,《中国宗教》2005年第1期。
    ①关于这点可参见智宗法师:“忧思与反思——关于目前僧团管理的思索与建言”http://banpiaoju.blog.hexun.com/17546552_d.html
    ①佛日:“近现代居士佛教”《法音》,1998年第5期。
    ②分别见李向平:“社会化,还是世俗化?——中国当代佛教发展的社会学审视”,《学术月刊》,2007年7月号,“‘信仰但不归属’的佛教信仰形式——以浙闽地区佛教的宗教生活为中心”,《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第1期。
    ①欧阳竟无:“支那内学院院训释”。
    ②王雷泉:“将终极托付给历史”,《闻思》创刊号,北京华文出版社,1997年版。
    ③关于这点,王雷泉教授在多年前曾提出过“收缩核心,扩展外延,重建主体,改善环境”。其中“收缩核心就是出家人要少而精”。我们认为这倒不一定合适,“精”是自然需要的,但如果这种核心人才能越多对佛教本身的发展不是更好吗?关键还是在于我们如何来对这部分核心的出家僧人进行教育、管理、提高的问题。参见王雷泉“走出中国佛教教育困境刍议”(载《法音》2001年第11期),“不忍圣教衰孤寂传雷音——王雷泉教授专访”(载《净土》2007.6)以及王雷泉、释妙华、徐玉成、何云的“忧患与思考”(载《法音》,1994年第10期)。
    ④林朝成郭正宜:“地方感与大地僧团——史耐德佛教环境哲学再探”,《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八期,2003年7月。
    ⑤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一卷)“僧团的形成和僧伽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9月版。
    ①《楞严经》。
    ②国家宗教事务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民政部、卫生部联合发文的《关于妥善解决宗教教职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的意见》,2010年2月10日。
    ①俞学明:“契理契机与人间佛教的未来”,见http://www.qsdfsw.com/bbs/dispbbs.asp?boardid=3&Id=3874。
    ②王雷泉:“神圣化与世俗化——以《大金沃州柏林禅院三千邑众碑》为例”,《中国禅学》第1卷中华书局2003年。
    ①参见孙轶炜“中国人宗教信仰调查”,《嘹望东方周刊》2007年第6期。
    ①可参见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版)、吕澈《中国佛教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年8月1版)中的相关内容。
    ①见净因、张琪提交给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汉地佛教院校课程设置调研报告”。报告中作者调研的佛学院,包括中国大陆范围内经过有关部门批准,目前进行正常教学活动的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各级佛教院校(培训班),以及若干办学有特色、影响较广、办学规模较大的佛学院(培训班),总计65所,调研结果颇具代表性。http://www.fjdh.com/wumin/HTML/81974.html。
    ②可参见潘德荣、张晓林《人间佛教的都市发展模式——以上海玉佛寺为例》,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三章中的“佛教教育与文化传播并重”一节相关内容。
    ①参见李向平“当代中国佛教的制度变迁--以上海A寺的研究为中心”,载方立天、学愚主编《佛教传统与当代文化》,中华书局2006年12月版。李玉用、顾玉凤“论现代佛教寺庙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以深圳弘法寺为例”,载《五台山研究》2010年第2期。
    ②李向平“当代中国佛教的制度变迁--以上海A寺的研究为中心”,载方立天、学愚主编《佛教传统与当代文化》,中华书局2006年12月版。
    ③觉醒“探索与发展——玉佛寺与都市佛教”,载《佛法在世间》,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④如港台等地的许多寺院都是采取基金会的形式,由董事会决定寺院的具体管理。
    1、贺照田:《东亚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
    2、杰米·霍巴德、保罗·史万森:《修剪菩提树》[M],龚隽、冯焕珍、周贵华、刘景联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3、觉继、学愚:《人间佛教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9月版。
    4、印顺:《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M],台湾:正闻出版社,1989年版。
    5、印顺:《游心法海六十年》[M],台北:正闻出版社1985年版。
    6、印顺:《太虚大师年谱》[M],浙江:雪窦资圣禅寺,2005年。
    7、印顺导师:《人间佛教论集》[M],台湾:正闻出版社,2007年5月版。
    8、郑家栋主编,霍韬晦著《现代佛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3月版。
    9、江泽民:《新时期宗教工作文献选编》[C],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8月版。
