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战线”政策下的“整合”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统一战线”政策,作为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的主要理论立足点,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它曾发挥过积极作用。新中国建国后,“统一战线”政策仍然作为文艺政策的出发点,对文艺队伍、文艺思想的有效清理与整合,起过一定的作用,但这不能否认,建国初期新中国文艺思想的组成、文艺队伍的组合是复杂的。建国初期无疑是一个“过渡时期”的时间段,它不能无限期地延长下去,全国文艺界必然要进行“转型”,过渡到另一个历史时段。“统一战线”政策其实包含深刻的政治内容,“统一战线”政策本身,也有基本的理论和方法,但它有内在的、实质性的东西,那就是“团结——批评——团结”,这既是目的,同时也是手段。
     1949年7月全国文代会的召开,是“统一战线”政策文艺战线上的具体实施。之后建立的新中国文艺队伍、指导中国文艺的思想,都在这次会议上得以确立;9月,文教政策的立论依据,仍旧依照的是“统一战线”政策。1950年,中共党内开展的整风运动,为1951年党外整风运动奠定了“舆论基础”;同时,经历一年的经济及文化建设,新中国的社会局面得到了一定的转变,这为1951年文艺界展开文艺运动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经济基础、文化基础。
     本论文集中关注1951年中国文艺界,试图勾勒出1951年在新中国作为关键年份的文学史、思想史意义。1951年发生的每一件事情,跟新中国建立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为1952年全国性学习《“文艺讲话”》和文艺界展开思想改造学习运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论文以专题为框架,以点和线的梳理为基础,达到对1951年作整体观照。梳理过程中,论文以中央文学研究所、私营电影业昆仑影业公司、新文学选集和文艺建设丛书的编辑与出版、《毛泽东选集》第1卷出版为横向考察点,试图通过这几个重大事件的历史还原,勾勒出1951年的重要意义。
     第1章围绕中央文学研究所创建及学员学习作考察。创建中央文学研究所这一文艺学校,已经表明中共对新中国文艺队伍的“不信任”。中共试图建立一支纯洁的文艺队伍,努力通过学校培养的方式,建立工农兵文艺工作者的合法地位。但工农兵文艺工作者自身素质的限制,导致中央文学研究所最终招收1期2班学员来充斥新的文艺队伍,形塑着新中国文艺队伍。这为新中国文艺队伍的“整合”提供了经验。
     第2章以昆仑影业公司摄制的电影《武训传》、《我们夫妇之间》及遭遇批判为考察中心。展开对电影《武训传》、《我们夫妇之间》的批判,针对的是私营电影业昆仑影业公司这一私营性质的经济形态。昆仑因其革命贡献,成为新中国电影事业的“统战对象”,但经济的过渡是新中国社会从新民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的过渡,中共选择昆仑为突破口,从而对私营电影业进行了改造,对在私营电影业工作的文艺工作者产生了“震慑作用”,赵丹、孙瑜、郑君里之后的电影遭遇已经证明它的意义。对私营电影业昆仑影业公司的批判,直接导致新中国电影局面的“转变”,私营电影业1952年寿终正寝。它为新中国文艺思想的“整合”奠定了基础。
     第3章以开明版“新文学选集”和三联·人文版“文艺建设丛书”的编辑与出版为考察视点。“新文学选集”和“文艺建设丛书”的编辑与出版,开始都有“统一战线”政策的考虑,但“文艺建设丛书”最终出版之时,这一文艺政策没有考虑,它成为“清一色”的延安文艺青年文艺创作实绩的表现。“新文学选集”虽然作为“统一战线”的产物,但与新中国文学观念的建构存在距离,最终于1952年12月出版普及版之后,融入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成为“国家文学”建构中的重要因素,“编选”原则及选目标准则发生改变。这为新中国文学思想的“整合”奠定了基础。
     第4章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为考察契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前,《实践论》得以重新发表,其背后原来是强大的学习运动在酝酿。《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后,全国政协会议确立思想改造为全国政治运动。显然,《毛泽东选集》的出版,为思想改造运动提供了“话语蓝本”,之后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热潮遍及全国,文艺界思想改造运动酝酿成功,《“文艺讲话”》成为思想学习运动中引用率最高的文本,这为1952年《“文艺讲话”》十年纪念和全国思想改造运动,提供了坚实舆论。它们为新中国文艺队伍和文艺思想进一步的“整合”扫清了障碍,形成了统一认识,“统一战线”政策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变化。
     无疑,1951年是新中国文学思想史的重要年份,虽然文艺界实行的是“统一战线”政策,但所谓的“统一战线”政策,是有强烈的政治价值作为基本准则的。
As the standpoint of the main theory of the CPC literary, "United front" policy had played an active role since 1930s. After the foundation of New China, "united front" remained as the starting point for cultural policy an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ffective cleaning-up and integration of art groups and literary thought. But we cannot deny the fact that the composition of literary thought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literary and artistic working groups were very complex in the early period of New China. The early period of New China is definitely a "transitional period" of time which could not be allowed to prolong indefinitely. The national literature and art were bound to be "restructuring", to transit to a new historical period. "United front" was embodied with deep political connotation and inherent with basic theories and methods. However, it also had substantial content, i.e., "unity-criticism-unity," which was both the purpose and the means. The National Culture Council meeting held in July 1949 was a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united front" in the literary front. This meeting also established the new Chinese Artistic Team and the Chinese Literary Thought Guiding. In September, the argument of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policy was still based on the accordance with the "united front" policy. In 1950, the CPC had carried out the rectification campaign which had laid a "foundation of public opinion" outside the party for the rectification campaign of 1951. At the same time, after one year of economic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the social condition of China had experienced some new change.This prepared a solid 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foundation for the literature and art movement in the literary circle in 1951.
     Focused on the Chinese literary and art circles in 1951, this thesis tried to outlin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year 1951 in the literary history and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new China. Everything that took place in 1951 wa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and had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national study of Literary Speech and the thought reform in the art and literature circle in 1952.
     The framework of this thesis is based on the above topic, and certain points and lines of 1951 are sorted for the whole reflection of history of that year. In this process, the thesis studies horizontally the Central Literature Research Institute, the Private Film Industry of Kun Lun Film Corporation, Arts Building Series and New Literary Anthology's editing and publishing and the "Selected Works of Mao Zedong" Vol.1 published, and tries to outline the significance of 1951 by the reproduction of several important events in the history of that year.
     Chapter 1 is focu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Central Literature Research Institute and the studying of its trainees. Creating the Central Literature Research Institute had demonstrated that CPC was lack of confidence of the new Chinese artists. The CPC tried to establish a pure art team through school education and to establish the legal status of writers and artists of peasants and soldiers. But the writers and artists of peasants and soldiers, limited with their own quality, ultimately forced the Central Literature Research Institute to enroll a second class to shaping artists and new Chinese art team. This "integration" of new China team provided the experience of writers and artists.
     Chapter 2 is focused on the criticism of films such as "Wu Xun" and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 produced by Kun lun Film Company. The criticism expanded on "Wu Xun" and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 was pointed to the private film industry and the private nature of the Kun lun Film Company's economic system. Because of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revolution, Kun lun had become the object of new Chinese film industry's united front. But the economic transition was a transition of Chinese society from the New People's economy to a socialist economy. The CPC chose Kun lun as a breakthrough to reform the private film industry, and produced a deterrent to the private film industry artists. The experience of Zhao Dan, Sun Yu and Zheng Junli has already proved its significance. The criticism of the Kun lun Film Company and private film industry directly lead to a new situation of Chinese film "transformation". Private film industry came to an end in 1952. It was prepared an "integrated" foundation of the literature and art of New China.
     Chapter 3 is focused on the editing and publication of the "New Literary Anthology" and the People's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s version of "Arts Building Series". The editing and publication of "New Literary Anthology" and "Art Building Series" have considered the "revolutionary united front" policy at the beginning. But the "Art Building Series" was finally published without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arts policy. It was a full performance of Yan'an young literary and artistic creation. As "revolutionary united front" of the production, "New Literary Anthology" had a distance with the new construction of literary values. It was eventually published in December 1952 after popular edition, accepted by the People's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and became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national literature". The principle of compile and the selection of targets had undergone a great change. This provided a basis for the integration of new thoughts in Chinese Literature.
     Chapter 4 is focused on the study of "Selected Works of Mao Zedong" Vol 1. Before the publication of "Selected Works of Mao Zedong" Volume I, the republication of "Practice" was promoted by a powerful learning exercise in the brewing. After the "Selected Works of Mao Zedong" has published its first volume, the CPPCC National Committee meeting established the National Political Thought Reform movement. The publication of "Selected Works of Mao Zedong" served as the "discourse blueprint" for the thought-reform movements. Later after, the study of Mao Zedong Thought boomed throughout the country, and the reform movement of arts and thoughts got a great success. "Literary Speech" became the highest rate quoted text in the movement of ideas. This provided solid public foundation for the Thought Reform and the National Decade in 1952. They have cleared the way for workers of the new team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Thought of "integration", formed a common understanding, and "United Front" had undergone some degree of change.
     Undoubtedly, for the new China,1951 is an important year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Although literature and arts is one of the factors of the "united front" policy, the so-called "united front" policy takes strong political value as its basic criterion.
引文
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5月版。
    李维汉著:《回忆与研究》,上下册,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4月版。
    刘少奇著:《刘少奇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刘少奇著:《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1-3册,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毛泽东著:《毛泽东选集》(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
    毛泽东著:《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4月版。
    毛泽东著:《毛泽东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99年版。
    毛泽东著:《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6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
    毛泽东著:《毛泽东书信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版。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8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10月版。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中央档案馆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1-4卷),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5-1996年版。
    中共中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6月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5月版。
    周恩来著:《周恩来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984年版。
    丁玲著:《丁玲全集》,第4-10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胡风著:《胡风全集》,第7-10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版。
    鲁迅著:《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马寅初著:《马寅初全集》,第13-14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版。
    茅盾著:《茅盾全集》,第18-4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1996年版。
    沈从文著:《沈从文全集》,第14-27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孙犁著:《孙犁全集》,第8-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
    蔡楚生著:《蔡楚生文集》,第2-3卷,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6月版。
    冯雪峰著:《雪峰文集》,第1-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7月版。
    胡愈之著:《胡愈之文集》,第4-5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8月版。
    叶圣陶著:《叶圣陶集》,第21-23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郑振铎著:《郑振铎全集》,第16卷,书信,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年11月版。
    周扬著:《周扬文集》,第1-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12月版。
    巴金著:《慰问信及其他》,上海:平明出版社,1951年7月版。
    胡风著:《胡风三十万言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
    路翎著:《朱桂花的故事》,天津:知识书店,1950年10月版。
    亦门著:《诗与现实》,北京:五十年代出版社,1951年11月初版。
    鲁迅著:《鲁迅选集》,上、中、下册,北京:开明书店,1952年4月版。
    茅盾著:《茅盾选集》,北京:开明书店,1952年4月版。
