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劳资关系法律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企业劳资关系作为经济社会中生产关系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形成与发展,而经济结构的稳定又决定了社会结构的稳定。
     对于正处于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的我国,规范劳资关系的法律规章制度不健全,相关劳动立法不完善,与劳资关系有关的经济法律滞后于经济活动的发展,使得资本有机可乘,侵占劳动者的利益,侵犯劳动者权益的情况屡见不鲜。劳资关系不仅是经济和社会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劳资矛盾与冲突日趋表面化和常态化,劳资冲突己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最突出的因素,劳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企业健康发展不可回避的敏感话题,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
     和谐与稳定的劳资关系的构建,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和完善。只有在建立健全劳动立法体系的基础上,完善保护劳资双方权益的法律制度,劳资关系才能做到有法可依。从经济法学的角度研究企业劳资关系存在的问题,分析劳资关系问题产生背后的经济、法律根源,探求规范我国劳资关系的法律的现状,剖析相关法律制度缺失对劳资关系的影响,探讨我国劳动立法的现状与不足,探索新的经济形势下,企业劳资关系对法律法规的需求,实属必要。在此基础上,结合政治、法律、社会道德等层面,研究探求平衡劳资关系的政策、经济、法规之道,合理运用法律政策制度规范劳资关系、协调双方利益,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正当的权益,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Enterprise labor relations, the most basic and important part of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in the economic society, has a deep impact o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ocial and economic structure.The stability of the economic structure determines the stability of social structure.
     Now in economic and social transition period in China, rules and regulations to standard labor relations and legislation related to labor are imperfect. Labor relations laws' laging behind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activities makes the capital occupy workers'interest and violate the labor rights.Labor relations is not only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issue, but also a political issue. Labor conflicts tend to be apparent and nomalized, and labor conflicts have already become the most prominent factor in affecting our country'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Labor relations have become an unavoidable and sensitive topic to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and it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al harmony.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and stable labor relations must rely on the standardizing and improvement of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Only on the basis of establishing and perfecting labor legislation system to perfect the legal system and protect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employers and employees can we have the labor relation laws to abide.It mainly research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enterprise labor relations from the angle of economic law and analyzes the economic and legal source behind it in this article. It also explores the legal norms of the status of labor relations, analyzes the inflence of relevant legal system's lacking to the labor relations and discus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shortage of labor legislation in our country. Then, it tells us 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the enterprise labor relations during new economic situation. On this basis, combining with political, legal and social moral aspects, it explores the policy and economy regulations to balance labor relations, it also explores we should make reasonable use of legal policy system to standard labor relations, coordinate both parties' interests and protect the labors' legal rights,make enterprise have an healthy and stable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social justice and fairness.
引文
①常凯:《劳权论—当代中国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研究》,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第10页。
    ①常凯:《劳资冲突处理法制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项急迫的政治任务》,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第12期。
    ②陈爱江:《就业与劳动权益的法律保护》,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年第64页。
    ③常凯、李坤刚:《必须严格规制劳动派遣—论我国劳动派遣的作用及其法律规制》,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309页。
    ①郑爱青:《法国劳动法对劳动力派遣行为的规范及其对我国立法的启示》,周长征主编《劳动派遣的发展与法律规制》,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第109页。
    ②沙良永:《劳动合同短期化:现状、原因、危害与对策》,《上海企业》2008年第5期。
    ③董保华:《劳动合同研究》,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第117页。
    ①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58—62页。
    ①亚当·斯密:《国富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6页。
    ②罗润东:《劳资关系的理论演变及其结构分析》,《劳动经济评论》2009年第2期。
    ③坎南、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 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第179页。
    ④ Julian Teicher,Peter Holland,& Richard Gough(eds), Employee Relations Management:Australia in a Global Context, London:Prentice Hall,2002, pp.44.
    ①黑启明:《论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劳资关系的发展历史及其基本特征》,《劳动经济评论》2009年第2期。
    ①程延园:《劳动关系学》,北京: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5年5月。
    ②常凯:《劳权论》,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第27页。
    ③常凯:《论政府在劳动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中国劳动》2004年第12期。
    ④姚先国:《国有企业经营低效的劳动力产权因素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0年第3期。
    ⑤黑启明:《劳动关系系统的环境因素与变迁》,《理论与现代化》2006年第2期。
    ⑥曾湘泉:《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北京: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2年。
    ⑦薛凤伟、郑鹏飞:《论外资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济南:《工会论坛》,2008年第1期。
    ①周效门:《浅析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劳资关系的联系与区别》, 《工会理论研究》2007年第4期。
    ②郭庆松:《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天津》,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页。
    ③赵瑞红:《劳动关系》,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2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中译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71页。
    ③董福荣:《劳动关系》,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5页。
    ①程延园:《劳动合同立法如何平衡劳动者与企业的权益》,《法学杂志》2007年第3期。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1994年。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2007年
    ①[美]丹尼尔·奎因·米尔斯:《劳工关系》,李丽林,李俊霞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第304-305页。
    ① R.Fogler and R.Corpanzano, Organizational Justice an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Thousand Oaks:Sage Publications,1998, pp.68.
