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荀况与“百家争鸣”时代之终结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 英文题名:Xun Kuang and the End of "Hundreds Schools of Thought Contend" Period
  • 作者:张铮
  • 论文级别:博士
  • 学科专业名称:中国古代史
  • 学位年度:2008
  • 导师:吕文郁
  • 学科代码:060106
  •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 论文提交日期:2008-12-01
  • 答辩委员会主席:赵伯雄
摘要
荀况是中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学者,他的学说体系以儒家的理论为基础,综合吸收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成为战国后期“百家合流”的代表性人物。荀子的思想境界和学术成就标志着一个伟大的历史时代——“百家争鸣”时代的终结。本文主要以文化史和学术发展史为视角,对荀子的思想学说和历史地位作出新的评价。
     在内篇,笔者对荀况的学派属性进行了考辨,也就是围绕荀况如何以儒家学说为基础,创新战国儒家思想体系的问题进行探讨。首先将历代讨论荀况学派属性的诸家说法进行了回顾及述评;其次,通过分析诸家关于《荀子》成书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荀子》一书是研究荀子可以信据的重要资料。其次,从该书中笔者发现无论从文字还是学说思想,荀况都是完全符合汉代学者关于“儒家”定义的。最后,本文又针对荀子学说中的核心思想、他在儒家典籍的经典化问题及传承的地位及作用等方面进行考证,认为荀况是先秦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又根据荀况对儒家经典整理、传承及其弟子中的分化情况,可知荀况在战国晚期儒家思想体系的形成以及后世儒家学术的发展中,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外篇中,笔者认为《荀子》书中有多处批评先秦诸子的文字。其出发角度是存在差异的,它的差异正体现了荀子治学的前后阶段性差异。本文针对《荀子》中批评其他诸子的文字和吸收其他诸子的文字,考证了荀况是如何吸收诸子的学说,并将这些纳入到他的儒家思想体系的。随后,本文又对荀况如何影响战国末期其他诸子的情况进行了探讨。
     最后,本文通过对历代荀学研究总成绩的回顾,指出尽管历代学人在荀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时至今日还没有哪一位学者在荀学研究中把荀况置入特定的文化和学术背景下,对荀况及其学说给予准确定位,并作出全面、系统的评价。这就为本文的探讨留下了较大的学术空间。这正是本文要努力探索的新课题。
Xun Kuang is an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 of Confucian in pre-Qin period of China,his theory was based on the Confucian theory,and had absorbed the essence of other thinkers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He unified the pre-Qin academic and set up the system of Confucian ideas,finally became a representative who integrated hundreds of schools of thought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How did Xun Zi inherited and absorbed the essence of other thinkers critically, basing on the Confucian theory?Why could Xun Kuang finish setting up the system of Confucian ideas and unifying the pre-Qin academic?They are the main problems that this article studies.Therefore, the core of this article is discussing the relations between Xun Zi and the pre-Qin academic.Now I will introduce the viewpoints of the article in summary.There are three parts, inside,outside and subjection.
     It is reaserched and discoursed that how Xun Zi critically inherited the pre-Qin academic in the inside part.First, because the property of Xun Zi’s theory and his school of thought had been argued since the ancient time,with studying and debating kinds of statements about the property, it is brought forth that the property of Xun Zi’s theory and his school of thought was recognized through the whole of the book Xun Zi and the main ideas of Xun Kuang,instead of simply according to some specificity of his theory.Then I investigate in three parts,the relation between Xun Zi and Confucian from the book of Xun Zi ,the relation between Xun Zi’s ideas and Confucianism,Xun Zi and the inheriting Confucianism.Ultimately,Xun Zi is concerned as an important scholar who had contributed a lot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ism.His contribution is irreplaceable to making Confucian books become classic and spread.
     The relation between Xun Zi’s theory and the pre-Qin academic is discussed in the outside part.First,the meaning of study and method in pre-Qin document is inspected.Secondly,the process of the pre-Qin academic is deliberated ,mainly pointing it out that Xun Zi had unified hundreds of schools of thought because he could combine study and method,which also could be found out from the division among his students.Thirdly, the phenomenone is debated that different scholars Xun Zi criticized placed emphasis on different aspect ,such as Opposing Twelve Scholars,andJiebi,Tianlun,the former focused on the bad political influence of scholars,however,the later proposed criticism according to schools of thought.Then, the relation between Xun Zi’s theory and the scholars who influenced on Xun Zi and the culture area of Qi,Chu,Qin is discussed.When it concerns the scholars(they are classed as scholars of Qin culture) who were influenced by Xun Zi,it is considered that Xun Zi was the first scholar who made study and method unified,but some of his students broke the unification later.
     In the subjection part,the theory of Xun Zi is defined firstly,then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theory included the reaserch of Xun Zi himself,the studies of the book of Xun Zi,the whole achievement of studies on Xun Zi’s theory.They are no doubt a process of history.the study on the theory of Xun Zi is divided into two phases,before morden times and after morden times.In recent years,with waking up of scholars in our country and the introducing of westen science and culture,the range of studies on Xun Zi’s theory has been enlarged,and finally,the completement of the system of Xun Zi’s theory has been promoted.The studies o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Xun Zi’s theo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tudies on scholars.In the last century Luo Genze,who was a main representive of the school which distinguished the ancient documents,had proposed the studies o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holars’theories.They are quested and reaserched roughly in this article.With unscrambling these problems, the deficiency of the studies on Xun Zi’s theory and what important work had been done by the forescholars would be found out.
     As a Confucian master,Xun Kuang built up his own system of the Confucian ideas without limiting to the Confucian theories.His academic c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phases,they are the period when he stayed in Jixia of Qi and the period when he lived in Laning of Chu.Therefore,as one of the represetative terminators of the“Hundreds Schools of Thought Contend”period,Xun Kuang integrated hundreds schools of thought in a different way contrasting to Han Fei ,History by Lv,and the school of“Huanglao”.
引文
①金景芳:《战国四家五子思想论略》,《古史论集》,齐鲁书社1981年版,第323页。
    ②(德)卡尔·雅思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魏楚雄、俞新天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8-9页。
    ③参见冯友兰:《秦汉历史哲学》,《三松堂全集》第十一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蒙文通:《周代学术发展论略》,《先秦诸子与理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9页。
    
    ①参见蒙文通:《古学甄微》中相关论文,巴蜀书社1989年。
    ②转引自季羡林:《朗润琐言》,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32页。
    ③参见吕文郁:《春秋战国文化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3页。
    ①参见蒋伯潜:《诸子通考·绪论》,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7页。
    ②参见张长寿、殷玮璋主编:《中国考古学·两周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494-495页。
    ③参见刘泽华:《先秦士人与社会》(修订重版),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2-39页。
    ④参见钱穆:《国史大纲》上册,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97页。
    ⑤钱穆:《国史大纲》上册,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96页。
    ⑥(清)章学诚:《文史通义·诗教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2页。
    
    ①参见金德健:《先秦诸子杂考》,中州书画社1982年,第4页。
    ②(清)章学诚:《文史通义·言公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71页。
    ①参见王叔岷:《庄子校诠》下册,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301页。
    ②需要指出的是,有学者认为百家争鸣时代的学术话题主要是关于“宇宙时空、个人存在、社会秩序”三方面,我们认为这与我们所说是一致的,所以在此说明。参见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3-177页。
    ①参见陈荣捷:《初期儒家》,《中国哲学论集》,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所1994年版,第91-94页。
    ②参见李耀仙:《先秦儒学新论》,巴蜀书社1991年版,第87页。
    ③李耀仙:《先秦儒学新论》,巴蜀书社1991年版,第86-87页。
    ④参见钱穆:《国史大纲》上册,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03-104页。
    ①采用北方道家一词,是取自蒙文通的观点。参见蒙文通:《杨朱学派考》,《先秦诸子与理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4页。
    ②参见(汉)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2002年版。
    ③参见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50页。
    ①参见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29页。
    ②参见金德健:《司马迁所见书考》,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294页。
    ③吕思勉:《经子解题》,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69页。
    ④蒙文通:《论墨学源流与儒墨汇合》,《先秦诸子与理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0-91页。
    ⑤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9页。
    ⑥吕思勉:《经子解题》,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70页。
    ⑦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1-292页。
    ⑧李学勤:《<庄子杂篇>竹简及相关问题》,《李学勤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第499页。
    ①参见刘笑敢:《<庄子>内篇早于外杂篇之新证》,《文史》第十八辑,第261-265页。
    ②李学勤:《<庄子杂篇>竹简及相关问题》,《李学勤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第492-494页
    ③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61页。
    ④参见陈启云:《从<庄子>看儒学》,《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56页。
    ⑤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1页。
    ⑥参见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61页。
    ⑦李学勤:《<管子·心术>等篇的再考察》,《古文献论丛》,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188页。
    ①参见白奚:《稷下学研究---中国古代的思想自由与百家争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187-196页。
    ②李学勤:《<管子·心术>等篇的再考察》,《古文献论丛》,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191页。
    ③参见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35-136页。
    ④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9页。
    ①王叔岷:《先秦道法思想讲稿》,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77页。
    ②(清)王仁俊:《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436页。
    ③(清)王仁俊:《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434页。
    ④王叔岷:《先秦道法思想讲稿》,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20-221页。
    ⑤参见李学勤:《简帛学与古代文明》,《中国古代文明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5页。
    ⑥参见李学勤:《郭店楚简儒家典籍的性质与年代》,《李学勤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第425页。
    ①参见谭宝刚:《近十年来国内郭店楚简<太一生水>研究述评》,《史学月刊》2007年第7期,第102-109页。
    ②参见李学勤:《简帛学与古代文明》,《中国古代文明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5-166页。
    ③参见郭齐勇:《恒先—道法家刑名思想的佚篇》,《江汉论坛》2004年第8期,第5-9页。
    ④参见王青:《论上博简<容成氏>篇的性质与学派归属问题》,《河北学刊》2007年第3期,第102页。
    ⑤单育辰:《﹙曹沫之陈﹚文本集释及相关问题研究》,吉林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第124-142页。
    ⑥参见李锐:《﹙慎子曰恭俭﹚学派属性初探》,简帛网,http://jianbo.sdu.edu.cn/admin3/2007/lirui005.htm,2007年7月9日
    ①陈启云:《从<庄子>看儒学》,《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7页。
    ②参见钱穆:《史记地名考》上册,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620页;周振鹤:《汉书地理志汇释》,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48-249页。
    ③此条为吕文郁师所提供。
    ①廖名春:《荀子新探》,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45页。
    ②李学勤:《清路集》,团结出版社2004年版,第264页。
    ③吕文郁:《春秋战国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第198页。
    ④蒙文通:《略论黄老学》,《先秦诸子与理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2页。
    ⑤参见钱穆:《魏文侯礼贤考》,《先秦诸子系年考辨》,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53-154页。
    
    ①参见蒙文通:《法家流变考》,《先秦诸子与理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1页。
    ②转引自沈玉成、刘宁:《春秋左传学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76-77页。
    ③参见钱穆:《吴起传左氏春秋考》,《先秦诸子系年考辨》,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21-224页。
    ④钱穆:《国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1页。
    
