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兰民间童话的结构形态与文化意义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民间童话作为人类经验的幻想性表达,具有稳定的结构模式和意义关怀,即通过获得宝物、难题考验、死亡复活等情节隐喻人的独立成长与自由幸福。童话的核心问题始终是“幸福地生活、合理地做人”。正因为童话中潜藏着人类的自由意志和创造精神,无论中西,民间童话最早的收集者和记录者都纷纷将民族的自觉寄托于民族的童话中,并将童话所包含的人类经验转化为对现代民族和现代个体的探索中来,童话遂成为追求人的自由解放的现代性经验的一部分。20世纪20、30年代北新书局林兰编八本民间童话集由赵景深担任主编,以周作人等人的激进童话观念为指导,不仅抓住了童话万物有灵的幻想特质以及原始思维的未驯化特性,而且从民间发展出面向儿童的前瞻视野,将个性解放的现代性话语落到了实处——即通过供给儿童地道的民间童话,以文学启蒙促成现代个体的诞生。遗憾的是,童话与民族的个性以及个体的自由与完备之关系已不再被提及,造成了国内童话乃至幻想文学的衰颓。本研究通过梳理林兰和她所属时代的童话理论、出版状况以及对中国民间童话文本重新进行文化阐释,以期发掘并重申中国童话所具有的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
     对林兰编民间童话的文化阐释首先建立在普罗普结构形态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并运用跨文化的文本比较和跨种类的民俗事象比较等方法对其所属文化心理进行阐释,意在探讨中国农耕文化面向现代性的经验与问题(即探讨民间童话如何讲述并回应“人的自由与完备”这一现代性的核心话语)。
     不存在脱离文化传统的现代进程。现代性经验也需要面对不同的历史和文化处境。林兰童话恰恰提供了解读中国文化与现代性问题的资源:一方面,它整体上呈现出稳定的结构形态,与普罗普总结的童话结构大体合式,并与原始成人仪式的结构模式和心理体验具有结构性对应。童话和仪式互相阐释,共同述说着“成为人”所需要经历的内心戏剧和神奇体验,以此提供了与现代性对话的结构框架。另一方面,林兰童话结构也存在着一些有意味的偏离,足以构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童话类型。因此,在对林兰154篇童话进行情节结构分析、跨文化的文本比较的基础上,参以本土文化心理研究,本文将其分为“得宝型”、“失宝型”、“考验型”、“离去型”和“滑稽型”五个类型,它们或单独或复合地组成了林兰童话的具体篇章。结构类型的构拟,使研究获得了一个与从游牧走向现代的西方童话所不同的文化标本,它表明中国农耕文化的经验与幻想如何被写入讲述“成为一个人”的童话中。
     “得宝型”对应着成人仪式中赠与宝物的环节。围绕着宝物,童话塑造了文化所嘉许的人类形象:格林童话与俄罗斯童话推崇勇武和狡黠;林兰童话则宣扬善良和同情。但差异并非是泾渭分明的,善良和同情也充满力量,甚至是赠与发生的最初推动力。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中西,童话都偏爱神奇之物。通过传递宝物,童话呈现了人类传承德行与力量并使之神圣化的方式。“失宝型”童话都以宝物的失去为结局,打破了由阅读西方童话而形成的经典印象,其意义不仅是体现了林兰童话的独特性,更重要的是独特性背后所隐藏的现代性问题。既然童话和仪式中的宝物标志并定义了人,宝物的失去便隐喻着对自我身份标识的遗忘和对神圣空间的错失,故事里不识宝而失去宝的农民和商人被困于世俗空间,无法获得神圣之物,最终丧失了安排世俗事务的能力。
     林兰“考验型”童话与原始成人仪式最为契合,也与格林童话、俄罗斯童话在结构上最为相似。中西童话都讲述了主人公通过完成具有死亡威胁的难题而获得幸福婚姻的故事,跨文化的文本与跨文化的民俗资料互相关联,以互补的经验再现了童话和仪式对神圣空间的营造。尤为重要的是,林兰“考验型”童话体现了成人问题中的性别话语。大体而言,林兰童话更关注男性的成人:即通过将成人与成婚融合起来,不仅表达了成人过程中从母亲的世界到父亲的世界的转变,也通过以妻子为代表的神奇助手隐喻了从父亲的世界向新的女性世界的融合。但是,林兰童话表明,向新的女性世界的融合,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龙女童话与百鸟衣童话复合的故事,虽然拥有极其活跃的女性形象,实际上却讲述了男性对女性的狂想,以及建立在对女性权力掠夺基础上的封建皇权机制。因此,讲述姐妹纠葛和三姐变形复活的蛇郎童话便显得宝贵,从民俗材料和心理分析来看,故事的深层呈现了从少女到妻子的女性身份转换与角色认同的过程。“离去型”童话中离去的妻子形象表现出女性从仙到兽的身份沉落,积淀着由从妻居到从夫居的婚俗转型过程中女性的反抗心态;“仙妻娶回来,兽妻逼出去”的婚姻悲剧,叙写了儒家“人兽分开”思想对无意识的拒斥,及其所造成的创造力的毁灭和主体的不完备。
     对于现代性个体而言,不可或缺的是批判性。没有什么比在笑声中爆发的批判力更强大。对林兰“滑稽型”童话的解析,不仅探讨故事中的社会批判内容,也分析滑稽引起笑的文艺机制,即令愚蠢的行为和贪婪悖理的愿望遭受身体上的失败。此外,通过以独特的方式描写怪诞身体形象和怪诞身体事件,即将嘲笑系于怪诞身体和由此引发的欢笑之上,林兰滑稽童话有效地将滑稽(嘲笑)与狂欢(欢笑)、批判与创造结合起来,为现代儿童教育提供了优质的民族文学资源。
     总之,林兰童话研究致力于对方法论和价值观的追求,即通过整合结构形态分析、跨文化比较和心理分析等方法研究童话,不仅探讨中国由农耕走向现代的文化资源,也力图读出文化中的人与人的处境,然后满怀希望地期待自由独立、具有批判力和创造力的人更多地生成,其文化更为繁荣。
As the fantasy expression of human experience, folk fairytales have stable structure and meaning care which is about independent growth and freedom of happiness. Namely, those plots such as getting treasures, passing ordeals and rising from the dead show the core issue of fairytale, that is "living a happy life and to be a rational person". Because of the free will and creation spirit in folk stories, those original collectors and recorders tended to find a way to national consciousness and to discuss the spirits of modern nation and individuals in human experience from the national fairytales. And this make folk tale has become a part of modern experience which pursue freedom and liberation of human. From1920s to1930s eight collections of Chinese folk fairytales signed by Linlan have been published by Beixin publishing house. By taking Zhou zuoren's radical theory of fairytales as guidance, the chief editor Zhao Jinshen not only grasped the fantasy charater which believing in all things have spirit and primitive thinking which is difficult to be tamed, but also brought a forward-looking vision which is contribute to the birth of modern individuals by literature enlightment like supplying authentic folk fariy tales to children. Unfortunately, the connection between fairytales and individual's freedom and perfection is no longer mentioned in our theory of fairytales, resulting in decline of fairytales and fantasy literary. This study tries to explore and reiterate the cultural significants of Chinese folk fairytales by making clear who is Linlan, the publishing status and the fairytale's theory of her times and especially by providing cultural analysis of Chinese folk fairytales named by Linlan.
     This study uses method of Morphology to analysis Linlan's folk fairytales, on the base of which comparative approaches including comparing different texts from different culture(west culture and east culture) and different folk customs in the world are taken to read those stories and it's cultural psychological. All these work finally helps to explore the experience and problems of modernity from China's farming culture(to discuss how fairytales tell and respond to the core idea of modernity about "freedom and perfection of individual ").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could not have happpened out of the cultural tradition. Experience of mordernity has universal value, but it still have to face different history and culture situation. Linlan's fairytales provide a kind of resource to understand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modernity problem. On the one hand those stories present stable structure form which is almost the sanme as what Propp described and is corresponding with the structure of the primitive rituals and their psychological experience. Fairytales and rituals, each illuminates the other and both tell the inner darma and magic experience of becoming a real man and women. Under its' structual framework, fairytales can talk with modernity thought. On the other hand the meaningful deviation from western folk stories make Linlan's fairytale so special that it can constitute it's own types. On the basis of plot analysis, cross-cultural text comparison and cultural psychological study, Linlan's154fairytales can be identified five types, that is "treasure-getting type","treasure-losing type","ordeal type","leaving type" and "comic type". All these types form Linlan's fairytales independly or compositely. Therefore, a specimen different from western folk fairytales has been obtained to show how China's farming culture is writen in the fariy tales about "become a individual".
     The "treasure-getting type" corresponds to the giving action in the adult ceremony. By giving treasure fairytales have shaped the image honored by culture. Those brave and cunning individuals are praised in Grimm's and Russian fairytales, in Linlan's fariy tales kind-hearted and sympathetic ones are more than those in western fairy stories. But the difference is not be quite distinct from each other. Kindness and sympathy also means power and even is the initial impulse of giving action. It's worth noting that all of the fairytales no matter from Chiese or western culture like magic things. By passing the treasures fairytales show how to make virtue and strengh remain alive and become sacred. The "treasure-losing type" ending with losing treasure not only breaks the impression of reading western fairytales but also reflects modernity problem hiden in this type. Since the treasures in fairytales and ritual marked and defined real human, treasure-losing metaphorizes forgetting of self-identity and losing of sacred space. Because of failing to see and get treasure, the farmer and the trader in those stories are trapped in profane space and eventually lost the ability to arrange the worldly affairs.
