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城九镇”空间结构及形态类型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二十一世纪伊始,上海市开始了一个名为“一城九镇”的郊区城镇建设试点计划。计划吸引了不同国家与地区众多的规划师、建筑师参与设计,产生了多样化的设计成果。同时,计划拟定“指向性风格”的做法也引起了专业界的争议与批评。作为一次同时起步、分布较广、规模庞大的城镇建设实践,在当今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一城九镇”的城市形态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研究课题。
     本文试图将“一城九镇”视为一个完整的研究对象,在城市空间结构、公共空间形态设计等方面展开讨论。
     论文分为两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为实例解析,以城市设计的原型运用为观察视角,解读与分析10个城镇空间形态的主要特点。第二部分为实例城镇城市设计的类比分析,以类型学方法,对10个实例的空间结构以及广场、街道、公园等公共空间进行横向的对比,从中归纳出设计的形态类型。
     通过两个部分的论述,本文试图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第一,“一城九镇”的城市设计利用环境的地景元素,借鉴传统城市设计、新城规划理论,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多种形态原型,在于法上体现了类型的多样化;第二,具有可识别性、紧凑性、多样性的空间形态设计增强了郊区城镇的吸引力,也为可持续发展城市形态的探索提供了实践;第三,基于原型观念的创新是一种值得借鉴的城市设计方法,但对缺乏地域性考虑的原型移植,特别是对“指向性风格”的移植方式应成为今后郊区城镇建设的教训。
In the early 21st century, Shanghai launched an urban-planning pilot project called "One City and Nine Towns." The project attracted participation from various international and Chinese planners and architects who helped produce a range of plans. At the same time, the pilot project's "directional style" attracted controversy and criticism from various professionals. Taken as a first step that was broadcast relatively widely and that put into practice large-scale city-and-town construction under the present-day conditions of rapid urban development, the urban morphology of the "One City and Nine Towns" project became a noteworthy research topic.
    This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view the "One City and Nine Towns" project as an integrated research program by discussing its spatial structure and the morphology of its public spaces.
    This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two main parts. The first part undertakes "instance analysis," reading and analyzing the chief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n new towns to determine how "archetype" is used in urban design. The second part compares the urban designs of the ten new towns' spatial structures, public squares, thoroughfares, parks, etc. to derive morphological typologies.
    By means of the two parts' discussions, this dissertation reaches the following main conclusions: First, the urban designs of "One City and Nine Towns" employ topographical elements, referencing both traditional urban design and theories of new town planning. In technique, they give expression to diversified typologies, using manifold archetypes as references. Second, all have discernible, compact, and multifaceted morphologically enhanced suburban new towns and have been supplied morphologically with the possibility of continued urban growth. Third, based on the "archetype" concept of renewal, "One City and Nine Towns" is a reference-able method of urban design. The transferability of the "directional style" should provide lesson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future suburban new towns.
引文
1 (荷)根特城市研究小组.城市状态:当代大都市的空间、社区和本质.敬东,谢倩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14
    2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倪文彦,宋俊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522
    3 汤铭潭等主编.小城镇发展与规划概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73~274
    4 仇保兴.和谐与创新——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危机与对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6~7
    5 Curdes, Gerhard. Stadtstruktur und Stadtgestaltung: 2.Auflage. Stuttgart, Berlin, Koln:Kohlhammer GmbH, 1997.EinleitungVⅡ, 244
    1 王士兰,游宏滔编著.小城镇城市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12~115
    2 (美)凯文·林奇.城市形态.林庆怡,陈朝晖,邓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25
    3 也被译作”新都市主义”,本文沿用Congress for the New Urbanism(CNU)网站(http://www.cnu.org)发布的“Chafer of the New Urbanism(新城市主义宪章)”的中文译文名称。其概念辨析可参考董爽,袁晓勐.城市蔓延与节约型城市建设.规划师,2006,125(5):13
    4 王志军,李振宁.百年轮回——评柏林新建小城镇的三种模式.时代建筑,2004(4):62
    5 (英)克利夫·芒福汀.街道与广场(第二版).张永刚,陆卫东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1
    1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998-10-14).转引自http://www.china.org.cn/chinese/archive/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转引自http://www.jx.xinhuanet.com/mz/.2003-11-06
    3 2001年崇明县拟定堡镇作为“一城九镇”之一,后改为陈家镇。
    4 上海市人民政府文件《关于上海市促进城镇发展试点意见》(沪府发[2001]1号),转引自上海市农业委员会网站《上海农业网》www.shagri.gov.cn/法律法规/上海市农业现行地方性法规/城镇建设/.2001-02-07
    5 具体为:新城、中心镇容积率分别为<0.8,0.6,绿化覆盖率分别为40%,45%,建筑层数分别为低层(适当控制多层,禁止高层),低层、多层(严格控制高层)。资料来源同上
    1 关于切实推进“三个集中”,加快上海郊区发展的规划纲要(沪府发[2004]45号).转引自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网站:www.shghj.gov.cn,上海城市规划网/综合/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切实推进“三个集中”加快上海郊区发展的规划纲要》的通知.2004-11-17
    2 新城为11个,分别为宝山、嘉定、南桥(奉贤)、闵行、青浦、松江、城桥(崇明)、金山、临港新城、惠南(南汇)、空港新城。
    3 俞斯佳,栾峰,范宇.上海郊区的快速发展与区域规划探索.理想空间,2005(6):12
    1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详见http://www.shanghai.gov.cn/.2006-2-8
    2 9个新城包括:宝山、嘉定、青浦、松江、闵行、奉贤南桥、金山、临港新城、崇明城桥新城。
    3 周海波,林云华采访整理.上海郊区世纪行——访前上海市规划局局长夏丽卿.理想空间,2005(6):7
    1 2001年初“一城九镇”计划开始时,初步拟定的风格指向为:松江—英国,嘉定安亭—德国,宝山罗店—北欧,青浦朱家角—中国江南水乡风格,金山枫泾—俄罗斯(或美国),闵行浦江—意大利,浦东高桥—荷兰,南汇周浦(或海港城)—法国,奉贤奉城—西班牙,崇明堡镇—澳洲。之后,其中的南汇海港城,即临港新城改为以现代海港新城风貌为特色风貌,枫泾拟定为北美风格,崇明陈家镇取代堡镇,并被拟定为生态花园城风貌。关于“一城九镇”计划初期的风格指向,详见张松主持.话说上海“万国城镇”的建设.时代建筑.2001(1):80
    2 赵燕,夏金婷,李维娜.新上海人的新生活:浦江镇的空间与设计.设计新潮/建筑,2004(114):35
    3 指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开始盛行的西方古典建筑风格现象,2000年后有逐渐淡化的趋势。详见蔡永洁.“欧陆风格”的社会根源.建筑师.2000(97):105
    4 (德)迪特·哈森普鲁格主编.走向开放的中国城市空间.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51
    5 赵煞,夏金婷,李维娜.新上海人的新生活:浦江镇的空间与设计.设计新潮/建筑,2004(114):35
    6 上海国际招标一城九镇将现异国风情.解放日报,2001/4/27
    1 详见附录
    2 对于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国际方案征集”活动,在具有积极的因素之外,还具有其它如“重结果,重形式,轻研究,轻思想”等现象,涉及活动组织、周期以及城市经济、社会等方面因素,本文不作展开。详见吴志强,崔泓冰.近年来我国城市规划方案国际征集活动透析.城市规划汇刊,2003,148(6):16~22
    3 从2001年至2006年,随着上海市城镇体系的调整,“一城九镇”在城市结构体系中的地位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调整过程中也形成了不同的称谓。为了体现事件原发性,本文仍使用2001年计划开始时“一城九镇”的名称。
    1 汤铭潭等主编.小城镇发展与规划概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9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转引自http://www.jx.xinhuanet.com/mz/.2003-11-06
    3 冯健.1980年代以来我国小城镇研究的新进展.城市规划汇刊.2001(3):28-34
    4 张松主持.话说上海“万国城镇”的建设.时代建筑.2001(1):78
    5 同上
    6 详见孙田,刘群.上海“一城九镇”规划点滴谈.时代建筑.2001(3):37~39
    1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未来都市方圆——上海市城市规划国际方案征集作品选(1999~2002).2003
    2 赵燕,夏金婷,李维娜.新上海人的新生活:浦江镇的空间与设计.设计新潮/建筑,2004(114):29
    3 详见理想空间.2005(6)
    4 徐洁编.解读安亭新镇.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5 (德)迪特·哈森普鲁格主编.走向开放的中国城市空间.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6 蔡永洁,薄宏涛.安亭新镇—欧洲传统城市空间在中国的移植.(德)迪特·哈森普鲁格主编.走向开放的中国城市空间.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44~75
    7 王振亮主编.中国新城规划典范——上海松江新城规划设计国际竞赛方案精品集.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8 详见赵美.目光投向“新江南水乡”.新民晚报.2004-8-2(38):每个人心中的另一座城市——新江南水乡.设计新潮/建筑.2005(121):46~60
    9 详见Jen Lin-Liu.Reinventing Qingpu.Architectural Record.2005(6):62~70
    10 《设计新潮/建筑》分别于100,104,114三期对浦江镇的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等进行了介绍与评论。
    11 赵燕等.新上海人的新生活:浦江镇的空间与设计.设计新潮/建筑,2004(114):29~57
    1 IBA(Internationale Bauausstellung,Berlin 1987),指1987年为庆祝德国柏林建城750周年举办的“国际建筑展览会”,详见Bauausstellung Berlin GmbH.Internationale Bauausstellung,Berlin 1987:Projektubersicht.Berlin:Bauausstellung Berlin CrmbH,1987
    2 李振宇.城市·住宅·城市——柏林与上海住宅建筑发展比较(1949-2002).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62
    3 王志军,李振宇.“一城九镇”对郊区新城镇的启示.建筑学报.2006(7):8~11
    4 (美)梯利著,伍德增补.西方哲学史(增补修订版).葛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283~285
    1 (英)尼格尔·泰勒.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李白玉,陈贞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51
    2 栾峰.战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演变与核心内涵.城市规划汇刊,2004(06):83
    3 (英)克利夫·芒福汀.街道与广场(第二版).张永刚,陆卫东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2
    4 (英)Matthew Carmona等编著.城市设计的维度——公共场所—城市空间.冯江等译.南京:百通集团,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5
    5 (德)韦伯.非正当性的支配——城市的类型学.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
    6 Sitte, Camillo. Der Stadtebau-Nach seinen kunsterischen Grundsatzen.4.Auflage.Braunschweig, Wiesbaden:Vieweg,1909
    7 蔡永洁.遵循艺术原则的城市设计——卡米诺·西特对城市设计的影响.世界建筑,2002(3):75~76
    1 (美)凯文·林奇.城市形态.林庆怡,陈朝晖,邓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53
    2 Curdes, Gerhard. Stadtstruktur und Stadtgestaltung: 2.Auflage. Stuttgart, Berlin, Koln: Kohlhammer GmbH, 1997.109
    3 (挪)Norberg-Schulz,Christian.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施植明译.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5.6
    1 (美)柯林·罗,弗瑞德·科特.拼贴城市.童明译.李德华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译者前言
    2 (英)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都市.金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译序17
    3 (英)尼格尔·泰勒.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李白玉,陈贞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28
    4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倪文彦,宋俊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513
    5 (美)新都市主义协会.新都市主义宪章.杨北帆,张萍,郭莹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2004.77
    6 转引自(美)肯尼·斯科尔森.大规划——城市设计的魅惑和荒诞.游宏滔,饶传坤,王士兰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15
    1 (英)迈克·詹克斯,伊丽莎白.伯顿,凯蒂·威廉姆斯编著.紧缩城市——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周玉鹏,龙洋,楚先锋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342
    2 (荷)根特城市研究小组.城市状态:当代大都市的空间、社区和本质.敬东,谢倩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113
    3 (美)斯皮罗·科斯托夫.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单皓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77
    4 (英)尼格尔·泰勒.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李白玉,陈贞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59
    5 (法)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14,21~22
    6 Lavin, Sylvia. Quatremere de Quincy and the invention of a modem language of architecture. New York: Dissert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1990. 90
    1 Tahara, Eliza Miki. Neue Metropolitane Wohntypologien im Vergleich: Brasilien, Deutschland und Japan. Beuren,Stuttgart: Verlag Grauer, 2000. 15
    2 郑时龄.建筑批评学.北京:中国工业建筑出版社,2001.351
    3 维德勒(Vidler,Anthony)将罗西的“新理性主义”类型学归为“第三种类型学”。第一种是18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的类型学,将建筑历史视为原则;第二种是现代主义的基础,将建筑历史视作形式与风格的历史。见Vidler, Anthony. The Third Typology. In Rational Architecture, Archives d' Architecture Moderne, Bruxelles, 1978
