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退功臣而进文吏”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无论从历史学还是政治学看,刘秀“退功臣而进文吏”都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回顾前人关于刘秀“退功臣而进文吏”的研究,大多在探讨刘秀的治国方略时有所涉及,将刘秀“退功臣而进文吏”作为单独事件展开全面系统深入研究的并不多。东汉初年,刘秀采取“退功臣而进文吏”的统治方略,一方面保全了功臣,稳定了政局,另方面又使东汉政权在短短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实现了由武官执政到文官执政的转变,巩固了统治
     东汉初年功臣的形成。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纷争,军功爵制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并在秦和西汉初年达到兴盛,此后虽有衰弱,但两汉之际的战争再次为军功爵制提供了展现其价值的历史舞台。东汉建立后,刘秀按照军功爵制先后对功臣进行两次大规模的分封爵土,并通过其他一些物质赏赐和荣誉方面的恩宠与褒扬等。东汉初年,一个以功臣为主体,拥有强大的政治势力和经济基础,具有高等的社会地位和特权的新社会阶层——功臣阶层形成了。功臣把刘秀拥戴为皇帝,但随着功臣阶层权势的不断壮大,又对皇权产生了威胁。
     “退功臣”研究。以往的史家,以及有关史料,在对刘秀“退功臣而进文吏”的研究或论述中,往往认为刘秀“退功臣”中的功臣仅是指“云台二十八将”为代表的首要功臣。其实不然,东汉初年刘秀“退功臣”中的“功臣”是指东汉初年的所有军功人员,不仅仅包括“云台二十八将”为代表在中央机构任职的功臣,还包括州、郡、县行政机构的军功人员。东汉初年,刘秀在统治方略上着眼于东汉政权的长治久安,通过巩固军权、政权等一系列措施,历经三个阶段,最终成功的剥夺了军功人员的官职。
     “进文吏”研究。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在夏商周时代就已经出现,在春期战国时期有所发展,在秦代初具框架,在西汉武帝时初步形成。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有着重要的统治功能,它不仅有利于加强封建中央集权统治,而且有利于封建政权的行政管理和廉洁吏治。东汉建立后,刘秀“退功臣而进文吏”,从统治方略上来讲,就是为了巩固发展文官制度,以保证东汉政权的长治久安。东汉初年,刘秀引进的“文吏”包括儒生、文吏、儒法兼通之人。刘秀通过恢复巩固西汉以来的官员选拔制度,引进前朝旧臣,发展教育培养后备官员的方式,引进大量文官,不仅弥补了“退功臣”后出现的官职空缺,而且还较快地使东汉政权得以正常运行。刘秀“退功臣而进文吏”虽然对巩固发展文官制度,维护东汉政权的统治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留下了一些消极影响。
Liu Xiu's "dismissing meritorious military officials and introducing civilian officials" is an important object of study, no matt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y or politics. Looking back at the studies on Liu Xiu's "dismissing meritorious military officials and introducing civilian officials" by other scholars, most of them are involved in the discussion of Liu Xiu's strategy of ruling the country, but few of them take Liu Xiu's "dismissing meritorious military officials and introducing civilian officials" as a single event to study in a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way. In the early years of Eastern Han Dynasty, Liu Xiu's ruling strategy of "dismissing meritorious military officials and introducing civilian officials" not only helps to stabilize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by preserving the meritorious military officials but also avails the civilian officials to take the charge of Eastern Han's regime from the hand of the military officials in less than30years and thus to consolidate his rule.
     The forming of the meritorious military officials in the early Eastern Han Dynasty:with the vassal wars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s, the enfeoffment system based on military feats arose and reached its peak in Qin Dynasty and early Western Han Dynasty. After that, it started to wane, but the war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Dynasties provided this kind of enfeoffment system a history stage to demonstrate its value again.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Eastern Han Dynasty, Liu Xiu allocated territories to the meritorious military officials according to the enfeoffment system based on military feats and gave them rewards of both wealth and reputation. In the early years of Eastern Han Dynasty, the class of meritorious military officials formed who possessed strong political power and economic foundation and bore high social status and privileges, with the meritorious military officials as its main force. Although meritorious military officials supported Liu Xiu as the emperor, with the strengthening of power and influence of the class of meritorious military officials, they posed a threat to the imperial power anyway.
     The study of "dismissing the meritorious military officials ":the meritorious military officials in Liu Xiu's "dismissing the meritorious military officials" refers to the primary meritorious military officials represented by "Yuntai28Military Officials" only in the study or exposition about Liu Xiu's "dismissing meritorious military officials and introducing civilian officials" according to other historians and relating historical materials. However, the meritorious military officials in Liu Xiu's "dismissing the meritorious officials" refers to all the meritorious military officials in the levels of canton, prefecture and county, not just the meritorious military officials in central organization represented by "Yuntai28Military Officials". In the early years of Eastern Han Dynasty, focusing on the lasting political stability, Liu Xiu succeeded in depriving the titles of the meritorious military officials finally through three phases by means of a series of measures like consolidating military and political power and so on.
     The study of "dismissing meritorious military officials and introducing civilian officials":the system of civilian officials in ancient China had occurred in Xia-Shang-Zhou Period, kept developing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s, its frame began to take shape in Qin Dynasty and formed initially in Emperor Wu of Western Han Dynasty period. The system of civil officials has an important ruling function that it facilitates not only the centralization of feudal regime but also the administration of feudal regime and uncorrupted official management.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Eastern Han Dynas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uling strategy, Liu Xiu's "dismissing meritorious military officials and introducing civilian officials" aims to consolidate and develop the system of civilian officials and thus to ensure the long-term peace and order. In the early years of Eastern Han Dynasty, the "civilian officials" introduced by Liu Xiu include Confucian scholars, civilian officials and scholars excel in Confucianism and Legalists. By means of restoring the selection system since Western Han Dynasty and introducing the officials of the former dynasty and training reserve officials, Liu Xiu brought a large amount of civilian officials, which not only helps to fill the gap of "dismissing the meritorious military officials" but also avails the regime of Eastern Han Dynasty to come to run as soon as possible. However, Liu Xiu's "dismissing meritorious military officials and introducing civilian officials" leaves some positive impacts, although it facilitates the consolid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 of civilian officials and the maintenance of the regime of Eastern Han Dynasty.
