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言意观的发展及其对唐前文学的影响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文化发展的早期,无论中国还是西方,都产生了有关语言问题的思考,这些思考对于中西思想文化的走向、特征等都发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先秦,尤其是在春秋晚期到战国末年,有关语言问题的讨论曾经是很普遍而突出的现象,当时围绕言意关系所进行的讨论更是对中国古代的文学创作与评鉴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儒、道、墨、法、名等各家均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的理解。
     言意问题自从于先秦时期提出之后,在汉代及至魏晋玄学“言意之辩”中,有关的探讨可以说都是对先秦诸子在这个问题上思考的某种继承与发展。南北朝之后直至近代,言意关系不再是众人争论的焦点了。如果说在唐前,先秦时期是言意关系问题的萌芽期,两汉和魏晋是先秦诸子言意观的发展和完善期的话,那么也正是经过了如此漫长的思辨之后,中国文学“意在言外”的特质才最终在唐前得以基本成形。唐代成为举世闻名的诗之王国实际上也是与前人在言意观上的探讨分不开的。
     言、意这一对范畴从先秦一路走来,中国的先贤们通过对言意两方面的追索,对言意关系的探讨贯穿了文学、美学的创造论、方法论、鉴赏论等诸多范畴。中国的传统文学更是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言意观发展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学的独特内质。
     本文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章:言意观之根源篇。从政治经济、思想基础、名实之争和汉语汉字的发展四个方面探讨春秋战国之际出现言意问题探讨的原因。
     第二章:言意观之发生篇。在梳理儒、道、墨、法、名各家言意观的同时,总结诸子言意观的内容及特征,分析诸子言意观的影响。
     第三章:言意观之发展篇。探讨在汉代“独尊儒术”的大一统背景下,代表性言意观对先秦言意观的发展及其在主流文学体式汉赋中的表现。
     第四章:言意观之完善篇。在魏晋玄学“言意之辩”的大背景下,分析以“得意忘言”、“得象忘言”为主旨的王弼言意观对文学理论及文学创作的影响。
     余论:言意观之比较篇。通过对中西方言意观的比较,更进一步地认识从先秦形成发展而来的中国言意观的特点及其对唐前文学乃至整个中国文学的影响。
     中国古代言意论,在经历了困惑与探索阶段之后,进入到它灿烂的收获期,形成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所不同的特色,也完成了它自身理论形态与理论价值的构建。
Early in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both China and the West have had a thought about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these thought influenced the trend of the ideology and cuture, characteristics . In the Pre-Qin, especially in the late Spring and Autumn Warring States Dynasty, once the language of discussion was common and prominent phenomenon. At that time around the discussion of expression and meaning produced a far-reaching impact on the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and the evaluation.
     Confucianism, Taoism , Mohist, Legalism and Artists were on their own understanding of this issue.
     Words and Meaning in question was put forward since the Qin Dynasty,during the Han Dynasty up“言意之辩”of the Metaphysics,The study were som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for that all thinking of the philosophers on this issue .Form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to Modern, the relationship of word and meaning is no longer the focus of the crowd. If we said before the Tang Dynasty, Pre-Qin was the shouting time, Han and Wei were the development and perfection, precisely after such a long speculative , Chinese Literature character——"意在言外" was finally in the basic shape before the Tang Dynasty. That Tang Dynasty became the Kingdom of the world-famous poem actually was inseparable the conception of meaning of the formers
     Form the pre-Qin, These categories of Word and meaning, fathers intended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d meaning ,the founding was through literary, aesthetic creation theory, methodology, and appreciation and many other areas. Chinese traditional literature is largely affect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word meaning theory, and creating a unique endoplasmic Chinese literature.
     Therefore, the thesis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parts :
     Chapter one: the Source of“The concept of word and meaning”.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that the problem of Word and Meaning was appeared in Spring and Autumn form Political, economic, ideological basis, Nominalism ,Realis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haracters .
     Chapter two: the Occurrence of“The concept of word and meaning”. Put various theories in order, at the same time, Summarize the content and features, Analyze the impact of various theories.
     Chapter three : the development of“The concept of word and meaning”. Investig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presentation of word and meaning theory and the literary expression ( han fu) In the period of the Unity Han Dynasty prospect of "Domination of Confucianism"
     Chapter four: the improvement of“The concept of word and meaning”. In the context of“言意之辩”, analyze the impact on Literary Theory and Literary Creation of Wang Bi Linguistic Thoughts that the subjects were“得意忘言”and“得象忘言”.
     Further discourses: the comparison of“The concept of word and meaning”. By comparing, We could further understand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word meaning that developed form the Pre-Qin, and that the influence on the literature before Tang Dynasty and the whole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 concept of word and meaning”of the Ancient China had enter into its splendid harvest ,after experiencing the confusion and exploration stage. It formed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Chinese literature and world literature, and also completed its own form of theory and the theoretical value of the building
引文
①[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11页。
    ②徐友渔、周国平:《语言与哲学》,北京三联书店,1996页,第236页。
    ③[德]施莱尔马赫:《解释学方法论》,转引自金惠敏《在言词与意义之间》,《文艺研究》,2002(5)。
    ④孟庆丽:《试论先秦时期中国古代言意观的建构和“言意之辨”的滥觞》[D]:博士学位论(2001)。
    ⑤孟庆丽:《试论先秦时期中国古代言意观的建构和“言意之辨”的滥觞》[D]:博士学位论(2001)。
    ⑥宋徽宗赵佶出题考画家的题目。
    ⑦[唐]韦应物:《滁洲西涧》。
    
    
    ①[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隐秀》。
    ②[唐]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
    ③[宋]欧阳修:《六一诗话》引梅尧臣语。
    ①[俄]高尔基:《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A ],论文学[C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第321页。
    