    赵树理著:《赵树理选集》,上海:开明书店,1951年9月版。
    老舍著:《老舍选集》,上海:开明书店,1951年8月版。
    曹禺著:《曹禺选集》,上海:开明书店,1951年8月版。
    郁达夫著:《郁达夫选集》,上海:开明书店,1951年7月版。
    闻一多著:《闻一多选集》,上海:开明书店,1951年7月版。
    朱自清著:《朱自清选集》,上海:开明书店,1951年7月版。
    许地山著:《许地山选集》,上海:开明书店,1951年7月版。
    鲁彦著:《鲁彦选集》,上海:开明书店,1951年7月版。
    胡也频著:《胡也频选集》,上海:开明书店,1951年7月版。
    柔石著:《柔石选集》,上海:开明书店,1951年7月版。
    殷夫著:《殷夫选集》,上海:开明书店,1951年7月版。
    洪灵菲著:《洪灵菲选集》,上海:开明书店,1951年7月版。
    蒋光慈著:《蒋光慈选集》,上海:开明书店,1951年7月版。
    郭沫若著:《郭沫若选集》,上、下册,上海:开明书店,1951年7月版。
    丁玲著:《丁玲选集》,上海:开明书店,1951年7月版。
    张天翼著:《张天翼选集》,上海:开明书店,1951年7月版。
    叶圣陶著:《叶圣陶选集》,上海:开明书店,1951年7月版。
    巴金著:《巴金选集》,上海:开明书店,1951年7月版。
    洪深著:《洪深选集》,上海:开明书店,1951年7月版。
    艾青著:《艾青选集》,上海:开明书店,1951年7月版。
    刘白羽著:《早晨六点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4月版。
    雷加著:《我们的节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4月版。
    严辰著:《战斗的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4月版。
    立高著:《永生的战士》,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4月版。
    萧殷著:《论生活、艺术和真实》,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3月版。
    周扬著:《坚决贯彻毛泽东文艺路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2月版。
    孙犁著:《风云初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年10月版。
    企霞著:《光荣的任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年10月版。
    柳青著:《铜墙铁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年9月版。
    郭光著:《仅仅是开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年8月版。
    陈登科著:《活人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年7月版。
    白朗著:《为了幸福的明天》,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年7月版。
    丁玲著:《跨到新的时代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年7月版。
    丁玲著:《欧行散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年6月版。
    陈明著,安波曲:《平妖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1年3月版。
    萧三著:《人物与纪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1年2月版。
    田间著:《拍碗图》,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1年2月版。
    孙犁著:《采蒲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0年12月版。
    康濯著:《黑石坡煤窑演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0年11月版。
    立高著《永远向着前面》,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0年11月版。
    马加著:《开不败的花朵》,北京:新华书店,1950年10月版。
    马烽著:《村仇》,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0年9月版。
    方纪著:《老桑树底下的故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0年9月版。
    秦兆阳著:《壶嘴儿说媒》(后改为《幸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0年9月版。
    马烽著:《村仇》,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0年9月版。
    李尔重著:《领导》,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0年7月版。
    徐光耀著:《平原烈火》,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0年7月版。
    杨沫著:《苇塘纪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0年7月版。
    柯仲平著:《从延安到北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0年5月版。
    丁明辑译:《美国文学的作家与作品》,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0年6月版。
    杨沫著:《自白——我的日记》,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年4月版。
    柳亚子:《柳亚子选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1月版。
    常任侠著,沈宁整理:《春城纪事(1949-1952)》,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5月版。
    宋云彬著:《红尘冷眼:一个文化名人笔下的中国三十年》,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版。
    路翎:《致胡风书信全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4月版。
    路翎著:《致胡风书信全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4月版。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大辞典编纂处编:《学习辞典》,北京:天下出版公司,1951年5月版。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小组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第一、二、三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9年3、5月版。
    陈改玲著:《重建新文学史秩序:1950-1957年现代作家选集的出版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
    陈明显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版。
    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
    陈思和著:《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6月版。
    陈伟军著:《传媒视域中的文学——论“文革”前十七年小说的生产机制与传播方式》,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版。
    陈永发著:《中国共产革命七十年》,上下册,台北市: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12月版。
    陈子善著:《边缘识小》,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1月版。
    陈子善著:《文人事》,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8月版。
    成仿吾著:《战火中的大学:从陕北公学到人民大学的回顾》,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2月版。
    程光炜著:《文学史的兴起——程光炜自选集》,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版。
    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史》,第2卷,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2月版。
    崔晓麟著:《重塑与思考:1951年前后高校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研究》,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丁玲著:《到群众中去落户》,北京:作家出版社,1954年2月版。
    董健、丁帆、王彬彬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8月版。
    董之林著:《旧梦新知:“十七年”小说论稿》,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当代中国电影》(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1月版。
    段美乔著:《投岩麝退香——论1946-1948年间平津地区“新写作”文学思潮》,台北:秀威资讯科技,2008年10月版。
    傅斯年著:《史学方法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
    高华著:《红太阳是怎样升起来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高深主编:《文学的日子——我与鲁迅文学院》,内部资料,北京:鲁迅文学院编辑出版,2000年10月版。
    郭沫若著:《关于文化教育工作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1951年11月版。
    韩剑飞编著:《中国宪政百年要览1840-1954》,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7月版。
    何其芳著:《西苑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12月版。
    贺桂梅著:《转折的时代——40~50年代作家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洪子诚著:《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
    洪子诚著:《当代文学该说》,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版。
    洪子诚著:《中国当代新诗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5月版。
    洪子诚著:《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洪子诚著:《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讲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洪子诚著:《1956:百花时代》,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版。
    胡菊彬著:《新中国电影意识形态史》,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10月版。
    黄钢著:《在电影工作岗位上》,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2年8月版。
    黄秋耘著:《黄秋耘文集第四卷风雨年华》,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年8月版。
    黄药眠著:《沉思集》,上海:棠棣出版社,1953年12月版。
    翦伯赞著:《史料与史学》,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5月版。
    金炳华主编:《上海文化界:奋战在“第二条战线”上史料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1月版。
    李达著:《<实践论>解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1年7月版。
    李进、李小峰、胡嘉、陆萼庭、杨东尊、杨晋豪、赵景深编著:《续编新知识辞典》,上海:北新书局,1951年5月增订再版本。
    李陀编:《昨天的故事:关于重写文学史》,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李一氓著:《模糊的荧屏:李一氓回忆录》,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版。
    梁启超著:《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版。
    刘金田、吴晓梅著:《<毛泽东选集>出版的前前后后》,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年7月版。
    刘纳著:《创造社与泰东书局》,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陆弘石主编:《中国电影:描述与阐释》,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3月版。
    茅盾著:《我所走过的道路》,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7月版。
    孟繁华、程光炜著:《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
    孟犁野著:《新中国电影艺术史稿(1949-1959)》,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9月版。
    彭华著:《马寅初全传》,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钱理群著:《1948:天地玄黄》,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版。
    沙汀著:《雎水十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5月版。
    邵燕君著:《倾斜的文学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邵燕祥著:《别了,毛泽东!——回忆与思考1945-1958》,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石挥著、魏绍昌编:《石挥谈艺录》,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7月版。
    斯炎伟著:《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与新中国文学体制的建构》,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师哲口述,李海文整理:《中苏关系见证录》,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1月版。
    宋云彬著:《红尘冷眼:一个文化名人笔下的中国三十年》,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版。
    孙瑜著:《银海泛舟——回忆我的一生》,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5月版。
    田本相著:《曹禺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10月版。
    涂光群著:《五十年文坛亲历记(1949-1999)》,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版。
    王本朝著:《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1949-1976)》,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6月版。
    王富仁著:《中国文化的守夜人:鲁迅》,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3月版。
    王培元著:《延安鲁艺风云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2版。
    王瑶著:《中国新文学史稿》(下册),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3年8月版。
    王增如、李向东编著:《丁玲年谱长编》,上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1 月版。
    王政明著:《萧三传》,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6年10月版。
    韦君宜著:《思痛录·露沙的路》(最新修订版),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1月版。
    吴迪编:《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上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6月版。
    吴俊、郭占涛著:《国家文学的想象和实践:以人民文学为中心的考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6月版。
    吴世勇编:《沈从文年谱》,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版。
    吴永平著:《隔膜与猜忌——胡风与姚雪垠的世纪纷争》,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夏衍著:《懒寻旧梦录》(增补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9月版。
    夏志清著,刘绍铭编译:《中国现代小说史》,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91年11月版。
    萧超然等著:《北京大学校史(1898-1949)》,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10月版。
    萧乾著、傅光明编:《萧乾文集·文学回忆录》,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新华书店总店史》编辑委员会编:《新华书店总店史(1951-1992)》,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1月版。
    邢贲思主编:《中国哲学五十年》,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刑小群著:《丁玲与文学研究所的兴衰》,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1月版。
    阳翰笙著:《阳翰笙百年纪念文集第二卷纪实》,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杨奎松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1》,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2月版。
    杨守森主编:《二十世纪中国作家心态史》,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11月版。
    杨晓民、周翼虎著:《中国单位制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3月版。
    于风政著:《改造——1949~1957年的知识分子》,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版。
    於可训、李遇春主编:《中国文学编年史·当代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版。
    于丽主编:《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卷》,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9月版。
    余英时著:《中国知识分子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4月版。
    赵超构著:《延安一月》,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年11月版。
    赵春生主编:《周恩来文化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2月版。
    赵丹著:《地狱之门》,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年8月版。
    赵君豪著:《中国近代之报业》,香港:香港申报馆,民国二十七年(1939年)12月再版本。
    赵晓恩著:《延安出版的光辉:<六十年出版风云散记>续编》,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翟志成著:《中共文艺政策研究论文集》,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83年6月版。
    郑毅等主编:《共和国要事珍闻(上中卷)》,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2月版。
    支克坚著:《胡风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版。
    支克坚著:《周扬论》,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版。
    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史研究部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事业三十五年》(1949-1984),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9月版。
    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研究所编:《中国艺术影片编目》(上册),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年6月版。
    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资料室编:《全国文学作品目录调查1949.7-1953.6》,1953年6月。
    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宣传处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北京:新华书店,1950年4月版。
    《中央电影局艺术委员会资料专题研究(2)·<实践论>与文艺创作》,中央电影局艺术委员会,1951年版。
    仲呈祥编:《新中国文学纪事和重要著作年表》,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年11月版。
    周扬著:《坚决贯彻毛泽东文艺路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2月版。
    朱寨主编:《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5月版。
    竹潜民主编:《人民电影的奠基者——宁波籍电影家袁牧之纪念文集》,宁波:宁波出版社,2004年9月版。
    邹荣庚主编,中共上海市委当时研究室编:《历史巨变:1949-1956》,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5月版。
    [德]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著,王明毅、冯兴元等译:《通往奴役之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8月版。