引文
①《后汉书·马武传》[刘宋]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787页。版本下同。
    ②《后汉纪·后汉皇帝纪卷第七》周天游校注:《后汉纪校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76页。版本下同。
    ③ [梁]萧子显撰:《南齐书·陈显达传》,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494—495页。
    ①《史记·商君列传》[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30页。版本下同。
    ②《礼记集解·王制》[清]孙希旦著:《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09页。版本下同。
    ③《孟子·万章章句下》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35页。版本下同。
    ④[清]洪亮吉撰:《春秋左传诂·昭公二》,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76页。版本下同。
    ⑤《春秋左传诂·襄公二》第556页。
    ⑥《韩非子·二柄》[清]王先慎集解:《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0页。版本下同。
    ①《史记·晋世家》第1662页。
    ②《春秋左传诂·僖公二·僖公二十七年》第328页。
    ③《说苑·政理》[汉]刘向撰:《说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66页。
    ④《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第230页。
    ⑤[汉]刘向集录:《战国策·燕二·陈翠合齐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099页。版本下同。
    ⑥《史记·乐毅列传》第2429页。
    ⑦《史记·孟尝君列传》第2359页。
    ⑧《战国策·齐二·昭阳为楚伐魏》第355页。
    ⑨《战国策·赵一·秦王谓公子他》第619页。
    ⑩《史记·商君列传》第2230页。
    ?《史记·商君列传》第2230页。
    ?《商君书·错法》蒋礼鸿锥指:《商君书锥指》,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3页。版本下同。
    ?《韩非子·心度》第476页。
    ?《荀子·议兵》[清]王先谦集解:《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72页。版本下同。
    ①《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第2167页。
    ②《左传·襄公十一年》。在秦统一后的二十级军功爵制中,就有左庶长、右庶长、大庶长等名。
    ③《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汉]班固著:《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39-740页。版本下同。
    ④《商君书锥指·卷五·境内第十九》第115页。
    ⑤《商君书锥指·卷五·境内第十九》第119页。
    ⑥《商君书锥指·卷五·境内第十九》第118页。
    ⑦《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第736页。
    ⑧《韩非子·定法》第399页。
    ①《汉书·高帝纪》第78页。
    ②《汉书·樊哙传》第2067页。
    ③《汉书·夏侯婴传》第2077页。
    ④《汉书·高帝纪》第54--55页。
    ①在二十级军功爵制中,公乘为八级,所以八级一下的爵位都称为民爵,公乘以上则认为是高爵
    ②《潜研堂文集·卷三十四·再答袁简斋书》:[清]钱大听著:《嘉定钱大听全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583页。
    ③《汉书·食货志上》第1128页。
    ④《汉书·食货志上》第1135页。
    ⑤《汉书·武帝纪》第173页。
    ⑥《汉书·食货志下》第1159页。
    ⑦《汉书·王莽传上》第4089页。按照周代的五等爵制,公爵爵位最高,但当时由于王莽为汉安公,因此当时也就无人为公爵。
    ①《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上》第10页。
    ②《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上》第24页。
    ③《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上》第27页。刘秀并非最早引用火德说的人,在西汉成帝时就已经产生了火德说,火德制在西汉哀帝建平元年(公元前4年)取代了土德制。所谓“始正火德”,是针对新莽的土德“伪统”而言的,意为东汉始循西汉传统,以火德制为正统制度。
    ④《后汉书·百官五》第3630页。
    ①建武元年和建武二年的分封有许多是重复增封的。
    ②《东观汉记·世祖光武皇帝》[汉]班固等撰:《东观汉记》,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3页。版本下同。
    ③《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下》第62页。
    ④这三百六十五人包括封侯的功臣,和没有封侯的功臣,没有封侯的功臣也有可能获得其它高爵位。
    ⑤《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第743页。
    ⑥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59页。
    ⑦《东汉会要·王侯号》[宋]徐天麟撰:《东汉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52页,版本下同。
    ⑧《后汉书·丁鸿传》第1262页。
    ⑨《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第四》第527页。
    ①《后汉书·冯勤传》第909-910页。
    ②《后汉书·百官志五》第3630页。
    ③《后汉书·百官志五》第3631页。
    ①《后汉书·吴汉传》第679页。
    ②《东观汉记·帝纪一·世祖光武皇帝》第13页。
    ①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20一121页。
    ①《后汉书·百官志五》第3630-3631页。
    ②《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上》第26页。
    ①《后汉书·王梁传》第775页。
    ②《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上》第16页。
    ③《后汉书·冯勤传》第910页。
    ①《后汉书·彭宠传》第503页。
    ②《后汉纪·光武皇帝纪》第83页。
    ③《后汉书·李通传》第573页。
    ④《后汉书·窦融传》第798页。
    ⑤《后汉书·窦融传》第798页。
    ⑥《后汉书·寇恂传》第621页。
    ⑦《后汉书·冯异传》第639页。
    ⑧《后汉书·邓禹传》第599页。
    ⑨《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上》第15页。
    ⑩《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上》第15页。
    ①《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上》第21页。
    ②《后汉书·吴汉传》第678页。
    ③《后汉书·岑彭传》第655页。
    ④《资治通鉴·光武·建武五年》,[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1324—1325页。版本下同。
    ①《后汉纪·光武皇帝纪》第176页。
    ②《后汉书·冯异传》第646页。
    ③《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上》第62页。
    ①《后汉书·邓禹传》第599页。
    ②《后汉书·邓禹传》第600页。
    ③《后汉书·邓禹传》第600页。
    ④《后汉书·邓禹传》第600页。
    ⑤《后汉书·邓禹传》第602页。
    ①《后汉纪·光武皇帝纪》第177页。
    ②《后汉书·邓禹传》记载:“其后左右将军官罢,以特进奉朝请”;《东观汉记·邓禹传》记载“(刘秀)罢三公,右将军。官罢,以列侯就位,奉朝请。”由此可以知道邓禹被罢前卫右将军。根据正文中《贾复传》的记载也可以知道贾复为左将军。
    ①《后汉书·仲长统传》第1657页。
    ②《后汉书·吴汉传》第685页。
    ③《后汉书·刘隆传》第780页。
    ④《后汉书·马武传》第785页。
    ①吴汉在建武二年分封时食邑四县,建武十三年未更封和增封。
    ②《后汉书·贾复传》第666页。
    ③《后汉书·贾复传》第667页。
