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对青少年主体性的影响及对策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我国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大众文化逐步上升为当代中国市民文化的主潮。青少年群体是大众文化的热情追随者、积极创造者、狂热消费者,是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重要主体。大众文化不仅作为当代青少年发展的重要文化背景,而且作为青少年发展的文化构造力量,对正处于形成过程中的青少年的主体性产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影响。
     大众文化既具有天然的亲主体性特征,又具有天然的反主体性品质,它自身内在的这种价值矛盾使得大众文化背景下的青少年主体性呈现出一些相反相成的矛盾特质。笔者将它们集中概括为以下三大方面:社会性的建构与解构共生共存;个性的凸显与隐匿彼此消长;自主性的强化与弱化相反相成。
     现阶段,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等诸多原因,大众文化呈现非良性发展的态势,其负面因素没能得到有效遏制,相反却呈病毒性扩散之势。相应地,青少年的主体性也出现一些异化现象,表现为以下两个形式相反但本质相同的维度:主体性的萎缩,以“后儿童心态”、“炫耀性消费”、“后殖民心态”为代表;主体性的膨胀,以“急功近利心态”、“黑客现象”为典型。
     大众文化对青少年主体性的发展到底起什么性质的作用以及起多大程度的作用,最终取决于两大主体因素,一是大众文化的自身层次,二是青少年的文化自觉程度。要变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尽可能地使大众文化成为青少年主体性发展的建设性力量: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大众文化的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积极效应;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强以文化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青少年成熟的文化人格。
With the transition of the economic system from planned-economics to market-economics, and of the social system from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society to modern industrial society, Mass culture becomes prevailing cultural sorts for
    urban citizens. The adolesent are it's zealous followers, makers and consumers. Mass cultural has complicate infulence on their Subjectivity as important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making strength.
    Mass culture contains contradictory elements in subjectivity, which Make double-edged effects on adolescents: Their social quality, individuality and voluntarily are intensified, in the meanwhile, they are subdued.
    Because of many causes, the development of Mass culture is not healthy in Chinese. Correspondingly, adolescents' subjectivity generate alienation, for example," post-children mentality", "post-colonialism psychology", "Hacker phenomenon", "consume-for-splurge", "utilitarianism", etc.
    Due to bring mass culture's constructive elements into play as long as, in one hand, We must reenforce the construction of Mass culture, in the other hand, We must cultivate adolescents' cultural personality by means of ideal and politics education.
引文
1、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2、邹广文《当代中国大众文化论》,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
    3、黄会林、尹鸿《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北京师大学出版社,1998年。
    4、海德格尔《存存与时间》,三联书店,1987年。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
    7、《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末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新华社,2004年3月22日。
    8、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新华社,2002年11月8日。
    9、邱伟光、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10、张耀灿、高长舒、王体正主编《高校灵魂工程——新世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前瞻性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
    11、秦在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12、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郭庆光主编《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13、徐中安、张维安《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探索》,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
    14、郭庆光主编《传播学教程》,《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15、陈映芳主编《我是这样考上大学的—70位大学生自述》,学林出版社,2001年。
    16、孙俊三、谢丽玲《当代大众文化与青少年美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17、何兰萍《我国大众文化研究最新动态述评》,《学术论坛》,2002年第3期。
    18、孙占国《怎样看待当前的大众文化》,《求是》,2000年第3期。
    19、郭凤志《中国特色大众文化研究》,《东北师大学报》,2002年第6期。
    20、占建青《对当今中国大众文化界定的一点看法》,《兰州学刊》,2003年第4期。
    
    
    21、周详林《当代大众文化成因及其双重效应探析》,《邵阳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22、郑祥祸《从认识论视阈解读大众文化》,《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23、徐莉、包维胜《关于大众文化对培养高素质青年积极意义的分析与思考》,《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12期。
    24、章起《大众文化发展的新趋势与青年教育》,《理论与现代化》,2001年第3期。
    25、陶东风、金元浦《从碎片走向建设——中国当代审美文化二人谈》,《文艺研究》,1994年第5期
    26、唐蓓《大众文化对青印社会化的影响》,《青年研究》,1999年第5期。
    27、孙卫卫《迷——大众文化特性及效应的多维解读》,《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28、王彬《大众文化对青少年一代的影响》,《青少年导刊》,2001年第3期。
    29、李波《对大众文化低俗化倾向的审视与价值引导》,《理论观察》,2002年第4期。
    30、金民卿《有中国特色大众文化的理论思考》,《特区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5期。
    31、骆正林《传媒时代的大众文化》,《城市党报研究》,2002年第10期
    32、周毅《大众文化及其可持续发展》,《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33、郑欣《现代广告与青年消费文化》,《青年研究》,1999第1期。
    34、丁少华《单向人与平面人:现代青年与潮流文化》,《中国青年研究》,1998年第3期。
    35、李永波《商业发展与青年文化》,《青年探索》,1998第2期。
    36、肖鹰《青春偶像与当代文化》,《艺术广角》,2001年第6期。
    37、《解读青春酷语——关于雅虎、荷氏“酷调研”结果的思考》,中华学习网。
    38、孙长军《论大众文化价值功能的两重性》,《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39、周宪《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www.culstudies.com。
    40、吴小英《英国学者论青少年、青少年文化和青少年研究》,《青年研究》,1998年第3期。
    