    [德]顾彬著,范劲等译:《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版。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3月版。
    [法]林曼叔、海枫、程海著:《中国当代文学史稿》(一九四九-一九六五大陆部分),巴黎:巴黎第七大学东亚出版中心,1978年版。
    [荷]佛克马、蚁布思著,俞国强译:《北大学术讲演丛书3·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版。
    [荷]佛克马、蚁布思著,林书武等译:《二十世纪文学理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1月版。
    [加]谢少波著,陈永国、汪民安译:《抵抗的文化政治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
    [美]德克·博迪著,洪青耘、陆天华译:《北京日记——革命的一年》,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1年2月版。
    [美]海登·怀特著,陈永国、张万娟译:《新历史主义与叙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
    [美]韩丁著,韩惊等译:《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年10月版。
    [美]黄仁宇著:《万历十五年》,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5月版。
    [美]黄仁宇著:《大历史不会萎缩》,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版。
    [美]莫里斯·迈斯纳著,杜蒲、李玉玲译:《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2月版。
    [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谢亮生等译:《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7月版。
    [美]罗斯·特里尔著,曾胡、廖康、陈舜兴、张明译:《毛泽东的后半生》,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5月版。
    [日]浜田正秀著,陈秋峰、杨国华译:《文艺学概论》,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8月版。
    [英]迪克·威尔逊著,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外研究毛泽东思想资料选辑》编辑组编译:《毛泽东》,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3月版。
    [英]特里·伊格尔顿著,伍晓明译:《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12月版。
    《文艺报》周刊,1949年。
    《文艺报》,1949年-1952年。
    《青青电影》,1948年-1951年。
    《人民文学》,1949年-1952年。
    《说说唱唱》,1950年-1952年。
    《中国青年》,1949年-1952年。
    《大众文艺》,1949年-1950年。
    《西南文艺》,1950年-1952年。
    《东北文艺》,1949年-1952年。
    《华南文艺》,1950年-1952年。
    《大众电影》,1951年-1952年。
    《长江文艺》,1950年-1952年。
    《文艺新地》,1950年-1952年。
    《西北文艺》,1950年-1952年。
    《人民音乐》,1950年-1951年。
    《解放军文艺》,1952年。
    《新建设》,1950年-1952年。
    《学习》杂志,1950年-1952年。
    《人民日报》,1946年-1952年。
    《光明日报》,1949年-1952年。
    《文汇报》,1949年-1952年。
    上海《新闻日报》,1949年-1952年。
    重庆《新华日报》,1949年-1952年。
    《长江日报》,1950年-1952年。
    《东北日报》,1948年-1952年。
    《北京日报》,1950年-1952年。
    《解放日报》,1941年-1946年。
    《南方日报》,1950年-1952年。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79年-2009年。
    《新文学史料》,1979年-2009年。
    香港《二十一世纪》,1991年-2009年。
    陈思和:《试论当代文学史(1949-1976)的潜在写作》,《文学评论》,1999年,第6期。
    程光炜:《<文艺报>“编者按”简论》,《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5期。
    董之林:《关于“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历史反思——以赵树理小说为例》,《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洪子诚:《当代文学的“一体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年,第3期。
    洪子诚:《“当代文学”的概念》,《文学评论》,1998年,第6期。
    洪子诚:《关于五十至七十年代的中国文学》,《文学评论》,1996年,第2期。
    马烽:《京华七载》,《山西文学》,1999年,第2、3期。
    孟繁华:《政治文化与中国当代文艺学》,《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任宗德:《我与昆仑》,《电影创作》,2000年,第1、2、3、4、5、6期。
    王景山:《我所知道的中央文学研究所和所长丁玲》,《新文学史料》,2002年,第4 期。
    王来棣:《毛泽东的知识分子政策》,《当代中国研究》(美国),2003年,第3期。
    王晓明:《一份杂志和一个“社团”——重识五·四文学传统》,《上海文学》,1993年,第4期。
    王晓明:《面对新的文学生产机制》,《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第2期。
    张硕果:《上海电影制片厂的“社会主义改造”(1949-1952)》,《电影艺术》,2009年,第1期。
    朱寿桐:《论作为现代文学中心的上海》,《学术月刊》,2004年,第6期。
    钱春莲:《新中国私营电影业研究》,《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年,第1、2期。
    杜英:《上海:文人分流与文化生产方式一体化走向(1949-1954)》(博士论文,指导教师:赵园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郭建玲:《一九四五-一九四九年中国现代文学格局转型研究》(博士论文,指导教师:陈子善教授),华东师范大学。
    胡慧翼:《第一次文代会研究》(博士论文,指导教师:温儒敏教授),北京大学。
    李迎春:《建国初期“文艺报”研究(一九四九-一九五七)》(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孙先科教授),河南大学。
    袁盛勇:《宿命的召唤——论延安文学意识形态化的形成》(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吴立昌教授),复旦大学。
    Lifton.Robert Jay, Thought Reform and the Psychology of Totalism:the Study of Brainwashing in China, first published by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in 1989。
    Chen Weiren, Tang Dacheng with China Literary World in the Past Fifty Years, Fellows Press of America, Incent, January,2005。
    ①贺桂梅:《转折的时代——40~50年代作家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版,第3页。
    ②陈改玲:《重建新文学史秩序:1950-1957年现代作家选集的出版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第11页。
    ③刑小群:《丁玲与文学研究所的兴衰》,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2-4页。
    ④董桥:《序二》。陈子善:《文人事》,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8月版,第6页。
    ⑤陈子善:《边缘识小》,上海:上海书店,2009年1月版,第2页。
    ⑥傅斯年著,雷颐点校:《史学方法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第3页。
    ⑦曹树基教授在学术演讲中强调的关键词,对我深有启发。他主要是做50年代档案研究,面对大量的档案,对他而言首先是在这些档案的阅读中能够有什么“发现”。如果没有,这些档案就是死档案。曹树基:《1950年代河南乡村的政治史与经济史》,华东师范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修班演讲报告,2009年6月27日,未刊稿。
    ①《中央关于必须将革命进行到底反对刘航琛一类反动计划的指示》,《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6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577页。
    ②邵燕祥:《别了,毛泽东:回忆与思考(1945-1958)》,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1页。
    ③研究者指出,“统一战线”政策“不是即兴产物”,在很大程度上,它反映了“毛泽东策略的鲜明特征”。[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谢亮生等译:《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7月版,第78页。
    ④沈雁冰:《三年来的文化、艺术工作》,《人民日报》,1952年9月27日:茅盾:《茅盾全集》,第2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25页。
    ①邵燕祥:《别了,毛泽东:回忆与思考(1945-1958)》,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4页。
    ①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洪子诚先生就集中关注中国当代文学史及文学史理论,先后出版的著作有:《当代文学概观》、《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作家的姿态与自我意识》、《中国当代新诗史》、《当代文学概说》、《中国当代文学史》、《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讲稿》等著作。这些著作成为当前研究新中国以来文学史的重要参考书目。
    ②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第3-17页。
    ③程光炜:《<文艺报>“编者按”简论》,《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5期:程光炜:《从文艺报一个栏目看五十年代文学的问题》,《文学史的兴起——程光炜自选集》,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版,第173页。
    ④尽管洪子诚先生在具体处理时并没有形成这样的观念,但总给人一种“嫌疑”之感。
    ⑤沈志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三卷:思考与选择——从知识分子会议到反右派运动(1956—1957)》,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4页。
    ①毛泽东:《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1938年11月5日),《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年8月版,第504页。
    ②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69页。
    ③在中国共产党的章程里,它往往被简单称为“最低革命纲领”。
    ④毛泽东:《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年8月版,第361页。
    ⑤从50年代编辑出版《毛泽东选集》的思路来看,它并不是毛泽东个人文集的体现,而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选集》里的文章,不仅代表着毛泽东本身的思想,而且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内处于主流的思想。1945年,中国共产党提出“毛泽东思想”概念时也专门强调了他作为集体智慧的意义。
    ⑥毛泽东:《对<论联合政府>的说明》,《毛泽东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版,第275页。
    ⑦周恩来:《论统一战线》,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版,第77页。
    ①毛泽东:《要胜利就要搞好统一战线》,《毛泽东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版,第196-197页。
    ②毛泽东:《在杨家沟中共中央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文集》,第4卷,第332页。
    ③毛泽东:《在杨家沟中共中央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文集》,第4卷,第332-333页。
    ④冯至:《新年致辞》,《冯至全集》,第5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339页。
    ①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版,第2页。
    ②集中地点以张家口(晋察冀边区所在地)和哈尔滨(中共中央东北局所在地)为中心,形成两个重要的文化重镇。
    ③这种表述集中在《新路》杂志的创办,它创办于1948年。其实,20年代毛泽东写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就有这方面的强调,“那些中间阶级,必定很快地分化,或者向左跑入革命派,或者向右跑入反革命派,没有他们‘独立’的余地。”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1年7月版,第4-5页。
    ④我曾经对茅盾和沈从文的五四想象进行微观考察,发现:1948年5月,这样的想象差异是最后的“分水岭”。1949年后,关于五四的文学想象,只能按照毛泽东关于五四的建构而进行想象,这样的想象是唯一的、“合理合法”的。
    ⑤他成为新文协的筹委会副主任,《文艺报》周报的主编,在政治协商会议代表的推举上成为重要的代表。
    ⑥沈从文:《致丁玲》(1949年9月8日),《沈从文全集19》,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48页。
    ⑦1948年5月5日,李济深、何香凝、沈钧儒、章伯钧、马叙伦、王绍鏊、陈其尤、彭泽民、李章达、蔡廷锴、谭平山、郭沫若等向中共表达了对五一口号的响应。反应速度之快,是民主党派政治态度的一种“积极”表达。《毛泽东关于召开新政协复各民主党派电》,《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7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273-275页。
    ⑧社论:《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光明日报》,1949年9月23日。
    ①毛泽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403页。
    ②这与当时的事实不符合,新时期以后研究界普遍认为五四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运动。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版,第698页。
    ③但王元化先生在对五四与中国革命进行“反省”的过程中,却否认了这种天然的联系。因我没有时间来得及具体翻阅《王元化集》,这是殷国明老师在与我的学术交流中给予我的“提示意义”。在此感谢殷国明老师。
    ④茅盾:《也是漫谈而已》,《文联》,1卷4期,1946年2月25日。
    ⑤周扬和胡风的政治身份说明了“党组织”对这一岗位的内在规定性,周扬是党员,胡风是进步的文艺工作者。
    ⑥其中有两种观点,形成相反意见:“一种主张必须显然标明以最前进的革命势力为‘主体’,领导其他各派,另一种意见,则以为在统一战线里根本不应该有‘主体’,不应该由任何人来‘领导’。作‘主体’,争‘领导’那便是存心利用别人,不是诚意的联合了”。新认识社:《文艺界的统一战线问题》,《文学运动史料选》,第3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5月版,第426页。
    ①新认识社:《文艺界的统一战线问题》,《文学运动史料选》,第3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5月版,第428页。
    ②词条解释中亦认为“文协”的“目的是把全国文艺作家联合起来,为抗战服务,是一种统一战线的组织”。黎锦
    熙、叶丁易主编:《学习辞典》,北京:天下出版社,1951年5月版,第42页。
    ③毛泽东:《在鲁迅艺术学院的讲话》,《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121页。
    ④巴金、鲁迅、茅盾等联合署名:《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文学运动史料选》,第3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5月版,第430页。
    ⑤《中央关于宣传教育工作的指示》,《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71页。
    ⑥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年8月版,第659页。
    ⑦《中央宣传部关于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提纲》,《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135页。
    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年5月版,第822页。
    ②董之林指出:“40年代延安开展的整风运动、‘大众化’文艺运动,对政治上拥护共产党、文化和文艺思想却芜杂多元的文化人来说,显然是一种思想整合”。董之林:《关于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历史反思——以赵树理小说为例》,《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③毛泽东:《文艺工作者要同工农兵相结合》,《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426页。
    ④毛泽东:《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年5月版,第912页。
    ⑤毛泽东:《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913页。
    ①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第27-28页。
    ②萧乾:《当人民的吹鼓手》,《萧乾文集7·文学回忆录》,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332页。
    ③周恩来:《论统一战线》,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版,第109页。
    ①毛泽东:《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的讲话》(1949年6月15日),《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1465-1466页。
    ②这种“包下来”,是有一定的限制的。从文件的具体规定来看,它有明显的政治前提作为底线。这种“包下来”,并不就等于让他们直接进入新政权,必须有一个学习的过程。这种学习过程,包含着新的改造。《中央关于旧人员处理问题的指示》,《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8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460-462页。
    ③潘鈜:《上海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邹荣庚主编,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历史巨变:1949-1956》,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5月版,第320页。
    ④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12月版,第67页。
    ⑤崔晓麟先生对高校的接管有详细的交代。具体参阅崔晓麟:《重塑与思考:1951-1952年前后高校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研究》,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⑥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12月版,第68页。
    ⑦陈永发:《中国共产革命七十年》,上册,台北市: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12月版,第490页。
    ①陈永发:《中国共产革命七十年》,上册,第475页。
    ②陈永发:《中国共产革命七十年》,上册,第492页。
    ③陈永发:《中国共产革命七十年》,下册,台北市: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12月版,第645页。
    ④受启发于阅读《中国单位制度》一书,它曾论述到“建国伊始,单位就与权力紧密联系在一起”。结合建国初期文艺的体制化建构,我对文艺组织化的单位,有更加充分的证据证明这种权力给予单位的意义。杨晓民、周翼虎:《中国单位制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3月版,第3页。
    ⑤郭沫若:《为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北京:新华书店,1950年4月版,第39-40页。
    ⑥斯炎伟:《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与新中国文学体制的建构》,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版,第37页。
    ⑦毛泽东:《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奋斗》(1950年6月6日),《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4月版,第19页。
    ⑧毛泽东:《不要四面出击》(1950年6月6日),《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23页。
    ①郭沫若:《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总报告》,《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北京:新华书店,1950年4月版,第36-37页。
    ②毛泽东:《文艺工作者要同工农兵相结合》,《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426页。
    ①夏衍:《从<武训传>的批判检讨我在上海文化艺术界的工作》,《人民日报》,1951年8月26日。