    4 Rossi, Aldo. Die Architektur der Stadt: Skizze zu einer grundlegenden Theorie des Urbanen. Dusseldorf: Bertelsmann Fachverlag, 1973.28
    5 汪丽君.建筑类型学.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48
    6 Kieefisch-Jobst, Ursula;Flagge (Hrsg), Ingeborg. RobKrier: Ein romantischer Rationalist. Wien, New York:Springer-Verlag, 2005.32~33
    7 转引自(英)克利夫·芒福汀.街道与广场(第二版).张永刚,陆卫东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6
    1 (美)理查德·诺尔.荣格崇拜——一种超凡魅力的运动的起源.曾林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299
    2 郑时龄.建筑批评学.北京:中国工业建筑出版社,2001.355
    3 汪丽君.建筑类型学.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17
    4 郑时龄.建筑批评学.北京:中国工业建筑出版社,2001.356
    5 (美)克里斯·亚伯.建筑与个性——对文化和技术变化的回应(第二版).张磊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52
    6 同上,2003.155~156
    7 “模仿说”在18世纪175年的艺术理论中占据统治地位,对此,茨维坦·托多罗夫根据对模仿原则的赞同程度将艺术作品中的“模仿”划分为三个等级:零零级为“肯定艺术作品为模仿的产物”;第一级为“只承认模仿自然这个原则,但模仿不应尽善尽美”;第二级为“不简单模仿自然,而是模仿‘美的自然’”。见(法)茨维坦·托多罗夫.象征理论.王国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50~151
    1 松江镇于1991年被市政府命名为上海市历史文化名镇。
    1 转引自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特色志/上海名镇志/旧府新城:松江镇.http://www.shtong.gov.cn.2005-10-18
    2 黄婧.透视松江新城规划特色与建设创新.理想空间.2005(6):44
    3 张捷,赵民编著.新城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田园城市思想的世纪演绎.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44
    1 王振亮主编.中国新城规划典范,上海松江新城规划设计国际竞赛方案精品集.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22
    2 乐晓风、程蓉.创建繁荣的园林城市——松江新城主城总体规划介绍.理想空间.2005(6):48
    3 黄婧.透视松江新城规划特色与建设创新.理想空间.2005(6):46
    4 同上
    5 (英)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都市.金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4
    1 上海松江新城英式居住区方案设计文本.2001.B-01,由上海松江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提供
    1 上海松江新城英式居住区方案设计文本.2002.B-01,由上海松江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提供
    2 同上
    3 同上
    4 同上
    1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倪文彦,宋俊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515
    2 张捷,赵民编著.新城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田园城市思想的世纪演绎.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44
    1 (德)汉诺—沃尔特·克鲁夫特.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王贵祥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93
    2 (美)斯皮罗·科斯托夫.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单皓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72
    3 (美)凯文·林奇.城市形态.林庆怡,陈朝晖,邓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65
    4 同上
    1 (美)凯文·林奇.城市形态.林庆怡,陈朝晖,邓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69
    2 上海松江新城英式居住区方案设计文本.2001.B-01.由上海松江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提供
    1 (美)C·亚历山大等.城市设计新理论.陈治业,童丽萍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11
    2 Sitte, Camillo. Der Stadtebau-Nach seinen kunsterischen Grundsatzen.4.Auflage. Braunschweig,Wiesbaden: Vieweg,1909. 65
    1 Sitte, Camillo. Der Stadtebau-Nach seinen kunsterischen Grundsataen.4.Auflage.Braunschweig, Wiesbaden: Vieweg,1909.79
    1 《上海市松江新城英式居住区方案设计:景观规划设计》文本,D-10,上海松江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提供
    2 Clifford A. Pearson. Theme Sprawl. Architectural Record. 2000 (11):141
    3 (美)柯林·罗,弗瑞德·科特.拼贴城市.童明译.李德华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45~46
    4 (美)斯皮罗·科斯托夫.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单皓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87
    5 同上,2005.240
    1 (美)彼得·盏兹编著.新都市主义——社区建筑.张振虹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1
    2 (美)斯皮罗·科斯托夫.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单皓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77
    3 王志军,李振宇.百年轮回——评柏林新建小城镇的三种模式.时代建筑.2002(04):
    4 (英)克利夫·芒福汀.街道与广场(第二版).张永刚,陆卫东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81
    1 (英)克利夫·芒福汀.街道与广场(第二版).张永刚,陆卫东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92~193
    1 (美)斯皮罗·科斯托夫.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单皓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73
    1 转引自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特色志/上海名镇志/上海汽车城:安亭镇.www.shtong.gov.cn.2005-10-18
    2 同上
    3 上海第一批卫星城镇共有7个:闵行、吴泾、嘉定、安亭、金山、松江和吴淞。
    4 转引自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特色志/上海名镇志/上海汽车城:安亭镇/接轨世界的上海国际汽车城www.shtong.gov.cn.2005-10-18
    1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未来都市方圆,上海市城市规划国际方案征集作品选(1999~2002).2003.266
    1 骆悰.嘉定在上海郊区战略中的规划应对.理想空间.2005,(6):26~27
    2 林昇.上海嘉定新城规划国际方案征集.理想空间.2005(6):56~58
    3 黄劲松,刘宇,徐峰.上海国际汽车城安亭新镇规划研究.理想空间.2005(6):84
    4 上海国际汽车城置业有限公司.安亭新镇建筑风格及展示中心方案.2002,由上海国际汽车城置业有限公司提供
    1 上海国际汽车城置业有限公司.安亭新镇建筑风格及展示中心方案.2002,由上海国际汽车城置业有限公司提供
    2 作者根据参与安亭新镇设计的有关德国设计事务所编制的设计文件整理,资料由上海国际汽车城置业有限公司提供
    3 穆施勒克.安亭新镇——一个“德国”新镇.见徐洁编.解读安亭新镇.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21~22
    4 同上
    5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倪文彦,宋俊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22
    1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倪文彦,宋俊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20~322
    2 同上,2005.331
    3 Burke, Gerald. Towns in the making. London: 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Ltd., 1971.53~54
    4 Benevolo, Leonardo. Die Geschichte der Stadt. Frankfurt/New York: Campus Verlag GmbH, 1983. 352~355
    1 Sitte. Camillo. Der Stadtebau-Nach seinen künsterischen Grundsatzen. 4.Auflage. Braunschweig, Wiesbaden: Vieweg, 1909. 38
    2 同上,1909.41
    3 安亭新镇广场界面最大开口约为30米,西格诺利亚广场界面最大开口尺寸约为10米。尺寸系作者分别根据安亭新镇规划甲面图、Benevolo,Leonardo.Die Geschichte der Stadt.Frankfurt/New York:Campus Verlag GmbH,1983.490中插图及比例尺推算而得。
    4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倪文彦,宋俊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26
    1 (英)克利夫·芒福汀.街道与广场(第二版).张永刚,陆卫东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82
    2 尺寸系作者根据安亭新镇规划图平面图及其比例尺推算而得,本节以下同。
    3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倪文彦、宋俊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52,325
    4 徐洁编.解读安亭新镇.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56
    1 Walker, Derek. The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of Milton Keynes, London: The Architectural Press Ltd., New York: Nichols Publishing Company, 1981. 22~23
    1 (美)查尔斯·詹克斯,卡尔·克罗普夫编著.当代建筑的理论与宣言.周玉鹏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51
    2 Krier, Rob; Kohl, Christoph. Potsdam Kirchsteigfeld - The Making of a Town. Bensheim: awf-verlag GmbH, 1997.27
    1 根据上海市有关住宅设计规范,不同套型住宅的南向(可偏东西35~45°)房间数量不得少于一间(详见李振宇.城市·住宅·城市——柏林与上海住宅建筑发展比较(1949-2002).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125)。安亭的周边式布局产生的东西向住宅数量已超过规范要求,为了保持新镇形态的完整性,这种布局方式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特许。
    1 Krier, Rob; Kohl, Christoph. Potsdam Kirchsteigfeld - The Making of a Town. Bensheim: awf-verlag GmbH, 1997. 198
    2 见附录
    1 引自上海市南汇区人民政府.走进南汇/地理位置.http://www.nanhui.gov.cn.2006-8-2
    2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网站.区县志/县志/南汇县志.转引自http://www.shtong.gov.cn.2005-10-18
    3 引自上海市南汇区人民政府.走进南汇/地理位置.http://www.nanhui.gov.cn.2006-8-2
    4 上海市南汇区芦潮港人民政府.http://www.luchaogang.gov.cn.2005-10-18
    5 上海市南汇区泥城镇政府.http://nc.nanhui.gov.cn.2005-10-18
    1 上海市南汇区万祥镇政府.http://wx.nanhui.gov.cn.2005-10-18
    2 张捷,赵民编著.新城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田园城市思想的世纪演绎.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88
    3 鲁哲.一串串数字,让你读懂洋山.新民晚报.2005/12/11(A2)
    4 2003年5~7月上海市规划局组织了临港新城的规划设计条件研究,并确定使用“临港新城”的名称,之前的名称有“海港新城”和“芦潮港新城”等。
    5 其中GMP与HPC为联合设计,详见附录A
    6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未来都市方圆—上海市城市规划国际方案征集作品选(1999-2002).2003.74
    7 同上.76
    1 骆悰.临港新城战略背景与规划实践.理想空间.2005(6):36
    2 同上:38
    1 详见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关于《临港新城中心区—期控制性详细规划(含通则图则导则)》的批复[沪规划(2004)1392号].http://www.shghj.gov.cn/信息公开/郊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2004-12-31
    2 同上
    1 (美)凯文·林奇.城市形态.林庆怡,陈朝晖,邓华译.华夏出版社,2001.257
    2 维特鲁威.建筑十书.高履泰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21
    3 (美)斯皮罗·科斯托夫.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单皓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86
    1 (英)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都市.金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2
    2 同上.14~15
    3 同上
    4 (美)斯皮罗·科斯托夫.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单皓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04
    1 (美)斯皮罗·科斯托夫.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单皓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95~196
    2 (英)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都市.金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6
    3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未来都市方圆—上海市城市规划国际方案征集作品选(1999-2002).2003.76
    1 Burke. Gerald. Towns in the making. London: Edward Amold (Publishers) Ltd., 1971.75
    2 (德)康拉德·沙尔霍恩、汉斯·施马沙伊特著.城市设计基本原理:空间—建筑城市.陈丽江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8.134
    3 根据“花园城市”中央公园(145英亩)与中心花园(5.5英亩)相加所得150.5英亩推算。详见(英)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都市.金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4~15
    4 根据《临港新城中心区一期建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及其比例尺推算,本节以下同。
    1 引用斯皮罗·科斯托夫所著《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第四章标题。见(美)斯皮罗·科斯托夫.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单皓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09
    2 (美)斯皮罗·科斯托夫.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单皓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89
    1 临港新城总体规划将B3轴线定义为功能、景观、标志性主轴线。详见骆惊.临港新城战略背景与规划实践.理想空间.2005(6):38~39
    1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倪文彦,宋俊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85
    1 蔡永洁.城市广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45
    2 (美)斯皮罗.科斯托夫.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单皓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63
    3 转引自(法)茨维坦·托多罗夫.象征理论.王国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5
    1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特色志/上海名镇志/上海西南门户:枫泾镇.http://www.shtong.gov.cn.2005-11-7
    2 同上
    3 同上
    4 朱全弟,沈永昌.三步一座桥,一望十条巷.新民晚报.2005-3-5(A10)
    1 金山区人民政府.上海市枫泾镇总体规划.2002.11
    2 同上
    3 7类用地分别为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用地、林业、城镇、工矿、村庄以及其它用地。
    4 金山区人民政府,上海市枫泾镇总体规划.2002.2
    1 详见(美)新都市主义协会编.新都市主义宪章.杨北帆等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69
    2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倪文彦,宋俊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513
    1 (美)新都市主义协会编.新都市主义宪章.杨北帆等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72
