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问题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16世纪以来,约近30种可食性美洲植物品种相继传入我国,尤其是其中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辣椒、烟草等品种的扩布,其影响更是重大深远。作者将这一历史阶段性现象称之为“美洲作物涌入中国”。本文从饮食史、中外食事交流史的视域展开,以对既往传入研究的得失检讨及关于美洲原产作物文献的勘识为基础,通过文献考订讨论了诸传入品种的异称名实、时间途径、传播分布。侧重讨论了美洲作物传入对中国社会饮食生活、食物结构、人口增长、生态环境、农业生产等相关方面的影响。同时辅以田野工作对作物传入的线路与分布实施深入的研究。文章认为:“民艰于食”是中国具有长久历史的基本国情。美洲作物涌入中国与人口增长是互为因果的关系,美洲作物的传种导致了人口增多、山地垦荒、生态环境破坏,这与当时的政体、国情紧密相关,百姓要存活,政府要稳定,于是都顾及眼前而忽略长远,没有人对社会做可持续性的长远考量。作为一桩持续性的历史事件,“美洲作物涌入中国”带给了中国社会和历史的影响可以高度简约为正负两个基本方面。积极意义是使中国人的食生产、食生活更趋丰富多彩,丰富了中国的食料作物品种,改变了中国传统的食料生产结构,改善了人们的餐桌,同时也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滋润了中国人的心灵。其消极方面,并非是作物本身的过失,那是政体、国情和文化机制作用的结果,所谓“因人因地而异”。一方面,易长高产粮食作物带来了社会粮食总产提高的积极结果,但继之却是人口滋蔓繁殖——加重土地压力,深度开荒——生态破坏扩大,灾害频发——饥馑严重,中国人生存心态危机加深。粮食总产增加了,但是饥饿问题并没有解决,人口和土地矛盾更趋尖锐。美洲作物涌进中国造成了更多的中国饥民和更严重的生态破坏。这种情况在整个有清一代都非常严重。17世纪中叶以后中国灾荒、饥馑节律呈现时间缩短、程度加深、危害严重,从社会经济着眼,根本上就是人口与土地矛盾的日趋尖锐化所致。在日益加深的人口和土地矛盾中,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被吃饭难题苦恼,长久、沉重、普遍的生存压力最终会严重伤害承受者的心理健康,会扭曲人们的心灵。世世代代忍受肚子的基本需求而痛苦的人们,是很容易萎靡萎缩、缺乏信心,也易于使人们丧失理想和幻想能力。中国传统本草学与农学对新物种关注的观念、视角有明显的不同,因而有宋应星对明末全国粮食作物结构评估的失衡。同时指出:中国人嗜辣的根本原因是庶民大众的膳食过于粗糙贫苦,单纯地归于地理环境与维系文化现象的诠释是有片面性的。辣椒的传入对中国人餐桌、口味和族群心理、社会文化的影响是最具综合性的,与玉米、甘薯、马铃薯等淀粉质粮食作物的充饥活命作用不同,辣椒作为调味品不是生命的必须,却最终成了中国人生活的必需。在论及烟草的危害性时,文章还指出:中国人对烟草嗜好的迅速普及,不仅夺占了大量的良田肥壤,而且也是因循过渡到吸食鸦片的诱因,吸食黄烟与吸食大烟二者有行为习惯上的联通性。
Ever since the 16th century, about 30 kinds of edible American plants have been introduced to our country, among which the spread of corns, sweet potatoes, potatoes, pepper, tobacco and the like, especially, has a far-reaching influence. The author thus terms this historic period as "Flows of American Crops into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et and diet communication history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literatures on all manner of introductive renamed varieties, introducing time and channels, spread and distributions based on critical conclusions of the past studies and comprehensive reflections on the literatures of American native crops, laying an emphasis on the introduction of American native crops and their impacts on Chinese society, diet life, diet constitution, population growth,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other relevant aspects. Meanwhile, profound studies on field work and its influences on introductive routes and distributions are also involved in this paper. It is believed in the paper the situation that crops are not always available for the masses is an ever-lasting fundamental reality of our country. The flows of American native crops and population growth in China have been considered a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cause and effect:the spread of the former leads to the latter and consequently leads to wasteland culti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disruption,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emporal system of government and national conditions of the day. The people have to survive and the government has to stay stable, both of which have caused the society to sacrifice the benefit in the long run for that in the short run, regardles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 a whole. As a durative historic event, "Flows of American Crops into China" brings Chinese society tremendous impacts in history, which can be reduced to positive and negative aspects. The positive side is that it enriches Chinese diet production and life with varieties of crops species, thus changing the traditional diet production and constitution, improving the masses'food and drink, enlarging people's horizons and nourishing their souls. The crop itself is not to be blamed for its negative side, which is actually the consequence of the governmental system,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cultural mechanism, so that we should suit our measures to differing conditions in terms of persons and locality involved. On one hand, growable and highly-yield crops bring a delightful increase in total production, and on the other hand, it consequently causes overpopulation—burdening pressure and reclaiming wastelands—widespread damage of ecology and frequent occurrences of disasters—server starvations, deepening mental crisis among Chinese survivals. The increase of total production of grains neither lessens the malady of starvation, nor the incompatible conflict between population and land, on the contrary, the flows of American crops cause more famine victims and more serious ecological damage in China, which has severely pervaded every aspect although Qing dynasty. After the mid 17th century, span of disastrous famines is shortened, extend deepened, and damage worsened, which is fundamentally rooted in the increasingly acut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population and land; involved in which, more and more Chinese are distressed by the dining problem, destroyed and distorted by the everlasting, heavy and widespread survival pressures on their mental health and even soul. The anguished people live generation by generation on the basic needs of being stuffed whereas they are also liable to fall in depression and lose confidence, and thus are deprived of dream and fantasy. Chinese traditional herbal and agricultural studies apparently differ from others in view of conception and perspective on new species; therefore, there exists an unbalance in the evaluation of national grain constitution made by Song Yingxig at the end of Ming dynasty. It is pointed at the same time that the root of the preference to hotness is due to the rough and poverty-stricken diet life, so it is partial to attribute it simply to geological circumstance and cultural maintenance. The influence of the introduction of pepper on Chinese dining, taste and psychology of ethnic groups differs from that of corns, sweet potatoes, potatoes and other starchy crops as satisfactions of hunger in its comprehensiveness and its role of a necessity in Chinese people's lives rather than a must as a seasoning in life. As the tobacco is concerned, the paper also points out that the addiction to tobacco and its quick widespread have not only occupied a large amount of fertile farmland but also functioned as a trigger of using opium. Smoking cigarettes and using opium are actually relevant in behavioral habit.
引文
罗尔纲:《玉蜀黍传入中国》,《历史研究》1956年第3期。
    2胡锡文:《甘薯来源和我们劳动祖先的栽培技术》,《农业遗产研究集刊》(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3王家琦:《略谈甘薯和<甘薯录>》,《文物》1961年第3期。
    4夏鼐:《略谈番薯和薯蓣》,《文物》1961年第8期。
    5吴德铎:《关于甘薯和<金薯传习录>》, 《文物》1961年第8期。
    6王家琦:《<略谈番薯和薯蓣>等二文读后》,《文物》1961年第8期。
    7万国鼎:《五谷史话》,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
    8全汉升:《美洲发现对于中国农业的影响》,《民主评论》1966年17(6)。
    9吴晗:《谈烟草》,《光明日报》1959年10月28日。
    10何炳棣:《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大公报在港复刊三十周年纪念文集》下,香港:大公报出版,1978年。
    11陈树平:《玉米和番薯在中国传播情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3期。
    12王毓瑚:《我国自古以来的重要农作物》,《农业考古》1982年第1期。
    13叶静渊:《我国茄果类蔬菜线种栽培史略》,《中国农业》1983年第2期。
    14叶静渊:《“香芋”与“落花生”名实考》,《古今农业》1989年第1期。
    15郭松义:《玉米、番薯在中国传播中的一些问题》,《清史论丛》第七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1游修龄:《玉米传入中国和亚洲的时间途径及其起源问题》,《古今农业》1989年第2期。
    2游汝杰:《从语言学角度看栽培植物史》,《农业考古》1986年第2期。
    3咸金山:《从方志记载看玉米在我国的传播》,《古今农业》1988年1期。
    4曹树基:《玉米、番薯传入中国路线新探》,《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4期。
    5李家文:《中国蔬菜作物的来历和变异》,《中国农业科学》1981年第1期。
    6林更生:《古代从海路引进福建的植物》,《海交史研究》1982年总第4期。
    7伊洛:《淡巴菰传入的确切年代》,《中国烟草科学》1984年4期。
    8郑超雄:《广西合浦明代窑址内发现瓷烟斗谈及烟学传入我国的时间问题》,《农业考古》1986年2期。
    9叶依能:《烟草:传入、发展及其他》,《中国烟草科学》1986年3期。
    10陈松峰:《关于烟草传入我国的路线与时间》,《文史杂志》1988年2期。
    11唐启宇:《中国作物栽培史稿》,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年。
    12曹树基:《清代玉米、番薯分布的地理特征》,《历史地理研究》第二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
    13龚胜生:《清代两湖地区的玉米和甘薯》,《中国农史》1993年第3期。
    14耿占军:《清代玉米在陕西的传播与分布》,《中国农史》1998年1期。
    15闵宗殿:《海外农作物的传入和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古今农业》1991年第1期。
    16谢志诚:《甘薯在河北的传种》,《中国农业》1992年第1期。
    17拉塞尔·伍德:《五个世纪的交流与变化:葡萄牙人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植物传播》,载《通向现代世界的五百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18林被甸、刘婷:《美洲农作物与中国的饮食文化》,载《通向现代世界的五百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19谷茂、马慧英等:《中国马铃薯栽培考略》,《西北农大学报》1999年第2期。
    20谷茂、谷彦:《关于栽培马铃薯起源的探讨》,《农业考古》1999年1期。
    1赵百东:《烟草史话》,《世界农业》1990年8期。
    2陈冬生:《山东烟草种植业古今变迁述略》,《古今农业》1991年2期。
    3钟维尧:《新大陆带给旧大陆最糟糕的礼物——烟草传播史略》,《九江师专学报》1992年1期。
    4赵明春:《烟草传入中国始自漳州及成因考》,《福建烟草》1996年2期。
    5祁若雄、郭玲:《对烟草传入新疆时间等问题的考订与研究》,《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2期。
    6李令福:《烟草、罂粟在清代山东的扩种及影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3期。
    7陈冬生:《明清山东运河地区经济作物种植发展述论——以棉花、烟草、果木的经营为例》,《东岳论丛》1998年1期。
    8陶卫宁:《论烟草传入我国的时间及其路线》,《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3期。
    9陶卫宁:《明清时期我国烟草生产迅速发展的原因探析》,《农业考古》1999年1期。
    10任继昉:《“茶烟”“烟草”解》,《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9年1期。
    11林仁川:《明清福建烟草的生产与贸易》,《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年3期。
    12佟屏亚、赵国磐:《马铃薯史略》,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1年。
    13黑龙江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中国马铃薯栽培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年。
    14梁家勉:《中国农业科技史稿》,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年。
    15《中国植物学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年。
    16李璠主编:《中国栽培植物发展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年。
    17王思明:《美洲原产作物的引种栽培及其对中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中国农史》2004年第2期。
    18曹玲:《美洲粮食作物的传入对我国人民饮食生活的影响》,《农业考古》2005年第3期。
    19曹玲:《美洲粮食作物的传入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古今农业》2005年第3期。
    20蒋慕东、王思明:《辣椒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中国农史》2005年第2期。
    1王宝卿:《明清以来美洲作物的引种推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山东为例(1368-1949)》,《中国农史》2006年第3期。
    2蒋慕东、王思明:《烟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中国农史》2006年2期。
    3张箭:《论美洲粮食作物的传播》,《中国农史》2001年第2期。
    4梁四宝、王云爱:《玉米在山西的传播引种及其经济作用》,《中国农史》2004年第1期。
    5佟屏亚:《玉米传入对中国近代农业生产的影响》,《古今农业》2001年第2期。
    6蓝勇:《中国古代辛辣用料的嬗变流布与农业社会发展》,《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4期。
    7蓝勇:《明清美洲农作物引进对亚热带山区结构性贫困的形成》,《中国农史》2001年第4期。
    8翟乾祥:《马铃薯引种我国年代的初步探索》,《中国农史》2001年第2期。
    9翟乾祥:《16-19世纪马铃薯在中国的传播》,《中国科技史料》2004年第1期。
    10韩茂莉:《近五百年来玉米在中国境内的传播》,《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春之卷。
    11郑南:《关于辣椒传入中国的一点思考》,《农业考古》2006年第4期。
    12匡达人:《对烟草起源我国论的辩析》,《农业考古》2000年3期。
    13蓝日勇:《广西合浦上窑瓷烟斗的绝对年代及烟草问题别议》,《南方文物》2001年2期。
    14汪银生、刍健:《安徽烟草的起源与发展》,《安徽农业科学》2001年6期。
    15陶卫宁:《清代烟草生产的消极影响与启示》,《陕西教育学院院报》2002年3期。
    16丛佩远:《烟草传入东北的途径与年代》,《北方文物》2003年4期。
    17李晓方:《清代赣南烟草生产的迅猛发展及其原因探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5期。
    18李晓方:《烟草生产在清代赣南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农业考古》2006年1期。
    19汪银生、张翔:《明清时期福建烟草的传入与发展》,《农业考古》2006年1期。
    20陶卫宁:《明清之际烟草在国内的传播和引种》,《农业考古》2006年1期。
    21王元春等:《明清之际烟草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3期。
    22郭霞:《明清时期福建烟草生产的历程、原因及对策》,《黑龙江农业科学》2007年2期。
    1梁四宝、张新龙:《明清时期曲沃烟草的生产与贸易》,《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3期。
