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网络服务提供者侵犯著作权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对著作权法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为每一次
    传播革命的出现,著作权法都会受到挑战,可是这一次传播革命的影响之
    大,使得一些学者提出了“网络著作权”的说法。网络给著作权制度的影
    响究竟到了什么程度?这正是本文从论述网络服务提供者侵犯著作权出发
    所要讨论的问题。除了前言和结论,文章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讨论在网络出现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著作权立法,说明
    一种新的传播媒介出现后,著作权法必定有相应的变革,而无论这种变革
    是根本性的还是技术性的。
     第二章讨论本文中的网络服务提供者之定义,以及其侵犯著作权之定
    义,文章不按著作权侵权的构成展开。
     第三章讨论网络服务提供者可能侵犯著作权的几种行为。在此之前讨
    论直接侵权和间接侵权,文章不主张引入直接侵权和间接侵权的说法。
     第四章讨论著作权侵权的归责原则,网络服务提供者侵犯著作权的归
    责原则。文章不认为无过错责任是著作权侵权归责的趋势,甚至对于新出
    现的网络服务提供者侵犯著作权,也应当适用过错责任。这一章是文章的
    主要部分。
     第五章讨论网络服务提供者侵犯著作权后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
     最后是结论,文章的观点是:网络的特点,并没有使得网络服务提供
    者侵犯著作权和别的传播者有根本性的不同。网络没有动摇著作权任何根
    本性制度,因而著作权制度只需要做一些技术性的变革就可以适应其挑
    战。
引文
1.王家福 主编 《民法债权》,法律出版社1991年第一版
    2.张俊浩 主编 《民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一版
    3.郑成思:《版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二版
    4.郑成思:《知识产权论》,法律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5.薛虹:《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6.王利明:《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
    7.张新宝:《中国侵权行为法》,中国社会出版社1995年第一版
    8.刘士国:《现代侵权损害赔偿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9.爱得华.A 卡瓦佐、加斐诺.莫林著、王月瑞译《赛博空间和法律》,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10.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编、高卢麟等 译《知识产权教程》,专利文献出版社1990年第一版
    11.尼古拉.尼葛洛庞帝 著、胡泳、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12.王卫国:《过错责任原则:第三次勃兴》,法制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13.中国物权法研究课题组:《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14.大卫.约翰斯顿等著:《在线游戏规则》,新华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15.张平著:《网络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问题透析》,广州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16.郭明瑞等:《民事责任论》,中国社会出版社1991年第一版
    17.明安香 主编《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媒》,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18.李仁玉:《比较侵权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
    19.孙铁成:《计算机与法律》,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20.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Law School,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Civil Law,China Central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Press (1997)
    
    
    1.薛虹:《再论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版权侵权责任》,载《知识产权文丛(第四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2.薛虹:《因特网上的版权及有关权保护》,载《知识产权文丛(第一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3.吴汉东:《知识产权保护论》,载《法学研究》2000年第一期
    4.郑友德:《信息高速公路中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问题》,载《法学研究》总111期
    5.孟祥娟:《论版权侵权的构成》,载《著作权》2000年第六期
    6.王迁:《论BBS 的法律管制制度》,载《法律科学》 1999年第一期
    7.马治国、任宝明:《网络服务提供商(ISP)版权责任问题研究》,载《法律科学》2000年第四期
    8.李明德:《数字化和因特网环境中的版权保护》,载《著作权》2000 年第二、三期
    9.丁洁、李凌:《互联网中版权侵权责任性质及承担方式》,见北大法律信息网,2000年7月6日访问
    10.姚欢庆:《知识产权上民法理论之运用》,载《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三期
    11.张玉瑞:《互联网上侵权的几种新形式》,载《电子知识产权》2001年第五期
    12.陈晓燕:《论我国著作权侵权归责原则》,载《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五期
    13.黄虹:《在线服务提供者的版权侵权责任》,载《电子知识产权》2001年第三期
    14.肖燕:《美国数字千年著作权法的立法背景及其主要内容简介》,载《著作权》2001年第一期
    15.张平:《著作权的限制》,见北大法律信息网,2001年5月3日访问
    16.符望:《链结引发的法律问题》,见http://211.10018.62/research/academy/details.asp?lid=676,2000年8月9日访问
    17.章忠信:《网路服务业者之著作权侵害责任》见http://lam,mis.cycu.ed(?)tw/copvright,html,2000年9月10日访问
    
    
    18.蒋志培:《TRIPS 肯定的知识产权侵权赔偿的归责原则和赔偿原则》,见http://law002.top263.net/msfx/html/00100/20001001.htm,2001年5月13日访问
    19.章忠信:《美国一九九八年数字化千禧处著作权法案简介》,见《著作权笔记》,http://law.mis.cycu.edu.tw/copyight.html,2000年9月10日访问
    20.蒋志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认定与侵权责任构成》,见http://hskj.at.china.com/newpage85028.htm,2001年5月7日访问
    21.P. BERNT HUGENHOLTZ,"Caching and Copyright:The Right of Temporary Copying", [2000] E.I.P.R., ISSUE10
    22.Rosa Julia-Barcelo & Kamiel J. Korlman, "Intermediary Liability", [2000] Computer Law & Security Report Vol.16 No.4
    23.MICHAL DOHERTY AND IVOR GRIFFITHS, "The Harmonization of Union Copyright Law for the Digital Age", [2000] E.I.P.R., ISSUE1
    24.LUCINA JONES,"An Artist's Enter into Cyberspac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n the Internet", [2000] E.I.P.R., ISSUE2
    25.SIMON FITZPATTICK, "Copyright Imbalance: U.S.and Australian Responses to the WIPO Copyright Treaty", [2000] E.I.P.R., ISSUE5
    26.M.de Zwart,"Copyright in Cyberspace", [1996] 21 Alternative Law Journal 262
    27.J.Banister, "Is Copyright Coping with the Electronic Age?", [1996] 4 Austrian Law Librarian at 13
    28.DR Martin Schaefer, Clemens Rasch and DR Thoestenbraun, "Liability of On-line Service and Acc(?)ss Providers for Copyright Infringing Third-party Content", [1999] E.I.P.R., ISSUE4
    29.Caus Kohler and Kai Bureoster, "Copyright Liability on the Internet Today in Europe (Germany, France,Italy and the E.U.)", [1999] E.I.P.R., ISSUE10
    30.Fion Macmllan and Mochael Blakeney, "The Internet and Communications Carriers' Copyright Liability", [1998] E.I.P.R., ISSUE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