    ①[清]阮元:《学经室一集》卷五《与郝兰皋论尔雅书》。
    ②[晋]欧阳建:《言尽意论》。
    ①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年。
    ②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通史·先秦两汉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213页。
    
    ①《论语·雍也》。
    ②《论语·卫灵公》。
    ③《孟子·万章上》。
    ④《荀子·正名》。
    ⑤《老子》第41章、第56章。
    ⑥《庄子·秋水》。
    ①《汉书·艺文志》。
    ②《墨子·非命上》。
    ③《公孙龙子·名实论》。
    ④《韩非子·奸劫》。
    ⑤《国语·郑语》。
    ⑥《孟子·公孙丑上》。
    ⑦《老子》第25章。
    ⑧《老子》第55章。
    ①《庄子·则阳》。
    ②《论语·学而》。
    ③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66页。
    ④《墨子·经说上》。
    ⑤《论语·子路》。
    ⑥《老子》第1章。
    
    ①朱自清:《经典常谈·诗经》,《朱自清选集》(第二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25-26页。
    ②严火其:《论语言在思维中发挥作用的机制》[J],《南京大学学报》,1993(3)。
    ①[宋]朱熹:《论语集注》(卷一)。
    ①[德]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8页。
    ①《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②张少康、刘三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6页。
    ③朱立元:《先秦儒家的言意观初探》[J],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史,1994(9)。
    ④《论语·颜渊》。
    ①《论语·宪问》。
    ②《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③《论语·子张》。
    ④《论语·季氏》《论语·阳货》。
    ⑤《论语·阳货》。
    ⑥《论语·子路》。
    ⑦《论语·尧曰》。
    ①《论语·卫灵公》。
    ②《论语·先进》。
    ③《论语·公冶长》。
    ④《论语·八佾》。
    ⑤《论语·卫灵公》。
    ⑥《论语·公冶长》。
    ⑦《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⑧《论语·雍也》。
    ⑨《论语·颜渊》。
    ①《论语·雍也》。
    ②《论语·宪问》。
    ③《论语·子路》。
    ④《论语·里仁》。
    ⑤《论语·为政》。
    ⑥《论语·宪问》。
    ⑦《论语·公冶长》。
    ⑧《论语·卫灵公》。
    ⑨《论语·八佾》。
    ①《论语·学而》。
    ②《论语·为政》。
    ③《论语·子张》。
    ④《论语·学而》。
    ⑤《论语·卫灵公》。
    ⑥《论语·学而》。
    ⑦《论语·卫灵公》。
    ⑧《论语·雍也》。
    ①《论语·子罕》。
    ②《论语·颜渊》。
    ③《论语·卫灵公》。
    ④《论语·季氏》。
    ⑤《论语·乡党》。
    ⑥《论语·颜渊》。
    ⑦《论语·子路》。
    ⑧《论语·阳货》。
    ⑨《论语·颜渊》。
    
    
    ①《论语·公冶长》。
    ②《论语·述而》。
    ③《论语·阳货》。
    ④《论语·先进》。
    ①《孟子·告子下》。
    ②《孟子·公孙丑上》。
    ③《孟子·公孙丑上》。
    ④张少康、刘三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48页。
    ⑤《孟子·离娄下》。
    ⑥《孟子·尽心下》。
    ①[汉]赵岐:《孟子章句》。
    ②《孟子·公孙丑上》。
    ③《孟子·万章上》。
    ④《孟子·尽心下》。
    ⑤《孟子·万章上》。
    ①《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②《孟子·万章上》。
    ③《孟子·告子下》。
    ④《孟子·万章下》。
    ⑤王国维:《玉谿生诗年谱会笺序》,转引自周光庆《中国古典解释学导论》,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328页。
    ⑥《庄子·秋水》。
    ①《荀子·非相》。
    ②《荀子·不苟》。
    ③《荀子·正名》。
    ④同上。
    ⑤同上。
    ⑥同上。
    ⑦《荀子·正名》
    ⑧同上。
    ⑨《荀子·正名》。
    ⑩《荀子·正名》。
    ①《荀子·性恶》。
    ②《荀子·正名》。
    ③同上。
    ④《荀子·劝学》。
    ⑤《荀子·正名》。
    ①《老子》第1章。
    ②《老子》第25章。
    ③冯友兰:《中国哲学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18页。
    ④《老子》第21章。
    ⑤《老子》第14章。
    ⑥《老子》第25章。
    ①[魏]王弼:《老子注·第一章》。
    ②转引自列宁《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一书摘要》,《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
    ③高楠:《中国古代艺术的文化学阐释》[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31页。
    ④[奥]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97页。
    ⑤《老子》第42章。
    ①《老子》第16章。
    ②《老子》第10章。
    ③屈原:《远游》。
    ④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81页。
    ⑤《老子》第41章、第56章、第2章。
    ⑥《老子》第17章
    ①[元]吴澄:《道德真经注》。
    ②《老子》第27章。
    ③《老子》第12章。
    ④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67页。
    ⑤《老子》第81章。
    ⑥[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情采》。
    ⑦[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情采》。
    ⑧朱立元、王文英:《试论庄子的言意观》[J]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史1995(4)。
    ①鲁迅:《汉文学史纲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17页。
    ②《老子》第25章。
    ③《老子》第62章。
    ④《庄子·大宗师》。
    ⑤《庄子·天地》。
    ⑥《庄子·在宥》。
    ⑦《庄子·天地》。
    ⑧《庄子·在宥》。
    ⑨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15页。
    