    2王双怀:《明代华南农业地理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3佟屏亚:《中国玉米科技史》,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
    4唐启宇:《中国作物栽培史稿》,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年。
    5曹树基:《玉米、番薯传入中国路线新探》,《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4期。
    6万国鼎:《五谷史话》,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
    7佟屏亚:《农作物史话》,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年。
    8何炳棣:《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大公报在港复刊三十周年纪念文集》下,香港:大公报出版,1978年。
    9陈树平:《玉米和番薯在中国传播情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3期。
    10王家佑、史岩:《玉米的种植与美洲的发现新探》,《社会科学研究》1982年3期。
    11张鸣珂:《我国玉米的种植是明代从外国引进的吗?》,《农业考古》1983年2期。
    12向安强:《中国玉米的早期栽培与引种》,《自然科学史研究》1995年3期。
    1唐启宇:《中国作物栽培史稿》,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年。
    2梁家勉、威经文:《番薯引种考》,《华南农学院学报》1980年第3期。
    3章楷:《番薯的引进和传播》,《农史研究》第二辑,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年。
    4公宗鉴:《对甘薯的再认识》,《农业考古》1991年第1期。
    5杨宝霖:《我国引进番薯的最早之人和引种番薯的最早之地》,《农业考古》1982年第2期。
    6李德彬:《番薯的引进和早期推广》,《经济理论和经济史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
    7章楷:《番薯的引进和传播》,《农史研究》第二辑,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年。
    8何炳棣:《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大公报在港复刊三十周年纪念文集》下,香港:大公报出版,1978年。
    9陈树平:《玉米和番薯在中国传播情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3期。
    10周源和:《甘薯的历史地理——甘薯的土生、传入、传播与人口》,《中国农史》1983年第3期。
    11丁颖:《甜薯》,《农生》1928年第123期。
    12胡锡文:《甘薯来源和我们劳动祖先的栽培技术》,《农业遗产研究集刊》(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13李天锡:《华侨引种番薯新考》,《中国农史》1998年第1期。
    1万国鼎:《五谷史话》,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
    2翟乾祥:《马铃薯引种我国年代的初步探索》,《中国农史》2001年第2期。
    3何炳棣:《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大公报在港复刊三十周年纪念文集》下,香港:大公报出版,1978年。
    4王毓瑚:《我国自古以来的重要农作物》,《农业考古》1982年第1期。
    5蓝勇:《生活在辣椒时代》,《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第1期。
    6蒋慕东、王思明:《辣椒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中国农史》2005年2期。
    7郑南:《关于辣椒传入中国的一点思考》,《农业考古》2006年第4期。
    8王思明:《美洲原产作物的引种栽培及其对中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中国农史》2004年第2期。
    9林被甸、刘婷:《美洲农作物与中国的饮食文化》,《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10闵宗殿:《海外农作物的传入和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古今农业》1991年第1期。
    11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蔬菜栽培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7年。
    12邹学校:《辣椒》,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13吴耕民:《中国蔬菜栽培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
    1蓝勇:《中国饮食辛辣口味的地理分布及其成因研究》,《人文地理》2001年第5期。
    2蓝勇:《生活在辣椒时代》,《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第1期。
    3蓝勇:《中国古代辛辣用料的嬗变、流布与农业社会发展》,《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年4期。
    4李国英:《辣椒·辣椒产业·辣椒文化——关于望都辣椒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探索与求是》2002年第9期。
    5何青安:《辣椒与中国辣椒文化》,《辣椒杂志》2004年第2期。
    6吴晗:《谈烟草》,《光明日报》1959年10月28日。
    7伊洛:《淡巴菰传入的确切年代》,《中国烟草科学》1984年4期。
    8郑超雄:《广西合浦明代窑址内发现瓷烟斗谈及烟学传入我国的时间问题》,《农业考古》1986年2期。
    9叶依能:《烟草:传入、发展及其他》,《中国烟草科学》1986年3期。
    10陶卫宁:《明清时期我国烟草生产迅速发展的原因探析》,《农业考古》1999年1期;蒋慕东、王思明:《烟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中国农史》2006年2期;李晓方:《烟草生产在清代赣南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农业考古》2006年1期。
    11匡达人:《对烟草起源我国论的辩析》,《农业考古》2000年3期;任继昉:《“茶烟”“烟草”解》,《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9年1期。
    1李漪云:《烟草经由蒙古传入女真考》,《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2星川清亲:《栽培植物的起源与传播》,段传德、丁法元译,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
    3马士(Morse, Hosea Ballou,1855-1934)《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一卷,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
    4吴晗:《谈烟草》,《光明日报》1959年10月28日。
    5赵明春:《烟草传入中国始自漳州及成因考》,《福建烟草》1996年2期。
    6陶卫宁:《论烟草传入我国的时间及其路线》,《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3期。
    7郑超雄:《广西合浦明代窑址内发现瓷烟斗谈及烟学传入我国的时间问题》,《农业考古》1986年2期。
    8吴晗:《谈烟草》,《光明日报》1959年10月28日。
    9蒋慕东、王思明:《烟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中国农史》2006年2期。
    10陶卫宁:《论烟草传入我国的时间及其路线》,《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3期。
    11叶依能:《烟草:传入、发展及其他》,《中国烟草科学》1986年3期。
    12汪银生、张翔:《明清时期福建烟草的传入与发展》,《农业考古》2006、年1期。
    1陈松峰:《关于烟草传入我国的路线与时间》,《文史杂志》1988年2期。
    2王元春等:《明清之际烟草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3期。
    3丛佩远:《烟草传入东北的途径与年代》,《北方文物》2003年4期。
    4姜静波:《烟草史话》,《吉林农业》1999年第1期;林仁川:《明清福建烟草的生产与贸易》,《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年3期;郭霞:《明清时期福建烟草生产的历程、原因及对策》,《黑龙江农业科学》2007年2期;陈冬生:《山东烟草种植业古今变迁述略》,《古今农业》1991年2期;陈冬生:《明清山东运河地区经济作物种植发展述论——以棉花、烟草、果木的经营为例》,《东岳论丛》1998年1期;李令福:《烟草、罂粟在清代山东的扩种及影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3期;李晓方:《清代赣南烟草生产的迅猛发展及其原因探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5期及《烟草生产在清代赣南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农业考古》2006年1期;汪银生、刍健:《安徽烟草的起源与发展》,《安徽农业科学》2001年6期;汪银生:《安徽烟草起源探究》,《农业考古》2006年1期;梁四宝、张新龙:《明清时期曲沃烟草的生产与贸易》,《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3期;祁若雄、郭玲:《对烟草传入新疆时间等问题的考订与研究》,《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2期;张萍:《明清陕西商业地理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5陶卫宁:《明清时期我国烟草生产迅速发展的原因探析》,《农业考古》1999年1期;陶卫宁:《明清之际烟草在国内的传播和引种》,《农业考古》2006年1期;蒋慕东、王思明:《烟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中国农史》2006年2期。汪银生、张翔:《明清时期福建烟草的传入与发展》,《农业考古》2006年1期;李晓方:《清代赣南烟草生产的迅猛发展及其原因探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5期。
    6蒋慕东、王思明:《烟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中国农史》2006年2期。
    7李晓方:《烟草生产在清代赣南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农业考古》2006年1期。
    8陶卫宁:《清代烟草生产的消极影响与启示》,《陕西教育学院院报》2002年3期;李令福:《烟草、罂粟在清代山
    东的扩种及影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3期;蒋慕东、王思明:《烟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中国
    农史》2006年2期;梁四宝、张新龙:《明清时期曲沃烟草的生产与贸易》,《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3期。
    9郑昌淦:《明清农村商品经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10赵荣光:《满族食文化变迁与满汉全席问题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1 J. N. Leonard, Ancient America, New York,1967,第17页。
    2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哥伦布尔日记》,大陆桥翻译社译,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3年,第51页;张志善编译:《哥伦布首航美洲——历史文献与现代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24页。
    3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哥伦布尔日记》,大陆桥翻译社译,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3年,第79页;张志善编译:《哥伦布首航美洲——历史文献与现代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40页。
    4嘉靖《平凉府志》卷十一“华亭县物产”
    5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十六“御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影印本,第851页。
    1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十三,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年,第1478页。
    1星川清亲:《栽培植物的起源与传播》,段传德、丁法元译,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第29页。
    2万国鼎:《中国种玉米小史》,《作物学报》1962年2期,第175页。
    4兰茂:《滇南本草》二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12页。
    1游修龄:《玉米传入中国和亚洲的时间、途径及其起源问题》,游修龄:《农史研究文集》,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第99页。
    1 Randhawa, M. S.:A History of Agriculture in India Vol.2, New Delhi:Indian Counci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1982年,pp.178-179.
    1于乃义、于兰馥:《滇南本草的考证与初步评价》,《医学史与保健组织》1957年第1号,第24-31页。
    1千叶德尔:《明代文献中记载的玉蜀黍》,于景让(台湾)翻译,原载《科学农业》1973年21卷5/6期,引自http://www.agri-history.net/agrobiology/qianyederyujingrong.htm。
    1康熙六十一年(1722)贵州《思州府志·赋役志·物产·谷类》卷四。
    1曹树基:《玉米、番薯传入中国路线新探》,《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4期,第62-74页。
    2何炳棣:《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大公报在港复刊三十周年纪念文集》下,香港:大公报出版,1978年,第701-714页。
    3梁家勉:《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年,第485页。
    4佟屏亚:《试论玉米传入我国的途径及其发展》,《古今农业》1989年1期,第41-48页。
    5陈树平:《玉米和番薯在中国传播情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3期,第187-192页。
    6章楷、李根蟠:《玉米在我国粮食作物中地位的变化》,《农业考古》1983年2期,第94-99页。
    7郭松义:《玉米、番薯在中国传播中的一些问题》,《清史论丛》第七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85页。
    1咸金山:《从方志记载看玉米在我国的引进和传播》,《古今农业》1988年1期,第99-110页。
    2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十六“御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影印本,第851页。
    3 Berthold Laufer, The Introduction of Maize into East Asia, Congres international des Americanistes, xve session, 1906,转引自何炳棣:《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大公报在港复刊三十周年纪念文集》下,香港:大公报出版,1978年,第702页。但在中译本《十六世纪中国南部行纪》中关于拉达访华的部分没有发现相关记载,见博舍尔编注:《十六世纪中国南部纪行》,何高济译,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4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十三“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年,第1478页。
    1明代的陕西就是清代的陕甘,包括陕西、甘肃两省。
    2张廷玉:《明史》卷三百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539页。
    3张廷玉:《明史》卷三百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585、8586页。
    4张星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2226页。
    5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70页。
    1张星娘:《中西交通史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2227页。
    2张廷玉:《明史》卷七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797页。
    3张廷玉:《明史》卷三百二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430页。
    4高润生:《尔雅谷名考》卷二,笠园藏本,民国四年(1915)铅印本,第12页。
    1直到道光《香山县志》(1827)才记有和兰豆、粟米(是指玉蜀黍)、甘薯、落花生。关于和兰豆,记曰:近数十年来自澳门获得种子。其他皆未详记由来。只是说:甘薯得自诸番,和兰豆来自外国。和兰豆(菜豆),在福建漳州方面,乾隆初年(1740年代)已载于方志,故经由澳门的传布,是远在其后。
    2王世贞:《本草纲目序》,李时珍:《本草纲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第l页。
    1星川清亲:《栽培植物的起源与传播》,段传德、丁法元译,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第29页。
    2张廷玉:《明史》卷八十,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947页。
    3张廷玉:《明史》卷三百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589页。
    4崔永红:《青海经济史》(古代卷),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15页。
    5张廷玉:《明史》卷三百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069页。
    1何炳棣:《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大公报在港复刊三十周年纪念文集》下,香港:大公报出版,1978年,第703-705页。
    2曹树基:《玉米、番薯传入中国路线新探》,《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4期,第62-74页。
    1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十三,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年,第1477页。
    2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十三,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年,第1478页。
    3光绪《分水县志》卷三《食货志》。
    4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二十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629页。
    5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一回,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262页。
    1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五回,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306页。
    2乾隆《荆州府志》卷十八《物产》。
    3乾隆《沅州府志》卷二十四《物产》。
    4乾隆《辰州府志》卷十五《物产考》。
    5康熙《大理府志·物产·谷属》卷二十二:“麦,有大麦、小麦、玉麦、燕麦”;民国五年(1916年)印康熙《宁州志·物产·粱之属》:“玉麦,一名玉秫,一名玉高粱”;康熙《蒙化府志·蒙化府·物产》:“御麦”;康熙《新兴州志·物产》卷五:“玉麦、西方麦”;康熙《罗平州志·赋役志·物产·谷部》卷二:“玉麦”;《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一四九十八卷《姚安府物产考·谷属》:“玉麦”。
    1郑珍:《巢经巢诗集》卷二《玉蜀黍歌》,《续修四库全书》第153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407页。
    2光绪《平越直隶州志·天文·气候》卷一 增刊道光《永宁州志·舆地志·物产》卷三:“迩年山岭之间又多种苞米”;道光《庆远府志·食货志·物产·谷类》卷八:“苞谷……山峒尤多”;道光《白山司志·物产·谷之属》卷十:“包谷”;道光《续增归顺直隶州志·地舆·气候》卷二:“包粟杂粮前止一造,今则连种两造,及山头坡脚无不遍种,皆有收成”
    1康熙《隆德县志·物产》上卷:“玉麦”;康熙《安定县志·风土·土产·谷类》卷五:“玉麦”;康熙《临洮府志·食货考·物产·谷属》卷八:“玉麦”;《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巩昌府物产考》第五五四卷:“宁远县(今武山县)特产玉麦”。