     The "ordeal type" highly fits with original adult ceremony and is highly similiar in structure with Green's and Russian fairytales. Chinese and western fairytales both tell a story that the protagonist finally gets happy marriage by solving difficult problems of death threat. This can be also readed in folk materials around the world. Stories and folklore from different culture are related and complement each other according to which we can see how fariy tales and rituals create a sacred space. Even more important, Linlan's "ordeal" fairytales embody gender discoure in adult problems. Generally speaking becoming a man gets more attention than being a women. The tales always speak of the protagonist's marriage after he become adult, which ont only means he has taken father's principle in stead of mother's but also means he has walk into a new world of women from father's world by getting a wife as his magic assistant.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when he gets in touch with the new world. For instance, although tales about the daughter of dragon and hundred-birds dress have extremely active female image, they really tell the fantasy of men to women and the mechanism of feudal imperial power based on robbing the power of women. So the stories of "snake husband" are more valuable because by the folk materails and psychological analysis the entanglements between the sisters and the deformation and resurrection of the third sister reflect the deeper meaning of the stories, that is about the transformation and identity in female's life experience when a girl changes to beome a wife. The "leaving type" has images of wife leaving from her husband's house that shows the process of women's sinking from fairy to beast and the rebellious mentality of women as they are fac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marrige customs from uxorilocal residence to virilocal residence. Women get married as fariy and then are forced out as beast in this marriage tragedies, the deeper meaning of which is that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confucian's idea of separation from human to beast, Chinese people tend to repress unconsciousness and therefor it is difficult for them to keep creative and self-sufficient.
     For the modern individual what is indispensable is the ability to criticize. Nothing can make such strong criticism as laughter. By analyzing Linlan's comic fairytales this research try to find and explain the expression of critisism of society and the farcical mechanism of comic literary. Linlan's comic stories effectively combine comic(ridicule) and Carnival(mirth), criticism and creation together by writing stupidity and absurd desire finally leading to physical failure and describing grotesque body and grotesque body events. And just in this way Linlan's fairytales provide high-quality national literature for modern children's education.
     In short, the study on Linlan's fairytales is committed to pursuit of methodology and value. Namely through integrating the methods of Morphology with cultural comparison study and psycholog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not only research China's cultural resources which show a path from farming civilization to modern civilization but also try to read individuals and their situation in culture. Finally let's look forward hopefully that people and people's culture which is marked by advocating freedom, independent, critical and creative become more prosperous.
引文
[1] 刘绪源:《“长项”与“瓶颈”——中国原创图画书的整体布局问题》,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组委会编《华文原创图画书学术研讨会手册》,2012年10月,第8页。
    [1] 户晓辉:《现代性与民间文学》,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8月。
    [2] 周作人:《童话的讨论(一)》,赵景深:《童话评论》,上海:新文化书社,1924年1月,第68页。
    [3] 周作人、赵景深《童话的讨论》(共四次),收录于赵景深编《童话评论》,上海:新文化书社,1924年1月,第66-74页,第171-175页,第238-240页;赵景深、张梓生:《童话的讨论》,收录于赵景深编《童话评论》,第11-13页。
    [4] 1913年周作人在《童话略论》中写道“神话者原人之宗教,世说者其历史,而童话则其文学也”,首次明确了童话是“原始人的文学”这一观点;1921年张梓生发表《论童话》也认为童话是“根据原始思想和礼俗所成的文学”;1922年周作人与赵景深在《晨报·副刊》讨论童话是再次重申童话是“原始社会——上古野蛮民族、文明国的乡民与儿童社会——的故事”;后来赵景深在他1927年出版的《童话概要》和1929年出版的《童话学ABC》中汲取了周作人和张梓生的想法,将童话定义为“原始社会的故事”、“原始的文学”、“从原始信仰的神话转变下来的游戏故事”、“原始民族信以为真,而现代人视为娱乐的故事”。
    [1] (苏)阿·符·古留家:《赫尔德》,侯鸿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
    [2] 20世纪初北新书局以林兰为名,在《语丝》杂志发表了向社会征集民间故事的启事,随后雪花般的来稿寄向北新书局,李小峰、赵景深等选择其中优质的稿件,编写出版了39种民间故事集。
    [3] 李小峰、赵景深将39本民间故事集分别编辑为民间童话丛书、民间趣事丛书和民间传说丛书三个系列,其中标明为民间童话集的有《换心后》、《渔夫的情人》、《金田鸡》、《瓜王》、《鬼哥哥》、《菜花郎》、《怪兄弟》、《独腿孩子》八本。
    [4] 户晓辉:《现代性与民间文学》,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68页。
    [5] 周纵策:《五四运动史》,长沙:岳麓书社,1999年,第502页。
    [6]格林兄弟所编德意志民间童话,通常称为格林童话,为了叙述的方便,本文参照格林的例子,将林兰编辑的中国民间童话简称为林兰童话。
    [1] 参看(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连树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安德鲁·朗格所著《习俗与神话》、《神话仪式与宗教》采用爱德华·泰勒“遗留说”,周作人留学日本时曾阅读并深受影响。
    [2] 钟敬文:《民俗学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3月,第128-137页。
    [3] 陈伯吹:《儿童文学简论》,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59年4月,第57页。
    [4] 刘守华:《中国民间童话概说》,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8月,第1页。
    [1] 刘守华:《中国民间童话概说》,第15-19页。
    [2] 吴其南:《童话的诗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1月,第31页。
    [3] 吴其南:《童话的诗学》,第250页。
    [1] 陈勤建:《文艺民俗学》,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7月,第272-277页。
    [2] (法)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商务印书馆1987年5月,第250页。
    [3] 韦苇:《世界童话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页。
    [4] (俄)普罗普:《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贾放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1月,第466页。
    [1] (美)理查德·M·多尔森:《太阳神话学的湮没》,载(美)阿兰·邓迪斯编:《世界民俗学》,陈建宪、彭海斌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7月,第104页。
    [2] (美)斯蒂·汤普森:《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郑海等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2月。
    [3] (德)艾伯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王燕生、周祖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2月。
    [4] (美)丁乃通:《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郑建威等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
    [1] 祁连休:《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5月。
    [2] 刘守华主编:《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10月。
    [3] (俄)普罗普:《故事形态学》,贾放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1月。
    [1] (美)阿兰·邓迪斯:《民俗解析》,户晓辉译,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1月。第184页。
    [2] (美)阿兰·邓迪斯:《北美印第安民间故事的结构形态学》,阿兰·邓迪斯编:《世界民俗学》,陈建宪、彭海斌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7月,第291-304页。
    [3] 瑞士心理学家玛丽-刘易斯·冯·弗兰兹在童话心理学方面的著作有《永远的少年》和《童话心理学导论》。她认为对于集体无意识的研究而言,童话的价值超过了其它素材,并从分析圣爱克苏佩里的《小王子》入手展示了童话心理分析的魅力。
    [4] (瑞士)维蕾娜·卡斯特:《童话的心理分析》,林敏译,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12月。
    [5] (日)河合隼雄:《日本人的传说与心灵》,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6月。
    [1] 杨利慧:《表演理论与民间叙事研究》,载(美)理查德·鲍曼:《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杨利慧、安德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263页。
    [2] 万建中:《20世纪中国民间故事研究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第107页。
