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正典”与误读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从建筑的理解出发,发现在建筑文本的解释中一直存在着对于真理解释唯一性的讨论。正如现代主义建筑在自然科学的巨大影响下所产生的独断论的倾向一直被后现代主义者所反思一样。那么对于建筑文本的解释是否有章可循,抑或根本就不曾存在所谓的真理。这里笔者一方面引入了文学理论中关于文本解释的“正典”与误读辩证思考的方法,另一方面借助在解释学哲学所展现的不同的视域中的建筑文本解释,完成了从建筑学内、外两个方向对于建筑文本解释自身的反思。
     论文最初梳理了解释学历史上的四个时期,针对不同时期解释学所关注的主要范畴和相关方法,结合建筑学自身的学科特征,创造性的将建筑文本的解释定义为在“形、意、用、道”四个视域下的解释活动。进而本文从解释学与建筑学相结合所产生的具体解释视域进行分析。这一过程是沿着由初级向高级,由现象向本质的探索展开的。一、在古典解释学所提供的建筑“形”的视域中,应用“符号逻辑方法”和“语言修辞方法”对建筑的形式发生、演化做出假设以至对建筑形式未来的走向进行了展望;二、在一般解释学的所构建的关于作者意图、读者意味与文本意蕴的讨论视域下,完成了建筑“意”的考察;三、在此在解释学的帮助下,发现在“用”的视域中建筑解释的存在论价值;四、哲学解释学为我们呈现了近乎玄学的“道”的视域,并在解释之“道”的指引下,区分了建筑文本解释中的“正典”与误读。同时创造性的确立了建筑文本的误读在解释中的地位。
     最后我们还是要强调,尽管解释哲学与建筑学的结合是以解释学自身的发展历程为轴线。但并不意味着,在“形、意、用、道”四个视域中的建筑文本解释本身具有显著的等级差别,这也是笔者引入“视域”作为基本概念的初衷。本文的另外一个焦点在于揭示:如果我们从各自的解释视域出发,所得到的解释结果异于他者而被互相指责为误读时,那并不意味着解释的失败,而这样的事实向我们展示的正是“解释”的开始。
Starting from the understanding of architecture, we found the interpretation ofthe building text has been to exist the discussion of uniqueness for the truth explained.However, under the great influence of the natural sciences, the modern architecture ofthe dogmatism produced has been a tendency by the post-modernist reflection. Sowhether had the rule-based interpretation of the building text, or never existed in theso-called truth. Here I introduce "canon" and the misreading of dialectical thinkingabout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text on literary theory.on the other hand with thehermeneutics and philosophy showed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building text in thedifferent horizons, completed the interpretation themselves of the building text forreflection from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directions of the architecture.
     First,the papers cardings the hermeneutics history of the four periods.Fordifferent periods of hermeneutics main areas of concern and related methods, wecombined with archite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subjects, creative interpretation ofthe building text delimit the interpretation activities in the four horizons of "form,meaning, function,‘dao’". This article begins with analyzing the specific explanationhorizon produced by combining hermeneutics and architecture. And this processstarted from the primary to senior, from the phenomenon to explore the nature. Firstly,in the architecture "form" horizon provided by the classical hermeneutics, applicationof "symbolic logic method" and "language rhetoric"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to make assumptions, follow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the present and future were review and outlook. Nextly, in the discussion horizonahout the author intention,the reader meaning and the text means constructed by thegeneral hermeneutic, we completed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architecture"meaning".Then followed in the help of the existentialism, we found the existencesignificance of the architecture interpretation in the "function" horizon.Lastly, thenear-metaphysical "dao" as the domain showed by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and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dao",the "canon" and misreading in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building text are distinguished. At the same time the positionof misreading the building text in hermeneutics is creative established.
     Finally, we want to emphasize that though to explain the combination ofphilosophy and architecture is based on its own course of development ofhermeneutics as the time axis. But that does not mean that in the four horizons of" form, meaning, function,‘dao’",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building text has asignificant level difference, which is also the author introduces "horizon" as a basicconcept in mind. Another focus of the papers is to reveal that if by our ownexplanation horizon we get the explained results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others.If itwas defined as a misreading, that does not mean the failure of interpretation, on theother side,the fact tell us that is just the beginning of the interpretation.
引文
①陈志华.艰难的探索——读《理性与浪漫的交织》[J].新建筑.1988(4):44.
    ①郑时龄著.建筑批评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7.
    ②[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475.
    ①[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480.
    ①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1.
    ①陈海飞著.解释学基本理论研究[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10.
    ②[德]伽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227、228.
    ①[德]伽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256、257.
    ②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11.
    ②[德]施莱尔马赫《诠释学讲演》载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59.
    ③[德]施莱尔马赫《诠释学讲演》载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55、56.
    ④[德]施莱尔马赫《诠释学讲演》载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55、56.
    ⑤[德]狄尔泰《解释学的起源》载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91、92.
    ①[德]伽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256、257.
    ②[德]伽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256、257.
    ③[德]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42.
    ①陈海飞著.解释学基本理论研究[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37.
    ②[德]伽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137.
    ③[德]伽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139.
    ④[德]伽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158.
    ①[德]伽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61.
    ②[德]伽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78.
    ③[德]伽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78.
    ④[德]伽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55.
    ①[德]伽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76.
    ②[德]伽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87.
    ③[德]伽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93.
    ④[德]伽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85.
    ⑤[德]伽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8.
    ④载于《易传》
    ①[德]伽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81.
    ②休·奥尔德西-威廉斯著,当代仿生建筑,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3.
    ①[瑞士]费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M].裴文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14.原文:语言不是以一组预先界定的符号出现的,不然就只要研究它们的意义和安排就足够了。它是一个难以区分的整体,在这里:单单凭着留意和习惯,我们就可以找到诸多特别的要素。语言的单位并不具有任何特殊的声音性质,我们可以给它的惟一的界定如下:语言的单位是一段音响,是某种概念的符号施指。它不包括语链之中的前后因素。
    ②音响形象并不是物质声音,即纯物理的事物,而是这一声音的心理印记,是用以证实我们音响形象的心理性质理念的表现;它是感觉性的费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裴文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74.
    ③薛滨夏.建筑形态的构成与演化[D].哈尔滨:哈尔滨建筑大学,2000:22.
    ①此前,由于抄经传统的限制,“读”《圣经》成为教士的特权,教士也因此而可以任意曲解《圣经》中的话为自己的目的服务。陈海飞.解释学基本理论研究[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9.