    ①王晶:《西方国家劳动关系调整的启示》,《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第11期。
    ②丁胜如:《论社会转型时期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职责》,《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①杨燕绥:《劳动与社会保障立法国际比较研究》,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年第118页。
    ② Terry Mellwee, Collective Bargaining,European Labor Relations, Vol.1, England, Gower:2001, pp.15.
    ① Michael salamon, Industrial Relations:Theory and Practice(3rd ed), Europe:Prentice Hall,1998, pp.305.
    ② Chamberlain, N.and Kuhn, J.W., Collective Bargaining.New York:McGraw-Hi,1965, pp.78.
    ①程延园:《劳动关系学》,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第173-174页。
    ①蔡维力、张爱军:《当代中国的劳资博弈—<劳动合同法>焦点条款的法经济分析》,《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①董保华:《劳动争议处理法律制度研究》,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年,第151-178页。
    ②王辉:《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制度价值评析及制度重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③张宪民,郭文龙:《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调整》,《中国劳动》2006年第8期。
    ④董保华:《劳动立法如何应对第三次就业高峰》,《中国劳动》2007年第4期。
    ⑤常凯:《论政府在劳动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中国劳动》2004年第12期。
    ⑥常凯主编:《劳动关系学》,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第106页。
    ①郑尚元:《不当劳务派遣及其管制》,《法学家》2008年第2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82页。
    ①张立坤:《当前我国劳动关系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及对策》,《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①郭庆松:《当代劳动关系理论及其新发展》,《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②托尼·赖特:《新旧社会主义》,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年,第157页。
    ①陈大柴:《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劳资关系的历史发展及其趋势》,《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②徐道源,金灿中,徐萍等:《英美劳动关系比较研究》,《劳动经济评论》2009年第2期卷1。
    ①张再平:《英国劳动法及其体系》,《中国劳动科学》1996年第1期。
    ①李晓霞:《美国与德国劳动法律体系概述与比较》,《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①郑尚元:《建立中国特色的罢工法律制度》,《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3期。
    ②董克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劳动关系的变化与调节机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第2期。
    ① Buchele, R Christiansen, Employment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in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the impact of labormarket institu-tion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Eeonomies, Vol.13,1999, pp.313-332.
    ② Jody Hoffer Gittell, Andrew von Nordenflycht, and Thomas A Kochan.Mutualgains or zero sum?labor relations and firm per-formance in the airline industry. Industry& Labor Relations Review, Vol.57, No.2 (2004), pp.11-25.
    ① Edwin B.Flippo, Profit sharing in American Business:A Study of methods used to maintain and sustain profit-sharing plans. Columbus, Ohio:Bureau of business research, College of commerce and administratio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1954, pp.20.
    ② Russell W.Davenport:Enterprise for Everyman.Edited by Frederick GL esieur, The Scanlon Plan-A Frontier in Labor-Management Cooperation.New York:John Wily & Sons, Inc.& London:Chapman & Hall, Ltd.1958, pp.20.
    ③ Richard T.Greenhill, Performance related Pay-The Complete Guide to Pay Policy, Benefits, Profi, Profit sharing, Profit Related Pay Share Incentive Schemes.Cambridge:Simon & Schuster International Group,1988, pp.176.