    ①卢钟锋:《先秦诸子的学术史研究及其特点》,《河北学刊》1989年第2期,第102页。
    ②杨宽:《先秦诸子中的几个流派》,《先秦史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57页。
    ③王叔岷:《先秦道法思想讲稿》,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页。
    ④陈启云:《荀悦与后汉思潮》,《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62页。
    ①参见钱穆:《国史大纲》上册,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04-105页。
    ①罗根泽:《晚周诸子反古考》,《诸子考索》,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03页。
    ②参见杨向奎:《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234页。
    ③参见傅斯年:《战国子家叙论》,《傅斯年全集》第二卷,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68-269页。
    ④杨华:《出土日书与楚地的疾病占卜》,简帛研究网站,http://www.jianbo.org/admin3/html/yanghua02.htm, 2004年4月11日。
    
    ①参见李零:《出土发现与古书年代的再认识》,《李零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3-49页。
    ②参见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20-21页。
    ③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第二《道统与政统之间》,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7页。
    ④参见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6-127页。
    ①唐端正:《荀学述要》,《先秦诸子论丛续编》,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83年版,第169页。
    ②《荀子·天论》。
    ③《荀子·解蔽》。
    
    ①李零:《出土发现与古书年代的再认识》,《李零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6页。
    ②吕文郁:《春秋战国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第198页。
    ③陈启云:《从<庄子>看儒学》,《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0页。
    ④侯外庐等著:《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0页。
    ⑤杨明照:《春秋左氏传君子曰征词》,《学不已斋杂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7页。
    ⑥唐端正:《荀学述要》,《先秦诸子论丛续编》,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83年版,第168页。
    
    ①金景芳:《孔子思想有两个核心》,《史学集刊》,1999年第4期,第16页。
    ②徐中舒:《先秦史论稿》,第十三部分,巴蜀书社1992年版,第310-313页。
    ③参见蒋善国:《尚书综述》,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9页。
    ④洪湛侯:《〈诗经〉学史》上册,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93页。
     ①陈启云:《“儒家”、“道家”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中的定位》,《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7页。
    ①参见罗根泽:《战国前无私家著作说》,《诸子考索》,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54页。
    
    ①参见牟宗三:《荀学大略》,《名家与荀子》,台湾学生书局1994年版,第197-198页。
    ②参见罗根泽:《战国前无私家著作说》,《诸子考索》,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52-53页。
    ③唐端正:《荀学述要》,《先秦诸子论丛续编》,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83年版,第176页。
    
    ①侯外庐等著:《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②刘泽华:《先秦士人与社会》,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2页。
    ③参见郑良树:《韩非与荀卿》,《百年汉学论集》,台湾学生书局2007年,第289-304页。
    ④转引自马积高:《荀学源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79页。
    ①参见马积高:《荀学源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85-191页。
    ②参见余宗发:《先秦诸子学说在秦地之发展》,台湾文津出版社1998年版,第114页。
    ③高华平:《客观的总结和辨证地扬弃-----韩非对先秦诸子的批判与继承》,《诸子学刊》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45页。
    ④参见侯外庐等著:《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29页。
    ⑤参见郭沫若:《荀子的批判》,《十批判书》,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218页。
    ⑥高华平:《客观的总结和辨证地扬弃-----韩非对先秦诸子的批判与继承》,《诸子学刊》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45页。
    ⑦参见白奚:《稷下学研究------中国古代的思想自由与百家争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导论》第3页。
    ①白奚:《稷下学研究------中国古代的思想自由与百家争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导论》第4页。
    ②参见张海燕:《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2002年第1期,第5页。
    
    ①刘咸炘:《刘咸炘学术论集·子学编》上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页。
    ②日本学者池田知九、岛森哲男、台湾学者黄俊杰等。
    ③黄君良,《楚地思想研究》第三辑。
    ①参见杜正胜:《古代社会与国家》,台湾允晨文化实业有限公司1992年版,第93页。
    ①参见罗光:《中国哲学思想史先秦篇》,台湾学生书局1982年版,第593页。
    ②陈启云:《“儒家”、“道家”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中的定位》,《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5页。
    ①吕文郁师:《荀子及其学说的历史命运》,《第一届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马来西亚孔学研究会。
    ①(明)傅山:《傅山《荀子》《淮南子》评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72页。
    ②《荀子·解蔽》。
    ③关于先秦时期的学术流派,笔者不认同司马迁、班固、刘向等人的划分,先秦时期似乎无“六家”、“九家、十流”之名与实。参见拙著《先秦学术流派刍议》,待刊稿。
    ①这两种说法见姜广辉:《郭店楚简与早期儒学(上)》,http://www.jianbo.org/Wssf/Jiangguanghui1.htm简帛研究网站2000年3月3日。又见其编著《郭店楚简与早期儒学》,台湾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②参见马积高:《荀学源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7-8页;余明光:《荀子的思想与黄老之学—简论早期儒学的更新与发展》,《河北学刊》1996年第1期;郑杰文、魏承祥:《荀子对孔学的继承和发展》,《管子学刊》1994年第1期;修建军:《《吕氏春秋》与《荀子》思想之主题比较——兼议学派归属性的一般问题》,《管子学刊》1999年第3期。
    ③参见修建军:《《吕氏春秋》与《荀子》思想之主题比较——兼议学派归属性的一般问题》,《管子学刊》,1999年第3期,第43-48页。
    ①参见方尔加:《荀子:孔孟儒家的千古罪人》,《管子学刊》1994年第4期,第20-23页。
    ②参见白奚:《稷下学的研究----中国古代的思想自由与百家争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92页;类似意见参见陈丽桂:《战国时期的黄老思想》序,台湾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版。
    ③参见白奚:《稷下学的研究----中国古代的思想自由与百家争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93-94页。
    ④白奚:《先秦黄老之学源流述要》,《中州学刊》2003年第1期,第138页。
    
    ①参见赵吉惠:《荀况是战国末期黄老之学的代表》,《哲学研究》1999年第5期,第21页。
    ②参见赵吉惠:《荀子非儒家辨》,《管子学刊》1990年第4期,第29-36页。
    ③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版,第84页。
    ④参见杜国庠:《先秦诸子的若干研究》中的相关章节,三联书店1955年版。
    ①参见韩星:《先秦儒法源流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68页。
    ②参见杜国庠:《先秦诸子的若干研究》,三联书店1955年版,第126页。
    ③参见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80-301页。
    ④参见王旭:《荀子学派属性述评》,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⑤参见韩东育:《日本近世法家研究》,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309-315页。
    ①参见金景芳:《关于荀子的几个问题》,《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62年第3期;后收入金景芳著《古史论集》,齐鲁书社1981年,第318-322页。
    ②参见阎步克:《士大夫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8-199页。
    ③参见郭沫若:《荀子的批判》,《十批判书》,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218页。
    ④参见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54页。
    ①潘俊杰:《中国学术史上杂家涵义之演变》,《理论导刊》2007年第5期,第40页。
    ①参见杨筠如:《关于荀子本书的考证》,《荀子研究》第一章第一节,收录于《民国丛书》第四编第4本,上海书店1989年,第11-13页。
    ①梁启超:《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考释》,转引自张心澂《伪书通考》,上篔榈?1989年版,第621页。
    ②梁启超:《荀子及荀卿子》,《古史辨》第四册,收录于《民国丛书》第四编第67本,上海书店1989年,第110-114页。
    ③参见杨筠如:《关于荀子本书的考证》,《荀子研究》第一章第二节,收录于《民国丛书》第四编第4本,上海书店1989年,第14-21页。
    ④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版,第84页。
    ⑤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版,第87-88页。
    ①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版,第88页。
    ②张西堂:《荀子劝学篇冤词》,《古史辨》第六册,收入《民国丛书》第四编第69本,上海书店1989年,第148-150页。
    ③龙宇纯:《荀子真伪问题》,《荀子论集》,台湾学生书局1987年,第25-53页。
    ①廖名春:《荀子新探》,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55-76页。
    ②董治安:《荀卿书的若干问题的探讨》,《先秦文献与先秦文学》,齐鲁书社1994年,第288-300页。
    ③参见黄君良:《<穷达以时>与<唐虞之道>中的“时”与“遇”》,《楚地思想研究》第三辑,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466-467页。
    
    ①这些都是采用廖名春先生的研究,参见廖名春:《荀子新探》,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第76-87页。
    ②冯友兰:《原儒墨》,《中国哲学史》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62页。
    
    ①徐中舒:《甲骨文所见“儒“字》,《四川大学学报》1975年第4期。
    ②陈来:《说说儒》,《原道》第二辑,团结出版社1995年。
    ③(唐)孔颖达:《礼记正义》。
    ④陈来:《说说儒》,《原道》第二辑,团结出版社1995年。
    ⑤冯友兰:《原儒墨》,《中国哲学史》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49页。
    
    ①朱维铮:《中国经学与文化》,《中国经学史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9页。
    ②金春峰:《<周官>之成书及其反映的文化与时代新考》,台湾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版,第279页。
    
    ①俞启定:《先秦两汉儒家教育》,齐鲁书社1987年版,第31页。
    ②(汉)刘向:《荀卿书叙录》。
    ①廖名春:《荀子新探》,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第82页。
    
    ①廖名春:《荀子新探》,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第78-79页。
    ②参见韦政通:《荀子与中国古代哲学》,台湾商务印书出版公司1997年版,第129-130页。
    ③参见廖名春:《荀子新探》,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第79页。
    
    ①参见【美】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21-122页。
    ②参见【美】本杰明·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与世界》,程钢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14-315页。
    
    ①金景芳:《孔子思想有两个核心》,《史学集刊》,1999年第4期,第16页。
    ②陈荣捷:《孔子人文主义导言》,《中国哲学论集》,台湾中央研究院文哲所2004年版,第49页。
    ③徐中舒:《先秦史论稿》,第十三部分,巴蜀书社1992年版,第310-313页。
    ①陈荣捷:《初期儒家》,《中国哲学论集》,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所2004年版,第91页。
    ②郭沂:《郭店楚简与先秦学术思想》第三卷第二篇,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563-588页。
    ③郭沂:《出土文献背景下的儒家核心经典系统之重构》,《儒家文化研究》第一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90页。
    ④郭沂:《出土文献背景下的儒家核心经典系统之重构》,《儒家文化研究》第一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90页。
    
    ①《荀子·不苟》。
    ②俞启定:《先秦两汉儒家教育》,齐鲁书社1987年版,第34页。
    ①王天海:《荀子校释》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875页。
    ①余嘉锡:《余嘉锡论学杂著》下册,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686-688页。
    ①李零先生称此篇名应为“性”,而非“性自命出”,现已通行的说法为准,称之为“性自命出”。参见李零:
    《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6页。
    ②参见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6-138页。
    ③参见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1-154页。
    
    ①参见赵士林:《荀子》,台湾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第101页。
    ②参见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70页。
    
    ①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58页。
    ②参见廖名春:《荀子新探》,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67页。
    ③参见廖名春:《荀子新探》,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87页。
    ④参见廖名春:《荀子新探》,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77页。
    
    ①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70页。
    ②《论语·子路》。
    ③廖名春:《荀子新探》,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第229-251页。
    ①廖名春:《荀子新探》,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232页。
    ②金观涛、刘青峰:《为什么中国古代哲学家没有发现三段论》,载《金观涛、刘青峰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78页。
    ③参见金德健:《先秦诸子杂考》,中州书画社1982年,第4页。
    