    ①《后汉书·刘玄传》第467页。
    ②《后汉书·冯异传》第647页。
    ③《东汉会要·赏赐》第377页。
    ④《汉书·荆燕吴传》第1910页。
    ①《后汉书·李忠传》第755页。
    ②《后汉书·朱祜传》第770页。
    ③《后汉书·冯异传》第649页。
    ④《后汉书·窦融传》第799页。
    ⑤《后汉书·邓晨传》第584页。
    ⑥《后汉书·郭伋传》第1093页。
    ⑦《后汉书·虞延传》第1152页。
    ⑧《后汉书·桓荣传》第1250页。
    ①《后汉书·刘般》第1304页。
    ②《后汉书·来歙传》第587页。
    ③《后汉书·冯异传》第649页。
    ④《后汉书·郭伋传》第1092页。
    ⑤《后汉书·郭伋传》第1093页。
    ⑥《后汉书·卓茂传》第871页。
    ⑦《后汉书·卓茂传》第871页。
    ⑧《后汉书·卓茂传》第872—873页。
    ①《后汉书·朱浮传》第1143页。
    ②《汉书·食货志上》第1127页。
    ③《后汉书·贾复传》第665页。
    ④《后汉书·舆服志》第3644页。
    ⑤《后汉书·舆服志》第3645页。
    ⑥《后汉书·马援传》第840页。
    ⑦《释名·释车》解释辎车,载辎重卧息其中之车也。《字林》解释辎,载衣物车,前后皆蔽,若今库车有邸曰辎,无邸曰耕,耕车有衣蔽,无后辕,其有后辕者,谓之辎也。
    ⑧《后汉书·马武传》第785页。
    ⑨《后汉书·窦融传》第804—805页。
    ⑩《后汉书·杜诗传》第1094页。
    ①《后汉书·百官志三》第3599页。
    ②《后汉书·杜诗传》第1094页。
    ③《后汉书·舆服志》第3652页。
    ④在汉代每郡分若干部,每部设一督邮,其基本职责就是代表太守周巡基层,随时察访县令长以下官吏的行为,发现罪错,立刻纠举。
    ⑤《后汉书·冯异传》第645页,注曰:具谓以宝玉装饰之。《东观汉记》作玉具剑。
    ⑥《廿二史札记·卷三·上尊养牛》[清]赵翼撰,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63页。版本下同。
    ⑦《陔余丛考·卷十六·大臣有罪多自杀》[清]赵翼著:《陔余丛考》,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303页。
    ⑧《后汉书·刘隆传》第781页。
    ①《后汉书·耿纯》第765页。
    ②《后汉书·窦融传》第803页。
    ③[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六·光武》第二十条,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66页。版本下同。
    ④《后汉书·马援传》第835页。
    ⑤《读通鉴论·卷六·光武》第三四,第178页。
    ⑥《后汉书·王常传》第580页。
    ⑦《后汉书·王常传》第581页。
    ⑧《后汉书·贾复传》第665页。
    ⑨《后汉书·贾复传》第665页。
    ①《后汉书·贾复传》第666页。
    ②《后汉书·鲍永传》第1022页。
    ③《后汉书·李通传》第576页。
    ④《汉书·楼护传》第3707页。
    ⑤《后汉书·王常传》第581页。
    ⑥《后汉书·岑彭传》第659页。
    ⑦《后汉书·吴汉传》第682页。
    ⑧《后汉书·冯异传》第645页。
    ①《后汉书·邓禹传》第602页。
    ②《后汉书·冯勤传》第911页。
    ③[元]马端临撰:《文献通考·卷五十九·职官考十三》,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537页。版本下同。
    ④《东汉会要·奉朝请》第261页。
    ⑤《后汉书·马武传》第787页。
    ⑥《后汉书·和帝纪》第171页。
    ⑦《后汉书·贾复传》第667页。
    ①《后汉书·邓禹传》第601—602页。
    ①《后汉书·朱浮传》第1140页。
    ②《后汉书·庞萌传》第496页。
    ③《后汉书·伏湛传》第894—895页。
    ①《后汉书·王梁传》第775页。
    ②《后汉书·邓禹传》第603页。
    ③《后汉书·邓禹传》第604页。
    ④《后汉书·盖延传》第687页。
    ⑤《后汉书·盖延传》第688页。
    ⑥《后汉书·吴汉传》第681页。
    ⑦《后汉书·吴汉传》第681—682页。
    ①《后汉书·马武传》第785页。
    ②《后汉书·公孙述传》第543页。
    ③《后汉书·杜诗传》第1094页。
    ④《后汉书·刘隆传》第781页。
    ⑤《后汉书·光武帝第一下》第66页。
    ⑥《后汉书·光武帝第一下》第66页。
    ⑦《后汉书·杜茂传》第777页。
    ⑧《后汉书·马武传》第785页。
    ①《后汉书·耿弇传》第707页。
    ②《后汉书·耿弇传》第713页。
    ③《后汉书·盖延传》第686页。
    ④《后汉书·盖延传》第689页。
    ⑤《后汉书·陈俊传》第690页。
    ⑥《后汉书·陈俊传》第691页。
    ⑦《后汉书·朱祜传》第769页。
    ⑧《后汉书·朱祜传》第771页。
    ①陈傅良著:《历代兵制·卷二》,道光瓶花书屋本,第12页。
    ②《后汉书·百官二》第3574页。
    ③《汉书·百官公卿表》第727页。
    ①《后汉书·百官志二》第3578页。
    ②熊铁基,安作璋:《秦汉官制史稿》,齐鲁书社2007年版,第126页。版本下同。
    ③[宋]熊方等撰:《后汉书三国志补表三十种》,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649页。
    ④《后汉纪·光武皇帝纪》第88页。
    ⑤《后汉书·百官志二》第3575页。
    ①《后汉书·百官志二》第3576页。
    ②《东观汉记·肃宗孝章皇帝》第22页。
    ③《后汉书·马援传》第838页。
    ④《后汉书·马援传》第844页。
    ⑤《后汉书·明帝纪》第97页。
    ①《后汉书·臧宫传》第695页。
    ②陈勇在《汉光武帝“退功臣而进文吏”研究》(《历史研究》1995年第4期)认为:以云台二十八将为参加过东汉统一战争的功臣为旧臣,以窦融、马援等为代表的西北归属刘秀的功臣为新臣,东汉统一后,刘秀是以新臣来抑制旧臣的。
    ①《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第728页。
    ②《后汉书·百官志二》第3579页。
    ③黄今言:《东汉中央直辖军的改革》,《安徽史学》,1996年第2期。
    ④《后汉书·姚期传》第733页。
    ①《文献通考·职官考》第528页。
    ②《后汉书·百官志》注引《汉官》第3606页。
    ③《后汉书·百官志》注引《汉官》第3606页。
    ④《后汉书·百官志四》第3606页。
    ⑤《后汉书·百官志四》第3605页。
    ⑥《后汉书·虞诩传》第1867页。
    ⑦黄今言:《东汉中央直辖军的改革》,《安徽史学》,1996年第2期。
    ①《后汉书·百官志四》第3613页。
    ②《后汉书·百官志四》第3612--3613页。
    ③熊铁基:《秦汉军事制度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99页。
    ④《后汉书·百官志四》第3612页。
    ⑤《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上》第53页。
    ⑥《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上》第66页。
    ①《后汉书·耿弇》第704页。
    ①《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第742页。
    ②《后汉书·百官志五》第3621页。
    ③《后汉书·百官志五》第3622页。
    ④《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下》第51页。
    ⑤《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下》第51页。
    ⑥《秦汉官职史稿》第577页。
    ⑦《秦汉官职史稿》第576页。
    ⑧《后汉书·耿弇传》第703页。
    ⑨臧知非:《“偃武修文”与东汉边防》,《人文杂志》,2008年第4期。
    ①《汉书·翟方义传》第3426--3427页。
    ②《后汉书·李通传》第573—574页。
    ③《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下》第48页。
    ④《后汉书·隗嚣传》第526页。
    ⑤《后汉纪·光武皇帝纪》第130页。
    ⑥西汉文帝三年十二月,文帝谴周勃就国,目的是为了使当时糜集京师的功臣诸侯回到封地,以减轻其对皇权的压力。此外刘秀在建武六年谴邳彤和耿纯就国也有为了调和各功臣集团力量,使各功臣集团相互制约,以维护皇权的考虑。
    ⑦《后汉书·耿纯传》第765页。
    ①《汉书·文帝纪》第118页。
    ②《汉书·文帝纪》第118页。
    ③《汉书·文帝纪》第118页。
    ④《汉书·吴王刘濞传》第1917页。
    ⑤《后汉书·杜诗传》第1098—1099页。
    ①《后汉书·王梁传》第775页。
    ②《后汉书·吴汉传》第683页。
    ③《后汉书·百官志五》注引应应劭《汉官》第3622页。
    ①《后汉书·寇恂传》第624--625页。
    ②《后汉书·百官志一》第3559页。
