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及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社会结构理论是马克思解开“历史之谜”,开创社会理论研究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建构,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社会结构研究领域的结晶。在把资本主义作为典型社会形态进行“人体解剖”时,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及其变迁的普遍规律,并将社会的变革与发展看成是一个源于社会结构的变迁而促使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进而要求人们从社会结构的建构、重组和解构的冲突与融合中来认识和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这不仅彻底宣告了社会历史研究领域中唯心主义的破产,也为寻找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提供了一把成功的“钥匙”。
     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虽然开始于对自由竞争时期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市民社会的认识,但它是以扎实的思想理论准备为前提的。虽然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得益于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思想家的思想洗礼,但是,近代对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社会结构问题有深入研究的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则为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形成提供了主要的直接的思想来源。
     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内容十分丰富,其所涉及的领域也非常广泛。归纳起来,我们至少可以从实践、空间和时间三个向度来分别分析马克思关于社会生产、社会要素和社会形态等方面的主要思想和观点。以实践为向度的社会结构分析是马克思分析社会结构的逻辑起点;以空间为向度的社会结构分析是指对社会结构在同一空间安排下各组成要素的共时性分析;而以时间为向度的社会结构分析则是指对社会结构在时间序列中社会形态的历时性分析。“社会生产”、“社会要素”、和“社会形态”不是社会结构孤立的三个性质截然不同的什么东西,它们只是由于观察和分析社会结构的视角不同,既相互联系又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社会结构的有机整体,三者不可偏废。
     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是在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下形成的,具有自身独特的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在某种意义上也构成了其理论的特征,并为理论的进一步展开提供具体的指导。在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一般分析方法中,有两个分析方法具有显著的特征:一是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分析方法;二是从“人体解剖”到“猴体解剖”的逆向分析方法。在这两种分析方法的科学指导下,使得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表现出了整体性与个体性、抽象性与具体性、系统性与层次性、稳定性与
Social structure theory is a very important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which Marx unlocked the historical mystery and created social theory research, it is also the crystallization of Marxist theory in the social structure research field. When Marx anatomized the capitalist structure as a typical social form, he found the human society's basic structure and the change of the common law, and he regarded social reforms and development as a process of the change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the replacement of social form. He asked people to know and understand the human development tract according to the conflicts and integrations of the social structure construction, restructuring and deconstruction. This not only thoroughly declared idealism bankruptcy in the social history research field, but also provided a successful key for looking for the objective laws of social development.
     Marx's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began with understanding free competition of the capitalist society, especially the period of civil society, but solid ide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ready was its premise. Although Marx's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benefitted from the ancient Greek thinkers'thoughts like Plato and Aristotle, however, bourgeois classical economics, Germany classical philosophy and utopian socialism, which had in-depth research in social contradictions and social structure of modern capitalist free competition period, provides the main direct ideological source for Marx's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The content of Marx's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is very rich, and its involving area is very extensive. Generally speaking, we can at least analyse Marx's main ideas and views on social productions, social factors and social forms, etc. respectively from practice, space and time three dimensions. The analysis of practical dimension of the social structure is the logic starting point of Marx's social structure theory. The analysis of spacial dimension of social structure refers to the synchronic analysis of social structure elements in the same space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the analysis of time dimension of social structure refers to diachronic analysis of social forms in time sequence.'Social production','social factors" and'social forms'are not isolated three properties disparate something of social structure, they are simply organic integtity of society because of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f social structure, which connect and complement each other.
     Marx's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is form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scientific methodologies, and it also has its own analytical methods, which in a certain sense formed its theoret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vided for further specific instructions for his theory. Of the general analytical methods of Marx's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there are two methods with prominent feature, one of which is from abstraction to specific and then to abstract, the other one is reverse analytical method from'the human body anatomy'to'the monkey body anatom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se two scientific kinds of analytical methods, Marx's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presents some basic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integrity and individuality, abstraction and concreteness, systematicness and hierarchy, stability and dynamics, objectivity and subjectivity.
     Since the birth of Marxism, Marx's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s one of important part of it, has still been questioned and attacted by the bourgeois scholars. In order to counterattact various attacts and revisionism, the Marxists in many countries also positively research, defend and spread Marx's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Some Marxists not only made a new interpretation about Marx's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but also formed their own theories and viewpoints of social structure. They made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advance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Marx's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Marx's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has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the advancement of our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China's current social structure has produced profound changes that had never taken place during thousands of years. Its'fundamental change is the gradual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integrity social structure to the differentiation social structure.The social structure transformed rapidly in the social differentiation, which led to the rapider social mobility, the wider social gap, the more violent social conflicts and the more difficult social integration. Viewing from hence,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put forward the strategic task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This not only reflects the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governing rules of our party, the rules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and the human social development, it also can be regarded as a specific application and new results of Marx's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in contemporary China.
     In order to construct the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and maximize all social harmonious factors, Marx's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should be adhered to the guidance consciously; the phase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social structure and its existing problems must be studied carefully. And Marx's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should be applied in practice when to answer and solve them. We believe, with the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and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Marx's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the integrity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 structure, the overall layout of structure elements and the orderly operation of structural relationships, we will be able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handle the various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as results of the structural imbalances for a long time.
     In the course of constructing the harmonious society, we will further plan and coordinate every different structural relationship, drive and interactive every structure factor symbiotic so as to keep the society much more fair, orderly and healthy.
引文
1[法]埃米尔·涂尔干著: 《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有的学者把涂尔干也译为“杜尔凯姆”或“迪尔凯姆”
    ①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
    ②本节所有数据,除特别说明的以外,均來自于《中国统计年鉴2010》,北京:中國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③按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2008年的最新收入分组标准为:低于975美元为低收入国家,在976至385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在3856至1190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高于11906美元为高收入国家。参见:国家统计局综合司:《人均国民总收入的概念及世界银行国别收入分组标准》,北京:《统汁与咨询》2009年第6期。
    ④世界银行的收入分组是按照人均国民收入(GNI)进行的划分,人均国民总收入是指国民总收入除以年均人口,与人均國民生产总值(GNP)相等,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大致相当。
    ①World Bank (2010)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Database. July, p.1.
    ②恩格尔系数指居民家庭中食物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是国际上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状况的指标。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③G7是指加拿大、法国、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总大利七个西方国家。作为G7成员国的日本,2009年的外汇储备余额约为1万亿美元,足世界第二丰厚储备的国家。
    1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5-9页。
    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987页。
    3陆学艺:《没有社会结构改革难以实现现代化》,上海:《社会科学报》,2010年12月23日。
    1[美]乔纳森·特纳著:《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6版)(下),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146页。
    ①黄颂、肖海林:《战后西方社会分层理论视野中的马克思和韦伯》,太原:《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1頁。
    ③这段文献在英文版中是这样的The general conclusion at which I arrived and which, once reached, became the guiding principle of my studies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In the social production of their existence, men inevitably enter into definite relations, which are independent of their will, namely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appropriate to a given sta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material forces of production. The totality of these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constitutes the economic structure of society. the real foundation. on which arises a legal and political superstructure and to which correspond definite forms of social consciousness这段话的英语表述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分析马克思关于社会结构的思想。
    ④亦表达的是这样一个根本思想:社会是一个有机系统,在这个有机系统中,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是基本的构成要素,其中经济结构是决定的力量,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轴心:但是,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决不是一种消极的堕性因素,它对经济结构的反作用不是外在的机诫反应,面是一个统一体之中内生的互动作用。
    ①《马克思思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1页。
    ②《马克思思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頁。
    ③[英]戴维·麦克莱伦著: 《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王珍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1 [美]弗雷德里克·杰姆逊著:《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5页。
    1贾春增著:《当代苏联社会学(1917-1989)》,北京:时事出版社1992年版,第162页。
    1于真、严家明主编: 《社会主义社会学原理》,北京: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第55页。
    2郑杭生、刘少杰主编: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89页。
    3钟金洪主编: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思想》,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版,第332页。
    4陆学艺主编:《社会学》,北京:知识出版社 1996年版,第299页。
    5于真、严家明主编: 《社会主义社会学原理》,北京: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第61页。
    6陆学艺主编:《社会学》,北京: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第299页。
    ①郑杭生、刘少杰主编: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89頁。
    ②李华钰、严强、步惜渔主编:《社会历史理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1994年版,第338頁。
    ③俞吾金著:《意识形态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3页。
    ④周沛、孙霞著:《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想史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07页。
    ⑤唐晓勇、潭贵全著:《当代中国哲学改革与发展》,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①叶克林:《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再探》,南京:《学海》,1992年第2期。
    ②张云飞:《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结构向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③钟金洪主编: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思想》,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版,第332页。
    ④杨亮才、杨鹏亮:《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及其现代转换》,榆林:《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2期。
    ⑤李华钰、严强、步惜渔主编:《社会历史理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40页。
    ①谢平仄等著:《社会结构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14、63页。
    ②钟金洪主编: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思想》,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版,第339-361页。
    ③郑忆石著:《马克思的哲学轨迹》,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6页。