    2 同上.77-79
    3 邻里的概念曾经在北美与城市的管理和社会生活产生矛盾,批评者认为,大型的、标准规模的邻里社区与社会情况不符,建造更小规模、界限分明、同样的住宅群也许更有利于社会实际,社区建设应强调社会融合与平衡。本文不作详细展开。有关内容详见(美)凯文·林奇.城市形态.林庆怡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77;(英)Matthew Carmona等编著.城市设计的维度——公共场所—城市空间.冯江等译.南京:百通集团舡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10~114
    4 (美)彼得·盖兹编著.新都市主义——社区建筑.张振虹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0
    1 (美)彼得·盏兹编著.新都市主义——社区建筑.张振虹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0
    1 (美)彼得·盖兹编著.新都市主义——社区建筑.张振虹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0
    2 尺寸系作者根据《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新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总平面图及其比例尺推算而得,本节以下同。
    1 (美)彼得·盖兹编著.新都市主义——社区建筑.张振虹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
    2 有些学者不支持建立明确的邻里边界,认为边界不利于社会交融等,详见(英)Matthew Carmona等编著.城市设计的维度——公共场所—城市空间.冯江等译.南京:百通集团,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12
    3 Basten, Ludger. Postmodemer Urbanismus: Gestaltung in der stadtischen Peripherie. Münster: LIT Verlag, 2005.205
    1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特色志/上海名镇志/江南古镇:朱家角.http:枷nv、]v.shtong.gov.cm 2005-10·12
    1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特色志/上海名镇志/江南古镇:朱家角.http://www.shtong.gov.cn.2005-10-12
    2 详见附录
    3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未来都市方圆,上海市城市规划国际方案征集作品选(1999~2002).2003.278
    4 同上.280
    1 上海市青浦区规划管理局.城市规划的先导作用—青浦的探索.时代建筑.2005(5):62
    1 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4
    2 详见朱家角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由上海朱家角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提供
    3 同上
    1 转引自韩根荣.小桥·流水·人家.见鲁千林主编.我心中的江南水乡.上海朱家角投资开发有限公司.80
    2 陆志钢编著.江南水乡历史城镇保护与发展.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15
    1 详见朱家角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由上海朱家角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提供
    2 (美)阿摩斯·拉普卜特.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常青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3
    3 同上.73
    4 陆志钢编著.江南水乡历史城镇保护与发展.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8~10
    5 (意)翁贝尔·托埃科.符号学与语言哲学.王天清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61
    6 数据源自朱家角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由上海朱家角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提供,本节以下同。
    1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倪文彦,宋俊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22
    2 朱家角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由上海朱家角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提供
    1 朱家角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由上海朱家角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提供
    2 (美)C·亚历山大等.城市设计新理论.陈治业,童丽萍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2
    3 C·亚历山大的试验遵循了7个细则,分别为:(1)渐进发展,包括建筑项月不可过大、合理的大小混合比、合理的功能分配等原则;(2)较大整体性的发展,指每个项目须有助于形成至少一种更大的整体结构;(3)构想,用以确定项目的内容与特点;(4)正向城市空间的基本法则,指建筑与外部公共空间的建立;(5)大型建筑物的布局;(6)施工,指建筑结构与细部的整体性;(7)中心的形成。详见(美)C·亚历山大等.城市设计新理论.陈治业,童丽萍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26
    1 孙继伟.边缘处追索——上海青浦地域化城镇建设的探索.时代建筑,2005(5):55
    2 2004年5月30日~9月30日,由上海市规划局、青浦区人民政府主办,上海朱家角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承办了“新江南水乡国际公开竞赛”。竞赛于同年10月24~26日进行初评,11月20~22日终评。报名参加者共455人,竞赛由矶崎新(Arata Isozaki)、郑时龄等组成评委会,共有5个设计获奖。11月22日举办了第一届“新江南水乡”国际论坛,2005年10月22日举办了第二届论坛。
    1 作者根据赵美编.目光投向“新江南水乡”.新民晚报,2004-8-2(38);每个人心中的另一座城市—新江南水乡.设计新潮/建筑,2005,121(12):46~61汇编
    2 五个设计单位为:非常建筑、大舍建筑、马达思班、大样环境、Map arquitectos
    1 Jen Lin-Liu. A Conversation with Jiwei Sun. Architectural Record, 2005 (6): 66
    1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特色志/上海名镇志/宝山首镇:罗店镇.http://www.shtong.gov.cn.2005-5-2
    2 同上
    1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特色志/上海名镇志/宝山首镇:罗店镇.http://www.shtong.gov.cn.2005-5-2
    2 宝山新城由东西向带形发展的西区、中区和东区组成。详见周建军等.打造现代化滨江新城——宝山区区域总体规划简介.理想空间,2006,9(6):22
    3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复)沪府[2002]117号: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原则同意宝山区罗店中心镇总体规划的批复.2002年12月27日
    4 上海罗店新镇镇区总体规划及核心地块概念性城市设计文本,由开发建设单位提供
    5 同上
    1 所列数字源自《上海罗店新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罗店中心镇生态园区详细规划》、《罗店中心镇修建性详细规划》文本,由开发建设单位提供。本节以下同。
    2 鲁赛.罗店新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理想空间,2004,1(1):58
    3 “生态园区”即总体规划确定的片林区,作者注。
    1 (美)斯皮罗·科斯托夫.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单皓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40~141
    1 (美)彼得·盖兹编著.新都市主义社区建筑.张振虹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84
    2 (美)斯皮罗·科斯托夫.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单皓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95
    3 在总体规划中,公园被称为“科技公园”,在详细规划中更改为“诺贝尔公园”。作者注
    1 瑞典SWECO公司.罗店新镇中心区景观设计.理想空间,2005(6):76
    1 Krier, Rob. Composition of Urban Space. In Krier, Rob. Town Spaces. Basel/Berlin/Boston: Birkhaeuser, 2003.11
    2 柏林斯普瑞柏根政府中心规划为竞赛项目,合作者有Léon Krier,Marc & Nada Breitman
    3 (德)阿德里安·考夫卡,温迪·科恩编.柏林建筑——MRY Building in Berlin.张建华,扬丽杰译.沈阳/北京: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5
    4 瑞典SWECO公司.罗店新镇中心区景观设计.理想空间,2005(6):74
    5 援引郑时龄先生对“欧陆风格”的批评用语。详见郑时龄.建筑批评学.北京:中国工业建筑出版社,2001.190
    1 鲁赛.罗店新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理想空间,2004,1(1):59
    2 (美)新都市主义协会编.新都市主义宪章.杨北帆等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77~79
    1 鲁赛.罗店新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理想空间,2004,1(1):60
    1 (美)彼得·盖兹编著.新都市主义社区建筑.张振虹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81
    1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上海闵行/闵行概览/历史沿革.http://www.shmh.gov.cn.2006-5-2
    2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区县志/县志/上海县志/第一篇建置/(五)乡、镇/节/杜行乡、陈行乡、鲁汇乡.http://www.shtong.gov.cn.2006-5-2
    1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未来都市方圆,上海市城市规划国际方案征集作品选(1999~2002).2003.326
    2 同上.328
    3 同上
    4 同上.330
    1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未来都市方圆,上海市城市规划国际方案征集作品选(1999~2002).2003.330-336
    1 董鉴泓主编.中国城市建设史(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5
    1 (美)肯尼斯·弗兰姆普敦.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张钦楠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206
    1 格雷戈蒂事务所.上海市/浦江镇/城镇风貌/规划设计.设计新潮/建筑,2003,104(2):24
    1 (美)斯皮罗-科斯托夫.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单皓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11
    2 格雷戈蒂事务所.上海市/浦江镇/城镇风貌/规划设计.设计新潮/建筑,2003,104(2):20
    1 根据浦江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描述,浦江镇的主要河道水面设计标高为2.8米,桥面标高约5.5米。
    1 根据浦江镇镇区2.6平方公里修建性详细规划总平面图及其比例尺度量,本节以下同。
    2 浦江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由上海天祥华侨城投资有限公司提供。
    1 Walker, Derek. The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of Milton Keynes. London: The Architectural Press Ltd., New York: Nichols Publishing Company, 1981.58~59
    2 同上.59
    1 (法)弗朗索瓦·多斯.从结构到结构:法国20世纪思想主潮(上卷).季广茂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4
    2 郑时龄.建筑批评学.北京:中国工业建筑出版社,2001.20
    3 赵燕等.新上海人的新生活:浦江镇的空间与设计.设计新潮/建筑,2004,114(10):35
    1 上海市地方办公室.特色志/上海名镇志/江东名镇:高桥镇.http://www.shtong.gov.cn.2006-5-2
    1 根据上海浦东新区城镇体系规划,三个重点建设区域包括机场镇、三林镇和高桥镇。
    2 至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高桥镇“特色风貌区”名称为“荷兰新城”,之后改为“高桥新城”。
    3 详见附录
    1 包小枫,程大鸣.谈“荷兰新城”的几次规划变奏.理想空间,2005(6):80
    1 包小枫,程大鸣.谈“荷兰新城”的几次规划变奏.理想空间,2005(6):83
    1 Bcnevolo, Leonardo. Die Geschichte der Stadt. Frankfurt/New York: Campus Verlag GmbH, 1983. 756
    2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倪文彦,宋俊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457
    1 按照C亚历山大的理论,“亚文化区边界(Subculture Boundary)”是指不同文化生活区域之间的边缘地带,通常是天然的边界以及促使社区接触的集会场所等。详见(美)C·亚历山大等.建筑模式语言—城镇·建筑·构造(上册).王听度,周序鸿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212~217
    2 同上.365~371
    1 Krier, Rob. Town Spaces. Basel/Berlin/Boston: Birkhaeuser, 2003.80
    2 详见 Sitte, Camillo. Der Stadtebau-Nach seinen künsterischen Grundsatzen. 4.Auflage. Braunschweig, Wiesbaden: Vieweg, 1909.71
    1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特色志/上海名镇志/南上海古镇:奉城镇.http://www.shtong.gov.cn.2006-2-6
    2 同上
    1 这条轴线道路在规划设计阶段被命名为“兰布拉大街”,名称是两班牙巴塞罗那La Rambla的中文译文,在实施阶段被改为“兰博路”,本文使用兰博路称谓。
    2 详见奉贤区规划局.上海奉贤规划/规划聚焦/新市镇总体规划/《上海市奉城中心镇总体规划(2004—2020)》简介.http//:www.fxgh.gov.cn.2006-2-20
    1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奉贤区奉城中心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文件,沪规划[2004]851号,2004年8月16日)详见http://www.shghj.gov.cn/ghj_web/News_Show.aspx?id=3896.2004-8-30
    1 董鉴泓主编.中国城市建设史(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29
    2 引自上海市奉城镇老城区保护性更新改造规划文本,由开发建设单位提供。
    1 转引自张捷,赵民编著.新城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田园城市思想的世纪演绎.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3
    2 Burke, Gerald. Towns in the making, London: 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Ltd., 1971.151
    3 (美)肯尼斯.弗兰姆普敦.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张钦楠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192
    4 Benevolo. Leonardo. Die Geschichte tier Stadt. Frankfurt/New York: Campus Verlag GmbH, 1983.910
    5 作者根据奉城中心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平面图及其比例尺推算,本节以下同。
    6 Burke, Gerald. Towns in the making, London: 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Ltd., 1971.151
    1 (美)凯文·林奇.城市形态.林庆怡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45
    2 (英)克利夫·芒福汀.绿色尺度.陈贞,高文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98~99
    1 Curdes, Gerhard. Stadtstruktur und Stadtgestaltung: 2.Auflage. Stuttgart, Berlin, Koln: Kohlhammer GmbH, 1997. 125
    1 根据赵燕等.新上海人的新生活:浦江镇的空间与设计.设计新潮,建筑,2004(114):64插图标注尺寸计算,本节以下同。
    1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区县志/县志/崇明县志.http://www.shtong.gov.cn.2005-6-6
    2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未来都市方圆,上海市城市规划国际方案征集作品选(199~2002).2003.224
    3 上海长江隧桥(沪崇苏通道)是交通部确定的国家重点公路建设规划中上海至西安的重要组成部分。隧桥起自浦东五号沟.与郊区环线(A30)相接,经长兴岛,止于崇明陈家镇,全长约25.5公里。其中,以隧道方式穿越长江南港水域,长约8.9公里;以桥梁方式跨越长江北港水域,长约10.3公里:长兴岛和崇明岛接线道路共长约6.3公里。
    1 SOM公司的获奖方案获得2005年美国新都市主义协会“新都市主义宪章奖(New Urbanism Charter Award)”以及美国建筑学会(AIA)2005年“杰出区域与城市设计荣誉奖(Honor Award for Outstanding Regional and Urban Design)”。详见SOM公司.http://www.som.com/projects/planning/Chongrning Island.2005-12-20
    2 作者根据美国SOM建筑设计公司芝加哥办事处总监Phillips Enkuist在2004年10月10日北京首都剧场举办的“规划的有限与无限”论坛上的讲演记录整理。
    3 AIA 2005 Honor Awards : Urban Design, Architectural Record, 2005 (5) : 149
    1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未来都市方圆,上海市城市规划国际方案征集作品选(1999~2002).2003.244
    2 同上.248
    3 同上