    ①[德]伽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227~228.
    ②狄尔泰:《诠释学的起源》,载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1:85.
    ③[德]伽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229.
    ①赵辰.关于“中国建筑为何用木构”一个建筑文化的观念与诠释的问题.建筑师,2000年(94):87.
    ①汉诺-沃尔特·克鲁夫特著,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M],王贵祥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
    ①洪汉鼎.诠释学与修辞学[J].山东大学学报,2003,(4):11~17
    ②Julia Robinson, Architectural Research:Incorporating Myth and Science,Journal of ArchitecturalEducation44,no.1(1990):20.
    ③[德]伽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27.
    ①索绪尔的符号,从宏观上讲,符号的能指是整个世界,符号的所指是整个世界代表的意义。从语言的具体使用上讲,符号是语言系统中的一个单词。更深入地讲,符号的能指实质是语言系统中的一个音位,一个区别性特征。而皮尔士的符号指代表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各种命题,它是人类思维和认知的媒介。随着人类对世界的认识的发展,符号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和产生中,从感情符号到逻辑符号,从现有符号到新符号。也就是说,索绪尔语言符号的意指过程是: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结合产生意义(对某一事物的命名,这是任意性的),然后根据语言使用者的意图,按符号的纵向选择关系和横向结合关系对符号进行编码,构成不同层次的语言结构,以表达世界上的一切意义。而皮尔士符号学的符号本身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命题(submittedProposals (Paper and OtherFormat Sessions) sig: Semiotic in Education),它的意指过程就是符号活动过程:符号不断发展变化,不断产生新符号,从感情符号到逻辑符号,从逻辑符号到理性符号,永无止境。符号活动过程代表人类的认知过程。载郭鸿《索绪尔语言符号学与皮尔斯符号学两大理论系统的要点》《外语研究》2004年第4期,第3页。
    ①理查德·帕多万,《比例:科学·哲学·建筑》,周玉鹏、刘耀辉译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②德国人文主义神学家梅兰希顿(Melanchthon1497-1560)将修辞学描述为古典的优美的讲话艺术(ars benedicen-di,art of speaking well),而解释学则是优美的阅读艺术(arsbenelegendi,art of reading well),依据梅兰希顿的观点对于年轻人,这两种艺术是相互联系而不可或缺的。这种讲话的艺术与阅读的艺术相统一的观点影响到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将言说与解释是为统一之过程的观点。对于伽达默尔来说,解释学与修辞学的同一性在于它们两者的实践性。在施莱尔马赫之前,解释学曾被处理为逻辑学的补充,而施莱尔马赫反对这种处理,他提到“要规定解释学的精确性质是困难的,这种解释学很久以来被处理为逻辑的补充。但是,因为我们在它的实践中必须抛弃一切逻辑原则,所以解释学就一定不是逻辑学的补充”。(载洪汉鼎.理解与解释[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第8页),因为我们在实践中抛弃一切逻辑原则。他认为解释释学应与修辞学相联系,或者说,解释学与修辞学具有相互隶属关系。在伽达默尔那里,解释学与修辞学之所以具有同一性,其实在于它们两者都是非理论性的,也就是说,它们不是逻辑理论,而是实践能力。他写道:“修辞学并非只是讲话形式的理论和说服的手段,而是从一种自然的能力发展成实际的技能,并对它的手段不作任何理论反思,这是众所周知的。同样,理解的艺术——它总同时就是它的手段和方法——当然也并不直接依赖于它据以尊从其规则的意识。在理解的艺术中,每个人都具有的自然能力也转变成一种能力,人们可以通过这种能力通达一切他者,而理论则至多只能问个为什么”(载洪汉鼎.理解与解释[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第15页)正是源于修辞学的实践属性才使它具有了限制纯粹科学理论的真理概念,是科学逻辑方法的有益补充。
    ③洪汉鼎.诠释学与修辞学[J].山东大学学报,2003,(4):11~17
    ①Friedrich Nietzsche,Friedrich Nietzsche on Rhetoric and Language,edited and translated bySangder L. Gilman,Carole Blair&David J. Parent,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P.21一25.
    ②“目前,人工智能的推理功能已获突破,学习功能正在研究之中,联想功能尚处探索阶段。现在,计算机已能完全模仿人类左脑的逻辑推理功能,人工智能研究的下一步将是模仿人类右脑的直觉、顿悟、联想等形象思维的功能。”(载张振华.逻辑学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及其前景研究综述[J].哲学动态,2001,(9):32.)
    ①布正伟,建筑语言的基本语法规则(下),新建筑,2001,(5):21.
    ①凌继尧,徐恒醇著.西方美学史(第一卷)——古希腊罗马至中世纪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4.
    ①赵敦华:《西方哲学通史》第1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9.
    ②凌继尧,徐恒醇著.西方美学史(第一卷)——古希腊罗马至中世纪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47.
    ①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第272-273页。
    ①凌继尧,徐恒醇著.西方美学史(第一卷)——古希腊罗马至中世纪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19.
    ②柏拉图:《文艺对话集》,第271-272页。
    ③柏拉图:《文艺对话集》,第298页。《斐利布斯篇》
    ①凌继尧,徐恒醇著.西方美学史(第一卷)——古希腊罗马至中世纪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68.
    ①马奇主编.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下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356.
    ②郑时龄著.建筑批评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341.
    ①克莱夫·贝尔,有意味的形式,参见:蒋孔阳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上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156.
    ①金惠敏,赵士林,霍桂桓,刘悦笛等著.西方美学史(第四卷)——20世纪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62.
    ①郑时龄著.建筑批评学[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②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172.
    ①[美] H·G·布洛克著.现代艺术哲学[M].滕守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7.
    ②汪江华.形式的自觉——现代建筑中的形式主义倾向[D].天津:天津大学,2002.
    ③[美]约瑟夫·里克沃特著.亚当之家:建筑史中关于原始棚屋的思考[M].李保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36-37.
    ①C.Norberg-Schulz,Meaning in Western Architecture,New York:Rizzoli Inter Pub,1979,序言
    ②C.Norberg-Schulz,Genius Loci-Towards a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New York:Rizzoli InterPub,1979,第5页
    ③[德]狄尔泰:《精神科学引论》,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103.
    ①[美]赫施.解释的有效性[M].王才勇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11.
