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方言持续标记的比较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课题是有关汉语方言持续标记的比较研究,这是多年来语法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我们在前辈时贤研究的基础上,从汉语方言的整体出发,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发掘和研究。
     汉语的各个方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非常复杂的相互关系。尽管大大小小的差异很多,但共性的东西仍是占主导地位的。大量的方言事实表明,现代汉语各大方言中,普遍存在着表示动作或状态正在持续的这一语法现象,尽管它们在表现形式上有或多或少的不同,但种种迹象表明,许多持续标记语音、语法差异的背后的那种比较整齐的对应关系,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本文主要采用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共时比较和历时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在比较广泛的材料的基础上,对汉语方言持续标记做一次比较全面的、鸟瞰式的考察。全文分四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第一章主要是通过一个方言点的具体描写说明持续标记的特点;第二章是从历年来发表的方言论文和专著上,从语法意义入手,收集有关汉语方言中和北京话“吃着饭呢”中的“着[ts~0]”相对应的持续标记的例句,通过梳理、排列,归纳出现代汉语方言持续标记的主要类型和分布特点;第三章是通过共时的、大量语言事实的排比,从语音着手,根据语音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虚词演变的特殊规律,推测“着”、“子/之/仔”、“倒”、“等”、“紧”等几类持续标记的共同来源的最大可能性。最后第四章是参照汉语史上的文献记载、借鉴相关研究成果,进一步分析现代汉语几类持续标记和中古直略切的“著(着)”的关系以及“著(着)”的语法化过程。
     通过研究,我们认识到,汉语持续标记的产生和发展,充分说明了汉语方言语法的共性和个性,说明了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二者的统一和分歧,也说明了共时平面上的语言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历时平面上语言演变的不同阶段。
This dissertation is a comprehensive in-depth study on continuous markers in Chinese dialects, a hotspot in grammar field for many years.
    It is well known that a complex correlation has developed between different Chinese dialects during their evolution, in which the predominated side is the universals. The fact based on a host of data is that the continuous markers is a common category in Chinese dialects, and there are many corresponding relations between deferent continuous markers in deferent dialects despite the differences in their sounds and meanings.
    To accomplish this study, we adopted the way of description from Xiangfan dialect to others, and comparison between the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data on the foundation of the extensive material. The dissertation falls into four chapters. The preface presented the value of this research and some correlated problems. Chapter One described the character of continuous marker "倒" in Xiangfan dialect. Chapter Two collected a large data of some continuous markers in other dialects, for example "着 (zhe)" , "子/之/仔" , "等" , "紧" and so on, from which several main types of the markers and their distribution have been concluded. Chapter Three centered on the possibility that all types of continuous markers have a same source 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law of sound change and the special regul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unctional words. Chapter Four discusse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continuous markers and "著(着)" ( zhi-lue qie) in Middle-Ancient Chinese, and then analyzed the grammaticalization of "著(着) " .
    This study gave the point that the emergency and the evolution of continuous markers make out the commonness and individuality in grammars of Chinese dialects, the consistence and contrast between the form and the meaning, and also support the view that the synchronic linguistic differences reflect the different level in linguistic evolution diachronically.