    ②周恩来:《人民政协共同纲领草案的特点》,《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5月版,第15-16页。
    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人民日报》,1949年9月30日。
    ④研究者在对第一次文代会作微观考察时说:“为期十四天的大会期间被文艺领导层反复说明、论证和强调,目的是-个,都是为了力促文代会代表在党制定的文艺路线和方向上统一思想,达成共识。”胡惠翼:《第一次文代会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13页,未刊稿。
    ⑤新华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人民日报》,1949年9月30日。
    ⑥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年8月版,第659、635页。
    ⑦这与毛泽东20年代的思维观念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当时毛泽东及早期革命党人坚信,“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⑧李维汉:《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新形势与新任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5月版,第144页。
    ①常任侠著,沈宁整理:《春城纪事(1949-1952)》,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5月版,第68页。
    ②新加坡华侨则不同,以陈嘉庚为代表成为权力核心中的重要力量。
    ③[美]斯图尔特·施拉姆著,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外研究毛泽东思想资料选辑》编辑组编译:《毛泽东》(内部发行),北京:红旗出版社,1987年12月版,第217页。
    ④李维汉:《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新形势与新任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5月版,第157页。
    ⑤毛泽东:《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议要点》(1951年2月18日),《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4月版,第37页。
    ①毛泽东:《不要四面出击》(1950年6月6日),《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4月版,第23页。
    ②刘少奇:《加强全国人民的革命大团结》,《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4月版,第69页。
    ③李维汉:《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新形势与新任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第151页。
    ④夏衍:《懒得寻梦录》(增补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9月版,第436页。
    ⑤1950年提出对报刊杂志的整顿、1951年高等学校文艺教学的讨论,都有这样的价值建构包含其中。
    ①胡风:《胡风三十万言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332页。
    ②《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判和自我批评的决定》,《人民日报》,1950年4月22日。
    ③很多老文艺家有着良好的求学背景、自身的精神追求,并带有传统知识分子的思想意识。他们能够参加到新政权中来,大部分完全是由于受爱国心的驱使。
    ①欧阳予倩:《观剧琐谈》,《文艺报》,4卷11、12期合刊,1951年11月1日。
    ②胡风:《胡风三十万言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333页。
    ③宋云彬先生系民盟盟员。
    ④宋云彬:《红尘冷眼:一个文化名人笔下的中国三十年》,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版,第256页。
    ⑤巴金:《一点感想》,《文汇报》,1949年8月20日。
    ⑥这从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的划分上就可以看出,知识分子到底属于什么阶级,中共始终无法给予恰当的定位,政策与国内形势发生变化的时候,知识分子的定义也相应地发生变化。
    ①阿英:《阿英全集》,第12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457-468页。
    ②常任侠著,沈宁整理:《春城纪事(1949-1952)》,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5月版,第54页。
    ③周恩来:《发挥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积极作用的几个问题》,《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5月版,第184页。
    ④著名南社诗人柳亚子对这种人事安排也产生“看法”,并写作“打油诗”,表达自己内心的不满情绪。其诗歌《七律·感事呈毛主席》全貌为:“开天劈地君真健,说刘依项我大难。夺席谈经非五鹿,无车弹铗怨冯驩。头颅早悔平生贱,生死宁忘一寸丹。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柳亚子:《柳亚子诗词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12月版,第170-171页。
    ①巴金:《全国文代大会代表队大会的感想:我是来学习的——参加文代会的一点感想》,《人民日报》,1949年7月22日;巴金:《慰问信及其他》,第1页。
    ②萧乾著,傅光明编:《萧乾文集·文学回忆录》,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10月版,第144页。
    ③“仍旧是编刊物,而且仍旧是同外交打交道”。《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著、傅光明编:《萧乾文集·文学回忆录》,第94页。
    ④巴金:《巴金选集》,北京:开明书店,1951年7月版,第308页。
    ⑤1951年7月,开明版的《巴金选集》,是巴金亲自编辑整理的文集,在序言中巴金的这种恐惧心理得到了明显的“流露”:“所以我的作品中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薄弱,所以我的作品中含有忧郁性,所以我的作品中缺少冷静的思考和周密的构思。我的作品的缺点是很多的。”“我的一枝无力的笔写不出伟大的作品”,“为了欢迎着伟大的新时代的来临,我献出我这一颗渺小的心”。巴金:《<巴金选集>·自序》,北京:开明书店,1951年7月版,第9-10页。
    ①丁玲:《在前进的道路上——关于读文学书的问题》,《中国青年》,1949年,第23期:丁玲:《跨到新的时代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年7月初版,第175-178页。
    ②曹禺:《我对于大会的一点意见》,《人民日报》,1949年7月2日:曹禺:《我对于大会的一点意见》,《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北京:新华书店,1950年4月版,第405页。
    ④黄药眠:《评<时间开始了!>》,《大众诗歌》,1950年,第6期;黄药眠:《沉思集》,上海:棠棣出版社,1953年12月版,第170页。
    ⑤何其芳:《话说新诗》,《文艺报》,2卷4期,1950年5月10日:何其芳:《何其芳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9月版,第249页。
    ①路翎:《1950年1月1日》,《致胡风书信全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4月版,第203页。
    ②吴永平:《隔膜与猜忌:胡风与姚雪垠的世纪纷争》,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第261页。
    ③《毛主席讲话》,《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北京:新华书店,1950年4月版,第3页。
    ④程光炜、孟繁华曾对此进行细读,发现话语背后强大的政治优越性。程光炜、孟繁华:《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21页。
    ⑤其实,主体和主人的身份是很明显的,来自国统区的代表在吃住上,均由新解放区提供。解放区的代表人数是四百五十多名,而国统区的代表仅仅一百多名。阵容的差异性悬殊,使来自国统区的作家都有这样的心态。
    ⑥这让我想起农村户口中的形式,先是户主,其次是户主的配偶,下面才是户主的子女,儿媳妇(或女婿),孙子等等。这就说明,家里仍旧存在着“等级”的差异,准做主的问题。
    ⑦袁盛勇在对后期延安文艺体制及文艺生成状态的研究中提出的概念。袁盛勇:《“党的文学”:后期延安文学观念的核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3期。
    ①列宁:《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红旗》,1982年,第22期。
    ②[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3月版,第263页。
    ③段美乔:《投岩麝退香——论1946-1948年间平津地区“新写作”文学思潮》,台北:秀威资讯科技,2008年10月版,第17-18页。
    ④罗荪:《抗战文艺运动鸟瞰》,《文学月报》,1卷1期,1940年1月。
    ⑤这是陈思和先生一直坚持的观念,并提出1937年至文革前战争影子的文学史“描述”。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版。
    ①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第330页。
    ②浜田正秀(1925-),日本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日本玉川大学教授,多年来讲授文艺学,并对教学有相当研究。其代表作为《文艺学概论》,80年代中期随着文化研究方法热浪潮引入中国。
    ③[日]浜田正秀著,陈秋峰、杨国华译:《文艺学概论》,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8月版,第83页。
    ④我在对丁玲的这篇小说进行细读时发现了她揭示出陆萍这个个人在党组织系统中的个人命运,曾有详细的分析。
    ⑤王增如女士在整理草稿的过程中发现,“这份草稿,是丁玲对于自己的小说《在医院中》的说明和检讨”。其检讨稿发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第6期。王增如、李向东:《一份没有写完的检查》,《书城》,2007年,第11期。
    ①丁玲:《谈谈普及工作——为祝贺北京市文代大会而写》,《文艺报》,2卷6期,1950年6月10日;丁玲:《跨到新的时代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年7月初版,第55.56页。
    ②郭沫若:《<郭沫若选集>·自序》,上海:开明书店,1951年7月版,第7页。
    ③茅盾:《<茅盾选集>·自序》,北京:开明书店,1952年4月版,第11页。
    ①《中央总学委关于学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通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3月版,第102页。
    ②《中央宣传部关于执行党的文艺政策的决定》,《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3月版,第107页。
    ③这方而的细节性内容,高华先生有详细的梳理。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来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①沙汀:《雎水十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5月版,第148-154页。
    ②周恩来:《关于大后方文化人整风问题的意见》,《南方局党史资料·文化工作》,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25页。
    ③1947年后,中国革命文艺界中开始把胡风当作“潜在的反对派”来对待,就与这次整风中胡风的态度又很大的关系。50年代,对胡风的指责也是从他对《讲话》的抗拒和抵制说起的。
    ①1978年的思想解放初期,胡风反革命集团中的部分成员平反,成为归来者形象,重新进入文艺界的队伍里来。
    ③毛泽东:《大量吸收知识分子》,《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年8月版,第581页。
    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年8月版,第887页。
    ②周扬:《<马克思主义与文艺>序言》,《马克思主义与文艺》,大连:大众书店,1946年6月再版本。
    ③茅盾:《岁末杂感》,《文艺生活》海外版,第9期,1948年12月25日。
    ①任迁乔,1919年10月生,山东掖县人。擅长连环画。历任山东《儿童之友》记者,山东《滨海画报》主编,山东美术工作室主任、山东省文联艺术部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分会副主席。作品有:《翻身》、《人间地狱》、《学文化》等。
    ②王希坚:《雪中送炭暖人心——记任迁乔同志和他的连环画创作》,任迁乔编绘:《翻身》,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年3月版,第25页。
    ③张闻天:《谈谈文艺工作的几个问题》(1947年4月24日),《张闻天东北文选》,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版,第119页。
    ④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关于解放区文艺工作的报告》,《人民文学》,1949年,第1期;周扬:《坚决贯彻毛泽东文艺路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2月版,第13-14页。
    ⑤在社会学家韩丁先生看来,“翻身”是“中国革命创造出来的一整套新的词汇”中重要的词语。[美]韩丁著,韩惊等译:《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年10月版,第6页。
    ①苏平:《访问中央文学研究所》,《文艺报》,3卷4期,1950年12月10日。
    ②黎锦熙、叶丁易主编,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大辞典编篡处编著:《学习辞典》,北京:天下出版社,1951年5月版,第42页。
    ③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第14页。
    ①李伯钊:《高尔基戏剧学校》,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史料编辑部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史料选编红军时期(下册)》,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6年12月版,第67页。
    ②张宪文、万庆秋、黄美真主编:《中华民国大辞典》,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8月版,第1521页。
    ③王士菁:《瞿秋白传》,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版,第191页。
    ④瞿秋白的苏联留学的“经验”,使他知道必须依靠文化名人的名气来建构学校的重要性,而这时苏联的高尔基文学院和高尔基博物馆,都给予瞿秋白提供了历史的经验。
    ⑤《高尔基戏剧学校简章》,汪木兰、邓家琪编:《苏区文艺运动资料》,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11月版,第31-33页。
    ①何其芳:《一个平常人的故事》,《何其芳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10月版,第222页。
    ②《毛泽东同志对鲁艺师生的讲话》,《新文化史料》,1987年,第2期。
    ①沙可夫:《鲁迅艺术学院创立一周年》,《新中华报》,1939年5月10日:《延安鲁艺回忆录》,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8月版。
    ②成仿吾:《战火中的大学——从陕北公学到人民大学的回顾》,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2月版,第16页。
    ③罗迈:《鲁艺的教育方针与怎样实施教育方针——1939年4月10日的报告》,《延安鲁艺回忆录》,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8月版,第12页。
    ④沙可夫:《鲁迅艺术学院创立一周年》,《新中华报》,1939年5月10日。
    ⑤《鲁迅艺术学院成立宣言》,《新文化史料》,1987年,第5期。
    ⑥《鲁迅艺术学院创立缘起》,《新文化史料》,1987年,第2期。
    ①成仿吾:《战火中的大学——从陕北公学到人民大学的回顾》,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2月版,第18页。
    ②宋侃夫:《一年来的政治教育的实施与作风的建立》,《延安鲁艺回忆录》,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8月版,第61页。
    ③毛泽东:《毛泽东论文艺》(增订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1页。
    ④宋贵仑:《毛泽东与中国文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57页。
    ⑤高华先生指出,“针对大批前来延安的非无产阶级出身的青年知识分子,中共采取的是强化政治思想训练的方法,引导他们学习马列阶级斗争、暴力革命的学说”。其实,在思想的形塑上,延安鲁艺及之后的华北大学,遵照的正是思想训练的强化方式。高华:《身分和差异:1949-1965年中国社会的政治分层》,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⑥孙国林、曹桂芳编著:《毛泽东文艺思想指引下的延安文艺》,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年4月版,第494页。
    ①王培元:《延安鲁艺风云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2版,第79-80页。
    ②周扬的检讨文章,题名为《艺术教育的改造问题——鲁艺学风总结报告之理论部分:对鲁艺教育的一个检讨与自我批评》,原载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9月9日。
    ③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9月版,第60页。
    ④王培元:《延安鲁艺风云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272页。
    ⑤黄钢:《平静早己过去了!——延安鲁艺整顿学风的辩论》,《解放日报》,1942年8月4日。
    ①罗迈:《鲁艺的教育方针与怎样实施教育方针——1939年4月10日的报告》,《延安鲁艺回忆录》,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8月版,第17页。
    ②罗迈:《鲁艺的教育方针与怎样实施教育方针——1939年4月10日的报告》,《延安鲁艺回忆录》,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8月版,第19页。
    ③胡风:《从实际出发》,《胡风全集》,第6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685页。
    ④胡风:《胡风回忆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11月版,第309页。
    ⑤王培元:《延安鲁艺风云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314-315页。
    ⑥王培元:《延安鲁艺风云录》,第316页。
    ⑦成仿吾:《战火中的大学——从陕北公学到人民大学的回顾》,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2月版,第19页。
    ⑧这是毛泽东在陕北公学开学典礼时讲的话。成仿吾:《战火中的大学——从陕北公学到人民大学的回顾》,第23 页。
    ①当时的华北联合大学由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延安工人学校合并组建而成。
    ②成仿吾:《战火中的大学——从陕北公学到人民大学的回顾》,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2月版,第73页。
    ③成仿吾:《战火中的大学——从陕北公学到人民大学的回顾》,第127页。
    ④成仿吾:《战火中的大学——从陕北公学到人民大学的回顾》,第67页。
    ⑤成仿吾:《战火中的大学——从陕北公学到人民大学的回顾》,第129页。
    ①成仿吾:《战火中的大学——从陕北公学到人民大学的回顾》,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2月版,第157页。
    ②刑小群:《丁玲与文学研究所的兴衰》,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10页。
    ③即高级知识分子思想学习的场所。
    ④郭沫若:《苏联纪行·前记》,《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266页。
    ⑤郭沫若:《附录:<苏联五十天>(<苏联纪行>俄译本序)》,《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4卷,第457页。
    ⑥新中国成立后,郭沫若担任政务院副总理和文教委员会主任,负责全国文教具体工作的管理。
    ①茅盾:《访问苏联·迎接新中国——回忆录(三十三)》,《新文学史料》,1986年,第4期。
    ②郭沫若:《附录:<苏联五十天>(<苏联纪行>俄译本序)》,《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458页。
    ③茅盾:《访问苏联·迎接新中国——回忆录(三十三)》,《新文学史料》,1986年,第4期。
    ④茅盾:《苏联见闻录:西蒙诺夫访问记》,《茅盾全集》,第13册,中国散文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87页。
    ⑤丁玲:《法捷耶夫同志告诉了我些什么》,《人民日报》,1949年4月28日:丁玲:《欧行散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年6月版,第61-64页。
    ①丁玲:《法捷耶夫同志告诉了我些什么》,《人民日报》,1949年4月28日。
    ②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出国,明显地带着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目的。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
    ③刘白羽:《莫斯科访问记》,上海:海燕书店,1951年3月版,第84页。
    ④刘白羽:《莫斯科访问记》,第85页。
    ①李其庆主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研究》,总第17辑,中央编译局,内部版,第171页。
    ②这方面的研究,斯炎伟和王本朝有详细的论述。但斯著仍旧没有论述到当前的文艺体制学校化,比如对鲁迅文学院并没有完全涉及。斯炎伟:《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与新中国文学体制的建构》,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版:王本朝:《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1949-1976)》,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6月版。