    ③《文献通考·兵考二》第1315页。
    ④《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下》第55页。
    ⑤《后汉书·百官志五》第3623页。
    ⑥《后汉书·吴汉传》第681页。
    ⑦《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下》第60页。
    ⑧《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下》第78页。
    ⑨《后汉书·马援传》第843页。
    ①[唐]杜佑撰:《通典·职官一》,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10页。版本下同。
    ②《后汉书·百官志一》第3560页。
    ③《后汉书·仲长统传》第1657页。
    ④《后汉书·百官志一》第3557页。
    ⑤《后汉书·百官志一》,第3560页。
    ⑥《后汉书·百官志一》,第3561页。
    ⑦《后汉书·陈忠传》第1565页。
    ①《后汉书·杨秉传》第1774页。
    ②《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下》第79页。
    ③《文献通考·封建考》第2136页。
    ④[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一·尚书都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6页。
    ⑤《通典·职官四》第129页。
    ⑥《通典·职官四》第130页。
    ①《后汉书·付湛传》第894页。
    ②邹锦良在《关爱下的笼驭:刘秀的善下艺术》(贵州文史丛刊,2008年第3期)中认为刘秀免去邓禹的大司徒职位是对邓禹在关中军事失利的惩罚。
    ③《后汉纪·光武皇帝纪》第177页。
    ④《后汉书·邓禹传》第600页。
    ⑤《后汉书·王梁传》第774页。
    ⑥《后汉书·景丹传》第773页。
    ⑦熊铁基:《略论刘秀统治的指导思想》,载《史家论刘秀》,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第193页。
    ⑧刘秀是十分迷信谶纬的。在其称帝前,李通以图谶“刘氏复起,李氏为辅”(《后汉书·李通传》)邀他一块起兵,他欣然同意;在其称帝时,以其同学强华《赤伏符》中的谶语“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上》)作为舆论先导;称帝后也“多以决定嫌疑。”(《后汉书·谭桓传》)即使在其驾崩前,还“宣布图谶于天下。”(《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下》)。
    ①《后汉书·百官志一》第3557页。
    ②《后汉书·贾复传》第666页。
    ③《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下》第68页。
    ④《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下》第69页。
    ⑤《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下》第71页。
    ⑥《后汉书·吴汉传》第683页。
    ⑦《后汉书·吴汉传》第683页。
    ①《后汉书·阴识传》第1131页。
    ②《读通鉴论·卷六·光武》三二条,第176—177页。
    ①《后汉书·宣秉传》第927页。
    ②[唐]徐坚等著:《初学记·职官部下·御史大夫第六》,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9页。
    ③《后汉书·百官志三》第3599页。
    ④《后汉书·百官志三》第3600页。
    ①《后汉书·百官志四》第3613页。
    ②《后汉书·百官志四》第3614页。
    ③《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下》第49页。
    ④《后汉书·鲍永传》第1020页。
    ⑤《后汉书·朱浮传》第1143页。
    ①《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上》第10页。
    ②《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下》第49页。
    ③《后汉书·百官志五》第3623页。
    ①《后汉书·岑彭传》第661页。
    ②《后汉书·岑彭传》第661页。
    ③《后汉书·寇恂传》第623页。
    ④《后汉书·陈俊传》第690页。
    ①《汉书·严安传》第2813页。
    ②《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第741页。
    ③《日知录·部刺史》陈垣校注:《日知录校注》,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12页。版本下同。
    ④汪清:《王莽时期州制变化兼论都督制的滥觞》,《郑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⑤《后汉书·岑彭传》第661页。
    ⑥《后汉书·朱浮传》第1137页。
    ⑦《后汉书·鲍永传》第1019页。
    ⑧《后汉书·李宪传》第501页。
    ①《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下》第66页。
    ②《后汉书·樊哗传》第2491页。
    ③《后汉书·朱浮传》第1137页。
    ④《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下》第49页。
    ⑤《东观汉记·岑彭传》第76页。
    ⑥《后汉书·朱浮传》第1143页。
    ⑦《后汉书·朱浮传》第1144页。
    ⑧《后汉书·百官志五》第3617页。
    ⑨《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下》第58页。
    ⑩《后汉书·祭祀志下》第3200页。
    ①《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下》第70页。
    ②《后汉书·和帝纪》第190页。
    ③《后汉书·明帝纪》第112页。
    ①《后汉书·章帝传》第132页。
    ②东汉中后期以后,刺史又逐渐取得了地方的军政权,灵帝时又改刺史为州牧,因此,刘秀“罢州牧,复刺史”,收回刺史的军政权只是在东汉光武十八年以后和明、章二帝时成效最为显著。
    ③《后汉书·朱浮传》第1143页。
    ④《后汉书·隗嚣传》第526页。
    ①根据《后汉书》等史料,建武十三年至建武十八年,云台二十八将当中无人任州牧。
    ②《后汉书·鲍永传》第1020页。
    ③《唐律疏议·名例一凡七条》[唐]长孙无忌等撰,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9页。
    ④《汉书·刑法志》第1096页。
    ①《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上》第10页。
    ②《后汉书·循吏传》第2457页。
    ③《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上》第29页。
    ④吕思勉:《秦汉史》,中国友谊出版社2009年版,第193页。
    ⑤《后汉书·祭遵传》第738—739页。
    ⑥《后汉书·杜诗传》第1294页。
    ①《后汉书·岑彭传》第656页。
    ②《后汉书·寇恂传》第623页。
    ①《后汉书·董宣传》第2489--2490页。
    ②《后汉书·鲍永传》第1020页。
    ③《后汉书·马武传》第785页。
    ④《后汉书·申屠刚传》第1017页。
    ⑤《后汉书·付湛传》第896页。
    ①《后汉书·韩歆传》第902页
    ②《后汉书·冯勤传》第910页。
    ③《后汉书·冯勤传》第910页。
    ④《后汉书·百官志三》第3598页
    ⑤《后汉书·刘隆传》第780页。
    ⑥《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下》第66页。
    ⑦《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下》第66页。
    ①《后汉书·五行志六》第335页。
    ②《后汉书·朱浮传》第1141—1142页。
    ③《后汉书·第五伦传》第2400页。
    ④《后汉书·马武传》第785页。
    ⑤《后汉书·马武传》第785页。
    ⑥《后汉书·杜茂传》第777页。
    ①《六韬·文韬·举贤》徐培根译注:《太公六韬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76页。
    ②《韩非子·显学》第460页。
    ③《尉缭子·原官篇》刘春生译注:《尉缭子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1页。
    ①《通典·职官一》第106页。
    ②《史记·秦始皇本纪》第258页。
    ①《日知录·部刺史》第512页。
    ①《论语·季氏》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74页。