引文
鲍厚星,1998,东安土话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长沙。
    曹广顺,1986,祖堂集中的“底(的)”“却(了)”“著”。中国语文第3期。
    曹广顺,1995,近代汉语助词。语文出版社,北京。
    曹广顺,1998,元典章·刑部中的“讫”和“到”。汉语史研究集刊(第1辑上),四川大学汉语史研究所编
    曹志耘,2002,南部吴语语音研究。商务印书馆,北京。
    曹志耘、秋谷裕幸、太田斋、赵日新,2000,吴语处衢方言研究。(日本)好文出版。
    陈刚,1980,试论“着”的用法及其与英语进行式的比较。中国语文第1期。
    陈刚编,1985,北京方言词典。商务印书馆,北京。
    陈晖,1999,涟源方言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长沙。
    陈满华,1995,安仁方言。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北京。
    陈淑梅,1989,湖北英山方言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武汉。
    陈淑梅,2001,鄂东方言语法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南京。
    陈平,1988,论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三元结构。中国语文第6期。
    陈亚川、郑懿德,1992,汉语集稿。文鹤出版有限公司,台北。
    陈泽平,1998,福州方言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福州。
    陈章太、李如龙,1991,闽语研究。语文出版社,北京。
    储泽祥,1998,邵阳方言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长沙。
    戴庆厦主编,200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文集(2)。民族出版社,北京。
    戴耀晶,1997,现代汉语时体系统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
    邓玉荣,1999,贺州(莲塘)客家话体助词“典”和“倒”。载广西语言研究朱方冈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丁崇明、荣品,1994,昆明方言的“着”字。方言第4期。
    丁声树撰文,李荣制表,1981,汉语音韵讲义。方言第4期。
    丁声树等著,1999,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商务印书馆重印,北京。
    董同龢,1948,华阳凉水井客家话记音。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十九本,商务印书馆,北京。
    费春元,1992,说“着”。语文研究第2期。
    冯爱珍,1990,福清方言声母与《广韵》声母比较。《方言》第2期。
    冯爱珍,1997,婺源方言的体助词“之”。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9届学术讨论会。
    樊千炎,1991,谈现代汉语的时制表示和时态表达系统。中国语文第4期。
    郭熙,1986,“放到桌子上”“放在桌子上”“放桌子上”。中国语文第1期。
    何守伦,1989,永胜方言志。语文出版社,北京。
    何伟棠,1993,增城方言志(第一分册)。广东人民出版社,广州。
    河北省昌黎县县志编纂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1960,昌黎方言志。科学出版社。
    贺巍,2002,官话方言研究。方志出版社,北京。
    贺巍、钱曾怡、陈淑静,1986,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方言的分区(稿)。方言第4期。
    贺凯林,1999,溆浦方言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长沙。
    侯精一,1999,现代晋语的研究。商务印书馆,北京。
    侯精一、温端政主编,1993,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太原。
    胡明扬,1996,B.Comrie动态简介。国外语言学第3期。
    
    
    胡明扬主编,1996,汉语方言体貌论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南京。
    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2001,湖南省志方言志(上、下册)。湖南人民出版社,长沙。
    胡双宝,1984,文水方言志。语文研究增刊。
    黄伯荣主编,1996,汉语方言语法类编。青岛出版社,青岛。
    黄丁华,1958,闽南方言的虚字眼“阿”和“仔”。中国语文第1期。
    黄丁华,1958,闽南方言的虚字眼“在、着、里”中国语文第2期。
    黄家教等著,1997,汉语方言论集。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北京。
    黄群建,1994,通山方言志。武汉大学出版社,武汉。
    黄群建,1995,阳新方言志。中国三峡出版社。
    黄雪贞,1986,西南官话的分区。方言第4期。