    10、何建明:《人间佛教与现代港澳佛教》[M],新新出版公司,2006年8月版。
    11、黄夏年:《巨赞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版。
    12、陈兵、尹立、罗同兵、王永会:《人间佛教》[M],河北省佛教协会2000年5月印。
    13、李尚全:《当代中国汉传佛教信仰方式的变迁》[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版。
    14、严耀中:《中国宗教与生存哲学》[M],学林出版社,1991年2月版。
    15、(美)A·英克尔斯:《人的现代化》[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6、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修订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17、周伯戡译著:《社会思想的冠冕——韦伯》[M],上海书店,1987年12月版。
    18、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19、高长江:《宗教的阐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20、俞吾金、吴晓明:《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欧洲大陆哲学卷》[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21、孙正聿:《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月版。
    22、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3、霍姆斯·维慈著:《中国佛教的复兴》[M],王雷泉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24、江灿腾:《现代中国佛教思想论集》(一)[M],台湾:新文丰出版社,1990年版。
    25、江灿腾:《台湾近代佛教的变革与反思——去殖民化与台湾佛教主体性确立的新新探索》[M],台湾:东大图书公司,2003年10月版。
    26、徐洪兴:《思想的转型——理学发生过程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27、徐洪兴:《中国学术思潮史——道学思潮》[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
    28、戴康生:《宗教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29、姚南强:《宗教社会学》[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
    30、李元松:《禅的修行与禅的生活》[M],现代禅出版社,1994年2月版。
    31、温金柯:《生命方向之省思——检视台湾佛教》[M],现代禅出版社,1994年12月版。
    32、释昭慧、江灿腾:《世纪新声——当代台湾佛教的入世与出世之争》[M],台湾:法界出版社,2001年版。
    33、陈麟书、袁亚愚:《宗教社会学通论》[M],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版。
    34、(意)罗伯托·希普里阿尼:《宗教社会学史》[M],高师宁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5、(美)彼得·贝格尔:《神圣的帷幕》[M],高师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6、水野弘元:《佛教要语的基础知识》[M],台湾:华宇出版社,1984。
    37、(德)卢克曼:《无形的宗教》[M],覃方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8、(德)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科学方法论》[M],杨富斌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39、[美)罗纳德·L·约翰斯通:《社会中的宗教》[M], 尹今黎、张磊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0、(意)威廉·瑞珀尔,琳达·史密斯:《宗教与哲学》[M],张念群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3月版。
    41、李向平:《救世与救心》[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版。
    42、李明友:《太虚及其人间佛教》[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
    43、郭朋:《太虚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8月版。
    44、赖永海:《佛学与儒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9月版。
    45、吕澂:《印度佛学源流略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10月版。
    46、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8月版。