    4 2004年陈家镇被建设部等六部委共同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城镇。
    1 崇明县人民政府.海岛花园镇——上海崇明陈家镇城镇总体规划介绍资料.2004.4
    2 同上
    3 同上.10
    1 (英)迈克尔布雷赫尼.集中派、分散派和折衷派:对未来城市形态的不同观点.详见(英)迈克·詹克斯等编著.紧缩城市——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周玉鹏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3
    2 同上.
    3 (英)路易斯·托马斯,韦尔·卡曾斯.新的紧缩城市形态:实践中的概念.详见(英)迈克·詹克斯等编著.紧缩城市——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周玉鹏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343
    4 (英)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都市.金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11~113
    5 作者根据陈家镇总体规划平面图及比例尺推算,本节以下同。
    1 (英)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都市.金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15
    2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倪文彦,宋俊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531
    3 崇明县人民政府.海岛花园镇——上海崇明陈家镇城镇总体规划介绍资料.2004.8,14
    4 (英)路易斯·托马斯,韦尔·卡曾斯.新的紧缩城市形态:实践中的概念.详见(英)迈克·詹克斯等编著.紧缩城市——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周玉鹏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342
    1 (美)新都市主义协会编.新都市主义宪章.杨北帆等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75
    1 作者根据陈家镇总体规划平面图及比例尺推算,本节以下同。
    1 (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6
    2 (美)斯皮罗·科斯托夫.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单皓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9
    3 Curdes. Gerhard. Stadtstruktur und Stadtgestaltung: 2.Auflage. Stuttgart, Berlin, Koln: Kohlhammer GmbH, 1997.116
    4 (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242
    5 同上.2001.35
    6 程大锦(Francis D.K.Ching).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第二版).刘丛红译.天津:建筑情报季刊杂志社,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3
    1 程大锦(Francis D.K.Ching).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第二版).刘丛红译.天津:建筑情报季刊杂志社,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94
    2 Curdes, Gerhard. Stadtstruktur und Stadtgestaltung: 2.Auflage. Stuttgart, Berlin, Koln: Kohlhammer GmbH, 1997.120
    3 (日)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亚出版社,1986.5,12
    4 Curdes, Gerhard. Stadtstruktur und Stadtgestaltung: 2.Auflage. Stuttgart, Berlin, Koln: Kohlhammer GmbH, 1997.119
    1 Curdes, Gerhard. Stadtstruktur und Stadtgestaltung: 2.Auflage. Stuttgart, Berlin, Koln: Kohlhammer GmbH, 1997. 17
    1 上海气候特点为:四季分踞,空气潮湿,通风、日照对住宅建筑非常重要,周边式住宅因不能避免东、西朝向问题比较少见。详见李振宇.城市·住宅·城市——柏林与上海住宅建筑发展比较(1949~2002).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184~185
    1 (美)柯林·罗,弗瑞德·科特.拼贴城市.童明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61
    1 (英)Matthew Carmona,Tim Heath,Tarter Oc,Steven Tiesdell编著.城市设计的维度——公共场所—城市空间. 冯江等译.南京:百通集团╱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57
    2 (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4
    3 同上.64
    4 同上.45
    5 张驭寰.中国城池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373
    6 董鉴泓主编.中国城市建设史(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56
    1 (美)斯皮罗·科斯托夫.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单皓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31
    1 Curdes, Gerhard. Stadtstruktur und Stadtgestaltung: 2.Auflage. Stuttgart, Berlin, Koln: Kohlhammer GmbH, 1997.66
    2 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史(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49
    3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倪文彦、宋俊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30
    4 转引自(美)肯尼斯·弗兰姆普敦.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张钦楠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303
    5 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6 夏南凯.田保江编著.控制性详细规划.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35
    1 (美)理查德·瑞杰斯特.生态城市——建设与自然平衡的人居环境.王如松,胡聃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80
    1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倪文彦,宋俊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435
    2 (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48
    1 (美)新都市主义协会编.新都市主义宪章.杨北帆,张萍,郭莹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9
    2 同上,2004.42
    3 (美)C·亚历山大等.建筑模式语言—城镇·建筑·构造(上、下册).王听度,周序鸿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271,365
    1 程大锦(Francis D.K.Ching).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第二版).刘丛红译.天津:建筑情报季刊杂志社,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322
    1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倪文彦,宋俊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25
    2 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史(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27
    1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倪文彦,宋俊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407
    2 见本文2.3.3.2
    3 (美)斯皮罗·科斯托夫.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单皓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72
    1 Curdes, Gerhard. Stadtstruktur und Stadtgestaltung: 2.Auflage. Stuttgart, Berlin, Koln: Kohlhammer GmbH, 1997.183
    2 (美)C·亚历山大,H·奈斯,A·安尼诺,I·金.城市设计新理论.陈治业,童丽萍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78
    3 (英)克利夫.芒福汀.街道与广场(第二版).张永刚,陆卫东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00
    4 Curdes, Gerhard. Stadtstruktur und Stadtgestaltung: 2.Auflage. Stuttgart, Berlin, Koln: Kohlhammer GmbH,1997. 186
    5 (加)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182
    1 Schirmacher, Ernst. Stadtvostellung: die Gestalt der mittelalterlichen Stadte. Zürich /München: Erhaltung und planendes Handeln, 1988. 185
    1 (英)迈克.詹克斯,伊丽莎白·伯顿,凯蒂·威廉姆斯编著.紧缩城市——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周玉鹏,龙洋,楚先锋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7,54
    2 (美)斯皮罗·科斯托夫.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单皓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90
    3 Curdes, Gerhard. Stadtstruktur und Stadtgestaltung: 2.Auflage. Stuttgart, Berlin, Koln: Kohlhammer GmbH, 1997. 194
    1 Curdes, Gerhard. Stadtstruktur trod Stadtgestaltung: 2.Auflage. Stuttgart, Berlin, Koln: Kohlhammer GmbH, 1997. 192
    2 AS&P.上海国际汽车城安亭新镇设计规范.2001.19,由上海国际汽车城置业有限公司提供。
    3 关于TND、TOD开发模式详见本文2.4.3.1~2.4.3.2章节。
    4 转引自(美)理查德·瑞杰斯特.生态城市——建设与自然平衡的人居环境.王如松,胡聃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80
    5 Curdes, Gerhard. Stadtstruktur und Stadtgestaltung: 2.Auflage. Stuttgart, Berlin, Koln: Kohlhammer GmbH, 1997. 192
    6 程大锦(Francis D.K.Ching).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第二版).刘丛红译.天津:建筑情报季刊杂志社,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3
    1 程大锦(Francis D.K.Ching).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第二版).刘丛红译.天津:建筑情报季刊杂志社,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191
    1 (美)凯文·琳奇.城市意象.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36
    2 同上.59
    1 (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36
    2 (英)大卫·沃特金.西方建筑史.傅景川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132
    3 (加)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430
    1 (美)凯文·林奇.城市形态.林庆怡,陈朝晖,邓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53
    2 (美)斯皮罗·科斯托夫.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单皓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59
    3 (美)埃德蒙·N.培根.城市设计(修订版).黄富厢,朱琪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29
    4 同上.30
    5 王富臣.形态完整——城市设计的意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36
    6 (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65
    1 (美)凯文·林奇.城市形态.林庆怡,陈朝晖,邓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257~265
    2 蔡永洁.城市广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42
    3 Curdes, Gerhard. Stadtstruktur und Stadtgestaltung: 2.Auflage. Stuttgart, Berlin, Koln: Kohlhammer GmbH, 1997.24
    1 (美)C·亚历山大等.建筑模式语言—城镇·建筑·构造(上、下册).王昕度,周序鸿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117
    2 见本文2.9.3.1节。
    1 (美)凯文·林奇.城市形态.林庆怡,陈朝晖,邓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259~260
    2 同上.263
    3 (德)康拉德.沙尔霍恩,汉斯·施马沙伊特.城市设计基本原理:空间—建筑—城市.陈丽江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137
    1 蔡永洁.城市广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43
    2 (德)康拉德·沙尔霍恩,汉斯·施马沙伊特.城市设计基本原理:空间—建筑—城市.陈丽江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140
    1 (美)斯皮罗·科斯托夫.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单皓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95
    2 同上.127~132
    3 详见本文第二章2.7.3.1
    1 (美)斯皮罗·科斯托夫.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单皓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58
    1 (美)凯文·林奇.城市形态,林庆怡,陈朝晖,邓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53,265
    1 (美)斯皮罗·科斯托夫.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单皓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45
    1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倪文彦,宋俊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21
    1 (德)于尔根·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139
    1 转引自(德)迪特·哈森普鲁格主编.走向开放的中国城市空间.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15
    2 转引自 Cai, Yongjie. Dortmunder Platze, eine morphologische Untersuchung zu ihrer historischen Entwicklung. Diss, Dortmund, 2000. 11
    3 蔡永洁.城市广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5~6
    4 (美)阿摩斯·拉普卜特.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常青,张昕,张鹏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5
    5 同上
    6 (德)迪特·哈森普鲁格主编.走向开放的中国城市空间.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16
    7 (丹麦)杨·盖尔.交往与空间(第四版).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93
    8 (德)迪特.哈森普鲁格主编.走向开放的中国城市空间.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22~23
    1 (英)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金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4
    2 Curdes, Gerhard. Stadtstruktur und Stadtgestaltung: 2.Auflage. Stuttgart, Berlin, Koln: Kohlhammer GmbH, 1997. 12~
    3 蔡永洁.城市广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79
    4 鉴于“一城九镇”建设进度不同,广场等公共空间尚未完全投入使用,对环境行为学意义上的社会活动评价的调查与分析不作展开.本文着重对城市设计所形成的公共空间进行论述。
    5 因受建设进度与设计深度的制约,“一城九镇”的广场布局在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修建性详细规划或城市设计阶段表达深度具有较大的差异。鉴于此况,本文将根据不同的情况对处于类似设计阶段的城镇进行类比分析,其中,“泰晤士小镇”、安亭新镇、“高桥新城”以修建性详细规划,枫泾、罗店新镇、浦江、朱家角、奉城镇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局部的修建性详细规划,临港新城以总体规划与局部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分析资料,陈家镇以总体规划为分析资料,对于广场空间或部分环节的分析暂不作展开。
    1 Curdes, Gerhard. Stadtstruktur und Stadtgestaltung: 2.Auflage. Stuttgart, Berlin, Koln: Kohlhammer GmbH, 1997.131
    2 蔡永洁.城市广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45~148