    ①吕文郁:《荀子及其学说的历史命运》,第一届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马来西亚孔学研究会出版)。
    ②参见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的大势》,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6页。
    ①蒋善国:《尚书综述》,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6页。
    ②关于《荀子》一书引《诗》的具体数字,董治安、赵伯雄等学者均做过统计,但大多不统一。我们通过自己的重新统计,认为认为应以赵伯雄先生所统计为准。
    ③刘信芳:《<孔子诗论>述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④彭林:《“诗序”、“诗论”辨》,《.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3月。
    ⑤这类的研究见廖名春:《郭店楚简引〈诗>、论〈诗〉考》,《中国哲学》第二十二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魏启鹏:《简帛〈五行〉直承孔子诗学-读〈楚竹书孔子诗论〉札记》,《简帛文献〈五行〉笺证》,中华书局2005年12月。
    ①清代“汪中、胡元仪说”参见王先谦《荀子集解》考证篇,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1-50页;金德健:《先秦诸子杂考》,中州书画社1982年,第150-152页。
    ②裴溥言:《荀子与诗经》,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十七期,1968年6月,第180页。
    ③参见孙家洲:《试论孟子、荀子与汉代鲁学和齐学的关系——兼与王葆玹先生商榷》,《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第21-22页;刘宗贤、蔡德贵:《荀子思想是齐学化的鲁学》,《甘肃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第75页。
    ④丁冠之、蔡德贵:《试论秦汉齐学的内容》,《烟台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第84-85页。
    ①赵伯雄:《〈荀子〉引〈诗〉考论》,《南开大学学报》2000年2期,第16-17页。
    ②胡平生、韩自强:《阜阳汉简〈诗经〉简论》,《阜阳汉简〈诗经〉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0页。
    ③王志平:《〈诗论〉发微》,《新出楚简与儒家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2002年3月。
    ①根据笔者所能见的主要有洪湛侯:《〈诗经〉学史》,中华书局2004年版。林叶连:《中国历代〈诗经〉学》,台湾学生书局1993年版。张美煜《〈荀子〉引用<诗经>的方式及涵义》,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报》第24期,1995年6月出版。
    ②关于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之名,是整理者的定名。因为篇中论诗的文字并不完全出自孔子,不少学者主张改称“竹简《诗论》”或“楚简《诗论》”。本文采用裘锡圭先生的说法。见裘锡圭:《关于〈孔子诗论〉》,《经学今诠三编》(《中国哲学》第二十四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第139-142页。
    ①虞万里:《从<诗经>授受、运用历史看<缁衣>引<诗>》,《传统文化研究集刊》第二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84页。
    ②洪湛侯:《〈诗经〉学史》上册,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93页。
    ①《荀子·儒效》。
    ②陈寒冰:《荀氏之儒及其对儒学发展的贡献》,孔子2000网站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2114。
    ③张美煜《〈荀子〉引用<诗经>的方式及涵义》,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报》第24期,1995年6月出版。
    ④参见赵伯雄:《〈荀子〉引〈诗〉考论》,《南开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第13-16页。
    ①比较多的提法“书曰,传曰,康诰曰”等,“传曰”例子见《君子》篇中“传曰:一人有庆,兆民赖之。”,董治安、郑杰文《荀子汇校汇注》引杨倞注和张之纯注,认为是引自《尚书·甫(吕)刑》,“传”为“书”之误,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829页。
    ②蒋善国:《尚书综述》,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6页。
    ③吴清琳:《荀子与尚书学》,《尚书研究论集》,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1年版,第52-53页。
    ④董治安:《荀卿书若干问题的探讨》,《荀子汇校汇注》代序,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18页。
    ⑤廖名春:《荀子与“六经”关系新考》,《中国学术史新证》,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27-530页。
    
    ①参见蒋善国:《尚书综述》,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5-17页。
    ②吴清琳:《荀子与尚书学》,《尚书研究论集》,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1年版,第52-53页。
    
    ①参见吴清琳:《荀子与尚书学》,《尚书研究论集》,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1年版,第53-54页。
    ②董治安:《荀卿书若干问题的探讨》,《荀子汇校汇注》代序,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18页。
    ③廖名春:《荀子与“六经”关系新考》,《中国学术史新证》,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30页。
    ④参见吴清琳:《荀子与尚书学》,《尚书研究论集》,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1年版,第55-56页。
    ⑤廖名春:《荀子与“六经”关系新考》,《中国学术史新证》,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30页。
    ①李学勤:《荀子新探》序,《清路集》,团结出版社2004年,第3页。
    ②“本师”、“他师”的说法何休、徐彦就曾提出过。参见沈玉成、刘宁:《春秋左传学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54页。
    ③转引自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4-65页。
    ④转引自沈玉成、刘宁:《春秋左传学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76-77页。
    ⑤参见沈玉成、刘宁:《春秋左传学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77页。
    
    ①参见张铮:《湖南慈利出土楚简辨析》,《求索》2007年第6期,第213页。
    ②参见赵伯雄:《春秋学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84-85页。
    ③参见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04-105页。
    ①参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前言》引陆德明著《经典释文》,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1-52页。
    ②参见张固也:《论《左传》“君子曰”与荀子学派思想的关系》,《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3辑,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42-43页。
    ③参见李学勤:《廖名春《荀子新探》序》,《清路集》,团结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①参见赵伯雄:《春秋学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88-89页。
    ②杨向奎:《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235页。
    ③杨向奎:《大一统与儒家思想》,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44-45页。
    ④参见蒋庆:《公羊学引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79-81页。
    
    ①惠吉星:《荀子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59页。
    ②赵伯雄:《春秋学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89页。
    ③赵伯雄:《春秋学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89-90页。
    ①参见陈恩林:《关于<谷梁传>的源流及真伪问题》,《逸斋先秦史学术论文论集》,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345页。
    ②参见戴维德:《春秋学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7页。
    ③赵伯雄:《春秋学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90页。
    ④转引自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11页。
    
    ①参见自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2-13页。
    ②李学勤:《周易溯源》,巴蜀书社2006年版,第133-134页。
    ③李学勤:《周易溯源》,巴蜀书社2006年版,第133-134页。
    ④李学勤:《孔子与〈周易〉》,《缀古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5页。
    ⑤王化平:《荀子传<易>说献疑》,《社会科学家》2005年第5期,第40-42页。
    
    ①金景芳:《孔子思想有两个核心》,《史学集刊》,1999年第4期,第16页。
    ②廖名春:《荀子新探》,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第149页。
    ③廖名春:《荀子新探》,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第149-152页。
    ①(清)凌廷堪:《校礼堂文集》卷十《荀卿颂》,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76-77页。
    ①韦政通:《荀子与古代哲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2页。
    ②参见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3页。
    ③廖名春先生认为今本“三礼”中,《荀子》三十二篇没有引用或提到《周礼》的记载。而郭沫若所说“《周官》为荀卿弟子所为说”,不足为据。参见廖名春:《荀子与“六经”关系新考》,《中国学术史新证》,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18页。
    ①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子部·儒家类》,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615页。
    ②王德箴:《先秦学术思想史》,美吉印刷社1935年版,第109页。
    ③沈文倬《:略论礼典的实行和<仪礼>书本的撰作》《,宗周礼乐文明考论》,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0-51页。
    ④屈万里:《先秦文史资料考辨》,台湾联经出版社1993年版,第410-411页。
    ⑤钱说见于《重论经今古文学问题》;洪说见于《仪礼引得序》,我们转引自沈文倬:《略论礼典的实行和<仪礼>书本的撰作》,《宗周礼乐文明考论》,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页。
    ⑥廖名春引沈文倬说,参见廖名春:《荀子与“六经“关系新考》,《中国学术史新证》,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19-520页。
    ①参见(英)鲁惟一主编:《中国古代典籍导读》,李学勤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8页。
    ②参见郭沫若:《周官质疑》,《金文丛考》,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49-81页。
    ③参见顾颉刚:《“周公制礼”的传说和<周官>一书的出现》,《文史》第6辑,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4页;杨向奎:《<周礼>的内容分析及其成书年代》,《山东大学学报》1954年第4期;又见于杨向奎:《中国古代社会与古代思想研究》上册乙编第四“儒家与经学”(五)“古文经学中的《左传》和《周礼》“,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308-355页。
    ④夏纬瑛:《<周礼>书中有关农业条文的解释》,农业出版社1979年版,第3页。
    ⑤金春峰:《周官之成书及其反映的文化与时代新考》,台湾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93年版,第280页。
    ①参见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3-54页。
    ②参见王锷:《礼记成书考》,中华书局2007年,第99页。
    ③参见李学勤:《由<乐记>看<易传>年代》,《李学勤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第360页。
    ④参见王锷:《礼记成书考》,中华书局2007年,第96页。
    ⑤参见王锷:《礼记成书考》,中华书局2007年,第3页。
    ①参见杨筠如:《关于荀子本书的考证》,《古史辨》第六册,收录于《民国丛书》第四编第69本,上海书店1989年,第138-139页。
    ②梁启超:《荀子及荀卿子》,《古史辨》第四册,收录于《民国丛书》第四编第67本,上海书店1989年,第110-114页。
    ③参见沈文倬:《略论礼典的实行和<仪礼>书本的撰作》,《宗周礼乐文明考论》,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36、53-54页。
    ④参见王锷:《礼记成书考》,中华书局2007年,第100页。
    ⑤参见李学勤:《由<乐记>看<易传>年代》,《李学勤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第360页;李学勤:《郭店简与<乐记>》,《李学勤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第440页。
    ⑥参见廖名春:《荀子与“六经”关系新考》,《中国学术史新证》,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33页。
    ①参见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00-101页。
    ②参见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67页。
    ③参见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84页。
    ④参见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05-207页。
    ⑤李零先生引清代俞樾《群经新证》中的考证,参见参见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75页。
    ①参见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06页。
    ②李零先生称此篇名应为“物由望生”,而非“语丛一”,现已通行的说法为准,称之为“语丛一”。参见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6页。
    ③参见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7-209页。
    ④李零先生称此篇名应为“性”,而非“性自命出”,现已通行的说法为准,称之为“性自命出”。参见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6页。
    
    ①参见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6-138页。
    ②参见李学勤:《郭店简与<乐记>》,《李学勤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第437页。
    ③参见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1-154页。
    ①李零先生称此应为“六位”,而非“六德”,现已通行的说法为准,称之为“六德”。参见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9页。
    ②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1页。
    ③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2-183页。
    ①参见冯友兰:《大学为荀学说》,《燕京学报》第七期,后收入《古史辨》第四册,《民国丛书》第四编67本,上海书店1989年,第175-183页。
    ②参见冯友兰:《大学为荀学说》,《燕京学报》第七期,后收入《古史辨》第四册,《民国丛书》第四编67本,上海书店1989年版,第176-177页。
    ③参见劳干:《大学出于孟学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三十八本,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8年出版,第277-284页。
    ④参见陈槃:《<大学出于孟学说>初稿后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三十八本,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8年出版,第429-433页。
    ⑤参见冯友兰:《大学为荀学说》,《古史辨》第四册,《民国丛书》第四编67本,上海书店1989年版,第176页。
    ①参见裘锡圭:《说“格物”----以先秦认识论的发展过程为背景》,《文史丛稿---上古思想、民俗与古文字学史》,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9-10页。
    ②参见裘锡圭:《说“格物”----以先秦认识论的发展过程为背景》,《文史丛稿---上古思想、民俗与古文字学史》,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13-14页。
    
    ①参见牟宗三:《荀学大略》,《名家与荀子》,台湾学生书局1994年版,第197-198页。
    ②参见王锷:《礼记成书考》,中华书局2007年,第57-62页。
    ③罗焌:《诸子学述》,岳麓书社1995年版,第240-244页。
    