    黄雪贞,1993,江永方言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
    金奉民,1991,助词“着”的基本语法意义。汉语学习第4期。
    江蓝生,1994,“动词+X+地点词”句型中介词“的”探源。古汉语研究第4期。
    江蓝生,1995,吴语助词“来”“得来”溯源。中国语言学报第五期。
    江蓝生,2000,近代汉语探源。商务印书馆,北京。
    蒋绍愚,1994,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
    黎运汉,1981,汉语虚词演变的趋势初探。暨南大学学报第4期。
    李蓝,1995,西南官话内部声调与声母的异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
    李蓝,1998,贵州大方话中的“到”和“起”。中国语文第2期。
    李讷、石毓智,1997,论汉语体标记诞生的机制。中国语文第2期。
    李倩,1997,宁夏中宁方言的虚词“着”。语文研究第4期。
    李荣,1983,方言研究中的若干问题。方言第2期。
    李荣,1985,语文论衡。商务印书馆,北京。
    李荣,1982,音韵存稿。商务印书馆,北京。
    李荣,1983,切韵与方言。方言第3期。
    李荣,1985,官话方言的分区。方言第1期。
    李荣,1987,文字问题。商务印书馆,北京。
    李荣、熊正辉、张振兴主编,1987、1990,中国语言地图集。香港朗文(远东)出版有限公司,香港。
    李荣主编、熊正辉、张振兴副主编,1998,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41种分卷本)。江苏教育出版社,南京。
    洛阳(贺巍1996) 济南(钱曾怡1998) 南京(刘丹青1995)
    牟平(罗福腾1997) 西安(王军虎1996) 贵阳(汪平1994)
    西宁(张成材1994) 武汉(朱建颂1995) 柳州(刘村汉1995)
    于都(谢留文1998) 萍乡(魏铜强1998) 太原(沈明1994)
    南昌(熊正辉1995) 黎川(颜森1995) 崇明(张惠英1993)
    苏州(叶祥苓1993) 杭州(鲍士杰1998) 丹阳(蔡国璐1995)
    金华(曹志耘1996) 广州(白宛如1998) 梅县(黄雪贞1995)
    福州(冯爱珍1998) 厦门(周长楫1993) 海口(陈鸿迈1996)
    哈尔滨(尹世超1997) 乌鲁木齐(周磊1995) 上海(许宝华、陶寰1997)
    雷州(张振兴、蔡叶青1998) 银川(李树俨、张安生1996) 万荣(吴建生、赵宏因1997)
    成都(梁德曼、黄尚军1998) 徐州(苏晓青、吕永卫1996) 扬州(王世华、黄继林1996)
    忻州(温端政、张光明1995) 温州(游汝杰、杨乾明1998) 娄底(颜清徽、刘丽华1994)
    东莞(詹伯慧、陈晓锦1997) 建瓯(李如龙、潘渭水1998) 长沙(鲍厚星 崔振华等1993)
    
    
    南宁(覃远雄、韦树关、卞成林1997) 宁波(汤珍珠、陈忠敏、吴新贤1997)
    李冬香,1998,浏阳方言“倒”字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长沙。
    李金陵,1995,皖西潜怀十县方言语法初探。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8届学术讨论会论文。
    李立成,2002,元代汉语音系的比较研究。外文出版社。
    李连进,2000,平话音韵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南宁。
    李启群,2002,吉首方言研究。民族出版社,北京。
    李思敬,1986,汉语“儿”音史研究。商务印书馆,北京。
    李如龙、周日健主编,1998,客家方言研究(第二届客家方言研讨会论文集)。暨南大学出版社,广州。
    李如龙、张双庆主编,1992,客赣方言调查报告。厦门大学出版社,厦门。
    李如龙、张双庆,2000,介词。暨南大学出版社,广州。
    温州(潘悟云) 金华汤溪(曹志耘) 绩溪(赵日新)
    李如龙,2001,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商务印书馆,北京。
    李如龙,2001,福建县市方言志12种。福建教育出版社,福州。
    李维琦,1998,祁阳方言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长沙。
    李小凡,1998,苏州方言语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
    李小凡,2003,现代汉语普通话体貌系统新探。载21世纪的中国语言学,商务印书馆,北京。
    李新魁、黄家教、施其生、麦耘、陈方定著,1995,广州方言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广州。
    李行杰,1999,描写、分析,综合、创新。方言第1期。
    李永明,1988,临武方言。湖南人民出版社,长沙。
    李永明,1988,临武方言——土话与官话的比较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长沙。
    厉兵,1981,长海方言的儿化与子尾。方言第二期。
    梁明江,1994,海南方言说要。海南出版社,海口。
    林立芳、庄初升,1995,南雄珠玑方言志。暨南大学出版社,广州。
    林连通、陈章太编著,1989,永春方言志。语文出版社,北京。