    ③“党文学”框架,“党文学”概念是袁盛勇在博士论文中提出的重要概念,形象地概括了延安文学的基本特征,对新中国文学的阐释也有重要意义。袁盛勇:《党的文学:后期延安文学观念的核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3期。
    ①这是一位身居领导地位的人对丁玲和周立波等人说的话。虽然这句话是1954年说出来的,其实建国初一直有着这样的倾向。丁玲:《漫谈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丁玲全集》,第8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版,第122页。
    ②这并不是1949年9月25日创办的《文艺报》,而是文代会前夕和文代会期间大会的交流报纸《文艺报》,周刊性质,主要介绍文代会筹备情况、文代会代表到京情况、文代会成立组织、文代代表选举等等相关问题的介绍。
    ③茅盾:《“新的文协的任务、组织、纲领及其他”座谈会》,《文艺报》,1卷5期,1949年11月25日。其实在文代会筹委会期间,关于青年作家和工农兵作家的培养问题都是大会筹委会主要讨论的问题之一,这方面的资料可以参阅《文艺报》周刊文艺动态栏目中的相关内容,比如第4期《文艺动态》就以座谈会的形式谈到“青年作家、工农作家的培养”问题。
    ④丁玲:《跨到新的时代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年7月版,第11页。
    ⑤《关于创办文学研究院的建议书》,转引自刑小群:《丁玲与文学研究所的兴衰》,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12页。
    ①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辞中强调的文化建设目标。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4月版,第6页。
    ②1950年4月,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和华北大学三部美术系合并组建成立中央美术学院,校址在北京王府井金街校尉胡同5号,校名系毛泽东题字。
    ③1950年6月17日,南京国立音乐院、东北鲁艺音乐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燕京大学音乐系等合并组建成立中央音乐学院,当时校址在天津河东区十一经路57号,1958年后迁往北京现址,校名系郭沫若题字。
    ④1950年4月,华北大学文艺学院、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等合并组建成立中央戏剧学院,校址在北京市东城区东棉花胡同39号,校名系毛泽东题字。
    ⑤后来事实上也证明,中央文学研究所是在这三个机构的“鼎力”相助之下成立的。
    ⑥《关于创办文学研究院的建议书》,转引自刑小群:《丁玲与文学研究所的兴衰》,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12页。
    ①[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谢亮生等译校:《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7月版,第65页。
    ②萧三曾在谈到苏联苏维埃作家联盟的体制建设时说到,苏联的作家联盟中成立了文学研究院,这是作家联盟办的,招收各地被发现的青年作家入院学习。并且说到它培养了很多著名作家,如西蒙诺夫、格里巴车夫、阿热也夫等。萧三:《略谈苏联苏维埃作家联盟近况》,《文艺报》,1卷2期,1949年10月10日。
    ③刘白羽:《访问文学院和阿扎耶夫》,《莫斯科访问记》,上海:海燕书店,1951年3月版,第84页。
    ④文戎译:《青年作家在苏联》,《文艺报》周刊,第4期,1949年5月26日。
    ①这是为了保持文艺界主体的纯洁性而展开的斗争策略。比如1948年为了迎接全国的胜利,中共左翼文艺内部开始对非左翼的文艺进行清理,也对左翼内部的异质性文学进行清理。更何况新中国成立,组织的确立为这种清理提供了合法与便利。
    ②这一份建议书是丁玲以“中华全国文协”的名义向文化部提出的。康濯:《往事·今朝》,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年12月版,第108页。
    ③刑小群:《丁玲与文学研究所的兴衰》,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13-15页。
    ①《“文学新兵”们的愿望》,《文艺报》周刊,第6期,1949年6月9日。
    ②马烽:《京华七载》,《山西文学》,1999年,第2期。
    ③刑小群先生2000年2月10日对陈明的访谈时,陈明谈到的具体情况。刑小群:《丁玲与文学研究所的兴衰》,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2页。
    ④康濯:《往事·今朝》,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年12月版,第107页。
    ⑤马烽:《京华七载》,《山西文学》,1999年,第2期。
    ⑥他当选为全国青年联合会第一届委员会正式委员,并被青联会宣传部派往各学校演讲,文代会后被当选为全国委员会候补委员,参与新中国初期的文协及大众文艺研究会的具体工作。
    ⑦马烽:《京华七载》,《山西文学》,1999年,第2期。
    ①方明:《访中央文学研究所和青年作家们》,《光明日报》,1951年1月14日。
    ②苏平:《访问中央文学研究所》,《文艺报》,3卷4期,1951年12月10日。
    ③谢蔚明:《访中央文学研究所》,《文汇报》,1951年1月16日。
    ④杨沫:《自白——我的日记》,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年4月版,第125页。
    ⑤马烽:《京华七载》,《山西文学》,1999年,第2期。
    ①[美]德克·博迪著,洪青耘、陆天华译:《北京日记——革命的一年》,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1年2月版,第117页。
    ②刑小群:《丁玲与文学研究所的兴衰》,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1页。
    ③苏平:《访问中央文学研究所》,《文艺报》,3卷4期,1951年12月10日。
    ④茅盾:《略谈工人文艺运动》,《小说月刊》,3卷1期,1949年10月1日。
    ⑤苏平:《访问中央文学研究所》,《文艺报》,3卷4期,1951年12月10日。
    ⑥在文艺界学习运动中,胡乔木的讲话讲的很严重。
    ①郭沫若:《为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北京:新华书店,1950年4月版,第40页。
    ②毛泽东:《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奋斗》(1950年6月6日),《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4月版,第19页。
    ③毛泽东:《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奋斗》(1950年6月6日),《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19页。
    ④对陈明的采访中有详细的记录。刑小群:《丁玲与文学研究所的兴衰》,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1-2页。
    ⑤“中央文学研究院”这样的名字,刚好与之后创办的中央戏剧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构成高等学院的教学规模与体制。
    ①转引自刑小群:《丁玲与文学研究所的兴衰》,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12页。
    ②谢蔚明:《访中央文学研究所》,《文汇报》,1951年1月16日。
    ③周扬:《全国文联半年来工作概况及今后工作任务——在全国文联四届扩大常委会议上的报告要点》,《文艺报》,1卷11期,1950年2月25日。
    ④新华社:《全国文联和中央文化部筹备创办文学研究所培养新文学创作及文艺批评干部》,《人民日报》,1950年8月10日。
    ①刑小群:《丁玲与文学研究所的兴衰》,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13-15页。
    ②主任丁玲,副主任张天翼。《政务会议通过的各项任免名单》,《人民日报》,1950年12月11日。
    ③马烽:《文研所开办之前》,高深编:《文学的日子:我与鲁迅文学院》,内部资料,鲁迅文学院编辑出版,2000年10月版,第8-10页。
    ④谢蔚明:《访中央文学研究所》,《文汇报》,1951年1月16日。
    ⑤白原:《记中央文学研究所》,《人民日报》,1951年1月13日。
    ①新华社:《中央文学研究所成立》,《文汇报》,1951年1月16日。
    ②谢蔚明:《访中央文学研究所》,《文汇报》,1951年1月16日。
    ③王景山先生1951年7月31日日记。王景山:《我所知道的中央文学研究所和所长丁玲》,《新文学史料》,2002年,第4期。
    ①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30日),《人民日报》,1949年6月30日。
    ②王景山先生1951年7月31日日记。王景山:《我所知道的中央文学研究所和所长丁玲》,《新文学史料》,2002年,第4期。
    ③王景山先生1951年2月20日日记。王景山:《我所知道的中央文学研究所和所长丁玲》,《新文学史料》,2002年,第4期。
    ①王景山先生给我提供的学员联系方式资料中,关于吴长英的联系地址仍旧是山东荣县图书馆。2008年6月18日我在北京拜访王景山先生时,他再次谈到这一话题。
    ②王景山:《我所知道的中央文学研究所和所长丁玲》,《新文学史料》,2002年,第4期。
    ③反右运动期间,很多学员成为右派,比如张德裕就是典型例子之一,在东北文艺界的反右运动中是重点批判的对象。这从侧面说明,一旦工农兵成为作家后,必然带有一定程度的知识分子气。
    ④朱树兰:《记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欢迎国际文学家、艺术家的盛会》,《人民日报》,1951年10月8日。
    ⑤丁玲:《丁玲全集》,第7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版,第280页。
    ⑥《中央文学研究所第一学季学习情况与问题》,《文艺报》,4卷7期,1951年7月25日。
    ①茅盾:《谈谈工人文艺》,《天津日报》,1949年5月14日。
    ②方明:《访中央文学研究所和青年作家们》,《光明日报》,1951年1月14日。
    ③苏平:《访问中央文学研究所》,《文艺报》,4卷3期,1950年12月10日。
    ④刘艺亭:《忆在中央文学研究所学习的日子》,《当代人》,1997年,第6期。
    ①比如三十年代的艺华影业公司,就是依靠黄金荣的弟子严春堂的资金建立起来的。阳翰笙:《泥泞中的战斗——影事回忆录》,《阳翰笙百年纪念文集第二卷纪实》,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253页。
    ②电影投机者以短期资金投资电影业,租赁摄影棚拍戏。施本:《制片人怎样迎接新使命——看上海的电影业》,《文汇报》,1949年6月25日。
    ③孟犁野:《新中国电影艺术史稿(1949-1959)》,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9月版,第1-2页。
    ④《上海市人民政府文化局电影事业管理处三年来工作总结》,1952年,档案号:B127-1-87,上海档案馆。
    ⑤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史》,第2卷,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2月版,第386-393页。
    ⑥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史》,第2卷,第252页。
    ⑦任宗德:《回首昆仑(三)》,《电影创作》,2000年第3期,第77页。
    ①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史》,第2卷,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2月版,第278、282页。
    ②具体可以参见文代会代表名单中的南方代表第二团。
    ③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宣传处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北京:新华书店,1950年4月版,第584-585页。
    ④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史》,第2卷,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2月版,第297页。
    ①新华社社论:《祝上海解放》,《人民日报》,1949年5月30日。
    ②陈永发:《中国共产革命七十年》,上册,台北市: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12月版,第496页。
    ③夏衍:《懒寻旧梦录》(增补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9月版,第399页。
    ①陈明显:《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29页。
    ②“两白一黑”指的是棉花、大米和煤炭。
    ③新华社社论:《祝上海解放》,《人民日报》,1949年5月30日。
    ④茅盾:《还须准备长期而坚决的斗争——为“五四”三十周年纪念作》,《人民日报》,1949年5月4日。
    ⑤阳翰笙的回忆录中也特别提到,抗战结束后,上海成为美国人的天堂,大批美国人在上海寻欢作乐,玩弄中国女子,“过去上海是日本人的世界,现在是贵国(指的是美国)的世界罗!”阳翰笙:《泥泞中的道路——影事回忆录》,《阳翰笙百年纪念文集第二卷纪实》,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284页。
    ⑥这里仍旧借用当时报纸对蒋介石的评价,因蒋介石的评价本身是复杂的,也不是本文的论述范围,这里从略。社论:《祝上海解放》,《人民日报》,1949年5月30日。
    ①夏衍:《懒寻旧梦录》(增补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9月版,第404页。
    ②《上海军管会接管电影厂》,《人民日报》,1949年6月5日。
    ③实际的接管过程中,夏衍严格地做了区分。夏衍:《懒寻旧
    梦录》(增补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9月版,第407-408页。
    ①蔡楚生:《颂<桥>——和一些感想》,《文艺报》周刊,第6期,1949年6月9日。
    ②萧殷执笔:《谈<桥>的思想性》,《文艺报》周刊,第6期,1949年6月9日。
    ③蔡楚生在日记中记载到,袁牧之拟以较宽松的政策对待上海电影节,而蔡却采取不赞成的态度,他反而觉得袁牧之“对沪上情形几乎是一无所知也”。蔡楚生:《蔡楚生文集》(第三卷·日记卷),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281页。
    ④茅盾:《还须准备长期而坚决的斗争——为“五四”三十周年纪念作》,《人民日报》,1949年5月4日。
    酿后,显然,阳翰笙改变了自己在6月初的看法。阳翰笙:《略论国统区三年来的电影运动》,《文艺报》周刊,第5期,1949年6月2日。
    ①这里出现了所谓的版本问题,收录到文代会大会纪念文集的文章,与《文艺报》周刊发表的文前后不一致。
    ②阳翰笙:《略论国统区三年来的电影运动》,《文艺报》周刊,1949年6月2日。
    ③柏生:《文代大会演出戏剧电影招待全体代表》,《人民日报》,1949年7月20日。
    ④阳翰笙:《国统区进步的戏剧电影运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北京:新华书店,1950 年4月版,第248页。
    ①阳翰笙:《国统区进步的戏剧电影运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北京:新华书店,1950年4月版,第270-271页。
    ②任宗德先生回忆1949年6月底到北平的情形,离开北平前,时为电影局局长的袁牧之“送了我两本马列主义的著作,希望我认真学习”。作为长期被中共统战的对象,任宗德在政治上仍旧需要学习。从这里可以看出新中国初期对国统区进步电影工作者在政治上的信任度。任宗德:《回首昆仑(六)》,《电影创作》,2000年,第6期。
    ①欧阳予倩等:《电影政策献议》(1949年1月),文化部存档资料。转引自吴迪编:《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上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3页。
    ②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2卷,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2月版,第161-162页。
    ③其实,考察后来在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上通过的《共同纲领》,其理论的基础主要来自于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的专题发言,特别是新中国的经济政策,尤为明显。
    ④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1949年3月5日),《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1427-1428页。
    ①毛泽东:《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的讲话》(1949年6月15日),《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65-1466页。
    ②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1949年3月5日),《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31页。
    ③于伶在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大会记录》,1949年11月16日,档案号:B177-1-1,上海市档案馆。
    ①刘衡:《解放区的电影事业》,《人民日报》,1949年6月24日。
    ②夏衍:《懒寻旧梦录》(增补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9月版,第436页。
    ③袁牧之:《两年来的电影工作及今后任务》(1952年1月5日在北京中央电影局整风学习学委会上的发言),《人民电影的奠基者——宁波籍电影家袁牧之纪念文集》,宁波:宁波出版社,2004年10月版,第214页
    ①《上海市人民政府文化局电影事业管理处三年来工作总结》,1952年,档案号:B172-1-87,上海档案馆。
    ②袁牧之:《两年来的电影工作及今后任务》(1952年1月5日在北京中央电影局整风学习学委会上的发言),《人民电影的奠基者——宁波籍电影家袁牧之纪念文集》,宁波:宁波出版社,2004年10月版,第214页。
    ③金炳华主编:《上海文化界:奋战在“第二条战线”上史料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1月版,第28页。
    ④钟大丰:《新中国电影工业:初创设想及其实施》,陆弘石主编:《中国电影:描述与阐释》,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3月版,第284页。
    ①《文管会邀请戏剧电影工作者举行编导座谈会》,《文汇报》,1949年7月13日。
    ②1949年东影拍摄电影6部,1950年三大国营电影制片厂拍摄电影29部,同时期的私营电影制片厂拍摄电影达50多部,而私营电影业的50多部影片还是故事片,没有纪录片。
    ③孟犁野:《1949-1952私营制片厂电影及其历史地位》,《电影艺术》,1995年,第5期。
    ④金铁木的《文华影业公司:1946-1949》对文华影业公司电影艺术的风格有专门的分析,这是目前对私营电影业最系统的艺术分析。陆弘石主编:《中国电影:描述与阐释》,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3月版。
    ⑤《中央宣传部关于加强电影事业的决定》(一九四九年八月十四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8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420页。
    ⑥茅盾:《苏联的电影事业——杂谈苏联之二》,《人民日报》,1949年6月7日。
    ①袁牧之:《关于电影事业报告(二)》(1948年12月18日),《人民电影的奠基者——宁波籍电影家袁牧之纪念文集》,宁波:宁波出版社,2004年10月版,第201页、第194页。
    ②蔡楚生:《蔡楚生文集》(第三卷·日记卷),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266页。
    ③程季华:《首任中央电影局局长——袁牧之同志片段》,《人民电影的奠基者——宁波籍电影家袁牧之纪念文集》,宁波:宁波出版社,2004年10月版,第61页。
    ④袁牧之:《关于电影事业报告(一)》(1948年9月),《人民电影的奠基者——宁波籍电影家袁牧之纪念文集》,宁波:宁波出版社,2004年10月版,第191页。
    ①《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当代中国电影》(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1月版,第57页。
    ①袁牧之:《关于解放区电影工作》,《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北京:新华书店,1950年4月版,第198页。
    ②袁牧之:《关于解放区电影工作》,《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第198页。
    ③苏云:《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发展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事业三十五年》(1949-1984),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9月版,第23-24页。
    ④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二卷),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2月版,第383页。
    ⑤袁牧之:《关于解放区电影工作》,《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北京:新华书店,1950年4月版,第200页。
    ⑥汪洋:《北京电影制片厂诞生三十五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事业三十五年》(1949-1984),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9月版,第56页。
    ⑦陈波儿:《故事片从无到有中的编导工作》,《文艺报》,2卷1期,1950年3月25日。
    ①“大城市中,不但有工人,也还有更多的小市民(包括知识分子);而且这数目庞大的市民阶层,又构成了都市中最为主要的读者和观众”。由此提出了“为市民服务”的口号。茅盾:《关于目前文艺写作的几个问题》,《进步青年》,创刊号,1949年5月4日。
    ②孟犁野:《新中国电影艺术史稿(1949-1959)》,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9月版,第67页。
    ③蔡楚生的1948-1952年的日记中对此有详细的披露。蔡楚生:《蔡楚生文集》(第三卷·日记卷),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6月版。
    ①《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当代中国电影》(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1月版,第27页。
    ②“三反”即反帝、反封建、反官僚主义;“三不反”即不反共、不反苏、不反人民。
    ③公营电影厂的故事片制片和私营电影厂的制片分别为26部和34部,相差8部。
    ④“这不包括昙花一现的一片公司”。《上海市人民政府文化局电影事业管理处三年来工作总结》,1952年,档案号:B172-1-187,上海市档案馆。
    ⑥蔡楚生在日记中写到:“又任要我返上海拍《西湖春晓》”。这里的“任”,指的是昆仑总经理任宗德。蔡楚生:《蔡楚生文集》(第三卷·日记卷),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332页。
    ①任宗德:《回首昆仑(三)》,《电影创作》,2000年,第3期。
    ②任宗德:《回首昆仑(三),》《电影创作》,2000年,第3期。