    ④“晚年马克思”的被发现:1972年美国人类学家劳伦斯·克拉德第一个以《卡尔·马克思的民族学笔记》为名编纂出版了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的核心部分,即马克思对摩尔根的《古代社会》、拉伯克的《文明的起源和人类的原始状态》、菲尔的《印度和锡兰的雅利安村社》、梅思的《古代法制史讲演录》的摘录,并作了长篇介绍。 《人类学笔记》就公元前1世纪以前欧洲历史的主要内容,作了详细的摘录。 《历史学笔记》是马克思以德国历史学家施洛塞尔的《世界史》(18卷)、博塔的《意大利人民史》、科贝特的《英国和爱尔兰的新教改革史》、休谟的《英国史》、马基雅弗利的《佛罗伦萨史》、卡拉姆津的《俄罗斯国家史》、赛居尔的《俄国和彼得大帝》及格林的《英国人民史》为主要文献材料,对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7世纪欧洲的历史所做的批判性评述。人们常把《人类学笔记》和《历史学笔记》这两部研究历史的笔记,合称为马克思的“兩部历史学笔记”,也正是这兩部历史学笔记,向世人展现了一个不同于“中青年马克思”的“晚年马克思”
    ①郑忆石著:《马克思的哲学轨迹》,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4,196,206頁。
    ②周沛、孙霞著:《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想史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32页。
    ③李华钰、严强、步惜渔主编:《社会历史理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32-333页
    ④崔战利:《重新认识马克思关于现代社会阶级结构的理论》,西安:《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第8期。
    ①黄百炼:《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礼会结构理论》,长沙:《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1988年第6期。
    ②。李杰:《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不适用了吗》,昆明:《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③黄刚:《社会建设与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创新》,重庆:《探索》2009年第3期。
    ④孙国栋、吴家华:《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当代思考》,淮南:《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⑤郝相钦:《试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演变的研究》,成都:《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1期。
    ⑥彭劲松:《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与社会整体文明建设》,武汉:《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5期。
    1[美]乔纳森·H.特纳著:《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吴曲辉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7页。
    2比如,上世纪六十年代以阿尔都塞为代表的结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其登上西方历史舞台起,他的名字就在全世界范围内风靡一时,其不仅进一步加强了马克思主义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和整个学术思想界的影响力,而且把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思想扩展到了新的领域,其在对马克思著作的结构性阐释的过程中,也是继承多十批判、延伸大于拒绝的。
    ①吴元樑著:《社会系统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9页。
    1参见[美]丹尼尔·贝尔著:《后工业社会的来临》,高铦、王宏周、魏章玲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第92页。
    2李华钰、严强、步惜渔主编:《社会历史理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48页。
    3吴元樑著:《社会系统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0-52页。 ① [法]米歇尔·福柯著:《词与物》,莫伟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50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5页。
    ③参见[英]罗素著: 《辩证唯物主义》,张文杰译,载《历史的话语: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2-157頁。
    ④ [英]卡尔·波普尔著:《开放社会及其敌人》,陆衡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⑤夏基松著: 《波普哲学述评》,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①[法]阿尔都塞著:《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8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49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9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00頁。
    ⑤吴元樑著:《社会系统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6-58页。
    ①周穗明、王玫等著:《西方左翼论当代西方社会结构的演变》,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8年版,第64-71页。
    ①[英]杰西·洛佩慈、约翰·斯科特著:《社会结构》,允春喜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②《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577页。
    ③王同亿主编:《英汉辞海》,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8年版。
    ④郑杭生、趙文龙:《社会学研究中“社会结构”的涵义辨析》,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① [英]杰西·洛佩慈、约翰·斯科特著:《社会结构》,允春喜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①另一位著名的社会有机论者舍夫勒(Schaffle),在他的著作《社会躯体的结构与生活》(1875-1880)一书中,他就明确提出要将社会系统看作是由不同功能的结构组织起來的,任何社会躯体的核心器官就是国民经济系统、经济体制构成的。
    ②[英]杰西·洛佩慈、约翰·斯科特著:《社会结构》,允春喜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16页。
    1包智明:《论社会结构及其构成要素》,沈阳:《社会科学辑刊》1996年第5期。
    2参见陆学艺主编:《社会学》,北京:知识出版社 1996年版,第293-294页。
    ①在列维-斯特劳斯看來,一般人常常混淆“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这是因为把“结构”看成经验的东西的结果,而实际上, “模式”是排除了社会关系的经验材料去建造社会结构的。详细分析请参见第五章的相关内容。
    ②陆学艺主编:《社会学》,北京:知识出版社 1996年版,第294页。
    ①布劳指出,社会结构虽然是可以观察到的社会生活方面,但又不是人们直接观察到的某个客体自身,而是需要一个概念框架将它从原始材料中抽象出来。因此,他用类别参数、等级参数等多重结构参数來描述社会结构。详细分析请参见第五章的相关内容。
    ②郑杭生,赵文龙:《社会学研究中“社会结构”的涵义辨析》,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③[美]乔纳森·特纳、简·斯戴兹著:《情感社会学》,孙俊才、文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章。
    ④[美]戴维·波普诺著:《社会学》(第十版),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4页。
    ⑤[美]伊恩·罗伯逊著:《社会学》(上册),黄育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104页。 ① [日本]富水健一著:《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45页。
    ②[美]兰德尔·柯林斯著:《互动仪式链》,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③邓伟志主编:《社会学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0頁。
    ④中国社会学虽然也重视社会结构问题的研究,但往往是比较多的研究是简单吸收西方社会结构理论的一些概念和方法,或者是倾向于借鉴西方社会结构理论开展对社会结构的应用性研究,而对于社会结构“元理论”层面的研究比较欠缺。
    1熊贵彬著:《国家权力与社会结构视野下的农民工城市化》,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页。
    2钟金洪主编: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思想》,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版,第339頁。
    3[波兰]沙夫著:《结构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袁晖、李绍明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①中央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202页。
    1陈新汉编著:《怎样认识社会——社会调查的理论与方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8页。
    2吴增基、吴鹏森、苏振芳主编:《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二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0页。
    3风笑天著:《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三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35页。
    ①在文献研究法中,一般而言,文献越新,对研究的帮助越大。文献如果是由该领域的权威学者撰写的,往往价值越大。
    ②陈新汉编著:《怎样认识社会——社会调查的理论与方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52页。
    ①程伟礼主编:《寻求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起点》,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8年版,第46頁。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页。
    ②候钧生著: 《西方社会学思想进程》,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7-70页。
    ③李华钰、严强、步惜渔主编:《社会历史理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27页。
    ④参见[英]伯尔基著:《马克思主义的起源》,伍庆、王文扬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作者提出:马克思主义受精于古希腊为代表的欧洲政治、社会理论传统:孕育于包括德国古典哲学和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在内的西方古典自由主义;成形于空想社会主义。
    ①周志山著:《整合与构建——马克思“和谐社会”解读》,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8页。
    ③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并未取得经济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但在哲学方面却有重要的转折。这是现实的启迪和费尔巴哈的哲学共同带来的。参见黄凤炎、张战生著:《反思与超越——马克思的思想轨迹》,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年版,第8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1页。
    ①[英]亚当·斯密著:《国富论》,杨敬年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7页。
    ②参见徐高潮:《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对工业革命经济社会发展的阐释》,天津:《历史教学》2008年第12期。重商主义在斯密时代以前都是英国主流的经济思想。重商主义不仅以与邻为壑的商业顺差论为核心,而且崇尚君主强权,通过专制君主维护特定群体的商业垄断地位,如行会、特许公司等。
    ①郑杭生、刘少杰主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5页。
    ②这里说的“英国经济学家”就是指亚当·斯密。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53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4页。尽管马克思对威廉·配第的经济思想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但对他的人品却是憎恶的,说他是一个“十分轻浮的外科军医”和“轻浮的掠夺成性的、毫无气节的冒险家”。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98页脚注(33)。配第把钟表从一个纽伦堡手工者的个人制品转化为包括毛坯工、发条工、字盘工、游丝工、钻石工、棘轮掣子工、指针工、表壳工、螺丝工、镀金工等无数局部工人的社会产品。
    ④参见于秋华:《解读斯密和马克思的劳动分工理论》,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斯密通过著名的制针手工工场的例子,指出如果采取分工协作的方式,将抽丝、拉直、切断、削尖、磨光等工序进行专业化分工,一个工人一天可生产4800枚针;但是,如果让单个人完成制针的所有工序,可能一天连一枚针也生产不出來。
    ⑤[英]亚当·斯密著: 《国富论》,杨敬年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①[英]亚当·斯密著: 《国富论》,杨敬年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页。
    ②苏格兰学派是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期英国主要的哲学流派之一,其主要代表亚当·佛格森在爱丁堡大学教授自然哲学和道德哲学。佛格森虽然不是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但他是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斯密的老师,两人交往甚深,经常交流学术思想,所以在思想方面相互影响。由于他的著作《市民社会史论集》(An Essay on the History of Civil Society)颇有影响,西方一些学者认为他是真正的社会学家,他们说:“如果在圣西门和孔德之前有谁可以称得起‘社会学之父’的话,这个人不是亚当·斯密,而是亚当·佛格森。……佛格森的于1765年问世的《市民社会史论集》讲的完全是社会学的内容。”参见侯钧生著: 《西方社会学思想进程》,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90-291页。
    ③[英]亚当·佛格森著:《市民社会史论》,林本椿、王绍祥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82-183页。
    1[英]亚当·佛格森著:《市民社会史论》,林本椿、王绍祥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86页。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06-40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10页。
    ④马克思认为工场局部工人只生产整体的一个部分,由于每个部分单独就其本身来说没有任何使用价值,所以还不能作为商品。
    ⑤《马克思思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11-41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6页。马克思所说的资产阶级历史编纂学家是指梯叶里、基佐、米涅、梯也尔等人,他们认为阶级斗争贯穿着整个欧洲各国的历史。
    ②魁奈说的“纯产品”是指农业生产出來的年总产品,扣除用来补偿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即种了、工人的生活资料和农业资本家的生活资料之外的剩余产品,即剩余价值。这在政治经济学史上是第一次揭示剩余价值不是在流通领域产生,而是在生产领域创造出来的重要原理。马克思赞扬“魁奈把剩余价值起源的研究,由流通领域转到直接生产领城,并由此奠定了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分析的基础。”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一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一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页。
    ②于海著:《西方社会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38页。
    ③侯钧生著: 《西方社会学思想进程》,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88-289頁。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2,43頁。
    ②[英]亚当·斯密著:《国富论》(上卷),唐日松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241页。
    ③侯钧生著: 《西方社会学思想进程》.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87-28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2,43頁。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6页。
    ③郑忆石著:《马克思的哲学轨迹》,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页。
    ①周沛、孙霞著:《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想史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9页。
    ①侯钧生著: 《西方社会学思想进程》,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81页。
    ②中国古代的“天命论”也属于神创论之一。
    ③《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第一次公开发表的成熟作品,全名为《哲学的贫困。答蒲鲁东先生的<贫困的哲学>》。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年版,第2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8页。
    ②《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01页。
    ③伏尔泰还因为《市民社会史论》被俄罗斯的大学作为教材,而在与佛格森见面时专门称赞他“文明化”了俄罗斯人。
    ④[美]爱德华·希尔斯:《市民社会的美德》,李强译,载刘军宁等编:《公共论从: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88页
    ①[英]亚当·佛格森著:《市民社会史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
    ②于海著:《西方社会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37页。
    ③刘华:《文明的批判——亚当·弗格森及其<文明社会史论>》,上海:《历史教学问题》2004年第5期。
    ④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36页。
    ⑤[美]爱德华·希尔斯:《市民社会的美德》,李强译,载刘军宁等编:《公共论丛: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89页。
    ①侯钧生著: 《西方社会学思、想进程》,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76页。
    ②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09页。
    ③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36页。
    ④侯钧生著: 《西方社会学思想进程》,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79-48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第10页。
    ②侯钧生著: 《西方社会学思想进程》,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8年版,第480页。
    ①李华钰、严强、步惜渔主编:《社会历史理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68页。
    ②周沛、孙霞著:《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想史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1页。
    ③[德]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荣震华等译,华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85页。
    ④[德]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荣震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27-28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年版,第199页。
    ①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1841年)、《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1842年)中也曾指出:黑格尔在对待存在与思想的关系中实际上是颠倒了“主语”与“谓语”的位置。参见:黄凤炎、张战生著:《反思与超越——马克思的思想轨迹》: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年版,第53-54页。
    ②[德]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著:《黑格尔哲学批判》,王太庆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58年版,第247页。
    ③《马克思思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0,页。
    ①陈先达著:《走向历史的深处:马克思历史观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4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5页。
    ③李华钰、严强、步惜渔主编:《社会历史理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75-276页。
    1侯钧生著: 《西方社会学思想进程》,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8年版,第494页。
    ①傅立叶把人的情欲分为物质情欲、精神情欲和分配情欲三大类。其中,物质情欲指人对味觉、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的满足,又称为感觉情欲。精神情欲,即依恋情欲,足指人的各种社会结合的需要,主要包括人对友谊、爱情、虚荣心和爱家庭的需要。分配情欲是一种高级情欲,指人对竞赛、多样化和创造性的要求。这三火类12种情欲在人身上会表现出810种不同的性格。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们不仅不能满足物质情欲,而且也不能满足精神情欲——没有真正的友谊,没有合理的家庭,爱情成为难以实现的奢侈情欲。参见侯钧生著: 《两方社会学思想进程》,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09页。
    ②侯钧生著: 《西方社会学思想进程》,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2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年版,第4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年版,第59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2页。
    1 [英]欧文著:《欧文选集》第2卷,柯象峰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3页。
    2 [英]欧文著:《欧文选集》第1卷,柯象峰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12页。
    ①[法]圣西门著:《圣西门选集》第1卷,董果良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91页。
    ②《马克思思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7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36页。