    ②[美]赫施.解释的有效性[M].王才勇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14.
    ①[德]伽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256-257.
    ①殷鼎,理解的命运[M]三联书店,1988:138.
    ①[德]伽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61.
    ②[德]伽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78.
    ①[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5.
    ②[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3.
    ③[德]霍克海默:《批判理论》,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4-5.
    ①Habermas.“Modernity-an Incomplete Project”,In H. Foster ed., PostmodernCulture.London,Pluto,1985.
    ①W. Pehnt.‘Die Postmoderne als Lunapark’,Frankfurter Allegeine Zeitung.18Aug.1980,p17.
    ①[德]伽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44.
    ②[德]伽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80.
    ③[德]伽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81.
    ①[德]伽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81.
    ③参见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夏镇平、宋建平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209.
    ①格哈特·埃布林,《历史性问题(费城,要塞出版社,1967年),第26页。转引自加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夏镇平、宋建平译本,“编者导言”,第18页.
    ①Hirsch:Validity in Interpretation, New He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7.Page144.
    ①Hirsch:Validity in Interpretation, New He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7.Page142.
    ①Martin Heidegger, Poetry, Language, Thought,Albert Hofstadter, New York: Harper&Row,1971,P190.
    ②Poul Ricoeur, Interpretation Theory and the Surplus of Meaning, Fort Worth, Texas: TexasChristian University Press,1996.p.22.
    ②贝蒂:《作为精神科学一般方法论的诠释学》,载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M],东方出版社,2001:125.
    ①贝蒂:《作为精神科学一般方法论的诠释学》,载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M],东方出版社,2001:129.
    ②贝蒂:《作为精神科学一般方法论的诠释学》,载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M],东方出版社,2001:129.
    ③贝蒂:《作为精神科学一般方法论的诠释学》,载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M],东方出版社,2001:130.
    ④[法]利科尔著,诠释学的任务,载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一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1:409.
    ①[法]利科尔著,解释学与人文科学,陶远华等泽,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148.
    ②按照利科尔的分析,文本(语言)和口语(言语)相比,显现出特有的差异:“其一,永恒性。口语通常是转瞬即逝的,而文本却因为书写的固定而获得了某种永恒性。其二,简化性。口语通常与言说者的声音、姿态、现场气氛等情境因素相关,具有丰富性的特征,而文本却无法真实地再现这类因素,在对作者原意和事件的表达上具有简化性。其三,意义的不确定性。口语是由言说者针对特定的倾听对象或对话者发出的,其语境也是特定的,因此口语的意义一般是确定的,然而文本由于书写的固定而被简化,解除了本有的语境关系,个别的针对性的话语成了一般的普泛的文本,其意义也就变得不确定了。因为文本的意义总是和特定的语境联系在一起的,而文本的语境是有待于重新建立的,其意义当然也就只是一种无限的意义可能性,尚需要在重新建立的语境中才能确立。”载彭启福:《理解之思——诠释学初论》,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70.
    ③[法]利科著,解释学与人文科学,陶远华等泽,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144.
    ④王岳川著,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235.
    ⑤作为“艾塞克斯学派的重要一员,阿尔伯托·佩留兹一戈麦兹1975年毕业于艾塞克斯大学并获得博士学位。他的研究对已经屡次被证明是失败的当前建筑对“现代性”和“现代先进技术”过分依赖和关注持有坚定的反对态度,他通过基于人性和“爱”的物质和技术层面的另解来强化他的观点。同时,作为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建筑学院的教授,阿尔伯托还提出了我们应该将”伦理”和“诗学”的理论重新带回学院教育之中,以在“行动中”的教育系统中获得最好效果。转自丁力扬,现象学和建筑学师承关系图解,时代建筑,2008年第6期。
    ①A.Perez-Gomez,”The Space of Architecture:Meaning as Presence and Representation,”in StevenHoll,Pallasmass and A.Perez-Gomez,Questions of Percetion·Phenomenlogy ofArchitecture[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July1994Special Issue.
    ①Vitruvius,9.1.2。参见克鲁夫特《建筑理论史》,王贵祥译本,第3页。
    ②Vitruvius,3.1.3。转引自克鲁夫特《建筑理论史》,王贵祥译本,第7页。
    ①[法]柯布西耶筑.走向新建筑[M],陈志华译,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173-174页。
    ②Le Corbusier,The Modular,Editions de l’ Architecture d’aujourd’hui,1950,pp.29-30.
    ①[法]勒·考柏西耶著.走向新建筑[M].陈志华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4.
    ②[法]勒·考柏西耶著.走向新建筑[M].陈志华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4.
    ①杨健.论西方建筑理论史中关于法则问题的研究方法[D].重庆:重庆大学,2008:287.
    ②杨健.论西方建筑理论史中关于法则问题的研究方法[D].重庆:重庆大学,2008:287.
    ③杨健.论西方建筑理论史中关于法则问题的研究方法[D].重庆:重庆大学,2008:291.
    ④在演讲的开始处,路易斯·康有些突然地谈起了“静谧”这个概念;当然,他已经在听众还未安静下来的时候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么两个词——静谧(silence)和光明(light)。在简短的开场白之后,他转向这个关键性隐喻。转引自杨健.论西方建筑理论史中关于法则问题的研究方法[D].重庆:重庆大学,2008:295.
    ②[法]利科:《诠释学的任务》,载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一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1:409.
    ①贝蒂同时发现,通过对文本“意”蕴的研究,在解释学的理论中文本解释的过程一直以来都摆脱不了一种先天的内在矛盾——他称之为解释学的一种“二律背反”。贝蒂认为,“一方面是客观性的要求:解释者关于包含在富有意义形式里的意义的重新构造必须尽可能符合它们的意义内容,为此理由,所提到的这一要求是具有真诚的从属性质;另一方面,客观性要求只能由于解释者的主观性,以及他对他以一种适合于所说对象的方式去理解的能力的先决条件有意识才能达到。”转自贝蒂:《作为精神科学一般方法论的诠释学》,载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1:130.
    ①“五杰”除迈克尔·格雷夫斯和彼得·埃森曼外还有理查德·迈耶、查尔斯·格瓦思米与约翰·海杜克,他们都对柯布西耶二三十年代设计的白色住屋感兴趣,并基本上沿此途径进行建筑创作,又称“白派”。转自《后现代建筑20讲》薛恩伦、李道增著。
    ①这些词都是德里达造出的晦涩难懂的概念,可参见王岳川著《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
    ①[匈]M.费赫.现象学、解释学、生命哲学——海德格尔与胡塞尔、狄尔泰及雅斯贝尔斯遭遇[J].朱松峰译,北京:世界哲学,2005(3):75~82.