    ③阳翰笙系中华全国电影艺术工作者协会主席,阳翰笙、蔡楚生、史东山系协会的常务委员,蔡楚生、史东山还分别担任电影局艺术委员会和技术委员会的实际负责人。
    ④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2卷,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2月版,第210页。
    ⑤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2卷,第255页。
    ①蔡楚生1949年4月28日日记。蔡楚生:《蔡楚生文集》(第三卷·日记卷),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275页。
    ②施本:《制片人怎样迎接新使命——看上海的电影业》,《文汇报》,1949年6月25日。
    ③蔡楚生:《蔡楚生文集》(第三卷·日记卷),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269页。
    ④蔡楚生1948年12月-1949年5月间的日记中有透露。蔡楚生:《蔡楚生文集》(第三卷·日记卷),第246-282页。
    ⑤《文艺部工作计划草案(第三篇)》,1949年,档案号:B177-1-46,上海市档案馆。
    ⑥任宗德:《回首昆仑(六)》,《电影创作》,2000年,第6期。
    ⑦蔡楚生1949年5月28-29日日记。蔡楚生:《蔡楚生文集》(第三卷·日记卷),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281页。
    ①蔡楚生1949年6月14、28日日记。蔡楚生:《蔡楚生文集》(第三卷·日记卷),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283-284页。
    ②《五部影片得奖周信芳带来锦旗》,《青青电影》,17年第17期,1949年8月25日。
    ③所统计数字来源于中华全国电影艺术工作者协会的人员名单。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宣传处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北京:新华书店,1950年4月版,第584-585页。
    ④这里有两个时间回忆:蔡楚生的日记记载任宗德是1949年7月24日到北平,但任宗德的《回首昆仑(六)》中提到他到北京的时间却是1949年6月底。我们以蔡楚生的日记为准。
    ⑤任宗德:《回首昆仑(六)》,《电影创作》,2000年,第6期。
    ①周恩来:《调集电影人才,发展电影事业》(1948年11月21日),赵春生主编:《周恩来文化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2月版,第94页。
    ②袁牧之:《关于电影事业报告(一)》(1948年9月),《人民电影的奠基者——宁波籍电影家袁牧之纪念文集》,宁波:宁波出版社,2004年10月版,第191页。
    ③袁牧之:《关于电影事业报告(二)(1948年12月18日),《人民电影的奠基者——宁波籍电影家袁牧之纪念文集》,第195页。
    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人民日报》,1949年9月30日。
    ⑤《文艺动态·电影制片计划》,《新华月报》,1卷4期,1950年1月。
    ①转引自胡菊彬:《新中国电影意识形态史》,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10月版,第6页。
    ②《从艰难中建设起来的东北电影制片厂创立经过》,《青青电影》,第17年17期,1949年8月25日。
    ③新华社:《中国人民电影事业一年来的光辉成就》,《人民日报》,1951年1月3日。
    ④袁牧之:《两年来的电影工作及今后任务》(1952年1月5日在北京中央电影局整风学习学委上的发言),《人民电影的奠基者——宁波籍电影家袁牧之纪念文集》,宁波:宁波出版社,2004年10月版,第214-215页。
    ①文化部档案资料。转引自欧阳予倩等:《电影政策献议》,吴迪编:《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上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3-4页。
    ②《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一九五零年全国文化艺术工作报告与一九五一年计划要点》,《人民日报》,1951年5月8日。
    ③《中央宣传部关于加强电影事业的决定》,《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8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420页。
    ④王连:《从演员们的希望看上海的电影业》,《文汇报》,1949年6月29日。
    ⑤施本:《制片人怎样迎接新使命——看上海的电影业》,《文汇报》,1949年6月25-26日。
    ①夏衍:《懒寻旧梦录》(修订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9月版,第440页。
    ②施本:《制片人怎样迎接新使命——看上海的电影业》,《文汇报》,1949年6月26日。
    ③施本:《制片人怎样迎接新使命——看上海的电影业》,《文汇报》,1949年6月26日。
    ④即“电影题材只要不反共,不提倡封建迷信,有娱乐性的当然可以,连不起好作用,但也不起坏作用的‘白开水’也可以。”夏衍:《懒寻旧梦录》(修订木),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9月版,第440页。
    ⑤夏衍:《懒寻旧梦录》(修订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9月版,第441页。
    ①任宗德:《回首昆仑》(三),《电影创作》,2000年,第3期。
    ②任宗德:《回首昆仑》(二),《电影创作》,2000年,第2期。
    ③章乃器退出联华影艺社的理由有二:“一是影片的摄制预算、成本、开支控制不住,随意开销,难以经营;二是夏云瑚不好相处,难以共事”。任宗德:《回首昆仑》(二),《电影创作》,2000年,第2期。
    ④任宗德:《回首昆仑》(二),《电影创作》,2000年,第2期。
    ①任宗德:《回首昆仑》(三),《电影创作》,2000年,第3期。
    ②任宗德:《回首昆仑》(三),《电影创作》,2000年,第3期。
    ③施本:《制片人怎样迎接新使命——看上海的电影业》,《文汇报》,1949年6月25日。
    ①此时,著名导演史东山、蔡楚生已经离开昆仑,到北平接受中共的新任命。
    ②首先是受邀于电影局长袁牧之,其次在举行的晚宴上周恩来亲自赴宴,对任宗德高度赞扬。任宗德:《回首昆仑(六)》,《电影创作》,2000年,第6期。
    ③蔡楚生1949年9月15、18日日记。蔡楚生:《蔡楚生文集》(第三卷·日记卷),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304-305页。
    ④蔡楚生1949年9月24日日记。蔡楚生:《蔡楚生文集》(第三卷·日记卷),第309页。
    ⑤《在政府扶植下的上海私营电影业文华等公司业务好转》,《人民日报》,1950年7月27日。
    ⑥蔡楚生1949年11月15日日记。蔡楚生:《蔡楚生文集》(第三卷·日记卷),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年6月版,第322页。
    ①《在政府扶植下的上海私营电影业文华等公司业务好转》,《人民日报》,1950年7月27日。
    ②《私营制片厂获得贷款》,《青青电影》,17年第22期,1949年11月15日。
    ③蔡楚生1950年5月24日日记。蔡楚生:《蔡楚生文集》(第三卷·日记卷),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358页。
    ④蔡楚生:《关于粤语电影》,香港《大公报》,1949年1月28日:蔡楚生:《蔡楚生文集》(第二卷·文论卷),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168页。
    ⑤蔡楚生1950年1月1日日记。蔡楚生:《蔡楚生文集》(第三卷·日记卷),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332页。
    ①蔡楚生1950年1月17日日记。蔡楚生:《蔡楚生文集》(第三卷·日记卷),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336页。
    ②陆万美:《我对拍摄电影<武训传>底初步检讨》,《云南日报》,1951年7月29日。
    ③任宗德:《回首昆仑(六)》,《电影创作》,2000年,第6期。
    ④孙瑜:《银海泛舟——回忆我的一生》,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5月版,第172页。
    ⑤从周恩来与陶行知的通信中可以看出。陶行知去世后,中共在延安版《解放日报》等报刊上出专辑纪念陶行知。
    ⑥《文化部工作计划草案(第三篇)》,1949年,档案号:B177-1-46,上海市档案馆。
    ①孙瑜:《银海泛舟——回忆我的一生》,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5月版,第184页。
    ②转引自唐旻红:《对电影<武训传>和“武训精神”的批判》,邹荣庚主编,中共上海市委当时研究室编:《历史巨变:1949-1956》,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5月版,第339页。
    ③孙瑜:《银海泛舟——回忆我的一生》,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5月版,第185页。
    ④孙瑜:《银海泛舟——回忆我的一生》,第187页。
    ⑤任宗德:《回首昆仑(六)》,《电影创作》,2000年,第6期。
    ①孙瑜:《银海泛舟——回忆我的一生》,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5月版,第188页。
    ②上海讯:《上海三影片公司订今年制片计划》,《人民日报》,1950年1月15日。
    ③夏衍认为,当时文化局本身没有钱,文教委员会郭沫若主任既然支持,这笔钱应该向政务院或文教委员会请求为好。同时夏衍强调自己的观点,“武训不足为训”,“在目前的情况下,不必用这么多的人力物力去拍这样一部电影”。夏衍:《懒寻旧梦录》(增补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9月版,第444页。
    ④陆万美:《我对拍摄电影<武训传>底初步检讨》,《云南日报》,1951年7月29日。
    ⑤蔡楚生1950年1月17日日记。蔡楚生:《蔡楚生文集》(第三卷·日记卷),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336页。
    ①孙瑜:《银海泛舟——回忆我的一生》,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5月版,第190页、第192页。
    ②孙瑜:《银海泛舟——回忆我的一生》,第194页。
    ③孙瑜:《银海泛舟——回忆我的一生》,第194页。
    ④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报告》,《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9月版,第1427页。
    ①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报告》,《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9月版,第1427、1365、1376页。
    ②韦君宜:《思痛录·露沙的路》(最新修订版),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21页。
    ③马烽:《京华七载》,《山西文学》,1999年,第2期。
    ④赵丹:《雪上加霜——<我们夫妇之间>》,《地狱之门》,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年8月版,第148页。
    ①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研究所编:《中国艺术影片编目》(上册),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年6月版,第80-81页。
    ②孟犁野:《新中国电影艺术史稿(1949-1959)》,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9月版,第76-77页。
    ③国营制片厂生产故事片26部,私营电影厂‘生产故事片为34部。
    ④夏衍:《从心底怀念我们的好市长》,《解放日报》,1979年5月27日。
    ①马石骏:《我国电影发行放映工作的回顾与展望》,《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事业三十五年(1949-1984)》,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9月版,第335页。
    ②袁牧之:《两年来的电影工作及今后任务》(1952年1月5日在北京中央电影局整风学习学委上的发言),《人民电影的奠基者——宁波籍电影家袁牧之纪念文集》,宁波:宁波出版社,2004年10月版,第214页。
    ③陆定一:《新中国的教育与文化》,《人民日报》,1950年4月19日。
    ④郭沫若:《一年来的文教工作》,《人民日报》,1950年10月1日。
    ①沈雁冰:《中央文化部关于电影工作的报告(1950年12月8日)》(节录),文化部存档档案,转引自《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上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76页。
    ②孟犁野:《新中国电影艺术史稿1949-1959》,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9月版,第11页。
    ③《中央电影局北京、东北、上海制片厂向毛主席报告超额完成任务》,《人民日报》,1951年1月8日。
    ①孙瑜:《银海泛舟——回忆我的一生》,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5月版,第194-196页。
    ②程庆图、李琮、高书平:《建议将<鲁迅传>拍成电影》,《人民日报》,1951年2月27日。
    ③这里所列报刊以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为大体范围进行罗列。
    ④袁牧之:《关于电影事业报告(二)》(1948年12月18日),《人民电影的奠基者——宁波籍电影家袁牧之纪念文集》,宁波:宁波出版社,2004年10月版,第195页。
    ①此时胡乔木担任的是新闻总署署长、中宣部副部长,亦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核心成员之一。
    ②1950年7月成立电影指导委员会,包括的成员有:沈雁冰、周扬、丁西林、沙可夫、袁牧之、蔡楚生、史东山、陈波儿、李立三、陆定一、钱俊瑞、廖承志、萧华、蒋南翔、徐冰、邓拓、刘格平、张致祥、沈兹九、丁玲、艾青、老舍、赵树理、阳翰笙、田汉、洪深、欧阳予倩、曹禺、李伯钊、江青、周巍峙、王滨等三十二人,主任委员为沈雁冰。新华社:《提高国产影片的思想艺术水平文化部成立电影指导委员会》,《人民日报》,1950年7月12日,第3版。
    ③《电影工作的领导等问题》(1951年3月24日),文化部存档资料。转引自《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上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84页。
    ④蔡楚生1951年3月24日日记。蔡楚生:《蔡楚生文集》(第三卷·日记卷),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395页。
    ①《<文艺报>编者按》,《文艺报》,4卷1期,1951年4月20日。
    ②程光炜:《<文艺报>编者按》,《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5期。
    ③《<文艺报>编者按》,《文艺报》,4卷1期,1951年4月20日。
    ④《国内文艺动态·<文艺报>辟“新语丝”专栏》,《人民日报》,1951年4月29日。
    ⑤贾霁的《不足为训的武训》于1951年5月17日转载。在5月16日转载《文艺报》的文章时,编者按中专门提到这样的安排。
    ⑥《编者按》,《人民日报》,1951年5月16日。
    ①钟惦棐:《<夫妇进行曲>是一部坏电影》,《人民日报》,1951年8月28日。
    ②蔡楚生在日记中称江青都是“毛夫人”,标志着政治话语形成了江青身份的定位。
    ③马叙伦:《我过去表扬过“武训”的自我检讨》,《人民教育》,1951年,第7期。
    ①孟犁野:《新中国电影艺术(1949-1959)》,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9月版,第6页。
    ②《文化部电影局首届行政会议决定今年影片生产计划坚定地继续贯彻工农兵方向》,《人民日报》,1950年1月17日。
    ③沈雁冰:《争取发展到更高的阶段》,《人民日报》,1950年10月1日。
    ④《文化部电影局首届行政会议决定今年影片生产计划坚定地继续贯彻工农兵方向》,《人民日报》,1950年1月17日。
    ⑤袁牧之:《关于电影事业报告(二)》(1948年12月18日),《人民电影的奠基者——宁波籍电影家袁牧之纪念文集》,宁波:宁波出版社,2004年10月版,第196页。
    ①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2卷,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2月版,第282页。
    ②袁牧之:《关于电影事业报告(一)》,《人民电影的奠基者——宁波籍电影家袁牧之纪念文集》,宁波:宁波出版社,2004年版,第191页。
    ③《上海市人民政府文化局电影事业管理处三年来工作总结》,1952年,档案号:B172-1-87,上海市档案馆。
    ①孙瑜:《银海泛舟——回忆我的一生》,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5月版,第201页。
    ②蔡楚生1952年7月3日日记。蔡楚生:《蔡楚生文集》(第三卷·日记卷),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438页。
    ③袁鹰:《<武训传>讨论——建国后第一场大批判》,《炎黄春秋》,2006年,第3期。
    ①《文化零讯》,《人民日报》,1952年1月25日。
    ②孟犁野:《这年之生产了一部故事片——对<关连长>、<我们夫妇之间>被批判的回顾与思考》,《大众电影》,1989年,第9期。
    ③余之:《梦幻人生——石挥传记小说》,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8月版,第266页。
    ①[俄]H·列别杰夫著,徐谷明等译:《党论电影》,北京:时代出版社,1951年7月版,第8页。
    ②严子??:《资产阶级创作方法的失败——关于上海电影文学研究所》,《文艺报》,1952年,第5号。
    ③周扬:《整顿文艺思想,改进文艺领导》(十一月二十四日在北京文艺界整风学习动员大会上的讲演),《人民日报》,1951年12月7日。
    ④毕全忠:《胡乔木说: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非常片面、极端和粗暴》,《人民日报》,1985年9月6日。
    ①《新华书店总店史》编辑委员会编:《新华书店总店史(1951-1992)》,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1月版,第4页。
    ②这里的“新区”,其实指的是新解放的地区,即1948年被解放的地区。
    ③《中共中央对新区出版事业的政策的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一九四九年)》,第1册,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5年5月版,第1页。
    ④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4月版,第6页。
    ⑤《朱德在全国新华书店出版工作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1949年10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一九四九年)》,第1册,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5年5月版,第250页。
    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人民日报》,1949年9月30日。
    ①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1243-1244页。
    ②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5月版,第3页。
    ③《文联召开华北文艺工作者会议商讨成立统一组织问题》,《人民日报》,1948年8月16日。
    ④《“中国人民文艺丛书”编辑例言》,见1949年出版的“中国人民文艺丛书”各书中。
    ①这就更加清晰地说明,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背后,“统一战线”作为基本的策略在具体的实践中突出的政治文化含义。
    ②这就是为什么第一次文代会特别强调文艺界团结的重要性的内在原因。
    ③胡风:《胡风三十万言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50-51页。
    ④“这个评奖委员会现在尚未组织起来,人数多少?仍旧分组工作呢,抑不分组?(此即每人应阅所有初选的文学艺术作品)现在都还没有作出结论。”茅盾:《一些零碎的感想》,《文艺报》周刊,创刊号,1949年5月4日。
    ⑤建国后关于“人民文艺丛书”书系的出版,除了对已经出版的作品进行修订出版外,还增加了新的作品。所以,这里用“初步”完成,是恰当的。它出版延续到1953年才真正结束。
    ⑥有回忆录认为“人民文艺丛书”出版了57种,陈改玲采用了这种观点。但我查阅宋云彬日记和常任侠日记后,可以确定在1949年文代会前夕,“中国人民文艺丛书”出版的总数为54种。宋云彬:《红尘冷眼——一个文化名人笔下的中国三十年》,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版,第151页:常任侠著,沈宁编:《春城纪事》,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5月版,第60页。《文艺报》创刊号上的《“中国人民文艺丛书”广告》也说明仅仅出版了54
    ①“道德威信”一词,来源于剑桥中国史给予的提示意义。原文是这样的:“政府的权威通常由它的道德威信维系,这种威信必须通过正当的礼仪活动、对正统信仰的宣传和警惕地对异端思想进行的镇压才能保持下去”。[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谢亮生等译:《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7月版,第18页。
    ②《“中国人民文艺丛书”<编辑例言>》,见所有“中国人民文艺丛书”
    ③《文代大会收到赠品统计》,《文艺报》周刊,第12期,1949年7月21日。
    ①孙犁:《孙犁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59页。
    ②丁玲:《跨到新的时代来——谈知识分子的旧趣味与工农兵文艺》,《文艺报》,2卷11期,1950年8月25日:丁玲:《跨到新的时代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年7月版。
    ③杨犁整理:《争取小市民层的读者——记旧的连载、章回小说作者座谈会》,《文艺报》,1卷1期,1949年9月25日。
    ④王朝闻:《抛弃旧趣味——致友人书之七》,《文艺报》周刊,第2期,1949年5月12日。
    ①1949年9月5日,文艺报社邀请平津地区过去常写长篇连载小说的部分作家开座谈会,试图以他们创作旧小说的形式,旧瓶装新酒式的改换,加入新的时代内容。用旧文学的形式和技巧,来满足某些人的阅读趣味。杨犁整理:《争取小市民层的读者——记旧的连载、章回小说作者座谈会》,《文艺报》,1卷1期,1949年9月25日。
    ②文代会返沪代表发表演说后引发的争议,后在《文汇报》文艺副刊《磁力》上,从8月底争论到11月底结束。
    ③丁玲:《跨到新的时代来:谈知识分子的旧兴趣与工农兵文艺》,《文艺报》,2卷11期,1950年8月25日;丁玲《跨到新的时代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年7月版。
    ④丁玲:《在前进的道路上——关于读文学书的问题》,《中国青年》,1949年,第23期。
    ⑤丁玲:《五四杂谈》,《文艺报》,2卷4期,1950年5月10日。
    ⑥就像胡适在中国新诗史上的地位,在新中国初期的文学史书写中被忽视一样,冰心遇到这样的文学史“遭遇”并不奇怪。
    ①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4月版,第6页。