    3 Zucker, Paul. Town and Square: From the Agora to the Village Gree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59. 2
    1 (美)埃德蒙·N·培根.城市设计(修订版).黄富厢,朱琪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05
    1 蔡永洁.城市广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79
    2 Zucker, Paul. Town and Square: from the Agora to the Village gree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59. 7
    3 蔡永洁.城市广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99
    4 本节关于广场元素与品质的分析对象将以各城镇或片区的中心广场为重点,其它层次的广场分析不作展开。在所分析的中心广场中,在朱家角镇,选择其片区中心广场;在罗店新镇,从中心区的三个广场中选择南侧“市民广场”为分析对象。对于临港新城,则是结合规划图纸与模型进行分析与判断;陈家镇因资料空缺暂不作分析。
    5 程大锦(Francis D.K.Ching).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第二版).刘丛红译.天津:建筑情报季刊杂志社,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21
    1 (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81
    2 (丹麦)杨·盖尔.交往与空间(第四版).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68
    3 Sitte, Camillo. Der Stadtebau-Nach seinen künsterischen Grundsatzen. 4.Auflage. Braunschweig, Wiesbaden: Vieweg, 1909. 56
    1 Maertens, H.. Der optischer Maβstab, die Theorie und Praxis des asthetischen Sehens in den bildenden Künsten. Bonn: 1877,(美)C·亚历山大等.建筑模式语言—城镇·建筑·构造(上、下册).王听度,周序鸿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164
    2 (丹麦)杨·盖尔.交往与空间(第四版).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93
    3 蔡永洁.城市广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02
    4 Sitte, Camillo. Der Stadtebau-Nach seinen künsterischen Grundsatzen. 4.Auflage. Braunschweig, Wiesbaden: Vieweg, 1909. 48~49
    5 蔡永洁.城市广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03
    6 (英)克利夫·芒福汀.街道与广场(第二版).张永刚,陆卫东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32
    1 程大锦(Francis D.K.Ching).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第二版).刘丛红译.天津:建筑情报季刊杂志社,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19
    2 (英)克利夫·芒福汀.街道与广场(第二版).张永刚,陆卫东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09
    1 (加)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181
    2 (丹麦)杨·盖尔.交往与空间(第四版).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53
    1 (英)克利夫·芒福汀.街道与广场(第二版).张永刚,陆卫东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10
    2 Zucker, Paul. Town and Square: from the Agora to the Village gree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59. 7
    3 Curdes, Gerhard. Stadtstruktur und Stadtgestaltung: 2.Auflage. Stuttgart, Berlin, Koln: Kohlhammer GmbH, 1997. 135
    4 (英)克利夫·芒福汀.街道与广场(第二版).张永刚,陆卫东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11
    1 (英)克利夫·芒福汀.街道与广场(第二版).张永刚,陆卫东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33
    1 Zucker, Paul. Town and Square: from the Agora to the Village gree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59. 8
    2 程大锦(Francis D.K.Ching).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第二版).刘丛红译.天津:建筑情报季刊杂志社,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4
    1 Sitte, Camillo. Der Stadtebau-Nach seinen künsterischen Grundsatzen. 4.Auflage. Braunschweig, Wiesbaden: Vieweg, 1909.23
    2 程大锦(Francis D.K.Ching).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第二版).刘丛红译.天津:建筑情报季刊杂志社,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4
    3 (美)埃德蒙·N·培根.城市设计(修订版).黄富厢,朱琪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25
    1 Zucker, Paul. Town and Square: from the Agora to the Village greeb.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59. 13
    2 蔡永洁.城市广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81
    1 Curdes, Gerhard. Stadtstruktur und Stadtgestaltung: 2.Auflage. Stuttgart, Berlin, Koln: Kohlhammer GmbH, 1997.131
    2 Zucker, Paul. Town and Square: from the Agora to the Village gree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59. 8
    3 同上
    4 蔡永洁.城市广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35
    1 (加)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29
    2 (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35
    4 (英)克利夫·芒福汀.街道与广场(第二版).张永刚,陆卫东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09
    4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倪文彦,宋俊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85
    5 同上.424
    6 (美)理查德·瑞杰斯特.生态城市—建设与自然平衡的人居环境.王如松,胡聃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3
    7 即采用同一种公用的汽车,使用者随时、随地、可异处取用的方式,详见(美)莫什·萨夫迪.后汽车时代的城市.吴越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117
    1 (英)克利夫·芒福汀.绿色尺度.陈贞,高文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11
    2 街道与道路在一般意义上同义。与街道相比,道路更侧重于交通性。
    3 李清波,符锌砂编著.道路规划与设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140
    4 OD调查(Origin Destination Survey)即“起讫点调查”,通过某起讫点内人、车、货的出行交通资料。详见李清波,符锌砂编著.道路规划与设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44
    1 (美)斯皮罗·科斯托夫.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单皓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40
    2 (德)汉诺—沃尔特·克鲁夫特.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王贵祥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5
    3 李清波,符锌砂编著.道路规划与设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136
    4 详见戴慎志主编.城市基础设施工程规划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108
    5 Curdes, Gerhard. Stadtstruktur und Stadtgestaltung: 2.Auflage. Stuttgart, Berlin, Koln: Kohlhammer GmbH,1997.124
    6 按人口规模,我国将城市划分为:特大城市(>100万人口,以下单位同)、大城市(50~100)、中等城市(20~50)、小城市(10~20)、镇(<10)。详见汤铭潭,宋劲松,刘仁根,李永洁主编.小城镇发展与规划概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9
    7 按《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居住区分为居住区(3~5万人,以下单位同)、小区(1~1.5)、组团(0.1~0.3)三级。道路则相应分为居住区道路(>20米)、小区路(6~9米)、组团路(3~5米)、宅间小路(>2.5米)。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20~21
    1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倪文彦,宋俊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418
    1 (英)Matthew Carmona等编著.城市设计的维度——公共场所—城市空间.冯江,袁粤,万谦,傅娟,张红虎译.南京:百通集团/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70
    2 (丹麦)杨·盖尔.交往与空间(第四版).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93
    1 程大锦(Francis D.K.Ching).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第二版).刘丛红译.天津:建筑情报季刊杂志社,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8~9
    2 李清波,符锌砂编著.道路规划与设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146
    3 (美)斯皮罗·科斯托夫.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单皓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70
    1 “格式塔”(Gestalt)在德语中意义为“造型”,在许多著作中被音译为“格式塔”,作者注。
    2 程大锦(Francis D.K.Ching).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第二版).刘丛红译。天津:建筑情报季刊杂志社,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38
    3 同上
    4 转引自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史(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28
    1 (英)克利夫·芒福汀.街道与广场(第二版).张永刚,陆卫东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43
    2 有时也被称作“步车道幅宽比”,有两种比例数值,一种是步行道与车行道之间的比值,另一种是单侧人行道与道路总宽度之间的比值(详见(日)土木协会编.道路景观设计.章俊华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33)。本文采取同一条道路中两侧步行道、相邻隔离带宽度的总和与道路总宽度之间的比例数值,旨在体现处于同一道路两侧的步行道与道路总宽度之间整体的比例关系。
    1 (日)土木协会编.道路景观设计.章俊华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35,46
    2 (美)新都市主义协会编.新都市主义宪章.杨北帆等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40
    3 徐循初主编.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上册).北京:中国工业建筑出版社,2005.99
    4 (加)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66
    5 杨·盖尔所列举的四个实例分别是洛衫矶、雷德朋、代尔夫特以及威尼斯,分别对应四种交通规划模式:综合的快速交通、人车分离式、慢速综合性交通以及步行城市。详见(丹麦)杨·盖尔.交往与空间(第四版).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14
    1 (丹麦)杨.盖尔.交往与空间(第四版).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11
    2 Tahara, Eliza Miki. Neue Metropolitane Wohntypologien im Vergleich:Brasilien, Deutschland und Japan. Beuren, Stuttgart: Verlag Grauer, 2000. 200
    1 Zucker, Paul. Town and Square: from the Agora to the village gree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59. 7
    2 (英)大卫·路德林,尼古拉斯·福克.营造21世纪德家园——可持续的邻里社区.王健,单燕华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07
    3 (英)克利夫·芒福汀.街道与广场(第二版).张永刚,陆卫东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51
    4 (日)土木协会编.道路景观设计.章俊华,陆伟,雷芸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54
    5 Aminde, Haus-Joachim. Funktion und Gestalt stadtischer Platze heute. Frankfurt: Public design, 1989. 24
    6 Sitte, Camillo. Der Stadtebau-Nach seinen künsterischen Grundsatzen. 4.Auflage. Braunschweig, Wiesbaden: Vieweg, 1909. 55
    1 (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41
    2 (英)克利夫·芒福汀.街道与广场(第二版).张永刚,陆卫东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45
    1 (英)Matthew Carmona等编著.城市设计的维度——公共场所—城市空间.冯江等译.南京:百通集团.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43
    1 (挪)Norberg-Schulz,Christian.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施植明译.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5.58.“围合”在译文中为“包被”——作者注。
    2 (加)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423~424
    3 (英)Matthew Carmona等编著.城市设计的维度——公共场所—城市空间.冯江等译.南京:百通集团,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42
    4 (加)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131
    1 (丹麦)杨·盖尔.交往与空间(第四版).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53
    1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倪文彦,宋俊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498
    2 Benevolo,Leonardo.Die Geschichte der Stadt.Frankfurt/New York:Campus Verlag Gmbit,1983.717
    3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倪文彦,宋俊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98~399
    4 详见本文3.1节,图3.1-1
    5 (加)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96
    6 如在居住区设计中,按照有关规范要求,公共绿地设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小区级)以及组团绿地三个层次,并对其布局、规模具有相应的规定。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7~18。
    7 (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编著.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第二版).俞孔坚,孙鹏,王志丘芳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80
    1 (法)弗朗索瓦.多斯.从结构到结构:法国20世纪思想主潮(下卷).季广茂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29
    1 (加)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98~99
    1 详见本文第三章3_2.3节
    2 蔡永洁.城市广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69
    1 (加)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110~118
    2 (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编著.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第二版).俞孔坚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23
    1 (加)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121
    1. Alberti, Leo Battista. Zehn BUcher Uber die Baukunst. Nachdruck der 1. Auflage Wien 1912, Darmstadt 1975
    