    2乾隆《平番县志·物产》卷一:“玉麦”;乾隆《镇番县志·物产》卷一:“玉麦”;乾隆《狄道州志·物产·谷属》卷十一:“玉麦”;乾隆《陇西志·物产》卷二:“燕麦有二种,无壳者曰玉麦”;乾隆《皋兰县志·风俗·土产·谷属》卷五:“西天麦”。
    3曾德昭:《大中国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5页。
    4曾德昭:《大中国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9页。
    1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民食》卷八,《续修四库全书》第73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253-260页。
    2耿占军:《清代玉米在陕西的传播与分布》,《中国农史》1998年1期,第112-113页。
    3卢坤:《秦疆治略》,清道光年间刻本。
    4佟屏亚:《中国玉米科技史》,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第32页。
    1卫三畏:《中国总论》(上),陈俱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05页。
    2库特帕特金:《喀什噶尔》,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41页。
    3库特帕特金:《喀什噶尔》,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99页。
    4齐清顺:《玉米在新疆的种植和推广》,《新疆社会科学》1988年1期,第85-86页。
    1宣统《新疆图志·土壤·土宜》卷六十六。
    2万国鼎:《五谷史话》,载《古代经济专题史话》,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24页。
    3诸联:《明斋小识》,道光年间刻本。
    1《雷塘庵主子弟记》,见《清史资料》第七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77页。
    2盛康辑:《皇朝经世文续编》卷三十九,《户政》十一《屯垦》,汪元方:道光三十年(1850)《请禁棚民开山阻水以杜后患疏》,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第4153-4154页。
    1《清史资料》第七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71页。
    2顺治《浦城县志·赋役考·土产·谷品》卷四:“珍珠粟”;雍正十年(1732)《永安县志·物产》卷五:“御麦”。
    3乾隆《福宁府志·食货志·物产》卷十二“李拔《请种包谷议》”。
    4连横:《台湾通史·农业志》卷二十七,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53页。
    1陈树平:《玉米和番薯在中国传播情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3期,第191页。
    2陶澍:《陶文毅公全集》卷九《陈奏湖南山田旱歉情形折子》,《续修四库全书》第150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599页。
    1侯甬坚:《历史地理学探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杜,2004年,第333-334页。
    2张诚:《张诚日记》,《清史资料》第七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0页。
    3雍正《畿辅通志·土产·谷属》卷五十六。
    4爱尼斯·安德逊:《英使访华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81页。
    1梁四宝、王云爱:《玉米在山西的传播引种及其经济作用》,《中国农史》2004年1期,第51-53页。
    2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一回,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262页。
    3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五回,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306页。
    1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1840-1911),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第657页。
    1韩茂莉:《近五百年来玉米在中国境内的传播》,《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1期,第47页。
    1原文为Ajes,拉斯·卡萨斯在边注中指出它是甜红薯。见张志善编译:《哥伦布首航美洲——历史文献与现代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38页。
    2张志善编译:《哥伦布首航美洲——历史文献与现代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38、45、65、68、75、84、97、100、105页;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哥伦布日记》,大陆桥翻译社译,呼和浩特:远东出版社,2003年, 第76、85、113、118、126、138、162、167、173页。
    1星川清亲:《栽培植物的起源与传播》,段传德、丁法元译,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第106-107页。
    2嵇含:《南方草木状》卷上,上海:商务印书馆,1955年,第2页。
    3贾思勰:《齐民要术》卷十,缪启愉校释本,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年,第592页。
    1李时珍:《本草纲目·谷部》第二十七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年,第1679-1680页。
    2王家琦:《略谈甘薯和<甘薯录>》,《文物》1961年3期,第27-29页。
    3周源和:《甘薯的历史地理——甘薯的土生、传入、传播与人口》,《中国农史》1983年3期,第75-80页。
    4夏鼐:《略谈番薯和薯蓣》,《文物》1961年8期,第58页。
    5李时珍:《本草纲目·谷部》第二十七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年,第1676页。
    1李时珍:《本草纲目·谷部》第二十七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年,第1676页。
    2周源和:《甘薯的历史地理——甘薯的土生、传入、传播与人口》,《中国农史》1983年3期,第75-80页。
    3李时珍:《本草纲目·谷部》第二十七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年,第1679页。
    4高似孙:《剡录·草木禽鱼下·果》卷十,台北:成文出版社,1979年,第284-285页。
    1王安石:《临川文集》卷十八,《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05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30页。
    2地豆,也是花生的别称。
    1祁彪佳:《寓山注·(?)圃》下卷,清光绪元年刻本,第11页。
    2咸丰《深泽县志·食货志·物产·谷类》卷五。
    1《凤冈陈氏族谱》卷七《家传·素讷公小传》,清同治八年(1869)刻本。
    2杨宝霖:《我国引进番薯的最早的人和引种番薯的最早之地》,《农业考古》1982年2期,第82页。
    1陈世元:《金薯传习录》卷下,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年,第135页。
    2陈世元:《甘薯传习录》卷上,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年,第17-18页。
    3周亮工:《闽小记》第三卷“番薯”,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23-125页。
    1章楷:《番薯的引进和传播》,《农史研究》(第二辑),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年,第113-114页;公宗鉴:《对甘薯的再认识》,《农业考古》1991年1期,第206页。
    2何乔远:《闽书》卷一百五十“番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436-4437页。
    3谢国桢选编:《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8-29页。
    1陈荆和:《十六世纪之菲律宾华侨》,香港:新亚研究所,1963年,第12-13页。
    2 Herald C. Conklin, The Oceanian-African Hypothesis and the Sweet Potato, in Barrau, cd., 《Plants and the Migrations of Pacific Peoples》, pp.129-136,转引自何炳棣:《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大公报在港复刊三十周年纪念文集》下,香港:大公报出版,1978年,第694页。
    3崇祯福建《海澄县志·风土》卷十五。
    4陈希育:《中国帆船与海外贸易》,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85页。
    5张廷玉:《明史》卷三百三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370页。
    1布赛尔:《东南亚的中国人》,《南洋问题资料译丛》1985年2-3期,第204页。
    2陈烈甫:《东南亚华侨华人与华裔》,台北:中正书局,1979年,第3、207页。
    3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福建》原编第二十六册,《续修四库全书》第59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259页。
    4杨国桢等:《明清中国沿海社会与海外移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74页。
    5刘芝田:《菲律宾华侨史话》,台北:海外文库出版社,1958年,第17页。
    6刘芝田:《菲律宾华侨史话》,台北:海外文库出版社,1958年,第47-48页。
    7布赛尔:《东南亚的中国人》,《南洋问题资料译丛》1985年2-3期,第185页。
    8转引自吴景宏:《中菲关西论丛》,新加坡:青年书局,1960年,第199页。
    1陈世元:《甘薯传习录》卷上,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年,第135页
    2直到道光《香山县志》(1827)记有和兰豆、粟米(是指玉蜀黍)、甘薯、落花生。关于和兰豆,记曰:近数十年来自澳门获得种子。其他皆未详记由来。只是说:甘薯得自诸番,和兰豆来自外国。
    3陈文华:《从番薯引进中得到的启示》,《光明日报》1979年2月27日。
    1何乔远:《闽书》卷一百五十“番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437页。
    2《大清高宗纯(乾隆)皇帝实录(二六)·自乾隆五十一年十月上至乾隆五十三年六月下》卷一二六八“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癸未”,台湾:新文丰出版社公司,1978年,第18619页。
    3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二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689页。
    4光绪《罗源县志·物产》卷二十八。
    1万历《泉州府志·舆地志·物产》卷三。
    2谈迁:《枣林杂俎》中集《荣植·甘薯》,罗仲辉、胡明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456页。
    3陈鸿:《国初莆变小乘》,转引自《清史资料》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74页。
    4康熙《宁化县志·土产志·蔬之属》卷二。
    5杨英:《先王实录校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45页。
    6台湾故宫博物院:《宫中档雍正朝奏折》第六辑,浙闽总督高其倬:《奏报地方情形折》,1978年,第173-174页。
    7乾隆《福建通志·物产·福州府·蔬之属》卷十。
    8乾隆《莆田县志·舆地志·谷类》卷二。
    9乾隆《晋江县志·物产·薯之属》卷一
    10乾隆《仙游县志·物产·谷类》卷七。
    11康熙《台湾府志·风土志·土产·蔬之属》卷七:“番薯,皮有红有白,蔓生,多结根。”
    12康熙《台湾府志·物产·蔬之属》卷四。
    1道光《彰化县志·风俗志·饮食》卷九。
    2光绪《苗栗县志·物产考·蔬属》卷五。
    3光绪《澎湖厅志·物产·谷之属》卷九。
    4雷梦水、潘超、孙忠铨、钟山编:《中华竹枝词》(六),北京:古籍出版杜,1997年,第3910页。
    5道光《噶玛兰厅志·物产·(?)之属》卷六。
    6屈大均:《广东新语·草语·薯》卷二十七,《续修四库全书》第73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823页。
    7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二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694页。
    8吴震方:《岭南杂记》,《丛书集成》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41页。
    9台湾故宫博物院:《宫中档雍正朝奏折》第十一辑,雍正六年九月十一日两广总督孔毓殉:《奏报粮价收成折》,1978年,第331页。
    10嘉庆《雷州府志·地理志·土产》卷二。
    11万国鼎:《五谷史话》,载《古代经济专题史话》,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28页。
    1嘉庆《全州志·物产》卷一
    2同治《藤县志·舆地志·物产》卷五。
    3万历《普陀山志》卷二页四十三下,国内未见,转引自何炳棣:《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大公报在港复刊三十周年纪念文集》下,香港:大公报出版,1978年,第697页。
    4李日华:《紫桃轩又缀》卷二,收入孙福清辑《(?)李遗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08册,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第100页。李日华,浙江嘉兴人,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无边者,法号性海,鄞人,万历四十二年(1614)为普陀普济寺主持。
    5星川清亲:《栽培植物的起源与传播》,段传德、丁法元译,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第107页。
    6康熙《太仓州志·风土志·物产》卷五。
    7雍正《崇明县志·物产·蔬之属》卷九:“甘薯,……种自普陀来”;嘉庆《(南通志乘)海曲拾遗·物产类·蔬果》卷六:“芋类,……又名香薯,俗呼番芋,种得自舟山”。
    8陈世元:《金薯传习录》卷上,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年,第23-24页。
    1康熙《宝庆府志·物产》卷二十九。
    2乾隆《长沙府志·名宦志》卷六。陈丹心,乾隆三十六年(1771)至三十九年(1774)任宁远县令。
    3乾隆《宝庆府志·物产》卷二十九。
    4同治《巴陵县志·风土·土产》卷十一
    5同治《保靖县志·食货志·物产》卷三。
    6陈树平:《玉米和番薯在中国传播情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3期,第194页。
    7何炳棣:《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大公报在港复刊三十周年纪念文集》下,香港:大公报出版,1978年,第694页。
    1乾隆《云南通志·物产·蔬属·红薯》卷二十七。
    2乾隆《开泰县志》冬部《杂记》,载《清史资料》第七辑,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291页。
    3乾隆《玉屏县志·赋役志·物产·蔬品》卷五。
    4道光《贵阳府志》卷四十七《食货略》第五之四《土贡土物·蔬之属》;道光二十一年(1541)《思南府续志·食货门·土产》卷三。
    5康熙《成都府志·序》。
    6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95页。
    7乾隆《德阳县志·水利·力农事务》卷四:“有一种朱薯(即俗所谓红苕是也)”;乾隆《灌县志·土产》卷十:“红苕”;乾隆《罗江县志·水利·农事说》卷四:“红苕……各量地种之”;乾隆《永川县志·风俗志·物产》卷八:“薯,有红白二种”;乾隆《巴县志·风土志·物产》卷十:“番薯”;乾隆《珙县志·物产·菜之属》卷四:“红薯”;乾隆《合州志·食货志·物产》卷五:“红薯蓣”;乾隆《潼川府志·土产志·蔬之属》卷三:“薯蓣……曰红薯”;乾隆《威远县志·地理志·物产·蔬类》卷二:“红苕”;乾隆《屏山县志·舆地志·物产·蔬之属》卷一:“红苕……最宜种此以资食”;乾隆《新繁县志·风土志·土产》卷十:“番薯”;嘉庆《眉州属志·风土志·种植》卷九:“再如芋、薯二种”;嘉庆《资州直隶州志·食货志·物产·蔬之属》卷八:“薯蓣……今则土人多种以备荒”;嘉庆《江津县志·食 货志·土产·蔬类》卷六:“红苕……津民近有种者”;嘉庆《江安县志·物产·蔬类》卷一:“薯,有红白二种。种来自日本,故名番薯”;嘉庆《纳溪县志·疆域志·物产·蔬之属》卷三:“薯,有红白二种。种来自日本。故名番薯”;嘉庆《南溪县志·物产》卷四:“番薯”;嘉庆《犍为县志·物产·蔬之属》卷四:“番薯”;嘉庆《夹江县志·物产志·蔬之属》卷四:“红薯、白薯”;嘉庆《崇宁县志·物产》卷四:“红苕、白苕”;嘉庆《华阳县志·物产·蔬之属》卷二:“甘薯”。1光绪《黔江县志·食货志·物产》卷三“国朝邑侯翁公若梅<金薯传习录>书后并颂”
    2道光《江北厅志·物产·蔬之属》卷三。
    3光绪《奉节县志·物产·谷类》卷十五。
    4道光《内江县志·物产》卷一
    5王笛:《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4)》,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45页。
    6陈冬生:《甘薯在山东传播种植史略》,《农业考古》1991年1期,第220页。
    7陈世元:《金薯传习录》卷上,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年,24-25页。
    8黄可润:《畿辅见闻录》,转引自《清史资料》第七编,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250页。
    1道光《蓬莱县志·食货志·土田》卷五。
    2道光《胶州志·物产》卷十四。
    3光绪《文登县志·土产》卷十三。
    4乾隆《曲阜县志·物产》卷三十七。
    5乾隆《泰安府志·方舆志·物产》卷二。
    6嘉庆《寿光县志·物产》卷九。
    7道光《安丘县志·方产考》卷十。
    8谢志诚:《甘薯在河北的传种》,《中国农史》1992年1期,第18页。
    9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51页。
    10乾隆《宁河县志·风物志·物产·(?)之属》卷十五。
    11指方观承,乾隆十三年(1748)迁直隶总督。河北亦有“方薯”一称。
    12光绪《保定府志·户政略·物产》卷二十七。
    13光绪《乐亭县志·食货志下·物产·蔬属》卷十三。
    14光绪《遵化通志·舆地志·物产·谷属》卷十五。
    1吴汝伦:《深州风土记·物产》卷二十一,文瑞书院光绪二十六年刻本。
    2乾隆十三年陕西《商南县志》卷五:“甘薯,……乾隆十一年在河南南召境种。”
    3陈世元:《金薯传习录》卷上,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年,第26页。
    4陈世元:《金薯传习录》卷下,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年,第139页。
    《东华续录》卷一0二,《续修四库全书》第37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776、779、783页。
    6光绪《光州志·物产志·蔬之属》卷四。
    7《清史资料》第七辑,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342页。
    8陈宏谋:《培远堂偶存稿》“文檄”卷二十,《劝种甘薯檄》,培远堂藏清刻本,第1页。
    1陈宏谋:《培远堂偶存稿》“文檄”卷二十,《劝种甘薯示》,培远堂藏清刻本,第45-48页。
    2乾隆《咸阳县志·地理·物产·谷类》卷一
    3乾隆《重修(?)厔县志·物产·蔬属》卷十。
    4民国《整厔县志》卷三。
    5卢坤:《秦疆治略》清道光年间刻本。
    6乾隆《(?)县新志·田赋·物产》卷三。
    7宣统《甘肃新通志·物产·蔬类》卷十二。
    8光绪《镇安县乡土志·物产·天然植物产·蔬类》:“红薯”;光绪《法库厅乡土志·物产·天然植物产》:“红薯”;9宣统《怀仁县志·物产·蔬类》卷十一:“地瓜,即薯,红白二种”;宣统《抚顺县志略·物产表》第二十二《种植》:“红薯,俗称为地瓜”;宣统《锦西厅乡土志·物产》:“红薯”;宣统《海城县志·物产·蔬类》:“红薯,俗呼为地瓜”。
    9《清史资料》第七辑,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258页。
    10宣统《长白汇征录·物产·植物·菜蔬类》卷五。
    1其他四种分别是:稻、麦、玉米、燕麦。
    2达尔文:《动物和植物在家养状态下的变异》,叶笃庄、方宗熙译,北京:科技出版社,1982年,第226页。
    1黑龙江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中国马铃薯栽培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年,第8页。
    2谷茂、谷彦:《关于栽培马铃薯起源的探讨》,《农业考古》1999年1期,第192页。
    3 D. Ugent, L. W. Peterson:Archaeological Remain of Potato and Sweet Potato in Peru, CIP Circular, Vol. 16(1988) No.3, pp.1-10.