    ②《荀子·议兵篇》第279页。
    ③王维堤,唐书文撰:《春秋公羊传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④《汉书·董仲舒传》第2523页。
    ③[汉]董仲舒撰:《春秋繁露》,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70页。
    ⑤熊铁基:《秦汉事情的统治思想和思想统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7年第2期。
    ①《后汉书·冯勤传》第910页。
    ②《后汉书·冯勤传》第910页。
    ③《后汉书·钟离意传》第1409页。
    ①《史记·秦始皇本纪》第258页。
    ②《韩非子·外储说右下》第342页。
    ①《管子·明法解》谢浩范、朱迎平译注:《管子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26页。
    ②《韩非子·五蠹》第452页。
    ③《荀子·去强》第303页。
    ④[汉]王充著:《论衡·程材》,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90页。版本下同。
    ⑤《论衡·程材》第188页。
    ⑥《汉书·路温舒传》第2367页。
    ⑦《汉书·薛宣传》第3397页。
    ⑧《汉书·杜周传》第2659页。
    ⑨《汉书·张释之传》第2308页。
    ①《史记·孔子世家》1911
    ②许维通校释:《韩诗外传集释·卷五第五章》,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71页。
    ③《汉书·谷永传》第3467页。
    ④《汉书·谷永传》第3467页。
    ⑤王充《论衡·程材》第188页。
    ⑥《汉书·元帝纪》第277页。
    ①[魏1王粲撰:《王粲集》,中华书局1980版,第40页。
    ②《汉书·公孙弘传》第2618页。
    ③《汉书·孔光传》第3353页。
    ④《汉书·丙吉传》第3145页。
    ⑤《汉书·于定国传》第3041页。
    ⑥《汉书·薛宣传》第3392页
    ①《册府元龟·卷六二九·铨选部·总序》[北宋]王若钦等编《册府元龟》,中华书局1966年版,第7538页。版本下同。
    ②《册府元龟·卷六五一·贡举部·谬滥》第7801页。
    ③《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第743页。
    ④《汉书·申公传》第3608页。
    ⑤《后汉书·百官志一》第3558—3559页
    ①《汉书·董仲舒传》第2512页。
    ②《汉书·张释之传》第2307页。
    ③《汉书·司马相如传》第2529页。
    ④《汉书·黄霸传》第3627--3628页。
    ⑤《汉书·董仲舒传》第2512--2513页。
    ①《汉书·元帝纪》第299页。
    ②《汉书·匡衡传》第3333--3334页。
    ③《汉书·楚元王传》第1960页。
    ④《汉书·孔光传》第3358页。
    ①《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下》第50页。
    ②《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下》第52页。
    ③《后汉书·儒林传》第2545页。
    ④《东汉会要·选举上》第387页。
    ⑤《东汉会要·选举上》第393页。
    ⑥《东汉会要·选举上》第396页。
    ⑦《后汉书·卫飒传》第2459页。
    ⑧《后汉书·牟长传》第2557页。
    ⑨《后汉书·郅恽传》第1027页。
    ⑩《后汉书·周党传》第2761页。
    ①《后汉书·百官志一》第3559页。
    ②《文献通考·选举考》第367页。
    ①[清]皮锡瑞注:《经学历史》,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6页。
    ②《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第2699页。
    ③《东观汉记·世祖光武皇帝》第1页。
    ④《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上》第1页。
    ①《东汉汉记·世祖光武皇帝》第8页。
    ②《后汉书·马援传》第831页。
    ③《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下》第85页。
    ④《汉书·儒林列传》第3620页。
    ⑤《汉书·平帝纪》第355页。
    ⑥《后汉书·儒林传》第2545页。
    ⑦《后汉书·儒林传》第2545页。
    ⑧《后汉书·儒林传》第2548页。
    ⑨《后汉书·儒林传》第2545页。
    ⑩《资治通鉴·光武·建武五年》第1335页。
    ①《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上》第40页。
    ②《后汉书·儒林传》第2545页。
    ③《后汉书·百官志二》第3572页。
    ①《后汉书·伏恭传》第2571页。
    ②《后汉书·张玄传》第2581页。
    ③《后汉书·寇恂传》第624页。
    ④《后汉书·李忠传》第756页。
    ⑤《后汉书·卫飒传》第2459页。
    ⑥《后汉书·任延传》第2463页。
    ⑦《后汉书·牟长传》第2557页。
    ⑧《后汉书·欧阳歙传》第2556页。
    ⑨《后汉书·丁恭传》第2578页。
    ⑩《后汉书·儒林传》第3588页。
    ①《后汉书·儒林传》第3588—3589页。
    ②刘秀时大司徒因一直由吴汉、刘隆、赵熹担任,故在此不作列表
    ①《后汉书·百官志一》第3560页。
    ①《后汉书·仲长统传》第1657页。
    ②《后汉书·伏湛传》第894页。
    ③《后汉书·隗嚣传》第514页。
    ④《后汉书·公孙述传》第534页。
    ⑤《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上》第24页。
    ⑥《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上》第27页。
    ⑦《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上》第33页。
    ⑧《后汉书·卓茂传》第872页。
    ①《后汉书·伏湛传》第893页。
    ①《后汉书·百官志一》第3561—3562页。
    ②《后汉书·宋弘传》第903页。
    ③《后汉书·宋弘传》第904页。
    ①《后汉书·百官志一》第3556页。
    ②《后汉书·卓茂传》第869页。
    ①《后汉书·百官志四》第3608页。
    ②《后汉书·桓荣传》第1249页。
    ③《后汉书·桓荣传》第1250页。
    ④《后汉书·卓茂传》第872页。
    ⑤《后汉书·宣秉传》第927页。
    ⑥《后汉书·樊哗传》第2491页。
    ⑦《后汉书·循吏传序》第2457页。
    ⑧《东汉会要·选举下》第405页。
    ①《后汉书·牟融传》第第915页。
    ②《后汉书·郭丹传》第940页。
    ③《后汉书·百官志一》第3558页。
    ④《后汉书·张霸传》第1243页。
    ⑤《后汉书·虞诩传》第1867页。
    ⑥《后汉书·百官志五》第3619页。
    ⑦《后汉书·百官志五》第3621页。
    ⑧《后汉书·郑均传》第946页。
    ①《东汉会要·选举下》第401页。
    ②《后汉书·董钧传》第2576页。
    ③《后汉书·张兴传》第2552页。
    ④《后汉书·牟长传》第2557页。
    ⑤《后汉书·尹敏传》第2558页。
    ⑥《后汉书·张纯传》第1195页。
    ⑦《后汉书·任延传》第2463页。
    ⑧《东汉会要·选举下》第404页。
    ①《后汉书·董宣传》第2489页。
    ②《后汉书·蔡茂传》第908页。
    ③《后汉书·郭丹传》第940页。
    ④《后汉书·虞延传》第1150一1152页。
    ⑤《后汉书·郑弘传》第1154页。
    ⑥《后汉书·第五伦传》第1396页。
    ⑦《后汉书·钟离意传》第1406页。
    [春秋]左丘明著:《国语》,齐鲁书社2005年版。
    [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
    [汉]董仲舒著:《春秋繁露》,中华书局1975年版。
    [汉]刘向撰:《说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汉]刘向集录:《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汉]王充著:《论衡》,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汉]班固等撰:《东观汉记》,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汉]许慎著:《说文解字(注音版)》岳麓书社2006年版。
    [魏]王粲撰:《王粲集》,中华书局1980版。
    [刘宋]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
    [梁]萧子显撰:《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