    47、赖永海:《中国佛教文化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8、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9、麻天祥:《20世纪中国佛学问题》[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0、麻天祥:《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版。
    51、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52、方立天:《中国佛教研究》[M],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版
    53、方立天:《佛教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4、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55、觉醒:《佛法在世间》[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56、觉醒:《真禅法师与上海佛教》[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
    57、觉醒:《佛教与现代化》(上、下)[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1月版。
    58、觉醒:《和谐宗教与文明城市》[C],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6月版。
    59、杨惠南:《当代学人谈佛教》[M],台湾: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10月版。
    60、王雷泉:《悲愤而后有学——欧阳渐文选》[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5月版。
    61、王雷泉:《中国大陆宗教文章索引》[M],台湾:东初出版社,1995年10月版。
    62、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9月版。
    63、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二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11月版。
    64、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三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4月版。
    65、《太虚大师全书》[EB],台湾:印顺文教基金会,2008年2月版。
    66、《第四届宗教社会科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2007年版。
    1、印顺:“人间佛教绪言”[A],《妙云集·佛在人间》[M],台北:正闻出版社,1989年。
    2、印顺:“人间佛教要略”[A],《妙云集·佛在人间》[M],台北:正闻出版社,1989年。
    3、印顺:“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A],《妙云集·佛在人间》[M],台北:正闻出版社,1989。
    4、李玉用、顾玉凤:“论现代佛教寺庙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以深圳弘法寺为例”[J],载《五台山研究》,2010年第2期。
    5、陈怀松:“宗教世俗化及其社会根源探析”[J],《宜宾学院学报》2009年4月第4期。
    6、孙轶炜:“中国人宗教信仰调查”[J],《瞭望东方周刊》,2007年6月。
    7、习五一:“当代中国都市佛教发展的趋势”[J],《中国宗教》,2005年第1期。
    8、释索:“都市佛教的信仰结构与活动特点”[J],《觉群》,总第9期。
    9、张伟然:“都市佛教的当代转型”[J],《佛教文化》,2008年第5期。
    10、高玉春、秦春艳:“‘人间佛教’理念与佛教的人间化趋向”[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11、赵朴初:“中国佛教协会三十年”[J],《法音》,1983年6期。
    12、赵朴初:“中国佛教协会四十年——在中国佛教协会第六届全国代表会议上的报告”[J],《法音》,1993年12期。
    13、王永会,“八十年代以来的人间佛教”[J],《宗教学研究》,2000年第2期。
    14、界明:“提倡‘人间佛教’思想,引导佛教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A],中国佛教协会、上海市佛教协会主办《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15、心照:“发挥佛教伦理道德的积极因素服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A],中国佛教协会、上海市佛教协会主办《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16、邓子美:“实践人间佛教内核,转换佛学研究课题”[J],《佛学研究》,1995年。
    17、邓子美:“二十世纪中国佛教智慧的结晶--人间佛教理论的建构与运作”(上、下)[J],《法音》,1998年第6期、第7期。