    ①此处实证主义与自然主义遭到现象学和新康德主义所反对的主张:或者将哲学消解为以功成自得的自然科学为典范的实证知识,或者将其融入一种新形式的心理学,也即实验心理学——一种“没有灵魂”的心理学。此处的论证大致如下:认识论和逻辑学是哲学的核心学科;而认知只是在“情感”和“意愿”之外的另一种现象,它出现于被称为人的这种活生生存在者的心灵之中。因此科学的,也即不再是“思辨的”哲学应当在心理学中找到它的根基。反心理主义哲学观的核心之处在于“心理行为”和“逻辑内容”之间的区分,也即是说,一方是发生于实在之人的心灵中的认知行为这一事实,而另一方是有关这些行为的有效性或真理性的要求。[匈]M.费赫.现象学、解释学、生命哲学——海德格尔与胡塞尔、狄尔泰及雅斯贝尔斯遭遇[J].朱松峰译,北京:世界哲学,2005(3):75~82.
    ②邝艾文.浅论海德格尔与胡塞尔现象学比较[J].广州: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4(25):11~16.
    ①[德]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183.
    ①[德]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42.
    ②陈海飞著.解释学基本理论研究[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93.
    ③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70.
    ①[英]戴维·史密斯·卡彭著.《建筑理论》(下)[M],王贵祥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33.
    ①[德]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183.
    ①参见周宪.《20世纪西方美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5.
    ②[德]海德格尔著.人,诗意地安居[M].郜元宝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48.
    ①陈祥明.存在·理解·言说——海德格尔的本体论解释学[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03:36-42.
    ①[美]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M].许良英、范岱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182.
    ①[德]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M].孙周兴译.上海:三联书店,2005:28.
    ②[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M].孙周兴译.上海:三联书店,1996:954.
    ①[德]海德格尔著.人,诗意地安居[M].郜元宝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9.
    ②[德]海德格尔著.人,诗意地安居[M].郜元宝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75.
    ①[德]海德格尔著.人,诗意地安居[M].郜元宝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74.
    ②周宪.20世纪西方美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293.
    ③该文经整理后于1954年以“建筑·栖居·思想”为题被收入海德格尔文集《演讲与论文集》。
    ①邓波.海德格尔的建筑哲学及其启示[J].自然辩证法,2003,(19):37.
    ②张延国,海德格尔论建筑的本质“现象学与伦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广州2004年10月,第390页。
    ③[德]海德格尔著.筑·居·思[A].海德格尔选集[C].孙周兴译.上海:三联书店.1996:1192.
    ④[德]海德格尔著.人,诗意地安居[M].郜元宝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2.
    ⑤[德]海德格尔著.人,诗意地安居[M].郜元宝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2.
    ⑥孙周兴.作品·存在·空间——海德格尔与建筑现象学[J].时代建筑,2008(6):12.
    ①[德]海德格尔著.人,诗意地安居[M].郜元宝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2.
    ②周宪.20世纪西方美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294.
    ③[德]伽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19.
    ①[德]伽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137.
    ②[德]伽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139.
    ③[德]伽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158.
    ①[德]伽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209.
    ①[德]海德格尔,“筑·居·思”,孙周兴译.载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②[美]卡斯腾·哈里斯著,建筑的伦理功能[M],申嘉、陈朝晖,华夏出版社2001:155.
    ①[美]卡斯腾·哈里斯著,建筑的伦理功能[M],申嘉、陈朝晖,华夏出版社2001:156.
    ②[美]卡斯腾·哈里斯著,建筑的伦理功能[M],申嘉、陈朝晖,华夏出版社2001:155.
    ③[美]卡斯腾·哈里斯著,建筑的伦理功能[M],申嘉、陈朝晖,华夏出版社2001:157.
    ①韦拴喜.“诗意地栖居”——人生审美化的至境[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4):63-68,78.
    ②韦拴喜.“诗意地栖居”——人生审美化的至境[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4):63-68,78.
    [美]卡斯腾·哈里斯著,建筑的伦理功能[M],申嘉、陈朝晖,华夏出版社2001:158.
    ④Martin.Heidegger.Poetry,Language,Thought [M].New York:Harper&Row Publishers,1975:152.
    ⑤Martin.Heidegger.Poetry,Language,Thought [M].New York:Harper&Row Publishers,1975:153.
    ⑥Martin.Heidegger.Poetry,Language,Thought [M].New York:Harper&Row Publishers,1975:154.
    ①M. Heidegger·Holzwege[M], Frankfurt a.M.1980:28可参看孙周兴.说不可说之神秘: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171.
    ①[德]海德格尔.诗·语言·思[M].彭富春译,戴晖校.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133.
    ②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469.
    ①Martin Heidegger, Poetry, Language, Thought,Albert Hofstadter, New York: Harper&Row,1971:214~215.
    ②[德]海德格尔.诗·语言·思[M].彭富春译,戴晖校.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133~134.
    ③王为理.人之问——思与禅的一种诠释与对话[M].上海:三联书店,2001:136.
    ④[美]卡斯腾·哈里斯著,建筑的伦理功能[M],申嘉、陈朝晖,华夏出版社2001:172.
    ①[德]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A].海德格尔选集[C].上海:三联书店,1996:944.
    ②[德]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A].海德格尔选集[C].上海:三联书店,1996:945、946.
    ①梁燕城.破晓年代——后现代中国哲学的重构[M].东方出版中心,1999.
    ②载于《庄子·齐物论》
    ③载于《庄子·渔父》
    ④载于《易传》
    ⑤陈鼓应《庄子论“道”》载《老庄论集》齐鲁书社1987:90-117.
    ⑥载《庄子·因子方》
    ①[法]于连·弗朗索瓦.圣人无意[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85.
    ②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A].徐复观文集(第三卷),第331页.
    ③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A].徐复观文集(第三卷),第359页.
    ①“礼乐复合”的思想源自庄岳《数典宁须述古则,行时偶以志今游:中国古代园林创作的解释学传统》一文中所论述的儒家文人的建筑观。
    ①载《朱文公文集》,卷五四,答陈抑之.
    ②王阳明:“稽山书院尊经图记”见《王阳明全集》,卷三《悟真录》之一.