    1 Harris P. M:The Potato Crop: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Improvement, London,1978, pp.1-13.
    3 Larry Zuckerman:The Potato:How the Humble Spud Rescued the Western World, New York:North Point Press, 1999, p.6.
    1 Larry Zuckerman:The Potato:How the Humble Spud Rescued the Western World, New York:North Point Press, 1999, p.10.
    1 Larry Zuckerman:The Potato:How the Humble Spud Rescued the Western World, New York:North Point Press,1999,p.9;海德伦·梅克勒:《(?)宴的历史》,薛文瑜译,台北:左岸文化,2004年,第89-92页。
    2 Jennifer A. Woolfe:The Potato in the Human Diet,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pp.15-40.
    1 Larry Zuckerman:The Potato:How the Humble Spud Rescued the Western World, New York:North Point Press, 1999, pp.69-85.
    2佟屏亚、赵国磐:《马铃薯史略》,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1年,第21-24页。
    3 Cecil Woodham-Smith:The Hunger Ireland 1845-1849, England:the Penguin Group,1991, PP.411-413.
    1星川清亲:《栽培植物的起源与传播》,段传德、丁法元译,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第104-105页。
    2蒋一葵:《长安客话》,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9页。
    3蒋一葵:《长安客话》附张三光:《蒋石原先生传》,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79页。
    1徐渭:《徐文长全集》卷六“土豆”,上海:中央书店,1935年,第54页。
    2丁家桐:《徐文长传》附《徐文长年谱》,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13-358页。
    1拉塞尔·伍德:《五个世纪的交流与变化:葡萄牙人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植物传播》,《通向现代世界的五百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90页;张箭:《论美洲花生、葵花的传播和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农业考古》2004年1期,第86页;何炳棣:《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大公报在港复刊三十周年纪念文集》下,香港:大公报出版,1978年,第673-674页。
    2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二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681页。
    3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二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681页;参见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十七,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年,第1176页。
    4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十七,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年,第1176页。
    5陈子龙等选辑:《明经世文编》卷七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影印本,第641页。
    6谢肇(?):《五杂俎》,明吴航宝树堂刻本。
    7星川清亲:《栽培植物的起源与传播》,段传德、丁法元译,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第104-105页。
    8 Berthold Laufer:The American Plant Migration, Part Ⅰ:The Potato, Field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Chicago,1938, p.81, p.70,转引自何炳棣:《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大公报在港复刊三十周年纪念文集》下,香港:大公报出版,1978年,第715页。
    9刘若愚生于万历十二年(1584),万历二十九年入宫(1601),《酌中志》写于崇祯二年(1629)至崇祯十四年(1641)之间。
    1刘若愚:《酌中志》卷二十,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177-178页;参见《明宫史》“火集”饮食好尚”,北京: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84页。
    2 Wi lliam Campbell:Formosa under the Dutch, London,1903, p.254,转引自何炳棣:《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大公报在港复刊三十周年纪念文集》下,香港:大公报出版,1978年,第715页。
    9翟乾祥:《马铃薯引种我国年代的初步探索》,《中国农史》2001年2期,第92页。
    1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卷之六,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年,第144-145页。
    2 Enile Rocher:La province chinoise du Yun-nan,2 vols (Paris,1879—80) Vol. Ⅱ, p.11,转引自何炳棣:《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大公报在港复刊三十周年纪念文集》下,香港:大公报出版,1978年,第716页。
    1严如嫂:《三省边防备览·民食》卷八,《续修四库全书》第73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259页。
    2尹二苟:《<马首农言>中“回回山药”的名实考订——兼及山西马铃薯引种史的研究》,《中国农史》1995年3期,第105-109页。
    3林之望由秦州巡道升任甘肃按察使,有《留别秦州》诗一首:“滇粤群凶势并张,孤军决战出仓皇。鸣笳月夜边声苦,磨剑霜天冻指僵。唳鹤万家闻寇警,蹲鸱一窖是军粮。”注云:“时道路梗塞,军中缺粮,四日以阳芋充饥,累战皆捷。”
    1瓦格勒w:《中国农书》下,王建新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转引自谷茂等:《中国马铃薯栽培史略》,《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2期,第79页。
    2金善宝:《马铃薯栽培法》,上海:商务印书馆,1950年,转引自谷茂等:《中国马铃薯栽培史略》,《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2期,第79页。
    1黑龙江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中国马铃薯栽培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年,第13页。
    2周士礼:《我国最近九年园艺贸易情况》,转引自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第465-468页。
    1《调查第一·中国调查录》,《东方杂志》七卷一期,宣统庚戌年(1910)正月,第7页。
    2察哈尔原为中国行政省,地处内蒙、山西、河北交界处,1952年撤销。
    3连横:《台湾通史》(1918)卷二十七,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53页。
    1贾思勰:《齐民要术》卷第八“八和齑”第七十三,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年缪启愉校注本,第449页。
    2李时珍:《本草纲目·菜部·芥》第二十六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第1606页。
    3释慧琳等:《正续一切经音义》卷第七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797页。
    1苏轼:《苏东坡全集》卷九《春菜》,原诗全文是:“蔓菁宿根已生叶,韭牙戴土拳如蕨。烂(?)香荠白鱼肥,碎点青蒿凉饼滑。宿酒初消春睡起,细履幽畦掇劳辣。茵陈甘菊不负渠,绘缕堆盘(?)手抹。北方苦寒今未已,雪底坡棱如铁甲。岂如吾蜀富冬蔬,霜叶露芽寒更茁。久抛菘葛犹细事,苦笋江豚那忍说。明年投劾径须归,莫待齿摇并发脱”,北京:中国书店,1986年影印本,第134页。
    2吕不韦:《吕氏春秋·孝行览第二·本味》,《诸子集成》六,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141页。
    3王逸注、洪兴祖补注:《楚辞章句·招魂》卷九,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12页。
    4《周礼·天官·食医》,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第667页。
    5荀子:《荀子·正名》,《诸子集成》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277页。
    6《尚书·洪范》,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第188页。
    7赵荣光:《调和之事精妙微纤——三代期调味品简述》,赵荣光著:《中国饮食史论》,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第191-192页。
    8嵇康:《嵇中散集》卷三《养生论》,《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63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347页。
    9吕不韦:《吕氏春秋·孝行览第二·本味》,《诸子集成》六,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142页。
    10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卷一百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253-3254、3261页。
    1贾思勰:《齐民要术》卷第三“种姜”第二十七,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年缪启愉校注本,第157页。
    2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42页。
    3王祯:《东鲁王氏农书》卷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缪启愉校注本,第528页。
    4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卷一百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272页。
    5刘昫:《旧唐书·食货上》卷四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094页。
    6《山海经·北山经》卷三,郭璞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36页。
    7《礼记·曲礼上》卷二,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第1242页。
    8李时珍:《本草纲目·菜部·茖葱》第二十六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第1588页。
    9崔(?):《四民月令》,《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卷四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影印本,第729-731页。
    10刘昫:《旧唐书·张允济传》卷一百八十五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784页。
    11东汉王逸语,《王逸集》今亡佚,转引自贾思勰:《齐民要术》卷第三“种蒜”第十九,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年缪启愉校注本,第137页。
    12东汉延笃语,《延笃集》今亡佚,转引自贾思勰:《齐民要术》卷第三“种蒜”第十九,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年缪启愉校注本,第137页。
    13张华:《博物志》,转引自贾思勰:《齐民要术》卷第三“种蒜”第十九,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年缪启愉校注本,第137页。但今传《博物志》不见。《汉书·西域传》记载只有葡萄、苜蓿两种。
    14李昉等:《太平御览》卷四百三十一,《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97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90页。
    1崔(?):《四民月令》,《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卷四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影印本,第730-731页。
    2贾思勰:《齐民要术》卷第三“种蒜”第十九,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年缪启愉校注本,第138页。
    3王祯:《东鲁王氏农书》卷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缪启愉校注本,第535页。
    4王祯:《东鲁王氏农书》卷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缪启愉校注本,第533页。
    5李时珍:《本草纲目·菜部·芥》第二十六卷“集解”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第1606页。
    6李时珍:《本草纲目·莱部·芥》第二十六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第1607页。
    7罗愿:《尔雅翼》卷七“芥”,《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22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318页。
    8星川清亲:《栽培植物的起源与传播》,段传德、丁法元译,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第82-83页。
    1李时珍:《本草纲目·果部·胡椒》第三十二卷“集解”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第1858页。
    2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79页。
    3李时珍:《本草纲目·果部·胡椒》第三十二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第1858页。
    4参见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61页。
    5乾隆朝《钦定授时通考》卷六十八”茱萸”,《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32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987页。
    6林(?):《毛诗讲义》卷三,《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4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87页。
    7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注疏·内则》卷二十八,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第1466页。
    8贾思勰:《齐民要术》卷第四“种茱萸”第四十四,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年缪启愉校注本,第226页。
    9忽思慧:《饮膳正要·酒》第三卷“阿刺吉酒”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第111页。
    10李时珍:《本草纲目·谷部·酒》第二十五卷“集解”,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第1567页。
    1《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第5册第66页。
    2《中国大百科全书·生物学(2)》,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第837页。
    3《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1)》,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年,第510页。
    1张志善编译:《哥伦布首航美洲——历史文献与现代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100页;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哥伦布日记》,大陆桥翻译社译,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3年,第167页。
    2星川清亲:《栽培植物的起源与传播》,段传德、丁法元译,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第137页。
    3王思明:《美洲原产作物的引种栽培及其对中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中国农史》2004年第2期,第17页;蓝勇:《生活在辣椒时代》,《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第1期;林被甸、刘婷:《美洲农作物与中国的饮食文化》,《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409页等。
    1韦克:《欧洲胡椒与香料进口方式的变化》,《欧洲经济史杂志》1979年第8卷。
    1陈希育:《中国帆船与海外贸易》,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85页。
    1高濂《遵生八笺》之五《燕闲清赏笺·四时花纪》下“番椒”条,成都:巴蜀书社,1985年,第162页。
    1高濂:《遵生八笺》之五《燕闲清赏笺·四时花纪》下“番椒”条,成都:巴蜀书社,1985年,第162页。
    2陈(?)子:《花镜·花草类考》(成书于1688年)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163页。
    3康熙六十一年(1722)《思州府志》。
    4乾隆元年(1736)《云南通志》。
    5乾隆六年(1741)《贵阳府志》。
    6光绪十一年(1885)《顺天府志》。
    7王象晋:《二如亭群芳谱·蔬谱·椒》,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年,第34页;嘉庆二十二年(1842)《长沙县志》等。
    1孙芝斋校勘点注:《致富全书·花部》卷之二,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第113页。
    2康熙六十一年(1722)《思州府志》。
    3章穆:《调疾饮食辨》第三卷“辣枚子”条,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74页。
    4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卷之六,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年,第139页。
    1蓝勇:《中国古代辛辣用料的嬗变、流布与农业社会发展》,《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年4期,第18页。
    1转引自蓝勇:《中国古代辛辣用料的嬗变、流布与农业社会发展》,《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4期,第19页。
    2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卷之六,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年,第139页。
    1转引自蓝勇:《中国古代辛辣用料的嬗变、流布与农业社会发展》,《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4期,第20页。
    1蒋慕东、王思明:《辣椒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中国农史》2005年2期,第23页。
    1吴晗:《谈烟草》,吴晗:《灯下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25-27页。
    2姚旅:《露书》卷十《错篇下》,《续修四库全书》第113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704页。
    3叶梦珠:《阅世编》卷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67页。
    4方以智:《物理小识·草木类》卷九,《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67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939页。
    5王士祯:《香祖笔记》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45页。
    1马士(Morse, Hosea Ballou,1855-1934):《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一卷,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第196-197页。
    2星川清亲:《栽培植物的起源与传播》,段传德、丁法元译,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第147页。
    3转引自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火部·烟草火》卷二,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年,第23页。
    4见吴晗:《谈烟草》,吴晗:《灯下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27页。
    5《李朝实录·仁祖实录》卷三十七“戊寅八月朔辛卯”,东京:学习院东洋文化研究所,昭和28-40年(1953-1965),第285页。
    1刘廷玑:《在园杂志》卷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15册,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第433-434页。
    2张岱:《陶庵梦忆·草妖》,见金忠淳辑:《砚云甲编》,光绪年间刻本。
    1张介宾:《景岳全书·隰草部·烟》卷四十八,《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78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356页。
    2汪师韩:《金丝录》“自序”,长沙:钱塘汪氏,清光绪丙戍年(1886)刻本,第1页。
    3王昂:《本草备要·草部·烟草》卷一,光绪七年扫叶山房藏本。
    4雷梦水等编:《中华竹枝词》五,北京: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3397页。
    1陈琮:《烟草谱》卷六《归懋仪佩珊》,《续修四库全书》第111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466页。
    2蔡家琬:《烟谱》,道光十六年刻本。
    3陈琮:《烟草谱》,《续修四库全书》第111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4沈李龙:《食物本草会纂》,道光元年刻本。
    5李伯元:《南亭四话》卷八,《李伯元全集》第四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423页。
    6王新:《食烟考》,嘉庆十年刻本。
    1嘉庆《大埔县志·物产》卷九。
    2嘉庆《平远县志.舆地.物产》卷二。
    3道光《石城县志·舆地·物产》卷一。
    4光绪《茂名县志·舆地·物产》卷一。
    5道光《鹤山县志·物产》卷二。
    6道光《南雄州志·物产》卷九。
    7戴鞍钢、黄苇主编:《中国地方志经济资料汇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第143页。
    8杨国安编著:《中国烟业史汇典》,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第21页。
    9乾隆二十年《直隶通州志》卷十七《风物志·物产》,戴鞍钢、黄苇主编:《中国地方志经济资料汇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第142页。