    
    ①《庄子·则阳》。
    ②《庄子·齐物论》。
    ③《庄子·大地》。
    ④《庄子·秋水》。
    ⑤《庄子·知北游》。
    ⑥《庄子·知北游》。
    
    ①《庄子·齐物论》。
    ②《庄子·齐物论》。
    ③《老子》第16章。
    ④《庄子·天道》
    ⑤朱立元、王文英:《试论庄子的言意观》[J],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史1995 (4)。
    ①《庄子·寓言》。
    ②张默生:《庄子新释》上册,台北:台北时代书局,1974年,第14页。
    ③《庄子·知北游》。
    ④《庄子·天下》。
    
    
    ①《庄子·外物》。
    ②《庄子·知北游》。
    ①《庄子·大宗师》。
    ②李泽厚、刘纲纪著:《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61页。
    ③[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隐秀》。
    ④转引自阿古森·古留加《康德传》,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92页。
    
    ①《墨子·非乐上》。
    ②《墨子·非乐上》。
    ③《墨子·天志中》。
    ④朱怀江:《墨子实用主义美学的内核及其价值》,中华文化研究,1996年秋。
    ⑤《墨子·非命上》。
    ⑥《墨子·小取》。
    
    ①《墨子·经上》。
    ②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通史·先秦两汉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234页。
    ③《墨子·非命中》。
    ④《墨子·贵义》。
    ⑤《墨子·非命上》。
    ⑥《墨子·修身》。
    
    
    ①《墨子·贵义》。
    ②《墨子·耕柱》。
    ③《墨子·小取》。
    
    ①《墨子·小取》。
    ②郑文辉:《欧美逻辑学史(形而上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77-79页。
    ③《墨子·贵义》。
    ④《墨子·鲁问》。
    ⑤《墨子·大取》。
    ⑥《管子·任法》。
    
    
    ①《商君书·画策》。
    ②《韩非子·用人》。
    ③《管子·任法》。
    ④《商君书·说民》。
    ⑤《商君书·农战》。
    ⑥同上。
    ⑦《商君书·定分》。
    ⑧《商君书·定分》。
    
    ①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卷》[M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370页。
    ②《韩非子·五蠹》。
    ③《韩非子·五蠹》。
    ④《韩非子·二柄》。
    ⑤《韩非子·解老》。
    ⑥《韩非子·奸劫》。
    ①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9年,第380页。
    ②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370页。
    ③《韩非子·问辩》。
    ④《韩非子·八说》。
    ⑤《韩非子·五蠹》。
    ⑥《韩非子·难言》。
    ⑦《韩非子·说难》。
    ①许抗生:《先秦名家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3—14页。
    ②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00页。
    ③《庄子·天下》。
    ④[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
    ①许抗生:《先秦名家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1页。
    ②许抗生:《先秦名家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6页。
    ③《公孙龙子·白马论》。
    ①《公孙龙子·坚白论》。
    ②同上。
    ③黄克剑:《先秦名家琦辞辨微》[J],福州:《东南学术》,2001 (1)
    ④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47页。
    ⑤许抗生:《先秦名家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54页。
    ⑥《公孙龙子·指物论》。
    ⑦《公孙龙子·指物论》。
    ⑧《公孙龙子·坚白论》。
    ⑨《公孙龙子·指物论》。
    
    
    ①同上。
    ②《公孙龙子·名实论》。
    ③《公孙龙子·名实论》。
    ④《公孙龙子·名实论》。
    ⑤《公孙龙子·名实论》。
    
    ①刘利民:《纯语言性反思与分析理性思想的端倪》[J],哈尔滨:《外语学刊》,2007(1)
    ②许抗生:《先秦名家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5页。
    ①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5页。
    ①《周易·系辞上》。
    ②《周易·系辞上》。
    ③[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第571页。
    ④《周易·乾卦》。
    ⑤《周易·系辞上》。
    ⑥《周易·系辞上》。
    ①《周易·系辞上》。
    ②《周易·系辞下》。
    ③《周易·系辞上》。
    ④[宋]杨万里:《诚斋易传·系辞》。
    ⑤《周易·系辞上》。
    ⑥《周易·系辞上》。
    ⑦《老子》第14章。
    ⑧《周易·系辞下》。
    
    ①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90页。
    ②钱钟书:《管锥篇》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39页。
    ③王振复:《周易的美学智慧》[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20页。
    ①《论语·乡党》。
    ②《论语·尧曰》。
    ③《论语·公冶长》、《论语·学而》、《论语·子张》。
    ④《庄子·齐物论》。
    ⑤《庄子·人间世》。
    ⑥《韩非子·问辩》。
    ⑦《论语·八佾》、《论语·述而》。
    ①《墨子·小取》。
    ②鲁迅:《汉文学史纲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17页。
    ③《论语·卫灵公》。
    ④《论语·子张》。
    ⑤《史记·孟荀列传》。
    ⑥《礼记·曲礼》。
    ⑦《荀子·非相》。
    ⑧《韩非子·难二》。
    ①《孟子·离娄上》。
    ②《孟子·公孙丑上》。
    ③《庄子·齐物论》。
    ④《庄子·大宗师》。
    ⑤《论语·述而》。
    ⑥《论语·学而》、《论语·为政》、《论语·子张》。
    ⑦《老子》第2章、第45章、第53章。
    ⑧《墨子·修身》。
    ⑨《商君书·农战》。
    ⑩《周易·上经》。
    11《老子》第81章。
    12《庄子·天道》。
    13《墨子·修身》。
    14《商君书·农战》。
    ①《商君书·说民》。
    ②《韩非子·解老》。
    ③《韩非子·亡征》。
    ④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通史·先秦两汉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6页。
    ⑤《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①《庄子·人间世》。
    ②《论语·先进》。
    ③M. Heidegger , Poetry , Language , Thought , Harper andRow , 1971:189 ,132
    ①《论语·季氏》。
    ②《墨经说上》。
    ③《荀子·非十二子》。
    ④《论语·阳货》、《论语·述而》。
    ⑤刁生虎:《隐喻与象征——以<周易>为中心的探寻》[J],西宁: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⑥Geoge Lakoff and Mark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年,第1页。
    ①季广茂:《隐喻理论与文学传统》[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16页。
    ②[德]黑格尔:《美学·第二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26-127页。
    ③《商书·盘庚上》。
    ④《论语·雍也》。
    ⑤[美]克林思·布鲁克斯:《形式主义批评家》[M],龚文庠译,“新批评”文集,赵毅衡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487页。
    ①《论语·子路》。
    ②《论语·阳货》。
    ③顾颉刚:《〈诗经〉在春秋战国间的地位》[J],《古史辨》第三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64页。
    ④朱自清:《经曲常谈·诗经》,朱自清选集,第二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25-26页。
    ⑤《诗经·邶风·匏有苦叶》。
    