    ①李耀仙:《先秦儒学新论》,巴蜀书社1991年版,第86-87页。
    ②参见金德健:《先秦诸子杂考》,中州书画社1982年,第4页。
    ①参见吕文郁:《先秦诸子通论》,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课讲义。
    ①按蒋善国认为“经”字最先出现在先秦的典籍中,即在《荀子·劝学》中,见蒋善国:《尚书综述》,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9页。
    ②蒋善国:《尚书综述》,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8页。
    ③金春峰:《周官之成书及其反映的文化与时代新考》,台湾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93年版,第280页。
    ①冯天瑜:《中国学术流变史》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②冯天瑜:《中国学术流变史》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③参见梁启超:《学与术》,《饮冰室文集》之二十五下,转引自冯天瑜:《中国学术流变史》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④刘师培:《国学发微》,《刘师培史学论著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27页。
    ①梁启超:《学与术》,《饮冰室文集》之二十五下,转引自冯天瑜:《中国学术流变史》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②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上册,四川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348页。
    ③陈初生编纂:《金文常用字典》,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94页。
    ④以上诸说参见宗福邦、陈世铙、萧海波:《故训汇纂》,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554-555页。
    ①梁启超:《学与术》,《饮冰室文集》之二十五下,转引自冯天瑜:《中国学术流变史》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②以上诸说参见宗福邦、陈世铙、萧海波:《故训汇纂》,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067-555页。
    ③有学者谓此“術”,即通“述”。
    ①以上诸说参见宗福邦、陈世铙、萧海波:《故训汇纂》,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046-2047页。
    ②参见(清)孙希旦:《礼记集解》下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424页。
    ③参见王锷:《礼记成书考》,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20页。
    
    ①参见冯天瑜:《中国学术流变史》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②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94-295页。
    ③张固也:《管子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第165页。
    ①许兆昌:《周代史官文化---前轴心期核心文化形态探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05页。
    ①金景芳:《中国古代思想的渊源》,原载《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第4期,后收入《金景芳晚年自选集》,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83页。
    ②林建华:《原始社会史》,中华书局1984年,第402-403页。
    ③宋兆麟:《巫与巫术》,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6-7页。
    ④杨向奎:《中国古代社会与古代思想研究》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年。《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的相关论述,人民出版社1997年修订本。参见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相关论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①于薇:《周代祝官制度考略》,吉林大学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6月,第5-6页。
    ②学术界说法不一,我们采用的是金景芳、吕文郁说法。详见金景芳、吕文郁:《试论尧舜禹时代是原始社会向国家过渡的中间环节》,《学习与探索》,1999年第3期,第123-125页。
    ③“天下”一说,于后世的意思不同,所指代的地域范围,我们认为应该是“部族联合体”所占有的地域。
    ④吕文郁:《论尧舜禹时代的部族联合体》,《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5期,第172页。
     ①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第98-100页。
    
    ①参见许兆昌:《周代史官文化---钱轴心期核心文化形态探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15页。
    ②于薇:《周代祝官制度考略》,吉林大学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6月,第6-7页。
    ③许兆昌:《周代史官文化---前轴心期核心文化形态探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8页。
    ④参见许兆昌:《先秦史官的制度与文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86-291页。
    ⑤参见许兆昌:《先秦史官的制度与文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92页。
    ①目前比较常见的说法,谓此说来自于清人章学诚。而又有学者,认为此说来自于唐人刘知几。
    ②此说,转引自刘师培《古学出于史官论》,清人龚自珍的说法。参见刘师培:《古学出于史官论》,《刘师培史学论著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③参见刘师培:《古学出于史官论》,《刘师培史学论著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9-14页。
    ④参见刘师培:《补古学出于史官论》,《刘师培史学论著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5-21页。
    ⑤刘师培:《古学出于史官论》,《刘师培史学论著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⑥刘师培:《补古学出于史官论》,《刘师培史学论著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
    ⑦参见阎步克:《乐师、史官文化传承之异同及意义》,《乐师与史官—传统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论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83-89页。
    ⑧王贵民:《商周制度考信》,台湾明文书局1989年版,第264-265页。
    ⑨杨宽:《古史新探》,中华书局1965年,第207页。
    ①梁启超:《学与术》,《饮冰室文集》之二十五下,转引自冯天瑜:《中国学术流变史》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②常金仓:《周代礼俗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7-119页。
    ③余英时:《中国知识人之史的考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④参见许兆昌:《先秦史官的制度与文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04-328页。
    ①吕文郁:《春秋战国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第10页。
    ②(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一三《周末风俗》,湖南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467-468页。
    ③吕文郁:《春秋战国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第44页。
    
    ①吕文郁:《春秋战国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第44页。
    ②吕文郁:《春秋战国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第55页。
    
    ①参见(美)顾立雅著:《孔子与中国之道》,高立诚译,大象出版社2000年版,第74页。
    ②参见(美)顾立雅著:《孔子与中国之道》,高立诚译,大象出版社2000年版,第24-28页、第90-186页。
    
    ①吕文郁:《春秋战国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第50页。
    ②《论语·子罕》云:“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③(美)顾立雅著:《孔子与中国之道》,高立诚译,大象出版社2000年版,第27页。
    ④金景芳:《孔子思想述略》,《古史论集》,齐鲁书社1981年版,第297-288页。
    ①李零认为:中国上古时期只有方术,没有形成“学”。详见李零:《中国方术考》序,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我们认为他的说法是可取的。
    ①李零:《道家与中国古代的“现代化”》,《李零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03-304页。
    ②李零:《出土发现与古书年代的再认识》,《李零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3-49页。
    ③关于中国早期学术的发展历程,有人以为是由道家始,诸子都出自于“道家”,参见(清)江瑔:《读子卮言》,第十章《论道家为百家所从出》,台湾广文书局1982年版,第75-91页。
    ④王永祥等:《燕赵先秦思想家公孙龙、慎到、荀况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⑤参见孙开泰:《三晋法家的产生》,《三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山西省三晋文化研究会1998年;张有智:《先秦三晋地区社会与法家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①参见李零:《中国方术考》序,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
    ②关于荀子生平所见以及距离他生活的年代比较近的史实,我们在此不再一一罗列了。我们主要参考的是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商务印书馆2005年;叶志衡:《战国学术文化编年》,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③李零:《出土发现与古书年代的再认识》,《李零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6页。
    ④吕文郁:《春秋战国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第198页。
    
    ①杨明照:《春秋左氏传君子曰征词》,《学不已斋杂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7页。
    ②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第二《道统与政统之间》,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7页。
    ③参见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6-127页。
    ①余敦康:《<周易>的思想精髓与价值理想》,《道家文化研究》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41页。
    ②余敦康:《<周易>的思想精髓与价值理想》,《道家文化研究》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42页。
    ③余敦康:《<周易>的思想精髓与价值理想》,《道家文化研究》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42页。
    ④参见蒙文通:《古学甄微》,巴蜀书社1987年版,第271页。
    ⑤吕文郁:《春秋战国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第198页。
    ①参见蒙文通:《杨朱学派考》,《先秦诸子与理学》,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版,第110-111页。
    
    ①杨伯峻:《孟子·滕文公下》,《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
    ②参见金德健:《先秦诸子杂考》,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第176-178页。
    ③参见钱穆:《先秦诸子系年》第一百四十六《魏牟考》,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514-518页。
    ④参见韦政通:《荀子与古代哲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49-253页。
    ⑤参见蒙文通:《杨朱学派考》,《先秦诸子与理学》,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版,第111-112页。
    ①参见钱穆:《先秦诸子系年》第十六《蘧瑗史鰌考》,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34页。
    ②《吕氏春秋·召类篇》。
    ③参见金德健:《先秦诸子杂考》,中州书画社1982年,第147-150页。
    ④参见王叔岷:《庄子校诠》下册,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319-1320页。
    ⑤参见韦政通:《荀子与古代哲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59页。
    
    ①转引自王天海:《荀子校释》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701页。
    ②王蘧常:《诸子学派要诠》,上海书店·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12页。
    ③转引自王天海:《荀子校释》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701页。
    ④王蘧常:《诸子学派要诠》,上海书店·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12-113页。
    
    ①转引自王天海:《荀子校释》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842页。
    ②参见韦政通:《荀子与古代哲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63-265页。
    
    ①参见廖名春:《荀子新探》,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76-87页。
    ②王蘧常:《诸子学派要诠》,上海书店·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7-78页。
    
    ①参见钱穆:《先秦诸子系年》,一三七《慎到考》,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492页。
    ②参见韦政通:《荀子与古代哲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71-272页。
    ③参见王叔岷:《庄子校诠》下册,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327-1328页。
    ④参见韦政通:《荀子与古代哲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73-274页。
    ①参见钱穆:《先秦诸子系年》,九三《惠施仕魏考》,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492页。
    ②钱穆:《先秦诸子系年》,一一《邓析考》,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1-22页。
    ③《荀子·不苟》
    ④《荀子·儒效》
    ⑤参见韦政通:《荀子与古代哲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76-277页。
    
    ①王天海:《荀子校释》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08页。
    ②王蘧常:《诸子学派要诠》,上海书店·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80-81页。
    
    ①参见龙宇纯:《荀子论集》,台湾学生书局1987年版,第101-103页。
    ②王蘧常:《诸子学派要诠》,上海书店·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12页。
    ③王蘧常:《诸子学派要诠》,上海书店·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18页。
    ④转引自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34页。
    
    ①王启发:《荀子与儒墨道法名诸家》,《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3期,第48页。
    ②王蘧常:《诸子学派要诠》,上海书店·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19页。
    ③韦政通:《荀子与古代哲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81页。
    ①《天下》篇的作者问题,历来争议颇多。吕文郁师谓《庄子》一书,大体属于庄子的作品,个别篇章混入后学的东西,因此,我们就以《天下》篇作者的来代替庄子的说法。参见吕文郁:《春秋战国文化史》,东方文化出版中心2007年版,第140页。
    ②参见金德健:《先秦诸子杂考》,中州书画社1982年,第161-169页。
    ③参见廖名春:《荀子新探》,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76-87页。
    