    ④周沛、孙霞著:《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想史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1页。
    ⑤圣西门的“新基督教”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它重视宗教道德,轻视宗教仪式和教理,其道德原则是“人人都应当兄弟相待”:二是它比一切异教都纯洁。建立新基督教和领导新教会的人,应当是最能以自己的劳动促进最穷苦阶级的福利不断提高的人。参见: [法]圣西门著:《圣西门选集》第1卷,董果良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231页。
    ⑥侯钧生著: 《西方社会学思想进程》,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00-50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07页。
    ②傅立叶主张的分配制度既不是按需分配,也不足按劳分配,而是一种按比例分配制度。即法郎吉总收入的十二分之五按劳分配,十二分之四按资分配,十二分之三按才分配。参见侯钧生著: 《西方社会学思想进程》,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14,51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第60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6頁。
    ⑤因为欧文曾在英国“新拉纳克”进行了30年的社会实验,在此精心构建和谐社区并取得巨大成功。2001年,该村庄被联合国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
    ⑥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圣西门、傅利叶和马克思都不曾实践过他们的社会设想。在那个时代,只有欧文对共产主义作过积极的尝试。对此,马克思曾经做过积极评价,但同时也预测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空想社会主义者建立新社会的设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②[英]欧文著:《欧文选集》第1卷,柯象峰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2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53页。
    ④圣西门经历两次思想转变后才成为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的。早年,圣西门一直以自己是“查理大帝的后裔”为骄傲。他的第一次转变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他完成了由封建贵族思想向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转变。因此,思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称“圣西门是法国火革命的产儿”。而他晚年最后一部著作《新基督教》的发作,标志着他完成了由民主主义者向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转变,这是他的第二次转变。参见侯钧生著: 《西方社会学思想进程》,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89,490,494頁。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84頁。
    1郑杭生、刘少杰主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第6页。
    ①俞吾金认为,马克思不是从传统哲学的时空框架出发引申出实践概念,相反,他是从人的实践活动,特别是从生产劳动出发引申出时空概念的。因此,马克思的时空观以生产实践活动为轴心,显示出人活动于其中的世界的整体图景。参见俞吾金: 《马克思时空观新论》,北京:《哲学研究》1996年第3期。
    ②尽管人们承认时空是独立于人的客观存在,但是人们所谈论的时空总是通过人的实践所能领悟和把握的时空。
    ③俞吾金: 《马克思时空观新论》,北京:《哲学研究》1996年第3期。
    ④陆学艺主编:《社会学》,北京: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304-307頁。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年版,第524頁。
    ② 《马克思思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年版,第139頁。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年版,第313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年版,第531頁。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0頁。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1页。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2页。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27页。
    5 《马克思思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4頁。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3页,
    ③钟金洪主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思想》,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版,第28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0页。
    ⑤《马克思思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5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73页
    1钟金洪主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思想》,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版,第292-293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一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96页。
    3钟金洪主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思想》,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版,第293-295页。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年版,第532頁。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年版,第532頁。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年版,第532頁。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8-49頁。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27页。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24页。
    4 王晶雄、王善平著:《社会发展:反思与超越——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39页。
    5 《马克思思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2页。
    6 孙承叔: 《一种被忽视的生产》,哈尔滨: 《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4期。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23页。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66页。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7頁。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27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30页。
    2 《马克思思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2页。
    3 《马克思思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页。
    4 景中强:《马克思的社会生产理论与唯物史观》,开封:《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1 谢平仄等著:《社会结构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3页。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页。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6页。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页。恩格斯后来在1883年德文版的序言中对这句话进行了补充说明,“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是指从原始十地公仃制解体以来的全部历史。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32页。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9页。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2页。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2页。
    3 高平主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3页。
    ①列宁:《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6页。
    ③《马克思思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1页。
    ④周志山:《从分离与对立到统筹与融合——马克思城乡观及其现实意义》,北京:《哲学研究》2007年第10期。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16页。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6页。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5页。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9页。
    5陆学艺主编:《社会学》,北京: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233页。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9頁。
    1周志山:《从分离与对立到统筹与融合——马克思城乡观及其现实意义》,北京:《哲学研究》2007年第10期。
    2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载《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9页。
    3马克思:《哲学的贫困》,载《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18页。
    4恩格斯:《论住宅问题》,载《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26页。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頁。
    2 《马克思思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页。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28頁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页。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页。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页。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4页。
    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6页
    1谢平仄等著:《社会结构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1页。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1页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1頁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3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1页。
    ④韩美群:《马克思文化概念的多维透视》,武汉:《江汉论坛》2007年第3期。
    ⑤谢平仄等著:《社会结构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2页。
    ⑥本小节所讲的“社会结构”是与政治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并列的中观层次的社会结构,它不同于宏观社会结构,也不同于微观社会结构。在本文第一章的绪论中,笔者已经对马克思“社会结构”的概念做了三个层次的分析。在此特别再次说明。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6頁。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1頁。
    ③张永光: 《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的思考》,北京: 《求实》2010年第2期。
    ④ 《马克思思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1頁。
    ⑤谢平仄等著:《社会结构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8-600页。
    ②谢平仄等著:《社会结构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5-166页。
    ③本文关于马克思社会结构等级序列示意图与国内其他学者关于马克思社会结构等级序列图相比较,更加突出了相对于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而言的社会结构。
    ④谢平仄等著:《社会结构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7页。
    ①谢平仄等著:《社会结构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9页。
    ②这里的“社会”指由人及其活动和关系构成的整体的社会。
    ③谢平仄在《社会结构论》中从发生学的角度出发,把人、自然兩个要素的关系称之为社会元结构。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5页。
    ②钟金洪主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思想》,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版,第26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7页。
    ⑤钟金洪主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思想》,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版,第264-265页。
    ①钟金洪主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思想》,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版,第26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8页。
    ③马克思在这里说的“我”是指“看似独立科学研究的人”。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8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8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70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三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45页。
    ②谢平仄等著:《社会结构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1页。
    ⑤袁贵仁主编:《对人的哲学理解》,上海:东方出版社,第380-38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4页。
    ③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费尔巴哈继承了斯宾诺莎的自然界的“自因说”。参见陈先达著:《走向历史的深处:马克思历史观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7页。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29页。
    ②钟金洪主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思想》,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版,第27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5页。
    ⑤吴元樑著:《社会系统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29页脚注。
    ③《马克思思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0页。
    ①“根据考古学、古人类学等相关的科学估计,渔猎社会大约持续了250万年之久,农业社会大约延续了6000-7000年,而工业社会只有不到300年的历史”。生产工具几百年或上千年相对固定不变,正可以作为衡量社会发展阶段的测量器和指示器。参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八章《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教案。http://bm.gduf.edu.cn/skb/liangke/makeshizhexue/zhuyao/8.htm.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1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2页。
    ④许俊达等著:《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形态论》,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年版,第51页。
    ⑤因为从手工劳动到机器生产再到自动化控制的生产,机器逐渐代替人生产,而人的活动主要表现为看管机器防止它发生故障。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4页。
    ②靳辉明:《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中國社会科学报》2010年6月15日。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1页。
    ①许俊达等著:《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形态论》,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年版,第6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5页脚注(30)。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2页。
    ④郑忆石著:《马克思的哲学轨迹》,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71页脚注(24)。从马克思的这段表述,可以看到斯大林1938年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一文中提出的“历史上有五种基本类型的生产关系:原始公社制的、奴隶占有制的、封建制的、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雏形。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6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0頁。
    ①1972年,美国人类学家劳伦斯·克拉德出版了马克思晚年除了《科瓦列夫斯基<公社土地占有制,其解体的原因、进程和结果>一书摘要》之外的其他四个人类学和历史学笔记,向世人展现了一个不同于“中青年马克思”的“晚年马克思”。参见郑忆石著:《马克思的哲学轨迹》,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4-174頁。
    ②许俊达等著:《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形态论》,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年版,第65页。
    ①农村公社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具有公有性。它摆脱了牢固而狭隘的血亲关系,是最早的没有血缘关系的自由人的社会联合,公有制及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使公社基础稳固。另一方面,它具有私有性。房屋、园地的私有、耕地的小块耕种、产品的私人占有、动产所有权已经出现,不动产所有权正在萌芽等等,在使个人获得发展的同时,又逐渐成为公社解体的根源。参见郑忆石著:《马克思的哲学轨迹》,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页。
    ④陈先达:《走向历史的深处:马克思历史观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15页。
    ①陈锡喜、龚咏梅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概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0页。
    ③周志山:《马克思社会关系理论及其当代意义》,济南:齐鲁出版社2004年版,第127頁。
    ①高飞乐:《马克思社会形态演进理论的逻辑结构探析》,福州:《福建论坛》1999年第6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0-541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9页。
    ① 《马克思思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2頁。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第341页。
    ②从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发展历史来看,似乎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争议:一种是强调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一致性,从而在实际上以自然科学的方法作为模式;一种是强调两者之间的区别性,从而在实际上使社会科学拒绝或摆脱自然科学的方法论支配,寻求社会科学本身独有的特殊方法论。当然,也有人试图超越这两种不同方法论倾向的对立,希望将两者连接起来,从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出发,来创造出一种更具解释力的方法。相关论述可参见:高宣扬著:《当代社会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5-104页。
    ①文军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代转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8页。
    ③谢平仄著: 《社会结构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页。
    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28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页。
    ①钟余洪主编: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思想》,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版,第167-168页。
    ①俞吾金:《论马克思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之间的关系》.北京:《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年第6期。
    ②张云飞:《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结构向度》,北京:《中国人民火学学报》,2000年第6期。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页。
    ①钟金洪主编: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思想》,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版,第163页。
    ②钟金洪主编: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思想》,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版,第164页。
    ①Gouldner, A.W.(1970)The Coming Crisis of Western Sociology, New York:Basic Books, p.5.