    ①《春秋左传·襄公十四年》。
    ②[美]明恩溥:《中国人的素质》[M],秦悦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17页。
    ③[美]明恩溥:《中国人的素质》[M],秦悦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37页
    ④[法]弗朗索瓦·于连:《迂回与进入》[M],杜小真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171页
    ①杨乃乔:《悖立与整合—东方儒道诗学与西方诗学的本体论、语言论比较》[M],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8年,第668页。
    ②[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比兴》。
    ③[宋]朱熹:《诗集传》。
    ④叶嘉莹:《中国词学的现代观》[M],长沙:岳麓书社,1990年,第89页。
    ⑤[清]叶燮:《原诗·内篇》。
    
    ①[汉]王逸:《楚辞章句》。
    ②[汉]王逸:《楚辞章句》。
    ③[汉]王逸:《楚辞章句》。
    ④[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比兴》。
    ⑤季广茂:《隐喻理论与文学传统》[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80页
    ①袁济喜:《论“兴”的审美意义》,[J]《文学遗产》,2002(2)
    ②饶龙隼:《先秦诸子与中国文学》,中国学术与中国文学研究丛书,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129页。
    ③林骧华:《西方文学批评术语辞典》,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483页。
    ④公木:《先秦寓言概论》,齐鲁书社,1984年,第16页。
    ⑤陈蒲清:《中国古代寓言史》(增订本)[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
    ①《老子》第21章。
    ②饶龙隼:《先秦诸子与中国文学》[M],中国学术与中国文学研究丛书,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205页。
    ③[意]维柯:《新科学》[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180页。
    ④《庄子·达生》。
    ①《墨子·鲁问》。
    ②季广茂:《隐喻理论与文学传统》[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72页。
    ③[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引郭嵩焘注“象罔”。
    ④王树人:《象思维与原创性论纲》[J],《哲学研究》,2005(3)。
    ①陈良运:《周易与中国文学》[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111页。
    ②蒋凡、李笑野:《周易要义》[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年,第48页。
    ③钱钟书:《管锥篇》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1-12页。
    ④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72页。
    ①《周易·系辞下》。
    ②《周易·系辞上》。
    ③《周易·系辞上》。
    ④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89页。
    ⑤刘纲纪:《周易美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280页。
    ⑥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81页。
    ①《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②李泽厚:《华夏美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66页。
    ③《论语·阳货》。
    ④《论语·季氏》。
    ⑤袁行霈编:《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4页。
    
    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10页。
    ②《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③[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
    ①《庄子·北冥有鱼》。
    ②《庄子·逍遥游》。
    ③李泽厚:《华夏美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66页。
    ④《庄子·天下》。
    ⑤《庄子·天下》。
    ⑥鲁迅:《汉文学史纲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17页。
    ⑦陈良运:《周易与中国文学》[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97页。
    ①转引自张隆溪《道与逻格斯》[M],冯川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09页。
    ①徐复观:《两汉思想史》(自序)[M],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②[南朝·宋]裴骃:《史记·秦始皇本纪·集解》引“徐广曰”。
    ③徐复观:《两汉思想史·贾谊思想的再发现》(二)[M],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8页。
    ④[汉]班固:《汉书·地理志》.。
    ①张岂之:《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50页。
    ②廖群、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第239页。
    ③[汉]张衡:《西京赋》。
    ④《墨子·尚同下》。
    ⑤《资治通鉴》卷三。
    ⑥《荀子·王霸》。
    ⑦《韩非子·扬权》。
    ⑧[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①[汉]陆贾:《新语·道基》。
    ②廖群、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第257页。
    ③[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④同上。
    ⑤[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⑥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二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44页。
    ①[清]皮锡瑞:《经学历史》。
    ②董运庭:《传统经学的现代诠释》[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页。
    ③刘松来:《西汉经学与中国文学》[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292页。
    ④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上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53页。
    ⑤[汉]班固:《汉书·儒林传》。
    ⑥[汉]扬雄:《法言·问神》。
    ①参见何乐士《〈史记〉语法特点研究》,转引自刘刚《关于先秦两汉文学与语言文字关系的几点思考》[J],《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2006年。
    ②王凤阳:《汉字学》[M] ,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第547页。
    ①王凤阳:《汉字学》[M] ,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第547页。
    ②王凤阳:《汉字学》[M] ,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第531页。
    ③[汉]班固:《汉书·艺文志》。
    ④臧克和:《中国文字与儒学思想》[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1—12页。
    ⑤虽有新理解,但实际上在经学的掌控之下,此时的言意观相比于先秦诸子争论与思考是一种倒退。
    