    [1] (俄)普罗普:《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贾放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1月。
    [2] (俄)普罗普:《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贾放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1月。
    [1] 刘绪源:《“长项”与“瓶颈”——中国原创图画书的整体布局问题》,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组委会编《华文原创图画书学术研讨会手册》,2012年10月,第8页。
    [1] (美)丁乃通编著:《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导言》,郑成威等译,武汉:华中师大出版社,2008年4月,第3页。
    [1] 车锡伦:《林兰与赵景深》,《新文学史料》2002年第1期,第37页。
    [2] 赵景深在1930年《徐文长故事·新序》中提到1925年小本《徐文长故事》初集出版,他曾写过一篇《徐文长与西洋传说》发表在他自己上沙办的杂志上,小本《徐文长故事》二集出版即被埰入,作为附录。赵景深的评论文章参见赵景深:《童话论集》,上海:开明书店1931年5月,第91-98页。
    [3] 赵景深:《吕洞宾故事》,林兰编:《吕洞宾故事》,上海:北新书局1927,第135-146页。
    [4] 赵景深:《中国的吉诃德先生》,《民间故事研究》,上海:上海复旦书店,1929年版,第35-50页。
    [5] 赵易林:《赵景深与李小峰》,《新文学史料》2002年第1期,第5页。
    [6] 赵易林:《父亲与李小峰舅舅》,李平、胡忌编:《赵景深印象》,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4月,第34页。
    [7] 出版年份以初版为准。
    [8] 赵易林:《赵景深与李小峰》,《新文学史料》,2002年第1期,第5页。
    [1] 车锡伦:《林兰与赵景深》,《新文学史料》,2002年第1期,第37页。
    [2] 赵易林:《赵景深与李小峰》,《新文学史料》,2002年第1期,第6页。
    [3] 据赵易林在《父亲与李小峰舅舅》一文中回忆,李小峰曾与张近芬二人合译《纺纶的故事》,署名为C.F.女士,而此前,张近芬诗集《浪花》的署名也是C.F女士。可见,原来为某人笔名,后来为合著代名,这种做法对李小峰而言,早已有之。
    [4] 《北新书局图书目录》,上海:北新书局,19??年。
    [5] 赵易林:《父亲与李小峰舅舅》,李平、胡忌编:《赵景深印象》,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4月,第26页。
    [1] 苏雪林致周作人:《关于菜瓜蛇的通信》,林兰编:《渔夫的情人》,上海:北新书局,1930年7月,第50-51页。
    [2] 刘守华:《故事学纲要》,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316-320页。
    [1] 《格林童话》最初分两卷出版,第1卷是1812年,共收入86篇,第2卷是1815年,共收入70篇,最终版问世于1857年,比初版1、2卷增加了40篇,共计200篇。其中40%的故事来自书面,剩下60%的口述故事大都由女性讲述。关于格林童话的女性讲述者参见彭懿:《走进魔法森林——格林童话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2月,第123-126页。
    [2] 关于17世纪女性讲童话的状况,参看戴岚:《女性创作与童话模式》,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0年5月,第52-56页。
    [3] 乌丙安:《民俗学原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第324页。
    [4] 尼尔·波茨曼写道:“事实上,正是妇女,也只有妇女,才是童年的监督人,她们始终在塑造和保护童年。”参看(美)尼尔·波茨曼:《童年的消逝》,吴燕蕤译,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5月,第211页。
    [1] (美)珍妮·约伦:《世界著名民间故事大观·前言》,潘国庆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5月。
    [2] (法)西蒙·德·波伏瓦:《第二性》,郑克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9月,第385页。
    [3] 周作人:《儿童的书》,刘绪源主编:《周作人论儿童文学》,北京:海豚出版社,2012年1月,第186页。
    [1] 张梓生、赵景深:《童话的讨论》,赵景深编:《童话评论》,上海:新文化书社,1924年1月,第11页。
    [2] 关于中国早期童话译作,参见吴其南:《中国童话史》,石家庄: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年8月,第132-133页。
    [3] 赵景深:《孙毓修童话的来源》,《民间故事丛话》,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印,1930年2月,第35-39页。
    [4] 赵景深:《童话概要》,上海:北新书局1927年,第83-95页。从所列书目看来,此处童话概念与孙毓修《童话》所体现的概念接近,强调了“儿童”读者,并不以“幻想”和“法术”为必然,且“儿童”的限定也尚非明确。
    [5] 赵景深:《童话论集》,上海:开明书店1931年5月,1931年5月三版。
    [1] 文中提到的民间故事译著,参见赵景深:《中国的吉诃德先生》,《民间故事研究》,第44页。
    [2] 林清:《儿童文学与上海出版业的渊源》,载《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3期,第72页。
    [3] 吴其南:《中国童话史》,第140页。
    [4] 周作人:《儿童文学小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第2页。
    [5] 赵景深:《研究童话的途径》,《童话论集》,上海:开明书店1931年5月,第1-3页。
    [1] 赵景深:《研究童话的途径》,赵景深:《童话论集》,第1页。
    [2] 赵景深:《费尔德的“中国童话集”》,《鉴赏周刊》第五十期,1925年9月14日。
    [3] 钟敬文:《支那童话集》,钟敬文:《钟敬文论民间文学(下)》,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6月,第457页。
    [4] 赵景深:《皮特曼的“中国童话集”》,《鉴赏周刊》第二十期,1925年8月4日。
    [5] 赵景深:《费尔德的“中国童话集”》,《鉴赏周刊》第五十期,1925年9月4日。
    [6] 赵景深:《马旦氏的“中国童话集”》,《文学周报》第五卷,上海:开明书店,1928年2月,第595-598页。
    [7] 赵景深:《亚当氏的“中国童话集”》,《文学周报》第八卷,上海:远东图书公司,1929年7月,第143-147页。
    [8] 赵景深:《白朗的“中国童话集”》,《文学周报》第八卷,第196-202页。
    [1] 参看郑士有:《研究者、编辑家、出版商共同构建的学术空间——试论民国时期上海的民间文学研究与书籍出版》,载《民俗研究》2006年第3期,第107页。
    [1] 万建中:《中国民间故事研究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第104页。
    [2] 万建中:《中国民间故事研究史》,第6页。
    [3] 林兰:《渔夫的情人》,上海:北新书局,1930年7月,第64页。
    [4] 林兰:《换心后》,上海:北新书局,1930年11月,第77页。
    [5] 林兰:《渔夫的情人》,第31页。
    [6] 林兰:《金田鸡》,上海:北新书局,1930年?月,第113页。
    [7] 林兰:《瓜王》,上海:北新书局1933年9月,第8页。
    [1] 《金田鸡》,第74页。
    [2] 《金田鸡》,第107页。
    [3] 转引自刘锡诚《中国民间文学史上的俗文学派——郑振铎、赵景深及其他俗文学派学者论》,载《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2期,第52页。
    [1] 《换心后》,第91页。
    [2] 《鬼哥哥》,北新书局1930年11月第二版,第14页。
    [3] 《渔夫的情人》第50页。
    [4] 《渔夫的情人》,第61-62页。
    [1] (俄)普罗普:《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贾放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1月。
    [2] 1913年至1914年周作人就写出了《童话研究》、《童话略论》、《古童话释义》等一系列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诠释童话的文章。接着展开了关于童话的第一次探讨,缘起是张梓生在《妇女杂志》发表《论童话》一文,赵景深去信就童话的界定以及国外研究状况等进一步咨询张梓生。1922年1月9日至4月6日之间,周作人和赵景深之间又进行了四次讨论,涉及童话概念、应用范围、文体特征、艺术魅力等童话学文体。此后赵景深在童话学上继续开拓,1924至1929年间陆续出版了《童话评论》、《童话概要》、《童话论集》、《童话学ABC》等著作和论文编选集。
    [3] 参见吴其南:《童话的诗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1月,第29页。
    [1] (苏)阿·符·古留家:《赫尔德》,侯鸿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第92页。
    [2] (苏)阿·符·古留家:《赫尔德》,第177页。
    [3] 出于同样的精神追求,民俗学也从现代工业文明的对立面界定了民俗的对象与特质,如相对于工业文明 的中心化全球化,民俗学强调本土性与地域差异;相对于商品传播的机械复制,民俗学强调民俗传播的自动自发等等。
    [1] Jack Zipes. Breaking the Magic Spell:Radical Theories of Folk & Fairy Tales[M].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2002:35.
    [2] 同上,第35页。原文是it is generally a man who accumulates the most power and wealth.
    [3] 同上,第41页。原文是The quest is no longer for whealth and social status(though class struggle is involved) but for a change in social relations and a millennium.
    [4]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马元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6月。
    [5] (关)杰克·齐普斯:《冲破魔法符咒:探索民间故事和童话故事的激进理论》,主译舒伟,合肥: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0年1月,第38页。
    [6] 户晓辉:《现代性与民间文学》,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90页。
    [1] 美国学者查尔斯·布里格斯总结了格林兄弟对口述故事的五个变动,参看户晓辉《现代性与民间文学》,第98页。
    [2] 彭懿:《走进魔法森林:格林童话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2月,第179-223页。
    [3] 1806年格林兄弟为了响应布伦塔诺的号召开始收集民间童话,1810年他们曾将最初的稿件寄给布伦塔诺,这份稿件被称为“厄伦堡手稿”。
    [4] (俄)阿法纳西耶夫:《俄罗斯童话》,沈志宏、方子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7月。
    [5] (德)雅格布·格林、威廉·格林:《格林童话》,杨武能、杨悦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3月。
    [6] 心理分析方法善于将童话故事里的人物看做个人人格层面的各种象征,极度虚荣的皇后在故事最后死去,意味着白雪公主从爱梳子、缎带的虚荣中解脱出来,成为一个更完善的人。
    [1] 周作人:《<歌谣周刊>发刊词》,《歌谣周刊》,1922年12月17日。
    [2] 周作人:《儿童文学小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第53页。
    [3] 胡愈之:《论民间文学》,赵景深编:《童话评论》,上海:新文化书社,1924年1月,第53页。
    [4] (美)洪长泰:《到民间去:1918-1937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董晓萍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7月,第30-31页。
    [5] 户晓辉:《现代性与民间文学》,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19页。
    [6] 顾颉刚:《民俗周刊·发刊词》,《民俗周刊》,1928年3月21日。
    [7] 户晓辉:《现代性与民间文学》,第168页。
    [8] 周纵策、陈永明等:《五四运动史》,长沙:岳麓书社,1999年8月,第502页。
    [1] 周作人:《童话研究》,周作人《儿童文学小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第20页。
    [2] 冯飞:《童话与空想》,蒋风主编:《中国儿童文学大系·理论(一)》,太原:希望出版社,1988年11月.第27-30页。
    [3] 赵景深:《民间文学丛谈》,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7月,第56页。
    [4] 周作人:《童话研究》,《儿童文学小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第19页。
    [5] 张梓生:《论童话》,赵景深编:《童话评论》,第2页。
    [6] 周作人、赵景深:《童话的讨论(一)》,赵景深编:《童话评论》,第68页。另注fairytale一词是从17世纪法国作家多尔诺瓦夫人(Mme d'Aulony)出版的"Contes des fee"(仙子故事)译为英语的。据齐普斯分析Fariy在17、18世纪的作家童话中,象征着对抗世俗权力和教会权力的一种力量。后来格林兄弟的《格林童话》、安德鲁·朗(Andrew Lang)的颜色童话集等从民间收集来的故事在译成英语时都被误译成fairvtale.