    ②整体主义方法论关注的是社会整体和社会结构,它要求把社会现象放到整个社会环境中去考量。在社会科学研究史上,许多学科从初始就十分重视对社会的整体性研究。例如,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就认为,只有研究社会整体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解释社会部分,只有研究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才能理解历史某个时期的变化。社会学的另一位创始人——斯宾塞也提出了跟孔德一样的思想观点,即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他同样主张从整体上來把握社会现象,斯宾塞认为,社会与有机体一样具有结构性、功能性和相互依赖性,就像生物有机体的部分是为整体而存在一样,社会有机体也是这样,整体功能孕育在社会各部分之中,社会的各个部分要充分合作,社会整体才能更好的发展。
    ③郑杭生、杨敏:《社会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与拓展——简析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学理论研究中的意义》,北京:《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2期。
    ①参见[美]约翰·杜威著:《哲学的改造》,张颖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章:“影响社会哲学的改造”。
    ②周晓虹著:《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14页。
    ③文军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代转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0-21页。
    ④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首先具有整体主义的方法论特征,这一点已被许多马克思主义研究者阐述过,如卢卡奇的“作为总体的阶级意识”,萨特的“作为整体性活动的辩证法”,阿多诺的“否定的总体”,阿尔都塞的“关于总体的矛盾多元决定”等。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35页。
    ②[波兰]亚当·沙夫著:《结构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袁晖、李绍明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5页。
    ④钟金洪主编: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思想》,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版,第332-338页。
    ⑤《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35页。
    ⑥《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①[瑞士]皮亚杰著:《结构主义》,倪连生、王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版,第4页。
    ②[英]帕特里克·贝尔特著:《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2页。
    ①汪绪永: 《社会结构理论及其方法论意义》,黄冈: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70页。
    ③马克思在早期研究劳动者的各种性质的时候,是把重点放在个体经验的层面,而在后期他则把重点转向了群体、集体和制度层面。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他的这些方法论分析取向的变化,实际上对于他对整个社会整体的认识并未产生根本性的影响,相反,他的这些方法论取向的变化,倒是深刻地影响到了他的行动观念。相关论述可参见:高宣扬著:《当代社会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4-95页。
    ④李华钰、严强、步惜渔主编:《社会历史理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4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1页。
    ②周晓虹著:《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51页。
    ①对于什么是“系统”,目前并没有统一的解释。牛津词典中的界定是:“系统是由互相连接或互相依存的事物所形成的复杂统一体”。日本《世界大百科年鉴》的界定是:“统通常是指作用于一个共同目的的两个以上要素的集合体。”虽然对于系统的定义是多种多样的,但可以看出,不管怎么定义,系统的落脚点都是集合体或是整体。
    ②吴彤著:《多维融贯:系统分析与哲学思维方法》,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版,第6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3页。
    ④郝海、踪家峰著:《系统分析与评价方法》,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⑤李华钰、严强、步惜渔主编:《社会历史理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42页。
    ①郝海、踪家峰著:《系统分析与评价方法》,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②层次分析方法是由美国的运筹学家(T. L. Satty)针对当时社会系统的日益复杂及很多决策科学方法展现出的弱点而提出的。Satty试图寻求一种能综合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这种方法不仅能够保证模型的系统性、合理性,又能让决策人员充分运用其有价值的经验与判断能力。参见:刘新宪、朱道立著:《选择与判断——AHP(层次分析法)决策》,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0年版,第4页。
    ③《马克思思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页。
    ①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我国学者在研究和探索社会结构理论中,一部分学者基本上继续沿着马克思、恩格斯的三层次论的观点來说明社会结构的构成,如1987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的社会结构条目中,作者就采用的这一观点。同时,也有一些论者提出了一些新的“三层次结构论”,比如,把社会结构可以分为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社会意识结构(观念结构)三个组成部分。
    ②如张尚仁认为,社会结构呈现出来的是一种立体的网络结构,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社会立体网络结构的主体结构,与主体结构相关联还有各个层面的结构,主要包括物质技术结构、空间区域结构、人群共同体结构和价值结构等几个层面,每一个层面又有自己的结构层次。此外,还有论者提出当代社会经济结构的四层次观点,认为社会经济整体可以分解为这样四个层次:一是生产力的物质技术结构形式,二是生产力的社会经济形式,三是经济体制,四是生产关系(基本经济制度)。这种对当代社会经济结构四层次的分析,是对社会结构多层面观点的进一步深化。
    ③有关马克思社会结构的不同层次、不同要素的划分,笔者已经在绪论中予以充分论述了,在此不再赘述。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5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36页。
    ①吴元樑著:《社会系统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993年版,第42-43页。
    ②王莲芬、许树柏著:《层次分析法引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4页。
    ④人们往往从哲学角度把历史唯物主义概括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对范畴,显然忽略了市民社会这个极为重要的中间环节。
    ①郑杭生、赵文龙:《社会学研究中“社会结构”的涵义辨析》,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②丁水木等著:《社会稳定的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社会稳定机制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9页。
    ①《列宁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②《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③陆学艺主编:《社会学》,北京: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第306页。
    ④例如,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事物雾月十八日》一书中,在分析社会结构中各个基本方面之间的矛盾的时候,就表现了高度的灵活性。他一方面肯定经济基础对于上层建筑的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也不忽视上层建筑,特别是国家政权和意识形态对于经济基础和整个社会结构的重要影响。马克思非常仔细而具体地分析了当时法国政局以及整个社会的阶级状况,并对经济和政治同各个阶级的实际利益和政治斗争的相互关系也做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相关论述可参见:高宣扬著:《当代社会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1-122页。
    ①郑杭生、赵文龙:《社会学研究中“社会结构”的含义辨析》,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①张兆曙、蔡志海:《结构范式和行动范式的对立与贯通——对经典社会学理论的回顾与再思考》,南宁:《学术论坛》2004年第5期。
    ②张乃和:《社会结构论纲》,长春:《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1期。
    ③在马克思看來,社会结构的物质因素和人的因素以及精神因素,都只有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发挥他们的作用和功能。马克思还注意到,人的实践活动同上述的社会结构的各种组成因素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物质的因素有时作为客观的条件,为人的实践提供基础和资源,有时又作为人的实践的对象和目标,并在实践过程中同人的精神因素结合而成为实践的动力或产物。在考察社会结构的生产和再生产的动力时,马克思还进一步分析了人的实践活动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在不同的实践过程和实践目的中的不同性质和不同运作逻辑。
    ④高宣扬著:《当代社会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0页。
    ①Alexander.J.C.(1982)The Antinomies of Classical Thought: Marx and Durkheim.Vol.2, Theoretical logic in Sociology, Berkeley, Los Angeles. 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pp.48-53.
    ②高宣扬著:《当代社会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5页。
    ①于真、严家明主编:《社会主义社会学原理》,北京: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第5页。
    ②刘谨:《构建社会学理论的哲学方法论》,武汉: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①文军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代转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页。
    ①高平主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82页。
    ②本文对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在中国的传承与创新主要分析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和中共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的社会结构思想。1979年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共领导人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有关社会结构的思想,则以第五章和第六章的形式,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特别是和谐社会建设实践中来分析当代领导人的社会结构思想及其对社会实践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代中国领导人的社会结构思想正在转化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与思路,其对现实的和谐社会建设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在此不再对邓小平、江泽民等领导人的社会结构思想进行专门的论述,而只叙述改革开放之前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
    ③《列宁全集》第1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86页。
    ④保尔·拉法格是马克思的女婿,曾长期直接接受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指导,恩格斯也称拉法格为自己的朋友。1911年11月25日,拉法格夫妇自杀。自杀前,拉法格留下了坚信共产主义胜利的遗书。列宁在拉雪兹公墓参加了他们的葬礼,并在葬礼上号召各国先进工人和革命者都要“深深地尊敬拉法格”。
    ①[英]戴维·麦克莱伦著:《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李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21页。
    ②拉法格著:《思想起源论》(中译本),北京: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39页。
    ③拉法格著:《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王子野译,北京:三联书店1965年版,第39页。
    ④拉法格著:《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王子野译,北京:三联书店1965年版,第39頁。
    ①温士兴:《论保尔·拉法格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北京:《前沿》2008年第11期。
    ②拉法格著:《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王子野译,北京:三联书店1965年版,第22页。
    ③高平主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85-86页。
    ④《拉法格文选》(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68页。
    ⑤拉法格著:《思想起源论》(中译本),北京: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31页。
    ①《拉法格文选》(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67页。
    ①高平主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86-8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17页。
    ③庄绪策等:《不容遗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北京:《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2期。
    ④该党在1895年改名为意大利社会党。
    ⑤[英]戴维.麦克莱伦著:《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李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页。
    ①卢明:《拉布里奥拉唯物史观形成的思想轨迹》,沈阳:《辽宁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4期。
    ②陈爱萍:《论拉布里奥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诠释及其当代启示》,北京:《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2期。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3頁。
    ④高平主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90-92页。
    ①安东尼奥·拉布里奥拉著:《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杨启淩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19页。
    ②安东尼奥·拉布里奥拉著:《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杨启淩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8页。
    ③安东尼奥·拉布里奥拉著:《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杨启淩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19页。
    ①安东尼奥·拉布里奥拉著:《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杨启淩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3页。
    ②高平主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92页。
    ③戴维·麦克莱伦著:《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李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页。
    ④安东尼奥·拉布里奥拉著:《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杨启淩等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19页。
    ⑤谢平仄等著:《社会结构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页。
    ①戴维·麦克莱伦著:《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李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7页。
    ②周沛、孙霞著:《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想史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61-262页。
    ①《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326页。
    ②《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228页。
    ③李明华:《普列汉诺夫的社会结构理论初探》,武汉:《江汉论坛》1982年第8期。
    ①《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747页。
    ②《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186-187页。
    ③周沛、孙霞著:《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想史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68页。
    ④《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195页。
    ①周沛、孙霞著:《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想史论》,南京:南京火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69页。
    ②《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767页。
    ①《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766页。
    ②高平主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95页。
    ③高平主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95页。
    ④《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170页。
    ⑤《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3卷,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165页。
    ⑥谢平仄等著:《社会结构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页。
    ⑦《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4卷,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335页。
    ⑧高平主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97-98页。
    ①《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359-360页。
    ②周沛、孙霞著:《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想史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70-271页。
    ①谢平仄等著:《社会结构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21页。
    ②高平主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156页。
    ③《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2页。
    ④《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86页。
    ①谢平仄等著:《社会结构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页。
    ②《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9頁。
    ③《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9页。
    ④《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42页。
    ⑤谢平仄等著:《社会结构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23页。
    ①《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0页。
    ②高平主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156-157页。
    ③《列宁选集》第2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35-236页。
    ④高平主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157-158页。
    ①高平主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158-159页。
    ②郑杭生、刘少杰主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川版社2006年版,第139页。
    ③高平主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159页。
    ①《列宁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61页。
    ②《列宁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00页。
    ③高平主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160页。
    ④高平主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161页。
    ⑤《列宁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73页。
    ①《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3页。
    ②《列宁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9、4页。
    ③《列宁全集》第3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31页。
    ④《列宁全集》第2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2页。
    ⑤《列宁全集》第2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7-88页。
    ⑥高平主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167页。
    ①《列宁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00页。
    ②《列宁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87页。
    ③周沛,孙霞著:《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想史论》,南京:南京火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15-316页。
    ④《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75页。