    刘坚,1992,《训世评话》中所见明代前期汉语的一些特点。《中国语文》第4期。
    刘坚、江蓝生、白维国、曹广顺,1992,近代汉语虚词研究。语文出版社,北京。
    刘丹青,1995,无锡方言的体助词“则”(仔)和“着”——兼评吴语“仔”源于“着”的观点。中国语言学报。
    刘丹青,2001,语法化中的创新、强化与叠加。语言研究第2期。
    刘国斌著、陈有恒审订,1991,通城方言。中国文史出版社。
    刘海章等著,1992荆楚方言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武汉。
    荆门(刘海章) 随州(刘村汉) 仙桃(杜佐祥)
    刘丽华,2001,娄底方言研究。中南大学出版社,长沙。
    刘纶鑫,2001,江西客家方言概况。江西人民出版社,南昌。
    刘纶鑫,1999,客赣方言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
    刘宁生,1985,论“着”及其相关的两个动态范畴。语言研究第2期。
    刘淑学,2000,中古入声字在河北方言中的读音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石家庄。
    刘祥柏,2000,六安丁集话体貌助词“倒”。方言第2期。
    刘兴策,1994,宜昌方言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武汉。
    刘一之,1999,北京口语中的“着”。语言学论丛(第22辑),北京大学中文系编,商务印书馆,北京。
    
    
    刘一之,2001,北京话中的“着(zhe)”字新探。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
    卢甲文,1992,郑州方言志。语文出版社,北京。
    卢开矿,张茀,1988,永富方言志。语文出版社,北京。
    卢小群,2002,嘉禾土话研究。中南大学出版社,长沙。
    陆俭明,1999,“着(zhe)”字补议。中国语文第5期。
    吕叔湘,1984,释景德传灯录中在、著二助词。载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商务印书馆,北京。原载华西协合大学业中国文化研究所集刊1941年第1卷第3期。
    吕叔湘主编,1980,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北京。
    吕叔湘,1999,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商务印书馆,北京。
    罗康宁编著、叶国泉审定,1987,信宜方言志。中山大学出版社,广州。
    罗昕如,1998,新化方言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长沙。
    罗肇锦,1985,客语语法。学生书局,台北。
    罗自群,1999,现代汉语方言“VP+(O)+在里/在/哩”格式的比较研究。语言研究第2期。
    罗自群,2002,从“坐着吃比站着吃好”谈起——汉语方言中持续意义的几种表现形式。语文研究第1期。
    罗自群,2002,从湖北方言调查报告看湖北方言的声调特点。语言研究特刊。
    马国凡、邢向东、马叔骏,1997,内蒙古汉语方言志。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呼和浩特。
    马庆株,1981,时量宾语和动词的类。中国语文第2期。
    马希文,1987,北京方言里的“着”。方言第1期。
    毛玉玲,1987,云南方言语法特点。玉溪师专学报第1期。
    梅祖麟,1988,汉语方言里虚词“著”字三种用法的来源。中国语言学报第3期。
    梅祖麟,1998,朱子语类和休宁化的完成态“著”字。语言学论从(第21辑)北京大学中文系编
    梅祖麟,1999,先秦两汉的一种完成貌句式——兼论现代汉语完成貌句式的来源。中国语文第4期。
    梅祖麟著、陆俭明译,1980,吴语情貌词“仔”的语源。国外语言学第3期。
    孟琮、郑怀德、孟庆海、蔡文兰,1999,汉语动词用法词典。商务印书馆,北京。
    木村英树,1983,关于补语性词尾“着/zhe/”和“了/le/”。语文研究第2期。
    聂建民、李琦编纂,1994,汉语方言研究文献目录。江苏教育出版社,南京。
    潘家懿,1981,交城方言的语法特点。语文研究第1期。
    潘家懿,1987,临汾方言的语法特点。陕西师大学报第4期。
    彭小川,1996,广州话的动态助词“住”。载胡明扬主编,现代汉语方言体貌论文集,江苏教育出版,南京。
    彭小川,1996,广州话的动态助词“咗”。载胡明扬主编,现代汉语方言体貌论文集,江苏教育出版,南京。
    彭小川,2001,广州话表示“进行体”的动态助词“紧”。语言研究特刊。
    彭泽润,1999,衡山方言研究。湖南师大出版社,长沙。
    平田昌司主编,1998,徽州方言研究。(日本)好文出版社。
    钱奠香,2002,海南屯昌闽语语法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
    钱乃荣,1992,当代吴语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
    钱乃荣,1997,上海话语法。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
    钱乃荣,2002,20世纪初上海话和北京话中的体助词“着”。载潘悟云主编,东方语言与文化。东方出版中心,上海。
    钱乃荣,2002,进行体、持续体和存续体的比较。中国语文研究第1期。
    
    