    ①徐复观:《两汉思想史》(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70页。
    ②同上。
    ③[汉]扬雄:《法言·问神》。
    ④[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文心雕龙·诠赋》。
    ①[汉]班固:《汉书·扬雄传》。
    ②徐复观:《两汉思想史》(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94页。
    ③徐复观:《两汉思想史》(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18页。
    ④王春淑:《扬雄著述考略》[J],重庆: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
    ⑤[汉]扬雄:《法言·学行》。
    ⑥[汉]扬雄:《法言·吾子》。
    ⑦[汉]班固:《汉书·扬雄传》。
    ⑧[汉]王充:《论衡·超奇》。
    ⑨[汉]扬雄:《法言·问神》。
    ⑩[汉]扬雄:《法言·问神》。
    11[汉]扬雄:《法言·修身》。
    ①[汉]扬雄:《法言·问神》。
    ②同上。
    ③徐复观:《两汉思想史》(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12页。
    ④徐复观:《两汉思想史》(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12-313页。
    ⑤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先秦两汉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540-541页。
    ⑥[汉]扬雄:《法言·先知》。
    ⑦[汉]扬雄:《法言·五百》。
    ①[汉]扬雄:《法言·问神》。
    ②[汉]扬雄:《法言·吾子》。
    ③[汉]扬雄:《法言·君子》。
    ④[汉]扬雄:《法言·吾子》、《解难》、《法言·寡见》。
    ⑤[汉]班固:《汉书·扬雄传》。
    ⑥[汉]扬雄:《法言·先知》。
    ①[汉]扬雄:《法言·君子》。
    ②鲁迅:《看镜有感》,《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206页。
    ③廖群、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第256页。
    ④许结:《汉代文学思想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0年,第128页。
    
    ①廖群、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第270页。
    ②[汉]扬雄:《太玄经·饰》。
    ①[汉]司马相如:《西京杂记》。
    ②李泽厚:《美的历程》[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75页。
    ③鲁迅:《汉文学史纲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57页。
    ④郑临川:《闻一多论古典文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4年,第65页。
    ⑤姜书阁:《骈文史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221页。
    ⑥廖群、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第271页。
    ①同上。
    ②[汉]司马相如:《子虚赋》。
    ③[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
    ④[南朝·梁]钟嵘:《诗品序》。
    ⑤[宋]朱熹:《诗集传》。
    
    ①[晋]挚虞:《文章流别论》。
    ②李泽厚:《美的历程》[M] ,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79 ,73– 81页。
    ③[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第54页。
    ④卢盛江:《魏晋玄学与中国文学》[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438页。
    
    ①翦伯赞:《秦汉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518页。
    ②陶秋英:《汉赋之史的研究·序》[M],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0年。
    ③[汉]司马相如:《上林赋》。
    ①[汉]班固:《东都赋》。
    ②[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149页。
    ③鲁迅:《汉文学史纲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3页。
    ④[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
    ⑤[汉]枚乘:《七发》。
    
    ①[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
    ②[汉]司马相如:《上林赋》。
    ③[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夸饰》。
    ④王汝成:《文学语言中介论》[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83页。
    ①谭好哲、程相占主编:《现代视野中的文艺美学基本问题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第151页。
    ②朱一清:《略论汉赋的思想内容》[J],《安徽大学学报》,1981(4)。
    
    
    ①[汉]班固:《白虎通义·谏诤》。
    ②同上。
    ③[汉]班固:《两都赋序》。
    
    
    ①[汉]司马相如:《上林赋》。
    ②[汉]张衡:《西京赋》。
    ①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美学与意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83页。
    ①贺昌群:《魏晋清谈思想初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7页。
    ②贺昌群:《魏晋清谈思想初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7页。
    ③贺昌群:《魏晋清谈思想初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30页。
    ④[汉]曹操:《论吏士行能令》。
    ⑤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言意之辨》》[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0页。
    ⑥[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郭太传》。
    ⑦[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融传》。
    ⑧[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荀韩钟陈列传》。
    ⑨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魏晋玄学与文学理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85页。
    ⑩[汉]刘安:《淮南子》。
    11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言意之辨》[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1页。
    1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86页。
    ①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言意之辨》[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1页。
    ②[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许劭传》。
    ③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95-96页。
    ④同上。
    ⑤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言意之辨》[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0页。
    ⑥[唐]欧阳询:《艺文类聚·言语》。
    ⑦[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郑玄传》。
    ①贺昌群:《魏晋清谈思想初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27页。
    ②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魏晋玄学与文学理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79页。。
    ③[唐]房玄龄等:《晋书·阮籍传》。
    ④同上。
    ⑤同上。
    ⑥《列子·天瑞》张湛注引何晏《道论》。
    ⑦[唐]房玄龄等:《晋书·王戎传从弟衍附传》。
    ①[魏]阮籍:《大人先生传》。
    ②[魏]嵇康:《养生论》。
    ③[晋]郭象:《庄子·齐物论注》。
    ④[晋]郭象:《庄子·大宗师注》。
    ⑤[魏]王弼:《老子注·三十八章》。
    ⑥[魏]嵇康:《释私论》。
    ⑦[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①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言意之辨》[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0页。
    ②[晋]郭象:《庄子·山水注》。
    ③[晋]郭象:《庄子·人间世注》。
    ①刘大杰:《魏晋思想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8页。
    ②[晋]僧肇:《不真空论》。
    ③[晋]道安:《性空论》。
    ④“般若”是梵文Prajna的音译,意为智或智能。
    ⑤[晋]僧肇:《般若无知论》。
    ⑥[晋]僧肇:《般若无知论》。
    