    ①高平主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169页。
    ②《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76页。
    ③《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90页。
    ④高平主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169-170页。
    ⑤《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46页。
    ①周沛、孙霞著:《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想史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18-31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2页。
    ③《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53页。
    ①周沛、孙霞著:《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想史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44页。
    ②《斯大林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94页。
    ③《斯大林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95页。
    ①高平主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180页。
    ①《斯大林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44页。
    ②《斯大林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01页。
    ③周沛、孙霞著:《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想史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50页。
    ④《斯大林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46页。
    ①陈锡喜:《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及其意识形态根据和核心话语》,上海:《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9期。
    ②庞卓恒著:《唯物史观与历史科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0页。
    ③1896年孙中山旅居伦敦时,就知道了马克思并开始探讨社会主义理论。孙中山自信地以社会主义者自诩,并怀着虔诚和热情四处寻找社会革命党,于1905年初访问了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第二国际书记处,会见了当时第二国际主席王德威尔得及书记处书记胡斯曼。在会见中,孙中山自称是社会主义者,并说明了中国社会主义者的目标和纲领,他表示:“中国社会主义者要采用欧洲的生产方式,使用机器,但是要避免其种种弊病”,“我们要在将来建立一个没有任何过渡的新社会,……中世纪的生产方式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生产阶段,而工人不必经受资本家剥削的痛苦“。为此,他还请求第二国际书记处接纳他为“党的成员”。但由十种种原因,他的这个愿望没能实现。
    ①《孙中山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41页。
    ②周沛、孙霞著:《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想史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71-372页。
    ③《孙中山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03页。
    ④高平主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250-269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1页。
    ①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载《李大钊文集》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9页。
    ②李大钊:“马克思的历史哲学与理恺尔的历史哲学”,载《李大钊文集》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57页。
    ③杨雅彬著:《近代中国社会学》(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9页。
    ①瞿秋白著:《社会科学概论》,上海:联合出版社1949年版,第4页。
    ②郑杭生、李迎生著:《中国社会学史新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59页。
    ③杨雅彬著:《近代中国社会学》(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5页。
    ④《李达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41页。
    ①李达著:《现代社会学》,上海:昆仑书店1929年版,第30页。
    ②郑杭生、李迎生著:《中國社会学史新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61页。
    ③高平主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271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74页。
    ④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思想理论界围绕当时中国社会的性质究竟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问题而展开的学术争论。论战的焦点是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此后又论及中国社会史问题和中国农村性质问题。这场争论进行了3次,历史上简称“三次中国社会性质论战”
    ⑤新生命派是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社会性质论战当中的派别之一。以陶希圣、周佛海等为代表,因其文章多发表于《新生命》月刊,故得名“新生命派”。该派否定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否认马克思主义适用于中国。
    ①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载《毛泽东选集》(合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625页。
    ②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载《毛泽东选集》(合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625-626页。
    ③谢平仄等著:《社会结构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26页。
    ④[英]戴维.麦克莱伦著:《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李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9页。
    ⑤高平主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275-276页。
    ①半无产阶级包括贫农、绝大部分半自耕农、店员和小贩等,是一个数量极火的阶级。他们遭受帝国主义、地主、商人、高利贷者以及资本家的残酷剥削,生活困苦,濒临破产的边缘,革命性很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半无产阶级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革命队伍的主力之一。
    ②高平主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274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0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8页。
    ⑤[英]戴维·麦克莱伦著:《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李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4页。
    ①谢平仄等著:《社会结构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7页。
    ③毛泽东所说的无产阶级,真正所指的是“尚未到场的”工人阶级的代表——中国共产党。参见:[英]戴维·麦克莱伦著:《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李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9页。
    ①高平主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275-276页。
    ②据统计,在1952年底,在全部国民收入中,国营经济占19.1%,集体经济占1.5%,公私合营经济占0.7%,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占6.9%,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占71.8%。可见,个体经济占有的比例非常高。
    ③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资料选编》第4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700-701页。
    ④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91-92页。
    ①郑杭生、李强、李路路等著:《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9页。
    ②卢汉龙等著:《新中国社会管理体制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页。
    ① 《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4页。
    ② 《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5页。
    ①谢平仄等著:《社会结构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27页。
    ②《毛洋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2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11、320页。
    ④谢平仄等著:《社会结构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25-326页。
    ①毛泽东对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做出了许多独创性的贡献,但对中国社会结构也做出了不正确的判断。如在他提出的“人越多越好”、“人多力量大”的错误思想和政策指导下,出现了两次人口高潮,形成了严重的人口问题。
    ②1956年10月19日,毛泽东在会见巴基斯坦总理苏瓦拉底时指出,要注意中间地带的重要性问题。他认为,中间地带包括从英国一直到拉丁美洲。这个地区的一边是社会主义阵营,另一边是美国。这个地带有最多的人口和最多的国家,包括有三种性质的国家。第一类是拥有殖民地的帝国主义国家,如英国、法国:第二类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国家,有的已经取得民族解放,有的还在争取民族解放;第三类是在欧洲的不拥有殖民地的自由国家。他还认为,在这些中间地带国家之间,存在着一些内部纠纷。这些纠纷应该用和平方法來解决。参见:李捷:《世界多极化趋势与毛泽东的三个世界划分理论》,北京:《当代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1期。
    ① 《毛洋东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600-601页。
    ①“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一口号的提出,是毛泽东继1959年庐山会议和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关于对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状况、主要矛盾错误的估计的进一步发展和升级,并随着“左”的错误的发展被不断强化。实践证明,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提法既不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也从没有起过积极的作用。
    ①钱平:《改革开放30年十大关键词》,北京:《政工研究动态》2008年第22期。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页。
    ①肖新发:《邓小平社会结构理论探析》,咸宁:《咸宁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1-162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2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0-111页。
    ⑤“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精辟论述,这一思想也体现了他的社会结构观念和对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继承,他强调社会结构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既要求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又要求不断完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使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①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宣传部:《以共同富裕思想和战略指导发展实践》,北京:《人民日报》,2004年10月26日第九版。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8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8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1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4页。
    ①《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71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9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8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8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4页。
    ③肖新发:《邓小平社会结构理论探析》,咸宁:《咸宁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④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09年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28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②这十六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包括: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关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关于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关于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思想;关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思想;等等。
    ③“三个有利于”和“三个代表”在价值理念上的统一性,从根本上说,就在于二者都把共产党人的价值活动同历史发展规律紧密结合起来。凡是有助于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就是先进的力量、先进的阶级、先进的政党。因此,发展生产力也就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最高利益,是他们的根本价值活动和价值追求。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社会全面发展的生动体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的根本目的。这一根本目的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相吻合,科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价值取向。 同样,在“三个代表”中首先要求我们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历史发展规律的遵循和把握,也深刻反映了我们党着眼于根本和长远来为人民谋利益的价值观。我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立党宗旨。
    ①王继宣:《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北京:《经济日报》2000年8月8日。
    ②江泽民: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 《人民日报》2002年11月8日。
    ③李葆珍:《试析江泽民的社会全面发展思想》,北京:《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第4期。
    ④中国共产党十六火以后,胡锦涛同志更加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把以人为本提到战略思想的高度,强调以人为本是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①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日报》2004年4月5日。
    ②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正确理解以人为本》,北京:《求是》2004年第10期。
    ③《江泽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2页。
    ④《江泽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1页。
    ⑤这是江泽民在1995年9月的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上讲话的一部分内容,在这次讲话中,他集中论述了十二大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速度和效益的关系;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关系;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关系;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的关系:收入分配中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这“十二大关系”,实际上都可以看作是一种调处社会结构的指导方法和基本原则。
    ⑥李连仲:《认真学习<江洋民文选>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北京:《经济日报》2006年8月31日。
    ①《江泽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07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09页。
    ③刘中起:《结构主义视阈下的中国社会转型与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当代转换》,兰州:《兰州学刊》2010 年第2期。
    ①《30年不变的时代呼声:坚持改革开放》,北京:《人民日报》2008年12月16日。
    ②笔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在社会经济发展面临巨大困难的情况下不得不做出的一种重大选择。从1950年代到1978年以前,中国基本上是一个封闭自守的经济体,与世界经济体系基本“绝缘”,特别是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这段时间,高度集中的经济列车在运行了20年后陷入了空前的泥潭。相关数据显示,从1958年到1978年,20年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不到4元,农民则不到2.6元,全社会的物资全面紧缺,企业活力荡然无存,社会阶层的收入分配结构几乎表现为绝对的平均主义(基尼系数一直低于0.2)。
    1李强著:《中国社会变迁30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62-63頁。
    2《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4页。
    3杨圣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北京《百年潮》2004年第3期。 ①杨圣明: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北京《百年潮》2004年第3期。
    ②这一阶段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农业方面,进一步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著力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工业方面,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工资改革是1985年的重要改革任务:对方开放方面,1984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深圳特区时做出了“特区足对外开放窗口”的讲话,进一步推动了开放。
    ③1989年6月之后,报刊上陆续出现批判“市场取向”、“市场化”、“市场经济”的文章。有的认为“市场经济就是取消公有制,这就是说,要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搞资本主义”。
    ④这一阶段采取的主要措施有:通货膨胀的出现及其治理:继续加深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资本市场开始起步并有所发展:新的社会保障体系开始运行;在对外开放方面,1989年春夏“政治风波”之后,由十西方的“制裁”,吸引外资有所下降,外贸增长不多。
    ⑤汪海波著:《中国经济发展30年:1978-2008》,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75-276页。
    ①实际上,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法,早在1979年12月26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副总裁吉布尼等人时就说过:“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参见:《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6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頁。
    ③《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6页。
    ④《江洋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8页。
    ⑤杨圣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北京《百年潮》2004年第3期。
    ①参见《十四大以來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20頁。该《决定》把党的十四大确定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进一步加以系统化、具体化,是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也是20世纪90年代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其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重火而深远的影响。
    ②毛传清: 《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六个阶段》,北京: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4期。
    ③杨圣明: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北京: 《百年潮》2004年第3期。
    ④《十六大以來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2页。
    ①罗谟鸿编著:《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14页。
    ②郑杭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成长中的中国社会学”,载《中国社会学年鉴1979-1989》,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版:郑杭生:《要研究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上海:《社会科学》1989年第5期。
    ③卢汉龙、彭希哲主编:《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56贝。
    ④Harrison, D. (1982) The sociology of modernization and Development, Academic Division of Unwin Hyman Ltd., p.56.