    ①王阳明:“稽山书院尊经图记”
    ②[德]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37-38.
    ①转引自汪子嵩、范明生等《希腊哲学史》第一卷第456-457页.
    ②北大哲学系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三联书店1955:14一31.
    ③北大哲学系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三联书店1955:14一31.
    ④载《老子》第八章.
    ①[法]于连·弗朗索瓦.圣人无意[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83.
    ①早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海德格尔便声称:艺术“归属于大道,唯这个大道才能规定‘存在的意义’”。可见海德格尔此时已经从“存在”转向“大道”了。
    ①[德]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176.
    ②[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347.
    ③严平.走向诠释学的真理——伽达默尔哲学述评[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④[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388.
    ⑤[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392.
    ⑥[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392.
    ①[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393.
    ②[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394.
    ①[意]艾柯等.诠释与过度诠释[M].北京:三联书店,1997:172.
    ①[美]却尔.解释:文学批评的哲学[M].吴启之,顾洪洁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57.
    ②[美]却尔.解释:文学批评的哲学[M].吴启之,顾洪洁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73.
    ③[英]谢泼德.美学——艺术哲学引论[M].艾彦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156-157.
    ①[美]哈罗得·布鲁姆.误读图示[M].朱立元、陈克明译.台湾骆驼出版社,1992:84.
    ②[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475.
    ③[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480.
    ④[美]哈罗得·布鲁姆.误读图示[M].朱立元、陈克明译.台湾骆驼出版社,1992:85.
    ①[美]乔纳森·卡勒.论解构[M].陆扬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57.
    ②[美]施蒂尔纳.虚构文本的阅读[A].程介未译.见张廷琛编.接受理论[C].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181.
    ①朱熹.朱子语类(卷11)·读书法(下)[A].(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C).王星贤校点.中华书局.1994:185.
    ②张秋玲.莫把误读当多元[J].语文建设,2006(4)
    ③卢金明,霍术东.文本误读: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6(7).
    ①李娟.追求读者语境与文本语境的融合——辩证认识文本中的误读现象[J].中学语文,2006(1).
    ②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147.
    ①乐黛云,勒·比雄主编.独角兽与龙——寻找中西文化普遍性中的误读[C].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11.
    ①[美]哈罗得·布鲁姆.影响的焦虑[M].北京:三联书店,1989.85,31,3.
    ①[西]伊格纳西·德·索拉-莫拉雷斯著.差异——当代建筑的地标[M].施植明译.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0:30、31.转引自郑时龄先生《当代建筑批评的转型——关于建筑批评的读书笔记》一文。在郑时龄先生所著的《建筑批评学》一书中早已指明建筑的批评学即是建筑的解释学。
    ①[德]伽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13.
    1.[美]梯利著.(美)伍德增补.西方哲学史[M].葛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2.[挪威]乔斯坦·贾德著.苏菲的世界[M].萧宝森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
    3.[美]S·汉姆普西耳编著.理性的时代——十七世纪哲学家[M].陈嘉明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4.[美]G·桑迪拉纳编著.冒险的时代——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家[M].周建漳,陈樨成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5.[英]I·柏林编著.启蒙的时代——十八世纪哲学家[M].孙尚扬,杨深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6.[美]H·D·阿金编著.思想体系的时代——十九世纪哲学家[M].王国良,李飞跃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7.[美]A·弗里曼特勒编著.信仰的时代——中世纪哲学家[M].程志民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8.[美]查理德丁,J·伯恩斯坦著.超越客观主义和相对主义[M].郭小平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
    9.[德]伽达默尔著.伽达默尔论柏拉图[M].余纪元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
    10.[德]伽达默尔著.伽达默尔论黑格尔[M].张志伟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
    11.[德]卡尔-奥托·阿佩尔著.哲学的转变[M].胡万福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
    12.[德]海德格尔著.人,诗意地安居[M].郜元宝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3.[德]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14.[德]海德格尔著.存在与在[M].王作虹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15.[德]韦尔海姆·狄尔泰著.人文科学导论[M].赵稀方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16.[德]伽达默尔著.科学时代的理性[M].薛华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印刷版]
    17.[德]伽达默尔著.美的现实性[M].张志扬等译.北京:三联出版社,1991.
    18.[德]伽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19.[德]伽达默尔,[法]德里达等著.德法之争——伽达默尔与德里达的对话[M].孙周兴,孙善春编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20.[德]伽达默尔,[法]德里达等著.德法之争:伽达默尔与德里达的对话[M].孙周兴,孙善春编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21.[德]伽达默尔,杜特著.解释学美学实践哲学伽达默尔与杜特对话录[M].金惠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2.[法]保罗·利科尔著.解释学与人文科学[M].陶远华等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23.[美]P·D·却尔著.解释学:文学批评的哲学[M].吴启之,顾洪洁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24.[美]戴维·霍伊著.阐释学与文学[M].张弘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
    25.[日]丸山高司著.伽达默尔——视野融合[M].刘文柱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26.[瑞士]费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M].裴文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27.[美]阿道夫·阿恩海姆著.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M].滕守尧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
    28.[德]鲁道夫·卡尔那普著.世界的逻辑构造[M].陈启伟译.上海:上海译文版社,1999.
    29.[英]安东尼·斯托尔著.荣格[M].陈静,章建刚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30.[日]渡边学著.漫画荣格——内心深处结构的解析[M].佟终平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31.[法]莫里斯·梅洛-庞蒂著.知觉现象学[M].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32.[法]罗兰·巴尔特著.符号学原理——结构主义文学理论文选[M].李幼燕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
    33.余纪元,张志伟主编.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4.洪汉鼎著.理解的真理——解读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35.洪汉鼎著.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6.洪汉鼎主编.中国诠释学(第一辑)[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37.洪汉鼎主编.中国诠释学(第二辑)[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38.洪汉鼎主编.中国诠释学(第三辑)[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39.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40.严平著.走向解释学的真理——伽达默尔哲学述评[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41.李清良著.中国阐释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2.金元浦著.文学解释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3.徐友渔著.精神生成语言[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44.王一川著.通向本文之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45.王岳川著.文化话语与意义踪迹[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46.王岳川著.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47.河清著.现代与后现代[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8.