    10戴鞍钢、黄苇主编:《中国地方志经济资料汇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第142页。
    11同治《衡阳县志·货殖六》卷十一。
    12乾隆《清泉县志》卷六,史志宏:《清代前期的小农经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184页。
    1光绪《荆州府志·地理志·物产·草之属》卷六。
    2《中国烟草情形》,日本藤田丰八译自日本《农学报》,光绪《农学报》卷十四,第6-7页。
    3谢重拔:《禁烟议》,康熙《瑞金县志·艺文》卷八。
    4同治《瑞金县志》,杨国安编著:《中国烟业史汇典》,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第215页。
    5道光《玉山县志·土产志》卷十二。
    6同治《兴国县志·土产·食货类》卷十二,戴鞍钢、黄苇主编:《中国地方志经济资料汇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第114页。
    7同治《雩都县志》,杨国安编著:《中国烟业史汇典》,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第213页。
    8同治《南昌府志·地理·土产》卷八。
    9光绪《龙南县志·地理志·物产》卷二,戴鞍钢、黄苇主编:《中国地方志经济资料汇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第144页。
    10汪银生:《安徽烟草起源探究》,《农业考古》2006年第1期,第177页。
    11道光《怀宁县志·物产》卷七。
    12乾隆《凤阳县志》,杨国安编著:《中国烟业史汇典》,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第218页。
    1杨国安编著:《中国烟业史汇典》,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第211页。
    2彭遵泗:《蜀中烟说》,嘉庆《四川通志·食货·物产》卷七十五。
    3道光《新津县志·物产》卷二十九。
    4杨国安编著:《中国烟业史汇典》,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第212页。
    5民国初年修《贵定县志稿》,戴鞍钢、黄苇主编:《中国地方志经济资料汇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第148页。
    6吴大勋:《滇南闻见录》,见陈琮:《烟草谱》卷一“兰花香”,《续修四库全书》第111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418页。
    7北平故宫博物院文献馆编:《清代文字狱档》第五辑,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第500页。
    8周蔼联:《西藏纪游》,拉萨: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第31页。
    1《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杨国安编著:《中国烟业史汇典》,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第219页。
    2《青海志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北卷》,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第226页。
    3《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北卷》,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第226页。
    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满文老档·太宗卷》,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5丛佩远:《烟草传入东北的途径与年代》,《北方文物》2003年4期,第84页。
    6杨士聪:《玉堂荟记》卷四,《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1页。
    7乾隆《盛京通志·物产·草类》卷一百六。
    8乾隆《盛京通志·风俗》卷一百五。
    1萨英额:《吉林外记·物产·菸》卷七,《续修四库全书》第73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567页;《丛书集成初编》第3179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36页。
    2俞正燮:《癸巳存稿》卷十一“吃烟事述”,道光二十八年刻本。
    3丛佩远:《烟草传入东北的途径与年代》,《北方文物》2003年第4期,第81页。
    4杨士聪:《玉堂荟记》卷四,《续修四库全书》第117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211页。
    5民国《磁县志·物产》卷八。
    6光绪《深州县志》,吴汝伦《深州风土记》卷二十一《物产》,文瑞书院光绪二十六年刻板。
    7康熙《新城县志·方舆志·物产》卷一
    8乾隆《热河志·物产三》卷九十四。
    9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叶笃义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第317页。
    10王訴:《食烟考》,嘉庆十年刻本。
    11雍正《山西通志·物产》卷四十七。
    1陆耀:《烟谱·生产第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11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483页。
    2《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二三八卷《兖州府物产考》。
    3《大清高宗纯(乾隆)皇帝实录(九)·自乾隆十六年九月上至乾隆十九年正月下》卷四百九“乾隆十七年二月辛酉”条,台湾:新文丰出版社公司,1978年,第6095页。
    4查慎行:《自汶上至济宁田间多种蓝及烟草》,《敬业堂诗集》卷四十二《计日集》,《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26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586页。
    5乾隆《济宁州志·物产》卷二。
    6乾隆《泰安县志·风土·物产》卷八。
    7仲富兰:《风物考》,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第195页。
    8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集(1840-1911),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第443页。
    1吴熊光:《伊江笔录》上编,清广雅书局刻本。
    2岳震川:《府志食货论》,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卷三十六《户政》十一,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1306页。
    3乾隆《宝鸡县志》,杨国安编著:《中国烟业史汇典》,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第217页。
    4王訴:《食烟考》,嘉庆十年刻本。
    5蔡家琬:《烟谱》,道光十六年刻本。
    6福克:《西行琐记》,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1840-1911),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第443页。
    7李漪云:《烟草经由蒙古传入女真考》,《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第57页。
    1李漪云:《烟草经由蒙古传入女真考》,《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第57页。
    2《李朝实录·仁祖实录》卷三十七“戊寅八月朔辛卯”,东京:学习院东洋文化研究所,昭和28-40年(1953-1965),第285页。
    1丛佩远:《烟草传入东北的途径与年代》,《北方文物》2003年第4期,第84页。
    2 James Gilmur:《在蒙族人中间》,伦敦,1888年,见朱培初《鼻烟史话》,《紫禁城》1986年第3期。
    3转引自王方中:《中国近代经济史稿》,北京:北京出版社,1982年,第35页。
    4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八《新疆·乌鲁木齐风俗记》,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第66页。
    5谈迁:《枣林杂俎》中集《荣植·金丝烟》,罗仲辉、胡明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478页。
    1陈琮:《烟草谱》卷五《钱大昕竹汀》,《续修四库全书》第111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452页。
    2郑昌淦:《明清农村商品经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341-342页。
    1何炳棣:《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大公报在港复刊三十周年纪念文集》下,香港:大公报出版,1978年,第724-725页。
    2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229、233页。
    3王毓瑚:《我国自古以来的重要农作物》,《农业考古》1982年1期,第45页。
    1曾德昭:《大中国志》,上海:上海古箱出版社,1998年,第5页。
    2章楷、李根蟠:《玉米在我国粮食作物中地位的变化——兼论我国玉米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关系》,《农业考古》1983年2期,第97页。
    3光绪《太平县志·舆地志·风俗·农业》卷二。
    4光绪《太平县志·舆地志·风俗·服食》卷二。
    1邓云特:《中国救荒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30页。
    2张廷玉:《明史》卷一百四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4138页。
    1李拔:《请种包谷议》,见乾隆《福宁府志》卷十二。
    2光绪《普安厅志》卷十。
    3乾隆《嵩县志》卷十五。
    4包世臣:《齐民四术》一,《农》一上《农政·辨谷》,见《安吴四种》,同治十一年刊本。
    5何乔远:《闽书》卷一百五十“番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436页。
    6光绪《日照县志·食货》卷三。
    7郭云陞:《救荒简易书·救荒土宜》卷二,《续修四库全书》第97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397页。
    8光绪《光州志·物产志·蔬之属》卷四。
    9陈世元:《金薯传习录》卷上,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年,第49页。
    10何乔远:《闽书》卷一百五十“番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437页。
    1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二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691-692页。
    2陈世元:《金薯传习录》卷上,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年,第51页。
    3王象晋:《二如亭群芳谱·蔬谱·甘薯》,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年,第53-54页。
    4李文海、夏明方:《中国荒政全书·第二辑·第一卷》,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836页;又见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二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692-693页。
    5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二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694页。
    6道光《仁寿县新志》卷二。
    7乾隆《行唐县志》卷五。
    8乾隆《辰州府志》卷十五《物产考》。
    1赵冈等:《清代粮食亩产量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第54页。
    2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34、380页。
    3包世臣:《齐民四术》一,《农》一上《(农政·辨谷》,见《安吴四种》,同治十一年刊本。
    1严如(?):《三省边防备览·策略》卷十一,《续修四库全书》第73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296-297页。
    2赵冈等:《清代粮食亩产量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第62页。
    3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年,第185页。
    4王象晋:《二如亭群芳谱·蔬谱·甘薯》,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年,第53页。
    5陈世元:《金薯传习录》卷上,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年,第52-53页。
    6陈世元:《金薯传习录》卷上,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年,第50-51页。
    7赵冈等:《清代粮食亩产量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第62页。
    8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年,第186-187页。
    1赵冈等:《清代粮食亩产量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第64-65页。
    2龚胜生:《清代两湖地区的玉米和甘薯》,《中国农史》1993年3期,第56页。
    3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68-268页。
    4参见德·希·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年;赵冈等:《清代粮食亩产量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等。
    1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01、248、251-254、256、261页。
    2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34、380页。
    1贾久满等:《玉米中微量元素含量对畜禽饲料配方的影响》,《饲料工业》2009年1期,第54页。
    2郭庆法等主编:《中国玉米栽培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第2页。
    3王克勤:《甘薯生产与加工》,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第2页。
    4张德成、王杰:《马铃薯饲料的营养特点及预防马铃薯中毒的措施》,《黑龙江畜牧兽医》2003年第12期,第52页。
    5李文海、夏明方:《中国荒政全书·第二辑·第四卷》,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829页。
    1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民食》卷八,《续修四库全书》第73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260页。
    2卢坤:《秦疆治略》,道光年间刻本。
    3王象晋:《二如亭群芳谱·蔬谱·甘薯》,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年,第54页。
    4张宗法:《三农纪·(?)属·薯》卷八,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年,第250页。
    1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二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695页。
    2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卷八《诸蔬部·甘薯》,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年,第331-332页。
    1郭庆法等主编:《中国玉米栽培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第3页。
    2兰茂:《滇南本草》二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12页。
    3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十三,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第1478页。
    4王象晋:《二如亭群芳谱·谷谱·玉蜀黍》,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年,第22页。
    5张宗法:《三农纪·谷属·御麦》卷七,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年,第208页。
    6包世臣:《齐民四术》一,《农》一上《农政·辨谷》,见《安吴四种》,同治十一年刊本。
    1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卷八《诸蔬部·甘薯》,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年,第329-331页。
    2王象晋:《二如亭群芳谱·蔬谱·甘薯》,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年,第53页。
    3张宗法:《三农纪·(?)属·薯》卷八,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年,第251页。
    1陆耀:《甘薯录·卫生》,收入张潮辑《昭代丛书》第二十册,清道光二十四年刻本,第9-10页;陈世元:《甘薯传习录》卷上,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年,第54-58页。
    2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卷八《诸蔬部·辣茄》,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年,第338-339页。
    3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卷二,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年,第38页。
    4乾隆《襄阳府志·物产》卷六。
    1光绪《孝丰县志·水利志》卷三。
    1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民食》卷八,《续修四库全书》第73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259页。
    2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策略》卷十一,《续修四库全书》第73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297页。
    1搏沙拙老:《闲处光阴》卷下,《说库》本,上海:文明书局,民国四年(1915),第26页。
    2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十三,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第1478页。
    1高润生:《尔雅谷名考》卷二,笠园藏本,民国四年(1915)铅印本,第12页。
    2道光《凤凰厅志·物产志·谷之属》卷十八。
    3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一回、三十五回,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262、306页。
    4徐坷:《清稗类钞·朝贡类·吉林岁贡》,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410-411页。
    5赵荣光:《中国古代庶民饮食生活》,台北: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7年,第25页。
    6雷梦水、潘超、孙忠铨、钟山编:《中华竹枝词》(一),北京:古籍出版杜,1997年,第501页。
    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宫膳档《宫中杂件·膳单》2248号。
    s参见郑南:《慈禧太后时代清宫御膳的特点与意义》,《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1期;郑南:《从<御茶膳房>档案看慈禧时代的宫廷饮食》,《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7期,第267-268页。
    1何乔远:《闽书》卷一百五十“番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437页。
    2《大清高宗纯(乾隆)皇帝实录(二六)·自乾隆五十一年十月上至乾隆五十三年六月下》卷一二六八“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癸未”,台湾:新文丰出版社公司,1978年,第18619页。
    3万历《泉州府志·舆地志·物产》卷三。
    4陈鸿:《国初莆变小乘》,转引自《清史资料》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74页。
    5台湾故宫博物院:《宫中档雍正朝奏折》第六辑,浙闽总督高其倬:《奏报地方情形折》,1978年,第173-174页。
    6乾隆《福建通志·物产·福州府·蔬之属》卷十。
    7康熙《台湾府志·物产·蔬之属》卷四。
    8吴震方:《岭南杂记》,《丛书集成》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41页。
    9台湾故宫博物院:《宫中档雍正朝奏折》第十一辑,雍正六年九月十一甘两广总督孔毓殉:《奏报粮价收成折》,1978年,第331页。
    10光绪《青田县志·风土志·土产·蔬类》卷四。
    11嘉庆《(南通志乘)海曲拾遗·物产类·蔬果》卷六。
    12同治《义宁州志·地理志·土产》卷八。
    13同治《赣州府志·物产》卷二十。
    14同治《枝江县志·赋役志下·物产·蔬属》卷七。
    15道光《贵阳府志》卷四十七《食货略》第五之四《土贡土物·蔬之属》;道光二十一年(1541)《思南府续志·食货 门·土产》卷三。
    1乾隆《曲阜县志·物产》卷三十七。
    2光绪《遵化通志·舆地志·物产·谷属》卷十五。
    3《清史资料》第七辑,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342页。
    4《清史资料》第七辑,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258页。
    5宣统《长白汇征录·物产·植物·菜蔬类》卷五。
    6王象晋:《二如亭群芳谱·蔬谱·甘薯》,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年,第55页。
    7陆耀:《甘薯录·卫生》,收入张潮辑《昭代丛书》。
    8陈世元:《金薯传习录》卷上,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年,第52页。
    9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卷八《诸蔬部·甘薯》,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年,第331页。
    10道光《宁都直隶州志·土产志·蔬类》卷十二。
    11同治《安仁县志·风土·土产》卷四。
    1雷梦水、潘超、孙忠铨、钟山编:《中华竹枝词》(一),北京:古籍出版杜,1997年,第425页。
    2富察敦崇:《燕京岁时纪》,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88页。
    3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一《京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第54页。
    4施鸿保:《闽杂记·地瓜》卷十,咸丰八年刻本。
    5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卷之六,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年,第144-145页。
    6光绪《太平县志·舆地志·风俗·服食》卷二。
    1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民食》卷八,《续修四库全书》第73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259页。
    2《调查第一·中国调查录》,《东方杂志》七卷一期,宣统庚戌年(1910)正月,第7页。
    1黄皖子:《致富纪实·杂粮》,《清史资料》第七辑,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9页。
    2光绪《平越直隶州志·食货志·物产·谷类》卷二十二。