    ⑤郑杭生、李强、李路路等:《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南京:《学海》2003年第3期。
    ⑥“转型”与“转轨”等相对单一指向的概念不同,“转轨”常常被用来形容经济系统运行方式的改变,般指经济的运行方式从计划走向市场,即从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计划经济体制向以市场调节为主的市场经 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体制转轨作为一种特定的改革,是在原计划再分配经济体制国家发生的,即便是渐进式改革,也要求在相对有限的时程中完成制度创新,因为长时期的体制摩擦和规范真空会造成社会的失序。结构转型则是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必经的过程,往往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有可能真正改变一个国家在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中的位置。参见:“中国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组:《中国改革中期的制度创新与面临的挑战》,北京:《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1期。
    ①李培林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②袁方等著:《社会学家的眼光:中国社会结构转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34页。
    ①金耀基著:《从传统到现代》,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②卢汉龙、彭希哲主编:《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60页。
    ①郑杭生主编:《从传统向现代快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1994--1995)——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发展报告》,“前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②刘祖云:《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特征再探讨》,武汉:《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第6期。
    ③郑杭生著:《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社会学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④庞景军:《社会转型的功力和标志》,沈阳:《社会科学辑刊》1995年第4期。
    ⑤李培林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①刘祖云等著:《从传统到现代——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版。
    ②郑杭生等著:《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①李庆霞: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特点》,北京: 《人民日报》2005年7月18日。
    ②郑杭生主编:《从传统向现代快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1994--1995)——中國人民大学社会发展报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前言。
    ③中国人民大学的郑杭生教授提出了“社会转型度”和“社会转型势”这两个概念。社会转型度可分为速度、广度、深度、难度和向度五个次级概念。根据社会转型势的不同,可以把中国社会划分为优势级、中势级、弱势级等三级不同的转型地区。参见郑杭生:“社会转型理论的新视角:度与势”,载《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探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6-305页
    1《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09页。
    2卉子:《人与自然的关系》,乌鲁木齐:《新疆经济报》2007年1月11日。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7頁。
    ①吴清泉: 《论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法》,北京: 《光明日报》2004年10月26日。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1页。
    ③因此,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关系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地接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同样要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④吴清泉: 《论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法》,北京: 《光明日报》2004年10月26日。
    ⑤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3页。
    ①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7頁。
    1陈刚著: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意义》,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版,第154页。
    2《江泽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8页。
    ①张峰: 《把握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发挥政协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上海: 《学习参考资料》2009年第5期。
    ②张峰: 《把握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发挥政协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上海: 《学习参考资料》2009年第5期。
    ③《江洋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6页。
    ④温飞、李强:《如何实现“优化社会结构”和“扩大中等收入者比例”的战略》,北京:《新视野》2007年第3期。
    ①所谓主观阶层认同“向下偏移”是指人们对自我阶层的认同与其实际所处的社会阶层地位相比,存在着明显的自我主观判断下移的现象。这种向下的“偏移”并不是一种整体结构的偏移,而主要表现为自认为处于社会中层的人偏少,而自认为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数相对较多。例如,在美、法、德、意、澳、加、日等发达大国中,自认为处于社会“中层”的比例均在55%以上,高的接近69%,连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大国,也都在55%以上,较高的澳大利亚和新加坡均达到了70%以上,即便是较低的韩国亦达51%,而这一比例在中国的火城市却仅为46.9%。与此同时,国际比较中的另一个明显差异,是中国城市公众中认为自己处于社会“下层“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一般都低于5%,较低的澳大利亚和加拿大都低于3%,较高的韩国为9%,意大利为8%,印度为7.5%。但在中国的大城市,认为自己处于社会“下层”的人群比例达到了14.6%,比例之高是很罕见的。这种现象的存在,会在很火程度上导致阶层之间冲突的加剧。
    ②李培林:《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研究》,上海:《社会》2005年第1期。
    ③官员作为高收入、高权力的代表在贫富差距迅速拉火,民众仇富心理日渐发育的背景下,很容易成为被指责和敌视的对象。中国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带来了社会失范,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的往往就是官员腐败现象从生,一些人利用于中职权非法致富的行为导致了公众对此的极度愤恨。在日常生活干部与群众的互动中,有些干部不谋其事却在其位,往往站在民众利益的对、Z面,由此很容易引发干群之间的冲突。
    ④这一冲突主要体现在:资方工资拖欠、恶劣的工作环境、医疗报销、招工与解聘都是容易引起劳资纠纷的领域。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劳动力市场和整个资本运作市场都缺乏制度化强有力的规范和制约,这就使得许多企业在社会失范的条件下钻了制度的空了。
    ⑤有关资料请参阅:《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版。
    1文军:《社会分化与整合及其对中国社会稳定的影响》,天津:《理论与现代化》2000年第12期。
    2文军、朱士群:《分化与整合:加速转型期中國社会稳定性分析》,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2期。
    1[德]沃尔夫冈·查普夫著:《现代化与社会转型》,陆宏成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51页。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987页。
    ②江洋民著: 《全面建改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③《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北京: 《人民日报》2004年9月27日。
    ④《决定》要是一个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不仅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也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
    ⑤《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6页。
    ①和经纬:《构建和谐社会与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②文军、杜玉华:《结构的合理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从社会结构的分化与整合看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上海:《理论文萃》2005年第5期。
    ③和经纬:《构建和谐社会与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①陈锡喜: 《马克思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南昌: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②华东师范火学陈锡喜教授认为,如果单纯从文本的角度來看,马克思主义理论并没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直接的理论基础,但为我们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目标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主要源于实践根据,但它为我们深化对社会主义特征的认识,丰富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理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页。
    ①刘春雷、高振芹:《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莱阳: 《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5页。
    ④李连仲:《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北京:《民主与科学》2001年第4期。
    1 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载《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850页。
    2 《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4页。
    3 陈国良、张振助、徐坚成、高书国:《未来50年分三个阶段实现从追赶到超越》,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282535.htm.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0》(光盘版),20-1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和专任教师情况(2009年);国家统计局编:《新中国60年:1949-2009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版,第671页。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0》(光盘版),20-2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学生情况(2009年);国家统计局编:《新中国60年:1949-2009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版,第676页。
    ③教育部:《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edu.cn/,2010年8月3日。
    ④刘春雷、高振芹:《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莱阳:《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①郝孚逸: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社会建设》,武汉: 《理论月刊》2006年第1期。
    ②。胡锦涛:《深刻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北京:《人民日报》2005年2月20日。
    ③柴秀波:《意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视野》,北京:《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第6期。 ①李培林:《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研究》,上海:《社会》2005年第1期。
    ②胡锦涛曾强调指出,要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这一重要论断,不仅体现了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思想指导,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和谐建设的强大动力。只有让全体人民共享和谐社会建设成果,才能更好地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和谐社会建设。
    ③笔者认为,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要真正解决好人与社会的矛盾,做到全体人民的共建共享,就必须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民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全体民众能够在共建共享的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过上幸福而快乐的生活。
    ①陆学艺:《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结构的调整》,南京:《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②陈爱祖、林雪峰、王臣、唐雯:《构建和谐社会的结构原理》,南宁:《改革与战略》2006年第3期。
    ①政治制度是指社会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组织政权,包括国家的组织形式、管理形式以及选举制度、人们行使政治权利的制度:法律制度是指国家制定法律、执行法律和遵守法律的各项制度等。
    ②闾小波主编:《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2页。
    ①朱力:《对“和谐社会”的社会学解读》,南京:《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②黄家海主编:《社会学家谈和谐社会》,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③ 《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22页。
    ①许俊达等著:《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形态论》,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年版,第51页。
    ①在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理论研究中,社会形态理论至今一直足一个争论不休的热点问题。很多学者认为马克思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既缺乏充分的文本依据,也没有世界性的普遍的事实依据作支撑。但笔者认为,马克思在论述所有制形态时还是存在上述五种社会形态的表述的。对此,笔者已经在第三章相关内容中作了详细论述,在此不再赘述。
    ②洪光东: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以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为视角》,北京:《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010年第1期。
    ①洪光东: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以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为视角》,北京:《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第1期。
    ②韩庆祥著:《面向“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41页。
    ③王桂泉、田鹏颖:《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与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沈阳:《辽宁火学学报》1991年第5期。
    ④王雯娜: 《两种社会形态的离散与聚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解》,石家庄: 《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2期。
    ①洪光东:《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北京:《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第1期。
    ②[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茹:《社会的构成》,李康、李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89页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田佑中、刘江涛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77页。
    ②本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农村司的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该调查报告范围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和7100多个行政村的农民工。
    1蔡成效: 《社会关系生产和社会生产系统研究》,武汉: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俞吾金:《作为全面生产理论的马克思哲学》,北京:《哲学研究》2003年第8期。
    2方世南:《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深刻意蕴与当代价值——试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北京:《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年第3期。
    3《马克思思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页。
    ①岳经纶、陈洋群、韩克庆主编:《中国社会政策》,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2页。
    ②该报告还显示,中国现在已有1.900位十亿富豪和140位百亿富豪。中国千万富豪的平均年龄为39岁,亿万富豪的平均年龄为43岁。他们比国外富豪要年轻15岁,并且财富增长的速度更快。男女比例为7:3。主要从事房地产业和制造业;其财富來源以投资回报和企业所有权为主。
    ③敬志伟:《完善利益协调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北京:《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④向德平、陈琦:《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福州:《理论参考》2005年第3期。
    1吴佩芬:《论利益协调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北京:《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5期。
    2范铁中: 《利益协调: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与路径》,长沙: 《求索》2007年第6期。
    3李海玉:《试论社会控制与构建和谐社会》,成都:《毛泽东思想研究》2007年第6期。
    1孙立平著:《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2胡锦涛:《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人民网:http://tv.people.com.cn/GB/166419/13958766.html,2011-2-19
    3邓伟志主编:《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0页。
    4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87页。
    1邓伟志主编:《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5页。
    ①事实上为了更加准确地理解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科学性及其影响,在开展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研究之前,笔者曾对西方社会结构理论诸多流派的不同文献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和梳理,并归纳和总结了大约5万字的有关“西方社会结构理论的演变及其影响”的读书报告。原本想单独开辟一章來讨论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对其他西方社会结构理论的影响,但考虑到博士论文的篇幅所限以及更加凸显研究主题的需要,在听取许多专家的大量意见后,笔者没有把这部分的内容单列成章放在本文中。但在此总结部分,笔者认为还是非常有必要对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做一个简单的比较分析。
    ②高宣扬著:《当代社会理论》(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0页
    1朱力:《我国社会整台机制的转换——兼论“和谐社会”的理念》,南京:《学海》2005年第1期。
    1桑玉成:《论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上海:《复旦学报》2005年第4期。
    2王尚银:《社会结构的层次性与深层次和谐问题的提出》,长沙:《求索》2007年第9期。
    1杜玉华:《社会结构与和谐社会——从社会结构的分化与整合看和谐社会的构建》,上海:《党政论坛》2005年第10期。
    2郑杭生、赵文龙:《社会学研究中“社会结构”的含义辨析》,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6期。
    1陈锡喜:《认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论断的方法论及理论内涵》,上海:《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1期。
    1彭劲松:《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与社会整体文明建设》,武汉:《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5期。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一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三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36、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列宁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列宁全集》第29、30、3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列宁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列宁全集》第1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列宁全集》第2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斯大林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毛泽东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毛泽东选集》(合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毛泽东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邓小平文选》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江泽民文选》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资料选编》第4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江泽民著: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李达著: 《李达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李达著: 《现代社会学》,上海:昆仑书店1929年版。
    费孝通著: 《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孙中山著:《孙中山选集》上、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李大钊著: 《李大钊文集》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瞿秋白著: 《社会科学概论》,上海:联合出版社1949年版。
    [美]阿尔文·托夫勒著:《第三次浪潮》,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