    ①[晋]僧肇:《涅槃无名论》。
    ②刘大杰:《魏晋思想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56页。
    
    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②程湘清:《魏晋南北朝汉语研究》[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107页。
    ③[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
    ④胡朴安:《中国文字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88页。
    
    ①[南朝·宋]裴松之:《三国志·魏书·钟会传》注引何劭《王弼传》。
    ②[唐]房玄龄等:《晋书·王衍传》。
    ③[魏]王弼:《老子注·四十四章》。
    ①[魏]王弼:《老子微指略例》。
    ②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魏晋玄学流别略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40页。
    ③[魏]王弼:《周易注》。
    ④[魏]王弼:《老子注·六十章》。
    ①[魏]王弼:《周易略例·明象》。
    ①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言意之辨》[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0页。
    ①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魏晋玄学和文学理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82页。
    ②袁济喜:《六朝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20页。
    ③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魏晋玄学和文学理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91页。
    ④[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含蓄》。
    ⑤胡海:《王弼玄学的人文智慧》[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64页。
    ①[美]丁·刘若愚:《中国的文学理论》[M],赵帆声译,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0页。
    ②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魏晋玄学与文学理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92页。
    ③张海明:《玄妙之境》[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05页。
    ④张海明:《玄妙之境》[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06页。
    ①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11页。
    ②[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
    ③周裕锴:《中国禅宗与诗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48页。
    ④[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物色》。
    ①[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隐秀》。
    ②同上。
    ③[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④[晋]陆机:《文赋》。
    ①[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物色》。
    ②[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
    ③[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夸饰》。
    ④同上。
    ⑤[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⑥[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征圣》。
    ⑦[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宗经》。
    ⑧[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定势》。
    ⑨[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风骨》。
    ⑩[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11[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隐秀》。
    ①[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通变》。
    ②[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③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386页。
    ④[德]海德格尔:《艺术的起源》[M],《海德格尔全集》(第五卷) , 1977年,第32页。
    ⑤[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⑥[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①[宋]佚名:《漫斋语录》。
    ②[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含蓄》。
    ③[明]陆时雍:《诗镜总论》。
    ④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9年,第109页。
    ①Chen Shou-yi , Chinese L iterature : A Histonical Int roduction, New York : Ronald Press Company , 1961:164。
    ②[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
    ③[南朝]钟嵘:《诗品》。
    ④[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 ,刘象愚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4年,第203页。
    ⑤[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 ,刘象愚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4年,第204页。
    ⑥[南朝·梁]钟嵘:《诗品》。
    ①[南朝·梁]钟嵘:《诗品》。
    ②[德]沃尔夫冈·伊瑟尔:《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M] .金元浦、周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32页。
    ③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50页。
    ④[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
    ⑤[魏]嵇康:《述志诗》其一。
    ⑥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8页。
    ⑦[魏]嵇康:《赠兄秀才入军》其十四。
    ⑧[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隐秀》。
    ①[清]王士祯:《古夫于亭杂录》。
    ②陈顺智:《东晋玄言诗派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08页。
    ③冯友兰:《人生哲学》[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 7页。
    ④[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⑤[晋]陶渊明:《饮酒》其五。
    ⑥[晋]陶渊明:《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序》。
    ⑦[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
    ⑧袁行霈:《陶渊明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59页。
    ①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全集(第三卷)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537页。
    ②梁宗岱:《诗与真·诗与真二集》[M ],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 1984年,第70页。
    ③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M ],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43页。.
    ④[宋]施德操:《北窗炙辗录》。
    
    ①葛晓音:《山水田园诗派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74页。
    ②[晋]陶渊明:《饮酒其五》。
    
    ①王国维:《人间词话》[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第61页。
    ②[南朝·梁]钟嵘:《诗品》。
    ①[法]雅克·德里达.《论文字学》[M],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1976年,第99页。
    ②汪子嵩等:《残篇》第一百十二。
    ③[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 ],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第37页。
    ④[德]加达默尔:《人和语言》[A ],戴维·E·林格,哲学解释学[ C ],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60页。
    ①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第9卷[M],第52、53节(最早将句子分成四种,即祈使式、疑问式、答复式、命令式,等等)
    ①[美]苏姗·朗格:《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6页。
    ①[德]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M ],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年,第90页。
    ②[瑞]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57页。
    ③[奥]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49页。
    
    ①[宋]赜藏主编:《古尊宿语录》(卷二)
    ②[法]谢和耐:《中国和基督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356页。
    
    ①褚孝泉:《语言哲学——从语言到思想》[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1年,第91页。
    ②[希]柏拉图:《柏拉图全集》[C]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年,第199– 200页。
    ③[希]亚理斯多德:《诗学》[M],陈中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年,第127页。
    
    ①[希]亚里斯多德:《修辞学》[M] ,罗念生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第160– 162页。
    ②李家骧:《中西文化源流纵横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第226页。
    ①[德]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97页。
    