    3郭云陞:《救荒简易书·救荒月令》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97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333、345、353、360、362、367、371、376、387、389页。
    4郭云陞:《救荒简易书·救荒种植》卷四,《续修四库全书》第97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432、435页。
    5严如煜:《三省山内风土杂识》,陕西通志馆民国二十四年印。
    1何乔远:《闽书》卷一百五十“番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436-4437页。
    2谢肇(?):《五杂俎·物产》卷十一,明吴航宝树堂刻本。
    1农业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农谚》(上),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年,第452-453页。
    2周一良主编:《中外文化交流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55页。
    3王象晋:《二如亭群芳谱·蔬谱·甘薯》,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年,第53页。
    4陈世元:《金薯传习录》卷上,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年,第49页。
    5郭云陞:《救荒简易书·救荒种植》卷四,《续修四库全书》第97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433页。
    1郭云陞:《救荒简易书·救荒月令》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97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338-339、379-380、382-383页。
    2陈世元:《金薯传习录》卷上,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年,第23页。
    3陈世元:《金薯传习录》卷上,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年,第23页。
    4徐光启:《甘薯疏·序》,收入《徐光启著译集》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5陈世元:《金薯传习录》卷上,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年,第25页。
    1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01、248、251-254、256、261页。
    2何凡能等:《从康雍乾垦殖政策看中国清前期垦荒发展趋势》,《地理研究》2005年6期,第886页。
    3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34、380页。
    1严如熤:《三省山内风土杂识》,陕西通志馆民国二十四年印。
    2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艺文》卷十四卓秉恬《川陕楚老林情形亟宜区处》,《续修四库全书》第73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343页。
    3乾隆《辰州府志·风俗考·散厅苗俗》卷十四。
    4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策略》卷十一,《续修四库全书》第73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296页。
    5严如熤:《乐园文钞·复查山内匪徒禀》卷七,清道光间刻本。
    1盛康辑:《皇朝经世文续编》卷三十九,《户政》十一《屯垦》,汪元方:道光三十年(1850)《请禁棚民开山阻水以杜后患疏》,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第4153-4154页。
    2光绪《乌程县志·杂识三》卷三十五。
    3光绪《宣平县志·物产·谷类》卷十七。
    4道光《鹤峰州志·风俗》卷六。
    5同治《宜昌府志·杂载》卷十六。
    6道光《武宁县志·风俗》卷十一。
    1道光《徽州府志·营建志·水利》卷四之二“道宪杨懋恬查禁棚民案稿嘉庆十二年(1807)”。
    2道光《徽州府志·食货志·物产·谷粟》卷五之二。
    ,《留坝厅足征录·诗征》卷二“王志祈《栈道山田》”,转引自郭松义:《玉米、番薯在中国传播中的一些问题》,《清史论丛》第七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95页。
    4林则徐:《林文忠公政书·湖广奏稿·筹防襄河堤工折》,清光绪间刻本。
    5卢坤:《秦疆治略》,清道光年间刻本。
    6盛康辑:《皇朝经世文续编》卷三十九,《户政》十一《屯垦》,汪元方:道光三十年(1850)《请禁棚民开山阻水以杜后患疏》,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第4154页。
    7盛康辑:《皇朝经世文续编》卷三十九,《户政》十一《屯垦》,汪元方:道光三十年(1850)《请禁棚民开山阻水以杜后患疏》,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第4153-4157页。
    8《大清文宗显(咸丰)皇帝实录(一)·自道光三十年正月上至咸丰元年十二月下》卷二十“道光三十年十月辛巳”台湾:新文丰出版社公司,1978年,第236页。
    1《大清文宗显(咸丰)皇帝实录(一)·自道光三十年正月上至咸丰元年十二月下》卷二十“道光三十年十月辛巳”,台湾:新文丰出版社公司,1978年,第236页。
    2张鉴辑:《雷塘庵主弟子记》卷二,《清史资料》第七辑,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77页。
    3陶澍:《陶文毅公全集》卷二十六《会同皖抚查禁棚民开垦折子》,《续修四库全书》第150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228页。
    1道光《西乡县志·水利》卷四。
    2徐海亮:《历代中州森林变迁》,《中国农史》1988年4期,第108页。
    3张建民:《清代湖北的洪涝灾害》,《江汉论坛》1984年第10期,第64页。
    4何叶恒、文焕然:《湘江下游森林的变迁》,《历史地理研究》第二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34页。
    5赵冈等:《清代粮食亩产量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第127页。
    《礼记正义·内则》郑氏注,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第1466页。
    2贾思勰:《齐民要术》卷第八“八和齑”第七十三,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年,第449页。
    3李渔:《闲情偶寄·饮馔部》卷五《蔬食第一》“芥汁”条,李渔:《李渔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 第241页。
    1老子:《道德经》下篇第五十四章,《诸子集成》三,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52页。
    2原文见Zhao Rongguang:Disscus o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Chinese Piquancy Addiction, Journal of the Korean Society of Food Culture第23卷第2期2008年4月,本文所引为赵荣光先生所提供的中文手稿。
    3方有执:《伤寒论条辨·蜀椒》卷九,《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75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35页。
    4方有执:《伤寒论条辨·酒》卷九,《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75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36页。
    1方有执:《伤寒论条辨·桔梗》卷九,《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75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32页。
    2杨国安编著:《中国烟业史汇典》,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第170页。
    3康熙《龙岩县志·土产》卷二。
    4郭起元:《论闽省务本节用书》,贺长龄等:《皇朝经世文编》卷三十六《户政》十一,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1 305页。
    5乾隆《赣州府志》卷二,见史志宏《清代前期的小农经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184页。
    6方苞:《请定经制箭子》,《方苞集》下《集外文》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530-532页。
    7方苞:《请禁烧酒种烟第三箚子》,《方苞集》下《集外文》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551页。
    8方苞:《请定经制箭子》,《方苞集》下《集外文》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532页。
    1赵尔巽等:《清史稿·方苞列传》卷二百九十,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7年,第10270-10272页。
    2嘉庆《南平县志》,杨国安编著:《中国烟业史汇典》,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第208页。
    3王新:《食烟考》,嘉庆十年刻本。
    4刘廷玑:《在园杂志》卷三《烟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08册,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第434页。
    5陈琮:《烟草谱》卷一《土产》,《续修四库全书》第111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416-417页。
    6陆耀:《烟谱·生产第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11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483页。
    7《大清高宗纯(乾隆)皇帝实录(九)·自乾隆十六年九月上至乾隆十九年正月下》卷四百九“乾隆十七年二月辛酉”条,台湾:新文丰出版社公司,1978年,第6095页。
    8乾隆《济宁州志·物产》卷二。
    1嘉庆《大埔县志·物产》卷九。
    2道光《肇庆府志·舆地·物产》卷三。
    3道光《新会府志·物产》卷二。
    4光绪四年《宣平县志》,戴鞍钢、黄苇主编:《中国地方志经济资料汇编》,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年,第143页。
    5光绪二十二年《遂昌县志》,戴鞍钢、黄苇主编:《中国地方志经济资料汇编》,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年,第143页。
    6同治《新城县志》,杨国安编著:《中国烟业史汇典》,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第213页。
    7彭遵泗:《蜀中烟说》,嘉庆《四川通志·食货·物产》卷七十五。
    8王培荀:《乡园忆旧录》卷三,道光二十五年刻本。
    9王逋:《蚓庵琐语》,光绪五年刻本。
    10乾隆《海盐县续图志》,杨国安编著:《中国烟业史汇典》,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第208页。
    11程正揆:《沧州记事》,见屠地:《明清之际吸烟状》,《中国史研究》1985年第3期,第124页。
    12叶梦珠:《阅世编》卷七《种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67页。
    1叶梦珠:(《阅世编·种植》卷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67页。
    2赵鸿明、汪萍:《旧时明月——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年,第99页。
    3屠地:《明清之际吸烟状》,《中国史研究》1985年第3期,第124页。
    4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叶笃义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第317-318页。
    5陈琮:《烟草谱·闺房吸烟》卷三,《续修四库全书》第111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433页。
    6陈琮:《烟草谱·闺中》卷二,《续修四库全书》第111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430页。
    1吴师朗:《不居下集·烟论》卷之十二,上海:中医书局,民国二十四年(1935)铅印本,第15页。
    2陈琮:《烟草谱·何其伟韦人》卷七,《续修四库全书》第111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468-469页。
    3杨国安编著:《中国烟业史汇典》,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第166页。
    1刘大魁:《海峰文集·论著·慎始》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42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302-303页。
    2郭起元:《论闽省务本节用书》,贺长龄等:《皇朝经世文编》卷三十六《户政》十一,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1305-1306页。
    3北平故宫博物院文献馆编:《清代文字狱档》第五辑,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第500页。
    1包世臣:《齐民四术》二《农》二,《庚辰杂著》二,见《安吴四种》,同治十一年刻本。
    2《禁烟议》,光绪《瑞金县志》,见杨国安编著:《中国烟业史汇典》,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第214-215页。
    3王廷抡:《临汀考言》卷六“谘访利弊八条议”,《四库未收书辑刊》第捌辑二十一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第198-199页。
    1同治江西《新城县志》,杨国安编著:《中国烟业史汇典》,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第213页。
    1《诗经·小雅·天保》,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第412页。
    2《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第2119页。
    1杨慎:《古今谚·吴谚》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51册,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第143页。
    2姚廷遴:《历年记中》,《清代日记汇抄》,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84-85页;《续历年记》,第144-147页。
    3陈国贲:《烟与火:蒙特利尔的华人》,王业龙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7页。
    4顾起元:《客座赘语·谚语》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0页。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五代]刘昫:《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清]张廷玉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民国]赵尔巽等:《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清世宗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版。
    《清高宗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版。
    《清文宗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影印版。
    《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世宗宪皇帝圣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钦定授时通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陈子龙等选辑:《明经世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影印本。
    [清]贺长龄等编:《皇朝经世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影印本。
    [清]盛康辑:《皇朝经世文续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
    [清]张鹏飞:《皇朝经世文编补》,道光七年来鹿堂刻本。
    [清]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民国四年。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宫膳档》
    曲阜档案馆藏《衍圣公府档案》
    《礼记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
    《诗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
    《左传》,《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
    《尚书》,《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
    《山海经》,郭璞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老子:《道德经》,《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
    吕不韦:《吕氏春秋》,《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
    荀子:《荀子》,《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
    [魏]稽康:《稽中散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晋]嵇含:《南方草木状》,上海:商务印书馆,1955年。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缪启愉校释本,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年。
    [唐]释慧琳等:《正续一切经音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宋]苏轼:《苏东坡全集》,北京:中国书店,1986年影印本。
    [宋]高似孙:《剡录》,台北:成文出版社,1979年。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罗愿:《尔雅翼》,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林(?):《毛诗讲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王祯:《东鲁王氏农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缪启愉校注本。
    [元]忽思慧:《饮膳正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
    [明]兰茂:《滇南本草》,收入[民国]赵藩辑《云南丛书》初编。
    [明]兰茂:《滇南本草》,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8年。
    [明]李日华:《紫桃轩又缀》,收入[清]孙福清辑《(?)李遗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
    [明]王象晋:《二如亭群芳谱》,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年。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石声汉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明]徐光启:《甘薯疏》,收入上海文物保管委员会主编:《徐光启著译集》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明]徐光启:《徐光启集》,王重民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明]高濂:《遵生八笺》,成都:巴蜀书社,1985年。
    [明]陆容:《菽园杂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明]何乔远:《闽书》,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
    [明]周亮工:《闽小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年。
    [明]田艺衡:《留青日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影印本。
    [明]倪朱谟:《本草汇言》,续修四库全书本。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明]刘若愚:《酌中志》,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
    [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
    [明]徐渭:《徐文长全集》,上海:中央书店,1935年。
    [明]方有执:《伤寒论条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杨慎:《古今谚》,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续修四库全书本。
    [清]傅恒等纂:《平定准噶尔方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王先谦:《东华录》,光绪间刻本。
    [清]林则徐:《林文忠公政书》,光绪间刻本。
    [清]卢坤:《秦疆治略》,道光间刻本。
    [清]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续修四库全书本。
    [清]严如煜:《三省山内风土杂识》,陕西通志馆民国二十四年印。
    [清]严如煜:《乐园文钞》,清道光间刻本。
    [清]刘大魁:《海峰文集》,续修四库全书本。
    [清]郑珍:《巢经巢诗集》,续修四库全书本。
    [清]王士祯:《香祖笔记》,湛之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清]王士祯:《分甘余话》,张也林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清]叶梦珠:《阅世编》,来新夏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清]施鸿保:《闽杂记》,咸丰八年刻本。
    [清]顾炎武:《日知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谈迁:《枣林杂俎》,罗仲辉、胡明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清]全祖望:《全祖望集汇校集注》,朱铸禹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清]吴振棫:《养吉斋丛录》,童正伦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清]杨英:《先王实录校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
    [清]吴震方:《岭南杂记》,《丛书集成》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清]屈大均:《广东新语》,续修四库全书本。
    [清]俞正燮:《癸巳存稿》,道光二十八年刻本。
    [清]吴熊光:《伊江笔录》,清广雅书局刻本。
    [清]章杏云:《饮食辩录》,道光三年刻本。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纪》,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
    [清]梁章钜:《退庵随笔》,道光十六年刻本。
    [清]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年。
    [清]陈宏谋:《培远堂偶存稿》,培远堂藏清刻本。
    [清]龚炜:《巢林笔谈》,钱炳寰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汪北平、夏志和标点,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清]方濬师:《蕉轩随录续录》,盛冬铃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清]刘廷玑:《在园杂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清]姚元之:《竹叶亭杂记》,李解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清]陈其元:《庸闲斋笔记》,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清]童岳荐:《调鼎集》,张延年校注,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年。