    [美]戴维·波普诺著:《社会学》(第十版),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丹尼尔·贝尔著: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高铦、王宏周、魏章玲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
    [美]弗雷德里克·杰姆逊著:《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L·米都斯著:《增长的极限》,李宝恒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美]罗伯特·K·默顿著:《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美]乔纳森·H.特纳著: 《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范伟达主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美]乔纳森·H.特纳著:《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6版)(下),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美]乔纳森·H.特纳、简·斯戴兹著:《情感社会学》,孙俊才、文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
    [美]T·帕森斯著:《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梁向阳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美]T·帕森斯著:《社会行动的结构》,彭刚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美]伊恩·罗伯逊著:《社会学》(上册),黄育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美]约翰·杜威著:《哲学的改造》,张颖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 《社会的构成》,李康、李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 《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文军、赵勇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田佑中、刘江涛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英]伯尔基著:《马克思主义的起源》,伍庆、王文扬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英]戴维·麦克莱伦著: 《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李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英]杰西·洛佩慈、约翰·斯科特著:《社会结构》,允春喜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英]卡尔·波普尔著:《开放社会及其敌人》,陆衡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英]罗素等著:《历史的话语: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英]欧文著:《欧文选集》第1、2卷,柯象峰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英]帕特里克·贝尔特著: 《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英]亚当·佛格森著:《市民社会史论》,林本椿、王绍祥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英]亚当·斯密著: 《国富论》,杨敬年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法]阿尔都塞著: 《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法]埃米尔·涂尔干著: 《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
    [法]埃米尔·涂尔干著:《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渠东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法]保尔·拉法格著: 《思想起源论》,罗大纲译,北京:三联书店1963年版。
    [法]保尔·拉法格著:《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王子野译,北京:三联书店1965年版。
    [法]保尔·拉法格著:《拉法格文选》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法]赫伯特·马尔库塞著:《爱欲与文明》,黄勇、薛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法]赫伯特·马尔库塞著:《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法]卢梭著:《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法]圣西门著:《圣西门选集》第1卷,董果良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德]费尔巴哈著: 《黑格尔哲学批判》,王太庆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58年版。
    [德]费尔巴哈著: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荣震华等译,华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德]哈贝马斯著:《交往行动理论》第一、二卷,曹卫东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
    [德]哈贝马斯著:《交往与社会进化》,洪汉鼎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
    [德]黑格尔: 《法哲学原理》,范杨、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德]卡尔·柯尔施著:《卡尔·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阶级运动》,熊子云、翁廷真译,重庆:重庆出版1993年版。
    [德]马克斯·韦伯著:《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德]沃尔夫冈·查普夫著: 《现代化与社会转型》,陆宏成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俄]《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3、4卷,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版。
    [意]安东尼奥·拉布里奥拉著:《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杨启淩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匈]卢卡奇著:《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瑞士]皮亚杰著:《结构主义》,倪连生、王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版。
    [日]富永键一著:《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波兰]沙夫著: 《结构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袁晖、李绍明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陈占安主编:《党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陈先达著:《走向历史的深处:马克思历史观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陈刚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意义》,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版。
    陈锡喜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新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陈锡喜、龚咏梅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概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陈锡喜主编:《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陈新汉编著:《怎样认识社会——社会调查的理论与方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程伟礼主编:《寻求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起点》,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
    程伟礼、戴雪梅等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史》,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年版。
    邓伟志主编:《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邓伟志主编:《社会学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版。
    丁水木等著:《社会稳定的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社会稳定机制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冯景源著:《人类境遇与历史时空:马克思<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风笑天著:《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三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丰子义著:《发展的反思与探索—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阐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高平主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
    高宣扬著: 《当代社会理论》(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韩庆祥著: 《面向“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郝海、踪家峰著: 《系统分析与评价方法》,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何建章主编:《当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分层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候均生著:《西方社会学思想进程》,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黄凤炎、张战生著: 《反思与超越——马克思的思想轨迹》,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年版。
    黄家海主编:《社会学家谈和谐社会》,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胡伟等著: 《现代化的模式选择—中国道路与经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贾春增著: 《当代苏联社会学(1917-1989)》,北京:时事出版社1992年版。
    金观涛、唐若听编著:《西方社会结构的演变》,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金耀基著:《从传统到现代》,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李惠斌、薛晓源主编:《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报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李路路、王奋军著: 《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结构及其变革》,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李培林著: 《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李强著: 《中国社会变迁30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李幼蒸著:《结构与意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刘迥忠著:《马克思的方法论与系统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刘军宁等编:《公共论丛: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刘少杰主编:《当代国外社会学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刘新宪、朱道立著:《选择与判断——AHP(层次分析法)决策》,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0年版。
    卢汉龙等著:《新中国社会管理体制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卢汉龙、彭希哲主编:《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卢娟著:《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现时代》,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流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陆学艺主编:《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陆学艺主编:《社会学》,北京: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
    闾小波主编:《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罗谟鸿编著: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聂锦芳著:《清理与超越—重读马克思文本的意旨、基础与方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潘小娟、张辰龙主编:《当代西方政治学新词典》,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潘维主编:《中国模式:解读人民共和国的60年》,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庞卓恒著:《唯物史观与历史科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孙立平著:《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孙立平著:《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唐晓勇、谭贵全著:《当代中国哲学改革与发展》,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汪海波著: 《中国经济发展30年:1978-2008》,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王东著:《马克思学新奠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王家范著:《中国历史通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王晶雄、王善平著:《社会发展:反思与超越》,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
    王莲芬、许树柏著: 《层次分析法引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王同亿主编: 《英汉辞海》,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8年版。
    韦诚著: 《方法论系统引论》,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文军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代转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文军主编:《西方社会学经典命题》,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吴彤著:《多维融贯:系统分析与哲学思维方法》,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版。
    吴元樑著: 《社会系统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吴增基、吴鹏森、苏振芳主编: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二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夏基松著: 《波普哲学述评》,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谢立中编: 《西方社会学经典读本》上、下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谢平仄等著:《社会结构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熊贵彬著:《国家权力与社会结构视野下的农民工城市化》,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
    徐崇温著:《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徐崇温主编、陈学明编著:《哈贝马斯的“晚期资本主义”论述评》,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许俊达等著:《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形态论》,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年版。
    许欣欣著:《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流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杨雅彬著: 《近代中国社会学》上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于海著:《西方社会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俞可平主编: 《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俞吾金著: 《意识形态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俞忠英著:《<资本论>的整体方法探讨》,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袁贵仁主编:《对人的哲学理解》,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版。
    袁方等著:《社会学家的眼光:中国社会结构转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岳经纶、陈泽群、韩克庆主编: 《中国社会政策》,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翟铁鹏著:《马克思社会研究方法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张宇著:《转型政治经济学—中国经济改革模式的理论阐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赵修义、童世骏著:《马克思恩格斯同时代的西方哲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8年版。
    郑杭生著: 《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探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郑杭生、刘少杰主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郑杭生、李路路等著:《当代中国城市社会结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郑杭生、李迎生著:《中国社会学史新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郑杭生等著:《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郑杭生、李强、李路路等著:《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郑杭生主编: 《从传统向现代快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1994-1995)——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发展报告》,“前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郑杭生著:《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社会学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郑杭生主编:《中国社会结构变化趋势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版。
    郑忆石著:《马克思的哲学轨迹》,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钟金洪主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思想》,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版。
    周沛、孙霞著:《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想史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周琪著:《当代西方社会结构——理论与现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周穗明、王玫等著:《西方左翼论当代西方社会结构的演变》,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周晓虹著: 《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周志山著:《马克思社会关系理论及其当代意义》,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版。
    周志山著:《整合与构建—马克思“和谐社会”解读》,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 社2008年版。
    邹东涛主编:《发展和改革蓝皮书: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报告NO. 3金融危机考验中国模式(2008~201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社会学思想》试编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组: 《马克思主义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北京: 《人民日报》2004年9月27日。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 《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改革开放繁荣发展:中国社会发展和依法治国的实践与探索》,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柯金良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中国统计年鉴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新中国60年:1949-2009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版。
    《2009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版。
    《2008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社会学年鉴1979-1989》,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版;
    《辞海:中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
    《辞海:增补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
    Alexander,J.C., The Antinomies of Classical Thought: Marx and Durkheim, Vol.2,
    Theoretical logic in Sociology, Berkeley, Los Angeles, 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2.
    Althusser,L,Balibar,E., Reading Capital,London:New Left Books,1970.
    Giddens,A. New Rules of Sociological Method, Cambridge:Polity Press,1993.
    Giddens,A. 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Cambridge:Polity Press,1984.
    Blau, P., Structural Contexts of Opportunities,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4.
    Blau,P. A, Macrosocilogical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7.
    Coulter J.ed., Ethnomethodological Sociogy, Edward Elgar,1990.
    Garfinkel H., Studies in Ethnomethodology, Englewood Cliffs,1967.
    Gouldner A.W., The Coming Crisis of Western Sociology, New York:Basic Books, 1970.
    Harrison D., The Sociology of Modernization and Development, Academic Division of Unwin Hyman Ltd.,1982.
    Heritage,J., Garfinkel and Ethnomethodology, Polity,1984.
    Craib,I. Anthony Giddens, London:Routledge Press,1992.
    Weber,M. Economy and Society, University of Califorlia Press,1978.
    Pandey Rajendra,Mainstream Traditions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 Theory:Marx, Weber, Parato, New Delhi:New Delhi Mittal Pub.,1989.
    Parsons T., Social System, New York: Free Press,1951.
    Rostow W.W., 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 Cambridge, Engla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1.