    [7] (美)杰克·齐普斯:《冲破魔法符咒:探索民间故事和童话故事的激进理论》,舒伟主译,合肥: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0年1月,第30页。
    [8] 周作人:《读<十之九>》,赵景深编:《童话评论》,第221页。
    [1] 周作人:《童话研究》,刘绪源辑笺:《周作人论儿童文学》,北京:海豚出版社,2012年1月,第7-17页。
    [2] 赵景深:《童话学ABC》,上海:上海书店,1990年12月。
    [3] (美)威廉-R·巴斯科姆:《民俗学与人类学》,阿兰·邓迪斯编:《世界民俗学》,陈建宪、彭海斌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7月,第40-41页。
    [1] 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新青年》,1919年11月1日。
    [2] 林兰:《渔夫的情人》,上海:北新书局,1930年7月,第63页。
    [3] 周作人、赵景深:《童话的讨论(一)》,赵景深编:《童话评论》,第69页。
    [1] 周作人:《人的文学》,刘绪源辑笺:《周作人论儿童文学》,第101页,第103页。
    [2] 周作人:《新文学的要求》,同上,第118页。
    [3] 周作人:《关于儿童的书》,同上,第204页。
    [4] 参看陈勤建:《文艺民俗学》,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7月,第70页。
    [1] 转引自林清:《儿童文学与上海出版业的渊源》,《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3期,第71页。
    [2] 赵景深、张梓生:《童话的讨论》,赵景深编:《童话评论》,上海:新文化书社,1924年1月,第11页。
    [1] 方卫平:《西方人类学派与周作人的儿童文学观》,《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第18页。
    [2] 周作人:《童话略论》,周作人:《儿童文学小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第4页。
    [3] 周作人:《儿童研究导言》,刘绪源辑笺:《周作人论儿童文学》,北京:海豚出版社,2012年1月,第41页。
    [4] 周作人:《儿童的文学》,刘绪源辑笺:《周作人论儿童文学》,第123页。
    [5] 周作人、赵景深:《童话的讨论(三)》,赵景深编:《童话评论》,第174页。
    [6] 周作人:《童话略论》,周作人:《儿童文学小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第7页。
    [7] (法)茨维坦·托多洛夫、罗贝尔·勒格罗(比)、贝尔纳·福克鲁尔:《个体在艺术中的诞生》,鲁京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6月,第146-147页。
    [1] 周作人:《儿童的文学》,刘绪源辑笺:《周作人论儿童文学》,第122页。
    [2] 周作人在《儿童研究导言》中有“尽其性,以成完人”之说。参看刘绪源辑笺:《周作人论儿童文学》,第38页。
    [3] 周作人:《家庭教育论》,刘绪源辑笺:《周作人论儿童文学》,第5页。
    [4] 周作人:《我的杂学》,《儿童文学小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第2页。
    [5] 周作人:《儿童的书》,刘绪源辑笺:《周作人论儿童文学》,第186页。
    [1] 周作人:《儿童的文学》,刘绪源辑笺:《周作人论儿童文学》,第123页。
    [2] 周作人:《儿童的书》,刘绪源辑笺:《周作人论儿童文学》,第186页。
    [3] 周作人:《童话略论》,《儿童文学小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第4-5页。
    [4] 赵景深、张梓生:《童话的讨论(一)》,赵景深编:《童话评论》,第12页。
    [5] 赵景深:《童话学ABC》,上海:上海书店,1990年12月,第2页。
    [1] 周作人:《<陀螺>序》,刘绪源辑笺:《周作人论儿童文学》,第235页。
    [2] 周作人:《童话研究》,《儿童文学小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第21页。
    [3] 周作人:《童话研究》,同上。
    [4] 周作人:《遗传与教育》,刘绪源辑笺:《周作人论儿童文学》,第19页。
    [5] 周作人:《儿童的书》,刘绪源辑笺:《舟作人论儿童文学》,第186页。
    [1] 周作人:《儿童争斗之研究》,刘绪源辑笺:《周作人论儿童文学》,第59页。
    [2] 周作人:《安得森的<十之九>》,刘绪源辑笺:《周作人论儿童文学》,第97页。
    [3] 周作人:《童话略论》,《儿童文学小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第7页。
    [4] 周作人:《安得森的<十之九>》,刘绪源辑笺《周作人论儿童文学》,第97页。
    [5] 吴其南:《儿童的诗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1月,第3页。
    [6] (日)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8月,第124-125页。
    [1] 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9月,第137-138页。
    [2] 陈勤建:《中国民俗学》,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7年8月,第22页。
    [3] 陈勤建:《文艺民俗学》,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7月,第48-49页。
    [1] (俄)普罗普:《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贾放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1月。
    [2] (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5月。
    [3] 张梓生:《论童话》,赵景深:《童话评论》,第4页。
    [1] 刘守华:《比较故事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9月,第83页。
    [2] 刘魁立:《世界各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述评》,《刘魁立民俗学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10月,第387页。
    [3] (俄)普罗普:《故事形态学》,贾放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1月,第18页。
    [4] (俄)普罗普:《故事形态学》,第60页。
    [1] (俄)普罗普:《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第4页。
    [1] 李扬:《中国民间故事形态研究》,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第265页。
    [1] (俄)普罗普:《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第193页。
    [1] 第9、27、91、97、134号故事。
    [2] 第73、76、125号故事。
    [3] 《吹箫者的奇遇》,林兰编:《瓜王》,上海:北新书局,1933年9月,第23页。
    [4] 《铁犁老头》,林兰编:《独腿孩子》,上海:北新书局,1932年4月,第59页。
    [5] 《吹箫人》,林兰编:《怪兄弟》,上海:北新书局,1932年10月,第67页。
    [6] 第110、143号故事。
    [1] 第28、29、93、139号故事。
    [2] 第5、26、30、60、81、102、122、127、128、141、152号故事。
    [1] 郑劲松:《人仙妖之恋——试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的共性结构模式及其文化内涵》,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编:《中国民间文化——民间文艺研究》(第四辑),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年6月,第82-103页。
    [2] 第12、42、153号故事。
    [3] 第22、31、41、80号故事。
    [4] 第87、112、119、150号故事。
    [5] 周作人:《儿童的文学·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第44页。
    [6] 普罗普称这种跑调为滑稽幽默,见普罗普《故事形态学》,第105页。
    [1] 主题一词,据伊纳·玛丽亚·格雷弗鲁斯《民间故事研究中主题、类型和母题的确定》一文所指,相当于故事的寓意。因此主题与意义相关,此处借鉴叙事学理论方法,通过关注“主题”,研究观念和意义的组织形式。
    [2] 林兰:《渔夫的情人》,上海:北新书局,1930年7月,第63页。
    [3] 赵景深:《童话论集》,上海:开明书店1931年5月,第92页。
    [4] 转引自万建中:《20世纪中国民间故事研究史》,第153页。
    [5] 万建中:《20世纪中国民间故事研究史》,第152页。
    [1] 刘守华称为“十兄弟”故事,见刘守华编:《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462页。
    [2] 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第216页。
    [1] 《老天娘的故事》,林兰编:《瓜王》,上海:北新书局,1933年9月,第61页。
    [1] 据祁连休总结,陷城为湖型故事大致写主人公因善良而被告知若城门见血(石雕口眼出血)变会有洪水地陷。主人公每日往看,人知其故,以血涂门(石雕),主人公见血远走,城陷为湖。载祁连休《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研究(卷上)》,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5月,第145页。
    [2] 据祁连休总结为“龙子祭母型”故事。见祁连休《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研究(卷上)》,第269-283页。
    [3] 万建中:《中国民间故事研究史》,第165页。
    [1] 阿兰·邓迪斯在《北美印第安人民间故事的结构类型学》一文中认为民间故事即是由“匮乏和匮乏的消除”这个情节结构(他称之为“母题素”)构成的。见《民俗解析》,户晓辉译,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1月。
    [1] (法)莫里斯·古德利尔:《礼物之谜》,王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第137页。
    [1] (法)格拉耐:《中国古代的祭礼与歌谣》,张铭远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7月。
    [1] (俄)普罗普:《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贾放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1月,第190页。
    [1] (俄)普罗普:《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第191页。
    [1] (俄)普罗普:《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第203页。
    [1] (日)伊藤清司:《中国日本民间文学比较研究》,辽宁大学科研处编印,转引自刘魁立《民间叙事的生命树》,载《民族艺术》2010年第3期,第64页。
    [2] 刘守华:《兄弟分家与狗耕田》,载《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第19页。
    [3] 如程蔷在《关于幻想性民间故事的人物类型》中提到的,幻想故事的最初形态是围绕主人公和帮助者展开的,反面角色为后来增添。载《思想战线》1981年第12期,第45页。
    [1] (俄)普罗普:《故事形态学》,第36-39页。
    [1] 普罗普将俄罗斯童话中的宝物分为:动物(马、鹰等)、能够变成神奇相助者的东西(内藏马匹的火镰、内藏好汉的指环)、具有神力的东西(如大棒、宝剑等)、直接赋予主人公的神性(力气、化身为动物的本领等)。《故事形态学》第39-40页。
    [1] (法)莫里斯·古德利尔:《礼物之谜》,第208页。
    [1] 程蔷:《关于幻想性民间故事的人物类型》,载《思想战线》1982年第6期,第44-45页。
    [2]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9月,第310页。
    [1] (俄)阿·尼查叶夫:《论儿童读物中的俄罗斯民间童话》,转自罗永麟《试论<牛郎织女>》,载苑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传说故事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3月,第101页。
    [2] (德)利普斯:《事物的起源:简明人类文化史》,汪宁生译,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2年7月,第241页。
    [1] 程蔷:《识宝传说与文化冲突——识宝传说文化涵义的再探索》,苑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传说故事卷》,第271页。万建中《识宝取宝型禁忌主题:两种理财观念的碰撞与农民心态的宣泄》,《解读禁忌——中国神话、传说和故事中的禁忌主题》,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3月,第187页。
    [1] 顾希佳《“鬼屋”的新主人——“凶宅捉怪”故事解析》、《世代寻宝梦——“石门开”故事解析》,载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10月,第287-298,299-313页。
    [2] 转引自万建中:《解读禁忌》,第187页。
    [3] 出自《太平广记》卷四三四,转引自刘守华主编《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第307页。
    [1] 祁连休:《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研究》(卷中),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5月,第789-792页。
    [2] 顾希佳:《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太阳山”故事》,载刘守华主编《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第318-320页。
    [1] 陆震:《中国传统社会心态》,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3月。
    [1] (奥)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杨庸一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5月,第48页。