    48.佟立著.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49.王峰著.意义诠释与未来时间维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50.章启群著.意义的本体论——哲学诠释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51.陈海飞著.解释学基本理论研究[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
    52.彭启福著.理解之思——诠释学初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53.张汝伦著.意义的研究——当代西方释义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54.金惠敏著.后现代性与辩证解释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55.黄小寒著.“自然之书”解读——科学诠释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56.李建盛著.理解事件与文本意义——文学诠释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57.韩震,孟鸣岐著.历史·理解·意义——历史诠释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58.刘耘华著.诠释学与先秦儒家之意义生成——《论语》、《孟子》、《荀子》对古代传统的解释[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59.章启群著.意义的本体论——哲学诠释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60.潘德荣著.文字·诠释·传统——中国诠释传统的现代转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61.王逢振著.意识与批评——现象学、阐释学和文学的意思[M].上海:蒲江出版社,1989.
    62.李红著.当代西方分析哲学与诠释学的融合——阿佩尔先验符号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63.陈嘉明著.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4.陶东风著.现代与后现代之间[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2.
    65.顾红亮著.实用主义的误读——杜威哲学对中国当代哲学的影响[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6.张汝伦主编.十大思想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67.张汝伦著.德国哲学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68.孙周兴著.说不可说之神秘——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出版社,1991.
    69.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70.孙周兴,高士明编.视觉的思想——“现象学与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71.[美]阿森纳著.西方现代艺术史[M].邹德农,巴竹师,刘珽译.天津:天津美术出版社,2005.
    72.[法]丹纳著.艺术哲学[M].傅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73.[美]埃伦·H·约翰逊编.当代美国艺术家论艺术[M].姚宏翔,泓飞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
    74.[德]沃尔夫冈·韦尔施著.重构美学[M].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75.[法]让-路易·普拉岱尔著.西方视觉艺术史——现代艺术[M].黄正平译.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2.
    76.[法]让-路易·普拉岱尔著.西方视觉艺术史——当代艺术[M].董强,姜丹丹译.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2.
    77.[美]H·H·阿纳森著.西方现代艺术史——绘画·雕塑·建筑[M].邹德农等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
    78.凌继尧,徐恒醇著.西方美学史(第一卷)——古希腊罗马至中世纪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79.彭立勋,邱紫华,吴予敏著.西方美学史(第二卷)——文艺复兴至启蒙运动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80.金惠敏,赵士林,霍桂桓,刘悦笛等著.西方美学史(第四卷)——20世纪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81.吴琼著.西方美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82.戴茂堂,雷绍锋著.西方美学史[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83.汝信,杨宇著.西方美学史论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
    84.马奇主编.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85.马奇主编.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下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86.李泽厚著.美学三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87.刘小枫选编.德语美学文选·上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8.刘小枫选编.德语美学文选·下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9.蒋孔阳,朱立元主编.范明生著.西方美学通史(第一卷)——古希腊古罗马美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90.蒋孔阳,朱立元主编.陆扬著.西方美学通史(第二卷)——中世纪文艺复兴美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91.蒋孔阳,朱立元主编.范明生著.西方美学通史(第三卷)——十七世纪十八世纪美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92.蒋孔阳,朱立元主编.曹俊峰,朱立元,张玉能著.西方美学通史(第四卷)——德国古典美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93.蒋孔阳,朱立元主编.张玉能,陆扬,张德兴等著.西方美学通史(第五卷)——十九世纪美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94.蒋孔阳,朱立元主编.朱立元,张德兴等著.西方美学通史(第六卷)——二十世纪美学(上)[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95.蒋孔阳,朱立元主编.朱立元,张德兴等著.西方美学通史(第七卷)——二十世纪美学(下)[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96.[美]罗伯特·E·勒纳,斯坦迪什·米查姆,爱德华·麦克纳尔·伯恩斯著.西方文明史Ⅰ[M].王觉非等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
    97.[美]罗伯特·E·勒纳,斯坦迪什·米查姆,爱德华·麦克纳尔·伯恩斯著.西方文明史Ⅱ[M].王觉非等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
    98.乐黛云,勒·比松主编.独角兽与龙——寻找中西文化普遍性中的误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99.[美]哈罗德·布鲁姆著.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M].江宁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100.王一川主编.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
    101.王一川主编.批评理论与实践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02.[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宋俊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03.[美]埃德蒙·N·培根著.城市设计[M].黄富厢,朱琪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04.[美]柯林·罗,弗瑞德·科特著.拼贴城市[M].童明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05.[英]迈克·詹克斯,伊丽莎白·伯顿,凯蒂·威廉姆斯著.紧缩城市——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M].周玉鹏,龙洋,楚先锋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06.[丹麦]扬·盖尔著.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07.[英]克利夫·芒福汀,泰纳·欧克,史蒂文·蒂斯迪尔著.美化与装饰[M].韩冬青,李东,屠苏南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08.[英]克利夫·芒福汀著.街道与广场[M].张永刚,陆卫东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09.[英]克利夫·芒福汀著.绿色尺度[M].陈贞,高文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10.[英]大卫·路德林,尼古拉斯·福克著.营造21世纪的家园——可持续的城市邻里社区[M].王健,单燕华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11.[美]吉迪恩·S·格兰尼,[日]尾岛俊雄著.城市地下空间设计[M].许方,于海漪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12.[英]肯尼斯·鲍威尔著.城市的演变——21世纪之初的城市建筑[M].王珏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13.[意]阿尔多·罗西著.城市建筑[M].施植明译.台北:博远出版有限公司,1992.