    ①孔繁:《荀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65-266页。
    ②吕文郁:《春秋战国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第198页。
    ③蒙文通:《略论黄老学》,《先秦诸子与理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2页。
    ④余明光:《黄帝四经与黄老思想》,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58-160页。
    ①余明光:《黄帝四经与黄老思想》,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67页。
    ②稷下即齐国都城临淄西城门外的稷山之下,临淄西城门亦称稷门。齐国在稷下设学宫以招徕天下学士,遂称稷下学宫。
    ③孙以楷:《稷下学宫考述》,《文史》第二十三辑,中华书局1984年,第41页。
    ①郭沫若在《十批判书·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中,以“稷下之官”为“稷下之宫”。钱穆《先秦诸子系年》中也是这个意见。转引自赵蔚之主编:《稷下学宫资料汇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8页。
    ②参见孙以楷:《稷下学宫考述,《文史》第二十三辑,中华书局1984年》,第42页。
    ③参见钱穆:《先秦诸子系年》,第七五《稷下通考》,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68-272页。
    ④参见孙以楷:《稷下学宫考述》,《文史》第二十三辑,中华书局1984年,第45页。
    ①参见林丽娥:《稷下学风及其影响初探》,台湾《孔孟月刊》第二三卷第二期,1984年,第42-44页。
    ②参见白奚:《稷下学研究-----中国古代的思想自由与百家争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67-75页。
    ③《荀子·非十二子》中有“它嚣”,郭沫若认为是“环渊”,参见郭沫若:《老聃、关尹、环渊》,《郭沫若文集·历史编》第1卷《青铜时代》,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44页。
    ④白奚:《<庄子天下>篇所述宋鈃思想研究-----兼论“宋尹学派”不能成立》,《诸子学刊》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19页。
    ⑤此言白奚先生有其他的解释,基本上是认为“孙卿是以黄老意来道宋子的”。参见白奚:《“孙卿道宋子,其言黄老意”正解》,《中国哲学史》1996年第4期,第123-127页。
    ⑥参见唐钺:《尹文和<尹文子>》,罗根泽:《<尹文子>探源》,均收入《古史辨》第六册,见上海书店1989年版。
    ①参见周山:《<尹文子>非伪析》,《学术月刊》1983年第10期;胡家聪:《<尹文子>与稷下黄老学派----兼论<尹文子>并非伪书》,《文史哲》1984年第2期;胡家聪:《<尹文子>并非伪书》,《道家文化研究》第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②参见邵蓓:《尹文及<尹文子>》,《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2期,第13-24页。
    ③参见陶潜:《群辅录》,俞正燮:《癸巳类稿》等认为“宋鈃为墨徒”。近人钱穆也谓“宋鈃为墨徒”,参见钱穆:《先秦诸子系年》,第一二三《宋鈃考》,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434页。
    ④参见王蘧常:《诸子学派要诠》,上海书店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1页;钱穆:《先秦诸子系年》,第一二三《宋鈃考》,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434-437页。而梁启超则谓“料子”怀疑为“尹文或其弟子”。
    ①王蘧常:《诸子学派要诠》,上海书店·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0-21页。
    ②转引自刘家和:《先秦史学传统中的致用和求真》,《史学经学与思想---在世界史背景下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4页。
    ③转引自刘家和:《先秦史学传统中的致用和求真》,《史学经学与思想---在世界史背景下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4页。
    ①金德健:《先秦诸子杂考》,中州书画社1982年,第123-125页。
    ②郭志坤:《荀学论稿》,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38-39页。
    ③金景芳:《关于荀子的几个问题》,《金景芳晚年自选集》,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10页。
    ④郭志坤:《荀学论稿》,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38页。
    ⑤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36页。
    ①参见韦政通:《荀子与古代哲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71-272页。
    ②(清)王仁俊:《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434页。
    ③参见裘锡圭:《马王堆<老子>甲乙本卷前后佚书与“道法家”-----兼论<心术上><白心>为慎到田骈学派作品》,《文史丛稿----上古思想、民俗与古文字学史》,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67页。
    ④参见王蘧常:《诸子学派要诠》,上海书店·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24页。
    ⑤参见裘锡圭:《马王堆<老子>甲乙本卷前后佚书与“道法家”-----兼论<心术上><白心>为慎到田骈学派作品》,《文史丛稿----上古思想、民俗与古文字学史》,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71页。
    ⑥参见裘锡圭:《马王堆<老子>甲乙本卷前后佚书与“道法家”-----兼论<心术上><白心>为慎到田骈学派作品》,《文史丛稿----上古思想、民俗与古文字学史》,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71页。
    ①参见王蘧常:《诸子学派要诠》,上海书店·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18页。
    ②王蘧常:《诸子学派要诠》,上海书店·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12页。
    ③吕思勉:《经子解题》,香港太平书局1963年版,第166-167页。
    ④《慎子·君人》。
    ⑤《慎子佚文》。
    ⑥《荀子·君道》。
    ⑦《慎子佚文》。
    ⑧《荀子·议兵》。
    ⑨《荀子·成相》。
    ⑩《慎子·知忠》。
    
    ①参见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9页。
    ②吕思勉:《经子解题》,香港太平书局1963年版.,第41-142页。
    ③张固也:《<管子>研究》,齐鲁书社2006年,第399页。
    ①参见蒙文通:《略论黄老学》,《先秦诸子与理学》,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第214页;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册,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79-380页;白奚:《稷下学研究---中国古代的思想自由与百家争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220页。
    ②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五版,第220、227页。
    ③许倩:《从<解蔽>看荀子对道家思想的融汇发展》,《邢台学院学报》2004年第12期,第31页。
    ①许倩:《从<解蔽>看荀子对道家思想的融汇发展》,《邢台学院学报》2004年第12期,第32-35页。
    ②(日)池田知久:《马王堆汉墓帛书<五行篇>所见的身心问题》,《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352页。
    ③参见张固也:《<管子>研究》,齐鲁书社2006年,第96-98页。
    ①张固也:《<管子>研究》,齐鲁书社2006年,第98页。
    
    ①参见张固也:《<管子>研究》,齐鲁书社2006年,第66-70页。
    ②张固也:《<管子>研究》,齐鲁书社2006年,第90-91页。
    ③参见廖名春:《荀子新探》,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76-87页。
    
    ①参见吕思勉:《经子解题》,香港太平书局1963年版,第129-130页。
    ②参见陈瑞庚:《晏子春秋考辨》,台湾长安出版社1980年版,第127-176页。
    ①陈瑞庚:《<晏子春秋>考辨》,台湾长安出版社1980年版,第97页。
    ②参见陈瑞庚:《<晏子春秋>考辨》,台湾长安出版社1980年版,第97-99页。
    ③参见骈宇骞:《对〈晏子春秋〉的再认识——兼论古书的产生与流传》,《中华同人学术论集》,中华书局2002年,第164页。
    ④转引自骈宇骞:《银雀山竹简<王兵>与<管子>的关系-----兼谈古书的形成与发展》,《管子与齐文化》,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第334-335页。
    ⑤参见廖名春:《荀子新探》,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67页。
    ①参见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银雀山汉墓竹简·编辑说明》(壹),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0页。
    ②参见蔡德贵:《试论荀子与淳于髡的师承关系》,《齐鲁学刊》1985年第1期,第69-72页;郭志坤:《荀学论稿》,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40-42页。
    ③参见蔡德贵:《试论荀子与淳于髡的师承关系》,《齐鲁学刊》1985年第1期,第70页。
    
    ①参见郭志坤:《荀学论稿》,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40-41页。
    ②白奚:《稷下学研究---中国古代的思想自由与百家争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292页。
    
    ①此处有误,应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②《汉书·艺文志》中“名家”有《公孙龙子》十四篇,班固注:赵人。
    ③《汉书·艺文志》中“儒家”的作品只有《孙卿子》。
    ④转引自吕文郁:《春秋战国文化史》,东方文化出版中心2007年版,第68-70页。
    ①蒙文通:《杨朱学派考》,《先秦诸子与理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14页。
    ②蒙文通:《周秦学术流派试探》,《先秦诸子与理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85页。
    ③参见王青:《论<天下篇>为<庄子>各篇理论之总结》,《南京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
    ④参见江林昌:《出土文献所见楚国的史官学术与“老庄学派”“黄老学派”》,《江汉论坛》2006年第9期,第88页。
    ⑤参见江林昌:《出土文献所见楚国的史官学术与“老庄学派”“黄老学派”》,《江汉论坛》2006年第9期,第90页。
    ①参见王启发:《荀子与儒墨道法名诸家》,《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3期,第43页。
    ①参见晁福林:《先秦社会思想研究》,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439页。
    ②刘笑敢:《<庄子>内篇早于外杂篇之新证》,《文史》第十八辑,中华书局1983年,第270页。
    ③参见钱穆:《史记地名考》上册,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620页;周振鹤:《汉书地理志汇释》,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48-249页。
    ①王叔岷:《庄子校诠》下册,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309页。
    ②钟泰:《庄子发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63页。梁启超:《庄子天下篇释义》,《中国古代学术流变研究十篇》,中华书局1947第三版,第6页。
    ③参见蒋伯潜:《诸子学纂要》,台湾正中书局1988年版,第148-149页。
    ④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上册,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1-41页。
    ⑤参见郑杰文:《战国前期的儒墨之争---兼议“墨从儒出”》,《儒学释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52-154页。
     ①李学勤:《秦简与<墨子>城守诸篇》,《简帛佚籍与学术史》,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32页。
    
    ①参见薛柏成:《墨家的思想渊源》,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4月,第107页。
    ②参见廖名春:《荀子新探》,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第76-87页。
    ①参见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41-443页。
    ①刘家和:《先秦时期天下一家思想的萌生》,《史学、经学与思想---在世界史背景下对于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14页。
    ②参见蒙文通:《法家流变考》,《先秦诸子与理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9-165页。
    ③参见王叔岷:《法家思想之渊源》,《先秦道法思想论稿》,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67-171页。
    ④参见王叔岷:《法家总论》,《先秦道法思想论稿》,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69-277页。
    ⑤“三晋”,不仅仅指的是赵、魏、韩等国,亦包括卫、郑等黄河流域的小国。
    ①严耕望:《战国学术人才地理与人才分布》,《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台湾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4年版,第45-46页。
    ②参见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20-21页。
    ③参见杨向奎:《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445页。
    ④参见郑良树:《商鞅及其学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255页。
    ⑤张固也:《<管子>研究》,齐鲁书社2006年,第399页。
    ⑥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33页。
    ⑦郑良树:《商鞅及其学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3页。
     ①参见金德健:《先秦诸子杂考》,中州书画社1982年,第203-204页。
    
    ①(美)本杰明·史华慈:《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程钢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14页。
    ②(美)本杰明·史华慈:《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程钢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03页。
    ①参见王启发:《荀子与兵家、纵横家初探》,《中国史研究》1994年第1期,第59页。
    
    ①参见郑良树:《商鞅及其学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69页。
    ②参见郑良树:《商鞅及其学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69页。
     ①参见杨宽、吴浩坤主编:《战国会要》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146页。
    ①参见金德健:《先秦诸子杂考》,中州书画社1982年,第204-207页。
    ②参见廖名春:《荀子新探》,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76-87页。
    ③参见郑良树:《商鞅及其学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48-51页。
    ④参见王蘧常:《诸子学派要诠》,上海书店·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18页。
    ⑤转引自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34页。
    ⑥王启发:《荀子与儒墨道法名诸家》,《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3期,第48页。
    
    ①李零:《出土发现与古书年代的再认识》,《李零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8页。
    ②李零:《出土发现与古书年代的再认识》,《李零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8页。
    ①转引自郑良树:《韩非与荀卿》,《百年汉学论集》,台湾学生书局2007年,第287-288页。贝冢茂树原文见于氏著:《韩非》,日本株式会讲谈社1982年,第38-49页。
    ②转引自郑良树:《韩非与荀卿》,《百年汉学论集》,台湾学生书局2007年,第287-288页。贝冢茂树原文见于氏著:《韩非》,日本株式会讲谈社1982年,第38-49页。
    ①梁涛:《荀况行年新考》,孔子2000网站,http://www.confucius2000.com/confucian/xkxnxk.htm,2002年4月11日。
    ②参见周勋初:《<韩非子>札记》,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50-253页。
    ①参见周勋初:《<韩非子>札记》,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47-249页;郑良树:《韩非之著述及思想》,台湾学生书局1993年版,第351页。
    
    ①参见郑良树:《韩非之著述及思想》,台湾学生书局1993年版,第137页。
    ②参见郑良树:《韩非之著述及思想》,台湾学生书局1993年版,第140页。
    ①参见郑良树:《韩非与荀卿》,《百年汉学论集》,台湾学生书局2007年,第289-304页。
    ②曹美秀:《论韩非对荀子人性论与治术的继承及转化》,《诸子学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16页。
    ③曹美秀:《论韩非对荀子人性论与治术的继承及转化》,《诸子学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44页。
    ④金景芳:《关于荀子的几个问题》,《金景芳晚年自选集》,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17页。
    ⑤参见金景芳:《关于荀子的几个问题》,《金景芳晚年自选集》,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17页。
    ①罗焌:《诸子学述》,岳麓书社1995年版,第242页。
    ②参见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53、197页。
    ③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53-154页。
    ④参见程应缪:《关于尉缭和<尉缭子>》,《古籍论丛》,《社会科学战线》编辑部·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85页。
    