    [唐]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唐]魏徵等:《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唐]杜佑撰:《通典》,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中华书局1992年版。
    [唐]徐坚等著:《初学记》,中华书局1962年版。
    [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
    [宋]郑樵著:《通志》,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宋]王若钦等编:《册府元龟》,中华书局1966年版。
    [宋]熊方等撰:《后汉书三国志补表三十种》,中华书局1984年版。
    [宋]徐天麟撰:《东汉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宋]陈傅良著:《历代兵制》,道光瓶花书屋本。
    [宋]陈亮著:《龙川文集》,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版。
    [宋]李昉等编:《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版。
    [宋]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版。
    [元]马端临撰:《文献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清]钱大昕著:《嘉定钱大昕全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清]王夫之著:《读通鉴论》,中华书局1975年版。
    [清]皮锡瑞注:《经学历史》,中华书局2004年版。
    [清]王先谦著:《后汉书集解》,中华书局1984年版。
    [清]王先谦著:《汉书补注》,中华书局1984年版。
    [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
    [清]汪文台著:《七家后汉书》,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清]王先慎集解:《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版。
    [清]陈立疏证:《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版。
    [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中华书局1985年版。
    [清]赵翼著:《陔余丛考》,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
    [清]孙希旦著:《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
    [清]洪亮吉撰:《春秋左传诂》,中华书局1987年版。
    [清]王先谦集解:《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
    [清末民初]汪荣宝疏:《法言义疏》,中华书局1987年版。
    刘春生译注:《尉缭子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谢浩范、朱迎平译注:《管子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蒋礼鸿锥指:《商君书锥指》,中华书局1986年版。
    王维堤,唐书文译注:《春秋公羊传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许维通校释:《韩诗外传集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
    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
    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
    周天游校注:《后汉纪校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中华书局1984年版。
    陈垣校注:《日知录校注》,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增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徐培根译注:《太公六韬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
    黄本骥:《历代职官表“简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顾树森:《两汉教育制度史资料》,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顾领刚主编:《古史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高敏:《秦汉史论集》,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
    翦伯赞:《秦汉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吕思勉:《秦汉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齐鲁书社1984年版。
    柳春藩:《秦汉封国食邑赐爵制》,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张传玺:《秦汉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朱绍侯:《秦汉土地制度与阶级关系》,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熊承涤主编:《秦汉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周天游辑注:《八家后汉书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俞启定:《先秦两汉儒家教育》,齐鲁书社1987年版。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张晋藩、王超:《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李铁:《中国文官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刘修明《从崩溃到中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王清云:《汉唐文官法律责任制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熊铁基:《秦汉军事制度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张启深:《汉光武帝传》,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思维》,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钟肇鹏:《徽纬论略》,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崔瑞德、鲁惟一:《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张晋藩:《中国官制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安作璋、陈乃华:《秦汉官吏法研究》,齐鲁书社1993年版。
    田昌五、安作璋主编:《秦汉史》,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杨生民:《汉代社会性质研究》,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
    张鹤泉:《光武帝刘秀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汤志钧等:《西汉经学与政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王子今:《秦汉交通史稿》,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
    顾颉刚:《汉代学术史略》,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王志民、黄新宪:《中国古代学校教育制度考略》,首都师大出版社1996年版。
    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增补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高敏:《秦汉史探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韦庆远、王德宝:《中国政治制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安作璋、孟祥才:《汉光武帝大传》,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林甘泉主编:《中国经济通史.秦汉卷》(上、下),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