    钱曾怡,1993,博山方言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
    钱曾怡,1995,论儿化。中国语言学报第五期。
    钱曾怡等著,1982,烟台方言报告,齐鲁书社,济南。
    钱曾怡主编、曹延杰著,1991,德州方言志。语文出版社,北京。
    钱曾怡主编、高慎贵著,1995,新泰方言志。语文出版社,北京。
    钱曾怡主编、罗福腾著,1995,牟平方言志。语文出版社,北京。
    钱曾怡主编、马风如著,2000,金乡方言志。齐鲁书社,济南。
    钱曾怡主编、孟庆泰,罗福腾著,1993,淄川方言志。语文出版社,北京。
    钱曾怡主编、钱曾怡、罗福腾著,1992,潍坊方言志。语文出版社,北京。
    钱曾怡主编、钱曾怡、罗福腾著,1992,潍坊方言志。语文出版社,北京。
    钱曾怡主编、王淑霞著 1995,荣城方言志。语文出版社,北京。
    钱曾怡主编、杨秋泽著,1990,利津方言志。语文出版社,北京。
    钱曾怡主编、于克仁著,1992,平度方言志。语文出版社,北京。
    钱曾怡主编、张鹤泉著,1995,聊城方言志。语文出版社,北京。
    钱曾怡主编、张树铮、罗福腾副主编,2001,山东方言研究。齐鲁书社,济南。
    钱曾怡主编、张树铮著,1995,寿光方言志。语文出版社,北京。
    钱曾怡主编、张廷兴著,1999,沂水方言志。语文出版社,北京。
    桥本万太郎[日],1979,现代吴语的类型学。方言第3期。
    桥本万太郎[日],1985,语言地理类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
    乔全生,1990,汾西方言志。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太原。
    乔全生,2000,晋方言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北京。
    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编,1997,青岛市志(方言志)。新华出版社,北京。
    饶长溶,1996,福建长汀方言动词的体貌。中国语文第6期。
    饶长溶,2000,关于客家方言体貌助词“啊”。粤北土话及周边方言国际研讨会,广东韶关。
    荣晶、丁崇明,2002,再论昆明话的“着”。首届国际汉语方言语法研讨会会议论文,哈尔滨。
    邵则遂,1991,天门方言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武汉。
    沈家煊,1998,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当代语言学第3期。
    沈家煊,1999,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南昌。
    沈家煊,2001,《语法化学说》导读,语法化学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
    沈若云,1999,宜章土话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长沙。
    施其生,1996,方言论稿。广东人民出版社,广州。
    石汝杰,2002,苏州方言的体和貌。载戴庆厦主编,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文集(2)。民族出版社,北京。
    石毓智,1992,论现代汉语的“体”范畴。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石毓智、李讷,2001,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形态句法发展的动因和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
    宋秀令,1988,汾阳方言中的“的”。语文研究第2期。
    宋文辉,2000,正定话的介词“着”。中国语文第3期。
    苏晓青,1997,东海方言研究。新疆大学出版社,乌鲁木齐。
    孙朝奋,1997,再论助词“着”的用法及其来源。中国语文第2期。
    孙立新,1998,陕南方言略说。方言第2期。
    孙立新,2001,户县方言研究。东方出版社。
    汤珍珠、陈忠敏,1993,嘉定方言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
    
    
    田希诚、吴建生,1995,山西晋语区的助词“的”。山西大学学报第3期。
    汪平,1983,贵阳方言的语法特点。语言研究第1期。
    汪平,1984,苏州方言的“仔、哉、勒”。语言研究第2期。
    汪大明,2000,安徽桐城方言中的助词“着”。第二届国际官话方言学术研讨会论文。
    汪国胜,1994,大冶方言语法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武汉。
    王福堂,1999,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和层次。语文出版社,北京。
    王力,1980,汉语史稿。中华书局,北京。
    王力,1989,汉语语法史。商务印书馆,北京。
    王士元著、石锋等译,2000,语言的探索——王士元语言学论文选译。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北京。
    王群生,1994,湖北荆沙方言。武汉大学出版社,武汉。
    魏钢强,1997,赣语中带[-n]尾的“女”字。《方言》第3期。