    2. Albrecht Durer Gesellschaft. Der Traum von Raum, Gemalte Architektur aus 7 Jahrhunderten. Marburg: Dr. Wolfram Hitzeroth Verlag, 1986
    
    3. Aminde, Hans-Joachim. Funktion und Gestalt stadtischer Platze heute. Frankfurt: Public design, 1989
    
    4. Arnheim, Rudolf. Die Dynamik der architektonischen Form. Koln 1980
    
    5. Ashihara, Yoshinobu. Exterior Design in Architcture. New York / London 1970
    
    6. Ashihara, Yoshinobu. The aesthetic Townscape. Cambridge / Massachusetts 1983
    
    7. Bahrdt, Hans Paul. Die moderne Grossstadt: soziologische Uberlegungen zum Stadtebau. Hamburg 1969.1. Auflage, Hamburg 1961
    
    8. Basten, Ludger. Postmoderner Urbanismus: Gestaltung in der stadtischen Peripherie. Munster: LIT Verlag, 2005
    
    9. Bauausstellung Berlin GmbH. Internationale Bauausstellung, Berlin 1987: Projektubersicht. Berlin: Bauausstellung Berlin GmbH, 1987
    
    10. Benevolo, Leonardo. Die sozialen Ursprunge des modernen Stadtebaus, Lehren von gestern-Forderungen fur morgen. Braunschweig 1971.
    