    18、邓子美:“当代人间佛教的走向——由宗教与社会互动角度审视”,台湾:《玄奘佛学研究》[J],第二期,2005年1月。
    19、邓子美:“人间佛教释疑”[J],《法音》,2007年第12期。
    20、邓子美:“现代社会多元特性与人间佛教”[J],《佛教文化》,2008年第1期。
    21、邓子美、毛勤勇:“人间净土与和谐社区的建设”[A],觉醒《和谐宗教与文明城市》[C],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6月版。
    22、方立天:“中国佛教的特质”[J],《文史知识》1986年第10期。
    23、方立天:“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哲学研究》,1987年第7期。
    24、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体系”[J],《哲学研究》,1992年第10期。
    25、方立天:“对当今世界宗教发展趋势的看法”[J],《中国宗教》,1997年第2期。
    26、方立天:“人间佛教的界说与人间正道的实践”[A],《中华佛学精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版。
    27、方立天:“关于人间佛教的文化思考”[A],载方立天、学愚主编《佛教传统与当代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2月版。
    28、宋立道:“都市佛教的现代意义”[A],载觉醒主编《都市中的佛教》[C],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2月版。
    29、业露化:“浅议都市佛教”[A],载觉醒主编《都市中的佛教》[C],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2月版。
    30、黄夏年:“当前中国大陆佛学研究的难点与对策”[J],《五台山研究》1998年第2期。
    31、黄夏年:“佛陀与都市佛教”[A],载觉醒主编《都市中的佛教》[C],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2月版。
    32、刘元春:“社会城市化发展中的佛教信仰问题”[J],《法音》,2002年第11期。
    33、刘元春:“社会城市化发展中的佛教信仰问题”[A],载觉醒主编《都市中的佛教》[C],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2月版。
    34、刘元春:“佛教民间慈善活动的特点与影响——上海‘耀华路念佛小组’慈善活动纪实”[J],《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第4期。
    35、许抗生:“谈谈佛教学术研究的现代化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36、高师宁:“城市化与宗教”[J],《中国宗教》,2010年第4期。
    37、陈兵:“佛学研究方法论”[J],《法音》,1999年第3期。
    38、陈兵:“中国佛教的回顾与展望”[J],《法音》2000年2期。
    39、陈兵:“人间佛教与佛法的出世间修证”[J],《法音》,2004年第8期。
    40、董平:“大陆近二十年关于人间佛教的研究及有关理论问题的思想”[A],载杭州佛学院编《吴越佛教》第二卷[C],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4月版。
    41、邓汉光:“试论城市化进程中的宗教工作”[J],载《湖北宗教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8月版。
    42、曾文瑛、黄镇辉:“城市化进程对宗教工作的影响”[J],《中国宗教》,2003年04期。
    43、王雷泉:“中国佛教的过去、现在与未来”[J],《禅》,1993年第4期。
    44、王雷泉、释妙华、徐玉成、何云:“忧患与思考”[J],《法音》,1994年第10期。
    45、王雷泉:“对中国近代两次庙产兴学风潮的反思”[J],《法音》,1994年第12期。
    46、王雷泉:“佛教在市场经济转轨中的机遇与挑战——兼论当代中国宗教的若干理论问题”[J],《佛学研究》,1996年。
    47、王雷泉:“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性机遇”[J],《法音》,1996年第2期。
    48、王雷泉:“批判与适应——试论‘人间佛教’的三个层面”[A],《印顺思想——印顺导师九秩晋五寿庆论文集》[C],台湾:正闻出版社,2000年1月版。
    49、王雷泉:“面向21世纪的中国佛教”[J],《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第2期。
    50、王雷泉:“走出中国佛教教育困境刍议”[J],《法音》,2001年第11期。
    51、王雷泉:“海派佛教及对上海人精神生活的影响”[A],上海证大研究所:《新上海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版。
    52、王雷泉:“神圣化与世俗化——以《大金沃州柏林禅院三千邑众碑》[J]”,《中国禅学》第1卷,中华书局,2003年。
    53、王雷泉:“海峡两岸‘人间佛教’之现状、前景与瓶颈”[J],《当代宗教研究》(季刊),2009年第3期。
    54、王雷泉:“佛教在新时代的社会化和组织化”[A],载觉醒主编《和谐宗教与文明城市》[C],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6月版。
    55、释如石:“台湾佛教界学术研究、阿含学风与人间佛教走向之综合省思”[J],载《香光庄严》第66、67期。