    温端政主编、吕枕甲著1991,运城方言志。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太原。
    吴福祥,1996,敦煌变文语法研究。岳麓书社。
    吴福祥,2002,南方方言里虚词“到(倒)”的用法及其来源。中国语文研究第2期。
    吴福祥,2003,持续体标记“着”的语法化历程。浙江大学汉语史学报第四辑。
    伍云姬主编,1996,湖南方言的动态助词。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长沙,常德(李永明) 常宁(吴启主) 攸县(董正谊) 衡阳(李永明) 安乡(应雨田) 石门(易亚新) 常德(郑庆君) 辰溪(谢伯端) 岳阳(方平权) 益阳(崔振华) 湘潭(曾毓美) 娄底(彭逢澍) 隆回(丁加勇) 湘乡(王芳) 绥宁(曾常红) 衡山(毛秉生) 衡阳(彭玉兰)
    吴泽顺、张作贤,1989,华容方言志。湖南人民出版社,长沙。
    夏剑钦,1998,浏阳方言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长沙。
    肖萍,2002,鄱阳湖八县方言的完成体和已然体。首届国际汉语方言语法研讨会论文,哈尔滨。
    谢留文,2002,客家方言的语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
    邢福义,1998,汉语语法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邢向东,1997,陕北神木话的助词“着”。中国语文第4期。
    邢向东、张永胜,1997,内蒙古西部方言语法研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呼和浩特。
    邢向东,2002,论加强汉语方言语法的历时比较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第5期。
    项梦冰,1997,连城客家话语法研究。语文出版社,北京。
    熊正辉,1990,官话区方言分ts、ts的类型。方言第1期。
    许宝华、汤珍珠,1988,上海市区方言志。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
    徐丹,1992,汉语里的“在”与“着”。中国语文第6期。
    徐丹,1995,从北京话“V着”与西北方言“V的”的平行现象看“的”来源。方言第4期。
    徐丹,1995,关于汉语里“动词+X+地点词”的句型,语文研究第3期。
    徐慧,2002,益阳方言语法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长沙。
    徐通锵,1991,历史语言学。商务印书馆,北京。
    许利英,1998,巢湖方言词汇(一)(二)(三)。方言第2期。
    薛风生著[美]、耿振生、杨亦鸣选编,1999,汉语音韵史十讲。华语教学出版社,北京。
    杨蔚,1999,沅陵乡话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长沙。
    杨必胜、潘家懿、陈建民,1996,广东海丰方言研究。语文出版社,北京。
    杨发兴,1994,长阳方言志。长阳民族文化研究丛书,长阳。
    
    
    杨时逢,1969,云南方言调查报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五十六。
    杨时逢,1974,湖南方言调查报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六十六。
    杨时逢,1984,四川方言调查报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八十二。
    杨述祖、王艾录著,1984,祁县方言志。祁县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杨子仪,1986,固原话语法特点撮要。宁夏大学学报第1期。
    尹世超,2002,东北官话的介词。首届国际汉语方言语法研讨会会议论文,哈尔滨。
    喻遂生,1990,重庆方言的“倒”和“起”。方言第3期。
    袁家骅,1983,汉语方言概要(第二版)。文字改革出版社,北京。
    袁毓林,2002,方位介词“着”及相关的语法现象。中国语文研究第2期。
    曾毓美,1999,韶山方言研究。湖南师大出版社,长沙。
    张安生,2000,同心方言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银川。
    詹伯慧主编,2002,广东粤方言概要。暨南大学出版社,广州。
    张茀,1989,永善方言志。语文出版社,北京。
    张黎,1996,“着”的语义分布及其语法意义。语文研究第1期。
    张琨[美],1992,汉语方言中的几种音韵现象。中国语文第4期。
    张赪,2000,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字的用法。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文学刊第2期。
    张伯江、方梅,1996,汉语功能语法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南昌。
    张成材,1990,商县方言志。语文出版社,北京。
    张成材、朱世奎,1987,西宁方言志。青海人民出版社,西宁。
    张光宁,1996,闽客方言史稿。南天书局,台北。
    张鸿魁,1990,临清方言志。中国展望出版社,北京。
    张华文、毛玉玲编著,1997,昆明方言词典。云南教育出版社,昆明。