    [2] (美)阿兰·邓迪斯:《民俗解析》,户晓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6页。
    [3] (日)河合华雄:《日本人的传说与心灵》,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6月,第176页。
    [4] 万建中:《解读禁忌》,第278页。
    [5] 万建中:《解读禁忌》,第259-273页。
    [6] 姜典凯:《民间故事中的小农意识》,《民间文学》,1987年第2期,第47页。
    [1] (日)河合隼雄:《日本人的传说与心灵》,第124页。
    [1] (俄)普罗普:《故事形态学》,第116-119页。
    [1] 常州市民间故事集成编委会:《常州民间故事集》,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5月,第207页。
    [1] (法)莫里斯·古德利尔:《礼物之谜》,第190-193页。
    [1] 方克强:《文学人类学批评》,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4月,第169页。
    [1] (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王炜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5月,第29页。
    [2] 周北川:《“解难题”母题的文化人类学溯源》,《民间文学论坛》,1998年第4期,第60页。
    [3] 王霄兵、张铭远:《民间故事中的考验主题与成年意识》,《民族文学研究》,1989年第3期,第6-7页。
    [1] (日)伊藤清司:《难题求婚型故事、成人仪式与尧舜禅让传说》,叶舒宪编:《神话-原型批评(增订版)》.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第343-362页。
    [1] 周北川:《“解难题”母题的文化人类学溯源》,《民间文学论坛》1998年第4期,第57页。
    [1] 转引自普罗普:《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1月,第105页。
    [2] 苏胜兴、刘保元搜集整理:《五彩带》,苏胜兴等编:《瑶族民间故事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年10月,第123-132页。
    [3] 黄枉、黄方平:《瑶族民族知识丛书》,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年3月,第78页。
    [4] 转引自(俄)普罗普:《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第100页。
    [1] (俄)普罗普:《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第345页。
    [1] (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王炜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5月,第28页。
    [2] (英)马林诺夫斯基:《两性社会学》,李安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第246页。
    [1] (英)马林诺夫斯基:《两性社会学》,第65页。
    [1] 伊藤清司在谈到成人仪式作为从女性世界转向男性世界的象征时提到这一现象。见叶舒宪主编《神话-原型批评(增订版)》第350页。
    [2] (俄)普罗普:《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第125页。
    [1] (美)丁乃通:《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武汉:华中师大出版社2008年4月,第141页。
    [2] (美)丁乃通:《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第101页。
    [1] 秋浦主编:《萨满教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第141页。
    [2] 李道和:《女鸟故事的民俗文化渊源》,《文学遗产》,2001年第7期,第15页。
    [3] 宋兆麟:《巫与巫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5月,第67-68页。
    [1] 有关鸟田稻作、鸟图腾信仰、生活方式的鸟图腾化和世俗权力神西对鸟信仰的依托,参见陈勤建:《中国鸟文化——关于鸟化宇宙观的思考》,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年9月,第1-38页。
    [1] 参看阎云翔:《论印度那伽故事对中国龙王龙女故事的影响》:白化文:《龙女报恩故事的来龙去脉—<柳毅传>与<朱蛇记>的比较观》。
    [2] 祝发清、左玉堂、尚仲豪编:《傈僳族民间故事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6月,第115-116页。
    [1] 张其卓、董明整理:《满族三老人故事集》,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4年12月,第216-217页。
    [2] 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第668页。
    [3] 天鹰;《中国民间故事初探》,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5月,第75页。
    [1] 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10月,第668页。
    [2] 熊和平:《来自龙宫的女强人——“龙女”故事解析》,刘守华主编:《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第391页。
    [3] 张其卓、董明整理:《满族三老人故事集》,第226页。
    [4] 祝发清、左玉堂、尚仲豪编:《傈僳族民间故事选》,第73页。
    [1] (俄)普罗普:《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1月,第220页。
    [1] 李道和:《女鸟故事的民俗文化渊源》,《文学遗产》,2001年第4期,第8-9页。
    [2] (日)关敬吾:《日本昔话大成》,转引自江帆:《忠贞妻子的奇谋——“百鸟衣”故事解析》,刘守华主编:《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第663页。
    [3] (法)莫里斯·古德利尔:《礼物之谜》,王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第150-151页。
    [1] (法)莫里斯·古德利尔:《礼物之谜》,第157页。
    [1] Jack Zipes. Fairy tales as Myth/Myth as Fairy Tale.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1994:49-71.
    [2] (德)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中共中央马恩列斯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61页。
    [1] 刘思谦:《关于母系制与父权制》,乔以钢主编:《性别研究:理论背景与文学文化阐释》,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第18页。
    [1] 刘守华:《比较故事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9月,第420页。
    [2] 刘魁立:《中国蛇郎故事类型研究》,《刘魁立民俗学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39页。
    [3] 周作人:《关于菜瓜蛇的通信》,林兰编:《渔夫的情人》,上海:北新书局1930年7月,第52页。
    [4] 刘守华:《两姐妹与蛇丈夫——“蛇郎”故事解析》,刘守华主编:《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407页。
    [1] 王霄兵、张铭远:《脱衣主题与成年仪式》,《民间文学论坛》,1989年第2期,第18-21页。
    [1] (英)安占拉·卡特编:《精怪故事集》,郑m然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
    [2] (俄)普罗普:《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贾放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1月,第84页。
    [3] 刘宁波:《生死转换与角色认证——中国传统婚礼的民族意象》,《民间文学论坛》,1994年第2期,第31-32页。
    [1] (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王炜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5月,第28-29页。
    [2] (俄)普罗普:《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第106页。
    [3] (俄)普罗普:《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第258页。
    [4] (俄)普罗普:《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第320页。
    [5] 林兰编:《鸟的故事》,上海:北新书局,1931年3月。
    [1] (俄)普罗普:《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第107-119页。
    [2] 转引自郎樱:《史诗中的妇女形象及其文化内涵》,《民间文学论坛》,1995年第4期,第55页。
    [3] 祝发清、左玉堂、尚仲豪编:《傈僳族民间故事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115-124页。
    [4] 陶学良等编:《彝族民间故事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5月,第210-215页。
    [5] 转引自鹿忆鹿:《难题求婚模式的神话原型》,《民间文学论坛》,1993年第2期,第9页。
    [6] (法)莫里斯·古德利尔:《礼物之谜》,王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第228页。
    [1] (俄)阿法纳西耶夫选编:《俄罗斯童话》,沈志宏、方子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213页。
    [2] (俄)普罗普:《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第371-372页。
    [1] 刘魁立:《中国蛇郎故事类型研究》,刘魁立:《刘魁立民俗学论集》,第146页。
    [2] (俄)普罗普:《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第131页。
    [1] (日)河合隼雄:《日本人的传说与心灵》,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11月,第164页。
    [2] (美)阿兰·邓迪斯:《民俗解析》,户晓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223页。
    [3] (俄)普罗普:《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第425页。
    [1] (俄)普罗普:《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第459页。
    [2] 方克强:《文学人类学批评》,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4月,第166页。
    [1] (美)丁乃通:《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郑建威等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第70-78页。
    [1] 转引自祁连休:《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5月。下文中历史文本若不加注明均出自此书。
    [1] 刘守华:《捡来田螺做妻子——“螺女”故事解析》,载《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373页。
    [1] 万建中:《解读禁忌——中国神话、传说和故事中的禁忌主题》,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1年3月,第113页。
    [2] 刘守华主要提到鸟类妻子,此处将鸟类扩展为异类。参见刘守华:《比较故事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9月,第386-402页。
    [3] 陈建宪:《论天鹅仙女故事的类型》,《民族文学研究》,1994年第2期,第67-68页。
    [4] 刘守华:《捡来田螺做妻子——“螺女”故事解析》,刘守华主编:《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第373页。
    [1] (美)斯蒂·汤普森:《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郑凡校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2月,第296-297页。
    [2] 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第156页。
    [3] 陈建宪:《<白水素女>:性禁忌与偷窥心理》,《民间文化》,1999年第1期,第36页。
    [4] (日)河合华雄:《日本人的传说与心灵》,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11月,第6-7页。
    [1] 刘守华:《纵横交错的文化交流网络中的“召树屯”》,《民族文学研究》,1990年第1期,第45页。
    [2] 对“嫁”和“姓”的本义阐释及相关的习俗分析,参见谭学纯:《女旁字和中国女性文化地位的沉落》.《民间文学论坛》,1998年第4期,第52-53页。
    [3] 黄大宏:《中国“难题求婚”型故事的婚俗历史观——与母系氏族社会晚期婚姻制度的关系假说》,《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第86页。
    [4] 刘思谦:《关于母系制与父权制》,乔以钢主编:《性别研究:理论背景与文学文化阐释》,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第3页。
    [1] 黄大宏:《中国“难题求婚”型故事的历史婚俗观——与母系氏族社会晚期婚姻制度的关系假说》,《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第87页。
    [2] 转引自刘守华:《捡来螺壳做妻子——“螺女”故事解析》,刘守华主编:《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第373页。