    56、薛维格:“‘台湾佛教界学术研究、阿含学风与人间佛教走向之综合省思’读后”[J],载《香光庄严》第68期。
    57、江灿腾:“论印顺法师与太虚大师对‘人间佛教’诠释各异的原因”[A],载江灿腾《现代中国佛教思想论集(一)》[M],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0年7月版。
    58、释昭慧:“出世与入世的无诤之辩”[J],载《香光庄严》,第68、69期。
    59、释昭慧:“方法学上的恶劣示范--评如石法师‘大乘起源与开展之心理动力’”[J],《弘 誓》双月刊,第53期。
    60、濮文起:“‘人间佛教’理念的发展历程”[J],《中国宗教》,2006年第2期。
    61、觉醒:“都市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内涵初探”[A],中国佛教协会、上海市佛教协会主办《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62、觉醒:“人间佛教的基本内涵及其在当代社会的实践”[J],《觉群佛学》,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3月。
    63、觉醒“太虚大师与上海玉佛寺的因缘”[A],释怡藏、温金玉:《潮音永辉一纪念太虚大师示寂60周年文集》[C],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64、程曦:“佛教的‘世间化’与‘世俗化’”[J],《兰州学刊》,2007年第5期。
    65、秦静:“中国佛教世俗化表现及原因探析”[J],《贵州文史丛刊》,2006年第3期。
    66、净慧:“当代佛教契理契机的思考”[J],《法音》,1995年第4期。
    67、李利安:“佛教的超人间性与人间佛教”[J],《哲学研究》,2005年第7期。
    68、李利安:“佛教的人间性与超人间性及当代人间佛教的困境与出路”[A],《佛教与现代化》[C],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1月版。
    69、李利安:“当代人间佛教所面临的核心理论问题”[A],《人间佛教的当今态势与未来走向: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台湾: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9年8月版。
    70、陈星桥:“略论‘人间佛教’(一)”[J],《法音》1997年第9期。
    71、陈星桥:“略论‘人间佛教’(二)”[J],《法音》1997年第10期。
    72、陈星桥:“关于当前佛教界几个思想理论问题的反思(上)”[J],《法音》,2006年第2期。
    73、陈星桥:“关于当前佛教界几个思想理论问题的反思(中)”[J],《法音》,2006年第3期。
    74、陈星桥:“关于当前佛教界几个思想理论问题的反思(下)”[J],《法音》,2006年第6期。
    75、释悲寂:“太虚大师与佛教‘三大革命’”[A],释怡藏、温金玉:《潮音永辉一纪念太虚大师示寂60周年文集》[C],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76、李霞:“从‘六祖革命’到‘人间佛教’:中国佛教人文精神的建立”[J],《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4期。
    77、汪静、龙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的回顾与思考”[J],《新疆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78、太虚大师:“我的佛教革命失败史”[A],《太虚大师全书》[EB],印顺文教基金会2008年2月版。
    79、肖尧中:“宗教之可交换性与都市佛教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9卷第5期。
    80、何子文:“制度变迁下的都市佛教寺院经济及其社会功能的拓展——基于上海A寺个案的讨论”[J],《商场现代化》,2009年第34期。
    81、张有才:“论当代都市佛教对城市文明建设的积极作用”[J],《法音》,2009年第12期。
    82、济群:“一个根本,三大要领——关于汉传佛教建设的思考”[J],《法音》,2006年第4期
    83、高瑞泉:“近代思潮与社会变迁——简论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根源”[J],《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第6期。
    84、吴敏霞:“论台湾佛教的历史渊源”[J],《佛学研究》,2005年总第14期。
    85、吴敏霞:“日据时期台湾佛教略论”[J],《人文杂志》,2008年第4期。
    86、张文彪:“现代台湾佛教发展的几个问题”[J],《台湾研究》,2002年第1期。
    87、张文彪:“台湾佛教历史评述”[J],《东南学术》,2003年第6期。
    88、张文学:“都市佛教的现代转型”[D],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2008年。
    89、张文学:“都市佛教的实证考察——以福州K寺为例”[J],《学理论》,2009年17期。
    90、张文学:“都市佛教发展史略”[J],《魅力中国》,2009年19期。
    91、张伟然:“都市佛教的当代转型”[J],《佛教文化》,2008年第5期。