    [1]曹春艳:《工会在协调劳资关系中的新视点》,《天津市工会管理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2]陈谊、吴江:《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研究述评》, 《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1期。
    [3]程延园:《劳动关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4]丹尼尔·奎因·米尔斯:《劳工关系》第5版,李丽林,李俊霞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
    [5]戴建中:《现阶段中国私营业主研究》,《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5期。
    [6]董保华:《劳动法论》,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
    [7]丁霞萍:《从阶级到阶层理论的当代解读——对转型期中国劳资关系“返祖现象”的评析》,《东华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8]风笑天等:《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研究》,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
    [9]郭军:《金融危机下劳资关系更要合理合法》,法制日报2009年5月1日第2版。
    [10]郭庆松:《企业劳动关系》,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5年。
    [11]胡占国:《最新解决劳资纠纷必读》,北京:蓝天出版社,2002。
    [12]江海洋:《劳资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中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1期。
    [13]李炳安、向淑青:《转型时期政府在劳资关系中的角色》,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第6期。
    [14]李培林等:《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15]李敏、张彤:《西方劳资关系冲突管理研究综述》,《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16]李培林等:《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17]刘景章:《论劳资冲突的根源与消解》,《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18]刘林平、郭志坚:《企业性质、政府缺位、集体协商与外来女工的权益保障》,《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6期。
    [19]刘晴:《寻求合作,劳资冲突解决之道——读〈欧洲劳资关系——传统与转变〉》,《工会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16卷第1期。
    [20]刘勇新:《论劳资冲突的理论根源及对策》, 《经济纵横》2006年第12期。
    [2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2]乔健:《略论我国劳动关系的转型及当前特征》,《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23]乔健:《全球化冲击下的劳资关系与工会运动》,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年第7期。
    [24]沙占华:《当前我国劳资关系失衡问题探析》,《现代经济探讨》2009年第9期。
    [25]佘云霞:《英国劳资关系的特征及演变——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劳资关系的变化》,《工会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15卷第4期。
    [26]佟新:《“三资”企业劳资关系研究》, 《学海》2005年第4期。
    [27]夏顺忠、杨贵珍:《西方发达国家劳资关系变化的新动向》, 《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第1期。
    [28]谢咏:《非公有制经济劳动关系研究》,《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2002年第4期。
    [29]徐智华:《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法学评论》2003年第6期。
    [30]杨河清:《劳动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31]杨正喜:《珠三角以农民工为劳动者的劳资关系模式》,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32]余勇:《西方国家协调劳资关系的主要做法及发展》, 《当代经济》2007年第4期。
    [33]赵媚夏、余坪:《外来工期盼劳资和谐》, 《南方月刊》2007年第9期。
    [34]张安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 《中国工运》2005年第10期。
    [35]张庆伟:《劳资关系的涵义:三种不同的经济学解读》, 《当代经济》2007年第11期。
    [36]张彦林、陈兰通:《2005中国企业劳动关系状况报告》,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年。
    [37]张子源、赵曙明:《试论产业关系与人力资源视角下的劳资冲突根源与解决途径》,《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年第10期。
    [38]郑尚元:《劳动争议处理程序法的现代化——中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反思与前瞻》,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
    [39]周长城等:《集体谈判:建立合作型劳资关系的有效战略》, 《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4期。
    [40]周新军:《劳动关系与劳资关系:两种体制下的经济关系——中国转型期的经济关系研究》,《现代财经》年2001年第12期。
    [41]周新军:《社会主义社会的劳资关系研究》, 《经济评论》1999年第1期。
    [42]Adams, Rj.and Meltz, N.H, Industrial Ralations Theory-. Its Nature, Scope and Pedagory, Metuchen, NJ:IMLR Press/Rutgers Universityand the Scarecrow Press Inc, 1993
    [43]Baglioni, G.and Crouch, C, European Industrial Relations,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1991.
    [44]Carrell, M.R.& Heavrin, Collective bargaining and laborrelations:case, practice,and law, New York:Macmillan,1991.
    [45]Deery,S, Australian industrial relations (2nd ed), Sydney:McGraw-Hill Book Co mpany.1986.
    [46]Edwards P.K, Industrial Relations:Theory and Practice inBritain, oxford: Blackwell,1990.
    [47]Fisher,C, Innovation and Australian industrial relations:aspects of the arbitral experience 1945-1980, Canberra:Croom Helm,1983.
    [48]Fossum, J. A, Labor relations.development, structure,process (fourth ed.), Boston:Irwin, 1989.
    [49]Fox, A, Beyond Contract:Work, Power and Trust Relations, London:Faber &Fabor,1974.
    [50]Frenkel S,& Harrod J, Industrialization & laborrelations:comtemorary research in seven counties, Ithaca:ILR Press,1995.
    [51]Kochan, T.A.Katz, H.C.and McKersie, R.B, The Transformationsof American Industrial Relation, New York:Basic Books,1986.
    [52]Mills, D.Q, Labor-management relations (fourth ed.), NewYork:McGraw-Hill Bo. ok Company,1985.
    [53]Wolters,R.S.& Holley,W.H, Labor relations:an experiential and case approach, New York:The Dryden Press,198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