    ①参见郑良树:《商鞅及其学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39-147页。
    ②参见郑良树:《商鞅及其学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49页。
    ③转引自马积高:《荀学源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79页。
    ①马积高:《荀学源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79-183页。
    ②参见余宗发:《先秦诸子学说在秦地之发展》,台湾文津出版社1998年,第114页。
    
    ①金春峰:《周官之成书及其反映的文化与时代新考》,台湾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93年版,第280页。
    ②郭沫若:《荀子的批判》,《十批判书》,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235页。
    
    ①江心力:《二十世纪前期的荀学研究》,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4页。
    ②罗根泽:《古史辨》第四册自序,收入民国丛书第四编第67种,上海书店1989年,第4-14页。
    
    ①余宗发:《诸子学说在秦地之传播》,文津出版社1998年,第106-115页。
    ②郭志坤:《荀学论稿》,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年,第296页。
    ③马积高:《荀学源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79-180页。
    
    ①转引自马积高:《荀学源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79页。
    ②马积高:《荀学源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79-183页。
    ③马积高:《荀学源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85-191页。
    ①董治安、郑杰文:《荀子汇校汇注》,齐鲁书社1997年,第8页。
    ②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9-60页。
    ③《史通·内篇·自叙》
    ④马勇:《秦汉学术社会转型时期的思想探索》,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7-21页。
    ①杨筠如:《关于荀子本书的考证》,《古史辨》第六册,收录于《民国丛书》第四编第69本,上海书店1989年,第138-139页;又见于杨筠如《荀子研究》第一章第三节,收录于《民国丛书》第四编第4本,上海书店1989年,第21-23页。
    ②王天海的统计为,《韩诗外传》中引《荀子》书59次,涉及《荀子》书21篇。今按杨筠如的列表。参见王天海:《荀子校释》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14页。
    ①杨筠如:《关于荀子本书的考证》,《古史辨》第六册,收录于《民国丛书》第四编第69本,上海书店1989年,第138-139页;又见于杨筠如《荀子研究》第一章第三节,收录于《民国丛书》第四编第4本,上海书店1989年,第21-23页。
    ②董治安、郑杰文:《荀子汇校汇注》,齐鲁书社1997年,第9页。
    ③廖明春:《荀子新探》,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1页。
    ④郭志坤:《荀学论稿》,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年,第297页。
    ①吕文郁:《荀学的历史命运》,第一届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马来西亚孔学研究会出版)。
    ②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杨儒宾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21页。
    ③马积高:《荀学源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85页。
    ④参见陈国庆主编:《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2-113页。
    ⑤包遵信:《荀子研究历史述评》,《跬步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31页。
    ⑥伏俊涟:《魏晋嘲讽俗赋考论》,《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6期,第85页。
    ⑦参见马积高:《荀学源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24页。
    ①俱见于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又见引于包遵信:《荀子研究历史述评》,《跬步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35页。
    ②我们认为,近代以前的“荀学”是一个狭义并逐渐随着学术发展,研究外延逐渐变大的过程。近代以来形成的“荀学”研究才是广义的“荀学”,包括了对其本人、《荀子》以及其学说的研究。
    ③王天海:《荀子校释》前言,《荀子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2页。
    
    ①韩愈:《进学解》,《韩昌黎文集校注》,第27页。
    ②韩愈:《读荀子》,《韩昌黎文集校注》,第20-21页。
    
    ①吕文郁:《荀学的历史命运》,第一届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马来西亚孔学研究会出版)。
    ②王天海:《荀子校释》前言,《荀子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2页。
    ①(唐)杨倞:《荀子序》,引自(清)王先谦:《荀子集解》,沈啸寰、王星贤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51-52页。
    ②李中生:《杨倞荀子注评议》,《荀子校诂丛稿》,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85-99页。
    ③吕文郁:《荀学的历史命运》,第一届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马来西亚孔学研究会出版)。
    ④朱熹:《朱子语类》第一百三十七卷。
    
    ①朱熹:《朱子语类》第一百三十七卷。
    ②王安石:《周公》。
    ③苏轼:《荀卿论》,《苏轼文集》(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0-101页。
    
    ①廖名春:《荀子新探》绪论,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3-4页。
    ②江心力:《二十世纪前期的荀学研究》,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5页。
    ③严灵峰:《周秦汉魏诸子知见书目》卷三,台湾正中书局1977年版。
    ④(明)傅山:《傅山《荀子》《淮南子》评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272页。
    ⑤(明)傅山:《傅山《荀子》《淮南子》评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2页。
    ①高富美:《清代荀子学研究》,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2006年博士论文。
    ①(美)艾尔曼:《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赵刚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5-76页。
    ②参见(美)艾尔曼:《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赵刚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③梁晓园:《清代荀学研究》,暨南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9页。
    ①王应宪:《惠栋荀学思想刍议—以<荀子微言>为中心的考察》,《安徽史学》2006年第3期,第18-24页。
    ①温美姬:《王念孙训释<荀子>的方法及其特点》,《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第173-176页。
    ②严灵峰:《周秦汉魏诸子知见书目》卷三,台湾正中书局1977年版,第47-55页。
    ③温美姬:《王念孙、俞樾校释<荀子>特色差异之研究》,《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137-141页。
    ④参见陈勇勤:《晚清知识分子褒贬荀子的背后》,《安徽史学》2005年第4期,第49页。
    ①参见魏永生:《俞樾“尊荀”析论》,《东方论坛》1998年第4期,第47页。
    ②参见魏永生:《俞樾“尊荀”析论》,《东方论坛》1998年第4期,第47-50页。
    ③余英时:《<中国哲学史大纲>与史学革命》,《现代学人与学术》(余英时文集第5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88页。
    ①余英时:《<中国哲学史大纲>与史学革命》,《现代学人与学术》(余英时文集第5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89页。
    
    ①刘仲华:《试论先秦诸子学在清代学术中的地位》,《安徽史学》2005年第1期,第41页。
    ②(清)凌廷堪:《校礼堂文集》卷十《荀卿颂》,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76-77页。
    ③参见杨晋龙:《台湾学者研究“清乾嘉扬州学派”述略》,《汉学研究通讯》2000年11月,第602页。
    
    ①参见柴德赓:《章实斋与汪容甫》,《史学丛考》,中华书局1982年,第296-298页。
    ②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387页。
    