    92、陈敏:“都市佛教兴起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对苏州市J村的一项宗教活动调研”[J],《黑龙江史志》,2010年第7期。
    93、商光成:“试论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J],《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4期。
    94、黄玉顺:“关于佛道儒的‘宗教超越性’问题”[J],《北京理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5月。
    95、陈怀松:“宗教世俗化及其社会根源探析”[J],《宜宾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96、华方田:“赵朴初的人间佛教及其特点”[J],《佛学研究》,2004年第1期。
    97、正果法师:“人间佛教寄语”[A],净慧法师主编《佛法在世间》[M],中国佛教协会出版社,1990年。
    98、李向平:“顺应时代的佛教文化”[J],《上海大学学报》,1994年第5期。
    99、李向平:“人间佛教的现代转换及其意义”[J],《世界宗教研究》,1997年第1期。
    100、李向平:“二十世纪中国佛教的‘革命走向’--兼论‘人间佛教’思潮的现代性问题”[J],《世界宗教研究》,2002年第3期。
    101、李向平:“信仰但不归属的佛教信仰形式——以浙闽地区佛教的宗教生活为中心”[J],《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第1期。
    102、李向平:“寺院经济是佛教发展之必需”[J],《觉群》,2006年第5期。
    103、李向平:“当代中国佛教的制度变迁--以上海A寺的研究为中心”[A],载方立天、学愚主编《佛教传统与当代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2月版。
    104、李向平:“近代佛教制度变革研究综述”[J],《菩提道》,2007年第1期。
    105、李向平:“‘少林寺现象’及其引发的宗教社会学问题——传统佛教的认同方式与神圣资源配置方式的变革”[J],《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106、李向平:“社会化还是世俗化?——中国当代佛教发展的社会学审视”[J],《学术月刊》,2007年7月。
    107、李向平、高虹:“人间佛教的制度变迁模式(上)——当代中国四大寺庙的比较研究”[J],《法音》,2008年第10期。
    108、李向平:“功德与慈善之辩——关于佛教慈善义卖现象的讨论”,《中国民族报》,2009年2月18日。
    109、李向平:“缘分·功德·共同体——佛教信仰的私人性与社会性”[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4期。
    110、李向平、赵翠翠:“信仰实践与中国公民社会——以佛教基层组织的运作为中心”[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2期。
    111、默雷:“中国佛教与现代化”[J],《法音》,1996年第4期。
    112、默雷:“人间净土与现代社会”[J],《法音》,1997年第10期。
    113、蒋九愚:“赵朴初人间佛教的理论特点及其时代精神”[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9期。
    114、蒋九愚、胡丽娜:“近代人间佛教兴起原因探析”[J],《池州学院学报》,2008年第期。
    115、潘桂明:“从太虚的‘人间佛教’展望新世纪的中国佛教”[J],《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第2期。
    116、王守常、钱文忠:《人间关怀--二十世纪中国佛教文化学术论集》[C],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4月。
    117、汤一介:“人间佛教之意义”[J],《普门学报》第5期,2002年9月。
    118、李明友:“印顺法师的人间佛教思想”[A],《中华佛学精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版。
    119、李勇:“儒佛会通与现代新儒家、人间佛教的形成”[J],《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4期。
    120、赖永海:“人间佛教是当代佛教的主流”[J],《普门学报》第2期,2001年3月出版。
    121、赖永海:“人间佛教与佛教的现代化”[J],《普门学报》第5期,2002年9月。
    122、洪修平:“太虚与近代佛教的革新运动及人间佛教的提倡”[J],《佛学研究》1995年号。
    123、洪修平:“略论人间佛教及其在当代的推展”[J],《普门学报》第15期。
    124、楼宇烈:“大乘佛法的悲智精神与人间佛教”[J],《佛学研究》2003年号。
    125、许抗生:“人间佛教是当今世界佛教发展的必然趋势”[J],《普门学报》第4期,2001年7月。
    126、杨曾文:“人间佛教的展望”,《普门学报》第8期。
    127、张华:“太虚大师和星云大师的人间佛教与中国佛教的现代化”[J],《普门学报》第4 期,2001年7月。
    128、宇恒伟:“略论中国佛教的世俗化与‘人间佛教’”[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21卷2期。