    汪桂海:《汉代官文书制度》,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吴详明:《史家论刘秀》,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
    赵山虎:《汉光武帝刘秀》,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于迎春:《秦汉士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黄今言:《秦汉经济史论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三联书店2000年版。
    李小树:《秦汉魏晋南北朝监察史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信立祥:《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文物出版社2000年版。
    俞启定、施克灿;《中国教育制度通史(先秦秦汉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于迎春:《秦汉士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陈王彦辉:《汉代豪民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晋文著:《以经治国与汉代社会》,广州出版社2001年版。
    孟祥才:《先秦秦汉史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苏俊良:《汉朝典章制度》,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版。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熊铁基:《秦汉新道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张涛:《经学与汉代社会》,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丁毅华:《丁毅华史学论文自选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曹金华:《汉光武帝刘秀评传》,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黄留珠:《秦汉历史文化论稿》,三秦出版社2002年版。
    刘厚琴:《儒学与汉代社会》,齐鲁书社2002年版。
    马彪:《秦汉豪族社会研究》,中国书店2002年版。
    其泰、赵永春:《班固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赵国华:《赵国华史学论文初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赵化城、高崇文等:《秦汉考古》,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
    赵沛:《两汉宗族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黄留珠:《刘秀传》,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陈业新:《灾害与两汉社会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钱穆:《秦汉史》,三联书店2004年版。
    孙宏年:《四海一家:边疆治理与民族关系》,长春出版社2004年版。
    龚鹏程:《汉代思潮》,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沈善洪、王凤贤:《中国伦理思想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王纪波:《先秦至汉代儒学意识形态化历程批判论纲》,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崔明德:《两汉民族关系思想史》,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汉地方行政制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熊铁基,安作璋:《秦汉官制史稿》,齐鲁书社2007年版。
    张树:《光武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廖伯源:《秦汉史论丛(增订本)》,中华书局2008年版。
    张鹤泉:《东汉故吏问题探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59年第5期。
    安作璋:《汉代的选官制度》,《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81第1、2期。
    安作璋:《汉代选官制度(1-2)》,《山东师院学报》1981年1、2期。
    余宗超:《刘秀—农民战争的杰出领袖》《江汉论坛》1981年第6期。
    赵忠文:《论刘秀用人》,《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6期。
    杜荣峙:《刘秀与云台二十八将》,《史学月刊》1982年第2期。
    减嵘:《上谷渔阳骑兵在刘秀争战中的作用》,《河北学刊》1984年第3期。
    高景新:《也论刘秀在农民起义中的作用》,《辽宁大学学报》1984年第4期。
    赵功兴:《刘秀用人的可鉴之处》,《领导科学》1986年第2期。
    减云浦:《东汉初年的改革》,《徐州师范学院》1987年第2期。
    熊铁基:《秦汉时期的统治思想和思想统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7年第2期。
    王俊峰:《刘秀君臣的“儒者气象”试探》,《中国史研究》1987年第4期。
    刘修明;《两汉的历史转折》,《历史研究》1987年第6期。
    杜荣峙:《刘秀吏治整顿试评》,《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
    艾森:《试论汉光武帝用人与治国》,《探索》1988年第3期。
    张京华:《汉光武帝对西域属国的政策》,《理论学刊》1988年第5期。
    强学春、刘太祥:《浅谈东汉人才管理制度》,《南都学坛》1989年第4期。
    周天游:《东汉门阀形成的上层建筑诸因素—东汉门阀问题研究之三》,《学术界》1989年第期。
    周建英:《评两汉初期对待开国功臣的政策》,《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0年第1期。
    周天游:《两汉复仇盛行的原因》,《历史研究》1991年第1期。
    李桂海;《刘秀战胜群雄的心理优势》,《云南社会科学》1991年第6期。
    赵庆伟:《刘秀人才集团的群体考察》,《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
    王健:《略论东汉官吏的组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5期。
    祝总斌:《马援的悲剧与汉光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
    王忠全、郭玮:《试论汉光武帝刘秀的治国思想》,《中州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
    高凯:《略论两汉时期“门生故吏”制的形成》,《秦汉史论丛》第6辑,1994年。
    包随义:《乱中求治,坚持统一的窦融》,《西北史地》,1994年第4期。
    郝建平:《汉代教育特点论略》,《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于振波:《汉代官吏的考课时间与方式》,《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5期。
    赵毅、王彦辉:《两汉之际“人心思汉”思潮评议》,《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年第6期。
    区永沂:《汉光武帝刘秀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5年第1期。
    秦学:《东汉前期的皇权与外戚》,《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
    赵国华:《东汉统一战争的战略考察》,《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3期。
    陈勇:《论光武帝“退功臣而进文吏”》,《历史研究》1995年第4期。
    朱绍侯:《刘秀与他的功臣》,《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4期。
    黄今言:《东汉中央直辖军的改革》,《安徽史学》1996年第2期。