    114.[德]迪特马尔·赖因博恩,米夏·埃尔科赫著.城市设计构思教程[M].汤朔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115.[德]沙尔霍恩,施马沙伊特著.城市设计基本原理——空间·建筑·城市[M].陈丽江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116.[伊朗]穆罕默德·哈塔米著.从城邦城市到世界城市[M].马生贵,塔瓦纳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117.[美]戴维·戈斯林,玛利亚·克里斯蒂娜·戈斯林著.美国城市设计[M].陈雪明译.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118.[英]尼古拉斯·佩夫斯纳著.现代设计的先驱者——从威廉·莫里斯到格罗皮乌斯[M].王申祜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19.[英]彼得·柯林斯著.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M].英若聪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20.[美]阿摩斯·拉普卜特著.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M].黄兰谷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21.[英]罗杰·斯克鲁顿著.建筑美学[M].刘先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22.[美]查尔斯·詹克斯,卡尔·克罗普夫著.当代建筑的理论和宣言[M].周玉鹏,雄一,张鹏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23.[英]尼古拉斯·佩夫斯纳,J·M·理查兹编.丹尼斯·夏普著.反理性主义者与理性主义者[M].邓敬,王俊,杨娇,崔珩,邓鸿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24.[美]克里斯·亚伯著.建筑与个性——对文化和技术变化的回应[M].张磊,司玲,侯正华,陈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25.[英]布赖恩·爱德华兹著.可持续性建筑[M].周玉鹏,宋晔皓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26.[美]阿摩斯·拉普卜特著.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M].常青,张昕,张鹏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27.[英]布莱恩·劳森著.空间的语言[M].杨青绢,韩效,卢芳,李翔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28.[日]小林克弘著.建筑构成手法[M].陈志华,王小盾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29.[英]理查德·帕多万著.比例——科学·哲学·建筑[M].周玉鹏,刘耀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30.[意]布鲁诺·赛维著.现代建筑语言[M].席云平,王虹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31.[意]布鲁诺·赛维著.建筑空间论:如何品评建筑[M].张似赞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32.[美]约瑟夫·里克沃特著.亚当之家:建筑史中关于原始棚屋的思考[M].李保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33.[美]约瑟夫·里克沃特著.城之理念:有关罗马意大利及古代世界的城市形态人类学[M].刘东洋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34.[希腊]安东尼·C·安东尼亚德斯著.建筑诗学——设计理论[M].周玉鹏,张鹏,刘耀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35.[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建筑形式的视觉动力[M].宁海林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36.[美]迈克尔·布劳恩著.建筑的思考:设计的过程和预期洞察力[M].蔡凯臻,徐伟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37.[美]菲尔·赫恩著.塑成建筑的思想[M].张宇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38.[美]格朗特·希尔德布兰德著.建筑愉悦的起源[M].马琴,万志斌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39.[美]阿摩斯·拉普卜特著.宅形与文化[M].常青,徐菁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40.[美]克里斯·亚伯著.建筑·技术与方法[M].项琳斐,项瑾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41.[美]C·亚历山大著.建筑的永恒之道[M].赵冰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142.[美]C·亚历山大,S·伊希卡娃,M·希尔佛斯坦,M·雅各布逊,Z·菲克斯达尔-金,S·安吉尔著.建筑模式语言[M].王听度,周序鸿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143.[美]C·亚历山大,M·希尔佛斯坦,S·安吉尔,石川新,D·阿布拉母斯著.俄勒冈试验[M].赵冰,刘小虎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144.[美]C·亚历山大,H·戴维斯,J·马丁内斯,D·科纳著.住宅制造[M].高灵英,李静斌,葛素娟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145.[美]C·亚历山大,H·奈斯,A·安尼诺,I·金著.城市设计新理论[M].陈治业,童丽萍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146.《建筑师》编辑部编.从现代向后现代的路上(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47.《建筑师》编辑部编.从现代向后现代的路上(Ⅱ)[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48.《建筑师》编辑部编.逝去的声音(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49.《建筑师》编辑部编.国外建筑大师思想肖像(上)(Ⅳ)[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50.《建筑师》编辑部编.国外建筑大师思想肖像(下)(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51.尹国均编.后现代建筑的N个幻想[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52.尹国均编.城市的尖叫:后现代建筑图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53.尹国均编.旋转木马:后现代建筑的12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54.尹国均编.后现代建筑杂交[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55.尹国均编著.西方建筑的7种图谱[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56.尹国均编著.混杂搅拌:后现代建筑的N种变异[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57.尹国均编.后现代城市:重组建筑[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58.尹国均编译.国外后现代大师文存[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59.尹国均编著.建筑事件,解构6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60.[意]L·本奈沃洛著.西方现代建筑史[M].邹德农,巴竹师,高军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161.[英]肯尼斯·弗兰姆普敦著.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M].张钦楠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
    162.王受之著.世界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163.刘先觉主编.现代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164.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工学院,天津大学编著.外国近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165.陈志华著.外国建筑史(十八世纪以前)[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166.马国馨著.丹下健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167.项秉仁著.赖特[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168.李大厦著.路易·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169.张钦哲,朱纯华著.菲利普·约翰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170.艾定增,李舒编译.西萨·佩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171.[英]尼古拉斯·佩夫斯纳著.现代建筑与设计的源泉[M].殷凌云,李宏,毕斐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
    172.[英]比尔·里斯贝罗著.现代建筑与设计——简明现代建筑发展史[M].羌苑,肖驰,龚清宇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173.[英]丹尼斯·夏普著.20世纪世界建筑——精彩的视觉建筑史[M].胡正凡,林玉莲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74.吴焕加著.20世纪西方建筑史[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业出版社,1998.[电子版]
    175.吴焕加著.20世纪西方建筑史(上集)[M].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8.
    176.吴焕加著.20世纪西方建筑史(下集)[M].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8.
    177.[英]艾伦·科洪编著.建筑评论——现代建筑与历史嬗变[M].刘托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178.[英]Alan Colquhoun著.建筑评论论文集——现代建筑与历史变迁[M].施植明译.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8.
    179.[英]贡布里希著.艺术发展史——“艺术的故事”[M].范景中译.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180.[美]威廉·哈迪·麦克尼尔著.西方文明史纲[M].张卫平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2.
    181.[日]芦原义信著.外部空间设计[M].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182.[日]芦原义信著.街道的美学[M].尹培桐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183.[法]勒·柯布西耶著.精确性——建筑与城市规划状态报告[M].陈洁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84.[法]勒·柯布西耶著.明日之城市[M].李浩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85.[美]凯文·林奇著.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86.[英]戴维·史密斯·卡彭著.建筑理论(上):维特鲁威的谬误——建筑学与哲学的范畴史[M].王贵祥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87.[英]戴维·史密斯·卡彭著.建筑理论(下):维特鲁威的谬误——建筑学与哲学的范畴史[M].王贵祥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88.[法]勒·考柏西耶著.走向新建筑[M].陈志华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89.[美]罗伯特·文丘里著.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M].周卜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190.[挪威]诺伯格·舒尔兹著.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施植明译.台北:尚林出版社,1986.
    191.[挪威]诺伯格·舒尔兹著.存在·空间·建筑[M].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1990.
    192.[挪威]诺伯格·舒尔兹著.西方建筑的意义[M].李路珂,欧阳恬之译.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5.