    [1] 刘守华:《神奇母题的历史根源》,《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第82页。
    [1] 关于中国男人的娶仙梦可参看郑土有:《中国螺女型故事与仙妻情结研究》,《民俗研究》,2004年第4期.第149-159页。
    [2] 齐泽克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为大众熟知的当代学者,他运用拉康精神分析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大众文化所作的分析和讲解激进而透彻,并被誉为“拉康传统最重要的继承人”。代表作有以心理学解析电影的纪录片《变态者电影指南》,译为中文的重要著作有《幻想的瘟疫》、《实在界的面庞》等。
    [3] 高木立子:《被欺负的女婿——天鹅处女型与猴娃娘型故事的结构》,《民间文化》,2000年5-6期,第79页。
    [1] 万建中:《解读禁忌》,第73页。
    [2] 安德明:《万物有灵与人兽分开——猿猴抢婚故事的文化史意义》,《民族文学研究》,2000年第1期,第28页。
    [3] 转引自(日)河合隼雄:《日本人的传说与心灵》,第141-143页。
    [4] 美国迪斯尼动画《怪物史莱克》突破了欧洲童话的惯用套路,一是怪物拯救了公主,而非公主拯救了怪物,二是结婚时怪物没有变成人,反倒是公主变成了怪物,呈现了全新的意识形态。
    [1] (日)河合隼雄:《日本人的传说和心灵》,第255页。
    [1] 舒燕:《论猿猴抢婚故事的演变》,《中国文化研究》,1998年冬之卷总第22期,第65页。
    [2] 刘守华:《捡来田螺作妻子——“螺女”故事解析》,刘守华主编:《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第365页。
    [3] 舒燕:《论猿猴抢婚故事的演变》,《中国文化研究》,第68页。
    [1] 河合隼雄在《日本人的传说与故事》中专门分析了日本民间故事《烧炭富翁》,将故事中的女主人公作为日本未来的“有自我意识的女性”代表。林兰集中103号《养鸭做了富翁》、131号《各人各福》类似于《烧炭富翁》,只是没有前夫这个角色。《烧炭富翁》前夫撞死灶前被奉为灶神的情节,刘守华在《捡来螺壳做妻子》一文中所举田螺姑娘与“张郎休妻”结合类型中亦有提到。
    [1]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第176页。
    [1] 此处总结的滑稽制笑的三个条件是在普罗普《论滑稽与笑的问题》一书所提论点的基础上,综合各家观点,并辅以笑话材料验证而成。
    [2] (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7月,第58页。
    [3] (法)柏格森:《笑——论滑稽的意义》,徐继曾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3月,第62页。
    [4] (俄)普罗普:《论滑稽与笑的问题》,杜书瀛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第160页。
    [5] (俄)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四卷,钱中文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第61页。
    [6]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5月,第180页。
    [7] (俄)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论文选》,缪灵珠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9月,第112页。
    [8] 段宝林:《笑话:人间的喜剧艺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8月,第53-54页。
    [1] 段宝林:《笑话:人间的喜剧艺术》,第223-224页。
    [1] 《笑话研究资料选》,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湖北分会印,1984年10月,第102-103页。讲“鲁有执长杆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2] 《笑话研究资料选》,第129-130页。讲“一个老人请先生教儿子识字,儿子学了“一”、“二”、“三”三个字,就高兴得把笔一扔,对着父亲大喊:“儿得矣!儿得矣!不要再学了!”不久,老人要请一姓万的亲戚来吃酒,清早起来就命令儿子写请柬,好久好久还不见儿子写成,父亲急了,催促儿子,儿子气急败坏地说:“天下姓氏伙矣,奈何姓万?自晨起至今,才完五百画也!”
    [1] 段宝林编:《西方古典作家谈文艺创作》,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0年9月,第410页。
    [2] 转引自段宝林:《笑话:人间的喜剧艺术》,第196页。有人认为《喜剧论纲》可能是亚里斯多德《诗学》后半部分遗失的喜剧理论著作。现存的是十世纪的抄本。
    [1] (俄)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中宪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第14页。
    [2] 鄢鸣:《中国有狂欢吗——狂欢化理论的应用与反思》,《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第162页。
    [1] 刘守华:《中国民间童话概说》,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8月,第64页。
    [1] (俄)巴赫金:《拉伯雷研究》,第326-329页。
    [2] (美)丁乃通:《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郑建威等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第117页。
    [3] 刘旭平:《各显其能的群体——“十兄弟”故事解析》,刘守华主编:《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464-465页。
    [4] 刘晓春:《英雄与考验故事的人类学阐释》,《民族文学研究》,1996年第4期,第44页。
    [1] (俄)巴赫金:《拉伯雷研究》,第325页。
    [1]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之《六朝时之志怪与志人》,《鲁迅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2月,第310页。
    [1] 关溪莹:《滑稽儿歌与现代儿童教育》,《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第3期,第116页。
    [2] 周作人:《儿童的文学》,刘绪源辑笺:《周作人论儿童文学》,北京:海豚出版社,2012年1月,第122页。
    [3]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新青年》1917年8月。
    [1] 周福岩:《民间故事与意识形态问题——对民间故事思想研究的思考》,《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第1期,第132页。
    [2] (日)恩田彰等:《创造性心理学:创造的理论和方法》,陆祖昆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2页。
    [3] 汪曾祺:《童歌小议》,《民间文学论坛》,1987年第1期,第12页。
    [1] (俄)普罗普:《故事形态学》,第36-46页。
    [1] 程蔷:《识宝传说与文化冲突——识宝传说文化涵义的再探索》,载苑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传说故事卷》,第271页。万建中《识宝取宝型禁忌主题:两种理财观念的碰撞与农民心态的宣泄》,载《解读禁忌——中国神话、传说和故事中的禁忌主题》,商务印书馆2001年3月,第187页。
    [1] (俄)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中宪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第351-427页。
    [2] (俄)巴赫金:《拉伯雷研究》,第10页。
    [1] 周作人.儿童文学小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8.
    [2] 赵景深.安徒生作童话的来源和经过[A].赵景深.童话论集[C].上海:开明书店,1927:152.
    1.林兰编:《换心后》,上海:北新书局,1930年11月。
    2.林兰编:《渔夫的情人》,上海:北新书局,1930年7月。
    3.林兰编:《金田鸡》,上海:北新书局,1930年。
    4.林兰编:《瓜王》,上海:北新书局,1933年9月。
    5.林兰编:《鬼哥哥》,上海:北新书局,1930年11月。
    6.林兰编:《菜花郎》,上海:北新书局,1930年12月。
    7.林兰编:《怪兄弟》,上海:北新书局,1932年10月。
    8.林兰编:《独腿孩子》,上海:北新书局,1932年。
    9.林兰编:《灰大王》,上海:北新书局,1933年5月。
    10.林兰编:《鸟的故事》,上海:北新书局,1931年3月。
    11.(美)珍妮·约伦:《世界著名民间故事大观》,潘国庆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5月。
    12.(俄)阿法纳西耶夫:《俄罗斯童话》,沈志宏、方子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7月。
    13.(德)雅各布·格林、威廉·格林:《格林童话》,杨武能、杨悦译,南京:意林出版社,2000年3月。
    14.常州市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编:《常州民间故事集》,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5月。
    15.苏胜兴等编:《瑶族民间故事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10月。
    16.祝发清、左玉堂、尚仲豪编:《傈僳族民间故事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6月。
    17.张其卓、董明整理:《满族三老人故事集》,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4年12月。
    18.陶学良等编:《彝族民间故事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5月。
    19.(英)安吉拉·卡特:《精怪故事集》,郑冉然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
    1.陈勤建:《文艺民俗学》,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7月。
    2.(俄)普罗普:《故事形态学》,贾放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1月。
    3.(俄)普罗普:《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贾放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1月。
    4.(美)阿兰·邓迪斯:《民俗解析》,户晓辉译,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1月。
    5.方克强:《文学人类学批评》,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4月。
    6.刘守华:《比较故事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9月。
    7.季羡林:《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8月。
    8.(日)关敬吾:《故事学新论》,张雪冬、张莉莉译,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7月。
    9.刘守华:《故事学纲要》,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
    10.刘守华编:《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
    11.祁连休:《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5月。
    12.(美)丁乃通:《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郑成威等译,武汉:华中师大出版社,2008年4月。
    13.(美)斯蒂·汤普森:《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郑海等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2月。
    14.李扬:《中国民间故事形态研究》,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
    15.万建中:《20世纪中国民间故事研究史》,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2011年10月。
    16.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
    17.天鹰:《中国民间故事初探》,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5月。
    18.刘守华、黄永林主编:《民间叙事文学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19.(美)杰拉德·普林斯:《叙述学词典》,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9月。
    20.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21.(奥)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杨庸一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5月。
    22.[瑞士]维雷娜·卡斯特:《童话的心理分析》,林敏译,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12月。
    23.(日)河合隼雄:《日本人的传说与心灵》,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6月。
    24.周作人:《儿童文学小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
    25.刘绪源辑笺:《周作人论儿童文学》,北京:海豚出版社,2012年1月。
    26.赵景深主编:《童话评论》,上海:新文化书社,1924年1月。
    27.赵景深:《童话概要》,上海:北新书局,1927年。
    28.赵景深:《童话论集》,上海:开明书店,1931年5月。
    29.赵景深:《童话学ABC)》,上海:上海书店,1990年12月。
    30.赵景深:《民间故事研究》,上海:复旦书店,1929年。
    31.赵景深:《民间故事丛话》,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印,1930年2月。