    ②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关于解放区文艺工作的报告》,《人民文学》,1949年第1期:周扬:《坚决贯彻毛泽东文艺路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2月版,第25页。
    ③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关于解放区文艺工作的报告》,《人民文学》,1949年第1期:周扬:《坚决贯彻毛泽东文艺路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2月版,第30页。
    ④还包括欧阳山写的《活在新社会里》,与丁玲的《田保霖》同时刊载于1944年6月30日的延安《解放日报》。
    ⑤《致丁玲、欧阳山》(一九四四年七月一日),毛泽东:《毛泽东书信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233页。
    ⑥文学史上经常提到的两个丁玲现象,即是以此为时间划分点。
    ①后来的任命中,丁玲成为所长。具体参阅第一章:《培养新文艺工作者的“实验”:中央文学研究所1951年开学的前前后后》。
    ②丁玲:《致陈明》,《丁玲全集》,第11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版,第79页。
    ③胡风:《胡风全集》,第10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37-38页。
    ①程光炜:《<文艺报>“编者按”简论》,《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5期。
    ②《介绍“文艺建设丛书”》,《文艺报》,1卷12期,1950年3月10日。
    ③当时所列八部丛书包括:人民文艺丛书、苏联文艺丛书、五四文艺丛书、古典文学丛书、民间文艺丛书、文艺理论丛书、戏曲丛书、人民电影丛书。蔡楚生1950年1月30日日记。蔡楚生:《蔡楚生文集》(第三卷·日记卷),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338页。
    ④以柯仲平的诗集《从延安到北京》的出版时间为准,目前我在梳理版本时发现,柯仲平的《从延安到北京》是文艺建设丛书出版最早的一部。
    ⑤其实,三联书店此时已经成为国营书店,但为了保持它在出版界的影响,并没有直接透露出这种国营性质而已。
    ⑥《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一九五零年全国文化艺术工作报告与一九五一年计划要点》,《人民日报》,1951年5月8日。
    ①“文艺建设丛书”的编辑例言夹杂在文艺建设丛书的介绍文字中。《介绍“文艺建设丛书”》,《文艺报》,1卷12期,1950年3月10日。
    ②朱寨主编:《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5月版,第29页。
    ①朱寨主编:《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5月版,第29页。
    ②周扬:《坚决贯彻毛泽东文艺路线》,《文艺报》,4卷5期,1951年6月25日;周扬:《坚决贯彻毛泽东文艺路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2月版,第74页。
    ①但“中国人民文艺丛书”后来的编辑与出版情况来看,它是一个不断完善的出版体系。虽然1949年文代会前出版了54种,统一由新华书店出版,之后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继续出版。当然,后来的史料还证实,在“中国人民文艺丛书”影响下,“东北人民文艺丛书”、“中南人民文艺丛书”相继得到出版。
    ②记者:《介绍“文艺建设丛书”》,《文艺报》,1卷12期,1950年3月10日。
    ③“而且不要列入那丛书才好。”这里的那丛书,正是1950年开始编辑的“文艺建设丛书”。胡风:《1950年4月15日·致路翎书信全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86页。
    ①胡风:《胡风全集》,第10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版。
    ②胡风:《胡风三十万言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312页。
    ③1949年3月1日胡风与丁玲的谈话中,丁玲已经特别提醒胡风:“要我理解文艺座谈会以后的解放区的文艺实绩。粗糙,但却是为了工农兵的(《讲话》从发言到成文,约一年)”。胡风:《胡风全集》,第10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34页。
    ④胡风:《1949年12月1日》,《致路翎书信全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75页。
    ①张明东:《评<女工赵梅英>》,《文艺报》,2卷5期,1950年5月25日。
    ②天津知识书店系中共地下党领导的进步书店,1945年12月创建,1948年后陷入瘫痪状态。新中国成立后,迁到天津从事编辑工作,1950年5月1日,经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决定,读者书店与知识书店合并,定名为知识书店。叶复生:《中国近现代出版通史》,第4卷,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③陆希治:《歪曲现实的“现实主义”——评路翎的短篇小说集<朱桂花的故事>》,《文艺报》,1952年,第9期。
    ④《“十月文艺丛书”凡例》,路翎:《朱桂花的故事》,天津:知识书店,1950年10月版。
    ①我查阅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所藏的《老桑树底下的故事》最初版本,上面赫然印有“文艺建设丛书(一)”的字样,从时间来推断,它最初版本出版于1950年9月。
    ②路翎:《1950年1月13日-15日》,《致胡风书信全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4月版,第204页。
    ③杨沫:《自白——我的日记》,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年4月版,第107-108、110-111页。
    ①郭沫若此时更像一个角色的“扮演者”,成为中共在“统一战线”及文艺战线上运用的一面旗帜。
    ②斯炎伟:《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与十七年文学体制的生成》,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未刊稿,第18页。
    ③1941年11月16日,中共为郭沫若举行盛大的祝寿会,庆祝他五十寿辰。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对郭沫若进行高度评价:郭沫若“既没有在满清时代做过事,也没有在北洋政府下任过职,一出手他已经在‘五四’前后。”在此之前通过党组织确立起郭沫若是继鲁迅之后文艺界的旗帜。
    ④丁玲:《怎样对待“五四”时代作品——为<中国青年报>写》,《中国青年报》,1951年5月4日;丁玲:《到群众中去落户》,北京:作家出版社,1954年2月版,第104页。
    ⑤夏志清著,刘绍铭编译:《中国现代小说史》,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91年11月版,第496页。
    ⑥《鲁迅选集》系其夫人许广平编选、冯雪峰写序言,这也算是一个特例,两个人编选最终完成了对鲁迅著作的“经典化”。它分为上、中、下3册出版。
    ⑦这里指的是单篇诗歌《新华颂》的发表,虽然宋云彬在日记中说“郭一味浮滑,不成东西”,但这不会影响郭沫若的文学史地位的。后于1953年结集出版《新华颂》诗集,《新华颂》仍旧置于诗集第一篇。郭沫若:《新华颂》,《人民日报》,1949年10月1日。
    ⑧宋云彬:《红尘冷眼:一个文化名人笔下的中国三十年》,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版,第171页。
    ①周扬:《周扬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12月版,第318页。
    ②《“五四”文学革命杂记》,周扬:《周扬文集》,第1卷,第479页。
    ③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在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关于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报告》,《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北京:新华书店,1950年4月版,第71页;周扬:《周扬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12月版,第514页。
    ①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关于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报告》,《人民文学》,1949年,第1期。
    ②周扬:《坚决贯彻毛泽东文艺路线》,《文艺报》,4卷5期,1951年6月25日:周扬:《坚决贯彻毛泽东文艺路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2月版,第73页。
    ③何其芳:《一个文艺创作问题的争论》,《文艺报》,1卷4期,1949年11月10日;何其芳:《西苑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12月版,第52页。
    ①茅盾:《一致的要求和期望》,《文艺报》,创刊号,1949年9月25日。
    ②其实,茅盾此时的“文体”也在实现悄悄地转向,向毛泽东的文艺思想靠拢,甚至在话语表达的方式上有惊人的相似。
    ③茅盾:《我所走过的道路》,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7月版。
    ④杨守森主编:《二十世纪中国作家心态史》,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11月版,第358页。
    ⑤一个著名的文艺家,居然没有一本书列入这两套书中,确实让人感到惊讶。
    ⑥茅盾在回忆录中有多处表达出自己是“统战”的对象,并在香港时期写作文章讨论“统一战线”的问题。1949年5月4日纪念五四运动三十周年时,茅盾仍旧谈的是文艺的“统一战线”:“我们这支文化队伍是有三十年的斗争
    ①陈改玲:《重建新文学史秩序:1951-1957年现代作家选集的出版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第33页。
    ①《全国出版事业概况——胡愈之在全国新华书店出版工作会议第三次大会上的报告》,1949年10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第1册,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5年5月版,第254页。
    ②《上海出版杂志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第2册,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6年6月版,第51页。
    ③《出版委员会工作报告——黄洛峰在新华书店出版工作会议第四次大会上的报告》,1949年10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第1册,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5年5月版,第274-277页。
    ④《出版总署党组小组会议报告》,1950年1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第2册,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6年6月版,第57页。
    ⑤《出版总署最近调整若干私营出版业的通报》,1950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第2册,第246页。
    ⑥《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一九五零年工作总结和一九五一年工作计划要点(胡愈之署长在1951年3月23日政务院第77次政务会议上的报告,并经同次会议批准。)》,《人民日报》,1951年5月12日。
    ①这倒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按照“新文学选集”的编辑思路来说,健在作家都是自己亲自作序。为什么《赵树理选集》却以“代序”的方式出现?目前还没有研究者对此进行梳理。据我的理解,其实赵树理根本就没有参加到“新文学选集”的编选工作。
    ②编者:《谈当前的出版工作》,《人民日报》,1950年6月28日。
    ③曹禺:《<曹禺选集>·自序》,上海:开明书店,1951年7月版,第3-4页。
    ①巴金:《<巴金选集>·自序》,上海:开明书店,1951年7月版,第5-6页。
    ①茅盾:《<茅盾选集>·自序》,北京:开明书店,1952年4月版,第7-12页。
    ②郭沫若:《<郭沫若选集>·自序》,上海:开明书店,1951年7月版,第7页。
    ③丁玲:《<丁玲选集>·自序》,上海:开明书店,1951年7月版,第7页。
    ①丁易:《<郁达夫选集>·序》,上海:开明书店,1951年7月版,第10页、第18-19页。
    ②周立波:《<鲁彦选集>·序》,上海:开明书店,1951年7月版,第7-10页。
    ①杨刚:《<许地山选集>·序》,上海:开明书店,1951年7月版,第8-10页,第13页。
    ②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新文学编辑委员会编辑:《新文学选集》,书刊广告。
    ③文艺建设丛书编辑委员会:《文艺建设丛书·<编辑例言>》。
    ①《编辑后记》,李尔重:《领导》,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0年7月版,第281页。
    ②《出版工作的一般方针和目前发行工作的几个问题——胡署长在京津发行工作会议开幕式上的报告》(1950年6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一九五零年)》,第2册,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6年6月版,第329页。
    ①刘纳认为:“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实际上早就有此‘觉醒’,只是出于自己没有资金的无奈,才不得不把‘依人篱下’作为权宜之策的,他们其实早就盼望着具备自己的‘实力’的一天。”刘纳:《创造社与泰东书局》,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版,第226页。
    ②全平:《关于这一周年的<洪水>》,《洪水周年增刊》,1926年12月。
    ③赵君豪:《中国近代之报业》,香港:香港申报馆,1939年12月再版本,第205页。
    ④彭林祥:《新文学广告与作家佚文》,《读书》,2007年,第1期。
    ⑤廖久明:《谈谈鲁迅时期的<莽原>广告》,《鲁迅研究月刊》,2008年,第4期。
    ⑥《广告费用》,《北斗》杂志,创刊号,民国二十年(1931年)9月20日,第1页。
    ①郑振铎:《郑振铎全集》(第16卷·书信),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年11月版,第249-250页。
    ②郑振铎:《郑振铎全集》(第16卷·书信),第252-253页。
    ③郑振铎:《郑振铎全集》(第16卷·书信),第267页。
    ①路翎:《1952年4月7日》,《致胡风书信全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4月版,第257页。
    ②《“新文学选集”书刊广告词》,上海《新闻日报》,1951年7月12日。
    ①其实,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强调所谓的国家级刊物和一般刊物有同样的出发点。
    ②《上海市公私出版业座谈会的综合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一九五零年)》,第2册,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6年6月版,第454页。
    ①胡愈之:《胡愈之文集》,第5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8月版,第294页。
    ②胡愈之:《胡愈之文集》,第5卷,第298页。
    ③胡愈之:《胡愈之文集》,第5卷,第309页。
    ④郑振铎:《郑振铎全集》(第16卷·书信),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年11月版,第269页。
    ⑤《人民日报》短评:《祝全国新华书店出版会议》,《人民日报》,1949年10月5日。
    ⑥《上海市私营出版业座谈会的综合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一九五零年)》,第2册,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6年6月版,第450页。
    ①它与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等私营出版业齐名,成为民国时期五大著名出版业。
    ②《茅盾先生演讲词》,《开明书店二十周年纪念讲演录》,《明社消息》,1946年12月。引用时参见《出版史料》第四辑,1985年12月,第27页。
    ③新华社:《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委员会招待北京出版工作者》,《人民日报》,1949年10月8日。
    ④王知伊:《开明书店纪事》,《出版史料》,第四辑,1985年12月,第8页。
    ①陈改玲:《重建新文学史秩序:1950-1957年现代作家选集的出版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第12页。
    ②胡愈之:《胡愈之文集》,第5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8月版,第342-343页。
    ③周有光:《怀念邹韬奋先生》,王世襄等著:《我与三联: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成立六十周年纪念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11月版,第3页。
    ④《中共中央关于三联书店今后工作方针的指示》,1949年7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一九四九年)》,第1册,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5年5月版,第190页。
    ⑤《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工作报告——邵公文在全国新华书店出版工作会议第八次大会上的报告》,1949年10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一九四九年)》,第1册,第371页。
    ⑥《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一九五零年全国文化艺术工作报告与一九五一年计划要点》,《人民日报》,1951年5月8 日。
    ①《文化生活动态·人民文学出版社开始出版书刊》,《人民日报》,1951年8月17日。
    ②《出版委员会工作报告——黄洛峰在新华书店出版工作会议第四次大会上的报告》,1949年10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一九四九年)》,第1册,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5年5月版,第294页。
    ①郭沫若:《<郭沫若选集>·自序》,上海:开明书店,1951年7月版,第7页。
    ②楼适夷:《零零碎碎的记忆——我在人民文学出版社》,《新文学史料》,1991年,第1期。
    ③丁玲:《丁玲全集》,第12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版,第45页。
    ①《文艺建设丛书编辑委员会结束工作启事》,《人民文学》,1952年,第8期,1952年8月1日。
    ②《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一九五零年全国文化艺术工作报告与一九五一年计划要点》,《人民日报》,1951年5月8日。
    ③周良沛:《丁玲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年2月版,第46页。
    ④叶圣陶:《叶圣陶集》,第22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版,第136页。
    ⑤郭沫若:《<郭沫若选集>·自序》,上海:开明书店,1951年7月版,第7页。
    ①郭沫若:《<郭沫若选集>·自序》,上海:开明书店,1951年7月版,第7页。
    ②茅盾:《<茅盾选集>·自序》,北京:开明书店,1952年4月版,第5页。
    ③洪子诚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当代文学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12月版,第379页。
    ④《向青年推荐一些读物》,《中国青年》,1952年,第94期,1952年8月1日。
    ①《向青年推荐一些读物》,《中国青年》,1953年,第12期,1953年6月16日。
    ①全名为“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1950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该组织,主要负责整理、编辑和出版《毛泽东选集》的具体工作。邢贲思主编:《中国哲学五十年》,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173页;韩剑飞编著:《中国宪政百年要览1840-1954》,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7月版,第305页。
    ②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来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05页。
    ③从1942年开始“形塑”毛泽东个人的理论权威地位,边区延安经历“整风运动”、“审干运动”和“抢救知足者运动”后,最终把毛泽东个人的理论权威地位树立起来了。
    ④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37页。
    ①刘金田、吴晓梅:《<毛泽东选集>出版的前前后后》,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年7月版,第19页,第22页。
    ②毛泽东的著作曾经以《文史通义》、《大乘起信论》、《妇女问题》、《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多种形式伪装,“起到了迷惑敌人、巧妙地宣传我们党的主张和毛泽东思想的作用”。周明、刑显廷、曹国辉:《印行毛泽东著作伪装本的回忆》,《<毛泽东选集>出版的前前后后》,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年7月版,第19页,第22页。
    ③《中央关于对待民主人士的指示》,《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8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70页。
    ④《东北文化》,《人民日报》,1949年5月23日。
    ⑤如出席华沙劳动大会的代表邱如—同志介绍说,“我们带去的三千个毛主席徽章和数十套毛泽东选集都被争着要去。各国代表都赞扬中国的革命斗争对世界有重大意义,表示了对中国革命的无限关怀,特别是东南亚各国代表更热烈的表示要和我们携手共同争取解放!”张深、黎华:《出席劳大胜利归来华北、华东、西北代表抵石石市工人及各界热烈欢迎》,《人民日报》,1949年1月8日。
    ①陈垣:《给胡适之一封公开信》,《人民日报》,1949年5月11日。
    ②朱光潜:《自我检讨》,《人民日报》,1949年11月27日。
    ③毛泽东:《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的讲话》(一九四九年六月十五日),《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1465-1466页。
    ④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一九四九年六月三十日),《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79页。
    ②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一九四九年六月三十日),《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1485页。