    193.[挪威]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著.西方建筑的意义[M].李路珂,欧阳恬之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94.[丹麦]S·E·拉斯姆森著.建筑体验[M].刘亚芬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
    195.[西]伊格拉西·德索拉—莫拉莱斯著.差异——当代建筑的地志[M].施植明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196.[日]安藤忠雄著.安藤忠雄论建筑[M].白林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97.[美]约翰·波特曼,乔纳森·巴尼特著.波特曼的建筑理论及事业[M].赵玲,龚德顺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198.[英]约翰·夏默生著.古典建筑语言[M].蔡毓芬译.台北:地景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
    199.[英]萨莫森著.建筑的古典语言[M].张欣玮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4.
    200.[德]V·M·兰普尼亚尼主编.哈特耶20世纪建筑百科辞典[M].楚新地,邓庆尧译.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01.[日]相马一郎,佐古顺彦著.环境心理学[M].周畅,李曼曼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202.[美]罗伯特·文丘里著.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M].周卜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203.[英]伊恩·本特利等著.建筑环境共鸣设计[M].纪晓海,高颖译.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204.[英]G·勃罗德彭特著.建筑设计与人文科学[M].张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205.[古罗马]维特鲁威著.建筑十书[M].高履泰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
    206.[丹麦]S·E·拉斯姆森著.建筑体验[M].刘亚芬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207.[德]托马斯·史密特著.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M].肖毅强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08.[英]罗杰·斯克鲁登著.建筑美学[M].刘先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209.[美]I·L·麦克哈格著.设计结合自然[M].芮经纬,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210.[英]尼古拉斯·佩夫斯纳著.现代建筑与设计的源泉[M].殷凌云等译.北京:三联出版社,2001.
    211.[美]程大锦著.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M].刘丛红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212.徐千里著.创造与评价的人文尺度——中国当代建筑文化分析与批判[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13.沈克宁著.建筑现象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14.刘育东著.建筑的涵意[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215.郑时龄著.建筑批评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16.全峰梅著.模糊的拱门——建筑性的现象学考察[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217.陆邵明著.建筑体验——空间中的情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18.陈凯峰著.建筑文化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
    219.毛白滔著.建筑作品解读[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6.
    220.褚冬竹著.开始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21.徐千里著.中国新建筑文化之理论建构[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222.李允鉌著.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223.王贵祥著.东西方的建筑空间——传统中国与中世纪西方建筑的文化阐释[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社,2006.
    224.汪丽君著.建筑类型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225.郑时龄著.建筑批评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26.季铁男著.建筑现象学导论[M].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2.
    227.高介华主编.建筑与文化论集[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228.邹德农著.中国现代建筑艺术论题[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29.余东升著.中西建筑美学比较研究[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
    230.《建筑创作》杂志社主编.茶话·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31.谭元亨著.城市建筑美学[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232.荆其敏,张丽安著.城市母语[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233.荆其敏,张丽安编著.生态的城市与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34.王小红编著.大师作品分析——解读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35.吴良镛著.广义建筑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
    236.薛恩伦,李道增著.后现代主义建筑20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237.金招芬等编著.建筑环境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38.石谦飞著.建筑环境与建筑环境心理学[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
    239.孙祥斌等著.建筑美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
    240.冯金龙,张雷,丁沃沃编著.欧洲现代建筑解析——形式的建构[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41.丁沃沃,冯金龙,张雷编著.欧洲现代建筑解析——形式的意义[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42.李其荣编著.世界城市史话[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
    243.王博著.世界十大建筑鬼才[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244.甄巍,若愚编著.世界最新名建筑精选[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2.
    245.刘盛夫著.现代建筑造型审美100例[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1991.
    246.刘鸿,张京主编.永恒之美100建筑[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247.翟睿著.重建生存空间——现代与后现代建筑[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3.
    248.Julia Robinson, Architectural Research:Incorporating Myth andScience,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44,no.1,1990.
    249.Friedrich Nietzsche,Friedrich Nietzsche on Rhetoric andLanguage,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Sangder L. Gilman,Carole Blair&DavidJ. Parent,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250.C.Norberg-Schulz,Meaning in Western Architecture,New York:RizzoliInter Pub,1979.
    251.Habermas,Modernity-an Incomplete Project,In H. Foster ed.,Postmodern Culture.London,Pluto,1985.
    252.Hirsch,Validity in Interpretation,New Heaven and London,YaleUniversity Press,1967.
    253.Martin Heidegger, Poetry, Language, Thought,Albert Hofstadter, NewYork: Harper&Row,1971.
    254.Poul Ricoeur, Interpretation Theory and the Surplus of Meaning, FortWorth, Texas: Texas Christian University Press,1996.
    255.A.Perez-Gomez,”The Space of Architecture:Meaning as Presence andRepresentation,”in Steven Holl,Pallasmass and A.Perez-Gomez,Questions of Percetion·Phenomenlogy of Architecture[Architecture andUrbanism,July1994Special Issue.
    256.付丹.《巴黎圣母院》的文学叙事与建筑艺术[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
    257.郭宁.精神寻找形式——现代建筑中的纯粹主义倾向[D].天津:天津大学,2005.
    258.张全.视觉形态设计基础从第一代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谈建筑构成美[D].天津:天津大学,2006.
    259.邹强.解构与重构——解构主义建筑动态空间的形式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0.
    260.彭晖.接受美学视野中的探究性阅读教学[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261.佟岩.论罗蒂的过度诠释[D].沈阳:辽宁大学,2001.
    262.亓元.中国古典审美接受中的“过度诠释”[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07.
    263.庄岳.数典宁须述古则,行时偶以志今游:中国古代园林创作的解释学传统[D].天津:天津大学,2006.
    264.杨健.论西方建筑理论史中关于法则问题的研究方法[D].重庆:重庆大学,2008.
    265.范东晖.建筑·审美·现代性——现代性张力中的建筑美学谱系[D].天津:天津大学,2007.
    266.赵榕.当代西方建筑形式设计策略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5.
    267.王发堂.建筑艺术鉴赏原理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7.
    268.程悦.建筑语言的困惑与元语言[D].上海:同济大学,2006.
    269.李向锋.寻求建筑的伦理话语——西方建筑伦理研究的进展与反思[D].南京:东南大学,2007.
    270.杨瑛.走向反思建筑设计学——建筑设计知识批判与重建[D].重庆:重庆大学,2004.
    271.杜建国.语言、意向与存在——语境视野中的语言意向性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0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