    张清源,1991,成都话的动态助词“倒”和“起”。中国语言学报第四期。
    张盛裕,1982,潮阳声母与广韵声母的比较。方言第1、2、3期。
    张世方,2000,汉语方言三调现象初探。语言研究第4期。
    张双庆主编,1996,动词的体。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吴多泰中国语文研究中心出版,香港。安义(万波) 汕头(施其生) 泉州(李如龙) 福州(陈泽平) 温州(潘悟云) 绍兴(陶寰) 杭州(游汝杰) 苏州(石如杰) 连城(新泉)(项梦冰) 休宁(平田昌司、伍巍)
    张维佳,2002,演化与竞争:关中方言音韵结构的变迁。陕西人民出版社,西安。
    张晓勤,1999,宁远平话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长沙。
    张一舟、张清源、邓英树,2001,成都方言语法研究。巴蜀书社,成都。
    张振兴,1987,广东海康方言记略。方言第4期。
    张振兴,1989,台湾闽南方言记略。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3,1-184;台北文史哲出版社(台一版)
    张振兴,1989、1990,漳平(永福)方言的文自异读(一)(二)(三)。方言第3、4期、方言第1期。
    张振兴,1992,漳平方言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
    张振兴,1997,重读中国语言地图集。方言第4期。
    张振兴,2002,汉语方言持续态举例。载戴庆厦主编,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文集(2)。民族出版社,北京。
    张振兴,2002,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张振兴卷)。安徽教育出版社,合肥。
    
    
    赵怀印,1995,霍邱方言中的一种动词重叠句。方言第3期。
    赵金铭,1979,敦煌变文中所见的“了”和“着”。中国语文第2期。
    赵金铭,1995,现代汉语补语位置上的“在”和“到”及其弱化形式“de”。中国语言学报第七期。
    赵日新、沈明、扈长举等,1991,即墨方言志。语文出版社,北京。
    赵元任,1926,北京、苏州、常州语助词的研究。清华学报第三卷第三期。方言1992年第2期重载。
    赵元任、丁声树、杨时逢、吴宗济、董同稣,1972,湖北方言调查报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
    赵元任著、吕叔湘译,1979,北京口语语法。商务印书馆,北京。
    郑光主编[韩]、梁伍镇、郑丞惠编[韩],2002,原本老乞大。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
    郑懿德,1988,福州方言“(口礼)”的词性及其用法。中国语文第6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1983,方言调查字表(修订本),商务印书馆,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1996,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北京。
    周长楫,1995,厦门话带“了、去、着”补语的述补结构。载詹伯慧、李如龙、张双庆,1996,第四届国际闽方言研讨会论文集。汕头大学出版社,汕头。
    周日健,1990,新丰方言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广州。
    周一民,1998,北京口语语法(词法卷)。语文出版社,北京。
    周元琳,2000,安徽庐江方言的虚词“之”。方言第2期。
    周振鹤、游汝杰,1986,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
    朱德熙,1978,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中国语文第5期。
    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北京。
    庄初升,2002,粤北土话中知组三等读如端组的性质——兼论早期赣语中知二、知三的分化。日本早稻田大学开篇21期。
    J. K. Chambers and Peter Trudgill Dialectolog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方言学。2002,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
    B.Comrie: Language Universals and Linguistic Typology, Basil Blackwell, 1981; 2nd edition 1989.中译本语言共性和语言类型学(伯纳德-科姆里著,沈家煊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William Croft Typology and Universals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Paul J.Hopper and Elizabeth Closs Traugott Grammaticalizatio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