    [清]陈淏子:《花镜》,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清]李渔:《李渔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
    [清]张宗法:《三农纪》,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年。
    [清]汪灏:《广群芳谱》,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
    [清]章穆:《调疾饮食辨》,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7年。
    [清]陈世元:《金薯传习录》,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年影印本。
    [清]陆耀:《甘薯录》,收入[清]张潮辑《昭代丛书》,清道光二十四年刻本。
    [清]方以智:《物理小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王逋:《蚓庵琐语》,光绪五年刻本。
    [清]张璐:《本经逢原》,续修四库全书本。
    [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年。
    [清]王昂:《本草备要》,光绪七年扫叶山房藏本。
    [清]郭云陞:《救荒简易书》,续修四库全书本。
    [清]何刚德:《抚郡农产考略》,续修四库全书本。
    [清]王培荀:《乡园忆旧》,道光二十五年刻本。
    [清]李调元:《南越笔记》,嘉庆年间刻本。
    [清]查为仁:《莲坡诗话》,续修四库全书本。
    [清]诸联:《明斋小识》,道光年间刻本。
    [明]谢肇淛:《五杂俎》,明吴航宝树堂刻本。
    [清]黄本骥:《湖南方物志》,道光二十六年知敬学斋藏本。
    [清]吴树声:《沂水桑麻话》,咸丰四年刻本。
    [清]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民国四年仲秋普新书局石印本。
    [清]方苞:《方苞集》,刘季高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清]查慎行:《敬业堂诗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厉鄂:《樊榭山房文集》,四部丛刊本。
    [清]陶澍:《陶文毅公全集》,续修四库全书本。
    [清]包世臣:《安吴四种》,同治十一年刊本。
    [清]龚显曾:《亦园脞牍》,光绪四年木活字本。
    [清]陈梦雷等原辑,蒋廷锡等重辑:《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北京:中华书
    局、成都:巴蜀书社,1986年影印本。
    [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影印本。
    [清]曹雪芹:《红楼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
    《凤冈陈氏族谱》,清同治八年(1869)刻本。
    高润生:《尔雅谷名考》,固安高润生笠园藏本,民国四年(1915)铅印本。
    孙芝斋校勘点注:《致富全书》,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
    [明]曾嘉诰修、汪心纂:嘉靖《尉氏县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明]林莺纂修:嘉靖《襄城县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明]刘切纂修:嘉靖《鄢陵县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明]赵时春纂修:嘉靖《平凉府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明]周泗纂修:嘉靖《巩县志》,民国二十四年泾川图书馆据嘉靖三十四年刻本重刻。
    [明]李贤等纂修:《明一统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余缙修、李嵩阳纂:顺治十六年《封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铅印本。
    [清]谭吉璁纂修:康熙《延绥镇志》,康熙十二年刻本。
    [清]张尔介、曹晟等纂修:康熙《安定县志》,康熙十九年抄本。
    [清]骆云纂修:康熙《盖平县志》,康熙二十一年修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
    [清]高拱乾等修纂:康熙《台湾府志》,康熙三十年刻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版。
    [清]蒋毓英修纂:康熙《台湾府志》,康熙年间刻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版。
    [清]周天德修、塗景祚纂:康熙《新城县志》,康熙年间刻本。
    [清]和砷等修纂:乾隆《大清一统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和珅、梁国治等修纂:乾隆《热河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阿桂、刘谨之等修纂:乾隆《盛京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鄂尔泰、靖道谟等修纂:乾隆《云南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岳溶、杜诏等修纂:乾隆《山东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许容、李迪等修纂:乾隆《甘肃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张淑修、鲁曾煜纂:乾隆《祥符县志》,乾隆四年刻本。
    [清]谈諟曾修、杨仲震纂:乾隆《阳武县志》,乾隆十年刻本。
    [清]龚菘林修、汪坚纂:乾隆《重修洛阳县志》,清乾隆十年刻本。
    [清]汪运正纂修:乾隆《襄城县志》,乾隆十一年刻本。
    [清]赵开元修、畅俊纂:乾隆《新乡县志》,乾隆十二年刻本。
    [清]吕肃高著、张国图纂:乾隆《长沙府志》,乾隆十二年刻本。
    [清]范咸等修纂:乾隆《重修台湾府志》,乾隆十二年刻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版。
    [清]爱必达:《黔南识略》,乾隆十四年刊本。
    [清]李文耀修、谈起行等纂:乾隆《上海县志》,乾隆十五年刻本,《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北京:中国书店,1992年。
    [清]徐汝瓒等修纂:乾隆《汲县志》,乾隆二十年刻本。
    [清]吴秀龄修、李栋纂:乾隆《获嘉县志》,乾隆二十一年刻本。
    [清]王崇礼修:乾隆《延长县志》,乾隆二十七年抄本。
    [清]李拔等纂:乾隆《福宁府志》,乾隆二十七年刻本。
    [清]呼延华国纂修:乾隆《狄道州志》,乾隆二十八年修官报书局排印本。
    [清]纪黄中、王绩修、宋宣纂:乾隆《仪封县志》,民国二十四年河南建华印刷所据乾隆二十九年刻本铅印。
    [清]余文仪等修、王英曾等纂:乾隆《重修凤山县志》,乾隆二十九年刻本。
    [清]阿思哈、嵩贵纂修:乾隆《续河南通志》,乾隆三十二年刻本。
    [清]康基渊纂修:乾隆《嵩县志》,乾隆三十二年刻本。
    [清]郑交泰修、曹京纂:乾隆《望江县志》,乾隆三十三年刻本。
    [清]郑交泰修、曹京纂:乾隆《望江县志》,乾隆三十三年刻本。
    [清]黄本诚纂修:乾隆《新郑县志》,乾隆四十一年刻本。
    [清]甘山修、程在嵘纂:乾隆《霍山县志》,乾隆四十一年刻本,《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北京:中国书店,1992年。
    [清]常丹葵修、邓光仁纂:乾隆《竹山县志》,乾隆五十年刻本。
    [清]周玑修、朱磷纂:乾隆《杞县志》,乾隆五十三年刻本。
    [清]汤毓倬修、孙星衍、武亿纂:乾隆《偃师县志》,乾隆五十四年刻本。
    [清]李述武等修纂:乾隆《巩县志》,民国十二年据乾隆五十四年刻本铅印。
    [清]刘靖纂修、傅修续纂修:乾隆《遵化州志》,乾隆五十九年刻本。
    [清]唐执玉、李卫等修纂:雍正《畿辅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田文镜、王仕俊等修纂:雍正《河南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金鉷、钱元昌等修纂:雍正《广西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郝玉麟修、鲁曾煜纂:雍正《广东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刘于义、沈青崖等修纂:雍正《陕西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觉罗石麟、储大文等修纂:雍正《山西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方式济撰:《龙沙纪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钟英、鲁铨修、施晋、洪亮吉纂:嘉庆《宁国府志》,续修四库全书本。
    [清]常明、杨芳灿等纂修:嘉庆《四川通志》,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影印本。
    [清]刘翰周纂修:嘉庆《寿光县志》,嘉庆五年刻本。
    [清]熊向阶修、武穆淳纂:嘉庆《浚县志》,嘉庆七年刻本。
    [清]武开吉纂修:嘉庆《商城县志》,嘉庆八年刻本。
    [清]陈炳德等修纂:嘉庆《旌德县志》,嘉庆十三年修民国十四年重刻本。
    [清]黄恬文主修:嘉庆《新修浦城县志》,嘉庆十三年修,据北京:方志出版社,2005年。
    [清]姚宾煃等修、范崇楷等纂:嘉庆《西安县志》,嘉庆十六年修民国六年重刻本。
    [清]庆霖修、戚学标等纂:嘉庆《太平县志》,嘉庆十六年刻本,光绪二十二年重刻本。
    [清]曾钰纂修:嘉庆《宁远县志》,嘉庆十七年刻本。
    [清]魏襄修、陆继辂纂:嘉庆《洛阳县志》,民国五年据嘉庆十八年刻本石印。
    [清]景沦修、谢增纂:嘉庆《密县志》,嘉庆二十年刻本。
    [清]徐元、赵擢彤、宋缙等纂修:嘉庆《孟津县志》,嘉庆二十一年刻本。
    [清]宋世荦纂修:嘉庆《扶风县志》,嘉庆二十三年刻本。
    [清]吉钟颖修、洪先筹等纂:道光《鹤峰州志》,道光二年刻本。
    [清]王毓芳、赵梅修、江尔维等纂:道光《怀宁县志》,道光五年刻本。
    [清]萨英额:《吉林外纪》(道光六年),续修四库全书本。
    [清]马步蝉等修纂:道光《徽州府志》,道光七年刻本。
    [清]戴凤翔修、高崧、江练纂:道光《太康县志》,道光八年刻本。
    [清]隆庆修、宗绩辰纂:道光《永州府志》,道光八年刊本
    [清]劳逢源、沈伯棠等纂修:道光《歙县志》,道光八年刻本。
    [清]疏篦修、陈殿阶、吴敬义纂:道光《武康县志》,道光九年刻本。
    [清]刘厚滋、沈溃修、王观潮纂:道光《尉氏县志》,道光十一年刻本。
    [清]王德瑛纂修:道光《扶沟县志》,道光十三年刻本。
    [清]屠英等修、胡森、江藩等纂:道光《荣庆府志》,道光十三年修光绪二年刻本。
    [清]朱炜修、姚椿、洪符孙纂:道光《禹州志》,道光十五年刻本。
    [清]周际华修、戴铭纂:道光《辉县志》,道光十五年刻本。
    [清]张道超修、马九功纂:道光《重修伊阳县志》,道光十八年刻本。
    [清]冯继熙修、金皋、袁俊纂:道光《修武县志》,道光二十年刻本。
    [清]陈淑均总纂、李祺生续辑:道光《噶玛兰厅志》,道光二十年修据民国二年刊本。
    [清]黄乐之、平翰等修、郑珍纂:道光《遵义府志》,道光二十一年刻本。
    [清]林星章修、黄培英等纂:道光《新会县志》,道光二十一年刻本。
    [清]张同声修、李图等纂:道光《胶州志》,道光二十五年刻本。
    [清]黎恂等修纂:道光《大姚县志》,道光二十五年刻本。
    [清]钟方纂:道光《哈密志》,道光二十六年修民国二十六年铅印本。
    [清]李本仁修、陈观酉等纂:道光《赣州府志》,道光二十八年刻本。
    [清]舒钧纂修:道光《石泉县志》,道光二十九年刻本。
    [清]屠英等修、江藩等纂:道光《肇庆府志》,续修四库全书本。
    [清]平翰等修、郑珍、莫友芝等纂:道光《遵义府志》,续修四库全书本。
    [清]杨廷烈纂修:同治《房县志》,同治四年刻本。
    [清]聂光銮等修、王柏心等纂:同治《宜昌府志》,同治五年刻本。
    [清]吴若娘修、路春林纂:同治《中牟县志》,同治九年刻本。
    [清]彭玉麟、殷家(?)等纂修:同治《衡阳县志》,同治十一年刻本。
    [清]刘长景修、陈良栋等纂:同治《会昌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89年据同治十一年刊本影印。
    [清]黄寿祺修、吴华辰等纂:同治《玉山县志》,同治十二年刻本。
    [清]王维新修、涂家杰纂:同治《义宁州志》,同治十二年刻本。
    [清]王恩溥等修、李树藩等纂:同治《上饶县志》,同治十二年刻本。
    [清]许应等修、曾作舟等纂:同治《南昌府志》,同治十二年刻本。
    [清]蒋继洙等修、李树藩等纂:同治《广信府志》,同治十二年刻本。
    [清]游智开等修、史梦兰纂:光绪《乐亭县志》,光绪三年刻本。
    [清]余修凤纂修:光绪《定远厅志》,光绪五年刻本。
    [清]徐瑶光等修、吴仰贵等纂:光绪《嘉兴府志》,光绪五年刻本。
    [清]余丽元等修、谭逢仕纂:光绪《石门县志》,光绪五年刻本。
    [清]何绍璋等修、杨履泰等纂:光绪《丹徒县志》,光绪五年刻本。
    [清]叶滋森等修、褚翔等纂:光绪《靖江县志》,光绪五年刻本。
    [清]倪文蔚等修:光绪《荆州府志》,光绪六年刻本。
    [清]马家鼎修、张嘉言、祈世长纂:光绪《寿阳县志》,光绪八年刻本。
    [清]孙明修、杨笃纂:光绪《五台新志》,光绪九年崇实书院刻本。
    [清]姚延福修,邓嘉辑,蒋师辙纂:光绪《临朐县志》,光绪十年刻本。
    [清]吴履福等修、缪荃孙等纂:光绪《昌平州志》,光绪十一年刊本民国二十八年铅印本。
    [清]刘诰等修、徐锡麟等纂:光绪《重修丹阳县志》,光绪十一年刻本。
    [清]陈懋修、张庭诗纂:光绪《日照县志》,光绪十二年刻本。
    [清]严辰等纂修:光绪《桐乡县志》,光绪十三年刻本。
    [清]李兆霖等增修:光绪《滋阳县志》,光绪十四年刻本。
    [清]马毓华等修、曹良模纂:光绪《宁羌州志》,光绪十四年刻本。
    [清]郑业崇等修、杨颐纂:光绪《茂名县志》,光绪十四年刻本。
    [清]朱子春纂修:光绪《凤县志》,光绪十八年刻本。
    [清]俞渭修、陈瑜纂:光绪《黎平府志》,光绪十八年刻本。
    [清]卞宝第、李瀚章等纂修:光绪《湖南通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
    [清]林豪原纂、薛绍元删补:光绪《澎湖厅志》,光绪二十年刻本。
    [清]王寿颐等修、王棻等纂:光绪《仙居县志》,光绪二十年刻本。
    [清]张九章修、陈藩垣等纂:光绪《黔江县志》,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影印光绪二十年刻本。
    [清]李祖年修、于霖逢纂:光绪《文登县志》,光绪二十三年修民国二十二年铅印本。
    [清]黄舒昺修、沈传义纂:光绪《祥符县志》,光绪二十四年刻本。
    [清]吴汝伦:《深州风土记》,文瑞书院光绪二十六年本。
    ,[清]刘崇本纂修:光绪《雄县乡土志》,光绪三十一年铅印本。
    [清]张绍伯纂:光绪《沙雅县乡土志》,光绪三十四年刻本。
    [清]蒋光陞:光绪《疏勒府乡土志》,光绪三十四年刻本。
    [清]曾国荃、张煦等修、王轩、杨笃等纂:光绪《山西通志》,续修四库全书本。
    [清]李鸿章等修、黄彭年等纂:光绪《畿辅通志》,续修四库全书本。
    [清]武从超修、赵文琳纂:宣统《陈留县志》,宣统二年石印本。
    [清]黄维翰编:宣统《呼兰府志》,宣统二年修民国四年铅印本。
    [清]张凤台等纂:宣统《长白汇征录》,宣统二年铅印本。
    [清]袁大化修、王学曾等纂:宣统《新疆图志》,续修四库全书本。
    [民国]韩邦孚、蒋浚川修、田芸生纂:《新乡县续志》,民国十二年刻本。
    [民国]高延璋、胡荃修、蒋藩纂:民国《河阴县志》,民国十三年石印本。
    [民国]聂述文等修、刘泽嘉等纂:民国《江津县志》,民国十三年刻本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影印。
    [民国]方策、王幼侨修、裴希度、董作宾纂:《续安阳县志》,民国二十二年北京文岚籍古印书局铅印本。
    [民国]窦经魁修、耿愔纂:《续修阳武县志》,民国二十五年铅印本。
    [民国]王国璋修、刘莲青纂:民国《巩县志》,民国二十六年泾川图书馆刻本。
    [民国]赵华亭修、李盛谟纂:民国《考城县志》,民国三十年铅印本。
    [民国]黄希文等辑录:《磁县志》,民国三十年铅印本。
    [民国]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
    《铜仁地区·烟草志》,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顾阿朝等编著:《北京烟草志》,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烟草通志》,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民国]连横:《台湾通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1840-1911),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2卷,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
    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编:《中国农学遗产选集·甲类第三种·粮食作物》上编,北京:农业出版社,1959年。
    台湾故宫博物院:《宫中档雍正朝奏折》,台北:故宫博物院,1978年。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古代部分)第八分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吴晗辑:《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资料》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清代日记汇抄》,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资料》第七辑,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
    雷梦水、潘超、孙忠铨、钟山编:《中华竹枝词》,北京:古籍出版社,1997年。
    戴鞍钢、黄苇主编:《中国地方志经济资料汇编》,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年。
    杨国安编著:《中国烟业史汇典》,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
    张星娘:《中西交通史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谢国祯选编、牛建强等校勘:《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上、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
    李文海、夏明方:《中国荒政全书》第二辑,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年。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北平故宫博物院文献馆编:《清代文字狱档》,上海:上海书店,2006年。
    吴耕民:《中国蔬菜栽培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
    刘芝田:《菲律宾华侨史话》,台北:海外文库出版社,1958年。
    吴景宏:《中菲关系论丛》,新加坡:青年书局,1960年。
    万国鼎:《五谷史话》,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
    佟屏亚:《农作物史话》,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年。
    陈烈甫:《东南亚华侨华人与华裔》,台北:中正书局,1979年。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主编:《中国近代农业经济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年。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农业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农谚》,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年。
    李璠主编:《中国栽培植物发展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年。
    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年。
    唐启宇:《中国农史稿》,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年。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一卷·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黄希源主编:《中国近现代农业经济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唐启宇:《中国作物栽培史稿》,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年。
    郑庆平、岳琛:《中国近代农业经济史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
    周一良:《中外文化交流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蔬菜栽培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7年。
    张逸宾:《烟草春秋》,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7年。
    赵文林、谢椒君:《中国人口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
    梁家勉:《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年。
    郑昌淦:《明清农村商品经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赵荣光:《中国饮食史论》,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
    林永匡、王熹:《清代饮食文化——美食·美味·美器》,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
    杨国安:《中国烟草文化集林》,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年。
    霞洞《崔氏族谱》,1990年修订刊印。
    佟屏亚、赵国磐:《马铃薯史略》,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1年。
    陈希育:《中国帆船与海外贸易》,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年。
    杨重琦、魏明孔主编:《兰州经济史》,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1年。
    闵宗殿、纪曙春主编:《中国农业文明史话》,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
    梁家勉:《中国农业科技史稿》,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年。
    中国植物学会编:《中国植物学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年。
    黑龙江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中国马铃薯栽培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年。
    史志宏:《清代前期的小农经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赵冈等:《清代粮食亩产量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
    成高编:《烟文化》,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
    袁庭栋:《中国吸烟史话》,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5年。
    陈桦:《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
    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王学泰:《中国饮食文化史》,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杨国桢等:《明清中国沿海社会与海外移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赵荣光:《中国古代庶民饮食生活》,台北: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7年。
    邓云特:《中国救荒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
    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
    周宏伟:《清代两广农业地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崔永红:《青海经济史》(古代卷),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徐海荣主编:《中国饮食史》(1-6卷),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
    丁家桐:《徐文长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佟屏亚:《中国玉米科技史》,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年。