    W.G. Runciman,'What is structuralism?'in Sociology in its Pla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0.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orgram, The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10.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日报》2002年11月8日。
    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日报》2004年4月5日。
    胡锦涛:《深刻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北京: 《人民日报》2005年2月20日。
    《2009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超过50%》,广州: 《南方都市报》2010年11月19日。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表明我对世界GDP增长贡献第二》,北京:《市场报》2007年10月12日。
    艾英时:《学习马列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原则》, 《空军政治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
    白立强: 《究竟是“社会国家化”还是“国家社会化”?——从马克思“国家—社会”结构理论看当代中国“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哈尔滨:《理论探讨》2007年第2期。
    [英]鲍勃·米尔沃德著: 《马克思的方法》,黄文前编,北京: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3期。
    [英]鲍勃·米尔沃德著黄文前编译: 《马克思的方法》,北京: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3期。
    包智明:《论社会结构及其构成要素》,沈阳:《社会科学辑刊》1996年第5期。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正确理解以人为本》,北京:《求是》2004年第10期。
    蔡成效: 《社会关系生产和社会生产系统研究》,武汉: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柴秀波:《意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视野》,北京:《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第6期。
    陈爱萍:《论拉布里奥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诠释及其当代启示》,北京:《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2期。
    陈爱祖等: 《构建和谐社会的结构原理》,南宁: 《改革与战略》2006年第3期。
    陈锡喜: 《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及其意识形态根据和核心话语》,上海:《探索与争鸣》2010年9期。
    陈锡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北京: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第5期。
    陈锡喜: 《马克思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南昌: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陈锡喜:《认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论断的方法论及理论内涵》,上海:《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1期。
    崔战利:《重新认识马克思关于现代社会阶级结构的理论》,西安: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第8期。
    段毅、宫敬才: 《面对青年马克思的研究:阿尔都塞如是说》,保定:《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6期。
    杜玉华、文军: 《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治理》,上海: 《城市管理》2008年第5期。
    杜玉华: 《社会结构与和谐社会——从社会结构的分化与整合看和谐社会的构建》,上海: 《党政论坛》2005年第10期。
    方世南: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深刻意蕴与当代价值——试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北京: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年第3期。
    高飞乐:《马克思社会形态演进理论的逻辑结构探析》,福州:《福建论坛》1999年第6期。
    郭书田、刘纯彬著: 《失衡的中国》,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韩美群: 《马克思文化概念的多维透视》,武汉: 《江汉论坛》2007年第3期。
    韩民青:《社会结构的双重性与社会利益结构的演变》,济南:《东岳论丛》2009年第7期。
    韩毅、刘怀玉:《马克思“从抽象到具体”的科学方法论的历史原像与当代解读》,南京: 《学海》2008年第5期。
    韩永进:《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之生态阐释》,北京:《哲学研究》2010年第11期。
    郝孚逸: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社会建设》,武汉: 《理论月刊》2006年第1期。
    郝相钦:《试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演变的研究》,成都:《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1期。
    和经纬:《构建和谐社会与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洪光东:《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以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为视角》,北京: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第4期。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课题组:《改革开放与我国社会结构变化刍议》,武汉:《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黄百炼:《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理论》,长沙: 《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1988年第6期。
    黄刚: 《社会建设与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创新》,重庆: 《探索》2009年第3期。
    黄颂、肖海林:《战后西方社会分层理论视野中的马克思和韦伯》,太原:《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黄沁茗:《普列汉诺夫的社会结构“五层次论”的理论蕴涵及历史与现实意义》,武汉: 《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卉子: 《人与自然的关系》,乌鲁木齐: 《新疆经济报》2007年1月11日。
    贾贵生:《马克思社会经济结构理论初探》,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
    姜怀忠:《马克思主义阶级关系理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封: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靳辉明:《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6月15日。
    景中强: 《马克思的社会生产理论与唯物史观》,开封: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敬志伟:《完善利益协调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北京:《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赖志凌、纪真: 《中国现代化的社会结构转型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福州: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2期。
    李葆珍:《试析江泽民的社会全面发展思想》,北京:《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第4期。
    李海玉: 《试论社会控制与构建和谐社会》,成都: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7年第6期。
    李杰:《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不适用了吗——从现实社会结构进化理论与实践看 与此相反的结论》,昆明: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李捷:《世界多极化趋势与毛泽东的三个世界划分理论》,北京:《当代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1期。
    李连仲: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北京: 《民主与科学》2001年第4期。
    李明华: 《普列汉诺夫的社会结构理论初探》,武汉:《江汉论坛》1982年第8期。
    李庆霞:《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特点》,北京:《人民日报》2005年7月18日。
    李培林:《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研究》,上海:《社会》2005年第1期。
    李培林: 《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
    李颖姣:《经验与必然:马克思的方法论研究》,曲阜: 《齐鲁学刊》2006年第5期。
    林辉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社会稳定思想探微》,昆明:《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6期。
    梁漱溟: 《中国文化要义》, 《梁漱溟全集》(第三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81页。
    梁漱溟: 《中国文化要义》, 《梁漱溟全集》(第三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梁英:《论邓小平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石家庄:《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9期。
    柳德雄: 《论“三个代表”与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武汉:《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刘华: 《文明的批判——亚当·弗格森及其<文明社会史论>》,上海: 《历史教学问题》2004年第5期。
    刘谨: 《构建社会学理论的哲学方法论》,武汉: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刘中起:《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转换的时代价值——一种结构主义的分析》,上海: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刘中起:《结构主义视阈下的中国社会转型与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当代转换》,兰州: 《兰州学刊》2010年第2期。
    刘仲翔: 《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学的理论回应》,哈尔滨: 《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刘祖云: 《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特征再探讨》,武汉:《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第6期。
    刘爽:《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理论》,广州:《现代哲学》1995年第3期。
    刘志彪:《马克思的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与当代经济危机》,南京:《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鲁克俭: 《马克思研究方法的两次转向及其现代意蕴》,西宁: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卢明: 《拉布里奥拉唯物史观形成的思想轨迹》,沈阳: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4期。
    陆学艺: 《没有社会结构改革难以实现现代化》,上海: 《社会科学报》2010年12月23日。
    陆学艺:《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结构的调整》,南京:《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罗锦芬: 《试论马克思研究社会历史的整体论方法》,韶关: 《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7期。
    庞景军: 《社会转型的动力和标志》,沈阳: 《社会科学辑刊》1995年第4期。
    彭芙蓉:《从社会结构理论的视角看和谐社会的建构》,兰州:《发展》2009年第3期。
    彭劲松: 《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与社会整体文明建设》,武汉:《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5期。
    钱平: 《改革开放30年十大关键词》,北京: 《政工研究动态》2008年第22期。
    任长平:《30年不变的时代呼声:坚持改革开放》,北京:《人民日报》2008年12月16日。
    全燕黎:《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武汉:《社 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6期。
    桑玉成: 《论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上海: 《复旦学报》2005年第4期。
    盛红: 《邓小平的社会结构思想及其现实价值》,淮阴: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宋林飞: 《中国“三大模式”的创新与未来》,南京: 《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宋一夫:《历史结构与现实结构的二重论—马克思社会结构论新探》,北京:《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年第3期。
    孙承叔: 《一种被忽视的生产》,哈尔滨: 《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4期。
    孙国栋、吴家华:《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当代思考》,淮南:《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孙立平:《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及其分析模式的转换》,南京:《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田丰: 《全球化趋势与马克思的方法论》,广州: 《学术研究》2001年第6期。
    王桂泉、田鹏颖:《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与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沈阳:《辽宁大学学报》1991年第5期。
    王继宣:《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北京:《经济日报》2000年8月8日。
    王雯娜:《两种社会形态的离散与聚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解》,石家庄:《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2期。
    王尚银: 《社会结构的层次性与深层次和谐问题的提出》,长沙: 《求索》2007年第9期。
    汪晓莺:《马克思主义总体性方法与科学发展观方法论价值研究》,北京:《求实》2010年第2期。
    文军: 《农民市民化》,广州: 《开放时代》2009年第8期。
    文军:《社会分化与整合及其对中国社会稳定的影响》,天津:《理论与现代化》,2000年第12期。
    文军、杜玉华:《结构的合理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从社会结构的分化与整合看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上海:《理论文萃》2005年第5期。
    文军、朱士群: 《分化与整合:加速转型期中国社会稳定性分析》,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2期。
    温飞、李强:《如何实现“优化社会结构”和“扩大中等收入者比例”的战略》北京: 《新视野》2007年第3期。
    温士兴: 《论保尔·拉法格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北京: 《前沿》2008年第11期。
    吴佩芬:《论利益协调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北京:《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5期。
    向德平、陈琦: 《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福州: 《理论参考》2005年第3期。
    肖新发: 《邓小平社会结构理论探析》,咸宁: 《咸宁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肖新发: 《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与“三个文明建设”》,武汉: 《高等函授学报》2005年第1期。
    肖新发: 《邓小平社会结构理论探析》,咸宁: 《咸宁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邢媛: 《贝尔的社会思想与马克思的影响》,太原: 《理论探索》2005年第5期。
    徐高潮:《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对工业革命经济社会发展的阐释》,天津:《历史教学》2008年第12期。
    徐冠军:《对中国二元社会结构理论认知的反思》,沈阳:《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徐岩: 《论和谐社会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价值》,哈尔滨: 《世纪桥》2010年第15期。
    徐以升: 《关注外汇储备来源的稳定性》,上海: 《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3月28日。
    杨果林: 《论“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郑州: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杨亮才、杨鹏亮:《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及其现代转换》,榆林:《榆林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叶克林:《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再探》,南京:《学海》1992年第2期。
    殷民娥: 《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与当前“三元社会”》,合肥: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尹效国:《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郑州: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4期。
    于秋华:《解读斯密和马克思的劳动分工理论》,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俞吾金: 《马克思时空观新论》,北京:《哲学研究》1996年第3期。
    俞吾金:《论马克思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之间的关系》,北京: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年第6期。
    俞吾金: 《作为全面生产理论的马克思哲学》,北京:《哲学研究》2003年第8期。
    张峰:《把握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发挥政协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上海:《学习参考资料》2009年第5期。
    张建君: 《中国模式的转型逻辑与理论创新》,长春: 《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0期。
    张乃和: 《社会结构论纲》,长春: 《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1期。
    张玉先:《马克思的“三农理论”与我国城乡差别》,北京:《商场现代化》2010年第7期。
    张云飞:《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结构向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张云飞:《论马克思的史前社会结构理论》,武汉:《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第9期。
    张兆曙、蔡志海:《结构范式和行动范式的对立与贯通——对经典社会学理论的回顾与再思考》,南宁: 《学术论坛》2004年第5期。
    赵丽华: 《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逻辑结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构建》,武汉: 《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9期。
    赵一红:《马克思东方社会结构理论:“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扬弃》,武汉: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2年第5期。
    郑杭生、赵文龙:《社会学研究中“社会结构”的涵义辨析》,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郑杭生、杨敏:《社会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与拓展——简析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学理论研究中的意义》,北京:《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2期。
    郑杭生: 《要研究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上海: 《社会科学》1989年第5期。
    郑杭生:《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中国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组:《中国改革中期的制度创新与面临的挑战》,北京: 《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1期。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宣传部:《以共同富裕思想和战略指导发展实践》,北京:《人民日报》2004年10月26日。
    钟明华、范碧鸿:《吉登斯结构化理论对马克思社会历史观的“解构”与误解》,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1期。
    周穗明:《后马克思主义关于当代西方阶级与社会结构变迁的理论述评》(上),北京: 《国外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周穗明:《后马克思主义关于当代西方阶级与社会结构变迁的理论述评》(下),北京: 《国外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周穗明:《20世纪90年代新马克思主义的多元社会结构理论评析》,北京: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周穗明:《新马克思主义的西方阶级和社会结构演变理论》,北京: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6年第2期。
    周志山:《从分离与对立到统筹与融合——马克思城乡观及其现实意义》,北京:《哲学研究》2007年第10期。
    朱春燕: 《马克思发展问题研究的方法论启示》,武汉: 《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1期。
    朱力: 《对“和谐社会”的社会学解读》,南京: 《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庄绪策等: 《不容遗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北京: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2期。
    胡锦涛:《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人民网:http://tv.people.com.cn/GB/166419/13958766.html。
    《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教育部网:http://www.jyb.cn/info/jytjk/201008/t20100803_379546.html。
    顾瑞珍、白振: 《200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新华网: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00604/043138.shtml。
    胡晶晶、曾国安:《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演变、成因、影响与调节政策选择》,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网站:http://cedr.whu.edu.cn/cedrpaper/200632293828.pdf
    陈国良等: 《未来50年分三个阶段实现从追赶到超越》,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282535.htm
    刘靖北: 《中国国际地位:从地区大国到世界大国》,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theory.people.com.cn/GB/10957102.html。
    万军: 《回首30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化》,中国网:http://news.sina.com.cn/c/2008-12-02/105516767262.shtml。
    张小冲: 《中国GDP占全球8%,消耗世界18%能源》,人民网:http://dt.people.com.cn/GB/191548/200321/12503839.html。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精品课,广东金融学院网站:http://bm.gduf.edu.cn/skb/liangke/makeshizhexue/zhuyao/8.ht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