    ①《老子》第21章。
    ②[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卷十《荀彧传》注引何劭《荀粲传》
    ③曹虹:《言意之辨与辞赋创作》[J],《文学遗产》,2004(4)
    ①饶子:《中西比较文艺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309页。
    1. [清]孙诒让.墨子闲诂[M].[M].北京:中华书局.1954.
    2.高亨.老子正诂[M].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
    3.谭戒甫.公孙龙子形名发微[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4.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5. [汉]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6.陈奇猷.韩非子集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7. [汉]王充.论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8.高亨.商君书注译[M].北京:中华书局,1974.
    9. [清]刘熙载.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0.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1.楼宇烈.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2.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 1982.
    13. [宋]严羽.沧浪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4. [宋]朱熹.论语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5. [晋]萧统.文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6. [清]王先谦.荀子集解[M].(《诸子集成》本),上海:上海书店,1986.
    17. [清]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8. [清]孙诒让.周礼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9.石一参.管子今诠[M].北京:中国书店,1988.
    20.王先谦.庄子集解[M].成都:成都古籍书店,1988.
    21. [晋]钟嵘.诗品[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
    22.周振甫.周易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1.
    23.钱穆.惠施公孙龙[M].上海:上海书店,1992.
    24. [清]孙希旦.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8.
    25.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26.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
    1.朱自清.诗言志辨[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
    2.鲁迅.汉文学史纲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3.宗白华.美学散步[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4.钱钟书.谈艺录[M] .北京:中华书局,1984.
    5.许抗生.先秦名家研究[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6.钱钟书.管锥编[M].北京:中华书局, 1986.
    7.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8.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美学与意境[C]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9.程湘清.魏晋南北朝汉语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
    10.王凤阳.汉字学[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
    11.吴龙辉.墨子白话今译[M].北京:中国书店,1992.
    12.刘纲纪.周易美学[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13.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14.张少康、刘三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5.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通史[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16.陈蒲清.中国古代寓言史(增订本)[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
    17.张海明.玄妙之境[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8.金春峰.汉代思想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19.王葆玹.王弼评传——玄学之祖[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
    20.尹黎云.汉字字源系统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1.杨乃乔.悖立与整合——东方儒道诗学与西方诗学的本体论、语言论比较[M] .长春: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8.
    22.袁行霈编.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3.刘大杰.魏晋思想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4.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下)[M]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25.陈良运.周易与中国文学[M]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
    26.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7.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二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28.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29.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30.贺昌群.魏晋清谈思想初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2.朱立元.美的感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4.古风.意境探微[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1.
    35.徐复观.两汉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6.马积高.历代辞赋研究史料概述[M].北京:中华书局,2001.
    37.季广茂.隐喻理论与文学传统[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8.邓文彬.中国古代语言学史[M].成都:巴蜀书社,2002.
    39.唐翼明.魏晋清谈[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40.卢盛江.魏晋玄学与文学[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
    41.杨适.古希腊哲学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2.朱自清.经典常谈[M].北京:中华书局, 2003.
    43.林剑鸣.秦汉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4.康中乾.有无之辨—魏晋玄学本体思想再解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5.陈嘉映.语言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6.张立文.和合哲学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7.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4.
    48.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
    49.王国维.人间词话[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
    50.皮元珍.玄学与魏晋文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51.蔡镇楚.中国文学批评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5 .
    52.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53.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54.李家骧.中西文化源流纵横论[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55.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56.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7.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58.沈立岩.先秦语言活动之形态、观念及其文学意义[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59.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60.朱谦之.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61.胡海.王弼玄学的人文智慧[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62.廖群、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
    63.李志强.先秦和古希腊语言观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
    64.刘凤泉.中国早期文学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8.
    65.李志强.先秦和古希腊语言观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
    66.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M].(修订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1.[古希腊]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2.[俄]普列汉诺夫.论艺术[M] .曹葆华译,北京:三联书店,1974.
    3.[法]雅克·德里达.论文字学[M] .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1976.
    4.[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M] .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5. [瑞]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 .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6.[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 .刘象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
    7.[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 .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8.[意]维柯.新科学[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9. [美]丁·刘若愚.中国的文学理论[M].赵帆声译,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6.