    黄宛峰:《汉代的太学生与政治》,《南都学坛(哲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第2期。
    陈恩虎:《两汉外戚特点比较研究》,《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郭渐强:《儒家道德教化与政治社会化》,《船山学刊》1997年第1期。
    刘修明:《两汉之际的历史选择——论刘秀》,《史林》1997年第2期。
    减知非:《刘秀“度田”新探》,《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杨天宇:《刘秀与经学》,《史学学刊》1997年第3期。
    杨德炳:《关于刘秀与新莽末年农民起义的几个问题》,《河北学刊》1997年第5期。
    李小树:《论东汉道德教化网的形成》,《晋阳学刊》1997年第6期。
    周兴春:《论光武帝刘秀度田并没有失败——兼论东汉初期的土地制度》,《德州师专学报》1998年第3期。
    冯辉:《历代帝王驾驭功臣的策略》,《北方论丛》1998年第4期。
    臧嵘:《评东汉光武帝的历史作用》,《历史教学》1998年第12期。
    李国儒:《刘秀的柔道与光武中兴》,《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王凌皓、郑长利:《汉代太学教育管理述评》,《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汪清:《王莽时期州制变化兼论都督制的滥觞》,《郑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邱剑敏:《刘秀地缘战略思想述论》,《军事历史研究》,2000年第4期。
    邱剑敏:《刘秀地缘战略思想述论》,《地缘战略研究》,2000年第4期。
    周建英:《刘秀的用人之道》,《衡水师专学报》,2000年第4期。
    张鹤泉:《东汉辟举问题探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4期。
    王继训:《两汉之际的士人与士风》,《齐鲁学刊》2000年第5期。
    李军:《论东汉士人阶层的政治权力基沛出》,《浙江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崔向东:《河北豪族与两汉之际的社会政治》,《河北学刊》2002年第1期。
    刘厚琴:《东汉道德教化传统及其历史效应》,《齐鲁学刊》2002年第1期。
    张功:《刘永争霸中的地理因素》,《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谢仲礼:《东汉时期的灾异与朝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第2期。
    丁春文:《刘秀军事艺术浅述》,《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李辉:《试论汉代私学教育的作用》,《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徐华:《东汉庄园的兴起及其文化意蕴》,《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刊)》2002年第3期。
    曹影、李秋:《汉代教化的源起及其德育职能》,《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裘士京、张翅:《略论两汉察举制度与人才选拔》,《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刘丁豪:《汉代官吏群体的儒学化及其对汉代社会的影响》,《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余鹏飞:《论刘秀》,《襄樊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曾昭斌:《论东汉道德教育的途径》,《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减知非:《两汉之际儒生价值取向探微》,《史学集刊》2003年第2期。
    王云江、谢艳华:《简论刘秀的人才谋略》,《史学集刊》2003年第2期。
    曹金华:《东汉前期统治方略的演变与得失》,《安徽史学》2003年第3期。
    田文军:《刘秀思想简论》,《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7期。
    戴开柱:《从刘秀解决奴牌问题看东汉初年的法制建设》,《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8期。
    白华:《汉代儒学官学化的动力及其影响》,《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吕红梅、孙燕鹏:《试论两汉士大夫的忠君观念和忧患意识》,《河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吴从祥:《论东汉前期太学衰微的原因》,《船山学刊》2004年第4期。
    郝建平:《汉代太学生的干政之举》,《北方论丛》2004年第5期。
    闫秀敏:《刘秀的柔性管理艺术》,《领导科学》2004年12期。
    刘能成:《关于光武帝刘秀评价的几个问题》,《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张保同:《东汉的私学与党人》,《南都学坛》2005年3月。
    孙家洲:《论汉代“不奉诏”的类型及其内涵》,《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党会先:《隗嚣个人性格与陇右集团之失败》,《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杨权:《光武帝“始正火德”正解——对两汉五德制度史的一项新阐释》,《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张保同:《略论东汉士大夫的缺失》,《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张鹤泉:《东汉时期的屯驻营兵》,《史学集刊》2006年第3期。
    史建刚:《东汉王朝的建立思汉的社会舆论》,《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田文军、张洪波:《儒家伦理及其现代价值》,《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王健东:《汉伦理政治初探》,《安徽史学》2007年第6期。
    阎盛国:《刘秀统一战争时期各政治集团招降动态分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许禾钢:《汉光武帝刘秀的人格魅力》,《文史天地》2007年第11期。
    曹金华:《光武帝刘秀研究辨疑》,《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1期。
    黄永君、牛玉伟、金丹,《浅论光武帝刘秀统一天下的几个因素》,《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孔凡华:《王莽、刘秀的儒家风俗教化措施之比较》,《济宁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马艳辉:《刘邦、刘秀之比较——从诸葛亮驳难曹植谈起》,《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邹锦良:《关爱下的“笼驭”:刘秀的“善下”艺术》,《贵州文史丛刊》2008年第3期。
    臧知非:《“偃武修文”与东汉边防》,《人文杂志》2008年第4期。
    罗源芳:《先秦至汉代儒家思想意识形态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9期。
    宁江英:《汉代文吏地位的变迁》,《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张勤东:《东汉时期灾异思想的兴盛及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安徽文学》2009年第2期。
    折东:《略论陇右与刘秀平陇战争》,《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张造群:《东汉儒学大众化的路径及特质》,《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孙家洲:《东汉光武帝平定“彭宠之叛”史实考论》,《河北学刊》2009年第4期。
    张树国:《谶纬神话与东汉国家祭祀体系的构建》,《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李攀:《论“儒学独尊”与西汉教育发展的关系》,西安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叶秋菊:《东汉南阳太守述略》,《江汉论坛》2009年第11期。
    谭浩:《刘秀集团与东汉帝国的建立》,湖南师范大学秦汉史专业2003年硕士毕业论文。
    楼旭青:《汉光武帝的情感世界》,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2008年硕士毕业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