    ①转引自吕文郁:《荀学的历史命运》,第一届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马来西亚孔学研究会出版)。
    ②刘仲华:《试论先秦诸子学在清代学术中的地位》,《安徽史学》2005年第1期,第95页。
    ①余英时:《<中国哲学史大纲>与史学革命》,《现代学人与学术》(余英时文集第5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90-291页。
    ①虽然对荀子事迹、姓名、年寿等方面也有一些学者做过探讨,但毕竟不是全面系统的研究。
    ②赵虎、吴冰:《论晚清诸子学研究中“以西释子”的学术特色》,《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7年第3期,第39页。
    ③赵虎、吴冰:《论晚清诸子学研究中“以西释子”的学术特色》,《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7年第3期,第39页。
    ①关于清末至民国初年的时间界定我们自中日甲午海战至五四之前,这样的界定主要是参考史革新:《试论晚清诸子学的兴起》,《史学月刊》2006年第2期,第41-44页。
    ②史革新:《试论晚清诸子学的兴起》,《史学月刊》2006年第2期,第44-45页。
    ①参见赵虎、吴冰:《论晚清诸子学研究中“以西释子”的学术特色》,《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第41-42页。
    ②关于此朱维铮先生认为没有形成“运动”,只是出现了一种思潮,我们接受朱先生的说法,参见朱维铮:《晚清汉学:“排荀”与“尊荀”》,《中国哲学》第18辑,岳麓书社1998年,第391-392页,又见于《求索真文明》,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③关于这一时期的“排荀与尊荀”的思潮,廖明春先生、朱维铮先生、江心力博士等都有所论述。参看廖明春:《荀子新探》,台湾文津出版社1993年,第6-8页;朱维铮:《晚清汉学:“排荀”与“尊荀”》,《中国哲学》第18辑,岳麓书社1998年,第391-411页,又见于《求索真文明》,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江心力博士:《20世纪前期的荀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6-41、65-86页。
    ④马积高先生考证认为最早对荀子攻击的是夏曾佑而非是谭嗣同,参见其《荀学源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328-329页。
    ①参见罗检秋:《西学与近代诸子学的发展》,《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第87-88页。
    ②陈勇勤:《晚清知识分子褒贬荀子的背后》,《安徽史学》2005年第4期,第50-51页。
    ③参见任访秋:《晚期的“排荀”“批孔”与五四思想革命》,《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1期,第49-55页。
    ④朱维铮:《<訄书>初刻本、重订本》导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九页。
    ⑤参见江心力:《二十世纪前期的荀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81页。
    ①参见江心力:《二十世纪前期的荀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42-44页。
    ②王尔敏:《20世纪非主流史学与史家》,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版,第4页。
    ③参见于鬯:《香草续校书》上册,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22-176页。王仁俊:《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①参见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页。
    ②参见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岳麓书社2003年版。
    ③杨宽:《历史激流----杨宽自传》,台湾大块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第99-108页。
    ④王尔敏:《20世纪非主流史学与史家》,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版,第2-3页。
    ⑤参见(德)施耐德:《真理与历史—傅斯年、陈寅恪的史学思想与民族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04页。
    ①余英时:《<中国哲学史大纲>与史学革命》,《现代学人与学术》(余英时文集第5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8页。
     ①参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第一版序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①这方面的研究,参见杨绪敏:《中国辨伪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②这方面的研究,可参看王汎森:《古史辨运动的兴起—一个思想史的分析》,台北允晨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87年版。
    ③罗根泽:《荀子游历考》,收入罗著:《诸子考索》,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荀子年代补考》,《东方杂志》43卷5,1947年3月,后收入罗著:《诸子考索》,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①罗根泽:《古史辨》第4册自序,收入民国丛书第四编第67本,上海书店1989年,第4-14页。
    ②罗根泽:《古史辨》第4册自序,收入民国丛书第四编第67本,上海书店1989年,第15页。
    ③张西堂:《荀子真伪考》,《史学集刊》第4期,1937年4月。直至70年代,张亨深受西方新学理论影响下成长的学者仍然广泛引用张西堂的这篇文章。后来在台湾还出版过这部书。
    ④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增订本)》,科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23-26页。
    ⑤杨宽:《历史激流----杨宽自传》,台湾大块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第102-104页。
    ⑥这一名称采用了杨宽的说法,详见杨宽:《历史激流----杨宽自传》,台湾大块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第104页。
    ⑦杨宽:《历史激流----杨宽自传》,台湾大块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第106-107页。
    ①参见罗焌:《诸子学述》杨序,商务印书馆1935年初版,岳麓书社1995年版,第V页。
    ②杨宽等先生认为清华以王国维为代表的是“释古派”,参见杨宽:《历史激流----杨宽自传》,台湾大块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第100-102页。
    ③参见冯胜君:《二十世纪古文献新证研究》,齐鲁书社2006年,第1-14页。
    ①参见杨向奎:《荀子的思想》,《文史哲》1957年10期;冯友兰:《荀子的哲学思想》,《新建设》1960年10月11日;金景芳:《关于荀子的几个问题》,《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62年3期;童书业:《荀子思想述评》,《山东大学学报》1963年3期;梁启雄:《荀子思想述评》,《哲学研究》1963年4期;《荀子的正名论》,《中国逻辑思想论文选(1949-1979)》,三联书店1984年版。杜国庠:《先秦诸子的若干研究》,三联书店1955年版。
    ②参见廖名春:《20世纪后期大陆荀子文献整理研究》,载台湾《汉学研究集刊》第三期,2006年12月,第91页。
    ①包遵信:《读〈荀子〉札记》,分为上下两部分,分别发表于《文史》第3辑、第5辑,中华书局1978-1979年;又合为一文见于包遵信:《跬步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00-466页。
    ②包遵信:《荀子研究历史述评》(附录),《跬步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64-184页。需要说明该文作于1962年,部分发表于《文史哲》1978年5期。
    ③包遵信:《荀子研究历史述评》,《跬步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28-164页。需要说明的是该文作于1964年5月,修订于1982年4月。
    ④我们认为这恰恰说明了当今诸多学者对于“荀学”的认识不够,荀子研究涵盖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是有所混淆的。
    ⑤参见蔡锦昌:《五十年来台湾地区的荀学研究》,《中国思想史研究通讯》2006年第1期。
    ⑥关于其将《荀学大略》收入《名家与荀子》,是由于其认为“将名家与荀子连在一起,旨在明中国文化发展中重智之一面,并明先秦名家通过《墨辩》而至荀子乃为一系相承之逻辑心灵之发展,此后断绝而无继起之相续为可惜”。参见牟宗三:《名家与荀子》序言,台湾学生书局1994年版,第5页。
    ⑦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香港人生出版社1966年初版;后于2005年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⑧牟宗三:《荀学大略》,台湾中央文物供应社1953年版;牟宗三:《名家与荀子》,台湾学生书局1994年版,第192-277页;陈大齐:《孟子性善说与荀子性恶说的比较研究》,台湾中央文物供应社,1953年版;陈大齐:《荀子学说》,台湾中华文化出版事事业委员会1954年;后分别收于《陈百年先生文集》第一辑,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391-411页、第349-390页。《荀子名学发凡初稿》,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第二期,1951年。
    ⑨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台湾商务印书馆1967年版;韦政通:《荀子与中国古代哲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66年初版,1992年2版;劳思光:《中国哲学史》,香港中文大学1968年版。
    ⑩李涤生:《荀子集释》,台湾学生书局1979年版;唐端正:《先秦诸子学论丛》,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85年版。(其中关于荀学研究的文章作于80年代之前);周绍贤:《荀子要义》,台北中华书局1977年版。
    ①陈荣捷:《初期儒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47本第四分,1976年12月,,第707-782页,后收入陈荣捷:《中国哲学论集》,中央研究院文哲所专刊第6辑,1994年版,第55-164页。
    ②参见潘重规:《荀子集解订补》,《台湾师范大学学报》第一期,1967年;王叔岷:《荀子斠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34本,1962年;后收入《诸子斠证》,台湾世界书局1964年版(中华书局2007年亦引进了王先生的全部著作);赵海金:《荀子校补》,《大陆杂志语文丛书》第一辑第二册,1963年版;赵海金:《荀子校释》,《大陆杂志语文丛书》第一辑第二册,1963年版。
    ③阮廷卓:《荀子斠证》,越秀山房丛书1959年版;《荀子书录》,《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集刊》第5期,1961年。
    ④龙宇纯:《荀子集解补正》,《大陆杂志》第十一卷八、九、十期,1956年;《荀卿后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43本第四分,1971年;《荀卿非思孟五行说杨注疏证》,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华国》第5期,1968年;《荀子正名篇重要语言理论述闻》,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第十八期,1969年版;《读荀子札记》,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华国》第6期,1971年;后都收入龙宇纯:《荀子论集》,台湾学生书局1987年版;熊公哲:《荀卿学案》,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后于台湾商务印书馆1967年再版;熊公哲:《荀子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
    ⑤严灵峰:《无求备斋诸子读记》,台湾成文出版社1977年版。
    ⑥饶彬:《荀子议兵篇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报》第二期,1973年4月,第177-184页;《荀子非相篇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报》第五期。
    ⑦张亨:《荀子假借字谱》,台湾大学文史丛刊1963年版;《荀子对人的认知及其问题》,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第二十期,1971年;《荀子语汇研究》,《中国学术年报》1962年5月;《荀子礼论篇非取自大、小戴礼记辨》,《大陆杂志》第42卷2期,1971年。
    ⑧杨连生:《荀子理论文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集刊》第十七号,1973年版。
    ①韦政通:《荀子与中国古代哲学》附录(我是怎样研究荀子—兼谈整理诸子的方法),台湾商务印书馆1992年2版,第285-296页。
    ②参见李涤生:《荀子集释》,台湾学生书局1979年版;熊公哲:《荀卿学案》,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后于台湾商务印书馆1967年再版;熊公哲:《<荀子>释要》,台湾《政治大学学报》1960年12月;熊公哲:《荀子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
    ③参见阮廷卓:《荀子斠证》,越秀山房丛书1959年版;《荀子书录》,《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集刊》第5期,1961年;《宋本荀子考略》,《大陆杂志》语文丛书1963年版。
    ④参见严灵峰:《无求备斋荀子集成》,;台北成文出版社1966年版;《周秦汉魏诸子知见书目》第三卷,台湾正中书局1977年版;《无求备斋诸子读记》,台湾成文出版社1977年版。
    ①张亨:《荀子礼论篇非取自大、小戴礼记辨》,《大陆杂志》第42卷2期,1971年。
    ①耿天勤:《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史学发展的三大趋势》,《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5月,第122-129页。
    ②参见杨柳桥:《荀子诂译》,齐鲁书社1985年;董治安、郑杰文:《荀子汇校汇注》,齐鲁书社1997年版;王天海:《荀子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③参见邬恩波:《荀子全译》,三环出版社1991年;雪克、王云路:《荀子选译》,巴蜀书社1991年;王森:《荀子白话今译》,中国书店1992年;邓汉卿:《荀子译评》,岳麓书社1994年;张觉:《荀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蒋南华、罗书勤、杨寒清:《荀子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孙晓春:《<荀子>译注》,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年;祝鸿杰:《荀子》,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王云路:《荀子直解》,浙江文艺出版
    ①陈荣庆:《荀子与战国学术思潮》,西北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8-9页。
    ①李学勤:《<荀子新探>序》,《荀子新探》,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5页。
    ②王中江:《传经与弘道:荀子的儒学定位》,《经学今诠三编---中国哲学》第二十四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51页。
    ①陈启云:《“儒家”、“道家”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中的定位》,《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7页。
    1.白奚:《稷下学研究——中国古代的思想自由与百家争鸣》,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
    2.常金仓:《周代礼俗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陈连庆:《中国古代史研究》上册,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
    4.陈瑞庚:《<晏子春秋>考辨》,台湾长安出版社1980年版。
    5.陈钟凡:《诸子通谊》,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版。
    6.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三联出版社1996年版。
    7.陈丽桂:《战国时期的黄老思想》,台湾联经出版社1997年版。
    8.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0.陈荣捷:《中国哲学论集》,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所1994年。
    11.晁福林:《先秦社会思想研究》,商务印书馆2007年。
    12.杜正胜:《古代社会与国家》,台湾允晨文化实业有限公司1992年版。
    13.杜国庠:《先秦诸子的若干研究》,三联书店1955年版。
    14.董治安:《先秦文献与先秦文学》,齐鲁书社1994年版。
    15.戴维德:《春秋学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
    16.傅斯年:《傅斯年全集》第二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7.冯天瑜等主编:《中国学术流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8.冯胜君:《二十世纪古文献新证研究》,齐鲁书社2006年版。
    19.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0.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册,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2.郭沫若:《十批判书》,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23.郭沂:《郭店楚简与先秦学术思想》,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24.郭志坤:《荀学论稿》,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
    25.顾颉刚等:《古史辨》四、六册,《民国丛书》第四编第4、6本,上海书店1989年。
    26.惠吉兴:《荀子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7.何怀宏:《世袭社会及其解体》,三联书店1996年版。
    28.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一、二卷,人民出版社1958至1963年版。
    29.胡适:《中国古代哲学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0.胡平生、韩自强:《阜阳汉简〈诗经〉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31.韩东育:《日本近世法家研究》,中华书局2003年版
    32.孔繁:《荀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33.金景芳:《古史论集》,齐鲁书社1981年版
    34.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35.金景芳:《金景芳古史论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6.金景芳:《金景芳晚年自选集》,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年。
    37.金德健:《司马迁所见书考》,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38.金德健:《先秦诸子杂考》,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
    39.金春峰:《周官之成书及其反映的文化与时代新考》,台湾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93年版。
    40.姜义华等编:《港台及海外学者论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1.蒋伯潜:《诸子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42.蒋伯潜:《诸子学纂要》,中华书局1947年版。
    43.蒋庆:《公羊学引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
    44.蒋善国:《尚书综述》,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45.江心力:《20世纪前期的荀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46.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7.梁启超:《中国古代学术流变研究十篇》,中华书局1947第三版。
    48.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的大势》,中华书局1989年版。
    49.李学勤:《缀古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50.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1.李学勤:《清路集》,团结出版社2005年。
    52.李学勤:《李学勤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
    53.李学勤:《周易溯源》,巴蜀书社2006年版。
    54.李零:《中国方术考》,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
    55.李零:《李零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6.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三联出版社2004年版。
    57.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8.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59.李耀仙:《先秦儒学新论》,巴蜀书社1991年。
    60.李中生:《荀子校诂丛稿》,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1.吕思勉:《经子解题》,香港太平书局1963年版。
    62.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版。
    63.吕文郁:《春秋战国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
    64.廖名春:《中国学术史新证》,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