    ③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一九四九年六月三十日),《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88页。
    ④新华社:《毛主席闭幕词》,《人民日报》,1950年6月24日。
    ①[美]斯图尔特.施拉姆著,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外研究毛泽东思想资料选辑》编辑组编译:《毛泽东》,内部发行,北京:红旗出版社,1987年12月版,第235页。
    ②《启事》,《解放》周刊,第31期,1938年2月4日,转引自赵晓恩:《延安出版的光辉:<六十年出版风云散记>续编》,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1年10月版,第7页。
    ③转引自刘金田、吴晓梅:《<毛泽东选集>出版的前前后后》,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年7月版,第59页。
    ④《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防止伪造文件致华东局、中原局的信》(1949年5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一九四九年)》,第1册,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5年5月版,第100-101页。
    ⑤《出版委员会第十次会议记录》(节录),1949年5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一九四九年)》,第1册,第86页。
    ⑥《出版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记录》(节录),1949年6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一九四九年)》,第1册,第138页。
    ⑦刘金田、吴晓梅:《<毛泽东选集>出版的前前后后》,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年7月版,第191-196页。
    ①《出版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记录》(节录),1949年6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一九四九年)》,第1册,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5年5月版,第138页。
    ②《出版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记录》(节录),1949年6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一九四九年)》,第1册,第142页。
    ③《论人民出版事业及其发展方向——出版总署胡愈之署长在第一届全国出版会议上的报告》,《人民日报》,1950年9月28日,第10版。
    ④新华书店和解放社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宣传部直接管理的出版部门,直接为中国共产党出版有关党的理论著作。建国后1950年左右,解放社合并转变为后来的人民出版社,新华书店则成为全国最大的发行业系统。
    ⑤陈恒:《给胡适之一封公开信》、朱光潜《自我检讨》中有关于《毛泽东选集》字样,显然这时以及这之前,有《毛泽东选集》之类的书出版。《人民日报》上也有关于《毛泽东选集》的销售情况。陈毅:《上海市委整风报告》中也透露出《毛泽东选集》有东北版。从这些文字中可以确认,40年代到50年代初期有《毛泽东选集》出版。
    ⑥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毛泽东选集>出版的说明》,《八一杂志》,1951年,第8期。
    ①刑贲思主编:《中国哲学五十年》,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42页。
    ②《一九五一年出版工作计划大纲》(1951年1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一九五一年)》,第3册,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6年7月版,第6-7页。
    ③《一九五一年出版工作计划大纲》(1951年1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一九五一年)》,第3册,第10页。
    ④《王益在新华书店总店成立大会上的讲话》(1951年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一九五一年)》,第3册,第64页。
    ⑤叶圣陶:《叶圣陶集》,第22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版,第173页。 版,第17页。
    ①毛泽东:《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一九四九年八月十四日),《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1485-1486页。
    ②杨晦:《人民的正义要求》,《人民日报》,1950年11月20日。
    ③黎锦熙:《读了斯大林<十月革命底国际性质>以后》,《人民日报》,1952年1月7日。
    ①《大会的决议》,《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北京:新华书店,1950年4月版,第146页。
    ②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年5月版,第832页。
    ③《关于思想改造问题报告提纲》,刘少奇:《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3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4月版,第778页。
    ④新华社:《全国文联举行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总结去年工作制定今年计划》,《人民日报》,1951年3月27日。
    ⑤沈从文应该不算做被“清除”的大学教师。1949年11月,沈从文离开北京大学前往北京大学博物馆,参加了博物馆举行的会务会议。吴世勇编:《沈从文年谱1902-1988》,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320页。
    ①钱俊瑞:《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要点》,《人民日报》,1950年1月6日。
    ②萧超然等:《北京大学校史(1898-1949)》,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10月版,第301页。
    ③钱俊瑞:《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要点》,《人民日报》,1950年1月6日。
    ④钱俊瑞:《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钱俊瑞副部长总结报告要点》(1949年12月30日),《人民日报》,1950年1月6日,第3版。收录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时更名为《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要点》。⑤从第二章有关电影《武训传》批判的微观考察中,我们已经发现:电影《武训传》完全是被中宣部和文化部有意推上历史的审判台的。具体参阅第二章的有关分析。
    ①于风政:《改造——1949~1957年的知识分子》,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140-141页。
    ②作者认为,“从教育界对于《武训传》的讨论中,必然会证明,这样的讨论,将是‘教育者自身必须首先受教育’的一个很实际很生动的范例”。江华:《建议教育界讨论<武训传>》,《文艺报》,4卷1期,1951年4月25日。
    ③《人民日报》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人民日报》,1951年5月20日。
    ①于风政:《改造——1949~1957年的知识分子》,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146页。
    ②谭震林语:“马寅初先生是坚强的民主斗士,他赤手空拳跟反动派进行生死搏斗。”转引自杨勋等著:《马寅初传》,北京:北京出版社,1986年4月版,第155页。马寅初在新中国成立前,一直作为民主人士,参与当时的进步政治活动。1948年,中共转移国统区进步人士时,马寅初作为最重要的民主人士得到及时转移,进入香港,后来在1948年年底北上,进入解放区。
    ③彭华:《马寅初全传》,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年10月版,第116页。
    ④在马寅初入主北京大学之前,北京大学校长一职一直空缺,其时的校务活动有校务委员会汤用彤先生具体负责。
    ⑤马寅初:《在北京大学校长就职典礼上的讲话》,《马寅初全集》,第14册,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版,第192页。
    ①清华大学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南京大学文学院哲学系,武汉大学文学院哲学系,燕京大学文学系、理学系在这次院系调整中,被正式并入北京大学,形成北京大学强大的人文科学基础。
    ②马寅初:《在北京大学校长就职典礼上的讲话》,《马寅初全集》,第14册,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版,第194页。
    ③马寅初:《在北京大学校长就职典礼上的讲话》,《马寅初全集》,第14册,第194页。
    ④马寅初:《职员暑假学习》,《马寅初全集》,第14册,第196页。
    ⑤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年8月版,第569页。
    ①毛泽东的五四运动“统一战线”论述如下:“五四运动是广泛的统一战线,内部有左翼、右翼和中间势力”。毛泽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403页。
    ②马寅初:《职员暑假学习》,《马寅初全集》,第14册,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版,第198-199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5月版,第175页。
    ④崔晓麟:《重塑与思考——1951年前后高校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研究》,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11月版,第49页。
    ①《对马寅初请毛泽东等到北京大学讲演来信的批语》注释一,《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3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4月版,第712页。
    ②《对马寅初清毛泽东等到北京大学讲演来信的批语》注释一,《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3册,第712-713页。
    ③研究者认为,“毛泽东从师范学校毕业以后从未上过大学,为谋生曾一度倒北京大学就任图书馆助理员,月薪仅 8元(那时北大教授的月薪为200-300元)。这段工作经历让毛感到自尊心深受伤害”。王来棣:《毛泽东的知识分子政策》,《当代中国研究》(美国),2003年,第3期。
    ①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的改造问题》(一九五一年九月二十九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6月版。
    ②《北京天津两市高等学校教师开展学习运动改造思想,周总理向教师报告知识分子改造问题,号召努力学习做文化战线的革命战士》,《人民日报》,1951年10月23日。
    ③马寅初:《北京大学教员的政治学习运动》,《人民日报》,1951年10月23日。
    ④《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展开各界人士思想改造的学习运动的决定》,《人民日报》,1952年1月12 日。
    ①毛泽东:《大量吸收知识分子》,《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年8月版,第581页。
    ②毛泽东:《大量吸收知识分子》,《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81页。
    ③《总政治部关于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和培养新干部问题的训令》,《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134页。
    ④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年5月版,第1032页。
    ①于风政:《改造——1949~1957年的知识分子》,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63页。
    ②邵燕祥:《别了,毛泽东(1945-1958)》,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2页。
    ③李进、李小峰、胡嘉、陆萼庭、杨东尊、杨晋豪、赵景深编著:《续编新知识辞典》,上海:北新书局,1951年5月增订再版本,第259页。
    ④陈北鸥编著:《人民学习辞典》,上海:广益书局,1952年10月版,第214-215页。
    ①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大辞典编纂处编:《学习辞典》,北京:天下出版公司,1951年5月版,第306页。
    ②邵燕祥:《别了,毛泽东(1945-1958)》,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2页。
    ③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4月版,第129页。
    ①或许这是因为战争的缘故,当时紧迫的战争环境还不容许有这样的出版物出现,边区纸张供应的短缺也是重要的因素。有研究者考察中也认为,“毛的‘选集’就压根儿没在延安出版过,其最早版本倒是1944至1948年间在热衷讨好的助手林彪负责的哈尔滨出版的,聂荣臻辖下的晋察冀边区也有出版。”[英]迪克·威尔逊著,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外研究毛泽东思想资料选辑》编辑组编译:《毛泽东》,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3月版,第184页。
    ②《毛泽东选集》解放前的版本情况是这样的:1944年5月版,晋察冀日报社编印《毛泽东选集》,5卷本;1945年,苏中出版社《毛泽东选集》,1卷本:1946、1947年,大连大众书店《毛泽东选集》,晋察冀版翻印并增订;1947年,晋察冀中央局增订《毛泽东选集》,6卷本,冀东新华书店和太岳新华书店翻印;1948年,东北书店《毛泽东选集》,6卷合订精装本;1948年,晋冀鲁豫中央局《毛泽东选集》,党内文件,上下两卷,精装本。《晋察冀版<毛泽东选集>编者的话》注释,《中国出版史料第二卷现代部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4月版,第564-565页。
    ③郑毅等主编:《共和国要事珍闻(上中卷)》,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2月版,第253-258页。
    ④《大会宣言》,《人民日报》,1949年7月20日,第1版: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宣传处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北京:新华书店,1950年4月版,第149页。
    ⑤师哲口述,李海文整理:《中苏关系见证录》,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72页。
    ⑥师哲口述,李海文整理:《中苏关系见证录》,第89页。
    ①李达:《<实践论>解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1年7月版,第14页。
    ②刘金田、吴晓梅:《<毛泽东选集>出版的前前后后》,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年7月版,第106页。
    ③苏联《真理报》编辑部:《论毛泽东的著作<实践论>》,《人民日报》,1950年12月30日。
    ④刘金田、吴晓梅:《<毛泽东选集>出版的前前后后》,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年7月版,第107页。
    ⑤它本身是有副标题的,为“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一知和行的关系”。副标题表示了《实践论》谈论的主要问题集中在认识和实践、知和行关系上。毛泽东:《实践论——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人民日报》,1950年12月29日。
    ①李达:《<实践论>解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1年7月版,第164页。
    ②沈志远撰:《<实践论>解释》,北京:展望周刊社,1951年6月版,第4-6页。
    ③这些单行本以人民出版社为出版发行单位,各地的新华印刷厂纷纷印刷出版。这些单行本其实就是一种“技术上”的翻印工作而已。
    ④《人民日报》发表两篇社论文章,推动全国人民学习毛泽东这一经典文献。其篇名为《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和《<实践论>开辟了我们学术革命的思想道路》,分别见《人民日报》1951年1月29日和1951年2月16日。
    ⑤《学习》杂志社论:《<实践论>——学习和工作的指南》,《学习》杂志,3卷8期,1951年。
    ①李达:《<实践论>解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1年7月版,第155页。
    ②毛泽东:《给李达的信》,《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154页。
    ③这里借用陈思和先生提出的“潜在写作”概念,“抽屉”则是更加形象的比喻而已。陈思和:《试论当代文学史(1949-1976)的潜在写作》,《文学评论》,1999年,第6期。
    ①沈从文:《我的学习》,《沈从文全集》,第12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371页。
    ②《马克思列宁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事件——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选集中各篇文章都经过毛泽东同志校阅全国各地新华书店自今天起开始发行》,《人民日报》,1951年10月12日。
    ③若文:《“理论上承认了,感情上接受不了”》,《人民日报》,1949年10月12日。
    ①《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文艺干部整风学习的报告》(一九五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中共中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6月版,第465页。
    ②《清除文艺工作中浓厚的小资产阶级倾向,北京文艺界开始整风学习——胡乔木周扬两同志号召改造思想改进工作》,《人民日报》,1951年12月1日。
    ③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698页。
    ①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关于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报告》,《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北京:新华书店,1950年4月版,第70页。
    ②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第4页。
    ③绪论中对此有详细的交代,这里从略。
    ④这从《大会的决议》、《大会宣言》、《电毛主席致敬》、《电朱总司令暨人民解放军致敬》、《电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等文章内容中可以看出,毛泽东文艺思想,特别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文艺方向的确立上的重要意义。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宣传处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北京:新华书店,1950年4月版,第146-152页。
    ①程千帆:《<实践论>对于文艺科学几个基本问题的启示》,《文艺报》,4卷9期,1951年8月25日。
    ②俞林:《<实践论>读后笔记》,《长江文艺》,5卷1期,1951年2月1日。
    ③在《文艺报》的《编辑部的话》中,其实已经揭示出这种密切的关系:“在理论学习和文艺问题的研究方面,我们重视并继续进行了对于《实践论》的学习,力求从具体问题的研究中,领会马列主义干¨毛泽东思想对于文艺工作的指导意义,并从这一基础上加强科学的文艺理论的建设,改进我们的工作。”这些话,针对的是新中国的文艺界而言。《编辑部的话》,4卷11、12期合刊,1951年10月1日。
    ①周扬:《坚决贯彻毛泽东文艺路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2月版,第72-74页。
    ②柳青:《毛泽东思想教导着我——<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给我的启示》,《人民日报》,1951年9月10日。
    ③《学习毛泽东思想,为贯彻文艺的工农兵方向而奋斗》(社论),《文艺报》,5卷1期,1951年10月25日。
    ①《编辑部的话》,《文艺报》,5卷1期,1951年10月25日。
    ②周扬:《坚决贯彻毛泽东文艺路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2月版,第76-77页。
    ①[美]罗斯·特里尔著,曾胡、廖康、陈舜兴、张明译:《毛泽东的后半生》.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5月版,第25-26页。
    ②政协一届三次会议上各民主党派负责人的讲话中,特别强调对《毛泽东选集》的学习,已经明确地表达出《毛泽东选集》的出版背后在思想改造运动中的真实意义。
    ①[美]德克·博迪著,洪青耘、陆天华译:《北京日记——革命的一年》,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1年2月版,第173页。
    ②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年8月版重排版,第626页。
    ③鲁迅:《二心集·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并Y及T来信)》,《鲁迅全集》(4),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第377页。
    ①陈永发:《中国共产革命七十年》,上册,台北市: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12月版,第362页。
    ②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年8月版,第805页。
    ①《文艺动态·中央文学研究所学员分赴各地实习》,《文艺报》,4卷11、12期合刊,1951年10月1日。
    ①毛泽东:《团结起来,划清敌我界限》(1952年8月4日),《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4月版,第68-69页。
    ②[德]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著,王明毅、冯兴元等译:《通往奴役之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8月版,第153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