    32.赵景深:《民间文学丛谈》,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7月。
    33.陈伯吹:《儿童文学简论》,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59年4月。
    34.刘守华:《中国民间童话概说》,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8月。
    35.谭达先:《中国民间童话研究》,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1年1月。
    36.蒋风主编:《中国儿童文学大系·理论(一)》,太原:希望出版社,1988年11月。
    37.吴其南:《童话的诗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1月。
    38.韦苇:《世界童话史》(修订本):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
    39.吴其南:《中国童话史》,石家庄: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年8月。
    40.彭懿:《走进魔法森林——格林童话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2月。
    41.(瑞士)麦克斯·吕蒂:《童话的魅力》,张田英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3月。
    42.(加)佩里·诺德曼,海维斯·雷默:《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陈中美译,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年12月。
    43.舒伟:《走进童话奇境:中西童话文学新论》,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10月。
    44.舒伟:《中西童话研究》,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年。
    45.(美)尼尔·波茨曼:《童年的消逝》,吴燕蕤译,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5月。
    46.户晓辉:《现代性与民间文学》,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8月。
    47.(法)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5月。
    48.(苏)阿·符·古留家:《赫尔德》,侯鸿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
    49.(美)杰克·齐普斯:《作为神话的童话/作为童话的神话》,赵霞译,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年12月。
    50.(美)洪长泰:《到民间去:1918~1937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董晓萍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7月。
    51.(英)罗素:《西方哲学史》,马元德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6月。
    52.周纵策、陈永明等:《五四运动史》,长沙:岳麓书社,1999年8月。
    53.(法)茨维坦·托多洛夫、罗贝尔·勒格罗(比)、贝尔纳·福克鲁尔:《个体在艺术中的诞生》,鲁京明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6月。
    54.(英)安东尼·古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5月。
    55.(加)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王成兵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9月。
    56.(日)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8月。
    57.乔以钢主编:《性别研究:理论背景与文学文化阐释》,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
    58.(英)马林诺夫斯基:《两性社会学——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之比较》,李安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59.(法)西蒙·波伏娃:《第二性》,郑克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9月。
    60.戴岚:《女性创作与童话模式》,上海:上海文化版社,2010年5月。
    61.(英)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女权辩护——关于政治和道德问题的批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10月。
    62.洪淑苓:《民间文学的女性研究》,台北:里仁书局,2006年2月。
    63.陈勤建:《中国民俗学》,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7年8月。
    64.乌丙安:《民俗学原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
    65.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9月。
    66.(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5月。
    67.(法)莫里斯·古德利尔:《礼物之谜》,王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
    68.(德)利普斯:《事物的起源:简明人类文化史》,汪宁生译,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2年7月。
    69.(俄)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5月。
    70.(法)格拉耐:《中国古代的祭礼与歌谣》,张铭远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7月。
    71.陆震:《中国传统社会心态》,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3月。
    72.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9月。
    73.陈勤建:《中国鸟文化——关于鸟化宇宙观的思考》,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年9月。
    74.秋浦主编:《萨满教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
    75.宋兆麟:《巫与巫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5月。
    76.吴存浩:《中国民俗通志·婚嫁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3月。
    77.黄枉、黄方平:《瑶族民族知识丛书》,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年3月。万建中:《解读禁忌——中国神话、传说和故事中的禁忌主题》,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3月。
    78.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79.(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7月。
    80.(法)柏格森:《笑——论滑稽的意义》,徐继曾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3月。
    81.(俄)普罗普:《论滑稽与笑的问题》,杜书瀛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
    82.(俄)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四卷,钱中文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
    83.(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5月。
    84.(俄)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论文选》,缪灵珠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9月。
    85.段宝林:《笑话:人间的喜剧艺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8月。
    86.《笑话研究资料选》,武汉: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湖北分会印,1984年10月。
    87.(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局,1981年7月。
    88.朱希祥李晓华:《中国文艺民俗审美》,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7月。
    89.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2月。
    90.鲁迅:《鲁迅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2月。
    91.段宝林编:《西方古典作家谈文艺创作》,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0年9月。
    92.(俄)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中宪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
    93.(日)恩田彰等:《创造性心理学:创造的理论和方法》,陆祖昆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11月。
    94.钟敬文:《民俗学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3月。
    95.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6月。
    96.刘魁立:《刘魁立民俗学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10月。
    97.(美)阿兰·邓迪斯编:《世界民俗学》,陈建宪、彭海斌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7月。
    98.苑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传说故事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3月。
    99.叶舒宪主编:《神话-原型批评(增订版)》,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
    1.叶舒宪:《文化对话与文学人类学的可能性》,《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2.叶舒宪:《人类学与文学——知识全球化、跨文化生存与本土再阐释》,《文学评论》,2002年第4期。
    3.郑土有:《研究者、编辑家、出版商共同构建的学术空间——试论民国时期上海的民间文学研究与书籍出版》,《民俗研究》,2006年第3期。
    4.(日)加藤千代:《两种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简说》,《民间文学论坛》,1991年第5期。
    5.刘锡诚:《民间故事的文化人类学考察》,《江西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6.周福岩:《民间故事研究的方法论》,《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第3期。
    7.贾放:《普罗普<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与故事的历史比较研究》,《民间文化》,2000年第7期。
    8.刘守华:《神奇母题的历史根源》,《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6月。
    9.钟敬文:《中日民间故事比较泛说》,《民间文学论坛》,1991年第3期。
    10.刘守华:《一组民间童话的比较研究》,《民间文学》,1979年第9期。
    11.刘亚丁:《中俄民间故事比较二题》,《外国文学研究》,1992年第4期。
    12.刘魁立:《世界各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述评》,《民间文学论坛》,1982年第2期。
    13.马学良:《中国民间故事分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民族文学研究》,1993年第1期。
    14.(日)关敬吾:《关敬吾论日本传统故事的类型与结构》,张士闪、清水静子译,《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
    15.靳玮:《对民间故事三种定势结构的考察》,《民间文学论坛》,1987年第3期。
    16.靳玮:《民间故事的叙事结构》,《民间文学论坛》,1988年第2期。
    17.靳玮:《民间故事结构试析》,《民间文学论坛》,1988年第3期。
    18.孙正国:《叙事学方法:一段历程,一种拓展——关于20世纪民间故事叙事研究的回顾与思考》,《荆州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6期。
    19.车锡轮:《林兰与赵景深》,《新文学史料》,2002年第1期。
    20.赵易林:《赵景深与李小峰》,《新文学史料》,2002年第1期。
    21.林清:《儿童文学与上海出版业的渊源》,《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3期。
    22.刘锡诚:《中国民间文学史上的俗文学派——郑正铎、赵景深即其他俗文学派学者论》,《广西师范学院学报》(社哲版),2004年第2期。
    23.方卫平:《西方人类学派与周作人的儿童文学观》,《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
    24.陈玉平:《孤儿角色与成年仪式》,《民族文学研究》,1996年第4期。
    25.顾希佳:《龙子望娘型故事研究》,《民间文学论坛》,1998年第1期。
    26.王娟:《断尾龙故事类型的心理分析研究——兼谈民俗学的研究方法》,《民间文学论坛》,1994年6月。
    27.刘魁立《民间叙事的生命树》,《民族艺术》,2010年第3期。