    11. Benevolo, Leonardo. Die Geschichte der Stadt. Frankfurt/New York: Campus Verlag GmbH, 1983
    
    12. Benevolo, Leonardo. Geschichte der Architektur des 19. und 20. Jahrhunderts. 6. Auflage, Munchen 1994. 1. Auflage, MUnchen 1978
    
    13. Bollnow, Otto Friedrich. Mensch und Raum. 1. Auflage, Stuttgart / Berlin / Koln 1963
    
    14. Braunfels, Wolfgang. Mittelalterliche Stadtbaukunst in der Toskana. Berlin 1953
    
    15. Braunfels, Wolfgang. Abendlandische Stadtbaukunst: Herrschaftsform und Baugestalt. Koln 1976
    
    16. Burke, Gerald. Towns in the making. London: 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Ltd., 1971
    
    17. Busch, Akiko. Aeries, folloes, copolas, and other rooftop delights. Architectural Record,2000 (4) :84
    
    18. Cai, Yongjie. Dortmunder Platze, eine morphologische Untersuchung zu ihrer historischen Entwicklung. Diss, Dortmund 2000
    
    19. Curdes, Gerhard. Stadtstruktur und Stadtgestaltung: 2.Auflage. Stuttgart, Berlin, Koln: Kohlhammer GmbH, 1997
    
    20. Dean, Andrea Oppenheimer. An urbanist says a sense of plac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desigh itself, Architectural Record , 2000 (4) : 63
    
    21. Durth, Werner / Nerdinger, Winfried. Architektur und Stadtebau der 30er/40er Jahre, Deutsches Nationalkomitee fur Denkmalschutz, Bonn 1992
    
    22. Durth, Werner / Gutschow, Niels. Architektur und Stadtebau der funfziger Jahre, Deutsches Nationalkomitee ftir Denkmalschutz, Bonn 1987
    
    23. Dutschke Werner. Zwischen Strausberger Platz und Alexanderplatz; In: Deutsche Architektur, 1959(10)
    
    24. Egli, Ernst. Geschichte des Stadtebaus. 1. Band: Die alte Welt. Zurich 1959; 2. Band: Das Mittelalter. Zurich 1962; 3. Band: Die neue Zeit. Zurich 1967
    