    10. [美]苏姗·朗格.情感与形式[M].刘大基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11.[德]伽达莫尔.真理与方法[M].王才勇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12.[英]珍妮特·沃尔夫.艺术的社会生产[M].董学文、王葵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1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修辞学[M].罗念生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
    14. [法]谢和耐.中国和基督教[M].耿升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5.[奥]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M].贺绍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6.[德]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17.[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8.[美]明恩溥.中国人的素质[M].秦悦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19.[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M] .刘北成,郭小凌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0.[法]福柯.词与物[M] .莫伟民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
    21.[奥]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 [M] .陈嘉映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2. [英]斯图尔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M].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23.[美]怀特海.思维方式[M].刘放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4.[法]保罗·利科.活的隐喻[M].汪家堂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2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1.刘魏荣.《公孙龙子》的语言逻辑和本体论思想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0.
    2.樊国基.墨家语言观的探究——兼论其言象符号意义的理想化[D] :[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1.
    3.王博.扬雄“法言”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1.
    4.单宏军.中西文艺理论差异溯源[D]:[硕士学位论文] .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01.
    5.张悦.诗与思之和谐交融——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意象思维[D]:[硕士学位论文],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1 .
    6.孟庆丽.试论先秦时期中国古代言意观的建构和“言意之辨”的滥觞[D]: [博士学位论文],苏州:苏州大学,2002.
    7.康卫国.扬雄的文学思想——以“因”“革”为中心[D]:[硕士学位论文],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3.
    8.张家梅.言意之辩与中国美学[D]: [博士学位论文],广州:暨南大学,2003.
    9.徐文英.论“得意忘言”哲学命题的美学转换[D] :[硕学位论文],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3.
    10.张慧.王弼言意之辨的探析[D]:[硕士学位论文] .成都:四川大学,2004.
    11.周生辉.论儒家文化对汉赋的影响.[D]:[硕士学位论文] .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4.
    12.苏婷.论诗意的文学语言[D]:[硕士学位论文] .合肥:安徽大学,2004.
    13.范爱贤.汉语言隐喻特质[D]:[博士学位论文] .济南:山东大学,2005.
    14.王栋.扬雄文论研究. [D] :[硕士学位论文]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5.
    1.朱一清.略论汉赋的思想内容[J] .安徽大学学报,1981(4).
    2.孙晓野.古汉语文学语言的语言性质[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0(3).
    3.李蹊.论汉赋结尾的审美意味[J] .社会科学辑刊,1991(1).
    4.严火其.论语言在思维中发挥作用的机制[J] .南京大学学报,1993(3).
    5.刘崇中.言意之辩与现象学文论的语言——文化论[J] .国外文学(季刊),1995(3).
    6.杨乃乔.经学与儒家诗学从语言论透视儒家在经典文本上的“立言”[J] .中国社会科学,1995(6).
    7.党大恩.论庄子的语言观及其文化影响[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
    8.蒋力余.先秦比兴鸟瞰[J] .湘潭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1).
    9.朱立元、王文英.试论庄子的言意观[J] .学术季刊(沪),1997(4).
    10.杨九诠.论汉大赋的空间世界.文学遗产[J],1997(1).
    11.余玫.从哲学到文学的困惑——由庄子言意观说起[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1).
    12.葛成民、郑明璋.论汉大赋中的想象[J].学术论坛,1998(3).
    13.王力坚.言意之辨与隐秀之象——论正始诗歌的意象表现特征[J].齐鲁学刊1998(5).
    14.修倜.“有言”之象与“无言”之美——“有无相生”论略[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7).
    15.贾奋然.《文心雕龙》“言意之辨”论[J] .中国文学研究,2000 (1).
    16.朱喆.儒、墨、道语言观比较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2000(2).
    17.张黔.中西语言观的差异与审美境界的生成. [J] .江海学刊,2001(4).
    18.纪秀生.从古代的“言意之辨”看语言的局限. [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3).
    19.胡晓薇,汉字与汉赋[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
    20.孟庆丽.庄子言意观辨析[J] .《社会科学辑刊》2002(5).
    21.徐文英.论“言意之辨”对六朝文论的影响[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3).
    22.牛军.简论“言意之辨”与中国古代文艺理论[J] .思想战线,2002(2).
    23.陈桐生.论先秦文化传统与汉代文人心态[J] .东方论坛,2002(1).
    24.曹胜高.汉赋“大美”的构成与渊源[J].韶关学院学报,2003(1).
    25.蒋振华.先秦文学思想中的言意关系述论[J] .中国文学研究,2003(4).
    26.马宝记.阮籍诗歌意象论[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3(6).
    27.黄奕霖.先秦的“言意之辩”[J] .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1).
    28.曹虹.言意之辨与辞赋创作[J] .文学遗产,2004(4).
    29.孟庆丽.韩非子以“用”为本的言意论[J] .社会科学辑刊,2004(4).
    30.张永刚.中国古代“言意论”的现代审视[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2).
    31.赵奎英.从儒家语言观看“文载道”与“诗言志”的歧异[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
    32.梁礼道.论玄学“言意之辩”的宗致及其对古代文论的全方位影响[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 (4).
    33.汪振军.中西美学视野中的言意观——以庄子和符号学为例[J].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5).
    34.向天渊.立象尽意:中国传统诗学中“言”的淡化与遮蔽[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 (2).
    35.张少康、笠征.刘勰《文心雕龙》和佛教思想的关系[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7).
    36.陈波.言意之辩:诠释与评论[J].江海学刊,2005(6).
    37.刁生虎.隐喻与象征—以《周易》为中心的探寻[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38.李茂民.“言意之辨”从哲学和玄学向诗学的转换——论刘勰的言意观[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4).
    39.林光化.论先秦哲学中的“言意之辨”及其本体论视野[J] .人文杂志,2006(3).
    40.邓程.中西方文论中言意观的区别[J] .东方论坛,2006(2).
    41.魏义霞.中西语言哲学的不同特征——兼论先秦语言哲学的盛行[J]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5.)
    42.王栋.试析扬雄的言意观[J]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1).
    43.张吉琳.中国古代“言意论”的发展对意境理论的影响[J] .社科纵横,2006(1).
    44.王寅.《易经》与认知语言学:语言体验观比较[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3).
    45.刁生虎.隐喻与比兴——以《诗经》为中心的探寻[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社版),2006(2).
    46.陈丽平.“讽谏”论遮蔽下的汉赋存在[J].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4).
    47.陈伯海.“言”与“意”——中国诗学的语言功能论[J] .文学遗产,2007(1).
    48.李艳.比较视野下重新审视中国文论话语中的言意之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7(2).
    49.周俊玲.论陶渊明诗鸟意象的艺术特色[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2).
    50.李艳.中西言意关系的比较研究[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9(1). 138
    1.Susan?S?Lanser,FictionsofAuthority,PekingUniversityPress,2002.
    2.ZhaoXianzhangedited,WesternFormalArt,ShanghaiPeoplePress,1998.
    3.Jan.M.Broekman,Strukturalismus,trans.LiYouzheng,ChinesePeopleUniversityPress,2003.
    4.RolandBarthes,ElementsdeSemiologie,trans.LiYouzheng,SanlianBookstore,1988.
    5.G·vico,Scienza Nuova,ChinesePeopleUniversityPress,1983
    6.Jacque Derrida,La Voix et le phénomène,Presses Univerditires de France,1967.
    7.Wittgenstein,Philosophische Untersuchungen, ShanghaiPeoplePress,2001
    8.Martin Heidegger,Unterwegs Zur Sprache,Zehnte Auflage,1993 .
    9. Geoge Lakoff and Mark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10.Aristotelite,Aristotelis Opera Edidit Academia Regia Borussia Volumen Secundum,Berolini ApudGergium Reimerum A.1831.
    11.M. Heidegger , Poetry , Language , Thought , Harper andRow , 197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