    129、陈卫星:“世俗化、庸俗化与当代中国佛教发展中的问题”[J],《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130、杨惠南:“台湾佛教的‘出世’性格与派系纷争”[A],《当代佛教思想展望》[M],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1年9月版。
    131、杨惠南:“从‘人生佛教’到‘人间佛教”’[A],《当代佛教思想展望》[M],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1年9月。
    132、杨惠南:“从印顺的人间佛教探讨与新雨社与现代禅的宗教发展”[J],台大佛研中心《佛学研究中心学报》,2000年期5。
    133、洪祖丰:“佛教世俗化的挑战”[J],《美佛慧讯》,第125期,2010年3月。
    134、蓝吉富:“现代中国佛教的反传统倾向”[J],《世界宗教研究》,1990年第2期。
    135、宏满:“论佛教环保思想的现实意义” [J],《广东佛教》,2009年第2期。
    136、柴爱新:“国家宗教局局长谈社会主义与宗教”[J],《瞭望东方周刊》2010年1月13日
    137、王宏刚:“新时期民间信仰研究的宗教学价值”[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138、王树人:“后现代话语和视野下的宗教问题”[J],《世界哲学》,2007年第3期。
    139、邹卫:“浅论都市佛教旅游——以成都市为例”[D],四川大学图书馆,2006年硕士论文。
    140、孙永艳、熊中宏:“在现代社会发挥佛教的道德教化作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141、曹曙红:“弘扬佛教文化,服务城市文明建设”[A],觉醒《和谐宗教与文明城市》[C],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6月版。
    142、程群:“现代化转型中的都市佛教——‘都市寺院与人间佛教’闻思记”[J],吴言生《中国禅学》第二卷,中华书局2003年5月版。
    143、陈晖莉:“传承、变异与发展”[J],《东南学术》,2009年第3期。
    144、熊胜祥:“浅论‘人间佛教’思想”[J],《中国宗教》,2004年第1期。
    145、杨云唐:“居士团体运作”[J],《美佛慧讯》,第117期,2008年11月。
    146、林梦初:“当前我国佛教的世俗化及反思”[J],《甘露》2009年,2010年。
    147、马子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驶上‘‘快车道’”[N],《中国文化报》,2010年10月28日。
    148、慈航:“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佛教徒”[J],《佛教人间》第4期,1948年2月。
    149、全汉异:“中古佛教寺院的慈善事业”[A],何兹全主编:《五十年来汉唐佛教寺院经济研究(1934-1984)》[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150、龚隽:“太虚佛教思想与近代社会政治关系略论”[J],杭州佛教院编《吴越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151、王觉溟:“回归·圆成·超越——论大乘佛法与现代人生”[J],《普门学报》第9期,2002年5月号。
    152、佛日:“近现代居士佛教”[J],《法音》,1998年第5期。
    153、肖尧中:“宗教之可交换性与都市佛教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9卷第5期。
    154、 李向平: 人间佛教实践与中国公民社会 [EB],http://www.fjnet.com/fjlw/200905/t20090527_122562.htm
    155、徐玉成15801682124“道安法师‘不依国主,法事难立’论应当慎用”[EB]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4f8440100kedx.html
    156、惟善:“人间佛教:大众化而非世俗化”[EB],http://www.fjdh.com/wumin/HTML/96227.html,20101008
    157、魏德东:“刍论中国佛教的公益事业”[EB],http://fo.ifeng.com/guandian/200911/1105_17_59048.shtml.2009年115日
    158、智宗:“忧思与反思——关于目前僧团管理的思索与建言”[EB],http://banpiaoju.blog.hexun.com/17546552_d.html。20100921
    159、王雷泉:“社会变迁与都市佛教的前景——以上海佛教为例”[EB],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25ebd5010019a4.html,2010年9月10日。
    160、净宗:“净土法门的人间佛教观对建设和谐世界的作用”[EB],http://www.wuys.com/paper/wbf/079.asp。
    161、延光:“新建‘商业化寺庙’”的产权归属与管理问题之商榷”(转载)[EB],http://www.hanweitd.com/culturenewslnfo.asp?id=77
    162、黄夏年:“百年佛学刊物回顾”EB], http://www.guoxue.com/discord/hxl/bnfxkw.htm
    163、何劲松:“关于‘人间佛教’的几点思考”[EB],http://iwr.cass.cn/zj/zjxz/hjs/zxwz/200911/t20091126_1218.ht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