    28.刘守华:《兄弟分家与狗耕田》,《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29.程蔷:《关于幻想性民间故事的人物类型》,《思想战线》,1981年第12期。
    30.姜典凯:《民间故事中的小农意识》,《民间文学》,1987年第2期。
    31.段友文:《南蛮盗宝型传说母题的文化阐释》,《民间文学论坛》,1998年第1期。
    32.刘守华:《神奇母题的历史根源》,《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
    33.周北川:《“解难题”母题的文化人类学溯源》,《民间文学论坛》,1998年第4期。
    34.王霄兵、张铭远:《民间故事中的考验主题与成年意识》,《民族文学研究》,1989年第3期。
    35.王宵兵、张铭远:《从成年故事看民间故事的层次结构》,《民间文艺季刊》,1989年第3期。
    36.鹿忆鹿:《难题求婚模式的神话原型》,《民间文学论坛》,1993年第2期。
    37.刘晓春:《英雄与考验故事的人类学阐释》,《民族文学研究》,1996年第4期。
    38.漆凌云:《精神分析视域下的难题求婚型故事》,《求索》,2006年10月。
    39.李道和:《女鸟故事的民俗文化渊源》,《文学遗产》,2001年第7期。
    40.郎樱:《史诗中的妇女形象及其文化内涵》,《民间文学论坛》,1995年第4期。
    41.陈建宪:《论天鹅仙女故事的类型》,《民族文学研究》,1994年第2期。
    42.陈建宪:《<白水素女>:性禁忌与偷窥心理》,《民间文化》,1999年第1期。
    43.刘守华:《纵横交错的文化交流网络中的“召树屯”》,《民族文学研究》,1990年第1期。
    44.谭学纯:《女旁字和中国女性文化地位的沉落》,《民间文学论坛》,1998年第4期。
    45.黄大宏:《中国“难题求婚”型故事的婚俗历史观——与母系氏族社会晚期婚姻制度的关系假说》,《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46.郑海:《男性文化对女性文化的冲突:难题求婚型故事研究》,《民间文艺季刊》,1990年第4期。
    47.刘魁立:《中国蛇郎故事类型研究》,《民间文学论坛》,1998年第1期。
    48.刘守华:《两姐妹与蛇丈夫——“蛇郎”故事的中华文化特色》,《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1期。
    49.阎云翔:《蛇郎故事主题初探》,《民间文学论坛》,1983年第2期。
    50.王霄兵、张铭远:《脱衣主题与成年仪式》,《民间文学论坛》,1989年第2期。
    51.刘宁波:《生死转换与角色认证——中国传统婚礼的民族意象》,《民间文学论坛》,1994年第2期。
    52.汪玢玲:《天鹅处女型故事研究概观》,《民间文学论坛》,1983年第1期。
    53.郑土有:《中国螺女型故事与仙妻情结研究》,《民俗研究》,2004年第4期。
    54.毛海莹:《女性气质的民俗——原型批评论——以现代文学江南女性形象为批判范例》,《文艺理论研究》,2012年第5期。
    55.高木立子:《被欺负的女婿——天鹅处女型与猴娃娘型故事的结构》,《民间文化》,2000年5-6期。
    56.舒燕:《论猿猴抢婚故事的演变》,《中国文化研究》,1998年冬之卷总第22期。
    57.安德明:《万物有灵与人兽分开——猿猴抢婚故事的文化史意义》,《民族文学研究》,2000年第1期。
    58.万建中:《一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对话——从禁忌母题角度解读天鹅处女型故事》,《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59.刘宁波、李琦:《兽性与人性:人与异类婚姻故事之人类学建构》,《民间文学论坛》,1995年第3期。
    60.王立:《人兽通婚故事的人类学内蕴及积极质素》,《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61.鄢鸣:《中国有狂欢吗——狂欢化理论的应用与反思》,《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62.关溪莹:《滑稽儿歌与现代儿童教育》,《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第3期。
    63.汪曾祺:《童歌小议》,《民间文学论坛》,1987年第1期。
    64.程正民:《文化诗学——钟敬文和巴赫金的对话》,《文学评论》,2002年第2期。
    65.王天保:《“滑稽”的理论轨迹》,《语文知识》,2010年第1期。
    66.周启超:《“复调”、“对话”、“狂欢化”之后与之外——当代中国学界巴赫金研究的新进展》,《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67.周福岩:《民间故事与意识形态问题——对民间故事思想研究的思考》,《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第1期。
    68.段宝林:《试论民间笑话的美学价值与结构方式》,《北京大学学报》,1984年第4期。
    1.刘绪源:《“长项”与“瓶颈”——中国原创图画书的整体布局问题》,《华文原创图画书学术研讨会手 册》,2012年10月20日。
    2.杨利慧:《表演理论与民间叙事研究》,(美)理查德·鲍曼:《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杨利慧、安德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
    3.赵景深:《吕洞宾故事》,林兰编:《吕洞宾故事》,上海:北新书局,1927年。
    4.赵易林:《父亲与李小峰舅舅》,李平、胡忌编:《赵景深印象》,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4月。
    5.苏雪林、周作人:《关于菜瓜蛇的通信》,林兰编:《渔夫的情人》,上海:北新书局,1930年7月。
    6.周作人:《儿童的书》,刘绪源编笺:《周作人论儿童文学》,北京:海豚出版社,2012年1月。
    7.张梓生、赵景深:《童话的讨论》,赵景深编:《童话评论》,上海:新文化书社,1924年1月。
    8.赵景深:《孙毓修童话的来源》,《民间故事丛话》,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印,1930年2月。
    9.赵景深:《研究童话的途径》,《童话论集》,上海:开明书店,1927年。
    10.钟敬文:《支那童话集》,《钟敬文论民间文学(下)》,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6月。
    11.胡愈之:《论民间文学》,赵景深主编:《童话评论》,上海:新文化书社,1924年1月。
    12.周作人:《童话研究》,《儿童文学小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
    13.冯飞:《童话与空想》,蒋风主编:《中国儿童文学大系·理论(一)》,太原:希望出版社,1988年11月。
    14.张梓生:《论童话》,赵景深主编:《童话评论》,上海:新文化书社,1924年1月。
    15.周作人、赵景深:《童话的讨论(一)》,赵景深主编:《童话评论》上海:新文化书社,1924年1月。
    16.周作人:《读<十之九>》,赵景深主编:《童话评论》,上海:新文化书社,1924年1月。
    17.(美)威廉.R.巴斯科姆:《民俗学与人类学》,阿兰·邓迪斯主编:《世界民俗学》,陈建宪、彭海斌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7月。
    18.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新青年》,1919年11月1日。
    19.周作人:《人的文学》,刘绪源辑笺:《周作人论儿童文学》,北京:海豚出版社,2012年1月。
    20.周作人:《新文学的要求》,刘绪源辑笺:《周作人论儿童文学》,北京:海豚出版社,2012年1月。
    21.周作人:《关于儿童的书》,刘绪源辑笺:《周作人论儿童文学》,北京:海豚出版社,2012年1月。
    22.周作人:《童话略论》,《儿童文学小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
    23.周作人:《儿童研究导言》,刘绪源辑笺:《周作人论儿童文学》,北京:海豚出版社,2012年1月。
    24.周作人:《儿童的文学》,刘绪源辑笺:《周作人论儿童文学》,北京:海豚出版社,2012年1月。
    25.周作人:《家庭教育论》,刘绪源辑笺:《周作人论儿童文学》,北京:海豚出版社,2012年1月。
    26.周作人:《我的杂学》,《儿童文学小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
    27.周作人:《<陀螺>序》,刘绪源辑笺:《周作人论儿童文学》,北京:海豚出版社,2012年1月。
    28.周作人:《遗传与教育》,刘绪源辑笺:《周作人论儿童文学》,北京:海豚出版社,2012年1月。
    29.周作人:《儿童争斗之研究》,刘绪源辑笺:《周作人论儿童文学》,北京:海豚出版社,2012年1月。
    30.周作人:《安得森的<十之九>》,刘绪源辑笺《周作人论儿童文学》,北京:海豚出版社,2012年1月。
    31.刘魁立:《世界各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述评》,《刘魁立民俗学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10月。
    32.阿兰·邓迪斯在《北美印第安人民间故事的结构类型学》,《民俗解析》,户晓辉译,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1月。
    33.(俄)阿·尼查叶夫:《论儿童读物中的俄罗斯民间童话》,转自罗永麟《试论<牛郎织女>》,载苑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传说故事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3月。
    34.程蔷:《识宝传说与文化冲突——识宝传说文化涵义的再探索》,苑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传说故事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3月。
    35.万建中《识宝取宝型禁忌主题:两种理财观念的碰撞与农民心态的宣泄》,《解读禁忌——中国神话、传说和故事中的禁忌主题》,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3月。
    36.顾希佳《“鬼屋”的新主人——“凶宅捉怪”故事解析》,刘守华主编:《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10月。
    37.顾希佳:《世代寻宝梦——“石门开”故事解析》,刘守华主编:《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10月。
    38.顾希佳:《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太阳山”故事》,刘守华主编:《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10月。
    39.(日)伊藤清司:《难题求婚型故事、成人仪式与尧舜禅让传说》,叶舒宪主编:《神话-原型批评(增订版)》,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
    40.熊和平:《来自龙宫的女强人——“龙女”故事解析》,刘守华主编:《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10月。
    41.江帆:《忠贞妻子的奇谋——“百鸟衣”故事解析》,刘守华主编:《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10月。
    42.(德)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中共中央马恩列斯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2年。
    43.刘魁立:《中国蛇郎故事类型研究》,《刘魁立民俗学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10月。
    44.刘守华:《两姐妹与蛇丈夫——“蛇郎”故事解析》,刘守华主编:《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
    45.郑劲松:《人仙妖之恋——试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的共性结构模式及其文化内涵》,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编:《中国民间文化——民间文艺研究》(第四辑),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年6月。
    46.刘守华:《捡来田螺做妻子——“螺女”故事解析》,刘守华主编:《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
    47.刘思谦:《关于母系制与父权制》,乔以钢主编:《性别研究:理论背景与文学文化阐释》,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
    48.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2月。
    49.刘旭平:《各显其能的群体——“十兄弟”故事解析》,刘守华主编:《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
    50.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之《六朝时之志怪与志人》,《鲁迅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2月。
    51.罗永麟:《谈中国民间笑话在美学上的意义及其他》,《民间文学集刊》第三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55年。
    1.赵景深:《皮特曼的“中国童话集”》,《鉴赏周刊》第二十期,1925年8月4日。
    2.赵景深:《费尔德的“中国童话集”》,《鉴赏周刊》第五十期,1925年9月14日。
    3.赵景深:《马旦氏的“中国童话集”》,《文学周报》第五卷,上海:开明书店,1928年2月。
    4.赵景深:《亚当氏的“中国童话集”》,《文学周报》第八卷,上海:远东图书公司,1929年7月。
    5.赵景深:《白朗的“中国童话集”》,《文学周报》第八卷,上海:远东图书公司,1929年7月。
    6.周作人:《歌谣周刊·发刊词)》,《歌谣周刊》,1922年12月17日。
    7.鲁迅:《我们怎样做父亲》,《新青年》,1919年11月1日。
    8.顾颉刚:《民俗周刊·发刊词》,《民俗周刊》,1928年3月21日。
    9.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新青年》,1917年8月1日。
    1. Jack Zipes. Breaking the Magic Spell:Radical Theories of Folk & Fairy Tales[M].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2002.
    2. Jack Zipes. Fairy Tale as Myth/Myth as Fairy Tale[M].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199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