    65.廖名春:《荀子新探》,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
    66.刘节:《古史考存》,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67.刘师培:《刘师培史学论著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68.刘家和:《古代中国与世界》,武汉出版社1995年版。
    69.刘家和:《史学、经学与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0.刘咸炘:《刘咸炘学术论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71.林建华:《原始社会史》,中华书局1984年。
    72.龙宇纯:《荀子论集》,台湾学生书局1987年。
    73.罗焌:《诸子学述》,岳麓书社1995年版。
    74.罗根泽:《诸子考索》,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75.罗光:《中国哲学思想史·先秦篇》,台湾学生书局1982年版。
    76.骆瑞鹤:《荀子补正》,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7.蒙文通:《古学甄微》,《蒙文通文集》第一卷,巴蜀书社1989年版。
    78.蒙文通:《先秦诸子与宋明理学》,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版。
    79.马积高:《荀学源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80.牟宗三:《名家与荀子》,台北学生书局,1979年。
    81.钱穆:《先秦诸子系年》,中华书局1985年版。
    82.钱穆:《中国思想史论丛》一、二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83.钱穆:《史记地名考》上册,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84.屈万里:《先秦文史资料考辨》,台湾联经出版社1993年版。
    85.裘锡圭:《文史丛稿---上古思想、民俗与古文字学史》,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
    86.裘锡圭:《出土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7.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五版。
    88.沈文倬:《宗周礼乐文明考论》,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9.沈玉成、刘宁:《春秋左传学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90.唐端正:《先秦诸子论丛》,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81年版。
    91.童书业:《先秦七子思想研究》,齐鲁书社1982年版。
    92.王蘧常:《诸子学派要诠》,上海书店、中华书局1986年版。
    93.王锷:《礼记成书考》,中华书局2007年。
    94.王世民:《商周制度考信》,台湾明文书局1989年版。
    95.王子今:《20世纪中国历史文献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6.王叔岷:《庄学窥管》,台湾艺文印书馆1988年版。
    97.王叔岷:《先秦道法思想论稿》,中华书局2007年版。
    98.韦政通:《荀子与中国古代哲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99.韦政通:《中国思想通史》,上海书店2002年版。
    100.韦政通:《先秦七大哲学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01.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102.吴康:《诸子学概要》,台湾正中书局1969年版。
    103.许兆昌:《周代史官文化》,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4.许兆昌:《先秦史官的制度与文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05.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106.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7.徐中舒:《先秦史论稿》,巴蜀书社1992年版。
    108.严耕望:《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台湾联经出版社2003年版。
    109.严灵峰:《无求备斋学术新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110.阎步克:《士大夫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11.阎步克:《乐师与史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112.杨明照:《学不已斋杂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113.杨向奎:《中国古代社会与古代思想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
    114.杨向奎:《大一统与儒家思想》,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9年版。
    115.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16.杨宽:《古史新探》,中华书局1965年。
    117.杨宽:《历史激流----杨宽自传》,台湾大块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118.叶志衡:《战国学术文化编年》,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版。
    119.余嘉锡《古书通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120.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1.余英时:《中国知识人之史的考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2.余明光:《黄帝四经与黄老思想》,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123.余宗发:《先秦诸子学说在秦地之发展》,台湾文津出版社1998年。
    124.俞启定:《先秦两汉儒家教育》,齐鲁书社1987年。
    125.郑良树:《续伪书通考》,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版。
    126.郑良树:《商鞅及其学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127.郑良树:《韩非之著述及思想》,台湾学生书局1993年版。
    128.郑良树:《百年汉学论集》,台湾学生书局2007年。
    129.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上册,人民出版社2006年。
    130.朱维铮:《音调未定的传统》,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31.朱维铮:《求索真文明》,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132.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133.钟泰:《荀注订补》,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133.钟泰:《庄子发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134.周勋初:《<韩非子>札记》,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
    135.张固也:《管子研究》,齐鲁书社2006年版。
    136.张秉楠:《稷下钩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137.张立文主编:《中国学术通史·先秦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38.张心澂:《伪书通考》,上篔榈瓿霭嫔?1998年版。
    139.张鹤泉:《周代祭祀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
    140.祝瑞开:《先秦社会和诸子思想新探》,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41.赵士林:《荀子》,台湾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142.赵伯雄:《春秋学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43. [德]施耐德:《真理与历史—傅斯年、陈寅恪的史学思想与民族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44.[英]葛瑞汉:《论道者——中国古代哲学论辩》,张海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5.[日]本田成之:《中国经学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146.[日]小野清一:《气的思想――中国自然观和人的观念的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47.[美]本杰明·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程钢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48.[美]顾立雅著:《孔子与中国之道》,高立诚译,大象出版社2000年版。
    149.[德]卡尔·雅思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魏楚雄、俞新天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1.(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2版。
    2.(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2002年版。
    3.(清)汪中:《新编汪中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4.(清)刘师培:《荀子斠补》四卷,《荀子补释》一卷,见《刘申叔先生遗书》。
    5.(清)陶鸿庆:《陶鸿庆学术论著·诸子学札记》,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清)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
    7.(清)孙诒让:《札迻》,齐鲁书社1983年版。
    8.(清)俞樾:《诸子平议》,中华书局1954年版。
    9.(清)于冟:《香草续蠮椤罚谢榫?2006年版。
    10.(清)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2004年版。
    11.(清)王先谦:《汉书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12.(清)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3年版。
    13.(清)凌廷堪:《校礼堂文集》,中华书局1998年版
    14.(清)江瑔:《读子卮言》,台湾广文书局1982年版。
    15.(清)傅山:《荀子评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16.(清)方苞:《方望溪全集》,北京中国书店1991年版。
    17.(清)王念孙:《读书杂志》,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重印本。
    18.(清)章学诚:《文史通义》,中华书局2004年版。
    19.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20.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
    21.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2.许维遹:《韩诗外传集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
    23.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
    24.梁启雄:《荀子柬释》,上海书店民国丛书系列第五编4。
    25.董治安、郑杰文:《荀子汇校汇注》,齐鲁书社1997年。
    26.阮廷焯:《荀子校释》,台湾正中书局,1977年。
    27.王天海:《荀子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28.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
    29.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
    30.王叔岷:《庄子校诠》,中华书局2007年版。
    31.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32.黄怀信:《大戴礼记汇校集注》,三秦出版社2005年。
    33.王利器:《吕氏春秋注疏》,巴蜀书社2002年。
    34.[日]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1.吴检斋:《经典释文序录疏证》,中华书局1984年版。
    2.严灵峰:《周秦汉魏诸子知见书目》,中华书局1993年版。
    3.姜亮夫:《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中华书局1959年版。
    4.朱凤瀚、徐勇:《先秦史研究概要》,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5.胡志宏:《西方中国古代史研究导论》,大象出版社2002年版。
    6.孙启治、陈建华:《古佚书辑本目录》,中华书局1997年。
    7.宗福邦、陈世铙、萧海波:《故训汇纂》,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8.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上册,四川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9.陈初生编纂:《金文常用字典》,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0.杨宽、吴浩坤主编:《战国会要》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1.赵蔚之主编:《稷下学宫资料汇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
    12.程发韧:《六十年来之国学研究》第四册,台湾正中书局1974年版。
    1.余敦康:《<周易>的思想精髓与价值理想》,《道家文化研究》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2.王启发:《荀子与儒墨道法名诸家》,《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3期。
    3.孙以楷:《稷下学宫考述》,《文史》第二十三辑,中华书局1984年。
    4.白奚:《先秦黄老之学源流述要》,《中州学刊》2003年第1期。
    5.白奚:《<庄子天下>篇所述宋鈃思想研究-----兼论“宋尹学派”不能成立》,《诸子学刊》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6.王化平:《荀子传<易>说献疑》,《社会科学家》2005年第5期。
    7.周山:《<尹文子>非伪析》,《学术月刊》1983年第10期。
    8.胡家聪:《<尹文子>与稷下黄老学派----兼论<尹文子>并非伪书》,《文史哲》1984年第2期。
    9.胡家聪:《<尹文子>并非伪书》,《道家文化研究》第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10.余明光:《荀子的思想与黄老之学—简论早期儒学的更新与发展》,《河北学刊》1996年第1期。
    11.郑杰文、魏承祥:《荀子对孔学的继承和发展》,《管子学刊》1994年第1期。
    12.修建军:《《吕氏春秋》与《荀子》思想之主题比较——兼议学派归属性的一般问题》,《管子学刊》1999年第3期。
    13.方尔加:《荀子:孔孟儒家的千古罪人》,《管子学刊》1994年第4期。
    14.赵吉惠:《荀况是战国末期黄老之学的代表》,《哲学研究》1999年第5期。
    15.赵吉惠:《荀子非儒家辨》,《管子学刊》1990年第4期。
    16.潘俊杰:《中国学术史上杂家涵义之演变》,《理论导刊》2007年第5期。
    17.徐中舒:《甲骨文所见“儒“字》,《四川大学学报》1975年第4期。
    18.郭沂:《出土文献背景下的儒家核心经典系统之重构》,《儒家文化研究》第一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19.骈宇骞:《对〈晏子春秋〉的再认识——兼论古书的产生与流传》,《中华同人学术论集》,中华书局2002年。
    20.骈宇骞:《银雀山竹简<王兵>与<管子>的关系-----兼谈古书的形成与发展》,《管子与齐文化》,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
    21.蔡德贵:《试论荀子与淳于髡的师承关系》,《齐鲁学刊》1985年第1期。
    22.裴溥言:《荀子与诗经》,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十七期,1968年6月。
    23.金景芳:《孔子思想有两个核心》,《史学集刊》,1999年第4期。
    24.金景芳:《中国古代思想的渊源》,载《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第4期。
    25.吕文郁:《论尧舜禹时代的部族联合体》,载《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5期。
    26.吕文郁:《荀子及其学说的历史命运》,第一届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马来西亚孔学研究会出版)。
    27.吕文郁:《雅斯贝尔斯及其轴心时代说》,《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建所二十周年纪念文集》,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
    28.廖名春:《郭店楚简引〈诗>、论〈诗〉考》,《中国哲学》第二十二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29.廖名春:《20世纪后期大陆的荀子文献整理研究》,《中国思想史通讯》2006年第1辑。
    30.江林昌:《出土文献所见楚国的史官学术与“老庄学派”“黄老学派”》,《江汉论坛》2006年第9期。
    31.刘笑敢:《<庄子>内篇早于外杂篇之新证》,《文史》第十八辑,中华书局1983年。
    32.彭林:《“诗序”、“诗论”辨》,《.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3月。
    33.孙家洲:《试论孟子、荀子与汉代鲁学和齐学的关系——兼与王葆玹先生商榷》,《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34.刘宗贤、蔡德贵:《荀子思想是齐学化的鲁学》,《甘肃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
    35.赵伯雄:《〈荀子〉引〈诗〉考论》,《南开大学学报》2000年2期。
    36.丁冠之、蔡德贵:《试论秦汉齐学的内容》,《烟台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37.王志平:《〈诗论〉发微》,《新出楚简与儒家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2002年3月。
    38.王蘧常:《荀子新传》,中国历史文献研究集刊第二辑。
    39.张美煜《〈荀子〉引用<诗经>的方式及涵义》,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报》第24期,1995年6月出版。
    40.裘锡圭:《关于〈孔子诗论〉》,《经学今诠三编》(《中国哲学》第二十四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
    41.虞万里:《从<诗经>授受、运用历史看<缁衣>引<诗>》,《传统文化研究集刊》第二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42.陈寒冰:《荀氏之儒及其对儒学发展的贡献》,孔子2000网站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2114
    43.吴清琳:《荀子与尚书学》,《尚书研究论集》,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1年版。
    44.张固也:《论《左传》“君子曰”与荀子学派思想的关系》,《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3辑,中华书局1995年版。
    45.顾颉刚:《“周公制礼”的传说和<周官>一书的出现》,《文史》第6辑,中华书局1979年版;杨向奎:《<周礼>的内容分析及其成书年代》,《山东大学学报》1954年第4期。
    46.陈槃:《<大学出于孟学说>初稿后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三十八本,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8年出版。
    47.劳干:《大学出于孟学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三十八本,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8年出版。
    48.梁涛:《荀况行年新考》,孔子2000网站http://www.confucius2000. com/confucian/xkxnxk.htm,2002年4月11日。
    49.程应缪:《关于尉缭和<尉缭子>》,《古籍论丛》,《社会科学战线》编辑部·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
    50.蔡锦昌:《五十年来台湾地区的荀学研究》,《中国思想史研究通讯》2006年第1期。
    51.张海燕:《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2002年第1期。
    52.邵蓓:《尹文及<尹文子>》,《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2期。
    53.(日)池田知久:《马王堆汉墓帛书<五行篇>所见的身心问题》,《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1.张固也:《管子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2.黄海烈:《顾颉刚古史层累说初探》,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3.于薇:《周代祝官制度考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4.单育辰:《﹙曹沫之陈﹚文本集释及相关问题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5.薛柏成:《墨家的思想渊源》,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6.梁晓园:《清代的荀学研究》,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7.陈荣庆:《荀子与战国学术思潮》,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8.王旭:《荀子学派属性述评》,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