    
    41、周宗伟《隐忍与释放——青少年中“大话西游”现象成因分析》,《青少年导刊》,2003年第2期。
    42、魏则胜《当代青年本质的文化构造》,《青年研究》,2002第4期。
    43、潘一禾《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调查报告》,《中国青年研究》,2003年第2期。
    44、陆玉林《什么是青少年流行文化》,《中国青年研究》,2003年第2期。
    45、吴烨宇《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产生的动因》,《中国青年研究》,2003年第2期。
    46、沈晓辉、李斌《转型期大众文化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1期。
    47、陈先达《论指导思想一元化》,《新华文摘》,2001年第2期。
    48、王岳川《大众传媒:全球化消费中的欲望生产》,www.culstudies.com。
    49、田杰《传媒、权力与权利—现代青少年社会问题的媒介背景及防护策略分析》,《当代青年研究》,1999年第5期。
    50、郭湛《从主体性到交互主体性》,《理论前沿》,1999年第6期。
    51、朱芹,时永松《关于主体性和主体能力关系的几点思考》,《湖北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52、冉乃武《试论主体性发展的条件》,《教育科学研究》,1999年第5期。
    53、周学荣《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条什与特征》,《理论探索》,2000年第4期。
    54、程建平《主体型人格培养论》,《湖北社会科学》,1999年第8期。
    55、许士密《大众文化和主流文化、精英文化良性互动机制的构建》,《求是》,2002年第6期。
    56、龙云《大众文化与文化大众》,《唐都学刊》,2003年第1期。
    57、徐玉芳《大众在大众文化中的异化》,《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58、卢健筠《当代大学生主体性人格之探析》,《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12期。
    59、傅国强《论当代中国哲学主体性思潮兴起的必然性》,《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60、梅萍《论道德教育的主体性与人的全面发展》,《武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7期。
    
    
    61、许慧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重视交互主体性原则》,《嘉兴学院学报》,2003年第7期。
    62、吕一军、杜兰晓《略论高校主体性德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第5期。
    63、龙柏琳《构建个人交往主体性的路径分析》,《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64、龙柏林《走进个人变往主体性》,《青海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65、占建青《后现代视野中人的主体性重建倾向》,《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年第1期。
    66、张登巧《交往理论与西方主体性哲学思维方式的转换》,《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67、贺善侃《论交往的实践本性和主体性特征》,《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68、胡靖华《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主体性人格的完善》,《浙江学刊》,2003年第4期。
    69、詹扬扬《论网络文化对人的主体性发展的影响》,《学术研究》,2001年第8期。
    70、陶寓源《论主体及主体性》,《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9期。
    71、陈喜辉,付丽《强化与异化:因特网对大众文化的影响》,《学术交流》,2003年第9期。
    72、黄济《人的主体性与主体性教育》,《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年第3期。
    73、李革《思想政治教育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年第6期。
    74、陈理宣《网络生存对青少年主体性生成的影响及教育措施》,《教育科学》,2002年第4期。
    75、徐彬,何岚岚《对文化视野下人的主体性的认识》,《理论界》,2003年第1期。
    76、罗淑英《我国主体性现状中的矛盾性》,《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9期。
    
    
    77、罗淑英《主体性的局限与超越》,《攀登》,2003年第2期
    78、马丽娜,赵丽萍《主体性发展目标结构与体系构建》,《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79、邵子华《大众文化对人的主体性的催眠与颠覆》,webmaster@wenyixue.com.cn。
    80、戴元光,陆琼琼《弱势群体在中国电视中的“弱势”》,www.cddc.net。
    81、贺善侃《社会进步、全球化与主体性发展》,《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82、周春玲《时尚杂志与大众文化》,人民网2002年10月8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