    25. French, Jere Stuart. Urban space: a brief history of the city square. 2. edition Dubuque 1983
    
    26. Frolich & Kaufmann. Stadt und Utopie: Modelle idealer Germeinschaften, Berlin: Lucie Schauer-Verlag, 1982
    27. Giedion, Siegfried: Raum, Zeit, Architektur. 5. unveranderter Nachdruck von 1976, Basel 1996
    28. Güenter Mader. landschaftsarchitektur in Deutschland, Stuttgart: Deutsche Verlags-Anstalt, 1999
    29. Jen Lin-Liu. Reinventing Qingpu. Architectural Record, 2005 (6) : 62
    30. Joedicke, Jürgen. Raum und Form in der Architektur: über den behutsamen Umgang mit der Vergangenheit. Stuttgart 1985
    31. John A. Dutton. New American Urbanism: Re-forming the Suburban Metropolis, Italy: Skira editore S.p.A.,2000
    32. Kenneth Powell. City Transformed,Urban- Architectur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1 st Century, London: Laurence King Publishing, 2000
    33. Kleefisch-Jobst, Ursula; Flagge (Hrsg) , Ingeborg. Rob Kfier. Ein romantischer Rationalist. Wien/New York: Springer-Verlag, 2005
    34. Koch, Michael. Stadtebau in der Schweiz 1800-1990. Zürich / Stuttgart 1992
    35. Kostof, Spiro. The City Assembled: The Elements of Urban Form Through History, Londen : Thames & Hudson Ltd., 1992
    36. Krier, Rob. Architectural Composition. London : Academy Editions, 2nd Impression 1991
    37. Krier, Rob; Kohl, Chfistoph. Potsdam Kirchsteigfeld - The Making of a Town. Bensheim: awf-verlag GmbH, 1997
    38. Krier, Rob. Town Spaces. Basel/Bedin/Boston: Birkhaeuser, 2003
    39. Lavin, Sylvia. Quatremère de Quincy and the invention of a modern language of architecture. New York: Dissert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1990
    40. Le Corbusier. Staidtebau. Stuttgart 1929
    41. Le Corbusier. Ausblick auf eine Architektur. Berlin / Frankfurt / Wien 1963
    42. Maertens, H.. Der optischer Massstab, die Theorie und Praxis des asthetischen Sehens in den bildenden Künsten. Bonn 1877
    43. Meckseper, Cord. Kleine Kunst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Stadt im Mittelalter. Darmstadt: Wissenschaftliche Buchgesellschft, 1982
    44. Mumford, Lewis. The Culture of Cities. New York / London:1938
    45. Naredi-Rainer, Paul von. Architektur und Harmonic, Zahl, MaB und Proportion in der abendlandischen Baukunst. Koln 1982
    46. Norberg-Schulz, Christian. Logik der Baukunst. Gütersloh / Berlin / München 1968
    47. Olsen, Donald J.. Die Stadt als Kunstwerk: London, Paris, Wien. Frankfurt / New York 1988. New Haven / London 1986
    48. Palladio, Andrea. Die vier Bücher zur Architektur. Zürich 1964
    49. Panerai, Philippe; Castex, Jean; Depaule, Jean - Charles. Vom Block zur Zeile: Wandlung der Stadtstruktur. Braunschweig 1985.
    50. Pearson ,Clifford A.. Theme Sprawl. Architectural Record, 2000 (11) : 139
    51. Rauda, Wolfgang: Lebendige stadtebauliche Raumbiidung: Asymmetric und Rhythmus in der deutschen Stadt. 1. Auflage, Stuttgart 1957
    52. Rossi, Aldo. Die Architektur der Stadt: Skizze zu einer grundlegenden Theorie des Urbanen. Düsseldorf: Bertelsmann Fachverlag, 1973
    53. Scheer, Thorsten u. a. (H.G.). Stadt der Architektur Architektur der Stadt, Berlin 1900-2000, Berlin 2000
    54. Scheer, Thorsten; Kleihues, Josef Paul; Kahlfeld, Paul. Stadt der Architektur der Stadt. Nicolai, 2000
    55. Schirmacher, Ernst. Stadtvostellung: die Gestalt der mittelalterlichen Stadte. Zürich / München: Erhaltung und Planendes Handeln, 1988
    56. SiRe, Camillo. Der Stadtebau-Nach seinen künsterischen Grundsatzen. 4.Auflage. Brannschweig, Wiesbaden: Vieweg, 1909
    57. Sorkin, Michael. Sorkin finds a model in a Tennessee small town with a genuine sense of purpose. Architectural Record, 2001 (7) : 63
    58. Sorkin, Michael. Finding an open space for the exercise of democracy in New York's dense urban fabric. Architectural Record, 2004 (10) : 85
    59. Tahara, Eliza Miki. Neue Metropolitane Wohntypologien im Vergleich:Brasilien,Deutschland und Japan. Beuren, Stuttgart: Verlag Grauer, 2000
    60. Vockler, Kai; Luchow, Dirk (Hg.). Peking Shanghai Shenzhen, Frankfurt / New York:Campus Edition Bauhaus, 2000
    61. Wandersleb, Hermann. Neuer Wohnbau, Band I / Bauplanung, Ravensburg: Otto Maier Verlag, 1952
    62. Walker, Derek. The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of Milton Keynes. London: The architectural press Ltd., New York: Nichols Publishing company, 1981
    63. Webb, Michael. Die Mitre der Stadt: stadtische Platze yon der Antik bis heute. Frankfurt / New York 1990
    64. Whitfield, Peter. Stadte der Welt: In historischen Karten. Stuttgart: Konrad Theiss Verlag GmbH, 2006
    65. Wienands, Rudolf. Grundlagen der Gestaltung zu Bau und Stadtebau. Basel / Boston / Stuttgart 1985
    66. Zucker, Paul. Entwicklung des Stadtbiides: die Stadt als Form. 1. Auflage, München / Berlin 1929
    67. Zucker, Paul. Town and Square: from the Agora to the Village gree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59
    1.(意)翁贝尔托·埃科.符号学与语言哲学.王天清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2.(美)安东尼·奥罗姆,陈向明.城市的世界——对地点的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曾茂娟,任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包小枫,程大鸣.谈荷兰新城的几次规划变奏.理想空间,2005(6):80
    4.蔡永洁.城市广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5.蔡永洁.欧陆风格的社会根源.建筑师,2000(97):105
    6.蔡永洁.遵循艺术原则的城市设计——卡米诺·西特对城市设计的影响.世界建筑,2002(3)
    7.蔡永洁.从两种不同的空间形态—看欧洲传统城市广场的社会学含义.时代建筑,2002(4)
    8.(英)Matthew Carmona,Tim Heath,Taner Oc,Steven Tiesdell编著.城市设计的维度——公共场所—城市空间.冯江等译.南京:百通集团,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9.陈秉钊.上海郊区小城镇人居可持续发展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0.陈从周,章明主编.上海近现代建筑史稿.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8.12
    11.程大锦(Francis D.K.Ching).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第二版).刘丛红译.天津:建筑情报季刊杂志社,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12.成砚.读城——艺术经验与城市空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3.仇保兴.和谐与创新——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危机与对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4.戴慎志主编.城市基础设施工程规划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15.(英)大卫路·德林,尼古拉斯·福克.营造21世纪德家园——可持续的邻里社区.王健,单燕华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6.董鉴泓主编.中国城市建设史(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7.董爽,袁晓勐.城市蔓延与节约型城市建设.规划师,2006,125(5):11
    18.(法)弗朗索瓦·多斯.从结构到结构:法国20世纪思想主潮(上、下卷).季广茂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19.(德)彼得·法勒.住宅平面,1920~1990年住宅的发展线索.王瑾,庄伟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0.冯健.1980年代以来我国小城镇研究的新进展.城市规划汇刊,2001(3):28~34
    21.(美)肯尼斯·弗兰姆普敦.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张钦楠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
    22.(丹麦)杨·盖尔,拉尔斯·吉姆松.公共空间·公共生活.汤羽扬,王兵,戚军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3.(丹麦)杨·盖尔.交往与空间(第四版).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4.(丹麦)杨·盖尔,拉尔斯·吉姆松.新城市空间(第二版).何人可,张卫,邱灿红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5.(美)彼得·盖兹.新都市主义社区建筑.张振虹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6.(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27.格雷戈蒂事务所.上海市/浦江镇/城镇风貌/规划设计.设计新潮/建筑,2003,104(2):18
    28.(法)A.J.格雷马斯.论意义—符号学论文集(上册).吴泓缈,冯学俊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29.(荷)根特城市研究小组.城市状态:当代大都市的空间、社区和本质.敬东,谢倩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30.(德)于尔根·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31.(德)迪特·哈森普鲁格主编.走向开放的中国城市空间.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32.(日)黑川纪章.城市设计的思想与手法.覃力,黄衍顺,徐慧,吴再兴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3.洪亮平.城市设计历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4.黄劲松,刘宇,徐峰.上海国际汽车城安亭新镇规划研究.理想空间,2005(6):84
    35.黄婧.透视松江新城规划特色与建设创新.理想空间,2005(6):42
    36.(英)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金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7.(德)阿德里安·考夫卡,温迪·科恩.柏林建筑——MRV Building in Berlin.张建华,扬丽杰译.沈阳/北京: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8.(法)勒·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陈志华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9.(德)汉诺—沃尔特·克鲁夫特.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王贵祥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0.(美)斯皮罗·科斯托夫.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单皓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1.(美)阿摩斯·拉普卜特.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常青,张昕,张鹏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2.(德)迪特马尔·赖因博恩,米夏埃尔·科赫.城市设计构思教程.汤朔宁,郭屹炜,宗轩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43.(英)布莱恩·劳森.空间的语言.杨青娟,韩效,卢芳,李翔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4.李清波,符锌砂编著.道路规划与设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45.李楠.具有意大利风貌的浦江新镇规划.设计新潮/建筑,2002,100(6):18
    46.李振宇.城市·住宅·城市——柏林与上海住宅建筑发展比较(1949~2002).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47.(美)凯文·林奇.城市形态.林庆怡,陈朝晖,邓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48.(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49.(美)凯文·林奇,加里·海克.总体设计.黄富厢,朱琪,吴小亚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50.林昇.上海嘉定新城规划国际方案征集.理想空间,2005(6):56
    51.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
    52.鲁千林主编.我心中的江南水乡.上海:上海朱家角投资开发有限公司,2004
    53.鲁赛.罗店新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理想空间,2004(1):58
    54.(日)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55.(日)芦原义信.隐藏的秩序.尹培桐译.建筑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56.陆志钢编著.江南水乡历史城镇保护与发展.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57.栾峰.战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演变与核心内涵.城市规划汇刊,2004(6)
    58.(美)柯林·罗,弗瑞德·科特.拼贴城市.童明译.李德华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59.(意)阿尔多·罗西.城市建筑.施植明译.台北:博远出版有限公司,1992
    60.骆悰.临港新城战略背景与规划实践.理想空间,2005(6):36
    61.骆悰.嘉定在上海郊区战略中的规划应对.理想空间,2005(6):26
    62.(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编著.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第二版).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63.(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倪文彦,宋俊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64.(英)克利夫·芒福汀.街道与广场(第二版).张永刚,陆卫东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65.(英)克利夫·芒福汀.绿色尺度.陈贞,高文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66.(英)克利夫·芒福汀,泰纳·欧克,史蒂文·蒂斯迪尔.美化与装饰(第二版).韩冬青,李东,屠苏南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67.每个人心中的另一座城市——新江南水乡.设计新潮╱建筑,2005(121):46~60
    68.(美)威廉.J.米切尔.伊托邦——数字时代的城市生活.吴启迪,乔非,俞晓译.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1
    69.莫天伟,岑伟.新天地地段—淮海中路东段旧式里弄再开发与生活形态重建.城市规划汇刊,2001(4)
    70.(美)理查德·诺尔.荣格崇拜——一种超凡魅力的运动的起源.曾林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71.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史(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72.(美)埃德蒙·N·培根.城市设计(修订版).黄富厢,朱琪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73.彭震伟,陈秉钊,李京生.中国小城镇发展与规划回顾.时代建筑,2002(4):21
    74.阮仪三主编.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规划,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
    75.(美)理查德·瑞杰斯特.生态城市——建设与自然平衡的人居环境.王如松,胡聃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2第一版.原著:Richard Register:Ecocities:Building Cities in Balance with Nature
    76.(美)理查德·瑞杰斯特.生态城市伯克利:为一个健康的未来建设城市.沈清基,沈贻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77.(美)莫什·萨夫迪.后汽车时代的城市.吴越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78.(意)布鲁诺·赛维.建筑空间论——如何品评建筑.张以赞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79.(意)布鲁诺·赛维.现代建筑语言.席云平,王虹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80.(挪)Norberg-Schulz,Christian.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施植明译.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5
    81.(德)康拉德·沙尔霍恩,汉斯·施马沙伊特.城市设计基本原理:空间—建筑—城市.陈丽江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82.单德启主编.小城镇公共空间与住区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83.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未来都市方圆,上海市城市规划国际方案征集作品选(1999~2002).2003
    84.“上海‘九五’社会发展问题思考”课题组.上海跨世纪社会发展问题思考.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85.上海市青浦区规划管理局.城市规划的先导作用—青浦的探索.时代建筑.2005(5):58
    86.(挪)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西方建筑的意义.李路珂,欧阳恬之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87.(美)肯尼·斯科尔森.大规划——城市设计的魅惑和荒诞.游宏滔,饶传坤,王士兰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88.(法)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89.孙继伟.边缘处追索——上海青浦地域化城镇建设的探索.时代建筑,2005(5):52
    90.(瑞典)SWECO.罗店新镇中心区景观设计.理想空间,2005(6):68
    91.(英)尼格尔·泰勒.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李白玉,陈贞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92.汤铭潭等主编.小城镇发展与规划概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93.(美)梯利著,伍德增补.西方哲学史(增补修订版).葛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94.童明.阅读城镇形态.时代建筑,2002(4):28
    95.(日)土木协会编.道路景观设计.章俊华,陆伟,雷芸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96.(法)茨维坦·托多罗夫.象征理论.王国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97.王富臣.形态完整——城市设计的意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98.汪丽君,舒平.类型学建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99.王士兰,陈行上,陈钢炎主编.中国小城镇规划新视角.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00.王士兰,游宏滔编著.小城镇城市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01.王振亮主编.中国新城规划典范,上海松江新城规划设计国际竞赛方案精品集.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102.王志军,李振宇.百年轮回——评柏林新建小城镇的三种模式.时代建筑,2002(04):62
    103.王志军,李振宇.“一城九镇”对郊区新城镇的启示.建筑学报,2006(7):8
    104.王佐.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整治.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05.(德)韦伯.非正当性的支配——城市的类型学.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06.维特鲁威.建筑十书.高履泰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
    107.(英)大卫·沃特金.西方建筑史.傅景川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108.吴志强,崔泓冰.近年来我国城市规划方案国际征集活动透析.城市规划汇刊,2003(6):16
    109.夏南凯,田保江编著.控制性详细规划,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110.(日)筱原资明.埃柯——符号的时空.明岳,俞宜国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111.(美)新都市主义协会编.新都市主义宪章.杨北帆,张萍,郭莹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112.邢同和.现代建筑设计集团世博会建筑设计研究中心简介.时代建筑,2005(5):50
    113.徐洁编.解读安亭新镇.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114.徐循初主编.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上册).北京:中国工业建筑出版社,2005
    115.(美)克里斯·亚伯.建筑与个性——对文化和技术变化的回应(第二版).张磊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16.(加)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117.(美)C·亚历山大.建筑的永恒之道.赵冰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118.(美)C·亚历山大,H·奈斯,A·安尼诺,I·金.城市设计新理论.陈治业,童丽萍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119.(美)C·亚历山大,M·西尔佛斯坦,S·安吉,石川新,D·阿布拉母斯.俄勒冈实验.赵冰,刘小虎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120.(美)C·亚历山大,S·伊希卡娃,M·西尔佛斯坦,M·雅各布逊,Z·菲克斯达尔一金,S·安吉尔.建筑模式语言—城镇·建筑·构造(上、下册).王听度,周序鸿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121.叶贵勋,熊鲁霞.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城市规划汇刊,2002(4)
    122.(美)凯勒·伊斯特林.美国城镇规划—按时间顺序进行比较.何华,周智勇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123.袁烽,陈宾.青浦营造的过程意义.时代建筑,2005(5):72
    124.(美)查尔斯·詹克斯.后现代建筑语言.李大夏摘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125.(美)查尔斯·詹克斯,卡尔·克罗普夫.当代建筑的理论与宣言.周玉鹏,雄一,张鹏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26.(英)迈克·詹克斯,伊丽莎白·伯顿,凯蒂·威廉姆斯编著.紧缩城市——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周玉鹏,龙洋,楚先锋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27.张剑涛.城市形态学理论在历史风貌保护区规划中的应用.城市规划汇刊,2004(6)
    128.张捷,赵民编著.新城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田园城市思想的世纪演绎.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29.张钦楠.阅读城市.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130.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131.张松主持.话说上海“万国城镇”的建设.时代建筑,2001(1):78~80
    132.张驭寰.中国城池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
    133.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134.赵美.目光投向“新江南水乡”.新民晚报.2004-8-2(38)
    135.赵燕.如歌的行板:浦江镇/意大利城/规划设计.设计新潮/建筑,2003,104(2)
    136.赵燕,慎小巍.安亭新镇、来自德国的城市.设计新潮/建筑,2003,107(8)
    137.赵燕,夏金婷,李维娜.新上海人的新生活:浦江镇的空间与设计.设计新潮/建筑.2004,114(10)
    138.郑时龄.建筑批评学.北京:中国工业建筑出版社,2001
    139.郑时龄主编.上海人居中心研究.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3
    140.郑时龄主编.上海城市的更新与改造.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
    14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42.邹兵.小城镇的制度变迁与政策分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43.左辅强,马武定.国内城市规划设计国际竞赛的困境.城市规划汇刊,2004(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