    田培栋:《明清时代陕西社会经济史》,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佟屏亚:《中国玉米科技史》,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
    《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方行玉等主编:《中国经济通史·清代经济卷》,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
    田培栋:《明清时代陕西社会经济史》,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童恺忱、范楚玉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汪银生:《中国烟草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
    王利华:《中古华北饮食文化的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秦永洲:《中国社会风俗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冯尔康、常建华:《清入社会生活》,沈阳:沈阳出版杜2001年。
    林永匡、袁立泽:《中国风俗通史·清代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王笛:《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4)》,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苑书义、董丛林:《近代中国小农经济的变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15-17世纪)》,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邹学校:《辣椒》,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王双怀:《明代华南农业地理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李治亭主编:《东北通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
    蓝勇编著:《中国历史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顾卫民:《中国天主教编年史》,上海:书店出版杜,2003年。
    明炉、雷娃编著:《中国烟文化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
    赵荣光:《满汉全席源流考述》,昆仑出版社,2003年。
    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石云涛:《早期中西交通与交流史稿》,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
    王红谊等:《中国西部农业开发史研究》,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
    郭庆法等主编:《中国玉米栽培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太原:书海出版社,2004年。
    王建中主编:《东北地区食生活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侯甬坚:《历史地理学探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杜,2004年。
    王克勤主编:《甘薯生产与加工》,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
    施由明:《明清江西社会经济》,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葛剑雄:《中国人口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胡廷积主编:《河南农业发展史》,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
    许悼云:《汉代农业——中国农业经济的起源及特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许嘉璐:《中国古代的衣食住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
    徐兴海主编:《中国食品文化论稿》,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
    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王仁湘:《中国饮食的历史与文化》,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
    彭凯翔:《清代以来的粮价:历史学的解释与再解释》,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吴晗:《灯下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蔡威主编:《食物营养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
    仲富兰:《风物考》,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
    丁颖:《甜薯》,《农生》1928年第123期。
    罗尔纲:《玉蜀黍传入中国》,《历史研究》1956年第3期。
    于乃义、于兰馥:《滇南本草的考证与初步评价》,《医学史与保健组织》1957年第1号。
    胡锡文:《甘薯来源和我们劳动祖先的栽培技术》,《农业遗产研究集刊》(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吴晗:《谈烟草》,《光明日报》1959年10月28日。
    王家琦:《略谈甘薯和<甘薯录>》,《文物》1961年第3期。
    夏鼐:《略谈番薯和薯蓣》,《文物》1961年第8期。
    吴德铎:《关于甘薯和<金薯传习录>》,《文物》1961年第8期。
    王家琦:《<略谈番薯和薯蓣>等二文读后》,《文物》1961年第8期。
    万国鼎:《中国种玉米小史》,《作物学报》1962年2期,第175页。
    全汉升:《美洲发现对于中国农业的影响》,《民主评论》1966年17(6)。
    何炳棣:《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大公报在港复刊三
    十周年纪念文集》下,香港:大公报出版,1978年。
    陈文华:《从番薯引进中得到的启示》,《光明日报》1979年2月27日。
    梁家勉、戚经文:《番薯引种考》,《华南农学院学报》1980年第3期。
    陈树平:《玉米和番薯在中国传播情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3期。
    李家文:《中国蔬菜作物的来历和变异》,《中国农业科学》1981年第1期。
    王毓瑚:《我国自古以来的重要农作物》,《农业考古》1982年第1期。
    杨宝霖:《我国引进番薯的最早之人和引种番薯的最早之地》,《农业考古》1982年第2期。
    周源和:《清代人口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2期。
    王家佑、史岩:《玉米的种植与美洲的发现新探》,《社会科学研究》1982年3期。
    林更生:《古代从海路引进福建的植物》,《海交史研究》1982年总第4期。
    伊洛:《淡巴菰传入的确切年代》,《中国烟草科学》1984年4期。
    李德彬:《番薯的引进和早期推广》,《经济理论和经济史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
    章楷:《番薯的引进和传播》,《农史研究》第二辑,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年。
    叶静渊:《我国茄果类蔬菜引种栽培史略》,《中国农业》1983年第2期。
    张鸣珂:《我国玉米的种植是明代从外国引进的吗?》,《农业考古》1983年2期。
    章楷、李根蟠:《玉米在我国粮食作物中地位的变化——兼论我国玉米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关系》,《农业考古》1983年2期。
    周源和:《甘薯的历史地理——甘薯的土生、传入、传播与人口》,《中国农史》1983年第3期。
    王国忠:《徐光启的<甘薯疏>》,《中国农史》1983年第3期。
    张建民:《清代湖北的洪涝灾害》,《江汉论坛》1984年第10期。
    布赛尔:《东南亚的中国人》,《南洋问题资料译丛》1985年2-3期。
    曹树基:《明清时期的流民与赣南山区开发》,《中国农史》1985年4期。
    曹树基:《明清时期的流民与赣北山区开发》,《中国农史》1986年2期。
    游汝杰:《从语言学角度看栽培植物史》,《农业考古》1986年第2期。
    郭松义:《古籍所载有关玉米别称的几点辩证》,《中国农史》1986年第2期。
    郑超雄:《广西合浦明代窑址内发现瓷烟斗谈及烟学传入我国的时间问题》,《农业考古》1986年2期。
    叶依能:《烟草:传入、发展及其他》,《中国烟草科学》1986年3期。
    郭松义:《玉米、番薯在中国传播中的一些问题》,《清史论丛》第七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李华:《清代乾隆年间番薯在山东传播的原因及其意义》,《清史研究集》第五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
    咸金山:《从方志记载看玉米在我国的传播》,《古今农业》1988年1期。
    齐清顺:《玉米在新疆的种植和推广》,《新疆社会科学》1988年1期。
    陈松峰:《关于烟草传入我国的路线与时间》,《文史杂志》1988年2期。
    徐海亮:《历代中州森林变迁》,《中国农史》1988年4期。
    曹树基:《玉米、番薯传入中国路线新探》,《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4期。
    佟屏亚:《试论玉米传入我国的途径及其发展》,《古今农业》1989年1期。
    叶静渊:《“香芋”与“落花生”名实考》,《古今农业》1989年第1期。
    萧正洪:《清代陕南种植业的盛衰及其原因》,《中国农史》1989年第1期。
    游修龄:《玉米传入中国和亚洲的时间途径及其起源问题》,《古今农业》1989年第2期。
    赵百东:《烟草史话》,《世界农业》1990年8期。
    曹树基:《清代玉米、番薯分布的地理特征》,《历史地理研究》第二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
    何叶恒、文焕然:《湘江下游森林的变迁》,《历史地理研究》第二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
    闵宗殿:《海外农作物的传入和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古今农业》1991年第1期。
    公宗鉴:《对甘薯的再认识》,《农业考古》1991年第1期。
    陈冬生:《甘薯在山东传播种植史略》,《农业考古》1991年1期。
    陈冬生:《山东烟草种植业古今变迁述略》,《古今农业》1991年2期。
    谢志诚:《甘薯在河北的传种》,《中国农业》1992年第1期。
    钟维尧:《新大陆带给旧大陆最糟糕的礼物——烟草传播史略》,《九江师专学报》1992年1期。
    龚缨晏:《关于古代中国与美洲的交往问题》,《世界史研究动态》1992年第12期。
    龚胜生:《清代两湖地区的玉米和甘薯》,《中国农史》1993年第3期。
    林被甸、刘婷:《美洲农作物与中国的饮食文化》,载《通向现代世界的五百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李令福:《明清山东粮食作物结构的时空特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1期。
    尹二苟:《<马首农言>中“回回山药”的名实考订——兼及山西马铃薯引种史的研究》,《中国农史》1995年3期。
    向安强:《中国玉米的早期栽培与引种》,《自然科学史研究》1995年3期。
    马雪芹:《明清河南粮食作物的地理分布及结构变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1期。
    赵明春:《烟草传入中国始自漳州及成因考》,《福建烟草》1996年2期。
    祁若雄、郭玲:《对烟草传入新疆时间等问题的考订与研究》,《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2期。
    李令福:《烟草、罂粟在清代山东的扩种及影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3期。
    耿占军:《清代玉米在陕西的传播与分布》,《中国农史》1998年1期。
    李天锡:《华侨引种番薯新考》,《中国农史》1998年第1期。
    陈冬生:《明清山东运河地区经济作物种植发展述论——以棉花、烟草、果木的经营为例》,《东岳论丛》1998年1期。
    陶卫宁:《论烟草传入我国的时间及其路线》,《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3期。
    谷茂、谷彦:《关于栽培马铃薯起源的探讨》,《农业考古》1999年1期。
    马雪芹:《明清时期玉米、番薯在河南的栽种与推广》,《古今农业》1999年第1期。
    陶卫宁:《明清时期我国烟草生产迅速发展的原因探析》,《农业考古》1999年1期。
    任继昉:《“茶烟”“烟草”解》,《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9年1期。
    姜静波:《烟草史话》,《吉林农业》1999年第1期。
    谷茂、马慧英等:《中国马铃薯栽培考略》,《西北农大学报》1999年第2期。
    林仁川:《明清福建烟草的生产与贸易》,《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年3期。
    匡达人:《对烟草起源我国论的辩析》,《农业考古》2000年3期。
    蓝勇:《中国古代辛辣用料的嬗变流布与农业社会发展》,《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4期。
    李漪云:《烟草经由蒙古传入女真考》,《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张箭:《论美洲粮食作物的传播》,《中国农史》2001年第2期。
    佟屏亚:《玉米传入对中国近代农业生产的影响》,《古今农业》2001年第2期。
    翟乾祥:《马铃薯引种我国年代的初步探索》,《中国农史》2001年第2期。
    蓝日勇:《广西合浦上窑瓷烟斗的绝对年代及烟草问题别议》,《南方文物》2001年2期。
    蓝勇:《明清美洲农作物引进对亚热带山区结构性贫困的形成》,《中国农史》2001年第4期。
    蓝勇:《中国饮食辛辣口味的地理分布及其成因研究》,《人文地理》2001年第5期。
    汪银生、刍健:《安徽烟草的起源与发展》,《安徽农业科学》2001年6期。
    陶卫宁:《清代烟草生产的消极影响与启示》,《陕西教育学院院报》2002年3期。
    李国英:《辣椒·辣椒产业·辣椒文化——关于望都辣椒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探 索与求是》2002年第9期。
    陈亚平:《玉米与明清的移民开发》,《读书》2003年第1期。
    丛佩远:《烟草传入东北的途径与年代》,《北方文物》2003年4期。
    马雪芹:《明清时期河南省部分经济作物的种植与分布》,《史学月刊》2003年第7期。
    张德成、王杰:《马铃薯饲料的营养特点及预防马铃薯中毒的措施》,《黑龙江畜牧兽医》2003年第12期。
    曹玲:《美洲粮食作物的传入、传播及其影响研究》,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又。
    梁四宝、王云爱:《玉米在山西的传播引种及其经济作用》,《中国农史》2004年第1期。
    翟乾祥:《16-19世纪马铃薯在中国的传播》,《中国科技史料》2004年第1期。
    王思明:《美洲原产作物的引种栽培及其对中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中国农史》2004年第2期。
    何青安:《辣椒与中国辣椒文化》,《辣椒杂志》2004年第2期。
    蓝勇:《生活在辣椒时代》,《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第1期。
    蒋慕东、王思明:《辣椒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中国农史》2005年第2期。
    曹玲:《美洲粮食作物的传入对我国人民饮食生活的影响》,《农业考古》2005年第3期。
    曹玲:《美洲粮食作物的传入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古今农业》2005年第3期。
    李晓方:《清代赣南烟草生产的迅猛发展及其原因探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5期。
    何凡能等:《从康雍乾垦殖政策看中国清前期垦荒发展趋势》,《地理研究》2005年6期。
    李晓方:《烟草生产在清代赣南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农业考古》2006年1期。
    汪银生、张翔:《明清时期福建烟草的传入与发展》,《农业考古》2006年1期。
    汪银生:《安徽烟草起源探究》,《农业考古》2006年1期。
    陶卫宁:《明清之际烟草在国内的传播和引种》,《农业考古》2006年1期。
    蒋慕东、王思明:《烟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中国农史》2006年2期。
    王元春等:《明清之际烟草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3期。
    王宝卿:《明清以来美洲作物的引种推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山东为例(1368-1949)》,《中国农史》2006年第3期。
    张祥稳、惠富平:《清代中晚期山地种植玉米引发的水土流失及其遏止措施》,《中国农史》2006年第3期。
    郑南:《关于辣椒传入中国的一点思考》,《农业考古》2006年第4期。
    韩茂莉:《近五百年来玉米在中国境内的传播》,《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春之卷。
    郭霞:《明清时期福建烟草生产的历程、原因及对策》,《黑龙江农业科学》2007年2期。
    梁四宝、张新龙:《明清时期曲沃烟草的生产与贸易》,《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3期。
    宋军令:《明清时期美洲农作物在中国的传种及其影响研究——以玉米、番薯、烟草为视角》,河南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贾久满等:《玉米中微量元素含量对畜禽饲料配方的影响》,《饲料工业》2009年1期。
    郑南:《从<御茶膳房>档案看慈禧时代的宫廷饮食》,《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7期。
    郑南:《慈禧太后时代清宫御膳的特点与意义》,《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1期。
    N. I. Vavilov:The origin, variation, immunity and breeding of cultivated plants, NewYork,1951.
    Irfan Habib:The Agrarian Syetem of Mughal India:1556-1707, New York:Asia Publishing House,1963.
    CHARLES a. Reed:Origins of Agriculture, Mouton Publishers,1977.
    Harris P. M:The Potato Crop: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Improvement, London,1978. J. C. Arthur jr.:Encyclopedia Americana,1980.
    Randhawa, M.S.:A History of Agriculture in India, New Delhi:Indian Counci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1982.
    Jean Andrews:Peppers:THE Domesticated Capsicums, Austu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84。
    Jennifer A. Woolfe:The Potato in the Human Diet,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Cecil Woodham-Smith:The Hunger Ireland 1845-1849, England:the Penguin Group, 1991.
    Zohary, Daniel:Domestication of plants in the Old World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cultivated plants in West Asia, Europe, and the Nile Valley, Oxford:Clarendon Pres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Larry Zuckerman:The Potato:How the Humble Spud Rescued the Western World, New York:North Point Press,1999.
    Redcliffe N. Salaman:The History and Social Influence of the Potato,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Asharf, J.:Antiquity of some Latin-American Plants, in India 4th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India-Portuguese History,1985.
    D. Ugent, L. W. Peterson:Archaeological Remain of Potato and Sweet Potato in Peru, CIP Circular, Vol.16(1988) No.3.
    Zhao Rongguang:Disscus o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Chinese Piquancy Addiction, Journal of the Korean Society of Food Culture, Vol.23,2008(2).
    篠田统:《欧亚大陆东西栽植物之交流》,《东方学报》1959年第29卷。
    爱尼斯·安德逊:《英使访华录》,费振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
    田中静一:《中国食品事典》,东京:书籍文物流通会,1970年。
    张诚:《张诚日记》,陈霞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3年。
    P·马克:《黑龙江旅行记》,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翻译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年。
    星川清亲:《栽培植物的起源与传播》,段传德、丁法元译,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
    达尔文:《动物和植物在家养状态下的变异》,叶笃庄、方宗熙译,北京:科技出版社,1982年。
    库特帕特金:《喀什噶尔》,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德·希·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宋海文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
    博舍尔编注:《十六世纪中国南部纪行》,何高济译,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田中静一:《中国食物事典》,东京:柴田书店,1991年。
    张志善编译:《哥伦布首航美洲——历史文献与现代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
    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与资本主义》,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
    曾德昭:《大中国志》,何高济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张汇文等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
    尤金·N·安德森:《中国食物》,马嫂、刘东译,南京:江苏人们出版社,2003年。
    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哥伦布日记》,大陆桥翻译社译,呼和浩特:远东出版社,2003年。
    海德伦·梅克勒:《(?)宴的历史》,薛文瑜译,台北:左岸文化,2004年。
    斯当东:《英使渴见乾隆纪实》,叶笃义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
    菲利普·费尔南德斯·阿莫斯图:《食物的历史》,何舒平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年。
    卫三畏:《中国总论》,陈俱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千叶德尔:《明代文献中记载的玉蜀黍》,于景让(台湾)翻译,原载《科学农业》1973年21卷5/6期。引自http://www.agri-history.net/agrobiology/qianyederyujingrong.htm.
    韦克:《欧洲胡椒与香料进口方式的变化》,《欧洲经济史杂志》1979年第8卷。
    拉塞尔·伍德:《五个世纪的交流与变化:葡萄牙人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植物传播》,载 《通向现代世界的五百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卡尔·约翰尼斯、安娜·帕克:《早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的印度十二、十三世纪的玉米雕刻》,宋恩才、徐鹏章译,《农业考古》1998年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